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
一、课题:赵州桥
二、课型:讲读1
三、教学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第____节
四、教学准备:图片
五、教学目的:
明确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用找出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方法读懂第一段。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知道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六、重点、难点
七、教学过程(复习、新课、小结、板书……)
(一)、启发谈话。
中国人民历来是勤劳善良、充满着智慧,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其中就有许多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呢?(长城、故宫等)赵州桥也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它是怎样的一座桥呢,有什么特点呢?
简介赵州桥(播放赵州桥的图片)
打开地图,我国东部的川流映入眼帘,对于跨越河道,有利民生的桥梁,古人有许多幻想和实践,传说中的八仙之一韩湘子,就因一天造一桥,造福人类而得到赞说。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建桥技术,汉代的画像砖上刻有为数不少的拱桥图形。我国现存最早的拱桥,是建于一千四百年前的赵州桥。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横跨赵州(今河北赵县)的洨河之上,全长50.82米,拱券净跨37.37米,桥面宽9米,是一座单孔坦拱式桥梁。赵州桥由著名工匠李春主持设计建造。李春在拱桥建造工艺上进行了重大的革新创造。他创造的坦拱式、敞肩式建桥法,在当时堪称独步,桥梁质量上乘。由于李春及其他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赵州桥结构合理,外型秀丽,富有民族风格,素有“奇巧固护,甲于天下”的美誉。
赵州桥建成之后,成为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南通东都洛阳的交通要冲。历经千年风霜以及车压人行、洪水冲击的考验,至今仍可通行车辆,成为世界桥梁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公元14世纪,法国在泰克河上建造过一座拱形桥,但已毁坏,赵州桥因此更加引起世人注目,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拱桥。
我国古代造桥技艺在实践中继承发扬,留下了许多杰作,如广西侗乡的风雨桥,又称廊桥;河北程阳的永济桥等等。如今,横跨江河湖海的大桥比比皆是,谱写了我国桥梁史上的崭新一页。
(二)、指导预习:带着问题自学课文。
1、标标(自然段)、圈圈(生字)、划划(用直线划出新词,用波浪线划出能回答上述问题的有关词句。)
2、拼读生字音节,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3、同桌交流:“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初知课文内容(建造年代久远,坚固而且美观。)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认读生字、讲讲词语的意思。
2、指名回答查字典的结果。
3、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四)、指导阅读第1自然段。
1、齐读单元提示语第1、2记录。一段话中,有些词语或句子跟这段话的主要内容关系密切。阅读时,要找出这些词句,想想跟其他词句的关系,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这段话的意思。
2、下面我们来看第一段,大家仔细找找这一段的重点词语是哪一句。板书: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3、讨论:为什么说这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年代久:隋朝李春建造的,已经有1300多年了。解释:“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距今1300多年。
设计上的独特:这座桥闻名的另一个原因是设计上的独特,我们在下一节课中将会学到。
4、指名说说这个自然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五)、课堂练习。
1、抄写课后习题3的词语。
2、预习课文并想想习题1、2的回答。
一、课题:赵州桥
二、课型:讲读2
三、教学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第____节
四、教学准备:有关赵州桥的图片
五、教学目的:
1、抓住重点词句,正确理解第2、第3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能照样子用“不但……而且……”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六、重点、难点:
七、教学过程(复习、新课、小结、板书……)
(一)、复习检查。
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回顾这一段的阅读方法,说说这一段的段落意思,齐读单元提示语第1、2句。
(二)、学习课文第2段。
1、这座桥世界闻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这座桥。那么它为什么能如此闻名呢?除了它的`年代久远以外,更重要的是它独特的设计,是个创举。第2段就写了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2段,边读边想下面的问题。(投影出示)
⑴、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5句话)
⑵、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⑶、找找这个自然段的重点词语。
2、集体讨论。
⑴、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也就是它和别的桥相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第一个特点,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所以课文第1-3句具体介绍了什么?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好处?(第4句: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时,河水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解释:“横跨”:因为发大水时,河水不但可以从大桥洞流过,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减轻了流水时对桥身的冲击力,所以说它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
⑵、这段话的重点词句是哪一句?为什么是这句?(出示这句话)
3、小结第二段。
结合完成《作业本》第5题,按课文内容填空,填好后读一读,集体订正。
谁能说说这一段话主要讲了赵州桥什么?(坚固)
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第2自然段从它的设计上的创举来说明赵州桥的坚固,而这一段则主要从什么方面来说明赵州桥的美观,下面请大家看课文第3自然段。
1、请一名同学朗读第3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完成下列问题。
⑴、找一找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
⑵、说一说这一段的重点词句是什么?(精美的图案)
2、回答问题。
3、分析第3自然段。
⑴、请大家读读第3小节的第一句话: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不但坚固”总结第2自然段的内容,“而且美观”是指这段课文介绍的重点。出示:“不但……而且……”练习说话。
⑵、课文从哪方面来说明这座桥美观?(从桥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来说明美观。)
⑶、课文中主要写了哪些精美的图案?
