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骆驼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找骆驼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找骆驼教案1
学习目标:
1.认识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养成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
弄清老人能帮助商人找回骆驼的原因;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过程:
-、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找骆驼》这篇课文。
师: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自悟
出示自学提纲:
(1)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根据什么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
(4)提出学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你理解了哪个新词?
3.讨论提纲3题。
老人的依据: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
树叶的牙齿印缺牙齿
四、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1.自读,领悟情感。
2.指读,交流。(引导:丢骆驼的商人当时心情怎样?老人说话时不紧不慢应是怎样的语气?)
3.老师随机范读。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总结
1.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认真仔细观察,遇事要动脑筋分析、判断。)
2.以前的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你怎么做的?如果没做成功,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七、板书设计
6找骆驼
脚印右深左浅左脚破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密和米
树叶上齿印缺牙齿
(仔细观察 分析判断)
教案点评: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容易理解,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做适当点拨;教师也可以把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学会认真仔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上。该教学设计示例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上还是有些不够。
找骆驼教案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课前准备】
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
2、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3、教师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想不想学一学?
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
1、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2、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
⑴老师出示问题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
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⑵教师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⑶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几位同学把寻找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⑷然后在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三、根据线索,比较异同
1、启发学生思考。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2、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交流要点:
⑴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⑵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路上的骆驼脚印、脚印的深浅和方向、路边的蜜和米,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等。
这位老人还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
3、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假如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
四、角色朗读,表现人物
1、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讨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
2、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找骆驼教案3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课前准备】
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
2、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3、教师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想不想学一学?
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
1、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2、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
⑴老师出示问题: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
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⑵教师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⑶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几位同学把寻找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⑷然后在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三、根据线索,比较异同
1、启发学生思考。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2、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交流要点:
⑴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⑵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路上的骆驼脚印、脚印的深浅和方向、路边的蜜和米,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等。
这位老人还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
3、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假如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
四、角色朗读,表现人物
1、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讨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
2、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找骆驼教案4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商人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发现这些特点的。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理解老人为什么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骆驼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骆驼吗?那么,你们知道骆驼在沙漠中,它是人们和商人们一种主要的交通工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骆驼》这个故事。
2.揭题、板书、读题《 找骆驼 》。
师:同学们想从课题中知道些什么吗?
3.质疑。(生:我想知道,是谁在找骆驼?为什么要找骆驼?他能找到吗?……师板书:谁?走失——找?)
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
1. (出示自学提示)自由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师板书:商人 、走失、找、问、老人)
2.检查字词认读 。
(出示思考题)过渡:同学们商人找骆驼,他在老人的`指点后才找回自己的骆驼。但是,你们知道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又是怎么知道骆驼这些特点的?这两个问题就是我们本节课着重要解决的问题。
三、根据学习提示,练读课文对话,解决问题一
学习1——9自然段
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然后同桌交流:走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
2、交流汇报。
(1)师:你知道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
(2)生答。
3、指导朗读(出示商人和老人的对话《1》课件)
(1) 师:现在老师来扮演老人,谁来扮演商人?
(2)分角色朗读。(2人读、分组读,强调老人的性格特点:不紧不慢)
过渡:同学们,老人对骆驼特点是那么的熟悉,可是又说骆驼去哪儿了,他也不知道。这下可把商人给欺蒙了!谁能来读读商人说的话?该用什么语气读?(生气)(先指2人分角色读,再分2大组读)
四、根据学习提示,细读老人的话,解决问题二
学习课文10——11自然段
过渡:商人这么生气,老人生气吗?那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呢?请大家一起来学习课文10——11自然段。
1.(四人小组)先读读老人说的那段话,然后讨论一下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
2.交流汇报。(出示商人和老人的对话《2》课件)
3. 进行填空练习。(出示填空课件)
4.朗读指导
(1)(师引读、生接读,同桌互读,齐读。)
(2)同学们当你读到知道的时候,你该用什么语气读?—(越读越高兴)
过渡:当商人听了老人的一番指点后,他能找到骆驼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果然)下面一起来看看画面(出示课件)。
5. ( 出示说说议议课件)同学们故事中的老人,你觉得他是一位怎样的老人?你学了这篇课文后有收获吗?(生答:他是一位用心观察事物和认真思考问题的老人,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做一个用心观察事物和认真思考问题的学生,只有这样做才能从生活中去发现许多奥秘。)
过渡:同学们,骆驼是沙漠里的船,商人要做生意,那么骆驼是他们必不可少的一种交通工具。下面请欣赏图片。
五、欣赏图片——沙漠里的船(出示课件——音乐伴奏)
六、资源共享(机动)
七、总结(看板书小结)
八、作业(出示要求)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2.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会有哪些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16*找骆驼
( 丢、找、问)
商人 ————————————————老人
( 指 点 )
用心观察、认真思考
找骆驼教案5
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区别多音字;理解“走失、哄、详细、至于”等词,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造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认识4种不同的对话形式。
3、初步学预习课文提出不同的问题。
4、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教学重点、难点
第二段是教材的重点。老人是根据哪些现象来判断骆驼的特点的,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读懂老人的话,学会观察——思维——判断的方法,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
三、课时安排
3教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准备
1、 揭示课题
①今天我们学习13课,齐读课题《找骆驼》。“骆驼”两个字有什什么不同和相同?
