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北京教案

北京教案

时间:2022-05-21 09:14:08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北京教案模板集锦九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北京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选】北京教案模板集锦九篇

北京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通过数一数、算一算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就在我身边。”

  2. 了解学生的数学水平,在活动中使学生对1-20各数有初步的认识。

  3.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观察的能力。

  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地观察,体会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就是一名小学生了,我们先一起到校园中去发现数学问题吧。 二、观察图,说一说

  在我们的学校里藏着许多数学问题,我们来找一找吧。

  1. 观察校门口,你看到了什么?说一说,数一数他们的数量。

  2. 请你自己观察学校操场上的`同学们在干什么?数一数,你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怎么观察的?学生说一说。

  3. 你还想观察什么地方?请你自己观察,说一说。 学生观察说一说,数一数。

  4. 请你观察图,你还发现了什么? 校园一共有19名同学,2位老师,3棵苹果树,苹果树上一共挂了14个苹果。

  5. 你是怎样指导的?

  三、数一数

  我们的教室里也藏着数学问题,谁能找到?(你真会观察)

  四、课外延伸

  数一数你家的物品的数量。

  五、课堂小结

  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表扬。

北京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一、体会改革开放的政策促进了经济腾飞,给京华大地带来的巨大变化,增强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激情。

  二、通过与《中国石拱桥》比较阅读,理解记叙与说明等表达方式在不同文体中所起的作用。

  三、了解通讯的特点。

  教学难点:

  区别记叙和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的不同作用。

  教学重点:同难点。

  教学方法

  ①与《中国石拱桥》进行比较阅读、分析、理解、把握记叙文和说明文的特点。

  ②利用课文插图或教学挂图进行欣赏分析,把握立交桥的特点。

  教学时数:二节。

  第一节

  要点:导入新课,检查预习,理清文章结构。学习一、二两部分。

  内容和步骤:

  一、导言:陆地上有没有桥?有谁见过陆地桥,能说说陆地桥的模样吗?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大家画出难写难懂的生字词。

  2、生字:

  颤 窥 匝 悖 徜徉 苜蓿

  椭 瞰 涵 浚 惬 塞

  翌 迥 湍 妪

  3、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全文共18段,可分为三部分。

  一(1—2),叙写作者孩提时的所见水上桥。

  二(3—14),具体描绘京城大地的立交桥。

  三(15—18),赞美京华大地的立交桥。

  三、范读课文。

  四、研习新课。

  1、学习第一部分。

  提问:本文的题目是“”,可作者却从“护城河桥”说起,假如把它删掉行不行?

  ——①从亲身经历说起,有亲切感。

  ②引起读者联想、比较。

  ③从水上桥写到陆地桥、陆上桥显得自然。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提问:第二部分是文章主体,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一)(3—4)叙写京城第一座立交桥。

  (二)(5—8)叙述京城立交桥建造的速度和宏大的规模;

  (三)(9—14)描绘四座立交桥的各自风格、特点。

  (2)提问:作者在文中说到大型立交桥共61座。所提到的共多少座?

  ——提到桥名10座,详细描绘5座。

  (3)阅读10—13段,完成表格。

  桥名 使用比喻句 特点

  建国门立交桥

  西直门立交桥

  三元桥

  玉蜓桥

  (4)请同学欣赏课文前的彩色插图和文中插图,对照课文,说说它们分别是文中描述的哪座立交桥?

  ——引导学生欣赏立交桥的'丰姿。

  (5)集体朗读14段,要求有感情、有节奏。

  五、小结本课内容。

  六、布置作业。

  1、整理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七。

  课后回顾:

  第二节

  要点:

  学习第三部分,比较阅读,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内容和步骤:

  一、检查造句练习。

  二、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朗读。

  2、提问:作者写路口堵塞现象时借用了什么术语?

