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时间:2022-02-08 19:27:25 教案 我要投稿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汇编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汇编15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 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积累语言。

  4.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弄清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

  教学准备

  生字卡、搜集有关蜜蜂的有趣知识。

  课时安排

  课时目标

  1.会认“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袋、概、减”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证实” 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弄清实验过程。

  教学流程

  一、回忆旧知,导入新课

  1.回忆旧知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蜜蜂引路》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吗?

  2.导入新课

  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法布尔为了证实蜜蜂会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你想知道是个怎样的实验吗?让我们走进《蜜蜂》这篇课文一同去看看,同时也看看实验的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2)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或课件,指名读、开火车读。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三、细读课文

  (1)明确默读要求: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初次默读,感知全文: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次默读,带着问题思考: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个怎样的试验?

  (4)复述故事:用自己的话将试验的过程说一说。

  【有目标地读,有层次地读,循序渐进,学生才能读出水平来,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四、指导写字

  1、 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读准字音。

  (1)出示要写的生字:论、试、验、袋、证、概、阻,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书写,然后,教师用投影展示,集体评议学生写的字。

  2.抄写词语。

  五、作业设计

  练习默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在预习的基础上,读通课文读准字音,认识“迅、速、遇、遥”等8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究竟、迅速”等词语。

  2、在自读的基础上圈画词句,用连贯的话介绍海上救援机。朗读海上救援机与小海鸥的对话,体会对话和拟人化手法表达形式的有趣。

  3、学着海上救援机与小海鸥的对话形式,说说运输机、森林灭火机、海上战斗机与小海鸥的对话,体会简要叙述的作用。

  4、借助句式,概要说说并体会水上飞机有海上救援、运输、森林灭火及参加战斗等作用。激发起爱科学、学科学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1、 运用学习符号提取“海上救援机”的信息,能根据提示语读好对话。

  2、学着海上救护机与小海鸥的对话形式,来改编课文,把简要叙述变成对话形式的具体描写,从而体会简要叙述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预习交流。

  1、同桌合作读通课文,提醒读准字音。

  2、大组检测生字、新词。

  二、学习课文1-6节。

  1、自读课文1-6节,用横线划出介绍“水上飞机”外形、名称、作用的句子。

  2、同桌校对一下,划全了吗。

  3、大组交流,读通句子。

  4、用“我是水上飞机”开头,分别介绍一下“海上救援机”的外形、名称、作用。然后连起来介绍,学着同桌再说一说。这样介绍海上救护机简洁明了,但不大吸引人。

  5、课文中是通过海上救护机与小海鸥的对话来写的。老师和大家来读读课文的1-6节。

  6、师生引读1-6节的过程中,让学生关注提示语,读好对话。

  7、把海上救护机和小海鸥当做人来写,这叫“拟人化”写法。我们在童话故事里经常看到的。

  8、现在让小朋友来做做海上救护机和小海鸥,演演你们相遇时的情境。体会用对话和拟人化手法能把事情写得很有趣。

  三、学习课文第七节。

  1、读读课文第七节,水上飞机还有哪些种类,作用是什么。

  可以 的,叫 ;可以 的,叫 ;可以 的,叫 。

  2、学着海上救援机与小海鸥的对话形式,说说海上运输机、森林灭火机、海上战斗机与小海鸥的对话。

  3、师生合作说说海上运输机与小海鸥的对话。

  4、选择其中的一个在小组里交流。

  5、大组交流。再读课文第七小节,想想课文为什么不像我们那样一个一个用对话写具体,而是让海上救护机一下子简洁地介绍呢?(不重复,详略得当)

  第二教时

  一、复习导入。

  1、借助填空,说说海上飞机的种类和作用。

  或:

  可以 ,叫 。

  2、师生合作读1-7小节,体会对话的有趣。

  二、学习课文第八节。

  1、就在海上救护机和小海鸥谈得正高兴的时候,警报声响了。发生了什么事呢?

  2、自己读读第八小节。想想,发生了什么事,他是怎么做的。与陆上救援机比,他有什么有利条件?

  3、再读第七小节,你觉得水上飞机与陆上飞机比,有什么独特的作用呢?

  4、体会只有懂得科学才能发明那么多更有用本事更大的水上飞机,科学的力量真大呀。

  5、课外查查资料,然后大胆地想象,写写你想发明什么水上飞机,具有什么独特的`本领呢。

  三、课堂巩固。

  1、仿照课文中的句子,用“不是……是……”写写课文中的内容。

  2、学着课文中海上救护机和小海鸥的对话,写写其他的水上飞机和小海鸥的对话(可以是文中的,可以是课外自己看到的,也可以是自己想象的。)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会在默读中思考,在朗读中理解小男孩买黑色气球的心理活动,理解卖气球老人的那段话的含义。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认识到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自信。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在默读中思考。

  教学难点:

  从老人与孩子的对话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领会老人那番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出示气球的图片,提问:你最喜欢哪个气球?

  2、有这样一个小男孩,面对五颜六色的气球,他却选择了一个黑色的。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小男孩,走进小故事——《自信》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纠错、正音。

  3、检查识字情况。

  出示本课生词:基恩博士、一件事、肤色、货车、惊讶、能否、自信

  随机读生词,开火车、小老师带读。

  4、“自信”是什么意思?

  你觉得故事中的小男孩自信吗?不自信也就是——自卑。

  三、精读课文,感受男孩的自卑

  1、默读课文,你从哪里感受到小男孩自卑?

  默读提示:

  默读课文第2、3、4自然段,想一想:

  从哪而看出小男孩不自信?用——画出来。

  2、交流:

  A、公园的角落里有一个肤色很黑的'小男孩。他羡慕地看着这几个小男孩嬉戏,但不敢过去和他们一起玩儿,显得十分自卑。

  B、那几个小孩儿的身影消失后,小男孩儿才拖着残疾的腿,一拐一拐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怯生生地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你可以卖给我一个气球吗?”

  C、小男孩鼓起勇气回答:“我要一个黑色的。”

  结合汇报进行朗读,读出男孩的自卑。

  3、再读课文,男孩为什么会这么自卑?

