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长城》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城》教案1
【内容摘要】
本课例是在互联网开放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实践课。本课以《万里长城》一文为基点,引发出开展以“游世界名胜”为主题的拓展阅读学习活动。充分利用各种教育站,通过便捷、资源丰富的网络,让学生扮演导游、游客或其他主体参与型的社会角色,通过收集阅读有关某一世界名胜的大量资料,了解并体验那里的人文景观、历史故事、文化气息、风俗习惯等,从自己特定的视角形成独特的感受与观点,并以不同的形式向大家阐述,以求在拓展阅读的主题活动中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例属于情境回归性质的拓展阅读学习,包含着课例提出背景、教学目标、教学资源、设计思路、探究过程五大部分,并后附教学总结反思一则。
一、课例提出背景
互联网以其全新的技术特质介入教学,它的便捷性、交互性、超时空性以及对资源的共享分配方式,对我们的教育观念、学习方式、师生关系、教学模式,乃至对整个课程与教育体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龙游西门小学早在2000年就建立了四个多媒体实验教室,并在原有的基础上添设一个计算机教室,全都已加入广电网。次年学校又建立了局域网,完成完善好学校自己的网页。今年学校又添置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较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配置。鉴于此,我们也应时开展了网络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方面的实践探究活动,并取得了些较为显著的研究成效。本课例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诞生的。
《万里长城》(六年制义教版第9册第11课)是一篇介绍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的说明文。全文按“总—分—总”的写作思路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重点介绍长城的三大特点:
(1)气魄雄伟。
(2)年代久远。
(3)工程浩大,施工艰难。最后部分由物联想到人,写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因此本文是一则进行热爱祖国、激发民族自豪感教育的好材料。学生们在学习本篇课文过程中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产生了想了解全国乃至全世界名胜古迹的愿望。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游世界名胜为主题的拓展阅读课,应用网络,开展了一次十分有趣的“世界之旅”。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目标
1、通过阅读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激发学生了解世界名胜古迹的求知欲;
2、通过自己选择的阅读专题,培养学生体验景点特有的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历史故事,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并对之产生喜爱之情;
3、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名胜所特有的文化气息和民族风俗;
4、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工与合作的意识和习惯,初步培养自我反思的精神。
(二)阅读目标
1、通过学生广泛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自己最喜爱的世界名胜,粗知文章大意,并能用文中关键词句来概括描述1—2个名胜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故事等。通过深入阅读,学生能找到与研究专题相符合的资料,并能从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故事等2—3个方面,选择、摘录相关的语句、段落,按照顺序整理,并写上1—2句自己的感受,做成读书卡片。有重点、有选择地用不同方式向大家介绍读书卡片;
2、根据景点的特征,参考例文,以导游、游客及其他社会角色,完成有关某一景点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与历史故事的导游报告、游记,并以此内容为依据,制成一组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
3、通过展示反思,请学生以各种形式、不同角色进行流畅表达、培养他们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质疑评价能力。
(三)技能目标
1、提高学生上网浏览、查询、筛选资料的能力,能较熟练使用搜索引擎工具;
2、提高学生应用BBS发帖子的技能;
3、提高学生应用word、powerpoint制作图文并茂的读书卡片、演示文稿,并能用上2—3个超链。
三、教学资源
(一)网络资源:为使学生能较快地查询资料,教师为学生在校园网超链了许多相关网络资源以便于他们寻找资料。这些资源中不仅有丰富的导航资源,还有便于学生结合专题查找的具有搜索引擎功能的泛在资源。
(二)文字资源:为了能更充分地开展探究活动,我们鼓励学生到书店、图书馆查找资料,阅读了许多文字资源,如:《失落的文明》、《走进非洲》、《世界名胜大观》等等。
(三)人力资源:在开展拓展阅读教学的同时,青年语文教师、计算机教师甚至有一技之长的家长都可作为人力资源,辅导他们顺利开展专题学习。而且,大多数学生都已事先请家长或老师指导,大人们和学生们一起进行探索研究,并作适时适度点拨。
四、设计思路
本课例的教学活动不仅打破了学科的界限,而且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时空概念。主题式的学习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主要学习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1、广读。在阅读原文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广泛阅读、快速浏览适度组织的信息资源,提出自己的研究意向,并确定相应专题。
2、深读。学生就自定的研究专题,搜寻相关资料深入阅读,在感悟与理解的基础上制作读书卡片进行归类与整理。
3、协作。根据自己所搜集的专题信息分析比较、提取要素,形成观点,小组同学合作构思并完成作品设计。
4、反思。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展示作品、表达观点,并反思自己学习的全过程。
五、课前准备
1、设计好实用美观的读书卡;
2、搜集世界各地名胜古迹的信息资料,做好超链,建立主题学习资源库;
3、成立合作学习小组。(唐老鸭小组、米老鼠小组、史努比小组、奥特曼小组)
六、探究过程
(一)导读——广读阶段
1、学生根据已供的信息源点击自己喜欢的网页进行浏览。
师: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地方的名胜古迹?为什么?
