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幼儿园数学教案

幼儿园数学教案

时间:2022-11-29 19:06:27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儿园数学教案 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数学教案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数学教案 15篇

幼儿园数学教案 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4以内的数量。

  2、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植物花(樱桃花,油菜花,桃花,梨花,小凳子)挂图;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春天到了,桃花开了,油菜花开了,樱桃花也开了!瞧,小蜜蜂嗡嗡嗡地飞来采花粉了,你们也想当小蜜蜂采花粉吗?”

  二、游戏;学做蜜蜂采花粉。

  1、出示蜜蜂图片,让小朋友学做小蜜蜂。要求;两只小蜜蜂就是两个朋友手拉手,三只、四只分别是三个、四个手拉手。练习1至4数与量的关系。口令;一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三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四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

  2、师:“小蜜蜂采了许多花蜜,要飞回家中酿花蜜了,我们来帮帮他们找找自己的'家吧?”

  3、讲述游戏规则;操场上分别摆放的有一只、两只、三只、四只小凳。一只、两只、三只、四只小蜜蜂要分别找到相对应的凳子上坐下,不能找错,否则就找不到家了。

  4、放音乐,幼儿找相对应的小凳子。

  5、音乐停,检查小朋友找家的情况,从而巩固数物对应的知识。并对小朋友给予肯定与鼓励。

  三、活动小结。

  引导幼儿知道小蜜蜂又爱劳动又聪明,他们不仅采了很多花粉,还能准确地找回自己的家,我们要向小蜜蜂学习。

幼儿园数学教案 2

  活动目标:

  1、感知4以内物体的数量,并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实物并说出总数。

  2、能够一边操作一边讲述,能有序的整理操作材料。

  3 、增强数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草地背景。小鸡,小鸭,小猫,小狗,小兔等卡片(数量1—4)若干,小虫,小鱼,骨头,萝卜等图片各若干。

  2、小碟若干。

  活动过程:

  1、数数小动物:鼓励幼儿逐个讲述每张卡片上动物的数量,帮助幼儿获得确认物体数量的基本方法是手口一致地点数,进一步体验最后一个数字表示被数物体的总数。

  教师:草地上有许多小动物,看看他们各有几只。

  幼儿数一数说一说,草地上有1 只小黄鸡,2只小黑鸡等

  教师:用什么来表示小动物各有几只呢?

  幼儿用点卡表示小动物的数量。

  2、小动物找朋友

  教师:小动物要找朋友玩,找谁呢?小动物要找和自己一样多的.动物作朋友。

  幼儿操作,将一样多的小动物摆放在一起。

  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概括:他们都是4只小动物。

  3、喂小鸡吃食。

  *喂小鸡吃食。

  教师出示虫子。

  教师:小鸡肚子饿了,它喜欢吃什么呢?每只小鸡吃一条虫子,谁愿意来喂它们。

  请个别幼儿示范喂一只,鼓励幼儿边喂边说:1只小鸡吃1条虫,2只小鸡吃2条虫。

  *幼儿可以自主地选择活动:

  教师鼓励幼儿先数数每张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再喂食物,边喂边说:例如:4只小鸡吃4条小虫子。

  *送小鸡回家。培养幼儿从小养成有序整理学具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师:喂鸡吃饱要回家了,我们先把小虫子放到小碟子中,再把小鸡放到盘中。

  3、换组活动。

  4、唱儿歌活动结束。

  儿歌:《数小鸡》

  鸡妈妈数小鸡,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一只小鸡在吃米, 两只小鸡抢东西, 四只小鸡叽叽叽, 躲在妈妈怀抱里。

幼儿园数学教案 3

  活动目标:

  1. 学习20以内自然数列的倒着数。

  2. 初步体验倒着数越数越少的规律。

  3. 发展逆向思维,为学习减法作准备。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串珠、数字拼板”;自制20层楼房挂图。

  2. 学具准备:“串珠、数字拼板”;数字卡片11-20;“娃娃家”里的餐具、点心;日历、铅笔等若干。

  3. 《操作册》第4册第23-24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小火箭。幼儿一边念儿歌,一边做相应的动作。

  2.集体活动。

  ①复习10以内的倒着数。

  创设情境:大树妈妈春夏秋冬有4件不同的衣服,春天树叶发出嫩绿的`枝芽,她就换上浅绿色的衣服。秋天叶子变黄了,她就换上浅黄的衣服。我们一起顺着数和倒着数表演树妈妈换衣服吧!