②《找骆驼》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单元的重点学习目标是什么?请大家读单元提示。
2、 指导读懂学习提示
①这单元学习的重点目标是什么?
②可以提些什么问题?
③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有什么好处?
3、 指导预习课文
要求:
①读通课文不理解的'词在书上做上记号,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②检查预习情况、
4、 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将谁在找骆?找到了没有?
课文主要讲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学过程
1、 复习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讲读课文1——9自然段。
① 轻声读课文,思考,商人走失的骆驼有什么特点?然后完成下面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讨论后得出结论:商人走失的骆驼左脚有点跛;左边驼着蜜,右边驼着米;缺了一棵牙。
③ 骆驼的这些特点是谁对谁说的?在课文的哪一部分?(1——9)
④ 指名读课文1——9自然段思考:这时商人的心情有什么变化?(着急————生气)
⑤ 商人开始为什么着急?引读第一自然段1——2句(找了好多地方没找到)
“走失”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丢失?为什么?
区别“走失”和“丢失”的意思
⑥ 课文从什么地方看出他们着急?(从赶上和谈话中省略提示愈)
⑦ 出示小黑板:
1、╳ ╳说:“………”
2、“…………╳ ╳ 说“…………”
3、“…………:╳ ╳说:”………………“
4、“………………”
这儿要注意讲情对话的4钟形式试读商人的话
⑧ “忿忿“是什么意思?从哪儿看出生气了?商人忿忿的说了些什么话?
“哄”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商人认为是老人哄他,把骆驼藏起来了?
指导有感情读商人作后说的话。再分角色读。
⑨ 小结:这一段主要写商人和老人的对话从“是的、不错、对极了”中看出老人不仅知道骆驼的特点,而且还说的十分真确,所以商人认为老人哄他,把骆驼藏起来了。
⑩ 过度:那么老人有没有看到骆驼?为什么对商人走失的骆驼的这样清楚呢?请大家读老人不紧不慢的话。
3、 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
① 老人有没有看到骆驼?从哪儿看出?
② 老人为什么对老人走失的骆驼知道的那么详细?
对上米那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后,完成下面的练习:
老人知道骆驼的脚有点跛,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知道骆驼左边驮着蜜,右边驮这米,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人知道骆驼缺了一棵牙,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以上练习后,出示两张树叶的形状图
请大家区别一下,这两张树叶哪张是商人的骆驼啃过的并说明理由。
③ 这一些都是老人看见后,经过自己的分析,才得出的结论。这是第一个方面接着又分析了第二个方面,——应该这样去找骆驼。
④ 出示句子:至于骆驼究竟望哪儿去了,应该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
⑤ 齐读
⑥ 从第一方面到第二方面用哪个词连接的?(至于——)讲清至于的用法。
除了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到骆驼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哪种办法好?为什么
朗读指导。
第三课时
1、教学过程
商人听了老人的话,是怎样去找的呢?我们来学最后一段。
2、学习最后一段
默读课文,思考:商人听了老人的话是怎样去找的?
“指点“是什么意思?老人指点商人什么?(引导启发遇到困难,不要着急,要多动脑筋,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一定会找的办法)
“果然“是什么意思?
商人开始找不到骆驼,现在按照老人的指点找的了骆驼,这时他会怎么想?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要仔细观察,善于动脑子、分析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文总结
联系生活实际谈;生活中碰到困难时,有没有象老人那样去解决?
板书设计:
看见 脚印左深右浅 左脚跛
又看见 左蜜右米 左驮蜜右驮米
还看见 叶上留有牙齿印 缺一颗牙齿
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找骆驼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的两个生字,练习用因果句式造句。
2、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3、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过程与方法
小组合作,勾画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教学重点】
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以及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
【教学难点】
理解老人的推理过程,知道老人想出的找骆驼的方法好在哪里。
【教学准备】
小组自主学习表格;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实验
教师首先出示半杯水,然后请学生向水中放入大量辣椒水,教师和一名学生共同品尝。教师尝得津津有味,学生辣得苦不堪言。
问:我们同样尝了这杯辣椒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结果呢?
生各抒己见。(如有人发现其中的秘密,可让其解释。如没有人发现课程结束前,教师揭示其中的道理。)
(这样的设计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情绪,还有意的训练了学生遇到问题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能力,与本文寻找失物紧密相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读通顺。遇到重要的词句勾一勾画一画,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说说你初读后有哪些收获和疑惑?
