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能描述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2、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3、据表分析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4、据表分析中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
5、说出洪涝灾害的类型及含义,并能举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成因,初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及防御措施。
6、通过对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原因的探讨,培养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
7、通过查阅1998年长江流域相关的雨情、水情、灾情等资料,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8、通过阅读材料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重点难点
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探究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三、教学方法
运用读图表分析的方法、案例分析方法等方法来组织教学。
四、新授
导入新课
据中国台网测定,2005年10月08日,11时50分36.0秒在巴基斯坦(北纬34.4,东经73.6)发生7.8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给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影响。从这一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地震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影响外,还有哪些灾害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影响呢?带来哪些影响呢?我们这一节课就来学习“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活动智能要求预测点拔活动1
阅读P107“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图4-32。完成:
1、什么是自然灾害?
2、自然灾害主要有哪些特征?(结合实例来说明)
3、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产生哪些影响?
4、自然灾害按成因和发生过程分为哪些?知道自然灾害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举例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发生产生的影响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活动2
读表“20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件”及“中国的自然灾害”分析完成:
1、从自然灾害的类型来看具有哪些特征?
2、自然灾害通过哪些途径来限制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
3、中国的自然灾害有哪些特点?据表分析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危害。
据表分析中国自然灾害的类型及特点。活动3
读“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灾情”回答:
1洪涝灾害包括哪几类?各是一种什么样现象?
2读表归纳我国洪涝灾害的特点?说出洪涝灾害的类型、含义及特点。
读“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及“长江洪水淹没范围”分析:
1这次全流域洪水有什么特点?
2形成洪水的气候因素是什么?
3从河流形态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5从图中分析防洪压力特大地区是哪些地方?举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成因,初步认识自然灾害发生的机制和规律。读“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回答:
1成灾的原因是什么?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什么?
2我国气候有什么特点?它对洪灾的形成有什么作用?
3我国锋面雨带移动规律是什么?
4分析暴雨形成条件是什么?我国暴雨具有哪些特点?通过对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原因的探讨,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复杂地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查阅1998年长江流域相关雨情、水情、灾情等资料,分析长江洪水造成哪些危害?通过查阅1998年长江流域相关的雨情、水情、灾情等资料,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地理信息的能力。读“淮河流域图”,回答:
1淮河流域包括哪几个省区?
2淮河水系有什么特点?说出淮河流域的省区、水系特点提示水系的类型。读“淮河流域有关资料”,回答:
1从地理位置上看,淮河流域易造成洪灾的原因是什么?
2从气候因素分析易成灾的原因是什么?
3从地形分析易成灾的原因是什么?
4从水系分析易成灾的原因是什么?
5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易成灾的原因是什么?
6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有什么特征?
治理淮河的措施有哪些?
7一般河流防治洪涝灾害应采取哪些措施?能从分析中掌握一般分析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及措施。提示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来分析。
五、板书
略
高一地理教案2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35小题,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产业活动受自然条件影响最明显的是
A.汽车制造业 B.理发业 C.服装零售业 D.煤炭采掘工业
2.下列产业活动之间的联系属于生产协作的是:
A.汽车业和造船业 B.货运公司和大型超市
C.研发机构和生产厂 D.炼铁厂和轧钢厂
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下列影响生产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为水源的是 ( )
A.古巴大规模种植甘蔗 B.吐鲁番盆地生产长绒棉和葡萄
C.天山地区的冬夏牧场 D.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4.下列关于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上海郊区的乳牛厂——技术
B.阿根廷的牛肉出口到欧洲——交通运输、冷藏技术
C.美国一个农场只需少量农业工人——机械
D.华南的热带水果大规模进入北方市场——交通
项目(作物) 花卉 蔬菜 水稻 甘蔗
市场价格(元/千克) 5 3 2 1
生产成本(元/千克) 2.5 2 0.8 0.4
运费(元/千克?千米) 0.5 0.3 0.01 0.01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 20 15 4 10
下表为四种农作物产销资料,假如该地区为同一城市郊区,可大规模种植花卉、蔬菜、水稻和甘蔗四种作物,其产品全部提供城市消费,且地价相同。据此回答5~7题:
5.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
①东北平原 ②珠江三角洲
③华北平原 ④黄土高原
A.① B.② C.③ D.④
6.根据表格提供信息,如果该地距离城市为1千米,则从经济效益看,最适宜种植的两种作物是( )
①花卉 ②蔬菜
③水稻 ④甘蔗
A.③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
7.从经济效益看,距离城市最远的作物及其最远距离边界是 ( )
①水稻 ②甘蔗 ③60千米 ④120千米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永嘉县位于温州市北部,地处括苍山北部的丘陵山区。依托县内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资源,其发展了“山上茶果竹、田间瓜菜米、栏内畜和禽、水里特种鱼”的生产模式。回答8—9题。
8.该地区茶树的种植面积较广,影响茶树
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水源
C.气候 D.土壤
9.读永嘉县1978年和2007年农业内部结构
图,可知引起当地农业内部结构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市场 B.气候 C.科技 D.劳动
读“温州地区某鞋厂同一种旅游鞋产销流程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该鞋厂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
①丰富的'劳动力 ②丰富的能源
③较高的技术 ④低廉的地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旅游鞋质量差是该鞋厂获利少的主要原因
B.该鞋厂所需的资金、技术、订单全部来
自西方国家某公司
C.该类鞋厂有向我国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
D.放弃利用自己商标出口产品是该鞋厂发展的必然趋势
12.气候中风对城市用地选择和功能布局的影响最为显著,下列四幅图中城市功能布局形式最恰当的是
13.从工业废弃物对环境影响的角度考虑,右图图中表示的
工业部门,排序正确的是( )
A.①电镀厂 ②火电厂 ③酿酒厂 ④化工厂
B.①电镀厂 ②化工厂 ③酿造厂 ④火电厂
C.①化工厂 ②酿酒厂 ③火电厂 ④钢铁厂
D.①化工厂 ②电镀厂 ③酿酒厂 ④火电厂
读工业生产的投入因素所占比重图,完成14-15题。
14.和①、③吻合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A.制糖、钢铁
B.集成电路、炼铝
C.服装、机械
D.纺织、石油加工
15.有可能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的工业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图为“某聚落形态变化示意图”,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 该聚落发展初期沿运河分布,便于取水和交通
② 从 1950 年起,该聚落的布局有向北扩展的趋势
③ 图中铁路建成于运河挖成之前
④ 1950年,该聚落形态呈条带状主要是受长江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温州居民夏季用电量普遍达到高峰,直接给城市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
A.加剧热岛效应 B.蒸发加剧,湖面萎缩
C.城市大气膨胀上升,降水增多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右图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图示反映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环境污染问题
B.生态破坏问题
C.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D.环境污染演化出来的全球性问题
19.图示国家该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可能是
A.偷猎
B.人类过度采伐、毁林破坏了栖息地
C.盲目引进外来物种
D.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读某制糖工业的清洁生产流程图回答20—22题。
20.该工厂可能在我国( )
A. 华北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东北地区 D.珠江三角洲
21.在制糖废水的处理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新
产品是( )
A.浆料 B.动物饲料
C.甲烷 D.污泥
22.清洁生产流程图与原流程图相比,产生
了新的经济效益。下列关于这方面的叙述与
图相符合的是 高考( )资源网
A.使糖产量增加,提高了规模效益
B.经过必要的处理,有机废水可以达标排放了
C.干燥器的使用,增加了能源的使用量,使经济效益受到一定的影响
D.使制糖副产品变成了一种新产品
23.“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反映的人地关系是
A.“人定胜天”思想 B.“恐惧依赖”思想
C.“地理环境决定”思想 D.“天人相关”思想
读右某行政区域的空间结构图判断24-25题
24.关于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具一定界线但界线是不确定的
B.是有一定功能的
C.是具有独立性的,不会对其它区域造成影响的[
D.内部存在差异性,与周边区域具有连续性
25.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可能表示城市 B.b可能是城市群
C.d可能是公路 D.c可能为农业区
读某地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图,完成26-27题。
26.从该地的产业结构变化来看
A.农业产值一路下滑
B.第二产业的产值不断下降
C.当前该地城市化水平较高
D.产业比重波动太大,对经济发展不利
27.从区域发展阶段看该地当前
A.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B.处于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C.高科技可能是推动该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D.区域内部经济表现了低层次平衡状态
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走向”示意图,回答28-31题。
28.该项工程依次通过的省级行政区是:
A.-疆、甘肃、宁夏、山西、陕西、河南、江苏、安徽、上海
B.-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
C.-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安徽、河南、江苏、上海
D.-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
29.天然气按其来源和形成,应属于
A.太阳辐射能 B.地球内能
C.天体引力能 D.生物能
30.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受“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强有力拉动的是
A.纺织 B.食品 C.飞机制造 D.钢铁
读右某区域图判断31-33题。
31.图示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红色荒漠化 D.石漠化
32.该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描述不正确的是
A.深居内陆气候干旱ks5u
B.多大风,多沙质土壤
C.过垦过樵过牧破坏植被
D.全球变暖冰雪融化,流水侵蚀加剧
33.该湖泊湿地的萎缩可能的后果是
A.调蓄洪水能力下降引发洪涝 B.调节气候能力下降,使周边地区更为干旱
C.航运价值降低使周边联系不便 D.涵养水源能力下降,使生物多样性减少
读下图,回答34~35题。
3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甲图中水文站测得的长江径流量为全年最小
B.此时乙图中水文站测得的长江水位为全年
C.此时丙图中洞庭湖水位全年
D.洞庭湖对长江有天然的调节作用
35.近几年来图中水文站所测长江径流量比以往更稳定,其可能的原因有:
①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得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② 洞庭湖退耕还湖,水域面积大大增加
③ 南水北调东线开通,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加强
④ 长江三峡大坝的修建与水库的蓄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卷Ⅱ
二、非选择题(本小题有3小题共30分。)
36. 阅读“我国江南丘陵地区某城市平原图”,该区域的平原
地区是“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
住……”这首歌反映的典型区域。据此回答:(13分)
(1) “大河”两岸的农业地域类型 ;(1分)
试评价其区位条件:A 有利:
;(4分 )
B 不利: 。(2分)
(2)该城市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1分)
(3)若图中发展粮食或经济作物、果园、乳牛、花卉等农业生产,则A ,B ,
C ,D 。(4分)
(4)该区域所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1分)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0分)
材料一:伊利集团是我国一家知名的奶制品企业,集团下设多家奶牛场,并与许多牧场建立联系,以当地鲜奶为原料,就地加工,产品远销全国各地。20世纪90年代以后,伊利集团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
材料二:甲图为“伊利集团主产基地位置图”,乙图为“伊利集团生产和销售模式变化示意图”
(1)20世纪90年代以后,伊利集团生产和销售模式为 (填字母)模式。(1分)
(2)伊利集团20世纪90年代以前生产布局的主要特点是 。(1分)
(3)伊利集团在许多大城市拥有生产基地,这些基地的奶源地分布一般具有 的特点。(1分)
(4)伊利集团主产基地所在自然区生态环境脆弱,该自然区当前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是 ,其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 等。请从草场资源开发利用角度就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7分)
38.读下面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的图表,回答问题(8分)
(1)图示区域位于我国 经济地带。A城市为 。(2分)
(2)读上表试描述广州市的产业结构特点 ,该城市区域发展阶段已进入 (2分)
(3)随着经济的发展珠三角地区的许多产业出现了生产成本加大,竞争力下降等问题,试用你学过的知识为珠三角地区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当前粤西、粤北地区已成为珠三角的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地,试分析当地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 。(3分)
瑞安中学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理科)
参考答案
1—5 DDBAB 6—10 BCDAC 11—15 CABBD 16—20 AABDC
21—25 CDABC 26—30 CCBAD 31—35 ADBDD
36.(13分)
(1)水稻种植业 雨热同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精耕细作,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当地人民的主食;(自然条件两点2分,社会经济条件两点2分)水旱灾害多发,春秋两季长受低温冻害影响;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人均耕地少。(自然条件一点1分,社会经济条件一点1分)
(2)河流(1分)
(3)A乳牛 B花卉 C粮食或经济作物 D果园(4分)
(4)水土流失(红漠化)(1分)
37.(10分)
(1)B(1分)
(2)近原料地(1分)
(3)交通便利的城市近郊(近市场)(近公路、交通便利)(1分)
(4)土地退化(土地沙漠化)(1分),
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过度樵采、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工矿及交通建设不当(任答3点给3 分)
退耕还草地、建人工草地、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合理利用水资源。(任答3点给3分)
38.(7分)
(1)东部 深圳 (2分)
(2)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产业;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2分)
(3)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 (任答1点给1分)
地价较低 劳动力价格较便宜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任答2点给2分)
高一地理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
4.通过有关人口移动的讨论,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某一具体的人口迁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两个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2.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3.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3.培养学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难点】
人口迁移的概念、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
播放录象:我国民工流动、伊拉克战争难民移动引入本节课题
[学生阅读]
回答问题:
①人口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②什么是人口迁移?
