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计算》教案(通用1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简便计算》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简便计算》教案 1
设计说明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构建知识,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数学问题生活化、情境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数学学习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本节课在组织教学材料时,围绕教材情境图,创设一个现实的生活情境,将学生置身于现实问题的情境中,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体验生活是数学的源泉,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让学生主动构建新知。
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主动获取新知的时间和空间,先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知新知和旧知的内在联系,教师再穿针引线,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完成新知的主动构建。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合作学习。
学生要从小学会与人交往,与人沟通,与人协作。本节课我在设计教学时,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地参与认知活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保证了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为了加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你们喜欢这个活动吗?(喜欢)老师了解到,为了丰富“大课间”的活动内容,学校最近又新买了一些体育用品,大家想知道都有什么吗?(想)
师:请看大屏幕,学校都买了哪些体育用品?(课件出示情境图)
1、仔细观察,说一说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
生1:学校买了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
生2:学校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生3:我还看见一筒羽毛球上写着“一打装”。
师:“一打”是多少个?(12个)
(课件演示一打是12个的图片)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问题: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每支羽毛球拍多少钱?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将学生置身于“大课间”活动的现实情境中,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解决问题,探究学习
1、教学教材29页例8。
(1)解决“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这个问题都需要题中的哪些条件?(让学生找出解决此问题所需的条件)
(2)指名列出算式,并说明解题思路。
(3)引导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出结果。
预设
生1:运用乘法结合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12×25
=(3×4)×25
=3×(4×25)
=3×100
=300(个)
生2: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12×25
=(10+2)×25
=10×25+2×25
=250+50
=300(个)
《简便计算》教案 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运算定律的含义及其适用,准确、熟练进行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算法的意识和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简便计算带来的喜悦心情。
教学重点:
准确、熟练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选择合理灵活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归纳整理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减法和除法的性质。
加法交换律:a+b = b+a
加法结合律:a+b + c = a+(b + c )
乘法交换律:ab = ba
乘法结合律:ab c = a(bc )
乘法分配律:a (b + c )= ab+a c
减法性质:a - b - c = a -(b + c )
除法性质:a b c = a (b c )
二、应用知识,教学记忆方法。
1、加法、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75+29 + 25+171 连续加,结对子
25 13 4 2 连续乘,找朋友
2、减法性质的应用。
221-35 - 65
221-35 - 21
221-(21+24)
连续减,减去和 减去和,可连减
3、除法性质的应用。
4700 25 4
4700 25 47
4700 (475)
连续除,除以积 除以积,可连除
4、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8(125 + 7)
8896 + 88 4
88102 - 88 2
乘和差,分别乘 积加减,莫慌张 公因数,提出来
5、特殊数的拆分。
75102
7598
1253225
特殊数,巧拆分
6、总结简便计算的记忆方法(三字经)。
做简算,是享受。细观察,找特点。连续加,结对子。连续乘,找朋友。连续减,减去和。连续除,除以积。
减去和,可连减。除以积,可连除。乘和差,分别乘。积加减,莫慌张。公因数,提出来。特殊数,巧拆分。合法理,任我行
三、巩固复习。
1、请你做法官:
3516 = 35 2 8
326-72 +28 = 326-(72 +28)
88 99 +88 = 88 100
73 37-73 37 = 0
73 +37-73 +37 = 0
83 99 = 83 (99 +1)
2、解决问题:
学校准备为田径运动会购买一些奖品。
玩具三轮车25辆,每辆24元,摩托车25辆,每辆26元,小汽车25辆,每辆80元。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下面是运动会跳绳比赛的'场地,每块小方形的长都是15米,宽都是8米。你能求出它的周长和面积吗?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我学得开心吗?
《简便计算》教案 3
教学目标:
1.掌握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简便算法,并能正确合理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简便算法。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揭示课题。
1.口算。
35×2 43×8 92×4 125×8 42×5
82×6 73×8 62×7 25×8 50×2
(1) 学生口算。
(2) 观察计算过程,说说哪几个算式的结果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并分析两因数数字的特点。
2.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使计算结果是整十、整百、整千……
25×( )=( ) 125×( )=( ) 45×( )=( )
35×( )=( ) 55×( )=( ) 75×( )=( )
(1) 学生自由说。
(2) 讨论哪种填法算起来最简便,最合理?
3.看横式,直接说出得数。
35×2×7 25×4×7 125×8×3
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入新课。
二、教学新知。
1.出示例9 求125与56相乘的积。
2.小组讨论:可以怎样算?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3.反馈。
4.试一试。
25×24 45×18
(1)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把不同方法板演出来。
(2) 引导学生讨论。
(3) 方法。
一想,二分,三算。
三、巩固练习。
1.把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
15×12 25×32 125×48
15×2×( ) 25×4×( ) 125×8×( )
引导学生说说每组的两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2.用简便方法计算。
45×16 25×16 125×16 35×12
25×28 25×18 125×48 125×72
3.课本中练习。
四、课堂。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五、作业
作业本p15
《简便计算》教案 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熟练学生进行简便计算的方法。
2.能熟练运用简便方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主题图引入
观察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二、新授
请你们根据图中的条件与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看看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巡视指导。
汇报:
(1)31×2+30×2+26
=(31+30)×2+26
=61×2+26
=122+26
=148(天)
(2)7×21+1
=147+1
=148(天)
在按月计算的过程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按周计算的思路不难理解,但计数一共有多少周比较容易出错。可以让同桌互相指着月历边点、边数,也可以请能正确计数的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数的。
根据主题图的数据你们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根据条件问题提问。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板书。
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独立解答。
解答后小组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完成的是哪个问题,怎样解决的?有没有用到运算定律,怎样运用的.?