  交流:肤色很黑的、拖着残疾的腿,

  4、补充美国种族歧视的资料,感悟自卑的缘由。

  5、师:怪不得男孩会如此自卑,——生读“那几个小孩儿的身影消失后,小男孩儿才拖着残疾的腿,一拐一拐地走到老人的货车旁”

  师:怪不得他走到老人身旁却——生读:“怯生生地用略带恳求的语气问道:“你可以卖给我一个气球吗?”

  四、感悟老人的话

  1、黑色的气球升空了,这时候老人意味深长的对他说了一番话。读读剩下的段落,老人说了些什么?自由读5、6段。

  2、交流

  出示老人的话。你读懂了些什么?

  (前一句,揭示了气球升起的本质原因是“气球内充满了氢气”而不在于它的颜色和形状。这里隐含着一个道理:外表是形式是非本质的,是次要的。后面一句,老人推论出“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关键是他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3、你觉得老人说的对吗?

  五、拓展

  1、你知道因为自信而取得成功的例子吗?交流。教师出示:(小泽征儿、尼克松的例子)

  2、读了课文你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

  15、自信

  气球--人

  升起--成功

  氢气--自信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教材分析

  本次积累运用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学目标

  积累格言警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熟读成诵。阅读短文《给,永远比那愉快》,抓住主要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讲述具体事例,说出自己对培养美德的看法,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听懂主要意思。看相片,写出自己对美好往事的回忆。

  教学重点难点

  讲述具体事例,说出自己对培养美德的看法,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听懂主要意思。

  教学构想

  逐题进行练习,使学生学会积累知识,并能在阅读和习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准备

  投影片、《钓鱼的启示》《小珊迪》《给,永远比那愉快》插图、一张自己喜欢的照片。

  教学时间 五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读读背背自己的格言警句,自读短文,了解主要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

  1 导入。你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积累了哪些格言警句?谁愿意说一说?这些格言警句你为什么记得牢?2 教师示范背诵一些格言警句。

  二、引导学生读、背格言警句。

  1 读准字音。

  2 注意不读破句。

  3 练习背诵,检查背诵情况。

  三、阅读短文。

  1 反复阅读,了解主要内容。

  (1)初读短文,了解大意。

  (2)逐个自然段阅读,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把三个自然段的内容连起来说说,抓住短文的主要内容。

  2 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高尔基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什么?

  (2)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高尔基认为要怎样生活才会愉快?

  (3)反复读“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思考:“给”字后面为什么加上逗号?“永远”强调什么?

  (4)联系生活实际,谈个人感受。

  作业设计

  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积累运用八

  读读背背——格言警句

  阅读——给,永远比拿愉快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联系课文内容,分销足坛谈自己的感想和收获。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钓鱼的启示》《小珊迪》《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插图,大家还记得这三篇课文的主人公各有什么美德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分别在三幅图上写上“诚信”“诚实”“善良”“奉献”。清同学们根据“积累运用八”中“口语交际”的要求,就这一话题,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二、自由组成小组,选择交流内容。各小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联系《钓鱼的启示》《小珊迪》《给,永远比拿愉快》等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应该怎样培养美德,可以列举革命领袖、英雄模范的事迹,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还可以就身边熟悉的人的故事,说说他们身上有什么美德值得我们学习。

  要求:(1)讲的同学先想好内容和顺序,要做到语句通顺、连贯。(2)听的同学要抓住说话人所表达的主要意思。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小组可展开讨论。教师巡视,了解各小组交流情况。

  三、各小组在全班汇报交流。在小组的基础上,师生评议:哪个小组说的内容最感人,哪个小组表达的最清楚。

  四、教师小结。

  作业设计

  写一个有美德的人。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从小培养美德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观察一处景物,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如先总述后分述的方法把这个地方是如何吸引人的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重点】

  抓住这个地方风景的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意思,用上积累的佳词佳句,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下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能通过一些表达方法,把这个地方的景物或变化写清楚,写具体,能运用自己积累的好词语。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情趣。

  1.同学们请欣赏一组图片。

  2.(课件出示2)雄伟壮观的长城;世人瞩目的_广场;广阔无边的大海;闻名遐迩的黄山……

  3.在我们的家乡、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景色优美的地方。(引导学生说出我们的身边景色优美的地方,并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地方。)

  二、回顾课文,轻松导入。

  1.我们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欣赏了雄奇秀丽的天门山和杭州西湖,参观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游览了美丽的小兴安岭,领略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在欣赏美景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学到了很多写作方法,谁来说一说。

  2.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1)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描写,如《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照海面——海底——海岛地点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进行描写,《海滨小城》一文中,作者按观察顺序,由远及近地按空间转移的顺序进行描写。按一定顺序描写,可以使文章脉络更加清晰。

  (2)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写具体。

  (3)先总写后分写。

  (4)文中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使文章更具体更生动

  3.今天习作课,我们就用我们学到的写作方法写一篇作文,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

  (课件出示1)这儿真美(板书:这儿真美)

  三、展示片段,交流方法。

  1.(课件出示3)

  夏天,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浓雾里。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2.对比阅读,互相交流:哪种写法更好?为什么?

  (1)第一种写法不好,虽然抓住了夏天的树木、雾、太阳、野花等景物来描写,但对景物的特点描写不清楚,不具体,不吸引人。

  (2)第二种写法好,这一段把景物的特点写得非常清楚,非常具体,写出了小兴安岭夏天的迷人,非常吸引人。

  3.师生小结:通过比较,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个地方的景物写清楚,写具体?(只有认真观察,展开想象,用自己积累的好词来描写,才能把景物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

  四、口头交流,做好铺垫

  谈话过渡:知道怎样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大家了吧?下面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怎样把你身边的美景有条理的,抓住重点,抓住特点地介绍给大家。

  1.先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2.在班级交流,互相评议。

  在评议中总结:从学生叙述中总结写景文章的一些顺序;写景文章如何抓住景物特点;如何突出重点;哪些是有心而发的感受。

  预设:(板书: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总分总、游玩的顺序、方位的顺序、从整体到部分、由上到下等。特点:形状、颜色、大小等;重点:在诸多景物中最有特色的;情感:真实的感受。)

  五、抓住特点,学生习作。

  1.突出景物特点、围绕一个中心,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2.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品读欣赏,修改习作

  1.把全班同学的作文展示出来,读给同学听:习作有没有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去写?有没有用到最近学过的描写景物的词语?

