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时间:2022-02-28 12:42:23 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政治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政治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政治教案15篇

初中政治教案1

  教学目标:识记物质的定义。结合基本事实理解下列观点: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是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在理解这两个观点的基础上明确本框题的中心观点:“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在阐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客观性基础上,使学生理解第一节的中心观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主要在历史观上的分歧。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唯物史观的最基本概念。教育学生树立“人们发展生产力和选择生产关系不能随心所欲”的观念

  教学重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是客观的

  教学难点:物质概念、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

  教学提纲:

  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1、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2、社会的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1)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 物质资料生产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客观的

  (3)生产方式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讲授新课:

  1、理解社会的客观性比较困难的原因

  与自然界相比,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人所进行的活动,人在自己的活动中,又总是抱有某种愿望、追求某种目的、受一定思想动机支配的。总之,社会活动是人有意识的活动。

  唯心史观(主观唯心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变迁,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的愿望、目的、动机决定的,尤其是杰出人物的意识起着决定作用。客观唯心主义认为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和间的祸福。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但从本质上看,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2、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

  (1)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与人类社会的产生是同一过程。社会的产生既不是什么“神灵”的杰作,也不是人的'意识的“创造”,而是客观世界自身的力量长期作用的结果。

  人类社会产生(2)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分析,整个社会有机体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为基础的,为什么?因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首要条件;物质资料生产是从事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化。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a、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主要因素,人们既不能随心所欲地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心所欲的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

  b、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只能由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来客观地决定,同样不能由人的主观意识来随意选择。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如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就是由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及特点决定的。

  总之,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生产关系的变更,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客观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初中政治教案2

  一、教学目标 要求: 识记:良好心理品质的基本要求 理解:举例说明良好心理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社会生活中锤炼良好的心理品质 教学难点 :什么是心理?

  三、教学方法:讲解法 阅读提问法

  四、教具:投影仪 投影胶片

  五、教时:3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都来自各间小学,面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新的同学,看法也许是各不相同的。

  提问:你的感觉是如何的?请你讲一讲!(提问2人)

  两位同学都讲出了他们的感受,说明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每个人都会产生种种的心理问题。什么是心理呢?心理活动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学习心理知识对我们中学生重要吗?这些问题就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

  一、心理——人的内心世界 (板书)

  讲: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当我们要着手解决这些问题时,头脑会出现许多想法,会有所触动,有所感受,有所思考。这时,我们的内心活动就会十分活跃、十分微妙、十分复杂。

  例:老师提问

  (1) 紧张(胆量小)

  (2) 高兴(胆量大) (板书) 心理

  提问:什么是心理?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p2第2段

  心理,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人的言论、行动都与一定的心理有联系。 (投影)

  例:面对老师的提问,有的同学由于过于紧张,导致说话结巴,手脚发抖。

  讲: (1)每个人都面临着两个世界。

  (2) 对人的内心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例:中国男子足球队之所以多次冲击世界杯未果,除了技术、战术的因素外,运动员、教练员的心理素质差是更重要的原因。

  提问:心理又是如何产生的?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p2第3段

  心理世界的活动来自于外部世界,丰富多采的内心世界反映着色彩斑斓的'外部世界。 (投影)

  讲:人的心理不是天生的,它和外部世界有着紧密的联系。外部世界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外部世界的反映。

  例: 性格与交往

  人逢喜事 精神爽 (板书

  (外部世界) (心理)

  提问:一个人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理活动更丰富?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p2辅助文。

  要求学生思考:人的心理活动为什么各不相同? (下一节提问)

  讲:人的心理活动如同人的身体一样,每个人之间差异很大,但是许多成功者,往往都具有一些相同的心理特征。

  例: 邓亚萍 张广厚—— 自信、乐观、顽强

  提问:成功者都具有那些相同的心理特征?

  成功者相同的心理特点 (略) (投影)

  小结:一个人的成功,往往与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密切相关。同学们要想在学术上和将来的事业上取得成功,必须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1) 归纳本节教学内容:投影显示《学习指导》 p4 知识结构 (一)

  布置作业 : 《学习指导》 (随堂训练) p4 一、 1 2 p5 二、 1 3 4

初中政治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合作中竞争与竞争中合作;

  2.把握在合作中竞争和在竞争中合作的技能;

  3.在学习如何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二,教学重点:

  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把握在合作中竞争和在竞争中合作的技能。

  三,教学难点:

  在学习如何竞争与合作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四,教学过程:

  1、在合作中竞争

  竞争与合作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比如美国的微软公司和我国的汉王科技公司,两者既是市场竞争的对手,又是合作的伙伴,微软的产品中有汉王的科技,两家的产品在同一市场竞争,在竞争与合作中都得到了发展。

  其实许多公司在发展自己的业务时,要求员工有通力合作的精神,以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如要求员工步调一致,互通信息,互相支持。与此同时,员工之间的竞争也非常激烈。许多员工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工作去,提高自己的“业绩”,以使自己在公司中得到更快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在合作中竞争”。指导学生划出“在合作中竞争”的内涵(97页)。

  ①活动:班集体的合作竞争

  ②目的:通过明志中学八年级5班的经验,引导学生明白在合作中竞争会使集体更强大,使个人进步更快。

  ③要求:阅读材料,归纳明志中学八年级5班的经验,讨论明志中学八年级5班的经验归我们的启发?分析在建立良好班级体中,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竞争关系?

  ④教师小结: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是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明志中学八年级5班是先进集体。这个集体具有良好的班风,有一股永不服输的精神。在与兄弟班级的竞赛中,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项工作都做的得很出色。班上同学各有自己的目标,大家在学习中开展竞赛,你追我赶,各显神通,互相帮助,成绩都很优秀。这一事例使我们明白了,在合作中竞争会使我们个人进步更快,使集体更加强大。

  竞争是一种有效的合作方式,对我们来说要善于找准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敢于与他人竞争。下面我们看96页的材料,每位同学选一个项目,按要求完成填空,等一会我们全班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填写,学生完成后进行交流。

  竞争并不意味着你死我活,竞争的目的在于超越自我,共同进步,不以成败论英雄。胜败乃兵家常事,其实成功与失败是相对的,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我们应该正确地对待。面对竞争的成功,我们应再接再厉,更进一步;面对竞争的失败,我们不应彷徨苦闷,灰心丧气,而应总结经验,奋起直追。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2、在竞争中合作

  美国有一大教堂发生火灾,20xx名教徒在短短的10分钟内有序地从4个出口逃生,没有混乱、挤压,在求生一刹那的竞争中他们选择了合作,是合作救了大家。教师讲述97页心理学家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分几个小组同时做实验,比一比哪一个小组用时最少)后提问:(当堂实验的,让获胜者回答前两个问题)

  (1)、你认为要在实验获胜最佳的方法是什么?

  (2)、这个实验给我们什么启示?

  (3)、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是怎样的?

