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语文教案(精选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语文教案 1
学习目标
1、能说出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
2、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善于向别人学习。
3、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会使用礼貌用语。
课前准备
小展板、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以动画形式展现,并配上小朋友的声音。(如:我画的是水果黄黄的梨;我画的是草地上有一座小木屋,屋顶还在冒烟呢!)
同学们,你们看,图上的小朋友准备干什么?(指几位学生说一说)
2、引出话题:我们的画。(板书)
二、说说自己的画
1、在小组中交流、介绍自己的画。(可按内容说,也可谈谈自己的想法)
2、全班交流,介绍,同学评议。(学生介绍自己的画时,实物投影展示作品。
3、集体表演唱《小画家》。
三、学生自由组合,看看评评别人的画
同学们都介绍了自己的画,现在老师做一名记者要向你们采访,请你们对自己的画做个介绍,谁愿意接受采访?
1、教师做记者采访:你好,请问你画的是什么内容?……为什么要画这幅画,你能说说吗? ……如果能把这个地方修改一下,那真是一幅完美的画,请你试试好吗?……谢谢!
2、点评。(注意语言的`规范)。
3、学生自由组合,看看、评评别人的画。教师巡视,进行指导。(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做到有说、有评、有问、有答,人人参与)
同学们,学校小记者站听说我们班孩子的画画得很漂亮,就派来了5名小记者采访我们,让我们表示欢迎吧!(鼓掌)5名小记者戴上小记者帽,手拿话筒上台。
4、5名小记者分别采访其他小组。
5、汇报采访情况,评出最佳小记者。
四、办画展,交流,评出小画家
学生把自己的画贴在展板上,然后看一看你最喜欢哪幅画,评出你心中的小画家 。
1、展示各自的画,学生自由评点。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并展开讨论。
2、交流、评点。
a、学生自己动手,把大家认为最好的画贴在前面的小黑板上。
b、评出小画家。
五、扩展活动
把今天举办的小画展活动向爸爸妈妈作个介绍。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语文教案 2
教学要求:
1、巩固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并猜出谜底。
3、会正确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具:
山水画一幅,小鸟。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谜语吗?背背看,对,背的是谜面,那谜底是什么?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谜语诗,诗的名字叫画(板书)。
3、出示画。
二、导入新课。
1、师:老师这儿也有一张画,是一张我们中国传统的山水画。
2、指导观察画、理解诗的前两句。
(1)山是什么颜色?(先请前排一位学生说,再请后排一位学生说。)远看也看得清楚,我们户外活动时,很远的大山的颜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为什么这儿山的颜色站得很远都看得清呢?(因为这是画)
(3)听山上流水的声音,仔细听。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声音听得到吗?水声音是怎么样的,学学看。
(5)看,这儿的水从那么高的山上流下来,声音是很大的',可我们都听不见,为什么呢?(因为那是画!)
三、朗读指导。
1、这两句诗里,有两对意思相反的词,请每一个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指名回答。
2、看,听,都是可以做出动作来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诗人很讲究用词的,看上下句,有一对反义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多整齐。
4、看手势,朗读。
(手势打高,语调升高,手势打低,语调放轻,把诗的美念出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四、指导观察、理解诗后两句。
1、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开什么花?
2、春天来了,桃花还开吗?秋天,桃花、迎春花还在不在?
冬天呢?
3、那为什么这儿春天过去了,桃花还是开着呢?(是画!)
4、出示小鸟。
(1)这里有只小鸟,你用手扇扇它,小鸟怎么啦?
(2)害怕了,你用一个字来说是什么?
(3)惊就是心里害怕了,所以是竖心旁,左边一个北京的京,左义右声,这样的字,被称为什么字?(形声字)。
(4)请一位学生走至画前)请你用手扇扇,小鸟惊吗?为什么不惊?
(5)请在这两句诗里圈出反义词。指名回答。
5、朗读指导。
(1)古代的诗很讲究用词,这后两句诗也不例外,名词对名词,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2)看手势朗读后两句。
(手势移动长,语调加长,手势起伏加大,语调快。)
(3)朗读全文。
(4)背诵全文。
五、小结。
这首诗的谜底是什么呢?(画)诗抓住了画上山水花鸟的特点,写得很美,也写得很整齐。
六、写字指导、讲评。
重点:色、声、无、惊。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语文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3、初步感受古诗文化的优美,激发学习古诗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文
师:同学们,一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认真的听这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很贫困的书生,虽然他家里很贫困,但是他读书很用功,十年寒窗苦读之后他要去考状元了。因为他平时很努力学习所以他考中了第一名,第一名就是状元呀,书生可高兴了。但是皇帝还想再考一考这个书生是不是真的有文化,于是他把书生叫到宫殿里,给他看了一幅画,要求书生马上根据这幅画写一篇文章。让我们先来看看皇帝给书生看了什么画。(出示画的图片)
二、指导观察,看图说话
1、看了这幅画,你看到了什么景物呢?
