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乐器》教案

《乐器》教案

时间:2022-04-14 13:21:55 教案 我要投稿

《乐器》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乐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乐器》教案

《乐器》教案1

  教学目标:

  (一) 认知目标:

  1、通过几种民族乐器,了解民族器乐的四大分类及其特点;

  2、通过欣赏古筝曲《梅花三弄》,掌握分析民族器乐曲的步骤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器乐曲的能力;

  3、 能够对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坚韧不拔、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二)能力发展目标

  1、在欣赏中引导学生看、听、想、议、表现,全方位体验音乐,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及表现能力;

  2、通过对器乐曲的欣赏、分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

  (三)情感培养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愉悦地接受音乐审美教育

  2、通过课件的展示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1、对乐曲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引导;从对民族乐器之一古筝的欣赏方法引申到对所有民族乐曲的欣赏方法;

  2、在欣赏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听辨、分析,体验音乐片断,通过体验与感受,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音乐鉴赏、分析能力;

  3、在教学中,激发学生不断通过对音乐材料的呈示产生愉悦的审美,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积极主动参与音乐实践,体会音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

  教学难点:

  1、掌握《梅花三弄》的寓意、意境及结构的认识把握及对该曲欣赏兴趣的调动;

  2、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比较羞涩、敏感,教师要在课堂中创造表演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表现音乐。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制作;

  2、古筝;

  3、教学音响CD;

  4、书籍资料。

  中 国 民 族 乐 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导入

  VCD播放女子十二乐坊现场演奏曲目《阿拉木汗》

  思考问题:

  其中涉及到哪些熟悉的中国民族乐器?

  初步感受民族乐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民族乐器的发展及分类

  早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发现击掌、跺脚、运用劳动中的生产工具可以敲打节奏,发出声音,于是人们便用自制的乐器表达他们的思想与情绪,这便是最初的民族器乐。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不同的时代各种材料制作的乐器也先后产生了。到今天,我国所记载的乐器就有一千多种,真可算是“吹、拉、弹、打”样样具备。

  向学生展示收集到各种民族乐器;

  重点介绍古筝的构造及发展史

  请学生在课前查找到的民族乐器的知识与全班同学分享

  分别到讲台上演奏各种民族乐器、分辨各种民族乐器的音色

  通过教师讲解民族乐器的发展和分类了解中国民族乐器,再通过直观感受、听辩来感受和了解民族器乐的风格。

  欣赏《梅花三弄》

  1.简介乐曲

  2.活动与探究:

  分三组展开活动:一组通过乐曲处理节奏速度的快慢来感受整首乐曲不同的速度所展现的梅花形象;二组对乐曲名字《梅花三弄》展开联想,通过旋律来相信整首乐曲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三组通过提供的曲式结构图思考乐曲为什么取名为《梅花三弄》?

  3、分析乐曲

  播放《梅花三弄》的FLASH动画

  分析乐曲时教师试奏

  学生分成三大组讨论

  请学生演奏泛音

  通过FLASH动画效果,学生初步感受乐曲。

  教师演奏,学生直观感受乐曲,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演奏泛音,感受古筝的音乐及古筝演奏手法

  创作与活动

  请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现梅花坚忍不拔的品质

  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画画、写作、唱歌等等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音乐的表现力。

  小结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师生交流感受

  教案说明:

  一、教学内容设计说明

  《中国民族乐器》是湖南省《艺术欣赏音乐》(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一年级第三单元的内容。本课通过了解多种民族乐器、欣赏民族器乐曲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和了解民族器乐曲的独特风格,培养学生对多样化音乐风格的兴趣和关注。通过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让学生感受音乐带给人的欢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独特的创造力。

  二、教学策略

  “在动中学,乐中学”

  教师播放女子十二乐坊的视频,营造一种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在创作与活动中,安排了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一系列对梅花的歌颂,让学生在不同形式中感受梅花的品质,不仅拓展延伸了课的内容,而且升华了乐曲的意义。

  “以情感为主线”

  黑格尔说过:“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只有不断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用“情”字架起心灵与音乐之间理解与沟通的'桥梁,才能较好的实施音乐教育的总体目标――审美教育。在高中音乐课程中,基本是音乐欣赏课,因此,学生会在心理上产生厌倦感,状态比较消极。在欣赏古筝曲《梅花三弄》中,教师通过示奏,以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体验,帮助学生感受歌曲、了解歌曲和表现歌曲,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对学生情感的投入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双向情感沟通的渠道。然后,再让学生学习古筝的泛音,并到讲台上演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以活动促求知”

  中学教师是以基础教育为目标,要求学生向广博与精深方向努力,却永远满足不了学生中多种多样的要求。在本课中,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前从网上查找民族乐器知识,到课堂上同学交流。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学会了如何收集、整理信息,不仅扩大了知识面,而且也提高了学习的实践能力,另外,通过这一活动,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了“交往”的空间,引导他们进行良好的交往与合作,这样不仅能营造平等、民主、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

《乐器》教案2

  活动目标

  问题板块

  主题壁报

  各区域游戏相关内容

  家园合作

  资源利用

  1、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了解常见乐器的名称,明确乐器的分类。分辨乐器的声音。

  2、鼓励幼儿大胆演奏,感受合作的乐趣。

  1、什么乐器会唱歌?

  2、它们长的一样吗?

  3、乐器怎么唱歌的?