③短期旅行、农民秋收后到城市打工、去商店买东西是否是人口迁移
提示:人口迁移是指变更定居地时间为长期或永久,人口迁移≠人口流动③中的现象都是人口流动。
[活动参与]针对课本活动1判断是否为人口迁移?各组讨论,发言人回答
[展示] ①图1-9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图
②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
③我国当代人口迁移
[承转]①②为国际人口迁移,③为国内人口迁移,引入人口迁移的分类
[活动参与]针对课本活动2判断哪些为国际人口迁移,哪些为国内人口迁移?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各组讨论,发言人回答
[承转]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引入下一问题: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学生阅读]课文第一、二段,回答问题: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什么?推力与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示案例]美国的人口迁移
探究问题:①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人口迁移方向?拉力和推力分别是什么?
②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的人口迁移方向?拉力和推力分别是什么?
[讨论回答]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东北部老工业区环境恶化,西部和南部环境优美,新兴工业发达;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出现了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承转]从以上分析:引起美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生态因素。
[阅读回答] ①自然环境因素中哪些是拉力,哪些是推力?
②什么是环境移民?三峡移民是否为环境移民?
答案:拉力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方便,地形平坦,资源丰富;
推力为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由生态环境条件恶化而引起的移民称为“环境移民”或“生态移民”。三峡移民并不是环境移民,因为环境移民是被迫的,结果都是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举例:图瓦卢举国移民新西兰。
[承转]自然条件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通过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来实现的。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阅读课本]回答:
①经济因素中的拉力、推力分别是什么?
②经济因素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并举例。
答案:拉力为经济水平高,迁入率高。推力为经济落后,迁出率高
表现: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发展,交通运输
[展示资料]深圳-年轻的`特区城市、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
提问:造成的人口迁移分别受哪个因素影响?
答案: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
[活动参与]学生阅读课本活动要求,看图分组讨论:
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的流动方向?
②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方向:从内地向沿海,从农村向城市,从山区向平原——从经济发达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原因:①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剩余。
②城乡之间收入是促使人口大量迁移的根本。
③国家政策允许人口迁移。
[阅读提问]阅读课本材料:我国当代人口迁移、战争与巴尔干人口迁移
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人口迁移与巴尔干地区的人口迁移分别是有什么因素引起的?
答案:国家政策、战争即政治因素。
[自主学习] ①社会文化因素表现在哪些方面?
②下列现象分别属于哪个方面?
A科技人员出国留学 B印巴分治 C老张到深圳去和儿子一起居住(文化教育、宗教、家庭婚姻)
[活动参与]阅读课本活动要求,讨论回答:
①世界人口迁出国和迁入国有什么特征?(迁出国都是发展中国家,迁入国都是发达国家)
②造成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剩余。主要受经济原因影响。)
③在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经济因素)
[小结]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在以上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探究]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讨论回答:
对人口增长和分布产生巨大影响;对人口结构产生影响;对经济、文化发展深远影响;同时对城市的环境、交通、住房等产生影响。
高一地理教案4
教学重点
1、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2、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分布特点。
3、城市功能分区。
4、中心地服务范围的特点及其商品等级和服务等级的关系。
教学难点1、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2、中心地理论。
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补充图片。
知识与技能
1、明确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2、了解城市土地利用类型,掌握其分布特征。
3、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并理解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在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中的重要性。
4、了解中心地的概念,掌握其数量与城镇规模的关系,并理解中心地理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讨,使学生学会分析城市分区及其土地利用情况的方法。
2、利用个案分析,归纳城市功能分区划分依据和研究过程。
3、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对“中心地”理论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明确城市区位选择、城市功能分区的必要性和必然性,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结构思想。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
“不同聚落的景观图”
师请学生观察城市与乡村的区别,并回答城市与乡村有何区别。
生(回答)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与乡学%科网村相比,城市具有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的特点。
师(承转)为什么世界上有的地方城市多,有的地方城市少?一个城市为什么建在这里,而不建在那里?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必须了解城市的区位因素。
板书:一、城市区位分析
推进新课
师什么是城市区位?
生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间构成的空间关系。
师(激励性评价)从概念中可以看出,城市区位的选择既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也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因此,城市区位既有自然地理区位,也有经济地理区位。什么是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呢?
生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师(进行激励性评价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下列图片。)这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地理区位有哪些关系?
(图二)重庆位置示意(图三)
[合作探究]
学生分为两组,一组讨论探究(图一)、(图二),二组讨论探究(图三),讨论后回答。
一组:为什么在大河入海口处,在优良的海港和河流附近,在干流与支流交汇处,有利于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二组:为什么在临近河流、湖泊和海洋的地方,有利于形成城市?
师(激励性评价后,精讲)从图中,我们观察到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对
城市区位选择有很大影响,另外,在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在荒漠地区的绿洲,也有利于形成城市,而且,由于自然地理过程通常是很缓慢的,因此自然地理区位对于城市的影响是相对稳定的。学习了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请同学们来完成下列探究题。
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为什么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在河口三角洲,为什么城市会相对密集?在滨海地区、平原地区、低海拔的河谷地区,为什么城市会比较多?请谈一谈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资源库生(合作讨论,探究后回答)因为在中低纬度地区,既有适度的降水,又有适中的气温,所以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河口三角洲,由于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条件,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的先进地带。滨海地区、平原地区、低海拔的河谷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也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地理区位。
资源库(承转)以上举例,分析的是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地理因素,下面我们再来学习城市的经济区位。
师(提问)什么是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
生(读书后回答)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经济事物的空间关系。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并思考:武汉与攀枝花的形成与经济地理区位有哪些关系?
课件展示:
生(合作探究后回答)武汉位于京广线上,并有汉丹线、武大线等经过,因此,铁路交通很发达。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江汇合处,水路交通很发达。攀枝花的兴起是随着攀枝花铁矿的开采而发展起来的。
师(评价后提出)除了铁路、工矿企业外,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还受哪些经济事物的影响呢?
生(阅读教材后回答)还有港口、城市、商品、农业基地等经济事物。
师(继续提出问题)这些经济事物对城市经济地理区位的影响是否有变化呢?
课件展示:
图片“株洲城市的发展图”
师分析讨论哪一要素的变化对株洲的分布及发展带来了很大影响?
生交通线的变化。
师(评价后指出)这说明城市经济地理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空间格局的变化而改变。
师城市区位除了自然地理区位和经济地理区位外,还有什么样的区位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28活动材料,并讨论一个城市的地理区位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合作探究]
生城市区位还包括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分析城市的地理区位,应从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来分析。
师(承转)掌握了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因素,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城镇的空间布局有何特点呢?
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师(精讲总结)城镇空间分布具有以下特点:(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条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比如两条或多条铁路交会处、铁路干线与公路干线交会处、两条或多条公路交会处,也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4)在历史文化胜地、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都有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高一地理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高压、低压系统的活动规律与天气特点。
2、过程与方法: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防灾抗灾意识。了解科技前沿,树立学习科学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气压分布图判断其气流状况及天气特点;
2、能读懂简易的天气图,推测近期的天气变化趋势,并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
今年的9月3日特别有意义,它是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大家都回家看阅兵仪式了吧?这些镜头,你们还记得吗?
