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1
1、训练学生借助注释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本课训练重点中9个词语的意义和4个词的义项。
3、理解召公谏辞的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体会《国语》质朴平实的语言特色。
4、使学生了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召公谏辞的分析
2、两处比喻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数:两课时
课前预习:
1、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
2、熟读课文,背诵召公的谏辞。
3、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第一课时
序:背诵上一课
一、简介《国语》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语》的记载最祥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二、齐读课文两遍,正字正音。
三、请同学默读第一段,读后质疑。
师点拔“谤”“堪”“以”“道路以目”
四、齐读第二段。师生共同讨论。
1、请三位同学分别口译三层意思。
2、请其他同学纠正。
3、师点拔“障壅诀导”;讲解“瞽、史、师、螋、朦”
(师箴:教参与课本对“师”的解释不同)
辩析“亲戚”一词古今的异义
五、齐读最后一段,注意“流”字一词多义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一和练习二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一段
1、请找出描写厉王的词,分析厉王的性格特征
“虐、怒、杀”暴虐凶残、残忍昏庸
2、正由于厉王的行动,导致国人怎样?从文中找出原句。
谤王——道路以目
3、由此可见国家处于什么形势之中?
朝政混乱,君民尖锐对立
4、“国人莫敢言,国人真的沉默无语,俯首听命了吗?”
没有,而是即将“在沉默中爆发”,人民在沉默中孕育着反抗,这是高压下的沉默,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
二、分析第二段
1、“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可见召公性格的又一什么特点?
昏庸愚蠢,一副蠢人说蠢话的自鸣得意样
2、给召公的劝谏之辞分层,看说了几层意思?
第一层:召公用概括性语句否定了厉王的弭谤措施
第二层:具体论述怎样对待民“谤”(怎样“宣之使言”)
第三层: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
3、此段话中,两处运用比喻,请同学们分析这两段比喻的本体、喻体各是什么?
第一处比喻,以江河堵塞必将泛滥成灾,比喻防民之口国家必将成灾。以“川”喻“民之口”。
第二处比喻,以“土有山川”和“原隰衍沃”来比喻“口之宣言”。“山川”“原隰衍沃”生产出人民赖以生存的“财用”“衣食”,可见“山川”“原隰衍沃”之重要,那么民之“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人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的大事。
4、这两处比喻,分别从什么角度说明问题?
第一个比喻说明民“谤”不能消极被动地“防”。
第二个比喻说明“民”谤不但不能消极地“防”,还须积极主动地“宣”。
前一层从消极方面打比方,后一层是从积极方面进行比喻,看似两喻并列,实则后一喻乃是前一喻的深入。
三、利用《简笔与繁笔》中学过的知识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具有什么特点?
(问题:“道路以目”中的“道路”和“目”是什么词)
言简意赅,只有三句话。一句说厉王,一句说国人,末一句说明厉王和国人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这中间有多少事情都被作者略去,只把事实的结避告诉了读者,文章简劲到无以复加,而读来却余味无穷。
最后一段用语极为精炼,与第二段的反复阐述相映衬,形成笔法上的鲜明对比。
四、完成课后练习二,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
1、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2、比喻生动形象;
3、详略得当。
板书设计
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怒、杀、喜
国人:谤——道路以目
召公: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谤不可防)
怎样“宣之使言”
民谤必宣敬听
不听流王于彘
首先分析“谤”是个古今异义词。今意指无中生有,毁坏别人名誉,古义是实有其事,公开批评指责。(与之相应,“诽”指实有其是但在背后的小声嘀咕,诬是现在的“谤”意)(板书“谤”)
其次引发思考,如果一个“贤明的君主听到谤,该如何对待呢?而本文厉王是如何对待谤呢?(板书:厉王弭谤,穿插分析厉王)”
再次,对于厉王弭谤这件事,召公怎么做了?谏(板书召公谏)
通过三个问题,补全标题,同时熟悉了文章的大概内容。
学生质疑
道路以目,“目”和“道路”分别做什么成分?
“瞽献曲……亲戚补察”文意断断续续,不连贯,此外“亲戚”古今年内异义如何区分?
