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泰山记》教案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泰山记》教案

时间:2023-12-11 13:37:01 蔼媚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泰山记》教案(通用12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泰山记》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泰山记》教案(通用12篇)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泰山记》教案 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参见课文注释及教师教学用书)

  三、整体把握

  1、朗读课文,正音。

  2、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经: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3、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学生默读,讨论,明确:

  第1段:总写地理环境,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第2段:登临泰山,重点记叙登山的'艰难及到达山顶后所见景象。

  第3段:重点描写泰山日出的美丽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补记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文意,把握了作者的思路。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过程以及泰山日出的美景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讨论的内容。

  二、登山过程和路线

  问:作者如何详写登山路线和经过呢?

  默读课文,分析讨论

  明确:作者先从北京到泰安,历经齐河,长清,泰山西北谷,长城。

  作者登山的路线是: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最后见到了山顶的美景:“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半山居雾若带然。”

  学生用原文复述课文。

  三、泰山日出

  问:文章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明确:文章通过景物变化写泰山日出,以时间为序,依次写出了日出前后景物的变化,展现了一幅泰山日出的美景。

  例如写云,日出前是“足下皆云漫,”稍后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然后又有“红光动摇承之”。

  写山,日出前是“白若摴蒱数十立”后是“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四、文中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动态,用语新颖、传神。然后说泰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到的画面,作者纵目远晀,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的云雾好似飘带,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这一比喻写出了日观以西诸峰的特点,更显日观峰的雄伟,且形象生动。

  五、总结

  本文充分体现了姚鼐的散文风格,尤以泰山日出一段最为精彩,极受人们推崇。通过对其它景物的描写,来烘托所要描写的景物,这种写作手法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泰山记》教案 2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步骤

  作者介绍《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

  桐城派和方苞

  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方苞。继承发展者虽众,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刘大櫆和姚鼐。因方、刘、姚都是安徽桐城人,世称桐城派,时在乾隆末期。桐城派的文论,以义法为中心,逐步丰富发展,成为一个体系。方苞谓“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的义经法纬之说,是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俚俗和繁芜。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半山居雾——居:停留。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3、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四、理清文章思路让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

  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巩固重点字词,完成练习二。

  2、背诵课文。

  3、思考:作者是如何准确写出登山路径的?如何精彩描绘泰山日出美景的?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泰山记》教案 3

  教学目的:

  一、分析文章的结构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二、掌握有关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重点:

  对文章思想内涵的了解

  教学难点:

  掌握有关文言字词和特殊句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抽学生朗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

  二、讲授新课:

  1、抽学生朗读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2、窜讲文章的第三自然段:

  提问:文章的第三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主要描述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是文章描写的一个重点。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三、窜讲有关重点字词:

  戊申晦(晦,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今常用义为:昏暗,夜晚。)

  稍见雪中白若樗数十立者(“稍”,逐渐,渐渐。今常义为:稍微,略微。句意为:渐渐看见云雾中数十个白色的骰子似的,那是山呀。)

  与子颖坐日观亭而待日出——省略句,省略了主语“余”其句意为:我与子颖坐在日观峰上的亭子里等待日出。极天云一线异色——天边有一条云带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亭东从脚下都有是弥漫的云雾。(云:云雾,名词。漫:弥漫,布满,动词。判断句用皆表判断。)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东海也。太阳升起来,纯红如朱砂的颜色,太阳下面有红光,跳动地承托着它。有的`人说:这就是东海。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日,绛缟驳色,而皆如偻——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得到了阳光的照谢,有的得不到。红白两种颜色相错杂,都好像俯身曲背的样子。

  总结:这一部分描写日出的情景。按时间顺序写,依次写了待日出,日将出,日正出和日出后的景色。(第三段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描写景物的变化。

  待日出: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日将出:稍见——云中白若樗数十立者,山也。须臾——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正出: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如偻。

  讲解第四自然段

  抽学生朗读第中自然段

  向学生回答第四然段段落大意。

  第四自然段主要介绍了泰山的人文景观,行以日风峰为参照物写其周围的高山建筑群,再写返回途中的道中石刻,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讲解有关字词:自唐显庆以来。“以”连词连接“来”。句意为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

  不当道者。当:在。不在路上的石刻。皆不及往——都有来不及去看。

  翻译:日观亭的西面有祭示泰山之神的东岳大帝的庙宇,又有一座碧霞元君祠。历代皇帝行宫在碧霞行君祠的东边。这天我们还观看了路上的的石刻,从盲显庆以来,那些远古的石刻的字迹全都磨损不清楚或缺失。偏僻的,不在路旁的石刻,都来不及看。

  (介绍古迹,表现泰山古老的风貌)

  讲解第五自然段:

  抽学生回答:第五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以雪与人膝齐结束。

  讲解有关字词和句式:生石罅(生的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句意为:树生在石头的缝隙中。)至石观数里内无树。(至:距离。至石观峰的几里内没有树。)(少圜:圜通假字通圆,很少有圆的)

  翻译:山上石头多,土少,石头是青黑色的,大多是方方正正的,很少有圆的。杂树少,松树多,松树长在石头的缝隙中,都是平顶。遍地冰雪,没有瀑布,没有鸟兽的声音和踪迹。到石观峰的几里以内没有树,而积雪很厚,和人的膝盖平齐。桐城人姚鼐记。

  全文五段以登山为线索,记叙了泰山的地理位置以及登山的时间,路程,有重点地描写了沿途所见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作业设计:课后第二、三大题

  板书设计:

  登泰山记

  总写泰山地理形势泰山地理位置

  周围山川形势

  记叙登泰山的经过时间路径

  山顶所见

  描写泰山日出日出前———风、雪、云

  日出时——形、色、光

  日出后——色

  介绍泰山人文景观建筑

  古迹

  介绍泰山自然景观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泰山记》教案 4

  [教学目标]

  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阴”“始”“望”“坐”“视”“或”的用法。

  2.理解词类活用现象:西、东、道、阴、烛

  3.辨别通假字:采、圜

  4.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

  [教学重点]

  本文详略恰当的特点。

  [教学难点]

  侧面烘托的手法。

  [媒体设计]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岳”都是哪些山吗?对了,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之中,泰山是“三山五岳”之首,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美丽如画的泰山日出。

  二.介绍作者、作品。

  姚鼐。清代散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刑部郎中,充山东、湖南乡试考官,会试考官。主讲于梅花、紫阳等书院40余年。是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其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

  本文是一篇冬日登泰山的游记,重点记登山路径和泰山的景色,观日出一段尤其精彩,泰山,亦称岱山、岱宗。泰山山脉绵亘于山东省东部,主峰玉皇顶在山东省泰安市城北,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有南天门、日观峰、经石峪、黑龙潭等名胜古迹。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

  三.句读:下列句子中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

  A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B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C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苦带然

  D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四.分析一二段。

  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阴: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东:向东,名词作状语。

  2.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当:在。其:指泰山。

  3.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历:经过。限:界限。至于:到达。

  4.道皆砌石为磴 磴:山路上的石台阶

  5.余始循以入 循:沿着、顺着。以:而。

  6.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道:走路,名词作动词。遂:于是

  7.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及:到。限:本义门槛,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8.明烛天南 明:明亮。烛:照耀,名词作动词。天南:定语后置,南边的天空。

  9.望晚日照城郭 晚日:傍晚的太阳。

  (二)一词多义的解释。

  1.居

  A 半山居雾若带然

  B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

  C 居十日

  D 居庙堂之高

  E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F 其居仅仅足

  意思:停留;居住;过;处在;坐;住所

  2.限

  A 越长城之限

  B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C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D 皆不可限以时月

  E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意思:界限;像门槛;阻隔;限制;限度。

  3.乘

  A 自京师乘风雪

  B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D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意思:冒着;乘坐;趁;量词,一车四马为一乘

  4.道

  A 道少半,越中岭

  B 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C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E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F 万户侯岂足道哉

  意思:走路;道路;道义;政策,方法;取道;说

  (三)内容分析

  1.泰山位于何处?“我们”登山的目的是什么?

