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案(通用2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科学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科学教案 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重在研究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即是前两课的延伸与扩展又是后一课的铺垫,地位很重要。本科内容逐渐递进,从生物间广泛的“伙伴”关系和“竞争”关系入手,深入到具体的食物关系,引入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展现生物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再由此启发学生思考食物关系的断裂将会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人类在其中可能发挥的破坏作用,为下一课学习生态平衡做好准备。
教学内容分两部分:一是研究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认识食物链,初步了解食物网。二是思考破坏自然界食物关系断裂将会造成的严重后果。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科学已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探究学习。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接触《科学课》已有3年多的时间了,已形成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学生也有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对自然界的动植物充满着好奇,喜欢多方位的观察与了解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在教学中老师如何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观察探究将受到很大的挑战。为此,我对本课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科学地探究思考起到有效地引导。而自然界中动植物间的食物链与食物网对于学生来收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各种食物链的资料。
2、能够把食物链中的生物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能够分析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二)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食物网。
2、知道食物链的组成。知道食物链的营养来自于绿色植物并会书写食物链。
3、认识食物链上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
2、知道食物链被破坏的后果,能自觉地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了解生物之间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
(二)教学难点:能够完整的找出、写出食物链。
五、教学方法创新:
(一)选择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
本课宜采用由直观思维到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思维的`教学方法。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
通过图片、动画及影视等手段把各种动物之间食物关系演示出来,变得直观、具体、形象,学生易于理解。
(三)媒体、网络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让学生人人动手画出几种动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演绎、归纳总结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运用问题驱动法,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发挥“整合”的作用。
让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使更多的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符合儿童身心、智力发展的有效活动。
六、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师: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在同一个区域里往往生活着许多不同的生物,它们有的是相互合作的“伙伴”,像蜜蜂和花。有的是相互敌对的“竞争者”,像田鼠和猫头鹰。但是,到底是什么把这些不同种类的生物联系在一起的呢?
【设计意图:导入采用了激发学生的提问法。并抛出了两个词“伙伴”“竞争者”,学生一听来了兴趣,接下来本课的新授内容做好引导】
2、探究新授:
(1)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请同学们在看地过程中思考,在这个故事中有几种动物?这些动物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结果怎样?(课件播放)动画看完了,谁能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你能给这段故事用一个成语起个名字吗?螳螂以蝉作为自己的食物,黄雀以螳螂作为自己的食物,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板书:蝉螳螂黄雀)科学上,规定了用箭头来表示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箭头要指向吃者。(统一用“→”表示“谁被谁吃”的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动画片,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那蝉又吃什么呢?(完善板书)这样我们的食物关系就完整了,就像这些动植物一样,自然界中的生物之间这样一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称为“食物链”。(板书:食物链)
(3)在大自然中有许多的食物链,像这样的例子你还能说出几个吗?看来同学们的生活经验不是很丰富,大家还需要多用心观察生活。
【设计意图:教师设问,让学生分组进行研讨、交流,充分体现小组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
(4)这次,老师请来了3位生物朋友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浆果、田鼠、猫头鹰),咱们来看看他们分别是谁?请小组同学合作找到他们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小组讨论1分钟、生汇报)
【设计意图:教师设问,让学生分组进行研讨、交流,实践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教学方式,可以突破教学难点。】
(5)我们来观察一下这几组食物链,它们有什么相同或者相似的地方?这几条食物链是从什么开始到什么结束的?学生讨论1—2分钟。
(6)(食物链的源头都是植物,终点都是凶猛的食肉动物)在每条食物链里,植物充当什么角色,我们同学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科学家把像绿色植物这样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命名为生产者。(课件出示)那么凶猛的食肉动物呢?咱们也来给它起个名字!科学家把像动物这样以其他生物为食的生物叫做消费者。但是,植物的养料又从哪里来的呢?(生答:阳光、水分、空气等)除了大家介绍的这些无生命物质,老师还要给大家介绍一个在植物养料供给上的重要角色,它就是分解者。(媒体介绍什么是分解者)分解者不仅分解小动物的粪便,还分解一些动植物的残骸,把它们分解为植物可以吸收的养料。哪些生物可以充当分解者呢?同学们了解地真多,比如说:蘑菇、蚯蚓、细菌、屎壳郎等等它们都是分解者。但是,我们在食物链中并不能发现它们。因为他们无“捕食”行为,也没有“被捕食”行为,所以不写进食物链。
【设计意图: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总结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定义】
3、合作探究,理解新知
(1)(课件出示图片)咱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下面这些生物之中,哪些是生产者?(生答)哪些是消费者?(生答)哪些又是分解者?(生答)先请一名同学说说都有哪些植物?(1名同学发言)
(2)在清楚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后,我们来个小竞赛,有信心获胜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种生物,(鹰、青草、蛇、鸟、牛、老鼠、谷物、兔、鹿、狐狸)请一名同学说说它们都是什么?请小组同学合作在记录单上画、写食物链。比一比,哪组画地多。
汇报:很好,其他小组有不同意见吗?
同学画出了这么多的食物链,老师课前也画好了,同学想看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新知,明确难点,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给学生营造亲自动手找出多条食物链的情景,使学生在亲自动手“寻找”的过程中,把知识转化为方法,把方法转化为实践能力。】
4、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观察这些连接在一起的食物链,你发现了什么?这些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什么形状呢?科学家给它取个形象的名字,叫做食物网。特别注意一下老鼠和鸟,看看它们被吃了几次或者吃多少种食物?也就是说,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
(2)说一说:万一其中的一种生物灭绝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维护生态平衡,下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
(3)人类与大自然也通过食物链和更复杂的一些食物网而相互联系,如果,在这张图上我们再增加人,你还能找出一些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吗?这个研究任务就留给同学们课后去完成好吗?
5、板书设计
食物链
树叶→蝉→螳螂→黄雀
(学生举例)
浆果→田鼠→猫头鹰
小学科学教案 2
教学目标:
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知道垃圾等对土壤的危害。
2、意识到土壤的重要,能够感激土壤;能够在自己的行动上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环境意识。
教学准备:
1、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表格。
2、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土壤和我们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
(1)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
(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
(3)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
(4)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
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1)小组交流: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1)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4、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1)小组交流: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小结: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
(4)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
(三)拓展创新:
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报。
教学反思:
学习本课后,学生感知土壤资源的缺乏,认识了保护土壤的意义,并提出了保护土壤的想法。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小学科学教案 3
教学目标:
1、了解放大镜是不同于普通镜片中间厚两边薄的镜子。而且它还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
2、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3、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增强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
了解放大镜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难点:
学生正确、规范使用放大镜,体验到放大镜不仅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还能看到物体的许多细节。
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三种)、教学课件。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有不同放大倍数的)、小六字号的字条、树叶、普通的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学方法:
实际操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了特殊的宝贝过来和大家一起来玩,想必这节课会很有意思,(伸出用布包的镜子来)你们猜这是什么呀,那有谁可以过来摸一摸这是什么啊。
生:可能是个小镜子,硬硬的……
生:可能是只笔。
师:那我们怎么才能知道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生:打开看看。
师:对。当你从表面不知道这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打开的方法看一看。(郑重的把包的放大镜放在展示台上慢慢打开上面一点)师:现在猜一下,这里会是什么。
生:镜子。(再打开下面一部分)
师:这是什么?
