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色花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金色花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金色花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金色花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背景音乐响起)
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请同学们将你们自己查找的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
老师明确:泰戈尔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处处可以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背景图片闪示)
(二)正课
一、初读诗文,知情节
学生朗读诗文,把握全诗主要内容及表达感情。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明确: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里,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陪着母亲,与妈妈三次嬉戏,却不让她知道,一种儿童特有的顽皮与天真,跃然纸上。
二、品读诗文,感悟美
请同学们自由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诗节,要求围绕着"我"和妈妈的性格特点,在诗文中找到你认为最美、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地方:优美的字词、绝佳的好句、奇妙的想象。然后在四人小组间交流着读,试试看,能不能读出这种美感,演绎出这种美感;我们还要比比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好!
教师指导朗读:读准情感,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责备、薄怒、疼爱的语气。
例:"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天真、欢快的语气。)
在朗读中解决:"我"和妈妈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 "我"为什么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什么?"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三、研读诗文,创造美
老师发现,这首小巧的散文诗,不仅语言清新,情节奇特,想象丰富,堪称外国诗歌的佳作,实际上,我们还可以重新巧排诗句,使之成为一首赋予了我们自己的情感的诗歌,同学们想不想试一下?那么,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来做这个游戏。请在小组内讨论完成,看哪个小组改编得又快又好。老师提醒同学们,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情节的完整性。
四、诵读诗文,积累美
赛读、赛背,积累新知,积累好词好句好诗篇。
五、小结
如此一首清新美丽,深情动人的散文诗,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感人的母子亲情,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象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滋润着我们。这不正是一种永恒的美吗?
如此清新的小诗,只有满怀纯真的童心和真诚的爱心才能吟唱得出。让我们敞开心扉,用童心去关照世界,改变世界,发现美,追求美,歌唱美吧!
(三)作业
1. 学习这首散文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主题,模仿这首散文诗的语言风格,写出属于你自己的小诗。
2. 比较阅读《纸船》。提示从内容、写作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
金色花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朗读方式使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玩过捉迷藏吧!有没有和父母一起玩过?(没有的同学可惜了,因为你比别人少一份甜美的回忆。)有玩过的同学我想衣柜大概是家里捉迷藏的首选之地了。藏在衣柜里偷偷看妈妈在房间里到处找,等到妈妈以为你走丢了,打算出去找时,你才会跑去抱住她,跟她撒娇。妈妈这时肯定是生气地要打你啊,骂你小坏蛋,你躲哪儿去了?我敢保证你肯定一点儿都不疼,还赖在妈妈怀里笑得得意呢。当我读到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眼前一幅接一幅地出现这些画面,心里暖暖地装满了幸福。我将这首诗带与你们分享,也希望能把幸福带到你的心里。
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听老师把课文读一遍,听的过程中请你在脑海里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然后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
二、听读感知
老师配乐朗诵诗歌,学生回答:
1、好,课文朗诵完了。跟随着诗的语言,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场景里都有谁?(孩子和他的妈妈,还有金色花)他们在干什么?(捉迷藏)请一位同学总结前面同学的发言,用一句话概括你看到的场景是?(一个孩子变成了金色花和他的妈妈在捉迷藏)。
2、徜徉在课文给我们描绘的场景中,看着孩子和妈妈在那里嬉戏,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这个场景事要表达什么主题?
明确:感觉十分温馨、幸福。表达了母子间纯洁的爱,孩子依恋着妈妈。妈妈宠爱这孩子。
3、 如果让你读出这种温馨与幸福,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和语调来朗读课文呢? 明确:舒缓、深情
三、朗读品析
1、请大家用舒缓深情的语气齐声朗读课文,注意面带微笑,读出温馨、幸福的感觉。边读边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有一个什么样的妈妈?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A、朗读过程中解决字词:匿(nì)笑 罗摩衍(yǎn)那
B、例1:我从文中“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我不告诉你,妈妈。”知道这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淘气、撒娇、精灵般的孩子)
朗读指导:“笑嘻嘻”、“跳舞”读得轻快,活泼;“暗暗”“悄悄”轻声,声音渐弱。体
现“我”兴奋、得意的心情。
例2、我从文中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知道这是一个慈爱的妈妈。
焦急的语气。
3、除了活泼,慈爱。孩子和妈妈还有没有别的特点?揣摩一个人的特征可以从他的行为和他人的描述入手。课文给我们展现了三幅“我”和妈妈嬉戏的场景,读一读,看看一天中他们都做了些什么。从中能看出人物什么特点。
a.首先请同学概括稳重描绘了哪三幅场景?
明确:清晨,当妈妈沐浴后祷告时,“我”散发出花香;午后,当妈妈在窗前读书时,“我”投影在书页;黄昏,当妈妈执灯去牛棚时,“我”变回了孩子,缠着妈妈讲故事。
b.先看前两个场景,妈妈在做什么?(沐浴补充沐浴常识、祷告)看得出来,这是一个(虔诚)的妈妈,再读一读第4段,想象:清晨,刚沐浴完的妈妈一袭白衣,从金色的花荫下穿过,阳光透过树枝斑驳地照在身上。湿漉漉的头发细碎地反射着光线,看上去,妈妈好像笼罩着一层金光??你从树上看向妈妈,觉得她是那么??(美丽/圣洁)宁静的午后,妈妈捧着罗摩衍那坐在窗前细细品味,她那么陶醉,我把影子投在她的书页上,不知道她有没有察觉,妈妈十分??(沉静/安详/温柔)
在妈妈祈祷、读书的时候“我”做了些什么事?“我”给妈妈送去花香,把影子投在妈妈读的地方,为什么要这么做?表现出“我”的什么特点?(给妈妈带来幸福,体贴、孝顺妈妈)
c.第三个场景,黄昏到了,我在树上躲了一天,终于要结束这个游戏,又出现在妈妈面前,求妈妈讲故事给我听,妈妈怎么说?“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要读出什么语气?(焦急、嗔怪,又惊又喜)我回答“我不告诉你,妈妈。”语气(撒娇。得意。俏皮。淘气)请同学读一读。
比较,变换了语序和标点符号后,表达上与原句有什么区别?
变换语序为:“你这坏孩子,你到哪里去了?”“妈妈,我不告诉你。”
明确:原文的句式强调“你到哪里去了”,妈妈的急切之情跃然纸上;强调“我不告诉你”表现出孩子的顽皮,自以为得意。这些情味改后的句子无法体现。
变换标点为:“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
明确:原文第一句重在问,而改后重在责怪;这里的坏孩子不是真的坏孩子,妈妈只是嗔怪。“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是不是真的不想让妈妈知道呢?他不想让妈妈知道自己曾做过的事,自以为得意;但又希望妈妈明白自己曾做过的事——那是他的杰作。改为感叹句后,就变成绝对不想让妈妈知道了,不符合孩子的心理。
d、“我”为什么不告诉妈妈“我”到哪里去了?
明确:正如妈妈也从未列举过她为我们做过什么奉献一样,“我”也不用特意告诉妈妈我所做的事,默默地为对方付出才是更加真诚和诚恳的爱。
总结:妈妈的焦急、惊喜、嗔怪,“我”的撒娇、得意,俏皮,都体现出了“我”和妈妈的亲密和我们之间纯洁的爱。一样的意思,换一下语序、改一个标点,表达的效果就大不一样,我们以后写作的时候也要所注意这种细节上的精雕细琢。
4、三幅场景刚好是一天的时间,这一整天里,看似“我”在躲着妈妈,其实“我”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妈妈,陪伴着妈妈,依偎在妈妈的身旁。可以看出“我”对妈妈的(依恋和爱),“我”是一个幸福的孩子。“我”的幸福源自哪里?(沐浴母爱)
下面,我请三位同学分别为我们朗读三个场景,这是三幅宁静祥和的图画,徜徉其间,我们可以体会纯洁的爱,要读得舒缓深情,全班女生读第八段,男生读第九段。老师先起个头,读前面三段。希望我们合作愉快,读出诗的美感来。
四、探讨释疑:
这次读得好多了,看来比起刚开始上课时大家对这首散文诗的理解更深了一步,你们还有没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
1、“我”为什么要变作金色花?