  2.读给同学听过,按照同学提出的不足之处,进行修改。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区别指定的4组形近字并能组成词语。

  3、了解山区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学时的情景,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山区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学时的情景,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

  教学难点:

  想像一年四季“我们”在上学路上的欢乐情景。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3个字。

  2、能区别指定的4组形近字并能组成词语。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的过程,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难点:

  区别形近字的'形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第2课。

  二、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大家评议,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学习生字

  1、默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连带的词语读一读。(困)

  2、根据生字构字特点两个人一组识记,然后汇报。

  3、对于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范写)

  四、练习写字

  1、认真观察整个字,记住每一笔的位置,然后书写,一气呵成。

  2、写后对照范字检查不足,写每一个字都要有进步。

  3、教师行间巡视,重点辅导。

  五、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生词

  板书设计:

  上学一路歌

  溪滑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了解山区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学时的情景,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

  教学重点:

  了解山区的孩子一年四季上学时的情景,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

  教学难点:

  想像一年四季“我们”在上学路上的欢乐情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就是山区的孩子,那么谁愿意说一说在你上学的路上都能看到些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1、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别的地方的山区小朋友们一年四季在上学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2、默读思考:每个季节各有什么乐趣?

  看提示,口头填空。

  春天上学,走一路,( )。

  夏天上学,走一路,( )。

  秋天上学,走一路,( )。

  冬天上学,走一路,( )。

  二、精读课文

  1、你对那所山区的小学生在哪个季节上学的情景感兴趣,介绍给同学听,并说说你感兴趣的理由。(困)

  介绍春天

  a朗读描写春天上学情景的句子,并标画好词佳句。

  b说说感兴趣的理由。

  c指导朗读:边读边想像。

  d指名朗读,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介绍每个季节的方法大致相同,仅对重点问题做些提示。

  介绍夏天

  a边读边想像:溪水、丁冬丁冬的水声、湿鞋印。

  想像我们在上学路上的欢乐情景。

  b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

  介绍秋天

  a边读边想像:砸核桃、摘酸枣。黑手指、红酸枣。

  b把自己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

  介绍冬天

  a指导朗读:读“小溪变成了长长的大滑梯”时,突出“变成了”,表现出惊奇;突出“长长的大滑梯”表现出多么神奇、有趣。

  b边读边想像,再通过读把感受到的表达出来。

  c思考:同学们到了学校,为什么“又都怪学校太近太近”?说说你的相法。

  2、分季节读课文,你喜欢哪个季节上学路上的景色,你就读那个自然段。

  三、拓展延伸

  你能用自己的口吻向城市小学生介绍一下你在一年四季上学路上看到的情景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山区孩子一年四季在上学路上的欢乐情景,并通过边读边想像的方法感受他们上学时的欢乐。

  五、作业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上学一路歌

  春天野花

  夏天溪水

  秋天野果

  冬天冰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忖、媚、博、忖、坠、凸”;积累词语“阳光明媚、博士、控制、下坠、荒芜人烟、思忖、如愿以偿、合适、凸透镜”;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失控、失灵、思忖、如愿以偿”等词语的意思。

  2.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仿佛一道灵光闪过”这句话的含义;能常识模仿文中的句子用关联词“既……也……”句。

  3.了解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能流畅地朗读课文。

  4.初步了解“用冰点火”中包含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用科学知识解决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点:

  积累好词好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了解比尔博士在困境中,如何如愿以偿地摆脱困境。

  教学难点:

  理解比尔博士身上所具备的品质:拥有渊博的科学知识;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遇事冷静。引导学生认识到用科学知识可以解决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

  预习作业

  1.词语:

  思忖:“忖”的字音,并为“思忖”找近义词。

  失控:从文中划出相对应的短语

  如愿以偿:“偿”查字典

  银装素裹:“素”查字典

  2.问题:

  谁在什么情况下用冰点火?结果怎样?

  你有什么最想问的问题?

  3.通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平时我们是用什么工具点火的吗?(火柴、打火机)

  2.那么你们有没有看过用冰点火呢?

  3.揭示课题,齐读

  ●板书:用冰点火

  说明: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设置悬念,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反馈预习情况初步感知课文

  1.昨天回家,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讲了谁用冰点火?

  学生交流的同时教师适时板书

  ●板书:比尔博士(随机指导“博”的字形)

  2.那比尔博士在什么情况下用冰点火?又是为什么?

  ●板书:(情况?)(目的?)

  3.打开书本,默读课文思考:比尔博士在什么情况下用冰点火?为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板书

  ●板书:失控失灵身处困境摆脱困境

  4.辨析“失控、失灵”的不同:“失控”就是指——“失去了控制”,那“失灵”是什么意思呢?你能联系这段话来说说吗?

  失控:机器或一起的运行不受外力的控制。

  失灵:机器或一起的零件、部件或身体的某些器官变得不灵敏或完全不起应起的作用。

  5.你能借助板书连起来说一说比尔博士在什么情况下用冰点火?为什么?

  6.教师总结出示:

  比尔博士在去实验室的路上,因操纵杆失灵,飞机失控,被迫跳伞,落在荒山中,为了摆脱困境,他巧妙地用冰点火,向人们发出求救信号,人们看到了火光把营救比尔博士。

  学生自读、齐读。

  说明:在教学中渗透字词的教学,尤其是“博”字学生很容易写错。教师可让学生在桌子上书空,加深记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独立说出在什么情况下用冰点,为什么,可能有些困难,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我给出一些关键词语,这样可以降低难度,最后出示完整的句子让学生读,这样使整个练习有坡度。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进一步了解比尔博士身陷绝境

  1.在当时的情况下,比尔博士最大的愿望是摆脱困境?那他究竟身处怎样的困境呢?用括号找到有关句子。

  出示:天啊!他真是太不走运了,居然处在群山的包围之中。放眼望去,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在这荒无人烟的山里,惟一的生命痕迹,就是那些枯枝落叶。

  2.播放视频,感受困境。

  3.体会比尔博士处境的危险和艰难

  (1)理解和读好“银装素裹”和“荒无人烟”这两个词语

  i. 银装素裹:出示卡片,齐读。

  通过查字典,我们知道了“素”这个字在这个词中的意思是指——白色。而“裹”这个字的字形我们也特别要注意,是一个“衣”中夹个“果”。

  你们看,这就是那银装素裹的世界,被冰雪覆盖,一片白色。

  再读这个词,读好它。

  ii. 荒无人烟:出示卡片,齐读

  荒无人烟指十分荒凉,没有人家。

  (2)请同学再读读这句句子,并结合“银装素裹”和“荒无人烟”这两个词来说说为什么说比尔博士身处困境?

