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水教案9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水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实验,探索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2.在操作活动中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体验探索的乐趣。
3.通过观察水的张力现象,萌发幼儿好奇、好问、反思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活动准备:
自制课件,玻璃杯,塑料瓶,硬币,水,水盆,毛巾,白纸,笔。
活动过程:
(一)谜语引发主题。
今天老师让大家猜一个谜语好吗?听仔细了:看看没颜色,闻闻没气味,尝尝没味道,是透明的液体。请猜一猜是什么?
(二)结合课件,引发水的张力实验1。
教师:对,你们猜得没错,就是水。出示水和图片1。水是由很多我们眼睛看不见的水分子宝宝组成的,图片2小结:水分子宝宝呀,喜欢手拉手,它们很团结,谁也不想离开谁。我请两位小朋友上来。如果你们两人,不拉手站着,老师把其中一人,轻轻一拉就拉走了。但是如果你们两人手拉住手,那老师还能不能轻轻一拉就把他拉走呀?不能!水分子宝宝呢也一样!它们手拉手后,就不容易分开呢!
现在我把这个杯子里倒满水,哇!满满的一杯子水!(图片3)请一个小朋友来看一看有没有装满水!蹲下来看,水面是平平的是不是?这是什么?硬币,我们就来装硬币,硬币放进去后,水会不会马上溢出来呢?
请小朋友待会3人一组。一个小朋友负责放硬币,另外两个小朋友蹲下身子,盯着看杯口水面的'细小变化,看看有没有水高出了杯口,却没有流下来?注意放硬币的小朋友要把硬币一个一个轻轻的放下去,手指头要不要碰到水呀?不要。如果水溢出来了,就结束不能再放了!记住你一共放了几个硬币!
(三)总结实验1,引发实验2。
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水有没有高出杯子口啊?那为什么不流出来呢?
水的张力,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实验中看到,你们想不想做一做?这个实验怎么做呢?(出示步骤图)首先有满满的一瓶水和一张小纸片,用笔在小纸片上戳小洞洞,怎么戳呢?请3个小朋友合作。两人把纸片拉平,另一个人在纸上面戳10个洞洞。把纸片轻轻的放在瓶口上,用手托住纸片,将瓶子慢慢的倒过来,上面的手不要用力捏瓶子,然后手慢慢的移开,看一看水会不会从纸片上的小洞洞里流出来。为了避免水泼到地上,老师给你们准备了水盆,请你们在水盆上面试一试。你们猜一猜水会不会从小洞洞里流下来?觉得会流出来的举手!不会流出来的举手!想知道答案么,那请小朋友3人一组,合作试一试吧!
(四)总结实验2,延伸至生活。
那为什么纸片上面明明有洞,水却不掉出来呢?因为水分子宝宝怎么做的?
生活中呀,有些小动物就是利用了水的张力,竟然可以在水面上行走呢!你们瞧!小蚊子,小蜘蛛,小蜥蜴都能在水面行走,就是因为有水的张力!厉不厉害呀!
其实,还有很多实验可以看到水的张力呢!我们下次再来做实验好不好?好,再见!
活动延伸:
在家中,尝试做一做水的张力实验。
水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比较主动的参与观察和操作活动,发现生活中有的东西在水中有褪色的现象。
2、乐意用语言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收集生活中的红色物体,如红色雪花片,红色皱纹纸,红色蜡光纸,红布,红毛线。
2、一杯清水,二个罐子,每人四个透明盛水的杯子,水杯上分别帖有红色物体的标记。
3、记录单一手一份,印章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1、变魔术引出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一杯清水和两个罐子,师:今天老师来给大家表演一个水的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师:这有一杯水和两个空的罐子,你们看看两个罐子是不是一样的?现在老师把杯子里的水同时倒进两个罐子,等会儿再倒出来,你们看看会发现什么?(老师操作分别将两个罐子里的水倒回到杯子里。结果一个罐子里的水还是清水,面另一个罐子里的水变成了红色的)
2、寻找原因
师:咦!这杯水怎么会变成红色的呢?(幼儿猜测)
师:让我来告诉你们这个秘密吧,请你们闭上眼睛大声数一、二、三(当幼儿数到三的同时把罐子的盖子打开,让幼儿发现原来里面有一张皱纹纸)
师:有的小朋友说,是纸身上的颜色跑到水里了,是不是真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3、教师示范小实验:观察皱纹纸浸在水里会褪色
师:看清楚这张是什么颜色的?现在老师把它放在水里,仔细看,纸有什么变化?师生一边观察一边发现,纸的颜色变掉了,变深了还是变淡了?
