-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孟子》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孟子》优秀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孟子》优秀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孟子》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朗读全文。
2.了解孟子对“无后”为“大不孝”的看法,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对待“无后”的思想。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流利诵读全文。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表达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课时:
第七个课时(二十五至二十八)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①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孟子离娄章句上》)
②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孟子离娄章句上》)
二、简介思想:
①大孝的'表现。
②仁、义、智、礼、乐的实质意义。
三、合作感知: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多种朗读方式,使学生正确流利读懂文章,感知文章,体会内涵。
1.自由朗读
2.教师范读
3.学生抽读
4.全班齐读
四、讲述课文大意
讲述孟子对“无后”为“大不孝”的看法,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小组讨论,辨证孟子对“无后”为“大不孝”的思想,是不是太陈腐落后而应该被批倒呢?
1、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2、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六、熟读课文
七、拓展意义
联系现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八、教师小结
九、作业布置:诵读《孟子离娄章句下》一至五节
板书设计:
1、不孝有三
2、“乐之实”三句:前一“乐”,读yuè,后二“乐”,读lè
3、瞽瞍(gǔsǒu):舜的父亲。
4、厎(zhí):致。
5、豫:乐。
《孟子》优秀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让学生正确流利朗读全文,能背诵名言名句。
2、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
能够让学生正确流利朗读全文,能背诵名言名句。
三、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四、教学方式:
熟读背诵,合作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初读文本
1、自由朗读
2、范读正音
【原文】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fǘ)获于上矣;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亲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3、学生抽读
4、全班齐读
5、小组分读
(二)整体感知
讲述离娄章句上十二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名句:
1、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
翻译: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
2、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翻译:所以,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
3、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翻译:极端真诚而不能够使人感动的,是没有过的;不真诚是不能够感动人的。
(四)内容概括
真诚的确是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一个人如果没有真诚,一切都无从谈起。
(五)熟读、背诵名句
(六)拓展延伸
讨论:猪肉有瘦肉精,鱼有孔雀石绿,奶粉有三聚青安,中国部分商人讲究真诚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真诚吗?
六、作业布置:
熟读文本,背诵名句
《孟子》优秀教案 篇3
一、导语设计
大家都熟悉“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越国;然而在此以后,“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沉溺于安乐中的越王重蹈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请走进《孟子·告子下》的选段中去寻找答案。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多媒体显示: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3.学生大声读课文。
三,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交流,解答翻译中的疑难问题。
3.全班分为两组,展开课堂竞赛,每道题单数题一组回答,双数题二组回答。每小题赋5分。以积分多少分出胜负。
多媒体显示:
第一板块:文言知识 (1)读准下面的字。 ①畎亩 ②傅说 ③胶鬲 ④行拂 (2)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曾益其所不能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 ④所以动心忍性 (3)翻译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③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第二板块: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2)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第三板块:才华展示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知道有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同?请列出两句。
(2)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学生课堂竞赛成果展示:
关于思想内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炼。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最后推出论点。
(2)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才华展示:
(1)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
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2)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丢进沸水中,青蛙奋力一蹦跳出来了。将青蛙放入温和的开水中,青蛙乐于呆在其中,温度渐升渐高,青蛙慢慢适应,最后竟被煮死了。这也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写照。
畅销一时的书《谁动了我的奶酪》也在诠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4.教师综合评判,分出优胜组,全班鼓掌祝贺。
5.学生齐背课文。
四、总结升华 提问: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孟子文中所言的两个问题,对我们仍具有可贵的启发意义:一是关于人才的造就问题。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强调入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的,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先经历一番“苦”“劳”“饿”等等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能,担此大任。才能不是天生的.而优哉悠哉,贪安图乐,自然也增长不了才能。才能从磨炼中来。另一方面他指出入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挫折困顿面前,振作精神,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冲出困境,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才能从奋斗中来。一是关于国家的治理问题。孟子指出拥有贤臣,采纳谏诫,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的极端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个思想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幸弄权,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是可想而知的。
五、课堂小结
《(孟子)两章》,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具有多方面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希望大家悉心体会,思有所悟,学有所获。