2、学生确立自己的研究主题,发帖子告诉大家。同时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指导老师。
(二)分工——深读阶段
1、研究成员开始从不同社会角色的角度担负起专题研究,进行有选择地阅读有关资料。
例如:唐老鸭小组的同学分别担任了考古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等社会角色。如担任考古学家的许楠针对埃及木乃伊的作用、制作过程等展开了资料的搜寻;担任地理学家的洪泽浚一头埋进了古埃及的地理位置的资料中,把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划分区域、金字塔的坐落位置以及为何这样分布等了解得清清楚楚;担任历史学家的洪梦求则把研究重点放在金字塔的构造之谜上,不仅从网上找到了许多建造金字塔的传闻,还从别处觅到一本本相关的文字资料。
2、对已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总。
(三)整合——协作阶段
1、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尤其对学生收集到的资料过于烦琐复杂,建议学生选择有代表性的艺术特质进行介绍。如北京故宫里的艺术品有很多,不可能一一介绍,只能有选择地展示。
2、除了筛选,还要对资料进行加工。如:史努比小组把收集到有关非洲的风土人情,编成了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讲解的同学还能模仿赵忠祥主持人娓娓讲述,音色甜美,很吸引人;奥特曼小组还把观世界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感受汇编成诗歌进行朗诵,学生们沉浸虚拟的旅行中。
3、个别有特长的学生将收集的资料整合后,制作成读书卡或用powerpoint制成演示文稿,有的甚至制成简单的网页。
(四)汇报——反思阶段
1、各小组将本次网络之旅的收获以专题研讨会形式向全班同学作汇报,汇报形式有:朗诵、唱歌、小品、演讲等。
2、全班同学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评出“最佳网虫”“最佳表演”“最佳制作”三大奖项。
3、获奖学生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介绍相关经验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长城》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掌握本课生字、生词,了解长城的概貌、构造、历史等。
2、智能目标:
⑴ 指导学生图文对照,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良好的观察习惯。
⑵ 读懂课文,理解每段话的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情感目标:
通过读文讨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重点】
1、指导看图:
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图文对照:
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人,观察插图,了解图意
1、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2、观察彩图:
(打出幻灯片)
⑴ 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
(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⑵ 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
(崇山峻岭之间)
⑶ 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
(长和高大)
⑷ 作者为什麽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
(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它的“长”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只有从不同的观察点介绍长城,才能更显出其气魄雄伟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
说说刚才两幅彩图分别与文中哪些段落相对应。
(第一幅与第一自然段,第二幅与第二自然段。)
2、生讨论:
课文三、四自然段为何没有图片与之对应?
(不是作者所见之景,无法画出。)
后两节分别写了什么?
(作者的.联想和长城的地位。)
3、试给课文四个自然段分别加一个小标题。
三、图文对照,读懂课文
1、第三次看远景图:
⑴ 远看长城是什么样子?
(像一条长龙)
把长城比喻成长龙,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
(长、大、弯)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个比喻把静态的长城写活了。)
⑵ 列出数字“一万三千里”对说明长城的长有何好处?
(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图:
⑴ 此景是作者在何处(观察点)看到的?
⑵ 作者分别介绍了构成城墙的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⑶ 根据文意和搜集的资料展开想像:
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嘹望、射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3、披文入情,学第三自然段:
⑴ 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条石,踩上平整的方砖,领略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
讨论后归结到:
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⑵ 默读第三自然段:
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些?
文中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智慧体现在哪里?
(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开凿搬运巨大条石的方法等。)
4、齐读第三自然段:
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奇迹”?
四、总结全文,回归整体
1、第四次看两幅彩图,结合下列提示语复述长城远景、近景:
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条石城砖垛嘹望射城台。
2、老师总结谈话。
五、作业
长城到底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是苦难?是安宁?是骄傲?是屈辱?还是其他什么呢?请大家课外阅读有关长城的书籍,搜集资料,以《长城为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为题写一篇辩论稿,准备参加下一次的语文活动课──辩论会。
《长城》教案3
观察对象:
皓皓、渊渊、玥玥、小付等
年龄段/班:
大班
观察背景:
幼儿已有一定的搭建经验,在晨间户外大循坏主题活动时幼儿进行搭建游戏
观察目标:
1、能否按照计划进行搭建,分工合作完成目标。
2、在搭建计划中分别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观察过程:
户外大循坏主题活动开始了,皓皓、渊渊、玥玥、小付他们四个最先来到碳化木区,这次碳化木区刚换新主题:“万里长城”。听完游戏规则之后,这四个小朋友马上行动,推起小推车就开始搬运材料。皓皓最先取出木砖块找了一个中间位置开始平行联接起来,紧接着其他几个小朋友推着小车运出各种圆柱、长木板、正方体材料出来,皓皓看见之后赶紧朝后面喊:“不是这些,是像我这样的砖块,你们要先拿这种过来搭建长城。”一边喊还一边拿自己的砖块向同伴们展示。其他小朋友也非常配合,赶紧推回去全部换成木砖块。“我来帮你!”渊渊说,皓皓对渊渊说:“你去修旁边,等一下我们连起来。”同时玥玥小朋友似乎领会到皓皓的想法,推着材料就开始修后面一层城墙。而小付手里推着小推车说:“我帮你们运木块。”
皓皓和渊渊的城墙联接好了以后,对着墙上的实物照片说:“你们看,现在就差这两边的烽火台啦,我和渊渊修这边的,你们等一下就去修那边。我们修好了再来帮你们。”
玥玥这时刚好腾出手来,因为又加入了几个大班和中小班的小朋友在模仿着她刚才的样子继续修建城墙的另一边。玥玥问:“还是用小方块搭建烽火台吗?”皓皓说:“对呀,我们用方块可以重高一点,然后围起来就是烽火台了。”玥玥说:“那好吧!”大家开始行动起来。不一会儿,小付推着小推车很着急的喊:“皓皓,遭啦,里面没有方块了。”其他几个小朋友听了都惊呼:“啊!没有了啊,都还没修好呢!”皓皓听了挠挠头,似乎正在想办法。渊渊赶紧指着墙角的立方体大砖块说:“不行的话,我们用那种大砖块吧!”
