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的教案 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捞铁牛》的教案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捞铁牛》的教案 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议论纷纷”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3、学习给课文分段,辉归纳段落大意。
4、能流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第三、四、五、六自然段。
5、能恰当地运用数量词。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难点: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大字课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10、捞铁牛
2、揭示课题:
三、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1、板书生字新词:
fǔshuān shàng kuàà bēng bǐng
府拴 尚 跨 绷 丙
2、指导拼读:
老师范读、领读,让学生试。
3、指导理解含义:
府—河中府。地点。
拴—用绳子等绕在物体上,再打上结。可用演示来讲解。
尚—和尚。可借图来讲解。
跨—两腿分在物体的两边坐着或站着。课文中指木架的四条腿分别搭在两只船上。
绷—拉紧。
丙—怀丙。人名。
4、指导书写:
四、巩固练习:
1、拼读生字新词。
2、说说生字新词的含义。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新词,初步朗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
六、作业:
书写生字新词五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检查:
看手势默写词语:
“和尚、绷紧、怀丙、拴住、跨过”
三、新授:
1、讲读第一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师生讨论:
1)什么时间?有一回发生了什么?
(宋朝时候,有一回黄河发大水, 冲断了河中府的一座浮桥。)
2)铁牛是做什么用?
(铁牛是拴浮桥的。)
3)为什么陷在河底的泥里?
(被大水冲走的,因而陷??)
2、讲读第二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师生讨论
1)为什么要捞铁牛?
(洪水退了,浮桥得重修。)
2)人们议论什么?
(没有人能把铁牛捞起来。)
3)一个和尚说了什么?
(“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送回来。)
4)这两段主要讲什么?
(讲拴住浮桥的铁牛被水冲走,陷在河底的`泥里,一个和尚提出能把铁牛捞上来。)
四、巩固练习;
1、朗读课文。
2、说出第一、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了宋朝时候有一回发大水,把河中府的一座浮桥冲断了,铁牛也被冲走,有个和尚所能把它们捞上来。
六、作业: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检查:
说出第一、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三、新授:
1、讲读第三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师生讨论:
1)这段共有几句话?(四句话)
2)讲了哪几项准备工作?
(四想准备工作:1、摸清铁牛沉在哪儿;1、两只装满泥沙的大船到铁牛沉没的地方;3、拴船搭架子;4、下水用绳子把铁牛拴住。)
3)从“两只很大的木船”“装满泥沙”“结实的木料”“很粗的绳子”及“牢牢拴住”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和尚什么?
(对铁牛质量大的特点,以科学的态度做了细致、周密的准备工作。)
4)这段主要讲什么?
(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四、巩固练习:
1、朗读课文:
2、说出和尚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第三自然段,了解了和尚为捞铁牛做的几项准备工作。
六、作业:
复述课文第三自然段。
《捞铁牛》的教案 2
教学要求
1、通过学文,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2、熟读课文,理解内容。
3、进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
重点难点
1、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他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进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训练。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教具准备
自己搜集有关本课的资料。(作者的简介)
三教学过程
(一)解析课题,激趣导学
你认识怀丙这个人物吗?汇报一下资料。
(二)指导要求,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
(1)读生字,熟读记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2)读课文,找出不理解的问题,质疑训练。
2、自学反馈:请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三)读课文,了解每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1、请七个人读书,大家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组内交流汇报,达成共识。
3、全班反馈,如下。(略)
4、读读这七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再分组讨论,围绕着“捞铁牛”这件事,哪几个自然段的内容有关系,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加强组内合作学习)
第一段(1、2自然段)讲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淤泥里,一个和尚提出能把铁牛捞上来。
第二段(3~6自然段)讲和尚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用水的浮力捞起了八只大铁牛。
第三段(7自然段)讲这个和尚就是出色的工程家怀丙。
5、练习用“先……再……然后”说说这段话。
四作业设计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在读懂词句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解题质疑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捞?谁捞?怎么捞?)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1、朗读第1、2自然段,思考:这两个自然段说的是什么?把你读懂的内容说一说。(结合质疑,解决问题)
2、出示句子“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1)和尚要试试,你说他有没有办法,从哪儿看出他有把握?用“——”画出这个句子。
(2)从“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句话看出了什么?
(3)指导朗读这句话。
3、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为捞铁牛都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1)找四个人分别读这段话,每人一句。
(2)讨论每句话的意思,概括句意,(最好用四个字)组内共同讨论学习。
4、出示句子。
(1)先请熟悉水性的人潜到水底,摸清了八只铁牛沉在哪儿。(摸清位置)
(2)然后让人准备了两只很大的木船,船舱里装满泥沙,找到铁牛沉没的地方。
《捞铁牛》的教案 3
教学要点:讨论学习课文,理解怀丙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家,[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捞铁牛》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1、读课题,在预习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需要老师、同学们的帮助?--(重要的,带有普遍性的话板书出来)
2、指挥捞铁牛的怀丙和尚是一个怎样的人?齐读第四段,请给"出色"、"工程家"标上"……"
3、"出色"是什么意思?"工程家"呢?--特别好的设计,主持各项工程的专家。
4、请小声读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哪些方面看出怀丙是出色的工程家?--先自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课堂发言。
5、同学们发表的意见可以把它概括为三个方面:--设想出色(叫水送回)准备工作出色(准备工作)操作出色(捞起铁牛-)
6、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叫水送回"这个想法的?请读第一段后答,抽读这句话,从这句话体会到什么?--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起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勇气和智慧。
7、可是,每只铁牛都重达万斤,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怀丙为此做了四项准备工作,请默读第二段,把表示这4项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检查落实)。
8、你能用上这几个词,指着灯片上的图说吗?--学生说。
9、怀丙不做这些准备工作不行吗?你体会到什么?--潜水摸牛:摸清位置,便于打捞。备船装沙:吃水深,缩短船与牛的位置,卸沙后,船才能在上浮的同时绷紧绳子,从而拔出铁牛。并船搭架:保持平衡,浮力大且一致。粗绳拴牛:保证牢固。--准备工作周密细致,设计科学,不愧是出色的工程家。
10、请小声读第三段,看看他是怎样捞铁牛的?--先请同学讲,然后课件演示。
11、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抽读"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
12、检查落实后,师生分读,想一想: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讨论。--因果重叠(不要求理性掌握,只是感情认识),这几句话写清了铲沙拔牛的经过,写出了怀丙巧用自然规律,主持拔牛工程的出色才能,句与句之间联系紧密,齐读,注意体会联系,强调变化。
13、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了,多令人高兴啊,可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聪明的才智,出色的操作(小结)。
14、就这样,怀丙把八只铁牛全部捞了起来。老师提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怎么看:铁牛是水送回来的,你认为是水的力量大,还是人的力量大?为什么?--水的力量大,人有智慧,可以利用水,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力量更大。
15、一千多年前,怀丙能用这样的方法捞起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说明什么?--①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16、我国历史上像怀丙那样在科学技术上有创造发明的卓越人物有许多,你知道吗?