生自由回答。
(简单回顾内容很有必要,有助于下一阶段的学习。)
三、理解课文,引导探究
1、幻灯出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
我们组最棒!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填表:
骆驼的特点
老人观察到的现象
4、请将骆驼的特点与老人观察到的现象用因为所以连起来说一说。
因为老人看见,所以知道
因为老人又看见,所以知道
因为老人还看见,所以知道
5、请换成之所以是因为再说一说。
老人之所以,是因为
老人之所以,是因为
老人之所以,是因为
6、小组合作学习。
7、展示交流:
⑴
当学生每次用因果句式回答时,教师要追问学生是从哪一段知道的,并且为大家朗读那一段。
⑵
带领学生体会商人与老人的心情、语气变化等。
⑶
带着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分角色朗读。
⑷
课本剧表演。
(本文内容浅显,学生容易读懂,所以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学习;表格的设计很符合文章的特点,骆驼的特点以及老人观察到的现象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将它们结合在一起,更有助于理解课文;因为所以的句式练习,不仅仅是对课文内容的巩固,更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让学生分析寻找骆驼的最好方法,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分角色朗读不仅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更能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感情变化,从而提高对人物的认识。)
2、让学生分析老人为什么会这样了解丢失的骆驼?
生体会懂得遇事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拓展应用:
请你也来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破破这宗大案。谁如果成功了,就是我们班的大侦探。
(幻灯出示案例)学生各抒己见。
四、发散思维
老人指点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现在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如果你就是这位商人,在回来的路上又碰到了这位老人,你会说些什么呢?
学生上台表演。
(想象说话,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说话能力,更是对文中人物性格特点、精神品质的更深层次的领悟。)
五、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揭示实验奥秘
教师尝辣椒水的时候,用中指沾水,品尝的却是食指。(边解释边演示。)
七、板书设计
16、找骆驼
骆驼的特点
老人观察到的现象
左脚有点跛
脚印右边深、左边浅
左边驮着蜜、右边驮着米
路左边有蜜、右边有米
缺了一颗牙齿
树叶上留下的牙齿印
结论←思考←观察
找骆驼教案7
教学目标:
1、读懂重点词句,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人物的对话,了解人物的性格。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老人为什么能帮助商人找回骆驼。
教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俗话说“骆驼是沙漠里的船”。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讲这只“船”丢了,它的主人很着急,到处找不到,怎么办呢?
二朗读课文,粗知课文内容
1、学生各自朗读,查字典解决难字、难词。
2、指名读课文,理解词义。
3、用“--”线把老人说的话画出来,体会句子的含义。
4、按照“找骆驼--顺着脚印找--果然找到”的线索,把自然段归并为几部分。
第一部分:(1-9自然段)老人根据所见和商人对话,商人认为老人把骆驼藏起来了。
第二部分:(10自然段)老人告诉商人应该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
第三部分:(11自然段)商人果然找到了走失的骆驼。
三精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出示挂图)
1、走失了一只骆驼,商人的表现怎样?找出重点词语。
2、老人怎样回答?读读老人说的话。(出示“骆驼”的挂图)
3、商人听了老人的话,又是怎样表现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请大家讨论讨论。(提示:看课文第一幅插图)
老师:老人所说的骆驼和商人丢失的骆驼一模一样,他看见过丢失的骆驼吗?肯定是没有。
4、老人为什么能说得这么详细呢?他的依据是什么?
老师肯定并引导:同学们认真读了课文,说得都很好。老人不仅仔细观察,以看见的现象为依据,而且动脑筋思考、进行分析,所以说得很详细。老人告诉商人,应该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
5、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商人是怎样找到骆驼的?你从中有些什么体会?请大家自由发言。(提示:看第二幅插图)
老师:同学们谈的不错。“指点”的意思是:指出来使人知道。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到骆驼的关键是:遇到问题,根据看见的现象能动脑筋分析,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四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此时,教师可以放音乐磁带)
三人为一小组。(旁白、老人、商人)要读出各自的语气,体会人物的感情。
五板书设计
找骆驼
指点
老人(不紧不慢)果然商人(忿忿)
看见分析
右边深左边浅(跛)着急赶上去问
右边米左边蜜(驮的东西)别哄我
牙齿印(缺一颗牙)
六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把老人“不紧不慢”说的话,多读几遍。
2、写出反义词
前--()深--()详细--()
左--()紧--()失去--()
找骆驼教案8
一、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谁找骆驼?(商人、老人)
商人的骆驼怎么啦?(走失)
“走失”与“丢失”有什么区别?(走失:走着,走着,没了!)
骆驼走失了,商人很着急,这时候看见一位老人,商人怎么样?(赶上去问)
我是老人,你是商人!我们表演。(评议、朗读)
二、定向。
老人看见过骆驼吗?老人知道骆驼的样子吗?我们自己来学懂这篇课文。
三、自学。
第一台阶:
1.自学课文,划下描写骆驼“样子”的词句。
2.交流:说说骆驼的样子。
3.说样子。
(1)左脚跛。(什么叫跛?)
