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瑶族舞曲大班音乐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瑶族舞曲》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钢琴曲《瑶族舞曲》,知道舞曲的名称,熟悉舞曲。
2、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感受音乐的音乐形象。
3、能找出乐曲的节奏型。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让幼儿熟悉少数民族瑶族,跳舞唱歌的场景图片,配乐朗诵磁带《瑶族舞曲》。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理解乐曲的内容,找出主要音乐形象。
1、教师可以向幼儿交代,我们今天来听一首钢琴曲《瑶族舞曲》(教师弹奏乐曲)。
2、提问:小朋友,你刚才叫什么名字?好听吗?从而引起幼儿再欣赏的兴趣,教师可提出欣赏音乐的要求:你一边听一边想,音乐中告诉我们叔叔阿姨在干什么(教师弹奏乐曲)。听完乐曲,让幼儿谈感受(估计幼儿会说:叔叔阿姨在跳舞……)
3、对幼儿的想象加以评价,鼓励幼儿边听边想,同时可以出示图片(瑶族叔叔阿姨跳舞的场面,有长鼓,芦笙,小河。树,竹楼,晚霞……),再次引导边看图片变听音乐,这次可要求幼儿听听音乐的速度是否有变化(有快有慢)。
4、组织幼儿分段分段欣赏。弹奏第一段,要求幼儿听出音乐的速度是快还是慢的。在想象:听了这段音乐,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样跳舞的(估计幼儿会说:这段音乐很慢,叔叔阿姨在跳着优美的.舞蹈)。组织幼儿听第二段音乐,要求幼儿讲出音乐的快慢。再想象:听了这段音乐,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样跳舞的(估计幼儿会说:叔叔阿姨跳得很快,因为这段音乐是快的)。让幼儿听第三段音乐,以同样的要求让幼儿边欣赏边想象,这时叔叔阿姨干什么?
5、在分段欣赏的基础上再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乐曲,教师可配上语言(可以事先准备好的,也可以是加上幼儿想象讲述的内容,教师即兴组织的)。如第一段音乐可配上:“在风景优美的瑶族寨,住着许多勤劳的叔叔阿姨,这天,晚霞映红了天边,他们结束了一天愉快的劳动,来到了小河边,唱着动听的歌,跳着优美的舞”。第二段音乐可配上:“听,他们越唱越欢乐,瞧,他们越唱越有劲,啊,他们在唱歌歌唱我们生活多美好。
6、最后,可放录音(配乐朗诵的录音),教师可自编一段瑶族舞蹈。把音乐、文学、美术、舞蹈有机地揉在一起,在欣赏过程中充分感受美。
(二)引导幼儿在欣赏乐曲过程中熟悉它的结构。
1、要求幼儿反复欣赏音乐,开始的速度怎样?中间的速度怎样?最后的速度怎样?
2、引导幼儿欣赏第三段音乐和哪一段音乐一样?通过不断欣赏,让幼儿知道舞曲是(ABA)三段体的结构形式。
3、最后可再完整地欣赏乐曲,并配有图片、舞蹈、语言,进一步让幼儿感受到艺术的美。
(三)引导幼儿不断地欣赏乐曲找出他的节奏。
1、可让幼儿听第一段音乐,找出它的节奏型。可以两手分开弹,重点引导幼儿听左手的音乐并可以启发幼儿想象这声音好像是什么乐器的演奏(长鼓),同时让幼儿拍手跟音乐打节奏。
2、用同样的方法,听第二段乐曲打节奏型,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找出两种节奏均可以,知要能反映欢乐的场面。并让幼儿拍手跟着音乐打节奏。
3、最后完整地欣赏乐曲,让幼儿选择乐器打节奏,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配上节奏,同时教师可以一边跳舞,也可以让部分幼儿跟随老师舞蹈(鼓励幼儿人人参与)
活动反思:
《瑶族舞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体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幼儿对音乐活动很感兴趣,虽然在演奏中不是很熟悉。但是对幼儿来说已经是很棒了。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
要让幼儿真正喜欢音乐,就必须做到贴近他们的生活兴趣和欣赏角度,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让他们真正走进音乐的实践中去,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亲身体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这样,音乐活动才会受到幼儿的欢迎和喜爱。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2
教学题目:《瑶族舞曲》
教学课时:1课时
课程类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第二单元 五十六朵花 第二课 欣赏《瑶族舞曲》
教材分析:
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第二课。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主自豪感、自信心,在欣赏过程中,让学生们置身于音乐的天地中去认识音乐、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用音乐教育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音乐的爱国主义情感,更好的弘扬民族文化。
