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草原教案

草原教案

时间:2024-11-27 07:55:41 教案 我要投稿

草原教案范文集锦七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草原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草原教案范文集锦七篇

草原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按时间顺序写景的方法。

  2、通过朗读和分析,体味作品的语言特色。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渲染氛围,在品读语言中学会写作散文的方法。

  (三)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感情。

  学生分析

  学生已有前三篇写景文章的学习基础,对写景散文的语言特点、学习要点、学习方法等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本文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宜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重点难点

  (一)、学会按时间顺序写景的方法

  (二)、通过朗读和分析,品味作品优美的语言

  (三)、领悟写景成功的要领。

  导学方法:教师适当引导点拨,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积极主动地品味、感悟、思考。

  导学过程

  一、文学常识:(课前预习查阅)

  你知道俄国19世纪杰出作家屠格涅夫的情况吗?你看过他的《猎人笔记》吗?跟同学们介绍介绍。

  二、整体感知:

  1、自学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感情基调

  3、结合思考与练习二,在文中画出表示时间、景物及特点的语句。

  三、解读欣赏文本:

  1、《树林和草原》这篇散文描写了俄罗斯草原上从黎明到夜幕降临之后的美丽的景色,可以说在屠格涅夫的笔下,每个时间段都是那么地吸引人。当然“一千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那么就请大家说说,你最喜欢哪个时间段的景色吧?

  2、托尔斯泰称屠格涅夫说:“两三笔一句,大自然就发出芬芳的气息。”请你找出你最有感受,或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说说理由。请从可以从语言、情感、画面以及给你的联想等方面加以品味赏析!

  3、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有时觉得眼前的景很美,就比如说我们的校园吧,但当我们把它写下来,却连自己都感觉不到美。那为什么屠格涅夫却能写得如此逼真,引人入胜呢?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四、质疑:

  至此,你对文章内容还有什么疑惑和问题呢?提出来交流。

  五、想像拓展:

  任选一个描写片段,展开想像,把你能想到的、作者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要求用描写性的句子,比一比,看谁写得更生动(可以根据课文前面描写的景物进行补充)。

  六、小结:

  谈谈你学习这篇文章后的收获(知识、内容、写法、感情等)

  七、课后作业:

  1、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精彩的句子。

  2、观察秋天的景物,写一篇标题含有“秋”的写景文章。

草原教案 篇2

  教学准备:CD音乐、CD机、练功服

  教学目的:了解蒙古族人的性格,习俗,生活环境,以及蒙族舞蹈的风格、特点,通过学习进而掌握该民族舞蹈,达到自如展示

  教学难点:民族感觉,重点动作的掌握

  教学过程:

  1、说明本节课将要接触的民族

  2、对该民族舞蹈进行赏析并提问学生该民族的动作特点

  3、介绍该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活环境,动作特点等基本知识

  4、教师展示完整舞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5、分析音乐,单一介绍舞蹈动作中的重点、难点

  6、强调基本位置

  7、示范、讲解单一动作

  8、串连动作并提问动作所属名称

  9、带领学生结合音乐串连完整舞蹈

  10、 学生单独展示

  教学内容:硬肩、提压肩、蹉步、硬手、移重心步伐、勒马手、小马步、吸跳步、骑马步

  作业:总结本次课的优劣之处,课后进行舞蹈复习

草原教案 篇3

  教案准备

  1、斑马的图片。

  2、图画纸、炭铅笔。

  教案过程

  一、出示斑马的图片,请幼儿观察斑马的外形特征,向幼儿提问:

  1、斑马的外形有什么特征?(身上有黑白的条纹。)

  2、斑马身上的黑白条纹有什么作用?