(2)左驮蜜,右驮米。(什么叫驮?)
(3)缺了一颗牙齿。
刚才说得对不对?商人听了高兴吗?
我当老人,你们当商人,我们表演一次。
评价:“对!不错!对极了!”的'程度念出来没有?
当老人说了“不知道”后,商人怎么说?
(“忿忿”怎么念?研究“哄”、“详细”的意思)
第二台阶:
说说,练练
1.用“因为……所以……”句式讲话。(例:因为老人看见脚印右边深,左边浅,所以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
2.老人之所以……是因为他观察得仔细,判断得正确。
第三台阶:
分析,朗读
1.能把老人怎么想的语句划出来吗?
(学生答:“课文里没有。”老师要求学生思考)
2.破——浅?跛——晃——左蜜
右米
3.树叶被缺了一颗牙的骆驼咬过该是什么样子?(研究、画、分析。)
4.读,我们学着老人的口气说话——什么口气?
(1)“不紧不慢”地读
(2)“至于”干什么用?(连续上下文,顺着……)
(3)找到没有?哪个词说明找到了?(果然)
“照”——可换词吗?(可以,换“按”)
“指点”是指什么?
“一路”与哪个词有关系。(走失)
四、指点。
为什么顺着脚印去找?
另外两条线索为什么不可靠?(学生讨论)
五、我们又不去找骆驼,干吗学?
编者意图是给我们一些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差异作业。
1.课后填空,抄词。
2.表情朗读。
选做题:表演“找到骆驼后——”。
七、表演。
板书:
判断
分析
观察
左脚破
脚印右深左浅
左驮蜜右驮米
路左边有蜜,右边有米
缺了一颗牙齿
齿印
顺着脚印去找
找骆驼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1)先复习《蜜蜂引路》一文,预习本课,进行联系比较学习。
(2)学习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
(3)在熟读,分角色读文的基础上,学会用心观察周围事物,认真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用心观察周围事物,认真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人是怎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骆驼的特征的。
三、教学难点:
学会初步的分析、推理,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启发学生思维、想像,对学生进行观察与思维的训练。
四、课前准备
师生分头搜集一些测试观察能力的图片,也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观察画面,激趣导入
①教师引述:老师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图片,它能测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
②出示图片或显示课件内容,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③教师导学: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想不想学一学?
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
①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全文。
②学生根据提示思考课文内容。
A、老师出示问题。
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后,是怎么做的?
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B、教师提出要求:看谁课文读得认真,看谁问题答案找得准确、完整。
C、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几位同学把寻找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D、然后在交流中,把答案逐渐补齐。
三、根据线索,比较异同
①启发学生思考。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换一下看法。
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交流。交流要点:
a、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找着。
B、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路上的骆驼脚印、脚印的深浅和方向、路边的蜜和米,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等。
这位老人还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
③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假如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
四、角色朗读,表现人物
①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讨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然后开展角色朗读,并互相评议。
②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最好。
板书设计:
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
路左边蜜右边米驮着蜜和米顺着脚印找
啃过的树叶齿印缺牙齿
用心观察,认真思考
找骆驼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过程与方法: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丢失骆驼的特点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
通过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的时候,要读出老人与商人的口气。这是本课的重点;重点是理解老人观察很仔细,分析很具体。
教学过程:
一、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1.读准字音,了解这一课里写谁找骆驼,找到了没有,大致上知道怎样找到骆驼的。
2.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探究老人是怎样指点商人找到骆驼的。
(1)阅读老人的判断句子,再读他观察的发现的句子。
(2)引导学生将老人的判断和观察到的现象—一对应,从中弄清现象与判断、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
二、通过阅读理解词语
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如“忿忿”“不紧不慢”“至于”“果然”,在课文当中都有特定的'意义,如“不紧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点,更体现了他的胸有成竹;再如,用了“至于”一词,就强调了与发现骆驼沿途出现的一些现象相比,骆驼往哪去了的问题,就显得不重要了。
三、学生问题提出与讨论
1.课文为什么先写了老人的判断,然后才写老人的观察?
2.说说自己用心观察,认真思索,获得的发现。
板书设计:
找骆驼
判 观
断 骆 驼 察
找骆驼教案11
一、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找骆驼》这篇课文。
师: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自读自悟
出示自学提纲:
(1)自由读课文,读懂每段话的意思。
(2)利用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本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老人根据什么指点商人找到了骆驼?
(4)提出学不懂的地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
2.你理解了哪个新词?
3.讨论提纲3题。
老人的依据:脚印右深左浅——左脚跛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蜜和米
树叶的牙齿印——缺牙齿 弄清老人能帮助商人找回骆驼的原因;理解重点词句。
直奔重点段,引导学生探究。
1、出示本节课研究的问题:既然老人没有亲眼看见过骆驼,老人是怎么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骆驼?要研究这两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2、学生自学讨论。
3、交流,反馈。
①老人观察到了什么?书上是怎么说的?