①、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有的……有的……还有的……
出示:理解:“相互缠绕”、“相互抵着、回首遥望”、“双龙戏珠”。
②、精美图案后面的冒号是什么意思?和后面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冒号后面的有的……有的……还有的……都属于精美的图案)
③、把这三个图案都写了,最后一句是怎么写的?请一学生读。
这所有的龙指的是哪些龙?所以这一句话是把前面列举的三种图案作了概括。这里用先列举后概括的方法把图案的精美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
4、小结这段话的第一句,总起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接着通过三种图案分述它的美观,最后,又总结了“所有的龙……像活的一样”这种用“总起——分述——总结”的方法写出了桥的美观。
四、小结。
第二、三自然段课文分别介绍了赵州桥的坚固和美观,两段之间用过渡句连接起来。
五、要求有表情地朗读、引背第3段。
板书:
赵州桥 坚固(设计独特):长 宽 大桥洞 小桥洞
美观(精美图案)有的……,有的……,有的
一、课题:赵州桥
二、课型:第三课时
三、教学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 星期____第____节
四、教学准备:投影片
五、教学目的:
1、联系第一自然段,正确理解第4自然段,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六、重点、难点:
继续落实单元训练重点。
七、教学过程(复习、新课、小结、作业、板书……)
(一)复习巩固(引读)
1、课文写赵州桥与其他拱桥的不同点有两处:一是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这样的设计。设计者考虑到平时_________,发大水时__________,这种设计是个创举,是因为它有两个好处,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
2、复习第1段。
⑴、过渡:赵州桥在哪里?谁设计建造的?默读完成填空(然后连起来说一段话。)
时间:
地点:
设计者:
⑵、小结:这一段告诉我们赵州桥的地理位置,设计者和建造的年代。
(二)指导阅读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要求读后找出重点词语。
2、指名回答,然后板书:宝贵的历史遗产
3、讨论:联系上面3个自然段,说说什么地方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哪里告诉我们是宝贵的历史遗产。(设计独特,坚固、美观,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建桥年代久远,至今已有1300多年。这是前人留下的,所以是“宝贵的历史遗产”)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自由练读。
2、引读。出示投影片填空:
写赵州桥的雄伟,课文从桥( )、( )和( )三方面来说明,赵州桥与其他拱桥的不同点有两处,一是( ),二是( )这样的设计。设计者考虑到平时( ),发大水时( ),这种设计是个“创举”,是因为它有两个好处,一是( ),二是( )。
(四)、课堂小结。
赵州桥是一座桥,一个建筑物,象这种写建筑物的文章与别的写事情的文章不同。它首先写了什么?(赵州桥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时间建造的,是谁建造的。)简单介绍赵州桥,并指出赵州桥世界闻名。接着讲了它为什么世界闻名,它在设计上有什么独特的地方。(第二段)此外还写了它的什么?美观,最后第四部分讲了这样一座坚固美观的桥是劳动人民设计建造的,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以后我们介绍一个建筑物时也可以尝试这方法。
(五)、布置作业:
1、摘录有关句子。(1)写赵州桥雄伟坚固的。(2)写赵州桥美观的。
2、用“不但……而且……”,“既……又……”造句。
3、完成同步练习上的相应作业。
板书设计: 赵州桥
时间:1300多年前
地点:河北省赵县交河智慧才干
设计者:李春
雄伟坚固(设计独特):长 宽
大桥洞 小桥洞 历史遗产
特点 有的互相缠绕
美观(精美图案) 有的回首遥望
有的双龙戏珠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要求
1.懂得只有认真、虚心、耐心,才能把本领学到手。
2.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边读边思考理解词句;联系上下文,回答课后的思考题;
朗读课文;练习用“先……再……然后……”说话。
教学重点
了解这篇童话所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后思考题。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带、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习
(一)你一定喜欢童话吧,说出你学习过的一篇童话的题目。
(二)《群鸟学艺》就是一篇有趣的.童话。读读课文,想想
“群鸟”是指哪些鸟?它们是怎样学艺的?你知道这些鸟的窝是什么样吗?
(三)在读的时候,遇到不懂的词语查查字典。
二、指名认读词语卡片
fèng huáng xuǎn chà lěi
凤 凰 选 好 树 杈 垒 起
wěn yán tuò shù
安 稳 房 檐 唾 沫 舒 服
cāo jìn qiě
粗 糙 不 仅 而 且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孙中山是一个怎样的人,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主动培养不懂就问的习惯。
2、认识17个生字,学会写8个字;积累“主动、糊里糊涂、摇头晃脑、鸦雀无声”等词语。
3、学习短语“一……不……”,理解他的意思,读好它。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在问中享受不懂就问的好处和快乐。
教学方法:
1、分小组合作学习
2、互相提问
前置作业:
1、好词我会读:
糊里糊涂摇头晃脑鸦雀无声一字不错
2、积累“一……不……”的词语
一声不响一字不错
一()不()一()不()
一()不()一()不()
我选一个造句:
一()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积累短语
认真地背诵()地背诵
主动地问()地问
()地听()地听
()地说()地说
()地读书()地读书
()地()()地()
4、我把课文中跟“好习惯”有关的句子画出来。
5、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孙中山是怎么做的?用直线在书上画出来
6、回答: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
教学过程:
一、故事启动
1、老师讲孙文故事《中国人不可辱》
2、(出示孙中山先生的画像)这位伟人,大家认识吗?他就是近代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
3、简介孙中山先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介绍孙中山先生少年时候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谁愿意读这篇课文?(请7个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的怎么样?一会儿来评一评。
2、读完之后评议。先说一说谁读的好,什么地方读的好?再提出自己的意见。 3、你对这篇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比较喜欢或者有感想就读这几个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合作读课文。
4、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记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里读书,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而大胆向先生提出问题的故事。)
三、积累运用
1、比较句子,理解词语。??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这一问,把正在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教室里很安静。比较这两句话,哪句好?好在哪里?
