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混合运算》教案

《混合运算》教案

时间:2022-04-06 17:10:57 教案 我要投稿

《混合运算》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混合运算》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混合运算》教案

《混合运算》教案1

  “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前面所学计算方法的综合练习,是进一步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表面上是混合运算,实质上是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所以地位非常重要。

  我为本节课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性目标:

  通过参观养鸭场,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在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必要性。

  2、发展性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我认为: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的策略

  (1)读懂图是学习的前提。

  因为本信息窗内容比较多,感觉比较乱,所以带领学生认真读图,让他们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

  (2)引导学生分析数量间的关系是训练的重点。

  要求还剩多少个鸭蛋,解题思路有两种,第一种先求卖了200个后剩下的鸭蛋,再求卖了150个后剩下的。第二种解题思路是可以先求一共卖了多少个鸭蛋,再求还剩多少个?

  (3)由分步到综合。

  教材上既有分步算式又有综合算式,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可以的,但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仅仅会做分步是不够的。要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因为只有在综合算式中才能体现括号的.作用。

  (4)解决有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学习的落脚点。

  因为学习带有括号的运算是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学的落脚点是有括号的算式怎么算。对于运算顺序的学习,要和解决问题的顺序结合起来理解。

  在教学方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运算顺序的合理性。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中设计的参观养鸭场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运用混合运算解决这一串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并能正确计算。

  2、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算法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解决具体问题时,学生可以分步解答,也可以列出综合算式解答。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本单元教材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充满浓浓的亲情。教学时,我注意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结合解决现实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混合运算》教案2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法则;

  2、帮助学生掌握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可以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除的计算法则,数学教案-整数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掌握在除法中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可以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除的计算法则。

  教学方法:引导、讨论、点拨、巩固。

  教学内容:第60页例2。

  课前准备:课件、本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1、直接揭示课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课件1)

  2、复习:(1)9.5-3.6÷5+0.18 (2)1.3×(8.2-7.32) (课件2)

  二、新授:

  例2 计算6.9 ÷[(0.4+0.5)×0.6] (课件3)

  1、 读题。

  2、 讨论:(1)你发现了什么?(A.有+、×、÷三种运算符号;B、括号有中括号与小括号)(2)根据刚才的发现,你准备怎样来运算这道题目?(突出——先算小括号再算中括号)

  3、 计算:请学生在本子上操练后,选一位学生的练习投影在银幕上。

  6.9 ÷[(0.4+0.5)×0.6]

  =6.9 ÷[0.9×0.6]

  =6.9 ÷0.54

  =12.777……

  4、 评价:让学生评价,重点突出——(1)运算顺序(2)计算中的发现---本题答案是循环小数。

  5、 出示下列一句话:

  注意:在运算过程中,如果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可以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 (课件4)

  根据上述新的知识,例2的运算结果应该是“12.78”。但是,“12.78”是取商的近似值,因此,“12.78”前应该用什么符号?为什么?

  6、 出示下列第二句话:

  切记:在运算过程中,除到哪一位的商是无限小数,在保留两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时,应该在那一位上用“≈”。 (课件5)

  因此,例2的运算应该是——

  6.9 ÷[(0.4+0.5)×0.6]

  =6.9 ÷[0.9×0.6]

  =6.9 ÷0.54

  ≈12.78 (课件6)

  (二)试练:3.6÷(0.5+0.3×4) (课件7) (试练后让学生联系新知识进行评价,其中突出运算过程的最后一步用“≈”,并且保留两位小数)

  (三)做一做:12.6÷[14-(1.7+7.8)] (课件8) (做完后让学生联系新知识继续评价,其中进一步突出运算过程的最后一步用“≈”,并且保留两位小数)

  二、 判断:(课件9)

  5×[63.9÷3×(7.5-5.5)] 25÷3-(2.6+3.44)

  =5×[23.3×2] =25÷3-6.04

  =5×46.6 =8.3-6.04

  =233 =2.26

  操作顺序——先计算,再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整数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其中突出第二题的第二步应该是,在保留两位小数取它的近似值时,必须用“≈”。即运算过程为:

  25÷3-(2.6+3.44)

  =25÷3-6.04

  ≈8.33-6.04 (进行直接取换)

  =2.26 (课件10)

  三、 游戏:(选项)

  1、 0.8×[(5-0.68)÷0.2×6] (课件11)

  A、 =0.8×[4.32÷1.2] B、=0.8×[4.32÷0.2]

  C、=0.8×[4.32÷0.2×6]

  2、 [9.08-(1.325÷13+6.08)]×0.9 (课件12)

  A、≈ [9.08-(0.101+6.08)]×0.9

  B、≈[9.08-(0.10+6.08)]×0.9 、

  C、≈ [9.08-(0.1+6.08)]×0.9

  操作中,要求学生:(1)先独立计算,(2)再小组讨论 ;(3)然后全班交流。每一步必须突出本教时讲的新知识。

  四、 列式计算: (课件13)

  3.8与6.5的和除2.9,再乘6.7,积是多少?

