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长城和运河》教案

《长城和运河》教案

时间:2024-07-10 06:08:46 教案 我要投稿

《长城和运河》教案(14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城和运河》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长城和运河》教案(14篇)

  《长城和运河》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学会生字,理解它所组成的词。

  2、 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3、 体会比喻句。

  4、 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与感情的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课内外结合,体味作者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长城和运河的雄伟和壮丽。

  课时布置: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出示图片,板书课题

  2、 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想知道更多吗?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 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

  (2) 感知主要内容的.

  (2) 会读会认田字格中的生字.

  (3)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发明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同学不良的学习习惯,协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发明奇迹 天堂 杭州 绸带

  (2)指名读这些词语.

  (3)指名初步解释词语.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体悟课文内容

  1 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局部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

  2 同学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局部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身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异的景象呢?

  2.讲读.

  3 比较:“奇异”在不在句子中的异同。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示在哪些地方? 用

  5 自身的话说一说.

  6 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的意思。

  7 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 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

  8“发明”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9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发明了这人间奇迹? 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发明了这人间奇迹.

  10最后两行在第一局部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11.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发明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2、将第一局部三方面内容分组读. 生评议.

  13、 指名读, 生评议.

  14 、齐读.

  五.安排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 连绵起伏 奇迹 曲折 蜿蜒

  《长城和运河》教案 篇2

  一、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我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两项宏伟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农民的伟大创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重点:

  我能了解万里长城和运河的起点和终点,知道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三、学习难点:

  通过课外更多的中国建筑的介绍,进一步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

  四、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词。

  (二)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1.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作者以什么样的'方式看长城和运河的?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看?

  3.在作者的眼中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4.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5.文中运用了什么问句形式和修辞手法?

  (三)自主学习,多元选择

  1.速读,了解课文,圈点疑难。(课文中不理解的句子)

  2.细读,疏通文意,小组内讨论交流。(读通课文)体会人物对话时的神态和语气。

  3.研读,深入分析,总体把握(分析理解课文)分析解决问题。

  4.创读,独特感悟,情感升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品读课文,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个人朗读:挑选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或一句话,为什么喜欢?

  2.根据课文中的插图说一段话

  3.组之间赛读:声音、动作、表情、各组学生的注意力。

  4.比赛背课文

  (五)小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那些人间奇迹?(布达拉宫、故宫、苏州园林、兵马俑)

  2.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点明中心主旨)

  (六)达标测评,反馈矫正

  完成快乐导航剩余部分,组长批改,及时矫正。

  《长城和运河》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同学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 在俺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

  2. 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3. 生齐读课题)

  4.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 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

  (2) 引出主要内容的.

  (2) 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 运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发明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同学不良的学习习惯,协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发明奇迹 天堂 杭州 绸带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3)指名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 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时,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 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 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 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发明: 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 奇异的景象.

  天堂: 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1 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局部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 同学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局部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身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 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俺的眼前.

  俺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示在哪些地方? 用

  5 自身的话说一说.

  6 你觉得长城怎样? "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

  7 诗篇." "不朽"有哪

  8 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

  9 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 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 这样写有什么好

  10 "发明"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11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发明了这人间奇迹? 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俺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发明了这人间奇迹.

  12 最后两行在第一局部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13.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发明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4 将第一局部三方面内容分组读. 生评议.

  15 指名读, 生评议.

  16 齐读.

  五.安排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 连绵起伏 奇迹 曲折 蜿蜒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局部.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 (不朽)

  二.精读第二局部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局部,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 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 (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 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

  (4) 句话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 这局部结构完全同于第一局部,同学们自身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

  5 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局部的语气一致?

  6 同学们无妨自身试着读一读.

  7 指名说说两大局部读法的区别.

  8 同座可分两大局部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9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10 师读两局部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局部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

  11 读两局部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俺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2. 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3.师总结.