17、我们为他们骄傲,更为我们中华民族自豪,齐读第四段,注意表达对怀丙的敬佩、赞叹。
18、学到这儿,你的疑难问题都解决了吗?
19、请用"出色"、"熟悉"各说一句话,写在作业本上。
《捞铁牛》的教案 4
执教人:杨小丽
教学内容:“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第五册第29课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认识水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也能为人类造福,认识事物的两个方面,确立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2、给课文分段,学习抓住重点,详略分明的写法。
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沉没”“淤泥”“议论纷纷”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三段。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怀丙和尚如何利用水的福利把铁牛捞上来的。
教学准备:
1、做浮力小实验用的器具,即:透明圆底玻璃缸、小沙包、沙子、圆口烧杯、木棍、粉笔头、棉线。
2、投影仪、投影片、银幕、录音机、磁带。
教学时间:
两课时(第二课时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故事引入)
1、同学们很喜欢听故事是吗?现在,杨老师就给你们将个故事。故事发生在离现在约一千多年前的我国宋朝时期。有一回,黄河发大水,冲断了河中府城外的一座浮桥,河两岸拴浮桥的八只大铁牛也被大水冲走了,陷在河底的淤泥里。洪水退后,要重修浮桥,可是一只铁牛有一万多公斤重,两辆大卡车拉也拉不动,何况当时又没有吊车。这样笨重的大铁牛怎么捞起来呀!人们议论纷纷,献计献策,但始终找不到一个好办法。后来来了个和尚,他说:“我有办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送回来。”水怎能帮和尚送回铁牛呢?这不是说大话骗人吗?!其实,和尚确实有个办法。和尚究竟用什么办法捞起铁牛的?我们一齐来学习第29课。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听录音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2、听完课文,指名回答。
过渡: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故事发生的原因?
三、学习一、二自然段。
1、齐读。
2、结合上下文理解“河中府”“淤泥”“议论纷纷”等词语的意思。
3、概括段意:这段写铁牛被大水冲走,陷在河底的淤泥里,一个和尚说他能把铁牛捞起来。
过渡:和尚将铁牛捞起来了吗?他在捞铁牛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课文第几自然段是写和尚捞铁牛做的准备工作?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其余学生思考:这一自然段用几句话写和尚捞铁牛前做的准备工作?
2、分组轮读四句话。通过读,了解和尚做的四项准备工作。
师概括板书:①找“牛”②装沙③搭架④拴牛
3、分组讨论:
*为什么要派人摸清铁牛沉在哪儿?
*为什么两船要装满沙子?
*为什么要将两船并排拴得紧紧,在两船之间搭架子呢?(为了保持船身的平衡,而且浮力也大)*
*为什么要用两只大船、结实的木料搭架子和用很粗的绳子拴“牛”呢?(因为铁牛笨重,需要很大的力量。)
4、老师检查讨论的情况。
5、提问:
*和尚做的这四项准备工作出色吗?(做得很出色,考虑得很周到。)这四项准备工作能随便乱做吗?这说明了和尚做事怎样?(和尚做事情有条不紊)
*这四项准备工作用了四句话,一句接一句,每一句写了一项准备工作,句子之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6、小声读,体会出色的准备工作。
过渡:准备工作做好了,和尚是怎样将一只只铁牛打捞上来,拖回岸边的?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写这的?
五、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1、女生齐读四、五自然段。
2、读完,指名复述打捞一只铁牛的过程。
3、分组讨论:
*为什么要铲沙?(铲沙使船上浮)
*船靠什么上浮?船上浮拴铁牛的绳子怎样?(绷紧)绳紧,铁牛就会怎样?铁牛靠什么力量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向上拔?
*为什么要划桨?划桨时,为什么要使劲?
*两辆大卡车拖也拖不动的铁牛,为什么两只大船能拖回?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
4、(出示投影片)老师边说边演示,学生仔细看片,看和尚是怎样捞铁牛的。
师质疑: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捞起一只铁牛,水是不是真的有浮力?我们来看下面的一项小实验。
5、演示浮力小实验。
*老师将小烧杯中的小沙包提出来,学生观察盆底的粉笔头有什么变化。(将圆底玻璃缸装入大半盆水,盆底有细沙,两个烧杯上架小棍,小棍中央系有棉线,线下吊有一个粉笔头。)
*说说:这项实验的'操作与捞铁牛有什么相似之处?即:盆底的粉笔头和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都是靠什么把它们从盆底、河底拉出来的?
*指出操作器具相当于捞铁牛时的哪些物体?
6、提问: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其余七只呢?
7、课文只详写打捞一只铁牛的准备工作、打捞的过程,为什么不再详写其余七只呢?
师:这说明作者在写打捞铁牛的过程中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我们在写文章时也要学习这种写法。那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语就把文字减少了呢?(同样)
过渡:通过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和尚打捞铁牛的准备工作做得出色,而且打捞的工作也做得你认为这个和尚怎样啊?他叫什么名字?请男生读第七自然段。
六、学习第七自然段。
1、男生齐读。
2、这一段指出了什么?(这个和尚叫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学家。)
七、读、思、议相结合,领会全文中心,.总结全文。
1、怀丙和尚为什么会想到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这个出色的办法呢?
请大家齐读怀丙和尚说的话。
“叫水送回”说明了什么?(说明他早就知道水有浮力。)
“我来试试看”说明和尚说话怎样?(谦虚)
2、铁牛被水冲走,水给人类带来了什么?(灾难)叫水送回,水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好处)
师:这说明水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有害也有利。怀丙就是利用水的有利一面,变害为利,捞起铁牛的。他为重修浮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在我国人民同样利用水有利的一面,利用水的冲击力建造水力发电站发电,给我们带来光明,解决我们用电的问题。
3、学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4、.总结全文: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怀丙和尚很聪明,有才干。你们是不是很佩服他呀?我国古代像怀丙这样的人有很多。我们光佩服他们还不行,要用实际行动向他们学习,现在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学会认识事物,预防事物有害的一面,利用有利的一面为人类造福,做一个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板书设计:
19 捞铁牛
找“牛” 铲沙船浮
装沙 绳紧拔“牛”
准备 打捞
搭架 划桨拖回
拴“牛” 同样拖回
出色
课后小记:
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是实施素质教育,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努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我教《捞铁牛》想努力体现的正是上述这些精神。
1、课堂教学结构体现大容量、快节奏。
2、语言文字训练有层次、有发展。
3、在掌握教材的重难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有意识地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饶有兴味地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捞铁牛》的教案 5
《捞铁牛》是一篇经典的叙事记叙文。这篇课文在语言形式方面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段落层次清楚,行文简明有序。这也是叙事记叙文中最值得学生学习的语言表述形式。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紧紧抓住这一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按照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通过学习,初步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起的科学道理。
⑵ 能简要的复述捞铁牛的经过。
⑶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
⑴ 继续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连句成段的方法。
⑵ 重点学习课文3~6自然段段,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以及捞铁牛的过程。
⑶ 继续深入理解“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这个句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⑴ 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从而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激发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⑵ 通过学习,激爱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地认识问题、解决问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
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及捞第一只铁牛的过程。
【教学难点】
对文中重点句的理解。如和尚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紧凑、有序的教学环节,是落实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有了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导学才能井然有序。本节课为了更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强调读悟和激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新知识。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说、好奇、好表现的年龄特点。本节课采用的学法主要有:
1、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仔细观看课件,和尚是怎样一步一步捞铁牛?