我看了看手表,时间已经不多了,很想上前去提醒他们,但看他们都在思考讨论,还是决定做一个旁观者。提醒他们说:“孩子们,还有十分钟大循环就要结束了,你们要加快速度了。”
这时候,他们有点慌了,突然皓皓说:“我们用大圆柱,然后上面盖长木板,就像之前刘老师和我们搭建的'天坛(如下图)那种。”“好!”他们异口同声的说道。所有人好像又有了方向,赶紧去拿材料搭建。
最后终于搭建完成,还有一两分钟的时候他们还在长城上面进行了武器和路灯装饰,连地面都铺上了木板。
观察分析与反思
观察分析:
1、整个过程孩子们的行为都是紧紧围绕着活动主题展开的,游戏中孩子们相互配合与交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不仅仅体验到了完成挑战后的满足感,还潜移默化的感受到集体力量的强大。面对问题时一起协商、交流,也使每个人都获得很强的参与感。
2、游戏中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动作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发展。
3、在游戏活动中,皓皓在这次活动中起核心作用,一直担任领导者的角色,为团队出谋划策的同时也指挥全程的工作,且能够利用已有的游戏经验和认识经验迁移到现有的活动中,带领着大家一起完成搭建目标。
4、玥玥和渊渊他们两个具有很清晰的思维很有主见的孩子,一直在积极的配合这个团队,服从皓皓的指挥。正是因为他们清晰明辨的思维,且在关键时刻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所以建构目标才能够很快完成。
5、小付很专注同时团队感也很强,他的兴趣点在小推车身上,但他能够想到用小推车帮助这个团队运输材料,从始至终也是很难得。而且过程中一切都是按照小朋友们的要求帮助大家用小推车运送材料。没有怨言也没有半途而废。
6、不难看出,孩子们玩的非常开心,也非常投入。从一开始,孩子们就已经融入这个建构团队啦。建构游戏一直都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一个区域,因为它多变灵活,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搭建各种各样的东西。难的是能够像这样把他们拧成一股绳完成同一个目标。
反思策略:
1、今后在碳化木区可以提供更多的孩子们感兴趣的主题,让孩子们有兴趣积极参与保持。而且每一个主题能够尽可能地多维持几次,熟悉之后才有可能会产生更多的创新。
2、延长孩子们的满足感,很多孩子们可能搭建完了当时满足感很强,之后也就没有太多的感觉了,把每一次搭建成功之后小朋友与作品的合影打印出来,贴在背景墙上,或者投放在旁边的LED屏上。对孩子们也是一种持续鼓励和满足延长。
《长城》教案4
教学内容:摄影作品欣赏《八达岭长城》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摄影作品《八达岭长城》,使学生对八达岭长城有进一步了解,对中国文化有进一步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记忆能力。
教学难点:
认识和了解长城的雄伟气势。
教学用具:
1教师:录像、图片、磁带、
2学生:美术书。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提问1:你知道我们国家都有哪些闻名世界的建筑吗?
提问2:你知道我们北京都有哪些闻名世界的建筑吗?
二、讲授新课:
简介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建筑,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显示它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坚毅模修筑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万里长城。其规模之大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名震中外的明长城。明长城全长12700多华里,沿线上修筑御敌台1017座,城墙平均高7.8米,底部宽6.5米,顶部宽5.5米,可以五马并行。如果用修筑长城的砖石筑一条高3米、厚l米的大墙,它的长度可绕地球一周。万里长城每段的体制是相同的。它虽不高大却盘直万里,连绵于群山峻岭之颠,像巨龙
一样作永恒的.飞舞。长城是中华民族伟大活力的象征。长城就整个建筑来看,它结构方正,透选交叉,气势雄浑,以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组合成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有变和高度智慧,反映出我国古代建筑工程技术的伟大成就。
因此,被称为世界一大建筑奇迹。
长城始建于战国时代,当时六国中的燕、赵、秦三国与匈奴、东胡接壤,为了防御些民族南扰筑起了高大的城墙和堡垒。另外,当时齐、燕、魏各国之间互相防御也修起了城墙。因此,长城应建于战国。秦始皇的功绩是统一六国并把上述各国分散的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西起甘肃临挑,穿越祟山峻岭,东达辽东的万里长城,称秦长城。
汉代用百余年时间修筑了一条西起新疆,经蒙古直至黑龙江的全长近20000里的长城。为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的长城奠定了基础。14世纪中叶,明朝为防御北方民族侵犯,大规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长城修建在北方万山峭壁间,其艰难程度是很难想象的,历代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代价也是无法计算的。山海关姜女庙及“孟姜女千里寻夫”等传说作为历史的见证,已深深地印刻在历代人民的心目中。
学生看书并认真听教师讲解我国的古建筑长城。。
教学意图: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各方面知识。
三、学生作业:欣赏录像《游长城》
板书设计:《八达岭长城》
教学反思:
《长城》教案5
教学目的: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
2、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理清条理,掌握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秀丽的山川,我们作为中华儿女为此感到骄傲。今天,我们就要跟随着作者到长城去饱览这一伟大的奇迹。板书课题《长城》。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1、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课文中的生字词,老师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
2、你听朗读时注意了些什么?