  答:课文一、二句;目的地:日观峰。

  2.用“其级七千有余”“明烛天南”“半山居雾若带然”,从侧面点出了泰山的什么特?

  答:高峻。

  3.从文中找出记叙登山路线的词语。

  答:自、历、穷、越、至于;循以入、道、越、复循、遂至

  4.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色?

  答:“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五.作业:

  读诵一、二段

  第 二 课 时

  一、补充注释:

  1.戊申晦,五鼓

  戊申:干支记月,即当时的十二月。晦:月末一日,即二十九日,农历每月初一是“朔”,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五鼓:古代五时钟,以打更击鼓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两小时,晚七点起更,五鼓相当于五点钟。

  2.大风扬积雪击面 扬:卷起

  3.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自:从

  4.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稍:依稀。

  5.正赤如丹 正:纯正

  6.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承:承接

  7.其远古刻尽漫失 尽:全

  8.僻不当道者 僻:偏僻

  9.生石罅 罅:裂缝,前面省略“于”。

  二、一词多义解释

  1.或

  A、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D、或曰:“六国破灭,率赂秦耶?”

  意思:有的;或许;有时;有人

  2.极

  A、极天云一线异色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C、初极狭,裁通人

  D、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E、南极潇湘

  F、屋极有窗以达气

  意思:尽头;尽情享受;非常;最困苦的地步;望尽;顶点

  3.视

  A、回视日观以西峰

  B、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C、子孙视之不甚惜

  D、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E、意思:看;审察;对待;眼力,目光;比照,比较

  4.坐

  A 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B、以谋叛坐之,并其部属四百余口尽杀之

  C、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D、停车坐爱枫林晚

  意思:与“站”相对;判罪;座位;因为

  5.始

  A 余始循以入

  B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C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D 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意思:开始;最初;才;开头、开端。

  三、指出下列带点词语的词性活用情况

  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2.道少半,越中岭

  3.明烛天南

  4.其阴,济水东流

  5.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6.山多石,少土

  四、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之。

  1.须臾成五采

  2.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3.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4.至莫夜月明

  5.其级七千有余

  6.汝识之乎

  7.余固笑而不信也

  8.有大石当中流

  五、内容分析:

  1.课文是怎样描写泰山日出的?

  答:日出前—风、雪、云;日出时—形、色、光;后—色。正面描写:泰山日出美如画(壮观);侧面描写:而皆若偻——泰山(高峻)。

  2.第四段写了泰山的自然景观,也写了人文景观,试列举这些人文景观,并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列举:有建筑——岱祠、碧霞元君祠;有古迹——道中石刻。这样写可以表现泰山之历史悠久。

  3.第五段是如何描写泰山自然景观的?

  答:写土质—多石,少土,石黑,多平方,少圜。写树—多松,生石罅,平顶;日观数里内无树。写雪—冰雪,与人膝齐。写水—无瀑布。写鸟兽—无。

  六.作业:

  课后练习,背诵全文。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泰山记》教案 5

  教学目的:

  一、分析作者游览泰山的经过及登山的路线。

  二、教学有关字词了解有关字词的古今不同意义。

  三、了解有关特殊句式。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登山的路线。

  教学重点:

  一、了解有关特殊句式。

  二、了解有关字词的古今不同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抽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关回答下列问题。

  1、词语的古今意义:阳

  2、了解词语的活用:西,东。

  3、了解特殊句式: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二、讲授新课:

  抽学生朗读条二自然段并回答下列问题:

  本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叙写的重点。(本段的行文思路: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登山的过程——再写所见的美景。)

  讲授有关字词:`世皆谓之天门云——云,语气助词。今一般用于名词,云层。句意——世人都有称之为“天门山”

  至于泰安——“至于”是动词,“至”与介词“于”的连用,不是今表示另提起一件事的连词,其义是到、到达。句意是:到达泰安。

  是月丁未——是,这、此。今常用作判断词。句意是:这月丁未。

  复循西谷——复、再、又之意。再沿着西面的山谷向上走。今常用义为:往复、重复等。崖限当道————限:门槛,名词。当、挡住,动词。有高崖横在路上的地方。越长城之限——限,界限,名词。越过长城的界限。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二月(余:我,以:在。我在乾隆三十九年二月。)

  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面不定的余数。那台阶有七千多级)

  及既上(及:等到,介词。等到登上山顶。)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及:和,连词。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巅)

  世皆谓之天门云。(云:语气助词,表示不肯定的语气。世人都称为天门山的。)

  特殊句式:余所不至也(也,表判断,句意为:我没有到达那里。)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皆、表判断。句意为:亭东从脚下都是弥漫着云雾。)

  省略句:与子颖坐日观亭等日出(省略主语:余。句意:我同子颖坐在日观亭上等待日出。)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后一分句前承前一分句宾语省略主语:雪。“苍山”前面省略谓语:见。句意: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烛:名词动用,照。)

  三、翻译第二段: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出发,冒着风雪,经过齐河、长清,穿过泰山西地的山谷,越过长城的界限,到达了泰安。这月的二十八日,与朋友知府朱孝纯字子颖,从南面的山脚攀登。全程四十五里,路都有是石头砌的石阶,那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的正南面有三条山谷。中间的那一条山谷绕着泰安城边流过,这就是郦道元所说的环水。我们一开始就沿着这条谷进了山,走了一小半路程,越过中岭,再沿着西面的山谷向上走,就到了它的顶峰。古时登山,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山,天门就在道中。东面的山谷,古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们没有到达的地方。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高崖横在路上的地方,世人都称为“天门山”。一路上云雾弥漫冰滑难走,台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登上山顶,青山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城郭,在夕阳的照耀下,汶水、徂徕好像一幅图画,半山腰停留的云雾,好像一条腰带似的。

  四、抽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一)、登山的过程怎样?

  明确:由南麓登,始循(中谷)进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评:仅用十九个字便写出登山的全过程。)

  (二)、沿途和登上山顶以后见到了什么景色?

  明确:上了山顶,只见青山铺着白雪,雪光映着南天。远望夕阳下的照着的城郭,汶水和徂徕活像一幅山水画,半山腰还停留着雾气,像腰带似的。

  归纳:这一部分可分三层:

  1、写京师到泰安的旅程。

  2、写从泰山南麓到山颠的路线,

  3、写登上泰山山顶,极目远眺泰山南部的景色。(旅途远,登山难,景色秀)

  五、作业设计:熟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一、写京师到泰安的旅程。旅途远,登山难,景色秀

  二、写从泰山南麓到山颠的路线。

  三、写登上泰山山顶,极目远眺泰山南部的景色。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泰山记》教案 6

  教学目标

  1.结合作者简介和文本注释,掌握基本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了解《赤壁赋》《登泰山记》情景交融的特点,感受中国古代文人或显或隐地将个体思考寄托于山水之景中的文学自觉。

  2.以山水为代表的自然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寄托。感受作者借山水书写世俗困境、于山水中寻求突围途径,最终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实现个体自由的生命历程。

  教学重点

  1.掌握基本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对比阅读这两篇写景抒情名篇,感受中国古代文人或显或隐地将个体思考寄予于山水之景中的文学自觉。

  2.学会运用批注式鉴赏方法,文本细读,品鉴此类散文的创作特点。

  3.在山水之境中,感受作者借山水书写世俗困境、于山水中寻求突围途径,最终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实现个体自由的生命历程。

  教学难点

  1.学会结合文体特点(如《赤壁赋》的“赋”)、文言字词、艺术手法等,挖掘与归纳中国古时候写景抒情类散文的创作特点。

  2.结合中国古代文人以儒家“经世济民”思想为世俗追求,以山川自然为精神寄托的文化传统,感受作者借山水书写世俗困境、于山水中寻求突围途径,最终在天人合一的理念中实现个体自由的生命历程。

  教学说明

  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单元主题是“自然情怀”,入选本单元的篇目以此为《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赤壁赋》、《登泰山记》五篇写景抒情散文。学习本单元,旨在体会民族审美心理,提升文学欣赏品味,培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本专题学习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基于第七单元内容,编写一本散文集。各阶段学习任务均以前三篇现代文为一类专题学习,后两篇文言文为一类专题学习。具体安排见下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任务一:读山水以感其情

  【情境】部编版第七单元的主题是“自然情怀”,共选录了五篇名家写景抒情的文章。如果我们要以这个单元为基础,编写一本散文集,我们就把这个单元“读厚”,围绕主题分类收录课内外的相关文章。然后需要“读细”,鉴赏这些名篇“名”在哪里;最后是“读深”,在充分了解文章的基础之上为这本散文集作序,表达出我们对这本散文集如此编排的理由。

  话题导入:毛泽东主席曾在《沁园春雪》中写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一句,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完成革命事业的壮志豪情。而由中国当代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于1959年合作创作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同样给我们直观地展现出我们神州大地的恢弘壮阔。说到祖国的山河,你马上想到了什么?

