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音乐对十教案

音乐对十教案

时间:2022-12-18 15:44:30 教案 我要投稿

音乐对十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音乐对十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音乐对十教案

音乐对十教案1

  设计意图:

  音乐活动是我园的特色之一,它带给幼儿的感觉是自由、轻松而愉悦。本次活动是将双语渗透于音乐活动的一种新的尝试,教师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让幼儿学习双语的积极性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在一次很偶然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幼儿对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的“小矮人”形象非常喜爱,而且平时也总是饶有兴趣地哼唱《十个小矮人》这首歌。于是,我便抓住幼儿这一兴趣,设计了这个活动,从幼儿的主体出发,让幼儿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双语活动,活动中教师能与幼儿上下互动,能让幼儿自信地发音并能自如地心情愉快的学习乐曲。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歌曲《Ten Little Indian Children》,能大声地用英语来演唱。

  2、复习双语单词one——ten,会与数字1——10相对应。

  3、通过音乐游戏复习第5—7册英语句子提高幼儿学习双语的兴趣。

  4、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5、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体验活动快乐。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单词one—ten,会与数字1—10相对应。

  2、学习新的乐曲《Ten Little Indian Children》,初步掌握歌词与旋律。

  活动准备:

  1、印有英语单词one——ten的车票两套。

  2、情景布置图及汽车座位上粘上数字1——10两排。

  3、画有印第安小朋友的图片若干。

  4、一套含有中英文的短句,如:一个小孩 one little。

  5、幼儿人手一个小背包,包内放有英语句子纸条两份。

  6、幼儿水笔人手一份,教师事先在十个小指上画有简单的脸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up2 以旅游售票的游戏导入,复习数字1—10的英语单词。(播放背景音乐)

  T:小朋友,今天天气真好,让我带你们去旅游吧!Let'go!

  (跟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

  T:瞧,孩子们!车站到了,请你们去售票员阿姨那买票,然后根据你的车票上车找相应的座位号,赶快行动吧!

  (幼儿进行买票入座游戏,根据票上的英文找座位上的数字相匹配)

  T:小朋友都找到座位了。OK!我现在要来核对一下你的车票是否和你所坐的座位号相符合,请你用响亮的声音从1—10的顺序报出你的车票号码。Do you understand? OK! You pleas!

  (幼儿用响亮的声音报出车票号码,教师根据幼儿所报号码进行核对,并纠正个别幼儿的发音。)

  T:OK! Very good. 经过核对,你们的车票与座位号都相吻合。请小朋友保管好你们的票,把它放在口袋里,放好了吗?车要开了。(播放音乐,做简单律动。)

  二、基础部分:

  up2 引导幼儿认识、理解歌词,初步熟悉歌曲旋律。

  1、以游戏性的方式引出主题。

  T:小朋友快看,我们到印第安了。瞧,那边还有许多India Children 在迎接我们呢。快打个招呼吧!Hello, India Children.

  T:拿出你们的照相机给他们拍张照片吧。(形象性的`做手势照相)

  2、初步熟悉歌词。

  T:小朋友们我们下车了。让我们来数一数这里有几个Indian Children.

  (师生一同用英语进行点数)

  T:OK!Ten Indian Children. 现在请你们来看一下我拍的照片,好吗?(边出示图片边请幼儿说出照片上有几个小孩)

  非常棒,Indian Children都在夸你们呢,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孩’是用英语one little来表示的,跟老师说……

  T:老师知道你们的英语学得非常棒,请你们把旁边的中英文短句贴放在相应的照片下。(将幼儿分为两组进行匹配)

  T:小朋友的动作真快,我们来看一看贴放的是否正确。

  T:哇,你们都对了,真厉害。我们把他串起来读好吗?

  (按照顺序读短句1—2遍)

  3、认识小节线,初步熟悉歌曲旋律。

  T:请小朋友闭上你的眼睛,我来变个魔术给你们看,小眼睛闭起来了,你们从one数到ten,我的魔术就变好了,不能偷看哦。

  (教师在图片之间放上小节线,并在相关地方放上印有India 的卡片,仿照完整的歌曲进行排放)

  T:请睁开你的眼睛。Pleas open your eyes.瞧我把它变成什么了?

  T:这根长长的黑线在五线谱中我们把它称为小节线,在照片之间加上小节线就变成了一首歌曲。

  4、学唱歌曲。

  (1) 教师范唱,幼儿倾听歌曲旋律。

  T:请小朋友边拍手边听老师完整的唱一遍。

  (2)幼儿变换形式学唱歌曲。

  a、跟教师学唱歌曲2—3遍。

  b、配合手指游戏演唱2—3遍,幼儿边玩手指边唱歌曲。

  T:你的手指会唱歌吗?瞧,我的手指变成了小矮人,还会唱歌呢!

  (教师事先在十个手指头上画上简单的脸谱,配以相应的手指动作及体态语演唱歌曲。)

  T:你的小手想和老师一样会唱歌吗?请你用笔在你的手指头上画上简单的脸谱,这样你也可以跟我一样用自己的手指来表演歌曲了。

  T:你们的小手画好了吗?和老师一起来演唱歌曲吧。

  C、模仿小矮人演唱歌曲。

  T:小朋友你们一定也想做小矮人吧。音乐开始后,被老师摸到头的小朋友边唱歌曲边蹲下来,第二次被摸到头的小朋友就到老师身后来开火车。

  三、在音乐中结束活动:

  T:今天开心吗?我们的印第安旅行要结束了。一起跟Indian Children说Bye bye!

  (教师与幼儿一起边唱边做律动离开活动室)

音乐对十教案2

  教学背景

  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音乐的独特魅力,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质,是新课标中音乐教学的重要学习目标之一。如何设计多样化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创造的乐趣,提高创造能力,我们开展了一次题为《对十》的探讨课,力求创设丰富的情景,引导学生在体验歌唱乐趣的同时去表现美和创造美。

  《对十》这一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湘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十一课,教材安排了听赏曲目《小放牛》,表演歌曲《对十》和创编活动三块内容。教学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唱歌与歌表演表达对大自然及生活的热爱。运用身边的音源或自制的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编配创作节奏动作进行歌表演。本课为第一课时,主要目标为通过学唱《对十》歌曲,利用《对十》的旋律创编歌词、编配节奏动作进行歌表演。

  课堂回放

  片断一:敲打着心中的喜悦

  师播放歌曲《对十》,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动作进行律动,师生用律动进行交流。

  师:刚才听到的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我觉得歌曲很欢快、很活泼、节奏感很强。

  师:节奏是音乐的生命,让我们用节奏来进行音乐对话好吗?

  生:好!

  (师用铃敲打一条节奏:XX XXX XXX XXXX X‖采用问的形式,学生用文具盒或击掌或跺脚发出声响形成节奏:XX XXX XXX XXXX X‖给予回答。教师变换不同节奏问,学生用相同节奏回答。)

  师:你们知道我问的什么吗?

  生:你问的:男同 学 女同 学 大家 爱上 音乐 课?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下面我们继续进行,谁的节奏敲打得准确,谁就是在用心灵跟老师对话,让我们继续用节奏进行对话,共享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

  片断二:唱出心中的感受

  师:在音乐中我们不但能用节奏进行对话,而且还能用歌声进行对话。

  老师播放歌曲《对十》,让学生聆听。

  师:《对十》这首歌曲是一首河北民歌,歌曲采用的就是一问一答的手法,这种对话式的歌唱形式也称对歌。

  师弹奏范唱歌曲《对十》,让学生听后说出歌里有几种什么样的花?问与答用什么样的情绪唱?

