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

时间:2024-11-22 04:50:30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一天的时间顺序,建立时间观念。

  2.能讲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并学习运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制作作息时间表。

  3.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大的钟面一个(能拨动时针和分针)、整点、半点的字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教师播放闹钟的声音。

  (2)师:这是什么声音?对了,这是闹钟的声音,它每天叫醒我们,早早起床去上学。

  2.阅读读书

  (1)幼儿阅读幼儿用书p29页。

  (2)师:请你们给小明的作息时间按照一日活动顺序调整一下。

  (3)师:你们也和小明一样有自己的作息时间,请你说说你们的作息时间。

  (1)幼儿互相讨论一天要做哪些事。

  3.制作“我的一天”作息时间表。

  (1)请幼儿运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制作作息时间表。

  (2)请幼儿介绍“我的一天”作息时间表。

  小结:我们制作的作息时间表完成了,大家一定要珍惜时间,遵守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活动延伸:

  1.幼儿将制作好的作息时间表贴在家里或者活动室内。

  2.提醒幼儿要按作息时间去做事。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2

  教案栏目每天为您提供优质的大、中、小班最新教案,包括语言、音乐、美术、游戏等多个全面的类别,是幼师们的充电加油站,更多名师公开课视频、高清PPT课件、配套资料等你来学习交流。通过猴子妈妈买水果的情境活动,引导幼儿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体会由多到少,由有到无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加减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小猴子和猴妈妈、桃子、香蕉及5以内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题pp图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学习得数是0的减法?

  师:猴子妈妈买回来2颗桃子和3根香蕉,大大的桃子和香香的香蕉都很诱惑,小猴子馋得直流口水,它想了想,还是先吃桃子吧,它一会就把2颗桃子吃光了。

  (1)师:你们可以根据将小猴子吃桃子过程列一道算式吗?(2-2=0?)

  师:为什么是0?你们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师:小猴子吃完桃子就自己玩去了,玩累后回到家,看到那大大的,香香的3根香蕉,又把3根香蕉吃完了。

  (3)师:请你们再将小猴子吃香蕉的过程列一道算式。(3-3=0)

  (4)总结规律?

  师:2-2=0 和3-3=0这两道算式,你们发现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小结: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0。

  2.扩展练习

  (1)森林里要举行化妆舞会了,小猴子和猴妈妈高兴地去参加。门票就是一道算式,答对了才能进去。

  (2)大象抽到的算式题是:5- =0;小猴子抽到的算式题是: -4=0.猴妈妈和小猴子都顺利拿到了门票。

  (3)师:小朋友请你们说说猴妈妈的算式中,那个框该填数字几?小猴子的的算式中,那个框又该填数字几?

  4.小猴子和猴妈妈玩累了,猴妈妈说小猴子表现好,准备给它网购礼物。你们一起看看快递公司的小羊在忙什么吧,一起帮它数数有多少快递要邮寄的。(幼儿完成幼儿用书p13页作业)

  活动延伸

  留意生活,看看生活中哪些可以用5以内的减法计算。?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完整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描述和模仿的方法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2.初步获得编加法应用题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1.教具:1个小熊玩具和1个小老虎玩具,玩具苹果4个。

  2.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内分别装有5以内的玩具,如有的装公共汽车3辆、有的装小轿车4辆、有的装小兔2只、有的装水果5个等。

  3.分组活动材料:

  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

  教学工具

  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边操作实物边描述。

  1.教师:我先买了1个小熊玩具,又买了1个小老虎玩具,我一共买了2个玩具。

  听清楚老师怎么说的了吗?

  请小朋友照着老师说的也来说一说。

  2.教师出示4个苹果,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描述。

  二、幼儿根据自己框子里的.玩具,学习描述。

  1.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互相描述,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

  2.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可以怎么说?

  三、教师在幼儿描述的基础上,仿编加法应用题。

  1.教师:如果把“一共有3辆汽车”变成一个问题问大家,应该怎么问?(一共有几辆汽车?)

  2.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根据框子里的玩具情况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吧。

  3.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情况仿编应用题。

  4.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编应用题的?

  5.幼儿分组活动,根据情景自由编加法应用题。

  介绍各组材料:

  (1)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

  (2)桌上摆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

  (3)桌上摆放3个玩具碗,大小、颜色不同;第四组:桌上摆放4个苹果,大小、颜色不同。

  玩法:两人一组,根据桌上摆放的玩具编加法应用题。一个编,一个听,然后交换角色,

  继续观察玩上的不同点,编另外一道加法应用题。

  (4)幼儿分组自由编加法应用题,。

  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特别是最后的问句。

  5.师幼分享交流:你选用什么玩具?怎么编题的?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投放玩具,引导幼儿根据玩具特征仿编加法应用题。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4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数学逻辑推理、肢体运作、空间、内省、自然探索智能。

  2、尝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并发现事物间内在的联系,进行简单推理与分析。

  3、养成爱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红、黄丝带若干条;故事图片,眼罩一付,自制大书大小颜色不同的碗;1个小球;3杯水和勺糖。

  活动活动:

  一、导入部分:

  谈话: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范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在玩游戏之前,小朋友先告诉我10以内的单数都有谁?10以内的双数都有谁?

  二、基本部分:

  1、游戏名称:跳单双

  ①教师介绍游戏规则:今天我们小朋友身上都系有漂亮的丝带,那小朋友看一看你们的丝带有什么不同?(颜色不同)那我们系红丝带的小朋友围成一个圈,系黄丝带的小朋友在红丝带小朋友的外面再围一个大圈,小朋友手插腰跳,里面的小朋友往外跳,外面的往里跳,按照老师的的口令来回的跳反复进行,直到老师说:“停”则立即停下,老师检查完丝带就可以判断出你跳的是单数还是双数,你们相信吗?

  ②游戏过程:教师喊口令幼儿做游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并对犯规的幼儿及时提醒。

  ③教师总结:为什么老师能说出你们谁是单数,谁是双数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听完这个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2、教师讲述故事《小鸭子学游泳》

  ①教师提问:乌龟老师为什么说小鸭子撒谎了。

  ②教师总结:因为它在原地往对面游,到对面是一次,到原位是2次,反复……听完了这个故事小朋友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聪明吧!是因为老师通过简单的分析和推理才想出它的结果,所以我们小朋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难题时要多动脑筋,多思考。接下来我就要考考你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猜他是谁。”

  3、游戏名称:猜猜他是谁游戏规则:教师选一位幼儿戴上眼罩,任意再请一位幼儿上前,让戴眼罩的幼儿用手摸摸其头部并可以提任意的问题。如:是男孩还是女孩,胖还是瘦的,喜欢什么等,请戴眼罩的幼儿来猜猜他摸的是哪位同伴。

  4、阅读推理游戏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奇妙的大书,出示大书幼儿观察,从封面到第3页,封面是彩条,依次红、橙、黄、绿、紫,第1页是一个大大的红苹果,第2页是两个橙色的桔子,第3页是三个黄香蕉,请幼儿依次猜猜后面几页上有什么,是怎么猜的。

  5、小朋友真聪明接下来我们在玩一个游戏“猜猜看”。出示三个碗和小球,请幼儿闭上眼睛,把三个碗倒扣好,再将小球放入任意一个碗中,根据情境给线索,如球放在最右边的碗里,给出的线索可以是不在中间的碗里,也不在中间碗的左边的碗里,请幼儿猜出小球换位只继续游戏。