②随机出示:看见 脚印右深左浅
又看见路左有蜜右有米
还看见树叶留有齿印
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老人看见的情况。
④这里为什么用上“看见”、“又看见”、“还看见”呢?出示:仔细观察
⑤老人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出示:得出结论 老师:
1、导语
2、指导朗读
3、随机范读。
感情朗读。
学生:
1、讨论提纲
2.同桌对读生字词
四、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1.自读,领悟情感。
2.指读,交流。(引导:丢骆驼的商人当时心情怎样?老人说话时“不紧不慢”应是怎样的语气?)
3.老师随机范读。
4.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总结
1.学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认真仔细观察,遇事要动脑筋分析、判断。)
2.以前的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你怎么做的?如果没做成功,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请同学们朗读老人不紧不慢说的话。
小结:老人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才得出正确的结论。那么,老人看到的情况有三个,他为什么要商人顺着骆驼的脚印去找呢?
⑦用“因为……所以……”“……那是因为……”的句式说说老人根据观察到的这些情况得出怎样的结论。
⑧老人从“仔细观察”到“得出结论”,中间还需要有一个思考、分析的'过程。(出示:思考分析)现在请大家学着老人的样也来思考分析一下,看看老人是怎样一步一步想过来的?
板书设计 找骆驼
脚印右深左浅——左脚破
左有蜜右有米——驮着密和米
树叶上齿印——缺牙齿
(仔细观察 分析判断) 课后反思 课文文字比较浅显,主要有老人与商人的对话主成,学生自读不会有多大的困难,但老人最后的那段话反映了老人是如何观察与思考的,相对而言,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学生理解不够好,我想如果 通过画画,了解骆驼啃过的树叶的样子。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自己解决问题。最后牵移运用,请学生发挥想象,写一段话说说商人是如何在老人的指点下找到骆驼的。一方面促进了消极语言的这转化,另一方面,让学生在了解老人是如何观察与思考之后,转换角度,用商人的语言表达出来,就能使学生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找骆驼教案12
教材目标:
1认识部首“贝”和“”。
2运用“……又……又……”造句。
3学会写启事。
4学会分析线索。
5培养沟通能力。
6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
学生需认识的生字词:骆驼采购货物牵着途中又累又困牙齿
跛驮寻找踪影印痕残破残缺不全树叶打听虽然买卖一头一支脚印它
经常动物喜欢远寻获走过教师
所需教具:
1能放光盘的电脑、投影机和大银幕。
2黑板、刷子。
3播放CD的机子。
课堂实录
师:各位小朋友好,今天真高兴来北京和小朋友们上一节课。希望我们这节课呢,你们也是感到开心。好,我们开始上课吧。我要上的这一课是关于失物的,小朋友知道什么是失物吗?
有谁能告诉我呢?
生:就是丢失东西。
师:对了,很好。
师:同学们有什么丢失物品的经历吗?
生:有。
师:谁有?请举手给我看一下。
学生举手。
师:那你们是怎么去寻找丢失的东西呢?小朋友有经验吗?你说说看。
生:要是发现没有的话,就到丢东西的地方去找一找,也可以到失物认领处去找找。
师:哦,可以到失物认领处去看看。老师呢,昨天刚从香港飞来,在机场就丢失钱包,怎么
办呢?有没有同学可以告诉我。
生:可以四处问问。
生:可以去失物招领处。
生:可以到飞机上去找找。
生:可以去找警察帮忙。
师:说的很好呀!丢了东西应该去报警。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个警察局长的故事,他非常了
不起,因为他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还有一个非常精明的头脑,什么案件都能破。有一天一个
村长打电话来,说他们村里丢了一台电机,电机知道是什么东西吗?
生:发电用的机器。
师:对了,在咱们北京你们可能很少看到,但是在偏僻的村落,就很常用,没有电,就用它来发电。
听到这个消息,警察局长就带着助手赶紧跑到了这个村子。观察现场,问村长电机有多大?
村长告诉局长,那个电机大概有那么大(教师手势告诉学生)有一两百斤,警察局长仔细地看看现场,发现雪地里有有一条雪印,脚印有深有浅,于是局长叫村长把村里的年轻人都叫
了来,发现有一个年轻人是跛脚,就叫村长让那帮小伙子都走了,让这个人留下来。这个小伙子一听让自己留下来,马上就对这个村长说,村长啊,这个电机可不是我偷的呀,你们可不要冤枉好人呀。
好,大家告诉我,这个电机是不是他偷的呢?警察局长有没有搞错,
生:我觉得局长没有搞错,因为那个人是瘸的,雪地里的脚印也是有深有浅,知道头这个电机的人是个跛脚,所以就是他。
师:哦,他是通过雪地里的脚印来判断,还有没有线索?