  四.安排作业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长城和运河》教案 篇4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课文。

  2、学会11个生字及相关词语。

  3、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

  4、了解长城、京航大运河的简单知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读文,感悟;学习相关生字词。

  三、教学准备

  有关运河和长城的资料、图片。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看图片,导入新课

  1、出示运河和长城的图片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简介运河和长城的有关知识。(长城:在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相互防御,在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为了防御北方匈奴,将秦、赵、燕三国的北方长城予以修缮,连贯为一,俗称“万里长城”。明代18次修筑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约6700千米,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工程之一。)

  2、板书课题2、长城和运河

  (二)指导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录音示范读课文,学生注意感受范读的语调、语感。

  2、学生反复练习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内容?将课文读清楚、读明白、读流利。

  3、对不理解的词句做上记号。

  检查自读

  (1)指名分两部分读。及时正音。对生字可从字的音、形、义等方面去识记,让学生口头组词,体会字词意思。

  驾(驾驶)(驾御)(驾车)折(折纸)(曲折)(打折)

  嘉(嘉奖)(嘉宾)(嘉峪关)谱(谱写)(歌谱)

  (2)学生自由练习读课文。

  (3)分角色指名读课文。多种形式指名读课文,直至读通顺、读流利,读明白。

  指好有关句子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像/

  巨龙穿行在大地,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

  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三)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

  嘉:区别于“喜”,将下面的“口”改为“加”第九画横要长。

  朽:左右结构,右边是横下竖折折钩,横和木旁的横平齐

  蜿:区别于“碗”,第十三画是横折钩。左窄右宽。

  边指导边示范。

  学生在练习册上描红练写。强调握笔姿势和坐姿。

  《长城和运河》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激发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挂图,多媒体。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人激趣

  1、师:我们的祖国像一条巨龙,似一条绸带,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师: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3、师出示课件,认识长城和运河,指明说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

  2

  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不朽

  创造奇迹

  天堂杭州

  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子。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1、指名读,生评议。

  12、齐读。

  (五)读第二部分

  1、导读,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5、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6、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7、同桌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9、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六)讨论探究

  1、师:作者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2、为什么会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呢?

  3、生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4、指名汇报交流。

  5、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6、生齐读这两句话。

  (七)全班配乐朗读全文,会背者可背诵

  (八)总结质疑

  1、师:学了这首诗歌你都明白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2、指名汇报并质疑。

  3、师小结。

  (九)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2、学习写介绍长城运河的短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奇迹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像巨龙)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像绸带)

  《长城和运河》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

  把课文中的插图制成幻灯片或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导入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3.生齐读课题)

  4.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

  二、自读故事,初步感知。

  1.自学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

  (2)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学生自渎课文,勾画、批注

  三、理清脉络,精读感悟

  一、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穿行能否改成爬行?(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

  3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5祖先该怎么理解?

  6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7.指导朗读.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2指名读,生评议.

  3齐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1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2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3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4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5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2.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3.师总结.

  学生收集整理。

  板书设计

  长城不朽诗篇

  15、长城和运河

  劳动人民的智慧

  运河动人诗篇

  课后反思

  《长城和运河》教案 篇7

  《长城和运河》课文原文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长城和运河》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激发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人激趣1、师:我们的祖国像一条巨龙,似一条绸带,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师: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3、师出示图,认识长城和运河,指明说看到了什么。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

  (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

  (3)指名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地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子。

  谱写: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惊喜地)

  (5~6行)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敬佩并自豪地)

  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1、指名读,生评议。

  12、齐读。

  五、读第二部分

  1、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们之间存在的相似之处,你能说说吗?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洒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5、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6、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7、同桌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9、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六、讨论探究

  1、师:作者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

  2、为什么会把长城和运河称作“人间奇迹”呢?

  3、生分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4、指名汇报交流。

  5、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6、生齐读这两句话。

  七、全班朗读全文,会背者可背诵

  八、总结质疑

  1、师:学了这首诗歌你都明白了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2、师小结。

  九、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2、学习写介绍长城运河的短文。

  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奇迹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像巨龙)

  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像绸带)

  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

  今天,我接受学校领导安排,开设《长城和运河》公开课,接受区教育局教研室常规调研。

  “读书贵入境,入境始与亲。”课上我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所创设的情境中,设身处地地去领悟文中角色的情感,体会文章的意境,以此促使学生有滋有味地朗读。在新课的导入中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长城和运河雄伟奇丽的景象,在强烈的视觉,听觉的冲击下,学生似乎来到了长城边,运河旁,他们的情感也随之调动了起来。作者的情感体验迅速转化成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文本的描述似乎成了他们内心真情的表白,朗读时的声音、气息,和谐地融入他们发自内心的情感中,是内心情感的自然外化。这里通过观看短片头脑中对长城和运河已经有了一些了解,所以再读课题,便会读出长城和运河的气势,由衷地抒发出赞美之情。