生:木棒,木棒。(再全打开)
生:是把的圆镜子。
师:到底叫什么名字呢?
生:放大镜。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见我爷爷拿过。
生:我家里有。师指着另一个知道的孩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师:对,它真的就叫放大镜。(板书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放大镜的秘密好不好。(把放大镜的图片放到黑板上,把放大镜的名字放上去)
二、活动一:认识放大镜的构成
师:平时玩过放大镜的举手。生举手。你是怎么玩的?
生:老师我拿着放大镜去照蚂蚁来。
生:我去照字来。
生:我没玩过放大镜。但是我玩过我奶奶的老花镜来。
师:每个小组长的桌洞里,我给每位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放大镜(3个低倍,1个高倍)大家想不想玩?
生:想玩。
师:想玩可以。但是老师有要求,会玩的才能玩。老师的要求你能做到吗?
师:小组长轻轻的拿出来。注意要求一放大镜是玻璃做的,我们要轻拿轻放。要求二不要拿着放大镜对着太阳,那样会灼伤眼睛。明白我的要求了吗?
师:老师就喜欢遵守规则的小朋友。
师:好。那我们先看一看摸一摸它和我们普通的玻璃片有什么不一样生看摸。
师:你们有什么新发现了吗?
生:中间厚两边薄。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我一摸就摸出来的。
师:那你给大家摸摸看看吧。
生:我摸中间时两手有这么大的距离,而摸这里边上就有这么大的距离。
师:你们都摸摸自己的放大镜都是这样的吗?
生:我发现放大镜的外面都是有个塑料框。
师:他说的是真的吗?赶快举出你的放大镜看看是不是这样的呢。
师:哦,都有个塑料框。太棒了,他把每个放大镜都有的共性告诉大家了。你是一个会总结的孩子。(板书名称)其他小朋友还有什么发现?
生:还有个把。
师:看看是不是都有个把。我们把这个把称作镜柄。
三、活动二:学习放大镜的.使用
师:孩子们真聪明我们认识了放大镜。大家想不想运用上它来观察新事物。
师:先别着急观察之前我们仍然有要求。大家来看一下大屏幕,(使用放大镜时,手持放大镜柄,用放大镜慢慢的靠近想观察的事物,直到看清物体为止,观察你想要观察的事物和之前有什么不同,注意放大镜不要晃动哦)?
师:现在你明白了吗?明白了。
师:谁再展示展示应该怎样来使用放大镜。生展示。
四、活动三:运用放大镜去观察新事物
(设计目的:学会借助工具观察事物)?
师:真不错。你是个活学活用的小孩子。好现在我们就去观察个字条。能玩出新发现的孩子老师才喜欢。
师:组长拿出1号袋,拿出里面的字条。开始玩吧。师下去观察孩子的发现。
生:能把物体放大。
生:我的放大镜放的大。
师:放大?是吗?那你上来演示一下它怎么放大的吧。(孩子来展示台先把字条放上去。
师:你们记住多大小了吗?你放大给其他同学看看。生放上放大镜来看)
师:放大了没有吗?真的能放大。
师:有没有小朋友感觉你放大的比他的还要大呢。高倍的放大镜上来演示。
师:老师这还有个放大镜,老师也试试。再放上一遍。刚才我们发现放大镜放大字了,那它除了能放大字它还能放大别的吗?同学们想不想研究一下。
师:你们想放大什么?
生:(发散思维说)放大指纹。
师:可以放大你身体的任何部位。
生:可以放大字体。
生:可以放大笔,文具盒。
师:你们想用放大镜观察这么多的东西啊。你们感兴趣的这些东西都可以用放大镜来观察。但是很遗憾,今天老师没有把小朋友们想观察的东西都带过来。但是每个小组老师都给大家准备了(课件招打出来)昆虫的盒子,里面有小蚂蚁、瓢虫、树叶或标本。同学们用放大镜来观察这些事物,来看看它们放大后到底是什么样子好不好?好。观察。
五、观察交流。
(设计目的:知道放大镜能观察物体的细节)
师:记住观察的时候要告诉我放大了之后他们是什么样子。
师:谁有新发现了。有两个以上发现的先上来展示。生把东西放上实物展台。先说你发现了什么。然后用放大镜在展台上展示一下。生展示观察蚂蚁。
生:我看到了蚂蚁肚子上有斜纹了。
生:我看到腿上的花纹了。
生:我看到蚂蚁的嘴巴了。
师:本身我们不用放大镜看不大清楚这么多细节,而用了放大镜我们能看到这么多的细节。(板书: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物体的更多细节)
师:谁还观察了蚂蚁。你还有不一样的发现吗?那你也上来展示一下吧。我们今天是运用放大镜观察了我们想观察的事物,你知不知道生活当中,叔叔阿姨是用放大镜观察什么了呢?你们想不想知道?(放视频看放大镜的应用,望远镜是变形的放大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明了各种特殊的放大镜,他们的作用就更大了。
六、拓展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保持爱探索的精神)
科学家利用放大镜制作了这么多的工具。那我们能不能利用身边的事物来制作一个放大镜呢?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滴管和水,你知道吗,用他们也能做出放大镜来。这是滴管,我把它放到水里使劲一捏,滴管就吸饱了,然后我把里面的水放出来,它有可能就会变成一个放大镜,你们信不信、你们试一试,你想放大什么,你就把吸饱的水滴在你想放大的小物品上(注意小物品不要比水滴大)
生开始操作。
师:怎么样你成功的发现放大了吗?生:看到了。
原来水滴也是天然的放大镜。看来科学无处不在,在我们的身边就有。
总结:我们这一节课都在玩什么呀?放大镜。玩放大镜你都发现了什么呀?我知道了……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一种科学上观察的工具—放大镜,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工具帮助你们进行科学观察你们愿不愿意继续学科学呀?让我们一起一下口号。”我们爱科学”。
小学科学教案 4
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室外)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
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
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7、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45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8、带读提示语。
9、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10、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杭州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小学科学教案 5
教学目标
1、初步通过查阅资料进行专题研究,初步了解和体验专题研究的基本态度。
2、了解人类进化的过程,关注一些和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3、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培养学生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经历和体验通过查阅资料进行专题研究的完整过程。
教学过程
1、对选择的主题做出猜想之后,就要引导学生关注事实与证据,这是专题研究的核心环节。
2、计划与组织。
在以往和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的计划与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知道了做好研究准备的基本方法和内容。教师可以组织研究相同问题的学生先进行商讨,并制订出研究计划,然后集体交流和评议,再修改完善研究计划。教材设计了一个范例,从计划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学生制订研究计划给予适当的指导。
3、事实与证据。
教师引导学生按照计划开展专题探究活动,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寻找证据。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学校图书资源比较丰富,能够上网查阅资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认真组织学生利用课堂或课外时间搜集资料;如果学校没有足够的查阅资料的条件,而学生家庭具备这些条件的,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籍或网站,让他们利用梨外时间查阅资料,搜集证据;如果学校和学生家庭均不具备足够的查阅资料的条件,教师课前就要认真准备原始材料,以便在课堂上供学生查阅。
(2)、教师一宽一要指导学生做好资料卡,为后面的整理和交流提供丰富的材料,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记录,注意证据的科学品质。教材中呈现了三个资料卡和一个采访记录,分别是探究小组和奇妙小组搜集的资料,就是要引领学生重视填写资料卡,重视把搜集的资料记录下来。
(3)、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摊材料和证据。
4、整理与分析。
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往往是杂乱无章的.,资料的来源也不尽相同。对这些数据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解读,是专题研究的重要步骤,也是思维加工的过程。教学时,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与讨论:哪些可以作为证据验证我们的猜想;哪些不符合我们的猜想;哪些是相互矛盾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然后,可以开展集体交流,汇报小组形成的结论,对于不能形成统一意见的要组织全体学生讨论,集思广益。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各个研究小组提供对问题的解释,与大家交流和分享。
活动延伸
对于研究问题如果不能形成统一结论,可以将不同的解释展示出来,让学生继续查找资料,继续关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这样非常有益一于学生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千万不要直接肯定或否定,强制学生认同某个解释。
小学科学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有不同的月相(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新月)。
(2)知道月相有每月经过蛾眉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再到新月的变化规律。
(3)了解月相变化的成因。
2、科学探究
(1)能持续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月相,找出月相变化的规律。
(2)能依据模拟实验的现象推理、分析并得出月相变化的成因。
3、科学态度
具有长期坚持观察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知道有不同的月相,坚持持续观察、记录一段时间内的月相,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及成因。
三、教学准备
课件、月相变化动态gif、乒乓球、手电筒。
四、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生活情景:在电影院,影片中的嫌疑犯辩解道,“我昨晚借着月光,看见他从牛棚中偷走了牛”。但警察却说,“那天根本不可能有月光!”看电影的小朋友就有了疑问,“为什么那天没有月光呢?”