  1、常见乐器图片。

  2、介绍各种乐器的光盘。

  美工区:投放各种废旧材料,供幼儿制作小乐器。

  表演区:投放各种打击乐器、录音机。

  图书区:印有各种乐器的图片的书籍。

  1、请家长带领幼儿听一场音乐会,并带来照片。

  2、请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一件小乐器带来,放在表演区供幼儿演奏。

  3、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乐器的资料。

  请乐团的幼儿家长,带来各种乐器实物供幼儿感知,并请他们实地演奏乐器,供幼儿欣赏。

  主题网络图

  活动一:我见过的乐器

  活动目标:1、通过谈话,使幼儿掌握常见乐器的名称。

  2、熟悉常见乐器的声音。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相关知识经验,

  常见乐器实物:电子琴、钢琴、吉他、二胡及各种打击乐器

  设计意图

  师幼互动

  教育反思

  幼儿喜欢玩各种乐器,但幼儿对乐器的名称并不了解,对有的乐器的`声音也分辨不清,为了增加幼儿的感性认识,教师设计了这次谈话活动。

  一、组织幼儿参加“乐器联欢会”,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今天乐器家族要开联欢会,很多乐器都来参加。瞧,他们来了”

  二、提问:“那你们还见过什么乐器?”丰富幼儿与乐器有关的相关经验。

  幼儿的知识经验比较单一,因此在谈论所见过的乐器时涉及面比较窄,教师准备的实物,可以拓宽幼儿的话题。

  请幼儿尝试着演奏一下各种乐器效果会更好。

  活动二:乐器找家

  活动目标:通过游戏让幼儿了解乐器的分类,并能说出常见的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名称。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故事磁带、常见的西洋乐器实物和民族乐器实物

  设计意图

  师幼互动

  教育反思

  在区域游戏时,常听见幼儿说:“我哥哥会弹琴”“我爷爷会弹二胡”“我姐姐还会弹小提琴呢”幼儿在语言上搭配不当,不光是幼儿语言经验的缺乏,更重要是幼儿不了解乐器的分类,由此教师设计了以故事贯穿的科学活动。

  一、创设情景,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呜呜的哭声:“谁在哭呀?”出示钢琴的图片,“他为什么哭呀?”播放故事录音。

  二、提问:“故事里的钢琴为什么哭呀?”“钢琴应该和谁是一家呢 ?”

  三、丰富幼儿有关民族乐器的相关经验。

  教师:“以前,我们中国没有钢琴,在一百多年以前钢琴被人们从英国带到我们国家,所以我们把它称为西洋乐器,请你们回家问一问爸爸妈妈还有哪些乐器是西洋乐器?”

  这是一节有关乐器分类的科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充分让幼儿讨论,并给幼儿流下悬念,让幼儿回家和爸爸妈妈共同搜集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的名称,促进家园合作。增强幼儿学习兴趣。

  这种资料比较多的活动如果能利用多媒体制作成幻灯片效果会更好。

  活动三:什么乐器在唱歌

  活动目标:1、熟悉并能分辨常见打击乐器的音色

  2、鼓励幼儿大胆演奏常见的打击乐器。

  活动形式: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磁带 常见的的打击乐器

  设计意图

  师幼互动

  教育反思

  幼儿喜欢玩打击乐,因为它演奏简单,幼儿容易掌握,以音乐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感知它们的音色,并选择出相应的乐器,增强幼儿把乐器与声音的对应的能力。为幼儿提供音乐,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演奏。

  一、组织幼儿玩音乐游戏:““什么乐器在歌唱”。

  播放游戏音乐,音乐停,幼儿闭上眼,教师演奏一种乐器,请幼儿猜什么乐器在唱歌。

  二、提问“你是怎么知道是什么乐器的?”引导幼儿仔细分辨各种乐器的声音。

  三、教师提供一段音乐,幼儿自愿选择乐器,自己演奏乐器,教师用录音机录下来,再播给幼儿听。

  利用音乐游戏,帮助幼儿分辨常见打击乐的音色,幼儿容易掌握,请幼儿合作演奏打击乐 教师录下来再播给幼儿听,幼儿不但有成就感而且幼儿演奏乐器的兴趣,也有很大提高。

  活动四:乐器唱歌真好听

  活动目标:1、幼儿在教师带领下学习编图谱。

  2、幼儿通过操作掌握打击乐正确的演奏方法。

  活动形式:游戏活动

  活动准备:常见的打击乐器实物,磁带,录音机,绘画纸,水彩笔

  设计意图

  师幼互动

  教育反思

  幼儿虽然喜欢玩打击乐器,但对打击乐的正确演奏方法,了解并不深入。教师设计这个游戏活动为的就是让幼儿通过编简单的图谱,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演奏。

  一、请幼儿听音乐,引导幼儿仔细分辨,乐曲中用什么乐器。

  二、请幼儿用乐器为音乐赔伴奏。帮助幼儿,将音乐用符号表示出来。

  撞钟:两个圆圈

  串铃:小点

  铃鼓:三角

  响板:正方形

  三、教师和小朋友们一起画出了图谱,带领幼儿数节拍,并一起演奏。

  幼儿在表演区进行打击乐的练习,教师方便指导,但作为一次游戏活动的内容有些多,多幼儿掌握起来有些困难,可以分两次进行,效果会更好。在幼儿和音乐之前可以让幼儿先欣赏着段音乐,并练习数节拍。

  思维接力棒:你知道吗?人的身体也可以作乐器呢,试一试,什么部位演奏的声音最好听。你还知道什么物体也可以当乐器(如:葫芦、空玻璃瓶等),试着敲一敲,听一听。

《乐器》教案3

  设计意图:

  当孩子们喜欢边玩边哼小调时;当孩子们不断重复敲击侧耳倾听敲击时;当孩子们一听到节奏明快、活泼的音乐就手舞足蹈、摇头晃脑起来,脸上的表情就丰富起来,我知道孩子们是喜欢音乐的,对音乐是好奇的。因此,我们在班级中为幼儿创设音乐环境,设立音乐区角,让他们与音乐做朋友。同时我们在区角活动时播放轻柔悦耳的名曲,童谣,投放与歌曲相关的图片贴在墙角上做背景,并制作一些表演时需要的道具和打击乐器(彩带、头饰、花环、手铃、响板、圆舞板等)来满足孩子的需要,在一次活动中无意发现小朋友会边听着音乐边用打击乐器来伴奏,虽然 节奏有些凌乱,但他们玩得很开心,只是缺乏合作与互动。于是,我设计了《我和乐器宝宝做游戏》通过活动,来让孩子加深对打击乐器的了解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节奏感,初步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

  2、初步学习应用打击乐器,激发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节奏活动中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1、音乐图谱一张(小熊的脚印、荷花、小白兔、蛙)

  2、乐器若干:双响棒子5个、圆舞板5个、响铃5个、铃鼓5个、玩具熊一只

  活动过程:

  一、熟悉乐曲

  1、师:小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啊?(出示玩具熊)

  2、师:对了,这只小熊要去小溪边散步。走,走,走, 看见一朵荷花开,又走,走,走,又看见一朵荷花开,小熊和荷花在小溪边玩的很开心,这时候来了两只大蛙,在呱呱,呱呱地和小熊打招呼,远处又跳跳,跳跳地来了一只小白兔。

  3、师:你听到这故事里面讲到了谁??(幼儿幼儿举手发言)

  4、师:我把这故事画了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出示图谱)

  5,提问:(1)小朋友,故事里有谁啊?

  (2)小熊是怎么走路的?(熊是慢慢的走)

  (3)小熊看见什么花开了?(荷花开了,做荷花开的动作)

  (4)蛙是怎么和小熊打招呼的`?(呱呱,呱呱)

  (5)小白兔是怎么来的?(跳跳,跳跳)

  6、我们来听听音乐里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播放音乐,教师指图谱)

  二、熟悉节奏型

  师:这个故事好听吗?你们想不想来讲将这个故事啊?(看图谱讲故事,用拍手来表示)

  师:刚才我们是用拍手的方法讲故事,现在我们加上动作来讲讲好不好?

  师:先来说说小熊是怎么走路的啊,我们用手来怎么表示呢?(手在大腿上拍)

  师:那荷花用手又是怎么表示呢?(用手来表示荷花)

  师:小白兔走路怎么走的呢?(用手来做小兔跳)

  师:蛙怎么叫的呢?(用手来表示)注:大蛙声音响,小蛙声音轻

  (3)看着图谱边念边用手来表示

  2、分角色徒手练习

  (1)分段练习1、请小朋友练习小熊和小花;2、请小朋友练习小白兔和蛙;3、合作表演

  (2)跟音乐徒手练习,

  (编辑) 三、乐器演奏。

  1、师:我小朋友学得真棒,乐器宝宝呀想来和我们一起玩呢。我们先来看看都有谁?(介绍乐器及使用方法,并与幼儿讨论各种乐器应该放在哪个地方比较适合?请幼儿自由发言)

  2、第一次演奏(乐器和音乐的配合)

  师:你们想不想和乐器宝宝来讲这个故事啊?

  师:好,那我来当指挥,我们用乐器宝宝来讲故事(要求幼儿眼睛看指挥,教师不但指挥动作要到位,眼神更要有神和到位。)

  3、完整地演奏一次

  师:小朋友真能干,我们再来一次,注意听着音乐一起来!

  四、结束活动

  师:好玩吗??我先把乐器宝宝送回家,下次再请他们来和我们一起讲故事好不好?

  教学反思:

  打击乐教学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传统的打击乐教学活动是从教学目的出发,学会一定数量的打击乐作品,教学方法的单纯的使用示范教学,只注重幼儿机械的模仿动作,而忽视教学过程,忽视幼儿的情感教育合作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如何在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情感、合作、创新能力呢?我在这节课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借助故事情节帮助幼儿理解音乐 。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我要求自己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合作者,同时也是一位听众和观众,如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一起唱歌跳舞,细心观察他们在生活中的表情、感觉等,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幼儿在和谐的气氛中,各种机能均能得到发展。在这节课中我借助讲故事的方法,用拟人的口吻配合音乐一起讲故事,让孩子们都感觉到这首音乐中藏着这么好听的故事。同时,启发幼儿用身体动作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

  如:有的小朋友说小熊走路用跺跺小脚,有的幼儿说大家玩的很开心就用拍拍小手,有的幼儿说拍腿,有的说拍肩等等。在热烈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幼儿用声音,身体不同部位的动作,打出乐曲的各种节奏,同时幼儿的情感,创新、创造力在愉快的学习中得到了开发,得到了锻炼。

  2、在乐器合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在共同完成一件事中所表达出来的行为及心理,合作能力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反映,在幼儿园教学中,有许多可利用的点进行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动的培养。打击乐活动就是一跟好的途径。