“摇头晃脑”说明他们读得很认真。
“顿时”说明同学们安静下来的速度快。“鸦雀无声”说明这时教室里非常安静,一点声音都没有。
如果去掉这几个词句子就不具体、不生动了。以后我们在写话时,要尽量将句子写具体、写生动。
2、照“一字不错”也写几个“一(?)不(?)”的词。
一声不响一字不错一言不发一尘不染一成不变
一毛不拔一窍不通一丝不苟一丝不挂一文不值
选一个词造句
3、积累短语
认真地背诵()地背诵
主动地问()地问
()地听()地听
()地说()地说
()地读书()地读书
()地()()地()
四、小组研读
1、课文中跟“好习惯”有关的句子画出来。
(出示)学问,学问,不懂就问。
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1)你能这两句话加上标点吗?
(出示)学问学问不懂就问
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学生反复朗读这段话,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
我们认识了逗号与句号,从现在开始再写话时要正确地运用逗号与句号。
(2)用“一……就……”练习说话
2、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孙中山是怎么做的.?用直线在书上画出来。
(出示)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您能讲讲吗?”
3、回答: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
4、讨论:你从课文中还能发现孙中山在学习上有什么好习惯?
你认为我们应该具备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拓展延伸
1、出示格言
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
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
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小时的麻烦。
2、课后读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
板书设计:不懂就问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2、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段,深入理解课文,懂得课文中两次“掌声”的含义。
3、领会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与鼓励。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
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我们班欣赏同学们上课,作为主人你们想用什么行动来欢迎老师们的到来呢?(全班鼓掌欢迎)掌声这么热烈,真是一群热情好客的孩子。能够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课文,老师感到真高兴!可是,老师此时的心情挺紧张的!你们想用什么来鼓励我呢?(掌声)
2、师:谢谢你们的掌声,有了你们的掌声,老师已经不紧张了。掌声不仅改变了老师刚才的心情,它还改变了一个女孩的命运。多神奇的掌声啊!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英子的内心世界,走进课文《掌声》(板题,齐读课题)
二、走进文本,感受人物变化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仔细想想,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自由朗读后交流:(自卑、忧郁、不快乐,孤独……)(板书:自卑忧郁)
2、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你们是从哪里感受到这一点的呢?
课件出示句子:“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想象一下当时同学们在干什么,引读“当同学们()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生:同学们在做游戏、唱歌跳舞、在操场上奔跑,跳绳、在尽情地说笑。
课件:当同学们()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快乐地游戏的时候。读
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唱歌跳舞的时候。读
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师:当同学们在操场上奔跑,跳绳的时候。读
生(齐读):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3、师:是啊,那是教室的一角,更是孤独的一角,谁愿意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英子的孤独呢!指名读
(指名读评价:“总是”读得重一些,“默默地”读轻一点)
4、师:是呀,看来,同学们都很理解英子。那时的她不爱说话,默默无闻,多么可怜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体会一下英子的痛苦和孤独吧?(齐读)
齐读→评价:多么自卑、忧郁的孩子啊
5、过渡:那时的她对生活已失去了希望,我们再来看看现在的英子,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变得怎么样了呢?谁来读读第5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现在的英子变得怎样了?
指名汇报。(活泼、开朗、自信)板书:自信快乐
6、我们真替英子的变化感到高兴呀,那么你们能把她的活泼开朗读出来吗?请大家齐读第5自然段。感受英子的变化吧!
三、感悟变化,领悟掌声内涵
1、师:是呀,我们都希望英子开朗、自信。后来,英子真的改变了。一个忧郁、自卑的小女孩变得开朗、自信了。是什么给了她力量,让她有了如此大的转变呢?请同学们默读2——4自然段,想想掌声在课文中一共响起了几次?把描写英子动作、神态变化的句子用直线画出来。在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
2、学生反馈:A“轮到英子的时候,全班同学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英子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师:英子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当时她的心情是怎样的?(害怕)。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表现英子此时的自卑、紧张的心情?(立刻)她想上去吗?(不想)她能不上去吗?(不能)
无奈之下,英子只好慢吞吞地站了起来,1秒钟,2秒钟,3秒钟,她的脚刚抬起,又慌慌张张地收了回去,她紧张得全身都在发抖了。你就是英子,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
(评价:你把“一齐”读得比较重,“低了下去”读得轻,读得有感情。老师听出了你的无助/自卑/害怕)
B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
此时此刻,英子真是左右为难,万般无奈,这句话中哪个词最能体现出这种心情来?(犹豫)。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英子,在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红红的”我们体会到英子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
5、师引读: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6、师:此时英子内心充满了痛苦、无助,甚至快要哭出来了,这个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的女孩,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生接: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这个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的女孩,在全班的'注视下—————生接: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7、师:谁愿意再来读一读这句话呢?(指名读)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师: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把终于读得这么响亮?(生答:下了很大的决心)
(评价:理解的多深刻啊!)
8、师:师:谁愿意来读读第3自然段体会一下英子的这种复杂的心情呢?
(指名读)(评价:多么无助的英子啊)
师:走路对别人来说是件多么容易、多么平常的事,可对英子来说却是那么()。生:困难。
师:为什么?(因为……所以……拓展说话)
因为她不愿意让别人看见(),所以();
因为她不愿意让别人看见(),所以();
因为她不愿意让别人看见(),所以();
生:因为她得过小儿麻痹症,走路不方便,所以……生:因为她不愿意让别人看到她走路的姿势,所以……困难。
9、师: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信心啊!作者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做了细致的描写,让我们仿佛触摸到了英子的痛苦与自卑。我们随着她艰难地挪动着残疾的双腿,一步、两步,一摇一晃,她低着头,含着泪,她多么渴望有一种力量能鼓舞她。而就在这时候,——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齐读)
“骤然”还可以用哪个词来代替?(突然忽然猛然)
10、如果现在老师是英子,你们是英子的同学,什么样的掌声是“热烈而持久的”你们能用掌声表示一下吗?