学情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乐曲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感受《瑶族舞曲》速度、力度特点、感受乐曲情绪,就成了本课的重点,而记忆乐曲的旋律,引领学生作出对节选部分的乐曲的正确分析便成了本课的难点。课前我布置给学生作业收集相关的瑶族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并大胆的利用网络教室与学生共同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为第二时的欣赏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很喜欢这样的“计算机”音乐课。激发了她们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学习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让学生了解相关的本土音乐文化,初步了解长鼓、《瑶族舞曲》的创作背景等相关的知识。
过程和方法: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的音色、力度、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和熟悉乐曲的主题,掌握瑶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节奏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联想、想象让学生体会音乐表现手段在塑造艺术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感受《瑶族舞曲》速度、力度特点、感受乐曲情绪
教学难点:
掌握瑶族舞曲的节奏及音乐风格特点。分析作品内部的主题变化发展。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室、PPT
课堂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言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本组收集的资料,并向大家简单的介绍。
教学媒体(资源)的作用和运用:网络教室利用白板制作课件并演示。
(百度图片瑶族服饰)设计意图、依据: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动手能力。
2.教师将自己制作的瑶族风光片展示给学生,通过语言介绍,了解“盘王”、“长鼓”等关键词,为欣赏教学打好铺垫。
开发网络资源,将视频、音频、图片等资料利用软件制作成走进瑶家山寨的段短片,让学生着重更了解与瑶族舞曲相关的内容。
教学媒体(资源)的作用和运用:
设计意图、依据:
利用姐妹艺术“有声的文字——语言”。让学生更直观自然地了解了关键词,盘王、长鼓、长鼓舞等。
二.学习新知
1.好看的风光,好听的'乐曲,瑶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舞蹈非常有特点,被喻为“有音无影”。也就是根据动听的音乐联想出舞蹈的场景。那么如此美妙动听的旋律又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呢?学生带着疑问,欣赏视频介绍瑶族舞曲的创作背景及曲作家刘铁山的短片。
教学媒体(资源)的作用和运用:上网收集下载的中央电视台主持走访曲作者刘铁山的视频短片。
设计意图、依据:借助于视频短片的记者采访,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了乐曲的创作背景,以情激趣,丰富了对音乐的理解。
2.再次聆听:分段聆听并随着音乐做该主题主奏乐器的演奏动作,学生感受、体验乐曲不同部分的不同情感。并自觉完成p11页课后习题。
教学媒体(资源)的作用和运用: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用各自喜欢的方式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
设计意图、依据:提高学生记忆旋律的有效性。
三.巩固练习
1.拓展延伸:把课内外有机融合,拓宽学习渠道,提升课堂立意,播放其他形式的瑶族舞曲并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为学生介绍新稻子演唱组的成长经历,并播放在青歌赛上演唱的《瑶族舞曲》改变的歌曲。学生与教师共同欣赏其他形式的瑶族舞曲并和老师一起观看。
教学媒体(资源)的作用和运用:充分利用网络优秀资源,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设计意图、依据:旨在通过这一环节,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感情,也为使学生能够永久喜欢上听觉这门艺术奠定基础。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美好心愿。
2.达标检测:
①《瑶族舞曲》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乐曲?创作于哪一年?曲作者是谁?
②说出三个以上少数民族的特色乐器。
③《瑶族舞曲》的曲式结构?由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都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④请你听听现在播放的乐曲是《瑶族舞曲》的哪一部分?描写了怎样的情绪?