3、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课件1,读准字音,指生读,开火车读,齐读。
(2)、组词,一字组多词,理解词语:蜿蜒崇山峻岭了望屯兵堡垒互相呼应凝结陡峭气魄雄伟奇迹
4、齐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概讲的是什么?
2、细读每个自然段,思考:每个自然段各讲什么?
(1)、写远看长城的全貌,长城雄伟壮观。
(2)、写近看长城,长城高大坚固。
(3)、写作者由长城联想到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4)、写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地位。
四、布置作业。
1、组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逐段学习。
1、观察远景图。(见课件)
(1)、长城的远景是什么样子?
(2)、课文是怎样具体写长城的长?
(3)、课文写“长”,突出了长城的什么特点?
2、看近图,学第二节。
(1)读后思考:课文的哪句话表现了作者的观察点?
(2)这一节有几句话?介绍了长城哪些建筑?
(3)图文对照,指出它们各在什么地方。
(4)小结。
3综观两图,学第三节。
(1)人们为什么会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修筑长城的艰难?
(3)为什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
(4)想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发挥自己的指挥来完成这个艰巨浩大的工程。
3、读第四段。
(1)长城为什么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这一段表达了作者对长城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总结全文。
1、学生画出课文中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一句话。
2、总结谈话。
三、布置作业。
1、语文练习。
教学反思
1、复习引入的方式有所改变:
以往开课后教师直接采用提问式分别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语和理清文章脉络。而今我采用学生齐读课文,整体回顾,再自由汇报的方式,既检验了上一节课所学所悟,又发挥了学生主动复习的情趣,给予学生更多的展现机会,更有利于新课教学的开展。
2、教学思路遵循人的思维习惯:
从整体感受到局部探究,最后再回到整体感悟的高度,使知识形成体系,情感产生共鸣,思想得到升华。
3、依据教材为例,合理安排学习方式:
如本文的四段内容各具特点,学习方法也各不相同。第一段描写长城远景,文字简短、凝炼,适宜背诵。第二段描写长城近景,介绍详尽,方位明确,最能突出长城设计和建造的精良,适宜研读、绘图。第三段抒发了作者登长城的感慨,适于读中体会。第四段内容是对长城存在的意义进行高度概括和赞叹,最适于发挥学生的拓展思维,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因此,采用了讨论学习的方式。
《长城》教案6
我们本单元的主题是“世界文化遗产”,下面我们就进入第一站,宇航员登上月球后,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大家跟我齐读课题17.长城。让我们一起来爬——长城,一起来赏——长城,一起来赞——长城。
第一步:下面请大家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找出每个段落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关键词来)
请一位小老师给大家带领大家读读下面的词语。
崇山峻岭 瞭望口 垛子 屯兵
蜿蜒盘旋 城砖 相隔 凝结
堡垒 智慧 气魄雄伟
看老师标红的生字,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隔”字里面的竖不出头,“凝”的偏旁是两点水。
给大家一组字来区分“魂、瑰、愧”
下面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找出每个段落的关键词。(概括段落内容)
孩子们能够概括出“长、高大坚固、血汗和智慧、奇迹”,并请孩子用关键词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长城因其长、高大坚固等特点闻名于世,它的设计体现了劳动人们的血汗和智慧,在世界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第二步: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一自然段。找一找你从哪些句子中看出长城的“长”?并结合关键词进行分析。
1,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远看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盘旋。
两个句子进行比较,体会比喻句以及“蜿蜒”的作用。(配合图片)
请同学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长城的长,先同桌之间读,再在班级展示。
长城除了长,还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认真读第二段,按照第一段的学习方法找找从哪些地方能看出长城的高大坚固?
1指指“垛子、瞭望口、射口”的位置,并说说这样的设计你感受到了什么?
孩子们能说出来,长城设计巧妙,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同学们您能看出来一二自然段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吗?由近及远。
真棒,第一自然写了远看长城很“长”,第二自然段写了近看长城,长城高大坚固,设计巧妙。由远及近的`写作顺序使文章更加清晰了,大家在写景物的文章中可以用到。
下面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
1,第一句话好在哪里?