  诗歌教学主要以读为主,在指导学生朗读中,我希望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感,体会作者所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朗读这首诗歌时要注意两点:第一,不要拖腔拖调,要引导学生按诗歌的节奏进行。第二,要注意声音的轻响变化,给人以起伏感,这样才能突显万里长城和大运河的雄伟气势。可喜的是学生对此篇课文兴趣浓厚,在指导朗读时师生都投入了十分的感情,激动、自豪之感溢于言表。学生在课堂中朗读的积极性非常高,效果良好。整堂课从激情导入到识字教学,从读通诗句到语言实践,教学过程清晰,环环紧扣,有机穿插,彼此衔接,自然流畅。

  今天上《长城和运河》,不少孩子都收集了资料,这使我很是欣慰,因为收集资料不仅是孩子们的事,家长也往往需要参与,说明很多家长都能配合老师完成资料的收集。由于事先都收集了资料,所以孩子们对长城和运河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在上课之处就已经深深为长城和运河而感到骄傲了。因此在课堂上我并没有着重介绍相关背景资料,而是简单交流了一下,一方面检验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另一方面帮助他们梳理资料,逐步学会寻找资料,理解资料。

  当初阅读这篇文章设计教案时,我的第一感觉是,这首诗是引导学生借助长城与运河与祖先做一次对话。这个对话是非常美的,这个对话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创造奇迹是不朽的诗篇。所以,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就应该让学生读,让学生诵,让长城、运河成为学生心中的一个“美”点。于是在我的课堂上出现了反复读四句重点句的场面。我试图让学生在第一课时就熟知描写长城和运河的句子,这样在第二课时讲解就能水到渠成了,学生也能很快背诵课文了。

  教研室领导在评课时认为第一课时要让学生把握文体特征,初步感知课文大意。事后我去问学生:“你们知道第一课是什么类文章?”学生都能回答是诗歌。我再问:“课文分几小节?每小节讲什么?”学生也知道分两小节,第一节讲长城很雄伟,第二节讲运河很美丽。看来学生已经到达不需要老师教的地步。事实上我的教学安排中已经潜移默化地渗透了这些内容,只不过没有明确提出罢了。

  《长城和运河》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课文内容。

  3、收集关于长城和运河的有关资料,了解它们的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长城和运河的的特点。

  2、抓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图文结合并借助相关的补充资料深入感受“奇异景象”。

  三、教学时间

  二课时

  四、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

  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

  (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2、生齐读课题。

  3、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各自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句,结合上下文或理解其意思。

  (3)思考:作者是以什么方式看长城的,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看?

  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是什么样的?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

  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

  (2)指名说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

  (3)结合自己的读书理解说说作者的观察点及看到的长城和运河分别

  是什么样的?

  (三)精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部分内容。

  2、比较句子: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3、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看插图或动画体会理解,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不朽”有哪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

  6、“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7、 “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8、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9、指导朗读:(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0、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1、指名读,生评议。

  12、齐读。

  (四)布置课堂作业。

  五、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 (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

  (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

  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

  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4、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5、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6、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

  2、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3、师总结: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

  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

  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

  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1长城和运河

  6700千米1747千米

  像巨龙像绸带

  连绵起伏银光闪闪

  曲折蜿蜒伸向天边

  人间奇迹

  古代劳动人民创造

  《长城和运河》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品析两个小节的词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长城和运河的基本常识,体会它们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难点:通过诵读感悟,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搜料。

  第二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词。

  2、同桌间互相检查、订正。

  (二)精读课文第一节。

  1、感知课文。

  录音机范读,学生注意体会语调、语感,感知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

  a、作者是从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呢?

  b、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

  学生从课文里找出相关的句子。

  欣赏描写“长城”奇景的句子,指导有感情朗读。

  像巨龙穿行在大地,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东起山海观,西到嘉峪关,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1)像巨龙穿行在大地。这句话中,“巨龙”是指什么?'为什么用巨龙来比喻长城呢?长城有多长?