形成性评价:
1.关于测试问卷,学生对乐器的名称和音色回答的不是很好,这也是我最需要充电的环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从这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
2.由于五年级的学生的心理因素吧,和低年级的同学比较,都很不情愿到前面进行参与表演,但是对于网络课却格外的喜欢,特别是本课的第一课时,我大胆的采用了学校的网络教室,学生们在机房上音乐课还是第一次,课堂上的表现都很兴奋,从收集、整理到制作课件,都兴致盎然。
板书设计:
1. 小组探究 自主活动——学生展示收集的瑶族资料
2.情境导入 了解新知——欣赏瑶族风光片、视频播放,了解乐曲创作背景及作曲家。
3.初听全曲 感受音乐——初步感受聆听乐曲,小组合作回答问题。
4.分段聆听 记忆乐曲——认识瑶族长鼓、学习它的基本节奏型
5.再次聆听 逐步深入——再次整体听赏,表现创造音乐。
6.拓展延伸 提升课堂——聆听欣赏瑶族舞曲改编的音乐作品,提升课堂氛围。
教学反思、总结
本课通过视频短片采访曲作者,学生很直观的了解了乐曲的创作背景,这一环节的设计效果非常好。学生印象深刻。在听唱想大比拼音乐游戏中,学生都积极踊跃的参与进来,学到了很多的知识,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团队合作意识,而且能够做到用心聆听音乐,并根据老师给出的题目认真做答,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参与,聆听音乐,我还加进了学生拍长鼓节奏的方式为《瑶族长鼓舞》伴奏,学生不仅了解了瑶族长鼓典型的节奏型,并能随着音乐充分感受瑶族舞曲的音乐风格.
本课的教学不足之处是让孩子了解西洋管弦乐器的相关知识部分渗透的还不够具体,因为学生平时对西洋乐器的接触不是很多,况且现在的音乐多采用电声伴奏,因此在教学时,只是在音乐游戏环节时,让学生去听辩乐器的音色,并说出它的名称,而老师没能再运用图片、音响等可视可听的素材,让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每一种乐器,这是很大的遗憾。另外,有些主题的配器,我自身也不是非常肯定的说出来,含糊不清,还需要再反复推敲教材,反复聆听乐曲,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欣赏。另外,有的相关知识拓展起来,45分钟的时间就显得格外的紧张,因此,有的教学环节没有细致的进行完善,这也是令我遗憾的事情,还有白板的定位问题,有的时候课前一忙乎,再从新定位确实很麻烦的。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3
活动目标:
1.理解音乐基础上,根据图谱拍出相应节奏。
2.用打击乐器表现,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瑶族舞曲》。
4.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准备:
1. 欣赏《瑶族舞曲》
2.瑶族舞曲配器音乐、铃鼓,圆舞板,木鱼等,图谱、乐器卡片。
活动难重点:
用打击乐相互合作拍出节奏。
根据图谱拍出相应节奏型。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感受节奏。
1.欣赏配器乐曲
仔细听一听,演奏的是什么曲子,用了哪些乐器。
2.探索发现配器方式
(1)找找哪些乐器在唱歌
用了哪些乐器?
(2)再次欣赏
听听是不是这些乐器?