明确: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才变作了金色花。
2、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比作金色花,有什么作用?
明确:金色花是印度最美丽的圣树上开的一种金黄色碎花,诗人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新奇而美妙。
作用:借物抒情。
五、拓展训练
如果明天就是妈妈的生日,天使送你一瓶圣水,让你变成有魔法的精灵,你愿意变做什么来陪伴妈妈?
例: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你。
我要变成水的涟骑,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将学生创作进行交流。例如:
妈妈,我愿意是你的影子,静静陪在你的`身边,在你沐浴之后,站在大树下,阳光温暖地照着,你是否能知道,我就在你的身边?
六、结束语
不管你会变作什么,唯一不变的,是那一颗奉献给妈妈的赤子之心。这颗心里装满了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之情,这颗心里也有妈妈对孩子的关切之情。让我们带着这颗感恩的心,齐读课文,让诗的语言替我们传达那说不尽的爱意。
【板书】
教后反思:
《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散文诗,全诗在宗教般圣洁的氛围中流淌着母子间的深深爱意。这种爱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过多地分析讲解文字,反而破坏了诗的美感和情感的传达。因此,我选择让学生多种形式反复地朗读、赛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次次朗读水平的提高,正是他们一步步情感体会的深入的体现。本堂课我用大量描述性的语言重现诗中描绘的场景,意图渲染圣洁、温馨的氛围,将学生带到诗的情境中近距离接触妈妈和孩子的活动,以期更深刻地体会妈妈与孩子的形象以及他们之间的爱。并且我将板书设计成一个大大的爱心,突出诗爱的主题。整堂课下来环环相扣,思路清晰。
当然,初出茅庐的我上课的不足之处还是相当多,如开始时由于紧张以至于示范朗读时有读错与停顿的现象,课堂行进中,也有讲错话表述随意的现象出现。教态上,无意识保持双手抱胸的防范状态,与学生产生不该有的距离感。同时怕忘词而利用学生朗读的时间看教案,使得自己游离于课堂之外,不利于课堂气氛的营造。这一切都表明了我还不够老到和成熟,应该多锻炼。
另外,课堂上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并不十分明显,课堂效果不如预期。可能是朗读指导未做到位,不应该一概否定性评价学生的示范朗读,并且最后一次个别朗读时应请读得好的学生起带头作用,这一点没有利用好。当然,也与我过于紧张以至于课堂气氛渲染不够有关系。这些说明我的课堂经验还远远不够,应该多多学习。
这次开课从设计到磨课到最后正式开课,每一次都会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一次次的改正让我有很大的收获,感谢同组帮我磨课的老师,也希望我能在不断实践中成长为一位成熟的语文教师。
金色花教案3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金色花》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表演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通过自主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引入新课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二十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有《沉船》《戈拉》《小沙子》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伟大作家泰戈尔的散文诗,可以说影响了中国一代文学先驱他的散文诗如“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般地打动并启发着中国新一代的女诗人,女散文家——冰心她写的颇有影响的《寄小读者》,便是最好的例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金色花》
二、激情诵读,注意生字和词意,感悟亲情朗读课文。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匿(nì)笑祷告(dǎo)花瓣(bàn)衍(yǎn)
2、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偷偷地笑。
祷告:宗教徒向神求保佑。
3、小组间朗读比赛:看哪组读的最好,人物的感情表达的最贴切?
请其他小组根据刚才的朗读和自己的理解,点评小组朗读,并说明理由。
如:感情基调的喜悦、温馨、深情,从中我读出了妈妈的……或孩子的……,或我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妈妈、孩子。
诗中写的是怎样一个孩子,怎样一个母亲?
(诗中的母亲是一个充满深深的爱、是一个教徒、爱好文学的人,孩子是顽皮的、活泼可爱的。)
4、朗读一下你最喜欢的词或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重点句子示例:
(1)“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焦急,我调皮)
(2)“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
(3)“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调皮,撒娇)
三、深入研读,合作探究
刚才我们师生用我们自己的声音演绎了这首优美的诗歌。从中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对多么可爱的母子啊!
讨论:
1、“我”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文中的孩子,是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的?
因为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圣洁而美丽,变成金色花就是意味着自己给予母亲的爱是圣洁而美丽的,正可以表达自己回报母爱的心愿。
这种写作方法叫借物抒情:物和情之间有某种类似(精神)如:诗人可借梅、莲、松、竹等表达特定的情感。诗言志、歌咏言,就是这个道理。好处是使抽象的事理形象化、通俗化、具体化,特别是表达情感类的题材,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是常用的表现手法。这种写作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形象化,读来意味悠长,那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借助某种具体可感的形象,用生动、鲜活的事例来表达某种情感,使我们的文章更有韵味。
2、一天之中,“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
诗人借金色花构成三次嬉戏画面来表现母子情深的
妈妈我
做祷告时—————散发香气
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拿灯去牛棚时————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3、我变成金色花后,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
因为孩子懂得,母爱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只是悄悄地让妈妈感到温馨,就是瞒着妈妈。
4、把握全诗主要内容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并用一句话来概括。
本文作者借金色花,通过金色花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达对母亲的爱
四、小结
本文作者借金色花,通过金色花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达对母亲的爱,借景抒情,把母子间的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板书:
散香气
金色花投身影母子情深
捉迷藏
①借用具体的形象②以生活图景③来抒发对母亲的爱。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荷叶母亲》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目标: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重点难点:
1、重点: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义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响起,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找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母亲是困顿中的一股甘泉,当你精疲力竭时,为你送去能量。母亲的力量是伟大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
二、介绍作者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三、解读课文
(一)读“荷”(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聆听名家朗读,掌握朗读技巧,感受文章情感,提高朗读水平。
2、再读课文,各小组选出“最美”的声音展示给大家。选手从文中选一段自己喜欢的文章读给大家听,其他人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选手要拿出比拼的精神,一决胜负,评选我们班最美的声音——“一八好声音”。(从节奏、情感、字音、停顿等方面点评)
3、朗读完了课文,我们一起梳理一下课文内容:
(两缸莲花)→(回忆中的红莲)→
(二)品“荷”(品物中话语感至爱亲情)
1、可见本文主要描写的事物是:“红莲”。作者一共几次写到红莲?每一次看红莲时自然环境和红莲的情景是怎样的?作者的心情如何?
红莲转危为安,作者的心情也由烦闷变为感动,可见作者的心情和红莲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
2、作者说“深深的受了感动”,仅仅是因为看到了什么而感动,还是因为联想到了什么而感动呢?哪句话是作者联想到的内容?
生:首先看到在狂风暴雨中,是荷叶用它那脆弱的身躯为红莲挡住了风雨的侵袭。由这幅情景联想到母亲对儿女的呵护,荷叶保护红莲就像母亲保护儿女一样让人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赏析:心中的雨点,即人生路上的困苦、坎坷、挫折。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荷叶对红莲的保护就像母亲保护儿女那样,不惜一切,甚至生命,突出了母爱的伟大,表达最着和对母爱的赞美之情。告诉我们,只有母亲是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的人,母亲是我们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风避雨的人。
荷叶对莲的这份情谊、爱护不正是我们一出生就在享受的母爱吗?