师:这真是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啊,同学们把千言万语化作了这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是对英子的(鼓励、加油)板书:关心鼓励
11、如果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用掌声告诉她什么?
生:英子,你能行,我们相信你!
生:英子,你真勇敢!
生:英子,别害怕,我们不会歧视你!
师:这掌声对英子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X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男生接着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大家一起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12、师:在同学们那包含鼓励与信任的掌声里,英子流下了泪水。这场面多么令人感动啊!故事讲完了,——生接: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13、师:如果说,第一次掌声,是对英子的鼓励,那么,英子讲完故事后的掌声,又是什么呢?
故事讲完后的掌声是对英子的XXXXXXXX(肯定、欣慰、表扬、赞美……)
14、师: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呀!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她想说——
(出示关联词:如果没有……我就……;拓展说话)
15、师:但是,她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个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师:英子一摇一晃地走上讲台,又一摇一晃地走下讲台,一样的走路姿势,她内心感受一样吗?(不一样)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激之情齐读这句话: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四、感悟力量,升华情感
1、那真诚的掌声就像一缕阳光冲破了英子内心的阴霾,同学们充满鼓励,满含夸奖的掌声就像春雨,融解了英子内心的冰川,英子变了。曾经坐在教室一角默默无语的她,现在——生接读“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曾经连走路都害怕让人看见的她,现在——生接读“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2、师:英子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那她变成了一个怎样的人呢?
课件:用一句话交流:她成了一个()的人。
她成了一个(自信)的人;快乐、开朗、勇敢、不自卑、敢于面对生活
4、从此以后,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么忧郁。几年过去了,上了中学的她依然惦念着给予她掌声的同学们,她将心中的千言万语全都融进了她的来信——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齐读)
我永远不会忘记生活。
(1)你就是英子,你读吧。
(2)谁还想读?
(3)想读的都站起来读。
5、学到这里,我们逐渐领悟到掌声的深层内涵,它不光是拍手、鼓掌的表示,它还包含着对他人的XXXXXXXXXX?(鼓励、支持、尊重、信任、关爱……)
五、拓展升华
1、师:因为掌声,英子勇敢地开始了第一次演讲,因为掌声,英子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请大家想一想,同学们送给英子的仅仅只是掌声吗?(生答:鼓励爱心)
2、师:因为掌声里有同学们的鼓励,支持,赞美,这些都是大家对英子的一片——爱心啊。(板画)
3、师:掌声凝聚着颗颗爱心,掌声充满着浓浓真情,让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一起呼唤吧!(齐读最后一段)
4、交流:掌声是鼓励,是夸奖,是尊重,是关爱!多一份掌声,多一份爱;多一份爱的鼓励,就多一份成功的希望!你觉得在我们班里,在我们的学校,在社会上,在我们身边,还有谁需要掌声?
5、师:其实这掌声就是一种爱!(板书:爱)在生活中爱的方式还有很多种: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爱是一句友善的话语;爱是雨中的一把小花伞,爱是夏日一缕清凉的风。让我们大家都奉献爱,珍惜爱吧!这使老师想到了一句话:
(课件出示):生活中,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1)女同学,请轻轻地把这句话告诉自己。
(2)男同学,请真诚地把这句话告诉你身边的朋友。
(3)全体同学,请大声地把这句话告诉所有的人。
六、小结: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让我们为自己出色的表现鼓鼓掌,(鼓掌),也把这感谢的掌声送给在场所有老师,(鼓掌)。愿我们今后在掌声中经历风雨,在掌声中快乐成长。让我们把掌声献给别人,献给自己,献给多彩的生活吧!
板书:
29、掌声
自卑忧郁自信快乐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5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预测阅读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自主阅读的空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想象与体验,在探究、评价的过程中提炼预测的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制作重点词句的课件。
2.熟记故事的结尾。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要求读三遍,画出生字词语,想一想: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2.通过查词典理解文中不明白的词语。
3.找一个同学不熟悉的故事,朗读预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音揭题,练习预测
1.播放小动物叫声,请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
2.小结揭题:每一种小动物都会叫,它们的叫声都很独特。今天我们来认识一只不会叫的狗。
3.板书课题。齐读。
4.第一次读到课题时,你能猜到故事可能讲了什么吗?
预设:不会叫的狗会去学叫,但一直没有学会。不会叫的.狗被别人嘲笑。不会叫的狗勤奋地学习,最终学会了叫。不会叫的狗拜了很多师傅。
设计意图:通过听动物叫声,既激发了学生读故事的兴趣,又让学生了解到动物叫声的独特性。揭示课题后,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预测,在实践中运用,进一步感受阅读童话故事时预测的乐趣,也为接下来的学习做铺垫。
二、阅读故事,练习猜想
1.学生自学课文,提出要求:
(1)默读课文,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地方读读生字表里的拼音,多读几遍,读准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故事内容。用上前两课学到的方法,把自己的猜想简单地写在旁边。
2.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齐读。
干吗讨厌发怒批评来访担保压根
差不多忍着模仿中弹发疯汪汪搞不清
3.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说说自己的预习成果,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
4.本课多音字较多:吗、担、压、中、弹。
课件出示由文中多音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读,并补充这个字的其他读音,掌握不同读音表示的不同含义。
5.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1)每人轮流说说自己的预测,并说说为什么这么猜想。
(2)互相交流课文与大家的预测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6.请一个小组汇报:说说你们所预测到的内容,是怎样预测到的。
7.小结:看来,同学们已经学会了运用多种方法来预测故事后面的内容,比如观察插图、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等,预测的本领越来越高了。
设计意图:课文篇幅比较长,因此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文,读准读通课文,根据本课多音字比较多的特点,重点指导读好多音字词语。课堂上,多次让学生默读,提高学生默读的速度,培养学生默读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与交流时间,让更多学生参与学习,复习预测的方法,提高学生预测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
三、读懂课文,预测结局
1.读到这儿,你知道故事中讲到了哪几个重要人物吗?(小狗、小公鸡、狐狸、杜鹃、猎人)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3.你能抓住这几个主要人物说一说吗,它喔喔叫时差点被狐狸吃掉。后来杜鹃又教它,它咕咕叫时却差点被猎人打中,于是小狗开始跑啊,跑啊……)
4.这个故事没有讲完,课文中出示了三种结局,请三位同学来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结局可能是怎样的?