2、谁来说说这幅画上都画了些什么?
3、书生要看图写文章,那你能根据这幅图说话吗?
三、根据情景,初读课文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真好,那我们回到故事里,书生只看了几眼这幅画,就拿起大笔“刷、刷、刷”写下一首诗,皇帝看了直叫“这不仅是首诗,还是一个谜语,用词还很有意思,好好好,真好呀!”,你们想不想看看书生到底写了什么诗让皇帝这样连说三个好呀。(出示古诗正文)
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2、(出示生字卡片)请谁来当小老师教小朋友们读这些字呢,读时要注意什么。
3、既然都能读好这些字了,那么谁能来读读这首古代人写的古诗?
4、学生自评正音:重点区分平翘舌音和前后鼻音。
四、理解诗文,感受诗意
1、指导理解诗意:读了这首诗我真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你们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质疑)
(1)书生是怎样来写“山”、“水”、“花”、“鸟”这些景物的?
(2)“山有色”,那山会是什么颜色?
(3)流水会发出哗哗的声音,为什么书生却说走近流水仍然听不到声音呢?
(4)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5)鸟儿为什么看到人来也不惊飞,这是一种什么境界?
……
2、范读:这么美的画,这么美的诗,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可以吗?(教师示范读)你们注意到老师读的停顿和重音了吗?(板书停顿、重音处)然后根据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通过范读给学生的朗读指明方向。
多形式学生读:个别读,小组读,组合读。
3、听你们读着读着,我脑袋里突然想通了一件事情,皇帝不是说这也是一个谜语,我已经知道这个谜底是什么了,你们知道谜底是什么吗?(根据生答板书:画)为什么是这个谜底是画呢?
4、找出反义词:我们明白了皇帝说这首诗是谜语的原因,但是他还说了一句话,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说用词也很有意思呢?我们一起来想一想。
教师走来走去口中念念有词,好象在思考。学生若答不出来教师可以装作无意地念念“远”“近”这些词,再找不到就装作自己找到原因,点明一组,让学生找出其他组。
五、拓展练习,指导背诵
1、指导看图背诵,同桌背诵。
2、拓展升华:同学们,你们说这首诗好不好呀?为什么好?这么短的时间做出这么好的诗,这个书生真不愧为第一名,皇帝可高兴了,就马上封他为“状元”,还在他的家乡造了座状元桥。其实我们古代的中国人是很有才华的,历史上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谜语诗,不信,我就念两首给你们猜一猜。
越大越好过,越小越难过。
越短越好过,越长越难过。
白天还好过,晚上更难过。
迷底:独木桥。
露湿鞋,
清晨早起搭花台。
隔墙喊妹妹不应,
对面招手妹不来。
迷底:镜子
六、课后拓展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听了一个故事,学习了一首谜语诗,其实我们中国古代的诗文化是非常有意思,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谜语诗,下课你们自己去找一找,看谁找的谜语诗能难得到别人。
板书设计:
画
山远看山有色,
水近听水无声。
画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课后反思:
积极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故事情境中快乐学习,在生活化的学习情景中体会成功。我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将教材与学生生活的.实际联系在了一起,让学生能在触手可及的故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激起他们对于古诗的热爱。这也是符合语文教学中的大语文观和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中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给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舞台,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他们自己教自己,教师只是提示他们学习。另外,如果能将这个故事的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将会更加有趣,效果会更好。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语文教案 4
【教材分析】
《画》是一个谜语,谜面是一首五言诗,谜底就是插图的“山水画”,有一定难度。因此,在课前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这些景物进行仔细观察,这样,上课时才能使学生对大自然,山水,花鸟,诗情进行联系比较后,顺利地悟出谜底。
【教学目的】
1、能对照图画用自己地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懂得为什么说谜底是一幅画。
2、学会“画、远、近、无、声、惊”七个生字,认识土字旁,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3、会正确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准备教具】
生字卡片、挂图、录音。
【教学过程】
共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同上。
2、学会七个生字
3、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课件)
1、教师范读诗歌猜谜,出示挂图,并揭课题:
⑴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小朋友们猜个谜语,听仔细了(范读课文)
⑵学生动脑筋猜
⑶出示挂图(课件):
好极了,就是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画》(板书课题)。
2、仔细看这幅画,画上画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呢?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正音:色、近、惊
三、对照图画,再读课文
1、看看图画再读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说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师板书:山、水、花、鸟)
3、请小朋友在这几个字下画上小圆圈,说明这首古诗主要写这些景色,课文主要写的景色,我们要读重音。
四、讲读课文,理解诗意
1、讲读第一、二行:
⑴看图说话:
小朋友们,画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话说说山怎么样,水又怎么样?
