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道德与法治教案

道德与法治教案

时间:2022-12-01 18:06:39 芷欣 教案 我要投稿

道德与法治教案(精选21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道德与法治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道德与法治教案(精选21篇)

  道德与法治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知道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明白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2.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发祥地。

  教学难点:

  明白古代中国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全班学生歌唱《大中国》

  2.师:放眼世界,人类拥有的很多文明成就,都可以溯本求源。世界多个地区古代遗迹的发现,告诉我们人类的文明史是由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的。早期文明区域的出现,表明人类开始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区域文明的兴衰、交融和变迁,构成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画卷。而我们的大中国也是文明古国之一,让我们一起去探访人类早期文明。

  3.揭示课题:探访古代文明

  二、新知探究

  (一)看图发现规律

  1.出示:大河流域文明发祥地

  2.说一说:人类早期文明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汇报发现:

  (1)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

  (2)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多数都在中国。

  ……

  4.小结: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勤劳智慧的人民。黄河和长江是我国最主要的两条河流,被称为“母亲河”,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二)做小小考古学家

  1.师:在中国历史上,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距今约七千年)和位于黄河流城的半坡人(距今约六千年),早就开始了定居生活。他们的房屋是如何建造的。他们使用什么样的工具,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1)半地穴式房屋示意图

  (2)河姆渡房屋示意图

  (3)半坡出土的小口尖底瓶

  (4)河姆渡出土的骨耜

  (5)半坡出土的碳化粟(小米)

  (6)河姆渡出土的碳化稻种

  2.考古发现:收集更多的资料,从住、食、用等方面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话题,尝试去做个小小“考古学家”吧。

  3.师小结:

  远古先民在采集生活中逐渐学会栽培农作物,在狩猎生活中学会了饲养动物,经过长期努力,最终实现了从采集到农耕、从渔猎到畜养的伟大变革,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者的智慧,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三)查资料,比一比

  1.收集资料:为了更好的了解早期文明,同学们还查找到不同的资料。

  (1)古埃及文明发源于非洲北部。尼罗河自南向北从这里流过,留下一条狭长的河谷,并在出海口形成一片广阔的三角洲,这是古埃及人的家乡。

  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河水灌溉沿岸和三角洲平原的农田。他们栽种大麦、小麦和亚麻等作物,把尼罗河流城建成了“粮仓”。

  (2)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之间的地方被称为“两河流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和洪水的斗争中,学会了修堤坝、引渠灌溉、发展农业。

  (3)古印度人在印度河、恒河流域驯养动物、种植谷物和棉花。

  2.比一比:你还有哪些发现?

  我发现这些早期文明区域都有文字的出现,它们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如:中国的甲骨文、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等。

  3.师小结:

  文明古国创造的灿烂文化还有医学、数学、建筑、文学、艺术……它们都对人类文明发展史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拓展延伸

  从医学、数学、建筑、文学、艺术等方面中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其中一个方面的古代文明。

  板书设计:

  早期文明发祥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

  教学目标

  1.懂得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人类文明,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2.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要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难点:

  如何保护文明世界的文化遗产。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制作课件、搜集资料,学生课前收集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图片激趣引入

  1.课件播放图片:青铜器,陶罐,万里长城,金字塔,空中花园,奉姬陵……

  2.师:无数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这些光辉璀璨的文明,为人类的文明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地区历史文明的产生有早有晚,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人们把最先产生科学文化的国家称为文明古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些人类文明的发样地。

  3.揭示课题:探访古代文明

  二、新知探究

  (一)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

  1.殷墟

  (1)出示殷墟图片及配文

  鼓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安阳市的西北部,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距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安阳殷墟以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于20xx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了解殷墟

  股墟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

  2.金字塔

  (1)了解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在尼罗河沿岸有大大小小的金字塔遗存近百处。金字塔的建造充分证明古埃及人在建筑学、数学、物理学等方面的水平所达到的高度。

  (2)尝试探究:

  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古代,古埃及人是怎么建成如此巨大而精美的金字塔的?这些不同形状的巨石是怎样堆砌成形的?金字塔是用来做什么用的?木乃伊又是如何制作的?请你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尝试着自己去探究。

  (3)探究分享:

  据史料记载,至少有10万人参加了胡夫金字塔的建造,仅墓室和拖拉石料道路的修建就用了10年,其建造过程采用了最简单的工具——坡道、滚筒和杠杆。金字塔本身的修建则花费了20年的时间。

  金字塔是安葬古埃及法老的陵墓。法老死后会被制成木乃伊。木乃伊放在密不透风的基室中,经久不坏。

  3.汉谟拉比法典

  (1)PPT播放刻有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

  (2)了解《汉谟拉比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为了维持统治,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共有282条。法典被刻在一块石柱上。石柱竖立在巴比伦的一座神殿里。石柱上部是一幅精致的浮雕,宝座上的太阳神正把象征国王权力的权标授予汉谟拉比。石柱中部刻着法典的具体条文,使用的文字是楔形文字。现在,这块石柱被珍藏在巴黎的卢浮宫。

  (3)感叹古代人民的聪明民智慧。

  4.查一查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你还知道哪些震惊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又该怎祥保护它们?

  5.师小结在我国,一共有53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比如:我们熟悉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苏州古典园林、故宫、颐和园、峨眉山等。我们要保护它们,不要随意去破坏,也不允许别人去破坏。

  (二)搜集古代文明资料

  1.了解“古代波斯帝国的宫殿遗址”

  “古代波斯帝国的宫殿遗址”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首都波斯波利斯官殿,其建筑者中有希腊的石匠、巴比伦的砖匠、黎巴嫩的木匠、埃及的金匠、中亚的宝石匠等。

  2.选择调查

  的“奥林匹亚遗址”和“古罗马斗兽场”中任选其一进行资料收集,和同学讲讲它们的故事。(课后作业)

  3.思考:你从这众多国家创造的灿烂文明中感受到了什么?

  三、总结:

  人类古代文明成就辉煌,不同文明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古代文明的遗迹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需要我们去珍惜、领悟和传承。在交相辉映的早期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未曾中断,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板书设计:

  6探访古代文明

  金字塔——古代埃及的象征

  埃及——尼罗河的赠与

  古代巴比伦——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

  古代希腊——丰富多彩的古希腊历史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海陆分布。

  2.在了解不同的生活环境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海陆分布。

  教学难点:

  在了解不同的生活环境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情感。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搜集关于亚马孙雨林火灾方面的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播放地球的演变过程。

  2.思考:观看视频以后,你有什么发现?

  3.师:人类居住的地球,约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但却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是否感觉到地球的神奇之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的文化。

  4.揭示课题:多元文化多样魅力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各不相同的生活环境

  (一)看“世界的海陆分布”图

  1.出示“世界的海陆分布”图。

  2.找一找:在图中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1)学生与同桌边找边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3)师小结:

  七大洲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四大洋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3.说一说:地球表面的陆地是什么样子的?

  (1)学生观察交流。

  (2)老师小结: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有连绵起伏的高山,有低洼的盆地;有宽广的高原,有低平的平原……

  (二)看“世界地形图”

  1.出示“世界地形图”

  2.试着在教材附录中的《世界地形图》上找一找:

  (1)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

  (2)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东非高原

  (3)亚马孙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三)自然景观大搜查

  1.出示东非高原,撒哈拉沙漠、亚马孙平原和北极地区自然景观图。

  (1)东非高原树木稀少,成群的野生动物在草原上游荡。

  (2)撒哈拉沙漠非常干燥,几乎没有植被,地广人稀。

  (3)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那里地势低平。

  (4)北极地区终年白雪覆盖,气温非常低。在这里,整个冬天看不到太阳;夏天,直到午夜,太阳还在地平线上。

  2.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1)观察这几处图片中的信息,小组交流每种地区中的环境特征与生物特征。

  (2)谈谈你喜欢哪一种?

  3.拓展了解亚马孙平原:

  亚马孙雨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它横跨8个国家,覆盖了南美40%的面积,而且它占据了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占全球森林面积的20%,是全球最大、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和“绿色心脏”,它贡献了地球大气中20%的氧气,对全球变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亚马孙森林着火并不是新鲜事,因为天然的潮湿环境和充足的雨水,亚马孙并不像其他森林一样容易发生自然火灾,多数林火的发生来源于人类活动。当地农民一般会选择在较为干燥的八月到十一月通过火烧清理田地,这就引起了森林火灾。

  (1)了解亚马孙雨林情况。

  (2)思考:亚马孙的大火会对地球产生什么影响?

  (3)议一议:通过亚马孙雨林之失以及对环境巨大的影响,你有什么感触?

  (4)师小结:

  保护环境是刻不容缓的大事,作为小学生的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做好垃圾分类做起。保护身边的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四)介绍自然景观

  1.请选择你游览过或是了解到的一处世界自然景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介绍一下,让大家一起感受这一自然景观的奇特之处。

  地理位置:

  特点:

  2.在小组内将自己浏览过的一处自然景观向同学介绍。

  3.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介绍。

  4.歌唱《大中国》

  三、师总结我们大中国有许多风景名胜、壮美山河,全世界也有许多名胜古迹、自然景观。这些景观都需要我们去保护,让我们为保护环境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板书设计:

  四大洋: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东非高原、撒哈拉沙漠、亚马孙平原、北极

  道德与法治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4类垃圾,知道垃圾的危害,懂得垃圾中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可以回收和再利用。

  2.引导学生懂得垃圾的分类及其意义,学会垃圾分类,发挥自己的创意使垃圾变废为宝。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身体验、观察、调查研究、阅读感悟、举办变废为宝创意展、讨论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了解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能做到废品的再利用。

  2.难点:垃圾科学分类,树立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对垃圾污染感受较少,但对其危害性认识不够,没有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意识。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

  2.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

  3.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及搜集资料,学生课前准备好参与活动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师出示各种垃圾图片,生认真观看体会。

  2.师:这些垃圾,你见过吗?你还见过哪些垃圾?(生自由回答)

  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探究“垃圾”问题。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暴增的垃圾

  活动与探究一:看一看,说一说

  (1)生阅读教材第80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垃圾?