第13、14课讲完,发现文言文的教学把学生误导了,由于课堂上抠得太细,语法现象过于关注,术语出现频率高。导致学生养成逐字逐句条分缕析的习惯,下课后问题不断,不出在对文意的理解上,而出在“而”“之”等词的词性、用法、术语的纠缠上。完全陷入旧讲法的误区,教师一古脑讲,学生被动地听。听完后术语,词性晕头转向。
应突破这种填压式教育,以诵读为主,大胆地放开手脚,让学生去理解,让学生去琢磨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2
教学目的及要求:
1、训练学生借助注释自己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本课训练重点中9个词语的意义和4个词的义项。
3、理解召公谏辞的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体会《国语》质朴平实的.语言特色。
4、使学生了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召公谏辞的分析
2、两处比喻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数:两课时
课前预习:
1、借助注释,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
2、熟读课文,背诵召公的谏辞。
3、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第一课时
序:背诵上一课
一、简介《国语》
《国语》的作者是谁,历来没有定论,相传它和《左传》都是出于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国语》的成书有一个过程,最初是左丘明传诵,然后是时人传习,最后经列国之瞽史改编。润色而成,时代大约在战国初年。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语》《鲁语》《齐语》《晋语》《郑语》《楚语》《吴语》《越语》八部分,记叙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东周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国内政外交等事件,全书似乎是编辑各国旧存的史料而成,采择有多有少,以《周语》的记载最祥备,其余各国所记,都是侧重在某几个人物和事件上,由于《国语》在内容上比较接近《左传》,又具有同样的史料价值,所以《国语》又有《春秋外传》之称。
《国语》的文字质朴简练,文学成就虽不及《左传》,但也是先秦时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二、齐读课文两遍,正字正音。
三、请同学默读第一段,读后质疑。
师点拔“谤”“堪”“以”“道路以目”
四、齐读第二段。师生共同讨论。
1、请三位同学分别口译三层意思。
2、请其他同学纠正。
3、师点拔“障壅诀导”;讲解“瞽、史、师、螋、朦”
(师箴:教参与课本对“师”的解释不同)
辩析“亲戚”一词古今的异义
五、齐读最后一段,注意“流”字一词多义
六、布置作业: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积累本文的古今异义词与多义词,提高文言翻译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字典、朗读、讨论、比读等环节来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习惯,初步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语言魅力,进一步明确“民言”关系到国家政事善败好坏的道理及人民力量的伟大,树立爱民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翻译课文;了解民本思想,探究劝说的艺术。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四、预习作业:
1、借助注释、工具书,阅读课文,弄清课文大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查古汉语字典,说出“防、谤”的义项及在本文中的解释。
2、国人为什么“谤王”?王用什么办法来“弭谤”?结果怎样?
3、认真阅读第二段,分出它的层次,并说明分层的依据。
4、召公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堵塞民言的危害性?
5、召公又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宣之使言”的好处?
6、召公全部谏词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7、找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说出它的意思。
8、找出文中古今异义的词,活用的词及特殊句式。
9、翻译“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10、“流王于彘”这四个字只点明厉王不听劝告的结果,想一想,这中间至少隐含了哪些史实?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4
[教学目标 ]
(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国语》的相关知识。
2、 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和文言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
3、学习分析劝谏艺术,把握人物形象。
(二)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把握作品内容,归纳、整理常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培养学生借助注释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探究学习,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劝谏艺术,感受召公谏辞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义 。
[教学重点 ]
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概括要点的技能方法。
[教学难点 ]
1、感受召公谏辞明白透彻、深入浅出的特点。
2、两处比喻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 ]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
朗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合作学习:
1、检查预习(各组派代表)
(1)第一组负责文学常识
(2)第二组检查重点字词注音,朗读课文
(3)第三组找出本课重点字词句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省略句 状语后置 等
学生翻译重点句子,补充找出段落中难懂的字词句。
(4)第四组从题意入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段意。
第一段:弭谤 第二段:谏弭谤 第三段:弭谤结果
三、探究学习:
1、本文说的是召公谏厉王弭谤的故事,你认为最精彩的是地方在哪里?为什么?
明确:第二次。
第一次(第一段)略写:民不堪命矣 效果: 怒——杀——喜
第二次(第二段)详写:思考召公分几个层次进谏的?
三层:第一层:民口不可防——宣之使言。(是障之也……宣之使言)
第二层:宣言措施 (故天子听政治……是以事行而不悖)
第三层:宣言结果(“民之有口”到结束)
主要是用什么方式进谏的呢?
修辞上有比喻兼及排比、反问。
第一层的本体与喻体分别是什么?
本体:防民之口 喻体:防川
第二层:宣言措施(正讲)
“天子听政”一句总领,写了“宣之使言”的具体措施。
第三层:宣言结果,也用了比喻的修辞,它的本体与喻体分别是什么?他们的相似点是什么?
本体 喻体
民有口 土地有山川,土有原隰衍沃
能言 出产财用、衣食
兴善败 行善备败
小结:
“文只是中间一段正讲,前后俱是设喻,前喻防民之口有大害,后喻宣民之言有大利。妙在将正意喻意夹和成文,笔意纵横,不可端倪。”——《古文观止》
由此可见,召公主要是采用比喻的方式来向厉王进谏的。
2、召公进谏的后果是怎样的?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言。三年,乃流于彘。”
点评:“乃流于彘”为被动句,“于是王被人民流放到彘。”
四、拓展延伸:
将本文与《邹忌讽齐王纳谏》比较阅读我们知道邹忌讽齐王是以齐国的强大为结局,然而同样有出众的口才,为什么召公进谏会失败?
