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

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

时间:2024-07-04 22:45:59 金磊 教案 我要投稿

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精选15篇)

  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 1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幼儿在前期有了一定的数物关系,在进行10以内数物结合时有幼儿摆出了不同排列方法的物体,并引起班级许多小朋友的兴趣,大家都积极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所以,就考虑到设计这节课和孩子一起探索关于守恒的概念。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德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算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3、逐步树立自信心和创新意识。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

  活动准备

  教具:泡泡卡片、数字拼板、雪花片或干。大小不同的有孔珠子、棉线若干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是有相互问候

  2、集体活动。

  *创设情境:泡泡表演队来幼儿园演出了。看,他们20个队员分成了两组,每组演员都准备了精彩的节目,一起来看看吧。

  引导幼儿拿出学具“吹泡泡”按照大小或颜色分类分为两类泡泡摆成不同的造型,数数泡泡的数量,感受泡泡不论大小、颜色及造型的变化,每一类总数不变,都是10个泡泡。

  *进一步感知10以内等量物品的守恒。

  请幼儿找出10个雪花片尝试不同的排列方式拼摆。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

  3、分组活动。

  师:节目表演的太精彩了,可我发现演员们没有演出服和饰品。我们来帮它们一起做吧!

  第一组:制作手链。将10个一组大小不同珠子穿成手链并写上价格标签

  第二组:制作演出服。幼儿手中的彩色串珠组成牌龙,排列形式,规律不限。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各组请1-2名幼儿交流自己刚才玩了什么,做了什么活动,对数量相同的物品进行交换、排列之后发现了什么。

  5、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数的守恒对于中班小朋友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怎样吧这样的一个比较难的数学概念形象化,让幼儿好接受呢?想到了用情境展开并贯穿教学活动,让幼儿体验数守恒现象。

  整个活动进行下来,感觉还是比较顺畅的,幼儿在活动中也基本掌握理解数的守恒概念。

  反思活动,有以下不足:

  1、集体活动中的幼儿自主操作,感知物品数量不因排列形式的变化而改变,其实幼儿在操作中排列很多不同形式,但我在这个环节中并没有让幼儿将自己的成果在全班幼儿面前展示出来,幼儿的经验没有得到进一步提升,这是一个遗憾。

  2、分组活动的材料投放比较单一,在5以内守恒使用这些教具,幼儿对此教具不太感兴趣。

  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 2

  教材分析

  (重点与难点)

  本次活动的核心经验是数的守恒。数的守恒是指物体数目不因物体外部特征和排列形式等的改变而改变。主要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的方法感知物体的数量与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及排列疏密没有关系。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感知理解等量物体不受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

  幼儿基础分析

  (能力、经验基础)

  幼儿的有:幼儿在中班已经有过感知8以内数量守恒的经验,大部分幼儿知道物体的数量不受物体颜色、形状、大小的改变而改变。、

  幼儿的缺:部分幼儿会因为数量的`增大而在改变数群的排列方式感知数量守恒时受到影响。

  幼儿的提升点:通过情景化的游戏方式引导幼儿不受大小、形状、排列顺序等外界因素干扰而影响判断,巩固形成10以内数量守恒的概念。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的数量不受物体的大小、颜色及排列方式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数10以内物体的数量。

  2.乐于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材料、环境、知识准备)

  材料准备:PPT

  环境准备:U形座位

  知识准备:中班时幼儿接触过8以内数的守恒

  一、复习点数10

  导语:海洋里要举行音乐舞会,小鱼来参加,请你数数有多少条鱼?

  二、通过不同形式感知数的守恒

  1.改变大小

  提问:你发现这两群小鱼有什么不同吗?请你分别数数他们的数量。

  小结:无论鱼的大小怎么变,鱼的数量不变。

  2.改变种类

  提问:这两群小鱼又有什么不同?数量发生改变了吗?

  小结:无论鱼的种类或颜色怎么改变,鱼的数量不变。

  3.改变队形

  过渡:小鱼们要变换不同的队形啦

  请你数数有几条鱼。(小鱼们变换3次队形)

  提问:你发现什么小秘密了吗?

  小结:无论排成什么样的队形,鱼的数量不变。

  4.比较、归纳、总结

  提问:通过你们的观察和比较,你们发现海洋音乐会的秘密了吗?

  小结:数量相同的鱼不管它的大小、种类和位置如何让改变,它的数量保持不变。

  三、操作

  你们发现了小鱼的秘密,他们也请你们一起参加音乐会呢!