生:我觉得可能搞错了,电机两三百斤,他是个跛脚,恐怕搬不动。
师:嗯,这是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生:我觉得局长没有搞错,因为局长只是把全村的年轻人叫来,也没有说什么事情,但是一听说把他留下,这个小伙子脱口而出说电机不是他偷的,就说明他知道电机丢了。
师:对啦,这也是线索,所以呢,局长也就用这些线索断定这个电机是这个小伙子偷的。好了,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课文,看看丢失的是一个什么东西。
生:找骆驼。
师:对了,骆驼是一个什么样的动物?
生:骆驼,沙漠上。
师:你见过真的骆驼吗?
生:见过。
师:举手看一下,有多少见过骆驼?好的,那么骆驼背上是什么东西呀?
生:驼峰。
师:你知道,骆驼有单峰的也有双峰,有同学知道吗?
师:(出示图片),在咱们中国骆驼是双峰的,在非洲,骆驼是单峰的。
师:我们看看课文,会读的同学可以跟读。(多媒体演示文章内容,学生自己小声跟读)
师:我们来认识一下生字词语。
师:看一下(课件出示牵)(请同学到前面表演)请你们两个手拉手,这就是牵。请同学来组词。
生:牵手
师:可以说一句话吗?
生:小明和爸爸逛街时,爸爸牵着小明的.手。
生:爸爸牵着小明的手去公园玩。
师:第二个字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大家认识这个字吗?
生:睏
师:有谁能做一下困的样子吗?
学生做困的样子。
师:有谁能造一个句子----又累又困?
生:我晚上看着看着书,觉得又累又困。
师:嗯,我们学校的小朋友造过这样一个句子,说:美军打伊拉克兵打得是又累又困。你们还有谁想造一个?
生:我有一个,不知道行不行?
师:你说说看。
生:那个警察局长去破案,回来时又累又困。
师: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跛”的解释。(课件)
师:最后一个字:驮。有没有谁来解释一下呢?
生:就是说,一匹马驮着一袋大米,就是驮。
师:嗯,要是我呢,我背着一个书包,可不可以说我驮着一个书包?
生:不可以?
师:什么可以驮东西?
生:一些动物。
师生理解:打听,残破的意思。
师:好,我们再读一读课文好吗?(跟读课件)
师:商人为什么带骆驼去外地呢?
生:因为骆驼会帮助他做事情。
师:那在什么地方丢失的呢?
生:在十字路口。
师:那么大的一只骆驼,怎么就丢失的呢?
生:因为粗心大意,所以丢了骆驼。
师:粗心大意很对。
生:因为他又困又累,所以丢失了骆驼。
师:对,是因为又困又累,睡着了,丢失了骆驼。你有什么线索可以找到骆驼呢?
生:他的骆驼年纪大了,牙齿残缺不全,左脚有点跛,但仍能驮东西。
师:通过这些线索能找到吗?
生:路上,他还遇到了一个老人,老人告诉他线索。
师:老师说的那个骆驼是他要找的骆驼吗?
生:是,因为那个老人说奇怪的脚印,左边的比右边的浅。这就说明这个骆驼脚有点跛。还
说有一些残破的树叶,说明这个骆驼老了,牙齿都掉了。
师:好,有谁能把课文概括几句话?
生:一个商人外出采购,又累又困,丢了他的骆驼,商人就去找骆驼,遇到了一个老人,老人告诉了他一些线索,他就去找骆驼了。
师:好,这些线索你们能不能找到骆驼呢?
生:能。
师:他还找不到怎么办呢?
生:写寻物启事。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寻物启示。
(课件出示写寻物启事的方法,师生一起解读含义)
一、启事
启事是应用文的一种。
例:寻人启事,招聘启事,寻物启事......
它的格式严谨
启事的句子一般较简洁。只写出重点便可,
表达的自由空间不大,
叙述发挥的余地较小,
二、启事的格式
题目居中,
正文换行
先空两个才写,
署名和日期在右下方,
先写署名,
再写日期。
三、启事的内容
丢失物品的
名称
特征
丢失的地点
实践,
联络的方法和报酬。
师:老师这里有一则寻犬启示,请同学们看看。
(出示:寻犬启事
小狗一只,名叫阿望,身体肥胖,全身长满黄色长毛,它见人总爱摇尾巴。3月2日在元朗公园丢失,如有寻获,请速送去警察局,薄酬。
健忘
3月5日
生读。
师:下面我们来写一则寻物启示,帮助商人找骆驼。
(老师给孩子看从香港带来的学生画的骆驼的图片,提示孩子注意骆驼的特点)
生分组写启示,老师巡视,指导。
师:第一个写完的就是我们的冠军,第二个是亚军......
看一下这些同学写的,我们来听听“冠军”是怎么写的?先看格式对不对。
生:对。
生读
师:亚军来读。
生读
师:格式名称都对了,字也写的不错。季军来读。我们先来看看他的格式对吗?
生:不对
师:正文开头应该空两格。殿军来读
生读,
师:看看他的缺什么?