  今天让我们共读中国古时候写景抒情的名篇——《赤壁赋》和《登泰山记》,穿越千百年之前,感受苏轼和姚鼐笔下的景与情。

  活动1:读顺——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

  活动2:读情——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处读一读,注意朗读的轻重节奏。

  任务二:理字词以通其意

  活动:梳理两篇文言文重点字词: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任务三:画山水以现其貌

  活动:请从《赤壁赋》《登泰山记》中任选一篇,结合文本意象,为文章绘制一副美景全貌图。(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课前或在家绘制,鼓励发挥特长,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

  第二课时

  任务一:读山水以赏其景

  导入:

  余秋雨曾在散文集《文化苦旅》自序中说道:“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之所以称“人文山水”,是因为自古在文人墨客笔下,山川自然便被赋予了丰富的意义。伯牙与钟子期于山水之间相遇,一曲《高山流水》抒发知音之遇;“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是儒家山水比德、表达君子道德情操的最佳注脚。凡此种种,数不胜数。

  今天让我们继续共读中国古时候写景抒情的名篇——《赤壁赋》和《登泰山记》,感受苏轼和姚鼐笔下的山水之美和潜藏其中的文人情思。

  活动1:如果你是编辑,要为入编散文集的这两篇文章补充旁批,你会怎么选择?请从描写山水的语句中选择一处,小组讨论、分享。

  活动2:精选一处,仿照例子,完成表格。

  参考:

  任务二:携山水以勾情思

  活动1:你从这两篇山水散文中读到了什么情感?

  活动2:《登泰山记》只是一篇山水游记吗?结合以下语句分析。

  (1)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引导:奔赴泰安之中的一系列动词,乘风冒雪,跋山涉水,极写路途之遥,登山之决心与热切;登山途中,“少”“中”“西”“巅”等一系列方位名词的变化,写出山路之曲折,山势之高峻,登顶之艰险。其中环节,缺一不可。作者何以费此笔墨?

  明确:明写路途艰难,实写人生艰难。

  (2)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引导:登顶山上,豁然开朗。傍晚时分,落日余晖静静洒落,山水如画,雾带飘然,山色淡雅、祥和。“望”是眺望,与“上”呼应,此情此景,非登顶不得,心境也由苦苦攀登转而为宁静淡然。

  明确:明写山色淡雅,实写心境淡然。

  活动2:结合作者当下的处境,谈谈两篇散文抒情方式的不同。

  资料1:“乌台诗案”获释后,苏轼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官俸停发,衣食无着,曾做诗句“古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表达当时的困苦之境。元丰五年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黄州赤壁,写下两篇赋。此为第一篇赋。

  资料2:《登泰山记》写于姚鼐辞官归故里的途中。姚鼐少怀大志,但仕途之路并不顺畅。后被举荐,参与纂修《四库全书》。本来升迁有望,可他却在《四库全书》告成之后,借衰病或养亲之名辞官离京。学界普遍认为,实际上是与戴震、纪昀等人不睦。他曾感慨:“夫士处世难矣!群所退而独进,其进罪也;群所进而独退,其退亦罪也。”(《赠程鱼门序》)

  明确:虽然两篇散文都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但《赤壁赋》淡化写景,更多的是抒情言志,借由行歌相答、主客对话的方式表达对个体在浩渺宇宙中如何自处的哲理性思考。《登泰山记》通篇以泰山之景为表现主体。从综观到微观,从日暮到日出,文字细致考究,呈现出泰山或巍峨高大,或泰然祥和,或恢弘壮阔的景象。相应地,我们能从苏轼笔下鲜明感受到他身处逆境之时内心的动摇犹疑,以及最终对人生深沉的顿悟,这种抒情方式是显性的;但是我们几乎无法从姚鼐的这篇散文中寻得他无奈辞官之后的心境,他落笔克制、平淡,情感隐匿在眼底丘壑中。一显一隐,恰是两者不同之处。

  任务三:寄山水以求突围

  活动1:结合阅读经验和以下资料,思考:为什么中国古代文人都不约而同地在山水中寻求生命困境的突围?

  资料: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6.23章

  (2)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终南别业》

  (3)“士”作为国家根本利益的维护者、精神家园的守护者要完成其历史任务,就只能倾尽全力于理想人格的建构,把心灵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宇宙的和谐融汇起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潘知常《中国美学精神》

  明确:在春秋时期,山水多以伦理形态呈现,借山水来进行道德教化。此外,中国古代文人历来深受儒家“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处世观的影响,倘若无人赏识,则“藏”到哪里?自是青山绿水处。恰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句极尽隐逸生活的闲适恬淡。因此,象征着隐逸、避世而居的山水便与代表着世俗生活最高追求的庙堂相对立起来。所以他们在面对人生仕途困境而不得解时,转而投向自然。而山水的接纳、包容,也让他们深化了人与自然浑然一体、融洽自处的理念,即“天人合一”。

  活动2:我们还要为这本散文集做一个腰封。阅读以下三则名言,你认为选用哪句最能吸引读者?为什么?

  资料:

  (1)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南朝王融《江皋曲》

  (2)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候,则披文而见时。

  (说到山水,就能使读者仿佛可以顺着声音看到山光水色的样子;说到节令物候,就能使读者在阅读时似乎可以感受到所写时令的寒暖特点。)——南朝刘勰《文心雕龙》

  (3)就人生而言,应平衡于山、水之间。水边的哲学是不舍昼夜,山地的哲学是不知日月。

  ——余秋雨《仁者乐山》

  课堂总结:

  中国文人是有山水情结的。从谢灵运开辟山水诗之后,“山水”便成为文人笔下的常客,他们借山水以抒情、言志和明心。山水名篇《赤壁赋》和《登泰山记》同样如此。两者抒情方式一显一隐,共同借山水书写自己的生命困境,借以在山水之境中审视自我、审视社会、审视宇宙,并将个体生命统一在自然生命之中,留下千古佳作。从此,山水也不再只是自然山水,而成为彰显文人心迹的“人文山水”。

  【作业布置】

  学到这里,你是否也有万千情思在心中激荡?任选“赤壁”或“泰山”为创作对象,结合阅读体验和生活经历,用一首现代诗表达你独有的情思。我们将择优选编入册。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泰山记》教案 7

  【教材定位】

  《登泰山记》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第16课文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全文不到五百字,却充分展示了雪后登山的别样情趣。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泰山的壮美。

  在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要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的行文脉络。体会文章善于取舍,将小细节与大印象结合,描写、叙事简洁明快的特点。

  【素养目标】

  1.了解姚鼐的生平及创作,了解“记”的文体特征,积累文化常识。

  2.积累文言实虚词,疏解文意,理清本文思路。

  3.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读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学习借鉴作者景物描写技法。

  4.理解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引导学生认识作者反对束缚人才、追求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语言精炼、用词生动、修辞巧妙等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杜甫一首《望岳》带我们领略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巍峨。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姚鼐,走近别样的泰山风光,一起学习《登泰山记》。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姚鼐

  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2.了解写作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岁,以养亲为名,告归故里,途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同上泰山,登日观峰之后,写下了这篇游记。

  3.解题

  ①“登”,即由低处向高处行进;

  ①“泰山”,山名,有“五岳之首”之称。

  ②“记”,古代一种散文题材。

  4.了解“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为五岳之一,位于山东省中部,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万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7米。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依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

  5.了解文体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通过记人、记事、记物、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记”在唐代进入文苑,宋代其内容得到拓展,形式更加稳固,明清时主体性色彩更加浓厚,逐渐成熟稳固。

  “游记”是“记”的一种。它是通过叙述游览过程、描写游览见闻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散文体裁,形式灵活自由。

  6.了解“桐城派”

  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桐城派在清代文坛上影响极大,对矫正明末清初的文风,促进散文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汶水(wèn)济水(jǐ)徂徕(cúlái)

  樗蒲(chūpú)绛皓(hào)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思考1】文章的行文线索是什么?

