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石榴又红了》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石榴又红了》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石榴又红了》语文教案1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郑振铎,学习作者是如何把人物的形象刻画得细致而饱满的。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通过自读、自我检测,深入理解文本,体会文中所流露出来的深刻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郑振铎敬佩和赞叹之情。
(2)体会做着爱戴、思念父亲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品读句子,体会作者是怎么把人物形象刻画得细致而饱满的。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音乐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选读。
1、见ppt课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关注借物抒情的文章,以提示新课)
2、师:
今天我们学习的第14课,和《酸枣情》一样。都是借物抒情的文章。作者借得什么物?抒发得怎样的情呢?我们带着问题学习新课吧!
二、自渎课文,掌握生字,整体把握课文。
1、出示自读提纲:见ppt。
2、开火车说积累的好词,好句。
3、同桌互相交流,大声地读出来,要互相正音,补充词语库。
4、教师检查:见ppt指名学生读字词。中间出示郑振铎资料,介绍郑振铎先生生平。
三、深入学习。
1、出示课文的阅读提示,指导学生分析阅读提示。阅读提示中其实是隐含着我们阅读课文的精髓问题。我们不但不能忽视阅读提示,而且还要认真地分析其给我们带来的信息。(见ppt,两张幻灯片出示了不同的阅读提示。相比之下,后一张幻灯片红字部分其实是完善了阅读提示的内容)要求学生边读边画,根据提示学生展开自读。
2、指名反馈问题。
(1)文章围绕“石榴”来讲故事,线索清晰;讲了哪几个故事?
第一件事情在石榴上刻上所有孩子的名字,待石榴成熟再分给孩子们。
第二件事情和一个南方的小姑娘打赌石榴能否在盆里开花结果。
第三件事情最后一次石榴节前父亲临别的嘱托。
(2)通过一些具体的事情来塑造“父亲”的形象,父亲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的呢?哪些词句使父亲的形象更加细致而饱满呢?找1—2句做批注。
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自己认定“石榴”这条主线,感知作者是怎么表达了对父亲深切地怀念之情。在字里行间找到体现父亲形象的字、词、句,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点点滴滴,更要学会作者借物抒情的手法。
学生的不同感知侧面,会找到不同的`句子,但学生一般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伴着音乐导入最后一部分的教学,ppt最后一张整个环节到下课再音乐中进行。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充满慈爱,童心未泯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位热爱生命,懂得生活的父亲却永远离开了我们。
1958年10月18日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的途中因飞机失事永远的离开了我们。/消息传来,大家望着那红的似火的果实,望着那不久前被父亲刻上名字的一个个血红的石榴,依然不能相信这个噩耗,依然盼着父亲的归来。孩子们仿佛听到…看到…。
那红的似火的果实谁也没有去摘,谁也不忍去摘,任它…这是为什么呢?(生结合课文分析。)
而此时,郑尔康先生望着临院的石榴,就会想到旧居,想到父亲,想到父亲的音容笑貌。父亲的影响早已深深的刻入了每个孩子的心中。因此,每当石榴树上又挂满了小红灯笼的时候,曾经得到过他关爱的人们就会更加怀念起郑振铎先生来。正如作者所说的…(生配乐齐读我思念他们,思念旧居的…作者连用三个思念,又是为什么呢?)
关于父亲的种种往事,像放电影似的一幕幕在眼前映过。作者通过石榴这条主线,把父亲的形象刻画得淋漓精致。
4、结合课文简介借物抒情,布置小小习作。
5、布置作业。
板书
14 石榴又红了
刻名字,分石榴
围绕石榴写了三件事 和小姑娘们打赌 思念父亲 离别时的嘱咐
《石榴又红了》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郑振铎,学习作者是如何把人物的形象刻画得细致而饱满的。
(2)体会文中作者所流露出来的爱戴、思念父亲的深刻的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唤醒学生对亲情的认识,理解生活中的父爱。
教学方法:
以问题教学法为主,辅以谈话法、欣赏法、引导法、多媒体辅助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自读自悟,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
在学习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教师设计的问题,运用“品读文字,体会情感”的学习方法对文本进行层层深入的阅读。
教学手段:
课件和音乐渲染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题谈话导入
[出示课件:石榴]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请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描述一下它。来,读“石榴红了”读出喜爱之情。老师加了个字,再请人读读“石榴又红了”,联系课文内容,感受有变化吗?一个字或一个词就蕴含一种情感,这就是语文味,以后要好好体会。
石榴又红了,偏爱石榴,喜欢过石榴节的父亲却已不在了,有关父亲的往事永远留在儿子郑尔康的心中。那是什么样的往事呢?(板书) 父亲 往事
(二)品读文字体会情感
Ⅰ、围绕中心句 品位几桩往事
(1)打开课本,找到直接写“往事”的句子。
句子:啊,充满着生活的温馨和诗一般情韵的往事啊!(学生谈理解。)
(2)自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想想写了父亲的哪些事?