  计算完后,选一位学生的练习投影在银幕上,请他讲这样列式与计算的依据。

  五、 应用题: (课件14)

  一次,小明到农贸市场上去,看到青菜每千克1.2元,又听到3千克黄瓜2元的叫卖声,他想,每千克黄瓜比青菜便宜多少呢?

  计算完后,选一位学生的练习投影在银幕上,让同学进行评价。

  六、 小结:(操作中以学生为主对本教时进行小结)

  通过本教时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再次打出课件4、课件5)

  七、练习:

  1、 第61页2中下面3题 2、第61页第3题

  数学教案-整数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428+639―175 (2)1.8+1.54―30.4

  (3)3.2[(1.6+0.7)2 .5] (4)[7+(5.783.12)](41.2―39)

  3,口算.

  3 + 6

  4,小红用8米长的彩带做一些花,如果每朵花用米彩带,小红能做多少朵花

  二,新授

  在上面第三个问题的后面增加她把其中的4朵送给了同学,还剩多少朵花 (增加问题后就成为例4)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说一说,怎样求还剩多少朵花

  3,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两种思路:

  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 ,每朵花用m 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4,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后,让他们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从以上分析请你推想: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适用于分数吗

  通过分析例4的题意我们可以看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同样适用于分数和计算.

  三,巩固练习:P34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然后全班校对.引导学生比较计算分数连除或连乘除的两种算法,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统一约分后再计算比分步计算简便.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1),老爷爷每天跑几圈

  (2),半圈用哪个数来表示

  (3),照这个速度,怎样理解

  (4),要求老爷爷每天跑步要用多少时间,要先求出什么

  (5),现在你能解答了吗,能解答的自己写出解答过程,不能解答的请教老师.

  (6),指名口答解答过程,师生共同订正.

  四,全课总结:

  1,说一说,今天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有什么发现吗 有什么想要告诉老师和同学的吗 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混合运算》教案4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括号内含有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式题.

  2.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3.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及计算能力,指导学生计算和做事要仔细认真.

  教学重点

  理解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准确计算三步运算式题.

  教学步骤

  一、复习沟通

  1.练习:(卡片)

  30+303 423 8016+2

  125-60+2 8510 12045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30-10053 (43+57)(28-21)

  师:并说出为什么按这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总结: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含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

  二、探索新知

  1.引入新课:

  要求学生将32+54018和100-(32+30)合并为一道题.

  学生组题,老师板书:例1.100-(32+54018).

  2.对照例1与复习题2,讨论:例1与以前我们学习过的混合运算题有什么不同?

  结论:例1的小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

  3.学生自己直接试做例题,指名汇报自己的计算过程,形成板书:

  例1 100-(32+54018)

  =100-(32+30)

  =100-62

  =38

  4.讨论: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让学生明确:括号内含有两级运算的式题,先算括号内的'乘除法,再算括号内的加减法,最后算括号外的运算.

  5.教师:在100-(32+30)外围画上虚框,表示计算时可以省略.

  6.反馈练习:

  (90-212)12 70+(750-6511)

  三、巩固发展

  1.判断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改正过来.(投影逐一出示)

  通过订正,强调:在计算时,除要注意运算顺序外,还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2.变式练习:说出运算顺序,并口算出计算结果.(投影出示)

  484+24

  然后利用抽拉投影片在式子的不同部分加上括号,分别形成:

  (484+2)4

  48(4+2)4

  48(4+24)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了什么?注意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

  285-15+203 285-(15+203 )

  285-(15+20 )3 (285-15+20 )3

《混合运算》教案5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第117 、118 的内容和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一4 题。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同学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算法。

  2 .培养同学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 .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重点难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12+8-13

  16-4+21

  24-(18+3)

  2 . 老师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例1 的表格。

  ( l )让同学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身的语言表述出来。

  ( 2 )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局部比草地局部多几分之几?"

  ( 3 )提问:森林局部指什么?怎样列式?

  ( 4 )请同学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方法一: + 一

  方法二: + 一

  = + 一

  = + 一

  = 一

  =

  =

  =

  ( 5 )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身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2 .出示例1 的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贮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 l )先让同学看懂表格内容,然后老师提问:在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 " ? 是什么意思?

  ( 2 )请同学列出算式:1 - - 或1 -( + )

  ( 3 )请同学试着计算,并指名板演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1 - -

  1 -( + )

  = - -

  =1 -( + )

  =

  =1 -

  =

  提问: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

  3 .小结。

  提问:你能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引导同学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依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4 .完成教材第118页的“做一做。

  同学试着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看运算顺序和书写美观情况。

  5 .完成教材第120 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 4 题。

  同学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 — 4 题,鼓励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思维训练

  某市举办一次数学竞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综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混合运算》教案6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

  2、知道混合运算两步计算式题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及递等式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文具用品吗?(出示教科书第30页主题图)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逛逛文具店,店里的商品可真不少!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商店里有哪些商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师: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也一起到商店买学习用品。他们要买什么呢?