  明确 以游踪为主线,以时间为辅线。

  四、文本研究

  【思考1】研读第一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

  ①阳:山的南面

  ②阳谷:山南面谷中的水

  ③当:在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本段的内容。

  明确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2.找出下面句子中最有变现力的词语,并分析其效果。

  (1)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明确 “皆”。两个“皆”字,点出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句子显得顿挫有力。

  【思考2】研读第二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

  ①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②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③磴:石级

  ④循:顺着

  ⑤崖限:像门坎一样的山崖

  ⑥几:几乎

  ⑦负:背

  ⑧烛:照

  ⑨居:停着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本段的内容。

  明确记述登山时间、同伴、路线,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2.找出下面句子中最有变现力的词语,并分析其效果。

  (1)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明确 “乘”“历”“穿”“越”“至”。几个动词蝉联而下,既吻合描写对象,又充分表现了旅途的艰苦,活画出了作者风尘仆仆的神态,写出了急于登泰山的浓厚游兴。

  (2)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明确 “四十五”“皆”“石”“七千”。这些词写出了山势高拔,道路漫长,登山艰险,兴致勃勃诸多内容。

  (3)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明确 “迷雾冰滑”“几”“登”。从云雾障目和冰滑难登中突出了登山之艰险,把风雪中登山的特点进一步明确了。

  (4)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明确 “负”“烛”。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5)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明确 “照”“画”“居”“带”。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半山居雾”,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试概括这一部分景物的特点。

  明确高峻、壮阔、雄浑。

  【思考3】研读第三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

  ①晦:阴历每月的末一天

  ②五鼓:五更

  ③极天:天边

  ④采:同“彩”

  ⑤绛皓驳:大红、白、杂色。

  ⑥偻:驼背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本段的内容。

  明确 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2.找出下面句子中最有变现力的词语,并分析其效果。

  (1)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明确 “扬”“击”“皆”。作者写日出,先造声势,用五更时分的风雪交加、云雾弥漫来衬托日出景象的瑰丽。

  (2)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明确 “丹”“红光”“动摇”“东海”。作者用如丹砂一般红的色彩,写出朝阳的无限生气和令天地一变的力量。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辉映,一片红艳艳,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这富有想象力的描写,把太阳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奔放豪迈,造成了令人神往的境界。语调应高亢激昂。

  3.试概括这一段描写了怎样的胜景?

  明确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现出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日出时: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从形状、色彩和光的角度,描绘了一幅绚丽壮美的日出图景。

  【思考4】研读第四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

  ①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

  ②漫:磨灭

  ③失:缺失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本段的内容。

  明确  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2.这一段列举了哪些人文景观,有何好处?

  明确

  (1)人文景观:有建筑——岱祠、碧霞元君祠;有古迹——道中石刻。

  (2)好处:这样写可以表现泰山之历史悠久。

  【思考5】研读第五、六段

  活动一:解释下列词语

  ①圜:同“圆”

  ②罅:裂缝

  活动二:问题探究

  1.概括本段的内容。

  明确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和做结。

  【思考6】分析手法

  活动:找出文中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体会特点和作用。

  明确①“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负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②“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使人感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海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情感,形象而生动。

  【思考7】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悟?

  明确示例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非有力者、非有情者而不能至,不能悟也。不经风雨,怎么能见彩虹。要想得到美的感受,非付出艰辛的代价。

  【思考8】分析特点

  1.桐城派刘大櫆提出了古文写作的“因声求气”说:“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姚鼐认为“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请诵读品味文章的前两段,解说作者在其中寄寓了怎样的内在精神——“神气”?

  明确 在第一段中,泰山雄浑壮丽,表现的神气:向往和征服。在第二段中,登山时间是寒冬腊月,表现的神气:迎难而上,不畏艰险。山顶所见表现的神气:历经艰险,始得奇观。

  2.姚鼐首次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义理、考证(考据)、文章(辞章)三者相统一的观点,树立了桐城派文论的纲领和旗帜。请结合全文内容证明此观点。

  明确

  ①义理方面,不仅寄寓了“神气”,还描写泰山本身蕴含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

  ②辞章方面,全文脉络分明,结构有序,语言节奏分明,描写形象。

  ③考证(考据)方面,写出了泰山重要的地理位置,介绍了登山路线和泰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并且说明了汶水与长城的位置,是寓考据于文辞的典型。

  【思考9】对比阅读

  游黄山日记(徽州府)(节选)

  徐霞客

  初六日,天色甚朗,觅导者各携筇上山,过慈光寺,从左上。石峰环夹,其中石级为积雪所平,一望如玉。疏木茸茸中仰见群峰盘结天都独巍然上挺数黑级愈峻雪愈深其阴处冻電成冰坚滑不容着趾。余独前,持杖凿冰,得一孔,置前趾,再凿一孔,以移后趾;从行者俱循此法得度。上至平冈,则莲花、云门诸峰,争奇竞秀,若为天都拥卫者。由此而入,绝谳危崖,尽皆怪松悬结,高者不盈丈,低仅数寸,平顶短鬣,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奇,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

  松石交映间,冉冉僧一群从天而下,俱合掌言:“阻雪山中已三月,今以觅粮勉到此。公等何由得上也?”且言:“我等前海诸庵,俱已下山,后海山路尚未通,惟莲花洞可行耳。”已而从天都峰侧攀而上,透峰罅而下,东转,即莲花洞路也。余急于光明顶、石笋矼之胜,遂循莲花峰而北,上下数次,至天门。两壁夹立,中阔摩肩,高数十文,仰面而度,阴森悚骨。其内积雪更深,凿冰上跻;过此,得平顶,即所谓前海也。由此更上一峰,至平天虹。矼之兀突独耸者,为光明顶。由矼而下,即所谓后海也。盖平天矼阳为前海,阴为后海,乃极高处;四面皆峻坞,此独若平地。前海之前,天都、莲花二峰最峻;其阳属徽之歙,其阴属宁之太平。

  余至平天矶,欲望光明顶而上,路已三十里,腹甚枵,遂入矼后一庵。庵僧俱踞石向阳。主僧曰智空,见客色饥,先以粥饷。且曰:“新日太皎,恐非老睛。”因指一僧谓余曰:“公有余力,可先登光明顶而后中食,则令日犹可抵石笋矼,宿是师处矣。”余如言登顶,则天都、莲花并肩其前,翠微、三海门环绕于后;下瞰绝壁峭岫,罗列坞中,即丞相原也。顶前一石伏而复起,势若中断,独悬坞中,上有怪松盘盖。

  问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山上的松树特点鲜明,树身不高而树形奇特,被旅行家徐霞客称之为奇山之中的奇品。

  B.作者从莲花峰一路北下直到前海,然后又经过一段特别狭窄的山路,才到达天门。

  C.智空和尚招待作者吃了粥,又帮他安排了登山路线、午饭时间和住宿的地方,非常周到。

  D.光明顶前有一块巨石,先伏后起,像是两截,在山坳里突出悬空,上面还长着怪松。

  明确B

  分析:“从莲花峰一路北下直到前海,然后又经过一段特别狭窄的山路,才到达天门”错误,结合文章第二段游踪可知,作者“循莲花峰而北,上下数次,至天门”,然后“凿冰上跻;过此,得平顶,即所谓前海也”,可见,作者是从莲花峰到天门,然后再到前海。

  五、技巧点拨—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任务引导】本文写景记游,始终围绕作者的活动进行,从自京师“乘风雪”而来到“观道中石刻”而归,作者对整个流程的记述有条不紊,循序渐进。