产生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月相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学生一般都知道有几种不同的月相,间接的会认为每天都可以看得见月亮(除了天气原因外)。而且学生不会每天去观察月亮,因此极少会有学生知道新月的存在,自然也就不了解在新月的时候是没有月光的。于是就会产生疑惑,“为什么警察这么肯定没有月光?”
驱动任务:什么时候月亮没有月光呢?
活动1:月有圆缺变化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都见过月亮哪些样子啊?
学生经过交流,他们会发现月亮有多种形状,有的时候像圆盘,有的时候像镰刀……这时,教师提出月相的概念,月相是对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状态的称呼,并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几个典型的月相及其名称:满月、上弦月、下弦月、蛾眉月。
在认识月相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弯弯的蛾眉月怎么就变成了圆月?”引导学生思考月相是如何变化的。
活动2:月相变化有规律
月相是有变化的,经常在农历十五的'时候能见到满月,月相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教科书上的表格是妍妍从满月开始,在一个月内每天观测月亮,记录下来的月相,同学们分析妍妍的月线观测记录,你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了吗?
学生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能发现,月相呈现“满月——下弦月——蛾眉月——看不见月亮——蛾眉月——上弦月——满月”的规律。此时,教师再指出“看不见月亮”的时候的月相称为新月,然后再回应驱动页的问题,学生就能明白是真的有看不见月亮的时候。
活动3:月相变化成因
月相有规律的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做模拟月相变化成因的实验来探究吧!
用电筒光模拟太阳光,用涂黑的乒乓球模拟月球,观测者的眼睛模拟地球上的观测点。
以观测者为中心,乒乓球分别放在八个方向,电筒光一直平行一个方向直射乒乓球,观测者观察并记录不同方向的乒乓球亮面的形状。
结论:综合模拟实验的现象,发现由于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内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导致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射到的亮面形状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月相变化。
五、课堂小结及交流分享
同学们小结出本节课了解的内容,月亮不同形状的名称,月相变化的规律及其成因。并尝试在生活中坚持长时间地观察月亮,了解其真正的月相变化。
小学科学教案 7
【设计思想】
一、力求教师认识到位。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在教学实施中,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是全过程的,也可以是部分地进行,如某些课侧重在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假设和预测的训练,某些课则侧重在制定计划和搜集信息的训练。”
二、力求教师指导到位。科学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并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尤其是针对三年级的学生,我们认为应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
三、力求思维训练到位。我们要把课的重点放在实验计划的制定、交流、讨论、修正、完善、筛选上,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锻炼解决问题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态度,初步习得科学方法。
【教材分析】
沉浮实验仍旧是对木头、纸、金属、塑料这四种常见材料物理性质的检测和探究。在这节课的沉浮实验里,我们只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到在水中的沉浮能力也是材料的一个重要物理性质。由于木头具有浮在水面的明显特性,因此教科书对木头的特性研究安排在沉浮实验后面进行。通过对木头制品用途的调查和生活经验的梳理,学生将丰富对木头特性的.了解,并强化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教学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2、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的材料有关。
过程与方法:
1、用简单实验的方法检测材料在水中的沉浮,通过比较发现材料的不同物理特性。
2、选择适当的词语定性描述材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
2、认同物理性质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观点。
3、增强保护森林、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材质有关。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从木材在生活中的用途推断木材的特性。
【教学准备】
每组两份或两份以上大小、形状相近的木材、金属、塑料、橡胶、玻璃等。水槽、多媒体课件。
小学科学教案 8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小谜语,请同学们来猜一猜?“奇妙奇妙真奇妙,看不见来摸不着,动物植物都需要”
师:你们知道空气在哪里吗?(板书课题)
师:今天就让我们从“空气在哪里”开始研究吧。学生有兴致的猜谜语。
学生猜测交流。创设情景,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空气的探究兴趣。
二、大胆猜想,实施探究
实验导入:
活动一:寻找空气
1、借助各种媒介寻找空气
师:空气对于我们非常重要,它在哪里?我们怎样找到它?
2。、巡视。帮助学生实验。
3、。交流反馈,总结寻找空气的诸多方法,感知空气的真实存在。
师:请各小组派代表带着实验单到前面交流你们的收获吧。
3。教师针对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小结。
4、用多种方法寻找一种物体中的空气
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证明塑料瓶中空气的存在。(实验材料二)
5、对学生寻找空气的情况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到底在哪里。
活动二:空气有重量吗?
1、师:刚才大家开动脑筋,想了许多办法,找到了我们的朋友——空气,那么它有重量吗?
2、师:怎样证明我们的猜测呢?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设计一份研究方案吧!
3、师:试着来执行你的设计方案,并在书上记录下你的.研究结果。你还有什么新的想法或设计也可以写在这里。
4、师:你愿意与大家交流一下刚才的实验设计和结论吗?
学生交流。
5、师:好极了,在自己设计的实验中,你观察到了空气有重量。
活动三:能力拓展,空气能从一个杯子跑到另一个杯子吗?
1、教师提问“空气能从一个杯子跑到另一个杯子吗?”