  ——作者借用医学术语“动脉栓塞”,形象生动道出了写于交通堵塞的现象,运用比较法来赞美立交桥的巨大作用。

  集体朗读17、18段。

  三、小结课文:

  1、教师简述“通讯报道”的特点:

  ——通讯,也叫“通讯报道”,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反映人物、事件的新闻体裁。通讯以叙为主,还可插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方式。

  2、中心思想:

  本文报道了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描述了立交桥的雄伟壮丽的风姿,热情赞颂了党的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

  3、在记叙文中插入一些必要的说明,可以把事情讲得更加清楚,可以把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更加明白。

  4、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为内容,以记叙为主要手段。为了使记叙的事情通俗易懂、清楚明白,离不开必要的说明和恰当的描写。

  说明文是以说明事物特点,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内容,以说明为主要手段。为了使说明的对象形象、生动、准确、需要简明的记叙、生动的描写。我们读文章、写文章,都要认真分析,善于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达到自己的写作目的和要求。

  六、布置作业:

  1、把《》改写成说明文。

  要求:

  a、抓住立交桥的特征,注意详略;

  b、局部改写或全部改写;

  c、200—300字。

  2、课后练习八。

北京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感受、体验、实践学习中,了解藏族风土人情,领略藏族民歌风格,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学唱歌曲《巴塘连北京》并能创造性表现藏族民歌。

  3.在学唱过程中继续学习切分音的另一种形式,以更好地表现藏族音乐风格。

  4.体验藏族弦子舞中的基本舞步‘一步一靠’和‘三步一撩’。

  教学重点

  了解藏族风土人情及藏族歌舞风格。

  教学难点

  唱好跨小结切分音,连音线,圆滑线

  教学方法

  听音跟唱法、练习法、自学与引导相结合、合作式、对比法……

  教学准备

  手风琴、课件

  养成教育训练点

  引导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能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入

  1.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是哪条铁路?(青藏铁路)

  介绍青藏铁路通车:青藏铁路是在20xx年7月1日正式通车,它穿越青藏高原,最高海拨五千多米,创造了世界高原铁路的建设奇迹。它的建成通车对推进青海、西藏的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作用。

  师:为了歌颂对青藏铁路做出贡献的建设者,有位作曲家专门写了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天路》。

  2.多媒体播放歌曲《天路》flash

  学生可以跟唱

  提问:这首歌曲中唱的“人间天堂”就是美丽神奇的西藏(播放《巴塘连北京》伴奏音乐)

  二、简单了解藏族

  提问: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珠穆朗玛峰上有一种白色的小花,你知道是什么花吗?(雪莲花)它不畏严寒,象征着藏族人民坚强勇敢的性格。

  3.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是哪个城市?(拉萨)拉萨有一座最著名的宫殿是什么宫?(布达拉宫)

  4.介绍藏族服饰――点开自己博客上的民族服装图

  5、介绍民族礼仪—献哈达)

  为了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欢迎,他们会献上了洁白的哈达。

  6.介绍藏族舞蹈弦子的特点

  三、新课教学

  1.初听《巴塘连北京》录音范唱

  2.再听

  听完后请同学们说一说歌曲的情绪速度怎样?

  这首藏族歌曲有什么特点?

  歌曲特点:西藏呢人烟稀少,地域辽阔,使得喜爱唱歌的藏族人民尽量将歌声唱得悠远绵长,所以形成了独特的民歌风格。歌唱的时候音色高亢明亮,曲调婉转悠长。

  3、按节奏朗读歌词

  4.听音跟唱

  轻轻地跟音乐唱一唱。

  5。解决难点

  你觉得唱着有困难的地方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它。

  (提示:切分音、圆滑线(唱的圆滑些)和连音线)。

  6.学生齐唱,教师纠错

  7.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8.分组唱一唱,相互评价

  9.弦子舞表演歌曲

  教学生简单的弦子舞动作

  播放《巴塘连北京》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绕教室围成大圈伴随《巴塘连北京》的音乐跳藏族弦子步。

  10.提问

  你对这首歌曲的歌词是怎么理解的?