2,从那些地方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我知道咱们班有很多同学都爬过长城,想一想为什么会很自然地想起?
这是个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想一想:
1.修筑长城的劳动人们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2.你想对劳动人们说什么?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请你带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之情,再来朗读这句话话。
是呀,伟大的长城啊,你的蜿蜒盘旋,你的高大坚固,你的巧妙设计,离不开劳动人民的奉献,下面请大家捧书端坐,配乐朗诵第四自然段。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气魄雄伟:气势雄壮而伟大。
1.奇迹是什么意思?
极难做到的、不同寻常的事情。
2.思考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结合板书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是因为长城因其长、高大坚固闻名于世,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因此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第三步:当堂检测
长城是我们的骄傲与自豪,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奇迹,如果你来当小导游,你将怎样来介绍长城?
《长城》教案7
一、活动目的
能使学生引起对文化现象的关注,初步了解“长城文化”的内涵及其价值,从而引发探究的兴趣。在指导学生阅读同题材不同观点的文章时,能继续提高他们的比较思维能力。在相关的写作评价中,能继续培养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
准备一些关于长城的录象、图片、文章。
三、活动时间
安排首先利用阅读课组织学生欣赏长城的录象,然后两课时用来进行比较阅读、讨论研究,最后一课时让学生进行写作评价。这些活动最好集中在一周内举行。
四、活动步骤
1、 欣赏长城的图片。
2、 欣赏长城的录象。
3、 阅读关于长城的文章,讨论下列论题:
长城论坛
1、 观看了那么多关于长城的录象,又阅读了 《万里长城的构造》,请你评价一下长城在构造上的'特点。
2、 《万里长城断想》的作者想到了哪些问题?
3、 赵武灵王建筑长城被后人封英雄的称号,而秦始皇却因筑长城而受到老百姓的控诉,你对这两件事怎么看?建造万里长城的功绩究竟归谁?
4、 《长城万里行》与《我还没见过长城》的作者在观点上有何相同点?
5、 长城与都江堰能放在一起扯吗?你认为余秋雨的评价公正吗?
6、 我国的普通公民刘雨田成为世界上徒步万里长城的第一人,这说明什么?刘雨田还说:“我的梦还在继续着。”你猜一猜,他继续着的梦是什么?
7、 吴祖光把万里长城与北京的四合院、欧洲的古城堡相比,你认为这样比较说出了长城氖裁醇壑担?
8、 写作评价以“长城”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体裁不论,字数不限,写一篇文章。
9、活动总结与成果展示选出佳作,举行佳作欣赏会。
《长城》教案8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小组学习,思考
(1)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2)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嘹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五、巩固练习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六、教学反思
《长城》这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堂中我采用了回文教学的设计,引导学生理解“多少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句话。那么,这句话就成了我课堂教学中的中心句。接下来,引导学生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建造长城的伟大人民三个方面一次次地理解感悟这个句子。
课文重点介绍了长城的两个特点,远看像长龙,近看高大坚固。在让学生学习这两个特点时,我尝试先从图入手,再回到语言文字中咀嚼、品读。如学习长城的`长时,我先让学生看图,谈感受,再抓住语言文字“一万三千多里、蜿蜒盘旋”等进行品读感悟。对于“一万三千多里”课文中仅仅以数字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眼前,我感觉太单薄了,于是我设计了从两方面入手理解这个词语。一是抓住课文中“从东头的三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让学生到地图上去找一找长城经过的省市,让他们感受这个数字有多长。二是补充资料,曾经有一个人徒步走长城,共用了508天。这样这个数字的概念一下子就在学生心中厚实起来了。
反思这节课,我觉得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1、学生的朗读仍需要加强指导。学生在朗读时不能通过自己的语气来表现对课文的理解,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够细致。
2、对课堂的生成处理不是特别妥当。在给长城题词时,有一学生说:“长城,你永远都不要倒啊!”我只是敷衍了事,没能抓住这一契机进行更深层次的引导,如果能继续引申:“长城真的不会倒吗?”接着介绍长城的破损情况,引发学生思考如何保护长城,效果会更好。
3、对引导学生理解长城的巧妙设计时处理得比较肤浅。在引导学生了解了瞭望口、射口、城台的时候,应让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它们的作用,这也是我今天教学中的一个疏忽之处。
长城的教学结束了,但这一课给我的触动也是比较大的,从我个人来说,我是比较喜欢这类的课文,喜欢它的大气,喜欢它的简洁明了,这也是今天对这一课反思很多的原因之一。
《长城》教案9
教学目标
1、用多种方法了解长城。
2、提高搜集、运用材料的能力。
3、通过活动加深对长城的热爱,进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勤劳智慧的人民。
教学重点
提高搜集、运用材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活动加深对长城的热爱,进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勤劳智慧的人民。
教学准备
长城图片,歌曲
教学过程
自主设计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趣味导入
出示长城的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二、质疑提问
对了,看到万里长城你想提什么问题呢?
长城有多长?为什么要修万里长城?长城是怎么建成的?什么时候开始修建的长城?长城原来的样子是这样吗?有哪些关于长城的歌曲?有写长城的`文章吗?