  ☆你遇到这些垃圾会如何处理?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

  活动与探究二:看一看第81面的活动园

  (1)生阅读教材第81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知道你们家一天会生产多少垃圾吗?

  ☆根据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

  活动与探究三:看一看第82面的阅读窗。

  (1)生阅读教材第82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垃圾有哪些危害呢?

  ☆看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敢想?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迅速超大了垃圾家族,其危害可不仅仅挤占我们的生存空间。

  活动与探究四:看一下第83面的知识窗。

  (1)生阅读教材第83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会垃圾分类吗?

  ☆下面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可再利用的资源?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多数废弃物中都有可再利用的宝贵资源,如果不充分利用,不仅危害环境,还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二:减少垃圾变废为宝

  活动与探究一:想一想

  (1)生阅读教材第84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怎样做才能减少垃圾污染?

  ☆你有什么合适的方法吗?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如果把垃圾的源头就分类放置,有的可以直接在利用,有的可以加工再利用,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垃圾的量,还能让很多垃圾变为资源?

  活动与探究二:看一看

  (1)生阅读教材第85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看到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

  ☆垃圾分类,有什么好处?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各种垃圾混合在一起丢,那就很难在利用,要想更好地对垃圾利润,就要进行垃圾分类。从那之后,那些看起来毫无价值的垃圾,有些却可以再利用。

  活动与探究三:看一看第86面的相关链接

  (1)生阅读教材第86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能为你的生活周边想一个垃圾分类的好妙招吗?

  ☆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想法?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生完成教材P86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

  活动与探究四:调查

  (1)生阅读教材第87页内容

  (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

  ☆你能研究出以上三种方法吗?

  ☆你会选择哪些废弃物进行分类再改造?

  (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

  (4)师小结:有些事物不是他们真的没用了,而是我没有发现在利用他们的方法。

  (三)师总结:了解了垃圾暴增的现状及危害,懂得垃圾分类、回收、再循环利用的意义。我们要节约资源和再利用资源,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

  11.变废为宝有妙招

  暴增的垃圾:原因及危害

  措施:减少垃圾变废为宝

  道德与法治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乐于和同学、老师交往的情感,初步体验作为集体生活中一员的快乐。

  2、行为与习惯

  了解并遵守交往及游戏中的规则、纪律,初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行为习惯。

  3、知识与技能

  通过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4、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方法开展与同学、老师的交往活动;在学习与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愿意想办法解决。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老师和同学

  1、老师作自我介绍,与同学交朋友

  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学校,成为一名小学生。我是你们的班主任老师,我们以后会在一起学习语文、品德与生活等知识,做各种有趣的游戏。你们遇到困难也可以来找我,我会帮助你们的,我们还会成为好朋友呢!(老师走下去和同学拉拉手)

  2、放多媒体图片,给学生引见4个小动物

  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几个好伙伴,他们是康康熊、乐乐猴、爱爱鸽和创创鼠,听说你们上学了,他们也想和大家成为新朋友。你们愿意吗?瞧!他们来了!大家欢迎!

  (4个学生戴着头饰上场,作自我介绍,向各小组问好)

  康康熊:大家好!我是康康熊,你们看我多健康,我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乐乐猴:大家好!我是乐乐猴,我非常快乐,我也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爱爱鸽:大家好!我是爱爱鸽,我很有爱心,我也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创创鼠:大家好!我是创创鼠,我很爱动脑筋,也喜欢搞创造,我也是来和大家交朋友的!

  同学们分别说一说4个小动物的名字,和小动物们问好。

  3、同桌同学相互认识

  小朋友们你们已经认识了倪老师,和4个小动物。你们之间还不熟悉,想不想互相认识一下,成为新朋友?

  (启发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相互认识)可以相互拍拍手、拉拉钩,成为新朋友。

  4、学做名片并展示交流

  (1)老师出示自己的名片给学生看,然后示范做名片,学生按老师的方法、步骤学做名片。

  (2)谁愿意把自己做好的名片给大家看一看?(适时点评)

  学生在小组里互相交换名片,老师指导交换名片的礼节

  (3)在书上记下同桌的名字和电话,相互认识。

  5、唱儿歌

  教唱儿歌:拍拍手、拉拉钩,我们成为新朋友;拍拍手、拉拉钩,我们都是好朋友。

  活动(二)——做游戏,愉快地结识新朋友

  老师讲解一下两个游戏:找朋友,网小鱼的游戏方法和规则,

  教唱网小鱼的儿歌。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边唱儿歌边做游戏,

  老师也加入游戏中。

  道德与法治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形成交往与沟通的能力,从而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能力目标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进热爱社会的情感,更好地与父母、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其他人交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的复杂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及融入社会的能力。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情景剧:小明的一天。

  分析:通过小明一天的活动,你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小明一天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过渡:我们今天就学习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活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感受社会生活

  (一)丰富的社会生活

  活动一:图片欣赏

  (展示图片)

  1.这几幅图片分别是什么内容?

  提示:第一幅是参观工厂;第二幅是参加农村劳动;第三幅是听法制讲座;第四幅是集体活动。

  2.这些活动给你什么感受?

  提示: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教师总结: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3.同学们思考一下,还有哪些我们参与过的社会生活?

  提示:到敬老院参加义工活动;到景区旅游;为社区发展提建议等。

  4.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提示: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教师总结: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让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也让我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目标导学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活动二:社会关系网

  (展示图片)

  1.分析:你对这个网络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展示图片)识别几种社会关系:

  提示:同学关系。提示:师生关系。

  提示:母子(女)关系。提示:消费关系。

  3.分析:四幅图片及社会关系网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提示:我们会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活动三:情景图片展示

  我是消费者我是大哥哥

  1.读图分析:在这些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是一定的吗?

  提示:在社会关系中,人的身份不是确定不变的。

  教师总结: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分析自己参与了哪些社会关系,在这些关系中扮演着什么身份。

  提示:父子(女)关系,扮演儿子(女儿);师生关系,扮演学生;同学关系,扮演同学;公共关系,扮演公民;等等。

  活动四:小辩论

  让学生分成两组,对以下两个话题进行辩论:

  (1)人是否可以离开社会而单独存在?

  (2)一个人的成功,完全是他个人奋斗的结果吗?

  让学生搜集资料,更进一步地理解人的成长和发展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是我们本学期的第一站,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丰富的社会生活,了解到了我们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

  3板书设计

  我与社会感受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社会生活成就我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4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在情境创设法教学尝试中,注意引用有针对性和新颖性的案例和故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小组的合作探究做好准备。在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的尝试中,注意到要适合学生在学习中思维活动所经历的过程与发展,让他们成为协同共事、协同研究的团体,体现了课改的精神。

  道德与法治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回顾交流校园生活中各种吵闹声,及对他人和环境带来的不良后果,逐步形成说话、做事小点儿声的意识。

  2.通过观察分析、情境创设、小组讨论等活动,知道养成不喧哗、保持安静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3.针对自己和同学的吵闹声提出解决的办法,学会在校园里小点儿声,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

  知道校园吵闹声的不良后果,能找到正确解决的.办法,学会小点儿声。

  【活动难点】

  学会小点儿声的方法,并自觉落实到行动中去。

  【活动流程】

  一、听声音,激趣导入

  1.游戏: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

  鸟鸣、海浪声、电话铃、呼噜声……

  2.揭示课题:

  12.我们小点儿声

  二、寻声音,感知害处

  1.过渡:小点儿声,不仅让人身心愉快,也是文明的体现。

  2.交流课前调查表:教室声音大搜索。

  3.小组交流:

  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让你讨厌的声音。

  4.集体交流。

  5.小结:生活中如果不注意说话、做事的音量,就会打扰到别人,影响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如果超过50分贝的话就可能对我们人体产生一定的危害。

  观看视频:《噪音小屋》。

  三、消声音,文明践行

  1.过渡:招聘小小调音师。

  2.出示图片:找一找,噪音都藏在哪里?

  3.小组讨论:该怎么消除这些讨厌的声音。

  出示活动单:

  先请四人小组选择其中一个场景来说一说,然后推荐出一位代表向全班汇报。时间:3分钟。

  4.随机交流,分享策略:

  第一个场景:小组讨论

  (1)交流:小组交流时该怎么做?

  (2)辨析:是不是该用更大的声音去制止?

  小结:更大的声音,并不一定会让别人听得更清楚。有时,越小声,越遵守规则,越能让人听清我们的话。

  (3)学习儿歌:你一言,我一语;讨论时,守纪律;轮流说,声要轻。

  (随机板书:轻轻说话把话说清)

  第二个场景:课间活动

  (1)交流: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课间活动更有序、更文明?

  (2)出示儿歌:

  课间休息吵又闹,影响他人不可要。还有危险藏其中,小朋友们要牢记!

  第三个场景:搬动椅子

  (1)交流:怎样做才能不发出声音打扰别人呢?

  (2)请小朋友到前边做示范。

  (3)学习儿歌:

  搬椅子,先起身;双手搬,轻轻放;慢慢坐,无杂声。

  (3)全班小朋友一起演练。

  第四个场景:关门

  (1)分享交流关门的经验;

  (2)现场演示;

  (3)出示儿歌,总结策略:

  要进门,先敲门。要关门,先转身。开关时,慢又轻,文明礼仪记我心。

  (随机板书:动作轻轻,举止文明)

  5.在我们的校园里,人更多了,如果不注意管好我们的小手、小脚、小嘴,一不小心就会产生嘈杂的声音,想一想:还有哪些地方也需要小点儿声呢?

  (饭堂、图书馆、厕所、楼梯间、教室、活动室……)

  6.交流: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控制音量?