  ……巴塘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没有车也没有铁路,所以呢巴塘人民很少和外界交往,特别想了解外面的'世界,特别想走出去看一看,这条路能把巴塘和向往已久的北京紧紧相连,可以说这是一条寄托着巴塘人民梦想的路。……所以这首歌曲表达了藏族人民对公路修筑好后的喜悦心情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11.歌曲处理

  师:你觉得应该怎样唱才能唱出修起了铁路,巴塘人民激动的心情呢?

  (速度、情绪、声音……)

  12.学生用各种方式表现歌曲.(唱唱\奏奏\演演

  四、小结

  教学反思:

  这首歌曲旋律不长,但是由于具有浓厚的藏族民歌的风格,所以在学习中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最后一句“巴塘北京紧相连”的节奏虽然容易掌握,但带字唱的时候歌词打破了常规的排列规律,所以学唱开始一直用慢速视唱,当学生准确地把握旋律后。对这一句的填词演唱作了单独的练习。

  歌曲学会后,我又教学生学跳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像典型的藏族弦子步,孩子们学得不亦乐乎,特别是一些男孩子认真专注的的样子真的让人感动,他们有的脱掉一个衣服的袖子,像藏族人民的服装那样,摔着袖子跳舞,孩子们载歌载舞把课堂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北京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字。

  2、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

  3、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部分。

  【教学准备】

  CAI课件、课前布置学生生搜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北京行政图。

  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同学们把课文试着读一遍,并划出生字。

  2、读准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出示词语)

  3、轮流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指导朗读

  1、再读课文:

  ⑴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⑵请一位小朋友来试一试,老师给他配上音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北京的'哪儿最吸引你?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

  ⑶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⑷指导:

  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要读准字音,要注意停顿。

  2、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⑴教学第二自然段:

  ①点击课件,展示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

  ②说说你看了什么?

  ③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④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解释“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⑤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⑵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②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③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

  ④分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解释“绿树成阴”“川流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⑤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⑶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

  ①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

  ②点击课件,播放北京的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③自由组合,互相讨论看到了什么,以某个景点为例,续编一个自然段。

  ④当回“小导游”:分小组选代表上讲台演讲续编的内容,教师点击课件,配上相应的图画。“旅客”有问题,也可以向“导游”提问。

  ⑤评出“最佳导游奖”和“最佳小组合作奖”。

  四、课外延伸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搜集来的关于北京的资料告诉大家。

  五、集体配乐齐读全文

北京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6个新词,会写10个生字。能用部分词语说话。

  2.使学生知道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词、学句,背诵课文,体会北京的美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对北京的名胜古迹和现代建筑,很多学生缺乏实际生活的体验,这对他们理解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增加了难度,成为教学的难点。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图片或CAI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你去过北京吗?你心中的北京是什么样子的?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去北京看一看。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画出带生字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

  3.这篇课文分为几个自然段?每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在每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

  4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北京的什么?

  三、检查自学情况。

  1.这篇课文分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北京的什么?

  四、指导学习生字新词。

  1.认读13个生字。

  2.认读6个新词。

  用图片或CAI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来来往往、高楼大厦、名胜古迹”等词。

  3.把含有新词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4.你认为哪些字最难认,你是怎么记住的?

  5.重点指导。

  矗、似、

  厦的读音。

  6.你认为@隆字最难写?

  重点指导:

  央:第三笔为长横。

  优:右半部分为尤。

  城:左半部分为土字旁。

  7.指导写字。

  (l)看清每个字的结构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布局。

  (2)练习写字,完成“我会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率、词。

  2说说北京是怎样的一座城市。

  二、引导学习课文。

  1.学习第1自然段。

  (l)齐读第1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中讲了一些什么?“首都”是什么意思?