  生:歌里有三种花。唱问的时候要略显神秘些,唱答的时候要诙谐欢快。

  (学唱歌曲的教学步骤是:1.学生随老师的琴声哼唱。2.老师教唱难点。3.在学生基本会唱的基础上,老师唱问的部分,学生唱答的部分,进行师生对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基本上掌握了《对十》歌曲的旋律,并能按歌曲的`情绪演唱歌词。)

  师小结:这种用对歌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民间极为流传,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极多。下面分组用《对十》歌曲的旋律创编歌词,看谁创作的歌词中间得最有意义而且最为巧妙,看谁回答问题最贴切,从字里行间中看得出最为自豪。

  片断三:创编出巧妙的问与答

  分组学习。小组创编活动要求:1.组长分工,合作创意。2.创编完成后由各组推选一人上台在黑板上板书创编的歌词。3.确定演唱的形式(齐唱、对唱、一人领众人和任选一项。)在学生分小组活动时,老师巡视指导。背景音乐:《对十》。

  学生展示创编的歌词并进行演唱。例举:

  第一组:创编的歌词为:“我说哪个一来,你给我对上一,什么神奇飞上天?,你说哪个一来我给你对上一,神六飞船飞上天。”演唱形式:一人问众人答。

  第二组:创编的歌词为:“我说哪个二来,你给我对上二,什么信息来得快?你说哪个二来我给你对上二,电脑信息来得快!”演唱形式:8人一组的对唱。

  第三组:创编的歌词为:“我说哪个三来,你给我对上三,什么人呀他最美?你说哪个三来我给你对上三,品德高尚人最美!”演唱形式:邀请老师唱问的部分,全组同学唱答的部分。

  师小结:同学们的创编都很棒!如果我们加上打击乐配以身体动作边歌边舞就会更加其味无穷了。

  片断四:舞动着我们的快乐

  分组讨论:1.选定一种打击乐或道具。2.确定演唱的歌词是教材上的还是自编的。3.商量出一种表演形式并编配出表演动作。

  学生反馈演绎例举:

  第一组:《打“莲湘”,歌表演》。选择的歌词为教材歌词。背景音乐:播放《对十》录音伴奏带。

  第二组:《说唱:(对十)》。演唱形式:模仿流行歌手说唱的节奏并配以击掌击打节奏。选择的歌词为自编歌词。 ’

  第三组:《女声表演唱:(对十)》。表演形式为:女生加上几个动作演唱,男生手脚配合击打节奏。选择歌词为教材歌词,背景音乐:播放歌曲《对十》录音伴奏带。

  师小结:同学们真是太能干了,不仅了解了用歌声对话的演唱形式,还创编了许多朗朗上口的歌词,并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把对歌曲的理解表现出来了,老师为你们精彩的学习表现陶醉了。让我们一起在《对十》的歌声中结束本课吧。(唱《对十》歌曲下课)。

  一节课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了。听课的老师都觉得这一课很美,虽然没有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教师却用音乐、用优美的语言、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使学生觉得这样的音乐课很有乐趣,能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很轻松很开心。

  教学启示

  本节课由四个板块构成:敲打着心中的喜悦(节奏练习)一唱出心中的感受(教唱歌曲)一创编出巧妙的问与答(歌词创编)一舞动着我们的快乐(歌表演),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学习演唱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这四个部分结构紧密,各部分间承转自然,教学过程生动活泼,饶有兴趣。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感受、体验、理解、掌握《对十》这种民歌的特点和风格。如在教学中反复运用对唱的形式、通过创编歌词进行对唱、通过节奏对话游戏、通过各种表演的形式和各种创编活动,引导学生懂得民歌是人们心中的一种情感抒发,通过学习音乐,使自己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

  面对全新的课改实践活动,我们总是对这项活动所指向的期望作出迅速的反应,诸如民主平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新成果,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新模式、新方法,往往在第一时间里就被我们老师包装成精美时髦的礼品盒派送给学生。一说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一节音乐课便是满堂的“声、光、电”;一说到合作交流式的学习、不管课的任务是否需分组学习,频繁分组的现象却时有发生;一说到淡化音乐知识技能、一节音乐课则上得像“思品”课又不像“思品”课。当我们还在自我欣赏自我陶醉时,一不经意却发现,在我们对课堂教学进行全新的包装下,我们的学生却还是原来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并无多大提高。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忽视了课改的复杂性和渐进性。对于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并不十分清楚地如何将这些东西运用到具体的问题情境中,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光靠“克隆”技术是行不通的。本节课始终把学生的学习视作是一个积极主动构建的过程,老师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学习条件。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才会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音乐对十教案3

  教学目标

  一、通过聆听、表演和编创活动,突出“汪汪与咪咪”的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心与观察能力。二、理解歌曲的内容,有感情地演唱,能填创歌词,并能发挥想像力编创动作表演。

  三、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运用×和×编创节奏,并能背唱自己熟悉的有关小动物的歌曲。

  教学建议

  一、本课可安排两课时完成。

  二、结合本课主题“汪汪与咪咪”进行学习、比较两首聆听乐曲,感受小狗的音乐是急促的、旋转的,小猫的音乐是悠闲的。

  教材分析

  1、管弦乐《小狗圆舞曲》

  《小狗圆舞曲》又称《一分钟圆舞曲》或《瞬间圆舞曲》。由波兰作曲家肖邦作于1846~1847年间。初作为钢琴曲,后被改编为长笛曲、管弦乐曲等。

  作曲家的朋友法国女作家乔治桑(1804~1876)豢养了一只小狗,常喜欢飞快地旋转着追逐自己的尾巴。乔治桑请作曲家用音乐表现这只小狗的可爱动态,于是作曲家欣然写成此曲。乐曲篇幅短小,速度很快,一气呵成。乐曲采用三部曲式写成。4小节引示之后,在圆舞曲节奏伴奏下呈示出带有急速旋转感的主题。旋律围绕尾音sol不断反复,带有“无穷动”的体裁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调皮的小狗团团旋转的动态。随后,乐曲出现了甜美抒情的中间部主题,轻松而悠闲。乐曲再现旋转不停的开头部分后结束了全曲。

  2、管弦乐《跳圆舞曲的小猫》

  《跳圆舞曲的小猫》是一首专为孩子们写的管弦乐曲。由美国作家r、安德森作曲。

  曲调诙谐有趣,描绘了一个天真活泼的小猫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起了优美的圆舞曲。乐曲具有拟人化与写实的特点,为三部曲式(a+b+a1),4小节的引子,好似一个自豪的小猫一步步走进了“舞场”,准备翩翩起舞;a段主题旋律优美抒情,用弦乐器主奏,小提琴“滑奏”技巧的运用,形象地模拟了小猫的叫声,增加了乐曲的诙谐情趣和突出了主题内容。旋律进行中快慢交替,充分表现了小猫那顽皮好动的性格。b段旋律欢快活泼,音乐一气呵成,表现了十分热烈的场面。用木管乐器主奏。它描绘小猫越跳越高兴,在快速地转,音乐进行中不时传来几声猫的叫声,好像时刻提醒着欣赏者:这是小猫在跳舞。尤为有趣的是在乐曲的结尾处,突然传来了几声狗叫,使正在专心跳舞的小猫大为震惊,音乐用了一连串的上行音后,突然结束了全曲,形象地描绘了小猫听到狗叫后迅速跳离了舞场,巧妙地结束了全曲。

  3、歌曲《猫咪别淘气》

  《猫咪别淘气》是一首儿童歌曲,2/4拍,羽调式。歌曲幽默诙谐并带有说唱风格,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歌曲的节奏、旋律紧紧依托于语言的音调,说唱结合,七度下行大跳音程的倚音、切分音的运用,形象地带出了小朋友的稚嫩语气,生动地表现出小主人对淘气的小猫的叮嘱,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内容,渗透了关心动物的意识。

  4、歌曲《谁在叫》

  《谁在叫》是一首儿童歌曲,2/4拍,七声宫调式。歌曲描绘了小动物不同的叫声,生动形象,极富童趣。歌曲的节奏有规律地重复、变化着,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流畅上口。歌词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为什么小动物叫了?它们都在做什么?意在调动小朋友的想像力。同时也在教育学生细心观察事物,了解小动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第一课时

  一、律动:

  聆听《小狗圆舞曲》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小狗圆舞曲》教学基本要求オ

  1、完整地聆听乐曲,让学生用手指随课本上的图形谱划动。

  提示:你感到乐曲描绘了小狗怎样的动作,或小狗在做什么?