师小结:东西放在水里颜色会变淡,这就叫褪色。
师:那么褪掉的颜色跑到哪里去了,水有什么变化?
4、幼儿实验
(1)认识材料
刚才我们知道皱纹纸浸在水里容易褪色外,老师这里还准备了几样红色的东西,看看是什么?我们也来自己动手做实验把它们放在水里看看会不会褪色?
(2)介绍操作方法
每人准备了四个装有水的'杯了,每只杯子上都贴有每样东西的标记,就是告诉你应该把哪样东西放进去。
(3)出示记录单,
讲述记录方法这是一张记录单,记录单上也贴着四样东西的标记,等一会儿实验后你发现哪样东西会褪色,就用印章在这个东西的标记下面印个印。
(4)幼儿实验
每个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把四样东西分别放进相应的杯子,观察该物体是否有褪色的现象。
(5)幼儿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帮助幼儿一起在实验记录单上记录实验结果。
(6)幼儿讲述实验过程。
我们一起来看看实验结果,这些材料放在水里都褪色了吗?哪些材料容易褪色,哪些材料不容易褪色?
(7)小结
并不是所有的东西放在水里都会褪色,有的容易,有的不容易。
是不是各种各样的纸都会褪色呢?让我们在活动时间再来做实验,是不是各种布料都会褪色呢?那就要我们小朋友在妈妈洗衣服时仔细看一看,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
活动反思:
幼儿对这次科学活动很感兴趣,积极的探索什么东西会使水变成红色但是,由于引导不够,幼儿对褪色这个概念没有认识..对于记录单的使用,有些幼儿还没有掌握.记录单的作用也没有完全的体现出来.给幼儿的操作时间也短了一点。
小百科:水(简称:一氧化二氢,化学式:H?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
水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多种不同材料运水,体验合作运水的乐趣。
2.通过尝试,探索海绵的吸水性。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海绵,布条,报纸,塑料大、小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运水给树宝宝们喝吧!
二、幼儿操作,探究方法
1.第一次探索。
(1)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材料,让你们来尝试一下运水。(介绍材料)这些大小不同的.海绵,布条,报纸可以当运水的工具。我们用这些材料将水运到小桶里。
(2)幼儿自由操作。
(3)集中展示交流。谁运的水最多?你们是用什么来运水的?
(4)针对幼儿情况进行小结。(重点介绍海绵的吸水性,分析水多或水少的原因。)
2.第二次探索。(要求五人一组,比一比哪组运的水最多)
(1)现在我们再来试一试。(针对成功的、不成功的、分别提出要求。)
(2)幼儿分组合作再进行第二次操作。
(3)集中展示交流。
(4)教师小结:“运水的办法有很多,今天有的小组成功了,有的小组失败了……以后,我们可以试试各种办法,可以运的更多更快。
(5)我们给树宝宝送水去!
四、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提供运水用的多种材料,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继续玩游戏,并记录游戏的操作情况,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水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实验,获得有关容量守恒的经验。
2、观察了解水在不同容量里呈现不同形状的特征。
活动准备:
1、每组6个形状不同、标有刻度的透明瓶子;2、各种形状的瓶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活动
1、引导语:今天,我们来做个和水有关的游戏。
2、提问:在做水的游戏中,发现桌子上有几个瓶子?他们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提问:这六个瓶子里,你认为里面的水一样多吗?为什么?说说各自的理由。
小结:虽然瓶子不一样,有的'瓶子大,有的瓶子小,但里面的水是一样多。
二、幼儿假设
1、幼儿讨论、假设,教师汇总假设的情况并进行简单的记录。
2、提问: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到底哪个瓶子里的水多呢?请你任选两个瓶,你有什么办法证明这两个瓶子里的水哪个多?哪个少?