  教师和幼儿一起出示双手(握拳),春天长叶子,从1-10顺着数;秋天叶子凋谢了,倒着数10-1。

  ②学习20以内的倒着数。

  继续创设情境:秋天来了,树妈妈的叶子一片一片掉下来了,第掉下一片树叶,串珠宝宝就拿掉自己的一颗珠子。教师出示教具“串珠、数字拼板”中的数字卡和串珠卡,将数字卡片和串珠卡片按20-11的倒着摆下来,一边摆一边和幼儿一齐从20数到11。

  摆好后请幼儿观察,说出从20-11串珠的排列有什么规律。从上往下看,串珠一排比一排少,数字一排比一排小。引导幼儿说出倒着数时的来越小。

  出示20层楼房挂图,上楼顺着数,下楼倒着数,初步感受20以内的倒着数。

  3.分组活动。

  第一组:数物品。幼儿数“娃娃家“中的餐具,如小勺、小碗、教师自制的点心等。顺着数:一个一个添上,共有几个。倒着数:一个一个去掉(吃掉、拿走),还剩几个。

  第二组:算日子。幼儿拿出日历,计算日期,可用数字卡帮助标记天数。如顺着数:从当天数到下一个节假日或生日,还有几天。倒着数:再从那个日期倒着数回到今天。

  第三组:操作“串珠、数字拼板”,将串珠与数字从20-11排序。

  4. 游戏活动。

  游戏“跳房子”。在场地上画出房子辛辛苦苦标上数字。幼儿4-6人一组,玩“跳房子”游戏,体会1-20正、逆排列。

  5. 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附儿歌:

  小火箭小火箭,真厉害,一飞飞到蓝天上!发射火箭啦——10、9、8、7、6、5、4、3、2、1,发射!

幼儿园数学教案 4

  设计意图

  第一、为了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区别和理解10以内的单双数,我以找朋友游戏情景导入、

  第二、运用PPt操作,来让幼儿知道一组物体假如两个两个数,数到最后正好数完的是双数,数到最后还剩一个的是单数、

  第三、让幼儿通过寻找感知、利用学具独立操作、游戏活动认识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第四、让幼儿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延伸到超10数的单双,拓宽知识面,发展幼儿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利用直观教具引导幼儿理解单双数概念,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认识10以内单双数、

  2、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

  3、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10以内单双数

  2、难点: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

  活动准备

  1、在教室里放置一些成单成双的物体、

  2、小动物、小圆点、数字宝宝的家一张,小圆点1一10卡片人手一份,数字卡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导入、

  师:小朋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我们来玩找朋友的游戏,好吗?通过找朋友游戏知道2个2个找到朋友的是双数,没找到朋友的数是单数、

  2、引出单双数概念,运用直观教具操作活动来引导幼儿认识区分单双数技能、

  a、师:今天还有许多的小动物也想来玩游戏了,看看都有谁?

  幼:小猴子、

  师:小猴有几只呢?

  幼:4只、

  师:那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师:小鸡有几只呢?

  幼:5只、

  师:那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师:现在天上又飞来几只小乌?

  幼:6只、

  师:那可以数字几来表示?6来表示,那谁是单数?谁是双数?来看看,这里小猴可以两个两个圈在一起,能找到好朋友的就是双数、像小鸡两个两个圈到一起后,还多出一只小鸡找不到朋友的叫单数、

  师:小动物也来参加我们的游戏啦,有哪些小动物呢?单数的小动物找到单数的家,双数的小动物找到双数的家、师上前操作、

  b、师小结:我们两个两个找朋友小动物都找到家了、

  c、数字宝宝也想来参加我们的游戏,也请你帮数字宝宝送回家,好吗?

  请小朋友帮数字宝宝送回家、

  3、通过幼儿实际操作更深理解单双数的含义、

  a、师:小朋友们,你们每个人椅子边都有一合卡片宝宝,小耳朵听,快快快,快快拿出单数来、小朋友听数拿出卡片来、

  师:快快快,请你找出双数一,让幼儿再次领会单双数的含义、

  4、引导幼儿实际操作

  师:今天我们又有一些新的游戏等着大家了,新的游戏都放在后面,请小朋友们有序地操作哦、

  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总结上面所学区分单双数技能,进一步巩固如何区分单双数、

  师:老师现在为小朋友展示最后一个游戏,请小朋友向前操作,幼儿在机前引导幼儿,为单双数数字宝宝打钩、

  师:小朋友们认识单双数还能用我们的歌声来表现对吗,来我们唱起来吧!在歌声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1、本次活动以游戏开始,在游戏中结尾,整个活动贯穿于一系列动静交替的游戏中,并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比较好的掌握了单双数,丰富多样的形式使抽象的数学变得生动,形象,让幼儿更容易接受,更喜欢学习、

  2、整个活动条例还是比较清晰、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来学习单双数,并运用了观察法,操作法,游戏发,归纳法,特别是操作法的'运用,是突破教学重点的一个有效方法,幼儿可以通过自己亲手操作,再加上老师的合理引导、达到了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

  3、幼儿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教具的运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基本能独立完成,在操作中,幼儿能自己动脑筋探索,获得经验,多种智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4、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达成很不理想,第四个大环节,只有极少数幼儿能根据归纳出的单双数规律,准确说出20以内的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直接运用卡片来判断很抽象,幼儿不易掌握、应该还是先要投放学具让幼儿操作、怎样才能让幼儿准确的掌握任意一个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是我下一步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幼儿园数学教案 5

  活动目标:

  1.在操作实物的基础上,理解5的分合。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

  2.尝试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3.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4.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重难点:

  在操作实物的基础上,理解5的分合。

  尝试用数字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1.课件、一个信封、5个花生。

  2.操作卡片1张、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游戏“碰球”(复习4的组成)。

  二、点数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个小礼物,我们拿出来看看。是什么呀?