  (2)穿行在大地间的长城有什么特点呢?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理解“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3)在作者眼里,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看到这样的景象,你的心情会怎样?(激动、兴奋)带着这样的心情去读诗的前四句。(教师指导朗读,要读出惊喜的语气来。)

  (4)出示地图让学生找找山海关到嘉峪关所跨越的省市,深化学生对长城”长“的特点的.体悟。

  (5)课文里说“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这里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拟人)这里为什么说是不朽呢?你是怎样理解不朽的?

  3、了解长城的建筑、作用、规模等方面的资料,增强民族自豪感。

  这样一座前看不见头,后看不见尾的万里长城,需要多少人去建筑?又需要多少条石和城砖?当时,建造长城的条石一块有二、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你们说能够建造这样宏伟的工程,这是不是人间“奇迹”呢?这奇迹是谁创造的呢?(我们的祖先)面对如此勤劳、智慧的祖先,你们想对他们说什么?(赞美祖先)下面就请大家一起来赞美咱们的祖先。齐读最后两行诗。(带着敬佩和自豪的语气)

  (三)自学课文第二节

  1、同学们,长城留给我们的是高大、雄伟、壮观的景象,而京杭大运河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一种感受呢?请同学们各自读课文第二节,然后结合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在小组交流讨论,遇到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举手提问。

  2、学生分小组自学。老师适当进行个别点拨。

  3、全班结合搜集的资料进行交流。着重体会运河如“绸带漂落大地”的美景,了解运河的基本常识。感受古代劳动人民开凿运河所付出的艰巨劳动。

  4、朗读第二节。

  (1)各自练习朗读。

  (2)指名感情朗读。

  (3)同桌间互相品读。

  (四)总结深化

  1、指导学生熟读’背诵课文。

  文章两部分的读法完全一样吗?(第一部分应该略显庄重,第二部分应略显欢快)

  (1)从形式和内容上把握这首诗歌的层次和特点,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长城”、“运河”是中国的两大奇迹,本文仅仅是赞美了它们吗?

  总结:“长城”、“运河”是我们祖国的两大奇迹,但祖国的奇迹还有很多,如故宫、圆明园、秦始皇兵马俑、三峡工程等。同学们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去阅读和搜集相关的文章及资料。

  板书设计:

  1、长城和运河

  长城(雄伟、壮丽)

  人间奇迹运河(秀丽、动人)劳动人民创造

  课后反思:《长城和运河》一文中所描述的两大中华奇迹,本班多数学生只是闻其名,并没有观光过,所以,对长城的雄伟壮丽,运河的秀丽动人无法感受到,对于它们修筑的历史背景,修筑过程及其作用更是一无所知。所以我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图,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凭借有关长城与运河的资料,美读成诵,让学生感悟长城的雄伟壮丽,运河的秀丽动人。

  《长城和运河》教案 篇10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驾驶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不朽创造

  2、男女分角色读课文的第一、二部分。要求比较一、二部分有什么共同之处。交流,介绍这种方法在诗歌中叫做“反复”

  二、精读课文

  过渡引入:作者是从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呢?

  学生起齐读相关部分。你从哪儿看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引读——(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这景象很奇异,这一句该怎样读?指导读好这一句。

  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

  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交流。出示有关长城的.图片。

  远远望去,长城像什么在大地上?指导说话(长城像巨龙一样盘旋在大地上。……连绵起伏,曲折蜿蜒。相机板书: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引说: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它是——指导说话。指导读好这两句话。试背。

  启发思考:读了这两句话,大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理解“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过渡:万里长城是这样的雄伟、壮丽,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

  运河的奇异表现在哪儿?

  引读:运河像……及时板书:绸带

  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风景秀美)你从那些词可以看出?