六.置作业
1.两篇短文中,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2.写一篇渎后感。淡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的今天,该如何认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七.教学后记
《孟子》优秀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词义,疏通文意,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朗读全文,能背诵名言名句。
2、了解孟子的重要思想之一:深造的目的在于自得。“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感受中华传统教育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能够正确、流利诵读全文。
教学难点:理解孟子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非礼之礼,非义之义,大人弗为。(卷八离娄章句下六)
2、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故人乐有贤父兄也。(卷八离娄章句下七)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卷八离娄章句下八)
二、简介主要思想: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三、合作探究,整体感知。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多种朗读方式,使学生正确流利读懂文章,感知文章,体会内涵:
老师指导学生解词释义,翻译句子疏通文意。
(1)词语解释:
(A)资:积累。(B)原:同“源”。
(2)译文:孟子说:“君子遵循一定的方法来加深造诣,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够掌握牢固;掌握得牢固,就能够积累深厚;积累得深厚,用起来就能够左右逢源。所以,君子总是希望自己有所收获。”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文章。(采用多种朗读形式)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学生齐读。
(4)个人朗读尝试背诵。
四、老师讲述故事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故事,加深学生对文意的理解。
五、领会名句:
1、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2、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1)之心者也。
3、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六、熟读课文:
七、拓展意义: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进行文章赏识,加深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深造的目在于自得。
自得就是自己真正有所收获,而不是为了炫耀给别人看。简言之,自得是内功,而不是招式。南郭先生滥竽充数,招式是做够了的,但内功却一点也没有,所以,一旦过硬检验起来,就只有溜之大吉。这是非常典型的例子。现代学者莫不以南郭先生为耻,而其行为类似南郭先生的却不在少数。他们或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有尖皮厚腹中空。”或是“拉大旗作虎皮”,以“名人’装点门面。其招式花样翻新,不一而足。要害都在于不求自得而求得之于人,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不怕自己没有才能,与孔子所说“不惑人之不已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的精神恰恰相反。
总而言之,还是“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欲其自得之’就是为己,反之则是为人。孔、孟论学问之道,用心良苦。你我读书人理应深省,以免误入歧途。
八、教师小结:
作业布置:诵读《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板书设计: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
主要思想:君子深造的目的在是自己真正有所收获,自己有所收获就能左右逢源。
《孟子》优秀教案 篇5
课 题:
《古之学者为己》
教学目的:
1、研读课文,诵读名句,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和境界,明确学习的目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
疏通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明确学习的目的、态度和方法
教 法:
读析、质疑、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导语:
孔子开创了平民教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教师。他以极大的爱心、非凡的智慧和对人性的精微体察创立了中国古代教育理念与师道理想。和孔子一样,孟子的一生也在为“道”而游走、讲学,以他的方式丰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观念。他们的教育目标是共同的,那就是培养真正的君子。
2、板书课题:学问之道——古之学者为己
二、初读感知
1、识记:为( )己 假( )馆 雏( )百钧( )
2、初步感知:朗读课文,明确古之学者求学的目的
三、读析、讨论、质疑
1、学生自读,找出自己的疑点,以备讨论交流
2、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4)攻:攻击。有人将“攻”解释为“治”。不妥。
(5)异端:不正确的.言论。另外、不同的一端。
(6)达巷党人:古代五百家为一党,达巷是党名。这是说达巷党这地方的人。 (7)博学而无所成名: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来称道他。
(8)鄙夫:孔子称乡下人、社会下层的人。
(9)空空如也:指孔子自己心中空空无知。
(10)叩:叩问、询问。
(11)两端:两头,指正反、始终、上下方面。
(12)竭:穷尽、尽力追究。
(13)居:坐。
(14)愚:受人愚弄
(15)荡:放荡。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
(16)贼:害。
(17)绞:说话尖刻。
3、学生概括各节主要内容,教师点拨明确。
(1)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3)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看来是泛指,包括学问、技艺等。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4)对于本章里“博学而无所成名一句”的解释还有一种,即“学问广博,可惜没有一艺之长以成名。”持此说的人认为,孔子表面上伟大,但实际上算不上博学多识,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对此说,我们觉得似乎有些求全责备之嫌了。
(5)用来说明孔子“我非生而知之”的思想。他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他说他的多才多艺是由于年轻时没有去做官,生活比较清贫,所以掌握了这许多的谋生技艺。
(6)孔子本人并不是高傲自大的人。事实也是如此。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
(8)孔子和儒家特别重视师生关系的和谐,强调师道尊严,学生不可违背老师。这是在一般情况下。但是,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师,也不谦让。这是把实现仁德摆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恶的最高准则。
四、练习巩固
1、掌握文中重点的字词句
2、翻译第九段文字
五、积累与应用
1、名句诵读:
①、敏于事而慎于言
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③、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④、当仁,不让于师
六、教后感悟
《孟子》优秀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出现的文言词汇和特殊句式。
2、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并能合理评价这种思想。
二、教法:
诵读法、练习法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的这种“民本”思想在《孟子》七章中多有论述。事实上,在战国时代,各诸侯忙于称霸,不但没多少闲工夫来考虑百姓的利益,反而加重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 。今天,孟子又一次站在一心“王天下”的齐王面前,向他推销自己的政治主张。这无疑是一次挑战,至于结果如何,还是让我们来看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并归纳重要词汇。
2、学生齐读课文,找出中心句。(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3、找同学翻译课文,教师指导。
4、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同学间讨论解决,最后教师统一问题答案。
(三)研读课文,提出如下问题: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孟子与齐王的对话,第一节却写了庄暴与孟子的对话,这是不是多余的文字?为什么?
探究学习:不是。①通过庄暴和孟子的回答,引出话题,明确论述的议题,起引子的作用;②庄暴对“王好乐”无言以对,表明话题有难度,反衬出孟子谈话艺术的高超。
2、齐王听到孟子谈到“好乐”一事,为什么会“变乎色”?