  老师给了小朋友几个花生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幼儿在小椅子上进行点数。(数完后花生收起来)

  请个别幼儿说。

  三、幼儿第一次操作。

  1.出示课件。

  师:5个花生我要送给方形宝宝和圆形宝宝,该怎样分呢?它们合起来又是几呢?我们小朋友拿着花生去试试,好不好。

  2.幼儿进行操作。

  (1)师:“你是怎样分的?”

  个别幼儿说。(根据幼儿讲的出示相应的课件)。

  (2)“和她分的'一样的小朋友把手举起来,你们真棒”。

  幼儿读分合适式。

  (3)师:还有谁跟他们分的不一样。

  个别幼儿说。(分的一样的幼儿举起手)

  (4)“老师将小朋友分的整理了一下,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所有的分合式,幼儿集体读一遍。

  四、根据顺序进一步理解5的分成。

  师:老师也想来分一分,如果我方宝宝分一个,圆宝宝该分几个呢?(出示相应的课件)

  师:方宝宝分2个,圆宝宝几个?(3个),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前面多了一个,后面就要少一个,后面的跑到前面来了)

  幼儿集体读分合式。

  五、幼儿第二次操作。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5的分成,老师要来考考你们。(出示幼儿操作材料课件)

  (1)认识圈里和圈外的标志。

  师:小动物要玩套圈的游戏,你们看这个表示圈怎样了,(套住了),那这个呢?(没有套住,掉在外面了)。

  (2)教师示范一个作业。

  师: 小猪拿几个圈玩游戏的,(5个),套住几个圈,用数字几表示,(写上数字),掉在外面几个,用数字几表示(写上数字)。

  (3)进一步理解5的分和。

  师:5个圈分成了几和几,它们合起来是几?(幼儿说)

  (4)讲要求,幼儿进行操作3个作业。

  师:其他小动物又套了几次圈,套中了几个,几个落在外面,我们数一数,用数字记录下来,好不好!

  幼儿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六、评价幼儿的作业。

  (1)幼儿互评。

  (2)教师集体评价幼儿的作

  根据幼儿自己分得结果,结合课件整理巩固复习5的分成的几种方法。

  活动反思:

  在今天开展的数学《学习5的组成》中,我请幼儿用拿5颗花生,然后将花生分成两份摆放到作业单上,每次分得要不一样。分完后检查是否有重复或漏分的现象,最后将分得结果记录下来,然后说说自己的结果,交流分享。通过这种有趣的实物操作,幼儿自然而然地了解了5的组成。接着我让幼儿们一起观察、讨论,发现规律,说说怎样能更快地记住数的组成,在肯定幼儿想法的同时,我进一步引导幼儿讨论说说那种方法更好、更简单易记,找出最佳的方法。在这样的动手操作中幼儿不仅掌握了5的组成,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创新的意识。

  小百科:5是4与6之间的自然数,是第3个质数,它还是圆周率的第4、第8、第10位小数。

幼儿园数学教案 6

  活动目标

  1.尝试看情景图片编应用题。

  2.学习8的第三、四组加减,进一步理解两个部分数的交换关系。

  3.提高分析、推理能力、思维的灵敏性及尝试精神,锻练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活动准备

  1.数学卡

  2.图片:树叶飘零的大树,树叶8片(有大有小),小猴吃桃;有云朵的天空。

  3.白兔图片一个,8以内数字若干,7以内的加减算式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习7以内数的加减。

  1.游戏:开火车

  教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坐火车去游玩,你们高兴吗?

  那我们的火车几点开?

  2.老师出示式题卡

  教师:我们的火车几点开?

  (如3+1=,6-2=,0+4=……)

  幼儿:我们的火车4点开。

  (幼儿随音乐做开火车的律动)

  3.游戏:又有香蕉又有梨(复习8的组成)

  教师:你们看主人用什么来招待我们小朋友的呢?

  教师:又有香蕉,又有梨,5根香蕉,几只梨。(举数卡5)

  幼儿:又有香蕉,又有梨,5根香蕉,3只梨。

  教师:又有香蕉,又有梨,7根香蕉,几只梨。(举数卡7)

  幼儿:又有香蕉,又有梨,7根香蕉,1只梨。

  二、看情境图学习8的第三、四组加减

  教师:小朋友们表现的很好,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还有什么题目吧!