  (3)请同学想想,如果不离开,可能会有怎样的后果?谁能说一说?

  出示:如果不离开,即使不(),也会()。

  (4)再读句子,读出当时的情况的危险。

  是啊,看来比尔博士当时的情况真是太危险了,再读句子,读好这些词。

  ●指名读

  ●女生读

  ●男生读

  ●齐读

  4.此时,比尔博士想要摆脱困境的愿望是如此强烈,他不断的——(生)思忖

  出示:思忖(正音,开小火车读)

  找个近义词

  5.他想到了那惟一可利用的'生命痕迹——枯枝落叶,想用它们来烧一堆火,这样——,可是那一天,他真是太不走运了,他发现——身边既没有火柴,也没有打火机。

  出示:他想用枯枝落叶烧一堆火。这样,人们看见火光,就会来救他。可是,他身边既没有火柴,也没有打火机。

  指导朗读,读好“既……也…….”

  ●板书:既……也…….

  你能不能用“既……也…….”说一句话。

  6.看来,比尔博士真是身处绝境。

  ●板书:绝境

  7.师生配合读句子

  出示:

  天啊!他真是太不走运了,居然处在群山的包围之中。放眼望去,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在这荒无人烟的山里,惟一的生命痕迹,就是那些枯枝落叶。

  他想用枯枝落叶烧一堆火。这样,人们看见火光,就会来救他。可是,他身边既没有火柴,也没有打火机。

  说明:因为课文中描述的那种困境,可能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遥远,因此让学生观看当时环境的录像可以有效地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因为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生动、形象的画面,再加上阅读语言文字,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感受比尔博士身处的困境,在指导朗读困境的语言时就显得水道渠成。朗读指导,是最好的语感训练,而语感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文字魅力的最好途径。

  四、深入理解比尔博士是如何“用冰点火”的,体会他善于思考,巧用科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感受他的聪明才智。

  1.比尔博士因飞机失控被迫降落在冰天雪的山里,那里荒无人烟,只有枯枝落叶,比尔博士想点燃枯枝落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可是他身边既没有火柴,也没有打火机。那比尔博士怎么会想到“用冰点火”,从而摆脱困境的呢?读4~~7节,找找有关句子。

  出示:此时,金色的阳光照射在晶莹的冰面上,明晃晃的。

  齐读

  2.正是这一现象给了比尔博士启发。此时,比尔博士的脑中仿佛——一道灵光闪过。

  出示:比尔博士的脑中仿佛一道灵光闪过:阳光!冰块!有办法了!

  师适当补充说明“灵光”的意思(这里的“灵光”就是指灵感,指他在脑中突然产生的想法)

  齐读句子。

  3.在这样的绝境下,居然能够想出这个好办法,真可谓是——绝处逢生(出卡片)

  那比尔博士心情会怎样?

  再读比尔博士的想法,读出内心的兴奋和狂喜。分小组读。

  4.有办法了,比尔博士的办法是什么呢?请同学再读课文4~~7小节,然后根据老师给你的提示填一填。

  出示:比尔博士的脑中仿佛一道灵光闪过:阳光!冰块!有办法了!我___________________

  但比尔博士看到阳光和冰块时,他会想些什么呢?

  5.从比尔博士的办法中,从他的表现中,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1)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

  2)能联系身边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

  3)遇到问题可以沉着、冷静

  可以说他使用知识和智慧摆脱了困境。

  6.比尔博士希望用用冰点火的方法摆脱困境,而这一办法终于成功了,真可谓是——如愿以偿。

  出示卡片:如愿以偿

  再读词,理解“如愿以偿”

  说明:语言实践训练对三年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联系:当比尔博士看见阳光和冰块时会想些什么呢?这样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在读懂的基础上回答。这样的设计可以使教学过程揉捏地更加流畅与紧凑。

  五、总结课文

  1.通过学习课文,你知道了课题中的“冰”指的是什么吗?

  原来比尔博士是把冰磨成了“凸透镜”,课题中的“冰”其实就是指用冰磨成的凸透镜。

  ●板书:“凸透镜”(指导“凸”的字形)

  当然这并不是真正的凸透镜,所以在这加上了双引号。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了什么启发?

  说明:这个环节的设置是为了检查、反馈学生在本堂课的学习情况,如果时间允许应该让学生落笔写一写,学习了课文后,自己有什么启发。

  六、布置作业

  你们能不能用第一人称向人们叙述自己是怎样想办法在困境中用冰点火,使自己获救的经过。

  说明:让学生把了解的科学知道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写下来。这样既可以避免机械地抄写,又可以让学生借助课文内容勤练笔,读写结合,促使学生在写话的过程中巩固字词。

  附:

  板书:

  44.用冰点火

  (“凸透镜”)

  比尔博士 失灵 失控 摆脱困境

  渊博的科学知识 身处绝境

  善于观察周围事物

  沉着、冷静

  参考资料:

  注释:

  失控:机器或一起的运行不受外力的控制。

  失灵:机器或一起的零件、部件或身体的某些器官变得不灵敏或完全不起应起的作用。

  失重:物体失去重量。是由于物体在高空中所受地心引力变小或由于物体向地球中心方向作加速度运动而引起的。如升降机开始下降时的状态。

  思忖:细细思索、考虑。

  如愿以偿:愿望终于实现了。

  课后反思

  一、激发兴趣是课堂教学立足之本

  在教学过程中,导课时激发学生兴趣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尤其是思想上的准备。这是老师会选择一些语言、图片、影象资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于上课的内容产生兴趣。在《用冰点火》中,老师会选择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于课文内容的资料选用同样可以让学生产生兴趣。针对课文内容,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补充,如:文字、图片、影象等资料。在《用冰点火》中,老师选用在冰雪世界的影象资料,让学生感悟当时的情况,感受当时比尔博士所处的困境。