  6、小朋友你们喝果糖水吗?那我们一起做一个实验“猜猜哪杯水最甜”在3个杯子里倒入不同量的开水,水量区别大一些在分别放入一勺糖,请幼儿猜一猜哪杯水最甜,并说明理由,尝一尝验证一下。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小朋友通过动脑筋思考,进行分析与推理说出了很多难题的答案和结果,最后我们所有的小朋友都获得了爱动脑筋的小明星,接下来我们一起到外面继续玩“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活动反思: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简单的推理只是个开始,学生在生活中,数学问题中已经无形的接触了一些简单的推理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合情推理的知识经验,只不过没有意识到这是推理的内容而已。而这节课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叙述推理过程,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推理的趣味性,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紧紧围绕重点,做到:

  1、本节课用学生喜欢的、擅长的猜密码引入。低年级的学生对游戏永远是充满了兴趣。通过猜密码的游戏,由开始没有任何的提示引导学生了解要想猜对,必须要有提示。体验因为所给提示不同,所猜得结果也不一样。调动起学生猜的兴趣和激情,初步感知推理的意义。

  2、帮助学生建立多种推理模式。学生在推理的过程中基本都是借助于语言的表述,教师引导他们借助连线法、表格法来推理,简化了推理的过程。

  3、在推理的'过程中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我想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简单推理的能力。简单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让学生根据所给的提示,清晰表述自己在推理过程中的想法。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只有想得清,才能说得明。因此在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的时候,让学生多说,完整的说。然后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的表达推理的过程。

  4、练习形式多样化。通过设计形式生动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练习层次分明,有坡度、有新意,充分体现生活化、自主化、开放化。既巩固了新知又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5

  活动目标:

  感知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的能力。

  设计思路: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在这次活动中利用了动物造型的软体组合玩具,将要学习的知识点贯穿其中,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致;自制了有立体感的蝈蝈教具及头饰,更形象具体地体现活动的内容-装蝈蝈。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玩起来不由自主,为了达到最佳的活动目的,我又赋予小玩具生命,引入了玩具睡觉的情景,让幼儿为了照顾小玩具而适当的控制自己的言行,而之后的.游戏又可以让孩子们尽情地动起来。最后安排了区角活动,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发挥自己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活动准备:蝈蝈教具及头饰各10个笼子图片5张软体组合玩具若干活动黑板2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激发幼儿兴趣教师出示单个玩具介绍并示范玩法,如手拉手,围一圈,背靠背……教师出示成品造型,请幼儿说一说它们在干什么?

  让它们和我们一起玩吧!

  2.理解平均分发放玩具,教师表现:呀,小玩具在路上睡着了,而且是几个小动物背靠背摞在一起睡着的,那我们先不叫醒它们,老师轻轻地发给每组小朋友一筐,你们也轻轻地拿,每人拿2组小玩具,再轻轻地放到你的前面,不要拆开,让他们再睡一会吧。

  引导幼儿:数一数:你有几组玩具?每组有几个?两组玩具一样多吗?向幼儿介绍2组玩具的数量一样多就是平均。

  拆一拆:请幼儿将玩具轻轻地拆开,把小玩具叫醒,再数一数你一共有多少?每个小朋友一样多吗?这样分公平吗?这样分分得平均吗?

  小结:每个小朋友分到的玩具一样多,就是平均分;平均分就是分的一样多。

  3.尝试平均分分玩具:引导幼儿将手中的玩具分成2组,看一看每组几个?每组一样多吗?看看谁分的又对又快!说说是怎麽分的?

  引出平均分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分。

  请幼儿用一个一个地分的方法,将手中的玩具平均分成5组,看一看每组几个?一样多吗?

  小玩具有些累了,那请小朋友将他们平均分成2组,然后背靠背摞在一起,放回小筐子里,让它们睡一会吧,装蝈蝈:引出:

  现在我们活动室真安静,小玩具一会就会睡着的,这让老师想起来,昨天晚上,我家在睡觉的时候特别吵,总是有东西在叫,我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原来是一群小动物,猜猜它是谁?

  出示蝈蝈:原来它们的蝈蝈笼子坏了,没地方去,于是我就把它们带来了,进行活动-装蝈蝈:

  出示笼子:老师还准备了5个笼子,让它们平均住到5个笼子里面,幼儿说说该怎么分呢?

  请幼儿黑板上示范装蝈蝈。

  数一数一共有几只蝈蝈?平均分到5个笼子里,每个笼子里几只?

  4.巩固平均分小蝈蝈在笼子里可舒服了,你想变成小蝈蝈,体验到笼子里玩的感觉吗?

  引出游戏-装蝈蝈介绍规则:10个幼儿戴头饰扮演蝈蝈,呼啦圈代替笼子,幼儿和老师倒数10个数。10个"蝈蝈"同时装到5个笼子里。要求每个笼子里的蝈蝈一样多。

  组织幼儿做游戏,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游戏结束,发放玩具作为鼓励

  5.活动结束:

  带领幼儿带好玩具一起去做区角活动。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6

  活动目标:

  1、尝试发现和记录、表述生活中的数字信息。

  2、通过发现数字信息的过程增加对生活的观察,感受数字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观察生活中数字的兴趣;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气象、汽车等方面)。

  2、物质准备:演示PPT、电脑;记录纸、笔;生活用品、食品、玩具等(有数字标识)。

  活动过程:

  一、观察数字密码

  1、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些数字,请你一边看一看猜一猜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分别出示手机号码、天气、温度、门牌号、车牌号等图片,引导小朋友说一说。

  小结:这些东西对生活有什么帮助?

  我们可以联系别人、知道时间可以方便我们上学、知道温度可以及时的增减衣服、了解到车是谁的、朋友的家住在哪里等,有了这些信息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不少的方便。

  2、了解数学的功能

  师:刚才的图片都出现了一样共同的东西,是什么?

  出示数字0-9

  请回忆一下平时你在哪些地方或是东西上看到数字的,上面写着什么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幼儿自由表述

  小结:数字朋友无处不在,他其实就在我们许多熟悉的东西里,变成了有趣的数字密码,你能找到它,并且解开密码吗?

  二、实践活动:寻找数字密码

  1、了解实物

  今天数字和我们捉迷藏,想考考你们能不能找到他们,他们就躲在你身后的这些物品里,你们想找吗?

  先看看你拿是什么,然后找到数字,把它记下来好吗?

  出示记录纸:一边画实物,一边记数字,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2、幼儿记录数字密码

  如果记不住可以把东西拿到座位上记录,实物要画清楚,数字要记准确,让人一看就明白。

  三、猜密码游戏

  1、请小朋友来介绍下自己的的数字密码。

  2、两两猜猜密码:找一个小伙伴两人一组来猜猜画的内容。

  3、与老师互动猜密码:与客人老师互动,介绍自己的密码。

  4、小结:数字真有趣,在不同的物品上表示不同的意思,有不同的作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有了数字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我们回家后再找找哪里还有数字好吗?(崔威威)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大小,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

  2、在操作过程中能积极尝试,主动学习。

  教学准备:

  小长方形、三角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手指游戏《看看谁的小手反应快》

  二、进入课题今天老师要小朋友来比一比,看看哪一个的.面积大呢?

  三、过程

  1、提出疑问师: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两张纸,你们认为它们是一样大的吗?为什么?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来验证哪一张大哪一张小吗?

  师:那如果老师给小朋友一些小长方形,你们能利用这些小长方形比较出大和小吗?

  2、利用小长方形,形成初步的面积守恒概念

  1)师:谁来用小长方形试一下?这张纸你用几个小长方形铺满的?然后在试一下另外一张纸,需要多少个小长方形呢?