作者通过这些荷叶来写母亲,借助这雨中的荷叶保护红莲的情景彰显母爱的伟大,赞颂母爱,从而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这种借助描写客观事物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法叫“借物抒情”。
(三)赏“荷”(养审美情趣提审美能力)
5、作者借助圣洁美丽的景物赞美了世上至善至美的亲情,美丽的景和感人的情是通过优美的语言传达给我们的,你认为哪句话写的美?找出来赏析一下。(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比比看哪一组同学能用你的一双慧眼在文中发现更多的美点)
【展示】如:①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飘在水面上。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花瓣漂浮的情态。)
②那一朵红莲,昨天还是菡萏,今晨却开满了,亭亭的在绿叶中间立着。(“开满”和“亭亭”写出花开的很精神抖擞的样子,富有生命力)
③那朵红莲,被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繁密”写出雨下得急,“欹斜”写出红莲不堪风雨侵袭楚楚可怜的样子。)
④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取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运用拟人的写法,写出荷叶为保护红莲而显示的勇敢坚强精神,也让人感到,在荷叶的保护下,红莲安全了。)作者借景抒情,景因情真而更美,情因景美而更真。
(四)赞“荷”(懂得感恩学会抒情)
1、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一副上联,大家凭借对课文的理解,齐心协力对出下联?上联:荷叶护红莲抗风抗雨勇敢慈怜
下联:母亲爱儿女受苦受难无私奉献
2、作者借赞美荷叶来赞美母亲,赞颂母爱,这是冰心作品的三大主题之一,我们通过他的一首小诗再次感受冰心作品中的母爱,体会借物抒情的妙处。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繁星》
四、小结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赶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也依然纯洁明净。相信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张为我们遮蔽风雨的荷叶——我们的母亲。让我们在平淡的生活中,留心感受、回报这份至真至纯的母爱。
金色花教案4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3、 学习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感情的表达方法
学习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本首诗抒发了对母亲的爱,在母亲身边,孩子沐浴爱的光辉,是何等幸福快乐,学习这首诗,主要的方法是有感情地朗读并能背诵,从整体上感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诗歌的语境,展开丰富的想象,理解诗歌的主旨。
学习过程:
一、 课前预习导学
1、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匿( )笑 祷告( ) 花瓣( ) 衍( )
2、 解释下列词语。
匿笑 祷告
3、 自查资料或上网搜索关于泰戈尔的资料,整理归纳后写在下面。
4、 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富有感情。想一想。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怎样表现的?
5、 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二、 课堂学习研讨
(一)(欣赏金色花同时播放印度歌曲),相机导入:在印度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金黄的色彩反映母爱的光辉,伟大诗人泰戈尔就是用金色花来表达对母亲的爱。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优美的散文诗。
板书:金色花(泰戈尔)
(二)自主学习反馈:展示交流预习成果。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播放贝多芬的音乐《致爱丽丝》,教师范读课文。(听的要求:听准字音、语调、语速、重音、节奏、感情基调)
2、 自由朗读。
3、 指名朗读,一人一段,点评学生朗读情况。(配乐)
4、 指导朗读(从重音、感情上指导)
5、 学生齐读(配乐)
学生思考:文中的“我”想变成什么?变成后相干什么?
(四)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1、跳读课文,自主学习,思考以下问题:
(1)一天之中,“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
(2)这三次嬉戏表现了“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说明理由。
2、品读课文(自由读诗,合作探究)
(1)“我”为什么要变成金色花?
(2)我变成金色花后,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
(3)见到孩子后,为什么说:“你这坏孩子”?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感情?
3、再读课文,品味语言。
找出文中几处使用修辞方法的句子,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4、 归纳总结。试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谈谈学习本诗的收获。
(时间宽松可以检查课文背诵)
(五)迁移训练
1、请你以“假如我……妈妈,你会……吗?”进行说话训练。
(点拨: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认真分析句式,可以在练习本上试写)
2、课下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吟诵其中表现母爱的诗篇,并与课文比较。
三、 巩固拓展延伸
练习反馈:
读〈〈金色花〉〉全文,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主旨是什么?是借助什么来抒发的?
2、当母亲呼喊孩子的时候,孩子为什么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3、你认为诗中塑造的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一个怎样的孩子?
4、在诗中,孩子让母亲嗅到花香、照亮母亲所读的书,联系自己的生活,想象一下他还会怎样做呢?
拓展延伸:
(一)《体会爱心》 高 翔
有这样一位特别的母亲。
为了体验没有水的感觉,这位母亲带着上幼儿园的女儿从北京千里迢迢来到甘肃的定西。在汽车上,母亲告诉孩子她们马上就要到一个没有水的`地方了。女儿便打算向骆驼学习,赶紧灌下一瓶牛奶。
在定西的老乡家里,母女俩从一口看似干涸的井中打起一桶水,那还是去年积下的雨水。村民告诉他们,因用水紧张,这水得循环着使用:先用来洗脸,然后用来洗衣服,最后又用这盆脏水去喂猪。
女儿说:“猪怎么能喝这样的水呢?”
妈妈反问:“那你觉得应该给它们喝什么?”
“我给它们喝柠檬汁,给它们喝牛奶。女儿一脸稚气歪着头回答。
后来妈妈问她刚从井里打上来的水能不能喝,女儿立刻回答:“不能喝,不干净。”
“如果你很渴了呢?如果你两天没喝水了呢?也不喝吗?” “不喝。”
不过那晚小女孩哭了,不是因为她太渴,这儿太苦,而是因为妈妈训斥了她。这户老乡家数月来仅有的蔬菜便是土豆,为了招待远方来的客人,特地买来了韭菜。但当小女孩看到他们用雨水洗菜、揉面时,她拒绝吃饭。
对她来说,毕竟再大的挑剔也不过口渴的难耐,于是她终于喝了两天来的第一口水。
每天早晨天气都有些阴沉,似乎一场雨即在眼前,给太久没下雨的土地及这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带来希望,可最终都破灭了。土地已干得裂出了道道缝,农民面临的将是颗粒无收的命运。
母女俩要回京了。女孩已和这儿的孩子结下了友谊,此刻的离去竟有些难舍。虽然那些孩子灰头土脸,衣着破旧,因为他们从未尝到过水的畅快淋漓,但可贵的是他们纯真的童心和从单纯的眼中流出的晶莹的泪。
挥手告别黄土地,把那里的贫穷落后留在身后,却会把一种体会留在心里。年轻的母亲要让女儿体验的,我想应该不只是水的珍贵。什么是爱心?那不只是打电话到新闻媒体去告诉他们“我要献爱心啦”。也不是在镁光灯的闪烁下向某慈善机构捐款,而是不漠视、不鄙夷不如我们生活条件的生命存在,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同时自己也怀着一颗感激之心去生活。
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干涸( )挑剔( )晶莹( )鄙夷( )
2.解释下列词语。
(1)干涸: (2)鄙夷:
3.本文记叙的事件是什么?
4.为什么说本文写的这位母亲“特别”?结合现实生活来谈。
5.本文主要运用哪种描写手法写小女孩?表现小姑娘怎样的性格特点?
6.“爱心”的含义是什么?
7.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8.从文中画横线句子写的内容你能联想到鲁迅的哪两篇文章?
9.读了这篇文章,你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1.hé tī jīng bǐ 2.(1)水干、枯竭 (2)看不起
3.一位母亲带着幼小的女儿到贫穷落后的农村去体验没有水的感觉。
4.现实生活中的父母大多是给子女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而这位母亲却带着女儿到艰苦贫穷的地方去体验生活,所以说她特别。 5.语言描写天真、幼稚
6.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同时自己也怀着一颗感激之心去生活。 7.(1)教育父母要给孩子以磨炼。(2)教育人们要尊重和帮助生活条件不如自己的人。(3)要珍惜自己的生活。
8.《社戏》、《故乡》。9.可畅所欲言,要言之成理。
(二)
从大学到现在,离家已经整四年了,妈妈会是最想我的人。一直在外漂着,一直也在平静地过着,只是仍然远离家人的温暖。经历了许多,慢慢地学会了平静的去看待一切事物,只是不能去想家人,特别是妈妈。
自小就以为自己可以是一片叶子,随风飘扬在空中挥洒阳光般的笑声,即使是落在地上,化为泥土,也会是安静的满足。
怀揣着江南的梦想,来到了遥远的地方,漂浮的,或是沉落的,都浸透着快乐和悲伤;坠落风起,一次一次,在飞舞中忘了来时的路。
妈妈,某天,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你还会认识我么?