5.四人小组交流:
(1)轮流说说自己的预测,并说说理由。
(2)注意听同学的预测,思考是否有道理。
(3)互相说一说自己认为同学预测得有道理的内容。
6.听老师讲故事的结局,想一想和自己的预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7.说一说故事结局与自己预测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8.不会叫的狗的奇遇故事结束了,你有什么话要对小狗说吗?(小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一味地模仿别人,要学会做真正的自己。)
9.课堂小结:小朋友们学会了预测,还懂得了道理,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故事中出现了许多人物,找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能帮助学生把长长的故事讲简洁,培养学生初步概括故事内容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时,学习步骤与要求清晰,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开放的空间给了学生自主全员参与的机会,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表达、倾听、判断与评价,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四、拓展练习,提高能力
1.四人小组练习。
(1)把自己找到的同学不熟悉的故事书拿出来,轮流读给组员听。朗读的时候,在某些地方停下来,让他们猜猜后面可能会发生什么。然后把故事讲完。
(2)听同学把故事讲完,想想自己的预测与故事有哪些相同与不同之处。
(3)四人交流完后,在组内评出最准预测达人及最佳故事朗读者。
2.各组汇报评比结果。
3.布置作业:课后多读童话故事,练习预测本领。
设计意图: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时提出新的评比要求,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朗读、预测童话故事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喜爱童话、阅读童话的兴趣。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读认认”,认识7个生字。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4.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5.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将看到的事物写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列文虎克在观察中发现了显微镜和微生物,老人在观察中发现了商人的骆驼,那么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这节课让大家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观察告诉同学们。
二.板书:观察中的发现
三.分小组先汇报自己在观察总的发现。
四、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五、建议将观察到的事物写成。
1.出示一、两则,指导格式。
2.口头,看看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写的具体。
3.试着将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继续写观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继续将看到的事物写成。学会修改自己的。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述本周的基本情况。
1.格式正确与否。
2.观察的事物及发现是否有新意。
3.叙述是否较完整。
二、对典型作品进行评议
1.出示佳作。
·生读。
·生评。
·齐读。
2、比较差的。
·生自由读。
·生评。
·生改。
三、根据所学知识在学习小组内评改作品。
四、修改并抄正自己的。
五、作业
抄写改后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完成“我的'发现”
1.回忆这学期学过的生字中有形近字的例子。
2.出示小黑板。
3.自由读,汇报带点字的特点。
4.指导识记这些字。
5.说说除了这些字以外,还有哪些字也有类似情况。
6.进行课堂练习巩固。
二、完成“日积月累”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字典将顺口溜读通。
3.指名或小组汇报读
4.归纳顺口溜的内容。
5.试着背诵顺口溜。
6.学生自由汇报课外积累的顺口溜。
7.出示人体挂图。
8.指名上前指出人体部位,根据指出标出器官的名称。
9.指导看图读、记名称。
10.指导识记生字。
11.指导书写。
三、作业
1.抄写“我的发现”词语。
2.背顺口溜。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背顺口溜。
二、谈话
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一定又查找了不少资料,让我们这节课来开开眼界,受到启发吧!
三、板书:观察与发明
四、展示资料
五、交流、谈谈这节课的感受,受到哪些启发。
六、
古今中外还有不少这样的故事,让我们通过日常阅读和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家和发明发现的故事。同时,自己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那么不远的将来,伟大的科学家就从我们在座的同学们诞生了!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7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些语文学习能力 ,他们能自主阅读,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中讲述的故事经常发生在学生们中间。“我”不小心,用手中的铅笔把同学陆叶的下巴划破了,老师让“我”向他道歉,可“我”说不出口;最后,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我”克服了心理障碍,大声地向同学说了声“对不起”。课文告诉大家讲文明、懂礼貌是一个小学生应有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14个生字及认识多音字“挨”;会写11个生字。
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做错了事就应该主动道歉,承认错误。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懂得知错就改、主动道歉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美德。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用具:
课件、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教学方法:
谈话、小组合作式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8个字,并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2.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学重点:
1.书写“桌、陈、管、束、固、执、歉、敢”8个字。
2.抄写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说声“对不起”》。
2.出示6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挨 铅 厉 秒 凑 谅
3.出示生词,男、女同学接读。
二、新课: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认读。
桌、陈、管、束、固、执、歉、敢
2.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书写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2)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3)书写生字,每字3遍。
(4)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原谅道歉犹豫故意原谅 责怪 不知所措
*抄写词语。
(5)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最快、最好的作业,评选出来。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3遍。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6个,会写8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学生应该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学生应该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过程;
—、朗读课文,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自己知道哪些礼貌用语,它们在什么情况下用?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有关两个小朋友使用礼貌用语的故事。
3.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语,在小组中讨论。
(2)提出还不懂的词语,大家解决。
(3)指名接读课文,并指名评价。
(4)在小组中学习:
A.自由读课文。
B.讨论:“我”为什么应该对陆叶说“对不起”?