【PPT投影】展示阅兵仪式的照片:英姿飒爽的三军仪仗队、激动得流着泪的抗战老兵、踏着“七彩祥云”而来的空军方阵。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阅兵仪式上那道最美的风景——湛蓝的天空呢?事实上,如此美丽的天空,来之不易。为了确保阅兵的顺利进行,从8月20日起,北京地区正式启动空气质量保障措施,通过全市上下共同联动,积极协调周边省市协同减排,全力保障阅兵纪活动期间北京的空气质量。至9月1日,北京空气质量已连续天天优良,空气质量保障情况甚至超越了2008年奥运会期间。当然,如果没有老天爷帮忙,谁也不能保证当天一定是好天气。就像秋游之前,你是否也担心过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让我们来看看专家9月2日的分析预测吧!
我们之前已经对气候有所了解了,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范围大,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但是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那么,专家们凭什么就知道9月3日降水可能性小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我们发现文中在讲到晴的时候,提到了当时“影响北京的天气系统主要是东移的槽脊”。
【讲授】引出“槽、脊、高压、低压”的定义
教师引导:其实槽和脊是天气系统的名称。天气系统通常指引起天气变化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锋面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而所谓天气预报就是对各种天气系统的预报,通过对未来某时段内各种天气系统的产生、移动和消亡的变化来分析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请学生根据教材内容了解“高压与低压”、“槽和脊”,并归纳在这些天气系统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的气压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内容,学习到了“高压”和“低压”,“高压”即中心气压高于四周,“低压”刚好相反。由高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高压脊”,由低压中心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叫“低压槽”。
教师引导:为了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师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可先找到高压脊,画与之相垂直的一条线,请同学们说说其与等压线相交的点上分别对应的数值,对比后发现,脊线上的气压值高于两侧。所以脊线本质是气压比两侧都高的点集合。
【活动】探究一高压与低压的大气运动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案例分析,研究控制北京附近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北京天气的影响
活动一(1)标出控制北京地区的天气系统的名称
教师引导:下面让我们来看看9月3日那天,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状况,请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图上北京附近正被什么天气系统控制着?
学生活动:读图后,分析北京附近气压的分布情况,找到天气系统的中心,通过比较中心与四周等值线的数值分布,结合教材内容,找到了“高压”中心,并在图上用“G”标出。在此基础上,画出由它延伸出来的高压脊(脊线)。(一位同学上黑板演示,其余同学在学案上画。)
活动一(2)画出此时北京和伊尔库茨克的风向
教师引导:先请同学讲讲风向的画法。
学生活动:画过北京的风向的基本步骤,回答要点如下:
1、先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
2、北京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偏右(右手定责画法),风向右偏。
3、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确定风向,用箭头标出。
4、准确说出风向:西南风。过伊尔库茨克的风向的画法类似,为西北风。
活动一(3)(4)完成高压(反气旋)示意图(画出高压系统周围四个点各处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并用简要的文字归纳小结。
教师引导:请学生在黑板上标出该高压系统北部和东部的风向。
学生由此发现,在高压系统的不同部位风向是不同的。水平方向上大气好像发生了旋转。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大气水平涡旋,我们把它叫做反气旋。高压和反气旋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一个指气压状况,一个是指气流状况。画过北京、伊尔库茨克等四个风向后,可利用这一方法在高压系统的模式图当中将大气运动的示意图画完整。教师最后引导学生做规律小结。
学生活动:(抽两名学生上黑板画,一个画北半球反气旋示意图,一个画南半球反气旋示意图。其余学生在学案上画。)主要步骤:
1、在高压中心用“G”标明。
2、画四点的水平风向。
小结:
1、通过画图,我们得出结论:北半球,反气旋顺时针向外辐散,南半球由于地转偏向力向左,所以逆时针向外辐散。因为近地面水平方向上中心空气会不断辐散,于是垂直方向上,由高空空气下沉来给予补偿。
2、关于天气,高压区,垂直方向上,高层大气自上而下来补充,盛行下沉气流,空气下沉升温,教师可引导“云消雨散”,故少雨。描述为,在高压控制下的地区,天气一般“晴朗干燥”。联系北京9月3日“秋高气爽”的好天气。
【活动】案例分析,研究控制东京附近的天气系统及其对当地天气的影响
教师引导:【PPT投影】9月3日上午,部分地区的卫星云图
学生活动:观察北京上空的云层特点,发现此处晴空万里。继而验证了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的规律。
教师引导:那么在该高压系统的东面呢?可能正在受什么天气系统的控制?
学生活动:该处云层厚,很有可能是多云或降水天气。可能是受低压(气旋)的控制。
学生活动:
1、标出低压、低压槽
2、画出此时伯力、东京的风向
3、完成低压(气旋)示意图(画出A'B'C'D'的风向以及垂直气流的运动方向)
4、水平方向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气流,天气阴雨。
小结:教师应引导学生边画、边想、边理解。自然地理难,往往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但是其科学性强,逻辑性强,一环扣一环。这个活动题中,从确定中心气压性质(低压区),到画风向(水平方向上,大气从四面八方向流入中心),到了解垂直气流方向(中心的空气上升,盛行上升气流),最后推测天气变化(气流上升遇冷凝结容易成云致雨,往往形成阴雨天气),一步接着一步。只要学生能把整个过程从头到位不折不扣地理通理顺,那么这个问题就解决,掌握了,甚至可以说,以后都很难忘记。
【活动】探究二研究2015年8月6日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分析有关问题。
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不同的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而天气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又时时刻刻使天气也随之变化。生活中,我们研究天气系统,也是为了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好地指导人们安排好生产和生活。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
学生活动1、请根据等压线数值,标出甲、乙分别是何气压中心。
学生答:甲,低压系统;乙,高压系统。
学生活动2、图示时间,影响北京和上海的分别是什么天气系统?
学生答:北京受低压控制,上海受高压控制。
以上两题,难度系数都较低。第二题中,学生答出北京受低压槽控制,超出预计水平,说明对槽脊的.概念已经理解掌握,能在图中判断并描述出来了。
学生活动3、假如你是天气播报员,请你来播报一下当时北京和上海的天气情况。
学生答:北京,阴雨天气;上海,高温晴朗。
这一题难度系数略高,一方面需要结合之前刚学的规律,从高低气压来判断天气,这个还不算难;更难的一面是,题目要求“假如你是天气播报员,请你来播报一下当时北京和上海的天气情况”,这就需要学生用规范的术语来回答这个问题。普遍的结果是学生知道意思,却不会表达,或者表达得不够精确。以此作为机会,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既要用准确的文字来表达,也要通过口述,来检验其合理和流畅的程度。教师应要求学生尽量用较为简略的语言来描述,言简意赅,突出天气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特点)。
提供当时的天气预报,ppt展示文字材料,一来验证学生的推测分析,提高趣味性,二来引导学生作出更精确的归纳。北京:天气闷热,降水概率高。上海:高温天气,且无降水。
<过渡>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就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引起的。
介绍:伏旱是指我国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盛夏(多指7月8月)降水量显著少于多年平均值的现象,属于季风区灾害性气候。一般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且少台风活动时,容易出现严重干旱。夏季是农作物生育旺盛的时期,伏旱对作物的生长及产量都有重要影响。图片展示伏旱中,皲裂的土地。伏旱期间虽然晴朗少雨,但因长江中下游和川东地区河网密布,水汽蒸发很多,低空湿度仍很大,故热量不易散发。高温加高湿,人体不易排汗,感到闷热难耐,还可能引发疾病,危害人、畜健康。那么这个时候最能缓解高温酷暑的是谁呢?
学生活动4、据图判断当时影响台湾的天气系统。
学生答:低压(气旋)。
教师引导:这题本身不难,但是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做进一步探究。例如:
1、从该系统等压线的分布来看,气压值向中心方向急剧下降,中心气压值非常之低,这是普通的低压中心吗?
2、等压线排列如此之密集,又反映了什么?
学生活动:受教师的启发后,思考并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强烈发展的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就大,表示四周风力很大。学生恍然大悟,是台风。
介绍有关台风的源地、移动路径等知识。
高一地理教案6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了解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理解黄赤交角的成因及其重要性,掌握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3.学会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现象,形成空间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树立科学的宇宙观。
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的公转的教学建议
关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速度和周期: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开普勒三定律,由此引入地球公转内容的讲授。在课堂教学中,除利用课本中《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和表1.2《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进行讲解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本期的图片素材,或者自己制作动画进行演示,将地球公转运动中近、远日点(到达时间和日地距离),公转方向,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特点,公转周期等知识点直观地展示出来。
地球公转的重要特点是一个重点内容。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示意图》(数据库中媒体素材有相应的动画),分析得出地球公转的两个重要特点:①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保持66°34ˊ的交角;②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
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教学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也可以通过动画),让学生从赤道和南、北极投影的角度,观察地球的自转运动。特别是在南、北极投影图上,要训练学生识别地球的自转方向。
关于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的教学建议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运动是这两种运动的叠加,其结果就是形成黄赤交角。在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搞清地轴、赤道平面、公转轨道平面(黄道平面)三者之间的角度关系,利用《黄赤交角示意图》进行讲解,形成学生的空间概念。这部分知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关于地球自转周期的教学建议
学生对于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学习,是本节的难点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讲解地球自转周期,也可以通过与学生一起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向学生演示他们的区别。地球自转周期的不同实际上是因为其转动的参照物不一样。
--示例一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和黄赤交角。
3.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或用地球仪操作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会用科学准确的语言等方式表示地理现象、概括地理特点的能力。
2.通过读图、画图、分析问题等活动,学习运用地理图表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并初步树立空间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和规律,使学生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通过让学生参与多样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观察、思考和积极发表个人见解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内容揭示了地球运动的基本特征,是地球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奠定了基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互关系是本节的重点,黄赤交角的形成是难点,难在建立较强的空间概念。教学中通过利用教具进行演示或让学生参与演示活动,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将有利于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及两者的关系。
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地理课已有所了解,教学中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运用演示、观察、提问、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
【提问】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哪位同学能根据初中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地球是怎样运动的?