(3)找找哪两个乐器在对话(第一段完整欣赏)
这么多乐器,他们是怎么唱歌的?谁和谁对唱?(幼儿说到该乐器,教师要示范演奏)
我们再来听一听,乐器谁先唱谁后唱。(再次欣赏,引导幼儿发现乐器演奏的先后顺序)
那种乐器在中间出来唱了几句?(双响筒)哪种乐器唱歌最多?(大鼓)
这几段音乐听上去怎么样?第三段节奏快的时候哪些乐器一起来歌唱的?(所有乐器一起唱歌)
3.出示乐器图谱
我们听一听小乐器是用什么节奏对话的?(请小朋友试一试乐器节奏是怎样的)我们看着“节目单”一起用拍手的方法来演奏。(幼儿第一次完整地演奏。)
二、借助图谱,配乐演奏。
1.自选乐器集体演奏
(1)演奏第一段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乐器,跟着指挥听着音乐开始演奏。
(2)分解演奏
我们再来一次,想想你的乐器是和谁一起对话的,用什么节奏。
(3)完整演奏
瑶族的小朋友现在开始演奏,听着音乐想好节奏。
(4)交换位置,交换乐器,快乐演奏。
结束活动:
跟着音乐一起跳舞。
活动反思:
《瑶族舞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体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幼儿对音乐活动很感兴趣,虽然在演奏中不是很熟悉。但是对幼儿来说已经是很棒了。通过此次活动,我深切地感受到。要让幼儿真正喜欢音乐,就必须做到贴近他们的生活兴趣和欣赏角度,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让他们真正走进音乐的实践中去,发挥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作能力,亲身体验音乐给他们带来的欢乐。这样,音乐活动才会受到幼儿的欢迎和喜爱。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4
音乐活动:瑶族舞曲
大二班 魏少平
设计意图: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老民族,再过几天就是农历十月十六日瑶族的盘王节,这天瑶族人民盛装打扮,载歌载舞,除了娱神娱祖之外,还要走亲访友,开展娱乐社交活动,因此设计此活动,让幼儿了解瑶族的民俗风情,感受乐曲的美,并尝试用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音乐活动:瑶族舞曲。
活动目标:
1、 带领幼儿继续欣赏乐曲,并尝试随音乐进行打击乐器演奏;
2、 引导幼儿用分组合作的方式表现
的'节奏型,并在演奏过程中注意整体协调。
3、 要求幼儿克制过度兴奋,不因急于表达热烈的情绪而造成过分强烈的演奏,能与同伴的演奏保持协调,进一步体验活动的愉快。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欣赏过A段音乐,听过该曲,并对该曲的结构有初步的了解。
2、 录音机、音乐磁带。
3、 鼓、手铃、木鱼、沙锤等。
活动过程:
一、 老师带领幼儿听A段音乐复习身体动作。
师:请小朋友找找哪张图给我们的感觉和第一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二、 欣赏第二、第三段音乐,幼儿教案《音乐活动:瑶族舞曲》。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第二第三段音乐吧。
找找哪张图给我们的感觉和第一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差不多?
第三段音乐给我们的感觉是怎样的?
三、 幼儿跟随老师的示范模仿练习以下朗诵和动作。
1、 教师示范
2、 儿在教师的指挥下从慢速开始练习:教师说鹅,并跺脚,幼儿说其余字词并拍手。
3、 幼儿分组练习。
4、 幼儿在心里说有关字词,倾听教师用鼓声替代“鹅”字及跺脚动作,从慢速度开始,教师逐步加入哼唱伴奏。
5、 跟随音乐做身体节奏动作组合练习。
四、 跟随音乐完整地做身体动作(A、B、A段)。
五、 在老师的带领下,幼儿探索乐曲的打击乐配器方案。
六、 在教师的指挥和哼唱伴奏下,幼儿做徒手练习。
七、 在教师的指挥和哼唱伴奏下,幼儿用乐器演奏。
八、 全体幼儿跟随音乐完整演奏。
音乐活动:瑶族舞曲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5
活动目的:
1.运用多媒体让幼儿欣赏乐曲,感受优美欢快热情的节奏。
2.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运用动作、颜色、线条、绘画等形式表现乐曲的各段不同特点。
3.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4.鼓励幼儿大胆仿编音乐,根据音乐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学会用绘画的形式表现音乐。
2.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笔、画纸、录音机、乐曲磁带。
活动过程:
1.律动进场《真善美的世界》。
2.直接引题:
“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其中瑶族不仅山美、水美、人美,音乐也很美。我们一起来听听《瑶族舞曲》。”
3.完整欣赏乐曲。
第1遍:你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有几段?
第2遍:哪几段听起来的感觉是一样的?是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曲子有三段,第一段与第三段感觉是一样的,都是缓慢优美的节奏,第二段是欢快热烈的节奏。
4.音乐欣赏与美术欣赏相结合。
(1)曲子里快的节奏、慢的节奏,我们可以怎么表现?(动作、线条、颜色、绘画)
(2)出示色块图,让幼儿讲讲图上有哪些颜色?快的节奏可以用些什么颜色?慢的节奏可以用些什么颜色?