  如:在这节课中,我拿出乐器让小朋友看并介绍是什么乐器,并请他们自己来敲打。然后问幼儿有什么感觉。有的幼儿说:不好听,太乱了等等。那么我们用什么办法来演奏这首乐曲呢?老师引导幼儿试验不同乐器,感觉高低音及不同节奏,用不同的乐器打出不同的效果。然后引导幼儿分别用手鼓、小铃等不同的乐器打出不同的乐器节奏,让他们讨论什么乐器用于什么部位比较合适。让他们自己请乐器宝宝来讲这个故事,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幼儿看着老师的指挥,用自己手中的乐器演奏自己需要演奏的部分音乐,这需要幼儿高度的集中精力,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旋律的乐器配奏,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懂得一个道理,只有共同合作就能做好每一件事。

《乐器》教案4

  一、课程目标

  知识与目标

  1.认识一些乐器,并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小乐器。

  2.会改变乐器声音的大小高低。

  能力与过程

  1.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练习的比较选择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勤于动手,敢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二、教学重点

  选择材料,制作小乐器。

  三、教学难点

  改变乐器声音的大小高低。

  四、教学用具

  一些常见的小乐器、一些制作乐器使用的材料。

  五、教学方法

  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制作小乐器和学生尝试自己设计制作。

  六、教学过程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各种各样的声音,有的声音是噪音,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的;有的声音是优美动听,我们都非常喜欢听,大家说这种声音叫什么呢?

  (学生)音乐。

  (教师)音乐是由各种乐器所发出来的。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些乐器,你们认识这些乐器吗?

  (展示)一些乐器。在展示的同时可以让有能力的学生进行演奏。

  (学生)活动。

  (导入)大家都感受到了,乐器可以演奏出我们喜欢的美妙音乐,这些音乐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彩。那么,大家有没有兴趣自己来制作一件属于自己的乐器呢?我想,自己做出来的乐器演奏出的音乐肯定别有一番情趣。

  (讲授新课)

  活动1:做小鼓

  1.先拿出一个鼓给学生看,并问:做一个小鼓需要什么材料?

  2.讨论:桌子上的材料能否制成一个小鼓?

  3.能行,请同学试着做一做,把老师准备的鼓面材料都试一试,比较不同材料鼓面产生的效果,找出最合适的材料。

  4.讨论:敲击不同材料的鼓面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哪种材料更适合做鼓面,为什么?并说出自己的理由。通过讨论让学生说一说,用身边的什么材料可以制作什么乐器、为下次活动做准备。

  5.教师讲解:制作乐器一般分为三步进行:

  根据乐器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鼓的形状大小各异,但它们都由鼓体和鼓面两部分构成,鼓面都是圆形的并且有弹性。从这一特征出发来准备制作小鼓的材料。

  根据乐器的构造进行制作,重点组装好发声部位的材料。如小鼓的鼓面一定要绷紧。

  敲击小鼓,比较不同材料制成的鼓面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6.演示、改进提高质量。

  活动2: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活动目标:

  1.能与小组其他同学制定设计制作小乐器的计划。

  2.能按计划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3.能说出声音的大小、高低与物体的振动有关系。

  4.能说出本组和其他组制作的小乐器的优缺点,并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小乐器。

  实施过程:

  1.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时间为一课时。

  2.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制作小乐器的计划,提示设计有困难的学生参考教材中的内容。

  3.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计划用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制作一件或几件小乐器。

  4.试一试,让小乐器发出大小、高低不同的声音。引导学生巩固前面所学的有关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内容,帮助学生认识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

  5.通过演奏会的.形式,一方面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交流让乐器发出不同声音的做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对本组或其他组制作的小乐器进行评价。

  评价:

  从以下几方面对自己的小乐器进行评价:

  1.用来制作乐器的材料:

  2.乐器的外观和性能:

  3.如果重新乐器会有什么变化:

  4.如果可得到一件真乐器,它与你制作的相比,有什么不同:

  5.对自己制作的乐器的自我评价:

  三、拓展

  1.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教材P16上的关于声音的扩展知识。

  2.依据扩展知识,学生尝试改变自己制作的乐器的声音的高低大小。

《乐器》教案5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受乐曲“小看戏”的欢乐、诙谐的情绪,并通过整体模仿动作,学习分声部打击乐器。

  2、启发幼儿倾听“小锣”的音色,教会幼儿演奏方法,并集体合奏中保持演奏速度。

  活动准备:

  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律动、练声。

  练声:《数青蛙》、《只要妈妈露笑脸》、《蝴蝶找花》、《幸福拍手歌》。

  律动:《摘果子》、《笑一个吧》、《我来教你跳个舞》。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弹奏乐曲帮助幼儿回忆乐曲名称。

  师:小朋友你们听过这首乐曲吗?还记得吗?

  师:那谁知道这首乐曲的名字叫什么吗?(引导幼儿完整的回答乐曲的名字叫《小看戏》。)

  2、教师再次弹奏乐曲,引导全班幼儿跟随乐曲完整的.打节奏做拍手、拍肩、跺脚的动作。

  师:那请小朋友听好音乐,整齐地打节奏!

  3、引导幼儿学习用乐器打击乐曲。

  ①教师出示小锣、钹,介绍乐器名称并让幼儿倾听小锣、钹的音色,教师示范如何拿锣,右手用小缒敲击锣的中心等要领,幼儿集体做敲小锣的模仿动作。

  师:今天朱老师还带来了很多的乐器,请小朋友们看看。这些乐器应该怎么用呢?

  ②幼儿分组讨论。

  师:拍手时用什么乐器来演奏?拍肩时用什么乐器来演奏?跺脚时又该如何演奏?