2、教师实验,让学生观察,激起学生动手尝试的强烈欲望。
3、鼓励学生课后实验,将实验兴趣的激发延伸到学生课外之中。
4、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对自己的哪个发现最满意?你觉得哪位同学的想法最有创意?。
1、学生先自我猜想,然后在组内进行讨论、交流。组内制定方案。
2、。实验验证,探求寻找空气的诸多方法。各小组按照讨论的实验方案,检查实验记录单,打开实验材料(一),开始有序实验。
3、。各小组派代表带着实验单到前面交流。
4、学生用多种方法证明塑料瓶中空气的存在。(实验材料二)
5、思考:空气到底在哪里?
1、学生根据经验猜测。
2、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将这些想法予以整理。
3、小组内实施探究。
4、分小组展示交流。
1、学生猜想。
2、学生观察。
3、课后动手实践。
4、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观点。
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与巧妙设计,从而寻找更多的研究方法,并动手进行操作,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
这一活动按照“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启发学生小组合作,自行想办法解决问题,选择自己需要的实验材料,设计科学的实验方案来证明空气是否有重量。活动中指导学生把实验方案设计周密。并时刻关注学生的活动进展情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引导学生探究是无止境的,科学实验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将科学探究的兴趣引导课外。
引领学生在谈话中总结本节课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进步,评价自己和同伴最得意之处,给学生提供一个回顾、分享、愉悦、鼓励的交流机
小学科学教案 9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上的动物不仅身体构造不同,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也不同;
2、初步了解常见的6类动物分类方法: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类、爬行类、两栖类。
3、初步了解6类动物的主要特点。
4、能通过合作形式整理总结出动物的共同特征。培养小组分工、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寻找动物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
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做出科学判断。
【教学准备】
教学用的6种典型动物图片或标本。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引入
1、从旧课引入。
(提供6种典型动物的图片,引入教材第一段)
2、引发学生开展讨论。
3、从讨论活动中捕捉探究的问题。
1、回忆上一课的活动内容。
2、学生说说这6种动物的特点。
3、小组讨论。
引发探究的兴趣。
二、寻找相似动物的特点
1、提供丰富的动物图片。
2、说说为什么这样找?这样找的理由是什么?它们怎样相似?
1、先找出一种与猫、鸽子、金鱼、甲鱼、青蛙、蜻蜓相似的动物。
2、分组将其他的动物分别归类。
初步培养学生的分类科学素养。
三、逐步建立浅近的概念
1、将看法一致的`动物分别列在表格中。
2、将看法不一致的动物罗列出来。
3、运用先前达成的共同特征来分析该种动物,如果看法达成一致则列入表格,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教师则提供进一步的资料(主要是形体特征和行为方面的)。
4、提供科学家的分类依据和命名方法,交流:我们的看法与科学家的分类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修改和补充?
1、说说这样处理的依据是什么?(初步抽象出共同特征)
2、各方面陈述自己的理由。
3、进一步抽象各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并为每类动物命名。
4、还有哪些动物和这6类动物都不相似?蜗牛是哪类动物呢?
初步培养学生根据事实作出判断的能力。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四、寻找动物的共同特点
1、这些动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2、教师总结动物的共同特征。
1、小组讨论。
2、交流,达成一致。
从找相似的动物实践上升到理性的认识。
五、作业
学生完成作业。
小学科学教案 10
一、课程目标:
1、激发学生探究物体与物体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的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分析资料,以控制实验、模拟实验、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假设等探究能力,鼓励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指导思想:
1、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的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普适性的统一。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新教材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和学生以前所学相比,难度较大。
四、教学措施:
a)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
b)建立科学文件夹,记录学生在科学课上的学习进展情况。文件夹包括以下内容:科学课笔记本、自己搜集的文字、图表、图片、照片、观察报告、实验报告、记录表、评价表等。并在期末对学生做的文件夹进行展示与评比。
c)发挥评价对学习和教学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d)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e)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f)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习惯。
g)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h)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小学科学教案 11
一、教材分析
植物王国的奇事,十分有趣。从植物妈妈的“办法”中,我们能感到大自然的奇妙。
这篇课文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我们在备课和上课的时候,都要多读,在读中去感悟课文的韵律美,去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精妙,去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二、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重点:识字与写字
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方法
教法:激发引导、自主学习
学法: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生字卡片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初读识字
1、激发学生多读,在读中识字。
2、先分小组自由读,学生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同一小组互相帮助识字,再让每一小组的识字能手当小老师,教大家认字。
3、在学生互教互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类指导,如,用基本字加偏旁识字(纷、识),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娃、洼),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识字。
4、学习生字之后,通过朗读来检查识字效果,根据反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指导读准翘舌音“炸”“察”“识”。“识”在“知识”一词中读轻声。
(三)朗读感悟
1、范读激趣。
2、学生自由读,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3、读第一节,启发提问:谁读懂了“四海为家”这个词语?
4、朗读第二、三、四节,说一说自己最欣赏哪一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
5、小组合作朗读全文,并试着背诵课文。
6、背诵比赛(小组集体赛与个人赛结合)。
(四)读读说说
1、读补充阅读材料(见“资料袋”),再说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2、读“读读抄抄”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识字(排火车)注意指导读准翘舌音“炸”“察”“识”。“识”在“知识”一词中读轻声。
2、检查朗读
(二)指导写字,抄写词语
让学生按笔顺自主写字,第一遍描红,第二、三遍写正确,写美观。教师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
本课有2个要求写的字都是女字旁,指导写字时让学生注意女字旁与“女”字宽窄不一样,第三笔到右边不出头。“旅、降”左窄右宽,指导学生把字写匀称、美观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不仅多,而且有趣,就让我们与学生们一起去探究植物王国、探究大自然的奥秘吧。
(三)实践活动
1、让学生读读课文后“泡泡”里的话,说一说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2、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资料拿出来展示交流,激发学生观察植物、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资料袋:
蒲公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它的果实像一个个白色的绒球,当冠毛展开时,就像把把降落伞,随风飘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
春天,柳絮四处飞扬。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
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会炸裂,风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小学科学教案 12
教材分析:
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如筷子放在水里会变“折”、有水的碗显得底比较浅等。本课以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为例,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解释,使学生感知到生活中处处皆科学,并能对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喜欢观察实验现象,喜欢亲自动手实验并思考问题,这是利于本课开展之处。但他们还不会去探究事物发展的因果联系,特别是运用逻辑推理和想象建立假设的能力还有待培养,这本节设计力图解决的重点。教师要帮助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条件控制提供帮助。
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愿意合作与交流,对光的折射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教学准备:
玻璃砖、塑料水盆、硬币、筷子,鱼和透明鱼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察现象:将筷子贴近玻璃砖,平行移动,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议论。
提出问题:明明是一根很直很直的筷子,怎么在玻璃砖后面“折断”了?
二、探究活动
1、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①硬币升高
准备一只塑料盆,投入一枚硬币,移动盆子,使你的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保持盆子和你的眼睛不动。往盆子里慢慢倒水。
提问:你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根据你想象,画一画实验中钱币发出的光线是怎么到你眼里的,经过了哪些物质?