  2)小结:如果两张纸都用了相同的数量的小长方形,说明它们是一样大的。

  3、幼儿操作,巩固概念。

  1)请两位位小朋友拿5块小长方形,拼出一个图案,老师把图案出示在黑板上。

  2)师: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这两位小朋友拼出来的图案,他们都是用了几块小长方形呢?(5块)那说明它们的面积是一样大的吗?(一样)

  四、游戏《数格子》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画好的格子,格子上面画有不同形状的图案,请幼儿来观察,看看哪一个图案占用的面积最大。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延伸请幼儿完成生活数学p16-17页的内容。

  七、活动结束

  八、活动评价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8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小朋友已经开始学习数学知识,在学习数的可分性方面理解不是太好,在学习中、活动中缺少协商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够完整。

  活动目标

  1.体验数量为5的物体分成两部分有多种不同的分法,能用标记和数字等符号记录分的结果。

  2.能与同伴协商,学习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体验分享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什么是每次分的数目不相同。

  2.语言的完整描述。

  活动准备

  苹果卡片10张男孩图片1张女孩图片1张操作单若干张梨卡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分水果

  1老师家里来了两个小客人(哥哥和姐姐),请小朋友帮老师把五个苹果分给两个小客人,在操作单上记录下来,并给大家完整地讲述分的结果。

  2.出示五个苹果请小朋友来分一分,要求要和刚才分的不一样,并记录下来,并完整地讲述分的结果。

  3.引导小朋友讨论:两次分的.结果一样吗?帮助小朋友理解什么叫每次分的不一样。

  4.再将五个苹果分给两个小客人,要和前两次不一样,可以怎样分?

  二.操作活动:分水果

  1.发放梨卡片和操作单。

  2.两个小朋友自由结合,分工合作。引导小朋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记录。(一人分水果,一人记录结果)

  3.展示小组操作单,并向大家讲述一下自己的操作过程和记录结果,同时学习同伴的记录方式。

  4.集体检查是否按要求完成,记得和分的是否一致。再次感受5分成两份有多种不同的分法。

  三.活动延伸

  1,带领小朋友玩“对口令”的游戏。

  2.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分东西的游戏。

  教学反思

  在活动的开始我运用了家里来了客人,要给客人分水果,可我不知道怎么分来引导孩子进入课堂,孩子的积极性很高,也很踊跃。

  在操作活动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个体差异,是一小部分孩子在操作过程遇到了困难,大部分孩子在分工和合作上还是做得很好的,孩子在讲述自己的学习成果是也非常的勇敢大胆。

  再重新上这节课的时候,我会把操作活动这个环节加上逛超市,准备各种各样的水果,让小朋友先去超市买水果,然后再分水果,这样会让学习更加贴近生活,不但学习了生活常识,还给小朋友一个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9

  活动目标

  1、认识常用的货币及基本的货币单位、并初步了解角、元之间的换算关系。

  2、复习8、9、10的组成方式和加减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人民币,体会买书活动的乐趣。

  难点:通过活动开展,进一步加深对8、9、10组成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书(书的封面、颜色、大小、厚薄、新旧等都不同),教师事先给书定价(10以内的整数)。

  2、人民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

  二、认一认,换一换。

  (一)引言过渡:

  1、小朋友们,有个小书店快开张了,你们想到书店买书吗?

  2、需要准备什么才能买到书呢?

  (二)认识人民币

  1、把准备好的封包发到幼儿手中

  2、认识幼儿常见的几种基本货币(纸币):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认识硬币:1角、5角、1元。

  4、介绍认识大面值人民币:20元、50元、100元。

  (三)了解元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

  1元=10角(板书)

  (四)、换一换,并完成教材第60页“连线”。

  三、买书游戏

  (一)把幼儿分为两组(卖书组4人,买书组若干人)。

  (二)在老师指导下开始买书游戏。(在活动中教师播放愉悦的轻音乐,幼儿伴着音乐进行活动)

  (三)汇报。

  1、教师:好了,游戏开心吗?买到书了吗?买书用了多少钱呀?

  2、巩固对元、角换算的认识以及数字8、9、10的组成方式的理解。

  四、总结并提示课题。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2、实物:饼干

  3、数学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魔术师,现在请魔术师为我们表演变魔术,好吗?

  2、教师出示一根绳子。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绳子)多少根绳子?(一根)小朋友想学魔术师变魔术吗?

  师:魔术师可以将一根绳子变成四根,你们信吗?

  (1)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先将一根绳子变为两根一样长的'绳子。

  (2)再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由两根绳子变为四根一样长的绳子。并说说你是怎样变来的?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长?

  3、教师示范圆形的四等分。

  教师继续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材料纸,请幼儿示范。

  师:请小朋友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4、幼儿操作,请幼儿探索各种图形的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

  5、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用笔将图形四等分。

  二、个别活动

  师:请小朋友把练习册打开到43、44页。

  师讲述操作要求:

  1、下列每组图中的物品是四等分吗?把正确的圈起来。

  2、将下列图形四等分,有几种方法?用笔画线。

  三、活动评价

  师:请做好的小朋友和好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幼儿交流)

  师:真会动脑筋,讲得真不错。

  四、延伸活动

  师:请小朋友课后区域活动的时候可以玩一玩《卖饼干》的游戏。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11

  设计意图:

  超市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场所,而藏在超市中的数学比比皆是,如物品分类、物品统计、物品买卖等。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幼儿往往因为家长的陪同而忽略了这些,本次活动设置了一个宽松的生活情境,幼儿带着“开超市”为目的的学习任务,尝试分类整理物品,并使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物品,这对于大班孩子来说是一种经验的提升,孩子在实际的动手操作过程中,一步步明白如何把物品按共同的用途进行分类、统计,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中领略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品的共同用途进行分类整理,进一步巩固用条形统计图统计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引导孩子在超市中选购物品,并作相应的记录。

  3、愿意和同伴合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货架4个,箩筐4个,玩具类、生活用品类、文具类、食品类若干。

  2、条形统计图若干张,油画棒4盒。

  3、幼儿每人一张购物记录单,铅笔一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师:今天老师要在我们大三班开个超市,你们愿不愿意啊?

  师:我买了好多物品可还来不及整理,你们愿意帮我一起把它们分分类,整理好吗?

  二、分类整理超市物品,并用条形统计图进行统计。

  (一)分类整理。

  1、讨论如何将物品进行分类摆放。

  师:想想这么多的物品我们应该怎样摆放更合理,让顾客一看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2、认识文具、玩具、食品、日常用品标志。

  3、提出分类要求:

  (1)物品的摆放要整齐合理。

  (2)要轻拿轻放,互相合作。

  4、引导幼儿按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摆放。

  5、组织幼儿观察超市,说说物品的摆放是否正确,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统计

  1、讨论统计方法。

  师:物品我们都分类整理好了,可是我不知道这些物品究竟有多少?怎么办呢?

  2、分组统计

  要求每一组统计一个货架,分工合作。

  3、集体检查统计结果。

  三、超市购物。

  1、第一次购物。

  (1)师:我们的超市已经分类整理好,你们想不想来逛逛呀?

  提出要求:a)只能买两样东西,价格不能超过10元。

  b)你买的两样东西分别是几元的,在相应的数字下面打上勾,一共花了几元钱用一道算式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

  (3)、集体检查记录结果。

  2、第二次购物

  (1)师:今天我假如给你10元钱,你买了两样东西后还有剩余的钱吗?如果有的小朋友可以再去购买,你算算看还剩下几元钱,还可以买些什么东西?也请你用一道算式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

  (3)、检查操作结果。

  四、结束活动:

  师:刚才老师让小朋友去逛了逛超市,还买了东西,结果发现你们都会玩了,所以我宣布我们大三班超市正式营业了,等会儿区域游戏时你们就可以先到银行取钱,然后就可以来超市买你需要的东西了。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12

  活动目标:

  能初步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在小组活动中能边做边讲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教具:贴绒红圆片5片,贴绒数字1—10。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认识单、双数。

  “贴绒上有什么?”“每一行有几个红圆片,谁会用数字表示?”请幼儿在每行圆片下放在相应的数字。“你怎么数得这么快?”“我们一起来说说每排圆片的数目。”带领幼儿依次说出每排圆片的数目。“小圆片要出去散步了,我们让每行的圆片两个两个手拉手,排好队。”教师示范两两排列。方法是把最上面一个圆片拿下来与最下面的`一个配对,如果单数会有一个不能成对。“现在1、2、3、4、5的圆片已经两个两个排整齐了,谁来为后面每行的圆片两两排队?”“看看哪些数两个两个配对后有一个是单的,哪些数两个两个配对后没有单的?”“两两配对后,有一个单的就叫单数,两两配对以后没有单的叫双数。”

  1、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分别指单数和双数引导幼儿讨论。教师可任指某一数,引导幼儿观察。“它是几?排成什么样子?是单数还是双数?”