  (一种说法是,在日光和月色的照射下,斑马的条纹可以将斑马身躯的轮廓打乱,使其形状变得模糊,不易被天敌发现,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另一种说法是,当斑马群奔跑时,斑马的花纹会让袭击者眼花缭乱,从而放弃追捕。)

  二、请幼儿利用炭铅笔,在图画纸上绘画斑马。

  教师可介绍炭铅笔是绘画和素描的'工具,并示范使用炭铅笔的技巧,例如怎样控制手的力度,绘画出不同粗细和深浅的线条。

  三、教师可指导幼儿先画椭圆形作为斑马的身体,然后画四条腿和蹄子,再画脖子和头部,最后才画身体上的黑白条纹。

  四、幼儿可丰富画面,例如两只斑马在吃草、斑马在草原上奔跑等,为图画设计丰富的背景。提醒幼儿不要用手磨擦线条,以免弄脏画面。作品完成后,教师可将作品喷上定画液作保护,防止炭粉脱落。

  五、请幼儿描述图画中的故事,并把作品展示在展览角中,供幼儿互相欣赏。

  教案建议

  教案前在美工区投放炭铅笔,可让幼儿使用炭铅笔随意绘画,引发他们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帮助幼儿熟悉材料。

  分享一下教案需要用到的关于草原上的办法图片展示:

草原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2、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描写的生活情景。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我们曾随课文一块登上过黄山,欣赏过黄山奇石,到过贵阳黄果树瀑布,领略了那里的独特风光。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画家,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同学们还想不想作一次长途旅行,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先生一起走进北国,领略一下那里的独特风光。(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同学们看到课题想知道什么呢?(生质疑)带着问题到课文中去找吧!(指名读课文)

  2、 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那些地方不明白?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生汇报学习结果)

  三、自主探究:

  1、 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疑问和感受拿到小组中去交流吧。把你的疑问提出来让小伙伴帮助你。

  2、 小组汇报学习结果,每组选一个代表汇报。

  四、品读课文:

  1、 课文读完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能用一个词来表达吗?(美)作者老舍先生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写的'呢?(景色美、人情美、语言美)

  2、 你最喜欢的是那一部分,找出来读一读,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可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一谈自己得体会)

  五、知识拓展:

  1、 出示“能力大考验”课件,请同学们选择喜欢的画面,设计解说词,再小组中交流一下,然后小组选派一个代表汇报。

  2、 为自己搜集的图片配上解说词。

  六、作业:

  搜集自己家乡的有关图片,写一段文字,想别人介绍自己家乡。

草原教案 篇5

  教学内容:《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教学目的:

  1、情感目标:学习并演唱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

  2、知识目标:了解内蒙民歌的风格,掌握其民歌特点,力求做到旋律连贯富有弹性

  3、能力目标:通过发声训练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体会气息对声音的支持,结合歌曲,以自然声区为基础,着重中声区的训练,力求做到喉头稳定发音自然流畅。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内蒙民歌《草原上生起不落的太阳》,体验民歌的艺术魅力。

  2、内蒙民歌的演唱风格和特点,能够细致完整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启发的教学法

  教 具:钢琴 教材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发声训练

  1、哼鸣训练

  目的与要求:体验头腔共鸣和声音靠前的感觉,使其获得声音的高位置。a、身体自然直立,两肩放松,吸进适量气息并注意深的呼吸支点。b、嘴唇微闭,舌自然平放舌尖轻靠下牙根,下腭放松,上下牙稍分开不要咬紧。c、哼唱时感到声音集中在鼻腔上方,两眉

  之间感到明显振动,象擤鼻涕时的感觉。d、不论音的高低,都始终保持这种高位置的感觉,这对上下声区的统一很有益处。

  2、u母音带a母音训练

  目的与要求: 练习打开头腔共鸣,获得高位置,打开喉咙形成管状,上下一致,声区统一,较好地带动a母音的练习,嘴唇微闭成“撮口”,上唇要拢住,唇尖用力,喉咙打开,上下畅通好似一根管子。

  连音训练

  目的与要求:训练声音连贯统一。注意呼吸、发声的协调配合,每条练习都一口气唱完,音量不宜过大,力求使乐句

  的线条优美连贯,富有流动感,结尾的长音要用弱----强----弱来收音,防止声音直白和僵硬。

  二、歌曲学习与演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1、作品简析:

  此曲作于20世纪50年代。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曲的旋律吸收了内蒙古民歌中的音调进行了再创作。歌词精炼,寓意深刻与曲调配合得天衣无缝,充满了诗情画意,展现出辽阔,宽广大草原的美丽景色。旋律优美流畅,富于激情,表达了草原牧民对党和祖国的无比感激之情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歌曲为两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

