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欧姆定律教案

欧姆定律教案

时间:2024-10-09 14:10:13 海洁 教案 我要投稿

欧姆定律教案(通用1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欧姆定律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欧姆定律教案(通用16篇)

  欧姆定律教案 1

  教材分析

  在学习了欧姆定律之后,利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本节课从电压的高低、电阻的大小对用电安全的影响入手,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的电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既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又提高在帮助他人时讲安全、讲规则、讲科学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用欧姆定律理解安全用电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自觉地执行和宣传安全用电。 通过了解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理解影响电流的因素,电压和电阻对安全用电的影响;防雷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

  第六节欧姆定律与安全用电

  一、欧姆定律

  1.当R一定时,U越大,I越大

  2.当U一定时,R越小,I越大

  二、安全用电

  1.高压危险

  2.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

  三、雷电与防雷

  教学过程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知识,现在同学们想想,为什么高压线要架在高大的钢架上?为什么电吹风不允许在浴室使用?下雨天为什么不可以站在大树下呢?可能有同学有答案,我们先不研究答案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这节课,之后大家便能解答了。 首先回答我的问题,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生: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师:很好,那么公式怎样表达呢?

  生:I=U/R。

  师:没错(欧姆定律I=U/R),我们已经知道,电流的大小跟电压、电阻有关,具体是怎样决定呢?我们现在分析一下:既然电流由电压、电阻决定,我们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电阻不变,当电压变小的时候,电流会怎样变化?

  生:变小。

  师:那电压增大呢?

  生:跟着变大。

  师:也就是说,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大,电流就越大,二者成正比关系。平常见到的变压器上标有“高压危险,禁止攀登”的字样,就是因为变压器的电压很高。如果人体不慎接触到高压,通过人体的电流就很大,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会造成生命危险,所以不要去攀爬变压器、高压线支架等,以免造成危险,因为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36V的电压,凡高于36V的电压对人都有生命危险,因此必须小心用电。 刚才是用固定电阻来研究电压对电流的决定关系,再看看当电压固定时,电阻对电流又有什么决定关系,电阻变大时,电流会怎样?

  生:会变小。

  师:那么电阻变小呢?

  生:电流会变大。

  师:那应该怎样总结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生: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小,电流反而越大。

  师:原来干燥的木棒,不容易导电,可是当用水把它淋湿后,木棒就容易导电了,是因为湿了的木棒电阻变小了,使得通过的电流变大。同样道理,对于人体来说,潮湿的皮肤比干燥的时候电阻要小,此时若有电压存在电流会很大,很危险。如果用湿手插拔插销、开关电灯等,极易使水流入插销和开关内,使人体和电源相连,造成危险,所以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那同学们现在能回答:为什么在浴室不能使用电吹风了吗?

  生甲:因为在浴室中人体是湿的不安全。

  生乙:浴室中水分多,电吹风易进水漏电。

  师:方向对了。通常在浴室中使用电吹风是为了使浴后的头发快干,洗完澡后皮肤的电阻变小,若发生触电事故,极其危险,另外,由于室内水气较大,易被电吹风吸入筒内使机件短路而发生危险。故此,不应在浴室内使用电吹风。人双手间干燥时电阻是1000~5000 Ω,潮湿时是200~800 Ω。如果两端加上36 V的电压,电流是多少?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分别计算手干燥和潮湿时的电流,干燥时:Imin= =7.2×10-3 A=7.2 mAImax= =36×10-3 A=36 mA潮湿时:Imin= =0.045 A=45 mAImax= =0.18 A=180 mA根据欧姆定律的计算,即使人体电阻在最大的时候,如果碰到220 V的电压,电流也在40mA以上,对人是有危险的。用湿手去触摸开关,拔插头时,容易使水流入开关或插头内,通过水这种导体使人和电源相通,造成危险。 通过用控制变量法: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电压、电阻对电流的决定作用,那么平时就要注意用电安全了,那为什么下雨天不可以站在大树下呢?跟洗澡有关系吗?

  生:没有。

  师:那跟什么有关呢?

  生:雷电。

  师:哦,原来是跟雷电有关系,那雷电是怎样产生的呢?可能不是每个同学都知道,现在跟大家介绍一下,有关雷电的知识。云层能积聚大量正电荷(云层本身带负电荷),而地球是导体,本身积聚负电荷(地层自身带正电荷),从而使得云层与云层之间,云层与地面之间形成很高的电势差,几百万伏到几亿伏,因而产生的电流就十分强大,达到几万安至十几万安,形成高热和强光,会造成巨大破坏,能使人立即死亡。如果通过树木、建筑物,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破坏,科学家们努力寻求方法,发明了避雷针。在一些高大的建筑物的顶端,装上针状的金属物,用导线把它与大地连接,就形成避雷针了,当发生雷电的时候,避雷针把雷电引到大地,使建筑物避免雷击。每一年我国都会因为雷电而遭受损失,雷电的危害很大,大家阅读有关的资料就知道了。另外,避雷针的发明过程大家可以通过资料来了解一下。雷雨的天气尽量不要外出走动,不要在大树下躲雨,不站在高处,而应蹲在低凹处并且两脚尽量并拢。

  本课总结:

  1.安全电压:不高于36 V的电压。

  2.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都是人体直接或间接跟火线连通造成的。

  3.预防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

  (1)绝对不要接触没有绝缘皮的火线以及跟火线连通的导体。

  (2)绝缘部分破损,导电部分裸露处要及时更换。

  (3)不要在电线上搭晾衣物,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

  4.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5.雷电的产生、危害及预防产生:危害:(略)预防:避雷针:

  欧姆定律教案 2

  (一)教学目的

  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的物理意义,了解定律中各量的单位;

  2.能较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3.知道什么叫伏安法;

  4.培养运用物理公式解答物理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教具

  写有课堂练习题的小黑板(或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引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得出了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和它的电阻的关系,请一位同学叙述一下这个关系(抽中等学生或差等生不看书回答)。大家认为他说得对吗?(不足之处由学生订正)上节课我们曾经把这个关系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请一位同学回答是怎样表示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板书:R一定时,I1/I2=U1/U2 (1)

  U一定时,I1/I2=R2/R1 (2)

  教师: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就是将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得出的一个电学的基本规律,即欧姆定律.

  板书:欧姆定律

  2.新课教学

  教师: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呢?让大家阅读课本,请一位同学朗读欧姆定律的内容,教师板书.

  板书: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教师:欧姆定律的内容中好像比上节实验得出的关系少设了一点什么,你们发现了没有?(在说到“正比”或“反比”时,没有说“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或“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这是否意味着“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不需要保持电阻不变这个条件了呢?不是的只有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才会跟它两端电压成正比.同样,也只有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才会跟它的电阻成反比.定律作了简明的叙述,但暗含了这两个条件.这是对定律应注意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定律没有指明“正比”、“反比”所应满足的条件,还意味着它能适用于电压、电阻同时都变化时,电流应如何变的情形,这种情形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遇到.其次欧姆定律中说到的电流、电压、电阻都是属于同一段导体的在后面将欧姆定律用于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时,注意到这一点是很必要的欧姆定律的内容可以用公式来表述,请大家看看课本上是怎样表述的(学生看书,教师板书)

  教师:欧姆定律的公式中,U、R、I各表示什么?各量各用什么单位?(学生答).这个公式是怎样概括表述了欧姆定律的内容呢?我们以导体电阻R一定的情况来说明,若导体两端的电压由U1变为U2时,流过导体电流由I1变为I2,则由(3)式可以写出下面两式,(教师一边叙述一边板书)将两式相除,即得到(1)式.