⑵想一想:
我们平时出去玩,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吗?水从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们在近处听,会听见什么声音啊?你能学一学吗?(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流水声)
⑶小结:这幅画画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画得像真的一样,那么究竟是一幅图画,还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为什么?
⑷扮演诗人,远看山,近听水:
①指名扮演诗人,到教室后面看画中的山,问:现在你看这画中的山,有没有看到它的颜色?
②这就叫“远看山有色”
③教学生字“色”: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字型;说说色是什么意思?(颜色,课文指景色)
④指名扮演诗人,到画前听听流水:问,你听到流水的'声音了吗?为什么?
⑤小结:因为是画,所以说听听——(水无声)
⑥教学远近:远近是一组反义词,说说怎样能记住这两个字;无声是什么意思;无的反义词是什么?
⑦教学声:强调字形,声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⑧指导朗读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2、讲读第三、四行:
⑴想一想,春天,许多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文里是怎么说的,为什么?
⑵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
⑶指名扮演诗人,走近画,做赶鸟的动作。问:有没有看到鸟儿飞走?课文是怎样说的?
⑷教学惊: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惊的?惊是什么意思?(吃惊、害怕)
⑸指导朗读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五、朗读全文
六、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画呢!
七、作业
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7个生字;画:先中间,后两边;声:强调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头;远近:注意走字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字词,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指导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认读生字卡片。(开火车)
2、课堂作业本第一题。
3、形近字比较,组词:
远( )近( )京( )声( )
运( )听( )惊( )色( )
二、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
2、指导朗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范读——指读——引读——齐读
3、根据画面背诵课文
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景色?
课件(声画统一),试背——齐背——指背,
三、作业指导
写出这首诗的几对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语文教案 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汇和语言表达。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读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汇和语言表达。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
1、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朗读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幅画,让学生看一看,看看这幅画画的是什么?
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画画的`经历和感受。
二、展示课文
1、教师出示《画》这篇课文,让学生看一看,然后让学生自己读一遍。
2、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重点讲解生字词和短语。
三、理解课文
1、教师提问: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
2、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3、教师提问:你们觉得画画有什么好处?
4、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四、创作活动
1、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随意画一幅画。
2、教师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画画的过程和感受。
五、课堂总结
1、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画画经历和感受。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提醒学生要多画画,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汇和语言表达。同时,通过创作活动,学生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口语表达和朗读能力。在教学中,我还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自由发挥,鼓励学生多画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语文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认识“远、色、近、听、无、声、春、还、人、来、惊”11 个生字,会写“水、去、来、不”4 个字。
2.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
2.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中的反义词,体会古诗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3 分钟)
1. 教师展示一幅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看看这幅画,画里都有什么呀?”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画》。
(二)初读古诗,识字(12 分钟)
1. 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听边指认。
2.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4. 小组合作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5. 开火车认读生字,巩固识字效果。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15 分钟)
1. 学生再次朗读古诗,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句中的反义词:“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
3. 结合诗句和画面,理解“山有色”“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的意思。
4.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5.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适时点拨、讲解。
(四)朗读背诵,感受意境(10 分钟)
1.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注意节奏和韵律。
2. 学生练习朗读,同桌互相背诵。
3. 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五)指导书写(10 分钟)
1. 教师示范书写“水、去、来、不”4 个字,强调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
2. 学生观察后,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 展示学生的书写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六)课堂小结(5 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布置作业:回家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识字、朗读和理解诗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理解诗句中的反义词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语文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 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的画。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3 分钟)
1. 教师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谜底:手)
2.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谜语诗,看看谁能猜出谜底。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7 分钟)
1. 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指读。
2.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 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三)学习生字(15 分钟)
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 讲解生字的读音、结构和笔顺。
3. 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精读古诗,理解诗意(15 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结合诗句思考:画中都有什么?