生:没有时间和名字
(颁发奖品)
师:大家都学会写启示了吗?看看老师写的启示。
老师出示范文。
生齐读
寻骆驼启示
骆驼一只,瘦弱,全身长满棕色长毛,左脚有点跛,牙齿残缺不全,……
师:我们都学会写启示了,老师这里从香港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图片,请你们回家去写写启示。
(分发图片,请孩子回家写寻物启示)
找骆驼教案13
故事改编自阿拉伯民间故事。人物有两个:商人和老人。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老人在没有见过骆驼的情况下,凭着对观察到的现象的准确分析和判断,使商人终于找到了骆驼。老人的观察、分析、判断,对人很有启发,令人拍案叫绝。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留心生活,认真观察,勤于思考。
2.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事物,会自主思考问题。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认真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准备】
CAI课件、有关骆驼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提出要求
1.设疑导入。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那只骆驼,却帮助商人找回了骆驼,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读了《找骆驼》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明白了。
我们一起来学习《找骆驼》。(板书课题)
2.提出学习要求。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可以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学习,并通过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完全自由地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难读的词、句可重点练习,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再读课文,尝试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圈画有关的句子,并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研究问题,合作探究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老人非常详细地说了骆驼的哪些情况?
(3)这些详细的情况老人是怎么知道的?
2.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迪解决问题。
3.各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师生共同归纳整理。
4.重点段阅读指导。认真阅读老人最后说的一段话,解决下列问题:
(1)读一读,议一议: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的有关情况的?
(2)填一填,说一说:(出示)
因为老人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老人又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老人还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尽量用文中的语句,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填空,先在小组内互相说,再推选代表在班上说。)
(3)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老人能指点商人找回骆驼
(启发学生思考理解,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分析骆驼留下的种种迹象,并且通过这些迹象来确定骆驼的特点。)
5.启发学生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可从老人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方面来说,可从老人乐于助人方面来说,也可从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方面来谈。)
6.教师小结。
老人没见过那只骆驼的模样,却凭着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凭着骆驼留下的几处迹象,就分析得出骆驼的详细情况,达到了“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境界,真可谓是观察与思考的典范。
四、再读课文,创新表演
1.朗读课文,想一想商人和老人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情和语气等,给文中的人物语言补充恰当的提示语。
(启发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特点,结合课文的内容来补充。)
2.小组合作讨论补充的提示语,并练习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注意人物语言的多样化和丰富性,如“是的”“不错”“对极了”等,积累运用语言。
3.各小组根据补充的提示语进行创新表演汇报。
4.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点及不足。
五、拓展运用,练习说写
任选其中一项练习说一说,写一写。
1.商人找到骆驼后,心情怎样,心中会怎么想,对老人会说些什么?
2.在学习、生活中你有没有留心观察、认真思考的经历、亲身体验?如果有,试着举例说一说;如果没有,请你以后去亲身体验一下吧!
找骆驼教案14
一、教材说明
这篇略读课文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一位老人虽然没有见过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却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准确判断出骆驼的特征,指点商人找回了骆驼。
课文以“找骆驼”为线索进行叙述,起因是一位商人丢失了一只骆驼,经过是一位老人具体地描述了这只骆驼的特征以及是如何知道这些特征的,结果商人根据老人的指点找回了骆驼。
故事引人入胜是因为采用了悬念手法。文章开头并不急于讲明老人是根据什么知道骆驼特点的,而是讲老人十分详尽地描述骆驼的特征,使读者感到十分惊讶,迫不及待地往下读。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到在学习和生活中既要仔细观察,又要善于思考。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为什么老人能够指点商人找回骆驼,这是教学的重点。教学难点是为什么骆驼左脚脚印浅就能判断左脚有点跛;看树叶的牙齿印,怎么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
二、学习目标
1、认识两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重点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养成仔细观察与认真思考的习惯。
三、教学建议
1、指导学生预习,初读课文,把不懂的地方画下来,并提出问题。
2、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要读出老人与商人的口气。重点朗读老人最后不紧不慢说的话。
3、组织学生讨论:
(1)“为什么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左脚有点跛”?有条件的地方可引导学生在湿地或沙地上走走,体会单脚跳脚印深,双脚走脚印较浅,从而了解因左脚跛,身体重量就大多集中在右脚上了,脚印就深。
(2)从树叶上的牙齿印怎么知道骆驼缺了一颗牙?
4、组织学生联系实际,谈谈类似“找骆驼”的例子。进一步体会对观察或调查到的情况经过思考推理,能得出正确的判断。也可以引导学生读一读有关推理、探案小说,如《包公案》《福尔摩斯探案集》。又如“积累·运用4”的阅读短文《小海龟找到了》,读一读,想一想,居里夫人的孩子是根据什么找到小海龟的?