②鱼儿变大
猜一猜,我们把这条金鱼拿出水来,它会显得大些还是显得小些?
提问:为什么出水的鱼会变小变瘦了哪?
根据你的想象,鱼的光线是怎么到你眼里的,经过哪些物质?
③大树折了
大家看看窗外的.大树,看能找到“折”了的大树吗?
根据你的想象,大树的光怎么进入你的眼里,经过几种物质?
④列举实例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从光的传播角度,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引导学生发现光线折射的规律。
2、提出问题:
以上几个观察活动中,咱们看到了很多异常现象。分析几种现象,光传播的路线是什么样的?它在传播时经过了几种不同的物质?
3、学习小组讨论、汇报。
4、小结:光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的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三、自由活动
学生尝试用光的折射原理进行解释各种与折射有关的现象。
四、拓展活动
刘谦的魔术表演引起观众的好奇。其实,魔术师有时也会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欺骗我们的眼睛。到网上了解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学一档魔术节目?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光的折射现象,并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小学科学教案 13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过程与方法:
1、从影响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因素去分析水受热后产生的变化。
2、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乐于发现新的问题,愿意积极探索。
教学重点
1、关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2、设计实验,观察水受热以后重量和体积是否发生了变化
教学难点
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可封口的小塑料袋,水槽;热水,冷水;天平,试管;气球皮,剪刀,橡皮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要使一杯冷水变成热水,有哪些方法?
2、师生交流。
(预设:这个活动让学生自主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给塑料袋里的.冷水加热
1、师:在密封的小塑料袋里装满冷水,然后浸入热水中,仔细观察冷水袋的变化。
2、根据看到的现象尝试做出解释。
3、小组讨论,谁的解释更有说服力。
(预设: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观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解释或推测。)
4、全班交流。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哪些因素有关?
6、冷水由沉变浮能不能用物体沉浮的几个因素来进行解释?
7、再次对冷水袋上浮的原因做出自己的推测。
(启发学生从影响物体沉浮的主要因素重量和体积大小方面去思考促使水袋上浮的可能原因,最后把问题聚焦到在水的重量不变的情况下体积的变化引起了水袋的沉浮。)
三、研究水受热上浮的原因
1、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重量是否发生变化。
2、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体积是否发生变化。
3、分析整理
水在变热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给冷水加热
水受热——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
小学科学教案 14
教学目标:
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茎运输水分的作用;会用简单的工具对植物的茎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研究成果。
2、在探究过程中能大胆猜想,养成认真细致、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3、知道植物的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2、会用简单的工具对植物的茎进行比较细致的观察。
活动准备:
1、提前剪取带叶的枝条,迅速放入滴过红墨水的水中,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观察现象,做好观察记录。
2、准备生长旺盛的盆栽植物、放大镜、刀片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
探根吸收来的水分是怎样输送到植物各部分的?今天我们来学习12课、植物的茎。师随机板书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植物。
讨论:根吸收的水分怎样到达植物的叶、花、果实?叶制造的养料怎样到达植物体的其它部分供它们生长?
你认为茎会有什么作用?茎的内部可能有什么样的构造?如果茎确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那么水分和养料走的一条道路还是两条路?
学生讨论,汇报结果。
教师小结:根据以上讨论我们知道茎可能具有运输作用;茎的内部可能有两种管子,一种管子将根吸收的水分运送到植物体内的各个部分。另一种管子将叶制造养料运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二、验证我们的猜想
谈话:如果自来水管断了,水就会流出来,那么切断植物的茎,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在这颗植物上选择一嫩枝,剪下。观察嫩枝的截面上有什么?
讨论:嫩枝截面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
用植物上面的一段茎推放在红水中,你观察到有什么现象发生?为会么叶子变红?
讨论:以上现象说明了什么?(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
把浸泡过的茎、横切、纵切、观察。
提问:在茎的横切面上看到了什么?在茎的纵切面上又看到什么?说明茎内有什么?茎有什么作用?
小结:以上实验说明茎确实有运输水分的作用。在茎的内部确实有运输水分的管子。
三、根据自己的研究,绘制出植物运输水分的示意图
根据自己研究的成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制出植物运输水分的示意图。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全班交流。
自由活动:
叶制造的.养料是通过什么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的?运输养料的细管子在什么部位?
教师出示资料卡,引导学生认识筛管,使学生知道茎里还有一条运输养料的管子,它在导管的外面。
教师小结并板书:在植物体内,茎担负运输作用。在茎内有两种管子。一种管子运输根吸收的水分,另一种管子运输的叶制造的养料。
四、实践应用
在两棵小树间拴铁丝晾衣服,日子久了,在捡钢丝的树皮上方会形成瘤状突起,这是怎么回事?(因为植物的营养是通过树皮自上而下运输的,如果破坏了树皮,叶子制造的养料向下运输的通道就被切断了,养料通不过去便积存在破坏的树皮处,形成瘤状物。)
有的小朋友爱剥小树皮,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五、拓展活动
用塑料袋罩住一株盆栽植物的茎叶,扎紧袋口,放在向阳处,过一段时间,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小学科学教案 15
教材分析:
本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玩陀螺”这一让学生及感兴趣的活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做陀螺、玩陀螺中观察色光的混合现象,认识到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了解光的三原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课前尽可能地多做一些陀螺,通过充分的玩,让学生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所学光的色散知识,制作各种陀螺;在玩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并能及时地记录表述自己的研究结果。
2、在做陀螺和玩陀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通过玩陀螺和做光的合成实验,了解光的合成以及光的色散和合成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红黄蓝各种颜色的玻璃纸,较暗的环境中涂好七种颜色的字片手电筒各种各样的陀螺。
学生准备:卡纸水颜料火柴棒胶水剪刀透明胶水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首先我想调查一下,谁玩过陀螺?陀螺好玩吗?怎么好玩?
2、你玩的也是那种抽的陀螺。有谁还玩过其它种类的陀螺?呵,没有,是自己做的呢?还是卖的呢?
3、那么我们今天这节课就做个陀螺,用什么作陀螺呢?很简单,一张圆纸片,
二、猜想假设:小组内进行。
三、制定方案:
首先出示几个已经制作好的陀螺,演示,讲解制作的方法,步骤,然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制作陀螺的方法。在制作过程中,要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剪刀时的安全问题。
四、实施探究:
1、给陀螺涂色①要求每个小组按教科书提出的颜色比例涂一个陀螺。
②然后再让学生在做好的陀螺上任意涂色,可以涂两种,三种或更多种。
2、玩陀螺关键,让陀螺稳稳地转起来。
①思考:怎样使自制的陀螺转得更稳?
②对每个涂不同颜色的陀螺反复实验,仔细观察旋转的陀螺呈什么颜色?
③指导学生及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以便回报交流。
3、教师小节:如果你还想研究这个问题,还可以深入地查一查资料,有没有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现象,眼睛为什么变不出快速旋转的图案?这是一种视觉暂留现象,(师:板出)人的眼睛最快每秒钟快速旋转,看起来就是环形的',那么这种视觉暂留现象,你能想起来有什么应用吗?