  2、小组活动第一组:区别单、双数。看看每行的圆片是几,在单数下的格子里打“√”

  “做完后讲讲哪些是单数?”

  第二组:区别单、双数,在双数下的格子里打“√”。

  第三组:小动物住第几层楼。

  教后感:孩子操作,概念较清楚,初步认识了10以内的单双数。这节课的课堂气氛很好。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13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编减法应用题,会运用“投出去”“捉走了”等表示数量的减少,会用“还剩下多少”来提出问题。

  2.幼儿学习投掷技能,并在运动中感受乐趣。

  3.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能力。

  活动准备:

  1-10的数字卡、计算符号、幼儿用书、小老鼠图片、猫图片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1)数接龙玩法:请每个幼儿站成一个圆圈并持有一张数字卡,当老师发出接龙指令时,幼儿要按自己数字卡的排序跳出来。

  (2)游戏可变更接龙的方式。

  2.复习5以内的组成和分解。

  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玩法:听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当唱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时,教师发出总数指令,幼儿根据总数抱一起并回打“几可以分成几和几”。

  2.学习编减法应用题。

  (1)出示小老鼠和猫图片。

  (2)教师演示:今天猫发现有小老鼠偷吃,原来有5只小老鼠,猫捉走了2只,还剩下多少只小老鼠?(引导幼儿理解:捉走了,表示减少了,会用:还剩下多少提问)

  (2)出示不同数量的小老鼠图卡,请幼儿按图继续编题,可个人编、分组、集体进行。

  3.列式解答应用题。

  (1)出示计算符号,理解减法算式中各种符号的意义

  (2)教师演示:上题的应用题中讲到小老鼠数是多了还是少了?数量减少了用什么方式列式计算呢?几减几?请(幼儿学习列减法算式)

  (3)认识算式中不同数字符号各代表的意思。

  (4)教师指导幼儿正确书写减法算式。

  活动延伸

  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减法计算的。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14

  一、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科学活动,对序数活动感兴趣。

  2.掌握1-10以内的序数,能够使用第几名来表示小动物的登山排名。

  3.能够积极主动分享自己的作业单,并收纳好工具。

  二、活动准备

  水彩笔、作业单、展板、小狗、小猴子、小兔子、大象、乌龟动物的卡片若干、胶棒、PPT课件、序数卡、轻音乐。

  三、活动重点难点

  1、掌握1-10以内的序数,能够使用第几名来表示小动物的登山排名。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出活动主题,教师出示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有位新朋友告诉了我一个小秘密,它说动物园今天要登山,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出示ppt

  1.教师提问:都有那些小动登山了?

  2.教师小结:原来小狗、小猴子、小兔子、大象、乌龟等都来登山了

  3.教师提问:小狗在第几个教师与幼儿一同数小狗在第几名。出示ppt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真棒,正确的找到了小狗的排在哪。原来它在排在最后面。兔子的身后。那兔子排在第几名呢

  (三)教师出示ppt,掌握1-10以内的.序数。

  (1)教师提问:哪位小朋友想试一试找一找小猴子的排名?

  (2)教师小结:我们先要从上往下数出小猴子的排名,再从下往上面数出它排在第几,就能够知道小猴子的排名了。

  (3)鼓励幼儿数一数其他小动物的排名。

  (四)幼儿完成作业单,并进行分享

  (1)先完成的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板上,与同伴共同分享作品。

  (五)游戏我的新座位,活动自然结束

  教师:小动物的排名都找好了。那现在我们看看自己手中的卡片找找你们自己的新座位吧!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15

  数学活动:

  蚕豆

  活动目标:

  1、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

  2、能根据蚕豆的不同特征学习5的组成,并作特征标记。

  3、在活动中能积极参与,细心作业。

  活动准备:

  1、课件:蚕豆;

  2、排序卡5份;

  3、蚕豆5篮;

  4、作业卡5种;

  5、点、数牌每人一张;

  6、音乐:“挪威舞曲”“找朋友”。

  活动程序:

  (一)蚕豆一生——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

  过渡语:软软的泥土里睡着一粒种子宝宝,你认识它吗?

  1、看课件提问:小蚕豆是怎样长大的?

  2、小组合作进行蚕豆生长过程的排序。

  3、看课件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

  4、用动作随音乐表现蚕豆的生长过程。

  5、用歌曲演唱蚕豆的一生。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课件、身体动作、图片排序、歌词演唱等多种形式使幼儿清晰地掌握了蚕豆的生长过程。

  (二)蚕豆分家——学习5的'分成。

  过渡语:小蚕豆长大后变老了,变成了蚕豆的种子,农民伯伯就把它们采下来,剥出来。

  1、比较观察:蚕豆种子有什么不一样吗?

  2、分类记录:帮助蚕豆宝宝来分家。

  (1)请幼儿介绍和猜测作业纸的做法。

  (2)幼儿自选作业:

  难度一:看图分类并记录和作标记。

  难度二:根据特征标记把蚕豆宝宝送回家。

  难度三:分类盒分类记数。

  难度四:分类粘贴记数。

  难度五:分类记数并做标记。

  3、讲评作业。

  评析:各种难度和做法给了各种层次和能力的幼儿以选择的机会,他们还根据蚕豆的许多不同进行分类,无形中又学习了5的组成,又学习了制作特征标记,幼儿的收获很多。

  (三)蚕豆游戏——复习5的组成。

  过渡语:我们帮助了蚕豆分了家,它要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呢?

  1、游戏玩法:每人先把卡片贴在胸前,随音乐找朋友,要找和自己相应的卡片合起

  来是5,然后一起玩炒蚕豆的娱乐游戏。

  2、交换牌子再进行游戏。

  3、老师出示炒熟的蚕豆:蚕豆炒熟了,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吃好吃的蚕豆吧!

  总评:首先整个活动围绕蚕豆,把科学和数学巧妙结合在一起,实现了领域内的有机整合;其次整个活动体现了幼儿自主性、主动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另外,活动还体现了趣味性、游戏化的教学风格,使幼儿学习得自然、轻松。

  活动延伸:

  1、根据作业情况进行纠正或交换作业卡进行活动。

  2、在自然角继续观察蚕豆的生长过程,并学习照顾蚕豆。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相关文章: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08-19

幼小衔接教案08-13

幼小衔接幼儿园教案11-15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04-17

幼小衔接课程教案07-24

大班幼小衔接教案10-27

幼小衔接拼音教案11-28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23篇09-17

幼小衔接拼音教案热门01-24

幼小衔接活动教案10-31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一天的时间顺序,建立时间观念。

  2.能讲出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并学习运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制作作息时间表。

  3.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大的钟面一个(能拨动时针和分针)、整点、半点的字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教师播放闹钟的声音。

  (2)师:这是什么声音?对了,这是闹钟的声音,它每天叫醒我们,早早起床去上学。

  2.阅读读书

  (1)幼儿阅读幼儿用书p29页。

  (2)师:请你们给小明的作息时间按照一日活动顺序调整一下。

  (3)师:你们也和小明一样有自己的作息时间,请你说说你们的作息时间。

  (1)幼儿互相讨论一天要做哪些事。

  3.制作“我的一天”作息时间表。

  (1)请幼儿运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制作作息时间表。

  (2)请幼儿介绍“我的一天”作息时间表。

  小结:我们制作的作息时间表完成了,大家一定要珍惜时间,遵守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活动延伸:

  1.幼儿将制作好的作息时间表贴在家里或者活动室内。

  2.提醒幼儿要按作息时间去做事。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2

  教案栏目每天为您提供优质的大、中、小班最新教案,包括语言、音乐、美术、游戏等多个全面的类别,是幼师们的充电加油站,更多名师公开课视频、高清PPT课件、配套资料等你来学习交流。通过猴子妈妈买水果的情境活动,引导幼儿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2.体会由多到少,由有到无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加减法。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

  活动准备:小猴子和猴妈妈、桃子、香蕉及5以内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题pp图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学习得数是0的减法?

