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猫教案

猫教案

时间:2022-01-08 10:01:30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猫教案合集九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猫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猫教案合集九篇

猫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念儿歌,体验和同伴游戏的快乐。

  2、能按多维特征做集合。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教学准备】

  卡片、帽子、眼镜、带有数字的项链、儿歌PPT。

  【教学过程】

  (一)出示PPT引题,导入。

  1、出示PPT(一个小男孩和一把伞)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2、出示哭泣的小男孩

  提问:小男孩他怎么啦?(哭了)怎么会哭呢?

  (二)学念儿歌

  1、结合PPT,教师朗诵儿歌一遍(从开头——被只老鼠偷走了)

  提问:现在,你们知道小男孩为什么哭了吗?

  2、学念儿歌1—2遍

  提问:

  (1)老鼠长什么样呢?

  (2)想一想,怎样找到这只小老鼠?

  (三)游戏:猫捉老鼠几点钟

  1、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

  第一:符合条件的站出来,不符合条件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第二:要求师幼合作,幼问师答。

  2、幼儿第一次游戏

  第一遍游戏:按一维特征分类(它是只男孩子老鼠)

  第二遍游戏:按二维特征分类(它是只不扎辫子的女孩子老鼠)

  3、幼儿第二次游戏

  (1)教师介绍玩法及规则

  (2)幼儿按卡片上的内容打扮自己

  (3)幼儿游戏、集体验证

  第一遍游戏:按一维特征分类(它是只戴帽子的老鼠)

  第二遍游戏:按二维特征分类(它是只戴着眼镜、戴着项链的老鼠)

  第三遍游戏:按三维特征分类(它是一只戴着帽子、戴着眼镜的、女孩子老鼠)

  第四遍游戏:按四维特征分类(它是一只戴着帽子、戴着眼镜的、戴着项链,项链上有ⅹ点的老鼠——1个)

  (四)延伸活动:自主游戏

  游戏由幼问师答变为幼儿问一幼儿答,即让个别幼儿说出要找的老鼠的特征,其他幼儿寻找、验证。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猫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沙包的多种玩法,练习钻爬、平衡、扔、抛、自抛自接等技能。

  2.体验与同伴一起运动的'快乐,提高幼儿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活动准备:

  1. 音乐磁带、录音机。

  2.猫妈妈头饰一个。

  3.沙包、山洞、平衡木若干。

  活动过程:

  1.老师扮演角色,带领幼儿活动身体。

  2.基本部分

  (1)抓“老鼠”

  谈话引出抓老鼠——分组过山洞和小桥——抓住老鼠。

  (2)玩“老鼠”

  ①幼儿自由玩老鼠,教师注意观察幼儿不同的玩法。

  ②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玩法,全体幼儿模仿练习。重点学习抛、自抛自接、扔、跳的动作。

  (3)运“老鼠”

  幼儿尝试将“老鼠”放在身体不同部位,探索如何把“老鼠”运回家。

  3.结束部分。

  运“鼠”回家。

猫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听听、看看、说说、画画、唱唱等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愿望。

  2、让幼儿自然、愉快地演唱歌曲,认识反复记号,学习说唱形式的演唱方法。

  3、尝试运用表情和动作表现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

  活动重点:

  学习滑音的唱法和尝试用说唱形式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有表情的演唱和恰当的动作表演。

  活动准备:

  1、大老鼠头饰一个、小老鼠头饰与幼儿相等;

  2、音乐《小老鼠上灯台》、《老鼠画猫》;

  3、猫画像一张、歌词图谱、画纸一张。

  活动过程:

  一、练声活动入场。

  二、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师:鼠宝宝们,我们整天呆在黑黑的洞里,大家都闷坏了吧,今天老猫好像不在家,咱们出去放松一下,不过你们还是要小心,如果老猫回来了,要赶快逃回洞里!老鼠大队,出发啦!