三、读书解疑
同学们的问题还真不少,想要弄明白这些,我们该怎么办呢?打开
课本50页,书中为我们了一些思路。
学生读书
四、作业
搜集关于长城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组内交流资料
1、同学们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
2、组内成员将资料进行,将一类的资料汇总在一起,对于重复的资料进行删改,不足的进行补充。
3、班级内汇报资料
二、教师
长城不仅仅是一座城墙,它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块瑰宝,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板书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了解长城
《长城》教案10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长城的基本构造,表现简单的重叠,近大远小。
2.进一步感受万里长城的雄伟。
活动准备
1.图片:长城
2.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1.欣赏:长城。
教师:你们知道图片上是什么?(长城)
小朋友知道长城在哪里吗?(北京)
谁去过长城?给大家讲一讲你见到的长城好吗?
2.了解长城的基本信息
(1)观察图片
这是我国最古老最伟大的万里长城,是古时候用来防止敌人入侵的军事工程,长城很长很长的,长城很宽,
只有我们中国才有,是世界上的奇迹,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2)长城很雄伟很壮观,很厉害。有的小朋友去过,有的小朋友没有去过。
没关系,我们今天可以用我们画笔来画画长城,我们就看到了长城。
二、教师示范
1.初步了解长城的基本构造
长城是有哪几部分组成的?(有烽火台和城墙)
画出烽火台
烽火台的两边是什么?(城墙)
(教师演示画城墙)
2.小朋友可以画很多很多长长的.城墙。
瞧!多么雄伟的万里长城呀,我看到长城了,真开心!
3.教师示范城墙的重叠,近大远小。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登上长城可开心了!你也来试一试好吗?
三、幼儿创作
鼓励幼儿大胆绘画,表现雄伟的万里长城。
四、作品评价
请幼儿讲解自己绘画的万里长城,鼓励幼儿编成故事情节。
《长城》教案11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表现的主题,体会诗歌抒发的情感。
2、学习朗读诗歌,在反复朗读中感悟诗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握诗歌的基本思想。
难点:学习诗歌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播放音乐《长城谣》,长城图片
提问: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长城呢?
长城简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防北边匈奴,调动军民上百万人筑长城,将秦、赵、燕三国的北边长城给予修缮,连贯为一,西起今甘肃岷县,北靠阴山,东至辽东,俗称“万里长城”。明代为了防御北方外族侵扰,前后修筑长城十八次,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长城是是我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体系。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和坚强意志,长城内外各族人民在无数次斗争和长期交往中,发生过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为它们赋诗作画,在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增添了许多优美动人的篇章与画卷。
过渡:长城,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最熟悉不过了,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无论是身在祖国还是异乡,它始终连着华夏儿女的心房。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席慕容的《长城谣》,再次谛听游子的乡音。
二、介绍作者:席慕容;写作背景
三、字词快餐
焉(yān)支隘(ài)口蹲(dūn)踞荒莽(mǎng)焚(fén)起敕(chì)勒川
四、朗读节奏训练(听录音,说说朗读诗歌应注意什么?)
尽管/城上城下/争战了一部历史
尽管/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
多少个隘口/有多少次悲欢啊
你/永远是个无情的建筑
蹲踞在/荒莽的`山巅
冷眼/看人间恩怨
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
写你/不能成篇
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
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
有你千年的面容
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
敕勒川阴山下
今宵月色/应如水
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
身旁流过
流进我/不眠的梦中
五、整体感知
全班同学朗读全诗,思考并回答问题
1、这首诗的主题意象是?
2、抒情主线是?
六、诗歌赏析
(一)理清结构,分析每小节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习第一节
1、你从简洁质朴的文字里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找出修饰“长城”这个抒情意象的词语。
为什么说长城是”无情“、”冷眼“的?
(三)学习第二节
1、长城为什么会使诗人唱不成声,写不成篇,一提起便烈火焚起呢?
2、第二节表达了诗人对长城的什么情感?
3、”万里的躯体“,”千年的面容“分别指什么?
(四)学习第三节
1、“敕勒川,阴山下”是出自哪首诗的?它和作者有何关系?与长城、黄河又有何关系?
2、这首诗的主题意象是长城,为什么又写到了黄河?
3、诗歌结尾写黄河“流进我不眠的梦中”,既然“不眠”,又何来的“梦”呢?说说你的理解
(五)合作探究
(讨论)这首诗的意象最重要的是长城,作者为什么要用第二人称来写长城?
(六)小结
(七)作业
1、背诵《长城谣》
2、完成练习册的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长城谣
席慕容
第一节,审视历史,凸现长城的沧桑
第二节,借助长城,倾诉满腔的热忱思乡之情
第三节,依托梦境,流露深沉的乡思
《长城》教案12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书写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伟大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会6个生字,书写1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伟大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书写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6个生字,书写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们喜欢旅游吗?去过什么地方?