  要求:1.每人选择一张任务卡

  2.拿取相应数量的雪花片自由摆放

  四、交流分享

  小结:虽然有的小朋友用到的雪花片是颜色不一样,有的小朋友是大小不一样,还有的小朋友是雪花片的排列位置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数量都是一样的。

  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 3

  数学:复习10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和排列方式的影响,正确判

  断10以内的数量。

  2、能将10个物体用不同的形式排列。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1)小兔采蘑菇的情境图、三组蘑菇大卡片(如图)。

  (2)每组一份工字钉(30~50个,颜色、大小各异),每人一块泡沫板。

  材料配套:教育挂图、操作材料练习。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复习10以内数的点数方法。

  ★出示小兔采蘑菇的情境图。

  ★引导语:春天来了,小兔到森林里去采蘑菇,每只小兔都找到了许多蘑菇,心里很高兴。可是,它们都说自己找到的蘑菇数量最多,结果争吵了起来。小朋友,你能告诉小兔们谁的蘑菇数量多吗?你是用什么方法数的?

  ★出示三组蘑菇大卡片,引导幼儿观察、点数,并说说自己的点数方法。

  ★小结:这些蘑菇有大的、小的、白的、黑的,横着排的、竖

  着排的,还有堆在一起你的。输的时候可以横着数,也可以竖着数,注意要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数,不能重复数,也不能漏数。三组蘑菇我们一一数数就知道它们都是一样多的,每只小兔都找到了10朵蘑菇。

  2、集体操作,感知10以内数的守恒。

  ★引导语:你们能用10个蘑菇摆出和刚才三组图不一样的`图吗?

  ★引导幼儿观察之前的三组蘑菇图,设想不同的排列方式。★引导幼儿每次用10个蘑菇(工字钉)在轻泡板上插摆出自己设计的图样,并与同伴交流蘑菇数量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启发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式证明数量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仍是一样多。

  ★小结:不管蘑菇的颜色、大小、排列方式怎么变化,它们的数量始终都是一样的,都是10个。

  3、完成操作材料,巩固10以内数的点数方法和守恒知识。

  4、结合教育挂图集体讲评。

  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 4

  活动目标:

  1、学会顺数与倒数,学会顺接数、倒接数。

  2、在游戏中感知倒数与顺数的规律,开拓幼儿的思维发展。

  3、情感上: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理解顺数与倒数的内在规律。

  活动难点

  学习倒数、倒接数

  活动准备:

  1、课件。

  2、幼儿操作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三只小猪学数学引入。

  1、今天三只小猪要给小朋友们讲三兄弟捉迷藏时发生的有趣的事

  情。(教师配合课件,讲故事“三只小猪捉迷藏”)

  2、概况故事中的发生的数学趣事,老大不会10以内的顺数和倒数,

  更不会10以内的顺数接着数和倒数接着数。

  二、请小朋友们配合课件“数苹果”,一起学习10以内的顺数和倒数。教师小结:顺数是从小的数开始数,比如第一个数字是1,顺数的`方法就是1、2、3、4、5、6、7、8、9、10,倒数就是从大的数字往小的数字数,比如第一个数字是10,倒数的方法就是10、9、8、7、6、5、4、3、2、1。

  三、欣赏童谣《我们一起数房子》,通过欣赏和跟唱童谣,巩固学到的顺倒数知识。

  四、幼儿操作活动。

  1、猪妈妈喊小猪回家吃饭了,可是小猪的花园旁有坏狐狸在蹲着,想要吃他们三兄弟,猪妈妈在花园里布置了道路迷宫,只有走对正确的路才能

  回到家。正确的路上按照倒数的方法表示着10、9、8、7??.的数字,请小朋友们用笔按照倒数的方法把所有的数字连起来,帮助小猪回家。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表扬完成的又快又好的幼儿。

  五、游戏活动。

  翻牌接龙游戏:用倒数的方法接龙,教师翻开一张牌(如红色6),手持红色数字6的幼儿要立刻站起来大声的说出“6”,而手持红色数字“5”“4”“3”“2”“1”的幼儿依次接上,要求大声的说出自己的数字。

  六、顺数倒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1、电梯上下楼时显示的数字顺序;红绿灯;微波炉等。

  2、出示“快乐暑假倒计时”课件,让幼儿先用顺数的方法数一数今天离放暑假还有几天(跟着标记好的日历,全班一起数),得到数字是“7”,引导幼儿想想,今天过完了,明天还剩几天?后天还剩几天?大后天呢?从而使幼儿初步认识到倒数的方法在计算重要日子时的使用方法。