课后反思:这节课是我20xx年执教的一节优质课,我采用的是环节教学法导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品味语言—梳理总结——迁移训练,在上课前,我用印度音乐和画面(金色花)的设计导入,以提问的方式进行,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学习角色。在五环节的基础上,我加入了课前预习,以及对课前预习的交流展示,这样即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效果,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作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在课中我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注重了朗读训练。在课文结束时我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紧接着又进行了说话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都得到了训练,但也有不足之处,对生活的联系不是太多。因此,为了弥补缺憾,我在练习反馈中又设计了一个联系实际生活的题目,这样使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语文学习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相生相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金色花教案5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感情。
2.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认知阅读。
教学重点: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认知阅读。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泰戈尔。泰戈尔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处处可以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二、指导学习课文
1.整体感知
有感情的朗读诗文,把握全诗主要内容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并用一句话来概括。
2.认知阅读
A.朗读比赛
小组内自由组合,一人读妈妈,一人读孩子。看哪组读的最好,人物的感情表达的最贴切?
B.讨论:
①请同学们自由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诗节,要求围绕着'我'和妈妈的性格特点,在诗文中找到你认为最美、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地方“我”和妈妈的性格特点分别是什么?
②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我'为什么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什么?
③'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C.请全班同学重新巧排诗句,使之成为一首赋予我们自己情感的诗歌,小组讨论完成,看哪个小组改编得又快又好。
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情节的完整性。
三、.拓展阅读
1.学习这首散文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主题,模仿这首散文诗的语言风格,写出属于你自己的小诗。
2.假如明天是你妈妈的生日,那么在贺卡上写一段话给你的妈妈,有一个要求,用“假如我变成了什么”作为这段话的开头,表达你们对妈妈的爱。
金色花教案6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范读、自由朗读、齐读)使学生把握诗歌基调
(2)通过自主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学生对亲人的关爱之情以及欣赏感悟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感情
教学难点:
鉴赏诗歌,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方法:
诵读欣赏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使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诗,叫做《游子吟》,大家还记得吗?”生答:“记得。”“那么,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吧。”(大家背)“恩,很好。那大家还记得这首诗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吗?”“深深的母爱。”“对,母爱。母亲是离我们最近的人。母爱像一棵大树,它庇护着我们成长;母爱像一盏明灯,它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母爱像一股清泉,它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母爱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也是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再进行一次爱的洗礼!”
二、作者介绍: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亚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金色花,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它在宗教中也是美好的化身。
三、知识积累,解决生字词:
匿(nì)笑:偷偷地笑 嗅(xiù):用鼻子闻。动词。
罗摩衍(yǎn)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
祷(dǎo)告:向神祈求保佑。
沐(mù)浴(yù):洗澡,洗浴。也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里。
四、朗读诗歌,感受意境:
1、学生自由朗读。在学生自由朗读后,请同学起来谈自己的初步感受。同时追问有没有最喜欢的语句,为什么喜欢这样的语句呢?从这些语句中读到了什么?
比如: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读出调皮、想象、快乐的感觉)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读出了母亲的焦急的心情,可带着急促的读法。我调皮,读出轻快的感觉。)
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读出了爱怜、责怪。有一点娇嗔,但是悬着的心终于落下,可以前面读得急促,后面落下时变成厚重慢慢的读法。)
④“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读出了调皮、撒娇,可以轻快点读。)
2、讨论完后,进行第二次朗读:集体带着感情地诵读。(师生一起)
五、诗歌赏析,合作探究:
1、通过前面的诵读,我们可以看出诗中的“我”变成了一个什么呢?他变化的原因是为了什么?我们可以初步看出这个“我”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明确:“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变化的原因是“为了好玩。”(学生可另答为了母亲)。初步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有点调皮同时又非常开朗活泼快乐的小孩。
2、大家用到调皮一词,非常好,请大家想一想,自己在生活对母亲有没有调皮过呢?(请一个同学分享)大家再看一下诗歌中“我”又是怎样调皮的?
明确:学生讨论,然后总结出“我”与母亲的三次嬉戏:
母亲祷告时,我发出花香让母亲问到
母亲读诗时,我投出影子到母亲书上
母亲去牛棚时,我跳下现出原形求母亲讲故事
3、讨论在这三次嬉戏中,“我”所做的事情有没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学生自由讨论。明确:都是围绕着母亲展开,都是默默地没有让母亲知道,像自己的小秘密。但是同时,又都是为了和母亲亲近。前面两件事还体现出了“我”对母亲的关爱,希望给妈妈带来幸福。
追问:母亲都是怎样表现的'呢?体现了母亲是一个怎样的性格?
明确:前面两次,母亲没有任何反应,但是在诗歌最前面讲到母亲叫道:“孩子,你到哪儿去了?”可以看出母亲的担心。母亲做祷告、看叙事诗,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充满爱的人,善良,美丽,大方。当“我”变回原形后,母亲说:“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可以读出母亲的一种娇嗔,但同时又读出了母亲的焦急以及后来终于将悬着的心落下。试想,孩子消失了一天,当突然又出现在你的面前,是会有多么地惊喜与高兴呢。
总结:可以看出母亲善良、慈爱,同时又美丽、大方的性格特点。
4、那么同学们,这首诗描写的对母亲的爱是悄悄的、默默无闻的,大家赞成这种爱的表达方式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表达对母亲的爱?
此题自由回答。最后老师总结:诗中“我”对母亲的爱是非常淳朴的,从一些默默无闻非常单纯的做法中可以看出。但是,不管我们为我们的父母做什么事情,只要是我们真心的,都会非常感人。所以,让世间充满爱吧,我们都要为我们的父母做一些事情。
六、拓展延伸、自由讨论:
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都有被这种母子之情所感动。那大家知不知道其他一些关于亲情的故事呢?有没有要分享的。
金色花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在齐读、分角色读、个别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散文诗的优美、闲适、自然的语言,并尝试背诵课文。
2、让学生在品读重点语句中,深刻体会作家在散文诗中蕴含的情感,感受孩子的天真、纯洁的天性,和母子之间和谐、温馨的爱。
3、联系史铁生《我与地坛》中母亲寻找儿子的那一段文字,提升学生对母爱情感的进一步体悟。
二、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用各种形式朗读课文,体会散文诗精美的语言和蕴含其中的浓浓母爱深情。
2、在比较阅读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品味散文诗中的蕴含的情感,并联系生活情感经验,感悟无所不在的母爱深情。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步骤:
1、导入:
故事导入法:讲述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麻雀》,一只老麻雀不顾自己的安危,从猎狗的嘴巴中勇夺下自己的孩子。(故事略)。作者说,“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呀?(母爱)是啊,一只小小的麻雀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人呢。从古至今,有多少人赞颂过崇高的母爱,大家印象中有没有关于母爱的“古诗”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很好,其实在我们东方,除了我们国家以外,还有许多古国在他们的文明中都歌颂过母爱的光辉,我们今天就来学一首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瞧一瞧一位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如何来歌颂母爱的。
(板书:金色花,泰戈尔)
2、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在听的过程中思考,“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培养学生圈点勾画的习惯,让他们边听边想,用笔圈出重点的字词、语句)
明确:我是一个天真、可爱、调皮、活泼的孩子。
如:“假如我变成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体现了孩子的调皮,好动。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体现孩子天真、俏皮、撒娇,与妈妈捉迷藏,又懂得体谅妈妈的可爱形象。(注意“匿”的读音与字义。)
3、分析研讨
(1)为什么“我”要变成金色花,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分角色朗读:请男生读文中关于“我”的句子,女生读妈妈说的话。要求读出孩子的天真、调皮,妈妈的关心与担忧。并进行简要的点评。
A、明确前半个问题:金色花是圣树上所开的一种花,在印度非常受尊敬。“我”在这里变成一朵金色花,不仅仅是因为“好玩”,也不是为了和妈妈捉迷藏,而是也希望为妈妈做点什么事情。在妈妈时祷告嗅到香气,在午后看书时不伤眼睛。
B、明确后半个问题,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是为了做好事不留名?还是为了回报母爱?……(让学生自由讨论得到各种丰富多彩的答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这篇散文诗讲述的是孩子变成金色花为母亲所做的几件事和表达的心情,有没有偏离母爱的主题呢?