2、讨论法──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3、合作法──通过学生共同合作,使课堂有张有弛,此起彼伏,学生真正动起来,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体现教法和学法,为了使教学主线清晰,环节紧凑,我设计了“复习导入──教学新课──课堂总结──布置作业”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
昨天,我们预习了课文。谁能告诉大家是谁想出了好办法捞起了铁牛?打开书,看看课文是哪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怀丙?指名读。什么是“工程家”?“出色”是什么意思?请你小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从哪些方面看出怀丙是出色的工程家?读后小组讨论。在这个环节中做到了四明确(时间、内容、方法、要求)让学生再一次感知课文内容,通过复习,提出问题,让学生造成悬念,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学习新知识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在这一部分中又分为三部分来讲,即:一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到六自然段。在讲授过程中注意抓住重点第三和第四自然段。
1、一二自然段
⑴ 提问: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捞铁牛的方法的?
⑵ 看到浮桥被冲断,铁牛被冲走,当时的人们会说些什么?(找、四个同学直接说出当时人们的想法)像他们这样,你一言我一语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是课文中的哪个词?(议论纷纷是本段的重点词,理解时并没有给出词典上的定义“对人或事物的好坏、是非表示出多而杂乱的意见”而是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说一说,让学生自己体会议论纷纷的含义。)
2、第三自然段:这一段关于捞铁牛的准备工作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新课标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读的训练。在读的形式上有指名读、齐读、自由读、默读等;在读的时机上,有初步感知内容时的初读,有理解分析时的细读,有体会领悟时的`品读。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先请学生默读,并思考怀丙和尚为了捞铁牛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并用数字标画出来。再请四个同学来读这一段中的四句话,概括出怀丙所做四项准备工作。第三遍读体会这一段的有序。第四遍,按顺序复述。第五遍,基本可以达到熟读成诵,边背边体会这一段的周密有序。
3、四到六自然段:在这一部分教学中主要有以下特点:
⑴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利用了网络上的课程资源一段 flash 动画,为学生直观展示了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结合动画和课文通过合作弄清楚是怎样一步一步捞铁牛的。这样加强合作性的学习,可以减轻师生的负担,既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里主动探求新知识,教师也乐教在其中,进一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⑵ 重视激疑:新课标倡导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在进行点拨后,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让他们自读,自悟,自得。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质疑,让学生们带着自己不懂的问题去深读课文,让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去解决问题。
三、课堂总结
新课标提出要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因此在总结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怀丙想的方法如此巧妙,准备工作周密,打捞过程有序,所以我们说他是“出色的工程家”你们佩服他吗?可我相信你们中肯定有比他更出色的。因为他的这个方法还有缺点。小组讨论。这个环节的设计既检测学生是否已经读懂了课文内容,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而且,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也是给了他们一次很好的口语交际的练习,体现了综合性学习。
四、布置作业
1、必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2、选做:你还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能把铁牛捞上来呢?(可以和同学讨论合作完成)
《捞铁牛》的教案 6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宋朝、议论纷纷、和尚、船舱、沉没、绳子”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捞铁牛》,板书课题。
“捞”:东西掉到哪里用“捞”这个词呢?
2、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谁捞的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的?结果怎样?)
二、自学生字新词
1、音形难点:潜、陷、尚、论(多音字)
2、组词语
宋()拴()陷()论()
送()栓()滔()轮()
绳()绑()铲()拖()
蝇()梆()产()施()
3、理解词义
宋朝:朝代名。由赵匡胤建立。
河中府:地方的名字。因这个地方位于黄河中游而得名。
淤泥:河流、湖泊、池塘等沉积的泥沙。
浮桥:在并排的船上铺上木板造成的桥。本课浮桥的不同点是两头各拴在四只大铁牛上。
议论纷纷:许多人在议论,各说各的看法。议论,对人和事物发表看法。纷纷,言论多而杂乱。
熟悉:知道得清楚。
水性:水的性能,也指游泳的本领。本课指了解这段河的深浅和水流速度,并且游泳本领又很高。
潜水:隐藏在水面以下活动。
水手:在船上负责舱面工作的普通船员。
浮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即向上浮动的`力量。
工程家:能够独立完成某一工程的设计以及指导施工的专门人才。本课指怀丙和尚是机械和水利工程的专家。
和尚:出家到寺庙里修行的男教徒。
三、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层次,整体感知课文
1、小声自读课文。
2、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铁牛陷入淤泥。
第二自然段:一个和尚主动提出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第三自然段:和尚做了准备工作。
第四自然段:请水手铲泥沙到河里拔起铁牛。
第五自然段:水手们划船把铁牛拖上岸边。
第六自然段:和尚用同样方法捞起其余的铁牛。
第七自然段:和尚名叫怀丙。
四、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思考课后习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2、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捞铁牛经过,包括准备工作,打捞过程。
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过程:
一、朗读全文
思考:
1、是谁提出要捞铁牛?(板书:怀丙)
2、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怀丙吗?谁能用一个准确的词概括一下怀丙的特点?(板书:出色)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要捞铁牛,谁能读一读有关内容?
2、指名读一读有关内容,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被水冲走)
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捞铁牛的?(人们议论纷纷,可以看出人们束手无策,毫无办法,是在大家感到捞铁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2、追问:从什么地方看出捞铁牛十分困难?(从“笨重”一词可以看出铁牛很重,又沉在河底,不好打捞。从人们对此事“议论纷纷”可以看出大家对捞铁牛没什么好办法。)
3、介绍:据资料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当时又没有起重机这样的现代化设备,打捞技术又比较落后。
4、怀丙提出用什么方法打捞铁牛呢?反复读怀丙所说的话。(板书:叫水送回)
过渡:怎么叫水把铁牛送回来呢?从这个方法中是否能看出怀丙是一个出色的工程家呢?我们先来看准备工作部分,看看他那些地方做的出色。
四、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谁知道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摸清地点,两只船并排装满泥沙。并排栓紧搭架,两头拴牢。)
3、齐读这一段,进一步体会出色的准备。
五、学习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看打捞过程,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再看怀丙又有哪些地方做得出色呢?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答:分几步做的?