  (音乐起)

  三、画猫。

  师:小老鼠们快坐下,现在我们召开一个紧急会议。你们觉得猫哪里可怕?

  师:不会抓老鼠的猫长什么样子?我们一块儿把它画出来。

  四、欣赏音乐一遍。

  五、出示图谱,幼儿学念歌词。

  六、认识反复记号。

  七、学唱歌曲

  师:小老鼠画出了这么可爱的猫心里得意极了,你们瞧,它的`尾巴都翘得高高的了,所以,我们唱“小老鼠”的时候,要唱出一个上滑音来,表示非常得意的心情。

  师:在唱到“牙齿一个也不能要”的时候,小老鼠觉得光唱还不能表达它高兴的心情,它决定第一遍唱,第二遍要大声地说出来。

  八、开舞会

  师:老鼠宝宝们,今天我们画了一只不会抓老鼠的猫,你们开不开心?原来这么凶狠的大野猫现在变成了这么可爱的小猫,你们还怕不怕,现在我们一起来开个舞会庆祝一下,好不好?

  (音乐起)猫叫

  师:妈妈告诉你们,我们梦想中的猫其实是不存在的,真的猫还是要来的,我们还是悄悄的搬家吧!

  (音乐起)

  幼儿退场。

猫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跟随音乐进行律动游戏

  2、幼儿能够跟随音乐分角色进行表演。

  3、通过游戏幼儿喜欢参与并且感受音乐带给自己的喜悦。

  活动准备:音乐、猫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

  教师:猫的样子什么样的?请你和我学一学“我的样子很威武”

  二、播放音乐,学习律动

  1、感受威武的样子:猫做了几次很威武的动作?前边动作很威武,后边的呢?幼儿;很不自信了,胆小的样子。教师:夸张前倾做了两次,后边的胆小动作做了2次。

  2、再次感受威武的样子:和老师一起做一做,夸张的时候很夸张。

  3、完整跟随音乐来一次:教师强调威武和胆小两个动作。

  三、分角色进行表演:

  1、老师先当猫,你们来当小老鼠。小老鼠躲避时候的动作谁来学一学,很害怕的样子。

  2、教师与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猫刚才做的什么动作,你们是小老鼠,你们躲起来了吗?我是猫举起老鹰的动作时候你们吓一跳,你们应该怎么躲起来,那我们小老鼠怎么把猫吓跑呢?

  3、教师帮助幼儿纠正动作,提示幼儿动作要到位。

  4、配班教师与幼儿分角色演出:幼儿起立听音乐分角色完整进行表演,陪伴教师扮演猫。教师:你们可别高兴的太早,猫咪说它还会回来的,我们要练一练

  5、幼儿与幼儿分角色演出:小部分幼儿扮演猫,其他幼儿扮演老鼠。

  四、跟随音乐自然结束

  大班律动猫和老鼠说课稿

  说教育活动背景:这节课我们是结合自己班级主题活动进行开展的,所以我们结合主题设计了本次教育活动,同时我们还结合了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刚要要求进行了参考,提升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而且孩子们在平时活动中也喜欢参与角色表演的活动,所以我们也融入了角色表演的内容。

  说教育活动目标:本次活动我的目标有:幼儿能够跟随音乐进行律动游戏,幼儿能够跟随音乐分角色进行表演。通过游戏幼儿喜欢参与并且感受音乐带给自己的喜悦。对于目标的设计我紧紧的围绕了纲要指南,从孩子的能力范围以及需要进行设计,幼儿能够完成本次活动的目标,同时又能够有所提升,在最后的目标中,我更强调幼儿的'参与性及快乐情绪,因为音乐活动就是要给予幼儿美的感受。纲要中也指出,艺术活动就是要让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美,发现美等感受。

  说教育活动过程:本次教育活动主要分为3个部分,

  首谈话引出:猫的样子什么样的?请你和我学一学“我的样子很威武”

  其次是重要环节播放音乐,学习律动:

  1、感受威武的样子:猫做了几次很威武的动作?前边动作很威武,后边的呢?幼儿;很不自信了,胆小的样子。教师:夸张前倾做了两次,后边的胆小动作做了2次。

  2、再次感受威武的样子:和老师一起做一做,夸张的时候很夸张。

  3、完整跟随音乐来一次:教师强调威武和胆小两个动作。

  之后就是分角色进行表演:1、老师先当猫,你们来当小老鼠。小老鼠躲避时候的动作谁来学一学,很害怕的样子。

  2、教师与幼儿分角色进行表演:猫刚才做的什么动作,你们是小老鼠,你们躲起来了吗?我是猫举起老鹰的动作时候你们吓一跳,你们应该怎么躲起来,那我们小老鼠怎么把猫吓跑呢?

  3、教师帮助幼儿纠正动作,提示幼儿动作要到位。

  4、配班教师与幼儿分角色演出:幼儿起立听音乐分角色完整进行表演,陪伴教师扮演猫。教师:你们可别高兴的太早,猫咪说它还会回来的,我们要练一练

  5、幼儿与幼儿分角色演出:小部分幼儿扮演猫,其他幼儿扮演老鼠。

  四、跟随音乐自然结束

  说教育环节:在每个教育环节中,我都紧紧围绕目标有层次的设计每个环节,开始是对动作的认识,到对图谱的认识,再到分角色表演,再到分角色演奏,一步一步紧紧围绕目标而实施,幼儿能够跟随教师一步步的完成每个环节。

  说教育活动的优点:本次活动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其中,在最后能分角色完成对歌曲的表现,在活动中老师的环节设计很有层次能够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而且老师的指导语言很到位,紧紧围绕目标进行提问,让幼儿能够明白活动的重难点,层层突破。

  说教育活动缺点:在活动中的前半部分幼儿一直坐在小椅子上没有动起来,可以在活动形式设计上在有些调整,让幼儿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同时幼儿张嘴唱的也不够,没有积极的调动幼儿唱歌的欲望,最后环节还可以让更多幼儿自由分角色表演,还可以给客人老师进行表演等等。

猫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猫虎歌》,并有感情地进行表现。

  2、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及创造能力,积极与同学合作编创表演,表现本课主题。

  3、通过聆听和演唱,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教育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结束句的节奏掌握。

  2、熟练演唱本课歌曲。

  3、通过多种体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用多种形式编创表现猫和虎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从前有一片美丽的大森林,这片森林里居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他们都在干什么呢?大家想不想去看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美丽的大森林。

  2、故事导入: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老虎曾拜一只猫儿为师傅学本领。猫师傅就将本领一一传授给了老虎,老虎想到自己的本领已经学到手,就神气活现专门欺侮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弄得小动物们都很害怕,此时老虎就更加威风凛凛了。老虎想:如果能吃掉猫,那就是“天下第一”了,哎!这可是好主意啊!第二天,森林里的动物们正在森林里玩的热闹,一声大吼,吓得小动物们都瑟瑟发抖,一个个都逃走了。猫没料到老虎会来吃它,当老虎要扑向“师傅”的瞬间,但猫却没有被老虎吃掉,你们想:猫师傅用了什么好办法智斗老虎的呢?

  学生展开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寓教于乐

  师:哇,大家都很能干!帮猫师傅想了好多办法!这猫师傅到底用了什么好办法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1、播放范唱《猫虎歌》,学生聆听感受。

  2、师生讨论歌词内容。

  "狮子豹子都是猫,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A、学生模仿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的样子。

  B、老师按节奏范读"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C、学生边演边读歌词,"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D、集体按节奏朗读该句歌词。要求有犹豫,疑惑的口气

  "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师: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乘老虎发愣的时候,小猫迅速爬上了大树,大声地问老虎;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A、指名学生学一学小猫说"森林之王你服不服!"这句话的语气。