  预设:写纸条,就近借东西,设置监督员,打手势,做警示贴……

  警示贴在无声地提醒着我们。课后,请小朋友们去找一找,哪些公共场所有它们的身影呢?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7.现场颁奖:小小调音师。

  四、学经典,升华延伸

  1.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特别重视礼仪,有很多优良传统一直流传到今天。

  学习三字经: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2.三国名臣诸葛亮教导儿子要“静以修身。”他提醒儿子要用宁静来修养身性。如果一个人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实现远大的目标,把“静”字送给大家。

  3.拓展延伸:

  发课后实践表——“小点儿声”我们在行动。

  道德与法治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1准备歌曲《上学歌》《中国功夫》

  2准备球、写有学校常规的纸条、评委席位牌、参赛选手序号牌、五角星、奖品等活动道具。

  3准备儿歌《日常行为规范歌》。

  (一)唱唱《上学歌》

  1小朋友们,伴随这首轻快的《上学歌》,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2我们都是小学生了。古人说“不以规则,不能成方圆。”小学生在学校应该遵守学校常规。

  (二)玩玩“你演我猜”

  1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小学生活,我们已经了解了学校的一些常规要求。你们都知道哪些常规呢?一起来回忆一下。

  2今天我们就以“学校常规我知道”为主题开展体验活动

  (板书:你演我猜:规范在我心)

  3活动要求:

  (1)球抛给谁,谁就来表演。

  (2)表演者可以邀请一名助手。

  (3)表演者或者助手抽取表演的题目。

  (4)表演者不能说活,只能通过表演动作让大家猜。

  4学生活动,你演我猜。

  5请获奖的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6所有小朋友都遵守学校常规,我们就能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快乐、健康地成长。让我们一起拍着手来读一读《日常行为规范歌》吧!

  (三)听听《中国功夫》

  1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出色,奖励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中国功夫》。听完之后,请谈一谈你们的想法。

  2中国功夫,名扬四海。练就一身功夫,首先要从坐、立、走开始,这也是学校常规中最基本的要求。

  (四)练练坐、立、走

  1坐、立、走有什么要求呢?我们不妨来听听乐乐猴是怎么说的。

  乐乐猴:坐如钟,挺腰板,腿并拢,脚放平。

  站如松,挺胸膛,昂起头,看前方。

  行如风,步履轻,头不摇,身不晃。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要求,并进行演示。

  3说说做到“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的'好处。

  (五)比比谁精神

  1小朋友们练得真好!下面我们就进入实战练兵场—“坐、立、走比赛”。

  2活动要求:

  (1)分组进行,全员参与。

  (2)选出4-6名同学做评委。

  (3)分组展示坐、立、走姿势。

  (4)展示结束,评委打分、点评。

  3评选出坐、立、走小明星并颁奖,请小明星们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活动总结

  1课外延伸

  亲爱的小朋友,养成好习惯最重要的是坚持。老师这儿有张表格,课后请小朋友之间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共同遵守学校常规,一个星期后再来评选遵守学校常规的小标兵。小朋友们,赶快行动起来吧!

  2教师总结:“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小朋友们,让我们从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做起,携手共建一个文明的校园!

  道德与法治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友谊的力量,学会与朋友建立真正的友谊。

  2、能力目标:积极寻找朋友,把握原则,善交益友,不交损友。

  3、知识目标:明白朋友对一个的影响很大,要善交益友。懂得友谊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友谊的力量

  难点: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友谊的力量。

  【课堂流程引入新课交流独学师生交流合作展示小结明确目标初步感知共同讨论探究点评提升

  2分钟3分钟10分钟5分钟15分钟5分钟

  【引领独学

  独学要求:

  ①认真预习课文38—43页教材,读懂教材,梳理知识要点并用红笔勾画出重难点知识;

  ②独立认真完成导学案。

  1.长大,意味着什么?

  伙伴、同学、朋友,成为我们生命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2、随着年龄的增长,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

  (1)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护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

  (2)或者: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3.了解并反思自己的交友现状有什么意义?

  经常对自己朋友圈关系做些梳理,我们可以更好地觉察自己对友谊的真正期待,逐渐学会处理交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4、友谊具有怎样的力量?

  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③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合作探究】探究一:教材P38运用你的经验及P39探究与分享

  (1)把你的选择涂在P38上面对应的符号里(可以多选)。

  (2)在成长的岁月里,哪些朋友曾与我们相伴?请把他们的名字写在P39图的相应位置。

  (3)你的朋友在年龄、性别、性格、地域、民族、与你的空间距离等方面,在不同时间段有什么特点?

  (4)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交友的范围、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有什么变化?

  答案提示:前3问据实回答,填写即可。

  (4)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探究二:教材P40探究与分享

  (1)随着年龄的增长,寻找友谊更难了吗?

  (2)你会因为怕麻烦而拒绝友谊吗?为什么?

  答案提示:

  (1)不是更难。因为虽然小学时的朋友分开了,但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交往内容更丰富了,朋友圈也会扩大。

  (2)不会,因为我们渴望友谊,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探究三:教材P40-41探究与分享

  (1)朋友对你有哪些影响?请完成自己的“朋友影响力”图。

  (2)完成了“朋友影响力”图,你有什么发现?

  答案提示:

  (1)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图。

  (2)发现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探究四:教材P42探究与分享

  这些是真正的友谊吗?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答案提示:场景一、四是真正的友谊,场景二、三不是真正的友谊。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探究五:教材P43阅读感悟及下面拓展空间

  (1)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2)有人说:“能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有一个对自己深刻而良好影响的朋友则是人生的幸运。”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结合自己的交友经历谈谈感受。

  答案提示:

  (1)体会到了友谊的力量。正是伟大的革命友谊成就了两位伟人。

  (2)同意,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与乐观开朗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种豁达;与乐于助人的朋友相处,我们会变得富有爱心。

  【总结反思(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这节课我未解决的疑惑:。

  【自我检测】:

  做练习册相关内容

  道德与法治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有关交通的特殊号码和交通标志,掌握有关交通安全常识。

  2、行为目标:遵守交通规则,做到安全行走,逐步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行为习惯。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感受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懂得珍惜生命。

  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对交通标志的认识并不全面,只认识基本的且常见的交通标志,如:红绿灯信号标志、人行横道等。部分学生不懂得在交通标志的指示下正确遵守交通规则。生活中多数学生自觉性差,学生作为现代交通的重要的参与群体,学习认识交通标志,了解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意识、防范措施避免交通事故,保证人身安全是他们急需要做的事,也还要靠我们长期的渗透,不断加强有关知识的宣传、灌输,加大管理力度,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遵守交通法规的.习惯,确保我校学生的交通零事故。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增强学生交通安全意识,了解特殊号码及交通标志。

  2、教学难点:把知识转化为一种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4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让交通安全为我们保驾护航

  一、欣赏图片,导入课题

  1、欣赏望谟县的美景,再了解望谟县的交通现状。

  2、教师小结,板书课题。

  二、观看图片,填写表格

  1、观看图片,把图片上存在的不文明的交通现象及解决方法填写在表格上。

  (1)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表格

  小组成员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师巡视检查。

  2、小组代表发言。

  3、交流:说说身边存在哪些交通安全隐患?

  三、观看动画视频,引导正确做法

  四、认识特殊号码及交通标志

  (请学生来扮演特殊号码及交通图标,认识特殊号码及交通标志。)

  1、特殊号码:110、120、122。

  2、交通标志:人行道、注意信号灯、注意危险、禁止行人通行。

  五、辨析反馈,指导行为

  1、情景设置一

  星期六,叔叔带小凡去书店,路过一个无人看守的交通岗,正巧遇到红灯,叔叔要闯过去,小凡说:“不能闯红灯。”叔叔说:“没人管,没关系。”小凡应怎样劝阻叔叔呢?

  2、情景设置二

  小方放学后要过马路乘车回家,如果走人行横道,就要多走50米,如果跨越扩拦,穿过马路,就要近得多。小方应该怎么做?

  3、情景设置三,学生模拟表演

  在马路上两个同学追逐打闹,有一个人过来劝阻,他们谁做得对,为什么?

  4、交流与反馈。

  5、师小结。

  使学生懂得不仅是自己要遵守交通规则,同学之间也要学会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做一名维护交通安全的义务宣传员。

  六、发出倡议

  请班长带领学生发出倡议,明白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从今天开始,从我做起。

  七、课堂总结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每天开开心心上学,平平安安回家,让交通安全为我们的生命保驾护航!

  八、课后作业

  同学们,回家后把你今天收获的交通安全知识说给家人听,也向家人宣传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道德与法治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确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2)明确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3)认识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4)明确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意义。

  2、能力:

  (1)提高归纳与分析的能力。归纳监督政府权力的若干途径,分析政府依法行政和接受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分析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的内涵等。

  (2)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就有关政府依法行政和权力监督体系的内容,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3)学会辩证地认识问题。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权力。

  (4)学会行使对政府的监督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权力观。

  (2)认识人民监督政府是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培养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政治素养和公民意识。

  (3)了解相关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的信息,体会我国政府推进依法行政、进行科学民主决策和接受人民监督的重要意义。

  (4)明确我国行政监督体系的作用,相信我们的政府是法治政府。

  教学重难点

  1.明确政府接受监督的重大意义。(重点)

  2.理解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具体要求。(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我国,政府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政府要依法行政,

  但是滥用权力时有发生,怎样确保权力依法行使呢?今天我们共同探讨这一问题(板书: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

  二、课堂探究活动一:

  1、教师提问:

  同学们,大家讨厌贪官吗?为什么?

  你心目中的好官是什么样子的?

  2、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学教材46页第一段和47页最后一段,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及为什么要对权力进行监督和监督的意义。

  结论一:为什么监督政府

  3、教师点评并总结:权力是把双刃剑,为防止权力的滥用,就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这样才能保证政府行使权力是为人民谋利益的。监督政府的意义,

  三、课堂探究活动二:

  1、教师提问:这些官怎么就成了贪官了呢?