  板书:R一定时,I1=U1/R

  I2=U2/R

  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它的电阻由R1变为R2时,电流由I1变为I2.请同学们由(3)式导出(2)式.(学生推导,教师巡视后,请一个学生说出他的推导过程,教师板书)

  板书:U一定时,I1=U/R1

  I2=U/R2

  教师:大家看到,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都简洁优美地概括了上节在一定条件下由实验得出的结论.而且从欧姆定律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到,只要知道了导体的电阻值和它两端的电压,就可求出导体中的电流.所以欧姆定律更全面地反映了导体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现在大家用了几十分钟就学习到的这个电学的基本规律,是德国物理学家花了10年的时间,自己制造了测电流的仪器和寻找到电压稳定的电源,经过长期细致研究才得到的后人为了纪念他的贡献,把电阻的单位和上述电流定律都用他的名字命名.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课本的阅读材料,学习欧姆坚持不懈地从事科学研究的精神.下面大家看看课本中是怎样运用欧姆定律去解答实际问题的(为节约篇幅,这里没有抄录课文及其例题,请读者参看课本)阅读完后请思考黑板上提出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学生开始阅读时,教师板书.然后巡视指导约6—7分钟后,提醒学生结合板书的三方面思考)

  板书:

  (1)可以计算的问题:(U、R、I三个量中,知道两个可求其余一个)

  (2)解答问题的思路和格式:(画出电路图或写出已知条件、求解物理量→写出根据公式→代入数据→计算结果)

  (3)物理量的单位的运用:(若已知量的单位不是伏、安、欧,要先化为伏、安、欧再代入式子计算)

  以上问题圆括号中的内容先不板书.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回答前两个方面的问题.(分别由两个学生各回答一个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写出上面板书(1)、(2)中括号内的内容)在例2中(见课本),如果已知电流为450毫安时,应怎样用公式计算结果?(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并写出(3)后括号内的内容).现在哪位同学来回答,什么叫伏安法?(指示学生看课文最后一段)

  现在请大家解答下面两个问题.(出示小黑板或幻灯片.请两个学生在黑板上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两个问题均有两种解法.例如①,可以先用欧姆定律解出电阻值,再用欧姆定律解电流值;也可以直接用前面比例式(1)求解.)

  问题①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0.25伏时,流过它的电流是0.13安.如果流过它的电流变为0.91安,此时它两端的电压多大?

  问题②一个电阻箱接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上.把它的电阻调到350欧时,流过它的电流是21毫安.若再调节电阻箱,使流过它的电流变为126毫安,此时电阻箱的电阻应是多大?

  教师:在解答问题①时,除了黑板上的解法外,有同学还用了另一种解法(教师板书出来)大家看都对吗?(学生答)欧姆定律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定律.但在涉及只求两个量的变化关系的问题中,直接用比例式解通常要简捷些.

  让大家阅读“想想议议”中提出的问题,议论一下.(学生阅读,分组议论)

  教师:为什么安培表不能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去?(学生回答,教师订正)伏特表接到电源两极上为什么不会被烧毁?(学生回答,教师订正)

  4.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在实验得出的规律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了欧姆定律.刚才大家看到,应用欧姆定律,不仅可以定量计算各种电学问题,而且还能简单明了地解释像安培表为什么不能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这类物理问题.今后学习中我们将会接触到这一电学基本规律的广泛应用.今天的复习任务首先是把定律的物理意义真正理解清楚.在作业中一定要注意解答的书写格式,养成简明、正确表达的好习惯.

  5.布置作业

  (1)工厂中车床照明灯采用36伏的`安全电压,某车床照明灯工作时灯丝电阻是32欧,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2)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2伏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安,如果电压增大到3伏,导体中的电流多大?

  (3)电压保持不变,当接电阻为242欧的灯泡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91安,如改接电阻为165欧的电烙铁,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

  (四)设想、体会

  1.本课题教学设计的关键之一是处理好第一节的实验规律和欧姆定律的关系,使学生易于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的物理意义.特别是欧姆定律的公式为什么那样表达,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采用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再令K=1的办法引出,超出初中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是不可取的;直接把公式抬出来,不说明它为什么综合概括了实验规律,就急急忙忙用公式去解题的办法,给学生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留下悬案,也是不妥当的本教案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从实验规律出发,引出定律内容,再把定律的结论与实验的结论对比理解,说明定律既概括了实验的结果,又比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在引出公式后,由公式导出两个实验的结论,说明公式也的确是实验结论的概括.这样,学生对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的物理意义就有了切实的理解.对课文开头提出的欧姆定律是“实验结果综合起来”的才会有真切的体会.这样做的前提是在本章第一节的教学中,先通过实例运用学生在小学和中学数学学习中已较熟悉的比例知识导出本教案中的(1)(2)两式,根据第一节的内容和课时实际,不难做到.培养学生理解运用数学表达物理规律和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本章的一个重要特点.上述设计和课堂练习题的设计都有利于这种能力的培养.

  2.本课题的另一重点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应用欧姆定律解题的能力.“掌握欧姆定律”的教学要求是本章以至电学学完后的最终要求.这节课只应是既简单又基础的应用.由于学生已经较长时间没有涉及到用公式进行定量计算,在这一节课对解题加以强调是非常必要的教案中采取学生先阅读课文例题,再一起概括小结解题思路方法;在本课小结中再次强调,对学生提出要求等措施来实现.

  3.由于采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措施,这不仅有力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而且也减少了教师的重复板书,节约了一些教学时间,有条件加两个课堂练习题.这两个练习题的目的不仅在于强调在涉及物理量的变化关系时,可以用比例法巧解,而且也再一次强化了欧姆定律与实验所得的规律的一致性的认识.但对U、I、R三个量同时变的问题,仅在教师阐明定律的意义时提及,在练习题中没有涉及,留待后续学习中去深化,以免加大学习的难度.

  4.定律中的U、I、R是对同一导体而言,在本节课只需提醒学生注意就可以了.不必去讲不同导体的U、I、R要用下标区别的问题。待学习电阻的串联时,有了这种需要再提出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人教社初中物理第二册。

  欧姆定律教案 3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单纯举例、记忆类的知识点:欧姆定律内容;UI图像电阻的串并联

  2.作图:画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画电路图、连接实物图:限于两个用电器(包括滑动变阻器)的电路,可以外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要求会运用4个接线柱;节点用加粗黑点表示;开关为单刀单掷

  3.计算类的知识点;欧姆定律公式:I=UR及其变形式的应用

  4.实验、探究类的'知识点;欧姆定律;伏安法测电阻(不讨论内外接)

  5.情感类:感受科学家(欧姆)之科学精神、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进行学科思想教育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探究欧姆定律过程

  2.会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

  3.会进行简单串并联电路的的欧姆定律的计算

  4.熟悉电路的简化画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通过实验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实验:及伏安法测电阻实验;

  作图:画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计算:欧姆定律公式:I=UR及其变形式。

  难点

  欧姆定律的探究;简化电路图。

  教学准备

  指导书、听写卷、检测卷

  教学过程

  一、双基听写(另案)

  二、整(P67——知识梳理):全班一起梳理本章知识点(亦可通过实物投影)

  重点强调:内容

  分1:欧姆定律

  1、划考基要点(强调“同一性原则”)。

  2、回忆探究欧姆定律的全过程。

  3、根据P69实验数据和图像练习归纳结论。

  4、做P70巩固练习5。

  反馈练习:P70巩固练习3分2: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

  (1)划考基要点(实验原理欧姆定律的变形式R=U/I实验电路图及实物图)

  (2)强调开关状态滑变位置及其缘由

  反馈练习:P73——1分3:串并联电路计算

  划考基要点1:串联电路电阻特点;并联电路电阻特点

  补充:等效法巩固P74例1例2

  巩固记忆考基要点P75巩固练习1反馈练习:P75——2、3、4、5、6合:通过知识树,再次串合本章节内容补:1.补充练习P~P79——一、二、三测:(另案)

  三、作业:

  1.纠错;

  2.背§9考基要点,准备听写

  欧姆定律教案 4

  一、 教材分析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知识和分析电路的基础,是本章的重点。本次课的逻辑性、理论性很强,重点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验得出欧姆定律,最关键的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实验方法,另一个就是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含义主要是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渐理解,而且定律的形式很简单,所以是重点而不是难点。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助,所以这次课采用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②通过实验认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③会观察、收集实验中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

  ①根据已有的知识猜测未知的知识。

  ②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的思路、方法。

  ③能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估,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周围的事物并能设计实验方案证实自己的猜测。

  ②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实验方法;理解欧姆定律。

  难点:设计实验过程;实验数据的分析;实验结果的评估。

  四、学情分析

  在技能方面是练习用电压表测电压,在知识方面是研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这是一节探索性实验课,让学生自主实验、观察记录,自行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学生对探索性实验有浓厚的兴趣,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有利于提高认知能力和实验能力,但由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尚不够成熟,引导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是本节课的难点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六、课前准备

  教具:投影仪、投影片。

  学具:电源、开关、导线、定值电阻(5、10)、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

  七、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①我们学过的电学部分的物理量有哪些?