  B、师生评议得出结论:神气、得意。

  C、学生按节奏齐读该句歌词

  D、启发学生想象小猫在高高的树上向树下老虎喊话的情景,让学生掌握"王"字的时值。

  (这一环节让学生说出猫斗老虎采用的方法,化解和突破歌词的节奏难点,加深了学生对歌词的理解。用学唱歌曲打下了基础)

  4、教师小结,揭示课题:这真是一只聪明机智的小猫,让我们再来把小猫智斗大老虎的过程回味一下,唱一唱并演一演(再次播放范唱录音)。

  (1)师慢速弹琴,学生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词。

  请会唱该句的学生唱一唱,并做小老师教一教。

  (4)集体演唱第一段歌词

  (5)同样的方法学唱第二段歌词

  (6)完整演唱全曲

  (7)请两组学生分别演唱歌曲,其他学生评议。要求掌握两个结束句的节奏难点,以及唱出猫和老虎的语气和神态。

  (8)集体歌表演《猫虎歌》

  三、创造表现

  师:过渡语:歌中的小猫遇到老虎后,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地救了自己,那么小猫遇到老虎之后,它们之间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下面我们分组来编一编,讲一讲,演一演。

  A讲故事

  1、学生分组创编故事

  2、分组讲一讲所编故事,师生随机评议

  B演故事

  师:过渡语,小朋友讲得真精彩,让大家知道了许多发生在猫和老虎之间的故事,你能通过以下形式把你的故事演一演吗?分组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议,并为各组学生的表演评分,公布各组得"星"数。

  (这一创编活动给了学生自主体验的大量空间,驱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为学生提供合作机会,体验与他人合作的愉悦。)

  四、完美结课

  师:从大家的表演中我们看到了机智的、愚蠢的、狡猾的小猫和老虎的形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猫和老虎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活着,小猫和老虎之间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你能讲一讲吗?

  唱着歌离开教室。

  课后反思

  实践证明,低年级音乐课的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深厚兴趣。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深深地感受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征,并紧密结合音乐课的特点,运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生动、活泼、愉悦、和谐的气氛中引起积极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猫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幼儿感知7以内的数量,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根据数字和图形标志匹配相同的图形。

  3.知道做客的基本礼仪,体验做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人手一盘鱼;

  3.幼儿人手一个手环。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根据数字在操作板上贴相应数量的盛满小鱼的盘子,并且根据手环上的数字贴相应数量的图形。

  活动过程:

  一、准备去做客。(复习7以内的数数)

  1.交流做客的礼仪:

  师:今天倪老师要带你们去猫妈妈家做客!你们一定很开心吧!那我们去做客要注意什么呢?(懂礼貌)什么是懂礼貌?看见猫妈妈要打招呼。那还要带些什么呢?(礼物)带什么礼物呢?(鱼)是呀,猫妈妈最喜欢吃鱼了。

  2.准备礼物:

  老师这里有很多盆小鱼呢!大家每个人来端一盆吧!每个人都端到了一盆鱼,大家数一数,你的盘子里有几条鱼?

  幼儿讲述自己盆里的小鱼个数,并一起验证。

  师:礼物准备好了,我们准备出发啦!(音乐:欢乐舞。教师带领着幼儿绕着教室走一圈)

  二、去做客的路上。

  1.出发前的准备。

  师:在出发之前,老师可有个要求:你们一路上经过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

  2.去的路上。

  依次出示课件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幅图:

  教师随在着画面的变化提出不同的`问题。

  第二幅图:一座小桥

  第三幅图:二座蘑菇亭第四幅图:草地上有三座房子

  第五幅图:四朵花的花园第六幅图:池塘里有五只小鸭子第七幅图:草地上有六只长颈鹿第八幅图:树林里有七棵小树

  3.小结:小朋友想一想,去猫妈妈家经过了哪些地方?出示相应图片。他们分别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请小朋友有一句完整的话来表示。

  三、去家里做客。(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1.到达猫妈妈家师:猫妈妈家到了,出示课件第九幅图,并发出敲门的声音,并问:猫妈妈在家吗?