探究学习:齐王有愠怒之色,认为庄暴不该把他“好乐”的事告诉给孟子。据《韩非子·内储说上》记载,“齐宣王使人吹竿,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禀食以数百人。”供养这样一支乐队,势必劳民伤财,并影响政事。孟子来齐国宣扬其“仁政”,劝说齐宣王“保民而王”,所以齐宣王心中要“怪罪”庄暴,不该把自己的隐情告诉给孟子。
3、“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壁垒分明,可是作为儒学大师的孟子为什么会说“今之乐犹古之乐”呢?
探究学习:“今乐”“古乐”本不可混同,但孟子深知齐宣王不会放弃对“今乐”的爱好,所以存异求同,以便进一步劝导齐王在爱好“今乐”的情况下实现“与民同乐”。所谓“今之乐犹古之乐”,问题不在于爱好“今乐”还是爱好“古乐”,而在于能否与民同赏。若能与民同赏,则古今无异。如果能够施行“仁政”,即使齐王爱好“今乐”也会得到人民的拥护。
4、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意思?
探究学习:①写孟子主动发问,提出“好乐”的话题,为转入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创造条件;②孟子借“为王言乐”,从正反两方面“与民同乐”的重要性。
5、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
探究学习:针对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减少农民因丧失土地而迁徙流离的痛苦,却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同时,孟子的思想存在着严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统治阶级的'享乐是建立在下层人民的痛苦之上的,又有谁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这种权利呢?而且他的“仁政”学说带有浓厚的复古保守色彩。他把“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说成是“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因此,在当时不过是空想而已。
(四)用简表表示孟子展开论述的思路。
转换概念——转换话题——再换话题——吸引对方——诱敌上钩——直奔中心
五、练习巩固
1. 有一个同学热衷电子游戏,几乎不能自拔,请你对他说一番话,运用孟子的谈话的技巧,把你想说的写下来。
2. 课堂整理相关文言基础知识(通假字、一词多义,特殊句式)
《孟子》优秀教案 篇7
重难点分析: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作者的观点,是学习本文的又一重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讨论来解决。
3、两篇短文都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这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难点,因此,要从浅入手,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先分清层次,能概括出层意,再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
4、“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历史,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或者引导学生分析“成才”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从而澄清学生认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标题是后来的编者加的。此标题从内容上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意即:凡讲仁义,行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就孤立,就会只有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反对武力兼并,这篇短论很能代表他的主张。
三、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介绍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识的资料,讲述摘录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励学生充分朗读,自学,发现问题,质疑,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一,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节奏鲜明,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读排比句尤其要注意节奏鲜明,读出气势来。孟子自称善养浩然之气,他是很讲究文章的气势的。朗读时还要通过语调的变化,突出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
老师可先范读,再指名读、小组齐读或全班朗读,让教室里充满学生的琅琅书声。
3、投影习题,检测自学效果。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
A、夫/环而攻之。 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米粟非不多也
(3)解释下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讨论问题
(1)本文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是如何逐层推进论证的'?
(3)画出第3、4节中的排比句,诵读体会,议论文说理运用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练习:请你紧扣强调“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习”这一内容写一组排比句,加深体会。
四、总结、扩展
这篇短论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论证逐层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为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简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的原因,使其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分类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2、背诵文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比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对逐层深入论证方法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教学过程
1、指导朗读。听录音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诵读。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傅说 忍性 法家拂士 曾益
(2)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发动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疏通文意。着重强调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重要的语
句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讨论问题,深入理解本文中心及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1)本文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第一节列举六个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
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
(2)例证以外,本文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这一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短文中,不局限于例证。还善于由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理。
(3)与上一章比较,本文在论证思路上有何异同?
明确:同:本文在论证上也采用了层层推理的方法。
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而本文是在层层推论的基础上,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
四、总结、扩展
本文作者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摆典型事例、正反对比讲道理,使观点有很强的说服力。
为更好地拓开学生思路,深入领会作者的观点,可以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试另举一两个古今事例,或结合本人的亲身体验,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有人说:“逆境能成才”,“顺境也能成才”,请你举例谈谈对此说法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三、四。
2、强化背诵内容。
3、设计表格着手积累己学过的通假字。
《孟子》优秀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扩充文言词汇量,逐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领会文章的思想内涵。
能力目标
把握古人运用具体事例、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理解作者的观点。
德育目标
引导学生正确选择,摒弃一己之私利,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明辨是非,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文意,理清论证思路,背诵课文。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失其本心”中“本心”的内涵,辨析“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的关系,把握本文的主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家路遥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是漫长的,但是紧要处却只有几步。”面对生与死,义与利,是重义轻利还是见利忘义,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告诫我们要这样抉择,那就是舍生取义!
(板书课题《鱼我所欲也》)
二、资料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著作,也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正字正音。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四、精读课文,疏通理解:
(一)第一段:
1、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⑴翻译。
⑵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
⑶设喻引出中心论点,由浅入深,自然明晓。
2、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
⑴翻译。
⑵辩证分析,从正面来论述。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⑴翻译。
⑵假设推理,从反面来论述。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所恶有甚于死者。 ⑴翻译。
⑵因果分析,从正面来论述。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⑴翻译。
⑵“是心”指什么?