2、今天我们学习第六课《游长城》。指名读题,全班齐读。
3、师激情介绍长城,揭示课题学生围绕课题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
二、学生初读课文。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可以说说你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齐读,打乱顺序分组读。
(4)去掉拼音,随机抽读。
3、记忆生字。
你记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学生交流记字方法)
还没有记住的字,可以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继续识记。
4、自由读课文,看看有几个自然段?标出序号。
5、手势表示有几个自然段。(3)
6、指名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一段,请他邀请几个小朋友与他合作读完课文。
7、请读书的孩子上台来,台下的小朋友给他们提出“读”的要求。(声音要响亮,不读错字,不添字掉字)。
8、读书的`同学也给台下的小朋友提出听的要求(认真听,不说话)。
9、读后评议:谁读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第1节。
2、指名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教师因势利导,帮助学生通过相关词语了解假期里,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长城。
3、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1节。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朗读课文。
3、课后习题二,回去自己收集资料。
板书设计:
6、游长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6个生字,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伟大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复习巩固6个生字,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伟大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语。
2、汇报自己收集的有关于长城的故事。
二、朗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你有什么疑问?
2、围绕问题读书,讨论。
(1)为什么叫它万里长城?
(2)最初建造长城的原因是什么?
(3)它是怎样建造成的?
(4)为什么说长城是我国伟大的建筑,还被列为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伟大奇迹)
3、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指导朗读。
4、齐读最后一自然段,此时你想说什么?
5、感情朗读全文。
三、扩展延伸。
我和自己的小伙伴合作学习用自己的话介绍长城。
四、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读记生字。
2、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3、看范写。
4、学生临写,注意强调握笔姿势和写字姿势。
5、对比观察,品字。
要求学生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宇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字的笔画美,结构美。
6、评析。
你的哪一个字写得最好?好在哪里?
五、作业设计。
1、书写生字。
2、感情朗读全文。
3、同步练习第六课。
4、预习第七课。
板书设计:
游长城
一万多里 防御敌人进攻
很长很长的时间
伟大奇迹 了不起
《长城》教案1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第二段,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2、感受万里长城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万里长城》。我们知道,在我国北方辽阔的土地上,东西横亘着一道气势雄伟、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 今天,我们就将浏览络课件,参观这一伟大的中华建筑。
二、制作参观券
要想参观长城,你必须自己设计完成一张长城参观券,怎么样?能行吗?好,先请你回忆一下,这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打开长城券,从长城文中直接复制,用摘录法概括三大段段落大意,分别列在小圆点后面。很简单,赶快行动吧。
三、浏览自学:
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我们很快走进了长城,这里有风光馆、历史馆、建筑馆,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地方进行参观,同时完成有关练习。
学生选择一个特点,认真朗读有关课文,查阅文字图片资料,互相交流讨论。
四、交流汇报
现在我们交流刚才学习的收获,请同学们踊跃汇报。
1、有道是,“不到长城非好汉”风光馆的同学,你们已经一睹为快了,现在就请你做小导游,带领大家游览长城,欣赏图片——参观关隘——观看录象——讲解课文。课文的第二段就形象地展示长城的磅礴气势和宏伟规模。让我们通过自己深情的朗读来抒发对长城由衷的赞美。(齐读课文第二段。)
2、登上长城,我们在赞叹之余,不禁无限感慨,那筑造长城的条石、每块重达两、三千斤,要把它们运上山顶,就是在我们拥有巨大马力起重机的今天,恐怕还是一个难题,何况在两千年以前,,光靠劳力搬运,简直无法想象。从建筑馆出来的`同学,你能解开长城的建筑之谜吗?。说一说:你此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巍然屹立的万里长城,正是我国古代()。
那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用“读了——我明白了——”的句式回答。
师:长城是用砖头、条石筑成的,更是千万个劳动人民的血汗和生命筑成的,
所以有人说,长城的每一块砖石,都记录着一个悲惨的故事。
师:长城这座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的历史变迁,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聪明智慧、卓越的建筑才能和伟大的创造。
3、最后,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的隧道,追溯长城的悠久历史。请历史馆参观的同学展示你的学习成果。(出示表格填写各朝代长城的建筑情况和作用)
师:是的,在远古时代,万里长城是以金戈铁马、逐鹿争雄的军事工程而诞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统一,中华各民族的大团结,长城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请你思考,今天的长城,存在的意义又何在?对,各族同胞和国际友人又把他看作和平的象征、友谊的纽带和旅游的胜地。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五、长城随想
最后,请你思考课后问题,“为什么说万里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你可以阅读课文,可以《长城》,也可以自己上查找资料,摘录重点词句,适当归纳制成幻灯片,并插入你喜欢的长城图片。
《长城》教案1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3.交换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4.了解各段主要内容,学习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1.导入:
世界历史七个伟大奇迹中,最著名的要数中国的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了。我国的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吸引着中外游客,长城到底是什么样呢?让我们通过学习《长城》这一课,具体了解一下。(板书:长城,播放长城录像)
2.读文,初步了解长城的样子和作者站在长城上的联想。
3.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
(1)嘉jiā峪yù屯tún魄pò
检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再查几画、字义和组词,这个字哪处易写错。以上诸项可做为本年级学习各课之前的预习作业,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
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气魄
凝结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段,看看这一段写的是书中哪一幅图的内容?作者的观察点在哪里?长城的特点是什么?