  2、复听音乐,随着音乐用手势在桌上进行表演。

  三、表演《猫咪别淘气》教学基本要求

  1、反复聆听歌曲。ヌ崾狙生歌中唱出的小猫咪在怎样淘气?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分小组讨论,做分角色表演的准备。

  4、分小组边唱边表演。

  5、加入打击乐器表演。

  四、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安排了一个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练习。教师可指导学生分小组试一试每个人关于选择乐器的建议。

  2、选择一种效果较好的伴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五、课堂评价活动,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律动:

  聆听《小狗圆舞曲》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跳圆舞曲的小猫》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这首篇幅短小的管弦乐曲。

  2、提示:听了乐曲你想到了什么?可让学生根据标题去想像。

  3、跟着乐曲和教师哼唱第一部分主题a,加深对乐曲的印象。

  4、复听乐曲。用手指在桌上画图形谱。

  提示:乐曲的情绪和速度有什么变化?你能听到哪两种小动物的叫声?

  5、分小组讨论:你感到小猫在做什么?结尾使你想到什么?

  6、听乐曲,用动作表演。学小猫的样子跳圆舞曲。

  三、编创与活动

  1、本课的编创与活动是一个编创节奏与复习歌曲相结合的趣味性练习。要求学生不但能按节奏编创小动物的叫声,而且能唱出关于这个小动物的歌曲。(即:课本中学过或平时自己听过的歌。)

  2、在编创节奏中,再次熟悉运用×、×节奏。可分小组进行填创游戏,要求边说边做小动物的动作,看谁将节奏读得准,动作做得生动形象。

  四、表演《谁在叫》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歌曲,用手指随着课本上的旋律线划动。

  提示:听一听,谁在叫?为什么小动物叫了?它们都在做什么?ピ僖淮务鎏,使学生在聆听中熟悉旋律、内容、发现问题、回答问题。

  2、听着歌曲录音跟唱全曲。或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分组进行编创活动。

  提示:你知道哪些小动物,它们怎样叫,利用小组的智慧你一句、我一句为歌曲编创新歌词,分组表演自己的歌。

  4、边唱边表演动作。第一段唱原词,第二段唱小组填创的歌词。

  5、背唱自创的歌曲给爸爸、妈妈听。

  课本中《谁在叫》这首歌采用了图与旋律线示意的方法呈现,生动形象而有趣。学生可通过旋律线的示意,结合看图,迅速地记忆歌词。同时也有助于提示学生的动作表演。

  五、课堂评价活动,教师小结。

音乐对十教案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并运用肢体语言表现44拍的节奏。

  2、训练幼儿手指动作的协调性,使其根据歌词内容作相应的动作。

  3、引导幼儿感知并表现滑稽可爱的音乐形象,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乐趣。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音乐《郊游》,音乐动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形态各异的小矮人图片,音乐《森林的早晨》,森林背景,小矮人手套,歌曲音乐。

  幼儿已有相关经验:我班幼儿从小班就开始比较全面的开展音乐活动,幼儿的节奏训练、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幼儿基本动作、模仿动作以及简单的舞蹈都有了一定的基础。

  活动过程实录:

  一、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幼儿进行节奏训练。

  1、老师带着孩子们到大森林去游玩:

  师:“孩子们,今天天气晴朗,老师带你们一起到大森林去玩儿,好吗?”(好)“那就让我们出发吧!”放《郊游》的音乐,老师和幼儿做律动进入活动室。

  (通过活动情境的设置,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孩子们随着音乐自由的做着做动作,高高兴的和老师一起做律动,都很快乐。)

  2、来到大森林,老师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美:

  师:“孩子们,大森林多美啊,现在请你们闭上眼晴,边听那优美的音乐边感觉自己变成了小草、小花、小树,在清晨里睡醒了,伸了个懒腰,一点一点的长大,呼吸新鲜的空气,随着微风舞蹈。。。”放《森林早晨》的音乐,引导幼儿根据对音乐的理解用肢体语言表现对音乐的感知。孩子们都陶醉在音乐中,有的像小鸟一样慢慢的飞,有的把自己比作小草、小花,左右摇摆。有的孩子说:“老师我是大狗熊,我冬眠醒来了”,很笨重的做着狗熊的动作,有的蹲在地上像小草一样随风晃动,有的站起来做大树来回摆动,有的孩子在小朋友们中间穿梭,老师悄悄的问他在做什么,他说:“我是小朋友啊,我在大森林里玩儿呢!”还有的孩子一直蹲在地上,悄悄地告诉老师:“音乐好听,我睡着了!”(孩子们都沉浸在美妙动听的音乐里,很自然地表现对音乐的感知,充分表现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师:“小动物们也来欢迎小朋友了,请你听音乐,想一想是哪个小动物走来了?”请幼儿边听音乐边跟着节奏表现小动物走的`动作。

  (孩子们在这一环节中能较好的表现自我意识,把各种小动物走路的姿态都能和着音乐的节拍做出来,各有各的特点,对音乐节奏的把握也较好)

  3、师:“小朋友,你知道小动物们都是怎样叫吗?”请幼儿利用叫声、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表现44拍的节奏的时值。

  (通过倾听并说一说是谁走来了,小动物怎么叫引导幼儿初步感知44拍的节奏,并通过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幼儿坐在小椅子上,利用身体的各部份表现节奏的时值,这个活动使幼儿在运动中能休息一下,体现的动静交替。)

  二、感受小矮人滑稽可爱的形象,并用肢体语言创造性的表现出来。

  1、老师讲《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故事,吸引幼儿对小矮人的兴趣。

  孩子们都很认真的听老师讲故事。

  2、请幼儿说一说你想象中的小矮人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象。有的孩子说:“小矮人有长长的胡子!”有的孩子说:“小矮人可矮了!”还有孩子说:“小矮人很老很老,走路很慢”。。。。。。

  (在这一环节,孩子们大胆的用语言表现了对小矮人形象的理解,孩子们还在描述后,自然地曲表现小矮人的形象,气氛热烈,孩子们表现欲望都很强。)

  3、放动画音乐《白雪公主和小矮人》,请幼儿感知欢快的音乐,观察小矮人活泼、滑稽、可爱的形象,并跟着音乐用动作表现小矮人的形象。

  师:“小矮人的哪些动作很可爱、滑稽,请你做一做。(幼儿跟着音乐做动作)

  (幼儿通过感知并表现小矮人滑稽可爱的形象,培养幼儿美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孩子们看到动画后很兴奋,都起来模仿小矮人的各种动作,有的小朋友还自己创造新的动作,互相交流,充分体现了孩子们主动探索的意识,以及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三、学习律动,训练幼儿手指的协调性,能根据歌词做相应的动作。

  1、师:“请小朋友猜一猜,一共会有几个小矮人呢?”