  第一乐句旋律以级进为主,伴以四度跳进,形成波浪式进行,句尾逐渐高涨,最后落在高音6上,加上延长,显得特别舒展,开朗,把富饶辽阔的大草原展现在人们面前。

  第二乐句基本保持了第一乐句的主体材料而形成两个乐句相互对称的乐段,第二乐句旋律起伏较大,出现了全曲的高音6和最低音3遥相呼应,使歌曲的情绪显得格外开朗,充满激情,然后以平稳的旋律进行和肯定的语气结束全曲。而结束音正是全曲的主音6,它与第一乐句的结尾6音形成八度呼应,一问一答,一唱一和,把两个乐句紧密地连接起来。歌曲采用民族五声羽调式,又鲜明的内蒙古民歌音调,遇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2、艺术处理:

  歌曲由两个大的乐句组成,且两个乐句都具有鲜明的内蒙民歌音调,舒展、开朗、悠长。演唱时可从结合平稳、均匀的气息,松弛自然的声音出发,充分展现出草原的富饶、优美、辽阔以及草原牧民爱祖国、爱党、爱家乡的思想情感。

草原教案 篇6

  教学内容:蒙古族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突出学生为主体,通过情感体验和肢体语言的融合互动,培养学生的协调交往能力。

  2、拓宽思维,丰富知识,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一个开放的空间与平台,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借助多种手段让学生在培养集体意识的同时,感受集体创作带来的乐趣,结合教学激发学生民族情感,增进民族团结。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唱歌,会创编协调大方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把握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具准备:钢琴、蒙古族服饰、课件、部分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 感受蒙古风情。

  1、导入:

  师:今天马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想知道去哪里吗?(想)我先不告诉大家,一会到了你就知道了!今天我们不坐汽车火车,也不乘飞机,那让我们一起骑上马儿出发吧!(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老师带领学生做起码的动作。)

  2、观赏课件,了解蒙古风情。

  师:我们到站了,请看!我们到了什么地方?(课件展示:蓝天、大草原、牛羊群、蒙古包。。。。。。)生:(内蒙古大草原)

  师:你看到这里有什么?

  生:蓝天、白云、蒙古包。。。。。

  师:说得好,这个美丽的地方就是蒙古族人民的居住地。你知道蒙古族吗?谁来把你知道的告诉大家?

  生:自由说。

  师: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勤劳善良,他们喜欢骑马射箭,能歌善舞。他们的饮食以牛羊肉和奶为主,他们的`服饰也很有特色,(课件展示:蒙族服饰)男女都穿宽大长袖的袍子系腰带,长筒靴,平时以红、黄色布缠头,女子盛装时戴漂亮的头饰。

  生:欣赏课件画面。

  师:更值得一提的是蒙古族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非常热闹,我们看看他们都干些什么?(课件展示:摔跤、骑马、射箭三幅图片。)你想参加吗?

  生:想。

  3、创编,声音创编同时进行。

  师:谁想来为大家表演摔跤、骑马、射箭的动作呢?

  生:试着表演创编的动作。

  师:谁能为这些动作配上声音呢?

  生:创编声音并上台表演。(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展示:摔跤:嘿—嘿—,骑马:嗒嗒 嗒嗒 嗒嗒 嗒嗒,射箭:嗖0嗖0)

  4、游戏:找朋友

  师:这些动作下面有几种节奏,这些节奏应该和那个动作交朋友呢?(出示动作名称、节奏与象声词的课件,引导学生找出相应的节奏。

  5、课件三幅画面,师选择不同画面,请学生作出相应的表演。(表演是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设计意图】1.创设情景是导入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的必须手段。我根据主题内容运用多媒体,创设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情景进行教学,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兴趣,积极参与,并能产生相关的联想、想像。2.借助观看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的课件,让学生在模仿摔跤、挤奶、射箭、赛马等动作来体验民俗的同时,进行节奏练习,以及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的培养,使之在玩玩跳跳中轻松达到教学目标。3.在体验民俗、节奏练习及即兴创编时都采用本课歌曲做为背景音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反复感受、体验蒙古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风格特征,提前熟悉歌曲的旋律,为下面的歌曲教学做准备。