(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点拨]孟子是主张“性善论”的,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它包括四种“本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 ⑶递进论说,升华主题。
第二课时
(二)第二段:
1、一箪食……乞人不屑也。 ⑴翻译。 ⑵正面举例。
(三)第三段: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⑴翻译。 ⑵反面举例。
2、乡为身死而不受,……此之谓失其本心。 ⑴翻译。
⑵排比、对比。
(四)总结全文:
1、段意:
第一段:正反结合,层层深入,反复论证义是人的本心,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第二段:运用例证说明义重于生,舍生取义,不失本心。
第三段:再举例从反面说明功名利禄使人见利忘义,失其本心。
2、中心论点:
生,亦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
3、课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好处:深入浅出逻辑严密气势充沛主题鲜明
五、赏读·延展:
分析下列各句中“义”的不同,并说出你读过这些“义”后的感受。
欣赏·感悟·表述
孟子:义我所欲也与生俱来的一种本心——羞恶之心。三国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士为知己者死的“仗义”。岳飞、文天祥:凛然大义忠君报国的“忠义”。
红岩英烈:气贯长虹、义薄云天对党对人民对祖国坚贞不渝的信念。
六、结语: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一言,警醒几千年。多少仁人志士追随着“取义”之路,开拓了一条精忠之道。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的屈原,终因遭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汩罗江,“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文天祥,被囚禁狱中宁死不屈,舍身取义,留名千古。鲁迅以笔代枪,在文坛掀起千层浪,留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动人诗句。
孟子提倡的“舍生取义”和孔子提倡的“杀身成仁”,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最高道德准则,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慷慨赴难,为国捐躯。对于今天的我们,亲历生与义的重大抉择也许很难得,但我们的人生不乏选择。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
《孟子》优秀教案 篇9
课题:
《学而时习之》
教学目的:
1、研读课文,诵读名句,积累文言知识
2、通过学习孔孟的言行,了解他们的为人和境界,明确学习的目的、态度和方法
教学重点:
疏通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明确学习的目的、态度和方法
教 法:
读析、质疑、讨论、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导语: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之学者为己”,其中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进入下一课内容的学习。
2、板书课题:学问之道——学而时习之
二、初读感知
1、识记:说同“悦” 愠( ) 罔( ) 殆( )篑( )鸿鹄( )
缴( )轫( )或同“惑”
2、初步感知:朗读课文,明确古之学者学习的态度、方法
三、读析、讨论、质疑
1、学生自读,找出自己的疑点,以备讨论交流
2、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2)愠:音yùn,恼怒,怨恨。
(3)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4)罔:迷惑、糊涂。
(5)殆;疑惑、危险。
(6)干禄:干,求的意思。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取官职。
(7)阙:缺。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
(8)疑:怀疑。
(9)寡尤:寡,少的意思。尤,过错。
(10)敏:敏捷、勤勉。
(11)意:同臆,猜想、猜疑。
(12)必:必定。
(13)固:固执己见。
(14)我:这里指自私之心。
(15)篑:音kuì,土筐。
(16)轫(rèn):同“仞”。古代七尺(或说八尺)为一仞。
3、学生概括各节主要内容,教师点拨明确。
(12)“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13)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14)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论语》中还有“学而优则仕”的观念。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
(15)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不耻下问”的'问题。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
(16)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17)孔子的自白给我们以“活到老,学到老”,“学海无涯苦作 舟”的感觉。而庄子却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 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很危险的。知道了这一点而仍然 要去追求知识,那就更危险了啊!”(《养生主》)这样说来,孔子岂不是危险又危险了吗?但他却做了圣人。同样感到生命有限,学海无涯,儒者和道家的态度却是迥然 不同,让我们看到在知识问题上儒道两家的不同。
(18)“绝四”是孔子的一大特点,这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人只有首先做到这几点才可以完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19)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
(20)这里,孔子讲到“一以贯之”,这是他学问渊博的根本所在。那么,这个“一”指什么?文中没有讲明。我们认为,“一以贯之”,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从而悟出其中内在的东西。孔子在这里告诉子贡和其他学生,要学与思相结合,认真学习,深切领悟。
(21)这一章讲的是学与思的关系问题。在前面的一些章节中,孔子已经提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认识,这里又进一步加以发挥和深入阐述。思是理性活动,其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发觉言行不符合或者违背了道德,就要改正过来;另一方面是检查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标准,就要坚持下去。但学和思不可以偏废,只学不思不行,只思不学也是十分危险的。总之,思与学相结合才能使自己成为德行、有学问的人。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22)本段文字谈到学习应“专心致志”,而不应该“三心二意”
(23)“为山九轫,功亏一篑”,学习不能半途而废
四、练习巩固
1、掌握文中重点的字词句
2、总结文中特殊句式
3、翻译第十八段文字
五、积累与应用
1、名句诵读: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⑤、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六、教后感悟
《孟子》优秀教案 篇10
一、设计思想:
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二、课时安排:
本文安排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六)思考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