  教师出示漂亮的盒子,将手伸进去戴上贴有十个小矮人的手套,并示范表演律动《十个小矮人》,引导幼儿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掌握1~10的顺序。

  (通过彩盒及小矮人手套的环节,吸引幼儿尽快的理解歌词及动作,及参加律动活动的兴趣。当老师告诉小朋友彩盒里会有秘密时,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静静地而且紧张的看着老师,当老师戴上手套展示给幼儿看时,孩子们都很兴奋,并能自然的伸出手和老师的十个小矮人做动作。)

  2、幼儿听音乐学律动。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按歌词从1~10的顺序作相应的手指动作。

  (律动说明:两手握拳于胸前,手心向外,从右手小拇指开始数数,数到几便伸直几个手指,当唱到“小矮人”时,伸出的手指随音乐弯曲、伸直,然后接着数)。

  3、请幼儿到前边表演律动。

  孩子们都很积极主动的响应老师的提议,到前边表演的小朋友都把自己对小矮人独特的理解比较好的表现了出来,气氛很热烈。

  4、活动熟悉了,教师要求幼儿闭上眼睛做,使想象和动作统一起来,体会其中的形象。

  (在这一个环节中,孩子们始终能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和老师一起学习律动,都很认真,而且根据老师要求的难度逐渐加大,孩子们参与的兴趣也更加浓厚。)

  四、幼儿玩儿游戏《白雪公主和小矮人》

  1、引导幼儿理解小矮人帮助了白雪公主,自己也很快乐!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好品格。

  2、老师讲解游戏规则:幼儿扮作小矮人去救白雪公主,救回后大家在一起快乐的跳舞。

  3、幼儿玩游戏2—3遍。老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创编舞蹈动作。

  (通过游戏,使幼儿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并通过本次活动了解帮助别人自己也很快乐,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品格。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把自己变成小矮人,融入到游戏之中去,体验到了救白雪公主的紧张与胜利后的快乐,也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五、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教育中,幼儿听教师讲故事《白雪公主》。

  2、在活动区活动时,可跟着《十个小矮人》的音乐节奏,用筷子进行敲打乐器的练习。

  教学反思:

  纲要指出:

  “要在艺术活动中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

  1、在教学设计上,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孩子的实际水平,我采用了用情境及游戏的方法提高幼儿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

  2、在环节的衔接上流畅自然,将激发幼儿兴趣贯穿于活动的始终。使幼儿一直处于快乐及主动学习探索的状态。

  3、在活动中注意了幼儿学习的集体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相结合的活动方式,注意了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动静交替,不会使幼儿感到疲劳。

  4、在活动中注意了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培养,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使幼儿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对今后活动的参与起到较好的作用。

  5、在活动的结束阶段把孩子的兴趣引向自我欣赏和获得满足感,从而把兴趣延伸到对新的艺术活动的需求和期待。

  在活动中幼儿活动兴趣浓厚,能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体现了主动探索的意识,达到预期的活动目标。

音乐对十教案5

  教学目标:

  一、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启发学习兴趣,表达新时代少年儿童积极乐观的精神面貌。

  二、通过多种方式的聆听,感受2/4,并能够有感情的准确演唱歌曲。

  三、启发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节拍,体验情感,在老师层层递进的引导下,创造性的为歌曲进行创编和伴奏。

  教学重点:

  一、在体验中感受二拍子的节拍。

  二、创造性的使用羽毛毽子为歌曲增添快乐元素。

  教学难点:

  一、歌曲中休止符的准确演唱。

  二、歌曲中二段不同尾声的准确演唱。

  教学过程:

  一、聆听音乐,感受快乐

  1、导课:今天我的音乐课,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感受它带给你什么样的心情,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初听(1)感受情绪。

  3、听(2)感受速度等,找到快乐元素。

  4、听(3)活动体验节拍。(1’17”)

  5、听(4)出示课题《哦,十分钟》。歌曲表达对十分钟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6、分乐段

  二、学唱歌曲

  (一)学第一乐段

  1、演唱两小节的歌谱,找相同旋律。

  2、师生接唱旋律

  3、听范唱,默唱歌词,感受轻快有弹性的'声音。

  4、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教师指导。

  5、第二段歌词自己完成演唱。

  (二)学第二乐段

  1师唱前两个乐句,分辨一下那一句旋律比较高?

  2、学生学唱,注意一字多音的连贯圆润,“哦”的口型圆,舌尖抵下牙齿

  3、再听力度有什么变化?哪一句比较强?为什么要这样演唱?4学生学唱

  5听范唱,哪个地方不容易唱准确?你有什么办法来解决?6完整演唱第二乐段

  (三)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

  (四)跟唱第二段歌词

  1、找结尾的不同

  2、唱第二段的结尾

  3、完整演唱第二段歌词。(40”)

  (五)完整演唱歌曲

  让我们跟着音乐伴奏完整的来演唱歌曲《哦,十分钟》

  三、创编节奏,增添快乐元素

  1、听伴奏找快乐元素手铃声。

  2、学生跟音乐自创伴奏方法。谁来说说你创编的什么节奏?用在那个地方?

  3、完整演唱及伴奏歌曲。

  四、拓展延伸:

  1、听歌曲《哦、课间十分钟》,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简介两首歌曲为同一词作者。

  五、课堂小结:

  下课铃声马上就要响起了,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赶紧到操场上放松充电,为下节课更好的学习做好准备。

音乐对十教案6

  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节奏和滑稽可爱的音乐形象,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

  2、训练手指动作的协调性,在唱歌曲的同时手指能够做相应动作。

  活动准备:活动前做手指游戏“大拇哥”,音乐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儿歌结束后,做手指操,教师喊节拍,幼儿跟老师一起做。)小朋友们都听过《白雪公主》的故事吗?里面就有几个和我们的手指差不多的小人人,——七个小矮人,今天老师又请来了三个小矮人,一共有十个小矮人来我们班唱歌,跳舞,小朋友们想不想和这十个小矮人一起跳舞,唱歌?老师把十个小矮人请出来。(老师来演唱《十个小矮人》的儿歌。

  二、听一听 唱一唱1、幼儿边听音乐边拍手,来享受歌曲带来的音乐形象。

  2、让小朋友跟着录音机一起来唱,理解歌词。

  三、感受音乐的节奏1、教师示范表演手指游戏,幼儿全部扮演小矮人,欣赏教师表演。

  2、幼儿听音乐拍节奏,幼儿边听音乐边在教师带领下,按照歌词中一到十的顺序做相应的手指动作,并且可以完整的'唱下歌曲。

  四、节奏与动作的协调性两手握于胸前,手心向外。从右手小拇指开始数数,数到几便伸直几个手指。当唱到“小矮人”时,伸出的手指随着音乐弯曲(一拍),伸直(一拍),然后接着数。

  活动熟悉后,可要求幼儿闭着眼做,使想象和动作统一起来,体会其中的形象。

  五、拓展延伸1、每位幼儿一种乐器,让幼儿跟着《十个小矮人》的音乐节奏,进行敲打乐器的练习。

  2、语言:教师带感情讲述《白雪公主》的故事,让幼儿认真听,并且使幼儿可以口述故事的大概内容。

  附儿歌:十个小矮人一个两个三个小矮人、四个五个六个小矮人、七个八个九个小矮人、十个小矮人!