3、提出实验要求:那么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做实验的时候要注意,第一不要将实验用的两瓶水混在一起。第二,倒水时小心,尽量不要把水洒出来。第三,将试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三、动手实验
1、任选两瓶水,想个办法证明这两人瓶中的水是一样多的。
2、幼儿动手实验,教师观察记录。
四、交流验证
1、幼儿各自讲述实验的结果,并对有争议的问题和实验展开讨论。
2、交流:用什么方法证明两瓶水一样多?
小结:我知道了,瓶子的高矮、粗细是不影响水的多少的。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提供以上材料,让幼儿反复实验,获得守恒经验与概念。
水教案 篇5
活动设计:
诗歌——水
附诗歌:
小小的水是泪水
大大的水是海水
跳舞的水是喷泉
健康的水是汗水
脏脏的水是泥水
静静的水是湖水
甜甜的水西瓜水
喷涌的水自来水(余碧君)
教材分析:
本篇诗歌结构简单、句式整齐,语言优美、朗朗上口。它所反映的内容贴近幼儿生活,并美化了生活。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易于学习、理解和仿编。
一、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
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2、学习运用相同句式结构创编诗歌。
二、活动准备:
1、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背景图一幅。
2、流水声录音磁带一盒。
3、与水相关的'各种图片布置场景。
三、活动过程:
(一)、倾听录音,激发兴趣。
1、倾听流水声(放录音)
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水声)
2、你能说说,你在哪儿见过水,你还知道有什么水?
(二)、指导幼儿初步学习理解诗歌。
1、出示课件图,让幼儿看各种各样的水(先单幅,再整幅)。
问:请幼儿说说图上有哪些水?(帮助幼儿认读)
2、初步感受诗歌《水》
(1)、老师将这幅图上的各种水编成了一首诗歌。名字叫《水》。幼儿倾听,教师示范朗诵。
(2)你听到诗歌里说了什么?(幼儿自由描述)
3、学念诗歌
(1)、教师念,幼儿倾听想象。
(2)、幼儿边听边念,可自由用动作表现。
(3)、幼儿集体朗诵。
4、引导幼儿理解诗歌
问:(1)为什么说健康的水是汗水?
(2)你见过喷泉吗?说说它是什么样的?
(3)你见过静静的湖水吗?在哪儿见过,是什么样的?
(4)喷涌的水是什么水?说它是什么样的?
5、问:学了这首诗歌,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幼儿自由提问,
教师或幼儿回答。目的:帮助幼儿理解难词难句。)
6、幼儿集体表演、朗诵诗歌。
(三)、学习仿编诗歌
鼓励幼儿做小小诗人,动脑筋编诗歌。你能把你知道的水也编成好听的诗歌吗?
1、可请幼儿参观布置的场景或用课件提示,调动生活经验,拓展想象空间。
2、小组交流,大组展示。(可引导幼儿先画后说)
3、鼓励幼儿向爸爸妈妈朗诵创编的诗歌。
水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各样的水,知道大自然的水无处不在。
2、愿意欣赏并初步感受诗歌,学习念诗歌。
3、知道水的用处,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倾听录音,激发兴趣。
1、倾听流水声(放录音PPT)(问:小朋友,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水)2、你们能说一说,你们在哪儿见过水,你还知道有什么水?