  师:猴子妈妈买回来2颗桃子和3根香蕉,大大的桃子和香香的香蕉都很诱惑,小猴子馋得直流口水,它想了想,还是先吃桃子吧,它一会就把2颗桃子吃光了。

  (1)师:你们可以根据将小猴子吃桃子过程列一道算式吗?(2-2=0?)

  师:为什么是0?你们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师:小猴子吃完桃子就自己玩去了,玩累后回到家,看到那大大的,香香的3根香蕉,又把3根香蕉吃完了。

  (3)师:请你们再将小猴子吃香蕉的过程列一道算式。(3-3=0)

  (4)总结规律?

  师:2-2=0 和3-3=0这两道算式,你们发现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小结: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0。

  2.扩展练习

  (1)森林里要举行化妆舞会了,小猴子和猴妈妈高兴地去参加。门票就是一道算式,答对了才能进去。

  (2)大象抽到的算式题是:5- =0;小猴子抽到的算式题是: -4=0.猴妈妈和小猴子都顺利拿到了门票。

  (3)师:小朋友请你们说说猴妈妈的算式中,那个框该填数字几?小猴子的的算式中,那个框又该填数字几?

  4.小猴子和猴妈妈玩累了,猴妈妈说小猴子表现好,准备给它网购礼物。你们一起看看快递公司的小羊在忙什么吧,一起帮它数数有多少快递要邮寄的。(幼儿完成幼儿用书p13页作业)

  活动延伸

  留意生活,看看生活中哪些可以用5以内的减法计算。?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完整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描述和模仿的方法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2.初步获得编加法应用题的感性经验。

  活动准备

  1.教具:1个小熊玩具和1个小老虎玩具,玩具苹果4个。

  2.幼儿每人一个小筐子,内分别装有5以内的玩具,如有的装公共汽车3辆、有的装小轿车4辆、有的装小兔2只、有的装水果5个等。

  3.分组活动材料:

  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

  教学工具

  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边操作实物边描述。

  1.教师:我先买了1个小熊玩具,又买了1个小老虎玩具,我一共买了2个玩具。

  听清楚老师怎么说的了吗?

  请小朋友照着老师说的也来说一说。

  2.教师出示4个苹果,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描述。

  二、幼儿根据自己框子里的.玩具,学习描述。

  1.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互相描述,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

  2.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可以怎么说?

  三、教师在幼儿描述的基础上,仿编加法应用题。

  1.教师:如果把“一共有3辆汽车”变成一个问题问大家,应该怎么问?(一共有几辆汽车?)

  2.提出要求:请小朋友根据框子里的玩具情况编一道加法应用题吧。

  3.幼儿两人一组,根据筐子里的玩具情况仿编应用题。

  4.师幼分享交流:框子里有什么玩具?你是怎么编应用题的?

  5.幼儿分组活动,根据情景自由编加法应用题。

  介绍各组材料:

  (1)桌上摆放5辆车,有公共汽车和小轿车、有红色的和黑色的车。

  (2)桌上摆放4只玩具兔子,有小灰兔和小白兔、有大兔子和小兔子。

  (3)桌上摆放3个玩具碗,大小、颜色不同;第四组:桌上摆放4个苹果,大小、颜色不同。

  玩法:两人一组,根据桌上摆放的玩具编加法应用题。一个编,一个听,然后交换角色,

  继续观察玩上的不同点,编另外一道加法应用题。

  (4)幼儿分组自由编加法应用题,。

  教师倾听幼儿编题情况,特别是最后的问句。

  5.师幼分享交流:你选用什么玩具?怎么编题的?

  活动延伸

  在数学区投放玩具,引导幼儿根据玩具特征仿编加法应用题。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4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数学逻辑推理、肢体运作、空间、内省、自然探索智能。

  2、尝试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并发现事物间内在的联系,进行简单推理与分析。

  3、养成爱动脑、勤思考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红、黄丝带若干条;故事图片,眼罩一付,自制大书大小颜色不同的碗;1个小球;3杯水和勺糖。

  活动活动:

  一、导入部分:

  谈话:小朋友们早上好,今天范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在玩游戏之前,小朋友先告诉我10以内的单数都有谁?10以内的双数都有谁?

  二、基本部分:

  1、游戏名称:跳单双

  ①教师介绍游戏规则:今天我们小朋友身上都系有漂亮的丝带,那小朋友看一看你们的丝带有什么不同?(颜色不同)那我们系红丝带的小朋友围成一个圈,系黄丝带的小朋友在红丝带小朋友的外面再围一个大圈,小朋友手插腰跳,里面的小朋友往外跳,外面的往里跳,按照老师的的口令来回的跳反复进行,直到老师说:“停”则立即停下,老师检查完丝带就可以判断出你跳的是单数还是双数,你们相信吗?

  ②游戏过程:教师喊口令幼儿做游戏,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并对犯规的幼儿及时提醒。

  ③教师总结:为什么老师能说出你们谁是单数,谁是双数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听完这个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2、教师讲述故事《小鸭子学游泳》

  ①教师提问:乌龟老师为什么说小鸭子撒谎了。

  ②教师总结:因为它在原地往对面游,到对面是一次,到原位是2次,反复……听完了这个故事小朋友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聪明吧!是因为老师通过简单的分析和推理才想出它的结果,所以我们小朋友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和难题时要多动脑筋,多思考。接下来我就要考考你们,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猜猜他是谁。”

  3、游戏名称:猜猜他是谁游戏规则:教师选一位幼儿戴上眼罩,任意再请一位幼儿上前,让戴眼罩的幼儿用手摸摸其头部并可以提任意的问题。如:是男孩还是女孩,胖还是瘦的,喜欢什么等,请戴眼罩的幼儿来猜猜他摸的是哪位同伴。

  4、阅读推理游戏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本奇妙的大书,出示大书幼儿观察,从封面到第3页,封面是彩条,依次红、橙、黄、绿、紫,第1页是一个大大的红苹果,第2页是两个橙色的桔子,第3页是三个黄香蕉,请幼儿依次猜猜后面几页上有什么,是怎么猜的。

  5、小朋友真聪明接下来我们在玩一个游戏“猜猜看”。出示三个碗和小球,请幼儿闭上眼睛,把三个碗倒扣好,再将小球放入任意一个碗中,根据情境给线索,如球放在最右边的碗里,给出的线索可以是不在中间的碗里,也不在中间碗的左边的碗里,请幼儿猜出小球换位只继续游戏。

  6、小朋友你们喝果糖水吗?那我们一起做一个实验“猜猜哪杯水最甜”在3个杯子里倒入不同量的开水,水量区别大一些在分别放入一勺糖,请幼儿猜一猜哪杯水最甜,并说明理由,尝一尝验证一下。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小朋友通过动脑筋思考,进行分析与推理说出了很多难题的答案和结果,最后我们所有的小朋友都获得了爱动脑筋的小明星,接下来我们一起到外面继续玩“猜猜他是谁”的游戏。