  ②他们之间有联系吗?

  ③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当导体的电阻越大,通过它的电流如何变化? 学生以举手的形式回答问题,并将自己的想法写在学案上。

  这部分问题学生以前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大部分学生回答得很正确,即使有少数同学回答错误也没有关系,学生之间会进行纠正。

  (二)情景引入、展示目标

  提问:电压增大,电流也随着增大,但是你知道电流增大了多少吗?

  让学生猜测电流I、电压U、电阻R之间的关系式。 学生大胆猜想。

  不论对错,教师都应认真对待,但应该注意:猜想不是瞎猜、乱猜,不是公式越多越好,应该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根据,符合逻辑进行猜想。同时可将所有学生的猜想写在黑板上,这对其他的同学有启发作用。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播

  一、设计实验

  让学生阐述自己进行实验的初步构想。

  ①器材。

  ②电路。

  ③操作。

  对学生的实验方法提出异议,促使学生思索实验的改进。

  锁定实验方案,板书合理的器材选择、电路图、数据记录方法、操作过程。 学生按照学案的过程,补充实验器材,画电路图,并且简单陈述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异议,讨论实验的改进方案,并修正器材、电路图、操作方法。 设计实验部分是一个难点,教师要进行引导,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想法,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我发现问题。

  二、进行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困难学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

  实验数据之间的关系非常明显,要让学生从分析数据的过程中感受欧姆定律发现的逻辑过程,传授学生控制变量法。

  三、分析论证

  传授学生观察数据的方法,投影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数据找到问题的答案,最终得到结论。 学生根据教师投影出的问题观察数据,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

  四、评估交流

  让学生讨论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办法,教师引领回答几个大家普遍遇到的问题。 学生小组内讨论。

  使学生意识到共同讨论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借鉴别人的经验。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扩展记录表格,让学生补充。

  投影一道与生活有关的题目。 学生补充表格。

  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 这个练习很简单,但能使学生沿着前面的思维惯性走下去,强化学生对欧姆定律的认识。

  这一道练习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欧姆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

  让学生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回顾实验的设计和操作过程,既强化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学生归纳。

  让学生意识到课堂回顾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板书设计

  已学的电学物理量:电流I、电压U、电阻R。

  猜测三者之间的关系:I=UR、I=U/R、I=U-R、

  实验所需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实验电路图:见图-10

  记录表格:

  结论: (欧姆定律)

  十、教学反思

  学生对实验方法的掌握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个实验难度比较大,主要在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以及数据的分析方面。由于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出现错误的可能性也比较大,所以实验的评估和交流也比较重要。这些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协助,所以这次课采用启发式综合的教学方法。

  欧姆定律教案 5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电路、电压、电阻及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基础上的综合应用,是本章的重点,也为后面电功、电功率内容做铺垫。欧姆定律是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来的定律,它的逻辑性、理论性都很强,实验难度也比较大,特别是在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方面对学生来说有难度,所以教师要做好适时引导、恰当点拨,要学生加强交流解决遇到的问题,不过教材在这方面已降低难度,只要求探究“同一个电阻,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不再要求探究“固定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

  通过学习欧姆定律,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过程,领悟“控制变量法”这种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这种方法在实验探究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使学生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学习研究物理问题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经历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并掌握实验思路和方法

  学会对自己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找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科学性的认识;

  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者的分析】

  学习了电路基础知识,多数学生能正确连接电路元件,正确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对于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也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渴望自己动手进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但对于U、I、R三者关系知之甚少,规律性知识的概括往往以偏概全。

  【重点与难点】

  利用实验探究出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和解释有关现象;

  【教具与学具】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若干、定值电阻(5Ω、10Ω),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多媒体展示平台,自制课件。

  【板书设计】

  第四节欧姆定律

  1、探究:电阻上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2、欧姆定律: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I=U/R

  单位:U-电压-伏特(V),

  I- 电流-安培(A)

  R-电阻-欧姆(Ω)

  公式变换:U=IR 或 R=U/I

  3、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电流: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短路:R=0,I很大;断路:R很大,I=0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一、引入新课

  ●.展示演唱会舞台灯光和声音变化的视频片段,问:舞台灯光强弱和声音强弱变化是如何实现的?

  引导回答: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问:电流与电压、电阻可能有什么关系?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猜想并归纳总结学生的各种猜想:I=UR,I=U、R,I=U R,I=U-R等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提出各种猜想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提出各种猜想。

  ●.通过生活中熟悉的现象提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入到抽象的知识点。

  ●.培养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猜想,提出学习的主动性。

  二、进行新课

  1.引导讨论

  ●.问:既然电流与电压、电阻都有关系,那电流的变化究竟是电压还是电阻变化引起的呢?

  引导学生回答:物理实验探究中经常用的一种方法,当一个物理量与另两个变量有关时,可以先探制其中一个变量不变,再探究另一个变量与物理量的关系,即控制变量法。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在电压不变时,电流变化是由电阻引起的;在电阻不变时,电流变化是由电压引起的。

  ●.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问题。

  2、设计实验

  ●.实验课题:在电阻一定时,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研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问:如何保证电阻一定?怎样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引导回答:定值电阻可保证电阻一定,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问:根据你们的猜想,想想需要的什么实验器材?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教材巡视并给予必要的'指导,要多给予鼓励,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并作简单分析和评价。最后把较好的作品投影给全班同学,简要分析优点。

  ●.阅读教材18-19页实验探究内容,

  ●.学生讨论,积极回答。

  ●.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交流,评估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设计实验对学生是有较大难度的,所以通过学生间积极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指导,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

  3、进行实验(课件)

  ●.问:请同学们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完成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到表格中。

  教师提醒实验时的注意事项,如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

  教师巡视学生实验过程,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

  ●.明确实验任务,实验方法,进行分组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过程复习实物的正确连接方法,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4、分析评估

  ●.展示几组学生的实验数据,并要求学生简要分析自己的实验数据,得出什么结论。对于实验数据出入较大的组别,鼓励其思考出错的原因,找出解决的方法。

  引导回答实验结论: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I=U/R

  ●.共同分析展示的学生的实验数据,比较自己实验数据的优缺点,归纳出实验的初步结论,并用图象法表示。

  ●.提出学生分析表格数据能力,学会用图象分析数据。

  5、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 I=U/R

  单位:U-电压-伏特(V),

  I- 电流-安培(A)

  R-电阻-欧姆(Ω)

  ●.简述欧姆个人生平和他的一些趣事。

  ●.公式变换:U=IR 或 R=U/I,展示教材相应例题,提醒注意解题格式以及计算过程要统一国际单位。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阅读教材19页欧姆生平内容。

  ●.阅读教材,留意解题思路和格式,积极回答。

  ●.帮助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为其应用做好准备。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奋发向上的斗志。

  ●.学以致用,巩固反馈。

  三、额定电压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什么是额定电压?

  引导回答:额定电压就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阅读教材,积极思考作答。

  额定电压不是本章重点,只作常识性了解即可。

  四、短路

  问: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是什么?什么是短路?演示短路实验。

  从欧姆定律出发,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短路。

  引导回答:短路就是电路中电阻很小,电流很大。

  积极思考并回答,认真观察实验现象,

  复习相关知识,让学生知道短路是故障的一种,它的危害,为下来安全用电知识的学习做准备。

  五、评价小结

  1.学生小结学到的知识。

  2. 什么是控制变量法?