(生:我们平常看的动画片就是设计师把它画成一张一张的,然后快速地放出来的。)
师:动画片就是利用人的视觉现象,那么这种色光混合该怎么解释呢?我这儿有一个陀螺,是我自己做的,它转起来是什么颜色的,(灰白色,颜色好像一下子消失了),如果感兴趣可以回去试着做一个,具有彩虹颜色的陀螺,转起来到底是什么颜色?牛顿曾经给大家做过这个实验,他能给大家解释一个科学道理,到底是什么呢?
师:大约在1666年,24岁的牛顿,用三棱镜把白色的阳光分解成了七种颜色,这就是彩虹。当他欣喜若狂地把这个发现报告给大家的时候,受到大家激烈的反对,牛顿为了验证把七种色光也能合成白光,就用陀螺做了这个实验,使大家理解了他的科学发现。
五、展示交流:
1、我们来研究善变的光
光的三原色(红、绿、蓝)相叠加的情况。
2、我的观察记录表(先让学生自己填,教师小结)
组合方式组合效果(可以绘图)
红光+绿光黄光
红光+蓝光紫光
绿光+蓝光淡蓝光
红光+蓝光+绿光白光
3、读一读,说一说,课本资料卡,不仅要对故事中的知识加深认识,更要对其所折射出的科学精神深入体会。
六、拓展创新:
1、制作一个有趣的三色陀螺。
2、玩一玩有什么新的发现。
教学反思:
通过制作陀螺,玩陀螺,知道了白光可以被分解,被分解的光又可以合成白光。
小学科学教案 16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
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
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
教学过程
一、出示生活实例图片:很多的铁制物品被锈掉了,影响了我们的`使用,要控制铁锈就要了解铁锈。
二、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
1、提出问题,明了探究任务: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么?生答。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呢?
2、取出铁、锈铁、铁锈(刮下来的),仔细观察回答,如何支持我们的看法?
3、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等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35页表格。(指出:是对比实验,注意可变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实验注意点)
4、反馈交流探讨结果,展示填表。如何用你的发现说明你的看法的?
5、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
锈不是铁,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这是我们控制铁锈的关键。
三、探索铁锈形成成因
1、教师提出问题: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也就是铁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大胆讨论猜测。
3、制定研究计划。
4、交流研究计划,相互质疑补充,(对研究命题作出指导,通过比较“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与具体学生单一猜想问题作出比较,指导问题选择的可行性,人员分工等)
四、总结:
下周我们再上课的时候,相信同学们对铁锈形成的研究会有不小的收获,我们还可以获取避免生锈的方法。
阅读43页相关资料——铁为什么会生锈
小学科学教案 17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土壤中有大量的生物和空气、水分、有机物、无机盐等非生命物质。
2、掌握室外土壤采样及观察记录的技能,掌握温度测量、使用试管加热、蒸发过滤等试验技能。
3、能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取证据得出探究结论。
4、体会合作学习,感受对某一事物的认识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和工具逐步深化、逐步严谨、从定性的描述到定量的计算。
5、体验科学测量可以通过方案的改善而逐步准确,但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局限,即使不能完全准确但依然具有科学价值。
二、教学过程
【课前实验】土壤生物的样本调查
1、调查指导
小组分工:
取样员:
观察测量员:
记录员:
工具的使用:土壤取样工具、放大镜、显微镜、温度计
注意事项:
1、少量取样、仔细观察
2、实验结束后回复原样
2、调查报告检查,解答疑难,指导汇报
【环节一】土壤中的生命——土壤生物
1、选择两小组进行汇报展示
记录表展示、图文资料展示:观察到的生物图片及资料及遇到的问题进行分享
2、教师指导:
对应土壤环境中生物种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点出在肉眼观察受到局限时需要借助观察仪器(放大镜、显微镜)。
3、总结得出:
土壤中除了能观察到的一些动物、植物、大型真菌外,还有一些需要借助仪器才能观察到的细菌、真菌。
【环节二】土壤中的非生命物质
【定性探究】土壤中有哪些非生命物质?
(1)建立假设:
问:
1、土壤中除了土壤生物外,还有些什么物质?
2、你有依据吗?你有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你是如何推断得到的?
总结:土壤中可能有空气、水、有机物、无机盐等物质
(设计思路:根据日常体验和已有的知识,将感性认识进行提炼并作为提出假设的依据)
(2)设计实验方案:
问:在建立合理的假设后,我们需要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猜想。
分组任务: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任务分工:
1、2小组讨论土壤中有空气实验方案。
3、4小组讨论土壤中有水分实验方案。
5、6小组讨论土壤中有有机物实验方案。
7、8小组讨论土壤中有无机盐实验方案。
(或以水和空气为主全班讨论)
任务要求:
1、选择一块合适的土壤并说明理由
2、写出主要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3、预期实验现象及结果
4、知识补充:
有机物可燃;无机盐不可燃,有些无机盐能溶于水。
分组展示:要求其他组对方案进行评价
师指导预案:你们认为可行吗?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这么设计想达到什么目的?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空气组)着重点出:选用干燥土壤的原因
(水分组)着重点出:实验中试管的装配
(有机物组)可建议:将干燥土壤直接撒在火焰上,观察现象
(无机盐组)提醒:
1、用手体验不溶于水的无机盐的存在
2、取少量土壤浸出液
3、回顾过滤的操作要点
(3)分组进行实验:老师进入小组指导,抓拍实验现象及典型操作问题
(4)总结
1、回顾抓拍的实验操作问题
2、展示现象照片,得出结论
【环节三】定量探究重点以空气为例讨论如何定性测量。
思考一:土壤中空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我们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了土壤中确实有空气,那某一块土壤中究竟有多少空气你知道吗?思考怎么测定土壤中空气所占的体积分数。
师引导预案:我们的困惑:测定哪些量?如何测定总体积?如何测定空气体积?
(重点)学生分享(师指导:你们认为这个方案可行吗?还有其他方案吗?)
方案预设:
(1)用量筒取满土,继续加水,容纳水的体积即空气的`体积
(2)把土壤夯实,比较前后体积变化
(3)在一定量水中加一定体积土壤,水量变化即非空气部分体积
(4)课本方案
(2)这个方案可行吗?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
全班分小组实验:
实验反馈:
(1)实验数据(土壤体积:空气体积:空气的体积分数:)
(2)通过实验你感受到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实验方案及操作都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
思考二(备用):提供天平、坩埚、刻度尺、酒精灯等器材你有办法测量土壤中水分所占的体积分数吗?
(设计思路:以方案的设计和优化为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测量的准确性收到多种因素制约,我们可以通过优化方案提高准确性,及时测量具有局限性但依然具有科学价值)任务单:(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展示评价)
(1)你需要测量哪些量?
(2)测量步骤
(3)实验的注意事项:师指导预案:土壤应该尽量捣碎。
如何控制加热时间?你认为我们的操作能不能达到准确测量?既然不能准确测量,我们通过改善实验操作和方案有意义吗?
【环节四】总结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关于科学观察和测量有哪些新的感悟?
