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案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匆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匆匆》教案1
《匆匆》
作者: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与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匆匆》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
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部分,并把喜欢句子抄下来。
4.感受课文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方法。
课前准备
1.搜集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搜集惜时、伤时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匆匆》flsh字幕朗读作品,课文重点句子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欣赏,激趣引入
指名背诵课前搜集惜时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师:是啊!时间转眼就流逝了,尽管人们知晓了时间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时日了。80年前一位年轻人也与我们有同样感觉,这个人就是朱自清。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他一篇文章《匆匆》。(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匆匆》朗读作品,学生欣赏完后回答,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顺.
3.指名读文,纠正字音与断句不准地方。
4.自学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理解:确乎、涔涔、头脑胀痛、潸潸、凝然、徘徊。
5.练习读通课文,难读地方要反复读几遍。
6.练习把课文读熟,指名读给大家听。
7.你对课题怎么理解?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提出问题,二、三、四自然段写日子悄然而去,匆匆而逝,我心中充满惆怅与伤感。)
三、自主感悟,初步理解。
1.选择自己喜欢读书方式(如轮读、范读、小组读、默读等)读课文。画出最能体现时光特点词语。
2.画出感悟深句子,在能读懂句子旁边写写批注。读不懂地方,做上读书记号。
3.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问题。
4.组长记录小组内解决不了问题。
第二课时
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
1.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告诉我,我们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复返)
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句子或用自己话说一说。
2.各组提出不懂问题,教师选重点记录在黑板上。
二、感悟道理,感受情感
结合学生提出不懂问题,师生重点品味以下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时候……”
1.说感受,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
2.指导朗读。能不能用你们自己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情感读出来。
(重点引导学生读好几个问句)
3.师:作者用排比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特点,用一连串追问表达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无奈与对逝去日子深深留恋。请你反复读两遍,细细品味作者情感。
4.有感情齐读本段。
◇出示句子:“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读句子,思考: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我算着“八千多个日子”从我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2.“溜”字你体会到什么?
3.作者把什么比作“针尖上一滴水”?
4.指导朗读:过去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有着无限感慨之情。让我们读出这种感慨与留恋。把重点词读慢一点,重一点。
◇出示句子“于是──洗手时候……这又算溜走了一日。”
1.读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
2.联系自己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
3.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光留恋与光阴消逝时伤感。
4.你能仿照这样写法,再写上几句吗? (在 时候,时光又 溜走了。)
◇出示句子“过去日子如轻烟,……像游丝样痕迹呢?”
1.指名读句子,体会作者感情,谈谈自己感受。
2.写话练习:
在逝去如飞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 我能做______________, 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
过去日子如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 被__________。
3.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么样情感?师:作者再次用轻烟,薄雾比喻,让我们感受到作者一种淡淡郁闷与伤感。反复吟读第三四自然段。
◇师:通过刚才学习体会,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在时光面前困惑、难过,无奈与最后在时光不复返中觉醒。除了刚才我们体会句子以外,这篇文章还有许多妙处呢?我们再来朗读全文,再仔细品味一下作者对匆匆而逝时光而发出感叹!
三、读书体会,感悟写法
1.通过上一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笔下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也体会到作者感觉时间流逝而自己没有作为伤心,还有作者想珍惜时间情感。
那作者为什么表达得如此细腻呢?(体会作者排比、比喻、拟人等写法精妙)
2.有感情朗读交流,背诵自己喜欢段落。
四、拓宽学习,加深感受
1.推荐阅读:朱自清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文章,《朱自清散文选》中还有《踪迹》,《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文章都很值得我们去读。
2.同学们,时光匆匆而逝,过去已经过去了,未来时日,我们该如何珍惜呢?让我们来感悟一下吧,课件出示:
人最宝贵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生命与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人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疾病或悲惨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生命。
(选自保尔柯察金《钢铁是怎样炼成》)
五、课外作业,内化感受
写一篇读后感,课下与同学交流。
《匆匆》教案2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读自悟中懂得时间的来去匆匆。
3. 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要珍惜时间。
【学习过程】
一、复习古诗,谈话激趣:
1.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一首古诗《长歌行》,能背下来吗?这首诗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珍惜时间)
2. 师:是啊,“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我们今天再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匆匆》,看看朱自清先生要通过它告诉我们些什么呢?请大家翻到79页。先自由读读本课的预习要求。板书课题:《匆匆》
3. 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些什么,预习要求中我们做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师:先让我们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用笔划出来。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词语或句子,也请你用笔划出来。学课文的时候我们再解决。(学生自读课文,读中感悟。)
2. 师: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复返?)
3. 师:这个句子还出现在别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吗?
生:它还出现在结尾。
4. 师: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出了同样的一个问题。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1:前后照应。
生2:说明作者一直在考虑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5. 师:对,我们不但要会读,还要学习思考。在读书的过程中,你还碰到了哪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学生汇报交流难理解的句子或词语。)
6. 师:通过读书,我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了解,那么现在谁能告诉老师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第二、三自然段的有关片段和句子,师指导有感情朗读,在读中理解其意义。)
句子: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7. 教师范读:
是啊,时间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逝了,想到这些,作者心里好受吗?现在,请同学们给老师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让我读读这一自然段,看我能不能把作者的心情读出来。(读后评议:老师读得怎么样?为什么?)
8. 教师引:还有别的句子写到时间是如何匆匆而过的`吗?