  1.出示情境图:一棵落叶大树,学习8的第二组加法。

  (1)教师: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呀?(大树)秋天,大树落叶子了,我们一起看看地上落了几片树叶?(5片)风一吹,又落下了3片树叶,那么地上一共有几片落叶呢?(8片)

  你用什么方法算的`?

  (幼儿尝试回答:5片和3片合起来是6片树叶,或说出:用加法算出来的)

  (2)列成算式怎么列呢?(幼儿:5+3=8)

  这式子中的数字5.3.8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幼儿尝试回答"5"表示先落下的5片落叶,"3"表示又落下的3片树叶,"8"表示一共落下的落叶数量。

  (3)教师:我们再看看这8片落叶一样大吗?

  (不一样,有的大些,有的小些)几片大一些?(3片)几片小一些?(5片)

  现在我请谁来根据这件事情编一道加法应用题,要跟5+3=8不同。

  (4)幼儿尝试编:地上有一些落叶,3片大一些,5片小一些,地上总共有几片落叶呢?

  (5)教师:刚才小朋友编得很好,谁来列式呢?(幼儿3+5=8)这式子中的3.5.8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教师指5+3=8、3+5=8两道式子,引导幼儿观察异同,幼儿尝试找规律。

  (6)教师小结:以后只要看到两道加法算式,加号前后的两个数字相同只是互相换了位置,

  他们的得数是不变的,是相等的。

  2.学习8的第三组减法

  (1)教师:树叶落下来了,白兔姐姐很爱劳动,她来拾落叶了,

  你们看看,8片落叶被白兔姐姐拾去5片,还剩下几片落叶呢?

  (列式8-5=3,式中的8.5.3分别表示什么?)

  (2)教师:看到了这道式子,你想到哪道式子呢?

  谁能用图片上的事情把8-3=5编成应用题呢?(幼儿编)

  3.学习8的第四组加减法

  (1)教师:小朋友编得真好,你们看图会编了,我这儿还有几幅图,谁来帮我编一编?

  (2)小猴吃桃"情景图:

  图上一只小猴,前面8只完整的桃子,旁边4只桃核。

  幼儿列式:8-4=4B看图示编题,幼儿编:天上有4朵云彩,又飘来4朵,天上一共有几朵云彩?

  幼儿列式:4+4=8

  4.编题

  教师:好,现在我们不看图,自己动脑筋想一件事情来编编看,这六道式子随你编。

  5+3=8,3+5=8,8-5=3,8-3=5,8-4=4,4+4=8)

  三、幼儿作业

  教师:小朋友编得真好,你们一定还能完成下列作业。

  1.填空格、列算式。

  先填出空格里的数,再根据组成式用三个数列出四道加减算式题。

  2.吹泡泡。

  算算泡泡里的算式,给得数是8的泡泡涂黄色,得数是7的泡泡涂粉红色。

幼儿园数学教案 7

  活动目标

  1.能够正确区分基数和序数的不同,加深对自然数概念的认识。

  2.发展幼儿的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数学:[1-43] 数数, [1-44] 数数 ,[1-38] 数数

  2每组一套数量分别是1—5的动物卡片。

  3.彩色笔。

  教学具图片

  教学具图片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课件:[1-38] 数数

  以请动物做客的口吻,引出课题:复习点数。

  二、展开

  1、请幼儿分别点数每张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是什么动物?并按照数量多少进行排序。

  (1)排在第一的卡片上是谁?有几只蝴蝶?

  (2)3只小狗排在第几?(从小花这边数)

  (3)从大树这边数5只小狗排在第几?

  小结:卡片上的小动物排在第几是有变化的,从不同的方向数,结果是不同的;

  但是,卡片上的小动物的数量不论排第几,数量是不变的。

  2. 请幼儿为自己的印章卡片排队。

  问:“排在第1的卡片上有几个?”从另一边数,这张卡片排在第几?

  依次提问,使幼儿进一步区分基数和序数。

  3. 教师再次总结:有几个表示物体的总数,无论从哪边数,总数不便;

  “第几”表示物体排列次序,从不同的方向数,第几是会变的`。

  三、利用数学卡的练习,巩固基数与序数。

  1.数学:[1-43]

  数一数海里的鱼,并正确连接对应的骰子。

  2.数数:[1-44]

  数一数各种小动物的个数,以对应的数量进行涂色

幼儿园数学教案 8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的孩子都是村上的,而且还是个混合班,但还是对青蛙也都有一定的认知,特别是在模仿青蛙声音的时候,可以做到惟妙惟肖,在数学这一领域,却是个很大的弱点。因此,为了激发她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把孩子们感兴趣的实物结合数学知识一起学习,能达到不一样的效果。

  活动目标:

  1、学习6以内的加法。

  2、能惟妙惟肖的把青蛙的声音给表现出来。

  3、学习用顿音和停顿表现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诙谐。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6以内的加法

  2、学习用顿音和停顿表现歌曲,感受歌曲的欢快、诙谐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青蛙笑》,幼儿用书《美好的乡村》

  2、教师自制大图(池塘中有几片荷叶和荷花)

  3、折纸青蛙6个(其中有一只大一些,做青蛙妈妈)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师:小朋友们,看一下,老师手中的朋友是谁呀?