  (出示问题)小军说:“我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

  【设计意图: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感兴趣。呈现学生熟悉的购买学习用品的情境,能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是有意思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二、解决第一个问题

  1、师:大家愿意帮忙吗?在练习本上列式算一算吧。(绝大部分学生会分步列式解答,也可能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的情况)

  2、学生板演 5×3=15(元)15+20=35(元)

  师:大家看这位同学做的对吗?谁来说说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认识综合算式。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在解决小军用去多少钱的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也就是用了两个算式。

  师:像同学们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分别列了两个算式,一步一步地去解答,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个算式叫“分步算式”。(板书:分步算式)

  师:同学们,你能把这两道分步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算式吗?在练习纸上试一试。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3+20或20+5×3(手指5×3+20)像这样的算式,它是由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成的一道算式,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板书:综合算式)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分步解决问题,充分感受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把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这样分层推进,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综合算式与相应的分步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探索。】

  4、教学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

  师:在这个综合算式里,5×3的积表示什么?20又表示什么?在计算时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白: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第一步可以这样写: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为便于第二行的算式与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第二行的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写上第一步计算的得数,没有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板书如下:

  5×3+20

  =15+20

  师:接下来算什么?得数是多少?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白:第二步要再写等号,等号与上面的等号对齐,然后在等号后面写出得数。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5×3+20

  =15+20

  =35(元)

  5、认识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交流,使学生明白:不论是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要解决这个问题,都要先求出3本笔记本的钱数,再加上1个书包的钱数。不同的是分步算式列出了两个独立的一步算式,一个是乘法算式,一个是加法算式;综合算式是把这两个独立的算式综合成一个算式。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运算的算式,通常叫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研究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逐步把计算过程写下来,重视对混合运算书写格式进行指导,既便于学生看清楚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又能促进学生自觉按格式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解决第2个问题

  1、师:小晴也想请你们帮个忙,愿意吗?(出示问题)小晴说:我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谁能帮我计算出“应找回多少元”?

  2、师:怎样求出“应找回多少元”?综合算式怎样列?(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尝试解答)为什么这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18×2

  3、讨论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

  师:这道综合算式应先算哪一步?怎样把计算过程用递等式表示出来?

  引导交流,使学生明白:要先求出2盒水彩笔是多少元,再做减数。因此在计算时,算式前面的“50”要照抄下来,写在被减数的位置上,减号也要照抄下来,把18×2的得数“36”写在减数的位置上。接着再计算减法。边交流边板书如下:

  50-18×2

  =50-36

  =14(元)

  4、归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请同学们观察第(1)(2)两道综合算式,想一想,它们在计算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第一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加法,乘法在算式的前面;第二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减法,乘法在算式的后面。不管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当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加、减法时,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由于解答这个问题的综合算式是乘法在后,但要先算乘法,与学生已掌握的从发往右运算的习惯不相同,所以教学的重放在结合题意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最后交流计算结果,并指名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交流时,要说出各题错在哪里。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每一组算式有什么不同,应先算哪一步,然后独立计算。

  再次比较:每组中两题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4、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5题。

  5、谈话:“算24点”游戏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它具有益智、怡情等功能,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用三张牌来玩“算24点;”的游戏怎样?

  第一次游戏:呈现三张扑克牌:2、4、10。

  待学生列出:2×10+4和4+2×10之后,教师追问:两道算式不同,都能算得24吗?为什么?

  小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二次游戏:再呈现三张扑克牌:4、4、7。

  提问:这道题我们也可以列出两道算式吗?为什么?

  4×7-4的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什么?

  6、拓展(机动):80 ○ 8 ○ 4=

  (1)请在○里填入两种不同的运算符号,使它成为同一级运算。

  交流质疑:(教师指着含有加减运算的两条算式)这两题你能不计算就知道哪一题的结果最大吗?有什么奥秘跟大家分享一下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请在○里填入两种不同的运算符号,使它成为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关混合运算的顺序后,及时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运用知识、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反思所学知识,对混合运算的价值再认识。】

《混合运算》教案7

  教学内容:课本第38页例3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掌握在计算过程中近似计算,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后在本子上练习

  10.1+9.990.1 9.7283.2+15.20.2

  2.计算下列各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7.053.8527.14 (2)0.630.570.36

  (3)4.321.72.54 (4)4.670.2320.30

  指出取积、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及约等号“”的'使用。

  二、新授。

  1.揭示课题:“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2.出示例3:计算:3.61.2+0.55

  问:运算顺序是什么?

  如果要先算1.2+0.5该怎么办?(添上括号),这时运算顺序怎样?