三、教学反思及重要记录
1、要求全班同学分小组进行调查,其中两组在校园进行。调查活动很好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土壤情况有了更多地了解。
2、本节课以研究非生命物质为主,根据学生和课堂的实际情况以调整以水和空气为主,把无机盐和有机物的学习调入第二课时。
3、课堂生成记录:
A:学生提议:可以对土壤进行加热,比较质量变化,得出有水分存在。学生质疑:减少的部分不一定是水分。师:与看见水珠相比哪一种证据更可靠?(此方法用于定量研究很不错,但学生在研究是否有水分时提出有失严谨,抓住课堂生成体现严谨的证据思想)
B:学生:可以用排水法测出不规则土壤的体积。学生反对:体积指的是包括空气(空隙)的总体积,排水法只测出非空气部分。(难点在于空气体积的测量,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允许学生提出多种思路,肯定多种方案的可行性,渗透理论要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
四、教学设计特点
课外考察和小组合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层次清晰,由浅及深,由生活经验、感性认识到定性测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感悟由现象到结论的科学本质,体会借助方法和仪器可以让我们的认识逐渐深化。
五、理论依据
以学定教,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在教学手段上注重学生思维的开放,在教学环节设置中注重合作学习。
小学科学教案 18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
2、能够制作一个地球结构的模型。
3、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
4、小学科学《地球的内部》教案:让学生在活动中树立科学的自然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能够选择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并准确地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难点:体会科学研究中建立地球模型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煮熟的鸡蛋一个;分别装有水、细沙、小石头的黑色胶卷盒三个。
学生准备: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小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上一节科学课。(师指地球仪)问:这是什么?
生:地球仪。
师:通过前两课的学习,我们对地球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告诉大家你们了解到地球哪些方面的知识吗?
生1:我了解到地球是球形的。
生2:我了解到地球的表面是千姿百态的。
生3:我了解到地球上有高山,有峡谷,有平原。
生4:……
师: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关于地球,你们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回答)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重点了解地球的内部。(板书课题)
二、了解地球内部结构
师:地球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你们知道吗?
生猜测。
师:关于地球内部的结构,教材告诉了我们一些信息,老师也为大家搜集了相关的资料。请大家仔细阅读教材21页和老师发给大家的资料,读后用一段最简洁的话概括出你了解到的地球内部的'信息,把它写到资料纸上。
学生阅读,概括信息。
师生交流信息。
根据交流的情况,教师大屏幕出示地球内部结构图,观察。
在交流过程中板书:地壳地幔地核
师:看到这个地球内部的构造示意图,你觉得像什么?
生:鸡蛋。
师:我们切开鸡蛋观察一下,对照你所观察到的,说说地核、地幔、地核与蛋壳、蛋白、蛋黄之间有何相似之处。
教师剖开鸡蛋,指导学生弄懂二者的相似之处。
三、指导学生探究
师:这些信息是科学家得出的。那么,科学家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的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有关地表现象的图片。请看大屏幕。
教师课件出示火山、地震、地热、海啸等图片,让学生进行观看。
师:从这几幅图中你了解了地球内部的哪些信息?
生1:我知道地球的内部有炽热的岩浆。
生2:我知道地球内部蕴藏着巨大的力量。
生3:我知道了地球的内部是活动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科学家们从这些表象中推测出地球内部的许多信息,其实,他们还运用了实验的方法来探索地球内部的秘密。我们来做个小游戏:老师讲桌上有三个密封的胶卷盒,里面装有不同的物品。在不打开盖子的前提下,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讨论准备如何做,得出方法:摇,钻等。
学生动手操作。
学生汇报交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并提示学生完整的表达)
师:刚才的游戏我们进行得很成功。我们都当了一次小科学家,因为科学家们也是通过这样的办法揭开地球内部的结构秘密的。
四、制作地球构造模型
师:同学们现在对地球的内部构造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有兴趣用橡皮泥做一个地球构造模型吗?
小组讨论制作的方法和顺序,师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相机课件展示制作步骤:
(1)先捏成一个直径约1厘米的红色橡皮泥小球做内核。
(2)再捏一个直径约1.7厘米的黄色橡皮泥小球,压成一个薄饼做外核。
(3)然后捏一个直径约2.2厘米的白色橡皮泥小球,压成一个薄饼做地幔。
(4)用一层薄薄的灰色橡皮泥做地壳。
(5)最后小组合作进行组装。
小组活动。合作动手做地球模型。教师巡回指导。(播放音乐,制作完成后,提醒学生把桌面整理干净)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地球构造模型,师生共同评价。
五、拓展引伸。
师:对于地球内部的构造,现在仍然还有许多迷团,许多信息科学家也是一种预测。老师希望你们课后能多搜集一些有关地球内部的资料进行整理,并与大家一起进行交流,好吗?下课!
小学科学教案 1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阐明测定不同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方法;
(2)说出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三者的热量价;
(3)说出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测定不同食物中的能量,养成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2)通过介绍各种营养素及其作用,养成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设计测定不同食物的能量实验,进一步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2)通过学习各种营养素的作用,进一步明确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食物中的营养及其作用;
(2)演示实验测定不同食物燃烧并计算释放出的热量。
教学难点:
各种食物所产生的热量是不同的。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景教学法
教具准备
课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
1、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2、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实例,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的资料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将所学知识能积极应用于生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1、绿色植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
2、老虎捕捉山羊时有了________才能飞速奔跑。
3、人体需要____才能生活。
生:阳光;能量;能量。
师:那么,对于动物而言,这些能量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食物。
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食物与摄食》
(二)新课教学
1、食物与能量
师:刚才我们已经说了对于动物而言,能量都是从食物中获得的。那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是否相同?我们如何测定食物中能量的多少呢?首先我给大家两点提示:1.测定食物能量的多少,可以通过测定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2.选用的食物必须是易燃的,例如:花生种子。大家想想应该如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呢?
生:食物燃烧来加热水,通过测量水温的变化量即可得水吸收的热量Q=cm(t1-t0)估算食物燃烧时放出的热量,间接感知食物所含的能量。
师:嗯,非常对。这就是设计这个实验的原理。那下面我们来看下整个实验过程。
(Flash演示实验)。以下是实验结果,大家可以从实验中知道哪种食物是较好的能量来源?
生:花生仁。
师:对,那大家知道花生仁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啊?
生:脂肪。
师:恩。刚才我们看到的是食物在体外燃烧释放能量的现象,那大家知不知道食物在体内又是如何释放能量的呢?它与体外燃烧有什么不同点呢?请大家看下课本P118,然后回答我的问题。
生:它们在体内是通过氧化释放能量的,这个过程与物质燃烧在体外燃烧有些相似,但体内的氧化过程更缓慢、更复杂。
师:对,这里我就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概念“热量价”,所谓热量价就是指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完全氧化时产生的能量。我们再来看课本P119有这样一句话:1克糖类无论是在体外完全燃烧还是在体内完全氧化,都能释放出16.8千焦的热量。也就是说每克物质在体外完全燃烧和在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热量是相等的。由此,我们又可将热量价的定义换一种说法,是什么呢?