  3.设计实验探究“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3. 课堂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积极回答,思考并完成相关练习。

  检测学习效果,加深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欧姆定律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电流形成的条件。

  2、掌握电流强度的概念,并能处理简单问题。

  3、巩固掌握,理解电阻概念。

  4、理解电阻伏安特性曲线,并能运用。

  二、重点、难点分析

  1、电流强度的概念、是教学重点。

  2、电流强度概念、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教具

  学生直流电源(稳压),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开关,待测电阻。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电场,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促使电荷移动,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如:静电场中的导体在达到静电平衡状态之前,其中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也有电荷定向移动.由于电流与我们生活很密切,所以我们有必要去认识它,这节课我们将在初中的基础上对电流作进一步了解。

  (二)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人们对电路知识和规律的认识与研究,也如对其他科技知识的认识与研究一样,都经历了漫长的、曲折的过程.18世纪末,意大利著名医生伽伐尼受偶然发现的启迪,经进一步研究后,已能利用两种不同的金属与青蛙腿相接触而引起肌肉痉挛,于是伽伐尼电池诞生了.但他对此并不理解,认为这是青蛙体内产生了“动物电”.伽伐尼的发现引起了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伏打的极大兴趣.经过一番研究,伏打于1792年将不同的金属板浸入一种电解液中,组成了第一个直流电源——伏打电池.后来,他利用几个容器盛了盐水,把插在盐水里的铜板、锌板连接起来,电流就产生了。

  1、电流

  (1)什么是电流?

  大量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形成的条件:例如:

  静电场中导体达到静电平衡之前有电荷定向移动;

  电容器充放电,用导体与电源两极相接。

  ①导体,有自由移动电荷,可以定向移动.同时导体也提供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路”.导体包括金属、电解液等,自由电荷有电子、离子等。

  ②导体内有电场强度不为零的电场,或者说导体两端有电势差,从而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

  ③持续电流形成条件:要形成持续电流,导体中场强不能为零,要保持下去,导体两端保持电势差(电压)。电源的作用就是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使导体中有持续电流。

  导体中电流有强有弱,用一个物理量描述电荷定向移动的快慢,从而描述电流的强弱。

  (3)电流强度

  ①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的比值。这样可以通过电荷定向移动的快慢来描述电流强弱,这个比值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毫安表示。

  ②表达式:

  ③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

  ④性质:电流强度是标量.初中学过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但电流是有方向的。(有方向的量不一定是矢量,是否矢量关键看满不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

  ⑤电流方向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正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所以电流是有高电势向低电势流动,在电源外部,是由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4)电流分类:

  按方向分成两大类:直流电和交流电。

  直流电:方向不变,如果直流电大小不变,就称为恒定电流,这是高中阶段电流知识的重点。

  交流电:方向随时间变化。

  前面讨论了电流,尤其是持续电流的形成,要求导体两端有电势差,即电压.电流强度与电压究竟有什么关系?这可利用实验来研究。

  演示

  先给学生介绍实验电路图,教师按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并请学生观察电表的正负接线柱,要求学生注意,正负接线柱的接法, 为待测电阻(定值电阻)。

  演示

  闭合S后,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观察电表的`变化,说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都随导体的电阻有关。

  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由实验得到电压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呢?

  分析:用控制变量法,先保证其中的一个量保持不变,让其余两个量之间相关,然后结合起来分析。

  保证电阻不变,调节电压,记下触头在不同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电压表测得的是导体R两端电压,电流表测得的是通过导体 的电流,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注意:这一方法可以类比数学中函数图象,用描点法来研究,启发学生思考物理与数学的联系。

  把所得数据描绘在 直角坐标系中,确定 和 之间的函数关系。

  分析:这些点所在的曲线包不包括原点?包括,因为当 时,这些点所在曲线是一条什么曲线?过原点的斜直线。

  把 换成与之不同的 ,重复前面步骤,可得另一条不同的但过原点的斜直线。

  结论:给定导体,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或者对不同导体,图象斜率是不同.相同电压下,两导体电流分别为,导体2对电流阻碍作用比导体1大,的倒数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若用一个物理量来描述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称为电阻。

  2、电阻

  (1)定义: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叫做这段导体的电阻。

  (2)定义式:

  说明:①对于给定导体, 一定,不存在 与 成正比,与 成反比的关系。

  ②这个式子(定义)给出了测量电阻的方法——伏安法.

  (3)单位:电压单位用伏特(V),电流单位用安培(A),电阻单位用欧姆,符号Ω,且lΩ=1V/A

  常用单位:1kΩ=1000Ω;1MΩ= Ω

  3、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早用实验研究了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最后得出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

  内容:导体中电流强度跟它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表达式: 注意:

  (1)式子中的三个量 必须对应着同一个研究对象。

  (2)大量实验表明,适用于纯电阻电路(金属、电解液等)。

  (三)小结

  1、不要认为在任何导体中,电流都与电压成正比,对于非纯电阻电来讲则不然。

  2、仅仅是带内阻的定义式,而不是决定式,电阻的大小不决定于电压和电流。

  欧姆定律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解欧姆定律,并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欧姆定律的探究学习,学会“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并加强了电路实验的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和实验操作,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到物理与生活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欧姆定律的概念和表达式。

  难度:实验探究欧姆定律的过程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展示: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城市夜晚灯光璀璨,霓虹灯闪烁的情景,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场景中灯光的变化,学生根据知识经验能得出变化的灯光是由电流的变化引起的。

  教师引导: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的电流是如何轻易改变的?以及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到底存在这怎样的关系?进而引出课题——《欧姆定律》。

  环节二:新课讲授

  探究实验:电流跟电阻电压的关系

  提出问题:电压能使电路产生电流,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那么,电压、电阻是怎样影响电流的大小呢?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猜想与假设:学员根据之前所学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和特点,可能会猜想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首先设计实验电路,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讨论,完成实验方案的制定。

  ①电流与电阻和电压均有关系,如何确定电流的变化是由电压还是电阻引起的?(控制变量法)

  ②如何保持电阻不变,而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电阻不变,更换电池数量或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

  ③如何保持电压不变,而改变导体电阻?(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并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④为了更好的找到规律,应该如何测量实验数据?(测量多组实验数据)

  学生根据之前学习有关电压和电阻的知识,交流谈论问题答案,确定实验方案。

  教师总结得出要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可以分成两个课题分别探究。

  课题一:控制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电压,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课题二: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改变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据此画出电路图,进行展示,并确定实验步骤。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分组合作根据电路图完成实物的连接,进行实验操作,收集多组实验数据。教师强调注意事项:连接电路时开关出于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值等。

  分析与论证: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电路中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随电阻增大而减小。

  多媒体展示:教师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欧姆对电路规律的.探究历程,以及相关人物事例。引出欧姆定律的内容。

  教师讲解: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索要学习的欧姆定律。用公式表示为,并明确各物理量单位,以及公式表达的物理意义:电路中的电流由电压和电阻共同决定,且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环节三:巩固提高

  出示习题:手电筒的小灯泡上标有“2.5V0.3A”,表示加2.5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3A,灯泡正常发光。则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时多少?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小结: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在获得物理规律的同时,感受物理探究的乐趣,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2、布置作业:思考为什么电流表不能直接连接在电源两极,而电压表可以连接在电源两极

  欧姆定律教案 8

  教学目的

  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2.会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3.通过介绍欧姆定律的发现问题,了解科学家为追求真理所做的不懈的努力,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欧姆定律及利用欧姆定律对电路问题进行计算。

  教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出示小黑板)请你分析表1、表2中的数据,看看可以分别得出什么结论。

  2.将上一问中所得出的两个结论概括在一起,如何用简炼而又准确的语言表达?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相互间纠正概括中出现的错误,补充概括中的漏洞,得到较完整的结论。

  教师复述结论,指出这一结论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

  (二)讲授新课

  (板书)二、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如果用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用伏;

  用R表示导体的电阻,单位用欧;

  用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单位用安。

  那么,欧姆定律的公式写为:

  对欧姆定律作几点说明:

  (l)此定律精辟地说出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流、电压和电阻,它们是三个不同的电学量,但它们间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定律中两个“跟”字,反映了电流的大小由电压和电阻共同决定,“正比”“反比”则准确的说出了电流随电压、电阻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教师在“跟”“正比”“反比”的字样下方用彩笔画上“ ”)。

  (2)定律中所说的电流、电压、电阻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教师用彩笔在“导体中的”“这段导体两端的”、“这段导体的”字样下方画上)。

  需要在字母旁加脚标时,I、U、R的脚标应一致。

  (3)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渗透着科学家的辛勤劳动。

  向学生介绍欧姆的优秀品质,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抓住以下三个要点:

  其一:欧姆的研究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如当时没有电流计、又没有电压稳定的电源。

  其二:欧姆不是知难而退,而是勇于正视困难并解决困难。他先后制成了相当精密的测量电流的扭秤,找到了电压稳定的电源,又经过长期的细致研究,终于取得了成果,他的这项研究工作,花费了十年的心血。

  其三:我们应学习欧姆的哪种优秀品质。

  (4)欧姆定律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电学问题的方法,如过去要知道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只有采用安培计测量的`方法,而如今,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在已知电压、电阻的情况下,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下面我们就利用欧姆定律来计算一些电路问题。

  (板书)2.应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问题。

  介绍解题的一般步骤:

  (1)读题、审题。

  (2)根据题意画出完整的电路图或某一段电路的示意图。

  (3)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4)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完整,规范)。

  【例1】一盏白炽电灯,电阻为807欧,接在220伏的电源上,如图1所示,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教师结合此题具体讲解解题步骤,并板演解题格式。

  已知:R=807欧U=220伏

  求:I=?

  答:通过白炽电灯的电流约为0.27安。

  【例2】如图2所示,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3欧,通过的电流为0.45安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由学生读题,并分析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及如何求解未知量,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

  已知:R=6.3欧I=0.45安

  求:U=?

  答: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大约2.8伏的电压。

  【例3】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伏,用安培计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安,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学生个人作练习,由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解题,然后教师进行讲评。

  在解例3的基础上,教师介绍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并说明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阻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明确欧姆定律这一电学中极其重要的规律是怎样得到的,它精确地阐述了什么问题?欧姆定律的重要意义以及怎样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的计算问题。

  (四)巩固知识

  讨论课本46页“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

  补充计算题:

  1.某电流表的电阻为0.02欧,允许通过它的最大电流为3安,通过计算回答,能否把这个电流表直接接到电压为2伏的电源的两极上?

  2.有一个电烙铁,工作时电阻丝里的电流是0.5安,如果电阻是72欧,电烙铁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

  3.家庭电路中的某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是0.2安,这时灯丝的电阻是多少欧?

  阅读课本三、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欧姆定律教案 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其涉及的单位;

  (2)理解欧姆定律,能进行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理解应用公式时要注意“同体性”和“同时性”,会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解释、推断和计算。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研究过程,从而能较熟练地运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了解电流与电压、电阻间的正比、反比关系。

  (2)初步学会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交流讨论,互相合作。

  (3)学习用数学公式来表达物理规律的方法,体会这样做的优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欧姆当年研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关系的简史,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的科学精神,同时让学生在自我实现中增强成功体会。

  二、教学重点

  欧姆定律所揭示的物理意义及其数学表达式;

  三、教学难点

  欧姆定律的实验设计及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归纳以及结论的得出。

  四、教学器材

  调光灯、小灯泡、电池组、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的.电阻各一个、导线数根等。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物理情境进行讨论,提出问题。

  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变小灯泡的亮度?小组内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的方法:

  ①改变电源的电压

  ②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

  ③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等。

  实验验证,学生观察灯的亮度的变化

  师:灯时亮时暗说明什么?

  生:电路中的电流有大有小。

  师:电路中电流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

  (二)大胆猜想,激活思维。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你猜电流的大小究竟由哪些因素决定呢?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当提示。学生联系已学内容以及刚才的实验现象,猜想:电流与电压的大小有关,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关,因为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最后,根据猜想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两者有关:

  过渡: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猜想”这两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急切盼望问题的解决,产生主动探索的动机,

  (三)设计实验

  1、课件出示思考题

  (1)根据研究电阻大小影响因素的方法,这个问题应采用什么方法研究?

  (2)选择使用哪些器材?

  (3)该实验应分几步,具体步骤怎样?

  2、学生激烈讨论,明确本问题的研究方法:必须设法控制其中一个量不变,才能研究另外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即控制变量法。

  学生讨论,提出本实验必须分两步来完成:第一步,保持R不变(确定应该用定值电阻而不用灯泡),研究I与U的关系;第二步,保持U不变,研究I与R的关系。对于第一步,改变U(用电压表测),观察I(用电流表测量),且电压的调节可通过:改变电池节数来实现(阻值为R的电阻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或者通过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移动变阻器滑片来实现。

  师生共同讨论: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比通过改变电池节数方案要好。

  3、设计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图:学生个人设计,然后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几个用实物投影进行展示,分析方案的好处和不足。

  4、学生进一步讨论:对于第二步,要研究I与R的关系,首先要改变图中R的值,可用5Ω、10Ω、15Ω的电阻。要保持U不变,可调节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示数不变。

  5、师生共同讨论:要完成以上实验,还必须测量相关数据,需要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四)分组合作,深入探究

  在此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像科学家那样兴趣盎然地开始按拟定的方案实验,边做边想边记。教师巡视,注意他们的设计是否合理,仪器使用是否得当,数据记录是否正确,作个别辅导。

  欧姆定律教案 10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2.掌握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3.理解掌握用欧姆定律分析实际问题,解释实际问题。

  4.学会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电阻的方法。

  5.进一步学会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

  6.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电源,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5欧、10欧、20欧、40欧各一只)。

  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例题投影片。

  三、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3课时(其中1课时为学生实验)。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设问:

  1.形成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2.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分析:在电路中,电压是形成电流的条件,而导体的电阻又要对电流起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越小。那么,在一段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这三个量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欧姆定律。(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今天我们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是通过保持其中一个量不变,看电流与另一个量之间的关系。

  设问:请同学们根据刚才提出的研究方法,利用我们所学过的仪器怎样来设计一个实验?(请同学们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投影实验电路图,分别介绍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作用。

  1.电阻R不变,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

  演示:按图接好电路,保持R=10欧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R上的电压,请两位同学读出每次实验的电压值和包流值,记人表1中:

  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在电阻只保持不变时,随着电阻R上的.电压的增大,通过电阻R的电流也增大,且电压与电流是同倍数增加,这种关系在数学上叫成正比关系。

  结论:在电阻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根据数学规律,我们可以对欧姆定律公式I=U/R 进行变形,得到U=IR或R=U/I 这样我们可以根据同一导体中的两个量,来求出第三个量。 ·

  4。欧姆定律来计算有关问题

  例:已知电烙铁的电阻是1210欧姆,如果电烙铁两端的电压是220伏,求通过电烙铁的电流?

  教师根据板书小结,突出欧姆定律的内容,强调欧姆定律中的“这段导体”四个字。

  (四)巩固练习:课本第90页第1、3题。

  (五)作业布置:作业本第53页(一)1—4。

  欧姆定律教案 1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答电学问题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欧姆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欧姆定律,能用其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理解欧姆定律并应用。

  三、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温故旧知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请同学一起回忆两个实验结论。

  生答:分别是当R一定,通过导体的电流I正比于导体两端电压U;当U一定时,导体的电流I与导体电阻R成反比。

  这两个结论是普遍的规律,当我们综合一下两个结论,得到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用公式表达出来就是I=U/R。这个公式就是19世纪时德国非常著名的物理学家欧姆做了大量的实验得出来的,我们称之为欧姆定律。导入课题。

  (二)探究学习

  介绍欧姆定律的内容即是:一段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U/R,请同学分别介绍三个字母的含义:U—电压,国际单位是伏特,用V表示;R—电阻,国际单位是欧姆,用Ω表示;I—电流,国际单位是安培,用A表示。

  欧姆定律是电学的`核心定律,有两条需要重点注意,分别是:

  1、欧姆定律有两个变形公式:U=IR, R=U/I(不是决定式)。

  2、在I=U/R表达式中的三个量必需表示“同一段导体”的“同一状态”;分别用实际电路图来感受理解。

  (三)巩固提升

  科学家介绍:请同学小组轮流上台分享课前搜集的有关欧姆的事迹资料。

  教师简单总结:欧姆是一名优秀的科学探究者。他在研究电流与电源和导线长度关系时,欧姆就自己动手设计了电流扭秤解决了电流测量的难题。他的代表著作是1827年出版的《伽伐尼电路:数学研究》。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非常重要,我们用一个题目来加深理解并运用欧姆定律来解决问题。

  例:一段导体的两端加2V电压时,通过他的电流是5mA;如果在它两端加3V电压,通过他的电流是多大?