  活动反思:

  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作为二年级的学生,简单的推理只是个开始,学生在生活中,数学问题中已经无形的接触了一些简单的推理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合情推理的知识经验,只不过没有意识到这是推理的内容而已。而这节课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叙述推理过程,目的在于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推理的趣味性,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紧紧围绕重点,做到:

  1、本节课用学生喜欢的、擅长的猜密码引入。低年级的学生对游戏永远是充满了兴趣。通过猜密码的游戏,由开始没有任何的提示引导学生了解要想猜对,必须要有提示。体验因为所给提示不同,所猜得结果也不一样。调动起学生猜的兴趣和激情,初步感知推理的意义。

  2、帮助学生建立多种推理模式。学生在推理的过程中基本都是借助于语言的表述,教师引导他们借助连线法、表格法来推理,简化了推理的过程。

  3、在推理的'过程中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我想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发展学生的简单推理的能力。简单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让学生根据所给的提示,清晰表述自己在推理过程中的想法。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只有想得清,才能说得明。因此在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的时候,让学生多说,完整的说。然后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的表达推理的过程。

  4、练习形式多样化。通过设计形式生动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练习层次分明,有坡度、有新意,充分体现生活化、自主化、开放化。既巩固了新知又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5

  活动目标:

  感知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的能力。

  设计思路: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在这次活动中利用了动物造型的软体组合玩具,将要学习的知识点贯穿其中,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致;自制了有立体感的蝈蝈教具及头饰,更形象具体地体现活动的内容-装蝈蝈。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玩起来不由自主,为了达到最佳的活动目的,我又赋予小玩具生命,引入了玩具睡觉的情景,让幼儿为了照顾小玩具而适当的控制自己的言行,而之后的.游戏又可以让孩子们尽情地动起来。最后安排了区角活动,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发挥自己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活动准备:蝈蝈教具及头饰各10个笼子图片5张软体组合玩具若干活动黑板2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激发幼儿兴趣教师出示单个玩具介绍并示范玩法,如手拉手,围一圈,背靠背……教师出示成品造型,请幼儿说一说它们在干什么?

  让它们和我们一起玩吧!

  2.理解平均分发放玩具,教师表现:呀,小玩具在路上睡着了,而且是几个小动物背靠背摞在一起睡着的,那我们先不叫醒它们,老师轻轻地发给每组小朋友一筐,你们也轻轻地拿,每人拿2组小玩具,再轻轻地放到你的前面,不要拆开,让他们再睡一会吧。

  引导幼儿:数一数:你有几组玩具?每组有几个?两组玩具一样多吗?向幼儿介绍2组玩具的数量一样多就是平均。

  拆一拆:请幼儿将玩具轻轻地拆开,把小玩具叫醒,再数一数你一共有多少?每个小朋友一样多吗?这样分公平吗?这样分分得平均吗?

  小结:每个小朋友分到的玩具一样多,就是平均分;平均分就是分的一样多。

  3.尝试平均分分玩具:引导幼儿将手中的玩具分成2组,看一看每组几个?每组一样多吗?看看谁分的又对又快!说说是怎麽分的?

  引出平均分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分。

  请幼儿用一个一个地分的方法,将手中的玩具平均分成5组,看一看每组几个?一样多吗?

  小玩具有些累了,那请小朋友将他们平均分成2组,然后背靠背摞在一起,放回小筐子里,让它们睡一会吧,装蝈蝈:引出:

  现在我们活动室真安静,小玩具一会就会睡着的,这让老师想起来,昨天晚上,我家在睡觉的时候特别吵,总是有东西在叫,我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原来是一群小动物,猜猜它是谁?

  出示蝈蝈:原来它们的蝈蝈笼子坏了,没地方去,于是我就把它们带来了,进行活动-装蝈蝈:

  出示笼子:老师还准备了5个笼子,让它们平均住到5个笼子里面,幼儿说说该怎么分呢?

  请幼儿黑板上示范装蝈蝈。

  数一数一共有几只蝈蝈?平均分到5个笼子里,每个笼子里几只?

  4.巩固平均分小蝈蝈在笼子里可舒服了,你想变成小蝈蝈,体验到笼子里玩的感觉吗?

  引出游戏-装蝈蝈介绍规则:10个幼儿戴头饰扮演蝈蝈,呼啦圈代替笼子,幼儿和老师倒数10个数。10个"蝈蝈"同时装到5个笼子里。要求每个笼子里的蝈蝈一样多。

  组织幼儿做游戏,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游戏结束,发放玩具作为鼓励

  5.活动结束:

  带领幼儿带好玩具一起去做区角活动。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6

  活动目标:

  1、尝试发现和记录、表述生活中的数字信息。

  2、通过发现数字信息的过程增加对生活的观察,感受数字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观察生活中数字的兴趣;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气象、汽车等方面)。

  2、物质准备:演示PPT、电脑;记录纸、笔;生活用品、食品、玩具等(有数字标识)。

  活动过程:

  一、观察数字密码

  1、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些数字,请你一边看一看猜一猜它们表示什么意思?

  分别出示手机号码、天气、温度、门牌号、车牌号等图片,引导小朋友说一说。

  小结:这些东西对生活有什么帮助?

  我们可以联系别人、知道时间可以方便我们上学、知道温度可以及时的增减衣服、了解到车是谁的、朋友的家住在哪里等,有了这些信息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不少的方便。

  2、了解数学的功能

  师:刚才的图片都出现了一样共同的东西,是什么?

  出示数字0-9

  请回忆一下平时你在哪些地方或是东西上看到数字的,上面写着什么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幼儿自由表述

  小结:数字朋友无处不在,他其实就在我们许多熟悉的东西里,变成了有趣的数字密码,你能找到它,并且解开密码吗?

  二、实践活动:寻找数字密码

  1、了解实物

  今天数字和我们捉迷藏,想考考你们能不能找到他们,他们就躲在你身后的这些物品里,你们想找吗?

  先看看你拿是什么,然后找到数字,把它记下来好吗?

  出示记录纸:一边画实物,一边记数字,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2、幼儿记录数字密码

  如果记不住可以把东西拿到座位上记录,实物要画清楚,数字要记准确,让人一看就明白。

  三、猜密码游戏

  1、请小朋友来介绍下自己的的数字密码。

  2、两两猜猜密码:找一个小伙伴两人一组来猜猜画的内容。

  3、与老师互动猜密码:与客人老师互动,介绍自己的密码。

  4、小结:数字真有趣,在不同的物品上表示不同的意思,有不同的作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有了数字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我们回家后再找找哪里还有数字好吗?(崔威威)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比较面积大小,初步体验面积的守恒。

  2、在操作过程中能积极尝试,主动学习。

  教学准备:

  小长方形、三角形若干

  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手指游戏《看看谁的小手反应快》

  二、进入课题今天老师要小朋友来比一比,看看哪一个的.面积大呢?

  三、过程

  1、提出疑问师:小朋友,老师这里有两张纸,你们认为它们是一样大的吗?为什么?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来验证哪一张大哪一张小吗?

  师:那如果老师给小朋友一些小长方形,你们能利用这些小长方形比较出大和小吗?

  2、利用小长方形,形成初步的面积守恒概念

  1)师:谁来用小长方形试一下?这张纸你用几个小长方形铺满的?然后在试一下另外一张纸,需要多少个小长方形呢?