  教师归纳:竞争中的合作要体现双赢的原则,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拆台、相互排斥,这样会两败俱伤,双反应精诚合作、各尽其职,这样才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也是在竞争中合作真谛所在。那么,我们如何在竞争中合作哪?

  首先,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板书)

  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虚心向他人学习,这样才能在竞争中超过别人。我们还要学会理解和谅解别人,学会换位思考,要原谅别人的错误,理解别人的难处,以诚相待这样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其次:需要我们有团队精神。(板书)

  团的精神使团的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它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使个人利益服从团的利益。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集体,离不开团队,团队精神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可靠保障。

  3、课堂小结:现代社会是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它更需要有合作意识和奉献精神,也更需要“在合作中竞争”和“在竞争中合作”的精神。我们在座的每一个同学都要走上社会,都要面对激烈的竞争,让我们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欣赏,学会共享,以适应未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4、课堂练习:

  见练习册。

初中政治教案4

  【课标原文】

  4.5知道我国的人口现状,了解计划生育国策。

  【教学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口意识,支持和拥护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了解我国人口现状及其特点,懂得计划生育政策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过程】

  导入

  多媒体出示漫画“地球在呻吟”,并配音。(出示幻灯片1)

  教师设问:同学们,面对此情此景,你作为人类中的一员有什么样的感受?或者你想说些什么呢?

  学生发表感言(略)

  学生回答后,教师做积极、肯定的评价,并指出: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计划组织联合发表的《20xx年地球生态报告》显示,人类若依照目前的速度继续消耗地球资源,那么所有的自然资源会在20xx年前耗尽。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为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已经实行了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今天就要探讨的主题是——计划生育是国策(多媒体打出幻灯片2)。

  教师:刚才我们谈到了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的话题,国家实行计划生育的原因是什么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内容是关于春运期间火车站、汽车站拥挤的人流图。(出示幻灯片3)

  教师提问:看了这组图片你有和感想?有何发现?

  学生交流

  教师:刚才同学们一起观看并回忆了自己亲身体验的车站、码头人口众多的情景,大家共同的感受是中国人口众多。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人口现状及其特点吗?

  数一数,算一算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一◎第二相关内容,并指导学生计算填写好相关的内容。(出示幻灯片4)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引导: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中国这么多人中接受过大学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情况又如何呢?(多媒体出示幻灯片5,学生思考中国的人口特点还有那些。

  让学生阅读材料,充分发言。(出示幻灯片6)

  看一看,议一议

  学生观看小品《超生游击队》。

  学生交流感受:略。

  教师引导: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现在已经负载了近13亿人口。而今后几十年,我国人口问题不仅难以缓解,还将日趋严重。严峻的人口形势决定了我们必须实行计划生育,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的基本国策,也是目前条件下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实行计划生育,国家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它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教师指导观察教材第二◎中的四幅漫画,完成第一、第二和第三相关内容。

  教师引导: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口问题更加突出,人口形势更为严峻。人口众多和新增人口多,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接近我们生活来说,就影响到我们每个同学的学习、生活。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推行计划生育,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幸福、民族繁荣与社会进步,20xx年12月,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教师提问: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有哪些好处?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计划生育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从国家来说,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从公民个人来讲,有利于提高个人生活质量,有利于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有利于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后代的健康成长。

  教师简要小结本节课(出示幻灯片7)

  同学们,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形势: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我国必须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教学用题】

  1.下面是一位记者与农村放羊娃的一段对话:“为什么不上学---放羊----放羊干什么----挣钱----挣钱干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娃娃----生娃娃干什么----放羊”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记者与放羊娃的对话中反映出什么问题?

  (2)你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何建议?

  2.每掀过一张日历,就有五万个中国娃降生在已经十分拥挤的国土上;地球没绕太阳一周,我国净增1184万人口。目前我国十五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现仅有8.5年,20xx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受教育的年限更少,4.9亿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农村15岁至60岁劳动年龄人口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47.6%;每百万人口中从事研发的人数仅为545人。

  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现阶段那些国情?

初中政治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空气的组成;对空气的污染和防止污染有大致的印象。

  能力培养: 继续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对化学现象的科学描述能力。

  科学思想:通过对空气成分的认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品质:通过介绍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使学生受对待任何事物必须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教育。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探讨空气的组成成分。

  重点 、难点:初步掌握空气的各组成成分,了解惰性气体的特殊性质和应用。对空气污染的防治。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空气,可是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物质呢?

  在十八世纪70年代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物质。直到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的普利斯特里认识空气中有一种能供给呼吸维持生命后,人类才揭开与自己生存有着重要意义的空气的面纱。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养气)和氮气(不可维持生命)组成的结论。

  一、 瑞雪——舍勒

  英国——普利斯特里

  法国——拉瓦锡

  讨论,回答

  倾听

  设疑问创设情境。

  拉瓦锡的钟罩实验

  在燃烧匙内放入红磷,在酒精灯外焰上点燃后伸入集气瓶内,塞紧瓶塞,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和钟罩内水面的变化情况。

  观察后描述出实验现象。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

  1.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

  2.为什么会出现水面上升的情况?为什么水 面上升到瓶的容积约1/5处就再上升?

  回答:2 因为红磷只和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认识钟罩实验的意义。

  空气成分示意图

  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

  氮气占空气体积的78%

  二氧化碳占空气体积的0.03%

  惰性气体占空气体积的0.94%

  其它气体和杂质占空气体积的0.03%

  观察、讨论,是

  不是体积分数所占较小的气体的.作用较少呢?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空气污染的防治

  空气中有害物质分为:有害气体和粉尘

  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大气污染的主要防治方法:

  1.认真执行《环境保护法》。

  2.合理工业布局,改革生产工艺。

  3.工业三废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4.积极合理开发新能源。

  5.植树造林。

  学生记忆。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防治污染的能力和方法。

  四、稀有气体(惰性气体)

  特殊物理性质:通电发出有色光

  通入氖气发出红光,用于航空、航海指示灯

  通入氙气发出强光,用于飞机场照明和医学专用

  学生倾听,记忆。

  理解“霓虹灯”的原理。

  课后记:在课堂上加入一些有关空气污染和霓虹灯的有关知识,可有效提高课堂学生学习气氛。另外,在介绍认识氧气的课外知识中加入1802年德国汉学家克拉普罗特所著《第八世纪时中国人的化学知识》一书引起的世界化学界的争论,从而得出在1100多年前的“至德元年”(中国在南北朝583-586和唐朝756-758出现两个同样年号)中国人马和已经对氧气作了深入研究。

初中政治教案6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框要学的内容情绪是可以调适的、排解不良情绪、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指的是情绪与个人态度是紧密相连,情绪是需要调控的,而我们调控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其核心是掌握多种调控情绪的方法,理解他的关键是知道情绪是可以通过人们的意志进行调控的,从而减少由于青少年情绪多变,不稳定的特点造成的不良影响,由于它还与青春期心理充满矛盾有相关的联系,所以在本单元中有重要的地位,并有引导的作用,是本课重要的内容。教学的重点“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解决的重点的关键是懂得在个人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最好能考虑场合和他人的感受,并做到与同学、朋友分享快乐分担忧愁。