三、精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运用语言:
1. 师:作者在第三自然段具体写出了时间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的,让我们一起来看这一段,谁愿意读这一自然段?愿意读的同学就站起来读,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朱自清认为哪些时间是匆匆过去的?请你把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划出来。
2. 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作者认为时间是浪费在做哪些事上?板书:在 的时候,从 过去。
3. 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你认为这些句子写得好吗?愿意再读读吗?请你们放声读,看能不能把它背下来。
4. 师:怪不得作者说:“太阳他有脚啊。”
5. 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朱自清先生告诉我们:时间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你我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溜走的。像以上所说的洗手、吃饭、睡觉的时间是必要的,可朱自清却认为这些时间是浪费了,可见他有多么珍惜时间。想想我们自己,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时间白白地浪费了,比如:在 的时候,从 过去。
(让学生仿照以上句子的结构说出几句话。)
四、品读第四自然段
1. 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具体地写出了日子是怎样的去来匆匆和稍纵即逝。他甘心这样度过每一天吗?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2. 我们还可以从这一段中的其它句子看出作者的自责吗?(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3. 事实真的像作者所说的他什么都没有留下吗?这里老师可以告诉你: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是毕业于北京大学,在清华大学等几所著名大学当过老师。他留下的著作很多,即使这样,他还认为自己做得不够,可见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多么严格啊。
五、选读句子,体味语言美
1. 这篇课文语言非常美,我相信大家一定爱喜欢读它。我相请同学们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想想你为什么喜欢它?(学生品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出为什么喜欢它。)
2. 你喜欢它吗?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3. 总结全文:同学们,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你还学到了哪些学习的方法?
六、作业
由《匆匆》所想到的。
【板书设计】
匆匆
一去不复返?
在 的时候,从 过去。
白白走这一遭啊?
《匆匆》教案3
目标要求:
1、了解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奈和惋惜,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懂得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的道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3、搜集有关时间方面的诗词、格言,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谈话导课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谁的照片?还记这是几年级的照片吗?看看照片,再看看现在的你们?你有什么话要说?
学生讨论。
师: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并且一去不复返。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也有过你们同样的感慨,并创作了文质兼美的散文《匆匆》。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文章《匆匆》,齐读课题。
二、分析课文
1.自由读课文,并且思考你从文章读懂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时间匆匆流去,一去不复返)。
2、时间如流水一般从我们身边匆匆流过,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我们的日子到底去了哪里?(板书:去了哪里?)
3.我们集体来交流一下,我们的日子它去哪了?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你体会到什么?(找学生回答)
师:八千多个日子,如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同学们你算过八千多个日子大约是多少年吗?可能一时算不出来,老师告诉你是20多年。为什么在我们看来20年挺长,作者却认为是针尖上的一滴水呢?(在时光的流里,它显得很短暂)
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时光的短暂(渺小,转瞬即逝,微不足道)
谁来把这短暂的时光给大家读读。
师:作者说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没有声音,没有影子是说明作者认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无声无息等)。他认为自己的八千个日子是碌碌无为的。(谁再来读读作者的心声)
(2)我们的日子还去哪了?第三段,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时间过得很快。
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哪些词体会到了?
学生:跨,飞,溜,日子过的快。
师: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把日子写活了
师: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学生:排比句。
同学们自由读体会,教师一起和学生复述。
师:在这段里你感受到我们的日子到底去了那里?洗手水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师:同学们你的日子到底去了哪里了?
说说自己的日子去哪里了?
教师:大家说的真好,都找到了自己的时间,你从前是怎么对待时间的?学完这一段现在怎么想的?
教师可用诗句评价: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三、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描写时间一去不复返,让我们感受到时间不经意间从我们的身边飞过、从我们的身上跨过,从我们手中溜走,在我们的叹息声里闪过,告诫我们应该懂得珍惜时间,理解了课文,就请大家有感情的美读课文吧!
四、扩展
1、同学们你们想说点什么呢?
2、今后的日子希望大家把握时间,珍惜今天,真正做个时间上的主人,好吗?
《匆匆》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2个生字,正确读写“挪动,伶伶俐俐,赤裸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作者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引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受
1、自由读,读正确,读流利
(随机抽读生字新词,难读的句子)
2、快速浏览全文,了解主要内容
3、扣读首尾呼应的句子,把握全文感情基调
三、探究阅读,默思批注
默读课文,划出能体现“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这些语句是怎样描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选取两处做批注。
四、品读课文,感悟写法,体会感情
交流预设: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着重引导感悟排比,对比的手法,品味语句的诗意美。)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侧重体会比喻的妙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
3、“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先体会排比、拟人及动词的生动鲜活,再当场仿说)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结合比喻,联系段中的多次追问,在读中体会作者内心的感受。)
五、畅谈感受,总结升华
六、积累语言,拓宽学习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摘抄优美的语句;
2、仿照课文具体描述时光匆匆的句子,再写几句;
3、搜集有关时间方面的诗词、格言、警句或名人故事。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积累,交流小练笔完成情况
二、继续品读课文,感悟写法,体会感情
三、默读反思,质疑释疑。
(相机补充朱自清的资料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四、拓宽学习,抒发感受,积累运用
五、推荐阅读,延伸课外。
板书设计:
2、匆匆
叹 —— 一去不复返
悔 —— 碌碌无为
劝 —— 珍惜时光
《匆匆》教案5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篇课文中的新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优美词句。
过程与方法:品味课文的语言美,学习作者在课文中运用的比喻、排比、拟人等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在课文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
三、教学难点:
从课文中得出珍惜时间的感悟,对自己怎样才能不虚度光阴进行思考。
四、教材分析:
《匆匆》是选自人教版课本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在学习的过程中,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在平凡的小事中受到启发,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五、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很好的完成自学的内容。在对写作手法的运用方面,如:比喻、排比等也有了一定了解,所以在这方面的学习也不算困难。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生活的阅历尚浅,对时间的流逝没有直观或深刻的感受,要理解作者在课文中表达的对时间流逝的感伤和无奈还比较困难,需要老师的帮助和引导。
六、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讲授法
七、教学工具:
《匆匆》flash字幕朗读作品、课文重点内容的课件、黑板板书。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又和大家见面了,老师觉得时间过得真快,从昨天给大家上课到今天好像只过了两三个小时,真是犹如白驹过隙,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觉呢?。大家都知道我们这节课要讲《匆匆》这篇课文吧!老师上节课也给同学们布置了预习任务。现在,老师就要对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做一个检查,你们准备好接受我的挑战了吗?(同学们都说准备好了,那我们就开始吧!)