师小结:红色、橙色、黄色让人感觉很热情,同它来表现快的节奏;蓝色、白色、粉色让人感觉柔和,用它表现慢的节奏。
(3)出示多媒体课件。今天,老师带来了4幅画,现在请小朋友一边看着这些画,一边听音乐,找一找哪张画给人的感觉与第一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A: 借助多媒体课件听第一段音乐。
B: 听第二段音乐,找找哪张画给人的感觉和第二段音乐给人的感觉差不多,为什么?
5.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乐曲。
小朋友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看了这么美的`画,也想自己动手来画。你喜欢哪一段,就把这一段的感觉画下来。画完了告诉小朋友你画的是哪一段?为什么要这样画?
6.幼儿相互欣赏交流,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瑶族舞曲》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乐曲。乐曲生动地描绘了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体验歌曲优雅高贵的旋律和轻盈明快的节奏,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幼儿对音乐活动很感兴趣,虽然在演奏中不是很熟悉。但是对幼儿来说已经是很棒了。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6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舞动纱巾感受音乐中的轻柔。
2、用不同的乐器和肢体动作感受乐曲A段中的轻柔和B段的欢快的节奏。
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活动准备:
1、音乐录音带
2、纱巾、打击乐器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律动入场
二、第一次倾听音乐《瑶族舞曲》
请小朋友说说自己听了音乐有什么感受
三、第二次倾听音乐,并用纱巾感受音乐中的`轻柔。
1、出示纱巾让幼儿用甩纱巾来感受音乐中A段的柔美
2、幼儿边倾听音乐边甩动纱巾
四、第三次倾听音乐用乐器演奏音乐。
1、出示乐器让幼儿自己敲一敲乐器,感受乐器中哪种乐器的声音听起来是柔美,哪些乐器听起来是欢快的。
2、幼儿讨论哪种乐器用在A段,哪种乐器用在B段。
3、幼儿边听乐曲边用乐器表现乐曲中的柔美和欢快
五、第四次倾听音乐,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乐曲
1、请幼儿说说还可以用什么东西来表现乐曲,引出用动作表现乐曲的柔美和欢快。
2、幼儿边倾听音乐边用动作表现乐曲。
六、活动结束幼儿出室。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7
活动目标:
1、幼儿能通过欣赏音乐,感受乐曲的意境,尝试用优美协调的动作来表现,情绪与乐曲相吻合。
2、在老师的启发下,能听辩出乐曲的曲式结构是ABA结构,并能根据结构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出来。
3、体验乐曲的优美和随音乐表演的快乐。
4、体验自主替换歌词的'愉悦情绪。
5、初步感受歌曲中亲切的情绪,用亲切的语调唱歌。
活动准备:
瑶族的服饰图片或实物;有关光碟
活动过程:
一、播放光碟,幼儿观看
1、 瑶族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都穿什么衣服?
2、 全体小朋友学一学瑶族舞蹈的典型动作
二、欣赏:瑶族舞曲
1、 整首欣赏后提问
① 你听了这首乐曲有什么感觉?
② 这首乐曲有几段?每一段的旋律一样吗?哪些一样,哪些不一样?
2、 分段欣赏
第一段(A段):旋律优美柔和,速度较慢,表现了瑶族姑娘翩翩起舞的景象。
第二段(B段):旋律欢快跳跃,富有动感,是瑶族的小朋友在狂欢。
第三段(A段):回到全曲开始得意境。
① 每一段欣赏完后,幼儿了解了旋律后,随音乐用动作表现。
② 幼儿进一步了解ABA段落结构的形式。
三、幼儿随音乐表演
1、 不要求动作到位,只要能随音乐节奏表现,情绪与乐曲吻合即可。
2、 感受瑶族舞曲的民族风格,进一步感受ABA结构特点。
活动反思: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感受与鉴赏式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幼儿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应激发幼儿听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并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音乐体验,鼓励幼儿对音乐作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与感受。
通过对瑶族舞曲的学习,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让幼儿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用音乐教育来培养幼儿热爱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道德观念与高尚的生活情操。
小百科:瑶族,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民族语言分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8
一、引入教学:
1、复习学过的几种速度标记;
2、让学生听辨三个音乐片段的速度(采用《瑶族舞曲》里的三个主题旋律);
3、引入并提出问题:刚才欣赏的三个音乐片段是我们今天准备欣赏的民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里的三个音乐主题,同学们是否能在乐曲中听到这三个主题并分别用手势指出它是我们刚才听辨的第几个音乐片段呢?