  二:目标及其解析

  (一)目标定位:

  1、了解情绪是可以调适的、是需要调适的

  2、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

  3、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

  (二)目标解析:

  1、了解情绪是可以调适的、是需要调适的就是指情绪态度与个人的态度紧密相连的,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己的情绪

  2、掌握调控情绪的方法就是指调控情绪有很多具体的方法,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个人的特点灵活地加以运用。

  3、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表达情绪就是指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到周围人,我们需要顾及他人的感受。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学生渴望更多地了解一些情绪方面的知识,希望能更好地驾驭自己,掌握一些克服消极、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但在情绪冲动时,很难合理控制情绪,由于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很不成熟,尤其是对自我情绪的把握不够,这成为制约学生追求更高、更快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引导学生选择正确、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以免伤害他人。并学会关爱他人,理解他人的情绪感受,有利于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学会调控情绪的教学中,准备使用讨论法、引导法、学案。可以让学生很好的掌握本框知识

  五、课前导航

  1更多的积极健康的情绪表现。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自

  己的情绪。

  2等,我们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和个人特点灵活地加以运用。

  3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得方式表达情绪。

  六、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课本65页的小故事

  (一)情绪是可以调适的

  【问题一】为什么情绪是可以调适的?

  【活动1】看课本64页的练习,回答问题。

  对同样的事情,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表现呢?

  情绪与个人的态度、看问题的角度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情绪与个人的态度、看问题的角度有紧密的关系,进而懂得情绪是可以调适的。

  【例题1】20xx年9月4日,南京世茂滨江新城传出“最低7.5折售房”消息。面对此消息,欲购房者满心欢喜地前往观看、预定;已购房者则愤怒地找到相关负责人,要求退房。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人们的情绪是多种多样的

  B.情绪与人们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很大关系

  C.面对同一情景,人们会有不同的情绪表现

  D.上述人们的情绪都是消极的

  【变式练习】对于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D)

  A.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展示自我

  B.通过写日记的形式,调节情绪,排解烦恼

  C.主动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学会主动学习

  D.面对同学的竞争,感到压力很大,消沉下去

  【教师小结】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情绪与个人态度、看问题的角度有紧密的关系,进而懂得情绪是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调控的。

  (二)排解不良情绪

  【问题二】如何排解不良情绪

  1、不良情绪的消极影响

  【活动2】看课本65页的活动,回答问题

  你对他们三人说的话有什么看法?不良情绪可以避免吗?

  不良情绪对人遵守道德与法律规范有什么消极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此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帮助学生认识到消极情绪对人们遵从道德和法律规范的消极影响,从而懂得青少年的情绪需要调试的道理。

  【例题2】20xx年7月5日,首例“骂死人”案件审理。李周华因用极其淫秽

  的语言谩骂黄粱会而导致其情绪激动冠心病发作而死亡。黄梁会因情绪激动而导致冠心病发作,这告诉我们(D)

  ①人们要学会调控自己的消极情绪②消极情绪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③应当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④要想身体健康,就要“当怒不怒,当喜不喜”,强压住不良情绪不让它泄出来

  A.①②④B.①②C.②③D.①②③

  2、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有哪些?

  【活动3】看课本66页,完成活动。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指导学生根据个人情绪变化的特点,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克服消极情绪,保持积极心态。

  【例题3】当你在考场上感到紧张时,可以反复提醒自己:“沉住气,别紧张,会考好的。”这种控制不良情绪的方法叫(D)

  A.合理发泄B.自我解嘲

  C.心理换位D.自我暗示

  【变式练习】“我真的很不错!我真的很不错!”为了排解考生过于紧张不安的情绪,轻松面对考试,某市教育部门想出新点子:通过电台、电视台为考生放送励志歌曲。此举受到考生、家长的普遍欢迎。这一调节情绪的.方法是(A)

  A.自我激励B.改变环境

  C.合理发泄D.心理换位

  【教师小结】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消极的情绪对人有不良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影响,需要对消极情绪进行调节;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个人的特点灵活地加以运用。

  (三)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问题三】如何做到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1、为什么要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活动4】看课本67页得材料,回答问题。

  薛阳当时的情绪表达是否合适?

  你能想象当时李晔的心情吗?

  情绪的表达是否只是自己的事?你怎样看待下面两种说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两种对立观点的辩论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人的情绪具有相同性和感染性,个人在表达情绪时要考虑他人的感受,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

  【例题4】20xx年6月11日,抗震救灾英模事迹首场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催人泪下的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感动了台下的每一位听众,人们泪流满面,甚至失声痛哭。这说明(C)

  A.人的情绪是不相同的B.人的情绪是完全相同的

  C.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D.人的情绪状态不会影响他人

  2怎样做到在合适的场合、用合适的方式表达情绪

  【活动5】看课本68页材料,回答问题。

  你是否与朋友分享快乐的体会?是否有与朋友分担痛苦的经历?

  当你看到家人难过时,你会怎么做?

  【例题5】如果我们能够对别人给以更多的关心,共享彼此的欢乐,分担彼此的痛苦,那么我们我们相互之间的的。

  【变式练习】小林因绘画比赛获奖,心里非常高兴当他看到同学小明因妈妈生病而心情沉重时,立刻调整了自己的情绪去安慰小明。小明这样做说明他(B)A善于排解不良情绪B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C情绪复杂多变D对人缺乏真诚

  【教师小结】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学会与朋友、家人共享快乐,分担忧愁。

  七、课堂总结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此时的青少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会有不良情绪的产生,一旦有不良情绪就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调节,及时地加以排解,否则就会对身体和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但是,我们在情绪表达和排解时要注意场合和方式,做到“喜怒哀乐,不忘关心他人”。

初中政治教案7

  一、教学目标:是让青少年了解闭锁心理的表现及危害,从而克服这种有害的心理,主动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新同学建立良好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形成对“好伙伴”标准的共识

  教学难点:如何克服闭锁心理

  三、教学思路:本课教学对象是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断奶期,渴望成长,渴望尊重,渴望交往,授课方式主要采取讨论和交流方式,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利用学校网络教学特点,充分应用网络调查、网络论坛等工具,把网络上的课外的资源(如影象、动画、图片、文章等)有效的整合到教学中。

  四、教学设计

  1、上课准备

  让学生用网页的形式制作一张卡片《我的名片》,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样式,配合自己的突出特点,然后上传教师机上,把自己的名字隐藏起来。

  教师事先找一些有关朋友的歌曲,文章,最好有《朋友》这首歌的 FLASH。

  2、讲授新课

  同学们每天有没有做过统计,你一天与谁的`话说的最多,一天中与谁相处的时间最长。

  师:根据同学调查结果,反映出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不能没有朋友,尤其到了一个新环境,更需要结识新朋友。中国古代有一句话,人生有三件大喜事:金榜提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可以看出古人对朋友的重视程度。我们初中阶段结识的朋友也许是你一生中最重要、最要好的人。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敞开心扉,相互认识呢?今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活动:猜猜我是谁

  同学事先准备好的名片相互交流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同学相互更加了解了,同时也能够看出一些同学制作的名片能够很快的被我们认出,而另一些同学则相反,这是为什么呢?