  2、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展示贪官语录。

  教师总结: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思想根源,二是制度根源。

  教师提问:你认为思想根源和制度根源哪方面的完善能更直接有效的减少“贪官”?

  学生自由回答。

  结论二:怎样监督政府

  3、教师点评: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我国行政监督体系是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有机结合。

  展示相关图片。

  四、课堂探究活动三:

  1、讨论:公民的监督和政府自身的监督哪个更有效?

  2、学生自由发言

  播放视频:焦点访谈《督查到底,追责到人》了解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结论三:我国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3、教师总结:两者相结合才最有效。

  4、指导学生结合教材47页图了解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5、练习:几种监督方式的区分

  教师:政府也自觉接受监督,建立公开办事制度,这就是阳光工程。就你最关心的问题,打市长热线询问

  板书设计

  权利的行使,大家共同监督

  道德与法治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充分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行为与习惯:懂得赏春活动应有的文明行为,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知识与技能

  1.观察春天的主要特征,探究春天大自然的各种变化。

  2.了解春天常见的动植物。

  教学重点

  充分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观察春天的主要特征,探究春天大自然的各种变化。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欣赏大自然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

  (1)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自己生活的社区或附近公园里找春天,记录春天的特征。

  (2)搜集反应春天特征的图片或照片。

  (3)搜集反应春天的歌曲或古诗。

  (4)准备彩笔、纸和剪纸工具。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页内容,话题为“春风轻轻吹”。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3页内容,话题为“送给春天的礼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春风轻轻吹

  活动一看一看,说一说

  (出示课件:春天的景色)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从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是啊,春天到了!我们伴着花儿的芳香,鸟儿的歌声,伸出小手跟春天打个招呼吧!春天,你好!(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课件展示了生动、美丽的春的图景,给学生最直接的视觉刺激,以跟春天打招呼这一形式揭示主题,不仅一下把学生带入了“春”这一特定的情景中,很自然的'引出了“春天,你好”这一主题,还人化了春天这个季节。让春天变得更加可亲可感,富有人情味了。】

  活动二找一找,说一说

  1.师:听见小朋友们这么热情的招呼声,春天可高兴了,瞧,她要跟我们玩个捉迷藏的游戏呢!

  2.出示课件:

  师:小朋友,春姑娘悄悄的走来了,用眼睛来看看,用耳朵来听听,用鼻子来闻闻,用手去摸摸,

  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她了吗?是怎样发现的呢?

  3.学生分小组交流课前在大自然、在社区中找到的春天。师巡回指导,从“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等方面引导学生探究春天大自然的各种变化。

  小结:春天在善于观察的孩子眼睛里。

  【设计意图:把春天当做一个与我们捉迷藏的孩子,激起了学生找春天,发现春天的愿望。有了课前观察的铺垫,此时活动过程成了孩子们自我发表的天地。】

  活动三听一听,编一编

  1.师:春天是淘气的,不过不论她躲在哪儿都逃不出我们这群爱观察的孩子的眼睛!来,让我们一起唱着跳着来找她!

  2.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1)跟着电脑或老师,复习歌曲《春天在哪里》。

  (2)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创编自己的歌“春天在……”,把自己眼里的春天用歌曲唱出来。

  (3)在音乐的伴奏下,各组表演各自的创作,可边唱边跳。

  (4)小结评议各组的创编,鼓励学生的创作。

  3.活动拓展。

  要求学生每隔七天记录当天当地的最高气温,连续记录一个月,最后将记录点连起来,看看春天气温的变化趋势,从而进一步体会春天气温回升这一显著特征。

  第二课时送给春天的礼物

  活动一看一看,猜一猜

  一、复习导入:

  春天的天气温暖,不仅我们喜欢,植物们,动物们也很喜欢呢!

  二、课件展示百花盛开的景象

  1.师:瞧,花儿听到了春姑娘的呼唤,张开了美丽的笑脸。猜一猜,春姑娘跟花儿们说了什么悄悄话,花儿那么听话都开放了?

  2.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金黄的迎春花,雪白的樱花,粉红的桃花都听到了春姑娘的呼唤,把春天装扮得五彩缤纷的!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想象“春姑娘跟花儿说了什么悄悄话,花儿们都开了把春天打扮得那么美。”加深学生对春天气候特征的了解,并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活动二想一想,做一做

  1.儿歌过渡:

  春天是什么颜色的?

  小草绿油油,

  春天是绿色的。

  迎春花黄澄澄,

  春天是黄色的。

  梨花白茫茫,

  春天是白色的。

  啊,我知道了,

  春天是彩色的!

  2.师:你知道还有哪些花也为春天增添了色彩吗?

  3.学生自由表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纸上描绘。春天的花,可以写,可以画,可以剪贴……

  4.布置展板:师生一起将学生的作品布置在展板上,并商量给展板取个合适的名称。

  教师小结:春暖花开,春天的色彩真多,春天的景色真美!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用自己的方式描绘春天的花朵这一活动,学生在进一步体会到了春天姹紫嫣红,百花争艳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整个活动把写字、手工、绘画等表现方式与品德进行了有机地整合。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放性、创造性,又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播种希望》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通过种植,观察、记录活动,分享劳动的快乐,明白植树造林对人类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生态意识,升华热爱春天的情感。

  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大自然的习惯,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责任心和爱心,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

  知识与技能:知道春天是个种植的季节,初步了解种子发芽所需条件,增长学生的自然常识,知道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在活动中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体验认养管理树木的过程,共同分享感受、想法和活动成果,学会爱护树木。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种植活动,感受到生命的成长和收获的不易,并认识到植树造林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以实际行动爱护绿色生命。

  教学难点

  感受到生命成长和收获的不易,学会分享劳动的快乐,以实际行动爱护绿色生命,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提前布置学生回家自己种植种子,并观察记录它的成长过程;

  2.多媒体课件、(儿歌、音乐、图片等);

  3.卡通树木饰物;

  4.小奖品。

  学生准备:种子发芽的小花盆,彩笔、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4―P5页内容,话题为“春天里,播种忙”。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6―P8页内容,话题为“春天里,去植树”和“种下我的希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春天里,播种忙

  活动一访一访,大家播种忙

  1.课件播放:欣赏儿歌《小雨沙沙》

  师:同学们,听了刚才这首歌,我们就知道,天气暖和了,风儿变柔,雨水变多了,万物复苏,种子都迫不及待的发芽、长大了。的确,春天正是人们播种的好季节,你们看,大人们都在忙播种。

  2.课件出示:人们栽花、植树、种庄稼的录像。

  3.师:他们在种什么?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种?

  请学生当小记者,采访录像中的人们。(录像话外音回答)。

  问:种花的阿姨

  A.阿姨,你在种什么?为什么现在种?

  (因为春天到了,雨点沙沙落到花草上,小花苗就能快快地长大,开出漂亮的花)。

  问:插秧的伯伯

  B.伯伯,你在种什么?为什么现在种?

  (春天太阳好,雨水多,秧苗种下去能快快长大,到了秋天小秧苗就长成金灿灿的稻穗)。问:栽菜的爷爷

  C.爷爷,你在种什么?为什么现在种?

  (春天天气好,泥土湿润,小苗快快长,就能长成我们食用的可口的蔬菜)。

  学生交流感受。

  师小结:春天是个播种的好季节,天气暖和,雨水充足,空气清新。春天里,人们种下各种小苗,长大后到处是稻谷金黄,鲜花遍地,瓜果飘香,所以人们都要栽花种树种庄稼。

  【设计意图:用孩子熟悉的儿歌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知道春天是个播种的大好时节,让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去采访画面中劳动的人,引发学生情感上的体验、共鸣,感受“一年之计在于春”。】

  活动二评一评,谁的小苗壮

  1.师:A.你知道哪些种子在春天发芽?你想种什么种子?

  学生交流。

  B.两个星期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一项任务,让你们收集种子在家长指导下,将种子种在花盆里,还要把种子生长过程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上,不知大家做得怎样?你们种的种子发芽了吗?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小苗吧!

  道德与法治教案 篇11

  一、教学任务与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分享真快乐》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激发乐于分享的情感;引导学生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分享;帮助学生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本课教材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图片和少量文字为主,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整篇课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分享阅读更有趣,以绘本故事的形式讲述了小女孩将妈妈送给自己的书与大家分享,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分享,初步感受分享的快乐。第二部分是分享的魔力,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分享的概念与种类,进一步理解分享行为的意义和价值。第三部分是快乐地分享,通过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来交流分享带来的乐趣。第四部分是他是“小气鬼”吗,定位于解决低年级学生分享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基础学情分析

  进入小学的孩子很多在幼儿园学习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分享的体验,也知道分享是一个备受赞扬的良好品质。很多时候,孩子们乐于彼此的分享,但在分享的过程中不知道分享的方法和技巧,经常会产生各种矛盾,导致不愉快,并未体验到分享的快乐。有些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过度考虑他人感受,当别人要求与其分享一些可以不分享的内容时,分不清楚分享的概念,从而会选择违背自己的真实感受,不懂得拒绝。

  设计思路

  1.教学重点及其解决思路:

  教学重点: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合理分享。

  解决思路:在各种体验活动中,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中获得分享体验,习得分享的技能,学会在生活中与人合理地分享。

  2.学习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突破方法:在情境模拟中,理解分享的原则,要爱惜分享的物品,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东西不必勉强与让人分享。

  二、教学目标

  1.体验分享的快乐,乐于分享;

  2.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合理分享;

  3.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合理分享。

  难点: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四、教学技术与学习资源应用

  1.器材:课外阅读书、纸牌、手工纸

  2.课件: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故事阅读,初步理解分享的意义;

  2.操作演练,体验分享的快乐,产生乐于分享的情感。

  活动一、分享阅读更有趣

  1.猜谜语。(谜面教材P59的儿歌,稍有改动。)

  有一个魔法师,

  他有神奇的魔法:

  可以把一个人的快乐,

  传递给大家;

  把一个人的办法,

  变成大家的办法。

  请你猜猜它是什么?