(重在探讨孩子的行为与母爱的关系,从孩子的角度来表达母子之爱,孩子的快乐、天真、活泼,正是因为他沐浴在母爱之中,感受着浓浓的母爱关怀。)
A、请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母亲的两句话,“孩子,你在哪里呀?”和“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重点朗读,请学生个别读,特别是“你这坏孩子”应该用怎样的口吻来读。教师指导读。
明确: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经验,谈谈当孩子不见时母亲的心情和再见时的情感变化。
其实是母亲在一天见不到孩子的焦急心情,自然要嗔怪孩子,又惊又喜。(在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中自然容易理解)。
B、“我不告诉你,妈妈” 是孩子的得意又善意的谎言,要读出童真的孩子可爱撒娇的口吻。
(3)有感情地全班齐读,注意读出孩子天真、活泼、嬉戏又略带撒娇的口吻和母亲的焦急与关心,细细体会纯洁的母爱。
4、拓展阅读
请学生欣赏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第二部分“我与母亲”中的一个片段,感受母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侮,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全班阅读材料,简要介绍史铁生,了解写作的背景。
对比阅读,思考“我”为什么要躲着母亲?与《金色花》中我躲起来有什么不同点?感受两个孩子对母亲的不同体悟,一种是童真的交流,另一种是懊悔的表达。学会珍惜母爱,学会善于表达对母亲的爱。
5、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谈一谈,如果我是这个孩子,我会为母亲做些什么?
小结:这是一首散文诗,不同与我们所学过的诗歌和散文,它既有诗歌简洁含蓄的特点,同时又不囿于诗歌格式的限制,具有散文闲散优美的特点。让我们珍惜点滴的母爱,她就在我们的身边,请记得好好珍惜,细细体悟,千万不要到失去了再后悔莫及。
金色花教案8
[文本解读]
《金色花》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写的一首散文诗。它通过奇特的想象,写一个孩子突发奇想,假想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去与妈妈“捉迷藏”,但又不是真的捉迷藏,而是隐蔽自己身形,暗中为妈妈做事,不让妈妈知道。诗人的目的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爱,去反映妈妈对孩子的爱,从而表现世界上最圣洁最美好的情感——母爱。
[教学设想及依据]
1、《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文学作品,要重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有自己的评价,能有自己的见解;对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有自己的感悟。因此,在教学中,要采用恰当的方式,去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本单元教学指出,学习诗歌,要在整体感悟的基础上,注重语言的品味、积累和写法的借鉴。还要学习朗读技巧,学习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去分析理解。
3、在教学中,尽可能开放课堂,给学生较为宽松的活动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从而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教学目的]
1、 学习并积累“匿笑”、“祷告”、“沐浴”等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 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策略]
采用板块式、对话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朗读显情
1、 介绍相关资料
2、 整体感悟
3、 自读,揣摩,交流。
4、 听读,比较,提高。
5、 朗读展示(或齐读)
三、解读形象
1、 提要求。
2、 学生读课文,作圈点批注。
3、 交流与小结。
四、问题探讨
五、自由写话。
六、总结。
金色花教案9
○思路综述
《金色花》从假想写起,“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依恋,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文中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像,让学生感受到想像的新奇而美妙,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课前准备
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人世间最崇高、最美好的感情。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爱,你怎样向母亲表达你的爱意呢?。(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印度有一位大文豪泰戈尔,他用一种很特别的方式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亲密感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他的.这首散文诗——《金色花》。
二、目标展示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背诵诗歌,丰富语言积累。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三、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生字:嗅摩衍匿祷。词语:匿笑。关于泰戈尔:(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2、指导朗读: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仿读。(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过渡)同学们仿读得很好,自己读一读试试。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如果学生读不好,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例:“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学生小组之间举行朗读比赛。
3、表达个人感受:教师提出评价要求:你喜欢这首散文诗吗?为什么?(喜欢不喜欢都可,言之有理即可)
四、合作交流
教师导学: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像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学生回答: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他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
请同学们品读这首散文诗,思考以下问题:
①“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②“我”为什么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什么?
③“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④“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
学生先朗读,思考,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交流
五、探究学习
假如你是那朵金色花,你能想象妈妈脸上的表情吗?
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习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
六、创造性学习
1、背诵课文,准备朗诵比赛。
2、阅读泰戈尔的《飞鸟集》。
3、请你模仿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以“妈妈,我想说爱你“为题,学写一首散文诗
金色花教案10
一、教学设想
《金色花》这首散文诗,从一个孩子的假想写起,以儿童与母亲嬉戏的画面,表现家庭之爱。在教学时,营造一个让学生感受爱的氛围,再通过多读、多品、多思、多谈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感悟爱的美好、圣洁。
二、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运用听说读写相结合的方法,把握人物性格,学会正确表达。
情感态度:体验人间挚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
如何将听说读写相结合
四、课前准备
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一幅老师自己和孩子的照片,请学生观察照片,理解人物的身份和心理,给照片拟一个小标题。
由照片中的母子情深这样一个主题引出课文《金色花》。
(二)整体感知
1、介绍金色花和泰戈尔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神圣而又美丽。
泰戈尔:印度文学家,诗人,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等,曾获诺贝尔文学奖。
2、教师范读课文
(教师的配乐朗读一定要有感染力,把学生带入到孩子与母亲这样一个嬉戏的世界中)
要求学生想像老师朗读的画面,感受其中的情节。
教师朗读课文
过渡:真希望老师刚刚能把大家带入到一个孩子的游乐世界中,下面,老师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份自助餐,想不想一起品尝一番
3、聊一聊
如果你刚才在朗读中看到了些什么,请你运用画笔将一点一滴的感受画下来。
如果你怕画不好,请你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将感受说出来。
如果你还担心说不好,那就给大家有感情的朗读一段课文。
A四人小组自由选择一种方式聊一聊,聊出自己宝贵的想法。
B集体讨论。
4、内容归纳
要求学生完成表格——《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归纳:当妈妈做祷告时我散发香气,当妈妈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到书页上,当妈妈拿灯去车棚,我变回孩子还求妈妈讲故事。
小结:我看到了一个---------的孩子(可爱善良、孝顺父母)
我看到了一个---------的妈妈(宽容慈祥、疼爱孩子)
过渡:这是一对多么可爱的母子啊,我真想听听他们对话的声音。可是,在生活中也常常听到母子之间并不愉快的声音,不信,我们一起来听听下面两段对话。
(三)能力训练
1、朗读练习
A出示两组母子间的对话,请同学理解后,有感情的表演朗读。
这一整天你都到哪里去了
不知道,别问我.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B集体配乐朗读全文
2、写作训练
本首散文诗是借助金色花的形象,来抒发母亲和孩子之间真挚的爱的,这种借助具体形象来抒情的方法值得大家共同学习。
A出示例句:
(假如我是一朵金色花,
我要散发花香沁入妈妈的心脾;
我要投落影子躲进妈妈的掌心;
我要迎风飘摇和妈妈争个高低……
那么你还希望自己是什么做什么)
B请以假如我是——开头仿照例句写一首短诗。
C佳作交流
(四)拓展想像
老师扮演一个疲惫不堪的刚下班回家的妈妈,请五个同学演孩子,为妈妈说写什么,做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1、推荐泰戈尔的三首诗。《孩童之道》《开始》《纸船》结合阅读提示,完成思考与练习。
2、今晚回家做一件实事来让父母感受一下你对他们的爱。
《金色花》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归纳
一、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作品有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修道士》《国王和王后》《摩吉多塔拉》《邮局》,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二、故事背景
《金色花》一诗选自《泰戈尔诗选》。《金色花》是他的早期作品。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获取更多资料,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园地
三、理解词义