草原教案 篇7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草原上的鹰能预报天气的变化,能帮助迷路的人克服困难,从而知道鹰和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3.学写生字:迎、朝、如、狂、传、碰。

  二.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草原上的鹰能预报天气变化,给迷路的人指示方向,进而知道鹰和人们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

  2.理解词语:皓月当空、劈头盖脸、眺望、或许。

  3.思维训练:指导学生概括天气变化的过程。(第二自然)

  二.教具

  有关草原的歌曲、影片,制成课件。

  三.教学过程

  1.渲染气氛,激情导入。

  (电脑出示有关草原风情的影片。)

  同学们,这就是辽阔的大草原,自古就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诗句来赞美它,一群群牛羊漫步在这大草原上,天空中有朵朵白云飘过,还有自由自在的鹰在草原的上空飞翔,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啊!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草原,去了解草原上那些可爱的鹰。(板书18草原上的鹰)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自读课文,要求:①以读汉字为主,不认识的字,读拼音;②读完课文后,给每个自然段标出序号;③从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读准字音。

  (2)分段朗读课文,回答:读后你了解到什么?

  3.逐段讲解,深入理解。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①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②鹰真的是在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说明了什么?

  (2)学习第2、3自然段。

  我们来到草原首先见到的往往是鹰,而有时鹰却并不出现在天空,这是什么原因呢?

  ①指名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

  A这一段写什么?(板书预报天气)是从什么时间开始写的?

  (板书早晨)

  B鹰的活动怎么样?(板书不飞)说明什么?(板书天气变化)

  D画出天气变化的词语,再读一读,概括天气变化的`过程。

  ②自学第3自然段,方法同第2自然段一样。(板书晚上长鸣天气好)

  默读2、3自然段,想一想,画一画:两段所写的不同情况。(时间不同,鹰的活动情况不同,天气变化不同。)

  (3)学习第4自然段。

  鹰的活动不仅与天气变化有关,它还给人们很大的帮助呢!让我们看看草原上的鹰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①自由读第4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板书指示方向)

  ②读第1句话,理解眺望,归纳句意。

  ③读第2句话,理解或许,归纳句意。

  ④鹰能直接帮助人们辩别方向吗?

  ⑤指导朗读:要用肯定的语气,读出人们在迷失方向时看到鹰的那种无比喜悦的心情。

  (4)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第5自然段:信息是什么意思?鹰给草原上人们带来了什么信息?

  4.看板书总结全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学会6个生字。

  三、教具

  生字卡片

  四.教学过程

  a)复习:轻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b)学习生字。

  1.分析字形。

  半包围结构的字:迎

  左右结构的字:朝、如、狂、传、碰。

  2.读准字音:

  多音字:朝出示朝霞课文中读zhāo,还有一个读音cháo,朝前。

  传出示传来课文中读chuán,还有一个读音zhuàn,传记。

  3.指导书写:

  a)迎:出示第1自然段的第二句话,指句读,理解欢迎。

  注意:迎的右半部分是不是卯。

  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写两个。

  b)朝:由几个部件组成?书写时注意什么?

  用朝字组词。

  师范写,学生在田字格中写两个。

  c)如、狂:说出偏旁部首的名称,注意偏旁部首的写法。

  d)传、碰:书写注意左窄右宽。

  4.领读、齐读、接龙读黑板上的6个字,中间穿插提问字的结构、词语的意思。

  c)出示投影,检查认读情况。

  d)盖住拼音读课文第3自然段,增识汉字。

  e)完成课后题:2、3。

  f)布置作业:《阅读》

【草原教案】相关文章:

《草原》教案07-01

草原教案08-08

《草原上》教案10-27

草原的教学教案01-16

藏北草原教案01-11

草原教案范文08-26

有关草原的教案07-20

《草原》的优秀教案07-26

草原放牧教案02-29

课文《草原》教案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