  指名猜。

  预设:

  猜出。(直接过渡到绘本故事)

  没有猜出。(阅读了绘本故事之后再来猜一次)

  2.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绘本故事。(教材P58)

  3.说说读懂了什么?

  指名交流。

  预设:故事中,妈妈给小女孩一本很好看的书。她把它带到了学校跟同学一起看,同学们很高兴。同学们看了小女孩的书之后又一起参加故事会,把故事演给大家看,这样更多的小朋友看到这本书了。小女孩分享了自己的书本,自己获得了快乐,同学们也获得了快乐。

  4.小结、板书:

  在分享中获得的快乐真不少呀!

  板书课题:分享真快乐

  5.说说自己类似的分享经历。

  (1)指名交流。

  (2)同伴交流。

  6.初步理解“分享”。

  指名交流。

  预设:分享就是与他人分着享受、使用好吃的、好看的、好听的、好玩的等等自己的东西。

  7.小结板书:

  与他人分享的物品真不少,获得的快乐也不少!

  板书:物品

  活动二、分享的魔力

  1.过渡:

  分享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不仅仅是物品可以分享,还有什么也能分享呢?

  2.借助教材,说说还能分享什么?

  借助教材P59页图片,同桌讨论。

  指名交流。

  预设:学习方法游戏玩法(情绪分享、劳动成果分享……)

  板书:学习方法游戏……

  操作演练,体会分享的快乐。

  (1)学习方法分享——24点

  操作办法:四人一组,3分钟内算算24点。(教师事前准备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纸牌,学生能够通过加减来完成,且一组牌有好几种解法)

  随机采访完后的感受,说说有什么收获。

  游戏分享——玩新游戏

  操作办法:请一位学生来教大家玩游戏的方法,提供场地,全班一起玩。

  采访指导大家玩游戏的学生,玩了游戏之后的的感受。

  4.回顾学习: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

  我们在物品分享中看到了好看的、听到了好听的、吃到了好吃的、玩到了好玩的;学习方法分享中学到了本领;游戏分享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

  (随机媒体播放学生在教室里劳动的照片)同学们打扫好的教室干干净净,大家这里上课很舒服,这也是一种分享。

  你今天乐呵呵的,我也乐呵呵的,大家都乐呵呵的,快乐的情绪也会分享。还有好多好多可以分享,分享的魔力真大呀!

  5.作业布置:想一想怎样分享才能快乐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实际操作,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合理分享;

  2.创设情景,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活动一、分享有方法

  1.组织学生分享活动。

  时间:5分钟

  人员:4人一组

  分享内容:(参考教材P60)折纸组、故事组、作品欣赏组等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观察并记录。

  2.反馈分享活动情况。

  (1)小统计:分享活动中快乐的人数,不快乐的人数。

  (2)分享快乐的原因。

  指名交流。

  预设:故事分享得有趣,听得看得说得开心。

  折纸时有困难,同学愿意耐心教,最后做成功了,很开心。

  作品得到了大家的表扬,欣赏到了很漂亮的作业,很开心。

  (3)说说不快乐的原因。

  指名交流。

  (随机媒体出示物品)

  预设:故事书有被撕坏的,看不了了,不开心。

  折纸的时候,一个地方怎么也折不好,他教了我两次,就不教了,还说我笨,不开心。

  他讲的故事很没有意思,不开心。

  刚才在玩的时候,他特别凶,都玩不起来了,不开心。

  3.针对实际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1)同桌选择一个问题讨论解决方法。

  (2)指名交流。

  预设:

  (1)故事书有被撕坏的,看不了了,不开心。——作品分享小心点。(媒体随机出示)

  (2)折纸的时候,一个地方怎么也折不好,他教了我两次,就不教了,还说我笨,不开心。——方法分享仔细点。(媒体随机出示)

  (3)他讲的故事很没有意思,不开心。——故事分享生动点。(媒体随机出示)

  (4)刚才在玩的时候,他特别凶,都玩不起来了,不开心。——与人分享礼貌点。(媒体随机出示)

  4.再分享一次,实践分享的方法与技巧。

  5.小结,出示完整儿歌(教材P60),师生配合读一读、记一记。

  活动二、分享有原则

  1.过渡:有一个小朋友,他也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可是他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让我们来帮帮他吧!

  2.情景创设(一)不爱惜分享的物品

  (1)教师叙述情景。

  (2)随机指名解决问题。

  预设:如果不爱惜别人的物品,别人就可能不愿意再与自己分享物品了,所以要爱惜物品。

  2.情景创设(二)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1)教师叙述情景。

  (2)随机指名解决问题。

  预设:对自己有特殊意义的'东西不必勉强与人分享。

  3.情景创设(二)自己从不分享

  (1)教师叙述情景。

  (2)随机指名解决问题。

  预设:总是单方面付出,没有获得互利的体验,分享行为便不可持续。所以要懂得分享。

  4.总结:

  分享要快乐,讲方法,用技巧,还要讲原则,这样的分享才会快乐!

  5.作业布置:课后,找两个小朋友分享这节课上的收获。

  六、教学反思

  《分享真快乐》是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学期第四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学习分享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在生活中与人合理的分享。

  一、谜语导入,兴趣入手

  《分享真快乐》这一课中,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小朋友很快猜出谜语,便直接过渡到会本阅读,激发小朋友说说自己类似的分享经历,有个小朋友到说到把自己没吃完的东西分享给好朋友时,就顺势讲解分享的意思。让小朋友明白分享就是将自己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等等自己的东西和别人分着享受。帮助学生初步明晰分享的概念。

  操作演练,体会感悟

  明晰分享的概念后,想让小朋友理解除了物品能分享之外,还有什么能分享。借助教材59页的内容引导小朋友说出还有什么能分享。游戏玩法的分享,情绪的分享等小朋友都能轻松的说出来。可是插图中两个学生在讨论学习,说到“我还有一种方法”,无论怎么引导小朋友都怎么样也想不到学习方法的分享。可能一年级的小朋友年龄较小,对于学习方法这个概念还不了解。我觉得我们可以先玩一个关于学习方法分享的游戏,在活动体验之后再让小朋友说说他们的收获

  二、实践体验,习得技巧

  低年级的小朋友喜欢游戏,在活动中学习能够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我分成四人小组,展开两类主题的分享活动,分别是玩魔方组和折纸组。在孩子们的分享活动中,我发现有的孩子很开心,有的小组之间有很多的问题。五分钟活动时间之后,我便立刻请小朋友交流分享过程中快乐的理由和不快乐的原因。针对小朋友说到的不快乐的原因,引导学生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教授学生分享的技巧和方法。

  三、情境创设,提升认知

  通过教材中“他是小气鬼吗”环节,直接模拟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不愿意与人分享的原因,帮助学生学会客观地看待他人不愿分享的行为,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整堂课中最大的亮点便是组织学生分享活动,在五分钟的分组合作当中,孩子们的反应是最真实的,在分享中遇到的问题也是最真实的。活动结束后立刻根据所碰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在反馈中引导学生想办法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授分享技巧与方法,最后利用儿歌进行强化分享的实际能力。

  道德与法治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

  2.知道科学技术与运用是如何推动社会的发展的。

  3.辩证地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地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辩证地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地影响。

  教学难点:

  辩证地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生产、生活地影响。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查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中其中一项的资料,讲述期故事。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激趣引入

  1.学生观看视频《一颗导弹,142万大军撤退》。

  2.说一说:你观看视频后的感受是什么?

  3.师:这是导弹的力量,这也正是科技的力量,科技强国,科技兴邦,科技发达了,国家也就进步了。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索科技的发展。

  4.揭示课题: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二、新知探究。

  活动一:科技改变世界

  (一)科技的发展进程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内交流:科技发展的进程?

  2.老师根据各小组的交流汇报,进行整理并补充:

  (1)人类早期科技萌芽:如埃及人利用尼罗河泛滥的规律来发展农业,中国人很早就种稻、栽桑、养蚕,这就是最早的农业科技;埃及发明面积、体积计算方法,这就是最初的几何学,希腊人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最初的物理学,中国人锻铜铸铁、发明火药,就是最初的化学。

  (2)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时期的标志是动力革命,先是用蒸汽机等机器来代替人力、畜力、风力、水力等天然动力,带动了采煤、钢铁、交通等事业的发展。(课件出示:瓦特和当年的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通过多媒体播放一段早期的电影制作)

  (3)19世纪电的发现更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带动了电灯、电话、电报等发明,更带动了电车、电影的发明,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3.师小结

  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人类的每项科学发明与创造都标志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二)科技推动社会发展

  1.蒸汽机的应用

  (1)查阅资料,说说蒸汽机在哪些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2)交流汇报。

  (3)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汇报小结:蒸汽机在火车、早期的纺织车间得到广泛应用,还在采矿业、冶炼业、机器制造行业等得到广泛的应用。

  2.阅读角

  (1)阅读“瓦特与蒸汽机”的故事

  瓦特与蒸汽机,瓦特从小就喜欢动脑筋研究问题。有一天,瓦特正在炉旁烧水,当水沸腾时,蒸汽便把壶盖顶了起来。他把壶提下来,壺盖就落下去了。如此上上下下,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想:如果把壶里的水增加几千倍、几万倍,力量一定很大……他的这个想法十分可贵,为他后来改良蒸汽机打下了基础。

  (2)阅读“爱迪生与电灯泡”的故事

  爱迪生与电灯泡,爱迪生出生在美国一个普通家庭,只受过三个月的学校教育,但是他勤奋好学,利用一切机会自学科学知识。爱迪生在研制电灯时,为了寻找耐用的灯丝,他先后试用了棉线、木条、稻草、麻绳、马鬃、胡须等多种纤维材料,经历了无数次失败。1879年,爱迪生研制成功了耐用的白炽碳丝灯泡。后来,他又开设发电厂,架设电网,使越来越多的人用上了电灯。

  (3)议一议:从瓦特、爱迪生的故事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4)师小结:科技改变了世界,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三)互联网技术

  1.议一议: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离不开互联网?