  生:青蛙

  师:对了,是青蛙,那你们知道青蛙生活在哪里吗?它平时吃什么?谁可以模仿一下青蛙的叫声?

  生:青蛙是害虫,生活在河里和池塘里,还有在稻田里。它的声音是呱呱呱。

  师:小朋友们真棒,把青蛙的声音模仿的真像,老师现在带着大家一起去池塘边看看,看一下池塘里有多少是青蛙?看谁的眼睛最仔细观察了。

  二、看看说说

  1、教师出示大图,通过摆放青蛙表现出一个算式情境。先将这个情镜描述一下,然后口述算式,得出一个数。如:五只青蛙在荷叶上,“扑通”又有一只青蛙跳上荷叶,现在有几只在荷叶上?为5+1=6

  2、教师在大图上摆放青蛙,幼儿根据教师摆放的情境进行口算。

  3、请个别幼儿尝试在大图上摆放青蛙,并请其他同学来进行口算

  4、幼儿完成幼儿用书《青蛙有多少》的练习,并进一步学习6以内的'加法练习

  三、学唱歌曲《青蛙笑》

  1、教师播放录音磁带《青蛙笑》的第一段,幼儿一边翻看幼儿用书 《青蛙笑》,一边欣赏

  2、学唱歌曲,注意唱出歌曲中的顿音和停顿的地方(要求唱出欢快、诙谐的感觉)

  3、教师和幼儿进行情境式的表演(教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演青蛙宝宝)

  4、结束课堂

  教学反思:

  在教学《青蛙》这一活动时,先引导幼儿回想起青蛙的特征,并了解青蛙的生活常态和模仿青蛙的声音,让幼儿学会青蛙的基本知识,并在模仿中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为下一环节打下一个基础,通过看大图,贴一贴,创设情景,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并学会描述这个情景,再刚开始的时候,只有几个能力比较强的孩子会,经过几次的练习和幼儿自己在大图上摆放和编题,带动了很多幼儿也学会编题和列示,特别是在幼儿用书上的练习,除了几个年龄相差太大的跟不上,基本上都完成的比较好,根据课堂反馈信息来看,幼儿知识掌握的都比较好,由此可见,数学课堂上引导幼儿多运用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幼儿学好数学的重要途径。另外,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如果将生活实际加进去,合理地运用动手、动口、动脑操作,可以帮助幼儿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把幼儿难于理解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进而大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发展幼儿的数学素质和能力。

幼儿园数学教案 9

  一、活动目标:

  1、学习20以内数数,探索按群计数(成组数数)的方法。

  2、发展按群计数的能力,锻炼思维的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糖果图片、幼儿人手1份雪花片(20个)、小棒20根、管道积木若干。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师:(课前问好)小朋友们好,看一看今天有这么多的美女老师们,和她们打个招呼吧。幼:美女老师们好!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新的内容(按群计数),什么是按群计数呢?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探究一下!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了好多糖果一起分享,但老师不知道一共多少个,想让小朋友一起来帮忙数一数,我请一个小朋友上来帮我数一数一共有多少颗糖果。XX小朋友是用1颗1颗数的方法,一共15颗,那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方法?XX:还可以2颗2颗数,2、4、6、8、10、12、14,14添上1是15,一共有15颗......(幼儿表达不同数法)1颗1颗数、2颗2颗数、5颗5颗数、10颗10颗数。

  幼儿大胆站起来说出自己的想法。(2个2个数,3个3个数,5个5个数,10个10个数)幼儿上台演示操作计数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演示了不同的方法,有的说2个2个数,有的说5个5个数,那到底哪种方法更快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自己探索一下吧!

  2、比较不同数数方法的快慢。

  (20根小棒:白色5根,橘色5根,蓝色5根,紫色5根;雪花片:粉色5个,蓝色5个,绿色5个,黄色5个)师:现在小朋友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一份雪花片,怎样才能数出来有多少个呢?现在请小朋友先用自己猜想的方法数数,再用其他小朋友的方法数,比比哪种方法数得快。

  幼儿数数前,师提示幼儿:想用几个几个数的方法数,就将其摆成一行或一堆,然后再数。你们发现哪些方法数得快呢?

  幼儿分组:一组用1个1个数的方法,二组用2个2个数的方法,三组用3个3个数的方法,四组用5个5个数的方法。五组用10个10个数的方法。师:哪一组的方法最快?幼:第五组。师:现在请小朋友互相换一种方法来看一看是不是快。(第一组3个3个数、第二组1个1个数、第三组2个2个数、第四组10个10个数、第五组5个5个数)比一比看哪组小朋友先数完。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总结出2个2个数、5个5个数、10个10个数都是很快的方法。

  师:那有没有不用数就能看出来几个雪花片?