思路引申:
1、进谏者来说,邹忌比召公更善于进谏。邹忌从家庭生活的角度谈到国家大事的'管理,从亲身感受出发,去规劝,以情动人,很容易被人接受。邹忌高明在于把握一个“情”字上,而召公是在讲大道“理”。
2、从纳谏者来说,要有一个善于纳谏的耳朵,正视自身的缺点,才能乐于接受讽谏。周厉王是暴虐凶残,刚愎自用,拒不纳谏的昏庸独夫,无论进谏者如何委婉动听形象,他都听不进去。齐威王则是一个明智的开明君主,勇于听取意见。如果没有齐威王这样善于纳谏的明君,邹忌的讽谏也不会成功的。
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课文对你的启示。(假如你要对同学提意见,你会怎么说?作为被提意见的同学,你会如何对待别人有些“逆耳”的忠言呢?)
五、作业:
1、归纳整理本文的文言知识要点。(写在知识归纳本上)
2、探究作业:比较召公与邹忌的讽谏艺术、厉王与齐王的人物形象。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5
第二课时
一、分析第一段
1、请找出描写厉王的词,分析厉王的性格特征
“虐、怒、杀”暴虐凶残、残忍昏庸
2、正由于厉王的行动,导致国人怎样?从文中找出原句。
谤王——道路以目
3、由此可见国家处于什么形势之中?
朝政混乱,君民尖锐对立
4、“国人莫敢言,国人真的沉默无语,俯首听命了吗?”
没有,而是即将“在沉默中爆发”,人民在沉默中孕育着反抗,这是高压下的沉默,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
二、分析第二段
1、“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可见召公性格的又一什么特点?
昏庸愚蠢,一副蠢人说蠢话的自鸣得意样
2、给召公的劝谏之辞分层,看说了几层意思?
第一层:召公用概括性语句否定了厉王的弭谤措施
第二层:具体论述怎样对待民“谤”(怎样“宣之使言”)
第三层:从正反两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
3、此段话中,两处运用比喻,请同学们分析这两段比喻的本体、喻体各是什么?
第一处比喻,以江河堵塞必将泛滥成灾,比喻防民之口国家必将成灾。以“川”喻“民之口”。
第二处比喻,以“土有山川”和“原隰衍沃”来比喻“口之宣言”。“山川”“原隰衍沃”生产出人民赖以生存的“财用”“衣食”,可见“山川”“原隰衍沃”之重要,那么民之“口”能说出国家政事的善败好坏,推行人民认为好的`,防范人民认为坏的,才是丰富财用衣食的关键,这是国家生死存亡,治乱兴衰的大事。
4、这两处比喻,分别从什么角度说明问题?
第一个比喻说明民“谤”不能消极被动地“防”。
第二个比喻说明“民”谤不但不能消极地“防”,还须积极主动地“宣”。
前一层从消极方面打比方,后一层是从积极方面进行比喻,看似两喻并列,实则后一喻乃是前一喻的深入。
三、利用《简笔与繁笔》中学过的知识分析文章最后一段具有什么特点?
(问题:“道路以目”中的“道路”和“目”是什么词)
言简意赅,只有三句话。一句说厉王,一句说国人,末一句说明厉王和国人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这中间有多少事情都被作者略去,只把事实的结避告诉了读者,文章简劲到无以复加,而读来却余味无穷。
最后一段用语极为精炼,与第二段的反复阐述相映衬,形成笔法上的鲜明对比。
四、完成课后练习二,巩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五、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
1、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2、比喻生动形象;
3、详略得当。
板书设计
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怒、杀、喜
国人:谤——道路以目
召公: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民谤不可防)
怎样“宣之使言”
民谤必宣敬听
不听流王于彘
首先分析“谤”是个古今异义词。今意指无中生有,毁坏别人名誉,古义是实有其事,公开批评指责。(与之相应,“诽”指实有其是但在背后的小声嘀咕,诬是现在的“谤”意)(板书“谤”)
其次引发思考,如果一个“贤明的君主听到谤,该如何对待呢?而本文厉王是如何对待谤呢?(板书:厉王弭谤,穿插分析厉王)”
再次,对于厉王弭谤这件事,召公怎么做了?谏(板书召公谏)
通过三个问题,补全标题,同时熟悉了文章的大概内容。
学生质疑
道路以目,“目”和“道路”分别做什么成分?
“瞽献曲……亲戚补察”文意断断续续,不连贯,此外“亲戚”古今年内异义如何区分?
第13、14课讲完,发现文言文的教学把学生误导了,由于课堂上抠得太细,语法现象过于关注,术语出现频率高。导致学生养成逐字逐句条分缕析的习惯,下课后问题不断,不出在对文意的理解上,而出在“而”“之”等词的词性、用法、术语的纠缠上。完全陷入旧讲法的误区,教师一古脑讲,学生被动地听。听完后术语,词性晕头转向。
应突破这种填压式教育,以诵读为主,大胆地放开手脚,让学生去理解,让学生去琢磨。
【《召公谏厉王弭谤》教案】相关文章: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08-26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08-29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01-26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范文08-26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6篇10-26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4篇12-15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13篇03-09
【精选】谏太宗十思疏教案4篇04-04
谏太宗十思疏教案五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