1.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这一单元有哪几篇课文?《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顶碗少年》、《手指》
2.老师的第二个问题是这个单元对同学们学习课文有哪些要求?(看到同学们一脸茫然,看来大家都不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请大家翻到课本第一页,第二、三自然段。来,大声朗读一下。
学习本组课文,要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通过几年的学习,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在这个学期的语文学习中,要更多依靠自己的努力,认真读书作文,使各项语文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可能有的同学不服气,说老师你只让我们预习《匆匆》这一篇课文,怎么问的却是关于整个单元的问题。老师在这里要告诉大家,同学们都是六年级的大同学了,预习的时候呢,要注意方法的运用,结合编者的要求来预习来就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老师的第三个问题是,这篇课文的题目叫《匆匆》,那么课文写的是什么的匆匆呢? (时间的匆匆),同学们回答得很对。
4.老师搜集了一些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下面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
抛弃今天的人,不会有明天;而昨天,不过是行去流水。 ——约翰· 洛克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往永远静立不动。——席勒
(二)整体感知
1.老师为了给同学们上这篇课文,昨天晚上多读了几遍这篇课文,发现越读越有味道。现在呢,老师就为同学们阅读这篇课文,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从这篇课文中听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好了,老师朗读完了。有没有同学自告奋勇来与大家分享一下你从课文中听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对时间的珍惜、后悔、懊悔、无奈、忧伤、叹息)
看来,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独到的感受。老师也是,除了同学们说的对时间的珍惜、无奈和忧伤之外,老师从这篇课文里还读到了“回忆”。老师读这篇课文的时候,眼前浮现的是一个坐在夕阳中的对自己逝去的岁月无比伤感和怀念的人。
3.现在,就请同学们顺着自己的感受,去朗读这篇课文。感受到作者后悔的就用后悔的感觉去读,感觉到作者无奈的就用无奈的感觉去读,感受到忧伤的就用忧伤的感觉去读,感受到对时间珍惜的,就用想抓住又抓不住的感觉去读。老师给你们5分钟时间,可以吧!
4.好了,时间到了。有没有同学愿意秀一秀你朗读方面的才能呢?老师将请4个同学来朗读,第一个同学读第一自然段,第二个同学读第二自然段,第三个同学读第三自然段,第四个同学读第四五个自然段。读的时候呢,要先说你是按照什么样的感觉去读的。明白要求了吧?
5.在自己过了一把朗诵瘾之后,同学们想不想听听真正的朗诵大家是怎样朗诵这篇课文的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同学们可以跟着默读。
6. 古语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同学们在课后进行了预习,刚才又读了那么多遍,不知道对课文中的字词有一定了解了呢?接下来,老师就要考考同学们了。
挪nuó
(挪动、挪移、挪威)
蒸zhēng
(蒸发、蒸腾、蒸馒头)
确乎:确实、的确的意思。
涔涔:a.形容雨水、汗水、泪水等流个不停。B.形容天色阴暗。(雪意涔涔满面风。)
潸潸:形容泪流不止的样子。(热泪潸潸、潸然泪下) 凝然:形容举止安详或静止不动。
徘徊:来回地走。
(同学们都答得非常好,看来大家的预习工作都做得很到位,老师在这里要表扬你们,你们非常用功,很可爱。接下来呢,老师要和同学们对课文的内容进行交流和探讨。)
(三)问题探究
1.朱自清子先生在课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课文中有这个问题的答案吗?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2.课文的题目是《匆匆》,你觉得在课文中最能体现匆匆的句子或字、词是什么,把它找出来并说说你的理由。(问学生这是写的什么东西的匆匆。)
同学们都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老师受了这种气氛的感染,也想发表点自己的观点。老师觉得“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中的跨和飞最能体现这种时光如流水,于无形中消逝得无影无踪的感觉。
3.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我们不仅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品味优美的语言。现在请同学们每四个人分成一小组,找找课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如:排比、比喻、拟人等)
(四)文化探究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每时每刻时间都在不停的流逝,昨天过去了,即便我们今天做着和昨天一样的事,但今天也不再是昨天了。刚才那一分钟过去了,即便我们现在说着跟刚才一样的话,现在也不是刚才了。时间就是这样在我们不经意间偷偷溜走,不再回头。平庸的人在时间的金马车走远之后,才发觉自己失去了最宝贵的财富,但无论怎样懊悔,都已经于事无补了。聪明的你们,你们一定有好办法来挽留住时间,不让自己白白虚度光阴。告诉老师,你们都有些什么好办法呢?(同学们真聪明,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合理利用时间。)
老师也想到了一个办法,大家都学过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这篇课文,仔细回忆回忆,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去珍惜时间的呢?(和时间赛跑,在有限的时间里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
同学们,以人的力量虽然无法让时间听从自己的意志,随意倒回流转。但是,我们做事情可以比原来快一步,把时间节省出来,那节省出来的时间虽然很少很少,但用途却非常大。
十、课后作业:
作者是怎样描写日子的去来匆匆的?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再写几句。(课后第三题)
《匆匆》教案6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朱自清写的散文《匆匆》,大家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懊悔、愧疚、无奈、自责、难过、惋惜、留恋、珍惜生命、珍惜时间……)板书:一去不复返(无奈、惋惜)
二、细读探究,品味感悟。
1、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道己对时间匆匆而去的无奈与婉惜,)作者对时间的一去不复返感到伤心难过自责无奈婉惜)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用直线画出来,同时把自己的体会写在旁边,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体会。(没太听清的同学看看大屏幕)(课件)
2、(大家学得很认真很投入老师检查一下你们学得怎么样)集体交流,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的?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作者用排比的方法突出了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用一连串的追问表达时光逝去而无法留它的无奈和对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突出日子“无影无踪”的特点。)
(课件出示)对比方法
指:在反反复复地追问中让我们感到作者很茫然很难过,对流逝的时光没有好好把握,他又有些后悔,你能把作者的这种感受融入到课文中读一读吗?