图1
远看
气势雄伟
(投影书上第一幅图打出字幕:远看)
2.看图,图中有哪些景物?书中是怎样描写的?
连绵起伏的高山,依山而建的长城,远远望去,长城像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一条长长的龙。再加上作者后面用具体数据的说明,使我们更能想象到长城之长,山岭之险,我国古代建筑——长城的气势如此磅礴!
(此处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对比,我国土地广袤,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公里,南北跨度5500公里,从而体会长城之长。)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习第二段,对照第二幅图读文,图中都有什么?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观察的?
(出示图像,由第一幅图向近景推近,转换为第二幅图)
2.指名读1、2自然段,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和抓特点描述的特点。
四、作业
1.朗读1、2自然段。
2.熟读3、4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三、四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在观察时展开联想的。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总结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的顺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忆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小组讨论:说一说你体会到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怎样表达的。讨论之后总结:
作者观察方法:
由远及近(重示投影书上第一幅图)
由整体到部分
抓特点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站在长城上想到了什么?
长城→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2.默读第二自然段,为什么作者“会很自然地想起”?作者想起了什么?把有关词语划出来。
3.这段第三句中的“凝结”是什么意思?“才”是什么意思?
这砖石那么重、运输的工具那么原始,环境那么险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发挥多么非凡的智慧,才建造出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里的“才”字既表达出建造长城的不容易,又饱含着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板书:长、险、多、重、难、才凝结)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讨论:为什么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的奇迹”?
长城之长,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没有的,
长城修建时间之久,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没有的,
长城的气势雄伟、高大坚固,令世人无不赞叹,
长城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力量,
长城是在太空遨游的宇宙飞行员用肉眼能看到的地球上的唯一的建筑物,
长城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四、齐读三、四自然段,指导背诵。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长城》教案15
教学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对照插图,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凝结”等字。
教学难点,重点
1、指导看图。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课前准备
1、录音机。
2、长城远景和近景的彩色幻灯片。
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学为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了解图意。
1、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2、观察彩图。(打出幻灯片)
(1)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2)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崇山峻岭之间)
(3)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长和高大)
(4)作者为什麽要选择远,近两个观察点?(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他的“长”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只有从不同的观察点介绍长城,才能更显出其气魄雄伟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自学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各节分别讲拉什麽内容
三、图文结合,说一说。
1、说说生字新词。
崇(chong)山峻(jun)岭拍摄(she)嘉(jia)峪(yu)关扶(fu)智慧(hui)气魄(po)
2、理解字词。
(1)教师讲解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再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
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全国中点文物保护单位
(2)看图理解
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
条石:长方形的石块。
方砖:正方形的砖块。
垛口:指墙外侧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种掩蔽物。
了望口:指用来了望的口子。了望:从高处监视敌人。
射口:射击用的口子。
城台:城墙上一整块平坦的方形建筑,是屯兵的堡垒。
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互相支援。
3、说说课文各节的内容。(第一节讲长城的长;第二节讲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节讲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第四节讲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4、说说怎样给各节编一小标题。
(启发学生以课文内容为线索定出小标题:(1)一条“龙”(2)“高大坚固”;(3)结晶;(4)奇迹。或启发学生以课文结构为线索列出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逐段学习。
1、观察远景图。(打出幻灯。)
(1)远景怎样?(像一条龙)
(2)课文怎样写长城的(位置、宇航员所拍照片)
(3)蜿蜒盘旋和长龙有什麽内在联系(前者为静,后者为动,以动喻静)
(4)长字突出怎样的特点
2、看近景图学第二节
(1)读后思考。
课文中的哪句话表现拉作者的`观察点(来到长城脚下)
(2)这一节有几句话?介绍长城的那些建筑?(六分别写作者来到长城脚下;长城的高大坚固;城墙顶上;外侧的垛子;城台)
(3)图文对照,指出图上垛子、射口、了望口、和城台的样子,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4)小节这一节近看长城,先整体后部分,构造科学,利于防守。
3、综合两图第三节。
(1)人民为什麽会想起古代修长城的劳动人民?(围绕站、踏、扶、自然)
(2)从那里可以看出修筑长城的艰难?(条石多重)
(3)为什麽说长城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4)想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发挥自己的智慧完成的。
4、读第四段。
(1)长城为什麽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从长城的长和大想象到建筑的困难,表现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所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表达拉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喜爱、赞美)
二、总结全文。
1、画出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一句话。
2、总结谈话:长城建筑规模宏伟,气魄雄伟壮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高大坚固,建筑结构巧妙合理。它建筑在崇山峻岭,施工环境艰难;它动用的材料重大、数量多;他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学习《长城》这一课,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感在我们胸中回荡。
板书设计
长城
远景
观察长城
近景
血汗
联想人民
智慧
雄伟
赞美工程 奇迹
作业设计
一、看拼音写词语
paishe ningjie zhihui jiangu chengqiang yuhangyuan
( )( ) ( ) ( ) ( )( )
二、把下列词语补从充完整
()山()岭 互相()应
蜿蜒( )旋 气()雄伟
三、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
1、这一断长城建筑在八达岭上,高大艰固,是用具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
2、城墙上铺着方砖,向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