  【写法分析】分析本文的艺术特色

  (一)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二)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三)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四)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六、明晰主旨

  通过记叙自己在农历除夕气候恶劣的条件下与友人一起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描绘了壮丽雄浑的泰山景象,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泰山记》教案 8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阴”“始”“望”“坐”“视”等文言词语的含义、

  2、掌握通假及词类活用、

  3、学习本文烘托、动静结合的写景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反复朗读,整体理解,了解全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2、一词多义及词类活用、

  (三)德育渗透点

  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开扩胸襟,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情操、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反复朗读,说出游记的顺序;整体理解,熟读成诵、

  难点:

  (1)掌握通假及词类活用、

  (2)学一点古代文化常识、

  解决办法:介绍泰山风貌,指导诵读;对照课文注释疏通文义,老师适当点拨,感受泰山的高峻、雄壮、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了解有关泰山的知识、

  2、借助《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作好预习工作、

  3、整体把握,熟读成诵、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掌握“阴”“始”“望”“坐”“视”等文言词语的含义

  2、反复朗读,整体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及桐城派

  姚鼐(1731—1815),桐城派古文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清代安徽桐城人、乾隆三十九年辞官后,曾在江宁、扬州等地书院讲学四十余年、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书序、碑传之类,著有以其室名命名的《惜抱轩全集》、他的散文简洁精练,温润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强、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槐和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方苞散文理论的核心是“义法”,主张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刘大槐提出“因声求气”说、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则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他们的许多散文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2、关于“五岳”

  泰山在山东省中部,古称东岳,别称岱岳、岱宗,与南岳衡山(在湖南)、西岳华山(在陕西)、北岳恒山(在山西)、中岳嵩山(在河南)并称五岳,而泰山居东,突兀挺拔,雄伟壮丽,被尊为“五岳独长”“五岳独尊”、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的过程

  1、范读课文并正音、

  磴dèng徂徕cúlái戊wù樗蒲chūpú罅xià

  2、借助注释自读课文,找出文言知识点,并口头翻译课文,提出疑问、

  (1)第一段

  阴、阳——古时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2)第二段

  自京师风雪——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今所经中岭山巅——和、

  既上——到、

  晚日照城郭——远看、

  余循以人——开始、

  (3)第三段

  戊申———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逐渐、渐渐、

  曰——有人、

  得日——有的、

  (4)第四段

  ——模糊或缺失、

  皆不往——来得及、

  (5)第五、六段

  生——石缝、

  3、归纳小结、

  (1)通假

  ①成五(“采”通“彩”,彩色)

  ②其级七千余(“有”通“又”)

  ③少(“圜”通“圆”,圆形的,指山石)

  (2)词类活用

  ①汶水流,济水流(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②明天南(名词作动词,照)

  ③山石,土;多平方,少圜;杂树,松(形容词作动词“有很多”“很少有”)

  (3)归纳“以”的用法

  余乾隆三十九年二月(在,介词)

  余始循人(同“而”,连词)

  回视日观西峰(和“上”“下”“东”“西”“来”等字连用,表时间、方位或范围,为现代汉语所沿用,不必译)

  (4)学一点古代文化常识、

  ①关于“阴”“阳”、

  ②关于“朔”“晦”“望”“既望”、

  朔——农历每个月的初一、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望——农历每个月的十五日、

  既望——农历每个月的十六日、

  4、课文内容重难点把握、

  全文分五段,第1段点出泰山及日观峰的位置;第2段写登山经过;第三段观泰山日出;第4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第5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其中,第2段和第3段为课文重点、

  (1)[提问]指出泰山和泰山日观峰的地理位置、

  [明确]泰山的地理位置: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人济、

  日观峰的位置:当其南北分者,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2)[提问]简叙作者登山经过、

  [明确]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由南麓起步,绕泰安城下的中谷,半道越中岭、复循西谷,详细记述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

  (3)[提问]登上山顶后,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的顺序描写了“望晚”时的哪些景物?

  [明确]作者登上山巅,眺望远方,座座山峰披着皑皑白雪,照亮南天、俯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徕山沐浴在夕阳中,宛如图画,环绕山间的云雾,就像轻柔的腰带、

  (4)[提问]文章通过景物的变化写泰山顶上的日出,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物的变化的?

  [明确]是按照时间的推移来描写景物的变化的、

  待日出: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稍见:云中白若持捕数十立者,山也、

  须臾: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5)[提问]作者还写了哪些人文景观和自然景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人文景观: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道中石刻、

  自然景观:多石,少土;少杂树,多松;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好处:这样写,增加了泰山的人文内涵和景物特点,也使文章显得丰富深刻,体现了桐城派重考据的文风、

  5、[提问]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明确]1、抓住特征巧妙烘托、本文描写景物很少直接写出,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办法、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 “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樗蒱”“绛皓驳色”等作侧面烘托,给人以想象,又生动有趣、

  (2)叙事简练,语言形象、全文只有六百多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比如从京师到泰安的历程,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简洁生动地点出了季节、路程,并照应了第一段的古长城,·其中“乘”“历”“穿”“越”四个动词不仅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准确生动,而且富于变化,笔墨传神、又如最后一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寥寥几句,就把它的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色描写出来了、

  (3)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各具特点、如“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写青山背负着白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又如“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半山居雾”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6、学生齐读全文、

  (四)总结、扩展

  这是一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色,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了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

  (五)布置作业

  1、完成练习第一题、

  2、以“观日出”为题

  写一篇短文,把观看的经历和感受描绘一下、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泰山记》教案 9

  一、 设计目的:

  1、 培养学生的现代生活意识。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缩短学生与古代文学作品之间的距离。

  二、 教学思路

  依照课文,重组教学内容。请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绍泰山,为游客设计登山线路,安排行程起居,介绍重点景观。

  三、 教学过程

  (一) 导语激趣:

  我们都有过旅行的经历,山光水色,美不胜收,可我们常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人文风物,丰富灿烂,可我们又有“身在宝山不识宝”之憾。这时,我们便想到了导游。导游,能带领我们探幽发微,得自然之精妙;能引导我们寻根问祖,得文化之精髓。导游之功在于“导”,阅读《登泰山记》,请你也当一回导游,带领我们去领略泰山的山水之美,文化之美。

  (二)广告激兴

  根据课文第一段内容,参考有关资料,写一段介绍泰山的文字,为泰山作广告,激起游客的兴趣。

  示例(多媒体课件显示):

  泰山,古称岱山,又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8米。泰山的南北面,各有一条大河。南面,有向西流走的汶水;北面,有向东流去的济水。南北水域的分界处有春秋战国时齐国所筑的长城遗址。泰山的最高处是日观峰。

  泰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历来有“五岳独尊”之誉。泰山自然景观独步天下,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玉带、云海玉盘被称为泰山四绝。泰山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把它当作江山永固的象征;泰山受到历代文人的礼赞,山上留有上千处题咏刻石,泰山是我国文化艺术的`宝库。

  杜甫有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山泰山极顶,能识尽泰山真面目,无限风光尽眼收。

  (三)设计线路

  根据课文第二段内容,让游客从南面登山,设计好登山线路。

  1、中谷登山:

  泰安城——中谷——中岭——西谷——山巅(全程四十五里)

  2、东谷登山:

  泰安城——东谷——天门

  (四)安排游程

  根据课文内容,为游客安排好冬季二日游。

  第一天:从泰安城出发,登山至南天门,观赏泰山晚霞夕照,宿山顶。

  第二天:五鼓起身,在日观亭看泰山日出,上午游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下午返程途中观道中石刻及泰山松。

  (五)重点景观介绍

  根据课文内容,向游客介绍泰山的重点景观。要求解说得诗情画意,让游客陶醉,让游客留连忘返。

  1、 苍山负雪图(泰山夕照图)

  姚鼐描述: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请学生用现代散文的语言描述这种奇观。

  参考文字(多媒体课件显示):

  登上山顶,极目远望,群山背负着白雪,苍茫圣洁;虬枝上挂满了银条,粉妆玉砌。山的连绵增添了雪的气势,雪的洁白增添了山的明净。雪光折射到西南天空,给暮色增添了明亮;晚霞映照着群峰,给白雪覆上了一层淡红的轻纱。红妆素裹,分处妖娆。半山的云雾丝丝缕缕,缠绕山间,像粉妆女子轻歌曼舞。山水雪雾相融合,日光城郭相交织,形成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