  注:全体幼儿做拍手动作,教师在幼儿拍肩时,加入锣声,烘托诙谐情绪,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师小结:这首乐曲来自中国东北一首有名的民间乐曲,它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很欢快的乐曲。我们还要带很饱满的情绪进行演奏。

  4、幼儿进行合作演奏。

  ①教师哼曲子,幼儿轮流演奏。

  ②幼儿拿已准备好的打击乐器,看教师指挥进行演奏,并注意倾听乐器声的欢快与风趣。

  ③交换乐器练习。

  ④请小朋友当指挥全体幼儿演奏乐曲。

  重点讨论:“我们怎样才能演奏的好听、统一,怎样看指挥演奏?”

  三、结束部分

  1、歌表演《幸福拍手歌》。

  2、表扬认真演奏的幼儿,使幼儿知道我们都是小演奏家了,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小结活动情况,下课!

《乐器》教案6

  (一)听一听 找一找

  1、请幼儿猜猜有哪些乐器躲起来了。

  教师出示三座房子,请幼儿猜猜房子里会躲着哪个乐器宝宝

  2、分辨三种不同乐器的声音

  教师在小房子后逐一敲小乐器,让幼儿仔细听辨教师敲的是什么乐器,幼儿说出乐器宝宝的名字。(以下小乐器的`先后出示顺序,根据幼儿活动中的实际回答调整)

  (1) 小鼓住在红房子里

  (2)小铃住在黄房子里

  (3)圆舞板住在绿房子里

  (4)教师小结:原来房子里住着这些乐器宝宝,我们一起来听听(教师边念儿歌边指认乐器):

  (二)看一看 学一学

  1、模仿乐器形象等

  教师引导幼儿听乐器声音做动作

  (1)小鼓跳舞

  师:乐器宝宝不仅会唱歌还会跳舞呢!(教师从椅子下拿出准备好的另一套小乐器,一一出示)

  (2)小铃跳舞

  幼:幼儿自由想象表达

  师:教师与幼儿一起做小铃跳舞的动作(边念儿歌:“小 铃 小 铃 叮叮叮”,教师示意幼儿站起来做动作。)

  (3)圆舞板

  (4)教师小结:你们跳得真棒,跳给乐器宝宝看看,我们学得象不象。

  (三)玩一玩 乐一乐

  1、交代游戏玩法及规则

  听到哪个乐器宝宝的声音就出来跳跳它的舞

  2、幼儿游戏

  (1) 第一遍听录音

  (教师播放乐器声音的录音,幼儿听到哪个乐器宝宝的声音做哪个乐器的动)(2)第二遍听录音

  幼儿扮演小乐器到乐器宝宝家作客听辨不同乐器声音。

  (3) 乐器宝宝一同跳舞

  师:乐器宝宝都出来了,你想跳哪个乐器宝宝舞,你就跳哪个乐器宝宝舞。

  (播放录音音乐,幼儿自由跳舞)

  鸡妈妈的蛋宝宝(托班综合)

  活动目标:喜欢参与集体活动,丰富幼儿的认知经验和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ji妈妈图片2幅;蛋宝宝若干;熟ji蛋1个,生ji蛋1个;幼儿人手一个马甲袋;箩筐2个。

  活动过程:

  环节任务 操作要点

  集中注意

  激发情感

  1、 教师出示ji妈妈的图片,问:小朋友,这是谁?这里有几个ji妈妈?

  2、 今天两只ji妈妈好着急,她们的孩子蛋宝宝不见了,怎么办?

《乐器》教案7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不同的乐器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2.学习游戏玩法,听辩不同的音色做不同的动作。

  3.能在活动中感受愉快的情绪。

  4.体验合作创编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各种小乐器

  活动过程:

  1.教师逐一敲奏乐器并请幼儿说出乐器的名称。

  小朋友们,今天有许多乐器朋友来做客,你们猜猜看它们是谁?

  2.交代玩法:

  教师敲奏一个乐器,请幼儿用动作来表示这个乐器的`声音。

  3.让幼儿学做游戏:

  先幼儿听辩声音来做动作。

  再让幼儿背对教师单靠听觉来做动作。

  最后请个别幼儿上来做游戏,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反思:

  通过轻松活泼的律动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情感, 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先范唱让孩子体会歌曲的情绪。让孩子轻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 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为了发挥孩子创造力让孩子自编动作, 使活动气氛达到高潮。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歌曲,也发挥了孩子的创造能力,真正的达到了教学目的。

《乐器》教案8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认识并学习使用蛙鸣筒。

  2.能根据图谱拍出相应的节奏性,并创编身体动作。

  3.根据身体动作图谱来迁移配器,学习看指挥演奏乐器。

  4.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乐器:木鱼,铃鼓,鸣蛙筒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边听音乐边观察,讲述歌曲的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群小客人,你们看看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教师用稍慢的速度弹奏乐曲,请幼儿学一学小乌龟的动作,感受歌曲的意境。

  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为乐曲伴奏。

  教师提问:“你听了这首乐曲自己有什么感觉啊?“

  幼儿跟随教师随音乐做动作,感受乐曲节奏两遍。

  3.引导幼儿感受图谱,将图谱转化为身体动过。

  教师:“我们来看着图谱做一做身体动作。“

  4.引导幼儿进行配器练习。

  教师引导幼儿将图谱与乐器匹配,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坐在相应的位置上。教师介绍蛙鸣筒。

  5. 看教师指挥,按顺序集体演奏。

  教师放慢速度演奏乐曲的旋律,幼儿学习迅速的对教师的身体暗示做出节的反应。

  6.幼儿自由选择,交换乐器演奏。

  活动反思:

  今天孩子们学得很开心,我让每个幼儿都当上的小音乐家,都掌握的很好。

《乐器》教案9

  活动目标:

  1、在敲敲打打中了解小型乐器的多样性,感受“多与少”“静与响”“快与慢”的表达。

  2、充分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3、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4、听音乐,尝试分辨乐曲的快慢和轻重,能跟着节奏律动。

  活动准备:

  1、小型打击乐器2、装乐器的盒子和篮子3、地垫活动过程:

  一、游戏:寻找百宝箱1、听音乐入场我们听着音乐走进森林,一起去寻宝吧。(音乐慢,慢慢走,音乐快,小跑)2、打开百宝箱,寻找乐器我们猜猜这里会是什么?(动一动)3、布置音乐岛请你拿出乐器,它是怎么唱歌的?请你把它放在那。

  二、游戏:音乐岛之旅1、介绍游戏规则:

  请你听着鼓声,鼓声响起,你可以在音乐岛之间旅行,鼓声停,请你停留在一座岛上玩玩岛上的乐器。

  2、师敲鼓,幼儿游戏,指导幼儿玩乐器的方法(提醒幼儿选择不同的小岛游玩)3、师弹奏曲子,幼儿跟随敲击乐器。

  4、小结:真的像刚才有的朋友介绍的,我们的乐器有的'是敲的,有的是摇的。

  三、根据指挥的指令演奏乐器1、这里有块丝巾,我的丝巾会变长也会变短,变长的话可以怎么表示呢?变短的时候可以怎么表示?

  (幼儿随着丝巾的变动玩乐器)2、这里又有块纱巾,风来了她会飘,请你们看着纱巾的飘动玩乐器。

  3、请看了我的手敲乐器。

  4、请个别幼儿指挥。

  四、游戏:魔法森林1、规则:森林里长着许多大树,结出奇怪的“果实”。当风吹过,魔法森林就开始歌唱。我们每个孩子是森林里的一颗大树。老师在“树”上挂满了乐器。丝巾在森林中飘起就被认为是有风吹过,风有大有小,风一吹,“树”上的乐器就会想起。

  2、幼儿控制风,角色更换。

  五、整理百宝箱跟随音乐把乐器放入百宝箱。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轻音乐的曲子,一听到这首乐曲马上就能够使人感受到森林里的气息,鸟声、蛙声、溪流声……很好听,同样幼儿也能够很轻易地感受的到。再者,对于动物角色及乐器的选择,也是非常形象与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乐器圆舞板无论是外形还是声音的特质,幼儿都自然而然的能想到青蛙,而铃鼓敲响的一霎那和孔雀开屏的动作都很相似。所以,无论是音乐素材本身、还是乐器的选择,这些外部因素都为顺利开展活动打好基础。

  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运用听觉、视觉、运动感觉等器官亲自参与活动,而且在玩、说、唱、动、奏的过程中感知音乐。这种学习方法,寓学习于游戏之中,真正实现了“乐”(音乐)既是“乐”(快乐)的至理。

《乐器》教案10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他们对物质世界充满了好奇,喜欢看看、摸摸、碰碰。而在班内表演区中的各种小乐器便成了幼儿争先恐后探索的对象。他们喜欢能够发出声音的小乐器,喜欢随意的敲击,基于幼儿所表现出的这些特点,再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及游戏化的学习方式,我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通过探索来掌握同种乐器的'不同演奏方法,并在日积月累中使幼儿具备一定的乐器使用常识。

  【活动目标】

  1、认识响板和手铃,通过自由探索尝试学习使用乐器的方法。

  2、喜欢跟着音乐敲击乐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精神准备:

  创设游戏情境,给幼儿提供充分的自由探索与表达的空间。

  物质准备:

  1、小型打击乐器:响板、手铃每个幼儿一个。

  2、表演区内投放相关的乐器,供幼儿自由探索、摆弄。

  3、生活中播放《什么乐器在唱歌》、《去郊游》,幼儿熟悉歌曲能跟唱。

  4、配班教师扮演小仙女,手拿仙女棒。

  5、果篮、报备盒各三个,树林环境的创设。

  【活动过程】

  一、创设去郊游的情境,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和幼儿互相问好。

  2、听《去郊游》音乐,和幼儿一起开汽车去游戏。

  教师:宝宝们,跟着我一起去郊游,好吗?

  二、我是小小音乐家。

  1、小小响板我认识。

  (1)树林里果篮的出现,吸引了幼儿的兴趣。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猜一猜果篮里有什么呀?

  (2)幼儿探索、使用响板。

  A、教师神秘的捏响响板,让每个幼儿都来听一听。

  提问:

  这是谁在唱歌呀?

  B、幼儿自选一个响板,进行尝试操作。

  (3)有序地将手铃送“回家”,与它再见。

  2、宝宝音乐会:宝宝们与教师、小仙女一起来开音乐会。

  (1)自选乐器来演奏。

  教师在幼儿进行演奏的过程中,去指导幼儿运用正确的方法演奏,并且能够跟着音乐的节奏来演奏。

  (2)互换乐器再来演奏。

  三、互动结束。

  1、有序收放小乐器。

  2、和小仙女飞到外面去玩一玩。

  【活动反思】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将游戏贯穿活动的始终,幼儿很乐意参加,并在游戏中主动去探索响板和手铃的不同演奏方法,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提出了响板可以用捏,用手指点、拍,用小手侧面切得方法;手铃可以用摇、晃、抖、甩、碰、拍的方法。教师给了幼儿充分探索和表达的时间,当幼儿提出不同的敲击方法后,教师应巧妙地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敲击方法,因为小班幼儿哎模仿,避免加深、巩固一些不文明的敲击方法,要时刻给幼儿正确的导向。