  学习做客的礼仪:敲门,你好,欢迎你们来我家做客!

  我们给你带礼物来了。

  2.给猫妈妈送礼物:

  师:我们给猫妈妈带来了这么多鱼,究竟该放在哪里呢?

  猫妈妈说:“别急,我这里有好几个数字宝宝,你的盘子里有几条鱼就把盘子送到几的数字宝宝下面。小朋友你会送吗?好,现在先请女小朋友送,再请男小朋友送。”

  一起验证一下。

  3.猫妈妈也要送礼物给我们。

  (1)提出要求:

  师:猫妈妈说她收到了礼物非常高兴,也有礼物要送给小朋友们,他要给每一个小朋友送一个手环。但是猫妈妈非常忙,礼物只做了一半,剩下的要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做了,做对了,礼物就是你的了。

  (2)老师示范做手环。那手环怎么做呢?让老师来告诉你们。出示手环,介绍材料。上面有什么呢?数字和图形。这是什么意思呢?4和三角形(就是要在手环上贴4个三角形。)

  (3)幼儿操作:指导有困难的幼儿,提醒幼儿看清楚数字和几何图形。

  (4)交流:我做了几个手环,数数有几个什么几何图形。

  三、结束

  师:时间很晚了,我们要准备回家了,和猫妈妈说再见吧!(音乐:欢乐舞)

猫教案 篇7

  设计背景

  为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特设计此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通过细致地观察画面,充分理解画面所表达的意思,让幼儿学会运用准确、完整的语言回答问题。

  2.通过看图问答,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鼓励孩子积极地回答问题,培养孩子在活动中积极开动脑筋的好习惯。

  4.学会生字:“猫、鱼”,注意发音正确。

  重点难点

  1.学会运用准确、完整的语言回答问题。

  2.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正确认读生字:“猫、鱼”。

  活动准备

  1.馋嘴的猫的挂图。

  2.“猫、鱼”的识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 谈话导入主题。

  小朋友,你们家养小猫吗?你喜欢小猫吗?它最喜欢吃什么?

  二、 观察画面,了解图意,回答问题。

  1. 画面上有什么?

  2. 观察左上图,小猫在干什么?

  3. 观察右图,扑通一声,小猫怎么了?

  4. 观察左下图,小猫抓到鱼没有?鱼跑到哪里去了?

  三、 请小朋友讲故事。

  多给一些激励性语言,让孩子体会成功的'喜悦而乐意在大家前面说话。

  四、出示“猫”、“鱼”的识字卡片,教孩子认读。

  教读时注意发音正确。

  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设计从谈话导入、观察了解图意、根据图意讲故事到认识生字,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引导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是本节课的特点,也让孩子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给孩子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有展示自我的时间和空间,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乐于学习。

  4.本节课教师和孩子的互动做得比较好,孩子能根据教师的提问回答问题,教师能根据孩子的兴趣安排时间给孩子说话,从而达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

  5.本节课教学我认为是成功的,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对孩子的评价方式能促使孩子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6.这一课也一点遗憾,游戏化教学手段用得太少,对教学内容的延伸没有考虑到,如果以后还上这一节课我一定要注意到这一点。

猫教案 篇8

  一、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故事背景

  《猫》是郑振铎从事文学创作的早期作品。在此之前他的其他作品,内容已经触及五四时期青年要求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等问题,即使是对不会说话的猫,因为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感到自己的良心受了伤。这些深表忏悔的话,表明了作者受到了当时颇具影响力的某些人生观念如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影响。

  三、理解词义

  1.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2.忧郁:忧伤愁闷。

  3.毫无生意:没有一点生机和活力。

  4.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5.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6.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7.若有若无:好像有,也好像没有。

  8.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9.畏罪潜逃:犯罪后怕受制裁而偷偷地逃走。

  四、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第①②段):写养第一只猫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③一?段):写第二只猫的来历、外 形、性格和丟失。

  第三部分(第15-34段):写第三只猫被“我”冤枉并打伤,最后死“我”痛悔不已。

  五、问题归纳

  1.“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是全文的中心句,在内容上交代了“我”家养的猫的结局,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在结构上起着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作用。

  2.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第一只猫的特点的?