  分析:已知电压和电流,是同一段导体,但是给出了这个导体的两个状态。在计算题的计算中,要有规范的步骤:我们先要画出等效电路图,要有计算表达式,接着带入数据(单位),算得结果(单位)。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说一说欧姆定律的概念和注意事项。

  作业: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好好理解体会欧姆定律,并整合好搜集到的欧姆资料,编入班级的科学家手册中。

  欧姆定律教案 12

  [教学要求]

  1、了解日心说和地心说的内容和历史之争。

  2、能再现开普勒天文三定律的内容,并能写出第三定律的代数式。

  [重点难点]

  掌握天体运动的演变过程

  熟记开普勒三定律

  [正文]

  1.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任何星球都围绕地球旋转。该学说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士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管它把地球当作宇宙中心是错误的,然而它的历史功绩不应抹杀。

  存在条件:第一符合人们的日常经验,第二人们多信奉宗教神学,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

  2.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转动。日心说最早于十六世纪,由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哥白尼认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一颗普通行星,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一年的周期是地球每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反映。哥白尼的日心说也有缺点和错误,这就是:(1)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实际上,太阳只是太阳系中的一个中心天体,不是宇宙的中心;(2)沿用了行星在圆形轨道作匀速圆周运动的旧观念,实际上行星轨道是椭圆的,速度的大小也不是恒定的。

  存在条件:地心说解释天体运动不仅复杂,而且许多问题都不能解释。而用日心说,许多天体运动的问题不但能解决,而且还变得特别简单。

  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点:天体的运动都是匀速圆周运动。

  3.冲破圆周运动天体运动:最早由开普勒证实了天体不是在做匀速圆周运动。他是在研究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资料时产生的研究动机。

  4.开普勒天文三定律:

  (1)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任何一个行星与太阳的联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3)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R3/T2=k

  [练习]

  1.关于日心说被人们所接受的原因是()

  A.以地球为中心来研究天体的运动有很多无法解决的.问题

  B.以太阳为中心,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行星的运动的描述也变得简单了

  C.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D.太阳总是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

  2.哪位科学家第一次对天体做圆周运动产生了怀疑?()

  A.布鲁诺B.伽利略C.开普勒D.第谷

  3.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A:TB=1:8,则轨道半径之比是多少?

  4.设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7天,则地球的同步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与月球中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之比r/R为()

  A.1/3B.1/9C.1/27D.1/18

  5.一探空火箭未打中目标而进入绕太阳的近乎圆形的轨道运行,轨道半径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半径的9倍,则探空火箭绕太阳公转周期为_________

  [练习解答]

  1.B2.C

  3.RA3/TA2=RB3/TB2RA:RB=1:4

  4.R月3/T月2=r卫3/T卫2T卫2/T月2=r卫3/R月3r卫/R月=1/9

  5.与4近似27年

  欧姆定律教案 13

  (一)教学目的

  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的物理意义,了解定律中各量的单位;

  2、能较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3、知道什么叫伏安法;

  4、培养运用物理公式解答物理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二)教具

  写有课堂练习题的小黑板(或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得出了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和它的电阻的关系,请一位同学叙述一下这个关系(抽中等学生或差等生不看书回答)。大家认为他说得对吗?(不足之处由学生订正)上节课我们曾经把这个关系用数学式子表示出来,请一位同学回答是怎样表示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教师: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就是将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得出的一个电学的基本规律,即欧姆定律。

  板书:欧姆定律

  2、新课教学

  教师: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呢?让大家阅读课本,请一位同学朗读欧姆定律的内容,教师板书。

  板书: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教师:欧姆定律的内容中好像比上节实验得出的关系少设了一点什么,你们发现了没有?(在说到“正比”或“反比”时,没有说“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或“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这是否意味着“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不需要保持电阻不变这个条件了呢?不是的。只有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才会跟它两端电压成正比。同样,也只有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才会跟它的`电阻成反比。定律作了简明的叙述,但暗含了这两个条件。这是对定律应注意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定律没有指明“正比”、“反比”所应满足的条件,还意味着它能适用于电压、电阻同时都变化时,电流应如何变的情形,这种情形在以后的学习中将会遇到。其次欧姆定律中说到的电流、电压、电阻都是属于同一段导体的。在后面将欧姆定律用于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时,注意到这一点是很必要的。欧姆定律的内容可以用公式来表述,请大家看看课本上是怎样表述的。(学生看书,教师板书)

  现在请大家解答下面两个问题。(出示小黑板或幻灯片。请两个学生在黑板上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两个问题均有两种解法。例如,可以先用欧姆定律解出电阻值,再用欧姆定律解电流值;也可以直接用前面比例式(1)求解。)

  问题①一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0.25伏时,流过它的电流是0.13安。如果流过它的电流变为0.91安,此时它两端的电压多大?

  问题②一个电阻箱接在电压不变的电源上。把它的电阻调到350欧时,流过它的电流是21毫安。若再调节电阻箱,使流过它的电流变为126毫安,此时电阻箱的电阻应是多大?

  教师:在解答问题①时,除了黑板上的解法外,有同学还用了另一种解法(教师板书出来)大家看都对吗?(学生答)欧姆定律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定律。但在涉及只求两个量的变化关系的问题中,直接用比例式解通常要简捷些。

  3、让大家阅读“想想议议”中提出的问题,议论一下。(学生阅读,分组议论)

  教师:为什么安培表不能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去?(学生回答,教师订正)伏特表接到电源两极上为什么不会被烧毁?(学生回答,教师订正)

  4、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在实验得出的规律的基础上概括总结出了欧姆定律。刚才大家看到,应用欧姆定律,不仅可以定量计算各种电学问题,而且还能简单明了地解释像安培表为什么不能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这类物理问题。今后学习中我们将会接触到这一电学基本规律的广泛应用。今天的复习任务首先是把定律的物理意义真正理解清楚。在作业中一定要注意解答的书写格式,养成简明、正确表达的好习惯。

  5、布置作业

  (1)工厂中车床照明灯采用36伏的安全电压,某车床照明灯工作时灯丝电阻是32欧,求通过灯丝的电流。

  (2)一段导体两端电压是2伏时,导体中的电流是0.5安,如果电压增大到3伏,导体中的电流多大?

  (3)电压保持不变,当接电阻为242欧的灯泡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91安,如改接电阻为165欧的电烙铁,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大?