  2、 泰山日出图

  姚鼐描述: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请学生用现代散文语言描述日出奇观。

  参考文字(多媒体课件显示):

  冬日清晨,天色刚泛出鱼肚白。一行人便搀扶着登上日观峰,脚下云雾漫漫,耳畔松涛阵阵,坐在日观亭上,有腾云驾雾之感。远方的山峦在雾气中隐现,似海市蜃楼,近处的山峰在云涛中出没,似博戏争赌。注目东方,海天之间浮出一条彩线,顷刻时,彩线扩大了它的范围,变为绚丽的彩带,彩带慢慢扩大为红色的海洋,红光汹涌着,摇荡着。太阳像是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从海中升起。一刹那间,这深红的东西,便发出令人目眩的光亮,云彩被染红了,雪峰被染红了,日观峰上的游人也沐浴在红色的朝阳中。

  (六)送客(作业):

  而今,崇尚文明旅游,“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不要留下;除了你的回忆,什么也不要带走”,作别泰山,留下什么样的回忆最好呢?熟背《登泰山记》,泰山的美丽风光,泰山的灿烂文化,就会长留你的心中。

  四、 创意说明

  1、 优化教材

  古文教学最忌串讲,事无巨细,重点常被淹没。采用导游的方式处理教材,既能突出重点,又脉落分明。比如,让学生为泰山作广告,实际上是让学生疏通第一段课文,同时让学生多方向获取资料,培养自学能力。课文第二段内容比较繁琐,而让学生设计出登山线路,牵一线而带全段,并完成了课后相关练习。介绍重点景观,实际上是学习课文的二三两段,这是全文的精华所在。

  2、 角色扮演

  学习心理学中有一条很好的教育方法是角色扮演,也即让学生模仿别人的角色来行事。实验表明,在角色扮演中所花的力气越大,改变态度的效果就越好,取得的学习成效越高。学生坐在课堂上,他们已经厌倦了旁观被动的角色。让学生当一回导游,将艰深的古文学习与鲜活的导游工作结合起来,既能让学习在一种轻松形象的情境下进行,又能增添他们新的生活体验。

  3、读写联袂

  为泰山作广告,用现代散文语言介绍泰山景观等,就不是简单的古文翻译,而要调动文学描写的手法,才能介绍得诗情画意。读了一篇古文,也写活了几处景物。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泰山记》教案 10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2、背诵全文。

  课时分配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作家作品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兵部主事、刑部郎中、记名御史等,参与编修《四库全书》。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地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诗文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今体诗选》《古文辞类纂》,历来负有盛誉。在创作方面,姚鼐师承刘大櫆,刘大櫆师承方苞,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并不都是桐城人)。姚鼐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书序、碑传之类。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的主要流派,创始人是康熙时的方苞,方苞注重文章的“义法”,主张以“清真雅正”之文,载孔孟、程朱之道,刘大魁师事方苞,并发展了他的理论,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同时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姚鼐是刘大櫆的弟子,他的口号是“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实际上是以“考据”“辞章”为手段来阐发儒家的“义理”。

  三、整体把握

  1、听课文录音,正音。

  2、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补充注释: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当其南北分者:在,正。

  乘风雪:趁,冒着。

  余始循以入:相当于“而”,表顺承。

  及既上:等到。

  苍山负雪:背负。

  明烛天南:名→动,照。

  戊申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依稀看见。

  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相杂。

  尽漫失:模糊缺失。

  极天云一线:尽。

  僻不当道者:偏僻。

  4、理清思路:

  问:全文共5段,每段要点是什么?

  明确:第1段:地理位置。

  第2段:登山经过。

  第3段:日出壮观。

  第4段:人文景观。

  第5段:自然景观。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研习第一段

  (一)齐读

  (二)指名口译

  (三)重点字词讲解

  (四)品读

  1、汶水、济水怎样分流?

  “泰山之阳,……阳谷皆入济”。首先介绍泰山突兀于汶、济二水之间,山南有汶水潺潺西流,山北有济水淙淙东去,“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点出万壑争流的景象,名山傍水,分外壮观。

  2、古长城在哪里?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这句既点出古长城在泰山南北山谷的分界处,成为两水分界线,又写出泰山形势之险,依山筑城。

  3、作者怎样介绍日观峰?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以古长城为参照物写日观峰,既点明泰山最高点,也为这次泰山之行树起了一块指路牌。

  4、给第一段图画命名。

  泰山地理概貌图。犹如电影的远景镜头,又如绘画中的鸟瞰图。作者用由面(两水)到线(古长城)再到点(日观峰)的写法,为后文的叙述设下伏笔。

  (五)背诵第一段

  二、研习第二段

  (一)齐读

  (二)指名口译

  (三)重点字词讲解

  (四)品读

  1、全段由几幅画组成?根据画面划分层次。(三幅)

  2、为第一幅画命名:旅游路线图。

  3、划出自京师至泰安的有关动词,品味其作用。

  “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生动。“乘风雪”乃全文点睛之笔,作者悄悄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为登山之难,游兴之豪创造了条件。

  “历”“穿”“越”“至”,一气读来感到作者不辞旅途漫长、行程艰辛,顶风冒雪,由远而近,快速行进,归返自然,纵情登山。其游兴之豪,向往之切溢于言表。

  4、为第二幅画命名:登临泰山图。

  5、划出登山的时间及自山麓至山顶的途径。

  时间: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点明节令,为下文作铺垫。

  登山路线: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

  6、请用一个字概括途中景象特点,并说明是如何在文中体现的?

  险。①崖限当道,世谓天门;②雾重冰坚,磴滑难攀。

  7、为第三幅画命名:泰山夕照图。

  8、登山固然艰难,但登上极顶,那陡然呈现的气象万千的景色,又激动着姚鼐的心。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组成一幅其妙无比的泰山夕照图,尺幅千里呼之欲出。你能把这幅瑰丽的风景画描述出来吗?(学生自由朗读,描述画面)

  座座青苍的山峰,身披皑皑的白雪,银光照亮了南天,苍山与白雪相互衬托,雪光与日光交相辉映,凭高俯瞰,远处古老的泰安城郭恬静地沐浴着夕阳的余辉,汶水和徂徕山相依拥抱,宛如自然天成的山水图画,环绕山间的云雾宛如轻柔的腰带在飘荡,朦朦胧胧,恍恍惚惚,似动非动,别具风味。

  9、你认为这幅风景画中哪些词语用得精妙?

  苍山负雪: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由被动变为主动,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雪之盛,使人想象到苍山宛如一位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巨人,匍伏在那里,银装素裹,富有神韵。

  明烛天南:“烛”是一种光化反应。晴日直射雪山,雪山又把吸收的光能反射天南,绘出积雪映照南面天空的夺目光彩,呈现出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

  半山居雾:一个“居”字,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静谧,而且增强了山间云雾缭绕不绝的高峻之感,创造出云雾全然凝滞不动的静穆而奇妙的境界。

  这几个词写出了山静中的动态,雾动中的表态。

  (五)背诵第二段。

  三、作业

  检查课后练习完成情况。

  第三课时

  一、研习第三段

  (一)齐读

  (二)指名口译

  (三)重点字词讲解

  (四)品读

  1、画出时间词语以及对应的景象变化。

  2、这段主要写什么?为这幅画命名。与夕照图相比有何不同?

  泰山观日出。作者描绘了一幅无比壮丽的泰山日出图。

  如果说夕照图画面明净,色彩柔和,景象恬静,充满阴柔之美,那么这幅日出图则色泽炽烈,气势雄阔,生机勃勃,对比映衬之下,足见其阳刚之美。

  3、作者写了哪些自然景观?重点写了什么?

  写了大风、积雪、云雾、雪峰、朝霞、太阳、大海、远山,重点写日出时“极天”的变化。

  4、作者的观察顺序、描写顺序各是怎样的?