  此外,当幼儿发现同种乐器的不同敲打方法后,应注意和幼儿一起来比较一下不同的敲击方法乐器发出的声音的变化,这样幼儿会更加明确乐器怎样才会唱出更好听的歌来。

《乐器》教案11

  活动目标:

  1、通过敲打小乐器,知道不同乐器会发出不同的音色,并让幼儿辩听音色。

  2、学会为画面配音响。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准备:

  三幅画面、小乐器。

  活动流程:

  认识小乐器→听辩音色→为画面配音响

  活动过程:

  1、认识小乐器。

  师出示各种小乐器,让幼儿说说小乐器的名称及特征。

  小铃、三角铁、串铃一组;木鱼、圆舞板一组;沙球、铃鼓、大鼓一组。

  2、引导幼儿听辩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

  请幼儿逐一探索小乐器的.敲击方法,并请幼儿说说小乐器的声音,请幼儿闭上眼睛猜一猜是哪种小乐器发出的声音。

  3、引导幼儿为画面配音响。

  师出示三幅画面:一幅是旭日东升,一幅是电闪雷鸣,另一幅是小雨沙沙,引导幼儿选择适合画面的打击乐器配上音响。

  活动反思:

  打击乐器演奏是具有很强操作性的活动。由于幼儿好奇心强,自制力差,拿起乐器就喜欢敲敲摇摇,因此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比舞蹈、唱歌等其它教学活动更难组织。幼儿注意力的养成,对其形成具有专注品质的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有集中的注意力,促其感知更清晰,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在求学做事方面,成功就更有保障。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尝试在幼儿喜爱的音乐教育活动中,从打击乐活动入手,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乐器》教案12

  课题:西洋木管乐器欣赏

  课型:音乐欣赏课

  年级:四年级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 通过对西洋木管乐器的外形、演奏姿势的介绍,音色特点的感受和辨听,使学生对该类乐器艺术特色的了解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二、 通过欣赏西洋木管乐器在不同形式下演奏的乐曲,了解木管乐器合奏、重奏和独奏的功能和作用,感受它们丰富的音色和音乐表现力,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并培养学生对西洋木管乐的爱好和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及光盘、vcd机及碟片、乐器实物、录音机及磁带

  教学重难点:

  一、 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等木管乐器的辨听。

  二、 在木管乐器的不同演奏形式中感受其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欣赏贝多芬《命运交响曲》片断,并使画面停留在前面已介绍过的弓弦乐器组的演奏场面。

  二、 介绍西洋木管乐器

  1、 从交响乐队中的`分组导入:

  a、 请学生说一说,画面上的乐器是什么,属于西洋乐器中的哪一个组。

  b、 师:你们知道吗?在交响乐队里,乐器被分成了好几个组,除了同学们刚刚说的弓弦乐器组外,还有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

  c、 (出示语文课本中的乐器图)继续通过对二年级语文归类识字的回忆来引出木管乐器组的介绍。

  2、 依次介绍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和大管的外形,演奏姿势及音色特点。

  步骤:

  a、 提出要求: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和大管都是管状的吹奏乐器,所以在老师介绍的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能从吹口构造、演奏姿势和音色特点这三个方面仔细观察、了解它们并填写表格。

  b、 依次出示乐器实物,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活动了解各种木管乐器的外形及吹口构造特点。

  c、 通过老师的示范,介绍木管乐器各自不同的演奏姿势。

  d、 播放各种木管乐器的录音资料,引导学生在仔细聆听和对比中感受和熟悉各种乐器的音色特点。

  e、 请同学上来试吹。

  师:现在,五种木管乐器都介绍完了,有没有同学学过其中的乐器,愿意上来吹一吹,没有学过的同学也可以大胆地上来试一试。

  附:木管乐器特点分析表

  乐器名称

  吹口构造

  演奏姿势

  音色特点

  长 笛

  椭圆形吹孔

  横 握

  清澈优美

  短 笛

  椭圆形吹孔

  横 握

  高、尖锐、有穿透力

  单簧管

  一个簧片

  直 吹

  丰富明朗

  双簧管

  两个簧片

  直 吹

  明亮,带有鼻音

  大 管

  两个簧片

  斜 握

  低沉丰满浑厚

  3、 在熟悉乐器音色特点的基础上做听辨练习,并了解其塑造音乐形象的能力和表现力。

  a、 小结与导入:刚才,老师把木管乐器组的主要成员介绍给大家,我们知道这些乐器都有各自的音色特点和表现力。在交响童话《彼得与狼》里,音乐家用不同乐器的演奏塑造了各种栩栩如生的音乐形象。接下来,让我们听听《彼得与狼》里的部分角色分别用那种木管乐器来表现?它们各自塑造了什么样的音乐形象?

  b、 播放《彼得与狼》音乐小片断,通过自己的辨听和分组讨论活动寻找答案并初步体会各种木管乐器音色的独特表现力。

《乐器》教案13

  目标:

  1、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各种各样的乐器。

  2、学会用身体上的、大自然中的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等发出的声音奏出节奏音乐,并会将之匹配到当中。

  3、感受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美,体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音乐。

  准备:

  1、物质准备:磁带《谁的声音最好听》;乐器:小鼓、小锣、三角铁、碰铃、沙球;日常用品:搓衣板、脸盆、瓶子、杯、茶叶罐、锅、盒子、塑料盆、桶、筷子、铲子、碟、碗、汤匙、钥匙等;大自然的物品:石头、小棒,大自然中各种样的声音录音等。

  2、知识准备:认识以上各种乐器,熟悉歌曲《谁的声音最好听》、《小红帽》;熟悉节奏型:

  活动过程:

  一、以“乐器们要比赛谁的声音最好听”引题。

  1、幼儿边听音乐边想:有什么乐器在比赛?这些乐器发出什么声音?加深幼儿对乐器及其声音的认识。

  2、幼儿模仿节奏:

  二、寻找乐器:“小朋友觉得这些乐器的声音好听吗?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乐器,那什么叫乐器呢?”