二、初听,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边用手势回答老师的问题;
三、复听,出示挂图,提出问题:
1、瑶族是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这首由作曲家彭修文改编的描写瑶族人民生活的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就是以瑶族的民间歌曲为素材的,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倾听音乐并想象一下,乐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唱歌跳舞)?表达瑶族人民怎样的心情(幸福欢乐)?你是从乐曲的哪些特点中得到这样的感知的(节奏感强、旋律欢快……)?听完后,同学们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讨论一下,再回答老师的问题;
2、复听后,请同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四、细听三个主题
引入:刚才,我们已经初步地感受了三个主题旋律,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来欣赏这三段美妙的旋律:
1、第一部分之第一主题
1)先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一主题,请同学们注意一下,第一主题出现了几次(3次)?每次出现时在什么方面(乐器的音色和力度)有变化?如果把第一主题的第一次出现表现的是一位美丽姑娘的翩翩舞姿,那么,再次出现时多种乐器的齐奏和力度的渐强,又表现了什么情景呢(越来越多的姑娘加入了舞蹈的行列)?
2)播放第一部分第一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2、第一部分之第二主题
1)接下来,我们听一听第一部分的第二主题,请同学们注意一下,这个主题共出现了三次,三次在音调的高低上有什么变化(一次比一次高)?速度和乐曲(快速、粗犷豪放)的情绪和第一主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如果第一主题表现的是姑娘们在跳舞,那么,第二主题表现的又是什么呢(小伙子们双手猛击着长鼓,加入了舞蹈的`行列,尽情欢舞)?
2)播放第一部分第二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3、第二部分主题
1)第二部分的主题在拍子(三拍子)和速度(中速)、力度(较弱)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请同学们认真感受它都有怎样的变化并说一说。第二部分相对于第一部分的热烈欢快,旋律变得比较(平稳),就象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2)播放第二部分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五、再次复听全曲
刚才,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乐曲的三个主题,这首乐曲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乐曲的第三部分基本上重复了第一部分,下面,让我们完整地再次复听全曲,并听听乐曲的哪个部分最优美抒情(第二部分),高潮是出在哪一部分(第三部分)?在本次欣赏中可提示学生乐曲中渐快、渐慢的地方。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乐器(像瑶族的长鼓、蒙古族的马头琴等),人们借助这些民族乐器和民族器乐曲(像我们今天欣赏的《瑶族舞曲》)来表现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幸福生活。
这些民族乐器和它们的各种表演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在表现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中能起到其他乐器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在五年级里我们将开始介绍这些民族乐器和器乐曲,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9
教学目标:
1、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本上的填写练习。
2、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
3、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
教学过程: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去了羌寨,这节课我们要去瑶寨访问。
让我们来看看瑶族人民的服饰(出示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日的情景(出示图片)。
2、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1)《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的情景。乐曲分为三个部分,课本中列出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现在我们先来学唱主题A。
学生随教师琴声轻声歌唱,反复多次,要求边学唱边记忆。