  3.6(1.2+0.5)5

  学生尝试练习,指名板演,当学生发现3.61.7除不尽时提出问题老师该怎么办?教师回答在计算过程中除得的商超过两位小数的,一般只保留两位小数,再进行计算。

  学生练习完后,教师讲评,重点解决:

  =3.61.75

  2.125 (这里为什么用约等号?)

  =10.6 (这里为什么又用等号?)

  小结:教师指出黑板上的题,“3.6(1.2+0.5)5我们用了什么符号?”(用了小括号)“在这里小括号有什么作用?”(改变运算顺序)“算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除不尽或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时,我们可以怎样做?”(一般可以只除到第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

  有时需要改变算式中的运算顺序,就要用到括号,但有时只有小括号还不够用,就要用到中括号‘[ ]’

  教师板书:中括号[ ],并说明中括号的写法。例如在例3中要先算(1.2+0.5)5,就要加中括号。这样就可得到下面的算式:

  3.6[(1.2+0.5)5]

  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讲解: 3.6[(1.2+0.5)5]

  =3.6(1.75)

  =3.68.5 (这里为什么用等号?)

  0.42 (这里为什么用约等号?)

  指导学生看书。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若有错改正过来。

  4.06(13.54+14.46)-0.14 (15.38-1.74)37

  =4.0628-0.41 =13.4637

  0.145-0.41 4.557

  =0.005 0.65

  2、课本第38页做一做。(先划出运算顺序,后计算)

  3、堂上练习。

  练习十第2题前两题

  练习十第3、4题。

《混合运算》教案8

  教学内容:

  教材第61、62页的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提示: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对混合运算已有初步的认识,在学习用小括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困难不是很大。关键是让学生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掌握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购物”的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掌握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按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算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说说运算的顺序。

  课件出示课堂活动:64÷8+32 80-5×9

  说说这两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他在计算15-6×2时,得到的结果是18,你知道他在计算时犯了什么错误?

  让学生讨论,指名回答:运算顺序是错的,他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追问:对于15-6×2,如果要先算减法,有办法?(添上小括号)

  3.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提出问题,引出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学习新知

  1、出示例题:说说图上所能看到的数学信息?

  生:阿姨买了一件成人衣服和3件同样的儿童衣服一共用了207元,成人衣服一件120元。一件儿童衣服多少钱?

  师:先列分步算式,再列综合算式。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购物的情景,让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2、学生尝试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3、全班交流。

  (1)指名说分布算式,教师板书

  207-120=87(元)

  87÷3=29(元)

  (2)师:每步算式求出的是什么?这道题先进行什么计算,再进行什么计算?

  生:第一步求出的是3件儿童衣服的钱,第二步求的是1件儿童衣服的钱。

  生: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3)让学生汇报自己列出的综合算式,教师板书

  207-120÷3 (207—120)÷3

  师问:要求一件儿童衣服多少钱,必须先求什么?(小组讨论)

  生:必须先求3件儿童衣服的钱。

  师:207—120÷3 这样列式能先算出3件儿童衣服的钱吗?要求3件儿童衣服的钱应先算哪一步?

  生:不对。

  师:怎样才能先算207—120?这里要先算减法,列综合算式时必须在减法这部分添上小括号,因为数学上有个规定:算式中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所以(207—120)÷3是对的。

  师:这个括号起着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4、完成试一试教材61页。学生独立计算,指定两人板演。

  提问:这两道算式里都有括号,都要先算哪一步?

  小结:在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新知,发现矛盾,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形式解决矛盾从而得出正确结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巩固练习

  1、说说运算顺序。(80-25)×8

  2、第62页课堂活动2题。

  3、计算:(34+22)÷7 25×(34-26)

  四、达标反馈

  1、比一比,看谁算的对。

  35÷(21-14) (51-43)×7

  2、找朋友,连一连。

  3、一袋开心果有60颗,要想分给7个人,每人分9颗,还差多少颗?

  五、课堂小结

  师:说一说,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生: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外的。

  师:要是没有小括号呢?

  生: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师:计算时要先理清顺序,再仔细计算。

  六、布置作业

  1、把下面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

  51-43=8 8×7=56

  2、第62页练习十五1—3题。

  3、三年级有男生27人,女生21人,如果每排坐8人能坐几排?

  板书设计: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分步:207-120=87(元)

  87÷3=29(元)

  综合算式:(207-120)÷3………………必须加小括号

  =87÷3

  =29(元)

  答:一件儿童衣服29元。

  (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混合运算》教案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进行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

  2、能用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地列出算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 课前三分钟口算练习。

  师:老师要先考考大家的口算能力

  出示口算卡片,指生答

  (挑选一两道题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二、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规范认真的书写是每一个同学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不光语文上要规范书写,数学亦如此,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同学们的书写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我们班也涌现出了数学书写之星,想知道他们是谁吗?想看看他们的作品吗?

  师:好,那大家必须接受考验,闯过三关,找到三把金钥匙,有信心吗?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上一节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练习课。

  三、检查复习知识点与指导练习。

  1、我会说

  师:不计算,只说运算过程,你会说吗?