【演示】发给每位学生(或两人、四人)一个地球仪。若只有一个地球仪,可请l~2位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地球的自转,要求学生注意地球自转的方向,留心观察在北极上空或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方向有何不同。
【讲述】确定地球自转方向时要注意:地球在太空中的运动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它有自己的旋转轴,这个轴和地表的两个交点我们定义其为南极和北极(实际上把哪一个定义为北极点,哪一个为南极点并不重要)。地球南、北方向是由南、北两极的位置来决定的,是绝对的。地球上的东西方位则随地球自转而变化,是相对的'。
【演示】要求学生演示地球仪,思考:如何确定地球的自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究竟是多长?请学生联系物理课和初中地理课所学知识回答。
【提问】确定地球自转周期为一天(24小时)的参照物是什么?
对地球而言,太阳是天空中最亮的天体,所以人们选择太阳作参照物,一天是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但这不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科学家们选择了遥远的恒星作参照物,由此确定地球自转的周期。这是为什么?
【演示】教师自扮地球,让前排一位学生扮作太阳,再让最后一排的一位学生扮作遥远的一颗恒星。教师面对太阳,也面对与之在同一直线上遥远的恒星,边转动身体演示自转,边移动脚步演示绕太阳的公转。教师自转360°后,正好面对遥远的恒星,却不是正好面对太阳。因为教师已绕太阳公转了大约一度,所以必须再多转约1°,才能正好面对太阳。
【提问】以两个不同参照物确定的地球自转周期,哪个是真正的周期?周期的时间是多长?确定真正周期的意义是什么?
【讲述】太阳日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周期,如计量一天的长度,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等。
【活动】让学生用太阳日计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提问】教师用地球仪演示自转运动,问:地球自转时,各地的角速度是否都一样?自转线速度大小是否相同?
【演示】用地球仪向学生演示地球的自转运动。
【讲述并提问】我们很明显看到除了南北两极外,其余各点的角速度都一样,其角速度约为每小时15°,严格地讲,这里应该用360°除以地球的自转真正周期(即一个恒星日)来计算,想想为什么?因为各纬线圈的长度不一样,所以同样是自转一周,不同纬度的地方,其走过的路程是不一样的,显然赤道地区的自转线速度,赤道向两极减小为零。
【提问】地球运动的另一种形式是绕日公转,哪位同学能根据初中学习的知识和教材插图1.22所给信息,演示地球的公转?
【演示】让学生以讲桌面作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演示地球公转运动。提示学生注意掌握住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公转的状态,让其他学生观察和评价演示是否正确。
【提问】你能总结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公转中地轴的姿态吗?
【阅读】学生读书图1.20和表1.2及教材有关内容,分析说明地球公转的轨道和速度特点,说明两者间的关系。
【讲述】因为地球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所以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使地球绕日公转中出现近日和远日现象。开普勒第三定律证明:地球位于近日点及附近时,公转速度快,位于远日点及附近,公转速度慢,表1.2已说明这点。
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很小,但地球在近日点附近公转运动快,所用时间短;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所用时间长,这对地球上冬夏季节的时间长短都有一定影响。
【演示】要求学生用手拨动地球仪自转,同时手持地球仪使其公转,演示自转和公转的叠加运动。
【提问】地球运动是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叠加而成的,两种运动同时存在,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具体表现是什么?
【活动】让学生分组用地球仪边演示边思考和议论上述问题。
【总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相互关联,密不可分。表现在时间上:地球公转一周为360°,是一恒星年,相当于地球自转了365日6时9分10秒。在空间上:地轴和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之间有66°34′的倾角,且北极永远指向北极星附近,由此产生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黄赤交角,为23°26′,如书图1.22下图所示。
【活动】要求学生在图上描画出黄道面和赤道面的交线(简称黄赤交线),在图1.22上图中也画出黄赤交线,同时画出四条太阳直射光线(用直线箭头来表示)。观察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光线与黄赤交线的关系及在一年中如何变化。
【提问】太阳直射光线和黄赤交线的关系在一年中是如何变化的?研究两者关系有什么意义?
【总结】太阳直射光线与黄赤交线的关系,在一年中,自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转年春分,由0°逐渐扩大到360°,可利用太阳直射光线与黄赤交线所成的夹角,确定二分二至日及其他日期,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空间位置。
【观察】图1.23,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由S23°26′→0°→N23°26′→0°的回归运动—回归年。
【思考】地球上哪些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哪些自然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请同学课下思考。
板书设计
地球运动
方向
周期
速度
特点
自转
(绕地轴)
自西向东
23时56分4秒
15°/时
地轴指向不变
自转与公转同时、叠加
回归年
黄赤交角23°26′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公转
(绕太阳)
自西向东
365日6时
9分10秒
59′/时
30㎞/秒
地轴相对于黄道倾斜
成66°34′夹角
高一地理教案7
一、课前系统
(一)、分析教材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主要学习内容:掌握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其原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培养学生自学、探究、合作的意识。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基本、最简单的形式,在“地球上的大气”一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大气热力状况知识的运用,也是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故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述是非常必要的。
(二)、分析学生
课前学生已有必备的相关知识技能基础,如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等。但由于高中阶段刚开始学习立体几何,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不清晰,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
(三)、设计思想
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选用联系学生实际的素材来实现教学目的,包括选择学生熟悉的地理事象,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符合学生兴趣和年龄特征的地理问题等。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积极探索和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2)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3)运用热力环流实验来观察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分析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2、过程和方法
本课遵循由问题→课件演示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难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二、课堂系统
(一)、教学设计
1
2
(二)、板书设计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第二课时热力环流
一、热力环流的形成
地面冷热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空气水平运动(根本原因)
↓
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二、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城市热岛环流
课后探究:
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句中的“巴山夜雨”是怎样形成的?
高一地理教案8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所组成的球体,一般可分为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它们都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形成同心圈层.这是地球结构的最大特征。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圈层结构。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圈层的了解,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来推测地球内部的组成及其他特征。地球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由于各圈层在后面的教材中还有详细介绍,所以在本节中介绍得较简略。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是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所以.根据课标要求与教材、教学实际,教学目标确定为:
(1)了解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利用“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初步掌握读图分析技能。
(3)绘制地球圈层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4)运用图表及相关资料,认识并探究地球表层,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征。
本课内容由两个目来完成。
第一目:地球的内部圈层。地震波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是本节教学的难点。纵波,横渡知识学生没有接触过,因此教材首先给出了纵波、横渡的基本特点。图l。26“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意在指导学生分析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推测原因,划分出内部圈层。
图1·26“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解析。纵波与横波最突出的差异是在不同介质中能否传播以及传播速度的差异。地震波传播的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密切相关:若介质为均质体,地震波则匀速直线传播;介质性质发生变化,地震渡波速随之变化。尤其是地震波通过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的分解面时,波速会发生突然变化,出现地震波的不连续面。这样,地震波就可以带回地球内部的信息,从而可以推测地球的内部构造和物质状态。
图中可知:
1、在地下(大陆部分)约33千米处,纵波和横波的波速突然加大,出现波速的不连续面(莫霍界面),说明该深度处上下物质在成分或状态上有改变。
2、在地下2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的速度明显下降,也出现波速的不连续面(古登堡界面),说明此深度处地球的内部物质组成、状态差异明显。
3、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将地球内部划分为三个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4、纵波波速在地下5100千米处也有变化,称为次级不连续面,该面将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
教材随后安排的图1·27“地球的内部圈层构造”是对图1。26右图的细化,利用图旁边的文字,让学生从厚度、温度、物质组成和状态的变化了解地球内部圈层构造以及地壳与岩石圈的概念区别。
第二目: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外部圈层与人类关系密切,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了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范围、组成和总体特点,从物质形态、空间分布、相互关系等方面认识地球的外部同心圈层。
图1·28“地球外部圈层示意”设计:
一是点出外部圈层的位置和名称;
二是形象地说明外部圈层的相互关系.强调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个整体,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
最后“活动”部分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拓展。这个问题其实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不要求学生此时就能完全解答。
二、教学思路设计
1、教材突破策略
(1)地球的内部圈层。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学生左手放在桌子上,用右手敲击桌子,桌子受到冲击产生弹性振动,耳朵听到敲击声,左手感觉到振动。借此阅读感悟教材,探究地震渡的有关特点,通过学生质疑解疑,获取地震波的有关知识:地震波为弹性波。纵波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
第二步,据图1。26观察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变化,分析地震波的不连续面以及地球分层,结合图1。27及有关小字内容,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特点。利用活动第2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知识与技能培养
获取地球圈层的构造及其主要特点等有关知识。通过读图提高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自学操究、质疑释疑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探究能力、地理思维及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地球内部物质处在不断运动和循环中;地球外部圈层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类活动改造环境,环境变化对人类产生反作用。只有人类和环境相互协调,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课堂教学实录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资料l: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是国家级的高科技工程,它利用现代深部钻探高新技术,在具有全球地学意义的大别——苏普超高压变质带上实施,被称为是“深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钻探工程设计深度5000米,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整个工程历时5年完成。利用从钻孔中获取的岩心及液、气态样品及原位测量数据,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该工程于2001年8月4日正式开钻。
资料2:目前世界上最深的科学钻探井为前苏联的科拉SG3超深钻井,深12262米。
教师:
(1)地球是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状态的圈层所组成的球体,它们都以地心为共同球心,形成同心圈层,这是地球结构的最大特征。目前,人类对地球外部圈层的研究进展很大,但地球内部是一个什么样子呢?看来利用钻探技术是难以完成的。
(2)(拿一被切开的熟鸡蛋)同学们,有人拿这个鸡蛋形象的比喻为地球内部圈层构造,你认为这个说法有根据吗?
【多维互动主题探究】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详录)
实例感悟:同学们,将左手放在桌子上,用右手敲击桌子,你会有哪些感受?
自学探究:(出示表格)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刚才的感悟,自主学习教材第一自然段,完成表格中的内容。请提出本小组在自学中的见解或者遇到的疑难问题,希望其他小组帮助解决。
地震波的类型
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互动探究:
生l:用手敲击桌子,桌子会产生弹性振动。地震波就是一种弹性波,它有纵波与横波之分。
生2:纵波的传播速度较快,能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横波的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而变化。
教师介入:刚才的同学较好的'说出了纵波、横波的特点,哪位同学还有新的见解或者异议?