  本题可运用内容归纳概括三步法进行分析。从毛色、形态、性情和动作等方面来写。“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形象地写出了第一只猫的毛色和形态;“很活泼”的性情和“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扑抢“红带”或“绳子”的动作,都写出了猫的活泼的特点。

  3.“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 这句话包含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题可运用作者情感分析法进行分析。将猫称为伴侣,说明“我”对它有了感情。有了感情,就免不了为它的不幸而难过。“酸辛”,既有对小猫死去的惋惜,也有失去小猫的痛苦。

  4.“三妹常指它笑着骂道:‘你这小猫呀,要被乞丐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只小猫太活泼了,以至于让人提心吊胆,生怕它丢了。三妹的玩笑话表现了她对这只小猫的喜爱之情。为下文这只小猫的亡失埋下伏笔。

  5.“过了二三个月,它会捉鼠了。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自此,夜间便不再听见讨厌的吱吱的声了。”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只猫在为“我”的生活带来了乐趣的同时,还为家庭作了贡献,它的活泼、能干,更增添了“我”及家人对它的喜爱之情。

  6.“心里便有些亡失的预警。”这句话能否删去?

  不能,因为这句话表明由于太喜爱这只猫了,找不到它,心中难免会有不祥之兆,也为下文写小猫的亡失作了铺垫。

  7.“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这句话可以看出,我们都在批评什么人?

  三妹埋怨邻居家的丫头,“我”诅骂捉走猫的人,实际是批评了两类人:一类是事不关己、不闻不问、麻木不仁的旁观者;另一类是损人利己、自私自利、横刀夺爱的小人。这两类人都会给善良的人带来伤害,而有时这种伤害是长久的。

  8.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本题可运用中间句(段)作用分析法进行分析。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因守护不住生命而产生的痛心与惋惜之情。那种失落感久久萦绕于心,作者不想再让自己品尝失去美好事物的痛楚。从对上文两只小猫的叙述过渡到对第三只小猫的叙述,结束上文,为第三只小猫的出现埋下伏笔。

  9.“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 子对鸟笼凝望着了。”句中的“凝望”一词有什么作用?

  两次提到“凝望”,写出了猫对两只鸟的关注,为下文“我们”冤枉小猫埋下伏笔。

  10.“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这句话在内容上是对全文的总结。“我”目睹了前两只猫的不幸后,又亲手制造了第三只猫的悲剧,一种负罪感永远不能消除,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永远愧对这类生命。“永不”则抒发了决然毅然的情绪。并且这句话与文章的开头遥相照应,使文章在结构上具有了首尾照应的特点。

  11.本文用第一人称来叙事,有何好处?

  作品中的“我”是三只猫的主人,“我”喜欢前两只猫,厌恶第三只猫,“我”是前两只猫的悲剧的目击者,又是第三只猫的悲剧的制造者。用第一人称叙述,可以极其自然地借“我”之口,抒发真实感情,揭示作品主题,引起读者共鸣。

  12.在写第三只猫的结局时,用了什么词语直接描写“我”的思想感情?仔细体味词语的含义。

  作者用了“难过”一词来表达自己的`痛苦心情。相对以前两只猫的亡失的感情,“难过”所表达的痛苦要强烈得多。因为自己的武断冤枉了第三只猫,“我”深感内疚和自责。越是内疚和自责,痛苦的感情也就越强烈。

  13.写第二只猫的文字中还提到了周家丫头和“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作者有何用意?