1.匿笑:偷偷地笑。2.祷告:向神祈求保佑。3.沐浴:洗澡;借指受润泽;比喻沉浸在某种环境中。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一③段):写“我”变成金色花后开始和母亲捉迷藏。第二部分(第④一⑦段):写“我”与母亲的三次嬉戏。第三部分(第⑧⑨段):写母子对话,充满娇嗔、爱意和母子情深。
五、问题解疑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假如一词有什么作用“假如”表明全篇文章是以一种想象的方式来写的,这个词是本文的文眼。
2.“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这一段写出了孩子的什么特点本段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听着母亲的呼唤,“我”“暗暗”“匿笑”“一声儿不响”,表现了孩子的调皮、可爱、活泼、天真。
3.怎样理解“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这句话“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这是孩子对母爱的回报。快乐、活泼的孩子沐浴着母爱,想要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他懂得,母爱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
4.第④-⑦段按时间顺序写“我”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现了“我”怎样的情感在三次嬉戏中,“我”散发出香气,是暗中对母亲表示依恋;将影子投在母亲所读的书页上,是替母亲遮阳,也是暗中对母亲表示依恋;恢复原形,缠着母亲讲故事,更是对母亲的爱的自然流露。总之,这三次嬉戏都是“我”在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深切的爱和依恋。
5.怎样理解妈妈对“我”说的“你这坏孩子”的一句嗔怪上文写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孩子不见了,妈妈多么着急,这种焦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妈妈自然会嗔怪孩子,所以说“我”是“坏孩子”,嗔怪中透出的其实是至真的母爱。
五、课文主题
《金色花》通过写一个儿童把自己想象成一朵金色花,并由此引发联想:与妈妈“捉迷藏”,让妈妈嗅到花香,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等,以此来表现家庭之爱、母子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和圣洁。
《金色花》教学反思
《金色花》分为两个板块。第一板块:读。先让学生自读,标记生字词,说话句式:我想知道课文句子(字词)的读音。其他同学帮助解答。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自选片段朗读,然后在班级展示。后齐读。第二板块:品。说话句式:我从课文句子()读出了()。或我觉得()词语/句子用得好,好在()。学生能发现“笑嘻嘻”、“新叶”的“新”、“暗暗地”、“悄悄地”、“投在你所读的地方”、“落到地上”、“坏孩子”、“我不告诉你,妈妈”等词语或句子的妙处。并且用换读法理解“沐浴”(洗澡)、“披”(穿)、“穿过”(走过)、“嗅”(闻)等词语。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摇摆”、“跳舞”、“突然”(删读)、“求”等词语。最后小结,表扬同学们能够用删读法、换读法,从动作、神态、语言,从形容词、动词,从口语、书面语等角度品味语言。整节课,学生真正做到了自读深入,讨论热烈,发言积极,教师真正发挥了主导作用。在35班,个人展示后没有齐读,学生对文本还不是很熟悉,课堂效果稍弱。
金色花教案11
学习目标:
1、指 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3、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
学习重点: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学习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
学生自学
一、朗读课文,注意标画、识记文章中的重要字词。
二、读熟课文,能够有感情的朗读,注意语速平缓、口齿清楚,注意不同人物的语气语调。
三、再 读课文,能够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自学检测
一、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匿( )笑 沐( )浴 祈( )祷 花 瓣( ) 菡( )萏( ) 欹()斜
1、 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2)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3)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二、每个小组两名学生范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圈画错误并积极发表意见。
【合作探究】
1、阅读《金色花》,讨论
(1) 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的不让妈妈知道?
(3)为什么妈妈说 “ 你这坏孩子”?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2、阅读《荷叶 母亲》,讨论
(1)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有什么作用?
(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如何理解? 在文章结构中有何作用?
(4)作者在风雨中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 红莲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精读精炼】
阅读《金色花》 ,回答下 列问题。
1. 小孩子领受着母爱,那么他想着怎样回报母亲?
2、作者为什么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3、“我不告诉你,妈妈。”回报妈妈的爱,为什么又不告诉妈妈?
4、妈妈称他“坏孩子”,“坏”是什么意思?
5、这首诗用童稚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什么样的心理,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主题阅读】
纸船印象
⑴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遭遇许多事,有些是过眼云烟,倏忽即逝;有的热铁烙肤,记 忆长存。有的像飞鸟掠过天边,渐去渐远;而有一些事,却像夏日的小河,冬天的落叶,像春花,也 像秋草,似无所见,又非似不见。童年的许多细碎事物,大体如此,不去想,什么都没有,一旦思想起来 ,便历历如绘。
⑵纸船是其中之一,我曾经有过许多纸船,在童年的无三尺浪 的檐下水道航行,使我幼年时的雨天时光,显得特别地亮丽充实,让人眷恋。
⑶那时,我们住的是简陋的农舍,檐下无排水沟,庭院未铺柏油,一下雨,便泥泞不堪。屋顶上的雨水滴落下来,却理直气壮地在檐下汇成一道水流,水流因势而定,或急或缓,或大或小。我们在水道上放纸船游戏,花色斑斓者,形体怪异者,色派俨然者,甫径下水却遭沉没者,各色各样的纸船或列队而出,或千里单骑,或比肩齐步,形形色色,蔚为壮观。我们所得到的,是真正的快乐。
⑷这些纸船都是有感情的,因为它们大都出自母亲们的巧思和那双粗糙不堪,结着厚茧的手。母亲折船给孩子,让孩子在雨里也有笑声,这种美丽的感情要在年事稍长后才能体会出来。也许那雨一下就是十天半月,农作物都有被淋坏、淹死的可能,母亲们心里正挂记这些事,烦乱忧愁不堪,但她们仍然很平静和气地为孩子折船,折成比别的孩子所拥有的还要漂亮的.纸船,好让孩子高兴。
⑸童年旧事,历历在目,而今早已年过而立,自然不再是涎着脸要求母亲折船的年纪,只盼自己能以母亲的心情,为子女折出一艘未必漂亮但却坚强的禁得往风雨的船,如此,便不致愧对纸船了。
1.从文段内容上看,文章表现了哪些爱( )
A.母亲对子女的爱 B.子女对母亲的热 爱 C.孩子对雨天的喜爱
D.母亲对纸船的喜爱 E.孩子对纸船的喜爱
2.“这种美丽的感情要在年事稍长后才能体会出来”句中“这种美丽的感情”指代什么?
3.“母亲们心里正挂记这些事”句中“这些事”指什么?
4.文中划线句子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金色花教案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齐读、分组读)使学生把握诗文基调;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写诗抒情。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期待美。
1、播放歌曲《妈妈的吻》,这是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曲,20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仍然很动人,也许因为它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挚的倾诉,这种感情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
2、在学习课文以前,让我们先来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尔和印度佛教圣物——金色花。
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物,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
3、接下来,让我们自由阅读一遍课文,为进一步感知美扫清障碍。
要求掌握的字词:嗅 摩 匿笑 花瓣 沐浴 祷告匿(nì)隐藏:不让人知道。 祷(dǎo)祷告,向神祈求保佑。衍(yǎn)
二、倾情诵读,感知美。
1、大家自由朗读了这首诗,说说这首诗给你一个什么样的感觉,看看我们会不会“心有灵犀”。
(学生谈感受,主要突出表现孩子天真,欢快,和母亲关系很融洽的感情,表现母子之间的爱)
2、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的方法是不同的。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调皮,想象,快乐)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母亲焦急,我天真)
(3)我要悄悄的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我对妈妈的爱)
(4)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我为妈妈做事,心里很喜悦)
(5)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数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6)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天真,悄悄的)
(7)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的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撒娇,快乐)
(8)“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爱怜,责怪)
(9)“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调皮,撒娇)
(注:红色代表重读,绿色代表轻读。孩子的`话是天真的,调皮的,语速稍快,母亲的话是慈爱的,善良的)
3、音频范读。
4、学生表演读、评点。
三、研读品味,发现美。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泰戈尔把儿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像实在新奇而美妙。
2、“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
(三次嬉戏)
参考:母亲做祷告时,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为什么?)
母亲去牛棚,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
(看孩子为妈妈做了什么,就可以理解他的心愿。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
4、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5、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孩子 天真 淘气 贪玩 孝顺 关爱 可爱 善良
6、 妈妈是怎样的人?