生3:什么是纵波?什么是横波?
(教室寂静)
教师介入:同学提出的问题有新意。纵波与横波的概念、特点是今后物理课程要解决的问题。简单说来,横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的波;纵波是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的波。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吗?
生4:地震发生时人们应该先感觉到的是纵波,因为它的传播速度快。若坐在船上,人们只会感觉到颠簸,因为横波不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生5: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都随着所通过物质的性质变化而变化。应该说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若通过的物质密度加大,波速必然会加大。
生6:你所说的结论,根据在哪里?
生5:……
总结承转:纵波与横波最突出的差异是在不同介质中能否传播以及传播速度的差异。刚才的讨论是不是正确,还有待于大家下面进一步讨论、学习。我认为波的传播速度还与物质的形态有关,这里有这样一组数据提供给大家,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媒体演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变化。
教师介入: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与其通过的介质性质密切相关:若介质为均质体,地震波则匀速直线传播;介质性质发生变化,地震波波速随之变化。尤其是地震波在通过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的分解面时,波速会发生突然变化,出现了地震波的不连续面。同学们,看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变化图,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希望大家做出讨论、辩解。
生1:从圈中发现地震波在地面以下很近的距离之处、900km、2900km和5000km附近出现了不连续面。
生2:在地面以下2900km之处横波突然消失,说明其内部物质形态是液体。
生3:从横波突然消失的角度讲,其内部物质是液体,但觉得很难理解。
总结承转:根据横波不能通过这一事实,有人认为2900km以下的物质近似“液体”,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物质状态”,成分以重金属铁、镍为主。但也有人有不同看法,以下的成分和物质状态是一个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媒体演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在原媒体播放的基础上对应出现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
激励探究:根据我们的学习,大家快速阅读教材第二自然段内容和圈1。27“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有关信息,小组内合作完成表格要求。有什么新的发现与疑点还请提出,以便我们共同研究探讨。
媒体展示:地球各圈层的划分及特点表(楷体内容在表中为空白)。
(学生完成后,第一学习小姐和第四学习小组填表,补充完成)
【互动探究】
生1:在地面以下900km和5150km附近,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有明显变化,它不属于地震波的不连续面吗?
生2:是。地面以下900km处的不连续面,把地幔划分成上地幔和下地幔;地面以下5150km处的不连续面,把地核划分为内核和外核。
教师介入:这两个不连续面,我们认定为次级不连续面。
生3,软流层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但横波能通过,物质状态应该是固体呀。
教师介入:软流层的物质从总体上看仍是固态的。但波速在此有所降低,说明该层的物质较岩石要软要热些,这里硬软的差异是冷热的必然结果。所谓“热些”是说物质温度比较接近其熔点,虽未熔化,但其可塑性和活动性却大大增强了,所以也有人把软流层的物质状态说成是具有可塑性的固体。
生4:从图1。27看出岩石圈与地壳的范围和界限是不同的,岩石圈不但包括地壳,还包括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部分。
承转引导:同学们讨论的气氛很热烈,能比较完整的综合了我们所要掌握的知识。但是现在我还有两个问题亟待大家解决:
1、能用鸡蛋的结构说啊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吗?
2、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除了我们对地震波的研究外,你认为还有没有别的进径?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略)
四、教学案例评析
执教者知识功底深厚,材料掌握到位(如地球内部物质密度变化表),虽然学生思维多维展现,但教师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课堂。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巧用实例,感悟地震波;巧设比喻,引发学习兴趣;借助直观手段,突破难点;教师适时介人,化解疑点;通过特征比较,把握重点;通过读图,培养学生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师生、生生互动质疑探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展现。这样,在情境创新、环节设计、方法和理论提升等方面,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改新课程的精神和要求,从而使课堂气氛热烈、融洽、民主,尊重了学生人格,注重了学生的个性培养。
相关推荐
新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地球内部的结构的研究:由于地球内部的知识主要来自对地震波的研究。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纵波传播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
以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1)由于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地震波在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就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科学家正是利用了地震波的上述性质,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透视”了地球内部的结构。
(2)从地球内部地震波曲线图上可以看出,地震波在一定深度发生突然变化,这种速度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
(3)地球内部有两个不连续面。一个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不连续面以下,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不连续面是奥地利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首先发现的,所以叫莫霍面。另一个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不连续面是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最早研究的,所以叫古登堡面。
(4)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面,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所以地球的内部圈层是依据地震波传播的突然变化的两个不连续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来划分的。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各外部圈层的概况比较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在不同媒介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就是利用这一原理,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探知地球内部结构的。阅读上述材料,完成1~2题。
1、根据地震波的探测,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范围是带有弹性的坚硬岩石层,称为岩石圈,其范围是指()
A、地壳
B、地壳和软流层
C、地壳和上地幔D。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2、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
A、划分地壳和地核的界面是古登堡面
B、地核部分的温度、压力和密度都较小
C、在莫霍面上,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
D、在莫霍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
第1题,岩石圈由岩石组成,包括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第2题,根据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特点即可回答。
1、D2、D
高一地理教案9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
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
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演示,相互间合作学习完成A组导学内容。
过渡:地球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公转。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思考地球自转会对大气运动产生什么影响?
B组导学内容
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最终的运动方向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赤道高空北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于北纬30°附近高空偏转为西风,之后,大气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完成B组导学内容中的2~3题。
2.赤道高空的北流空气不断地流到北纬30°附近高空堆积起来,导致北纬30°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会如何运动?使得近地面气压升高还是降低?
3.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分流、偏转后的风向?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北纬30°附近被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附近~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
东北风风向常年不变,就好像一个人很守信用,因此,这个纬度带被命名为东北信风带。至此形成了低纬环流。而北纬30°附近~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中纬西风带。
讲述:北纬60°(极地)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极地东风带。
4.自北纬30°附近北流的空气与自极地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是否一致?有何差异?相遇后两种空气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由此造成北纬60°附近近地面气压较周围低还是高?思考、讨论。
讲述: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副极地低压带。
5.北半球形成了几圈环流?南半球是否会形成同样的环流?
C组导学内容
1.全球近地面共分为几个气压带、几个风带?
2.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否有规律可循?思考、讨论,从而找出分布规律: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过渡: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纬度位置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让我们把假设情境进一步接近实际情况来设定。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思考假设的含义:考虑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
D组导学内容
总结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规律。
板书:二、形成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前提是地球表面性质均一,但是地表是不均匀的,所以实际上的大气环流要复杂的多,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2.4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定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二、形成
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附:对高中地理观摩课《大气环流》的--的分析:
《大气环流》是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的重点合难点,它是气候类型的原因与分布、洋流的成因与分布等地理现象的主要原因。
对大气环流的学习和掌握关键是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立体的空气运动图像,既能分清地面空气运动和高空空气运动,又能很好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准确地记忆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更好地加以运用。
学生主体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目前教改的方向之一。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两个突破点:
1.运用素材库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
周老师使用素材库中的《大气环流》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课件运用动画的形式把教学中单纯用语言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很容易、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学生主体参与,突出了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式。
周老师根据教材,挖掘内涵,提出了导学内容,再结合课件演示内容,让学生观察、动脑、思考、研究、讨论,由学生总结、表达得出结论,再由师生共同总结,这种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法,效果优于其他形式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提倡的。
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语言流畅、教态自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由简入繁、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思维步骤。
2.课前的复习提问设计巧妙。
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用绘制热力环流的'方式来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内容,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的下笔顺序反映了他对热力环流的认识是否了然于胸,下面的学生是否能立即指出错误同样反映了他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通过大气环流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来引入大气环流,由简入繁,过渡自然,不留痕迹。
3.不直接将大气环流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在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理解清楚之后再由学生总结大气环流的概念。这种方式使学生接受新知识更自然、更积极。
扩展
高一地理学习方法
1.抓“概念”重“消化”
复习时,要十分重视概念,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时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教学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问题中进行。老师重视概念教学,学生对概念就特别留心,“扣”得很严。经过长期训练后,学生分析、回答问题时就严密多了。
2.抓“原理”重“理解”
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3.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这不仅仅是纬度位置决定的,与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向)、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作如下努力:
(1)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如,上海为什么能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这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所处地形区、农业基础、原料来源、历史因素、技术力量等方面综合评估。
(2)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往往是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破坏生态环境。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证实地理环境的综合性特点。如: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水蚀、风蚀,加剧水土流失,导致气候恶化。这些变化又会影响植被的恢复。这一恶性循环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足以证实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
掌握了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后,就可避免观察事物时的单一性、片面性、简单化,从而认识地理事象的复杂性、整体性、内在联系性。
4.抓“共性”重“个性”
地理事物既有共性,更具个性。每一区、一地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就是同一区域内部也不会一模一样。
如:为什么欧洲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却没有?为什么亚洲季风盛行而欧洲却没有形成?这一问题要从海陆位置、气压差异和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上去思考,也只有从这里入手分析才能切中事物的要害。像这类“个性”问题还有很多,如:为什么地处北极圈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为什么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为什么纬度较高的吐鲁番盆地成为全国夏季温度最高的地方?