三、小结
学生谈收获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谈谈在今天的学习后,你对运算定律的应用又有了什么样的认识和感受。
四、巩固练习
P46—47/1、3、7、8
五、作业:准备实践活动《营养午餐》
板书设计:
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
(1)31×2+30×2+26 (2)7×21+1
=61×2+26 =147+1
=122+26 =148
=148(天)
《简便计算》教案 5
教学目的:
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使学生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中能够应用一些简便算法;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查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用简便方法计算。
指名说一说应用了什么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二、新授。
1.导语。
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有时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板书课题:简便计算与巩固练习)
2.教学例3。
出示例3:计算
(1)问: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
(2)指名学生说出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3)问:下一步应该怎样算?有没有简便算法?
启发学生说出:根据加法结合律,可以先把后两个数加起来。
问:为什么这样算简便?
学生把题目做完: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题目。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简便运算。
2.练习十七的第7题。
让学生比一比,谁算得快,谁的计算方法灵活。
3.练习十七第8题。
第2题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也可以列方程解答。
四、全课小结。
1.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
2.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如果能简便运算的应该怎么办?
五、作业。
练习十七第6、9、10题。
《简便计算》教案 6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除数是5、25、125的乘、除法式题,提高计算的速度。
2.练习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并能迅速、正确、合理、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请学生叙述用5、25、125乘、除的算式怎样进行简便计算?
(1)陈述过程准备(自言自语式)。
(2)小组互说(四人小组)。
(3)指名代表性地叙述。
(4)教师复述。
2.填空练习
(1)请全班同学做第58页中练习十四的第1题。
(2)设问:你认为教材中首先编排这6道题的`目的是什么?
(3)对!(为我们今天的练习作准备)。
(二)基本练习
1.做练习十四第2题。
(1)指名口答:说一说简便计算的第一步,应当明确乘数、除数是5,25就想到用乘以10再除以2或用乘以100再除以4来计算。
(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差生。
(3)集体校对,检查中下学生的正确率。
2.练习十四第3题。
(1)四人小组互相说说解各题的简便方法。
(2)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辅导中下学生。
(3)集体校对作业,指出注意点。
3.练习十四第4题。(投影)
把下面各题计算中的错误改正过来。
(1)指名说出各题的错误之处。
(2)教师指出产生这些错误的原因。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4)集体校对。
(5)教师。
(三)综合练习
1.学生独立做,练习十四中的第6题和第7题。
2.用投影来校对。
3.师生共同。
4.教师设问:这样的应用题的简便计算请每位同学能引起关注。
5.鼓励少数智力较好的学生能编一道应用题。
(四)开放练习
1.投影出示第5题。
2.布置课内作业。(要求用多种方法解答)
3.四人小组讨论。
4.集体,选取好的方法。
(五)思考题教学
提示:把8888写成88×101的形式
(六)作业:《作业本》第48页(四十八)
2.应用题
一般的三步计算应用题
《简便计算》教案 7
教学目标:
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能灵活、合理在进行计算。
教材分析: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教材首先通过准备题,复习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使整数加减法计算简便。接着,教学应用加法的地自定笋减法的.运算性质,使分数加减计算方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1.用简便方法计算P141准备题
2.说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减法的性质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应用运算定律和性质可以使计算简便。
二、尝试探索建立模型
1.教学例9
A、出示例9,看一看这三个分数有什么特点?
B、你想怎么计算?你认为这样做简便吗?为什么?
C、反馈。
D、看书P142
2.尝试练习:P142试一试
3.说一说运算定律或性质在加减四则运算中有什么作用?
三、巩固深化拓展延伸
1.用简便方法计算P142、1
2.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P142、2
3.应用题
4.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简便计算,你会哪些简便方法?
《简便计算》教案 8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用简便方法计算一些加、减法,并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口算。
练习十四第7题。’
2、揭示课题。
我们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和计算的一些规律,可以使一些加、减法的计算简便,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今天这节课,主要进行加、减法简便计算的综合练习。(板书课题)
二、计算练习
1、练习十四第8题。
(1)提问:竖着比,每组题里的数有什么特点?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横着比,接近整百的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练习前两组。指名两人板演,每人一组,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3)集体订正。结合提问:
做第一组两题时是怎样想的?