  七、结束

  老师在班级活动厅里画好了“跳房子”的格子,小朋友们回班后可以用顺数和倒数的方法一起玩“跳房子”。

  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 5

  设计思路

  近阶段我发现班级幼儿对米奇妙妙的动画片很感兴趣,米奇妙妙屋里的一个个问号更是深深地吸引着幼儿的目光。幼儿的主动学习来自幼儿自身的兴趣。于是,我就设计了《数的守恒(10以内)》这个数学活动,创设了米奇妙妙屋的情景,以欣赏米奇妙妙屋里动物们表演舞蹈贯穿整个活动。活动中我为避免传统数学活动的枯燥无味,就将音乐和游戏有机地整合到数活动中,让枯燥的数学“动”起来;同时我还大胆尝试让幼儿用简单符号进行记录。就这样,幼儿从设计的各个环节中,感受到数的守恒现象,体验了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3、逐步树立自信心和创造意识。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学过5以内数的守恒,幼儿学会念咒语和“十个印第安小朋友”的游戏玩法。

  2、教具准备:米奇玩具1只,磁性教具若干(兔子背影、鱼背影、米老鼠背影各1只、兔子5只、鱼7条、米老鼠10只)

  3、环境创设:米奇妙妙屋一间,布置成小舞台样。

  4、幼儿操作学具、记录纸、铅笔、托盘各45份。

  5、背景音乐4首。

  活动过程:

  一、以到米奇家玩引入活动

  师出示米老鼠布绒玩具引入活动:“嗨,小朋友,我是米奇要不要到我的妙妙屋玩啊?”

  师:“进入妙妙屋要念什么神奇的咒语呢?”

  (幼儿念咒语,师边掀开用布遮住的米奇妙妙屋)

  二、玩游戏—“猜影子”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妙妙屋里有三种小动物,是谁呢?这些是它们的背影,小朋友们来猜一猜。

  三、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通过观看妙妙屋里的动物表演舞蹈,初步得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变化,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动物们要表演节目给小朋友看,小朋友要注意观察它们的队形发生什么变化?儿童

  (一)欣赏第一个节目《兔子舞》(复习5的守恒)

  1、在音乐《兔子舞》的伴奏中,师出示5只穿着不一样的、动态不一样的兔子。

  提问:①“这几只兔子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②“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在《兔子舞》音乐伴奏下,师在妙妙屋舞台中操作5只兔子的磁性教具,进行表演舞蹈,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止时。

  提问:①兔子的队形发生什么变化?

  ②小朋友数数现在有几只兔子,跟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大记录卡上记录上这次兔子表演时队形的变化,并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兔子舞》大记录卡上5只兔子队形变化的记录情况,体验5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结:不论5只兔子的队形怎么变,5只还是5只,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

  (二)欣赏第二个节目《水中芭蕾》(感知新知识点:7的守恒)

  1、在音乐《四小天鹅》伴奏中,师逐一出示7条大小、颜色、形状不一样的鱼。

  提问:①“这些鱼有哪些不同?”

  ②“一共有几条鱼参加表演?”

  2、师在《四小天鹅》伴奏音乐中,操作7条鱼表演水中芭蕾舞,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止时。

  提问:①现在鱼的队形有没有发生变化?

  ②小朋友数数现在有几条鱼在表演舞蹈?和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水中芭蕾》的大记录卡上记录上这次鱼表演时的队形变化,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水中芭蕾》大记录卡上7条鱼队形变化的记录情况,体验7的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结:7条鱼虽然颜面、大小、形状不一样,不论摆的队形怎么变,但总数数量都不会变,7条鱼还是7条鱼。

  (三)欣赏第三个节目《米老鼠恰恰恰》(感知新知识点数量:10的守恒)

  1、在音乐《恰恰恰》伴奏中,师出示:10只性别、大小、穿着不同的米老鼠,

  提问:①“这几只米老鼠哪里不同?”

  ②“一共有几只米老鼠表演舞蹈?”

  2、师在《恰恰恰》舞曲伴奏中,操作10只米老鼠表演《米老鼠恰恰恰》当变换一种队形后音乐停止时。

  提问:①“米老鼠的队形变化没?”

  ②“我们来数数变了队形后,有几只米老鼠在表演?和原来一样多吗?”