  生:交流讨论

  师:一些同学已经很好的融进了新集体中,所以很快的就被认出来了,此外这些同学应该有一些共同的东西,才能很好的与同学相处这是什么呢?

  生:是一些好的品质

  什么是我们一致认同的好品质

  结果公布:诚实、爱心、开朗等

  师:好品质是交友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因此在平时交往过程中

  要做到:诚以待人、毅以处事。这样不仅有利于交友,还有有利于今后同学的成长。现在很多公司招聘人员更看中这个人的品质。培养好的品质对我们一生是受益无穷的。

  《我心目中的好伙伴》《我是这样与同学相处的》

  《我在交友中遇到了困难》

  通过网上论坛交流,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把一些心得体会及困难都讲出来。

  师:对好的方法和遇到的问题点评

  总结:阅读《一路上有你》这篇文章,同时可以欣赏《朋友》FLASH

  (朋友是伞、朋友是茶、朋友是夏天里的凉风,冬天里的炉火——————:

初中政治教案8

  课题第一课 笑迎新生活(创建新集体)

  教学

  目标通过学习,能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知道集体团结的重要性,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正确处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感受集体的荣誉感和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培养对新集体的归属感,共同担负起建设新集体的责任.

  教材

  分析重点:引导学生发挥所长,共同建设我们的新班级。

  难点: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乐意为建设优秀班集体做出自己的努力。

  板书

  设计创建新集体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以及学习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一、创设情景,引出话题:镜头一: 动物世界里的一个场面:荒野茫茫,一群野牛在河边饮水。

  此时,狮子在河岸边的蒿草中潜伏着,偷窥着。

  突然,几只狮子奔腾而出,数十头野牛一哄而散。

  有一只狮子的利爪抓住一头十分健壮的野牛的屁股。

  这是狮子对付野牛的惯技:一只狮子咬住牛的屁股,另一只狮子迅速冲到牛的前面,前后夹击,趁机下手,这时候的野牛处于腹背受敌的两难境地。

  终于,前面的狮子瞅准了一个机会,避开锋利的牛角,一口咬住了牛嘴。

  牛嘴及牛的鼻子是野牛的生命之穴。

  僵持一会儿,直到野牛的体力不支,轰然倒地。

  狮子顺势扭断战利品的脖子,密封它的气管,使其断气。

  一头野牛与数只狮子搏斗的时候,那数十头野牛在做什么呢?他们就在不远处隔岸观火。

  镜头二: 有一位去南美洲森林的旅行者亲眼目睹了一个壮烈的场面:一群蚂蚁被野火包围了,火圈在迅速地缩小,黑压压的蚁群瞬间将葬身火海。

  这时,蚂蚁群很快地聚集到一起,抱成一个巨大的蚂蚁团,蚂蚁团顺着地势向小河的方向滚去。

  熊熊的'烈火烧焦了蚂蚁团外围的蚂蚁,蚂蚁身体不断发出爆裂的声音。

  但烧焦的蚂蚁一点也没有松动,蚂蚁团迅速地滚过了火区,进入了小河,蚂蚁群得救了。

  思考:野牛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抵御狮子的进攻?蚂蚁群凭借什么力量逃离火海?这两个镜头带给人类怎样的思考?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正确认识自我,个人离不开集体,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要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并能认识到自己是班级不可或缺的一名成员,正确处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所长,各尽其能,奉献社会。)

  二、师生互动,展开话题 第一步:“夸夸我的班集体”。

  引导学生回顾小学的班级,让学生展示自己在小学生活中的照片、日记,以及在小学班级中获得的荣誉等,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良好的集体对每一个人的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优秀班集体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第二步:展望新班级。

  出示关于建设优秀班集体的调查内容,让全班分组讨论: 1、你心中的优秀班集体是什么样的? 同学关系: 班干部队伍: 师生关系: 班级氛围: 学习风气: 班规: 其他: 2、怎样才能创建一个优秀班集体? 3、请你根据以上几个方面在建立优秀班集体中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 )同学关系 ( )师生关系 ( )学习风气 ( )班级氛围 ( )个人的奉献 ( )班干部队伍 ( )建立班规 各组分别汇报调查结果,并对此进行分析。

  最后大家描述出心中的理想的班集体形象,概括出本班同学的共同期望,作为大家的奋斗目标。

  第三步:“我是班级的小主人”。

  学生尽情地展示各自特长优势,然后根据学生的各自特长优势,让学生自由选择,对班级各项工作进行分工,如负责管理班级的门窗、课桌椅、电视等,让每一位学生都觉得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能为班集体建设添砖加瓦。

  三、探究话题,价值引导: 用三个词描绘你最喜欢的班级,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我希望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班集体中,因为在这样的集体中,我们________。

  因此,我们都愿望生活在一个________集体中。

  点拨 我希望生活在目标明确、纪律严明、是非分明、团结和谐的班集体中,因为在这样的集体中,我们能明确方向、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因此,我们都愿意生活在一个这样的集体中。

初中政治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懂得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负责任的表现。

  (2)懂得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后果是负责任的表现。

  (3)懂得自觉承担责任,做负责任的人。

  2.能力目标

  (1)具有信守承诺,勇担过错的能力。

  (2)具有自觉承担责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做不到时要表示歉意。

  (2)勇于承担责任,自觉履行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好公民。

  【教学重点】

  信守承诺,勇担过错。

  【教学难点】

  自觉承担责任。

  【教学方法】

  活动式、体验式、讲授式。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方法一:

  心理小测试:我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吗?(用“是”或“否”来回答下列问题。)

  1.我做事总是非常认真,哪怕让人感觉有点过分。

  2.和别的小朋友约好一起玩,我总是准时赴约。

  3.我做事一向善始善终,有头有尾。

  4.不论做什么事情,别人都很信任我。

  5.我认为每一天自己都是进步和发展的。

  6.我经常把事情拖到最后一刻才做。

  7.我有时候会有放任自流的想法。

  8.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如果时间持续很长,对我来说就很困难。

  9.我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才能开始做一件事。

  10.我常常会忘了需要我做的小事情。

  11.学习或者玩游戏,别人都很难和我步调一致。

  12.我喜欢评论和批评别人。

  13.别人以为我是一个懒散的人。

  14.只要我答应做某件事情,不管过程有多麻烦,或者有很多变故,我总会努力实践诺言。

  15.有时候做事情,我会想马马虎虎混过去。

  16.老实说,我比其他人都更守诺言。

  17.如果需要在早上很早起床,我会上好闹钟。

  18.参加任何选举,我都不在乎自己得到的票数。

  19.在街上,我不会随地乱扔垃圾,一定要找到垃圾箱才扔。

  20.我有时候会装病,用来逃课或者逃避玩讨厌的游戏。

  注意: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

  总分为14—20分:你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人,你行事谨慎、懂礼貌、为人诚实。