5.抓“归纳”求“规律”
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1)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3)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流的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6.抓“一般”特殊”
这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思维形式。摸透了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后,就可推知个别的、特殊性地理事物的特征。如,从气压带、风带和世界气候图上,可找出这样一条规律:凡是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此可知,英国、法国西部、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智利西部南纬40°—60°的地带,同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7.抓住“对比”找“异同”
用比较法学习地理是一种常见而且有明显效果的方法。比较的范围可大可小,比较的内容可多可少。即可综合比较,也可单项比较;既可从自然条件方面比较,也可从经济条件方面比较;既可进行纵向比较,又可进行横向比较;既可对同类事象比较,又可对相关而不同的事象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8.抓“运算”促“智能”
地理计算在“双基”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从各种考卷中,发现仍有不少学生计算不过关,因粗心大意或基础太差,失误很多,影响成绩。
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地理运算能力,要作以下分类练习:
(1)比例尺与图距、实距换算。
(2)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3)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与等高线的计算。
(4)垂直气温的计算。
(5)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6)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换算。
(7)昼夜长短的计算。
(8)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9)各种百分比的计算,等等。
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技巧。从计算的结果中,阐明地理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9.抓“读图”明“空间”
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现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
为培养查阅、填画地图习惯,要求:
(1)书上的图必须一一理解,学会分析、应用。
(2)充分利用填图册,按要求和规格填写地理事物。
(3)无论是平面图、立体图,还是示意图、景观图,要求学生会勾画轮廓,以加深印象和记忆。
(4)对于老师来说,讲课时要做到边讲边画。
10.抓“新知”拓“视野”
每年高考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识。所以,对报刊上的“新闻”不可不留神。诸如:
(1)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2)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
(3)国内外严重的自然灾害。
(4)国内外新开辟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
(5)地学新理论、新探索。
(6)人类面临的问题——资源、人口、环境。这些信息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他们灵活掌握地理知识很有帮助。
高一地理教案10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诗词赏析
此诗为写景名篇。诗人以大手笔描绘了庐山雄奇壮丽的风光,可谓描写庐山的千古绝唱。同时,此诗也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纵情遨游、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诗人想在名山胜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遥的愿望,流露了诗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愤世之情。诗思想内容比较复杂、感情豪迈开朗,磅礴着一种震撼山岳的气概。第二段描写庐山风景,写长江壮景则又换山韵,音响慷慨高亢。随后,调子陡然降低,变为入声月韵,表达归隐求仙的闲情逸致,声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调子恰好构成鲜明的对比,极富抑扬顿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现美丽的神仙世界,转换清韵,音调又升高,悠长而舒畅,余音袅袅,令人神往。
自古山水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怀的首选。山所拥有的雄伟往往成为大众远大志向和雄伟抱负的寄托,那么山的这种属性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山的形成与分类
【导学与自主探究】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P73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下列问题:
(一)山地与陆地的关系
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陆地的骨架。山的形成和发展与内力有关。
(二)山地的分类: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
二、褶皱的形成和基本形式
【互动讨论】
请观察褶皱形成中岩层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几种类型?
【总结分析】
(一)褶皱:
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二)褶皱的基本单位──褶曲
岩层向上拱起部分称为背斜;岩层向下弯曲部分称为向斜。
三、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学说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一)地球岩石圈板块示意图
活动:(展示板块示意图)说出板块名称并填注在板块示意图中。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二)板块属性
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边缘地带。
(三)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模拟板块运动的游戏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游戏规则:
1.以课室的中线为界,左边的同学为第一组,右边的`同学为第二组,请各组各派两位代表。
2.两组的代表各抓住泡沫板的两端。
3.第一组的两位同学从泡沫板的两侧使劲往外拉。
4.第二组的两位同学从泡沫板的两侧使劲往内挤。
讨论 :
1.将泡沫板从两侧向外拉会发生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与地壳板块水平运动有何联系?
2.将泡沫板从两侧向内挤会发生什么现象?这种现象与地壳板块水平运动有何联系?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四)褶曲的判断方法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1.结合上图,你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判断背斜和向斜?
(1)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为背斜、向下为向斜。
(2)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看: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3)从地貌景观上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2.探索·褶皱地形──“地形倒置”的原因是什么?
归纳展示:
一般:背斜成岭,向斜成谷;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性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较坚实,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五)褶皱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1.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利用背斜找油。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由于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中间为石油。
2.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井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
四、断块山
(一)断层的形成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体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二)断层的基本形式
上升岩块(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下沉岩块(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三)断层位移与地表形态
断层
地表形态
断层的位移
以水平方向为主
错断原有的地貌,或在断层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以垂直方向为主
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的岩体形成山岭或高地
断层构造带
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四)断层构造地貌
断层形态
上升岩块
下降岩块
断裂带
构造地貌
块状山地或高地
谷地或低地
裂谷或河流
实例
庐山、泰山、华山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东非大裂谷
(1)汾河谷地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位于山西省中、南部。这里在地质史上为一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地堑,南与渭河平原相接,北与滹沱河谷地相连,后经汾河等河流冲积形成为河谷平原。汾河谷地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是山西省重要的粮、棉产地。
(2)渭河平原
《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又称渭河盆地,系地堑式构造平原。位于陕西省中部,介于秦岭和渭北北山之间。西起宝鸡,东至潼关,海拔约325~800米,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窄不一,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因在函谷关和大散关之间古代称“关中”。春秋战国时为秦国故地,号称“八百里秦川” 。是陕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
(五)断层的实践意义
1.利用断层找水。断层由于岩层破碎,往往是地下水外露的地方。
2.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3.断层能加大地震裂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裂度会变大。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种山地──褶皱山和断块山的形成、地貌特征及其实践意义。在山地形成学习中了解了板块运动的基本特征。
高一地理教案11
一、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城市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结合实例分析城市各功能区的形成及区位特征
3、培养学生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把获得的有用信息、结论加以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强学生对城市发展的参与意识
二、教学重点
城市的地域形态;城市地域结构特点;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城市地域形态的形成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因素在城市地域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自制图表等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中心,世界近50%的人口居住、生活在城市。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新的城市在不断涌现,这就是城市化。在第二章中我们一起来探讨城市以及城市化。
板书:第一节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
城市形态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8页图2、1,注意观察比较三幅图中城市的形态,想想城市外部形态之所以不同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看图)
总结:成都是团块状是因为在平原上;兰州沿着黄河谷地延伸呈条带状;重庆地处长江和嘉陵江的交汇处,又是丘陵地区,地形崎岖不平,呈分散状。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城市形态收地形、水系和交通线路的影响。
过渡:城市的形态差异不仅表现在外部形态的不同,在城市的内部,不同的土地有不同的利用方式,形成城市的不同功能分区,从而形成不同城市内部不同的空间结构。
板书: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18-21页的内容,采取自学—指导的教学方法,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中的土地有那些主要的利用方式?
(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
2、阅读教材图2、2,观察城市中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区?分别是怎样形成?不同功能区有明确界线吗?
(主要有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无明确的界线)
3、什么是集聚效应?
4、城市分布最广泛的功能区是那种?(住宅区)
5、随着城市的发展,住宅区出现怎样的分化?不同等级的住宅区有什么差异?
6、商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的什么位置?为什么?(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等位置)
7、中心商务区有什么特点?它和一般的商业区有什么不同?
8、读图2、5,说说常州市的工业分布特点。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沿着铁路和公路分布,这样分布可以方便运输,降低运输费用)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城市形态的差异。城市不仅有一定的形态,其内部还因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城市地域结构
1、概念:
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称为城市地域结构
2、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了解)
(若时间允许,本部分可以采取学生课上阅读的形式进行)
模式形成形状同心圆模式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呈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同心圆扇形模式在小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城市各功能区出现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的趋势扇形或楔形多核心模式随着城市不断向外扩展,范围越来越大,原有市中心区由于地价高、交通和居住拥挤等原因,使得远离中心的郊区也出现了新的核心,城市围绕不同的点,发展形成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1、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特点—即城市内部各功能区的空间组合不同。
2、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对城市来讲——城市土地有限,不同地段租金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付出租金最高的经济活动才可能得到相应的地段。而不同的经济活动类型其付租能力(或愿意付出的租金)又不同。直接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I、交通便捷程度。一般来说,交通便捷程度越好,土地价格或租金就越高。
II、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如下面表格及相应的坐标图示)
(本部分采取学生分析教材图2、8,完成相应问题,教师进行总结归纳的方式进行)
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用地要求占地少,要求最大程度的接近消费群体占地多,要求方便上下班,又要方便购物工业生产占地较大,地租占成本的比例很高受距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因而位于距市中心最近的A区,在A区商业支付的租金最高较小。因而位于距市中心较近的B区,介于商业区和住宅区之间较小。在距市中心最远C区只有工业出的租金最高过渡:在实际生活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非完全按照这一经济规律呈现,而是更具复杂性。这说明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请大家结合你的认识、图2、9和案例1:纽约市的少数民族区谈谈你的看法。
(2)其他因素
I、收入——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有能力支付昂贵租金和选择最佳居住环境的人,其居住地往往形成高级住宅区。
II、知名度——城市内某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具有很高的声誉,这往往会吸引更多新的住宅或商场建在该处,以提高其知名度。
III、种族聚居区的形成——在有些城市的某一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宗教团体占优势,就可能形成种族聚居区。如纽约市的唐人街、哈林区、小意大利区等。
IV历史因素——城市的建筑物和街道设计可以维持久远,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日后的功能分区有着深远的影响。
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市发展的初期城市发展的中后期城市的地域范围狭小扩大各类功能用地的关系混杂布置,无明确功能分异分异明显工业发展方向在市中心形成工业的自然团聚市区的工厂企业纷纷外迁原因分析以市场、交通等优势吸引引起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三、城市的合理规划
关键:处理好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关系。
居住区和其他工作地点之间应有:
1、便捷的交通联系(为了方便职工的上下班)
2、排放废气和废水的工厂应布置在居住区的下风向和河流的下游地带的远郊区
3、卫生防护带
课堂总结:略
高一地理教案12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了解其分布规律;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原理示意图的能力,通过阅读形象直观的图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并由此达到抽象思维的培养,最终做到两种思维的结合,初步形成地理的空间思维。
教学建议
关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的教学分析
“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是在了解了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将理想状态,不考虑地表的高低起伏和海陆分布等形成的大气环流进一步复杂化,当考虑海陆分布的影响后,原有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会有所改变,因为海陆之间的热力差异,会影响到海陆的气压分布,特别是对于北半球来说,这种影响体现的特别突出。冬季时北半球陆地是冷源,在大陆中心地区形成高气压中心,副极地低气压带被这个冷高压切断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夏季北半球大陆是热源,升温速度非常快,因而在陆地内部形成低压中心,将副热带高气压带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这种高低气压的分布特点教材通过一、七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展现出来,有利于学生阅读掌握。由于这种高低气压的存在,因此在不同季节,陆地和海洋之间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影响下,就会出现随季节改变风向的风,这就是季风的形成。应该明确的是季风环流也属于大气环流的一部分,通过知识间的相互关联,可以了解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但也有例外,南亚的夏季风其形成,是由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过赤道右偏形成西南季风,即由于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因此形成季风环流的因素应该由两个,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季风环流的知识教材配备了相应的图像,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理解这部