第二组减法里最后为什么加27加法里最后为什么减27
(4)提问:这两组题里减去的或加上的都是接近整百的数,在用简便方法计算时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指出:在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大一点的数时,可以
先把它看做几百与几的和,加上或减去几百,再加上或减去几;在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又稍小一点的.数时,先看做整十、整百的数计算,然后多加的要减去,多减的要加上。
2、练习十四第9题。
(1)学生分两组练习。指名两人板演,其余每人在练习本上做一组题。
(2)集体订正。
提问:每组里两道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得数是不是相同?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3)在加、减混合运算里,先加后减,调换位置先减后加,或者先减后加调换位置先加后减,得数怎样?
指出:在加、减混合运算里,把数和符号同时调换位置,计算结果不变。
3、练习十四第10题。
让学生直接看题口答得数,结合提问是怎样想的。
三、应用题练习
1、练习十四第1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作业本上。
集体订正。
提问:第(2)题分哪几步做?含有未知数z的等式是根据什么列的?
2、思考题。
(1)读题。
(2)提问:哪个店剩下的水果多?为什么?(学生说明理由时,老师结合画出线段图。并说明被减数不变,减数增加,差就减少)多多少千克?你是怎样想到的?
指出:被减数不变,减数少多少,差就多多少。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四第10题。
《简便计算》教案 9
一、设计意图
每节毕业总复习课的设计,我们是否可以先去追寻如下几个问题:这节课复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用什么思想与学习方式统整这些内容?学生对该模块有何困惑,在应用中会出现哪些典型错误,如何利用学生的错例来完善认知与培养反思能力?这是我在备课时反复慎思的。
我们知道合理的简便计算不仅能提高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而且能使学生把学到的定律和性质等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也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那么总复习阶段,如何对“简便计算”模块再做一次知识统整与求链呢?我们不可否认简便计算的核心思想是“凑整”,从而达到“简算”,而“凑整”的策略有许多,主要是根据数的特点进行“分拆”与“分解”,而“分拆”与“分解”的依据是什么呢?是定律,是性质等等。我企图通过让学生对简便计算试题的分类活动,让学生逐步体悟到这种思想方法,从而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视野看待“简便计算”,同时通过分类活动,疏通运算定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达到修复知识、查漏补缺之效。
要提高毕业复习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可能离不开对学生的`“读懂”,读懂的内容包括知识层面与思维方式以及情感上。于是我设计了几道前测题,调研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并收集了学生中出现比较多的典型错例,通过让学生圈一圈错误、思一思错因、讲一讲对策等多种反思形式,让学生自己走入内心看待问题的根源,分析和研究错误的心理成因,寻找到合理而有效的方法去克服。在练习环节,根据典型错例,设计了相应的“跟进式练习”,力图做到“赢在失败”上。
最后再引领学生通过乘法竖式算理以及几何领域(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和圆环面积的计算等)运用运算律化简公式的赏析,从另一个视野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活动”,整理与疏通运算定律、性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弄清“简便计算”的来龙去脉,体悟到“凑整”思想。
2.通过“错例诊断、跟进练习”,在真实场景中查漏补缺、自我反省,提高简便计算能力。
3.通过“另眼鉴赏”,从另一个视野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流程
(一)激活知识、整理疏通
1.收集课前学生出的可以简便计算的试题。并校对反馈。
125×9×8 72+93+28 21×25×4
(3/8+4/12) ×24 5×46+54÷1/5 3/8+5.36+4.64
2.对试题按一定标准分类。(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分类。)
3.全班反馈。
预计学生会出现如下几种请款:
(1)按照各种运算定律各一类。(五类,在黑板上贴出来)
(2)按照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分成三类。
(二)查漏补缺、跟进练习
1.猜测前测题中哪些题错误的人数最多?
76÷2.5÷0.4 4.4×25 2/5×3.6-2/5×2.1
25×64×125 3/5+2/5÷3/5+2/5
2.出示全班每题出错的统计数据,说一说感受。
3.错例诊断:通过让学生圈一圈、想一想、评一评等诊断与反思手段,达到对知识的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运算定律与性质。
4.渗透简便计算的策略多样化与优化。
5.跟进练习
(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5/7+2/7 (0.7+0.7+0.7+0.7) ×25 5.8÷0.125+11.6 (11+14)×7.6×0.4
(2)选一选
1/3×8÷1/3×8的正确答案选( )
(3/7+7/11) ×7×11的简便计算方法是( )
(三)回顾整理,提炼思想。
对复习方法以及简便计算的思想作梳理与提炼
(四)另眼鉴赏,拓展提升
《简便计算》教案 10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牢记所有公式。
2.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改正。
3.通过复习,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重点和难点
通过复习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加深记忆。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简算是小学数学教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知识,简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的1~6年级的教学。准确熟练地掌握简算,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复习简算。
(板书:简算复习)
在复习之前,我们先来看复习要求。
(投影显示)
1.通过复习,牢记所有公式。
2.通过复习,发现自己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改正。
3.通过复习,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复习过程
师:简算是运用一定的手段,改变原有算式的运算顺序或数的形式,使计算变得简单。小学阶段我们主要掌握应用定律和性质进行简算。下面我们先来复习运算定律和性质。
1.复习公式。
师:想一想你都学习过哪些运算定律和性质?