指:排比句可读得高兴、轻快一些,三个“再”要重读,几个追问句读得深沉、伤感一些,让听者感受到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心、懊悔来。
过渡:作者用动物的迁徒、植物的荣枯和时间一去不复返对比,引出对时光和人生的思考,他想到了什么呢?看大屏幕(课件)谁读一下这段。其它同学想这段运用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2)、“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八千多日子离去比作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广阔的大海里,一嘀水那么小,大海那么大,比喻中对比鲜明,感受到时间有限。
作者为这匆匆而过的日子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头涔涔而泪潸潸是什么意思?作者是一种什么情绪?(觉得光阴虚度而无所作为急得流泪出汗)
“八千多日子”作者二十多岁,在我们看来20年挺长,作者却认为是针尖上的一滴水呢?(在时光的流里,它显得很短暂转瞬即逝)
请同学们带着这种伤心、焦急再来读读。
你读的'不错走近了作者的心灵。
过渡:时间是抽象的,但作者在第三段中却把它写得形象可感,作者采用了什么手法呢?谁来说说。
(3)“于是——洗手的时候……这又算溜走了一日。”(问: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让学生明白作者用了排比拟人方法,通过最不经意的日常生活的枚举,让我们体会到时间就是这样轻巧地在不经意中溜走了。)作者运用了排比,通过日常琐事写出了时间脚步匆匆的。
还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具体从哪些词看出来的:跨过、飞去、溜走、闪过)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把日子写活了。
从这一段中,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时间过得太快了。)
指:是呀时间的脚步匆匆,想挡挡不住,想停也停不住,想留也留不下来,此时作者是什么心情?(无可奈何)
师生接读:表示时间流逝得特别快的动词和表达作者无奈的词语要重读。如:匆匆、挪移、过去、跨过、飞去、溜走、闪过、掩着面叹息)
配乐朗读:作者通过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将无声无形的时间具体化了,让我们感受到了它就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在一个又一个极普通的日子里匆匆流逝了,让我们真切地触摸到了时间这个精灵的脚步。写得多好呀,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再次去读中品味一下吧。大家推荐一名同学,老师给配上音乐。大家一边看大屏幕一边静静地听着,感受那无可奈何的心情。
过渡: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从身边溜走了,面对时间的流逝作者甘心白白走这一遭吗?让我们读一下第四自然段,这样:男生一句女生一句搭配着读。边读边找一找看从哪句话看出作者不甘心了。
(4)从哪可以看出作者不甘心虚度此生。(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作者真的是白白走这一遭吗?你对朱自清有哪些了解?(朱自清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著作有27种,共约190万字。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从资料中不难看出作者事业有成,二十多岁就写下了匆匆这文章,真可谓年轻有为。
过渡:尽管这样,面对时间匆匆的脚步,当他没有办法挽留时,也只能无奈地发出感叹:
(5)齐读最后一段。最后一段照应了开头。这种方法叫做:(首尾照应)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像游丝样的痕迹呢?”(作者再次用轻烟,薄雾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日子就这样去得无痕。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为什么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当时作者还是个青年,他却从对时间流逝的体验中产生紧迫感,强烈地意识到要抓紧时间做事。)//
三、写法。
大家坐好,看黑板,作者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对比、首尾照应等方法写出了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时也要学会恰当地运用方法,文章才能充实不空洞。
《匆匆》教案7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文章紧紧围绕“匆匆”,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词语,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构想:
在初读的基础上抓住课题“匆匆”,从题入手,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带着问题,通过读,找出有关段落,重点指导朗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生以自学为主,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课文中的问题“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同学们,你读了这个词,谁知道“匆匆”是什么意思?咱哪些时候,我们能用到这个词呢?用这个词说一句话。课文里说的`是什么呢?
二、自读自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并认真书写4个生字。
2、思考问题:
(1)文中“匆匆”说的是什么?你从哪看出来的?
(2)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3)体会作者所说的“匆匆”指什么?从哪些语句可以体会到时间的“匆匆”?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交流自己学习情况。
1、指名检查读课文情况,读不通的段落再重点练习。需留意的词语:确乎、时间的流逝、头涔涔、两三方、轻轻悄悄、凝然、徘徊、赤裸裸。
2、小组间交流思考的问题。
3、各小组派代表介绍对问题的思考。
4、交流讨论不懂的问题,能解决的通过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待进一步读书讨论解决。
作业设计:
查阅关于朱自清的资料,查阅他的作品。
板书设计:
16、匆匆
时光流逝
为什么日子一去不复返?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课文的中心,着重指导感情朗读。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发兴趣,提出要求。
朱自清的散文成就很高,因为他的文不仅仅是文,还是画,更是诗,诗情画意,读后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他的《荷塘月色》被拍成了电视散文,请同学们欣赏。
二、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段进行练习朗读。
2、指名读。先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再读。
3、师生评议后,大家共同练习读。
4、评议要点:第一段应读出“燕子、杨柳、桃花”与日子的对比及作者的猜测与追问。第二段应读出日子溜出去的悄无声息,令人毫无觉察。第三段要读出日子的匆匆和永不停息。第四段应读出作者的思考:自己的日子是怎样度过的?要怎样度过自己的日子?
5、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讨论上节课的疑点,进一步读课文。
1、通过朗读,有没有疑点没有解决?课件出示。
2、启发思考:作者写文时,年龄有多大?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青年?
3、带着新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自由说一说: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5、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相机点拨学生需哦方面进行思考:可以从内容想、可以从作者想、还可以从文章的语言和表达形式想。
6、再读课文,感悟散文意境,
7、小组合作,构思画面,画外配音。
8、交流展示。
四、仿写第三自然段。
提示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仿照作者写日子来去匆匆的方法,写出自己的日子是怎样匆匆而过的?