分知识。
关于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影响的教学建议
分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可以从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入手,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一、七月气压分布图或利用黑板上已绘制的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边讲解边绘图,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素材库提供的动画演示,以亚欧大陆为例,使学生明确,夏季时,亚欧大陆是一个热源,空气强烈受热上升,近地面形成一个低压中心,切断了副热带高压,使其仅保留在海洋上;冬季时,亚欧大陆是一个冷源,空气受冷下沉,近地面大陆内部形成一个高压中心,切断了副极地低压带,使其保留在海洋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为什么北半球气压带被切断,呈块状分布,而南半球气压带保留相对较为完整?通过思考使学生明确,海陆热力差异和海陆分布状况决定了大气环流的变化,导致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变得更加复杂化。由于这种影响使得海陆之间在不同季节出现了气压差异,从而导致海陆之间出现了随季节转变风向的风。由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引入季风环流,比较利于学生递进式的学习,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学习季风环流应该明确三点:第一,注意引导学生读图思考,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相关图像资料培养学生判读原理示意图的能力;第二,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在成因上的差别,使学生明确季风的成因除海陆热力差异外,还有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移动的原因;第三,无论是东亚季风还是南亚季风,冬、夏季风的特点一及影响的范围应该明确,这为学习气候知识奠定基础。运用各种原理示意图或多媒体动画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应该是本课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
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的教学分析
气压带和风带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因此地球表面受太阳辐射多少的变化就会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因此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产生季节移动,移动规律教材以图像的形式展现,形象直观,利于学生判读理解。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教材没有明确提出,但在后面章节中会用到这部分知识,因此教师在这里可以适当补充,一般情况下高气压控制的地区,由于气流作下沉运动,水汽不易凝结,多呈晴朗天气,低压控制地区,空气作上升运动,水汽容易凝结,多阴雨天气,对于风向,一般由较高纬度向较低纬度运动的空气,随着空气的运动,气温不断上升,水汽不易凝结,而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运动的空气,随着空气的运动,气温不断下降,水汽容易凝结,多阴雨天气。
关于三圈环流的教学分析
本节教材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即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的关系等分析全球大气运动的规律。在本节内容中三圈环流的相关知识是学习的难点,但并不是重点,本节教材的重点是三圈环流的结果即在地球表面形成的气压带和风带及其分布和移动规律、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以及季风环流的形成等。关于三圈环流的知识,使从热力环流的角度切入,首先明确赤道与极地间冷热不均,引起赤道地区空气上升,极地地区空气下沉,形成赤道与极地之间近地面和上空气压的差异,导致赤道与极地之间近地面和上空的大气作水平运动,并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形成三圈环流,在近地面则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由于三圈环流的成因各不相同,因此七个气压带的成因也各不相同,其中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由于热力因素形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是由于动力因素形成的。由于近地面有了高低气压的差异,因此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在高低气压带之间形成了风带,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教材通过图像形式体现出来,便于学生掌握。
关于三圈环流的教学建议
三圈环流不是本节的重点知识内容,但了解其形成对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等知识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应该讲清楚其形成过程。讲解三圈环流的形成时,注意知识的迁移及图文结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引出赤道和两极之间由于冷热不均,分别形成大气的上升或下沉运动,这种垂直运动,导致水平方向上:低空由赤道向两极的运动,高空由两极向赤道的运动;当空气沿水平方向运动时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使空气运动的方向发生偏转,从而形成三圈环流,教师边讲解边在黑板上绘制教材中的图2.16,或用计算机动画演示这个形成过程。学生对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有所了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所绘制的三圈环流图,思考赤道附近地区空气上升,两极附近地区空气下沉,在近地面气压状况如何?纬度30°附近地区空气下沉,近地面气压状况如何?纬度60°附近地区空气上升,近地面气压状况如何?赤道低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副热带高压带与极地高压带的形成有何不同?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可以了解不同纬度地区气压的分布及成因的差异,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总结气压分布规律,完成由形象直观图像的判读达到抽象思维的水平。明确了气压分布特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图上绘制高低纬度间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并提问学生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下,风向应如何绘制?通过以上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同时应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相关图像,了解气压带和风带随季节移动的规律,使学生明确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另外各气压带和风带的特性也应该让学生明确,这对后面学习相关的气候知识有一定的帮助。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高气压区空气以下沉运动为主,较为干燥;低气压区空气以上升运动为主,容易出现云雨天气;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风由较高纬度向较低纬度运动,水汽不易凝结,较为干燥;西风带,风由较低纬度向较高纬度运动,水汽容易凝结,多云雨天气。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①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②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③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特点及其影响的范围。
【教学手段】多媒体资料库
【教学过程】
(引课)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从全球看获取太阳辐射能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各是哪里?
(教师绘制板图或展示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思考)赤道附近地区获热最多,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如何运动?极地附近地区终年或热较少,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如何运动?这种垂直运动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如果不考虑地表起伏和海陆分布,只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大气运动的结果如何?三圈环流的作用是什么?
(板书)一、三圈环流
1.成因
2.高、中、低纬环流圈
3.三圈环流的作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三圈环流示意图多媒体动画或思考)赤道地区空气上升,两极地区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的气压如何变化?副热带地区空气下沉,副极地地区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比较赤道低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成因上的差异?比较副热带高压带和极地高压带在成因上的差异?由于近地面高低气压的分布极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会导致空气在水平方向如何运动?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否不会改变?气压带和风带各有什么性质?
(板书)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1.气压带的分布及成因的差异
2.风带的分布规律
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一、七月气压分布图,或黑板上绘制的板图或多媒体动画)以亚欧大陆为例,冬季大陆是一个冷源,形成了高压中心,切断了哪个气压带?夏季大陆是一个热源,形成低压中心,切断了哪个气压带?这样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形成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这些高、低气压中心的分布位置及名称是什么?
(板书)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海陆热力差异对南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不同影响
2.北半球一、七月份陆地和海洋气压中心名称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亚洲季风是一图或多媒体动画思考)由于在北半球大陆和海洋之间形成不同的高低气压中心,因此不同季节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大气水平运动的特点是什么?东亚和南亚的冬、夏季风其成因有什么差异?冬夏季风的特点是什么?影响范围有多大?
(板书)四、季风环流
1.季风环流的成因
2.东亚和南亚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其影响范围
【设计思想】
本节以讲授、谈话法为主。由于本节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运用各种地理原理示意图或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由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培养,最终做到两种思维的结合。
【板书设计】第四节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三圈环流
1.成因
2.高、中、低纬环流圈
3.三圈环流的作用
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
1.气压带的分布及成因的差异
2.风带的分布规律
3.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三、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1.海陆热力差异对南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不同影响
2.北半球一、七月份陆地和海洋气压中心名称
四、季风环流
1.季风环流的成因
2.东亚和南亚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其影响范围
探究活动
题目:为什么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的鱼米之乡?而与之纬度相近的撒哈拉地区却是沙漠广布?
分析:本探究活动可以在课内使用(放在已经讲授了全球大气环流还没有讲季风环流时进行。这样可以引入季风环流的教学。本探究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理想的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实际上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如海陆分布和风带、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高一地理教案13
一、教材分析:
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与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地壳的物质组成主要为矿物与岩石,地壳物质的运动,构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质循环过程,其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地质循环。
二、教学目的:
1.了解矿物的定义及分类,能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观察岩石标本,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运用示意图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4.结合实际,理解地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5.通过对不对矿物、岩石的对比,初步学会对常见岩石的识别方法。
6.通过对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简易识别,了解矿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
7.通过填绘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壳的物质循环。
四、教学难点:
1.正确识别常见的矿物。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五、教具:
教师:矿物、岩石标本、瓷板、多媒体课件学生:采集岩石标本
六、教学方法:
讲解法;图表对比法;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在第一章,我们从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现在让我们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来认识人类的唯一家园--地球。我们知道,地球从形成至今经历了46亿年,而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其地表形态、大气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那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怎样运动的?能量又是如何进行交换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讲授新课】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板书、图片、幻灯片并讲解)
(一)矿物(板书并讲解结合用表格形式讲解)
1、矿产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矿产的基本存在形式(板书并讲解)
3、矿物的硬度等级
4、矿产的形成
地壳中的矿物很少单独存在,它们常常按一定的规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岩石。(二)岩石(板书并讲解)1、岩石的概念(板书并讲解)
2、地球上主要的岩石类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讲解)
研究表明,我们生活的地球已走过了她46亿年的漫长历史。在这46亿年中,她经历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其中规律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地质循环。
二、地壳的物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一)地质循环(板书并讲解)
(二)岩石的转化(板书并讲解结合幻灯片讲授)
岩浆岩沉积岩
上变变风化
升熔质侵蚀
冷融作搬运
凝沉积
岩浆变质岩
熔融作用
特别讲授:化石的'地质意义
【复习新知】
地壳物质循环需要的时间很漫长,往往需要几十万年,有的要经过几亿年,远远超出了人类历史的长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岩石和矿产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们要提倡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地壳的物质循环一刻也不停地进行着,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只是地壳的物质循环一段时期内留在地表的痕迹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地壳的演化。
高一地理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特点;以及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产生的自然、社会、经济原因。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2.利用案例完成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世界和我国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2.初步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
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2.对比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理解在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过程中,各个农业区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与讲议结合。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通过前面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树立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基本理论,并且有了农业地域类型的一些基本认识,学习了种植业和畜牧业兼有的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下面我们先看一段录像,请大家认真观看,录像里反映的是什么农业类型。
教师提问:以上录像内容反映了什么农业类型?
生:种植业。
师:很好。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就将认识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季风水田农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区:亚洲季风区。
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
3.世界的稻米生产国--中国
(阅读P47图3.10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重点分析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完成P48读图思考题。)
4.本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学生活动)读图思考
1.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这里的地形和气候有什么关系?