师:小学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5个运算定律和2个性质。要想正确地进行简算,熟练地掌握7个公式是基础。(板书:公式是基础)
2.分析公式。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公式。
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应用在加法运算中,一般是同时使用。谁能举个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例子?(学生举例)
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应用在乘法运算中,也是一同使用,谁能举个例子?
师:上述4个定律有相似之处,一起来记比较简单。
③乘法分配律是最重要的一个定律,它用在加乘的两级运算中,既可以正向应用也可以反向应用。(学生举例)
④减法性质也是既可以正向应用,也可以反向应用,主要应用在减法运算或加法混合运算中。(学生举例)
⑤商不变性质应用在除法运算中。(学生举例)
师:这些定律和性质,大都可以推广,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推广到多个数相加。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推广到多个数相乘。
乘法分配律:推广到几个数的和或差乘以(或除以)一个数。
下面给同学们一点时间,不熟的公式再记一下。
3.解题思路。
师:公式记熟了,遇到简算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是关键。(板书:方法是关键)
一般来说,连加算式中,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连乘算式中;应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津;在除法算式中,应用商不变性质;连减或加减混合算式中,应用减法的性质。
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简算的一些知识,看看你还有什么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简算各题是否正确。
=10+10
=20
(2)994.4
=(100+1)4.4
=1004.4+14.4
=440+4.4
=444.4
(3)25(0.49)
=250.4+259
=10+225
=235
=45
(5)452.5
=(454)(2.54)
=18010
=1800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132.5
(3)(444)25
3.编题练习。
学生应用定律和性质编6道题。
(1)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乘法分配律正向应用。
(4)乘法分配律反向应用。
(5)应用减法性质。
(6)应用商不变性质。
4.思考题。
(1)999999+1999
(四)作业
(略)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针对学生在简算中经常出现错误而设计的。简算是小数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知识。但由于知识比较分散,又有整数小数分数的过渡,知识逐渐加深,学生掌握起来有些混乱,没有形成较好的知识网络。针对上述一些问题,我在课堂设计中是这样安排的:
1.先谈简算的重要性。
2.复习所有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共7个)。重点区分这些公式的形式及使用方法、使用条件。
3.让学生牢记所有公式。
4.根据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重点错误出示判断题。纠正学生的错误。
最后的编题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的考查,既提高了能力,又是对知识的检查。如果学生对简算知识掌握得很好,他编起题来得心应用,且题目有一定的水平。通过这道题的练习,老师能够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够做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本节课最主要的是让学生牢记公式。教师通过练习,发现学生简算中存在的问题,帮其改正,同时让程度较好的同学通过做思考题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板书设计
《简便计算》教案 11
教学目标:
1、懂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能熟练进行有关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
2、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能够运用所学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在观察、迁移、尝试学习、交流反馈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会计算分数混合运算,能利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特点,灵活地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整数混全运算顺序是怎么样的?
预设: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追问:遇到有括号的题该怎么来计算?
预设: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3、出示计算题并提出要求:观察下面各题,先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1×3+256×8-5×421×(36-14)
二、探索新知
1、向学生说明: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按照此规则,学生仔细确定运算顺序后计算下面各题。
13×35+11-57×2125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订正。
2、分数混合运算
出示例题6:一个画框,长米,宽米,做这个画框要多长的木条?
3、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已知长方形画框的长是45m,宽是12m,求做这个画框所需要的木条的长度,就是求这个长方形画框的周长。
4、学生独立列式。
或启发自学,交流收获。
教师启发:两个算式都是分数混合运算,那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1)请学生自学教材第9页的内容。
(2)指名交流汇报。引导学生发现: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5、学生独立完成计算过程,交流汇报。交流时,指名说说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在一个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运算,再算括号外的运算。)
6、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1)出示算式。
学生计算后,会发现每一行的两道算式结果相等,这时教师在每行的左右算式中间填上等号,并启发学生思考:每行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这是数字的巧合呢?还是有一定的运算规律?
(2)指导观察,发现规律。
观察上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第一组是两个因数交换了位置,运用了乘法交换律;第二组是三个数相乘,左边是先算前两个,右边是先算后两个,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第三组算式符合乘法分配律,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右边是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然后再相加。
(3)总结规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在分数乘法中,也能使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整数乘法中的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7、应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1)出示例题7
(2)让学生思考怎样计算比较简便,然后独立完成,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分别说一说运用了哪种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先观察算式分别有什么特点,思考应该如何计算才会比较简便。学生独立计算,并请个别学生上台板演,完成后集体讲评。
2、教材第9页“做一做”第2题。
四、课堂总结:
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在计算时,要认真观察已知数有什么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简便计算》教案 1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单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发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P57的场景图
师:看图后,你知道了什么
(四,五,六年级参加跳绳比赛的.人数分别是:29人,46人,54人)
知道这些条件,你可以自己出些数学应用题吗?