  ③请1个小朋友到《米老鼠恰恰恰》大记录卡上记录这次米老鼠表演时队形的变化,引导全班幼儿一起验证该幼儿记录是否正确。

  3、师引导幼儿通过《米老鼠恰恰恰》大记录卡上10只米老鼠队形变化的记录情况,体验10的守恒的有趣现象。

  师小结:不管这10只米老鼠排成什么队形,始终都是10只米老鼠。

  四、游戏活动—“十个印第安小朋友”

  师:小朋友闭上眼睛,数到3时打开眼睛看着我们今天的游戏一次要请几个小朋友出来玩游戏。

  五、幼儿操作

  1、幼儿根据不同歌曲指示,分组拿操作学具到自己座位上进行操作。

  2、播放轻音乐,幼儿安静地分组进行操作学具,并将操作结果记录到记录纸上。

  第一组学具:形态各异的兔子

  第二组学具:颜色不同的小鱼

  第三组学具:颜色不同的星星

  六、延伸活动

  完成操作册练习。

  附:记录卡

  附:游戏“十个印第安小朋友”玩法

  请1名幼儿当组长,在清唱歌曲“十个印第安小朋友”歌声中,组长去请出9名幼儿后,念“我变、我变、我变变变”的咒语,整组幼儿自由合作,组合设计动作,变换队形后,老师引导其它幼儿一起验证组长邀请的人数是否正确,错误的要跳10下。若场地允许,可若干组同时进行。

  教研组评析:

  该活动设计独特新颖,别具一格,能将动感音乐有机融入到枯燥的数学活动。活动中能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师幼互动好,幼儿课堂常规好。活动过程能注意由浅入深,紧扣活动中心,层层递进,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记录卡的使用执教者大胆放手让幼儿尝试运用符号表示物体的数量、排列形状等,从小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并能有效达到帮助幼儿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活动中教师能及时小结,及时帮助幼儿梳理知识点,知识点能把握在让幼儿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有效达到预设的各项目标。

  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初步感知等量物品的数量不随实物的大小、颜色、种类及排列形状的变化而改变,准确计数10以内物品的数量。

  体验数守恒的有趣现象。

  逐步树立自信心和创造意识。

  二、教学准备

  PPT(包含兔子和米老鼠的.图片,数量分别为7只和10只,以及它们的各种变化形态)。

  幼儿操作卡、记号笔、小筐。

  三、教学过程

  导入:以米老鼠的图片引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观察与讨论:

  展示两排兔子(红色、灰色,大的、小的各有6只),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它们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数量相同)。

  变换兔子的排列方式,再次引导幼儿观察并确认数量没有改变。

  新知学习:

  展示10只不同性别、大小、造型的米老鼠,让幼儿数数总共有多少只,并讨论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

  当米老鼠变换队形时,再次引导幼儿确认数量没有变化。

  操作与体验:

  提供幼儿操作卡,让幼儿自己操作并体验数守恒的现象。

  总结与分享:

  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发现和体验,强调数守恒的概念。

  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实物和游戏,使幼儿理解等量物品的数量在形状、大小、排列等改变时保持不变。

  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准备

  多种颜色、形状、大小的积木块(总数为10块)。

  数字卡片1-10。

  三、教学过程

  导入:与幼儿一起数积木块的总数,确认有10块。

  操作与体验:

  让幼儿尝试将10块积木摆成不同的.形状(如直线、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每摆一次就数一数积木的数量,确保没有变化。

  让幼儿尝试将积木按照大小、颜色等分类,并再次确认总数为10。

  游戏环节: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幼儿快速找出相应数量的积木。

  变换数字卡片,让幼儿不断调整积木的数量,体验数量的变化与守恒。

  总结与讨论:

  引导幼儿分享在操作和游戏中的发现,强调数守恒的概念。

  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 8

  教学目标

  理解并认识10以内数的守恒概念,即数量不随排列方式、形状或容器的改变而改变。

  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准备

  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容器(如杯子、盘子、碗)

  相同数量的豆子或小石子(足够每组学生使用)

  彩色笔、纸张(用于记录观察结果)

  多媒体课件(展示数的守恒的动画或图片)

  教学过程

  引入(5分钟):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数的守恒的.动画或展示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你们看到什么变了?什么又没变?”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数的守恒。

  活动一:魔法转移(15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相同数量的豆子和一个或多个不同形状的容器。

  学生尝试将豆子从一个容器转移到另一个容器,同时保持数量不变。

  观察并记录不同容器中的豆子排列方式,讨论数量是否发生变化。

  讨论与分享(10分钟):

  各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察和发现,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的守恒的概念。

  游戏:数数大挑战(10分钟):