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学生串讲第二段,教师订正后提问:“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孟子》优秀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能够正确流利朗读全文,能背诵名言名句。
②了解孟子对仁爱和孝心的看法,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熟读为主,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加强背诵。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仁爱爱人和孝心。
②感受中华传统教育的丰富内涵。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流利朗读全文,能背诵名言名句。
【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表达的“爱人”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方式】
熟读背诵、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孟子》名言名句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孟子梁惠王下》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4)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公孙丑上》
(5)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6)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
二.简介思想:
①仁:仁爱(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②孝:孝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
三.合作感知: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多种朗读方式,使学生正确流利读懂文章,感知文意,体会内涵:
1。自由朗读2。教师范读3学生抽读4全班齐读5小组分读等。
四.讲述故事:
讲述《齐国章不孝》的故事,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领悟名句: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释义:仁爱的人爱护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护别人的人,别人也会一直爱护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会一直尊敬他。
2、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
释义:四肢懒惰,不顾及养父母,这也是第一种不孝。
熟读背诵:
1。学习小组合作背诵。
2。减字法背诵。
七.拓展意义:
联系现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1)孝敬父母是我的福分
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伺候两位年逾八旬、常年卧病在床的父母,他十分珍惜孝敬父母的每一天。中原区棉纺路街道办事处四棉西社区的杨钢岭孝敬父母的事迹被邻里传为佳话。
“娘啊,我现在没什么奢求,只希望能把你伺候得好,让你每天都高兴……”昨日上午,棉纺路街道四棉西社区的杨钢岭边给母亲洗脸,边说出肺腑之言。今年58岁的杨钢岭是原国棉四厂的老工人,虽然自己已近六旬,但家中还有两位老寿星:他80岁的老母亲因病瘫痪在床已经5年,80岁的'老父亲因骨折也卧床不起。杨钢岭把照顾二老当作自己最重要的事情。
杨钢岭母亲疾病缠身,基本上是半个植物人,只会吃不会说话。作为家中长兄的杨钢岭尽管有五个兄妹,但他毅然承担了照顾二老的责任。每天一早,杨钢岭就早早起床,给二老做流食,饭做好后冷凉喂二老吃饭。接着收拾洗碗、为老人服药、擦拭身子。喂完二老吃药后,又要出门去菜场准备二老的午饭。就这样,日复一日,一过就是五年。
不善言辞的杨钢岭聊起父母的过去时,满脸骄傲:“父母年轻时养我们兄妹五个真不容易,父亲年轻时因家里困难到厂里当搬运工,16岁时就曾背过300斤重的货物,他们受了很多苦,现在老了我们一定要多孝顺他们。”
父慈子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杨钢岭长时间照顾瘫痪在床父母无怨无悔。他也在用自己默默无闻的行动,做给孩子们看,无形中也为他的孩子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2)谈一下你是否“爱人敬人”和“孝敬父母”?有何具体表现。
八、教师总结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通过这节课我们对如何孝敬父母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其实孝敬父母并不是要求我们以后轰轰烈烈的去为父母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有时候关心孝敬父母,就是陪父母聊聊天,就是一个祝福、一句问候、一朵鲜花、一个拥抱,甚至只是一个微笑。虽然父母爱我们并不想过要什么回报,但是只有父母付出的爱,没有我们回报的爱,这爱是不公平的。除了父母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关心我们的人,我们的老师、同学和朋友,甚至我们的祖国都是关心我们的。所以只有互相付出爱,一个家庭才能美满,人们在学校里、在社会里才能和谐相处;大家都能献出爱国家才能兴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孟子》优秀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疏通文句,识记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以及本文出现的通假字、常见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在诵读中感受孟子的文气和语势,学会运用譬喻和寓言说理的方法使议论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3、理解孟子思想中“义”与“气”的意义与联系,了解孟子“性善论”在文中的体现及其“取义”、“养气”之说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说明:“舍生取义”、“浩然之气”是本文体现的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所在。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将孟子“取义”、“养气”之说的本质(即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道德信仰)揭示出来。鉴于当代学生对孔孟之道的疏离可在分析课文之前先借钱穆、黄仁宇、鲍鹏山等知名学者作家对孟子的精辟独到的评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对作者及课文产生兴趣。花一定时间带领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孟子充沛的文气与酣畅的语势。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历史、评传资料,让“亚圣”形象鲜活饱满,吸引学生切实关注孟子的道德诉求与人格取向并鼓励他们在浩瀚历史长河中找出躬身饯行孟子学说的例子。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本文生动形象的说理方法,理解孟子思想核心:“取义”、“养气”。
2、难点: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与孔子同中有异的孟子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