  2)小结:如果两张纸都用了相同的数量的小长方形,说明它们是一样大的。

  3、幼儿操作,巩固概念。

  1)请两位位小朋友拿5块小长方形,拼出一个图案,老师把图案出示在黑板上。

  2)师: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这两位小朋友拼出来的图案,他们都是用了几块小长方形呢?(5块)那说明它们的面积是一样大的吗?(一样)

  四、游戏《数格子》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画好的格子,格子上面画有不同形状的图案,请幼儿来观察,看看哪一个图案占用的面积最大。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延伸请幼儿完成生活数学p16-17页的内容。

  七、活动结束

  八、活动评价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8

  活动设计背景

  大班小朋友已经开始学习数学知识,在学习数的可分性方面理解不是太好,在学习中、活动中缺少协商合作意识,语言表达能力也不够完整。

  活动目标

  1.体验数量为5的物体分成两部分有多种不同的分法,能用标记和数字等符号记录分的结果。

  2.能与同伴协商,学习分工合作完成任务。

  3.体验分享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什么是每次分的数目不相同。

  2.语言的完整描述。

  活动准备

  苹果卡片10张男孩图片1张女孩图片1张操作单若干张梨卡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分水果

  1老师家里来了两个小客人(哥哥和姐姐),请小朋友帮老师把五个苹果分给两个小客人,在操作单上记录下来,并给大家完整地讲述分的结果。

  2.出示五个苹果请小朋友来分一分,要求要和刚才分的不一样,并记录下来,并完整地讲述分的结果。

  3.引导小朋友讨论:两次分的.结果一样吗?帮助小朋友理解什么叫每次分的不一样。

  4.再将五个苹果分给两个小客人,要和前两次不一样,可以怎样分?

  二.操作活动:分水果

  1.发放梨卡片和操作单。

  2.两个小朋友自由结合,分工合作。引导小朋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记录。(一人分水果,一人记录结果)

  3.展示小组操作单,并向大家讲述一下自己的操作过程和记录结果,同时学习同伴的记录方式。

  4.集体检查是否按要求完成,记得和分的是否一致。再次感受5分成两份有多种不同的分法。

  三.活动延伸

  1,带领小朋友玩“对口令”的游戏。

  2.请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分东西的游戏。

  教学反思

  在活动的开始我运用了家里来了客人,要给客人分水果,可我不知道怎么分来引导孩子进入课堂,孩子的积极性很高,也很踊跃。

  在操作活动时,没有考虑到孩子的个体差异,是一小部分孩子在操作过程遇到了困难,大部分孩子在分工和合作上还是做得很好的,孩子在讲述自己的学习成果是也非常的勇敢大胆。

  再重新上这节课的时候,我会把操作活动这个环节加上逛超市,准备各种各样的水果,让小朋友先去超市买水果,然后再分水果,这样会让学习更加贴近生活,不但学习了生活常识,还给小朋友一个更加宽松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9

  活动目标

  1、认识常用的货币及基本的货币单位、并初步了解角、元之间的换算关系。

  2、复习8、9、10的组成方式和加减法。

  3、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人民币,体会买书活动的乐趣。

  难点:通过活动开展,进一步加深对8、9、10组成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书(书的封面、颜色、大小、厚薄、新旧等都不同),教师事先给书定价(10以内的整数)。

  2、人民币若干。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

  二、认一认,换一换。

  (一)引言过渡:

  1、小朋友们,有个小书店快开张了,你们想到书店买书吗?

  2、需要准备什么才能买到书呢?

  (二)认识人民币

  1、把准备好的封包发到幼儿手中

  2、认识幼儿常见的几种基本货币(纸币):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认识硬币:1角、5角、1元。

  4、介绍认识大面值人民币:20元、50元、100元。

  (三)了解元与角之间的换算关系

  1元=10角(板书)

  (四)、换一换,并完成教材第60页“连线”。

  三、买书游戏

  (一)把幼儿分为两组(卖书组4人,买书组若干人)。

  (二)在老师指导下开始买书游戏。(在活动中教师播放愉悦的轻音乐,幼儿伴着音乐进行活动)

  (三)汇报。

  1、教师:好了,游戏开心吗?买到书了吗?买书用了多少钱呀?

  2、巩固对元、角换算的认识以及数字8、9、10的组成方式的理解。

  四、总结并提示课题。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四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2、实物:饼干

  3、数学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用变魔术的形式引入课题。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魔术师,现在请魔术师为我们表演变魔术,好吗?

  2、教师出示一根绳子。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绳子)多少根绳子?(一根)小朋友想学魔术师变魔术吗?

  师:魔术师可以将一根绳子变成四根,你们信吗?

  (1)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先将一根绳子变为两根一样长的'绳子。

  (2)再请个别幼儿表演变魔术,由两根绳子变为四根一样长的绳子。并说说你是怎样变来的?你是怎么知道它们是一样长?

  3、教师示范圆形的四等分。

  教师继续以变魔术的形式出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的材料纸,请幼儿示范。

  师:请小朋友比一比:等分后的部分是否一样大,以及原来的图形和分后的每一部分哪个大?哪个小?

  4、幼儿操作,请幼儿探索各种图形的四等分的多种不同方法。

  5、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用笔将图形四等分。

  二、个别活动

  师:请小朋友把练习册打开到43、44页。

  师讲述操作要求:

  1、下列每组图中的物品是四等分吗?把正确的圈起来。

  2、将下列图形四等分,有几种方法?用笔画线。

  三、活动评价

  师:请做好的小朋友和好朋友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幼儿交流)

  师:真会动脑筋,讲得真不错。

  四、延伸活动

  师:请小朋友课后区域活动的时候可以玩一玩《卖饼干》的游戏。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11

  设计意图:

  超市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场所,而藏在超市中的数学比比皆是,如物品分类、物品统计、物品买卖等。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幼儿往往因为家长的陪同而忽略了这些,本次活动设置了一个宽松的生活情境,幼儿带着“开超市”为目的的学习任务,尝试分类整理物品,并使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物品,这对于大班孩子来说是一种经验的提升,孩子在实际的动手操作过程中,一步步明白如何把物品按共同的用途进行分类、统计,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中领略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品的共同用途进行分类整理,进一步巩固用条形统计图统计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引导孩子在超市中选购物品,并作相应的记录。

  3、愿意和同伴合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货架4个,箩筐4个,玩具类、生活用品类、文具类、食品类若干。

  2、条形统计图若干张,油画棒4盒。

  3、幼儿每人一张购物记录单,铅笔一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师:今天老师要在我们大三班开个超市,你们愿不愿意啊?

  师:我买了好多物品可还来不及整理,你们愿意帮我一起把它们分分类,整理好吗?

  二、分类整理超市物品,并用条形统计图进行统计。

  (一)分类整理。

  1、讨论如何将物品进行分类摆放。

  师:想想这么多的物品我们应该怎样摆放更合理,让顾客一看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2、认识文具、玩具、食品、日常用品标志。

  3、提出分类要求:

  (1)物品的摆放要整齐合理。

  (2)要轻拿轻放,互相合作。

  4、引导幼儿按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摆放。

  5、组织幼儿观察超市,说说物品的摆放是否正确,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统计

  1、讨论统计方法。

  师:物品我们都分类整理好了,可是我不知道这些物品究竟有多少?怎么办呢?

  2、分组统计

  要求每一组统计一个货架,分工合作。

  3、集体检查统计结果。

  三、超市购物。

  1、第一次购物。

  (1)师:我们的超市已经分类整理好,你们想不想来逛逛呀?