  2.学习第2自然段。

  (l)指名读第2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向我们介绍了北京您哪些建筑物?画出描写这些建筑物的词语。

  (3)出示“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图片,结合理解“庄严”、“宽阔”、“矗立”等词语。相机简介天安门和人民英雄纪念碑。

  (4)指导朗读。

  读下面较长的句子,读出对天安门的赞美。

  天安门前面店打宽阔的广场。

  广场中间/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

  3.学习第3自然段。

  (l)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3)比较句子,把句子中不同的地方画出来。

  北京有柏油马路。

  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

  (4)“许多”、“又宽又长”这些词语说明了什么?(说明北京马路多,街道宽阔平坦,北京很大,交通很方便。)

  (5)课文中是怎样描写马路两旁的?(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

  (6)课文是怎样描写立交桥和它四周的景物?

  (理解:“绿毯似的草坪”、“拼成图案的花坛”、“川流不息”等词语。)

  (7)看插图结合学习词语,让北京美丽的市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印象。

  (8)这一自然段主要是写北京的什么美?

  (9)指导朗读。

  ①读出赞美之情。

  (许多、又宽又长、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绿毯似的、图案、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等词语要重点读。)

  ②注意读好较长的句子。

  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

  (10)小结:这一自然段写了北京的市容美。

  4.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每一句话讲的是什么?

  (3)你知道哪些关于北京的名胜古迹和优美的公园?

  (4)出示有关的名胜古迹、公园和高大建筑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风景优美”、“高楼大厦”、“许多”“有……还有……”。

  (5)指导朗读。

  (6)小结:这一自然段写了北京的风光美。

  5.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l)齐读。

  (2)这一自然段中的两个感叹号说明了什么?“真”说明了什么?

  (3)读最后一自然段课文,读出对北京的赞叹和热爱。

  (4)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6.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美丽的北京,你爱北京吗?请同学们听课文配乐朗读,进一步感受北京的美。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抽读13个生字,给生字组词。

  2.抽读10个会写字,说说在课文中的词语。

  3.抽读6个新词。

  4.从哪些地方看出北京美?你喜欢北京吗?为什么?

  二、指导用“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说话。

  1.读一读词在课文中的句子。

  2.仿照词在课文中的用法自由说话。

  3.指名说、评议、订正。

  三、分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四、齐读全文。说一说五自然段的先后顺序。

  五、指导背诵第3、4自然段。

  1.自由小声朗读。

  2.同桌互背互评。

  3.指名背诵、背后评议。

  4.集体背诵。

  六、课外延伸。

  课外收集北京的图片或照片,举办一次图画展览。

  板书设计:

  10 北京(热爱)

  天安门———庄严

  广 场———宽阔

  纪念碑———矗立

  柏油路———多、宽、长、美

  立交桥———多、美

  名胜古迹——多

  公 园———优美

  高楼大厦——多

  课后反思:

  这一课真的好难讲,处于小城市的孩子怎么也无法感觉到北京的现代化气息,以及大都市的美丽。再加上学生因为放假,提前的读书准备不好,所以在读起来好犯难。本来的计划是这样的',让学生看两副图并找出相关的段落来读。可是学生就是读不好,速度比平时要慢几倍,就是平时读得好的学生也是嗑嗑巴巴的,我有点生气了。可是怎么办呢,读不好,就学不下去了,如果直接学生字,好像又不扎实。只好让学生在自己读,读给同桌听,在小组里评优秀推荐给全班,全班同学再评一下由谁来领读。最后一步是让小组成员帮助本小组一位读得较弱的同学读好课文。我觉得这本应该是课前的功夫如今全用到课上来了,所以课进行的很慢,不能按正常的进度进行。也可能正是因为反复的读,反复的读,学生要认的字掌握的非常的好。由此我想到两点:一,课前准备一定要有。让学生把课文读熟,并把已经会认的字划出来。其实这是一个小技巧,因为学生的好胜心理,他们会想办法在课前多认几个字,这样既能增强他们认字的主动性,又能让课堂轻松一些。二,只有在课文中识字或者说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生才能更容易记得住。平日这句话只是一句理论,通过今天的读我深深的体会到了。