(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先有一个简短的引子,随即主题A多次出现,描写身着盛装的瑶族姑娘们翩翩起舞,气氛逐渐热烈。主题B进入后,速度加快,刚强矫健,描写小伙子们也加入到歌舞的队伍中。
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
(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乐曲调性发生了转变,拍子也变成四三拍子,旋律安宁,深情委婉,与瑶族特有的柔美舞姿结合起来,很有诗情画意,仿佛是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教师可用微小的指挥动作提示这是三拍子的轻柔舞曲。
(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歌舞达到高潮,全曲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
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5)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
教师可用指挥提示音乐情绪的转换,也允许学生在欣赏时身体有所反应,甚至轻声哼唱。
3、用主题A作声势练习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示:●跺脚、△捻指、×拍手、 摇手。
(2)先随音乐练前8小节,只用跺脚(左脚)和拍手两个动作。
(3)再练后8小节。前4小节,学生在手腕上套上自制的手铃套(需在课前准备好)摇手,使手铃发出清脆的响声。最后一小节是最难的.,摇手、捻指与跺脚三个动作同时出现,其中摇手要持续两拍的时间,但只要稍加练习,也就不难做到了。
(4)将整个练习连起来做几遍,其中也可穿插小组或个人做。
4、用课堂乐器演奏主题A
(1)再将主题A背唱几遍,在此基础上,学习演奏,注意调高要改成l=C。如用口琴演奏可使用手震音的技法。
(2)在多次练习的基础上,由教师指挥,全体学生齐奏,力求节奏整齐、音色优美,使学生陶醉在自己演奏的音乐声中。
(3)加入课堂打击乐器。
(4)部分学生演奏,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部分学生做声势,气氛一定很热闹。
5、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但欣赏了优美动听的《瑶族舞曲》,还亲自演奏了乐曲的主题,相信这一优美的主题将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脑海之中。
随笔:能顺利完成本课内容要求。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10
设计意图:
瑶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老民族,这首曲子非常优美,由于幼儿平时对少数民族的乐曲接触的太少,所以我选择了它。曲子表达了瑶族人民盛装打扮,载歌载舞,还要走亲访友,开展娱乐社交活动,因此设计此活动,让幼儿了解瑶族的民俗风情,感受乐曲的美,并利用奥儿夫的音乐特色我们尝试用嗓音给乐曲伴奏。
活动目标:
1.欣赏ABA形式的曲子,引导幼儿将乐曲中的节奏转变成用嗓音的表现形式。
2.能与同伴合作演奏。体验瑶族人民在节日中欢歌曼舞的气氛。
活动准备:
1.《瑶族舞曲》的音乐磁带,录音机,图谱三张。
2、奥尔夫乐器,低音木琴,铃鼓10个,木鱼10个。
活动过程:
1、以提问的.方式引题。
师:“小朋友,我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那你们都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呢?(幼儿回答)那我们是哪个民族呢?(汉族),今天卢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瑶族舞曲》,仔细听这首曲子有几段。
⑴提问:这首歌曲有几段?(三段)
⑵哪两段是一样的啊?(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
2、欣赏第一段曲子,尝试用不同的嗓音给歌曲伴奏。
师:“以前我们都是用乐器给音乐伴奏,今天我们用一种很好玩的音乐给歌曲伴奏好吗?(好),老师已经把歌曲里的节奏写下来,你觉得用什么嗓音合适?
⑴鼓励幼儿能说出跟别人不一样的嗓音。
⑵选取最佳的两种用图谱形式给歌曲伴奏。
⑶跟着音乐旋律完整的把第一段用嗓音的形式给歌曲伴奏。
3、欣赏第二段曲子,鼓励幼儿自己用嗓音给乐曲伴奏。
师:“现在我们来欣赏第二段曲子,小朋友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嗓音给歌曲伴奏,看看有没有碰到困难?
⑴提问:刚才在欣赏的时候有碰到困难吗?
⑵你希望在第二段用什么嗓音?
⑶选取一种固定的形式给歌曲伴奏。
⑷完整的随音乐伴奏一次。
⑸用乐器伴奏一次。
4、教师引导幼儿知道第三段和第一段是一样的。
(1)师:“刚才我们都知道曲子的第一段和地三段是一样的,那我用同样的办法给乐曲伴奏好吗?”
(2)跟随音乐完整的用嗓音伴奏一次。
5、手拿乐器为歌曲完整伴奏一次。
师:“现在我们拿着乐器面向客人老师给歌曲伴奏好吗?”
【《瑶族舞曲》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瑶族舞曲大班音乐教案11-01
《瑶族舞曲》音乐说课稿06-16
瑶族舞曲音乐说课稿03-31
“瑶族舞曲”教案11-13
瑶族舞曲教案02-19
瑶族舞曲教案03-27
瑶族舞曲大班教案10-29
欣赏瑶族舞曲教案03-24
《瑶族舞曲》大班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