1、自主写。
2、指名读,评议。
作业设计:
抄写文章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作者朱自清先生是怎样度过自己的日子的?查阅资料,找到答案。
《匆匆》教案8
一、谈话导课
老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谁的照片?还记这是几年级的照片吗?看看照片,再看看现在的你们?你有什么话要说?
学生讨论。
老师: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并且一去不复返。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也有过你们同样的感慨,并创作了文质兼美的散文《匆匆》。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文章《匆匆》,齐读课题。
二、分析课文
1.自由读课文,并且思考你从文章读懂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老师板书(时间匆匆流去,一去不复返)。
2、时间如流水一般从我们身边匆匆流过,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我们的日子到底去了哪里?(板书:去了哪里?)
3.我们集体来交流一下,我们的日子它去哪了?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你体会到什么?(找学生回答)
老师:八千多个日子,如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同学们你算过八千多个日子大约是多少年吗?可能一时算不出来,老老师告诉你是20多年。为什么在我们看来20年挺长,作者却认为是针尖上的一滴水呢?(在时光的流里,它显得很短暂)
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时光的短暂(渺小,转瞬即逝,微不足道)
谁来把这短暂的时光给大家读读。
老师:作者说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没有声音,没有影子是说明作者认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留下什么痕迹,(无声无息等)。他认为自己的八千个日子是碌碌无为的。(谁再来读读作者的心声)
(2)我们的日子还去哪了?第三段,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时间过得很快。
老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从哪些词体会到了?
学生:跨,飞,溜,日子过的快。
老师: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把日子写活了
老师: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是一个什么句子?
学生:排比句。
同学们自由读体会,教老师一起和学生复述。
老师:在这段里你感受到我们的日子到底去了那里?洗手水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老师:同学们你的日子到底去了哪里了?
说说自己的日子去哪里了?
教老师:大家说的真好,都找到了自己的时间,你从前是怎么对待时间的?学完这一段现在怎么想的?
教老师可用诗句评价: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三、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描写时间一去不复返,让我们感受到时间不经意间从我们的身边飞过、从我们的身上跨过,从我们手中溜走,在我们的叹息声里闪过,告诫我们应该懂得珍惜时间。理解了课文,就请大家有感情的美读课文吧!
四、扩展
1、同学们你们想说点什么呢?
2、今后的日子希望大家把握时间,珍惜今天,真正做个时间上的主人,好吗?
《匆匆》教案9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自读自悟中懂得时间的来去匆匆。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要珍惜时间。
二、复习古诗
谈话激趣: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一首古诗《长歌行》,能背下来吗?这首诗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生:它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2.师:是啊,“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时间就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我们今天再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匆匆》,看看朱自清先生要通过它告诉我们些什么呢?请大家翻到79页。先自由读读本课的预习。
板书课题:《匆匆》
3.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些什么,预习要求中我们做什么?
(学生汇报预习情况)
4.学生交流课外搜集到的有关朱自清先生的资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先让我们大声地自由地读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用笔划出来。在读的过程中遇到有不懂的词语或句子,也请你用笔划出来。学课文的时候我们再解决。
(学生自读课文,读中感悟)
2.师:现在谁能告诉老师,作者在文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板书:一去不复返?)
3.师:这个句子还出现在别的地方,你能找出来吗?
生:它还出现在结尾。(生读句子。)
4..师: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出了同样的一个问题。这又说明了什么?
生1:前后照应。
生2:说明作者一直在考虑时间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5.师:对,我们不但要会读,还要学习思考。在读书的过程中,你还碰到了哪些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学生汇报交流难理解的句子或词语。)
6.师:通过读书,我们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了解,那么现在谁能告诉老师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日子匆匆而逝的?
《匆匆》教案10
一、教材分析
《匆匆》是小学语文九年制义务教材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这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伶伶俐俐、徘徊、裸”等词语。
(2)技能目标:能在读通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欣赏语言文字的美。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悟到时光易逝,一去不复返的现实,从而明白珍惜时间,不虚度光阴。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课前准备:
1、有关朱自清的'资料
2、《匆匆》
3、搜集和时间有关的名言等。
五、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复习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匆匆》。(出示题目)复习生词(出示),指名读。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哪些内容?(出示)(作者笔下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体会作者想珍惜时间的情感。)通过回忆,为下文作了铺垫。
(二)细读探究,品味感悟
第一步感悟时间悄无声息,稍纵即逝。
1.默读课文,找出课文里具体描写时间来去匆匆的语句, 2.(指名交流)时间的脚步你们感受到了吗?从哪些文字中感受到的。(适时出示相关句子)
3.时间本来看不见摸不着,可是读了这段文字你感觉怎样?
5.作者对空灵的时间描写可谓是别出心裁,你也能仿写几句吗?(出示练习)指名回答。在这里我由读引入写,通过仿写,进一步体会时光的匆匆,进行了知识的迁移。
第二步感受作者对人生的思索,感悟道理。
1.是啊!闲聊时,日子从我们的嘴边溜去,跳皮筋时,日子从皮筋底下钻过去,时间就这样白白流逝,我们甘心吗?作者甘心吗?在文中画出与朱自清先生同感的句子,并试着读一读。
2.说说自己画了哪些句子,(出示)谈谈自己的感受。
3.是啊,作者为时光匆匆逝去感到痛苦和无奈。他决意今后要从小处、近处着手,要切切实做些事,分秒必争,充分发挥生命潜能。为此,他后来大有作为。(出示朱自清资料)。同学们你们愿意在这个世界上白白走这一遭吗?我们能让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在闲聊中、嬉闹中消磨、打发掉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试着问问自己从现在开始能做些什么?请同学们试着填写下面的文字。(出示)
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___,我能做_________________,我还能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的时候,既读进去,又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三)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1.让我们一起用心去品味《匆匆》这篇散文,在作者诗意化的语言中去触摸时间这个精灵。
2.教师范读(出示)
3.这篇美吗?因为它饱含着作者内心的情感,作者是用心灵写下这篇的,那么我们也要用心灵去阅读,去体会,去感受,是不是啊。找自己喜欢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4刚才同学们自由朗读,看同学们认真投入的样子,就知道你们肯定读得很好。现在谁能选择一些喜欢的段落展示一下,读给大家听听。
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才能理解体会到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到的语言美。
(四):课后延伸,拓展阅读。
1. 同学们,时光老人在提示我们短暂的40分钟就要结束了,想好一句你自己的时间格言送给身边的人好吗?