  1、介绍“乐器”的定义:凡是能够发出好听声音的东西都叫乐器。

  2、提示:身体乐器:手、脚、口、舌、牙齿、嘴等;周围生活中的物品、声音等。

  3、幼儿自由寻找,自由敲打,找出其形象的声音记录下来并模仿。

  4、请幼儿说说找到了什么乐器:身体乐器、生活乐器或是自然乐器?它们发出什么声音?指导幼儿将其记录贴在节奏谱下。

  三、配乐

  1、幼儿用自己选定的乐器进行配乐,与同伴比一比谁的声音最好听。

  2、请个别幼儿以比赛的形式进行配乐展示。

  四、介绍身体上最好用的'乐器--嗓子,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嗓子。

  五、迁移:请幼儿再自由选定一种乐器,并为歌曲《小红帽》伴奏。

  教师引导幼儿将乐器进行合理的匹配之后进行合奏。

  六、幼儿讨论听了这些乐器的合奏之后的感受及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能当乐器进行演奏。

  七、自由活动:选自己喜欢的儿歌或歌曲将之与这些乐器进行匹配。

《乐器》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实际中的乐器,了解造型、色泽等方面的特征

  2、能画出你喜欢的乐器,也可以描绘人们正在演奏乐器的样子

  教材分析:

  重点:能够画出乐器的音质、造型

  难点:能画出扮演的人的样子

  教学课型与方法:

  绘画

  教具准备:

  铅笔、色彩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五彩斑斓的编钟,

  沉静如水的古筝,

  金光灿灿的管乐,

  造型幽雅的提琴,

  会唱歌的乐器,

  家族成员多,模样很美丽。

  同学,你们还知道哪些乐器。

  二、新授

  1、欣赏书本上的`图片

  弦乐:三弦、琵琶、提琴

  管乐:小号、低音号

  除此之外,还有我国战国早期的青铜编钟,备受东欧人喜欢喜欢的手风琴,印度舞蛇人自制的乐器。

  2、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乐器?(钢琴、彝族月琴、二胡、吉他、扬琴、古筝)

  3、你喜欢的乐器有哪些特征?

  手风琴有红色、黑色,有一个大大的风箱,贝斯键盘。

  钢琴主要是黑色,有88个键,分黑白两色。

  二胡有二根弦,有琴筒、弓。

  笛子分竖笛、横笛,有八个笛孔。

  三、同学作业

  画出你喜爱的乐器,也可以描绘人们正在演奏乐器的样子。

  四、辅导讲评

  板书设计:

  16、会唱歌的乐器

《乐器》教案15

  课时:2-3课时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欣赏了解乐器及乐器的发展,学习运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乐器。

  2、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乐器

  难点:设计乐器

  教具准备:

  教师:课件(有关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制作乐器的竹筒、铁管、铁盒、陶泥……。

  教学过程:

  第1-2课时

  (一)、引导阶段

  1、教师播放几段乐曲让学生欣赏。

  2、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乐器发出的乐曲,教师引导学生感受青铜编钟、藏族大鼓、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乐器的不同音效。

  3、请学生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乐器的资料。

  4、教师出示图片并简要介绍乐器的发展、乐器的种类,并让学生欣赏不同的乐器发出的不同的音效。

  5、原始社会(用兽骨、陶泥等制作乐器)-----奴隶社会(青铜制作精美的乐器)-----封建社会(乐器的用料、工艺更为讲究,多样如:青铜编钟、战国彩绘虎座鸟架悬鼓、等)-----至今(居住在我国西南(云南、贵州、四川)和西北(青海、宁夏、甘肃、新疆、西藏)地区一些少数民族仍旧是用手工来制作乐器。如:藏族大鼓,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韵味。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出示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乐器的形状及特征。

  2、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设计乐器,教师讲解乐器的制作方法。

  3、学生思考先画出自己的设计草图并进行小组交流。

  4、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构思进行启发性的讲评。

  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利用竹筒、铁管、铁盒、陶土等材料制作乐器。

  交流与评价:

  1、展示学生制作的'乐器并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构思及制作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问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

  2、师生交流评价。

  3、布置下节课工具。

  第3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引导学生从形和声方面继续加工乐器,让自己的乐器更好。

  2、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3、学生展示乐器

  ①让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乐器并吹一吹自己的乐器。

  ②师生交流----比一比,谁的乐器造型好,谁的乐器能发出优美的声音。

  ③教师评价,小结。

  4、课后拓展

  让学生尝试用更多的材料和方法制作乐器。

【《乐器》教案】相关文章:

身体乐器教案02-12

《乐器》教案(精选18篇)03-23

《自制小乐器》教案03-29

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教案08-26

大班音乐乐器大家玩教案03-31

《有趣的打击乐器》中班音乐教案12-18

中班音乐有趣的打击乐器教案02-15

幼儿园说课稿:搬乐器06-17

神奇的乐器小学作文4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