3、哪些地方出色?船靠什么向上浮?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板书:打捞)
4、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办呢?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打捞第二只铁牛的过程。
小结:和尚叫水把铁牛送回来了,其实是和尚懂得利用水的浮力。
六、小结
1、和尚想出这么出色的办法,是因为他在哪个字上动了脑筋?(水)
2、是水冲走了铁牛,又是水把铁牛送了回来,怀丙想出这么出色的办法就是因为他用自己的才智变害为利,像怀丙这样的工程家在历史上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用科学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作一个有用的、聪明的人才。
七、总结全文
1、怀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当时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说明了什么?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说明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我们的前人对世界科学文化做出的贡献。我们这一代更应该爱科学,用科学。)
2、交流其它利用水的浮力的事。
附: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一、动手实验,体会水的浮力的应用
1、实验准备工作
(1)在玻璃缸里装上水,缸中放些沙子,表示是淤泥。
(2)水底下放一小铁块表示铁牛。
(3)用一根木棒(表示木架子)拴住两个大盒(表示木船)放在水面上,里面装满沙子。
(4)用一根细绳,一端系在木棒上,一端拴在缸底的小铁块上,让绳子绷紧。
2、学生演示怎样捞铁牛
(1)要求:一个学生一边动手演示,一边叙述怎样捞铁牛,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2)学生评议演示和讲解的情况。
二、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水的浮力
习题精选
一、看拼音写词语
《捞铁牛》的教案 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教育学生爱科学、用科学。
3.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1.了解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经过。
2.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覆盖式投影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质疑激趣。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2.每个自然段请一位同学读。
3.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三、深入探究,读懂课文第一部分。
1.读第一部分,用自己的话说为什么要捞铁牛?
2.铁牛有多笨重呢?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没有打捞工具?有没有科学简易的打捞方式?
3.指导读句子,加深理解。
4.再读第一部分。学生评议。
四、学习第二部分:捞铁牛的准备工作。
1.同学们通过自读,已经知道了人们为什么要捞铁牛。思考第二个问题:怎样捞铁牛?我们先来看看怀丙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请大家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并用笔画出重点词语。
2.学生自由朗读,圈画重点。
3.师生交流,概括出要点。
4.用覆盖式投影片再现这次的准备工作,再请学生按顺序简要复述准备工作。
5.读懂了这一部分,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小结。
五、书写生字词。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查阅课外书,查找怀丙和尚的故事或有关水的浮力的课外小知识。
《捞铁牛》的教案 8
教学目标
1、学生能会写8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
2、利用边读边想的办法感悟和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捞铁牛时做了哪几项准备工作,铁牛是怎样一步一步捞上来的,并学习复述课文。
3、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弄清怀丙在捞铁牛时做了哪些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铁牛能捞上来的原理。
教学准备生字卡小黑板
教学过程自主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劳动人民勤劳聪明,比如我们曾经学过的《称象》,讲的就是人们用智慧称出大象的重量。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宋朝的历史故事《捞铁牛》,学习一下怀丙是怎么把铁牛捞上来的。
二、个性阅读,初步感知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读文时画出生字。
三、自主学习
运用工具书及预习的内容,指导学生自学生字词。
四、指导读文
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读准字音。
五、巩固生字词
巩固复习本课生字词。
六、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自然老师曾经与大家共同探讨了有关浮力的知识,哪位同学能回忆一下什么是浮力?
二、朗读课文,概括大意
请学生自由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分析课文,理解内容
1、个别读第一、二自然段,并提出问题: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小组讨论:为了让水把铁牛送回来,怀丙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准备工作的顺序可以颠倒吗?为什么?第一步:潜水摸牛。第二步:船装泥沙。第三步:并船搭架。第四步:粗绳拴牛。
填表:首先要(),然后(),再(),又()。
3、指名读第四、五、六自然段,说一说怀丙是用什么办法把铁牛拉上来的'?引导学生把浮力知识与本文有机结合。
4、齐读第七自然段,说说这一自然段重点介绍了什么?(怀丙是一位和尚,是宋朝出色的工程学家。)
5、让学生举例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浮力的知识。
四、教师总结,指导读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练习朗读课文
三、完成书后习题
1、鼓励学生查字典做多音字的组词。
2、指导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
3、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填空。
四、作业
板书:老铁牛
首先要(),然后(),再(),又()。
《捞铁牛》的教案 9
教学目的
1.从我国古代出色的工程家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事中,使学生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懂得利用科学原理解决问题的道理。
2.给课文分段并学习正确概括段意。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熟悉”、“出色”造句。
4.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弄清怀丙和尚在捞铁牛时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2.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怀丙和尚的出色表现。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小张填空片,准备有关水浮力试验的工具、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最勤劳、最聪明、最勇敢的,为世界人民所称颂,历史上像祖冲之、李时珍、李春等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科技人材为数很多。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工程家,他就是一千多年前宋代的和尚怀丙。
二、齐读课题、激发兴趣
(一)读课题。
(二)提问题。“看到课题后想知道什么?”
(学生可能提出疑问:谁捞铁牛?为什么捞?在哪捞?怎么捞的?结果怎样等问题。)
三、带着疑问自读课文
初步了解内容,提出自读要求。
(一)边读边划出生字词和不懂的词语。
(二)标出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四、检查自读情况
(一)找几名同学按自然段读书(查生字读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流利。)
(二)认读生字词卡片。注意多音字“没”,本课读m音。
(三)提出难懂词语。
五、利用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同座位的同学之间查找词义。
(二)全班进行交流解答。
重点理解的词语有:
淤泥 浮桥 宋朝 熟悉 出色
六、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一)回忆分段方法:
一读 二想 三并
(读:读全文。想:想想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并:把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段落合并在一起。)
(二)分别找七名同学读书,其他同学思考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三)议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和自然段之间有什么联系。
(四)根据课后思考练习的第2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再选择相应的段意。
1.出示投影,读给提示的段意。
2.从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
3.把序号填入括号中。
4.想想各段段意为什么这样概括。
(抓住重点,不遗漏主要意思,语句简练。全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故此段意的句式可以是: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答案为1、3、4、2)
七、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八、作业:预习课后思考练习题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本节课在此基础上,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达到对课后内容的深入理解,懂得利用科学的原理来解决问题的道理。
二、请四名同学读书
大家思考:捞铁牛的办法是谁想出来的?课文第几段有描述。
三、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比较句子
体会“出色”一词的作用。
(一)出示投影,读句子。
(二)分析每句的意思。比较哪句好,好在哪里。
(第一句点明和尚的名字,交代不是一般的和尚,而是工程家。第二句话在此基础上强调了什么时候的工程家。“当时”一词指的就是宋朝的时候。第三句具体写出怀丙是宋朝时什么样的工程家。“出色”一词指的是格外好,超出一般。这里用这个词突出强调怀丙和尚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和能力,是个了不起的人。)
过渡:这个怀丙和尚到底有什么聪明的智慧,为什么被人们称为出色的工程家,究竟出色在哪里?请深入学习课文。
四、抓住重点段和重点词语,认真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学习课文第一大段。
1.指名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1)为什么要捞铁牛?(2)捞铁牛有什么困难?(3)大家议论些什么?
2.讨论回答。(为什么要捞铁牛?要从两点回答。(1)是大水冲走了铁牛。铁牛共八只相当于八个铁柱,拴住浮桥。(2)是修桥需要铁牛,所以就要捞出来。)
3.提问题:“就在人们毫无办法,一筹莫展的时候,和尚说了什么?他到底有没有办法?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有把握,请划出来。
4.读一读“让我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体会意思。
(这句话说明和尚说话留有余地。但却充满信心,并且已经想好了捞铁牛的办法。)
过渡:和尚是怎样叫水把铁牛送回来的,也就是怎么捞的呢?