  (四)设想、体会

  1、本课题教学设计的关键之一是处理好第一节的实验规律和欧姆定律的关系,使学生易于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的物理意义。特别是欧姆定律的公式为什么那样表达,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采用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再令=1的办法引出,超出初中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是不可取的;直接把公式抬出来,不说明它为什么综合概括了实验规律,就急急忙忙用公式去解题的办法,给学生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留下悬案,也是不妥当的。本教案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从实验规律出发,引出定律内容,再把定律的结论与实验的结论对比理解,说明定律既概括了实验的结果,又比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在引出公式后,由公式导出两个实验的结论,说明公式也的确是实验结论的概括。这样,学生对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的物理意义就有了切实的理解。对课文开头提出的欧姆定律是“实验结果综合起来”的才会有真切的体会。这样做的前提是在本章第一节的教学中,先通过实例运用学生在小学和中学数学学习中已较熟悉的比例知识导出本教案中的(1)(2)两式,根据第一节的内容和课时实际,不难做到。培养学生理解运用数学表达物理规律和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本章的一个重要特点。上述设计和课堂练习题的设计都有利于这种能力的培养。

  2、本课题的另一重点教学目标是初步培养学生应用欧姆定律解题的能力。“掌握欧姆定律”的教学要求是本章以至电学学完后的最终要求。这节课只应是既简单又基础的应用。由于学生已经较长时间没有涉及到用公式进行定量计算,在这一节课对解题加以强调是非常必要的。教案中采取学生先阅读课文例题,再一起概括小结解题思路方法;在本课小结中再次强调,对学生提出要求等措施来实现。

  3、由于采用了学生阅读课文的措施,这不仅有力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而且也减少了教师的重复板书,节约了一些教学时间,有条件加两个课堂练习题。这两个练习题的目的不仅在于强调在涉及物理量的变化关系时,可以用比例法巧解,而且也再一次强化了欧姆定律与实验所得的规律的一致性的认识。但对U、I、R三个量同时变的问题,仅在教师阐明定律的意义时提及,在练习题中没有涉及,留待后续学习中去深化,以免加大学习的难度。

  4、定律中的U、I、R是对同一导体而言,在本节课只需提醒学生注意就可以了。不必去讲不同导体的U、I、R要用下标区别的问题。待学习电阻的串联时,有了这种需要再提出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欧姆定律教案 14

<title>  第五节 升华和凝华</title>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懂得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二、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学会用“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在科学探究中经历与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相似过程,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

  2.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3.在同学们共同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组织、引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仔细分析,并得出真实、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

  干电池组、 2.5V和6.3V小灯泡(带座)各一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投影仪。学生3人一组:电源(电池组或学生电源)5 Ω,10 Ω,15 Ω定值电阻各一个,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基本了解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并学会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今天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接下来的这组实验。

  演示:小灯泡和电池、开关组成串联电路。

  演示一:一节干电池和2.5 V小灯泡串联发光。

  演示二:两节干电池和2.5 V小灯泡串联发光。

  演示三:两节干电池和6.3 V的小灯泡串联发光。

  同学们仔细观察三次演示小灯泡的发光情况。通过观察实验,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能告诉大家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一个灯泡,两节电池比一节电池时亮,说明灯(电阻)不变,电压大时,电流也大。同样的两节电池,2.5 V的灯比6.3 V的灯亮。电压不变时,电阻大的电流小,电阻小的电流大。那我们能不能知道电流、电阻、电压之间数量上的关系呢?

  二、新课学习

  根据同学们对电阻、电压、电流的学习,你可以大胆地猜测一下它们之间可能的数量关系是什么?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也许电阻、电压、电流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其中的两个相除或相乘会等于第三个。请你猜一猜,说一说为什么这样猜。电压不变时,电阻大,电流就小。电阻小,电流就大,可能电流乘以电阻能等于电压。

  同一个电灯泡,电压大时,电流就大,也可能电压除以电流等于电阻。同学们能有根据地推测、猜想非常好,你已经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迈出了正确的一步。接下来,同学们可以选择面前的仪器设备,想办法检验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我们要探究电阻上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必须要经历哪些过程呢?

  首先要设计实验,然后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再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论证,得出一般的结论,最后进行评估和交流。

  大家还记得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吗?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并且都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电路中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会使用吗?

  开始实验,要求探究过程中首先设计好实验。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步骤;如实填写实验数据;对自己的实验进行认真的分析、论证,客观评估自己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写出完整的探究报告,并和其他组的同学交流。

  同学们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选择2~3组同学利用投影展示自己的探究报告,并逐一讲解自己的设计思想、实验步骤,分析论证的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和大家进行交流。

  探究报告

  题目:探究电阻、电压、电流三者的关系

  猜想和假设:

  1.电流和电阻成反比。

  2.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设计实验:

  (一)设计思想

  根据我们的猜测,现在已知道定值电阻的阻值是已知的且不改变,干电池的电压值也是已知的,每节1.5 V 。把定值电阻连入电路,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的电流值,用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就可以知道电阻、电压、电流的数量关系,换用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及改变干电池组电池的节数进行多次测量,就能得出电阻、电压、电流关系的一般规律。

  (二)实验电路

  根据实验思想,画出如下电路图:

  (三)实验数据表格

  (四)实验器材

  根据实验思想及所画电路图,选择如下器材:电池组、定值电阻(三个不同阻值)、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

  进行实验:

  步骤一:按设计好的电路图正确连接实验电路。

  步骤二:先保持电池组的电池节数不变,分别将5 Ω、 10 Ω、 15 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合上开关,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将数据依次填入第一、二、三次数据表中。

  步骤三:保持定值电阻不变,改变电池组电池节数(分别为1节、 2节、 3节),合上开关,分别读取三次电流表、电压表的数值,依次填入第四、五、六次测量数据表中。

  分析和论证:

  分析由实验得到的数据:

  1.第一、二、三次测量中电压基本不变,电流随着接入电阻值的增大而减小,但每次电流值和电阻值的乘积都近似等于电压值,甚至有一次完全相同。

  2.第四、五、六次测量中,电阻的阻值不变,随着电池组节数的改变,电压表指示数值几乎成倍地增加,但每次都很接近电池组的电压。电流表的指示数也几乎成倍地增大,并且和电压增大的倍数相同。每次电压除以电流的值都近似等于电阻的值。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可以得到结论,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电流 I ,电阻 R ,电压 U 的关系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评估:

  从实验的过程和结果看,尽管数据之间不是完全吻合,但基本能反映规律,所以测得的数据和结论是可靠的。

  实验过程中不太完美的是:操作过程中读完数做记录时没有及时打开开关,可能会浪费电;在更换变阻器和电池组电池时,也没有打开开关,这也是不允许的。

  疑问:

  测量过程中,电压表每次测量的值和电池组电压值几乎相同,是否可以不用电压表测量,直接由电源电压读出来?

  交流几组之后,组织学生讨论各组的实验方案中可取与不可取的地方。在电流、电压、电阻三个量中,我们先限制其中一个量不变,来讨论余下两个量的关系;然后再限制另一个量不变,研究剩下两个量的关系,这就叫“控制变量”法。在以后的探究活动中即使遇到更多的物理量,同学们也可以尝试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这样处理可以把一个多因素的问题转变成一个单因素的问题来研究,可以为我们研究问题带来许多的方便。

  课后,同学们可以进行更充分的探讨、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探究报告。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电流和电阻的乘积约等于电压,电压除以电阻约等于电流。

  三、小结

  同学们一起来小结本节内容。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导体的电流。通过实验探究了定值电阻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四、板书设计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教案 15

  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影子游戏,在游戏思考阴影的成因。

  2.能通过探究,归纳得出光的传播规律,进而能用光的直线传播来理解小孔成像。

  3.了解光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知道真空,空气中的光速,理解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原理。

  4.了解我国古代在光研究上的成就,知道中华文明对科学发展作出的贡献。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师: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光的色彩、颜色等知识。今天我们就要开始进入新的学习内容了,在学习新的知识以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看过皮影戏了吗?做个手影游戏了吗?

  生:看过,做过了!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愿意上来示范一下手影游戏呢?越多越好,请下面同学猜猜你的影子是什么?

  生:举手…….(请学生讲解是什么?)

  师:这么多漂亮的手影啊!大家看了后有没有什么疑惑呢?下面就请大家来相互讨论交流一下,我们来看看谁提的问题最多最好!

  生:学生讨论交流。例:为什么会形成影子?手影为什么随着手形的改变而改变呢?影子为什么是黑的呢?……(若学生不提问题)/大家都没问题吗?那么就由我来提几个问题:

  1)为什么会形成影子?

  2)手影为什么会随着手形的改变而改变?

  3)影子为什么是黑的?

  师:很好,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而且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那么有没有同学来回答几个问题呢?