北京教案 篇6

  【教材简说】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东方古都,还记得我们上册书中读到的红墙、黄瓦,读到的京剧、茶馆,读到的胡同、四合院吗?它的庄严,它的神圣,它的神秘,它的内涵它就像一本厚厚的书,吸引了中外读者。北京是个老人,也是个新生儿,它在前进,它在描绘着新的宏伟蓝图,它孕育着新的更大的突破,它要成为现代化的国际大城市。

  在《北京亮起来了》中,我们感受到了浓郁的现代气息、高耸的大厦、川流的汽车,绚丽的`广告、明亮的橱窗、闪烁的霓虹灯、彩虹似的立交桥这亮 不仅是灯光闪烁、金碧辉煌,而且还指北京已成为了一颗东方明珠。

  课文开头说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中间描绘了长安街、环形路、商业街、故宫夜晚的装点,让人感到北京是一座不夜城,有着浓郁的现代气息。结尾用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辉煌!总结全文。教学时,教师通过示范朗读,直观图片或文字资料激发学生对北京的兴趣,抓住中心句,从课文中找出具体语言朗读,体会感悟,同时进行语言训练。

  【学习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理解焕然一新、金碧辉煌、从天而降、犹如等词义。用犹如说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日新月异的变化,进一步激发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对北京认识多少呢?能来说说吗?(学生自由谈论。)

  2.师:今天,老师再一次带大家去北京旅游?看看这次我们会有什么收获呢?让我们坐上飞机出发吧。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师为导游,生为旅客。)

  1.(课件:飞机起飞声。)

  师:亲爱的旅客们,我们已经到达了北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是集古老和现代于一体的城市,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着浓郁的现代气息。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旅客们,想欣赏北京的夜景吗?

  2.师范读课文,并出示相应的图片(或图片配画外音)。

  3.师:想进一步细细游览吗?请打开课文,自己读一读。

  4.师:说说你游览后的感受。北京是灯的海洋,光的世界。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辉煌)

  5.师;现在,我们要进一步走进北京。我这里有四辆大巴士,这四辆车将带大家去四个不同的地方。但首先得买票。师出示票(词语:夜幕降临、华灯高照、金碧辉煌、灯光闪烁、银光闪闪、光彩夺目、绚丽多彩、焕然一新、从天而降、繁荣昌盛、幢幢高楼、)请轻声读读这些票,再自行购买一张。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进行检票,读对了,才能加人旅游团。

  6.师:检票完毕,要上车了。请读读课文,想一想这四辆车将去哪儿?(生再次读文)

  7.确定四辆车的驶向(长安街、环形路、商业街、故宫)。

  8.自行选择,上车(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小节2.3.4.5)。

  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来认读生字,反复读课文,做到读通读熟。

  三、精读课文,细细品味

  第二小节

  1.图文结合,读读谈谈第二小节,你在游览长安街时,看到了什么?

  2.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词:华灯高照、灯光闪烁、从天而降、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勾画、幢幢高楼。并作直观理解。

  3.做做小导游,向没有去长安街的小朋友介绍介绍(边指图,边介绍)。

  4.师:听了刚才的介绍,你了解长安街了吗?(让没有选第二小节的学生也运用这些词语说话。)

  第三小节

  1.读文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2.理解犹如。

  3.除了立交桥上的彩灯,你还看到了哪些灯,它们如何装点北京?

  4.说话训练:仿照句子: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

  照明灯犹如

  草坪灯犹如

  喷泉灯犹如

  礼花灯犹如

  第四小节

  图文结合,读读谈谈第四小节,你在游览商业街时,看到了什么?