妈妈 关心 担心 无私的爱 慈祥 亲切
7、小结。这首诗展现了一副儿童嬉戏的画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从童真、童趣的角度反映了天伦之乐。总之:以儿童特有的方式来回报母爱!
四、再现画面,创造美。
1.教师示范描述自己感受到的画面。
清晨朝露未晞,在铺满金色花的林荫中,飘出一个修长的身影,她的湿发披在两肩,发丝间的水滴轻轻飘落,亲吻着林间绿色的小草。妈妈悄无声息地出现在小庭院里,她缓缓地把双手放在胸口。妈妈在祈祷了,空气中弥漫着妈妈轻柔的话语。突然妈妈的双眉微微扬起,这香气从何而来?我屏住气息,一声不响。
2、请找出诗中描绘的几幅画面,根据想像,用“我感受到这样的画面——”做恰当描述。
五、创意阅读,升华美。
引入设计:同学们,金色花渐渐长大了,不能与妈妈日夜依偎了,但他对母亲依恋如昔。在他离开妈妈后,他会变成什么不知不觉地到妈妈的身边?他又做了哪些事呢?让我们一起阅读泰戈尔《金色花》的姐妹篇《告别》。
告别
是我走的时候了,妈妈,我走了。
当清寂的黎明,你在暗中伸出双臂,要抱你睡在床上的孩子时,我要说道:“孩子不在那里呀!”——妈妈,我走了。
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漪,当你浴时,把你吻了又吻。
大风之夜,当雨点在树叶中淅沥时,你在床上,会听见我的微语,当电光从开着的窗口闪进你的屋里时,我的笑声也偕了它一同闪进了。
如果你醒着躺在床上,想你的孩子到深夜,我便要从星空向你唱道:“睡呀,妈妈,睡呀。”
我要坐在各处游荡的月光中,偷偷地来到你的床上,乘你睡着时,躺在你的胸上。
我要变成一个梦儿,从你眼皮的微缝中,钻到你的睡眠的深处,当你醒来吃惊地四望时,我便如闪耀的萤光似的熠熠地向暗中飞去了。
当普耶大祭日①,邻家的孩子们来屋里游玩时,我便要融化在笛声里,整日在你心头震荡。
亲爱的阿姨带了普耶礼来,问道:“我的孩子在哪里,姊姊?”妈妈,你将柔声地告诉她:“他呀,他现在是在我的瞳仁里,他现在是在我的身体里,在我的灵魂里。”(郑振铎译)
①普耶大祭日是印度的祭神日,普耶礼是节日礼物。
六、作业延伸,追求美。
1、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
学生自由想象,用“我要变作…………“说话。
1)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2)假如我变成了一朵小小的白云,我要紧紧跟随着妈妈,使妈妈不管走到哪儿,都免受烈日无情地炙烤。
3)我想变成一个吊床,在妈妈累时,能让她躺一躺!
2、假如明天是你妈妈的生日,你们准备送妈妈一件什么独特的礼物,来表达你们对妈妈的爱,说说你们的创意。
金色花教案13
教学目标:
1、教学任务: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的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教学目的: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初步尝试用诗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爱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 导语设计
以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引入新课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他的创作有五十多本诗和散文诗集、二十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短篇小说、二十多部戏剧他著名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有《沉船》《戈拉》《小沙子》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伟大作家泰戈尔的散文诗,可以说影响了中国一代文学先驱他的散文诗如“心有灵犀一点通”一般地打动并启发着中国新一代的女诗人,女散文家——冰心她写的颇有影响的《寄小读者》,便是最好的例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金色花》
二、 学生朗读诗,教师给予必要的朗读指导
1、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得通顺流畅
2、要求学生美读课文,读出语调、语速、重音、节拍,读出情感
朗读诗歌,须注意以下几点:
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轻松活泼,应读出儿童特有的调皮
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表现的内容是欢快的,激动的或紧张的,速度要快一些,表现的内容是悲痛的,低沉的或抒情的,速度要慢一些”
根据诗歌意境,确立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根据语境的关系,确立诗句的停顿
3、教师范读,学生放声朗读
三、 师生共同研读
1、学生齐读《金色花》,整体感知诗意
2、学生谈读诗的整体感受,说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1)、把学生分成六组,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谈读诗的整体感受
(2)、各组选代表在全班交流,概说诗意
全诗展现了一副儿童嬉戏的画面画面的中心人物是“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突发奇想,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在一天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我”天真稚气,却藏着自己的秘密,不让母亲知道,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3、选一个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读诗歌,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想象诗歌描绘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的诗情画意
4、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吗?为了跟妈妈捉迷藏吗?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吗?
(“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是为了实现自己小小的心愿,为妈妈做点事,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2)、“看着你工作”“你会嗅到花香”“江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都是为了什么?
(“我”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嬉戏,看着妈妈工作;在妈妈祷告时,悄悄地开放花瓣,散发香气,让妈妈沐浴在花香中;在妈妈读《罗摩衍那》时,将影子投在妈妈所读的`书页上,替妈妈遮阳都是为了回报妈妈的关爱,给妈妈带来一些幸福)
(3)、妈妈为什么反而责怪孩子呢?还骂“你这坏孩子”,是什么口吻?孩子为什么不告诉妈妈自己做了不少好事?
(可以想象,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惊慌紧张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孩子,自然又惊又喜,嗔怪孩子
嗔怪中透露出的是至真的母爱
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瞒着妈妈天真稚气,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妈妈的感情)
5、悟读诗歌,进一步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金色花,印度圣树,开金黄色碎花我们中国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印度也一样诗人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是在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
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金色花是诗人新奇而美妙的想像)
6、品读全诗,学习借鉴本诗的手法
这首诗诗人想象“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表达纯真的母子之爱,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情是本诗的独特手法
请同学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表达对父母的爱
当你沐浴后,
当你吃过午饭,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四、 课堂小节
《金色花》是一首着重从描绘孩子动作、心理的角度来表现母子亲情的散文诗,全诗想象丰富、新奇而美妙,抽象的母子深情物化为美好可感的具体形象,给我们留下了鲜活而深刻的印象
灿烂的金色花,承载着浓浓的亲情同学们,沐浴在母爱中的我们,该选择什么来寄托朴实纯真的母爱呢?
五、 布置作业
小时候,我们肯定有过美好的心愿,想帮助妈妈减轻劳苦,以表示自己长大了,结果却适得其反,引来了妈妈的嗔怪以至责备
岁月的沙滩积淀了人生中至为宝贵的黄金般的记忆 采撷一瓣心香,献给我们的妈妈,好吗?
请写一篇文章,借鉴《金色花》的写法,不少于500字
板书设计:
捉迷藏 看妈妈工作
悄悄开放散发香气 爱与人性
金色花 变成金色花 投影到妈妈所读的书页 的
跳到妈妈面前突然现身 美好圣洁
与母亲对话
教学反思:在教学这篇美和爱的文章时,自己和学生的关系也如圣洁的金色花般让人迷恋我们的老师孜孜不倦地在美的领域中开垦和耕耘不是用鞭子去惊醒学生,而是用微笑用爱去溶化学生;是用善意用爱来感化学生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老师,不仅仅充当了一个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更是充当了一个爱的传播者在润物细无声中,悄悄地播撒了师爱的种子,犹如圣洁高贵的金色花般地让人恋恋不舍金色花——孩子、母亲——学生、老师——是世界上最圣洁的爱的圣花!
金色花教案14
一、 导入 ――5
播放歌曲《妈妈的吻》
导入语:
这是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曲,20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仍然很动人,也许因为它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挚的倾诉,这种感情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与它同样题材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
泰戈尔是印度伟大的诗人、作家。他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有《沉船》、《小沙子》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过渡】下面,我请三位同学和我共同完成这篇文章的范读。
二 、朗读 ――10
1 师生共读 师读1、2、3段,一位读4, 一位读5、6, 一位读7、8、9 。
【过渡】三位同学读的都很不错,接下来,我想请其他同学起来试一下,选一段你最喜欢的场景。在这篇文章中,有很多孩子跟妈妈嬉戏的场景,选一部分你最喜欢的`,读几句话也可以,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下,看看你是不是能把孩子的个性表达出来,把孩子的感情表达出来。如果读得好,我们在座的同学就给他以掌声来表示肯定。来谁愿意试一下。
2 学生试读 (选6人)
三 、 以读带问,引出重点(母子对话)的朗读分析 ――15
1 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 妈妈是怎样的人?