  活动反思:

  《十个小矮人》这首歌曲是午间操的音乐,对于我们班级的小伴侣来说是耳熟能详,因此我把活动的重点放在玩音乐游戏上,从而培养幼儿能听辨音区的崎岖,并能用举措表现。在玩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出了出人意料的热情与乐趣,并能激发出创新游戏的火花,可以说是在我的意料之外。

音乐对十教案7

  教学目标:

  一、通过唱游活动,使学生能有表情的2边唱边表演歌曲。

  二、指导学生用轻松自然地声音演唱歌曲。

  三、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懂得做事认真细心动脑,不能粗心大意。

  教材分析:

  《十只小猪过河》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七声音阶歌曲。歌曲由四分、八分、二分这三种节奏组成,简单易学。歌曲内容风趣幽默,描绘了一只自称大哥在数数上出洋及笨拙的'样子;两段歌词采用了问答形式。

  教具准备:

  苹果树一棵、苹果卡片若干、录音机、大副歌单一张、小猪头饰若干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律动

  要求:让学生学着小鸟自由地飞进音乐室。飞的动作听音乐即兴创作,当音乐停下时自己摆个动作造型。

  二、师生问好座下

  课堂座位设计:留出一些空间供学生自由活动

  三、节奏拼卡游戏(略)

  四、情境教学

  1、听音乐模拟过河

  2、回忆过河时的情景

  五、新课教学

  1导入新课

  2、学习歌曲《十只小猪过河》

  3、歌曲律动

  A、采取学生自己创编的形式进行

  B、老师根据学生创编的动作作选择性归类

  C歌曲表演:

  要求:

  ⑴、动作幅度要大,有力度

  ⑵、尽量做到动作不影响歌唱

  ⑶、表演带上小猪头饰,使形式更加丰富

  六、课堂小结

  七、下课

  学生随着音乐声走出音乐室

音乐对十教案8

  活动目标

  1.享受唱歌的乐趣,初步掌握歌曲的节奏。

  2.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手工制作材料。

  2.歌曲《故事书》(歌曲及音乐欣赏cd或磁带)。

  3.幼儿自备喜欢的故事书。

  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故事书》,教师与幼儿一起唱歌:

  2.教师和幼儿到图书区参观,让幼儿自由选读故事书。

  3.提议幼儿一起合作把图书区布置成故事屋,请幼儿说一说,用什么材料来布置、怎样布置,并引导幼儿共同制定出使用规则。

  4.教师和幼儿一起布置故事屋,尽量体现幼儿的想法,并充分考虑到阅读的方便。

  5.布置完成后,请幼儿从家里带一本自己喜欢的故事书来幼儿园,放在故事屋内,给小朋友介绍故事书的内容。

  活动评价

  1.能在老师的帮助下与同伴合作布置故事屋。

  2.乐于与小朋友分享、交流故事书。

  3.能演唱歌曲《故事书》。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音乐对十教案9

  我这样表现——课题生成: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节奏:声音的节奏、建筑的节奏……中班幼儿节奏感的发展较之小班已有了一定提高。但在音乐表现时,仍出现形式单一,甚至节奏不准究其原因是经验的缺乏和音乐节奏的敏感性较差。引导能们生活中已有的节奏与他们接触到的音乐节奏联系起来,用生活中的动作表现这些节奏,可以较好地提高他们音乐敏感性及表现力。建构主义的教学观认为:知识在幼儿学习经验的状态存在的,是幼儿主动建构的。这也正如皮亚茶理论:幼儿在活动中发展,在与客观物体的相互作用中获经验。因此,我试图提供较为丰富的材料,创设一个适宜幼儿现在的环境,从而提高他们创造性地表现节奏、表现自我。

  我这样表现——活动目标:

  1、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和提供的材料,积极探索,尝词方式创造性地表现自身对节奏的感知。

  2、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并在观察、模仿同学方式中丰富自身经验。

  3.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提高表现兴趣和表现自己的欲望。

  我这样表现——活动准备:

  1、行过"找一找有节奏的声音和现象"的活动。几种常见二、四拍节奏型有初步的认识,熟悉《杨柳青》

  2、录音机、《杨柳青》等音乐磁带。

  3、创设供幼儿表现节奏用的环境。提供材料:扣若干,锅、碗、盆、筷若干、雪碧瓶、易拉罐若干,搓衣板,彩带装等。

  我这样表现——活动过程

  1、由谈话导人音乐游戏。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美丽的春天快要过去了,自己的舞蹈来表现春天吧!"播放aba段式音乐,师幼随着音乐做游戏,老师告诉幼儿:

  "一粒一粒的种子,静静地躺在泥土中。春风吹,慢慢地慢慢地发芽了,长出叶子了,长成小苗了,开出一朵一朵的小花。"(a段)"小花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呀!这个世界好美它们高兴地跳起舞来。"(b段)"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小花们有些累了。它们慢慢地闭起了花叶,在温柔的'月光中静静地休息了。"(a段)2、引导幼儿说出生活中有节奏的声音、现象。

  (1)师幼讨论: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好听吗?为什么幼儿认识到声音有节奏才好听。

  (2)引导幼儿回忆: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现象是有节奏的。

  教师:"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节奏,谁能告诉: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现象是有节奏的?"3、教师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材料、多种方式去表现节奏。

音乐对十教案10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理解歌曲内容,感知当年红军与瑞金的老百姓们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通过欣赏歌曲,激发幼儿对红军战士的尊敬,让幼儿懂得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准备:

  红军帽、红军衣服,红军战斗录像、舞蹈《十送红军》、歌曲《十送红军》。

  过程:

  一引入主题,激发情感。

  1、出示红军当年用的帽子和衣服,问:你知道这是谁的帽子和衣服吗?

  2、红军是谁?(播放红军战斗的录像资料)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战斗?你觉得他们是怎么样的人?

  3、教师小结:他们就是红军,在我们瑞金,以前就有很多红军战士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为了保护老百姓的安全,很多红军战士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是非常伟大的`人。

  4、红军战士为了老百姓,不顾自己的生命,那老百姓们又会怎样对待他们呢?(老百姓很感谢他们、热爱他们,给他们做衣服、做鞋、送吃的。)

  5、可是有一天,红军要走了,要离开我们进行长征,这时候,红军战士的心情会怎样?老百姓的心情会怎样?(很难过,依依不舍)

  二欣赏舞蹈《十送红军》

  1、播放录像:舞蹈《十送红军》,小朋友看,这个舞蹈说的就是当年红军离开我们瑞金去长征时,老百姓去送他们的情景。

  2、幼儿欣赏舞蹈。

  3、提问:他们在干什么?他们之间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三欣赏歌曲《十送红军》

  1、刚才的舞蹈里有一首歌曲叫《十送红军》,小朋友知道唱的是什么吗?

  2、播放歌曲,幼儿倾听。

  (1)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2)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3、再次欣赏歌曲。

  (1)歌曲里唱了什么?

  (2)歌曲里说老百姓送红军一共送了几次?为什么要送十次?

  4、我们一起来唱唱这首歌。请幼儿随音乐哼唱,感受歌曲旋律。

  四教育幼儿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1、小朋友,你们觉得过去的老百姓过着怎样的日子?我们现在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2、我们为什么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感谢谁?

  3、我们有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应该怎样做?

  4、长大后,我们应该为自己的家乡做些什么?