2. 教师出示格言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一起朗读。
同学们,时间的列车是一去不复返的,过去的已经过去,我们要做得就是要珍惜时间,从现在做起,充实自己,好好地学习。
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有关时间的诗词、名言,初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作业内容如下:
a)背熟《匆匆》
b)认真阅读《朱自清散文选》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
六.板书设计
16.匆匆
一去不复返
(珍惜时间)
七、教学反思
1、以生为本:在新课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而且“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我力求引导学生用心地阅读文本,达到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2、以教材定教法:每篇都应该选择最适合的教法。《匆匆》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代表作,文中蕴涵的很多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谈的,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用心灵去体会、去朗读,达到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才能理解体会到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到的语言美。加上我个人的教学风格及学生的特点,本文的教学采取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悟贯穿全课的方法。
《匆匆》教案11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课文围绕“匆匆”展开叙述,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最后,作者发出内心的感叹,表达了对时光稍纵即逝的无奈和惋惜,但又绝不消沉的思想感情。www.xj5u.com小学资源网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但文章极有些地方写得比较抽象,由于学生年龄小,心理方面还不够成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领悟重点句段的含义。
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表达方法。
4.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体会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但又绝不消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感悟文章重点句的含义。
结束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匆匆
1.同学们,听,这声音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时光匆匆)
播放时钟的滴答声。
2.配背景画面范读课文。
教学设计意图:【(一)时光是无形无影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所以开课伊始我就注意营造氛围,,以轻快的钟表的滴答声,引领学生初步感知匆匆。这样的导入简洁轻巧,突出了教学的有效性。(二)配乐范读,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情境中,从整体感知课文,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形象的画面带动学生的思维,为后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二、初读文本,感受匆匆
1.喜欢读吗?其实文章还可以这样来读——以诗的形式展示第一自然段(配乐朗读)2.诗中有一句话,在文中不止出现一次——引读最后一段: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3.读着读着,我感到诗中有一种淡淡的——(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初读时的感受,一种无奈、惋惜与淡淡的惆怅)4.默读课文这种无奈、惋惜与淡淡的惆怅就弥散在课文的字里行间,边读边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或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读后,与同学议一议。教学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把语段变换成诗歌的形式再现出来,既增加了学生的新鲜感,又凸显本文语言优美,轻巧、婉转的特色,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如沐春风,享受语境中飘洒的甘霖。】三、细读课文,感悟匆匆
(一)品读二、三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语句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读了这句话,谈谈自己的感受。
(2)展示课件,感受作者的八千多日子相对于时间长河的渺小。
教学设计意图:【“……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这句话含义深刻,学生缺乏具体的生活体验,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作者虽运用了化无形为有形的比喻的表达手法,但也很难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特别是对“时间的流”的概念,学生更是模糊。为了使学生对“时间的流”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我通过视频播放时空变迁的大致历程,使学生在短短的几十秒的时间里,感受到宇宙时空的无限,人生的短暂,以及“八千多日子”的稍纵即逝。帮助学生感悟唯其渺小更值得珍惜的道理,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3)引读:师:“针尖上一滴水滴在浩瀚无垠的大海里”
生:“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师:“我的日子滴在这亿万年的时间的流里”
生:“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师:想到这,“我不禁——”
生:“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4)此时你有何感受?用朗读告诉大家
2.引读第三自然段,时光究竟是怎样匆匆溜走的呢?
(1)快速默读课文,捕捉时光轻轻悄悄地挪移的身影。
(2)出示: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通过重点词语的感悟,体会时光脚步的匆匆,作者心灵的颤动。教学设计意图:【《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重在感性把握”。读写结合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走进文本,触摸文本,与文本,与作者对话,而对话的中心是每个学生。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能真切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表达方法,还能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3.齐读第四自然段,面对匆匆溜走的.光阴,作者只有无奈与惋惜吗?(1)读后谈感受(2)出示他24岁前的经历。
1912年入高等小学,
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
1919年2月写的《睡罢,小小的人》是他的新诗处女作。他是五四爱国运动的参加者,受五四浪潮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积极参加新文学运动。
1922年和俞平伯等人创办《诗》月刊,是新诗诞生时期最早的诗刊。他是早期文学研究会会员。
(谈感受,指名读本段。)
(3)再出示他24岁后的资料。
1923年发表的《毁灭》,这时还写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优美散文。
1925年8月到清华大学任教,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创作以散文为主。
1927年写的《背影》、《荷塘月色》都是烩炙人口的名篇。
1931年留学英国,漫游欧洲,回国后写成《欧游杂记》。
1932年9月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任西南联大教授,讲授《宋诗》、《文辞研究》等课程。这一时期曾写过散文《语义影》。
1946年由昆明返回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
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谈感悟,再读本段,体会惋惜和不愿虚度光阴之情)教学设计意图:【作者在特定的环境背景下,抒发自己的情怀,语言含蓄,含义深刻。而且学生在语文课本中初次接触到朱自清的文章,对其人其事都不太了解,这就对学生感悟文本造成了障碍。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及时有效地分别补充作者24岁前后的成就资料,可以很快地引领学生走近作者,并深刻感受到作者伤感而不气馁,彷徨而不消沉的情怀,从而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四、回顾整体,拓展延伸
1.在这匆匆而过的40十分钟里,你曾留下怎样的“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知识盘点,也进一步领悟不能虚度光阴的含义)2.40分钟无声息,2600秒已逝去,让我们再读——
出示:
匆匆,是燕去燕还
匆匆,是花谢花开匆匆,如薄雾蒸融
匆匆,如轻烟消散,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不,不——留住他们轻轻悄悄挪移的脚步,就不会白白走这一遭!