(3)学生交流
过程预设:
事情1:父亲爱好园艺,侍弄花草。
①谁愿意读读第二自然段?
②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院呀?在这样的小院生活,那是什么样的生活?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呢?
③同学们,石榴又红了,我仿佛看见父亲在夕阳下,在小院里,
给花花草草浇水,施肥…难怪作者感叹—充满着生活的温馨和诗一般情韵的往事啊
事情2:父亲在石榴上刻名字,和孩子们过石榴节。
①还写了父亲什么事呢?请一个小组读读第三自然段,谈谈感受深刻的句子。
【句子一】:在果实红透之前,他总要挑选一些较大的,逐个刻上自家的、亲友的、邻居的孩子们的名字。(父亲刻下的不仅是名字,刻下的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啊。) 【句子二】:他和孩子们一起唱啊,跳啊,做各种好玩儿的游戏,或是大家围坐在他四周,听他讲迷人的童话。(他爱孩子,身受孩子的'爱戴。)
②石榴又红了,我仿佛看见父亲(谁来说)这真是—充满着生活的温馨和诗一般情韵的往事啊
过渡:有人说往事如烟,随风飘散,在儿子心中,父亲的往事如茶,愈品愈香,我们跟随郑尔康继续品味。
事情3:父亲和小姑娘打赌。
①还写了父亲的什么事呢?
父亲听了,满怀兴致地同小姑娘打赌说:“要是公公盆里的石榴不结果,公公就请客吃糖。”说完,一老一小认真地钩了钩手指头。
小女孩终于信服了这位可亲的公公,高高兴兴地跑着跳着回家去跟爸爸妈妈说:“公公打赌赢了,可他还是给了我好多糖果,他比我还高兴呢!”
“钩”体现父亲像小孩子一样幼稚可爱,有一颗快乐童心。
第二句说明了父亲的慈爱可亲,打赌赢了还给糖果。
②石榴又红了,回想起父亲和我们在一起的一幕又一幕是多么开心幸福啊!我不由得发出感叹,齐读:啊,充满着生活的温馨和诗一般情韵的往事啊!
③同学们,在一桩桩往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哪?(多点学生谈。)
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爱孩子的父亲就这样匆匆的走了。永远地走了(出示课件:郑振铎简介)
(三)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
1.灾难不期而至,面对父亲永远的离开,作为儿子的郑尔康有什么感受呢?
(1)请把你的这种感受读出来。
(2)你觉得文中哪个词语最能体会当时郑尔康的感受?为什么?
【预设】不忍。因为父亲临行前说一定要等他回来再分,因为孩子们不敢相信父亲已经走了的事实,因为“我们”还期盼着父亲还能回来。可盼来的只是那瑟瑟的秋风,秋风吹枯了石榴,也吹寒了我们大家的心啊,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我们的朗读来沉痛悼念这位可爱的父亲吧!(齐读)
2.爱越深,痛越深,思念越深,当石榴又红了,我就会(点击课件:我思念它们……)(学生读)(板书思念)
这就叫“睹物思人”,思念父亲的什么呢?