  总分为7—13分:大多数情况下,你很有责任感,但有时没有考虑得很周全。

  总分为6分以下:是一个完全不负责任的人,会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教师:通过刚才的测试,大家对自己是否是一个有责任的人有了一定的了解,得分低的同学,也别着急,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改正,并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做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那么,怎样才能做负责任的公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方法二:(备选)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负责是对每一个人在人生各个阶段所承受的多种社会身份的共同道德要求,它贯穿于每一个人的一生。因此,我们要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究这个问题。

  【新课教学】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板书)

  活动一:请你帮助

  播放动画:慎重许诺

  刘汀家购买了一台电视机,根据商场送货部门的统一调配,电视机在周日上午10时送到。周日早晨,爸爸、妈妈临时有事,要求刘汀在家等候。刘汀说自己跟同学约好上午8时到学校出黑板报。在妈妈的建议下,他打电话与同学商量,把出黑板报的时间改为上午10时30分……

  (1)如果商场送货工不能按时送货……

  (2)如果商场送货工准时把电视机送到而刘汀家没人等候,那么会……

  (3)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学会灵活处理自己面临的责任冲突。例如,刘汀听从妈妈的建议,打电话与同学商量,把出黑板报的时间改一改。

  学生思考。

  教师总结:我们许下诺言,也就是意味着自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教师提问:我们信守承诺,有什么作用?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归纳:如果我们信守承诺,就会赢得他人的信任,取得良好的信誉。

  教师又问:如果我们不守承诺,会有什么坏处?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失信于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既有损自己的人格形象,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甚至会对他人、对集体造成损失。

  过渡: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在许诺前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小结:我们要慎重许诺,一旦许诺,坚决履行诺言,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这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表现。

  一、慎重许诺履行诺言(板书)

  相关链接: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答应他人的事要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借他人钱物要及时归还。

  教师过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我们责任心很强,也难免会做错事。如果我们犯了错误,应该怎样做才算是负责任呢?

  活动二:各抒己见

  方法一:

  播放动画:吴小玉面临的矛盾

  吴小玉是一名初中生。她很想自己打工挣钱多买些书。征得父母的同意后,她利用暑假到一家公司打工,负责向市民免费发送公司产品的宣传画。一次,她不慎丢了四百多张宣传画。按照公司规定,她要照价赔偿。要不要向公司汇报呢?她陷入矛盾之中……

  (1)她为什么陷入矛盾之中?

  (2)如果你是她,你该怎么办呢?

  (3)你是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的?是勇敢认错,还是逃避责任?

  (4)你有过勇敢认错的经历吗?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解决吴小玉的矛盾,在冲突中作出自己正确的选择,从而认识到做错事时,应该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做一个敢于对自己所犯错误负责的人。

  教师归纳: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而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则更能考验我们的勇气和道德修养。错了,就要勇于承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方法二:(备选)

  播放动画:洛克菲勒小时候的故事

  小洛克菲勒10岁时,一次在花园里玩,不小心把一台割草机弄坏了。面对老洛克菲勒的责问,他害怕极了,就把责任胡乱地推给佣人。事后,老洛克菲勒弄清了事情真相,不但没有宽容自己的.儿子,而且逼着他去向佣人道歉。这一件小事,小洛克菲勒一生都记着,以后他接任公司总裁时,常以此来教育下属:一个人应该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才能对企业对社会负责。

  播放动画:美国人民最信赖的总统

  林肯青年时期曾在一家小店做工。一次,一位女顾客买纺织品时多付了几美分。为了退还这几美分,林肯步行了6英里路。又一次,他发现给女顾客少称了4盎司茶叶,为此又跑了几里路去给她补上。这两件事一直被传为美谈。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上往往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素质。林肯后来成了最受美国人民信赖的总统。

  相关链接: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规定:不说谎,不骗人,不弄虚作假,知错就改。

  教师小结:我们中学生要从小养成信守承诺、勇担过错的习惯。一个人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自觉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才能在通往明天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

  二、承认错误勇担过错(板书)

  活动:自主探究

  播放动画:许苇的烦恼

  许苇是一名初中生,她在日记中写道:我怎么觉得那么累啊?妈妈总是要我考出好成绩,她只要我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当班长的事情那么多,老师同学有什么事情都找我,真是烦死了;这个周末学校还要我们去义务植树,真是浪费时间;我喜欢唱歌,报名参加学校的歌唱队,却很少有时间去排练……

  (1)许苇承担了哪些责任?

  (2)哪些责任是她被动承担的?哪些责任是她主动承担的?

  (3)她怎样才能享受到承担责任的快乐?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归纳:

  (1)作为学生,她承担把学习学好的责任;作为班长,她承担把班级管理好的责任;作为社会成员,有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责任;作为学校歌唱队的一员,有参加练歌的责任。

  (2)学习、当班长、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被动承担责任;参加歌唱队是主动承担的责任。

  (3)调整自己的心态,学会以负责的方式处理生活中的问题,以自觉承担责任的态度去处理问题,从中享受快乐。

  教师过渡:那么,怎样才能自觉承担责任呢?

  教师: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意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要我承担责任、被迫被动地承担责任。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三、自觉担责享受快乐(板书)

  过渡:自觉承担责任,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经常想一想:我有什么责任?我主动承担了吗?我尽心尽力了吗?下面我们通过填表来检查和反省一下自己的责任。

  活动:学会反思

  了解自己的责任:

  责任自我评价

  学习

  家庭

  班集体

  社会

  学生认真填表并交流。

  教师归纳:通过填表,我们反省了自己的责任,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更加清楚自己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责任。

  【巩固新课】

  感悟名言,升华情感:

  邓颖超曾对青年提出要求:“希望你们不是贪图安逸、坐享其成的一代,而是艰苦创业、造福人类的一代;不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一代,而是勇于创新、开拓前进的一代;不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一代,而是向往明天、创造未来的一代。”

  教师:说一说你学完这节课后的体会。

  学生回答(略)。

  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更加清楚自己的责任,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承担责任,从而做一个有利于家庭、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负责任的公民。

  以上就是人教社教师之家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做一个负责的公民教学设计的内容。如有更好的建议请加微信(志远网络)告之我们!