  (1)学生在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师小结: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不带现金,直接移动支付;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购已经成了人们购物的主要方式,越来越多的包裹,大大增加了快递公司的工作量的投入,但人们发明了智能机器人分拣包裹;由于地域差异,或师资短缺,造成有的地方的教育相对落后,但现在可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学习;互联网还是数据的海洋,为我们提供很多新的知识……

  3.思考:互联网技术对人们的工作、生活还有哪些影响?

  (四)中国科技

  1.说一说,在我们看到的科技新成果中有哪些是中国创造的,你有什么感受?

  2.师: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请选择其中的一项,查找相关资料,描述其成就,并说一说其背后的故事。

  (1)学生在小组内讲述。

  (2)全班推荐一至两名同学讲述。

  3.师选取其中的一两个故事向学生讲解。

  (1)“悟空”是中国科学卫星系列的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

  20xx年12月17日8时1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它具有能量分辨率高、测量能量范围大和本底抑制能力强等优势,将中国的暗物质探测提升至新的水平。

  (2)20xx年8月,中国量子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如今,“墨子号”量子卫星正盘旋在地球上空,注视着我们所有人!

  “墨子号”的成功运行说明了目前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经实现“弯道超车”,这也意味着中国将领跑全球首次完成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构建一个天地一体化的量子保密通信与科学实验体系。

  (五)科技发展的利与弊

  1.师: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也遇到许多新的烦恼。你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人们遇到了哪些烦恼吗?

  2.学生讨论交流。

  3.师根据学生汇报,小结:

  (1)农药在用来除虫灭草的同时,也给土壤、水、农作物带来污染。

  (2)电子产品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环境的电子垃圾。

  (3)汽车的普及,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汽车尾气的释放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4.了解相关法律:

  师:如何减少科技带来的烦恼,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不仅需要科学家的道德自律,还需要通过法律约束、共同约定、公众监督等办法对科技应用进行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二十九国家禁止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伦理道德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5.师小结: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世界。当有的科技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烦恼,危害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我们要善用科技,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活动二:科技让梦想成真

  (一)人类对飞行的探索

  了解人类对飞行的探索过程:

  明朝,陶成道制作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火箭飞行器,并尝试飞行。

  1783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实现了氢气球的首次载人飞行。

  1903年,由美国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试飞成功。

  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

  20xx年,欧洲航天局的彗星探测器所搭载的登陆器在彗星上成功登陆。

  2.思考并汇报:从人类飞天的历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师小结:人类曾经梦想能像鸟儿那样在天空中飞翔,今天,载人飞船已经在太空遨游;人类曾经梦想能像鱼儿那样在水中畅游,今天,潜水技术已经能让我们深入海科技让梦想变成了现实。

  (二)中国的航天梦

  1.观看视频《中国航天发展史》。

  2.了解中国的航天梦

  中国的航天梦,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以扎实的步伐和不懈的努力,把航天梦写到外太空。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火箭研制、载人航天、嫦娥探月、空间交会对接、导航卫星全球组网……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如今,航天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广播电视、通信、气象预报、国土普查、海洋观测、导航定位、防灾减灾、远程教育、农业生产、环境监测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3.看到中国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航天梦,讨论:中国航天取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4师小结: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直以来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回望过去;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三)科普就在身边

  1.师生讨论:你知道哪些科普活动?

  2.学生讨论:你参加过哪些科普活动,都有些什么收获?

  3.师小结:作为学生的我们应从小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让科技帮助我们将诸多梦想变成现实,让未来的世界更美好!

  三、拓展延伸

  人人参与一次科普活动,并将参加的过程进行简单的记录,活动结束后写一份心得体会。

  板书设计:

  第8课科技发展造福人类

  科技让梦想成真

  爱科学飞行的探索学科学

  道德与法治教案 篇13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青春期对异性的好感是正常现象;正确看待异性交往;学会正确处理异性情感。

  过程与方法利用现代教学技术与语言描述创设情境,通过参与讨论、争论、辩论,学会理解、欣赏异性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征,让学生充当活动的主客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倡导自主探究、自主交流,面对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获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并接受青春期开始出现的对异性的爱慕心理,反思并正确把握情感问题;初步形成有关友谊的正确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看待异性交往。

  教学难点:青春期对异性的好感是正常现象,学会正确处理异性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男生与女生是有差异的,各自有着自己的优势。

  写一写:

  现在大家在纸上写出你心目中理想异性的特点,看看这些特点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教师总结:年幼时,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非常自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了青春期,在男女生交往中会出现一些敏感问题。这也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青春萌动。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异性朋友

  活动一:心理咨询

  (多媒体显示情景)

  情景一小梅苦恼:“以前我看到男生就烦,从这学期开始,我忽然变得愿意和男生说话了,在各种活动中有男生在场才觉得有劲儿,总想显示自己,引起男生注意。这是怎么了,我是坏女孩吗?我很害怕”

  情景二一天,大海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晚饭也不吃。妈妈和他沟通半天,大海才道出原委:因为自己脸上的一个小疤痕,前桌的女生笑话他是“刀疤”,而这场景恰巧被他所欣赏的女生撞见,大海觉得自己很没面子。

  议一议:

  (1)小梅和大海为什么困恼?他们的苦恼有什么共同特点?

  提示:从情景材料中找

  (2)你怎样帮助小梅和大海摆脱苦恼?

  提示:正确看待自己在青春情感萌动;正确看待自己优缺点等

  (3)在成长过程中,你遇到过这样的苦恼吗?

  提示:根据实际情况回答。

  教师讲述

  青春期的心理萌动:小梅、大海都想在都想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步入青春期,我们会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就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就像小梅、大海在异性面前,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这是属于正常的心理现象,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活动二:出谋划策

  (多媒体显示情景)

  情景:假如某校有这样的校规

  男生女生不得成对儿出现在校园;

  男生女生交往距离不能小于50厘米;

  男生女生不得同桌吃饭;

  男生女生不得…

  议一议:

  (1)你赞同这样的校规吗?为什么?

  提示:不赞同,从男女优势考虑

  (2)学校制定这样的校规,表明校长和老师担心什么?他们的担心有哪些合理之处?

  提示:在青春期,学生容易出现早恋情况,影响学习方面思考。

  讨论:怎样与异性相处?

  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与异性成为好朋友,不仅仅是性别的吸引,还能从对方身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

  异性之间的友谊,可能让人敏感、遭到质疑,只要我们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这份友谊会成为我们青春美好的见证。

  目标导学二:异性情感

  (多媒体显示同龄人故事)

  同龄人故事一

  晓敏悄悄地喜欢上了邻班的一个男生,他的一切都吸引着晓敏。一想起他,既甜蜜又自责……小敏问自己:“我这是怎么啦?这正常吗?”

  思考:(1)你认为这种现象正常吗?为什么?

  教师讲述:其实,这样的心理可能你也有过。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这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正如诗人歌德所言: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过渡:这种感情既然是正常的,在青春期我们能否任其发展?

  故事正在继续……

  同龄人故事二

  一次偶然的机会,晓敏和男孩儿认识了。有一天,晓敏收到了男孩儿的一封信,这是一封……

  这是一封情书!他们的感情可以进一步发展吗?

  他们的感情可以进一步发展吗?

  生理上、心理上还不成熟

  时间、精力上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经济上不能独立,没有能力承担相应的责任

  学习上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业

  老师、父母的态度反对

  同学评价不佳

  我们的结论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讨论:(2)通过以上分析,你想对晓敏说些什么?

  提示:可以从生理、心理、时间、经历、经济上和对学习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可以明确他们的感情不能发展。

  (多媒体显示)

  春天不要去摘秋天的果。

  一朵花过早开放就会过早凋零。

  早恋是一支玫瑰花,当你送人浪漫时,不但会刺痛对方,也会刺痛自己……

  教师讲述:与异性交往过程中,我们会因为对异性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也容易把种欣赏和向往理解为爱情。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爱情。

  (多媒体显示)

  《给花季中的男孩女孩》

  在青春这个美丽的季节里,总有一种关怀让我们心存感激,总有一种诱惑让我们难以割舍,总有一种放弃让我们泪流满面。我们不可能避开这段复杂的心路历程。要知道,青春是一条渡我们走向成熟的桥,也是一条我们无法留住的岁月的河。青春的青苹果,谁采摘了,谁就会品尝生活的酸涩,而尝不到熟果地甜蜜。错过今天不成熟的情感,还会有明天的“芳草”。如果错过了青春——这段学习的最佳时间,我们将抱憾终身。

  急于用千丝万缕的柔情编制爱巢,在那里窒息的不仅仅是“爱”,还有本该朝气蓬勃的青春……男孩、女孩,请用理智鼓起你们青春的风帆,让生命之舟驶向辉煌的彼岸!

  讨论:(3)女孩应该怎么做?你想对女孩说些什么?

  提示:她有两种选择:一是接受,结果——给双方学习、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二是拒绝,但要注意方式,因为一不小心就会伤害对方。

  教师强调:所以当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朦胧的情愫,我们应该慎重对待,理智处理。

  同龄人故事三

  晓敏思量再三,把这件事告诉了家长。结果,男生恼羞成怒,扬言要报复……

  讨论:(4)你想对男孩说些什么?

  提示:在青春感情不稳定,采取正确方式、理智对待。

  教师总结:

  如何正确理解爱情?