(四)总结方法 指导写作
我们被文中父亲的形象所打动,也被儿子对父亲的这份思念所感动,在写作方法上,你们有什么收获呢?(1、睹物思人,也叫借物抒情;2、首尾照应;3、用事写人,用一些具体的事塑造父亲的形象。)
(五)延伸拓展 感受亲情
同学们,打开你们的记忆大门,看看这些似曾相识的画面,(课件、配乐)﹍﹍
总结:孩子们,郑尔康的父亲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留给他的只是那无尽的哀思。那么,同学们,我们的父亲都健在,他们每天都呵护着我们成长。爱我们的父亲吧,我们的爱会温暖父亲的一生。
(六)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推荐书目
请大家在课外阅读两本书,一本是郑尔康的《 我的父亲郑振铎》,这是一本怀念父亲的书。另外是一篇文章《别了,我爱的中国》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个富有爱国精神的郑振铎。
板书设计
石榴又红了
父亲
往事
思念
《石榴又红了》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认识“愈、振、铎、侍、篱、嵌、韵、昔”,掌握会写字“榴、郑、振、篱、嵌、赌、嘱、昔”。自主积累词句。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无限怀念。
3.了解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思想感情。
[学习课文]
《石榴又红了》是郑尔康怀念父亲郑振铎的抒情散文。通过对旧居石榴树、石榴节的描写,表达了对父亲的无限怀念。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每当秋季,“我”便会想起故园的石榴树,愈加思念父亲。第2—4自然段写父亲在石榴果上刻上孩子的名字,过石榴节。第5自然段写父亲去世。第6自然段呼应开头,写“我”思念旧居石榴树,此文转自淘.教。案网思念父亲。
父亲童心未泯,在石榴果上刻孩子的名字;父亲充满情趣,和孩子们一起过石榴节。一幅幅温馨的画面,一个个感人的细节,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娓娓道来,优美的散文笔调和浓郁真挚的感情相得益彰。而如今石榴又红,亲人却已不在,睹物思人,是何等的惆怅与怀念。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却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教学时,引导学生披文入情,充分挖掘文本的情感因素。初读课文,“说说孩子们为什么盼望石榴节?”细读课文,以“在你眼中,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中心话题品读感悟,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词句积累]
“每当石榴开花,大家就盼望父亲在一颗颗石榴果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又眼巴巴地盼着‘石榴节’的到来。”
眼巴巴:形容急切地盼望。表达了孩子们对石榴节的'喜爱,对父亲的热爱。
“这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石榴节’,大家望着那红得似血的果实,谁也不忍去摘,任它们在瑟瑟秋风中,枯萎,坠落,化成了泥土。”
不忍:不忍心。石榴又红了,而父亲已不在,睹物思人,无限悲伤。表达了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引导学生搜集有关郑振铎的资料,了解郑振铎。)
一、交流资料,谈话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课文《斗笠》借斗笠抒写浓浓的母子亲情;《傲霜篇》通过对菊花傲霜凌寒的描写赞美了不畏风雪的品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郑尔康的《石榴又红了》,这篇课文在描写石榴的同时还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呢?
2.揭题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2.检查自读效果。
3.说说你在课外阅读中了解的郑振铎。
4.指名读课文。
1.自读课文,边读边想。
2.认读生字词。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3.谈自己在课外阅读中了解到的郑振铎。
4.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对话感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默读思考: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中语句谈谈你的感受,画句子,作批注。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重点引导:第2自然段,父亲爱好园艺,侍弄花草,怡然自得。故园的花草种类多——桃、李、杏、梅、兰、松、竹、葡萄、石榴、野菊花……赏花时间长——“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尤其是“父亲”“采菊东篱下”田园心境,让人体会出郑振铎真是一个热爱花草、怡然自得的人。第3、4自然段,写父亲童心未泯,和孩子们过快乐的“石榴节”,他爱孩子,也深受孩子的爱戴。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默读思考,勾画、批注。
2.在小组中和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读句子,谈感受,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朗读全文,回顾课文。
分节朗读全文。
二、品读课文,领悟写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你认为课文哪里写得好?为什么?(教师引导:语言朴实,感情真挚,首尾呼应等)
2.背诵你喜欢的段落。
1.畅谈品评。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练习表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我们常说,睹物思人。一张贺卡、一支钢笔、一幅照片、一首歌曲……只要是它带有朋友、亲人的一丝痕迹,就可能使你联想起一些往事,就可能有值得诉说的故事。把你想到的和同学说一说。
2.把你想到的写一写。
3.交流评价。
1.在小组中交流,打开思路。
2.小练笔。
3.交流修改。
【《石榴又红了》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石榴》教案02-16
《石榴》语文教案01-26
番茄红了教案03-26
语文《石榴》教案15篇04-15
语文《石榴》教案(15篇)04-15
《石榴》语文教案15篇03-18
《石榴》语文教案(15篇)03-18
小班语言番茄红了教案03-21
语言番茄红了小班教案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