C.选择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D.讨论:小作者的表现,开始是什么样的,后来又上什么样的?
*由开始“我”说不出口,到后来的“我”大声说“对不起”,是什么力量让他这样做的?
E.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我”的心情。
F.指名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心情?
四、布置作业:
你在生活中说过“对不起”吗?将你的经历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讲文明
说声“对不起”
懂礼貌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汉字,会写7个汉字。
2.能按文言文的节奏读好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3.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4.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点:
1.能按文言文的节奏读好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2.借助课下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文体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齐读课题。
你知道司马光吗?听说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请你讲一讲!学生讲故事。
2.了解人物,介绍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作品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等。主持编撰了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二、听读感知
同学们的故事讲得真精彩,但是你知道吗?在《宋史》中记载的这个故事,只有30个字。古人只用了30个字就把这个惊险的'故事讲清楚了。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注意课文朗读的节奏。
2.想一想课文讲的故事和我们平时听到的有什么不同?
3.跟老师一起读课文,读准文章的节奏。
预设: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4.在课本上圈画生字,小组交流识字。
三、生字认读,读准字音
1.课文中有很多生字,在朗读的过程中你都认识了吗?谁可以给大家领读一下?
2.出示5个要求会认的生字:司、跌、皆、弃、持。
3.学生用自己学过的识字法识字。
预设:
用加一加、减一减、分一分、比一比、换一换的方法,分别识字。
如:“司”加一笔变成“同”;“跌”减去“”变成“失”;“皆”可以分成“比、白”两个汉字;“弃”可以跟汉字“弄”进行比较识字;“持”可以换掉部首“扌”,加“牛”变成“特”。
四、了解内容
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根据阅读成果填空。
课文主要写________在小伙伴掉入瓮中时,沉着冷静地________救出了小伙伴。
2.我们都知道一个事件一般包括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作者用这么少的字,有没有把事件说完整呢?请快速阅读课文,然后说一说读了这篇文章后,你知道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了吗?(用原文回答)
预设:
起因: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经过: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结果:儿得活。
五、咬文嚼字
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课文只用了30个字就把故事讲明白了。我们一起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吧!
1.逐字逐句翻译,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的内容。
2.读一读课文,试着翻译成现代汉语。
预设:
一群儿童在庭院里玩耍,一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耍),一失足就掉到了缸中,并没入水中。其他小孩(见出了事情)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拿起石头把瓮打破,水流出来,这个小孩子便得救了。
3.再读课文,说一说小组讨论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区别在哪里?重点体会文言文言简义丰的特点。
预设:文言文精炼简短、概括力强。体会文言文的语序有所不同。例如:
“群儿戏于庭”这句话我们的翻译是:“一群儿童在庭院里玩耍”。并不像课文中的语序一样直接翻译为“一群儿童玩耍在庭院里”。
六、走近人物
1.危急时刻其他孩子的反应是怎样的?司马光是怎么做的?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读这句话,说一说:大家是怎样做的,司马光是怎样做的?了解作者用众人来衬托司马光的衬托手法。
2.你觉得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
预设:对朋友不离不弃,遇事临危不乱,机智勇敢。
七、能说会道
1.如果你在现场,可能会怎么做?
2.你觉得司马光的办法怎么样?这个办法好在哪里?
学生自由交流。
3.如果你是被救出的小伙伴,你会对司马光说些什么?
做人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
据说那个被救的孩子名叫上官尚光,此人在宋史上没有记载,或许一生之中也没有什么重要的历史贡献。但他成年之后,对司马光当年的救命之恩却铭记于心,后来上官尚光移居到他地,特意在其住所之内,建造了一座庭院来感念司马光儿时的救命之恩,并且建立碑文来铭记这段史实。后来人们都叫这座亭子为“感恩亭”。
八、学写汉字
课文同学们学得真好,这么好的故事之所以流传了下来,就是因为它被载入了史册,让我们认真写字,以后用自己优美的文字来表现故事吧!现在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我们在书写时一定认真写。
强调执笔姿势和书写规范:
执笔:三指执笔,指实掌虚,用笔灵活。
书写目标:规范、端正、整洁。
1.出示生字:跌、登、庭、司、持、弃、众。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板书笔顺。
3.打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登”的上部的笔顺要注意。
4.学生临写生字,教师巡回指导。小组成员比一比,看谁的坐姿最正确,书法最漂亮,写得最快。
5.背诵课文,用生字填空。
群儿戏于____,一儿____瓮,足____没水中。____皆____去,光____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九、知识拓展
中国古代神童故事有很多,说一说你知道的故事。
预设:曹冲称象的故事、王戎识李的故事等。
十、巩固练习
1、打开“基础训练/阅读训练-《司马光》”,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品读翠鸟外形描写和捕鱼动作姿态的句段,体会翠鸟的美丽和敏捷,感受到“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学习细致观察的方法。
3、利用学到的观察方法,学习细致观察一种动物的外形,并把观察所得记录下来。
4、渗透人文主题: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翠鸟外形描写和捕鱼动作姿态的句段,体会翠鸟的美丽和敏捷。
教学难点:
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教学准备:
1、课件
2、其他动物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名言导入
本单元的开篇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一起读:到生活中不缺少美,……的眼睛。今天我们也带着这样一双眼睛,走进第15课,齐读课题:15、搭船的鸟
二、雨天船上的场景
1、这只会搭船的,有灵性的鸟儿究竟是一只什么鸟呢?
2、这样一只翠鸟,作者是在什么场景下发现了它呢?