  总结:

  今天我们小朋友都过着非常幸福的生活,我们现在应该努力学好本领,长大为我们的家乡出力,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音乐对十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

  ①、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

  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4.学习现代京剧选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我是工农子弟兵》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内容:学习京剧脸谱知识、设计制作京剧脸谱。聆听《我是工农子弟兵》《京调》表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蝈蝈和蛐蛐》

  2、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3、难点: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教学用具:

  1、学生:脸谱资料、铅笔。制作好的脸谱底板,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2、教师:课本、京剧脸谱资料、图片、录像、cai课件。

  课时安排:五课时

  教学过程:

  聆听《我是工农子弟兵》

  1.从戏曲知识导入

  2.介绍现代京剧

  .复听《我是工农子弟兵》感受其韵味

  4.介绍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

  (1)地方语言:戏曲唱腔的产生是以地方语言为基础的。

  (2)唱腔风格:唱腔是区别剧种的主要标志,京剧是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本唱腔是二黄腔。

  5.聆听《我是工农子弟兵》学生可以轻声跟唱,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及剧中人物的品格。

  表演《蝈蝈和蛐蛐》

  1.聆听范唱《蝈蝈和蛐蛐》问:歌曲讲述什么内容?它给我们什么启示?歌曲曲调的风格与情绪怎样?

  2.分段跟唱,先唱曲调,然后再跟唱歌词

  3.完整唱全曲并表演《蝈蝈和蛐蛐》

  4.回家学一段地方戏曲下课唱给同学听。

  自制京剧脸谱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谱式

  步骤一:导入新课

  [播放]—京剧唱腔片断《铡美案》。

  1、提问:哪位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你知道这是什么艺术

  ②为什么包拯和四大卫士脸上都有许多的图案和颜色?

  学生回答:京剧,角色图案和颜色是用来舞台化妆用的。

  2、教师总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

  (板书:京剧脸谱)

  [课件演示]:(出示脸谱资料)

  京剧——舞台化妆——脸谱

  3、教师提问:如此美丽的脸谱,你们想不想把它表现出来?

  学生回答。(略)

  步骤二:介绍京剧脸谱知识。点击:[课件播放]——古代面具——京剧脸谱资料。

  1、起源:

  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面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2、意义:

  问:京剧中为什么要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是用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人物的形象进行夸张,以突出、强化人物的生理特征——面貌及个性,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用来造成舞台的效果。

  2、京剧脸谱的艺术价值:

  (请学生谈一谈京剧脸谱的美感)

  教师总结: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同时又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3、脸谱在京剧中的运用:

  问:京剧中那些角色运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净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生、旦角很少用。

  步骤三:京剧脸谱的谱式:

  [课件出示各种谱式]学生谈各种谱式的特点。

  教师总结: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中的五种。

  介绍特点:

  ①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②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而是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

  ③从脑门顶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

  ④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⑤色彩、构图不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丑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步骤四:

  1、演示作业过程:[播放---演示课件]

  ①在画好的脸谱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轴线。

  ②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

  ③用铅笔勾画脸谱纹样,勾画谱式时注意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2、完成一副京剧脸谱的'设计制作。

  3、 [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a、可以独立设计制作完成,也可以与邻近几个同学合作设计完成一套京剧脸谱作业,具体分工自己商议解决。如:水浒传、三国等。

  b、本课时完成谱式的铅笔稿勾画。

  c、注意事项:1、自选谱式;

  2、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步骤五:学生课堂练习,教师巡回

  进行辅导:

  定中轴线、五官位置;

  勾画谱式;

  [课件同时播放勾画谱式过程]

  步骤六:课堂总结

  选优秀作业让作者自己点品;其余同学提出优、缺点;教师表扬优点,不用自己的观点观点影响学生。

  步骤七:宣布下节课学生用具:

  脸谱资料、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色彩

  步骤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京剧脸谱资料。

  步骤二:学习新知识——脸谱色彩知识

  1、教师提问:那位同学知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是起什么作用的?

  学生回答(略)。

  2、教师讲解:在京剧脸谱上有许多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有一定的含义,不可以随便乱用。

  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艺术家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3、你能说出各种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吗?

  学生回答(略)

  4、教师总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的人物,如:宇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教师讲解同时课件演示-脸谱资料]

  步骤三:着色方法

  [课件演示---涂色过程]

  1、先从白色入手,将所有白色涂满,

  2、再涂颜色,要从浅入深地顺序涂,

  3、最后着墨色。

  步骤四:作业要求:[出示课件]

  1、完成铅笔稿着色。

  2、注意事项:

  ①每个脸谱至少有三种颜色。

  ②着色时先勾边线再涂染。

  步骤五:课堂练习

  学生分组完成作业——涂色。

  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完成。

  步骤六:点评学生作业

  方式:学生将制作完成的作业戴在脸上,学生互相展示、观看、评价,教师鼓励学生认真完成制作,表扬有创意的作业。

  步骤七:宣布下课。

  表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教学过程

  一、随京剧武场音乐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师:刚才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一种戏曲的音乐声?

  生:京剧。

  2、师:对了。我们知道京剧是我国的国粹,那么你对京剧有哪些了解呢?我想请同学们把你所知道的有关京剧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听,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京剧。

  3、学生回答京剧的有关知识,当学生回答到相关的主题时教师马上加以详细的说明介绍。例如:讲到动作时,教师抓住机会介绍京剧动作中的虚拟性,并请生一起模仿喝酒、开门、关门、骑马、摇船等;

  讲到服装时,媒体出示头饰、靴子、服饰等图片;

  讲到脸谱时,媒体出示脸谱的同时,教师讲解脸谱所代表的人物个性;

  讲到票友时,教师说说慈禧太后作为票友,专门为看戏而搭的7米高的戏台。

  三、京剧的形成。

  1、师总结:刚才大家讲到了非常多的内容,使我们对京剧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谁能说说“京剧”中的“京”代表什么意思?

  生答:“京”代表京剧在北京形成。

  3、师:但是京剧的真正源头却是安徽,让我们来看看京剧是怎样形成的,(媒体出示图片或文字,教师口头讲解)

  四、京剧四大行当的介绍。

  1、媒体演示,教师讲解。

  师: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生”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的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当名,比如:画面上的这个叫老生,而这个年轻的叫小生,另外还有武生。“旦”是指女性角色,如年龄大的叫老旦,年纪轻的叫花旦,“净”则是指“花脸”,就是我们刚才我们介绍的有脸谱的角色。“丑”则是指诙谐滑稽或小奸小恶的人,就象画面上的这位水浒传中的石迁一样。

  2、请学生表演。

  师:介绍完四大行当,我们就要请出我们班里的四大名角来为我们演出,请同学们来做票友,如果他表演得好,就给他喝彩鼓掌,好不好?

  3、师拿出京锣伴奏,四位学生分别着生、旦、净、丑的服装依次出场表演、造型。

  4、请学生分辨角色,教师还可以为生角加上假胡须,以分辨老生与小生。

  五、介绍四大功夫,即京剧的表演形式。。

  1.师讲解。

  师: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并且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我们一般把它叫做四大功夫,那就是唱、念、做、打(媒体出示。)你们谁知道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2.请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唱:演唱

  念:念白,具有音乐性,象唱歌。

  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象舞蹈。

  打:打斗时的表演动作。

  3.欣赏《华容道》片段,请生分辨四大功夫。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华容道》,在这个片段里就包括了这四大功夫,我们一边来4.欣赏演员的精彩演出,一边分辨这四大功夫,(简单介绍《华容道》)。

  生观看录象,并请生做票友,在精彩的地方鼓掌、喝彩。

  教师做适当的旁白介绍。

  5、请生学一学打斗的动作,形式多样的参与。

  师: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的精彩表演,都是在台下用汗水和泪水换来的,我们虽然不能做到那么专业,但是我们班里也一定有许多这方面的好手,我们请大家都来露一手,如何?