  (雪花片:粉色5个,蓝色5个,绿色5个,黄色5个)XX小朋友:每种颜色有五个分行排列一共有20个雪花片。师:小朋友观察的很仔细,依次分行排列是不是就能很直观的看出来一共有多少个了。

  (总结2个2个数比1个1个数快,3个3个数比2个2个数快,5个5个数比3个3个数快,10个10个数比5个5个数快)3、游戏:比一比谁数的快,巩固按群计数的方法。

  师: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拿出20根小棒用自己的计数方法进行比赛,看谁先数完。如有幼儿用自己的方法快速的`数完请其说一说你是怎么数的?师说开始,数的最快的小朋友并给予小贴画的奖励。请不同方法的小朋友把自己的方法演示给大家看。

  现在和老师来进行比赛,师用一根一根数,全体小朋友用一种(2根2根数)按群计数的方法。师:你们的方法真快,咱们在一起用5根5根(10根10根)的方法数数吧。

  四、活动延伸: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了按群计数,回到家我们能不能数数家里有多少只鞋呢?用两个两个数的方法数一数你们家有多少根筷子呢?

  五、小结:

  什么叫按群计数?(不是以单个物体为单位,而是以数群(物体群)为单位。如:以2为单位就是2。4。6。8。10;以5为单位计数就是5。10。15。等2个2个数比一个一个数快,5个5个数比2个2个数快,10个10个数比5个5个数快。

幼儿园数学教案 10

  活动目标:

  1.括图形间的两个相同点,并会用标记进行记录。

  2.在找图形活动中体验包含关系。

  3.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答。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中大的红圆、小的红圆,大的红正方形;的绿正方形、小的绿正方形,大的绿圆;大的蓝三角形、小的.蓝三角形,小的蓝圆。标记卡片(大小标记、颜色标记、形状标记),画好的“房子”。

  2.幼儿人手1份:幼儿用书的几何图形片、第9页《数物拼图》、第14页“看标记贴图形”,第22页《连一连、圈一圈》、第23页《给图形做标记》的操作材料,不干胶材料,彩色水笔。

  活动过程:

  (一)游戏“按标记找图形”。

  1.教师出示图形片(大的红圆、大的红正方形,大的绿圆)和房子,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这里有哪些图形?每个图形都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说说图形的大小、形状、颜色)它们有相同的地方吗?这是图形的家,住在一起的图形必须有两个地方是相同的,想一想,哪两个图形可以住在一起?

  教师请个别幼儿操作。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验证。

  教师:住在一起的图形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标记来表示它们相同的地方呢?

  3.教师出示各种标记,引导幼儿用标记记录每组图形的相同点。

  4.师幼共同检查。

  (二)概括图形间的相同点。

  1.教师有选择地出示两个标记(如大标记和圆标记或红标记和方标记等),幼儿按标记选择相应的图形。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同样的两个标记,可以找出不同的图形片。

  (三)幼儿操作。

  1.第一、二组:“看标记贴图形”。

  教师:看看图上有什么标记,请小朋友按照标记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图形贴在空格中。

  2.第三、四组:给图形做标记。

  教师:看看图中的两个图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请你用标记把相同之处记录在空格里。

  3.第五组:“数图形”。

  教师:小朋友要仔细地看图,数数每幅图里面藏着几个图形。请你在正确的数字上画圈。

  4.第六组:数物拼图。

  教师:请小朋友按数字找实物卡片,找到后将实物卡片与相应的数字拼在一起。

  (四)。

  教师展示“给图形做标记”的作业单,引导幼儿验证所做的标记是否包含2个图形的共同特征。

幼儿园数学教案 11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6,理解6的实际意义。

  2.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正确使用、整理操作材料。

  3.学习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1、大数卡1、2、3、4、5、6各一张,数码箱人手一个(用废旧茶叶盒包装,两面贴圆点,上面有一个插钥匙的小口),钥匙若干(用硬卡纸做),瓶子人手一个(瓶身上贴有动物,瓶盖上有数字),豆子每桌一小盒,6只口哨卡片。

  2.用积木搭的房子几间,每间房门上贴一个6以内的数字。

  活动过程:

  一、我们一起开火车到数字城去旅游,准备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出示数卡5)

  幼:嘿嘿,你的火车5点开。

  师:嘿嘿,先上几位小客人?(出示数卡3)

  幼:嘿嘿,先上3位小客人。依次上完。

  二、开火车到数字城

  1.认识数字6。

  数字城派一位数字朋友欢迎大家,看看是几?(出示数卡5)数字5说,欢迎大家到数字城,请大家坐下来。听说来了许多小朋友,数字城又有朋友来看大家。(出示6只口哨卡片)认识6,像什么?可以表示什么?