  及时板书: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引读: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几千年来,它谱写了……

  介绍:“京杭大运河”是运河的全称。再读这两句,试背,思考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

  作者把“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可见中华民族的祖先——?师生对答末两句。

  指导朗读全文。先欣赏配乐朗诵,再让学生练习朗读。

  三、练习背诵

  结合板书,回顾课文内容,尝试背诵。

  四、课堂练习

  P11第四题指导说话。

  五、附板书

  2长城和运河

  长城巨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东(山海关)西(嘉峪关)

  运河绸带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北(北京)南(杭州)

  《长城和运河》教案 篇11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充分预习了这篇课文,你们预习的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展示一下。

  二、小组准备:

  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把分配给你们的任务准备一下,练一练,3到5分钟的时间,一会展示给大家。

  三、小组展示:

  1、教师评价各组6号听写生词情况。

  2、同学们,通过预习,你觉着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怎么样,从课文中哪里看出?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语句,谈一谈你们的认识和感悟。

  一组同学感情朗读1自然段,谈对万里长城的认识及自己的感受。本组其他同学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感受。其他组的同学评价或建议或纠正或指出缺点或比读。

  二组同学感情朗读2自然段,谈对京杭大运河的认识及自己的感受。本组其他同学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感受。其他组的同学评价或建议或纠正或指出缺点或比读。

  3、这是课文中介绍的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谁能结合你课下搜集的资料谈谈你对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的了解。

  三组同学介绍的万里长城。

  四组同学介绍京杭大运河。

  4、我们的祖先创造了如此伟大的工程,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多么自豪啊!谁能通过朗读把你的'自豪感表达出来?

  五组同学感情朗读。

  六组同学比赛感情朗读。

  5、同学们读得很有感情,如果能够感情背诵就更好了。

  七组感情背诵。

  八组展示第一节的默写。(先背诵,后检查写的对错)

  九组展示第二节的默写。(先背诵,后检查写的对错)

  十组展示观察课文中万里长城或者京杭大运河图片,写的一段话。

  十一组展示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其他人间奇迹。

  十二组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诗歌。(课前板书,展示时自己读后再组织大家读)

  四、教师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两项伟大的工程——长城与运河。其实我们的祖先创造的人间奇迹那真是举不胜举。我们的祖先太伟大了。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多么的自豪!让我们再来一起自豪的背诵一下这首诗。下课!

  《长城和运河》教案 篇12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二、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三、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1、在我们中国,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她们蔚为壮观,

  2、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师板书题目:长城和运河

  3、生齐读课题)

  4、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 (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

  (2)引出主要内容的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运用解词六法,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嘉峪关谱写

  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绸带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3)指名解释词语、

  连绵起伏:这里指长城像巨龙一样连接不断,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这里比喻长城像巨龙一样弯弯曲曲地爬行,生动的说明了长城弯弯曲曲,漫长延伸的样儿、

  谱写: 本文引申为编写赞美的诗歌、

  不朽:永不磨灭、本文指诗歌传诵千古、

  创造: 本文指从无到有,艰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迹:奇异的景象、

  天堂:这里指美丽的杭州、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

  1、导读、作者为何要通过自己的驾驶着飞机航行引起奇景呢?

  2、讲读、

  3、比较:

  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

  我看见了一个奇异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运用动画)景象的奇异表现在哪些地方?用

  5、自己的话说一说、

  6、你觉得长城怎样?东起山海关,西起嘉峪关,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

  7、诗篇、不朽有哪

  8、两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发谱写了一篇又一篇诗歌,这里为何

  9、要说是万里长城谱写的?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

  10、创造分别跟前面的哪一个短语,跟后面的哪一个词相照应?

  11、祖先该怎么理解?比较: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创造了这人间奇迹、

  12、最后两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13、指导朗读、

  (1-4行)写奇迹的出现和特点的句子怎么读? (惊喜地)

  (5,6行)写对奇迹抒情的句子怎样读? (赞美地)

  (7,8行)写奇迹的创造者的句子又该怎样读? (敬佩并自豪地)

  14、将第一部分三方面内容分组读、生评议、

  15、指名读,生评议、

  16、齐读、

  (五)布置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

  注意坐姿四诀和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连绵起伏奇迹曲折蜿蜒

  四、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 (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 (相似之处在于:扁,柔,有光泽等)

  (2)比较: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

  像绸带飘落到大地、

  像绸带飘向大地、

  (3)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

  (4)句话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过渡)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4、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

  5、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

  6、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7、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8、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9、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10、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

  11、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

  2、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3、师总结、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长城和运河》教案 篇13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部分。

  3、哪个词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不朽)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

  听录音并跟着默读第二部分,然后画出作者感叹的句子。

  (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2、讲读。

  (1)观察书中插图,填空并回答问题。

  像绸带飘落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这句话是把()比成(),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之处,你能说说吗?