(二)学习课文第二大段。
1.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思考:和尚为捞铁牛做了哪些准备。
2.找四名同学分别读这四句话,找出关键词,运用关键词说出意思。
3.讨论:
(1)这几步准备工作能前后颠倒吗?为什么?
(2)练习用“先……然后……再……最后”这些顺接词说说准备工作的过程。想想还可以怎么说。(运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组连词练习说。)以后遇到类似表示先后的句子就可以用上这些连词。这段话前后承接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不能颠倒。
3.提问:从捞铁牛的准备工作中你了解到什么?
(了解到怀丙和尚准备工作细致,周密,有条不紊,显示出他高超的工程技术水平。)
4.回忆这段的学习方法。
(是通过读、找、议、悟来学习的。)
(三)学习第三大段。
1.运用第2段的学法,自学第3段。
2.出示投影,做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
(1)读这段话,共说几句,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找出带点的词,看看它们之间的联系。(一句接一句,它们之间是顺承关系,不能随意变换前后顺序。)
(3)用连词说说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
3.演示操作捞铁牛的经过。(学生可喊号助威。)
4.边演示边提问。
(1)做准备时,为什么要往船里装沙?(尽量让船下沉。)
(2)拴好铁牛后,为什么又把沙铲掉?(船上泥沙减少,木船才会逐渐上升。)
(3)拴铁牛的绳子是松的还是紧的?为什么?(紧的。拴得越紧,铁牛和船之间的绳子就越短,船对铁牛的作用力也就传递得越快,随着船的浮起,铁牛也就很快地浮起。)
(4)捞铁牛利用了什么科学道理?(水的浮力。)
5.齐读第6自然段。
提问:(1)这样的办法指的是什么?
(2)课文为什么不详写捞其它几只大铁牛的经过?
(3)结尾点明怀丙和尚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家,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从捞铁牛过程中,人们就对怀丙和尚从了解到敬佩,此时点出“出色”,有如水到渠成。令人信服,也有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
五、自由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思考议论:
(一)在捞铁牛的过程中,怀丙在哪个字上下功夫?冲走铁牛,水给人们带来什么?送回铁牛,水又给人们带来什么?
(二)捞铁牛一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六、教师总结
我们从小要学好科学,认识事物,变害为利,为人民造福,长大做个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第三课时
一、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重点掌握12个生字新词。练习用“熟悉”、“出色”造句。
二、练习朗读课文,温习课文内容
(一)个人读。
(二)集体读。
三、学生自学生字新词
(一)个人读生字表内的生字和课后词语。
(二)分析每个字的字形结构,抓住特点,注意偏旁部首和书写笔顺。
(三)扩词练习,积累词语。
四、检查自学情况
(一)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情况。
(二)说说每个字的偏旁部首。
(本课12个生字只有两个要强调一下,可让学生通过查
部。其它字比较容易判定部首。)
五、集体学习
(一)指导易错的字形。
潜:(1)什么结构?
(2)注意什么地方?(右边“替”的上半部分两个“夫”的最后一笔。一个是点,一个是捺。)
绑:(1)什么结构?
(2)哪一笔易错?(中间部分的第三笔,是提不是横。)
拔:与哪个字易混?(和“拨”区别)
(二)指导练习造句。
1.先理解“熟悉”和“出色”两个词的意思。(略)
2.教师出示范句。
熟悉——山娃熟悉上山的这条路,不会带错路。
出色——妈妈是个出色的钢琴演奏家。
3.学生练习造句。
(教学中一定注意以学生自学为主,课堂上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时可以让同学之间互教互学,字形部分教学时,要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交流记忆方法。造句时,要充分让学生口头造句,然后再写下来。)
六、巩固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sng cháo héshàng shuān zhù
( ) ( ) ( )
shéng zi gōng chéng jiā
( ) ( )
(二)加偏旁,组词语:
付__() 本__() 全__()
产__() 木__() 替__()
(三)进行语言文字单项训练。
1.出示投影思考练习第3题。
2.注意带点的词,说说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有3句话,句与句之间是因果关系。)
3.练习用因果句式说说铁牛往上拔的原因。
4.填空练习。
和尚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 )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 ),船身慢慢地( ),拴住铁牛的绳子(
)。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 )。
七、练习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八、布置作业
(一)抄写生字词语。
(二)根据课文内容,自己动手做个试验,进一步了解有关浮力方面的知识,知道捞铁牛方法的科学性。
板书设计
建议 叫水把它们送回来 怀丙
潜水摸牛
装沙行船
准备 并船搭架
粗绳搭架 利用浮力
粗绳拴牛
打捞 铲沙
使劲划船 出色的工程家
《捞铁牛》的教案 10
教学要求与目的
1、引导学生自学课文生字、新词,并利用工具书理解意思,语文教案-《捞铁牛》。
2、熟读课文,通过讲解演示使学生了解利用谁的浮力打捞铁牛,认识事物的两重性。
3、学习本文按使发展有详有略和补述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捞前准备‘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二课时
一、知识迁移,明确学习目标
1、提问“一只皮球掉进又深又窄的树洞里去了,怎样才能拿出来?
2、引新揭题。
3、提出学习目标:(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认识事物的两个方面。(2)学习”紧扣关键词“的方法读懂课文。
二、导学导练,掌握学习方法
1、通读理思路,找出关键词(出示学法(1))。
2、实验攻难点、理解关键词(出示学法(2))。
指名读第二大段,其余的用序号标出几句话、用横线划出写了几件事。
检查、4句话4件事,4件事以卡片贴出。
(1)两船装沙这件事做得出色么?
(2)并船搭架是不是作得出色?演示:一只搭架行不行?
两只船并在一起搭架行不行?为什么行?
(3)为什么用粗绳拴牛?为什么派人摸清铁牛沉在哪里?
(4)这四件事准备工作能不能向我这样的顺序去做?(轮读)
(5)这四件事不能随便去做,说明什么?这四句话一句接一句写,句子之间什么关系?齐读第二段,体会出色的准备,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捞铁牛》》。
3、入境学重点,理解关键词。
(出示灯片)再现打捞过程。
按学法第二步自学第三段。
检查:7句话2件事,卡片贴两件事。
(1)铲沙这件事是不是做得出色?板书:船浮、绳紧拔牛。
(2)船靠什么向上浮?
(3)划船这件事是不是作得出色?板书:拖回。
(4)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在哪里拖?靠什么?
(5)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办?
小结:和尚叫水送回的'办法,就是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拖回岸边,这么笨重的铁牛都叫和尚拖回来了,他的办法是怎样的办法?打捞过程呢?齐读第三段,体会出色的打捞过程。
4、读议思结合,领会课文中心,(出示学法(3))
(1)怀丙为什么会想到这出色的办法?齐读怀丙说的办法一句。(
(2)他在哪个字上动了脑筋?冲走铁牛,水给人们带来什么?送回铁牛,水又给人们带来什么?