  兴趣是成功完成任何事情的基础,只有想做,只有对内容本身感兴趣,才可能用心去完成任何事情,才可能取得成功。

  二、关注语言文字,品位语言魅力

  语文学习是什么?应该就是让学生品位语言文字的魅力。我认为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老师应该关注的不仅是教会学生品位语言文字,还不能忽略最基本的字、词的教学。

  1.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但是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在部分字词的学习上也会遇到一些困难,而如果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忽略字词教学,那么 这些易错词将会在学生的笔下一直被写错。

  因此,在课堂上老师设计的几个字词的教学则显得尤为有效。“博”字的偏旁部首是很容易被小朋友写成树心旁。右上部分也常常会写成横折钩;“裹”字的字型很有特点,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可以有所点拨,效果则会大不一样。

  然而,这样的教学所需要的时间仅仅只有1、2分钟,效果则会很不错。

  2.品位文字,感悟内涵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细细品位文本中的语言。先放手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再通过老师的指引,理解文字中的内涵。在《用冰点火》中,老师先让学生品位词语“银装素裹”“荒芜人烟”,通过反复朗读,品位主人公的困境。在“既……又……”的句型训练,老师也安排学生更进一步地让学生感悟到比尔博士当时处在的重重困境。

  文字的品读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通过平时的教学,要让学生懂得文字背后的内涵。老师也可以给学生一些名言警句进行积累,这样的话,学生会在一定的时间“爆发”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能背诵、默写这首古诗。

  2、我能借助注解和图画,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3、能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之美,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学习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学习方法指导:

  用以前学古诗的方法学习。

  知识链接: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西施:春秋战国时期的美女,“沉鱼落雁”其中“沉鱼”就是讲的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

  预习任务:

  1、能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诵《饮湖上初晴后雨》。

  2、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自主、合作、探究:

  1、借助拼音,朗读《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古诗,能读得流利、有感情、有节奏感。

  4、同桌互读,我来比一比谁读得更棒。

  5、借助图画和注解,说说诗句的含义。

  6、交流不懂的地方。

  7、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我来闯关:

  A、默写《饮湖上初晴后雨》:

  B、我还知道描写春天的古诗有: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1、收集苏轼所写的其它诗词。

  2、积累描写祖国山河的诗词佳句。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俱、纠”等5个生字。会写“俱、众”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检阅、议论”等21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博莱克的勇敢参与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儿童队员的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14课,齐读课题。读了以后,你想到了什么?你们预习了课文,你们知道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说一说每一个自然段的段意。

  3.概括说一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齐读课文。

  三、学习我会认的字

  1.勾出我会认的字,同桌自学。

  2.同桌互相考一考。

  3.指名读,齐读。

  4.开火车检测。

  四、学习我会写的字

  1.指名教读我会写的字。

  2.齐读生字。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生字,同桌交流。

  4.指名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5.四人小组讨论用生字组词。

  6.说说哪些字最容易写错,需要提醒大家。

  7.作业: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检阅》主要讲的是哪一个国家欢庆什么节日?究竟是不是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一、二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说一说交代了什么?

  (二)学习三──九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2.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里可以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怎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

  3.那后来是怎么解决的呢?大家满意吗,你体会到了什么?

  4.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名朗读。齐读。

  5.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十自然段。

  1.默读课文。

  2.你发现这段中标点符号有什么特点吗?(2个感叹号)感情非常强烈。

  3.自由读一读,读出感情。

  4.齐读。

  (四)学习十一──十六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博莱克当时的心情。指导朗读。

  3.讨论:观众为什么说“这个小伙子真棒”“这些小伙子真棒”?

  4.我想对博莱克说几句话,还要把这些话写下来。

  (五)明白道理,升华感情。

  1.学了这一课,你明白了什么?

  2.博莱克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齐读课文,再次体会文中感情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品味本文优美的词句。

  3、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和淳朴可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欣赏、品读本文优美词句,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槐乡“花美、人更美”,从而获得美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地方出示:槐乡。

  2、指名读。读得很正确,真了不起。“槐”可是一个生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写。板书:槐(左边木,右边鬼)。描红“槐”。什么样的地方被称为槐乡呢?见过槐树吗?(出示投影)师介绍。

  3、五月,洋槐开花了。出示第一句:指名读

  4、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槐乡五月——补充课题,齐读,一起认识槐花,感受槐乡的魅力好吗?

  二、初读课文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小节号。

  三、检查朗读,随文识字

  都读好了?你标出了几个自然段。(4个)你想读哪个小节?

  (一)预设第一自然段(这小节可长了,建议和同学合作读,怎么分工自己思考,也是学问)

  1、第一块:指名读第一块。(你有什么要表扬或提醒他的吗?)

  正音:披散多音字小辫儿儿化音

  (1)读着读着,你有什么词语不太明白吗?(生说)预设:(山山洼洼、坡坡岗岗)有谁懂?指名说。画图(点图哪里山洼、坡岗)。让我们读好这两个词(齐读)

  瑞雪初降:真的是下雪了吗?

  出示“玉雕”

  出示“维吾尔族姑娘”(简介齐读词语)

  指导书写“肩”

  这部分告诉我们什么?

  (2)、不管是山头还是洼地,山坡还是山岗,到处都盛开着雪白的槐花,想看吗?

  2、第二块:盛开的槐花引来了谁呢?朗读,正音。

  (1)点击出示“挎”:懂吗?除了挎篮儿,还可以挎什么呢?(挎包)胳膊也能挎呢,师生表演:咱们手挎手,好朋友一起走。“挎“还有很多兄弟姐妹呢,脚动作跨组词。

  (2)文中带“挎”的这句话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这部分写的什么?

  3、第三块:指名读,正音。这部分你读懂了什么?

  (1)你闻到香味了吗?哪些词带着香味?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你最喜欢那个词,说说你的感觉?