(分角色再读红体字并写感受)3.向学生推荐有关朱自清名篇的网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教学设计意图:【在这里,教师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拓展学生阅读面。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小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阅读教学要立足于课本,但决不能局限于课本,要以课本为中心,向课外辐射,以一篇带多篇甚至多本,让名家名作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扎根,使学生的人文底蕴加厚加宽。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作业:
1.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选读朱自清散文
《匆匆》教案12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体会文章的语言美,领悟作者对时光流逝而无法留住它的无奈和留恋,懂得时光易逝,需分秒必争,有所作为。
【教学重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文中句子的语言美,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准备】:轻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配乐朗诵《匆匆》第一自然节。
2、听过老师朗诵想说什么?(学生回答)
3、教师虽然读的美,文更美,喜欢这篇文章吗?(板书:匆匆)知道这篇文章出处吗?
二、检查预习,交流资料。
师:课前大家进行预习,并请你们了解朱自清或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你们做到了吗?(学生进行交流)。
1、《匆匆》是一篇散文,我们学过散文吗?(学生回答:《鸟的天堂》)
2、《匆匆》是写的什么?
3、 总结学生课前预习及资料交流情况。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教学立足五年学生具备的阅读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充分的读中感悟散文语言生动细腻的美,在读中获得独特的体验,让学生的个性在自由的阅读实践中飞扬,并从课文内容想开去读。
三、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1、师生合作配乐朗读课文,说说读后你从中体会到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学生交流:懊悔、愧疚、留恋、珍惜生命、珍惜时间……)
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交流。
(1)你想怎么学习这篇课文,用什么方法学习?
(2)归纳出示语文学习“知识树”
四、自读、自悟、积累、运用。
师:你们读出听出的情感如此丰富,作者用生动的语言道来心中无限感慨。打开书,让我们细心读书,按照我们刚才归纳的语文学习课文方法,从文中找出描写日子匆匆的字词、句子、段落,也可以是你喜欢的'句子,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也可以通过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
1、学生自由读文。
2、组内交流自己的读书体会,解决问题。
3、教师组织引导学生班上汇报自己的读书收获?
交流(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从我手中溜去……泪潸潸了?”
读懂: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八千多日子离去比作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广阔的大海里,一嘀水那么小,大海那么大,比喻中对比鲜明,感受到时间有限。
重点理解词语:头涔涔、泪潸潸。(从本义、转义、引申义来入手,联系上下文学懂、会用这个词)
指导朗读这一句话,然后指导背诵。
交流(2)课文的第三自然节,朱自清具体描写时间都流逝在哪里了。学生交流:吃饭、洗手、默默、遮挽、掩面、叹息中。
读懂:这里用到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描写时间的流逝,时间本无形,但这里朱自清的描写让时间在笔下有形,突出朱自清对现在流逝日子的无奈、惋惜,以及想急迫留住时间的迫切心情。
重点理解词语:伶伶俐俐、凝然。
指导朗读:范读——指名读——评价读——推荐读
仿写:根据第三小节朱自清文中对时间的刻画,引导学生拿起笔自己也写一写自己或别人时间流逝的踪影。
交流(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什么痕迹呢?
学懂:利用换词理解“游丝”,如“丝线、丝条”,体会时间流逝的无影无踪。
补充资料:教师介绍学时朱自清的文学上的成就,体会朱自清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对时间无比珍爱。
交流(4):我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上,……白白去这一遭啊!
学懂:作者反躬自问,思考自己未来的日子不能白白度过,体会我们要好好利用时间,不断思考,度过有意义的每一分,每一秒。
重点理解词语:赤裸裸。
指导朗读:读出坚定,不能平的感情。
交流(5)课文第一自然节。
学懂:体会作者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突出过去时间一去不复返。
重点指导朗读、背诵:开头部分读得高兴、轻快,后部分读得深沉、哀愁,感受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心,懊悔。积累语言,指导背诵这一节。
4、总结学生交流情况,梳理文章内容,适机板书。
【设计意图】在教学设计中注重这篇散文的学习中使学生在小学阶段对语文的学习方法形成一种知识体系,在老师的帮助引导下,梳理出语文学习由字、词、句、段、篇、章入手,逐步掌握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学会写作,注重让学生学懂一篇课文到学会一类课文,再到能学一册书……使六年级的学生学会学语文,从而建立起本色的语文学习课堂。
五、拓展迁移,升华情感。
1、朱自清到底在告诉我们什么?(珍惜时间,珍爱生命)
2、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节。
3、用名言、诗文、警句表达一下自己此时的感受。
4、情动而辞发,老师用一首小诗表达我的感受,来看,喜欢吗?齐读。
让我们再次感悟朱自清散文中朴素淡雅的文风,诗情画意的神韵,和他“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救济粮”铮铮铁骨的人格。
【设计意图】读其文亦读其人,促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趋丰满,激发学生阅读朱自清的兴趣。
板书:
16、匆匆
燕去柳枯桃花开,
平复周始可重来。
八千日子茫然去,
凝然思索时惜爱。
《匆匆》教案13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九年制义务教材第十二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
1. 本组课文的学习重点是要引导学生从学习的内容展开联想。阅读的时候,先读通读懂,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还要想开去,想到与课文有关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并把自己想到的与同学、老师广泛交流。借以活跃思想,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教学目标
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5—6年级的阶段目标,结合本组的训练重点以及本课的写作特点,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词语。
(2)技能目标:能在读通读懂课文的基础上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欣赏文章语言文字的美。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悟到时光易逝,一去不复返的现实,从而明白珍惜时间,不虚度光阴。
3、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受到珍惜时间的教育”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4、课前准备: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二、教法和学法
“老师为学服务的”,老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每篇文章都应该选择最适合的教法。《匆匆》是朱自清先生散文中的代表作,也是散文中的经典作品,文章语言清新流畅、生动优美,表达了作者对如烟往事的回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对灿烂未来的向往。文中蕴涵的很多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谈的,因此,课堂上老师的任何分析讲解都会显得贫乏、无力,所以,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用心灵去体会、去朗读,达到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才能理解体会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悟到文章的语言美。本文的教学采取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悟贯穿全课的方法。
《语文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主要采用:自主读悟,合作交流的方法,师生、生生互动,创设实践语言的场景,通过朗读,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通过口语练习的尝试,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安排得是否科学合理,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圆满完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导入:背诵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古诗句导入。
(二)认识作者
请学生简单介绍课前对朱自清及其作品还有对散文的了解,然后老师多媒体展示朱自清画像及简介做以补充。(这样就为进一步阅读、理解文章奠定了基础)
(三)朗读课文,体会感情
老师先在钢琴曲《秋日私语》的伴奏下,范读《匆匆》一文,激发学生想读的欲望。然后老师给同学们放上音乐,同学们试读这篇文章。最后再展示,让学生毛遂自荐。(通过这一环节的朗读,学生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但还不够深,还需进一步深入到字里行间去品味词句,轻轻地读,静静地体会。)
《匆匆》教案14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与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悟出“时间无时不在,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具准备】
幻灯、录音机、vcd。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就是让学生读,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读,自己获取体验,引发联想,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蕴。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发兴趣
(师生问好后,沉默一分钟)问:刚才,我们大概沉默了多少时间?