3、翻开书64页,默读第一自然段,作者在雨天的船上观察了哪些事物,用圆圈圈出这些事物。汇报来,咱们一起再读一次。(师做强
调)
4、孩子们,看,这就是船舱,这是…这位船夫,作者不仅仅只观察到船夫,还观察到他穿着什么?在做什么?怎么得摇?
作者从里到外,由整体到局部观察,除了观察到事物还观察周围环境怎么样?
5、沙啦沙啦指的是?你平时还听到了哪些声音?
6、小作者不仅是用眼睛看了,和你们一样——善于用耳朵听,调动了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感受周围的场景,让整个场景有声有色。
7、捧书,我们再感受一下这场有声有色。
8、孩子们,小作者对雨天船上的场景观察得非常细致,瞧,从船舱到(船篷),从蓑衣——(到橹),从——(我和母亲到船夫),从看到的——(到听到的),作者都观察到了,这就叫——处处留心。
三、除了处处留心雨天的场景,接下来作者又观察了什么?(翠鸟的外形)
1、它的外形是什么样的呢,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2、作者观察到翠鸟哪些部位美丽呢?用笔圈一圈
3、这些部位到底美在何处呢?
4、小作者抓住了翠鸟的什么来观察?(颜色)
5、多美的翠鸟,比鹦鹉还漂亮,谁来读,再来,一起来!
6、出示翠鸟图片,感受翠鸟的美。
翠鸟色彩斑斓,五彩缤纷,它有——,有——(带着一些蓝色的翅膀),有——(红色的'长嘴),作者留心甚至连翅膀带着一些蓝色这样细节的美都观察到了,谁来表扬表扬小作者?这就叫细致的观察。
通过作者的细致观察,再转为细腻的文字,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翠鸟的美丽。
如此美的鸟儿,我们读来也不得不赞叹: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男女)
9、小结:(出示第二自然段)孩子们,围绕着美丽,小作者细致观察了翠鸟各个部位,各个部位不同的颜色,只有像这样——处处留心,细致观察,才能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
10、捧书,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翠鸟的多彩和美丽。
四、学习第3段,体会观察时要用心想。
1、过渡:孩子们,这样一只美丽的翠鸟居然搭上了我们的船,小作者怎么想?它什么时候飞来的呢?读了这句你体会到?
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难道……()
2、你发现了什么?连用三个问句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受?
3、带着疑问的语气读一读,除了疑问,体会到作者怎么样的心情?还有吗?
4、看来,我们在观察时,除了用眼睛看,还要用心想。
5、捧书,我们带着你一点点惊喜、有一丝丝疑惑和好奇再读读这个段落。
6、小结:翠鸟随意得立于船头歇息,船夫在船头摇着橹,没人去打扰它,它也习惯了这份陪伴,人与鸟多么和谐。它究竟要做什么呢?(捕鱼)
五、翠鸟捕鱼
1、这是作者观察到的翠鸟捕鱼场景,用笔圈出表示翠鸟动作的词语。
2、翠鸟捕鱼,就在刹那间,作者竟然把(冲飞衔站吞)都观察到了,你体会到作者怎么样?
作者如此细致得观察,我们应该怎么读?
3、孩子们,翠鸟(冲飞衔站吞)这一系列动作在很短的时间一气呵成,你体会到什么?(敏捷)我们又该怎么读?谁来把它的快读出来!
4、翠鸟一瞬间完成这些动作不仅仅是敏捷,还如此连贯,一气呵成,捧书我们再来感受一下翠鸟捕鱼的精彩画面!
5.除了这些动词我们感受到翠鸟的动作敏捷,一气呵成,你还能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一下子,没一会,一口)
这下又该怎么读?(男女)
6、翠鸟如此一气呵成的动作,如此精彩的表扬,来再听老师读。你脑海里出现了什么画面?为什么这些文字能带给你这样的画面。(用上了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这些表示时间短的词语)是呀,孩子们,如此画面得以呈现,这就是生动描写。
六、提炼细腻描写
1、老师也带来一只翠鸟,它藏在你们的抽屉里呢,赶快拿出来。
3、默读《翠鸟》,横线勾出外形的句子,波浪线勾出动作的句子。
4、相信同学们不仅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边老师读课文里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的句子,边看材料里勾画的句子,边听边看边想,两位作者在观察和表达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你发现了什么相同的地方?
是呀,都写了鸟儿的各个部位,作者还都写了什么?他们都观察到了这些部位和颜色(动作)。
5、还有一位高人,只用了20个字就把翠鸟的机灵和可爱体现的淋漓尽致。听老师读这只翠鸟,后两句我们一起读?你感受到什么?