(学生举手回答,只要对就行)
二、新授
1、教学P57的例题
师说:那么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跳绳比赛呢请你解答在你自己的本子上。
(教师巡视后,让不同算法的学生都上黑板板演:29+54+46;54+29+46;46+54+29……)
请你们比较黑板上的算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学生算法可能有:
29+46+54 29+46+54 29+46+54
=75+54 =29+(46+54)=46+54+29
=129(人)=29+100 =100+29
=129(人)=129(人)
(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数相加时,54+46的和是一个整百数,先算54+46比较方便,所以29+54+46按加法结合律为29+(54+46)计算起来也就比较方便;46+29+54也按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为29+(54+46)进行计算,学生初步体会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2、教学P59的试一试
出示69+75+25和78+(47+22)师说:你能运用所学的运算律,使这两题的计算简便吗请做在本子上。
(思路:找出两个相加是整百数的加数后,再通过运算律,使这两个加数可最先进行计算。较对时,学生要一步一步说明自己的思路)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的1
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出答案,比比谁写得又快又对,交流时学生要说说自己的想法,即先算什么,体会到把能凑成整十或整百的数先加起来,再与另一个数相加,比较简单。(第一题既可以先算18+32,页可以先算38+32)
2、"想想做做"的2
学生独立思考后,做在本子上,同桌交流,全班较对时,再次强调要把可凑成整十或整百的数先加起来。
3、"想想做做"的3第一行
(1)讨论175+201怎样算简便。(把201分成200和1,先做175+200得375,再做375+1)
(2)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175+201
=(175+200)+1
=375+1
=376
(3)师:这里运用了什么运算律生:这里运用了加法结合律,本来是200和1加在一起的先把175和200先相加,改变了运算顺序。
(4)学生独立做354+102,105+216,两人上黑板,集体订正。
(5)师:为了反映出思考过程,在做这类题目时还要像刚才做题一样写出运算过程,等到以后遇到这类题目时,只要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可以用这种方法口算,直接写出得数。
4、"想想做做"的4
(1)默读题目
(2)师:看谁能很快得填出合计数。
(3)指名说出三户各自用电得合计数,共同校正。
(4)师:你是怎样计算得
(5)师: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你们运用了简便算法,这很好。学习的目的就在于应用,所以今后遇到加法计算,能用简便算法计算的就用简便算法计算。这种情况,计算过程只要在心里,不要写出来,直接写出得数。
5、"想想做做"的6
出示P60第6题的表格
各自填表。
从左往右观察第一个加数,第二个加数与和,看他们变还是没变,怎样变的,你发现了什么?
从左往右观察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变化情况,你发现了什么?
四、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2题第2行,第3题第2行,第5题。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所有的加法计算都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吗什么样的题目适合简便计算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要知道什么样的题目可以进行简便计算,要弄懂简便计算的根据,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今后做题时,只要题目要求用简便方法计算时,就要写出简便计算过程,如果不要求简便计算,先要看看题目是否合适用简便方法计算,如果合适,就自觉地进行简便计算,但不必写计算过程,只要直接写出得数。
《简便计算》教案 13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学会正确的进行简算。
2、通过例6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正迁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50×7060×900700×30024×40
72×300450×200
2、列竖式,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80×402600×50
先讨论怎样摆竖式计算才算是简便计算,然后计算。完成后,反馈讲评,划出积末尾添上的0,问添0的个数有什么规律?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6
(1)出示例6,引导学生观察:例6与准备题(2)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引出课题: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2)学生尝试完成。
(3)反馈讲评。
2、试一试:
24003500(1)独立完成。
×3000×800(2)反馈讲评
3、模仿练习。“练一练”第1题
(1)独立完成
(2)反馈讲评
4、小结:到现在为止,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在简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比较练习
392×1402600×37060300×280
392+1402600+37060300—280
(1)观察审题。这6道题目可以分成几类?每类题目的计算法则有什么不同?
(2)学生独立完成。抽三位学生各板演一组题目,如发现学生两种法则用错,及时纠正,并挑选几个典型错误板演到黑板上。
(3)反馈讲评。数位对齐;0不要忘
2、巩固与发展
210×1501080×400420×7001300×504
405×6003800×420560×4000600×390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纠错。
(2)反馈讲评,重点讲解1300×504的对位与600×390交换因数位置后摆竖式计算。
(3)小结。在简算中根据实际灵活运用法则。
3、应用题:“练一练”第3题。
(1)审题,说一说解题思路。
(2)例外、列式解答
(四)总结
今天学的知识与以前学的哪一类知识是同一类的,要与哪类知识相区别?还要注意什么?
(五)作业:
《作业本》第6页[6]
《简便计算》教案 14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及其应用,比较熟练地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学过的一些运算定律和规律,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提高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判断和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了一些运算定律和规律,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规律进行简便计算。今天这节课,就根据这些定律和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练习。(板书课题)
二、计算练习
1、练习十八第8题。
小黑板出示。
指名学生口算。结合提问102x8是怎样算的。
2、练习十八第9题。
小黑板出示。
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写,然后口答练习情况,老师在小黑板板
书。结合提问各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规律)填的。注意强调乘法分配律里的运算符号。
说明:利用这些运算定律或规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3、练习十八第10题。
(1)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要求一组一地做,能用简便方法的用简便方法算。
集体订正。
(2)比较第一组题。
提问:第一组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第1题用简便方法是怎样算的?第2题用简便方法是怎样算的?为什么算法不一样?