教师小结:其实,生活中的水无处不在,你们知道跳舞的水是什么样的水吗?还有什么水是脏脏的水?什么水是甜甜的水?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幼儿学习诗歌。
1、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诗歌《水》。但是在听的时候 ,王老师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你在诗歌里都听到了那些水?诗歌里是怎么说这些水的'?(如:什么水,是海水?)幼儿可自由用动作表现。
2、出示PPT,学习诗歌。(大大的水,是海水。
小小的水,是泪水。
跳舞的水,是喷泉。
静静的水,是湖水。
清清的水,自来水。
脏脏的水,是泥水。
甜甜的水,西瓜水。
咸咸的水,是汗水。)
3、幼儿集体朗诵。(可以加上动作表现。)
4、引导幼儿讨论:
小小的水除了泪水,还可以是什么水?脏脏的水除了有泥水,还有什么水。(雨水,污水。)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都说出了自己在诗歌中看到的和听到的水,今天请你们把这首诗歌带回家念给爸爸妈妈听,看看周围还有什么样的水。
三、延伸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假如没有了水,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植物离不开水,金鱼离不开水,引出人和动物都离不开水。)教师小结:小朋友们都知道了水的用处,所以要养成爱惜水、节约水的习惯。那小朋友们平时用水的时候,要时时刻刻记得节约用水。
水教案 篇7
活动设计背景
利用幼儿喜欢水,对水的好奇心,为幼儿提供玩水的机会,感知水的特点,巩固对水的认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各种材料投放水中玩耍,感知不同物体的“沉”与“浮”现象,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归纳的能力。
2、让幼儿感受水中发现的乐趣,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3、培养幼儿勇敢、自信、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质。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感知不同物体的“沉”与“浮”现象
活动准备
1、老师、幼儿及家长共同搜集玩水的材料:塑料制品:果奶瓶、塑料玩具、小水桶等;木制品:积木、树枝、冰糕棍、树叶等;纸制品:硬纸壳、皱纹纸、报纸、作业纸、纸盒等;泡沫制品以及小石块、鹅卵石、小铁块等。并让幼儿用塑料袋将材料装好,作上标记,放在玩具柜里。
2、活动前,检查水池的安全、卫生。池底是否有异物,池水是否清洁,池水高度是否适当。
活动过程
1、感觉游戏。
鼓励幼儿同老师一起到水池玩水(个别胆小不愿到水池玩的幼儿暂不强求,允许他们在水池边玩)。引导幼儿看看水中的小脚丫或凉鞋;试试用双手捧水;体会把手掌平放在水中与手指插入水中的不同感觉;体验水中走路的感受。帮助幼儿回忆、再现过去所学知识,如:能看见水中的小脚丫,是因为水透明、无色,捧着的水一会儿没有了,是因为水会流动等等;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或发现,如:把手掌平放水中用的力比手指插入水中用的力更大,在水中走路比在地上走路慢。
2、听觉游戏。
请幼儿将塑料袋里的材料一一投入水中。让幼儿听一听、比一比不同材料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再试一试、听一听、比一比不同材料从高处、低处投入水中声音的大小。幼儿反复对比实验,相互讨论,得出结论:从高处将材料投入水中比低处将材料投入水中声音大,重的材料投入水中比轻的材料投入水中声音大。让幼儿闭眼想象:夏天的暴雨和秋雨(毛毛雨)打在水里的不同声音;回忆的故事《咕咚来了》,想象木瓜掉在水中的声音,理解小兔为什么会吓得惊慌失措。
3、观察、比较、归纳游戏。
观察不同材料投入水中的沉浮现象;比较材料的'轻、重、厚、薄;感知材料的轻、重、厚、薄和“沉”、“浮”的关系;归纳那类材料会沉于水中,那类材料会浮于水中。
4、触觉游戏。
用手触摸、感知那些材料吸水,那些材料不吸水;那些材料遇水会烂,那些材料遇水完好如初。
5、收拾整理材料。
请幼儿把水中的所有材料收集在塑料袋里,使水中无杂物。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一一保护水资源。
注意:在上述每一种游戏中,均让幼儿充分讨论、交流、合作。如相互提供材料,交流新发现等。以此提高幼儿的交往技能,体验分享的快乐,体验“发现学习”的惊喜、乐趣。
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突出了让幼儿主动学习的思想。《水中的发现一一大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力求体现这一思想并遵循了幼儿学习的三个特点:
一、是幼儿的学习受兴趣和需求直接驱动。玩水是幼儿感兴趣的,所以,他们会积极投入、主动探索、发现学习。在发现学习中获得成功,充分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二、是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对事物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的,形象的,需要用动作和各种感观来帮助思维。因此,给幼儿提供操作机会和调动幼儿的各种感观共同参与尤为重要。
三、是由于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学习进程,幼儿与幼儿间相互作用的学习方式,使孩子们乐意接受。同时,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均得到发展。
水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每、湖、团、浓、雾、露、珠、层、霜、聪10个生字,认识雨字头,积累词语10个。
2.要求正确朗读课文和课后读句子中的两句话,指导轻声及其读法。
3.通过阅读和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部分词语的及句子的意思。
4.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乌云、彩虹、浓雾、露珠、白霜、雪花和冰山的形成都离不开水。
5.大胆说说自己喜欢水妈妈的哪一个孩子,同时能合理地对他人的说话作出评价。
重点和难点
1.认识本课生字10个,认识雨字头,积累词语10个。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乌云、彩虹、浓雾、露珠、白霜、雪花和冰山的形成都离不开水。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题,揭示课题,练习说话
师:我请大家来听一个有趣的故事。
1.出示听的要求
认真听故事边看短文内容,做到边听边记:水妈妈还有哪些孩子呢?