  教师随机变换豆子或石子的排列方式,让学生快速判断数量是否改变。

  通过游戏巩固学生对数的守恒的理解。

  总结与作业(5分钟):

  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强调数的守恒的重要性。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数的守恒的例子,并尝试用图画或文字记录下来。

  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 9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10以内数的守恒原理,能够识别不同情境下的数量不变性。

  通过创意手工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数字卡片(1-10)

  实物模型(如积木、小球)

  多媒体课件(展示数的守恒的实例)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5分钟):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数的守恒概念,通过快速问答形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创意手工:数字变形(20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数字卡片和手工材料。

  任务:利用数字卡片和手工材料,创作一个能够展示数的守恒的作品。例如,用不同形状的积木搭建出相同数量的结构,或用卡纸剪出不同形状的`数字图案但数量相同。

  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讨论和合作,发挥创意。

  展示与评价(10分钟):

  各组展示他们的作品,并解释作品中如何体现数的守恒。

  教师和同学们共同评价作品,强调创意和数的守恒的准确性。

  拓展延伸(10分钟):

  展示多媒体课件中的数的守恒实例,如动物园中不同排列的相同数量的动物等。

  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例子。

  总结与反思(5分钟):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数的守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提出改进建议。

  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 10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理解数的守恒概念,即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物体排列方式的改变不影响其数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准备

  糖果若干

  透明塑料杯或纸杯若干(确保每个杯子大小相同)

  记号笔、白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一个简单的魔术表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用杯子展示一些糖果,先让学生猜测杯子中有多少颗糖果。

  老师通过变换糖果的排列方式,但糖果总数不变,让学生再次猜测糖果数量。

  引出课题:虽然糖果的排列方式改变了,但糖果的`总数并没有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的守恒。

  二、新课讲解

  老师用记号笔在白纸上画出几个不同排列方式的糖果,让学生数一数每个图中的糖果数量是否相同。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只要糖果的总数不变,无论怎么排列,数量都是相同的。

  三、实践活动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些糖果和杯子。

  让学生在杯子中放入相同数量的糖果,然后尝试不同的排列方式,并记录下每种排列方式的糖果数量。

  小组内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发现,老师巡回指导并解答疑问。

  四、课堂小结

  总结数的守恒概念,强调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物体排列方式的改变不影响其数量。

  表扬积极参与、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

  五、作业布置

  让学生在家中找一些物品(如积木、小玩具等),尝试不同的排列方式,并记录下每种排列方式的数量。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数的守恒现象,并与家人分享。

  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 11

  教学目标

  加深学生对数的守恒概念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图形变换能力。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

  10以内数字卡片若干

  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黑板或白板、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数的守恒概念,通过提问和举例巩固学生的理解。

  引导学生思考:除了糖果,我们还可以用其他什么物品来展示数的守恒呢?

  二、新课讲解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几个由数字卡片组成的图形(如正方形、三角形等),让学生数一数每个图形中数字的总数。

  改变图形的形状(如将正方形变成菱形),但保持数字卡片数量和排列方式不变,让学生再次数一数数字的总数。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只要数字的总数不变,无论图形怎么变换,数量都是相同的。

  三、实践活动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些数字卡片和手工材料。

  让学生用数字卡片和手工材料制作不同的图形(如长方形、圆形等),并记录下每个图形中数字的总数。

  小组内成员互相交换图形,并验证对方图形中数字的总数是否与自己的记录相符。

  小组内讨论并分享制作图形的过程和感受,老师巡回指导并解答疑问。

  四、课堂小结

  总结数的守恒概念在图形变换中的应用,强调在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图形形状的改变不影响其数量。

  表扬创意独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

  五、作业布置

  让学生在家中尝试用其他物品(如积木、小石子等)制作不同的图形,并记录下每个图形中物品的总数。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与数的守恒相关的图形变换现象,并与家人分享。

  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 12

  一、活动目标

  使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数的守恒概念,即物体数量的多少不受其大小、颜色、形状及排列方式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兴趣。

  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感知和认识,激发其探索数学的欲望。

  二、活动准备

  教具:颜色、大小、形状各异的积木若干,透明杯子或盒子几个。

  课件:展示10以内数的守恒现象的动画或图片。

  操作材料:幼儿操作卡、彩色笔等。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

  以故事形式引入:有一群小动物正在森林里玩耍,它们发现了一些神奇的积木,这些积木虽然颜色、大小、形状都不一样,但是它们的数量却是一样的。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2. 感知守恒现象

  教师展示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的积木,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差异。

  教师将同样数量的积木放入不同的透明杯子或盒子中,让学生观察并比较数量是否相同。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无论积木的颜色、大小、形状如何变化,只要数量相同,那么它们的数量就是守恒的。

  3. 实践活动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取一定数量的积木,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排列,观察数量是否发生变化。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尝试多种排列方式,并引导其用语言表达观察到的现象。

  4. 拓展延伸

  展示课件中的`动画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10以内数的守恒现象。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体现了数的守恒?比如:一杯水倒入不同形状的杯子中,水的数量是否变化?