追问:像这里的两道题,当括号里是乘号时,用简便算法要应用什么运算定律?当括号里是加号时,用简便算法要应用什么运算定律?
强调:用简便算法计算时,一定要看清每一步的.运算符号,确定用哪个运算定律来算。
(3)比较第二组题。
提问:第二组第1题表示什么意思?第2题与第l题有什么不同?用简便算法时是怎样想的?
指出:45x 59+45表示59个45加1个45,可以反过来用乘法分配律来算(59+1)个45是多少,也就是60个45是多少,这样算比较简便。
提问:把第2题与第1题比一比,45x 59比60个45少几个
457可以把59看做60减几的差?你能用简便方法来计算吗?
(4)口算。
25x 9=4x 99
4、练习十八第11题。
小黑板出示。
提问:这两题的计算对不对?为什么不对?
让学生在课本上改正。
指出:用简便方法计算时,一定要按照运算定律或规律,一步一步地进行计算。
5、练习十八第12题。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6、练习十八第13题。
(1)小黑板出示。
提问:第一组题左边是怎样的算式?右边是怎样的算式?第二组题呢?
请大家计算每组里两个算式,比较它们的得数,在o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学生口答练习情况,老师板书。
(2)提问:两组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这两组题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追问:这里的规律和乘法分配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类似的地方?
指出:两个数的差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次积相减。
(3)你能用简便方法口算下面各题吗?
25x(40—4)=5x(30—4)=
口算时要求说出是怎样算的
三、应用题练习
1、练习十八第15题。
读题理解题意。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指名学生口答列式,老师板书。
提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指名口答,老师板书。
提问: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指出:两个算式之间应用了乘法分配律。
2、思考题。
读题。把横式列成竖式让学生观察。
提问:积的个位是几?乘数个位可以是哪两个数相乘,就能得个位上的27
请大家课后试一试,i i里各之
四、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八第14题。
家庭作业:思考题。
《简便计算》教案 15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减式题的简便算法。
2、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减式题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的数据特点,选择灵活、合理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激情导课
出示一组式题,学生进行口算比赛。
师:在加法和乘法运算都有一些定律可以使计算更简便,其实,减法式题也有一些运算规律使计算简便。大家想不想快速地的计算出题的结果?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减法的简便计算,只要理解、掌握了减法的不同算法,并能灵活运用,相信大家一定能又对又快的算出这些式题。
民主导学
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观察并思考:
(1)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怎样计算:还剩多少也没看?
(3)试着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
(1)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你们小组一共有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
(3)比较,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展示交流
1、小组汇报、板演计算过程,并说明解题思路。
观察不同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师板书:234-66-34 = 234-(66+34)= 234-34-66
这个小组的同学用了3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都很有道理。那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呢?为什么?
是不是像这样的减法算式都能用这3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呢?
小组举例验证。
2、小结简便计算方法。
生:(出示幻灯片,生填空)
在计算连减时,有多种方法
(1)、可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从被减数里去减;
(3)、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再减去(前面)的减数。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连减的简便计算
3、用字母表示a-b-c=a-(b+c) =a- c – b
4、射击游戏:看看哪种方法更简便?
师:你真棒。那到底用哪种方法计算简便呢?
同学们:进行连减简便计算时,一定要根据算式中数字的特点灵活的'选择合适的算法。
5、说一说怎样计算简便?
检测导结
1、 目标检测:学生独立、限时完成练习七的2.4题
2、 结果反馈:同桌互判,自己改错,教师统计反馈结果。
3、 总结反思:畅谈收获。
提取公因式: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例如:0.92×1.41+0.92×8.59=0.92×(1.41+8.59)。借来借去法: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考试中,看到有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个非常好计算的整数的时候,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例如:9999+999+99+9=9999+1+999+1+99+1+9+1—4
拆分法: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例如:3.2×12.5×25=8×0.4×12.5×25=8×12.5×0.4×25加法结合律:注意对加法结合律(a+b)+c=a+(b+c)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例如:5.76+13.67+4.24+6.33=(5.76+4.24)+(13.67+6.33)
《简便计算》教案 1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及其应用,比较熟练地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学过的一些运算定律和规律,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提高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判断和综合归纳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及其应用,比较熟练地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揭示课题
二、计算练习
三、应用题练习
四、布置作业
我们已经学会了一些运算定律和规律,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规律进行简便计算。今天这节课,就根据这些定律和规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练习。
1.练习十八第8题。
指名学生口算,结合提问102×8是怎样想的。
2.练习十八第9题。
学生在书上填写,然后口答练习情况。结合
提问各是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的。
3.练习十八第10题。
(1)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2)集体订正。
(3)比较第一组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4)口算:25×9=4×99=5×98=
4.练习十八第11题。
出示书上的两道题,让学生判断对不对?为什么不对?怎样改正?
5.练习十八第12题。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6.练习十八第13题。
(1)投影出示。
(2)学生先进行计算。
(3)组织交流。
(4)你能用简便方法口算下面各题吗?