2.请同桌一起把水妈妈的孩子在课文中圈出来,不重复圈。
3.交流所圈的词语:教师出示
乌云彩虹浓雾露珠白霜雪花冰山
4.(对!这些都是水妈妈的.孩子)揭示课题:板书:9 水妈妈的孩子
5.学习出示的词语中的生字、词语
(1)齐读词语
(2)学习湖、浓、雾、露、霜、聪小组交流学习
(3)集体交流,教学雨字头,书空雨字头的笔顺。
(4)你们能不能给他们分一分类?(按部首分类)
(5)小组讨论
(6)集体交流
(7)你能看出其中的规律吗?(我发现三点水的字大多与水有关,雨字头的字大多与天气有关)并指导学生学生学会看书:方方说的话。
二、学习生字、课文,练习说话,质疑
1.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词语,读好句子
(1)我们来试试,能不能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好,读完后为课文分分小节,作好小节记号。
要求:字音准确、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唱读、不顿读。
(2)集体交流小节的划分。(特别注意2-8小节都只有一句话,第一字空两格了,因为凑巧对齐,很容易看错的。)
(3)集中识字团、层。
①学会用一齐造句。
②读读第2~8节:进行一团、一层、一条、一颗、一片、一座的选词填空的练习。
③小结:他们都是可以用来数某种东西的,但要使用恰当才行。请大家动动脑筋,想想你还能用其中的哪些词语来数其他东西?小组讨论。
(4)读句子:(边读边想:带点的字有什么特点)轻声的练习。
大娃回来了,抱着一朵乌云。
二娃回来了,围着一条彩虹。
(5)找找课文中还有哪些字也是轻声的,读的时候特别注意,现在我们把这两句句子放到课文中读读吧!
①自读
②同桌读,互评
③个别读,指名读,(注意最后一节,风伯伯表扬他们聪明时的语气)
(6)朗读思考,并请小朋友提出问题,你可以在读后请大家帮你解答。
2.谈话式练习说话
(1)水妈妈的这些孩子中,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我最喜欢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同桌交流,指名说)
(2)娃娃们也和你们一样,可喜欢这些孩子啦,他们是怎样把水妈妈的孩子们带到风伯伯这二来的呢?