小结: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有害也有利,怀丙就是利用水有利的一面,变害为利,捞起铁牛。请举例说明古代、现代劳动人民利用水利用水的浮力为自己,为人类服务的例子。
总结:我们从小就要学会认识事物,预防事物对人类有害的一面,利用有利的一面,变害为利,造福人类,做个出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三、置疑问难,了解课文写法
1、我们用紧扣关键词的方法学了这课,还有什么不懂?
2、提问两个问题:(1)课文只详细捞一只铁牛的准备工作,打捞过程,为什么不再详写第二只……第七只?
3、按事情发展的记叙文一般开头都交代清楚四要素,课文到最后才电明人物是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四、总结评价,强化训练
对照学习目标,你是否都达标了?
齐读学法三步,以《海底世界》为作业,检查学法掌握或发油印作业,课后延伸。
《捞铁牛》的教案 1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从而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受到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2、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重点段落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让学生查找资料,要是现在要打捞这八只铁牛,你有什么办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聪明、勤劳、勇敢的民族,为世界人民所称颂。我们已经知道的张衡、李时珍、茅以升等人对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一个发生在宋朝的历史故事,大概了解了当时出色的工程家怀丙的事迹。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捞铁牛》,看看怀丙是怎样把铁牛打捞上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指名说。
2、小结:这篇课文主要讲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铁牛的事。先讲捞铁牛的原因;再讲准备工作;最后讲怎样捞铁牛。
三、指导学习,点拨解疑。
(一)、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让学生边听边思考:为什么要捞铁牛?
板书:大水冲牛
2、点拨:要捞起这八只铁牛容易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指名说。
据文件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带上感情读出来。
3、引导学生理解“人们正在议论纷纷。”“议论纷纷”是什么意思?想象他们在议论些什么?
4、正当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一个和尚出现了,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你能从课文里把这句话找出来吗?用“——”划出来。
5、从这句能看出什么?(和尚有了捞铁牛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跟水有关系)
板书:叫水送牛
6、指导朗读: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他们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怀丙看到的却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自信和智慧,用胸有成竹的语气读。
(二)、学习第3自然段。
过渡语:每只铁牛都重达万斤,要把八只铁牛都捞上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怀丙为此做了四项准备工作。
1、请默读第二段,找一找哪4项准备工作?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一步、第二步等或先、然后等)
2、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读一读,把表示这4项准备工作,先后顺序的词用"△"标出(检查落实,指名说。)
3、讨论:
和尚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
第一项准备工作是什么?(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然后引导学生用四个字把这项准备工作概括出来。)
板书:潜水摸牛
其他三项准备工作是怎样的?能不能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出来?(先让学生按四个小组共同研究,然后在全班交流)
板书:大船装沙
并船搭架
粗绳拴牛
3、怀丙做四项准备工作,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4、男、女生轮读读第3自然段,你一句,我一句。
5、小结:回顾四项准备工作,我们感受到四项准备工作做得认真和周密,准备工作出色。
(三)、学习第4~6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4~6自然段,思考:怀丙和尚是怎样捞起第一只铁牛?
2、先请同学讲,看看课文是怎样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的,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在铲沙过程中变化的词标出来。
3、课件演示捞铁牛的过程,让学生充分认识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铁牛拔出淤泥。
4、全体朗读这段话,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板书:铲沙拔牛
5、思考并讨论:和尚为什么不急着把铁牛捞上船,而是先让水手使劲划船把铁年拖回岸边,再让众人拖牛上岸。指名说。
6、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什么?分别用四个字慨括出来。
板书:划船拖牛 众人拖牛
7、怀丙几次利用水的浮力?他能把铁牛捞上来,在哪个字上下了工夫?
过渡语:和尚才捞起一只铁牛,还有七只铁牛呢?哪里写到了?为什么不具体写?(详写和略写)
8、齐读第六自然段。
四、引申提高,鼓励创新
1、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家,他打捞铁的办法确实好,不过,他捞一只铁牛需要铲掉两船泥沙,捞八只铁牛就得向黄河铲入16船泥沙,你们觉得有没有问题?
(学生讨论,广泛发表意见,教师概括:
①污染河水
②可能造成水道阻塞
③浪费泥沙
④不方便,不快捷)
2、那么就当时的条件水平,你是否想到改进的方法,既能捞铁牛,又环保、又方便?
(再次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①准备四只大船,两两并船搭架。
②泥沙装入大麻袋,装到两只并好的船上。
③水手们只需将装有泥沙的大麻袋搬到另外的'两只船上。
④将铁牛拖回岸。
⑤船循环往复,就能很快捞回八只大铁牛。)
3、要是现在要打捞这八只铁牛,你有什么办法?
(结合课前查阅、搜集的资料、交流汇报。教师也可适当介绍几种现代打捞方式,如:浮筒打捞,浮吊打捞、混合打捞和解体打捞等)
五、总结、谈话、鼓励不断思考,不断创新。
1、“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
点拨:
洪水冲走了铁牛,冲毁了浮桥,水可恨吗?怀丙和尚从这田里看到水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实际上是什么意思?怀丙和尚看到水有利的一面。他几次利用水的浮力?
(他既看到水有害的一面,也看到有利的一面,说明他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一种科学的态度。)
2、你认为是水的力量大,还是人的力量大?说明了什么?(水的力量大,人有智慧,可以利用水,从这个角度看,人的力量更大。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3、讨论:你觉得怀丙和尚这个人怎样?你会怎样评价他?从他身上受到什么启发?
《捞铁牛》的教案 12
【内容简析】
本课写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让学生读后懂得要爱科学、学科学,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辅以多媒体课件(或挂图)演示,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结合实践,在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1.会认捞、拴等生字,会写府、拴等字。
2.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1.掌握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怀丙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挂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件演示打捞铁牛的情景。
2.激趣:你想了解捞铁牛的过程和结果吗?今天我们来学习《捞铁牛》。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用△把生字标出来。
2.小组合作认读生字,互相纠正读错的字,还不懂的可以请教其他同学或老师。
3.(出示生字卡)开火车检查认读生字。重点指导陷字的右部臽。
4.自由读课文,做到不漏字,不错字,读得流利。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并用序号标出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范读课文(或借助录音机),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四、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小组讨论: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2.汇报归纳,教师随堂点拨,指导朗读。
(1)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默读课文,思考:
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课件演示打捞铁牛的情景。
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着重理解捞铁牛的过程,感知怀丙对水的浮力的利用。
朗读时,抓住重点词语,把这些词语突出出来。
怀丙请水手们一起动手,把船上的泥沙都铲到黄河里去。船里的'泥沙慢慢地减少,船身慢慢地向上浮,拴住铁牛的绳子越绷越紧。船靠着水的浮力,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
(3)学习第3自然段。
着重理解打捞铁牛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朗读时,抓住表示准备工作的一些动词,这些词要读重音。如潜到、摸清、准备、装满、划到、拴、搭、绑。
(4)学习5、6自然段。
思考:这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五、通读全文,加深理解
1.再读课文,并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读出感情,再读给自己的学习小伙伴听。
2.有感情地朗读。
3.教师配乐有感情地范读全文,学生闭上眼睛欣赏,想象意境。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词。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读后懂得了什么?