  生:试答……(可能部分同学能够回答出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进行新课

  师:我觉得对课本上的结论我们不能轻易相信。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吗!我们必须来验证一下。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

  生:做实验。

  师:很好,现在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请大家思考一下,该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呢?你需要什么实验器材呢?

  生:……(有一定难度,讨论时间控制好)

  师:我们可以这样来做这个实验,

  1.提出假设

  2.制定实验方案

  3.收集证据

  4.得出结论。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如果光在固体、液体、气体三种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话,是否可以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呢?

  生:可以

  师:用一个激光笔射到墙上,看到笔直的光线了吗?

  生:没有!

  师:那怎样才能显示出来呢?(给学生看图片)

  生:必须要有烟和雾!

  师:很好,我准备了一个水壶来制造水雾,(实验)大家看到了什么呢?

  生:光在空气(气体)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光在水中有是怎么样传播的呢?大家看到自己的桌上有一筒水,里面加了点化学物质,大家和我一起试试看,光在水中的传播路线是怎么样的?(学生实验)你们看到什么了呢?

  生:惊叹(现象十分明显)很清楚的看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师:这两个实验只能说明光在气体和液体中的传播情况,那么在固体中是不是也这样呢?我准备了一个果冻,我们一起来看看光在果冻中的传播情况。

  生:看不大清,勉强可以看到

  师:经过刚才的实验,你得出结论了吗?

  生: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师:很好。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事例可以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例如:穿过森林的光束;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是直的;电影院里可以看到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是直的;

  师:如果光不是沿直线传播的,而能沿曲线传播,光就能绕过物体跑到物体的后面去,那么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生:就没有影子了。

  师:所以说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呢?(课件演示)

  生: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的黑影。

  师: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后,请大家想一想:一个人从路灯下往远处行走时,他的影子的长短是如何变化的?

  生:逐渐变长

  师: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学者就对光的传播有了一定的研究!请大家看一个实验!谁能告诉我这个是什么实验呢?我们该怎么做!(示范)

  生:小孔成像。

  师:请大家也来做一下这个实验!

  生:…….

  师:课件演示小孔成像!

  师:小孔成像是我国古代在光研究上成就的体现。大家看过《宝莲灯》了吗?

  生:看过了

  师:里面有个传说“天狗吃月亮”,是不是真的有天狗把月亮吃掉了呢?

  生:不是

  师:那是怎么一回事呢?

  生:月食现象

  师:其实月食和日食是一种天文现象。那么日食和月食是怎么形成的呢?请大家看屏幕(课件演示)

  知道了日食、月食的成因后,大家就明白“天狗吃月”是一种迷信说法,所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用更多的科学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去揭穿那些迷信和骗人的小把戏。

  科学家就利用日食、月食的成因揭开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密码。

  ㈢、生活?物理?社会

  大家阅读课本上的生活物理社会的有关知识并同时思考这两个问题:

  科学家是如何来确定夏商周的年代的?

  ㈣、光速

  大家看,打开电灯,房间墙壁立刻被照亮了,光的传播需要时间吗?(…………)实际上很早以前科学家们就争论过这样的问题,那到底需要时间吗?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就做过这样的实验。

  学生阅读P101的《光速》

  应该说这个实验设计的是很巧妙的,遗憾的是没有成功,这是因为光传播的太快了。

  ㈤、光速

  知道了光速后,我们利用激光制成了激光测距仪。学生阅读激光测距仪,并思考:

  ①你知道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原理吗?

  ②激光测距技术一般应用在哪些方面?

  讨论:那能不能用声呐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为什么?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3m/s,相当于1s内绕地球赤道7圈半。

  我们还可以利用孙悟空与光比较,孙悟空一个跟斗飞行的距离是十万八千里,约5.4×104km,设翻一个跟斗用的时间是1s,则孙悟空的速度比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还是小?(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

  欧姆定律教案 16

  [教学目标]

  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引出欧姆定律;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单位及其应用。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的传授,使学生通过对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的了解,受到其刻苦钻研精神和严谨科学态度的感染和熏陶。

  [重点 难点 关键]

  重点是欧姆定律所揭示的物理意义及其数学表达式;难点是欧姆定律的实验及其设计;关键是做好本节的实验。

  [教具]

  演示用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及定值电阻(5欧、10欧、15欧各一个)、导线若干根。

  [教学方法]

  以实验引导、分析比较、讲授为主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那么,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和研究的问题。其实,这个关系早在十九世纪初时已被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经过十年的艰辛探索总结出来了,成为电学中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即后来人们所称的

  欧姆定律(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为了学习、研究欧姆定律,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试着用堂上短短几十分钟,借助于比欧姆时代先进得多的现成仪器,踏着平坦的道路重复一次欧姆及前人的.研究工作,又来学当一次科学家,行吗?(话音刚落,学生们都高兴地同声叫:行!)好!今天我们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三者间关系的方法与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一样,即先使其中一个量(如电阻)保持不变,研究其余两个量(电流和电压)间的关系;再使另一量(如电压)保持不变,研究剩下两个量的关系;最后通过分析、综合,就可总结出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一)实验与分析(板书)

  1、实验目的: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

  2、实验器材:电源一个、演示电流表一个,演示电压表一个、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一个、定值电阻5欧、10欧、15欧各一个,导线若干根。

  3、实验步骤:

  ①设计电路图和实物连接图。(出示小黑板,如图1所示,但先用两张纸分别横向盖住电路图、实物图和表格)

  操作:按照表一做三资助实验,每次都使电阻R两端电压按1伏、2伏、3伏递增。

  记录:观察电流表示数并记在表一电流栏内。

  分析:同学们对三次实验数据作分析比较后,可得“电压增大几倍电流也增大几倍”的感性认识。

  结论:当电阻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关系。(板书)

  ③保持电压U不变,研究电流I随电阻R的变化关系。(实验并板书)

  条件:在图(b)中,保持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为3伏不变。

  操作:按照表二做三次实验,依次分别接入5欧、10欧、15欧电阻。

  记录: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二电流栏内。

  分析:同学们对三次实验数据作分析比较后,可得到“电阻增大几倍电流就减小几倍”的感性认识。

  结论:当电压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关系。(板书)

  (二)、欧姆定律(板书)

  ①文字表述: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规律叫欧姆定律。(板书并讲解)

  ②公式:I=U/R(板书)

  ③单位:U—伏、R—欧、I—安(板书)

  ④说明:欧姆定律是从实验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它适用于任何情况下的电流计算。

  ⑤强调:欧姆定律公式中各个物理量只能是同一导体在同一时刻所具有的量,也就是说不能用甲导体的电压、电阻去求乙导体的电流。

  (三)、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板书)

  讲解:上述欧姆定律公式的变形反映了一段导体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知道了其中的两个量就可以算出第三个量。应特别注意,I=U/R和R=U/I属于形同实异。也就是说,R=U/I式中的R不能理解为:电流一定时,电阻R与电压U成正比,或电压一定时,电阻R与电流I成反比。因为导体电阻的大小是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决定的,所以R=U/I,只能用来计算电阻的大小,而不能用作电阻的定义式。

  三、课堂小结:

  欧姆定律是今后学习电学中常用的定律,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应掌握以下几点:①要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②要掌握欧姆定律的实验与设计;③要了解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④要掌握欧姆定律的公式、单位及公式的变形。

  四、巩固练习:

  1、按照表一记录的电压值和电阻值计算电流值。

  2、某一电阻接在60伏的电路中,其上通过的电流为2A,问:该电阻为大?若电压增大到120伏时,其电阻为多大?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注:本教案依据的教材是华东版初中物理教材。

【欧姆定律教案】相关文章:

欧姆定律教案05-24

《欧姆定律》教案04-02

欧姆定律复习教案10-31

欧姆定律教案优秀12-19

欧姆定律教案(优)05-24

欧姆定律教案[通用]05-25

欧姆定律教案15篇02-22

初中物理欧姆定律教案12-28

物理教案欧姆定律12-30

欧姆定律教案15篇[实用]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