初中政治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自尊自信与虚荣忌妒、自尊自信与自卑、自尊自信与自傲自负的区别,懂得虚心是自尊自信的表现,并能较正确地看待成功和失败。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学生表演、朗读、讨论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表达能力、辨证分析能力以及通过活动自我教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自觉培养自己正确的自尊心和充分的自信心,自觉锻炼提高个人的自尊意识和自信心。

  二、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要自尊自信,不要自傲自负

  在这一重点中,讲自傲自负不是自尊自信的表现并不难,难在如何向学生讲清“虚心是自尊自信的表现”。对于自尊自信与虚心的关系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指导学生确切地理解、把握,才能落实于行动。

  2、自尊自信与虚荣忌妒、自卑自傲有本质的区别

  这是本框教学难点 之一。每一个年龄阶段的人,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初一学生自身心理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对自尊自信的'理解容易有误会,不能完全理解自尊自信反面的一极是自卑,相对的另一极就是自傲等。本框是换了一个角度,从侧面,力图使学生认识对自尊自信的曲解会导致的不良后果和危害。

  3、持久的自尊自信,需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

  这一重点虽然在课文中所占篇幅不多,但包含的含义是很丰富的,对于阅历较浅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可通过讨论、事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学会调节心态,从而保持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教法建议

  1、引导学生准确掌握知识,把握自尊自信的准确含义。运用小品表演、讨论、举例等形式,多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2、由于自卑、自傲、忌妒、自负等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时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应注意采取多种形式,直观、具体,化理性为感性,化抽象为具体。

  3、对于自尊自信和虚荣忌妒、自卑自傲的本质区别,应注意从正反两方面举例来对比、学习。启发引导学生真正地把握自尊不是虚荣、自信不能忌妒、虚心是自尊自信的表现等命题的确切含义。从正反两方面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此框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

  1、学生小品表演

  值日生与值周生

  (情节:值周生午间查卫生,发现某班清洁区内有纸屑,遂找来值日生指出其不足,并准备扣除班级量化管理分。几名值日生不同意扣分,围着值周生吵闹不休。)

  学生分析值日生这种追求表面光荣的心理是"虚荣心",自尊自信是首先要求自己做好。

  学生朗读:法国莫泊桑短片小说《项链》片段。感受女主人公为自己极强的虚荣心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2、学生小品表演

  两个同学的对话

  甲:期末你能考第一吗?

  乙:要不是李扬比我多3分,期中我就第一了

  甲:也难怪,李扬学习那么认真,笔记都特清楚。

  乙:你这话倒提醒我了,趁没人,把他笔记本拿走,让他考不好。等我考了第一名,我请你吃麦当劳。

  问:偷拿同学笔记的乙是一种什么心理?

  生答:虚荣心太强,导致忌妒心理。

  3、忌妒与自尊自信有什么区别?你能打个合适的比方吗?

  学生举例说明忌妒是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失败的基础上,自尊自信是把成功建立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

  4、学生活动:挑战自卑

  归纳:敢于正视不足,不断尝试改进,可以避免自卑情绪的产生。

  5、学生活动:按照课前布置由学生讲故事,说明"满招损,谦受益",虚心是自尊自信的表现。

  6、讨论分析:"我该怎么办?"

  有一个学生叫王伟,他是一个爱劳动、懂礼貌的孩子,只不过在学习成绩上表现一般,因此,王伟总是对自己缺乏信心,总觉得自己不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同学心目中的好伙伴。因此他时常感到不自信。请问他应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认识,要持久地保持正确的自尊心自信心,不要因遭到失败而自卑,也不要因点滴成功而自傲。)

  7、学生做课堂小结

初中政治教案11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体会生命的独特性,培养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

  2、 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并根据自身的独特性,选择合适的人生道路。

  [能力]

  1、 发展感受、体验生命的可贵和价值的能力;

  2、 观察、认识各种生命和自我生命的独特性,提高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

  1、 知道自己生命的独特性;

  2、 知道人的生命独特性的两方面表现;

  3、 知道根据自身独特性,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教学重点

  人的生命独特性的表现。

  教学难点

  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具有多样性。

  教学方法

  讨论法、实践法、归纳法、启发法

  课前准备

  印泥、树叶、相关图片等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三课第一框的内容,知道了生命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和精彩。地球上的生命是丰富多彩的,而在所有的生命中,以人的生命最具有独特性。

  〈讲授新课〉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及点拨

  学生活动

  每个

  人的

  生命

  具有

  独特

  性

  〈小结〉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独特性。

  “比一比”

  1、 比较自己手中的树叶,找一找有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

  2、 动手做一做、写一写,比较一下自己的指纹、签名、性格、兴趣爱好等与其他同学是否完全相同。

  人类的生命具有独特性

  〈启发〉

  我们所续写的诗句以及我们所看到的图片都说明了什么呢?

  人类真了不起,创造出了许多的奇迹,这是为什么呢?其它的动植物有没有人类这样的成就呢?

  〈小结〉

  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1、“观察图片”

  图片包括:四大发明、飞上太空、遨游海洋、探索火星的奥秘等。

  2、“续写诗歌”

  根据课本28页所给诗句续写能说明人类具有智慧的诗句,并分组展示。

  〈小结〉

  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更多地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1、“猜猜看”

  课前学生分组,每位组员自我评价后,其他组员进行补充,最后总结出几位组员的个性特征,提交给老师。

  课堂上,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个性描述,判断他是哪位同学。

  2、“我的人生小规划”

  结合课本28页中间部分的提示,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并参考其他同学的建议,谈一谈自己适合走什么样的道路。

  自我评价

  你认为自己在本课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总结

  本节课我们探讨了一下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我们发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致电这一点,然后在逐步了解自己的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初中政治教案12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的本质区别;石器的使用、金属工具和手工业出现的意义;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氏族组织发展概况;生产力的含义及其因素;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具体内容;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氏族制度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决定原社会的生产关系。

  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意义;奴隶和奴隶主出现的过程表明阶级的产生与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明确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通过奴隶制国家的产生过程,说明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产生以后才出现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的含义;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制是最野蛮地剥削制度;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后期,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封建剥削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封建社会两大对立的基本阶级和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后生产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中国封建时代的科学文化成就,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统治,今天仍面临着艰巨的清除封建残余思想的任务;封建制度的没落和资本主义的萌牙。

  (二)能力目标:

  1、培养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课文,找出主要知识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

  2、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能从课文的阐述中把握要点,在课后的复习中能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其系统化。

  3、比较鉴别能力。能够对不同社会制度的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等进行比较和分析。

  4、综合分析能力。能基本弄清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5、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的能力。能够全面评价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既要看到它们建立之初,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面,又要看到发展到后期,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一面;能够全面评价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历史的局限性;既肯定脑力劳动者对古代科学文化地巨大贡献,又要认识到脑力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方面的任何成就,都不可能脱离体力劳动者的活动。

  (三)思想觉悟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社会的产生,应该认识到生产劳动的重要作用,从而初步树立劳动的观点,培养劳动的习惯。

  2、通过了解私有观念的产生过程,应该认识到私有观念不是从严就有的,从而克服自私自利的观念,树立大公无私的思想。

  3、通过了解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应该认识到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为以后学习和理解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打下思想基础。