【过渡】刚才这些同学读的过程中,你们为什么会给予掌声?因为他们读的怎么样啊?
(读出了感情,读出了个性,或者说,我们听他们读了以后,感觉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啊?)
【板书】孩子 天真 淘气 贪玩 孝顺 关爱 (还有没有?这个孩子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啊?)可爱 善良
【过渡】那么,从同学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妈妈又是怎样的人呢?
【板书】妈妈 关心 担心 无私的爱 慈祥 亲切
【过渡】慈祥、亲切,为什么呢?
(孩子变成金色花,玩了一天,妈妈也没有责怪孩子)
那么,妈妈是怎么说的呢?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妈妈的话中,哪个词应该强调呢?妈妈一天没有见到孩子,此时一见,什么心情 ?
(担心)
那么,哪个词应该强调呢?
(哪里)
坏孩子是什么含义?该怎么读?
(嗔怪、担忧、焦虑、欣喜交织在一起的情感 假装生气 亲切)
孩子不回答妈妈的话,是撒谎吗?那是什么?应是什么语气?
(顽皮 撒娇 得意洋洋 淘气 天真 机灵)
四 、再读 ――5
1、朗读比赛
【过渡】好,现在大家可以自由组合,一人读妈妈,一人读孩子。看哪组读的最好?人物的感情表达的最贴切?(选3组)
【过渡】好,下面,我们请全体同学带着感情,把整篇文章朗读一下,再次感受一下这母子之间深深的幸福和甜蜜。
2、齐读全诗
五、延伸拓展 ――10
转入另一首诗《审判官》,
如果说金色花侧重于表现孩子对母亲的倾诉,那么泰戈尔的另一首诗《审判官》则展现出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 。同学们来欣赏一下:
师读
同学们,这就是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声,这就是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写照,谁不应该感谢母亲,报答母亲呢?泰戈尔笔下的孩子愿意变成一朵金色花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如果你也具备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去随意变化,那么你想变成什么来表达你对自己母亲的满怀爱意呢?
【学生活动】
六、作业
今天讲给老师听还不够,还应该讲给你们的妈妈听,所以,今天的作业就是:假如明天是你妈妈的生日,那么在贺卡上写一段话给你的妈妈,有一个要求,用“假如我变成了什么”作为这段话的开头,表达你们对妈妈的爱。
金色花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匿笑、祷告、嗅、摩、衍等字词,积累语言。
2、通过反复诵读,揣摩语言,初步体会鉴赏诗歌的方法。
3、初步理解诗歌意象及借物抒情的方法。
4、感受诗歌轻松愉悦的意境美,温馨圣洁的情感美,体验人间至真至纯的母子深情及诗人博爱的胸怀。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创设情境
教师以舒缓深沉的语气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在20xx年6月的《语文新圃》上刊载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有一所破旧的山村小学,一位年轻的老师正在昏黄的灯光下,批改着学生的作文。作文题目是《我的愿望》。孩子们的愿望很多,也很美好:有的说长大要当解放军,有的说要当老师,有的说要当大老板……突然,一行字闯入老师的视线:“我的愿望是当一条狗。”老师又惊奇又好笑,接着往下看:“我爸爸不幸死了,家里只剩下我和妈妈。山村的夜很黑,听人家说黑夜里有鬼。我很怕鬼,妈妈也怕,只有爸爸不怕,可是爸爸已经不在了。还听人们说,家里有狗,鬼就不会来了,可我家连狗也没有。我多想变成一条狗,夜夜守在妈妈的门口,那样妈妈就不再害怕了。”读到这里,老师的眼睛湿润了。
师: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如何?你想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①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以这个小故事导入,并适时提问,既开篇就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与内心情感,又切入主题,一石二鸟。
(二)初读感知
1、自由出声朗读。(要求读得流畅,读准字音)
2、指明个别朗读。(穿插识字环节:匿、嗅、祷、摩、衍等)
3、思考讨论:诗歌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请发挥想象,把诗中描绘的情景想象成一幅画面,用一句话概况)
设计意图:初读环节,意在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并在通读中扫除文字障碍,落实字词教学。
(三)美读探究
师:诗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该如何读出这孩子的个性与情感。诗中的妈妈是怎样的妈妈?该怎样读出妈妈的心情?
1、小组合作品读,互相揣摩朗读的节奏、重音、语气、语调、情感等。
2、指明个别朗读,读后点评。(哪句话或哪个词读得好,哪句话或哪个词读得不够好,请说出理由,并试着朗读。)
语言品味重点语句参考:
①“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句中妈妈的话语要读出焦急的心情。从“暗暗”、“匿笑”中体味孩子的调皮、可爱。
②……我便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句中“突然”表现孩子调皮、可爱的个性,同时表现要给妈妈带来惊喜的心情。“求”表现孩子撒娇的天性和恋母、爱母的情感。
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句中“坏”字读出母亲又惊喜又嗔怪的语气,贬词褒用,表现出母亲对孩子深深的关爱。
④“我不告诉你,妈妈。”
——句中“不”字拉长读升调,读出孩子的撒娇、调皮、天真、得意的语气。)
3、听录音精彩片断朗读,对比再点评:录音读得好,还是学生自己读得好,说出理由。
(这环节有条件可尝试一下,鼓励学生说真话,敢于质疑专家,肯定自己。说不定学生的朗读更切近诗中孩子的真实情感。)
(四)助读感悟
师: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1、 生自主讨论交流。
2、 借助课文注解理解: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把儿童想象成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既赞美了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着母爱的光辉。
师:从文中你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 生各抒己见,体会情感。
2、 介入资料,走进诗人内心世界:
资料一、泰戈尔,印度诗人、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1924年曾来中国,并著书、撰文,表达对中国人人民的情谊。一生写有诗集五十多部,中长篇小说十二部,短篇小说百余篇,戏剧二十余种。主要作品有诗歌《暮歌》、《晨歌》、《吉檀迦利》、《飞鸟集》、《园丁集》等。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在印度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但是他是一位不幸的人,幼年丧母,青年失去心爱的人,中年妻子病逝儿女夭折。但这些不幸笼罩在他身上,他仍然写出如此充满童趣,充满母爱的.文章,可见他心中对生命的爱,对自然的爱,对所有一切的爱,是何其博大!
资料二、“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 ——泰戈尔
设计意图:此环节修改,介入资料一、二,①意为帮助学生更加深入解读文本,更加深刻体会诗人内心情感。②让学生在体会世界伟人博大胸怀的同时,得到情感心灵的熏陶和陶冶,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
(五)拓展抒写
1、结合实际,谈谈感悟:你从诗中悟到了什么,你想怎样回报父母的爱?
2、真情表达,借物抒情:以“假如我 ”句式,写一句话表达对父母的爱。
设计意图:①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生活体验来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并水到渠成进行情感体验和思想教育,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母爱犹如春风细雨随时沐浴着我们的身心,只是平时缺乏感受。
②以“假如我_____________”句式写话,为了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及时运用文中所学借物抒情的方法。
(六)作业延伸
1、学做诗人,请把课堂上所写的这句话,拓展成一首小诗,或一段话,来表达你对父母的爱。
2、积累知识,收集有关母子之爱的诗文、名言或典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3、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诗人。
设计意图:
作业①:为了学以致用,落实巩固能力目标。
作业②③:学习语文功夫在课外,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拓展是新课程的理念之一。
总结:同学们,母子深情是人间至爱。母爱犹如一股涓涓细流时刻滋润着我们的心田:一声轻轻的叮咛,一丝会心的微笑,甚至烦人的唠叨,严厉的斥责……都是浓浓母爱的表现。可我们有时却忽略了,不懂得感受,不懂得珍惜。如今请让我们学会珍惜,学会回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