  指生说

  2、计算

  师:知道了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你能准确无误的计算这两道题吗?试试看

  指生到台前做。

  学生讲解

  师:能不能告诉大家,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这就是我们在计算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在做题的时候,大家要注意这些问题,正确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能做到吗?

  指生到黑板上做

  订正答案,及时反馈。出示错题,让学生找错误。并说说计算应注意什么问题。

  3、解方程

  师:看来,刚才这道题太简单了,没有难住大家。下面老师就要增加一点难度了,愿意接受挑战吗?(出示课件)

  师:你能说一说解方程的步骤吗?

  指生说

  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本题,订正反馈

  师:恭喜大家,拿到了第一把金钥匙。有信心拿到第二把吗?让我们继续闯关吧。

  4、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分析题意,订正答案

  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拿到了第二把金钥匙。第三把钥匙得靠自己了。有信心超越自我吗?

  四、当堂测试: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当堂测试,检验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吧。

  订正答案,及时反馈

  师:恭喜大家,拿到了最后一把金钥匙。

  师:现在三把钥匙都找到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获得了数学书写之星的称号,共同来欣赏他们的作品吧。(课件出示)

  师:看了大家的书写,你想说点什么?

  五、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交流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快乐吗?希望同学们每一节课都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混合运算》教案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科书第59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5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类推及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法引导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知识类推迁移,通过体验,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出示一组算式.(课件出示.)

  7+426 + 480-(32+324)

  [( + ) ]20-[4-( - )]

  观察以上6个算式,讨论.

  1.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是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根据算式的特点,可以分为哪几类?

  二、新课(小组合作,研讨新课.)

  第2个问题可以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汇报.

  学生的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

  1.依据计算步骤分为:

  两步计算的有:

  三步计算的有:

  2.按算式中数的特征可以分为:

  属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有:

  属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有:

  3.教师重点依据学生的第2种分类,先让学生说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再具体说出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出示下面一组算式.

  (1)让学生仿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分小组试着说出上面4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分组进行汇报.

  (2)学生汇报运算顺序时,仿照上面题的方法用红线标出运算步骤.

  (3)让学生分小组试做,每人试做两题(一题有括号,一题无括号的).

  (4)请其中一个小组派代表汇报每题的运算过程及结果,其他组进行核对.

  5.让学生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进而总结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反馈练习

  1.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2-23- +

  2.请你用 、1、 、 、 、 等数编几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1)小组协助完成.

  (2)每个小组成员选2题,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3)各小组汇报编题及计算情况,对编得合理,计算准确的小组给予奖励.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五第4题.独立做,集体订正.

  2.课堂作业:练习十五第5题.

《混合运算》教案11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情境,呈现知识起点

  师:你们喜欢购物吗?这是小军在文具店购买学习用品(在与学生的谈话中出示购物

  情境图,先呈现小军来购物的情境,改动教材小军和小晴同时呈现的购物情境)。

  师:看到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呈现三种学习用品的标价)

  生:一本笔记本5元,一个书包20元,一盒水彩笔18元。

  师:小军想买3本笔记本和一个书包,请你替小军算一算一共要用去多少钱?

  生:53=15元,15+20=35(元)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在解决小军用去多少钱的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也就是用了两个算式。

  师:有没有列不同算式的?

  有个别同学列成如下算式,并进行了计算。

  ①53+20=15+20=35

  ②53+20=15+20=35

  师:板书学生的算式作为后面交流的素材。

  师:黑板上这两个同学列的是一个算式,你同意他们这样的写法吗?你们也试着写一写(有了分步列式的基础,大部分同学都会列出53+20的算式)。

  师:这一道算式能包含上面的两个算式吗?说说你的想法。

  生:能,算式53+20中,第一步计算53的积是15,第二步计算15+20的和是35。

  师:刚才这位同学说出第一步、第二步,也就是说53+20这个算式要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哪两步?

  生:第一步是算乘,第二步是算加。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两步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师:结合情境图谁能说一说53+20,第一步先算什么?表示什么意思?第二步再算什么?又表示什么意思?

  生:第一步先算53,表示买3本笔记本用的钱。第二步再加上买书包的20元,表示一共用去多少钱。

  师:结合情境图说一说53+20,能先算3+20吗?(学生基本上能结合实际情境说出不能先算3+20的道理)

  师:对比分步与综合算式,比较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生:分步算式第一步计算的结果直接写在算式的后面,而综合算式要把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写在算式的下面。教师配合学生的发言在综合算式和分步算式算法中相机用红笔标出。

  【设计意图】:新教材融计算于解决问题之中,这是源于计算是为了解决问题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的,只有在解决问题时才需要计算。因此,混合运算顺序的规定,也应是这样的。整改情境图分层出示数学问题,既便于突出学生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又便于在解决问题中体验、理解综合算式与分步算式的联系,实现为了解决问题用综合算式需要运算顺序需要在解决问题情景中去分析运算顺序的建构过程,实现计算与应用交融的目的。

  二、丰富算、用材料,再次感悟运算顺序

  师:投影增添小晴来购物的动画情景。

  师:小晴付50元钱买2盒水彩笔,请你帮小晴算一算她带的钱够不够?(生马上回答:够了)

  师:为什么?应找回多少钱?(学生基本上能分步口算得出结果)

  师:请同学们列综合算式并尝试解答。

  生:50-182

  师:第一步先算什么?表示什么?第二步算什么?又表示什么?