四、词语解释
忿忿(fènfèn):同“愤愤”,很生气的样子。
指点(zhǐdiǎn):指出来使人知道。
商人(shāngrén):贩卖商品从中取利的人。
五、难句解析
刚才我看见路上有骆驼的'脚印,右边深,左边浅,就知道骆驼的左脚有点跛。我又看见路的左边有一些蜜,右边有一些米,我想骆驼驮的一定是这两样东西。我还看见骆驼啃过的树叶,上面留下了牙齿印,所以知道它缺了一颗牙齿。
这段话是老人所讲的他是如何推断骆驼的特征的。从“看见……知道……”可以看出老人不是无根据的,而是通过细致观察才得出结论的。
六、骆驼趣闻
1、暴怒的骆驼骆驼具有很强的忍耐力、承受力和持久力,平时总是一副慢吞吞的温顺的模样。一旦超出其承受限度,也会发生异乎寻常的情况。传说一个牧人痛打一只离群的骆驼,使它勃然大怒,用巨颌咬住牧人的腰部在空中狂挥乱舞,将其摔落在地,牧人当场死亡。
2、忠顺的骆驼骆驼是人类忠顺可靠的朋友。沙特、巴林、约旦等国的王族都将骆驼编入禁卫部队。据说利比亚的领袖卡扎菲更是一天也离不了骆驼,他每天喝骆驼奶,出国参加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有时也要带上骆驼。
找骆驼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能区别多音字“哄”、“吗”的读音,理解11个新词的意思,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补充完整。
3、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样子的,懂得遇事仔细观察,抓住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让学生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理解老人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推理的过程;能用因果倒装句式正确地把老人的推理过程说出来。
2、培养学生预习课文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平时多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
三、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区别多音字“哄”、“吗”的读音。
3、能区别“走失”和“丢失”的不同意思。
4、初步学会预习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投影骆驼图后问:这是什么动物?谁能说说骆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
(2)投影“从前有个商人走失了一只骆驼,问:“走失”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丢失”吗?
(3)商人走失了骆驼,于是就发生了一个“找骆驼”的故事,出示:13找骆驼
(4)看了课题,你想知道那些问题?
2、引导质疑
(1)听课文录音,想想刚才提的问题,那些听了录音就解决了。
(2)今天老师还要教给大家一种新的预习课文的本领。出示“阅读提示”,通过学习“提示”,明确本单元学习的重点是“学习课文,学会提出不懂的问题”。
(3)指导预习课文的方法与步骤。
①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的音;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分析生字的形,记住字形。
②划出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想想新词的意思。把不理解的词语写在作业本上。
③再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句子和内容下划上“—”线,打上“?”。
3、反馈交流,评析学生提出的问题。
(1)认读生字卡片。
(2)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对有价值的问题要及时表扬肯定,对“偏题”要妥善处理
,正确引导。
(3)紧扣阅读训练重点及学生预习前、后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结。
4、完成作业。
(1)《作业本》题2。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了解老人是怎样知道商人走失的那只骆驼的情况的。并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补充完整。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检查生字,听写生字。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2)这段主要讲什么?从那里看出商人的心理很着急?用着急的语气读读商人的话。
3、学习2—9自然段。
(1)布置自学。要求:①轻声朗读2—9自然段。②同桌讨论:老人知道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有那些特征?老人说得对吗?你从哪儿看出来?
(2)反馈
①让学生用“老人知道商人丢失的那只骆驼
”的句式说出骆驼的三个特征,先分三句说,后综合起来说。
②商人三次回答老人的话是怎样说的?
③比较“是的”、“不错”、“对极了”的异同,说说商人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④“忿忿”是什么意思?商人的心情为什么会转喜为怒?该怎样读出“忿忿”的语气来?
(3)分角色朗读2—9自然段。
4、学习第10自然段。
(1)默读第10自然段
,思考:老人并没见过商人的骆驼,可却能那么准确地说出骆驼的特征,这是为什么?请把老人得出结论的依据找出来。
(2)“不紧不慢”是什么意思?
(3)请用“不紧不慢”的语气说说老人的话。
(4)练习用因果句式说写句子。
5、作业:(1)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2)抄写词语。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遇事要仔细观察,抓住事物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2、继续进行因果句式的说话训练。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复习。
(1)听写词语。
(2)分角色朗读1—9自然段。
(3)请你用不紧不慢的语气,仿照例句回答商人的疑问。
2、继续学习第10自然段。
(1)齐读“至于……顺着它的脚印去找”句。
(2)理解“至于”的意思。
(3)仿照例句说话。
3、学习第11自然段。
(1)齐读第11自然段,看看商人找到骆驼了没有。
(2)“果然”是什么意思?“果然”说明了什么?
4、总结。
(1)老人为什么能帮助商人找到骆驼,你从这个故事中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2)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还知道了什么?
5、课堂练习:《作业本》3、4、5题。
【找骆驼教案】相关文章:
《找骆驼》教案04-02
《找骆驼》的教案08-26
找骆驼的教案08-30
找骆驼教案02-13
《找骆驼》优秀教案03-04
找骆驼精品教案08-26
《找骆驼》教学教案08-30
【精选】找骆驼教案四篇01-22
精选找骆驼教案4篇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