25×(40-4)5×(30-4)
1.练习十八第15题
读题理解题意,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
2.思考题。
读题。把横式列成竖式让学生观察。
学生试填,组织交流。
练习十八第14题。
课后感受
当把乘法的几个运算定律混合在一起时,有一部分的同学容易把结合律和分配律混淆。
《简便计算》教案 1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
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从课题出发:“加法运算律”是哪些运算律?说出相应的字母表达式及其意思
板书:a+b=b+a (a+b)+c=a+(b+c)
2、抢答小比赛:比比谁最快说出三角形角上三个数的和。
并说说先算什么,体会“凑”的思想。(板书:凑)
3、举例:46
师:你能说出哪些数和46凑成整十,整百……?
师:看来连加中也藏着不少学问,可不是那么简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如何使运用加法运算律使计算更加简便。
[复习分为两部分,一是运算律,二是渗透简便运算中“凑”的思想。抢答比赛可以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从而带动新知学习,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一开始能有一个比较活跃的氛围。]
二、学习例题
1、出示例题图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将题意说一遍?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写在练习本上。
交流各自算法并相应板书:
29+46+54 29+46+54
=75+54 =29+(46+54)
=129(人) =29+100
=129(人)
师:比较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再次强调“凑”)
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优化算法,体验简便运算的优点
2、试一试
出示题目:69+75+25 78+(47+22)
师:先观察,怎样才能简便运算?
师:你想将谁和谁凑在一起?怎样才能凑在一起?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谁能具体地说一说?谁再来说一说?
着重讲第二题的运算律的应用:先运用加法交换律,将78和22靠近,再运用加法结合律,使78和22先算。
师:请在练习本上写出过程。
展示交流
[试一试,先让学生说,再完成在练习本上。主要是想通过说,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而不总是停留在“完成作业”的层次上。在明确了每一步的意义及所用的运算律的基础之上,再进行练习。]
三、练习巩固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比一比,看谁能很快说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的和?
调换书上气球的顺序:64 19 36 38 18 32 79 59 21
师:你是先算谁和谁?为什么?
38 18 32 师:你有不一样的想法吗?
79 59 21师:你有不一样的想法吗?哪一种更好呢?(当方法多种时,选择最简便的方法)
拓展:361+72+439+128
师:这一题,你想如何解决呢?
2、“想想做做”第4题
师:打开书,完成第4题。只观察,用小弧线将先算的两个数连起来,比比哪组完成得又好又快。
独立完成后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A:出示:175+201
师:这一题你能简便运算吗?
只有两个数,如何凑呢?
换个思路,可不可以先“拆”?
拆谁?
出示:175+199
师:你想对哪个数动个小手术?
出示:238+402 354+102 105+216
354+298 204+499 216+99 (对书上第3题稍加改动)
师:同桌先互相说一说,你打算对每题中哪个数动手术,怎么动?哪一种方式更好?(体会对接近整百的数动手术的优点)
分组完成在练习本上
B:拓展:361+72+439+128
师:这一题,共四个数,你又想如何解决呢?
C:拓展:1+2+3+4+……+100
师:一百个数呢?
讲数学王子高斯7岁时运用简便运算计算1加到100的故事
D:(100+a)+(100+a)+(200+b)+(200-b)
师:你能迅速说出这一题的结果吗?
4、“想想做做”第6题
师:独立完成第6题,并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交流各自的发现:
1、加数都是200,另一个加数越大,和越大
被减数都是200,减数越大,差越小
2、把两个得数加起来,结果都是400
把两个结果相减,结果分别是20、40、60……
[在练习的过程中,着重于让学生通过“先观察不动笔”“同桌相互说”等方式,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而不总是“笔动”。用“思维的动”代替“笔动”,并用语言将思维的过程表述出来,从多方面促进学生的思考。]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布置课堂练习:“想想做做”第2题,第5题
2007-11-13
教学反思:
这一节是一人一课。课前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本课结束之后,感受比较深的有这样几点:
1、课堂语言要多“磨”
数学课堂的语言以科学,简洁,严谨为第一要义。另外还要富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和启发性。哪怕只是一句小小的表扬,一个过渡,一个追问,都要做到言而不废。
《张兴华和他的弟子们的座谈会——我们的成长经历》中就提到了对于课堂语言的磨练。徐斌老师为了将自己的课堂语言更能为低年级学生所接受,坚持每天听鞠萍,孙敬修的童话朗读磁带,我们又为何不可在课前将课堂上所讲的每句话磨上几遍呢?
2、教案设计要多“思”
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学会多向自己提问:这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一定要有吗?有没有更好的?明确每个环节的作用,杜绝课堂时间浪费在无用的环节的现象,使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可是启发,可是新授,可是练习……
在教案设计的过程中,另外还要多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要让每一个设计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考。而不仅仅让教案成为一纸空文。
3、学生思维要多“动”
数学是思维的运动。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发现许多学生仅仅停留于完成作业的层次上,因为思维过程不是一个可以量化衡量的物体。所以只有通过学生的说,通过学生的看来体现。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表述得清晰,完整,同样能反映一个学生的思维过程。
另外在设计练习过程中,我强调学生不动笔,让学生先观察思考,再讨论。观察也是一种帮助学生思考的方式。而许多学生并未意识到观察的重要性,也未曾认真观察过,以致在作业中常有题目未读,或读不懂就下笔的情形,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让学生多观察,以察促思。
《简便计算》教案 18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几种常用算法,并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计算简便。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理解一个数连续减去或除以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或除以两个数的积的知识基础上,自己探索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改为除以两个数的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学过哪些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怎样用字母表示?