  (2)有一个词把这么多的香就包括其中了——香海,此时走在槐乡,不管在哪儿都能闻到阵阵香味。如果一个地方有数不清的花呢,我们就可以说——花海,图书馆的书很多——书海,有很多树——不是树海,是林海。还有什么海?(竹海、人海)

  4、现在让你再来读读第一自然段,一定能读得更准确更通顺,谁有信心来挑战?指名读

  5、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这一小节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呢?你觉得有哪些词可以送给槐花?(指名说)板书:槐花美香

  (二)预设第二自然段

  1、过渡:槐花的美,美在它的样子,美在它的香味。在洋槐开花的季节,如果你走进槐乡,一定会被香气熏醉而不想回家。不过,别担心,你一定不会饿肚子没饭吃的,因为槐乡的孩子特别好客,不信,读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指名读第二小节。你有什么要对他说。正音。

  3、槐乡的特产可多啦。你找到了什么?有槐花干、槐花蜜、还有槐花饭!

  你最喜欢吃什么?(槐花饭)出示句子。

  4、几种吃法?两名学生分读。

  5、这一句里的生字可真多!你觉得哪个比较难写,有什么好办法帮助大家记住它们呢?

  (1)咸:还有什么味儿?酸甜苦辣

  (2)蒜、芝:都带着一顶小草帽呢。字谜记忆:二小二小,头上长草。(指导书写蒜)

  (3)炒、拌:都是烹调方式,“拌”是常用的,因为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你见过谁拌过什么?炒要用到火,所以它是“火字旁”。

  (4)还有想吃槐花饭的吗?指名读。

  (5)香吗?当然啦,用香喷喷的槐花来做饭,怎么会不香呢?槐乡的孩子这么热情,怎么会不香呢?

  (6)让我们一起尝一尝。引读第二自然段。读了这部分你知道了什么?板书:槐童好客

  (三)预设第三自然段

  1、槐乡的花美、饭香,看连孩子们也吸引来了。(看图)他们都跑到我们的文中去了,找到了吗?

  2、指名读。正音。

  3、我们也来做一次槐乡娃,参加到他们的'活动中好不好?女同学加入姑娘们的队伍;小小子们,你们想有这口福吗?那就挺起腰板别掉队!老师读第一句。出示句子。

  4、像甜丝丝、香喷喷这样的词课文里还有很多呢,你找到了吗?(你还能再说几个吗)

  5、在这小节中你感受到最多的是什么——(生说。)板书:快乐

  (四)再读课文

  1、通过读课文,(看板书)我们在第一自然段里欣赏了槐花美、香,在第二自然段里感受了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第三段里了解了槐乡孩子的快乐。

  2、槐乡真是个充满魅力的地方,课文里的许多语句让我们读了还想读,请大家再去读读课文,和同桌合作,如果他读得一个字也不错,你就给他画上一颗五角星好吗?

  (五)第四自然段

  1、课文读到这儿(出示)五月的槐乡,( ),你最想说——

  2、出示最后一段,齐读。再读。

  四、指导其他生字书写

  五、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槐乡五月

  槐花美香

  槐童好客快乐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

  教学要求:

  1、熟读课文,认读课文中出现“吗、讨、厌、怒、批、访”等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改编或续编故事,编排课本剧,培养学生的理解、想象创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及不幸,要学会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对小狗的遭遇产生同情心的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喜欢读童话故事吗?请说说你最喜欢的是哪篇,并说明理由。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的名字叫“不会叫的狗”。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第14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划(边读边划出生字所在的词语)

  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加字,不丢字,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看到同学们读得那么认真,那么投入,我想你们一定掌握了不少知识,谁来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你真了不起,只读了一遍就知道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词)谁来当小老师教大家来拼读下面的生字。

  4、同学们读得真好听,下面我们男女同学比赛读,看看谁读的好。你们读得很棒,为自己掌声鼓励一下。

  三、整体感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思考: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这只狗为什么要学叫?都向谁学了?

  四、品评形象,深入理解。

  1、想想文中一共出现几只小动物?

  2、公鸡和杜鹃出于什么心理教这只狗叫的?教的时候表现怎么样?狗学的时候表现怎样?从文中找关键性的词语与句子。

  (小鸡—同情、杜鹃—怜悯、狐狸—嘲笑)

  3、狐狸为什么嘲笑它?从哪句话中你读出了这种嘲笑的。

  4、面对这种嘲笑小狗有怎样的反应?(指导读出伤心的语气)从动作表现来看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呢?(师引导自尊心强并可怜的狗。)

  五、探讨结局,挖掘内涵。

  1、课文设计了三种结局,请速读并说说你比较喜欢哪一种结局,为什么?

  2、你希望这只狗有怎样的结局?请为这只狗续写个结局。

  六、联想续写,布置作业。

  读童话需要一颗童心,还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用心地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这样真实的生活自然会从你的笔间流出。学完这篇童话相信你也会按捺不住写作的欲望,请你提起你手中的笔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为此文加上第四个结局,最好能像作者一样,在文中有一个关键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板书设计:

  不会叫的狗

  小公鸡同情

  小狐狸嘲笑

  杜鹃怜悯和善待人,互相尊重

  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安排了一个续写结尾的环节,但这个环节到底应该安排在哪里,一直没有定下来。按常理应该是安排在分析完课文之后,因为先把握文本再进行写作训练更符合教学规律。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会在默读中思考,在朗读中理解小男孩买黑色气球的心理活动,理解卖气球老人那段话的含义。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认识到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自信。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在默读中思考。

  教学难点:

  从老人与小孩的对话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领会老人那番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卡、灯片。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高老师用和“我”约定的秘密,让“我”找到自信,并“照亮我快乐的童年”,自信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今天老师和大家再来学一个关于自信的故事。板书课题:自信。

  2.齐读课题。

  二、指导初读,感知课文。

  1.读好一文章有什么要求?(正确、流利。)怎样才能读得正确、流利?(眼到、口到、心到。)哪些地方反复读?(难读的字音、读不通的句子。)

  2.学生按要求自读、教师巡视。

  3.表扬读书认真的学生,出词卡投影,指定三个学生读,准备后齐读。特别注意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读音。

  A组:

  肤色关键货车是否基础惊讶

  B组:

  著名一窝蜂一件事兴高采烈

  色彩艳丽肤色拖惊讶

  4.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观察B组中带点的生字,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如与熟字比较,记字形:蜂——峰:“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