  1)、请一生出来,并用京剧的旁白邀请另一位同学,其他的学生还是做票友,营造气氛。

  2)、请女生出来表演花旦。

  3)、请生表演翻跟斗,侧手翻、耍大旗等动作。

  4)、请多位同学表演跑龙套的动作,教师京锣伴奏。

  6、了解旦角的唱腔,并能分辨花旦与老旦的区别。

  师:看了许多生角和净角的戏,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花旦的优美唱腔,在京剧的唱腔中,也有很多的讲究和流派。象刚才曹操的唱腔是诙谐滑稽,有时又是锵铿有力,我们现在来感受一下花旦那清新动听的声音,请欣赏《都有一颗红亮的心》。

  师:从录象中我们看到演员不仅唱得好,而且从脸部表情到动作都很到位,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模仿一下。(师请一女生,请她用京剧旁白邀请其他同学一起来。)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感受一下花旦的优美唱腔,请大家一起来模仿这段唱腔。

  师:老旦的唱腔与花旦是不同的,我们来欣赏一上李奶奶的一段《血债要用血来偿》,体会一下两种不同的声音。(花旦:细、娇柔。老旦:粗、厚实。)

  六、介绍京剧的发展,激发学生对京剧的自豪感。

  师:京剧虽然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它却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在现代,京剧除了古装的传统戏以外,还编了许多现代戏,象著名的《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但它们的唱腔并没有变。因此京剧被外国人称为东方歌剧,还有的被改编成歌曲的演唱形式,很受大家欢迎,象《唱脸谱》、《我是中国人》等,已传唱大江南北。在座的同学如有兴趣,可在课外多听,多看,多学,为宏扬我国传统的京剧艺术出一份力。

  聆听《京调》表演《我是中国人》

  1.从《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我是工农子弟兵》两首选段中,基本感受了京剧的唱腔,现在请听这段笛子吹出的曲调是什么风格的音乐?

  2.初听第一主题的笛子主奏曲调与第二主题笛子的曲调问:哪一主题的曲调活泼,紧凑?

  听辨教师弹奏的两个主题中的某一主题?然后哼唱

  3.欣赏全曲完成教材上的作业。

  4.聆听范唱《我是中国人》问:歌曲讲述什么内容?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5.分段跟唱然后以自豪的情感完整唱全歌

  6.召开戏曲演唱会。

  7.总结本课:

  1媒体出示板书。

  2师以提问的方式总结。

音乐对十教案12

  课时:一课时

  教材: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音乐第一册(广西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了解《边区十唱》的产生,了解“号子”这一民歌种类。

  二、试简单地创作一个“号子”。

  【教学用具】

  影碟机碟片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略)。

  二、创设情境:

  1、请学生帮老师移动钢琴。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不自觉地发现问题。

  2、请学生说说刚才同学移动钢琴时(快慢、省力费力)现象,教师将学生引导到:统一出力节奏达到省力的效果。

  3、问:民歌中有这种伴随劳动而歌唱并直接为劳动服务的歌曲,我们将这类体裁的歌曲称为……

  三、进入:

  1、问学生们是否听过、接触过“号子”。

  2、学生们翻开课本,教师给学生们演唱《边区十唱》。然后请学生说歌曲中的特别之处,讨论其意义。(如:“嚯嘿”及一些象声词)

  3、看《东方红》中军民大生产的'片段,让学生谈谈感想或歌曲的节奏与劳动的节奏以及演唱的形式。

  4、教师领,学生和;试一学生领,众学生和。

  四、展开:

  1、就学生刚刚演唱的情绪请学生们思考怎样的号子是成功的号子。看影片《锦上添花》中扛木头的两段截然不同的号子,学生们进行对比。

  2、讨论:“号子”都有些什么内容。

  3、听听众多号子中的一首船公号子。感受在不同情绪需要下号子的变化。

  五、实践:

  1、学生总结自己对“号子”的认识。

  2、带着认识再唱一遍《边区十唱》。

  3、自己创作一段简单的“号子”:给《边》的音乐填上新词;或者用一段合适的音乐填词成为“号子”。

  六、小结:(略)

音乐对十教案13

  教学目标:

  1、能够感受《龙船调》、《十送红军》的内容及地方风格。

  2、运用哑剧的形式表演《龙船调》。

  教学内容:《龙船调》、《十送红军》

  教材简析:

  1、《十送红军》是红军长征之前,流传于江西革命根据地的众多革命民歌之一,歌词采用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手法,使人感到情真意切,难舍难分。

  歌曲的旋律中有一个主体(a)和两个变体(b和c),从而构成ababca的结构形态。在每一段的旋律运行中,多以短句的形态出现,并且在短句的后面予以停顿。虽然在短句间歇时有短小的间奏穿插其中,但从整体来看,它依然给人以抽噎的感觉,在情绪上难脱压抑、沉重的印象。全歌给人的'情感感觉是融留念、期盼、祝福、深情等多种情绪为一体的。

  2、《龙船调》原是湖北利川花灯中的一首花灯调,是在湖北广为传唱的一首民歌。歌曲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活内容,给人以戏剧性的美感享受。《龙船调》的开头带有明显的远距离打招呼似的山歌风味,它明亮而高亢、自由而直畅。随后的短句既有划船时的节奏感,也有演唱时的舞蹈动作感,令人感到清新活泼、诙谐幽默、有着很浓厚的生活气息。后面半说半唱似的对白,就更加强化了这种风趣诙谐的生活情调。歌曲最后的一段音乐,既有划船时唱劳动号子的形象,又有重新唱起山歌的形象。

  教学重点:运用哑剧的形式表演《龙船调》。

  教学方法:引导法 实践法 悬念法 演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 戏剧表演手段

  教学用具:老师:多媒体设备 钢琴

  学生:江南服装 筷子 饭盆 铅笔盒 饮水筒等能够击打出节奏的物品

  教学过程:引导策略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策略一:复习

  通过复习歌曲《采茶舞曲》,唤起同学们对江南音乐特点的记忆。为下面的音乐欣赏、分析和表演作好准备。

  教师伴奏学生演唱“温故而知新”。在演唱中复习《采茶舞曲》的演唱要领,唤起对上节课所讲内容的记忆。

  策略二:聆听《十送红军》

  (讲授法)

  1、讲解、提问红军长征的历史知识。

  2、请同学在未听之前,结合刚刚了解的江南音乐的特点,试着分析《十送红军》的音乐情感基调,和曲调特征

  3、播放《十送红军》。

  4、讲解《十送红军》的情感基调和曲调特征。

  与老师互动,描述自己对红军长征历史背景的了解。根据自己的音乐知识、和对江南音乐的了解,试着猜测《十送红军》的曲调特征。为学生们提供展现自己知识的平台,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们对知识和信息的综合分析能力。

  策略三:欣赏《龙船调》

  1、播放《龙船调》。

  2、布置任务:用哑剧来表现《龙船调》的内容。倾听《龙船调》为学生提出任务。

  策略四:演示法展示潘长江小品《过河》播放潘长江小品《过河》经历观看--分析--记忆三个步骤,积累小品中的各种动作为素材,为创作哑剧作准备。本着“模仿是创造的基础”的原则,为学生们的哑剧动作提供一个范本。