  观察顺序:

  由暗到明(稍见云中……→正赤如丹…… )

  同近到远(自足下……→极天云一线异色)

  由东到西(亭东……→回视日观以西峰)

  描写顺序:

  日出之前(大风、积雪、云漫、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

  日出之时(一线异色、五彩、正赤如丹、红光动摇承之)

  日出之后(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5、品味作者描写日出善于抓住景物特征的写法。

  示例:写日出之前的情景,“大风扬积雪击面”,风雪交加,云雾弥漫,不但写出“风扬积雪”的视觉,而且写出了“击面”的触觉。“扬”“击”二字把劲急的风力描绘得十分突出。风力之急,气候之寒,积雪之多,使人感同身受。

  以摴蒱比喻雪中的远山,拔地参天的山峰,竟然小如摴蒱。作者抓住远山又白又小的形、色特点,显得十分贴切。再从这一判断句式来看,作者先写直觉(像何物),进而判断出实际是什么(山也),完全符合观察的过程,显得十分真实。这是一幅云雾中的山的静态图。

  写日出之时的景观,着重观察描绘日出前后色彩的变化。以静衬动,是一幅流动着色彩美的动态图。从“一线异色”到“须臾成五彩”到“正赤如丹”“红光动摇承之”,写出了倏忽万变的壮美景象。一个“承”字,把旭日写得仿佛有一双巨手轻托着徐徐上升,又以汹涌着、摇动着、充满无穷生命力的红光为衬托,情景愈加显得奇丽。紧接一句“或曰:此东海也”,好像是谁突然发现,惊呼了一声,引发了我们对日出的壮观景象进行想象:原来太阳是从一片红光闪耀,涵澹澎湃的东海之中升起来的,难怪它是那样的绚丽,热烈,浑圆。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作者由东而西,由高到低,写晨曦中山峰绚丽多姿,是一幅奇异的立体风光图。没有一个字写冰雪,却使我们能够从它的形象中想象到。而“或得日,或否”的山峰,尽管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态却是相同的,这就是所谓“皆若偻”。课文注释多说一句“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是有道理的,这里以群山有如臣服于下、敬礼膜拜的姿态来反衬泰山的“五岳独尊”的巍峨气概,也使日出景象显得更加庄严。

  (五)背诵第三段

  二、研习第四段

  (一)齐读

  (二)指名口译

  (三)重点字词讲解

  (四)品读

  第四段写了什么内容?为这幅画命名。

  写泰山的人文景观。提到点缀于日观亭附近或下山路上的建筑和石刻等名胜古迹,可说是一幅日观峰古迹图。大凡作山水画,既要有山有水,还要有人物,又要点缀一些屋宇和其它,这里简要介绍一些泰山的建筑和古迹,既增强了游记的知识性,也有助于表现历史悠久的泰山的个性特征和整体风貌。

  (五)背诵第四段

  三、研习第五、六段

  (一)齐读

  (二)指名口译

  (三)重点字词讲解

  (四)品读

  第五段写了什么内容?为这幅画命名。

  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作者以“三多”“三少”“三无”,用简明的.文字,扣住时令,概括出泰山石多松多的高山特色,同时也以此写出泰山之冬的特殊景观:石峰峻峭,青松苍劲,冰雪覆盖,鸟兽飞绝。这种静美,给我们以和谐的色调感。游览结束之时,作者又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泰山之冬印象图,这幅图画,犹如风光影片的结尾,最后再给你一瞥全貌,虽无细部刻划,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总体印象。

  (五)背诵第五、六段

  四、全文总结。

  伴随整个游程,贯串全文主要景物的是雪,起笔于“风雪”,结笔于“冰雪”,“雪”构成连贯全文的一条线索,是映衬全文的主要色彩,起着重要的对比和渲染作用。“自京师乘风雪”,为这次登临泰山之行抹上了一层浑茫苍莽的色彩,衬示出此行的非同寻常。登上山顶之后,“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青苍的山岭蒙上一层厚雪,发出晶莹的白光,照亮了南天,照出了作者高阔的视野。与高山雪光对照的则是“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展现出一幅高山雪霁,斜阳染丹,城郭山水历历可见的壮丽景象,一切都笼罩在明亮的雪光之中。而“大风扬积雪击面”,风能扬积雪,说明风力之大,积雪能够击面,进一步强化风力劲急,积雪之多,日出前的气侯之寒。而日出之后的山峰所呈现出的“绛皓驳色”,对比强烈,色彩鲜明。文章末尾的“积雪与人膝齐”,再一次突出日观峰的高耸凛寒,仿佛连空气也冻结了。一片晶莹的色彩融染始终,营造出一种高迥洁净的境界,而白雪的冰清玉洁,更映衬出作者内心的明净,不同凡俗的崇高和磊落襟怀。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选取一观察点,描写日出。

  文言知识积累

  一、词语解释

  1、一词多义

  2、古今异义

  (1)阳谷皆入汶(古义: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阳。今义:阳光;表面上)

  (2)世皆谓之天门云(古义:语气助词。今义:云彩)

  (3)至于泰安(古义: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起一件事情)

  (4)是月丁未(古义:这,此。今义:判断词)

  (5)戊申晦(古义: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今义:昏暗,夜晚)

  (6)多平方(古义:方方正正的,指山石。今义:数学名词)

  3、通假字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以”通“于”,在,在……的时候)

  (2)须臾成五采(“采”通“彩”)

  (3)其级七千有余(“有”通“又”)

  (4)少圜(“圜”通“圆”,圆形的,指山石)

  二、词类活用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照)

  2、汶水西流(西,方位名词作“流”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西)

  3、济水东流(东,方位词作“流”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向东)

  三、文言句式

  l、判断句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者,……也”表判断)

  (2)余所不至也(“也”表判断)

  (3)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用“皆”表判断)

  2、省略句

  (1)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省略主语:余)

  (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宾语省略主语:雪。“苍山”前面省略谓语:见)

  (3)生石罅(“生”前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

  (4)余始循以入(“循”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环水”)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泰山记》教案 11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

  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二、写作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岁,以养亲为名,告归故里,途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同上泰山,登日观峰之后,写下了这篇游记。

  三、作者介绍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兵部主事、刑部郎中、记名御史等,参与编修《四库全书》。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地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诗文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今体诗选》《古文辞类纂》,历来负有盛誉。在创作方面,姚鼐师承刘大櫆,刘大櫆师承方苞,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并不都是桐城人)。姚鼐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书序、碑传之类。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

  四、层次结构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一—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五、全文分析

  1、如何理解“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句话?

  这是作者初登山巅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着青山,却说青山背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照亮了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祖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如画”“若带”使用比喻修辞。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皆若偻”使用比喻修辞,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蜂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动。

  4、既然作者是从第2段叙述开始登山,那么文章第1段是否是多余的?

  文章开篇介绍“泰山之阳”“其阴”“古长城”“日观峰”的位置由面——线——点为下文描写登山所见营造氛围埋下伏笔;也正因为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景观才吸引着四方游客,吸引着作者顶风冒雪而来,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没有此段后面的内容就显得突兀而模糊。

  5、写作特点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泰山记》教案 12

  一、教材内容剖析。

  《登泰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二册第六单元第三课,这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训练,学生已基本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学生课前经过充分预习,是完全能读懂的,这也真正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特点。这篇课文叙述了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作者姚鼐,为清代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领袖,这篇文章基本贯彻了姚鼐的“义理、考据、词章”三结合的创作理论。因此,学习本文应该从宏观上把握好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文化视野,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描述。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积累文言词法、句法和文学文化常识,能熟练朗读。

  2、欣赏精彩的写真片断,品味形象而优美的语言。

  (二)能力目标。

  1、学习文章笔法简练的特点,提高鉴赏能力。

  2、了解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理论,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三)情感目标。

  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陶冶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1、疏通全文,加强重点字词句的落实,全面理解课文内容。

  2、理出文章写景顺序,把握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熟读全文。

  (二)教学难点。

  通过文章简约的语言,体会姚鼐及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的特点,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四、教学对象分析。

  1、教学对象:

  高一学生。

  2、学生特点:

  (1)知识能力储备: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还需注重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理解并掌握词类活用,为进一步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但阅读不止如此,还需着重培养欣赏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文学文化知识,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个性心理特征: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加强,学生渐渐地能够用理论作指导来分析综合各种事实材料,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高一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且竞争意识不断加强。教师应加强理论指导,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加强师生、生生的协作交流。

  3、学法:

  自主学习;协作式学习。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一)策略:

  课堂组织策略:采用渐进分化式,提出问题,逐层展开,分层次教学。

  学生控制策略:及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完全任务,掌握获取知识的手段和途径,正确控制自主学习,达到认知的意义建构为目的。

  (二)教法:

  1、谈话法: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自身的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中明确研究方向,相互学习,集思广益。

  2、成果展示法:将小组通过对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内化而形成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从而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喜悦,激发学习热情。

  3、检测法: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通过练习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及时巩固书本知识,从而更好地分析课文内容。

  六、教学环节在新课程改革下的解读。

  1、情境导入。

  播放《泰山风光片》的片段,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感受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对泰山的向往。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

  2、检测反馈。

  事先已要求学生充分预习本文,在此基础上,就文言常识设置一定的练习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检测分为五部分:文学常识、字词注音、重点字词解释、词类活用、特殊句式。检测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为下面分析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3、研读课文。

  (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引导学生用最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文章每一段内容要点,画出登山线路。

  (2)细读课文,领会文章内容。

  精读文章重点段落,体会泰山日出的美景,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配乐朗读。

  伴随着音乐的节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过程的设置,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为进一步鉴赏课文奠定基础。

  4、创设问题情景。

  在完成对课文基本内容的学习后,引导学生如何鉴赏文学作品。学生结合以往学习经验提出了从几个方面来鉴赏这篇文章,教师帮助梳理,最后确定为本课堂的三大学习主题。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符合新课程要求。

  5、汇总交流。

  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习,学生就自己研究的某一问题在专题网站的讨论板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协作学习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间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目的。

  6、成果展示。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相互间合作,达成共识,形成集中性意见,同学通过学习完成建构,达不成统一意见的,课后可以进一步引申思考,在讨论板中表述自己观点。这样也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的宽度和持久性,体现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九、登泰山记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我们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孕育了众多的奇山异水,它们以雄峻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名篇佳句。

  今天我们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

  1、课前认真预习这篇课内自读课文。

  2、每一位学生打开《登泰山记》专题网站,浏览教学目标。

  3、点击“泰山介绍”后,再点击“泰山图片”欣赏泰山的图片,然后再点击“影片欣赏”,欣赏一段泰山风光片。渲染气氛,通过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美的意境中。熟悉专题网站。

  (二)创设情景,铺设好情感场。

  使学生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感受泰山的神秀壮丽,唤起对泰山的向往。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

  检测反馈下面来检测一下大家的预习效果,请大家打开检测反馈,迅速完成检测。教师对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进行鼓励表扬。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完成检测。然后对照正确答案,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积极思考。检测时强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一方面使字词知识得以巩固,一方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思路,初步扫除文字和理解上的障碍,为下面分析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三)教师的表扬创设竞争的学习氛围。

  1、研读课文。

  教师:

  (1)请同学们用最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文章每一段内容要点,画出登山线路。

  (2)精读文章重点段落,体会泰山日出的美景,了解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学生积极思考,每一段分别由一位学生简要概括它的内容要点。最后请同学口述登山线路。

  2、接着细细品味文章中多处描写的泰山的日出美景及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

  3、随后一名学生朗读了这篇课文,其他学生在此过程中充分体会泰山的美、作者写作的特点,积极思索该如何进一步鉴赏课文。利用这一过程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为进一步鉴赏课文奠定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指导工作,及时加以鼓励、评价、表扬学生,提高其积极性。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及时加以引导,点拨,保证学生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促使学生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动力,从其他同学的成果中获得经验,彼此形成友好竞争的氛围,不断地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是成功教育。

  (四)创设问题情景。

  师:

  1、我们该如何进一步鉴赏这篇课文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结合我们以往鉴赏一篇文章的经验,提出自己的见解。

  2、帮助学生确定三个研究主题。学生通过预习、研读课文的环节,提出了一些问题,以其中的三个为代表:

  (1)怎样从语言、结构、描写手法等多角度分析《登泰山记》的艺术表现手法?

  (2)结合姚鼐的散文创作理论,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他的创作理论的?

  (3)以姚鼐为代表的“桐城派”的散文创作特点有哪些?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确立所要重点研究的三个主题。明确目标,缩小信息搜寻的范围,提高效率。

  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问题,研究所关心的问题,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的地位得到充分的体现。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同时又为学生意义建构夯实了基础。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符合新课程要求。尤其是对第三个主题作出一定的评价培养学生多角度、辨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五)网上学习探究。

  1、教师指导学生:“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三个主题中的一条或多条,积极使用网络资源,在网上搜索所需材料,自主完成自己对主题的研究的计划”。

  2、教师及时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在线辅导:如,怎样搜索到自己研究主题的相关材料;如何对自身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整合为自己所能用的材料。

  (1)学生比较主题,最终确定自身研究的'主题,进入不同的主题讨论板上。

  (2)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查找本专题网站上是否有相关的材料;使用搜索引擎输入本专题的关键字进行搜索:如输入桐城派字样搜索桐城派创作的相关资料。

  (3)对自身搜集到的材料进行筛选,分类,整理,整合为自己所能用的材料。

  教师跟踪学生研究过程,及时加以引导,使得学生研究围绕主题进行。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得动力,从其他同学的成果中获得经验,彼此形成友好竞争的氛围。

  学生在搜集、整理,加工、应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发展自身自主的学力,如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利用和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等。

  (六)小组汇总交流。

  教师一方面帮助学生整合材料,提交独特的观点,做好动作比较慢的同学的辅导工作,另一方面关注各个讨论板上已有的观点,围绕学习目标,和学生一起辨别、分析这些见解的正确性、合理性、有效性。另外要及时关注学生对这些观点的总结,并提出建设性见解。

  1、在自己所研究专题的讨论板中署名发表自己的观点,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相互补充学习,交流彼此的学习心得。

  2、和同学、教师一起,发表见解,紧紧围绕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辨别、分析这些见解的正确性、合理性、有效性,能大胆质疑,提出建设性见解。

  3、综合各个讨论板的讨论,积极参与多个讨论板的讨论,如果自身只研究了三个主题中的一部分,则通过浏览其他主题讨论板认真学习,适当提出见解。学生利用网上资源进行自主探究和协同学习,学生就自己研究的某一问题在专题网站的讨论板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展开小组讨论,集体汇报交流,着重体现了学生对问题深入全面的理解,语言表达能力的加强,思维条理性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学会了合作,提高了协作学习的能力。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间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目的。

  (七)成果展示。

  教师参与整理,把三个主题研究的成果展现给每一位学生并加以总结:“每一位同学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身学习的特点,积极参与整个过程,自主学习,提高了自身的水平,也出色地完成预定的目标。”

  学生总结:

  1、本文语言明净简洁,雅淡清丽,无废词冗句;结构上有主有次,有详有略;描写时点面结合,突出重点,泰山日出那部分描摹得生动形象,色彩鲜明。全文短小精悍,读来朗朗上口。

  2、文中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登山路径,南北西东,方位距离,无不显示作者的学问和考据的功夫;语言明净简洁,描摹细致,可以看出作者锤炼语言的功力;全文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这些都完全体现了作者“义理、考据、词章”相结合的散文理论。

  3、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语言则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但“桐城派”的创作拘泥形式,过于追求古雅,他们的指导思想受时代的局限,有些文章的内容甚至是反动的。

  (八)作业。

  教师:对论文加以点评。推荐优秀论文争取发表。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鉴赏《登泰山记》的小论文。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登泰山记》教案】相关文章:

登泰山记教案04-06

《登泰山记》教案03-13

《登泰山记》教案01-31

沪教版《Postman and policeman》优秀教案08-25

沪教版到同学家去教案03-26

《登泰山记》教案12篇12-25

《登泰山记》教案(12篇)12-25

《登泰山记》教案13篇03-13

登泰山记语文教案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