北京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结果现实情境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过程,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会看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产生学习统计的兴趣。

  4.通过换牙的情景培养学生关注生命、自我爱护的积极情感,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1.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教具、学具准备:

  笑脸,课件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这节课你们打算怎么表现呢?(上课专心听讲,带着小耳朵来;带着小眼睛看老师;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带着小嘴巴来。)

  老师带你们玩个游戏,非常简单的数学小游戏。不过可要听仔细,认真想,否则可要出错的哦。往这边看,抢答,(手指表示1)这是几?(手指表示2)这是几?(手指表示3)1加1等于几? 老师刚才问了几个问题?请一学生回答:你最后回答几?

  再玩一遍。(手指表示1)这是几?(手指表示2)这是几?(手指表示3)1加1等于几?老师最后问的一个问题是什么?1+1=?就是嘛,所以认真听讲很重要。如果你听得不仔细,再聪明也答不上来。

  一、 导入新课

  1.通过课件在大屏幕上逐一出示几张小孩子开心笑的照片,猜猜他的岁数

  大约是多少岁,并说说猜测的理由。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位新朋友(课件出示4位小朋友和他们名字丁丁,亮亮,欢欢和灵灵),你来猜猜看,他们今年几岁呀?你怎么知道的?从哪儿看出来是*岁?(从牙齿上看出来**今年**岁了。)

  2.介绍乳牙、恒牙的有关知识

  师:确实有的时候从牙齿上也看出一个人的年龄。你知道吗?咱们一生中要长出两副牙齿,从一出生就长出的牙齿叫乳牙,可是这个牙跟我们的时间可不长,从6岁开始呢小朋友的乳牙就一颗一颗地掉了,到12岁的时候会全部掉光,那个时候就能长出一副新的牙齿,叫做恒牙。所以刚才同学们猜他们的年龄是6~12岁之间都是有道理的。(播放课件声音:我7岁了,我换牙了)

  同学们,请你们看看同桌的乳牙和恒牙,并大声地告诉其他同学,你几岁了,你换牙了吗?(板书:我换牙了)

  二、探究新知

  1.初步了解同学们的换牙情况,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1)介绍换牙期间对牙齿保护的重要性,由此引出想了解同学们的换牙情况。

  师:恒牙大约在14岁之前会全部长齐,所以换牙期间对牙齿的保护尤为重要。这是在换牙过程中因为不注意而长出来的牙齿。(课件出示蛀牙图片)为了研制出一种高效的儿童牙膏,科学家们必须了解小朋友们的换牙情况!今天,老师就是带着这样的任务来的!谁愿意告诉老师你换了几颗牙?

  (2)让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换了几颗牙,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依次贴上0颗,1颗,2颗,3颗,4颗,5颗……

  --万一有一种学生没有说,可以在让学生帖笑脸时教师自然引出,几颗牙的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

  2.引导学生思考统计的方法。

  (1)我看了同学们黑板上的这些情况呀,我想知道换1颗牙的有几人,换2颗牙的有几人?你想知道什么呀?这可把我们难住了,怎样才能知道换每种人的有多少人呢?

  (2)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进行交流。

  咱们在小组内商量商量,用什么办法能知道换1颗牙的有几人,换2颗牙的有几人?等等等等。一个人在说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该怎么样?看看他说的方法你会不会,咱们呆会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想出的调查办法最多?快说说,怎么调查每种情况有几人?小组一起说一说,

  (3)全班集体交流

  你们想到了什么办法?

  生可能会说:把几颗牙的围在一起。 师板书:分一分

  在几颗牙的上面打个☆。 师板书:记一记

  老师说没有换牙的同学请举手,然后同学们就举手。 师板书:数一数

  刚才有的小朋友没有办法,咱们小组内一交流,大家就想到办法了,本来一个人只有一个办法,你一个我一个,一交流就这么多办法了,你说小组合作这种学习方法好不好呀?你以后碰到什么困难,就几个人一起讨论讨论。

  2.选择合理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换牙情况。

  (1)师:刚才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分一分,记一记,数一数。那么哪一种方法能又快又准地表示出每种情况的人数呢?