  策略五:讨论法 学生们分成小组进行哑剧的创编 针对音乐及动作,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同时考察各个小组的排练情况,为同学们的表演作准备。由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和排练。提高学生们的创作能力。

  策略六:实践法 表演哑剧《龙船调》

  1、组织同学们进行哑剧表演。

  2、协助同学们播放音乐,整理服装,调整灯光,作好舞美工作。

  (1)各个小组推选小演员穿好服装进行表演。

  (2)不表演的同学用自带的打击乐器随着音乐为表演的同学击打节奏。为同学们的表演提供平台,锻炼同学们的表演能力。

  教师对参加表演的同学进行表彰,分发小奖品对各个小组的表演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

音乐对十教案14

  教学内容:

  一、歌曲春来了

  二、综合训练按指定节奏来写作旋律

  三、欣赏1、牧歌(无伴奏合唱)

  2、渔歌(巴乌、筝、笙三重奏)

  民歌乐器介绍(三)吹管乐器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歌唱春天的到来。教育他们热爱生活,充满热诚的去寻找美好的春天。

  二、按指定节奏写作旋律,继续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

  三、感受蒙古民族的音调及无伴奏合唱人声的表现魅力和多声部和声效果的美感。

  四、感受哈尼族、彝族的民间音调,初步感受和了解我国民族吹管乐器。

  教材分析:

  一歌曲

  春天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歌曲《春来了》,以短小的篇幅三拍子圆舞曲的形式,表达了同学们在春天到来时的喜悦心情。

  二综合训练:

  用所给的音编写节奏。

  三欣赏:

  1、《牧歌》是流传在蒙古一带的民歌,旋律具有优美、抒情、高昂、悠扬的.特点。

  2、《渔歌》全曲由晨曦、渔歌、欢唱、跳月、渔歌、远去几个部分组成。

  民族乐器介绍(三)吹管乐器

  1、笛2、箫3、唢呐4、笙5、管子

  教学重点

  :歌曲表现旋律创作

  教学难点

  :旋律创作

  课时划分

  :二课时

  一、学唱歌曲

  二、欣赏

  教具:录音机挂图

  第一课时新授

  一、组织教学

  1、起立

  2、问好

  3、坐下

  二、发音练习

  《双声部音阶练习》

  1=C-D声部间和谐,统一。音色一致,音量适中,音准把握好!

  三、新授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了?春天来了,给大地披上绿装,一片生机勃勃,给人希望、信心,使人充满活力,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春来了》

  1、听范唱

  2、提问:本课的拍号、谱号。

  3、写出F大调音阶,复习音位、音准。

  4、分段进行

  5、打第一段节奏。

  6、跟琴视唱第一段曲谱。

  7、请同学分析一、二段相同与不同处,找一找模进处。

  8、自己视唱第二段。

  9、集体唱一唱两段谱。

  10、完整演唱。

  11、有感情的读词。

  12、提问句与答句有什么区别?“哈”怎样唱才能正确表达情绪。

  13、唱词。

  四、欣赏:

  我们的祖国幅员广大,民族众多。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内蒙民歌《牧歌》。

  初听:1、感受蒙古民歌的音调。

  2、认识无伴奏合唱的知识。

  3、要求学生从音色上感受其音响效果。

  复听;感受歌曲的音色、力度、和声的变化体会其美感。

  反复再听:

  1、每遍听前启发学生想象。

  如;内蒙民歌,上句的旋律在高音曲围绕着“SOL”音上下回旋,悠扬飘逸、仿佛是蓝天飘的白云。下句主旋律转入“DO”音为主,仿佛草原上如银的羊群。

  2、做听听想想。

  五、小节

  今天,我们学习了《春来了》,大家欣赏了春天的美景,又到了蒙古草原领略了《牧歌》的美丽,我们的生活多美好,一切是那样的,美丽,让我们继续努力,开创美的生活。

  板书设计:

  课后记:

  第二课时欣赏

  教学内容:

  1、歌曲处理

  2、综合训练

  3、介绍乐器欣赏《渔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起立

  2、问好歌

  3、坐下

  二、发音练习

  《双声部音阶模唱》

  1=C—D声部间和谐、统一。音色一致,音量适中,音准把握好!

  三、综训:

  1、今天,我请同学们做一次作曲家。我们来给节奏进行旋律创作。我们先来唱一唱谱,找节奏、旋律的联系与区别。

  2、回顾以往的写作方法—重复及变化重复。按重复写上缺少的小节。

  3、启发学生在旋律上做一次变化。

  四、歌曲处理: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春来了》,大家一起唱一唱。想一想,你正在和春姑娘做游戏,很顽皮的语气来唱。

  2、问句和答句,有什么区别?最后“哈”字应怎样表达情绪。

  五、欣赏

  (一)介绍民族乐器

  笛、箫、笙、唢呐、管子

  巴乌、筝、笙

  (二)欣赏

  (初听)1听一下由巴乌吹奏的《渔歌》主题曲。

  2讲解本课各部分的内容,标出各部分标题。

  (复听)1按老师所写的标题,想象各段内容。

  (再听)进一步分析歌曲旋律,使学生对少数民族的音调有所感受。

  做听听想想:

  六小结:

  今天,同学们上课很认真,通过欣赏《渔歌》,大家对乐曲理解、鉴赏能力有了更大的提高。

  板书设计:

  晨曦、渔歌、欢唱、跳月、渔歌、远去

  课后记:

音乐对十教案15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节奏和滑稽可爱的音乐形象。

  2.初步尝试创编歌曲,培养幼儿的创编能力。

  3.体验参与集体活动的快乐。

  【重点】能够记清楚歌词中数字的逻辑顺序

  【难点】尝试创编歌词

  【活动准备】

  1.小矮人图片、小猫、小狗等小动物图片

  2.歌曲《十个小矮人》CD

  3.PPT、小熊玩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亲爱的小朋友们,在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伙伴,他们要来和我们做游戏,你们愿意吗?瞧,他们来了。(播放小矮人在森林里边唱边玩的画面)

  (开始部分教师直接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优美的大森林里,为了让幼儿对歌曲有初步的听觉感受,于是,开始便将画面与即将学习的歌曲联系起来,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欲望。幼儿的画面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了美得熏陶。)

  二、基本部分

  1.学习歌曲《十个小矮人》

  (1)观察小矮人的形象,学说“小矮人”

  教师提问:森林里可爱的小伙伴是谁呀?它们长得什么样子?

  (幼儿观察,教师引导幼儿说“矮矮的小人”)

  教师:这些可爱的矮矮的小人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小矮人

  (幼儿学说“小矮人”)

  (因为幼儿对童话故事《白雪公主》里的`小矮人形象没有接触过,并且“矮”也是个相对词,因为我在帮助幼儿理解“小矮人”时,我在设计PPT时,把小矮人和高高的树设计的比例相差很大,虽然有些夸张,但是能够让幼儿直观的看到矮矮人与我们的不同,通过幼儿自己观察,得出结论,他是矮矮的小人,并学说“小矮人”。)

  (2)学习歌曲

  教师提问:小矮人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呢?你们想玩吗?

  我数三、二、一,你们把眼睛睁开,找小矮人好吗?

  (教师数三、二、一)幼儿找小矮人

  教师有节奏地说唱幼儿找到的小矮人

  教师:小矮人都找到了?一共有几个小矮人朋友呢?

  (引导幼儿有节奏地说唱歌词,配班老师用琴声伴奏)

  “是吗?小熊也要来数一数”

  (教师抱着小熊,边唱边数,幼儿试着歌唱)

  “原来森林里住着十个小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