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教案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海-气作用下形成的沃克环流,并了解沃克环流异常时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的形成。
2.结合景观图分析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全球的可能影响及减轻危害的途径。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读图、地理图表分析,绘制沃克环流示意图;
2.讨论分析数据信息,推导出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的形成机理;
3.通过对各种学习资料信息的提取,简述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的影响;合作探究,提出应对策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树立系统的观点、区域差异与区域合作等观念,培养学生地理空间认知与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科学、探索规律的探究精神。
2.增强学生对全球气候及环境变化的忧患意识,合作意识,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沃克环流的成因和变化
2.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的形成及其可能影响
【教学方法】
图表分析、对比归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二、教学过程
【预习篇】
1.在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海区,驱使着赤道暖流自向流。在岸,由于表层海水被风吹走,下层的冷海水会上涌补充,同时,沿岸还有自高纬度流来的流,使该海区表层海水温度较。在岸,赤道暖流堆积下沉,形成深厚的暖水层。这样,在赤道附近太平洋的东西方向,表层海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空,形成,称为。
2.赤道附近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被称为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是引发厄尔尼诺的主要原因。厄尔尼诺发生时,东岸海水现象消失,(洋流)增强,东部气候由原来的变为,引发;本部气候由原来的变为,引发。
3.,是判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发生的重要依据。发生时它增强,现象发生时它减弱。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引发的水旱灾害比拉尼娜现象发生相对。
【导入新课】
我们已学习了“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影响”,知道海洋是地球的“热量储存库”和“大气的水源地”,这是科学家们通过长期观测并发现全球气候异常与海洋表层水温出现异常有很强的相关性的原因。海—气相互作用形成了大气环流(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下面我们要学习的这种大气环流与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的出现有着重要的联系,就是“沃克环流”。
【讲授新课】
(一)沃克环流
1.让学生讨论回答,在其成长的经历中,切实感受过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2.【自主学习】读图4.5(P41),并归纳。
(1)区域选择:赤道附近及其以南(约0°~5°S之间)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东部和西部;
(2)结合图例读出以上三大洋东、西部海水温度的数值,并加以对比。
3.回顾“热力环流”的形成机理和过程,同时由学生尝试画出以上三大洋东、西部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
4.名词解释:[沃克环流]在赤道附近太平洋上空,接近东西方向的热力环流。
5.【归纳小结】结合提供的材料和教材内容的阅读,归纳“沃克环流”的形成机理,并完整表达。
6.设问承转:
由于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温差稳定,所以形成了“沃克环流”,那么
(1)若东、西部温差变为0,沃克环流是否还能存在呢?
(2)若东部的海水温度大于西部的,沃克环流将是怎样的呢?
(3)若东、西部温差变小时,又将怎样变化呢?
(二)厄尔尼诺现象
1.【自主学习】引导读图4.7(P42),并归纳。
(1)区域选择:
A: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0°~5°S、80°~120°W
B:赤道附近太平洋西部0°~5°S、140°~160°E
(2)比较A、B两区域的温度距平值
A:温度距平值大(正值),温度升高
B:温度距平值小(甚至负数),温度降低
结论:
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和西部的温度差异减小,沃克环流减弱。
【合作探究】
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和西部的温度差异为何减小?中东部海区温度异常升高的这种现象我们称为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1.播放《厄尔尼诺》影音资料。
(1)分析原因
(2)讨论影响
2.设疑承转:
如果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部温差增大时,沃克环流将会增强。那么这种现象我们称为什么呢?它又会有何影响呢?
(三)拉尼娜现象
【自主学习】并由学生结合学案归纳。
(1)拉尼娜现象的含义
(2)拉尼娜现象的形成和影响
【合作探究】
(1)思考:一般来说,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都会引发水旱灾害,哪个影响更大些?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的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遗传和变异现象教案12-10
中班教案《黄鼠狼拉鸡和爆米花》04-25
狮子和鹿教案设计08-26
《星星和灯光》音乐教案设计08-26
青松和青藤的优秀教案设计08-26
《鲁班和橹板》教案设计08-25
《树和喜鹊》优秀教案设计08-25
课文《狮子和鹿》教案设计08-25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教案设计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