  生:第一步先算182,表示买2盒水彩笔的钱。第二步再用50去减182的积,表示应找回的钱。

  师:现在老师写两个算式,你能结合情境图说说分别在解决什么问题吗?

  师:18+53;182-20

  (由于情境图信息比较简单,学生都能结合情境图说出每道算式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师:请同学板书上面三道算式。

  师:比较53+20和18+53;182-20和50-182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体验不论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的道理。

  【设计意图】创设丰富的算、用材料,让学生通过情境提炼数学问题,;根据算式寻找数学问题,让学生经历以用引算,以算激用的过程。尤其是两组算式的对比,让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运算顺序的实质,拓展了运算顺序的`认知。

  三、抽象概括运算顺序

  师:黑板上有几道两部计算的综合算式,观察它们的运算符号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乘加(减)

  师:谁能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叙述)

  四、拓展延伸

  师:继续增添情境图信息:一套3本《格林童话》共36元。①小明买4本。②小红买2套。

  师:谁能结合情境图说一说,下面两个算式分别是解决什么问题?该怎样去计算呢?

  3634 3626

  生:3634是小明买4本《格林童话》要多少元?算式3626表示小红买一本《格林童话》要多少元?

  师:结合情境图说一说,算式3634要先算什么?能先算什么?

  师:算式3626呢?

  师:你觉得乘除在一起运算,他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生通过观察,结合情境图中的解决问题,大部分都能说出运算顺序)

  师:算式3634与算式3626在运算符号上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乘除运算。

  师:对比黑板上的几道只有乘加(减)和上面两道乘除算式的运算顺序。你有什么话想说?

  生:乘加(减)两部计算的,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或减;乘除两部计算顺序,要按照顺序(从左到右)计算。

  生:暂时不计算的数要把它移下来。

  生:等于号要在算式的下面写,两个等于号要对齐。

  师:配合学生的叙述,在算式的相应位置相机标示。

  【设计意图】此环节再次通过增添数学问题情境,使学生再次以用引算、以算激用,为进一步拓展岸生对两步混合运算顺序的认知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沟通了练习题中的题组对比题之间的联系。

  五、突出重点训练

  第层次:质疑运算顺序,下面各组算式的运算顺序一样吗?

  1.15+32 2.100-253

  23+15 255-100

  3.6484

  6442

  第二层次: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计算。

  233+50 166-9

  38+415

  第三层次:下面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

  50+507 44-74

  =l007 =28-40

  =700 =8

  153-25 3682

  =45-25 =364

  =20 =144

  六、全课总结

  1.有什么收获?

  2.有什么问题?在计算混合运算时,你想给同学哪些友情提示?

  3.你认为两步混合运算还会出现哪些情况?课后你能应用今天所学的方法去尝试解决吗?

《混合运算》教案12

  教学课题:

  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乘除混合运算。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各方面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乘除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乘除混合式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口算

  20xx

  1806

  8109

  2202

  3333

  2320

  1021

  4310

  202

  323

  3210

  4012

  20xx

  8020

  3023

  一、观察情境图,使学生发现数学信息(出示课件)

  学生说一说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提出问题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师提出解决问题

  1、买9千克南瓜需要多少钱?

  2、把番茄苗移栽到种植区里,能栽多少行?

  三、尝试与探索

  四、师生合作,探索新知

  学生可能有三种算法

  (1)、183=6(元) 69=54(元)

  (2)、93=3(元) 183=54(元)

  (3)还可以列成综合算式

  汇报的学生把自己的解题思路说出来,其他学生可以对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质疑,全班共同解决。

  方法三的算式有乘也有除,教师小结:有乘也有除的运算叫乘除混合运算。

  引导重点

  (1)、让学生回顾计算过程,思考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2)班内反馈: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达成共识

  连除运算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五、练一练

  自主练习第1题

  买6包葡萄干要42元,买10包葡萄干需要多少元?

  将条件和问题进行整理

  包数

  钱数

  引导学生先仔细观察画面,找到已知信息和问题,明确数量间的关系,并独立解决。

  师生共同交流答案!