  4、通过了解阶级的产生,国家的产生,应该认识到只要存在阶级,就必然存在阶级斗争,从而树立阶级的观点。

  5、通过了解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古代科学文化发展方面的作用,应该认识到任何科学文化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体力劳动者的劳动,这些劳动者就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从而树立群众的观点。

  6、通过对三种社会的发展变化过程的了解,应该学会科学地、历史地评价社会制度的变更方法,不管出现何种情况,都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从而树立发展的观点。

  7、通过了解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统治,应该认识到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艰巨的清除封建残余思想的任务,从而树立科学的思想,反对封建迷信思想。

  知识结构图

  教学方法:归纳法、分析法、列表法、设疑法、对比法、讨论法、角色置换法。

  教学课时:11课时

  第一课时 人类社会以生产劳动为基础

  知识点、重难点

  1、什么叫做生产劳动

  2、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重点)

  3、什么叫人类社会

  4、远古人类从事生产劳动的历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通过前言的学习你认为对理想的追求,要建立在什么基础上?2。你认为学习这门课程主要目的是什么?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学习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首先应懂得:生产劳动既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导入新课

  第一课 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板书)

  第一节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板书)

  第一框、人类社会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板书)

  一、生产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板书)

  阅读教材:第5页第1行至第6页第5行(教师分析)

  上溯人类社会的起源,我们知道,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劳动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动物中间,利用自然物进行本能活动的情况是存在的。但是,它们都不会对自然物进行加工改造,都不会制造工具;因此,它们的这些活动也就不能算作劳动。恩格斯指出:“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

  1、什么叫做生产劳动(板书)

  2、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这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板书)

  提问:人们从事生产劳动是怎样进行的?人们之间发生各种关系的基础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人类使用工具从事劳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动物则不可能这样做。这种制造和使用工具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劳动的能力,就是人类特有的自觉能动性。

  3、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板书)

  人类社会自下而上的首要条件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因为,人们要生存,就必须创造出各种各样折物质资料来。为了获得这些物质资料,就必须进行生产,就必须劳动。同时,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必须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而这种结合,就成为人们之间发生各种关系的基础。人类社会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按照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们的总体。

  提问:人类最早的社会是什么社会?在那个社会里人们主要使用什么工具进行生产劳动?(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二、远古人类从事生产劳动的历程(板书)

  1、石器的制作,宣告了人类的诞生(板书)

  如果从现已发掘出的年代最早的石器算起,人类社会至少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其中,绝大部分时间属于原始社会。石器作为人类制作的最初的工具在原始社会有长期的决定意义,人们用它来抗击敌人、取得食物、制作服装、建造信所和绘画雕塑。

  提问:远古人类是何时学会使用火的?火的发明和使用对远古人类生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2、摩擦生火的发明(板书)

  火的使用,特别是摩擦生火的发明,对远古人类的生产了重大影响。火的发现和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原始的人的一项特别重大的成就。对于火的使用,他们经历了一个从利用自然到火的人工取火的漫长过程。

  火的发现和利用,对于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意义。人类认识并掌握了火,就增强了同寒冷气候做斗争的能力。所以恩格斯指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提问:原始畜牧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原始农业是怎样产生的?它们有哪些重大影响?(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3、畜牧农耕的产生和发展(板书)

  畜牧业、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是原始社会生产劳动的又一重大进步,并在人类生产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原始畜牧业是从狩猎中发展起来的。

  原始农业是采集中逐渐产生的。人们在采集过程当中,通过长期的观察、摸索,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些野生植物的种籽经过栽培,就试着把它们引种到住地周围,于是便有了原始的农业。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课堂小结 巩固新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什么叫做生产劳动;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远古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历程等问题。初步认识了生产劳动对人类的重要性,同学们应该对劳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作业

  1、什么是生产劳动?

  2、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什么是人类社会?

初中政治教案13

  教学内容:

  1、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目标:

  1、认清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

  2、树立并强化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

  3、积极宣传自觉履行保护环境国策

  教学重点: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教学难点:怎样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教学课型:活动课

  教学时数:1 课时

  教学方法:举例—讨论—比较

  教学过程:

  一、导 入

  1、回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国情包括哪些方面?(人口、资源、环境)

  各方面的形势怎样?

  2、揭题:面对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国家制定了什么政策?(计划生育)面对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国家又制定了什么国策呢?(“环保”)这些基本国策制定的目的是什么呢?

  ——— 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

  二、活 动

  (一)、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提示:默读教材第一自然段后思考——

  1、把“保护环境”确立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的依据是什么?

  (针对……,从……出发)

  2、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有何重大意义?

  (直接关系……的成败和……复兴)

  提示:齐读教材第2—3自然段后回答——

  3、怎样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加强资源和环境法规,资源和环境知识的教育,提高全民保护资源和环境的意识

  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记得多:

  —— 我国已制定的“环境保护”的主要法律有哪些?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等等。)

  (2)全面规划,科学布局,保持生态平衡,防治环境污染

  忆一忆: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的第一条基本原则是什么?(初二《思想政治》上册)

  提示: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有四条——

  ①、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②、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③、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

  ④、依靠群众保护环境

  师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就是要求我们要做到:“全”“科”“保”

  “防”。要做到“全”“科”“保”“防”就要正确处理好“三建设”、“三同步”、“三效益”、

  “三观点”的关系:

  “三建设” “三同步” “三效益” “三观点”

  要求→ 收到→ 反对→

  经济建设 同步规划 经济效益 先污染

  城乡建设 同步实施 社会效益 后治理

  环境建设 同步发展 环境效益 零增长

  (3)、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

  忆一忆:我国保护环境的“三同时制度”是什么?(初二《思想政治》教材 上册)

  “三同时制度”: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其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

  师述: “防”是着眼于产生环境问题的根源(如:“三同时制度”)

  “治”是着眼于解决已经产生的环境问题(如:排污收费制度)

  (二)、保护环境 人人有责

  1、保护环境,中学生怎么办?(阅读教材第4自然段后思考)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怎样为建设“绿色家乡”做贡献?(浏览本框小字阅读材思考)

  比一比,看谁发现得多—— 说出你所了解的我们家乡或其他地方存在的环境问题的一些现象?

  举例: 工厂排污 砖厂占地 乱砍滥发 垃圾成山 围湖造田 乱扔废电池

  使用一次性木筷、塑料袋 乱丢果皮纸屑 工厂废气污水 毁林开荒

  河水污染 捕捉青蛙 坟墓占地 赠送贺卡 使用含氟冰箱、空调……

  赛一赛,看谁想得多——你想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

  举例:搞好学校和家庭环境卫生 种植花草树木 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青蛙

  参加义务植树 不随地吐痰 不乱扔垃圾 保持校园、教室卫生

  爱惜庄稼、花草、树木 保护有益动物和生态环境 提倡婚丧,重大活动等植树留念 提倡“树葬”(骨灰埋入树下)……

  三、结 束

  1、概括:怎样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2、小结:我国目前年年遭受“洪水”“沙尘暴”袭击“白色污染”严重等现象,其实质还是一个环境问题。这与有些地区的人们目光短浅是有直接关系的。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注重经济而忽视生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举例:日本人早在10多年前就提防中国环境破坏对他们的影响。这些年来,日本每年都有大批人前往我国西北沙漠地区义务植树,可我们中国人自己又有多少人在前些年想到西北义务植树搞绿化呢?)