  “周家的丫头”代表着事不关己、漠不关心的一类人,“不知名的夺去小猫的人”代表着不顾别人,自私自利的—类人。作者借第二只猫的失踪事件,表达了对那种不顾别人利益而自私自利行为的谴责与鞭挞。

  14.本文一共写了三次养猫,删去写前两只猫的文字可以吗? 为什么要重点写第三只猫?

  三次养猫的故事层层推进,写花白猫、小黄猫是为详写第三只可怜猫作必要的铺垫,也是为了与第三只猫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布局,有利于更好地刻画形象、凸现中心。因为写第三只猫最能表现主旨。

  六、课文主题

  文章通过对三只猫不同结局的叙述,抒发了“我”对三只猫的不同情感, 表达了“我”对第三只猫的内疚、自责,进而也揭示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即做事不能主观臆断,那样会留下痛苦的回忆;如果冤枉了别人,而对方又难以辩解,那会给自己留下更大的痛苦。

猫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能根据故事的开头及情节发展,按各种动物的特点创编出各种有趣的、合乎情理的故事结尾。

  2、通过角色的扮演,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帮助幼儿懂得当同伴有困难时应热心帮助的道理。

  二、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1)“猫医生过河”的背景图,猫、大象、牛、鹅、兔子贴绒教具各一个;画纸人手一张,水彩笔人手一只。

  (2)猫、大象、牛、鹅、兔子头饰各一个

  (3)小药箱、听诊器、水桶各一个

  2、知识准备:活动前让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即故事中这些动物的自身优势。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猫医生的贴绒教具,通过提问:这是谁呀?你们瞧,它走得匆匆忙忙的,我们一起问问它要去哪里好吗?借此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出示挂图,教师运用贴绒教具讲述故事内容。

  (1)提出听故事的要求:听一听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2)幼儿听完故事后回答问题,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三)提出疑问让幼儿分组进行讨论,引导幼儿续编故事。

  (1)幼儿讨论:这些小动物都有什么本领?如果你是他们其中的一个你会怎样帮助猫医生过河?

  (2)教师在幼儿讨论的过程中帮助幼儿开动脑子,积极思维,启发幼儿想出最好的过河办法并把故事结尾编得合情合理。

  (3)讨论后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编的故事结尾,要求幼儿连贯生动地讲述。

  (四)引导幼儿按各种动物的特点创编故事内容并将创编的故事结尾画下来且在展示台上进行讲述。

  (五)组织幼儿表演故事,复习巩固故事内容及创编的内容。

  (1)请7名幼儿分别戴上不同的动物头饰,把故事情节及创编的结尾完整地表演一遍。

  (2)要求幼儿扮演角色时,动作要形象,讲话声音要响亮,富有表情。

  (六)活动结束:

  (1)教育幼儿懂得当同伴有困难时应热心帮助的道理。

  (3)表扬表演得好的'幼儿并组织幼儿说一说谁编得好,为什么?

  四、各领域的渗透

  (1)社会领域:故事中通过引导幼儿合理的创编来帮助幼儿懂得同伴有困难时应热心帮助的道理。

  (2)语言领域:通过创编来帮助幼儿发展其语言表达的完整及流畅性。

  (3)科学领域:在故事中及讨论中帮助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自身的优势特点。

  (4)艺术领域:以绘画的形式让幼儿来学习记录故事的内容。

  五、生活中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幼儿别人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学会友好互助。

  六、环境中渗透:创设与故事内容相关的角色表演区,让幼儿进行表演创编故事内容。

  七、家庭中渗透:要求家长配合帮助幼儿学会遇到困难会动脑筋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或求助于他人帮助他。

【猫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猫教案03-30

《猫》教案02-21

《猫》教案04-06

《猫》的教案02-09

《猫》优秀教案12-17

《猫》教案及反思03-30

教案猫反思12-20

猫的优秀教案12-16

猫教学教案11-14

猫来了教案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