  提出要求:a)只能买两样东西,价格不能超过10元。

  b)你买的两样东西分别是几元的,在相应的数字下面打上勾,一共花了几元钱用一道算式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

  (3)、集体检查记录结果。

  2、第二次购物

  (1)师:今天我假如给你10元钱,你买了两样东西后还有剩余的钱吗?如果有的小朋友可以再去购买,你算算看还剩下几元钱,还可以买些什么东西?也请你用一道算式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

  (3)、检查操作结果。

  四、结束活动:

  师:刚才老师让小朋友去逛了逛超市,还买了东西,结果发现你们都会玩了,所以我宣布我们大三班超市正式营业了,等会儿区域游戏时你们就可以先到银行取钱,然后就可以来超市买你需要的东西了。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12

  活动目标:

  能初步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在小组活动中能边做边讲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教具:贴绒红圆片5片,贴绒数字1—10。

  活动过程:

  集体活动。

  认识单、双数。

  “贴绒上有什么?”“每一行有几个红圆片,谁会用数字表示?”请幼儿在每行圆片下放在相应的数字。“你怎么数得这么快?”“我们一起来说说每排圆片的数目。”带领幼儿依次说出每排圆片的数目。“小圆片要出去散步了,我们让每行的圆片两个两个手拉手,排好队。”教师示范两两排列。方法是把最上面一个圆片拿下来与最下面的`一个配对,如果单数会有一个不能成对。“现在1、2、3、4、5的圆片已经两个两个排整齐了,谁来为后面每行的圆片两两排队?”“看看哪些数两个两个配对后有一个是单的,哪些数两个两个配对后没有单的?”“两两配对后,有一个单的就叫单数,两两配对以后没有单的叫双数。”

  1、区别10以内的单、双数。

  分别指单数和双数引导幼儿讨论。教师可任指某一数,引导幼儿观察。“它是几?排成什么样子?是单数还是双数?”

  2、小组活动第一组:区别单、双数。看看每行的圆片是几,在单数下的格子里打“√”

  “做完后讲讲哪些是单数?”

  第二组:区别单、双数,在双数下的格子里打“√”。

  第三组:小动物住第几层楼。

  教后感:孩子操作,概念较清楚,初步认识了10以内的单双数。这节课的课堂气氛很好。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13

  活动目标

  1.学习看图编减法应用题,会运用“投出去”“捉走了”等表示数量的减少,会用“还剩下多少”来提出问题。

  2.幼儿学习投掷技能,并在运动中感受乐趣。

  3.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能力。

  活动准备:

  1-10的数字卡、计算符号、幼儿用书、小老鼠图片、猫图片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1)数接龙玩法:请每个幼儿站成一个圆圈并持有一张数字卡,当老师发出接龙指令时,幼儿要按自己数字卡的排序跳出来。

  (2)游戏可变更接龙的方式。

  2.复习5以内的组成和分解。

  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玩法:听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当唱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时,教师发出总数指令,幼儿根据总数抱一起并回打“几可以分成几和几”。

  2.学习编减法应用题。

  (1)出示小老鼠和猫图片。

  (2)教师演示:今天猫发现有小老鼠偷吃,原来有5只小老鼠,猫捉走了2只,还剩下多少只小老鼠?(引导幼儿理解:捉走了,表示减少了,会用:还剩下多少提问)

  (2)出示不同数量的小老鼠图卡,请幼儿按图继续编题,可个人编、分组、集体进行。

  3.列式解答应用题。

  (1)出示计算符号,理解减法算式中各种符号的意义

  (2)教师演示:上题的应用题中讲到小老鼠数是多了还是少了?数量减少了用什么方式列式计算呢?几减几?请(幼儿学习列减法算式)

  (3)认识算式中不同数字符号各代表的意思。

  (4)教师指导幼儿正确书写减法算式。

  活动延伸

  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减法计算的。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14

  一、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科学活动,对序数活动感兴趣。

  2.掌握1-10以内的序数,能够使用第几名来表示小动物的登山排名。

  3.能够积极主动分享自己的作业单,并收纳好工具。

  二、活动准备

  水彩笔、作业单、展板、小狗、小猴子、小兔子、大象、乌龟动物的卡片若干、胶棒、PPT课件、序数卡、轻音乐。

  三、活动重点难点

  1、掌握1-10以内的序数,能够使用第几名来表示小动物的登山排名。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引出活动主题,教师出示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有位新朋友告诉了我一个小秘密,它说动物园今天要登山,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出示ppt

  1.教师提问:都有那些小动登山了?

  2.教师小结:原来小狗、小猴子、小兔子、大象、乌龟等都来登山了

  3.教师提问:小狗在第几个教师与幼儿一同数小狗在第几名。出示ppt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你们真棒,正确的找到了小狗的排在哪。原来它在排在最后面。兔子的身后。那兔子排在第几名呢

  (三)教师出示ppt,掌握1-10以内的.序数。

  (1)教师提问:哪位小朋友想试一试找一找小猴子的排名?

  (2)教师小结:我们先要从上往下数出小猴子的排名,再从下往上面数出它排在第几,就能够知道小猴子的排名了。

  (3)鼓励幼儿数一数其他小动物的排名。

  (四)幼儿完成作业单,并进行分享

  (1)先完成的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展板上,与同伴共同分享作品。

  (五)游戏我的新座位,活动自然结束

  教师:小动物的排名都找好了。那现在我们看看自己手中的卡片找找你们自己的新座位吧!

幼儿园数学幼小衔接教案15

  数学活动:

  蚕豆

  活动目标:

  1、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

  2、能根据蚕豆的不同特征学习5的组成,并作特征标记。

  3、在活动中能积极参与,细心作业。

  活动准备:

  1、课件:蚕豆;

  2、排序卡5份;

  3、蚕豆5篮;

  4、作业卡5种;

  5、点、数牌每人一张;

  6、音乐:“挪威舞曲”“找朋友”。

  活动程序:

  (一)蚕豆一生——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

  过渡语:软软的泥土里睡着一粒种子宝宝,你认识它吗?

  1、看课件提问:小蚕豆是怎样长大的?

  2、小组合作进行蚕豆生长过程的排序。

  3、看课件了解蚕豆的生长过程。

  4、用动作随音乐表现蚕豆的生长过程。

  5、用歌曲演唱蚕豆的一生。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课件、身体动作、图片排序、歌词演唱等多种形式使幼儿清晰地掌握了蚕豆的生长过程。

  (二)蚕豆分家——学习5的'分成。

  过渡语:小蚕豆长大后变老了,变成了蚕豆的种子,农民伯伯就把它们采下来,剥出来。

  1、比较观察:蚕豆种子有什么不一样吗?

  2、分类记录:帮助蚕豆宝宝来分家。

  (1)请幼儿介绍和猜测作业纸的做法。

  (2)幼儿自选作业:

  难度一:看图分类并记录和作标记。

  难度二:根据特征标记把蚕豆宝宝送回家。

  难度三:分类盒分类记数。

  难度四:分类粘贴记数。

  难度五:分类记数并做标记。

  3、讲评作业。

  评析:各种难度和做法给了各种层次和能力的幼儿以选择的机会,他们还根据蚕豆的许多不同进行分类,无形中又学习了5的组成,又学习了制作特征标记,幼儿的收获很多。

  (三)蚕豆游戏——复习5的组成。

  过渡语:我们帮助了蚕豆分了家,它要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呢?

  1、游戏玩法:每人先把卡片贴在胸前,随音乐找朋友,要找和自己相应的卡片合起

  来是5,然后一起玩炒蚕豆的娱乐游戏。

  2、交换牌子再进行游戏。

  3、老师出示炒熟的蚕豆:蚕豆炒熟了,我们一起到外面去吃好吃的蚕豆吧!

  总评:首先整个活动围绕蚕豆,把科学和数学巧妙结合在一起,实现了领域内的有机整合;其次整个活动体现了幼儿自主性、主动性,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另外,活动还体现了趣味性、游戏化的教学风格,使幼儿学习得自然、轻松。

  活动延伸:

  1、根据作业情况进行纠正或交换作业卡进行活动。

  2、在自然角继续观察蚕豆的生长过程,并学习照顾蚕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