(生答)是呀!1分钟又从我们身边溜走了,它轻轻地来,又悄悄地去,就在我们不经意间,它无影无踪地消失了。
我们来算算,自己大概走过了多少日子?如果以人的.寿命七十岁计算,你们大概走过了人生的几分之几?
听了这几个数字,你们有什么感受?
用这些问题,调动学生的生活感受和学生对时间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新奇有趣。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教师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受朱自清语言的优美。
此环节设计,能让学生进入情境,受到感染,陶冶情操。
三、自由朗读,领悟情感
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同时还要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自由朗读,感悟文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四、交流展示,研读感悟
学生自己说出读后感受,找出有关句子,教师指导朗读,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说一说,并试着仿照朱自清的语言写几句话。
让学生畅谈感受,感悟写作手法,引导学生仿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活跃思维,激活创造力。
五、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后,让学生自己解答。
让学生学会质疑,在质疑中学会通过合作的方式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
六、总结全文,交流资料
通过学习《匆匆》这篇课文,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优美,领悟了作者巧妙的写作手法,更让我们知道了时间来去匆匆,我们要珍惜时间。
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搜集到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拿出来,读给大家听。
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一是让学生对时间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二是让学生积累语言,拓宽语文学习领域,培养有目的的收集资料的能力。
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推荐《朱自清散文集》中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认真去读。
3、搜集有关朱自清的资料,写出《我所了解的朱自清》。
作业布置有层次,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其中的一项或两项。
《匆匆》教案15
一、引入
美文须美读。课文中的一些语言你一定非常喜欢,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再读一读。
二、交流读书心得
指名读自己喜欢和感受深刻的句段,并自由地谈谈自己读书的所思所感和所得。
针对学生的见解,教师相机作品评,作引导,作补充,作纠正,教师要求学生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反复读,读出文字的情味来。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2)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3)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2、除了刚才我们说的这些以外,这篇文章还有什么妙处呢?我们还要仔细品味一下,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划出你喜欢的句子,然后有滋有味地朗读画出的句子。
谁能把自己划的句子读出来,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教师和其他同学评议并示范。
三、积累运用,享受语言的创造美。
1、这么多的好语言,如果我们不把它积累下来,那可就太可惜了。选择一段你最喜欢的背背吧。
2、课堂练笔:作者对空灵的时间描写可谓别出心裁,(如上面读书心得交流中的重点句子(2)、(3)、(4)),你也能模仿着写出几句话来吗?试试吧,也许你一时的灵感会带给你一天的好心情。
3、练笔交流,师生评议。学生创造性的表现要给以表扬,如果不足,教师可做仿写示范。
自我评价:
朱自清先生的这篇散文文字美,意象美,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便是紧紧围绕“美”字而展开:
一、读出美。为了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向去读,在课始阶段,向学生介绍朱自清的人品与文品,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今天朗读是与大师的对话,阅读也便“情欣欣而意切切”了。
二、品出美。对于这篇美文,我们不是让学生停留在泛泛的附和几声“美”上,而是要求学生真正地潜心阅读,赏析作者是怎样表现出美来的?是句式的整齐铺排(如开头的排比句,给人一种音乐的节奏美);是修辞的新颖而贴切(日子如轻烟,如薄雾……诗意的物象,让人触手可及);是叠词的运用(默默、伶伶俐俐……情意的缠绵尽显其中)
学生交流自己的读书感悟时,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学生的读书体验,适时加以鼓励,同时还须针对课堂情境,针对学生的见解,相机作品评,作引导,作补充,作纠正,并要求学生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反复读,读出文字的情味来。三、表现美。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内容,也不仅是引起一时一地的同感,更重要的是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所以在反复读、熟读的基础上,还要求学生顺势把文章的精彩句段背下来,化文本语言为自己的语言,并于仿写练习中,表现美,创造美。
【《匆匆》教案】相关文章:
《匆匆》教案02-25
匆匆教案范文07-08
朱自清匆匆教案02-21
《匆匆》教案(14篇)08-14
《匆匆》教案精选15篇09-03
《匆匆》教案(精选20篇)02-22
《匆匆》教案(15篇)02-18
《匆匆》教案2篇02-27
匆匆课文教案02-27
匆匆教案范文通用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