说明:本文所选孟子两章属于先秦诸子散文发展到第二阶段的对话体论辩文,较之《论语》式的语录体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诵读此二章并充分感受孟子“气盛言宜”的论辩风格同时从文中提炼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所在是本篇课文的'学习重点。而让学生能真正走近孟子,深刻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不同于孔子的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则是本文学习的难点。对于“取义”、“养气”之说的解释不难传授,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传统儒家留给后世的这种高贵遗风,则需要教师细致真诚地引导。“孔孟”虽然常常相提并论,但两者之间亦有很大不同,需要在对《论语》、《孟子》等相关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阅读与比较之后,学生方能略知一二。由于本文的重点并非孟子的政治思想,教师不必对孟子的“仁政”、“民本”、“王道”等思想做过多的延伸与拓展,而要尽量围绕孟子学说中有关道德实践与自我修养方面来展开教学工作。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课文
激发兴趣
1、说自己“平治天下,舍我其谁”,骂别人“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样的话难道象是出自温良恭俭让的儒家学者之口吗?这人偏偏正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请同学回忆初中所学的孟子的相关知识,说一说自己对孟子的理解。
2、教师将需落实的文学常识补充完整并进一步向同学介绍“你所不知道的孟子”,让大家了解孟子高度的道德自信及其对待论敌难免偏激的一面。学生当能回忆其初中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对孟子的了解多半仅限于“亚圣”、儒家代表人物等标签式概括。少数阅读面较广的学生可能会表达一些独到的认识。通过学生回忆,教师补充,还原一个鲜活的孟子形象,激发学生对孟子其人其文的兴趣,有助于减轻对文言课文的畏难情绪,提起精神投入学习。
朗读课文
疏通文字
概括要点
落实重点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圈划课下重要注释,初步理解文意;对疑难词句进行质疑。
2、请同学分小组讨论串译课文,分别概括《鱼我所欲也》、《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中心论点。
3、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提醒同学思考“义”与“气”的意义与联系,并明确“舍生取义”乃人之本性正是作者“性善论”的体现,而“浩然之气”一文的观点也是孟子在“性善论”中提倡充分发展人性中的“四端”以完善保有人性的思想体现。
1、通过课堂圈划落实字词解释。争取当堂掌握常用通假字:辟、得、与、乡、无、闵、辩;常见虚词:为、恶、以、而、于等;特殊句式:判断句、宾语前置等。
2、学生容易将《鱼我所欲也》的论点误认为是“舍生取义”,通过串译课文明确论点应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3、从文中抓住原句明确“气”“是集义所生者”一定要有义和道的辅助配合,要在内心长期积累而不能靠外力刻意助长。孟子文章的重要特点就是气势充沛、雄辩滔滔,不通过反复朗读不能深解其味。针对文言篇目的学习,尤其针对高三年级的应考现实,教师仍需提醒学生对文言现象及时归纳、不懈积累。串译课文后的论点概括是否精当是对该文言课文内容是否落实的一种整体反馈,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孟子相关的思想主张。
(这一环节是落实基本知识层面的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程度确定课时长短。)
分析典型
片段
揣摩精彩
语言1、请学生选择自己比较欣赏的语句富于情感色彩地朗诵出来。让其他同学先猜一下这位同学为什么认为这些语句值得朗读,再由同学自己评价说明一下。
2、引用历代文论家对孟子语言的
评述,比如“孟子长于譬喻”,引导学生注意《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寓言人物的语气。1、《鱼我所欲也》中采用譬喻手法的第一节,采用排比手法的第二节,《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寓言故事,都可能是学生选择的片段。明确譬喻、寓言、排比的特点和作用。
2、以“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为例,欣赏孟子寓言中平白如话,极为逼真,生动风趣的语言。促进学生关注文本,结合原文谈感受,避免空泛、夸夸其谈、不着边际的玄想式鉴赏。
(这一环节着眼于培养语言鉴赏能力。)
读议结合
深入探究
落实难点1、请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将《鱼我所欲也》与本单元已学课文《论语》七则进行比较,在其中找出孟子传承孔子思想的证据,并加以分析说明。
2、就已学的内容来看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并进一步从课外阅读中发现孟子不同于孔子的特点,总结孟子的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点拨:结合孔子与孟子的身世与性格,结合他们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1、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比较分析,能在已学课文《论语》七则中划出相关原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舍生取义);“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食嗟来之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讨论孟子不同于孔子的性格与思想,在交流拓展思路。学生过去对孟子的认识一般较为表浅化、标签化,到了高三阶段,教师当就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做进一步的工作,提供文本进行细读只是第一步(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会学生从文本资料中提取同类论题、正反论点进行辨析是第二步;指导学生在思考中获得一些心得体会、一二独到的观点、较为完整的思路,这是第三步。
(这一环节着眼于提高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
拓展阅读1、整理归纳本文出现的语言现象,做在作业本上。
2、熟读课文,选择其一自行配乐朗诵并录制,同学间互相欣赏交流。
3、选择阅读以下书目中感兴趣的一到两篇作品并写读后感(每篇300字以上)。
(1)《道德文章》鲍鹏山
(2)《王者师与大丈夫》鲍鹏山
(3)《中国哲学简史·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冯友兰
(4)《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孔孟》黄仁宇
(5)《国学概论·先秦诸子》钱穆按照要求,及时完成作业,选择优秀作业供同学交流学`习。常规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在每节课后都要强调,如有必要,教师可将语法要点提炼给学生。以录音的形式落实对每个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通过互相欣赏交流提起学生的兴致,认真对待这项口头作业。拓展阅读及读后感的撰写有助于打开学生视野并借文字表达促进思考的深入与严谨。
思路点拨
气势充沛、锋芒毕露、铺张扬厉、善于层层追问步步进逼,富于鼓动性——本文选段充分展示出孟子散文的典型风格特征。教师也可以把重点放在孟子论辩艺术上,结合写作训练展开课堂教学。从譬喻等手法切入,引导学生欣赏孟子辩才无碍、气盛言宜的文风,并进一步学习掌握这种手法在写作实践中的灵活运用。由于课文选段集中体现了孟子的“大丈夫”人格,教师也可以专门安排课时,提供充分的背景资料,从知人论世的角度促成学生交流思考,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孟子独立精神与高尚人格的养成与个人性格元素、社会时代土壤的关系,尤其是这种精神对后世的影响。如果有学生对孟子的逻辑与道德有疑问,教师也可以借机展开讨论,将儒家、道家、法家,甚至于刑、墨、名等诸子百家的观点进行比较,务求让学生对传统道德伦理能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生硬地接受或拒绝。
练习举隅