  爱情需要具有爱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的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爱情

  需要彼此深入了解,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是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真正的爱情包含尊重、责任、珍惜、平等和自律。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我们了解异性好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异性的交往,了解真正的爱情是需要具有爱他人的能力,这种能力包含自我的成熟,道德的完善,也包含对家庭的责任。爱情需要彼此深入了解,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是强烈、稳定、专一的感情。真正的爱情包含尊重、责任、珍惜、平等和自律。

  我相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心中一定有了一个正确答案!最后,让我们一起说出我们心中的誓言,表明我们的立场:

  男孩女孩携起手来/迎着照样追踏着夕阳归/我们遨游在知识的大海

  男孩女孩理想满怀/年轻的懵懂希望的田野/美好的未来把我们等待

  男孩女孩继往开来/祖国正春天开放好年代/让我们同创明天的辉煌

  板书设计

  异性朋友------------青春期的心理萌动

  青春萌动

  异性情感-----------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教学反思

  1.有的问题的设置还没有真正引起学生的深思,只是局限于道德说教,没有充分挖掘学生中的资源深入剖析。

  2.教师要善于捕捉教育信息,实实在在的解决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3.针对青春萌动感情,我们不能扩大但也不要置之不理。

  4.讲课过程中,学生们不能踊跃参与活动,有点害羞,放不开。

  道德与法治教案 篇14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明确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的意义,体会今天的我们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

  能力:能够认识和判断哪些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现象和行为,提高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

  知识: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们为什么受法律特殊保护,法律怎样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教学难点:学校保护、家庭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辨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导入语:同学们,我们平常乘车会给那些人让座?因为老弱病残孕是弱势群体,要受到全社会的特殊关爱。同样,我们未成年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可能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侵害,也需要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来保护我们。

  2、课件展示课题:《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

  二、讲授新课

  ㈠、我们需要特殊保护

  过渡性交流:我们受法律保护,这里的我们指的是谁?未成年人指那些人?

  〖情境互动动一〗(见课件)情境再现:上述这些图片和和情境案例,给我们的感想是什么?结合以上图片和案例,你能说出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的保护吗?

  结论:未成年人很容易受到侵害。

  原因:

  ①、现实方面: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复杂的,存在着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时常会受到一些不法侵害。

  ②、自身方面,未成年人有许多弱点和不足: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不够成熟,辨别是非和区分良莠能力较差;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够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

  结论:我们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

  过渡性交流:除了上述原因外,你认为还应该有什么原因?让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个视频吧。

  〖情境互动二〗(见视频)想一想: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什么要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原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对国家和民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未成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结论:我们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

  过渡性交流:通过上述的分析了解,请同学们一起来分享一下我对“青少年为什么要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的总结,大家对照自己的理解,看一看你总结的对吗?

  〖我的小结〗:青少年为什么需要受到特殊保护?

  1、自身方面,未成年人有许多弱点和不足: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不够成熟,辨别是非和区分良莠能力较差;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够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

  2、国家方面:我们是党和国家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

  3、现实方面:我们生活的环境是复杂的,存在着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时常会受到一些不法侵害。

  ㈡、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名言欣赏〗:马克思名言(见课件)。

  过渡性交流:〖益智小测验〗为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下边我们进行一个益智小测验,看谁能首先分辨出下面图片中我们都受到了来自哪些方面的保护吗?请举手回答。

  〖调查报告〗(见课件):你还能列举身边的来自家庭、学校、社会方面保护未成年人的典型事例吗?

  温馨小提示:父母对我们悉心照料;老师对我们进行安全教育;学校进行危房改造;对未成年人免费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智慧展示台〗(见课件):结合上述情境材料,你能说说家庭、学校、社会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吗?

  过渡性交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自觉履行职责对我们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社会生活环境是复杂的,也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面对下列情境,你会怎样做?你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交流,得出结论:运用法律手段,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为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过渡性交流: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效地制止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国许多法律法规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还制定了两部专门法律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责任。你知道这两部专门法律是什么法律吗?你知道还有那些法律对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也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道德与法治教案 篇1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敬畏自己与他人的生命,理解人对生命的敬畏心。

  2.能力目标:能谨慎地处理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提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提高敬畏生命的意识,尽己所能追求生命的美好。

  【教学重点】

  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心。

  【教学难点】

  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追求生命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呈现PPT内容,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下列图片:

  教师介绍图片背景。

  教师过渡: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八课《探问生命》第2课时《敬畏生命》。

  二、探究新知

  1.生命至上

  活动一:PPT呈现胡杨林的图片

  塔里木河流域一带的人把胡杨称为“英雄树”,因为它们“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庄子笔下的古大椿树,以五百年为一个春秋,那只是一种寓言的表述;古老而生生不息的胡杨,却鲜活地存在着。它们在“生命禁区”,顽强地传承生命,在沙漠的深处,多少次鼓励受伤的战士重新站了起来,让视前方为畏途的商贾恢复了上路的信心,为迷途的旅人指点迷津。不朽的`胡杨,演绎了生命的坚韧。

  学生思考并讨论:不朽的胡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对胡杨的感悟,让我们认识到对生命的敬畏。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历一些令人感动的事情,使自己的内心受到触动,有时候我们能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有时候又能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我们因而对生命有一种敬畏的情怀。这种敬畏,使我们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同时意识到自己与其他人的生命是共同存在的。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

  多媒体播放相关寻找MH370客机相关视频资料,激发学生思维,思考材料后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达成共识,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救不救”

  学生阅读教材P95材料,体验心理矛盾,小组合作探究与分享,反思类似的行为。小组内讨论交流: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小组代表阐述讨论结果并与全班同学分享。

  教师总结: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我们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主动向陷入困境的生命伸出援助之手。

  2.休戚与共

  活动四:阅读感悟

  多媒体展示材料:

  善是保存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毁灭生命。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只有这样,我们才是真正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一种特殊的、不会失去的、不断发展的和方向明确的德性。

  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中的大事。

  ……

  受制于盲目的利己主义的世界,就像一条漆黑的峡谷,光明仅仅停留在山峰之上。所有生命都必然生存于黑暗之中,只有一种生命能摆脱黑暗,看到光明。这种生命是最高的生命——人。只有人能够认识到敬畏生命,能够认识到休戚与共,能够摆脱其余生物苦陷其中的无知。

  ——摘自史怀泽的《敬畏生命》

  学生自主阅读,小组探索交流自己的读后感,教师总结。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我们要关爱尊重身边的每一个生命,对陷入困境的生命伸出援助之手。

  活动五:拓展空间——敬畏生命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分享对教材P98观点的看法,然后教师总结并布置作业,以《敬畏生命》为题写一篇短文,感受生命的神圣。

  三、本课小结

  生命是神圣的、至上的,我们对生命应该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更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生命要休戚与共。

  道德与法治教案 篇16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

  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愉快积极地生活(儿童生活的主调)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时代的`进步对儿童提出的要求)。

  四、教学措施

  1、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2、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运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儿童的好奇心,引导儿童探索的欲望。

  3、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本地区和儿童的实际,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果,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等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突破性。

  五、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二周1.上学去

  第三、四周2.看看我们的学校

  第五周3.在学校的一天

  第六、七周4.从家里出发

  第八周5.路上的安全标志

  第九、十周6.好好走路

  第十一周请让我来认识你

  第十二周7.第十三周8.第十四周9.第十五周10.第十六周11.第十七周12.第十八周13.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我们的老师真好

  我的家人

  我是家里的开心果这是我的心意我有礼貌我不胆小

  道德与法治教案 篇17

  教学目标:

  1、感受校园生活的重要性,体验快乐的校园生活。

  2、学会明辨是非,珍惜校园生活,热爱学习,能够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

  3、能够在体验中感悟校园生活的重要性,珍惜校园生活,珍惜学习机会。

  教学重点:

  感悟校园生活重要性

  教学难点:

  维护受教育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校园中的喜悦》

  二、校园生活

  1、算一算:你在学校的时间

  在校一天是六个小时

  在校一周是()个小时

  在校一个月是()个小时

  在校一个学期是()个小时

  2、小讨论:一天的在校时间那么长,那你在校园中的生活过得怎么样呢?你感觉快乐吗?你喜欢这里吗?

  3、描绘我的校园生活。

  4、小观察:请你观察一下一天的内容,归纳一下,我们在学校都会做哪些事情?

  5、师: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天地。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学到很多本领,认识不同的老师和同学,而且还可以参加各种活动。

  6、明辨是非。(P41页:小玲的故事)

  7、总结: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对我们的成长很重要。

  三、维护受教育权利

  1、播放视频《父母重男轻女,不让女儿读书》。

  2、讨论:

  (1)看了视频以后,你能理解这些女童上学的渴望吗?

  (2)如果遇到视频当中的这种情况,她们能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吗?

  四、法律讲坛

  1、课件出示相关法律: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

  2、齐读。

  3、教师解读。

  五、教师总结: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

  六、朗诵《女孩》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生活、学校的设施、环境等,热爱学校,珍惜校园生活,能为解决学校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

  2、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关心校园的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去创造美好校园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学校生活、学校的设施、环境等,热爱学校,珍惜校园生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关爱集体,关心校园的情感,引导学生形成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去创造美好校园的生活态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完成“校园垃圾报告”。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同学们,我们的校园里还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今天,老师就想跟小朋友们比一比,看谁发现校园里的美景最多,好不好?

  2、出示校园美景图片,学生畅所欲言。

  二、我为学校出点力

  1、教师:学校正在开展“我为绿色校园出点力”的活动,朱可可和同学们发现学校总有扫不完的垃圾,他们决定调查校园垃圾问题,你可以根据本校情况把调查报告补充完整。

  2、教师;我们的学校还存在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请分组调查,可以通过拍摄照片或文字报告等方式记录下来。

  3、学生交流:学生课前进行调查,补充调查报告。

  课件出示校园垃圾调查报告:

  (一)校园中的垃圾问题

  1、有些同学随地扔垃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大家对“校园垃圾”问题的看法

  1、有同学认为学校的垃圾桶位置设置不合理,扔垃圾不方便。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我们的建议

  1、学校可以在操场和教学楼增设垃圾桶。

  2、如果学校有运动会或者其他大型活动,垃圾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我们可以行动起来,与同学、老师和校长一起,为学校建设提出建议。

  (四)我们学校有待改进的地方

  (五)大家不同的看法

  三、制定行动方案

  教师:学校可以改进的地方,很多与我们的行为相关,请同学们做一个行动方案,赶快行动起来吧。

  四、教师总结

  道德与法治教案 篇18

  主题目标:

  1、知道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相帮助、互相谦让,感受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快乐。

  2、学会处理与邻家伙伴的关系;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做到与邻里友好相处。

  3、了解各种邻里关系;知道共同商量、互相谦让,容易解决邻里之间的矛盾。

  活动重点:知道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和睦相处、互相谦让。

  活动难点:学会处理与邻家伙伴的`关系,学会为别人着想,体会远亲不如近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互谅互让

  1、阅读32——33页的材料。

  2、指名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3、小组交流:你和邻居家有没有发生过矛盾,当时是怎么解决的?