  环境保护应有长远目光,未雨绸缪。为什么非要等黄土把我们家门口都淹没了才行动呢?!同学们呀!赶快行动起来吧!!

  考考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每年的?月?日确定为“世界环境日”?(6月5日)

初中政治教案14

  1、同学们看到老师讲台上这些东西一定觉得很奇怪吧!政治课也作实验啊?

  对了!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做个小演示。

  2、 (拿起盘子)问:盘子里分别装着红萝卜、鸡蛋和咖啡豆,我把这三样东西放在沸水里煮了30分钟,煮了30钟后的萝卜、鸡蛋、咖啡豆会怎样呢?我们来看一看(拿出沸水中的三样东西分别进另一个盘子里)问:老师想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摸、捏一捏,甚至尝一尝,看看他们煮之前与煮之后有什么变化?

  A、先捏萝卜(问:什么变化?一变软了)(原来呢?一硬)

  B、再举鸡蛋(举起鸡蛋〈要有一定高度〉)→放手→破→脆弱(再举起熟鸡蛋→放手→没破→内部变硬)

  C、再看咖啡豆与咖啡(从粉状→一杯咖啡)截然不同。

  3、 这三样东西的变化都是因为经过→煎熬→沸水,如果把沸腾的水比作生

  活中的挫折面临的是同样的开水,反应却大不一样,假如变开水就是生活中的挫折,请想一想,你会是哪一个呢?红萝卜?鸡蛋?还是咖啡豆?

  问:从这个简单的不实验中,你悟到了什么呢?

  引导 节一层次 面对挫折,有的'人从坚强→软,有的人从软弱→坚强

  节二层次 我们不应该像红萝卜(硬→软)应该像鸡蛋(脆→强)更应该学习咖啡豆,他以独特的方式,利用挫折,改变成一杯香浓可口的咖啡,变挫折为力量,变挫折为自己的财富这才是真正的战胜挫折。

  4、 我想成为咖啡?

  我也很希望我的学生能成为咖啡。所以我决定,在这节课结束时我要把这几杯咖啡送给本节课表现最出色的同学,你们可要争取噢!

  5、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学习中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挫折,同学们也不例外。我的身边就有这么一位同学,名叫小波他就遇到一个挫折。让我们来看一看他的故事吧!

  6、 小品演完,问:1、小波带着什么样的心情离开啊?(沮丧、难过、失望。)2、什么原因造成心情?(他想加入排球队,被教练拒绝了,愿望没有实

  现,所以产生了失望,难过这种挫折感)

  3、面对挫折的态度的结果是学习成绩下降。→被挫折打倒了!

  7、 像小波这样类似的遭遇,你们有吗?能不能说一说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挫折呢?

  学生回答:

  8、 我觉得同学们说的太好了!讲得真切。可关键的是大家还说了自己如何从挫折的阴影中走出来战胜了挫折!

  刚才几个同学说的经历引起大家的共鸣,当我们遭遇到挫折时,最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

  9、 有人说,遭遇挫折、失败,就已经很丢脸了,还要别人帮忙,不是更丢脸吗?这种想法对不对?(不对!)

  安慰、缓解不愉快心情

  增加信心、勇气

  更快找出原因,战胜挫折

  别人帮助对自己战胜挫折有什么帮助?

  人心都是一样的!小波也非常希望在人帮助他。

  10、我们来帮一帮他吧!下面请同学们来当一回“心理咨询专家,”请大家来共同讨论,完成2个问题。

  ① 请你针对小波的问题,结合自己战胜挫折的方式,给小波提一些建议,他应该怎么做呢?(请写出具体步骤)

  讨论稿5分钟

  ①小波的优势

  ②小波的不足之外

  ③小波要从挫折中重新站起来,应该怎么做?

  ④以这次挫折为诫、吃一垫,长一智。告诉小波,一个要战胜挫折,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可从心理,行为方面考虑)

  11、讨论后发言,(每个小组派个代表上来!)10分钟。

  老师问:你们觉得哪个组讲得最好?

  12、在这么多方法中哪些方法最好,最能帮助小波**成功、目标**?

  ① 发挥优势、信心

  ②

  重新站起来?

  请同学讲,归纳

  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总结经验

  ③ 请人帮助→教训、增强信心、勇气

  ④ 自我疏导,消除不良情绪

  ⑤ 制订计划

  ⑥ 付实施(小目标实现再完成大目标)

  13、从这次挫折中告诉小波,同时也是提醒自已一个人要战胜挫折,要具备哪些件?

  ①信心、勇气 ②乐观、坚强 ③耐挫力

  ④具体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这些方法,在帮助小波的过程中,已经总结出来了!)

  14、这节课大家的表现都很好!我该 把咖啡(精神财富)给哪些同学呢?

  问:这节课最出色的同学其实不止这两个,但是咖啡却只有这几杯。

  15、生活就是这么残酷,在不得已的取舍中总有人的希望会落空!我想问问没有得到咖啡的同学?

  问:你们此时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谈(多少时间讲多少个?)

  师:大家都在思考?内心都在打鼓!

  16、这些同学都在经受住了挫折的考验,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人成为生活的强者。

  布置作业:

  17、请为自己计一句战胜挫折的格言下节课来交流!

初中政治教案15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新课导入:同学们,在上几节课我们已学完了第一课,我们知道了世界是物质的,它主要回答了世界是什么的问题,那么这个物质的世界是怎样的呢?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彼此孤立的还是普遍联系的?是静止不变的还是变化发展的?如果是变化发展的,那么这种变化发展是杂乱无章的还是有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对于这些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我们这课书就是与同学们一起来了解唯物辩证法是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的。好,今天我们来学第二课,本课内容一共包含三地,第一节是坚持联系的观点,第二节坚持发展的'观点,而第三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这堂课我们学习坚持联系的观点的第一框题:事物的普遍联系的。

  一、 事物的普遍联系的

  1、 联系的含义

  2、联系具有普遍性(板书

  (2)、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着

  (3)、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 联系具有客观性

  (1)、反对凭空创造联系

  (2)反对忽视客观的联系

  4、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A、人们可以根据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B、 事物固有的联系是人们创造出来的

  C、随着科学的发展,事物的联系会出现更多的新形式

  D、 这种说法违背了客观性

【初中政治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政治教案02-23

初中政治教案4篇02-08

初中政治教案(15篇)08-19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01-31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05-29

初中政治答题技巧11-02

初中政治答题技巧04-07

初中政治教学总结12-02

初中政治组教学总结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