1、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中找出例证,简要说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孟子长于譬喻”,譬喻在现代修辞学中也被称为类比,请模仿《鱼我所欲也》中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可以选择下列某组观点中的一个进行尝试)。
(1)、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完成练习后可参看《孟子·告子》中相关的辩论)
(2)、内在的道德比外在的法制更重要/外在的法制比内在的道德更重要
(3)、爱情比生命更可贵/自由比爱情更可贵/自由比生命更可贵
3、在学习了本单元十七、十八课(《指南录》后序、《左忠毅公逸事》)之后,思考孟子的“浩然之气”对后世文人志士的影响。
《孟子》优秀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实词,背诵全文。
2.理解解文章内涵。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培养忧患意识,能正确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4.积累孟子名言,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1.了解孟子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实词,背诵全文。
2.理解解文章内涵。了解孟子雄辩的文风。
教学难点:
积累孟子名言,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学过孔子的《论语》,和《论语》并列为四书的还有《孟子》、《大学》、《中庸》,今天,我们要学习《孟子》中的文章。
二、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介绍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人。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是孔子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与老子、孔子、墨子,并称中国四古董。他曾游说梁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政治主张:“仁政”“民贵君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之一,为孟子和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著。书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南宋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合为“四书”,成为此后读书人的必读书。
三、朗读:
1.听范读。
强调句子的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自由朗读。
3.齐读。
四、翻译课文
1.结合注释,试译课文。
2.全班交流,扫除翻译难点。
参考: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3.同桌互考课下重点实词。
① 举:举用,选拔。
② 空乏:资财缺乏,即贫困。
③ 动心:使心惊动。
④ 曾益:增加.
⑤ 曾:同“增”
⑥ 恒:常。
⑦ 过:过失,此处是有过失的意思。
⑧ 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⑨ 作:作为,奋起。
⑩ 征:征验,此处有表现的意思。
11 色:面色。
12 入:在里面,指国内。
13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14 拂:通“弼”,辅佐。
15 出:在外面,指国外。
五、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作者是从哪两方面论证的?
明确: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
六、作业
1.熟读课文,整理课下重点实词
2.背诵并默写课下重点实词。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考查实词背诵情况。
二、研读课文
1.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这六个人物都出身贫贱,在经历了艰难的磨练之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2.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炼,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道理?
明确:说明了要想成才必先经历磨炼,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有所作为。
4.第2自然段作者论述了什么?
明确:经受磨炼的好处。
5.第二段从几个方面论述的?
明确:三个方面:
思想:“苦其心志”。
身体:“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为:“行拂乱其所为”。
6.第二段和第三段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二段:个人成才。
第三段:治理国家。
7.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8.作者通过全文的论述,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三、拓展
1.你还知道哪些人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进而取得成功的事例?
参考: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2.你还知道哪些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相类似的名言。
①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没有雄才大略。——巴尔扎克
② 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莫里哀
③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查尔斯比亚德
④ 在获得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海伦凯勒
⑤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⑥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⑦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⑧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四、作业
1.熟读并默写全文。
2.完成练习题。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造就人才——治理国家
思想、身体、行为——入、出:亡
↓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优秀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能够让学生正确流利朗读全文,能背诵名言名句。
2、了解孟子对古代认识人的看法,理解文中表达的思想。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能够让学生正确流利朗读全文,能背诵名言名句。
【教学难点】
了解孟子对认识人的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背诵离娄章句上(十四)的名句
二、注重朗读
第一步,读准:自由朗读,逐字逐句地读准字音。
第二步,读顺:请两位同学尝试读文,同学们点评。
第三步,听读:听名家朗读,把握朗读节奏和感情。
第四步,读齐:集体齐读,读准确,读出节奏。
三、整体感知
讲述离娄章句上十五
四、品读名句
名句:
孟子曰:存①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②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③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廋④哉?