  生可能会说:用分一分的方法。

  生可能会说:用记一记的方法。

  生可能会说:用数一数的方法。

  (2)引导学生一起把自己的换牙情况在黑板上表示出来,换了几颗牙就把自己的

  笑脸贴到相应的位置上去。

  有学生提到记一记的方法,师:那接下来老师就采纳她的意见,把小笑脸拿

  出来。问一学生,你换了几颗牙?并请他把笑脸贴到相应的位置上去。轻人上去示范。其余排着队伍上去贴一贴,比一比看谁的小笑脸排得最好

  4.认识统计图、统计表

  (1)整理统计情况

  师:经过这么一整理,小朋友的换牙人数就清楚地知道了,刚才这个过程在数学上就叫做“统计”(板书统计)。读题。

  (2)认识统计图

  刚才咱们就统计了咱们班小朋友的换牙情况,把你们的换牙情况用着这样的图表示出来,这样的图叫做统计图。(板书:统计图),问:叫什么图来着?

  刚才老师想知道换1颗牙的有几人?换2颗牙的有几人?现在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那你还能知道什么?换*颗牙的有*人。

  这次不准数了,只能看一眼,你能告诉老师换哪种牙的人最多吗?没有数怎么知道?(因为他最高)用这种方法看看换几颗牙的人最少?

  小结:这个统计图的作用还真不少,能一眼看出谁最多?谁最少?

  (3)认识统计表

  师:这个统计图的作用还真不少,能一眼看出谁最多?谁最少?现在我们要把我们统计的结果告诉研制牙膏的科学家们,该怎么告诉他们呢?让老师把黑板搬过去吗?那怎么办呀?

  生可能说:1。打电话。

  2.自己记住,回家告诉爸爸妈妈

  师:记一记,很好的方法,那我应该怎么记呀?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统计表

  你们就这个意思,让我这么记下来,我想补充一点,在这画一条红线,你看现在这张表格是不是清楚多了?(完成统计表)

  把统计的情况画成图叫统计图,那写在表格里叫什么呀?(板书统计表)

  引导学生看统计表

  你看着统计表,能告诉老师换*颗牙的有几人?你还知道什么?

  5.教师小结

  这就是统计表的`最大好处,不用去数,一眼就能看清楚各种情况的人数,有了这张统计表,科学家们就能够根据你们的换牙情况发明出适合你们的牙膏了。我们知道第二次换的牙齿叫恒牙,你说要是这个恒牙坏了,还能再长出来吗?所以保护牙齿相当重要。那保护牙齿要注意什么呢?咱们听听科学家怎么说的(课件播放):保护牙齿要做到经常刷牙,要保持口腔清洁,不要用舌头舔新长出来的牙齿,不要咬铅笔头,咬嘴唇,啃指甲,更重要的是不要偏食,保持营养的均衡。

  看,本来我们班的换牙情况很乱,很糊涂,让同学们这么一统计,就看得清清除楚,明明百百!你们说,统计的作用大不大呀?咱们可以用统计的了解咱们班的换牙情况,其实生活中的很多情况也可以用到统计,想了解小朋友喜欢哪个动画片,可以统计,还有什么情况可以统计?

  三、课间操

  咱们一起学习到现在呀,我发现同学们学得很认真,那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非常简单的数学小游戏。不过可要听仔细,认真想,否则可要出错的哦。往这边看,抢答,(手指表示1)这是几?(手指表示2)这是几?(手指表示2)1加2等于几?看来认真听讲真的很重要。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操场上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统计表

  师:课间休息了,瞧,操场上多热闹呀!请同学们来统计一下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把他们填到统计表中。

  2.再次经历统计的过程:统计各小组本节课的表现。

  师:看来,同学们这节课学到了不少知识!一些同学因为表现优秀得到了笑脸呢!睡得到了笑脸请举手!