  (2)你从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这句话读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动人一词可否换成不朽?

  3、指导朗读。

  这部分结构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联系奇迹的历史和特点,想一想:朗读时的语气是否也和朗读第一部分的.语气一致?同学们不妨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说说两大部分读法的区别。

  同座可分两大部分互读,互相纠正读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眼体会,听后纠正。

  师读两部分相同的前两句,男生读两部分关于描写特点的两句,女生读两部分关于抒情的两句,齐读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两句。

  三、总结全文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我们祖国的美仅仅在于两大奇迹吗?文章仅赞美了祖国吗?

  2、师总结:今天,我们乘着作者驾驶的飞机俯瞰了祖国的两大奇迹。祖国的奇迹还有许多,如那一座座长江大桥、一幢幢高楼大厦、赶超世界水平的人造地球卫星、令世人瞩目的三峡工程等等。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去创造新的奇迹。

  四、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2、课后作业。

  (1)多音字组词。

  (2)形近字组词。

  骂()使()蓝()导()象()

  驾()驶()篮()异()像()

  绵()峪()蜿()蜒()扁()

  棉()浴()碗()诞()篇()

  折()绸()朽()州()飘()

  拆()调()巧()洲()漂()

  附板书:

  2、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像巨龙)东起山海关

  西到嘉峪关

  古代劳动人

  奇迹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

  民的创造

  (像绸带)北起首都北京

  南到天堂杭州

  《长城和运河》教案 篇14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4、观察课文中长城的图片,写一段话。教学准备:挂图,多媒体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二、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我们中国的“人间奇迹”,一个像巨龙,一个像绸带,大家知道吗?

  2、你们了解长城和运河吗?(运用课件)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字词,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2)运用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

  2、教师检查学习效果(1)出示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2)指名读,注意纠正字音(3)指名理解词语(4)齐读出示的词语(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写了哪三个方面?学生读后讨论(名称、特点、抒发情感、点明创造者)

  (四)课堂总结

  三、第二课时

  (一)复习听写词语

  驾驶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谱写不朽创造奇迹天堂杭州嘉峪关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

  1、2节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看:第

  1、2节有什么相同之处?(引读)

  (2)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到这人间奇迹的?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航行在祖国的蓝天?(引读)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的'眼前)作者所看到的景象(很奇异)这应该怎么读呢?

  (3)作者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呢?找一找,读一读。

  (课件出示长城的图片)长城像什么穿行在大地?(板书:像巨龙)书上是怎样写长城的?大家一起读一读,结合图理解:连绵起伏、蜿蜒曲折引读:

  万里长城动起西到

  她是多么雄伟壮丽。几千年来她谱写了怎么把这两句读好呢?(范读,生读)

  你能把这两句话背出来吗?(试背、指名背、齐背)

  (4)万里长城是这样一的雄伟壮观,作者还看到了什么奇异的景象?(运河)引读:运河像(板书:像绸带)

  与长城相比,你觉得运河怎么样?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这一句该怎样读呢?

  引读:京杭大运河北起南到几千年来,它谱写了学生再读描写运河的这两句。你能把这两句背出来吗?

  (5)作者把“长城”“运河”称作是“人间奇迹”,你能说说“人间奇迹”是什么意思吗?引读: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说明中华民族的祖先——?再读这两句,你能背出来吗?(6)朗读全文配图片,音乐欣赏朗读课文,激发情感。(7)背诵全文。

  (三)作业

  1、多音字组词

  行曲折

  2、有感情地背诵课文。板书设计:

  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奇迹(像巨龙)动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市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运河——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像绸带)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

【《长城和运河》教案】相关文章:

长城和运河教案07-13

长城和运河教案09-12

《长城和运河》教案最新09-16

《长城和运河》教案(精选12篇)01-30

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08-12

《长城和运河》教学反思02-13

《长城和运河》教案范文汇编5篇09-09

《长城和运河》教案范文锦集5篇08-13

《长城和运河》教案范文汇编五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