二、指导朗读
抓住重点词、句指导,让学生读出感情。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2.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学生提出难记的生字。
4.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5.指名在班上说说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
6.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书写。
四、积累词语
1.朗读课文,把生字在课文中的组词用 标出来读读,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让学生齐读。
2.组词比赛,评选组词高手。
3.从课文中选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下来。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现代打捞水底沉物有什么方法?
《捞铁牛》的教案 13
一、说教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和前后联系
《捞铁牛》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七册第五组的第一篇讲读课文。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地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俺国古代科学技术成绩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说明了无论什么事情都有它自身的变化规律,告诉人们要想把问题解决好,必需要善于考虑,注重调查研究,懂得利用科学原理的深刻道理。从而激发同学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主要内容”。教学时,俺们首先可让同学围绕着课题提出问题。同学可能提出:为什么要捞铁牛?谁去捞铁牛?他是怎样捞的?结果怎么样?这样带着问题边读边想,就可以从整体上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了解怀丙和尚利用水的浮力将陷在淤泥里的铁牛捞上来的事迹。还可以引导同学在熟读的基础上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局部,每局部各写了什么;然后把各局部内容连起来想一想,练习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一课的教学十分关键,为后几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文章资料处置上详略得当的写作能力。
(3)懂得关于水的浮力的知识。
2. 能力目标
(1)培养同学有感情朗读课文的能力。
(2)培养同学的想象力及实验能力。
(3)培养同学有条理复述课文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1)初步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起铁牛的科学道理,激发同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2)通过本课教学使同学认识到无论处置什么事情,都要先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摸清具体情况,然后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3)使同学懂得谦虚是美德,无论个人能力多大,都应戒骄戒躁、谦虚谨慎。
(4)教育同学从小要学好科学,认识事物,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
(三)、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的重、难点是理解怀丙是以为出色的工程家。要重点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时所做的四项准备工作和具体捞铁牛的过程,懂得怀丙捞铁牛方法的科学性。难点的理解可抓住第四自然段的重点词语弄清船能“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的原因和先前所做的准备工作的意义,从而懂得打捞过程中对水的浮力的利用。
记叙层次清楚,行文简明有序,是这篇课文语言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二、说同学
同学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教学中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同学,因此可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注重让同学在语言实践中通过抓各种描写的句子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从而了解宋代怀丙和尚在打捞铁牛前做了哪些准备,又是怎样把铁牛捞上来的',使同学明确遇事时要善于动脑考虑。 三、说教学流程(第二课时)
(一)、情景描述与课件演示相结合,导入新课
教师用生动、充溢激情的语言,借助课件演示“河中府”、“黄河”、“铁牛”,把同学引到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河中府城外的黄河上,想象洪水冲断浮桥、铁牛深陷河底的情景,把同学的思维带入远古科技落后的宋代去体会故事内容。(这一步骤的设计,为理解怀丙捞铁牛方法在当时的科学性、发现怀丙的聪明才智做好了准备。)
(二).默读全文
用抢答的方式回答:捞铁牛的方法是谁想出来的?课文第几段有描述?(这么做有利于激发同学学习兴趣)
(三).齐读课文最后一段,比较句子
体会“出色”一词的作用。 1.出示投影,读句子 (1)这个和尚名叫怀丙,是工程方面的专家。 (2)这个和尚名叫怀丙,是当时工程方面的专家。 (3)这个和尚名叫怀丙,是当时出色的工程方面的专家。 2.分析每句的意思,比较哪句好,好在哪里。 (这正是体现学科特点,提高同学语文素养的地方,突出强调怀丙和尚具有非同一般的智慧和能力,是个了不起的人。激发同学对怀丙的敬佩之情)
(四).品读重点句段,感悟怀丙的出色表示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边读边想边勾画。那些方面看出怀丙是出色的工程家?先自读考虑,然后小组讨论。(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
2.汇报交流。同学们发表的意见可概括成三个方面。
(1)设想出色(叫水送回);(2)准备出色(准备周密);(3)操作出色(捞起铁牛)。
3.抓语言描写
“让俺来试试。铁牛是被水冲走的,俺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怀丙正是认识和理解了水强大的浮力并很好的利用水的巨大力量,这与众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齐读这句话,体会他的勇气和智慧。
4.抓局面描写(第二小节)
大家议论纷纷,却束手无策,想象人们都议论些什么?怀丙此时能主动承当打捞铁牛的责任,更烘托出他的过人之处。
《捞铁牛》的教案 14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宋代和尚怀丙利用水的浮力把陷在河底淤泥里的八只铁牛打捞上来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以及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课文的重点是打捞铁牛的经过,包括准备工作和打捞过程。记叙层次清楚,行文简明有序,是这篇课文语言表达上的主要特点。这样的课文,适宜训练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想想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然后把各部分内容连起来想一想,练习抓住文章主要内容。教学难点是捞铁牛所凭借的水的浮力的知识,可抓住第2自然段的重点词语理解船能“把铁牛从淤泥里一点儿一点儿地向上拔”的原因和先前所做的准备工作的意义,来理解打捞过程中对水的浮力的利用。
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方面是训练学生理解重点词句段,进而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会用“出色”“议论纷纷”造句。
2.朗读课文,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打捞铁牛的,感受我国古代劳动
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3.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课前,可让学生懂得一点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也可做一做有关水的浮力的实验。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要求认的字要注意“淤”的读音,读“y ”而不是“y??薄R?蠡嵝吹淖种幸?注意“潜”的`读音,读“qi?醤”而不是“qin”。要注意“绑”的写法。“和尚”的“尚”要读轻声。
2.阅读教学
课文第3至第6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有关水的浮力的知识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要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可引导学生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怀丙和尚捞铁牛之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并把要点概括出来。先找出重点词语,再组织语言表达。准备工作的要点是:(1)摸清铁牛沉没的位置;(2)准备两只大船,在船里装满泥沙;(3)两船拴紧,跨船搭架;(4)铁牛和木架两端,用绳子相连。概括出要点后,再把课文读一读。至于怀丙和尚为什么要做这几项准备工作,为减少理解上的困难,可在学完第4自然段后再回过来想想、说说。
教学第4自然段,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想一想这段课文涉及到哪些事物,把它们找出来(泥沙、船身、绳子、铁牛),再抓住重点词语,边读边想象,体会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看看能不能用什么关联词语把它们连起来……经过读书、思考、讨论,学生会发现“泥沙减少→船身上浮→绳子绷紧→铁牛被往上拔”的因果关系(因为泥沙减少,所以船身向上浮;因为船身向上浮,所以绳子越绷越紧;因为绳子越绷越紧,所以才把铁牛一点一点地往上拔)。从对捞铁牛过程的具体记叙中,感知怀丙和尚对水的浮力的利用。
学生理解了在打捞过程中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的,再回过头来探究为什么要做那些准备工作(第3自然段),就容易理解了。为什么要摸清铁牛沉没的位置?为的是更好地确定打捞办法。为什么船里要装满泥沙?为的是铲掉泥沙后船身可以向上浮。为什么两船拴紧、跨船搭架?为的是使船只平稳,增加浮力。为什么要用两只船?是考虑铁牛笨重,需要极大的力量。为什么铁牛和木架用绳相连?为的是船只上浮时,能把铁牛从淤泥中拔出来。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们就可以从这些准备中体会到怀丙和尚事前的周密思考和安排,感受他的聪明才智。
3.朗读指导
要以3、4自然段为重点。第3自然段的朗读,要启发学生想一想:这一段写了哪些准备工作?自己读一读,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准备工作突出出来。学生通过自读和互读,还可体会到表示准备工作的一些动词要读重音。如,“潜到、摸清、准备、装满、划到、拴、搭、绑”。
第4自然段的朗读,可抓住重点词语想想事物间的联系,再在试读中体会怎样把这种联系读出来。
4.活动提示
(1)“读一读,写一写,并用加点的词说话”。本题目的在于积累词语,练习运用词语。在教学中,要注意“潜泳”中“潜”的读音和写法。在练习写话时,要先把课文中含有加点词语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和作用,再练习写话。
《捞铁牛》的教案 15
《捞铁牛》第一课时,学生自由读课文一、二自然段,为了让学生对“笨重”一词有准确、具体的认识,教师向学生介绍收集来的关于铁牛的资料。学生明白后,都不由自主地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这么大”、“这么重”、“真大呀!”