  加一加:“月”加“夫”,肤色的“肤”。

  5.指导写字。

  a.让学生观察8个会写字的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b.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结构。

  c.小老师讲经验:各类字该怎么写。

  d.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e.巩固检查,适当展示习字作业,点评进步学生。

  三、检查朗读。

  1.同桌互查,每人一小节轮读(快的两遍交换)。

  2.指名6人分自然段朗读,随机正音,面向慢生(朗读稍吃力的学生)。

  3.师点评。

  4.解词体会。

  (1)联系上下文多想想有助于理解词语意思,不信试试。

  (2)不理解的'词画下来,默读,用上法与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四、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采蜜本”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组之间比赛,认读生字(要求:读准音、声音亮)。

  2.上一课大家学了《自信》(板书课题),读得非常认真,做到了“正确、流利”,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得有感情,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理解课文,把课文都读得有感情。

  二、读文感悟。

  1.默读课文2、3段。(提出默读的要领:心读,既不能读出声,也不能动嘴唇。)

  (1)思考:

  a.肤色很黑的小男孩为什么偏要买黑色气球?(自卑)

  b.你从哪里看出他内心的自卑?(相机指导朗读“公园的角落里……羡慕……不敢……”。)

  c.他为什么会自卑呢?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词语。(“肤色很黑”“拖着残疾的腿”)

  (2)相机介绍:在当时的美国,存在肤色歧视即种族歧视。

  (3)你在生活中有自卑的时候吗?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设想你就是这个黑人小朋友,你会怎么想?指导朗读。

  2.朗读感悟,重点突破,学习4、5、6自然段。

  (1)出示小黑板:

  “记住,气球能升起,不是因为它的颜色和形状,而是因为气球内充满了氢气。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不在他的外表,而是要看他的心中有没有自信。”

  a.指名朗读。这话是谁的话?(卖气球的老人说的。)

  b.你知道卖气球的老人为什么要说这些话吗?(他看出了这个小男孩的自卑。)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到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老人惊讶地看了看小孩”;联系到前文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追逐着这些色彩艳丽的气球”。)

  (2)分角色朗读老人的话和小男孩的对话。(注意读出小男孩的“怯生生”“略带恳求”的语气、老人的“慈祥的目光”“温和”“惊讶”的语气。在朗读中再次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a.指名读,并点评:谁能胜过他?

  b.个读,自由读,体会小孩自卑胆怯的心理。

  c.分组朗读4、5自然段。

  (3)再读老人的话。

  a.找出老人说这段话的态度。(老人一边眯着眼睛看着气球上升,一边用手轻轻地摸了摸小孩的头。)

  b.老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感悟出老人是在鼓励小男孩。)

  c.边读边悟:读老人的话,你明白了什么?(前一句,揭示了气球升起的原因是“气球内充满了氢气”而不在于它的颜色和形状。这里隐含着一个道理:外表是次要的。后面一句,老人推论出“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不在他的外表,而是要看他的心中有没有自信。”)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如果人是气球的话,那么升起来是成功,而自信就像氢气一样,是成功的关键。)

  板书:气球——人升起——成功氢气——自信

  d.指名读,齐读。

  3.默读最后一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对比体会。

  讨论:作者对老人的话为什么会“至今难忘”?(不仅因为老人的比喻生动、准确、深刻,更重要的是作者的经历证实了老人的话是正确的——从一个有残疾的自卑的小男孩成长为著名的心理学博士。)

  4.。谈谈你读了这个故事的感受。

  三、实践拓展。

  小组合作: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演出。

  在编演时,教师提示:剧中人物除了小男孩和老人外,还有一群活泼的无忧无虑的孩子们玩色彩艳丽的气球。他们要在小男孩面前炫耀,甚至还有对小男孩的轻视。在表演中,再次体会感悟理解课文。

  四、作业设计。

  1.采访你的家人、老师或有成就的人,请他们谈谈自信在人生经历中的作用,并以此为主题编出一份手抄报。

  2.将你自己学习经历中印证自信与成功关系的事例,讲给家人或同学听。

  3.阅读《尼克松败于不自信的故事》《小泽征尔胜于自信的故事》。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2.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重点

  学习多音字,读读认认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口语交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3.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课后记: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字,会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船,还希望有哪些船。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生活中我们应不断地探索。

  教学重点:

  1.了解船的发展演变过程,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探索。

  2.会认4个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发挥想象,了解船的发展演变过程,培养学生发愤学习、不断探索的。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师生收集各种船的图片。

  2.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教学投影片(或挂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或走亲戚时,都坐过什么样的船呢?介绍一下吧!

  2.学生自由交流。

  3.出示图片,体会船的多样与作用。

  4.: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国防、经济等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那么,船最初是什么样?它又是怎样发展变化而来的呢?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船。(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听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简单概括课文内容或说己的感受。)

  3.轻声地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在字词句和课文内容方面,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4.交流朗读收获,互相质疑解疑。

  读准字音:树干(ɡàn) 扁(biǎn)平 潜(qián)水艇

  理解意思:(出示相应的教学投影片)

  蒸汽机: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

  军舰:列入海军编制,用于完成战斗任务和保障任务的战斗舰艇和特种舰艇。现代军舰一般装有导弹,火炮,鱼雷,水雷,反潜武器和其他兵器。有的还载有作战飞机和直升机。

  油轮:专门用来运送石油的轮船。

  潜水艇:利用水容器装水排水,随着水的.装和排,潜水艇也随之沉和浮。

  庞大:巨大。

  豪华:特别华丽堂皇。

  同桌互读课文,说说船的发展演变过程:

  树干——筏子——独木舟——帆船——汽船——军舰、油轮、潜水艇……

  三、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写的字:稳、歪、扁、棍、喷、舰。

  2.读一读,给生字组词或说话。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稳:左右结构,左边是“禾”字旁,右边是“急”字。

  歪:会意字,“不正”为“歪”。

  扁:“遍”字去掉走之儿。

  棍:形声字,形旁为“木”,指“棍”是“木”做成的;声旁为“昆”,与“棍”韵母相同。

  舰:形声字,形旁为“舟”,指船;声旁为“见”,与“舰”同音。

  喷:与“愤”比较,“有心真气愤,有口能喷水”。

  4.试在田字格中练写两个。指名板写、、再写。

  5.出示词语,读一读,记一记:漂流、平稳、扁平、借助、豪华、娱乐、庞大。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用表格或者图画的形式把船的演变过程表现出来。

  2.读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随文识字的情况。

  2.出示卡片,开火车认读,大面积检查生字词语认读情况。

  生字:稳、歪、扁、棍、喷、舰。

  词语:漂流、平稳、扁平、借助、豪华、娱乐。

  3.对照自己设计的表格或图画说说船的演变过程。

  二、朗读课文,感悟理解。

  1.自由读课文,思考:船在各个不同阶段,分别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人们为什么要改进它?