  2.到了数字城,就要玩数字游戏。

  (1)看数字拍手;

  (2)看数字学兔跳;

  (3)看到6蹲下来。

  3.给数码箱找钥匙。

  数字城里数码箱上的钥匙拉乱了,想请大家帮忙给数码箱找钥匙。每人一个数码箱,三把钥匙,数码箱的两面都有圆点,钥匙的两面都有数字,一个数码箱只有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将配套的钥匙插到数码箱的钥匙口。请幼儿讲述自己找钥匙的结果。

  4.帮豆宝宝搬家。

  数字城为了感谢大家帮忙给数码箱找到了配套钥匙,送给每位小朋友一个瓶子作礼物,瓶子上有小动物,豆宝宝看见了,心里可喜欢了,也想住在动物瓶里,我们一起帮豆宝宝搬家,瓶子上有几只小动物,就住几个豆宝宝,不能多住,也不能少住。豆宝宝在里面好开心,但不知道住的是几号瓶,我们看清房间号帮它关上房门(有几个豆宝宝,就盖上贴有数字几的瓶盖)。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5.找房间。

  天黑了,我们要在数字城住下来,这有几间房子,看看是几号房?房间号是几,就只能住几位小朋友。住进去后可请小朋友自己数数验证一下。

  天亮了,小朋友该回家了,我们坐汽车回去。(放音乐)

  活动反思:

  首先,本活动从目标制定到活动设计都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从开火车到数字城旅游、玩数字游戏、给数字城的数码箱找匹配的钥匙、帮豆宝宝搬家等一系列游戏活动中,如同过关斩将,孩子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数字城的“任务”,也达到了教学目标。

  其次,活动中盒子两面都有圆点,钥匙两面都有数字,对个别幼儿来说难度较大,可设计成数码箱的圆点及钥匙上的数字有两面的`,也有一面的,这样既可兼顾群体需要,又能满足个体差异。

  另外,给豆宝宝搬家,也可设计成搬家——关门——贴房间号。这对幼儿来讲又增加了难度,所以要根据幼儿发展水平而定。

  活动评析:

  整个活动都是以游戏的形式串联起来,通过游戏及动手、动脑、亲自操作去感知、体验、理解、建构知识,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活动的设计体现了教师的新知识观,符合《纲要》的教育理念,即情境化、过程化、活动化的特征。注重动态的活动(而非静态知识);注重建构知识(而非掌握知识)。

  教具、材料的准备丰富但不昂贵,注重利用废旧材料和当地自然资源。如数码箱是用纸盒(茶叶盒、药品盒、月饼盒等)包装成的,钥匙是用废纸盒剪的,动物瓶是收集的果酱瓶或饮料瓶,稍一包装、加工就很精致。

幼儿园数学教案 12

  活动目标:

  1、学习6的减法,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2、知道算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能用语言完整表达。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环境创设:

  人手一张6以内的数字卡、汽车图。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习6的减法。

  活动难点:

  能正确表述算式中表示的数量关系。

  活动过程:

  一、游戏碰球

  复习6以内数的组成

  二、学习6的减法

  教师说明玩法:

  幼儿当小司机、老师当警察,玩开汽车的游戏。要求幼儿根据“警察”出示的红绿灯进行开汽车。

  先请6辆汽车上前,开走一辆,还剩几辆?要求幼儿列式,并引导幼儿说出算式中各数表示的意义。

  列式6-1=5

  以此游戏让幼儿学习掌握6的`减法。

  教师出示6的减法题

  6-1=5 6-2=4 6-3=3 6-=2 6-5=1

  让幼儿完整读

  三、游戏:开汽车

  幼儿每人手中拿一张1—5的数字卡,看教师出示的题目如教师出示:6-1=,手中拿数字5的幼儿出来开汽车。

  让幼儿互相交换手中的卡片后再次进行游戏。

  教学反思

  我觉得,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

幼儿园数学教案 13

  活动目标

  1.能使用不同长度的测量工具在地图上沿直线测量,学习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

  2.能在表格里记录测量的结果,并进行比较。

  3.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据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中国地图,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朝鲜族娃娃图片

  2.小棒,回形针

  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教师出示四个民族娃娃图片,让幼儿猜猜他们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朝鲜族)

  (2)请幼儿在地图上找找他们的家乡在哪里?(在广州,呼和浩特,拉萨,乌鲁木齐和长春)

  (3)这些娃娃都非常想去首都北京,但是他们也想知道北京到底距离他们有多远。你们能帮助他们吗?

  2.幼儿操作并记录。

  (1)在地图上寻找中国首都_北京的位置。

  (2)讨论:可以用什么工具来测量?(小棒,回形针)

  (3)怎样测量?测量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测量时要收尾相连。即使用的工具头要和起点对齐,然后测下一段时工具的头和上次的尾要紧接住,就是首尾相接,这样才能测得准确。

  (1)教师出示记录表,让幼儿学习记录方法。

  小结;记录表上有变的格子是我们画选用的.测量工具,左边的格子是记录测量的数据。

  (5)幼儿分别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3.比较结果测量。

  (1)师:请问使用回形针测量的结果是什么?使用小棒测量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2)师:我们用两种不同的测量工具测每个小朋友到北京的距离,测出的结果是一样的吗?你能发现其中的什么秘密?