2. 理解“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引导学生观察远处的山和近处的水,理解“远”和“近”。
感受山的颜色,体会水无声的特点。
3. 理解“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联系生活实际,想想春天过去花的情况,理解“去”和“还在”。
观察画中的鸟,体会“人来鸟不惊”。
4. 找出诗中的'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
(五)朗读背诵(10 分钟)
1. 多种形式朗读古诗,如师生对读、男女对读、小组比赛读等。
2. 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可以通过填空、提示关键词等方式帮助记忆。
(六)拓展延伸(5 分钟)
1. 让学生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反义词。
2.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画,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生字和诗句内容,但在理解诗意时,部分学生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的魅力。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语文教案 8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画》,背诵古诗。
2. 认识“远、色、近、听、无、声、春、还、人、来、惊”11 个生字,会写“水、去、来、不”4 个生字。
3. 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生字。
朗读并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中的反义词,体会古诗的意境。
三、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3 分钟)
1. 教师说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让学生猜一猜。(谜底:手)
2.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与画有关的谜语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7 分钟)
1. 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听边用手指指着字。
2. 学生自由读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3. 同桌互相读,互相纠正读音。
(三)学习生字(15 分钟)
1. 出示生字卡片,教师带读。
2. 学生自主识字,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3. 玩识字游戏,如“开火车读”“摘苹果”等,巩固生字。
(四)精读古诗,理解诗意(15 分钟)
1. 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对照诗句找一找画中的景物。
2. 理解“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让学生说说远处的山看起来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走近听却听不到水的声音。
体会“远”和“近”这对反义词。
3. 理解“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思考春天过去了为什么花还在,人走近鸟为什么不害怕。
感受“去”和“来”的`不同。
(五)朗读指导,背诵古诗(10 分钟)
1.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注意停顿和节奏。
2. 多种形式朗读,如男女分读、小组读、配乐读。
3. 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可以结合插图或关键词。
(六)书写指导(10 分钟)
1. 观察“水、去、来、不”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 教师示范书写,强调笔画顺序和关键笔画。
3.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坐姿和握笔姿势。
(七)课堂总结(5 分钟)
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 布置作业:把这首诗背给家人听,再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要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和书写规范的训练。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语文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画》。
2. 认识 11 个生字,会写 4 个生字。
3. 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识字、写字。
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
2. 难点
理解诗句中的反义词。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直观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 分钟)
1. 教师展示一幅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内容。
2. 引出课题《画》。
(二)初读古诗(7 分钟)
1. 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听边指。
2. 学生自由朗读,圈出生字。
3. 指名朗读,纠正读音。
(三)识字教学(15 分钟)
1.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远、有、色、近、听、无、声、还、来”。
2. 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3. 玩识字游戏,如“开火车”“摘苹果”等。
(四)理解诗意(10 分钟)
1. 逐句讲解诗句,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理解“山有色、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的意思。
2. 找出诗句中的反义词:远—近、有—无、来—去。
(五)朗读背诵(5 分钟)
1. 多种形式朗读古诗,如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分组读等。
2. 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六)书写指导(5 分钟)
1. 出示要写的生字“水、去、来、不”,教师范写。
2.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七)课堂总结(2 分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布置作业:回家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和直观教学手段,帮助一年级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同时,注重识字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语文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远、色、近、听、无、声、还、有”等生字,认识偏旁“辶、”。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朗读、背诵古诗。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的画面美。
2. 难点
体会古诗中的对仗和反义词。
三、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讲授法、朗读法、游戏法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3 分钟)
1. 出示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谜底:手)
2.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也是和画画有关的,引出课题《画》。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7 分钟)
1. 教师配乐朗读古诗,学生边听边思考:诗中画了什么?
2.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三)识字教学(15 分钟)
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 介绍偏旁“辶、”,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3. 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
4. 识字游戏:“找朋友”“摘果子”。
(四)精读古诗,理解诗意(10 分钟)
1. 学习第一、二句
出示“山”和“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强调“远”和“近”、“有”和“无”这两对反义词。
2. 学习第三、四句
出示“花”和“鸟”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引导学生发现“去”和“来”这对反义词。
(五)朗读指导(5 分钟)
1.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注意停顿和节奏。
2. 学生多种形式朗读,如个别读、分组读、齐读等。
(六)背诵古诗(5 分钟)
1. 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古诗。
2. 小组比赛背诵。
(七)书写指导(5 分钟)
1. 出示生字“水、去、来、不”,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笔画顺序。
2. 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 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八)总结拓展(2 分钟)
1. 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2. 布置作业:回家给爸爸妈妈讲讲这首诗。
五、教学反思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识字、读诗。但在教学中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更多的指导和鼓励。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比尾巴》语文教案01-17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语文教案01-17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语文教案01-17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语文教案11-20
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教案05-10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小小的船》教案11-20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口耳目》语文教案06-04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小书包》语文教案01-17
部编《画杨桃》教案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