2、简算。
155+264+3625×5×4(20+18)×1583×115+115×17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时让学生说说各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3、简算。
2000-368-1321814-378-422
小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两个数的和。
二、新授。
1、教学例3
(1)出示例题: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种了5棵树苗。购买树苗花了1250元,每棵树苗多少钱?
(2)学生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怎样列式?
(3)学生列式:(要求学生说出每一种列式的理由)
第一种:1250÷25÷5
提问:1250÷25表示什么?(每个小组购买树苗花了多少钱)50÷5又表示什么?(每棵树苗多少钱)
第二种:1250÷(25×5)
提问:25×5表示什么?(25个小组一共种了多少棵树苗)1250÷125又表示会么?(每棵树苗多少钱)
(4)谈话:这两种列式都表示每棵树苗多少钱,那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
1250÷25÷5=1250÷(25×5)
(5)想一想: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我们可以怎样算?学生分组讨论。
(一种:同级运算可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另一种: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两个数的和。)
(6)谈话:上面的连除算式怎样用字母表示?a÷b÷c=a÷(b×c)
(7)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
2、练习
(1)完成课本第43页的做一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教师讲评时指名说说这题是根据什么进行简便计算的。
(2)完成课本第43页的做一做第2题。
学生自己分析题目,然后列式计算。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补充习题。
《简便计算》教案 19
教学目标:
1、通过有限个例证使学生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能根据数据特点正确应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
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
会运用定律和性质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教法:
创设情境,引导发现。
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6+125+75 48+85+52+15 460—176—124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指名板演
师:在刚才的计算中,我们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
师: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具体是怎样的?A+B=B+A(A+B)+C=A+(B+C)A—B—C=A—(B+C)
2、小数的加、减法有简便算法吗?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二、情境导入课件显示某小学春季运动会的场景,伴随声音响起:下一个项目是四年级组男子4×50米接力赛,请四年级各班做好准备。画面分别出示四年级4个班运动员50米成绩的情况表
提问:从表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生有可能提供:
我知道有三个班参加比赛。
我知道每个班有四名运动员参加比赛。我知道求的是每个班的总成绩。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自主尝试计算
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棒,那么,你最想知道哪个班的成绩呀?(四年二班)那你想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在练习本上计算出来。师:谁想到黑板上来做?(师巡视,做完后把你这样做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听)
2、汇报结果:
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
生:我是把几个数加数来,再一步一步算出来的。师:同意吗?即:①+++=++=+=34(秒)
生:我是把几个数加起来,然后交换位置,再结合起来,这样算起来简便。即:②+++=(+)+(+)=17+17=34(秒)
师:同意吗?这们同学真了不起同学会用简便方法呢!
3、观察两种做法,说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组内互相交流)
4、汇报结果:
A、不同点:
生:第一种是挨着算的,师:怎么叫挨着算呢?前两个数加起来再加上第3个数再加第4个数。那么,具体一点说,按怎样的顺序来算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来算的,第2种是运用是简便方法用了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
师:为什么把这两个数结合在一起?这两个数加起来能凑成一个整数,算起来简便。
B、相同点:
同学们,同意他的说法吗?还有谁还想说说?
生:这两种做法计算起来不一样,但结果一样。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不错,同样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相同的结果。那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呢?(第2种)师:为什么?
生:第二种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简便。
师“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可以应用吗?(可以)这么说,小数的`运算中,我们也可以用整数的运算定律来进行简便运算。是吗?(是)
噢,原来整数的运算定律起码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的。(再次交待课题)同时指导看书。
四、引入及时练习
师:通过刚才的努力,同学们知道了自己班的成绩,那你还想不想知道其他班的成绩呢?现在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在练习本上算一下其他两个班的成绩。
2、汇报结果:
生:我算的是四年级三班的成绩(投影展示)
师:同意吗?(同意)跟他方法一样的请举手,还有没有不同的做法?(没有)
生:我算的是?
师:让我们来看一下三个班的成绩,你认为哪个班可以得冠军?
五、课堂反馈练习
师: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可真高哇!老师在这里还准备了几个题目,有没有信心来完成?(课件出示)
1、在方框里填上适当的数。
(1)++=+□+
(2)(+)+=□+(□+□)
2、进入快车道(口算卡片形式出示)0.384++ ++ +++ +++
3、练一练
++ +++ + +(+)+
六、全课总结
【《简便计算》教案】相关文章:
简便计算说课稿05-22
简便计算说课稿11-13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02-21
简便计算的教学反思04-22
运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复习教案08-26
简便计算说课稿7篇05-22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15篇)03-22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15篇04-09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15篇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