  六、总结

  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花18元买了3千克南瓜

  生2:我想买9千克

  生3:苗圃里有12行番茄苗,每行有60棵

  生4:把他们全部移栽到种植区,每行栽9棵

  1、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决问题,教师巡视

  2、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己的算法。

  3、班内反馈,按小组进行。

《混合运算》教案1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上的例1,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较复杂的三步应用题。

  教学过程:

  复习

  1、板书:(1)150-42214 (2)(240+120)(140-20)

  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做,同时让两名学生到黑板前板演。学生做完以后,先让在黑板上板演的学生分别回答:“这道题里都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哪能一步?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强调: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加、减,又有乘和除,就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教师出示口算卡片,逐题指定学生计算,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课题一:混合运算(一)》。计算时要求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如:5(150-90)20,先算150-90得60,5乘以60得300,再除以20得15。

  3新课

  教学例1。

  板书:100-(32+54018)。提问:

  “这道题里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小括号里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学生回答先算54018后,教师用彩色粉笔在54018的下面画一横线。然后带领学生逐步脱式计算。

  教师说明:像这样带小括号,并且小括号里面有加或减,又有乘或除的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乘除。接着再在“(32+30)”的外面用彩色粉笔画上虚线框,并说明:以后计算熟练了,小括号可以一次脱去,虚线框中的一步可以省略。

  4巩固练习

  1、做“做一做”中的题目。提问:

  “第1题里有哪些运算?应该先算什么?”

  “第2题呢?”

  让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然后再集体订正。

  2做练习一的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集体订正。订正时提问:

  “把4道小题对比一下,看一看它们有什么地方相同?有什么地方不相同?“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虽然这4道小题的数字、运算符号以及它们的排列顺序都是一样的。但是由于加了小括号和不括号的位置不同。因此,混合运算式题在计算之前,也要先审题,根据运算顺序的规定决定怎样然后再计算。

  5作业

  练习一的第1题。

  数学教案-课题一:混合运算(一)

《混合运算》教案14

  教学内容:

  教材第59页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

  教学提示:

  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这些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教材选择具有现实性和趣味性的素材,由浅入深地促使学生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的计算中,无论乘法在前和在后都要先算乘法。通过活动,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这一内容的学习也为今后的小数、分数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学习用品吗?

  生:买过。

  师:买过什么文具?

  生:买过2个笔记本和1支笔。

  师:你买的笔记本每个几元,笔每只几元?

  生:笔记本每个2元,笔每只1元。

  师:,你们能帮他算一算一共要用去多少钱吗?

  生:5元。

  师:你怎么算的?

  生:先算笔记本的钱2×2=4(元),再算4+1=5(元)

  师:说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类的问题。出示课题: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题

  师:生读题,说说要解决的问题。

  生: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

  师:独立列分步算式解决问题。小组内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先算6个文具盒多少钱,就是6×7=42(元)再算一共用去多少钱。就是42+55=97(元)

  师:谁能把这两个算式合并到一起吗?

  生:可以写成:6×7+55

  生:还可以写成:55+6×7

  师:这两个算式对不对。(小组讨论)

  生:第一个对。因为先算乘法,第二个先算加法。

  师:像上面的.算式无论乘在前还是在后都应该先算,所以都对。在一个没有括号综合算式里,有乘又有加减。应先算乘,后算加减。

  讲解:像同学们这样,分列了两个算式,一步一步去解答。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个算式叫“分步算式”。我们还可把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两步的算式,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在综合算式中,我们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设计意图: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2、试试身手。

  81-17×4

  师:计算这道题时,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生: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81-17×4

  =81-68

  =13

  再次总结:在一个没有括号综合算式里,有乘有加减。应先算乘,后算加减。

  三、巩固新知

  1、完成第59页试一试。

  2、将下面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综合算式。

  (1)3×5=15

  20+15=35

  (2)6×8=48

  48-18=30

  3、亮亮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亮亮的5倍,爸爸比亮亮大多少岁?

  答案:1、536、 1 2、20+3×5 6×8-18 3、28岁

  四、达标反馈

  1、24×3+19 (注意运算顺序)

  2、森林医生。(改正错误)

  16+40×8

  =56×8

  =448

  3、小红拿50元钱去买8个6元一个的笔记本,应找回多少钱?

  答案:1、91 2、16+40×8 3、2元

  =16+320

  =336

  五、课堂小结

  师:大家回顾一下,综合算式中有乘有加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乘,再算加减。

  师:为什么?

  生:因为加减是同级运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总结所学,在交流反思中,意识到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数学内容的延续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

  六、布置作业

  1、我会列式计算。

  3个7再加28是多少?

  71减去6个8是多少?

  2、我来算一算。

  65-8×8 20+5×5

  3、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看了4天,每天看6页,还剩13页没有看。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

  4、妈妈买来12盒月饼,每盒有9块。送给奶奶16块,还剩多少块月饼?