  5. 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数的守恒概念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有趣的数学现象。

  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 13

  一、活动目标

  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守恒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推理能力。

  通过竞赛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二、活动准备

  教具:颜色、大小、形状各异的图形卡片若干,数字卡片1-10。

  竞赛道具:计时器、奖品等。

  三、活动过程

  1. 复习导入

  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回答什么是数的'守恒。

  展示一些图形卡片,让学生快速判断它们的数量是否相等。

  2. 竞赛活动

  开展“数的守恒挑战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参加挑战。

  挑战内容:教师随机出示一组图形卡片(数量在10以内),代表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判断并说出这组卡片的数量是否与给定的数字卡片相等。

  竞赛规则:每个代表有三次机会,正确率最高的小组获胜。

  3. 拓展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选取一定数量的图形卡片,尝试用不同的方式组合成新的图形,并计算新图形的数量是否与原来的数量相等。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更多有趣的图形组合。

  4. 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数的守恒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将今天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 14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10以内数的守恒概念。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归纳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糖果若干(颜色、形状不同)

  透明玻璃杯两个

  计数器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老师手持一包糖果,询问学生:“你们喜欢吃糖果吗?今天我们要在糖果乐园里学习一个有趣的数学知识。”

  提出问题:如果我把糖果分成两堆,你们能告诉我哪一堆糖果更多吗?

  二、新课探究

  演示守恒:老师将糖果分成两堆,但数量相同,只是摆放方式不同。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哪一堆糖果更多。

  引导学生观察:老师将两堆糖果分别放入透明玻璃杯中,让学生看到糖果的实际数量是相同的。

  讲解守恒概念:无论糖果如何摆放,只要数量不变,就是守恒的。

  学生实践:分组让学生用糖果自己摆放,并互相猜测、验证糖果的数量是否守恒。

  三、巩固练习

  计数器游戏:老师用计数器表示一个数字(如5),然后让学生用糖果摆出这个数字,再改变摆放方式,看数字是否变化。

  小黑板记录:让学生在小黑板上画出两组数量相等的糖果,并写出对应的数字。

  四、课堂小结

  总结守恒概念:无论形状、位置如何变化,只要数量不变,就是守恒的。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守恒的例子。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糖果这一学生喜爱的`物品,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守恒概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守恒的含义。

  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 15

  教学目标

  加深学生对10以内数的守恒概念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准备

  10以内数字卡片

  魔法箱(或纸盒)

  图形积木(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旧知:老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快速说出对应的数字。

  提出问题:如果我们用这些数字表示图形积木的数量,你们能想象出这些图形是怎样的吗?

  二、新课探究

  魔法变变变:老师将一定数量的图形积木放入魔法箱中,让学生猜测里面有多少个积木。然后展示不同形状但数量相同的.积木组合。

  引导学生思考:虽然形状发生了变化,但积木的数量是否改变了?

  讲解守恒概念:即使形状和组合方式发生了变化,只要数量不变,就是守恒的。

  学生实践: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图形积木摆出不同的形状,并验证数量是否守恒。

  三、拓展延伸

  创意搭建:鼓励学生用图形积木搭建出自己喜欢的形状或图案,并计算所使用的积木数量。

  数字挑战:老师出示一个数字,让学生用积木快速摆出这个数字对应的数量,并尝试多种摆放方式。

  四、课堂小结

  总结守恒概念:无论形状和组合方式如何变化,只要数量不变,就是守恒的。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生活中的守恒现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魔法变变变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守恒概念。同时,通过创意搭建和数字挑战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空间想象力。

【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学8以内数的守恒教案12-12

中班数学《10以内数的守恒》教案附反思04-06

中班数学《6以内数的守恒》教案04-05

中班数学优秀教案《5以内数的守恒》05-29

数的守恒教案10-11

《10以内的数》教案03-24

10以内的数教案01-08

大班教案:数的守恒03-14

《认识10以内的数》教案09-03

10以内数的加法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