译文:
孟子说:观察一个人,再没有比观察他的眼睛更好的了。眼睛不能掩盖一个人的丑恶。心中光明正大,眼睛就明亮;心中不光明正大,眼睛就昏暗不明,躲躲闪闪。所以,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注意观察他的眼晴,他的善恶真伪能往哪里隐藏呢?
品读: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这句名言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达芬奇从人物画的角度来说的。而我们看到,早于他一千多年,中国的孟子就已经从识人的角度把这个道理说得非常清楚了。
日莲宗的《妙法尼》也说过:巨人也好,诛儒也罢,其志气乃表现在一尺的脸上;一尺脸上的志气,则尽收在一寸的眼睛中.
所以,与其察言观色,不如观察他的眼睛。
现代美容术已经使人的眼眶、眼角、眼梢、眼皮甚至眼睫毛都成了它的试验场地,但是,仍有一点是它无能为力的,那就是眼神。
眼神是无法加以化妆或掩饰的,任你是如何高明的一位超级美容大师。
观察眼神,洞若观火。
别听他说得口若悬河,天花乱坠,你要看着他的眼睛。
五、拓展延伸
合作探究:
现代美容术已经使人的眼眶、眼角、眼梢、眼皮甚至眼睫毛都成了它的试验场地,但是,仍有一点是它无能为力的,那就是眼神。眼神是无法加以化妆或掩饰的,任你是如何高明的一位超级美容大师。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眼睛是人的心灵窗户”的看法。
六、布置作业
熟读文本,背诵名句。
《孟子》优秀教案 篇15
教学目的
1.解读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进一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
3.理解比喻的修辞手法和本文生动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孟子一段话中的比喻的运用。
在朗读的基础上,欣赏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说理艺术。
教学方法
自读学习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由当今国际社会之动荡,谈及解决办法,再延伸至孟子的“仁政”思想,进入课题。
二.听朗读录音,正音、正句读。
卒然(cù) 沛然(pèi) 嗜杀(shì) 枯槁(gǎo) 恶乎定(wù)
三.齐声朗读课文,自主翻译全文。
四.解释下列词语:
①出,语人曰 语:告诉
②天下恶乎定 恶:何,怎么
③今夫天下之人牧 牧:统治
④如有不嗜杀人者 如:如果
⑤则天下皆引领而望之矣 引:伸长
五.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卒
A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同“猝”,突然
B每得降卒必亲引问之 士兵
C初,鲁肃闻刘表卒 死
D卒岁之收,不过亩四石 整个,全
②一
A谁能一之 统一
B用心一也 专一
C一鼓作气 第一次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一个
E黄鹤一去不复返 一经
③就
A由水之就下也 往
B金就砺则利 靠近
C指物作诗立就 完成
D于是荆轲就车而去 登上
六.分析简答:
1.文章开头,孟子为什么说梁襄王不似人君?
提示:说明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不好,因为靠近他,感觉没有一点国君的威严。
2.梁襄王缺乏国君的威严表现何在?
提示:表现在问话的突然,这说明他缺乏威严沉着的人君气度。
3.既然梁襄王缺乏人君的气度,孟子还向他讲诉自己的“仁政”思想,这说明孟子有着怎样的个性?
提示:说明孟子对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有着坚韧执著的追求,决不放弃任何机会向君王们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
4.说说孟子采用比喻说理的贴切性?
提示:孟子以“禾苗”喻百姓,以“雨露”喻君恩,就清楚地向梁襄王表明了君恩之于百姓的重要性及实行“仁政”的好处。而“水之就下”就更是表明了实行“仁政”的效果之显著。
七.再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的生动性。
提示:本文的比喻虽是假设,但具体可感,犹若真实的事情,关键在于其情境性很强。而油然作雨、沛然下雨、水之就下等词句,千百年来更是一直活在人们的口中。
八.完成课后练习一,
讨论:如今的国际社会,谁能一统天下?
九.完成课后练习二。
(综合本课所有通假字)
①卒然问曰 卒同“猝”,突然。
②则苗浡然兴之矣 浡同“勃”,生机盎然。
③由水之就下 由同“犹”,就像。
十.课外阅读: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1.此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述方法?有什么好处?
提示:对比、反问手法。增强了说服力。
2.这篇文章中的这种观点与哪一篇相同,具体说明。
提示:同于《庄暴见孟子》,都是阐释“与民同乐”思想。
十一.课外作业:
1.熟读课文。
2.阅读《文学读本》上选读的孟子文章。
【《孟子》优秀教案】相关文章:
《孟子》教案06-0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孟子》教案02-18
关于《孟子》的教案08-26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02-25
《孟子》教学反思03-20
《孟子》两章教学反思04-11
优秀的教案01-31
《狼》优秀教案01-29
《圆》优秀教案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