生:这么重的铁牛怎么会被洪水冲走呢?
师:是啊!这么重的铁牛怎么会被洪水冲走呢?我们讨论这个问题。
(经过讨论,同学纷纷举手回答)
生:从插图看,铁牛不仅大还挺圆,所以洪水一冲,它就容易滚动。
生:铁牛在岸上,岸边到河里有坡度,铁牛向下移动就更方便了。
生:我们小组认为:课文上写“铁牛是拴住浮桥的”,那发大水时,水猛烈冲击浮桥,浮桥就会使劲拉动铁牛,就把铁牛给拉下水了。
师:回答得太好了,你们组深入到课文中,加上自己思考、推断、想象,终于找到答案。
师:课文讲怀丙和尚怎样捞铁牛,大家想不想做个实验呢?
生:想!
(课前布置: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水槽,倒上大半槽水,水中放一对密封的、从侧面挖去了一块的易拉罐,再用皮筋捆扎在一起,用四根铅笔搭成架子,跨在两只“船”上;架子上拴一根细绳,另一头系住一块小石头,石头沉在水槽底部,两只易拉罐里装了不少沙子。实验开始,让学生用勺子将水舀走,绳子随之绷紧,拉动小石块慢慢离开槽底,沙减少得越多,石块就上升得越高。学生兴致勃勃地做着实验。)
师:在实验中除了弄懂怀丙使用水的浮力将铁牛捞起来的原来,还体会到什么?
生:搭架子不仅要跨在两只船之间,而且要正好位于船的中间部分,这样可以使船不倾斜。
生:架子的支撑点要固定,防止用力时滑动。
生:绑住架子与铁牛之间的绳子应该绑紧。
生:铲走沙子的时候应该均匀地铲,以保证船的平衡。
……
同学们明白怀丙所说的“铁牛是被水冲走的,我还叫水把它们送回来”的意思了吧。可见铁牛能成功捞起来靠的就是水的浮力的作用。
师:同学们想想,还有别的办法吗?
(全班立即热闹起来,让小组相互交流、探讨,发挥集体智慧。教室气氛活跃,每个同学都拿出自己的才智。)
生:用直升飞机吊起来。
生:可以用一艘船,上面装一台起重机,直接把铁牛吊到船上就行了。
生:可以把船里的泥沙换成人,开始人都站在船上,铁牛绑好后,再弄几只小船,停在大船旁边,到时候人全部下到小船,这样大船慢慢往上浮。
生:老师,这个办法要动用很多人。我们小组想把船上的泥沙换成水。先在船上装水,捞铁牛时,再将水抽到黄河里去。
师:你们小组为什么要用黄河水呢?
生:黄河本来泥水太厚,怀丙和尚每捞一只铁牛,要用两大船的沙,那不就使河底的泥水更多吗?会使水变得浑浊。
师:回答得太好了!还考虑到对环境的保护。
生:老师,我们可以再增加两只船和一台起重机,先把沙装在集装箱里,放在大船上,等绑好架子,拴住铁牛,然后用装卸吊车把一个箱一个箱的沙吊在另一只大船上。用同样的办法来回几次就能把八只铁牛全部打捞上来,这样既省人力,又不会对黄河有害处。
师:同学们真聪明。这次讨论每个同学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用不同的方法与怀丙捞起了八只铁牛。
案例分析:
一、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曾经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花。”怎样使学生的创新火花燃烧起来呢?先要引发并鼓励他们质疑问难,主动地发现并探索问题。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教育弟子要“每事问”,倡导“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而我们以住的应试教育,常常把充满好奇心、求知欲,什么都要问、都想知道的儿童,教成什么都不敢问,只想知道怎样拿高分的“乖学生”。新课标倡导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
(一)发现问题,提出质疑。
为了让学生对“笨重”有更准确、具体的认识,学生收集资料,从中引起学生的疑问:“既然有这么重,铁牛怎么会被洪水冲呢?”这样的质疑说明学生有发现,问有价值,达到了新课标中的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质疑,还要引发并鼓励他们敢于质疑、驳问的勇气和精神。
(二)探索疑问,解决问题。
学而有问,只是获得真知的开始。经过思考、钻研、探索,解决了疑难困惑,把认识、思考引向深入、广泛,才是阅读、学习的目的。所以探索和解决问题时就要从“想办法→想别的办法→想更好的办法”的过程。课文中怀丙和尚是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进一步启发和鼓励学生,想想有更好的办法?学生经过评析哪一种办法更有实效性,哪一种不够完善。这样有助于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的.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开动自己的脑筋想出“更好的办法”。
二、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创新精神。
(一)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贵有思,有所思才能有所学,有所学必然有所思。“思”与“学”是循环往复、互补俱进的。我们在学生的阅读学习中,就要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在教学教程中重视引导并组织学生讨论、实验和交流,这样不仅培养和发展了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而且提前开发学生的思维资源,拓展其思维空间。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新课标一再地要求学生对感兴趣者发表自己的意见,又提倡有创意的阅读。在课堂中同学们对提出各种各样的意见十分感兴趣,这一切表明学生的创造思维是可以培养发展的,创新精神是可以激发的。
【《捞铁牛》的教案 】相关文章:
《捞铁牛》的教案02-20
捞铁牛教案07-04
《捞铁牛》教案02-20
《捞铁牛》教案04-07
《捞铁牛》教案范文11-13
《捞铁牛》教案6篇10-27
《捞铁牛》教案15篇02-20
《捞铁牛》教学反思08-10
三年级《捞铁牛》教案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