  小结:测量同一样物体时,测量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测量工具越短,测量的次数就越多。

  活动延伸

  在区域中继续提供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记录表格测量周围的物体,如桌子的长度、植特的长度等。

幼儿园数学教案 14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

  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逻辑思考能力。

  2)让他们学会通过思考与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数

  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教学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准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预测提问环节所需要的使用的时间。多媒体课件,火柴棒,小奖品。

  教学过程:

  课前先向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生活例子。讲一个小故事,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通过小故事起到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火柴游戏,层层导入:

  同学们还想知道知道数学更多有趣的故事吗?今天我们来一起玩一个与数学有关的趣味游戏好吗?

  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演示摆法。

  1、下图是用24根火柴杆排成1大1小两个正方形,只能移动其中的4根火柴,要使其变成3个正方形,你会吗?

  2、六角星变菱形用18根火柴摆1个六角星(见图)。请你移动其中的6根火柴,使六角星变成6个面积相等的菱形。你知道应该怎么移动吗?

  3、用12根火柴杆,组成4个连靠在一起的单位正方形,如下图。游戏要求:

  (1)试试看,移动3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2)恢复原状,再试试看,移动4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答对进行适当的奖励),并进行分析,然后逐渐深入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结合生活,小组互动。

  此环节分为四个小部分:

  1将学生分成几组,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2从日常生活出发,模拟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

  3最后进行统计,对表现最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4、对相关题目进行详细的解释,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具体如下:

  数学谜语: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解析:“一”字、加号“+”、再来一个“一”字,

  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二”,而是“王”。

  谜底是:王

  2.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解析:“一”字、减号“-”、再来一个“一”字,

  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零”,而是“三”。

  谜底是:三

  3.+-×(打一成语)

  解析:把支分解开即为“+、-、×”)

  谜底是:支离破碎

  4、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谜底是:口(意为“只”少“八”)

  5、成绩是多少?(打二个数学名词)

  解析:学习成绩是用得分的数目计算的。问“多少”,可以换一个说法,改问“几何?”在中国古代数学书里,问一种物品有多少个,总是问“物有几何?”直到现在,有些地区的方言里,买东西问价钱,还是说“几何?”所以,问“成绩多少”,等于是问“分数,几何?”

  谜底是两个数学名词:分数、几何.

  二、探究拓展题:

  4、现在小明一家过一座桥,过桥时候是黑夜,所以必须有灯。现在小明过桥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妈妈要8秒,小明的爷爷要12秒。每次此桥最多可过两人,而过桥的速度依过桥最慢者而定,而且灯在点燃后30秒就会熄灭。问小明一家如何过桥?

  第4题答案:

  第一步:小明与弟弟过桥,小明回来,耗时4秒;

  第二步:小明与爸爸过河,弟弟回来,耗时9秒;

  第三步:妈妈与爷爷过河,小明回来,耗时13秒;

  最后:小明与弟弟过河,耗时4秒,总共耗时30秒,多么惊险!

  三、自主创作题:

  根据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自主创作一幅与数学有关的图画。(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数学教案 15

  目标:

  1、能说出球体的名称,知道球体的外形特征,即不论从哪个方向看球体都是圆的,不论向前、后、左、右它都能转动。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准备:

  1、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筐内有乒乓球、圆片纸、铅笔、操作材料各一。

  2、教师演示用的.大范例,教室内角落放有球体形状的物体。

  过程:

  1、请幼儿拿乒乓球,从上(下)面、前(后)面、左(右)边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状的。请幼儿观察后回答。

  教师小结:

  乒乓球从各个方向看,它都是圆的。

  2、请幼儿拿圆片纸,比较圆片纸和乒乓球的不同,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引导幼儿从各个方向看圆片纸,从旁边看是一条线,幼儿观察回答,教师小结。

  3、把球放在桌子上,让幼儿玩球。注意不要让球离开桌面,引导幼儿把球向前(后)、向左(右)等方向滚动,并启发幼儿说出:球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能滚动。

  教师小结:

  球能向各个方向滚动,

  小结:

  球体的外部特征,从各个方向看都是圆的,能往各个方向滚动的,这样的形状叫球体。

  4、找找哪些东西是球体的?

  请幼儿想想并找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的球体形状的,说说为什么要做成球体形状?

  5、作操作材料,三个图例中,找找哪个是球体,为什么?

  6、活动结束。

【幼儿园数学教案 】相关文章:

幼儿园数学教案04-07

幼儿园数学教案01-10

幼儿园数学教案11-23

幼儿园优秀数学教案01-25

幼儿园数学教案:圆形02-10

幼儿园数学教案(15篇)02-04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04-19

有趣的夹子幼儿园数学教案03-19

认识球体幼儿园数学教案04-09

幼儿园数学教案:有趣的数字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