  师:现在老师想了解哪个小组得到的笑脸最多,表现得最好,想给他们小组颁发最佳表现奖。有什么办法?(统计)

  师在黑板上写上1、2、3、4,要求学生将得到的笑脸贴在黑板上。然后给表现最帮的小组颁奖。

  想不想让你们的班主任老师了解一下你们每一小组在这节课上的表现呢?(填写统计表)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1

  3.课堂小结

  师:恭喜同学们,你们已经用你们的表现告诉了老师们你们这节课的收获!老师觉得,你们每一个人在这节课的表现都是最棒的!希望这节课学到的统计知识能给你们以后的学习、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和精彩!

  

北京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教材22--23页,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认识国际通用长度单位毫米与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长度。

  2、理解毫米与厘米、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掌握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的换算。

  3、培养学生估测和实际测量以及熟练使用测量工具测绘的技能。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体验毫米、分米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毫米和分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 :

  每生一把尺子,一张测验纸,同桌一套学具材料(纸条、牙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前面我们学习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下面以2人小组回顾复述以下内容:1米=( )厘米 床长2( ) 铅笔长15( )

  二、设问导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情境图)昨天晚上有一位小朋友叫甜甜,他做了一个有趣的梦,你们想不想知道他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甜甜的梦里看一看吧!大家看,他梦见谁了?

  生:齐天大圣孙悟空。

  师:齐天大圣在向小朋友们展示他的金箍棒呢!变小小变成1分米长了!可以放在甜甜的手心里了。还能变得更小呢,小小变成5毫米长了,放在了齐天大圣的耳朵里了。

  师: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发现了数学信息,那么谁能来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生:5毫米有多长?

  生:1分米有多长?

  师:想要知道5毫米有多长,那我们只要知道1毫米有多长就可以了,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两位新朋友分米和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2、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一)、认识毫米

  (1)猜测

  师:孙悟空可以把5毫米的金箍棒放进耳朵里,说明了什么?(毫米很小) 师:那1毫米有多长呢?你来猜一猜。(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北京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

  教学方法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法、质疑问难。教师教具、学生

  学具准备:

  CAI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北京行政图。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城市的地图吗?

  3.师:是的,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让我们把课本打开,翻到第45页,同学们试着把课文读一遍,并画出生字。

  2.师:读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

  3.请“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指导朗读

  1.再读课文

  (1)师:同学们,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2)师: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老师给他配上音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北京的哪儿最吸引你?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

  (3)师: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总结: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字音要读得准、注意停顿。)

  2.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师:现在你们最想去哪儿看看?

  (1)教学第二自然段。

  生:我想去北京的中心看看。

  (点击课件,展示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让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理解“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2)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师:好,刚才是老师带领大家去参观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这一次,老师让大家自己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师: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点击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说说从画面看到了什么。

  2.读读这一自然段。

  3.说说读懂了什么。

  4.问问不懂的问题。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

  分小组汇报自学的四个要求。

  理解“绿树成阴”“川流不息”等词的意思。

  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3)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用“有……还有……”“到处……到处……”说话。

  点击课件,播放北京各种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自由组合,互相讨论看到了什么,以某个景点为例,续编一个自然段。

  当回“小导游”:分小组选代表上讲台演讲续编的内容,教师点击课件,配上相应的图画。“游客”

  有问题,也可以向“导游”提问。

  评出“最佳导游奖”和“最佳小组合作奖”。

  四、课外延伸

  师: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收集来的关于北京资料告诉大家。

  师:此刻,你最想对北京说什么?

  总结:北京,首都,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骄傲!

  五、集体配乐齐读全文

【北京教案】相关文章:

《北京》教案04-08

北京的教案09-14

故乡是北京教案02-20

北京教案范文02-27

北京小学教案02-27

关于北京的教案03-10

《北京》优秀教案03-26

大班《北京》教案12-22

北京教案模板02-18

有关北京的教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