生:每克营养物质完全燃烧时所产生的能量。
师:对。以下是蛋白质、糖类以及脂肪的热量价。你发现了什么?
生:同等质量的蛋白质与糖类氧化所释放的热量相同,而同等质量的脂肪释放的热量要比蛋白质和糖类高得多。
师:对,大家对这三个数据要记一下。那么,我们都知道每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因此,你们说它们的热量价相不相同啊?
生:不相同。
师:嗯。对于人体,每天需要摄入一定量的食物来满足身体对能量的需要。由于人的年龄和日常活动的激烈程度有所不同,因此,人体每天所需要的能量也有所不同。少年儿童生长迅速,需要较多的能量补充,而对于成年人而言,其在参与不同激烈程度的活动时消耗的.能量也是不同的。如写字,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消耗的能量约为1.68千焦。打乒乓球时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消耗的能量约为18.40千焦。
生:嗯。
2、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师:那食物除了提供给我们能量外,还能提供给我们什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有哪些呢?以下就是我们的食物中含有的主要七大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和食物纤维(粗纤维)。其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而剩余的4种则不能提供能量,但也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下面我们一种一种来介绍,首先是糖类,大家看课本P120的介绍,你能说出糖类的作用、种类以及来源吗?
生:糖类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是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包括葡萄糖、蔗糖、淀粉、麦芽糖等。在大米、小麦、马铃薯等食物中含量较多。
师:嗯,对,下面我们来看脂肪,大家结合课本说说脂肪的作用。
生:是生物体内贮藏能量的物质。储存在人体中的脂肪一般是备用的能源物质,当人体内糖类氧化分解不足以提供必需的能量时,才会将其分解提供能量。
师:嗯,对,而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油、豆类、奶油等。那下面我们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秋天长得肥肥的熊经过冬眠后,会消瘦很多。你知道为什么?
生:冬眠时,由于熊没有从外界摄取糖类等食物,但需要维持体温恒定,同时还要维持心跳、呼吸等生命活动,所以只能分解体内脂肪提供能量,所以消瘦很多。
师:对,非常好。接下去我们来看看蛋白质。课本中又是怎么介绍的呢?
生:是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占人体细胞干重的50%以上。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也能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师:嗯,我们平常吃的瘦肉、鱼、蛋、奶、豆类中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那么看一下下面这个问题:儿童、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需要多吃奶、蛋、鱼、肉?
生: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组成物质
师:嗯,看来大家都掌握得比较不错了,那接下去我们来看一下水,它占体重的60%-70%。大家想想水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师:嗯,说完了说,我们接下去要介绍的就是无机盐。无机盐包括_、_、_、_、_等,它们不能提供能量,却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生:无机盐包括钙、铁、碘、钠、磷等。
师:那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己日常知识的积累来完成以下连线题。
生:地方性甲状腺肿(缺碘);贫血(缺铁);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缺钙);生长发育不良,味觉障碍(缺锌)。
师:看来大家平时课外知识也学得非常好。下面要讲的是食物纤维,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粗纤维。课本中也有介绍,我请个同学来说说粗纤维的作用是什么?
生:粗纤维由纤维素组成,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来自植物性食物。对人体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如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等。此外,粗纤维还可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师:所以大家在日常饮食中除了吃肉补充蛋白质外,还应该多吃点蔬菜,帮助消化。最后我们要说的是纤维素。维生素种类多,除维生素D外,其他维生素人体都不能合成,不能提供能量,但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下面表格中介绍了几种重要的纤维素,包括主要作用、缺乏时的症状以及含该维生素较多的食物。大家可以通过后面的简记歌谣来对这四种纤维素缺乏时对应的症状进行记忆。
生:嗯。夜盲A,脚气B,坏血C,佝偻D。
师:下面我们来看三张图片,请大家说说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生:甲图反应出这位同学挑食,时间长了会使人体缺乏某些营养物质,导致营养不良。
乙图反应出这位同学不吃早餐就去上学,上午学习任务很重,往往两节课后就处于半饥饿状态,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影响学习效果。如果长期不吃早餐,还会影响健康。
丙图反应出这位同学偏食,而偏食会造成某些营养过剩和某些营养缺乏而导致营养不良。最好的饮料是白开水,因为许多饮料中含有防腐剂、香精或人造色素等,常饮不利于身体健康
师:那我们应该怎样合理膳食呢?
生: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一定要吃早餐等。早餐饱、中餐好、晚餐少。
(三)课堂小结
师:下面我请学生来回答下在这节课中你所学的知识有哪些?
生:第一,我们学习了食物与能量。每克不同种类的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所产生的能量是不同的。蛋白质为16.8千焦,糖类为16.8千焦,脂肪为37.7千焦。第二,我们学习了食物中的七种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师:嗯,非常好。大家除了要知道以上两方面知识外,还要知道如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的饮食生活有一定的帮助。课后,能将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生:好。
小学科学教案 2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是腐殖质,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
2.知道一些动物的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谈话:关于土壤,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2.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
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侦探柯南,查一查土壤里能长出各种各样植物的.原因。
(二)探索土壤室外活动:
带领学生采集土层。
1.讨论:我们将去干什么?要注意些什么?
2.活动:分发工具,和学生一起到室外(花圃、菜地)采集土层带回教室。
室内活动。
1.探索枯死的植物变成了什么?
(1)观察采集到的土层,你发现了什么?
(2)大家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3)让我们一起再去“考察”一下其他地方的土层吧。
2.探索动物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1)谈话:在有的小组同学挖到的土层中,我们还发现了一种小动物。这种动物身体细长、很软,它没有眼睛,在泥土里生活,下雨的时候会爬出地面,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
(2)教师出示昆虫饲养盒,里面是自己几个星期前培育的有蚯蚓开垦痕迹的土壤。
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像这样颜色发黑、潮湿肥沃、蚯蚓喜欢生活的土,我们称之为含有腐殖质的腐殖土。什么是腐殖质呢?
学生读一读课本第11页左下角的一段话。
(3)讨论:有人说蚯蚓是“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这是为什么呢?
(4)小结:蚯蚓在土壤里不仅可以松土,还可以制造肥料,使其生活的环境更肥沃,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蚯蚓是益虫,我们要保护蚯蚓。
3.做肥料袋。
(1)谈话:枯死的植物到底到哪里去了?蚯蚓对土壤有什么影响?你们愿意亲手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吗?
(2)讨论如何设计实验。(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教师启发对比实验的做法)
(3)学生动手制作肥料袋。
同桌为一对比小组,依据讨论结果做肥料袋。
教师巡视,适当地给以必要的指导。
(4)整理桌面,清理桌上残留物,填写观察和制作记录。
(5)教师提示:
(三)延伸活动:
管理肥料袋谈话: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都要介入这个实验的管理、观察和记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哪些困难?应该怎样来解决?
【小学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科学教案08-03
小学科学教案05-21
小学科学教案《磁铁》12-11
小学科学教案:心脏02-18
小学生科学教案范文09-18
小学科学教案精选15篇11-16
小学科学教案设计12-19
小学科学教案(15篇)08-27
小学科学教案15篇08-16
小学科学教案经典【15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