  2.交流讨论:

  树干:简便易行,但不平稳。

  筏子:不容易翻,但走得慢。

  独木舟:快、安全、还可以放东西。

  装上船桨:使船走得更快,但要用手划,比较费力。

  帆船:借助风力跑得更快。

  轮船:把桨装在船上的大轮子上,不需要风也能走。蒸汽机带动轮桨,速度更快。

  现代的轮船:豪华的客轮——庞大的货轮——军舰、油轮、潜水艇……

  3.分角色表演:分别请几个学生演不同阶段的船。

  4.如果你是一艘豪华客轮,见到最初作为船的那段树干,你会说些什么呢?

  三、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船?你还希望有什么样的船?根据你的需要想一想,动手设计并画下来,再向大家介绍它的特点和作用。

  2.从船的发展演变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船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探索。)

  四、巩固练习。

  1.你注意过身边的事物吗,它们也像船一样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请你举例说明一下。如:书包、文具盒、自来水、电铃等等。

  2.选择你喜欢并且熟悉的一种事物,想想它是怎样发展变化的,然后写下来。

  五、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船,还希望有哪些船,为什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乘虚而入"、"惊惶失措"、"欣喜若狂"、“焦头烂额”等成语,,学习先理解关键词素再理解整个词语意思的解词方法。

  2 学习写人物语言时注意把说话人动作、神情作适当描写的表达方法。展开想象,把第3节写具体。

  3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 通过学习,了解古希腊的阿基米德是一个大智大勇的著名科学家,懂得只有掌握科学知识,具备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人才会有力量,才能在困难面前不低头,才能为国为民作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

  1 联系上下文理解"乘虚而入"、"惊惶失措"、"欣喜若狂"、“焦头烂额”等成语。

  2 学习阿基米德智烧敌舰的过程,认识到他是一个大智大勇、善于运用科学的人。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预习反馈

  1 出示课题:齐读

  2 检查预习:课文写了什么情况下,谁用什么办法智烧敌舰?结果怎样?(交流、总结)

  相机出示词语:

  乘虚而入惊惶失措

  焦头烂额欣喜若狂

  说明:检查预习,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预习的习惯,并通过长期训练让学生懂得预习时的`要做到的基本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初步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逐步形成能抓住文中关键词语加以概括的能力。

  二整体入手,认识人物

  1 自由读课文,划出人们评价阿基米德的语句。

  2 交流、出示

  二千多年前,古希腊出了个很有名的科学家叫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是希腊最聪明的人。

  阿基米德真有本事!真了不起!

  3 出示关于阿基米德的资料,初步感受他的“智”。

  说明:通过初读课文,寻找有关对阿基米德评价的句子及相关资料的补充,认识阿基米德并初步感受他的“智”。这既是文眼,也是教学的切入口。

  三学习故事,了解人物

  (一)学习课文第2、3节,感受情况危急,感受人物智慧

  1 读文,理解“乘虚而入”:理解“虚”意思;根据关键词理解整个词语意思;读文理解课文中“虚”的意思。

  指导读句:希腊这个国家很小,许多年轻力壮的男人牺牲了,留下的尽是些老人、妇女和孩子。

  2 罗马人乘虚而入,发动一场侵略战争,希腊人陷入险境,他们(惊惶失措)

  3 用刚才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惊惶失措;明白希腊人惊惶失措的原因

  (找出相关语句,朗读)

  4 联系上下文写话:

  大家急得惊惶失措:老人_______(动作),喃喃祷告:“___________________”;妇女____________(神情)说:“________________ ”;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篇课文是本学期最后一篇课文,应该让学生运用第三、四单元学会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如先理解词语中关键词再理解词语的意思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从而进一步理解句子,文章内容。这两节的学习非常重要,学生通过品词读句能够了解战争背景,希腊人民惊惶失措。希腊人民的表现也从侧面烘托了阿基米德的大智大勇,设计语言文字训练就深化了学生对此的理解。

  (二)学习课文第4——8节,深入了解人物智慧

  1 师述:当人们惊惶失措,希腊危在旦夕之时,阿基米德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找出相关语句

  2 相机出示第4、6、7节

  (1)多角度引读第四节,体会阿基米德的大智大勇。

  (2)指导朗读第六节,抓住词语“一字儿排开、集中对准、布帆”感受阿基米德的观察入微和指挥若定;抓住“焦头烂额”一词,通过它与“乘虚而入”一词的对比,感受罗马士兵落荒而逃的惨状,加深对阿基米德的智慧的认识。

  (3)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说说阿基米德智烧敌舰的过程。

  (4)朗读第七节,整理板书,体会“欣喜若狂”的意思,再次深化对阿基米德的智慧的认识。

  3 学习第8节

  (1)默读,明白阿基米德智烧敌舰的科学原理。

  (2)读句子(阿基米德笑眯眯地说:“我有什么本事?是太阳帮了咱们的忙。”)讨论:你同意阿基米德的说法吗?说说你的观点。

  说明:通过多角度朗读,复述课文让学生入情入境,读出滋味,说出个性化体验,体会到阿基米德的大智大勇。

  四总结概括,深化认识

  1 出示课文,引读

  2 学了阿基米德智烧敌舰的故事,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请你把对他的评价用几句话写下来:

  3 交流,总结

  说明:通过引读,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在课文里多走几个回合。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3-16

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02-22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18

苏教版语文上册教案03-02

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06-15

语文上册教案《鲸》01-30

三年级语文上册 语文园地一教案03-24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02-26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01-07

三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