  活动二:楼里飘香。

  1、自己默读34——35页的内容。

  2、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3、人们常说“邻里好,赛金宝”,说一说你家和邻居是怎样相处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邻居之间要怎么做?根据学生回答引出: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邻居之间要做的事——邻里守望

  二、探索新知

  1、自己了解36——37页的内容,说说讲了什么故事?

  2、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3、小组讨论对于你所居住的环境,你能对邻居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

  4、小结:邻居对你们家的关爱,老师真感动。好的邻里关系会给我们带来温情,带来方便,使大家心里都暖融融的,邻里之间应该和睦相处,这种相处是相互的,当你帮助别人越多时得到的帮助就越多。

  板书设计

  远亲不如近邻

  关爱←——一家人——→和睦

  道德与法治教案 篇19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我的成长相册、成长中的纪念物。

  教学目标: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懂得感激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感受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教学难点:感受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看P19插图:

  (1)图1是教室里,几个同学凑在一起看一个同学的成长相册。

  (2)图2是学生在介绍照片中的自己,讲述照片留住的记忆。通过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寻找自己成长的足迹,感受自己的成长与家人的密切关系。

  二、请你拿出几张自己的照片,说说拍照片时的年龄和情景。

  三、成长中的`纪念物

  1、导言

  我们有许多成长中的纪念物,它们蕴含着爸爸、妈妈对我们深深的爱。

  2、分析例图

  四个小同学分别找到了自己小时候的衣物、玩具、生活用具和妈妈给孩子的成长日记。

  3、把你成长中的纪念物也拿出来给同学们看一看吧!

  4、说说看到这些东西后,你有哪些感受?

  5、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四、板书设计:

  6、我是怎样长大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爸爸妈妈抚育我、谢谢爸爸妈妈

  教学目标: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和感激,懂得关心和孝敬父母长辈。

  教学重点:怎样感谢爸爸和妈妈。

  教学难点:怎样感谢爸爸和妈妈。

  教学过程:

  一、导言

  我们每一步成长,都饱含着爸爸妈妈的关爱,每一点小小的进步,都离不开他们的耐心教诲。

  板书课题:爸爸妈妈抚育我

  二、引导学生看例图

  图1:蹒跚学步的孩子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迈出了“人生第一步”;

  图2:上学第一天,爸爸送孩子去学校,引领孩子走进人生又一段陌生而崭新的旅程;

  图3:在爸爸的鼓励下,孩子第一次像小鱼一样在水中自由玩耍;

  图4:在风雨交加的时刻,有爸爸坚实的臂膀可以依靠。

  三、讲讲爸爸妈妈抚育我们成长的故事吧!

  四、谢谢爸爸妈妈

  1、导言

  爸爸妈妈抚育我们很辛苦,我们应该怎样感谢他们呢?

  2、分析例图

  上图中,孩子们在一起探讨应该怎样感谢爸爸妈妈和其他关爱自己的家人。一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辜负他们的期望;二是在家庭生活中要懂事儿,学会孝敬父母和长辈。

  3、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

  4、记住特别的日子。(1)爸爸的生日(2)妈妈的生日

  5、在这些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应该怎样做?

  6、写一写:我准备

  五、板书设计:

  6、我是怎样长大的

  道德与法治教案 篇20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中秋团圆的内涵,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懂得热爱家乡,尊敬父母长辈,体会收获快乐。

  知识目标:

  了解中秋节的传说和有关习俗,进一步认识中秋。

  能力目标:

  通过调查、了解及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等方式展开学习,在活动中体会亲情和友情、思念和团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难点:理解中秋团圆的内涵,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珍爱亲情、友情、积极、愉快地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猜谜语,导入新课。由谜语的导入,揭示谜底是八月十五中秋节。顺势直接引出了本课的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组织学生进行猜谜语活动,引出本课主题,以此调动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中秋节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考,为本节课的教学做铺垫。

  第二环节:分组交流搜集到的关于中秋的资料。本环节可设计五个节点:

  第一节点:老师介绍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由来。教师可通过提出问题:“你知道中秋节的由来吗?”学生畅所欲言,最后老师总结。

  第二节点:由一组同学交流中秋节的别称。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中秋节有哪些别称吗?大家来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最后由一组的同学介绍。

  第三节点:由二组的同学介绍中秋节的传说。首先大家先观看动漫故事《嫦娥奔月》,学生初步了解中秋节的传统故事。然后二组同学汇报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各种神话传说。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故事中了解,中国大部分传统节日也有神话传说,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第四节点:三组同学汇报祖国各地人们过中秋节的习俗。老师把同学们课前搜集到的各地的习俗制作成PPT,分别走上讲台向同学们作介绍,让学生大开眼界,初步了解了不同的地区在中秋节这天还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虽然各地庆祝方式不同,但是无论什么样的方式,都体现了人们渴望团团圆圆过中秋的美好心愿。第五节点:开个古诗词大会。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抢答每一个有关于月亮的诗词,既巩固了以前所积累的知识,又了解了诗人以月亮寄相思的情感。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组织学生交流搜集到的中秋节的资料,并通过具体的动画视频进行展示,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别称、传说故事和习俗。既考查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教师及时给孩子引领,深化了认识,激发学生了解不同地方庆祝中秋的兴趣。第三环节:感恩、思乡。由书上的插图引出问题:“中秋节家里还有谁没能回来和我们一起过节,是什么原因呢?”学生畅所欲言。继而教师播放视频:“中秋节像你们的家人一样,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回家过节的还有很多很多人,他们有的是坚守在一线的筑路工人、有的是列车员阿姨、有的是动手术的医生,还有的'是戍守边疆、保家卫国的解放军叔叔。”通过视频触动学生的心灵。

  设计意图:当学生感受到团团圆圆过中秋带来的愉悦和幸福的时候,抛出这样一个问题:“哪些人不能和家人一起过中秋”,明显的对比,有助于学生体会无法团聚的思念之情。自然而然地激起学生送祝福的心愿,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个环节:送祝福。本环节可设计两个节点。

  第一节点:在上面环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谈感受。最后老师总结孩子们的办法都很好,但是老师觉得我们还是亲手做些什么更能表达我们的敬意。小组合作:制作花灯。

  第二节点:挂花灯。花灯制作好后,借用广州的习俗——树中秋,让孩子们亲手把花灯挂在树上,并送上自己对亲人诚挚的祝福。

  设计意图:在优美的旋律中,创设的背景画面中,孩子们既动手又动脑把自己的心里话和美好的祝福送给亲人,表达了孩子们对亲人的思念,以及渴望和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过中秋的美好心愿。

  道德与法治教案 篇2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课余生活重要性和作用,学会自主选择课余生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独立意识,明白自主选择是一项重要的权利。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

  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

  谈话导入:

  (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两个月的暑假就过去了,说说今年暑假中最值得回忆的事。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课余时间,平时我们是怎样渡过这些课余时间的呢?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自主选择课余生活》。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

  ①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安排自己的课余生活。

  ②懂得校内外丰富的课余生活对我们的成长是有益的。

  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课余生活的重要性

  1、什么叫做课余生活?‘课余’都是指哪些时间?

  2、解释什么是课余生活和课余时间。

  3、请你计算一下你一天、一周的上课时间和课余时间

  4、小小观察员:请你观察一下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和感悟?

  5、温馨提示:粗略计算,我们一周的课余时间是上课时间的5倍!由此可见我们应该珍惜课余时间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让自己得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6、小小分享会:你平时都参加一些怎样的课余生活?

  7、过渡:看着这么多让人眼花缭乱的课余生活,你会怎么选择?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

  (二)课余生活我选择

  1、课件出示第二页的活动园。

  交流:你是如何选择课余生活的?如果你的选择和父母的不一致,你会怎么办?

  2、过渡:面对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困惑,需要我们开动脑筋,合理选择。李玉红同学在选择课余生活时就遇到了一些问题。你遇到过类似的困惑吗?请你为她提出合理的建议。(课件出示第三页的活动园。)

  小结: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三)课余生活助我成长

  1、过渡: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有许多课余生活伴随着我们。(课件出示课余生活的图片)

  2、阅读第四页活动园的三个片段,小组讨论:课余生活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收获?

  小结: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让我们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会合作,体会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宝贵,学习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能激发我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现我们作为社会小主人的责任与担当。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

  1、自主选择是我们的权利,也是成长过程中需要发展的能力。

  2、在自主选择中,我们需要听取父母的意见,也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一些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3、丰富的课余生活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意识;让我们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流,学会合作,体会亲情的温暖、友情的宝贵,学习待人接物的文明礼仪;能激发我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体现我们作为社会小主人的责任与担当。

  四、当堂训练、巩固新知

  利用《课堂训练案》,当堂达标,巩固所学。

  五、归纳总结、拓展提升

  1、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分发《课后拓展训练案》,如果有时间就当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题。

【道德与法治教案】相关文章:

《道德与法治》教案12-13

道德与法治教案03-21

道德与法治小学教案03-27

道德与法治教案15篇04-05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03-11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案03-27

道德与法治小学教案15篇03-27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案04-03

道德与法治教案(通用21篇)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