2.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密集型农业,这里有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力条件吗?
3.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还可能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教师提示):从水稻的生长习性结合读图思考1、2引导学生分析图3.10,分析气候、地形、劳动力对水稻分布的影响。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是水稻生长的基础,丰富的劳动力等社会经济条件有利于水稻种植业的经营和发展。)
(归纳总结)
1.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的地势平坦地区。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地势平坦便于水田管理。
2.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人口稠密地区,这里劳动力丰富。
3.亚洲季风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水稻单产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本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约有7000年),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4.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
(学生活动)学案【知识梳理】一
(总结归纳)
一、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分析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
集约经营
单产高,商品率低
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增强商品意识
机械化水平低
体力劳动为主
加快机械化发展
水利工程量大
夏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大力投资,兴修水利
科技水平低
农民文化科技素质低,凭传统经验
加大科技投入
小农经营--人均耕地少,以家庭为单位,每户耕种的田地少。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精耕细作,使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每户耕种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大的一部分留作全家的口粮以及家畜、家禽的饲料用粮,到市场出售的很少。
机械化水平低--田地规模小,经济水平低,农民凭自己劳动能够完成农活。日本机械化水平较高。
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大。
(学生探究)
以中国为例,说明应该寻找和运用哪些资料,解释我国南方水稻产区形成的原因。
活动步骤:1.探究方案:需要着手组织哪些方面的相关材料知识。
2.列出资料清单。
3.运用这些资料说明问题。
(友情提示)此活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在课下完成。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这个材料,使学生了解如下问题:
1.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主持的杂交水稻的发明和推广,为粮食生产开辟了广阔前景。
2.目前,我国生物技术育种居世界先进水平,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居国际地位。超级杂交水稻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1万多千克,处于世界水平。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地区: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
2.农作物:小麦、玉米
(学生活动)读图3.13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简要分析这些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有什么影响。
3.特征:以上国家商品谷农场一般为家庭经营,这类农场我国西北、东北也有分布,一般为国营。
(教师提示)商品率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点。在分析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时需要围绕商品率高的特点考虑。
(总结归纳)
农业生产的生产量高,自身消费少,生产效率高,交通、市场条件好,商品率就高;产量高,而自身消费量大,生产效率低,即使交通、市场条件好,商品率也不会很高。因此在分析主要区位因素对商品谷物农业影响的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关键特征,从分析哪些区位因素有利于提高产量,哪些因素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哪些因素有利于促进产品的销售着手。
参考答案:
下面我们以商品谷物农业典型代表--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为例,分析归纳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和区位因素。
(学生活动)
通过这个案例3,使学生明确如下问题:
(1)美国是世界上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
(2)农业的商品化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区域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效益。
(3)美国的玉米带、小麦区能够保持常盛不衰,得益于有力的农业措施。
(4)小麦的分布分为北部小麦区和中部小麦区。
4.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学生活动)参照归纳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特点的方法,归纳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教师提示)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学生活动)学案【知识梳理】二
(总结归纳)二、美国成为世界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与评价
区位优势
评价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①平原地形广阔②黑钙土和冲积土肥沃③温带草原气候,夏季温和湿润④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
为实现机械化和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利于作物生长、稳产
(二)便利的交通运输:①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航运发达②公路、铁路与水运构成发达交通网
集散便利、降低运费、提高效益
(三)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可大规模经营
竞争力比欧洲强
(四)高度发达的工业:提供现代农业所需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
实现农业机械化、化学化,但增加能耗和成本
(五)先进的科技:国家建立科技研究中心和推广系统,免费提供科技成果
促进农业科技发展和专业化、社会化生产的实现
(总结归纳)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分析:
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自然条件优越: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等。
三、把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与季风水田农业作一比较,你认为的差异是什么?
(学生探究)
农作物品种
生产目的
经营方式
气候条件
水稻种植业
水稻
自给一商品农业
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季风气候区
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小麦、玉米等
商品农业
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低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产生这两种农业地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条件和气候因素。气候条件不同,两种农业地域所生产的农产品品种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条件直接影响到生产的经营方式和商品率高低。
【板书设计】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区:
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
3.世界的稻米生产国--中国
4.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5.主要特点:
二、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地区:
2.特征: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农作物:小麦、玉米
4.区位条件
高一地理教案1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宇宙的概念和宇宙的特点。
2.了解宇宙的主要组成物质、天体及其类型。
3.了解天体系统的结构,以及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教材,使学生具有归纳整理知识、提取重点和找出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自学能力。
2.通过阅读图片、画图和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了解宇宙的物质组成,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正确的宇宙观,并注意识别和抵制伪科学。
2.通过了解天文学家探索宇宙的事例,激发学生爱科学和探索宇宙奥秘的精神。
关于天体系统的教学建议
关于天体系统,教师重点要说明天体系统的层次。尤其是知道地球在这个层次中的位置。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其最远的天体离地球大约150亿~200亿光年。我们针对目前观测到的宇宙进行了分类。因此有了天体系统的层次。建议教师采用本期提供的动画“天体系统”来进行教学。该动画能很清晰地展现天体系统的层次。而且有各类天体的典型图片,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尤其动画中包含了太阳系和地月系的动画,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地了解各个层次的天体运行状态。
关于地球的普通性的教学建议
在“宇宙中的地球”这部分,教材提到了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为了让学生理解这点,教师可以通过出示“太阳系九大行星的比较数据”表格,让学生比较太阳系中九大行星五个指标的数值。则不难发现,地球的邻居们和地球非常相像。尤其是金星,其质量、体积和地球相差无几。这些数据说明:地球在太阳系成员中是非常普通的,其运动状态和运动特征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如果课时允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运行特征:(1)共面性;(2)近圆性;(3)同向性。之所以要重点提出地球的普通性,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宇宙观,树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各种物质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中,但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关于地球的特殊性的教学建议
在讲授“宇宙中的地球”时,教师在说明了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普通行星后,还需要说明一个问题:即地球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星。它的特殊性表现在这颗行星上具有形形色色的生物,人类是这些生物中最高级的一种。尽管人类的科技探测手段迅猛发展,但目前仍没有发现任何地外文明迹象。虽然在理论上宇宙中可能还有许许多多和地球的条件类似的行星存在,但是与太阳系内其它的行星相比,地球所处的宇宙位置能孕育生物,足以说明地球的与众不同。教材从两个方面分析了地球之所以存在生命现象的原因:(1)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其表面温度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2)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其引力足够吸引大量气体,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这两点需要学生掌握。正是因为这样,科学家们猜想,宇宙中有很多和太阳系类似的恒星星系,若其中存在和日地关系相近的情形,则极有可能发现和人类相类似的文明。
【教学重点】①天体系统的层次;②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的含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资料库
【教学过程】
(引课)古训曰:“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由此理解宇宙的含义,即体现时间性——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空间性——各种形态的物质构成。
(总结板书)
一、宇宙
二、天体和天体系统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3图1.2思考)天体系统分为几个级别?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什么?
(教师总结板书)
三、宇宙中的地球
1.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
(多媒体资料展示,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4表格和图像)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地球与其他行星相比有哪些相似性?①质量、体积;②平均密度;③公转、自传周期;④运动特征(即九大行星运动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圆性,这部分知识需要教师给与补充。)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地球无论是结构特点还是运动特点都与其他行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因此说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
(板书) 2.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目前唯一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星球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并讨论)火星与地球相比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以至于人们始终怀疑在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但至今也没有发现生命的痕迹,为什么火星没有生命物质而地球是目前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生命存在需要哪些条件?
(教师总结)通过以上对比讨论,使学生明确,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有三个:①有适宜的温度;②有液态水;③有适量的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这三个条件是火星所不具备的,之所以产生这三个条件的根本原因有两个: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因而有适宜的温度和液态水;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因而有适量的大气。而这两个根本原因对于火星来说,与地球有较大差异,因此目前火星未发现有生命存在。
【设计思想】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三方面的要求,本节课重点应该是“宇宙中的地球”这部分知识,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地球在太阳系中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特别在这部分设计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即通过对比九大行星结构特点及运动特征,使学生明确地球与其它行星有很多相似特性,由此说明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对知识的探究意识,在了解地球的特殊性时,设计了一个学生活动,即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资料库查找有关火星相关的资料,并与地球进行对比,由此说明为什么火星至今没有发现生命物质的痕迹,地球由哪些与其不同的条件,使其能够有生命存在,通过这个探究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处理资料的技能,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意识,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板书设计】
第一节 人类认识的宇宙
一、宇宙
二、天体和天体系统
三、宇宙中的地球
1.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
2.太阳系中一颗特殊行星——目前唯一有生命物质存在的星球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活动目的】
1.认识到到地球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行星,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这颗行星是不可替代的。
2.尽管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相当迅速,但远远没有达到认识宇宙全部的地步,我们有无数的天文之谜需要在未来逐渐揭开。
3.激发学生对于宇宙之谜进行探索和思考的兴趣。我们并不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认识宇宙的全部,但毫无疑问,人类将永远执著地去探索,去追寻宇宙的真谛。因为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一个美丽而精彩的星球的一部分,这个星球正实实在在地存在于茫茫的宇宙之中。
【活动步骤】
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当地的条件组织学生做以下探究活动:
1.带领学生参观天文馆(注意带上照相机和笔记本),让学生搜集尽可能详细的天文资料。
2.组织观看有关的天文科普录像(如星际探寻、登陆火星、苍穹寻奇、不明飞行物等)。
3.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了解人类宇宙认知的变化。如地心说、日心说等。了解一些天文假说。
4.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天文学上取得的成就。如张衡、郭守敬等。
5.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参观天文馆、看录像、查阅杂志书籍、浏览互联网等。写一篇“我生活的宇宙”的论文。
6.可以组织学生对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办一期地理板报。最好能体现最新的科技发展对天文学研究的指导。
【高一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高一地理教案10-12
高一地理教案06-13
高一地理教案范文08-29
湘教版高一地理教案10-31
高一地理教案集合15篇02-17
高一地理说课稿05-20
地理初中教案11-10
德国地理教案11-25
地理教案模板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