  答案:1、49、23 2、1、45 3、37页 4、92块

  板书设计:

  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

  分步:7×6=42(元) 42+55=97(元)

  综合:7×6+55

  =42+55

  =97(元)

  在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和乘法,应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混合运算》教案15

  一、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课)练习十七4—9题和思考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让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迁移、类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注重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问题的探索与解决过程中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让学生充分把计算教学和运用教学结合起来。

  3、情感与态度: 通过应用小数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并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课件

  2、兵乓球拍和兵乓球学具

  3、课堂练习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算:

  老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的加减和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相关练习,前面的练习同学们掌握得不错,不知今天能否继续发扬你们的优势?下面来几道口算试一试你们的“功力”

  (放课件2,练习1)。请一位同学说出答案。

  [设计意图:结合我校开展的计算课题研究,

  复习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由浅入深,先激发

  学习兴趣。]

  二、小数混合运算

  老师:同学们的口算果然厉害,看看小数混合运算。能否依然“百发百中”(放课件3,练习6),做四道练习,安排男生和女生各做2道,进行比赛,然后请4位同学上黑板板书。

  [设计意图:这4道练习分别有2道有括号2道没括号,让男女生竞赛,谁又快又准,激发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加强和巩固学生的混合运算能力。]

  男同学: 女同学:

  老师:果然“名不虚传”。下面谁能告诉老师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步骤是什么?(提问)小结,展示课件4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己运算,自己总结计算步骤,

  还学习主动权给学生,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决解实际问题

  1、完成练习十七第8题。

  老师:同学们,数学离不开生活。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问题是需要我们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的,今天我们运用小数加减法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看大家能否学以致用?(出课件5,练习8),让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再提问。

  (不用算结果,只说方法)。

  [设计意图:运用小数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理解题意并说出解决的方法,因时间关系,

  可以不计算,但基础好的同学会很快把结果计算出来。

  由浅入深,这道题较简单,学生学习的难度不大,有积极性。]

  2、完成练习十七第7题。本节课的重点和亮点,用学具配合提出问题。

  老师:在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很多与数学

  有关的问题,例如下面这题(展课件6,

  练习7)让学生先看图,了解题中的信息,

  提出问题再解答。按4人小组分发学具,

  每人提出一个问题,并拿着学具说出自己的问题,学生会提出6种问题,先请

  4位不同问题的同学上黑板板书。把学具贴在黑白,并列式计算。后2种方法提问学生,老师板书。

  [设计意图:运用学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把学具展示在黑板,可以节省学生写文字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完成P103思考题--拓展延伸:

  老师:同学们从窗外扔过垃圾吗?(有、没有)。对,不能随便扔垃圾,要爱护我们的环境。还记得我们学校举行的科技节的其中一项3楼“扔鸡蛋”比赛吗?大家知道鸡蛋这样扔下来一定“粉身碎骨”,为了使鸡蛋完好无损,我们参赛的同学花了很多心思去解决这个问题,还有一些高空坠物地知识,你们知道吗?

  物体越接近地球速度越快,地心吸引力的作用。

  (展示课件7,让学生读题)打开书本P103,

  看思考题……在书上的图示写一写这4秒钟分别的行程。

  然后,老师在黑板画图分析,先算出每一秒落地的距离,然后把这4秒加起来,让学生明白并不是第四秒是问题的结果。

  [设计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知识,二是解决一些较复杂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问题,进一步巩固多步骤的小数加减法运算。]

  4、记账本的计算知识。

  展示课件8,师问:不

  知同学们见过这种表格没有?

  (没有、有)。在哪里见过?

  有什么作用?(小组讨论)

  (这是一本记账本,所有

  单位或一些家庭都要会用的,

  目的就是为了把每日的收支

  情况记录下来,好为生活和

  工作作具体的安排,这是学会理财的必修课。说说怎样计算,不要求计算结果。小结

  板书:上次结余+收入-支出=现在结余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知识,并掌握如何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表达能力。]

  四、知识迁移,小数的.加减解分数化成小数计算。

  老师:我们已经学过小数分数互化,

  谁能举出一些例子?提问,

  老师板书:例如2/100=0.02、

  3/10=0.3

  老师:既然大家掌握了小数分数的互化,

  下面这道题估计也难不到我们四(3)班

  的同学,请看题(出课件9,练习9),

  请四位同学上来板书。

  [设计意图:知识的迁移,让学生既掌握小数的加减,又掌握分数化成小数的加减,了解知识间相互的联系,进一步巩固小数的加减运算。]

  五、小故事,讲大道理。

  老师:同学们做了不少题了,有点累了吧,为了奖励同学们的优秀表现。老师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好不好?展示课件10、11。这是前苏联“联盟一号”飞船因工作疏忽,遗漏了一个小数点导致飞船和科学家一起坠毁的悲剧。

  [设计意图:在学生做了不少练习的时候,适当放松一下,调节学习气氛,通过小故事讲大道理,教育学生学习和生活都不能马虎的道理。]

  六、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总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从而了解学生的真正收获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混合运算》教案】相关文章:

混合运算教案02-22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08-30

乘除混合运算的教案03-02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03-03

《整数、小数混合运算》教案02-21

《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02-27

混合运算教案15篇03-27

混合运算说课稿11-10

混合运算说课稿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