①读课文,圈出表示动作的词。(抱、围、捧、采、报、摘、背)注意摘是翘舌音。
②做做动作,读读2-8节。
三、复习巩固
1.采露珠:读生字。
2.摘雪花:读词语。
3.过小桥:读句子。
四、写字指导
1.我们刚刚书空了雨字头,现在将它和另一部分组合,成为上下结构的字。大家回忆一下,它的笔顺规则会是什么呢?出示:雾、霜、露、雪
2.照样子,描描写写,注意利用好横中线、竖中线将字写在田字格中。(可以配上轻柔的乐曲)
水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认读“绚”“纤”等生字和课文中“琴弦”、“裹着”、“草如茵”、“掬一捧”、“应和”、“袅袅炊烟”等词语。并能理解课文中“绚丽”、“催促”、“草如茵”、“纤细”、“应和”、“竖琴”、“沉醉”、“柳如眉”等词语。
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
3、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赤子之情。
教学难点:
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段,并能体会作者使用这些修辞方法的用意,感受本文“文字优美、意境清新”的特点。结合平时学生作文中词语贫乏、句式老套的毛病,鼓励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学习模仿造句、写话。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习惯,既能使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又能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语流、语感能力。
教具准备:
乡村生活、生产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昨天,老师带你们看了一次春潮,现在耳边好象还响着轰隆隆的春潮声。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三月的桃花水边,到那里,我们又会有怎样的奇遇呢?
(板书课题:三月桃花水)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读不准的字词。
2、指名分节朗读,教师相机订正错误的读音。
3、结合学生的质疑学习生字:(辨析字音、字形)
绚弦纤和(多音字)袅茵掬裹(衷)淌(躺)犁(梨)瓣(辩)
4、学生两人一组,齐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
5、教师提问:这篇课文描写的三月桃花水,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三月桃花水是美丽、迷人、令人陶醉的)
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情感来读课文?(用欢喜的心情、轻快的`朗读方式)
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6、学生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较容易的字词问题,如果有其他学生能够解决的,就应该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理解方式解决,因为这是学生的初步自学过程,不要要求尽善尽美。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
三、再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流畅而有感情。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这一段文字里有几句话?是什么句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课文中找出和这两句话对应的段落。(两句话,是疑问句,分别对应3、4自然段和5、6自然段)
3、教师引导:
“是什么声音”――三月桃花水的水声(把“流水声”比喻成“小铃铛”的声音,清脆悦耳。)
“是什么光芒”――三月桃花水的水面(把“明镜”般的水面比喻成“丝绸”,明亮耀眼。)
四、布置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选择自己理解了的词语造句)。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情况:
1、让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自己认为能读得最好的段落。
2、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你为什么觉得这段比较好读?
二、学习课文:
1、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当你读这一段时,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象?
2、课件展示。
3、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点拨:
“呵,河流醒来了!”――一个语气词“呵”,表现了作者乍见春水的兴奋之情;一个“醒”把被束缚一个冬天的河水重获新生的喜悦写活。(拟人方法)
流动的水在舞动朝霞,水中的浪花、旋涡,在作者笔下成了“樱花”“酒窝”(比喻)
4、分男、女生读描写“水声”、“水面”的段落。
5、小组自学: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它弹奏出哪些不同的音乐?这些不同的音乐与乡村生活有什么关系?
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为什么是明镜?它照出了什么美景?
6、教师提问:
课文的第3―6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找出来,读一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把“桃花水”比喻成“竖琴”“明镜”,把“波纹”比喻成“琴弦”,第4自然段运用了排比、拟人方法,把“柳枝”比喻成“长发”,把衣着艳丽的“姑娘”比喻成“花瓣”)
7、学生自由朗读最后三个自然段。
联系上文,思考:为什么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因为桃花水与农村生产息息相关,所以比金子还贵,因为它纯净透明,所以比银子还亮。)
(三月桃花水让所有见过它的人深深地陶醉,掬一捧,品一口,就好像美妙无比的桃花水流进我们的心里,让我们永远铭记。结尾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深情赞美和无比热爱。)
8、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思考:读《三月桃花水》和读《春潮》时,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三、拓展:
1、反复朗读课文中优美句段,模仿句段,写一写四季之一的自然景观,或写一写春天游园的见闻(也可安排在课后进行)。
2、感情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发挥想象:如果你是三月桃花水,你会对燕子、垂柳、姑娘等照在水面的朋友说什么?
四、布置作业:
【水教案】相关文章:
《水》教案02-21
《水》教案01-22
水是怎样的教案03-08
《有趣的水》教案02-22
水教案范文03-12
《水的游戏》教案03-25
水的净化教案02-26
我与水教案02-27
水的秘密教案03-23
水的声音教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