6、正是因为作者的处处留心,细致观察,生动描写,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流
露出对翠鸟的喜爱,让这三只翠鸟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7、孩子们我们也带着这样三个本领,看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
8、看,这是切叶蚁,这是小丑鱼,这是金刚鹦鹉,好了……
有许多有意思和美丽的事物在我们周围,课后用上今天学习的……,去
呈现。老师期待着这些美在你们的笔下也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板书设计:
搭船的鸟
外形:美
翠鸟
捕鱼:能干、敏捷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0
【教学要求】
1、认识生字3个。
2、体会“好像”、“似乎”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3、理解句子的含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5、体会男孩爱护公物的好品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阳光明媚的春天来了,小朋友开心极了,可以去春游了。大家带上自己做的风筝,去郊外放风筝。想不想跟他们一块儿去?好,我们随同其中一个男孩一起去放风筝。
听课文录音,看图画演示。
这是怎样一个孩子?考考你的记忆,能不能用你刚才听到的有关语句来描述?学生回答。老师把同学们的发言综合起来,请听仔细:
放风筝的男孩出现了,看样子有七八岁。一张可爱的面孔,忽闪着一双大眼睛,像两颗水灵灵的葡萄。身上雪白的衬衫,就像天空中悠悠的白云。
能不能把刚才这段话听写下来?准备——听写完成课后练习。校对朗读,同时出现男孩画面。
二、下面就让我们跟着他一起去放风筝。
1、把课文快速读几遍,读熟。有自己不能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提出来。
2、指名分节朗读。
3、学生质疑。
4、特别理解:“风筝又飞起来了,在天空中飘飘扬扬,天空变得越发美了。”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其中“越发”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边理解边指导朗读)
理解同时,结合课后练习,比一比,用上“好像”、“似乎”使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边理解边品句,加强朗读指导)
5、解决学生质疑中的问题。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这么读?(第一部分风筝飞上天,孩子很兴奋,语调要稍高些,突出孩子的高兴,我们也随着他很高兴。第二部分,孩子捡风筝时,踩坏了花苗又跑了,作者以为他是破坏绿化的不负责任的孩子,于是读的时候语调下沉,略带批评的语气,读出生气了,不高兴了。第三部分孩子用自家的花苗补上了被踩坏的花苗,说明他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孩子,读时应该带有表扬夸赞的语气,尤其最后,风筝又飞了起来,看着这么好的孩子,谁不喜欢不高兴呢?读时语调应更高,读得欢快些。)
6、学生示范,练读,指名读。
跟着这么一个心地善良纯洁的孩子去放风筝,心里舒畅吗?高兴吗?要把我们的喜悦欢乐和更多的人分享,我们也会变得更快乐。回家绘声绘色地把故事说给爸爸妈妈或者弟弟妹妹听,好吗?所以我们得学会复述课文的本领。
7、出示课文复述提纲,请大家根据提纲,抓住每部分的'要点,先好好地读读课文,再用自己的话或书中优美的语句,不看书,把故事说给大家听。小组准备。
指名分节复述课文。指名复述课文。边复述边看媒体演示。
大家学习的本领真强,学习效率也很高,最后让我们连起来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一遍。齐读课文。
三、全文总结。
学了课文,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男孩子?可以从外貌上来介绍,也在加上他的品质特点来介绍,可以用书中的句子,也可以自己说。
一般写人时,我们都抓住人物特点来介绍的。这是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
四、说话。
学习课文的描写,请仔细观察一个同学,向大家作介绍。注意不要说出他的名字,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1
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妙技:
进行口语社交;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累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展现作品
二、进程与法子:
(一)在口语社交中磨炼流利说话,学会写作。
(二)在发现、钻研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
(三)在背诵中累积。
(四)在展现中扩展见识。
三、感情态度价值观:在读、写、背中练习说话本领。
重难点、要害:一、进行口语社交。二、完成习作。三、背诵古诗。
课时支配:三课时
教学计划: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进行口语社交。
教学进程:
1、导入
出示展现课余生存的照片
2、交换看相片的感受。
3、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存
一、交换自己做了什么事
二、交换自己有甚么劳绩。
三、交换有甚么感受。
四、讲讲往后的计划。
4、请讲得好的同砚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存。
一、生讲,师略记层次。
二、予以解说、梳理。
5、评选。
一、每组选出一个上台。
二、评选谁讲得好。
6、功课:回家讲给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完成习作。
教具准备:带上各人与课余生存有关的用具
教学进程:
1、豪情导入
一、出示几个同砚课余生存的用品:书、画画、乐器……
二、让门生自由讲自己的`课余生存。
2、引诱写作
一、请几个同砚上台讲述。
二、教师点评。
3、写作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一、掌握多音字。
二、背诵古诗。
三、从生字中学生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进程:
1、认读生字、区分、组词、掌握多音字
2、古诗
一、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二、师范读,门生跟读
三、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垂钓,他歪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材。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表示不让问路人凑近,惟恐发出响声把要中计的鱼儿吓跑了。
3、学习新生字。
4、功课:背诵古诗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2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犹豫、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
3、让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旧能不怕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难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爬天都峰的过程以及爬上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
2、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课前准备:
1、自制词语卡片
2、搜集有关天都峰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欣赏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感知文本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小组内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3、交流收获和问题
三、细读文本,解决问题
整合问题:爸爸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一老一小如何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主要交流讨论三个问题
第一: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第二: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第三: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1、边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
2、师引导: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3、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大郡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画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学生练读,评读。
4、“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
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出示句子: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画出动作的词语。
交流: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
“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 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勇气鼓舞我”?“居然”在这里说明什么?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其实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老爷爷有那种勇于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6、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收获。
2、结合5、12大地震中涌现的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学习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3、最后送给同学们两句话: 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3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 24 篇课文, 安排了 6 个单元, 其中 18 篇讲读课文, 6 篇自读课文。 这些单元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相结合,围绕这些主题或情境,通过丰富多彩 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期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材重视围绕课文和单元主题创设问题情境, 强调习作与阅读结合, 与活动结合, 与日记结合,引导学生在表达实践中学会表达。
二、作文教学目标:
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逐步开始练习习作。不拘 形式的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他人听, 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 人,其中男生 人,女生 人。大部分学生虽然喜欢语文,上课积极认真,课外阅读兴致也很高。但整体水平低,语文表达能力很弱。这学期要采 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加强阅读,练习写作,调动每一个孩子的语文兴趣,全面提高教 学质量。
四、教学措施:
1.加强词句训练。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重视词句的运用,加 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2.加强口语交际的教学,培养学生交际的能力。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情境,让他们在 具体的交际情境中大胆交流,勇于发表观点、见解,全员参与,共同评价并为他们的 写作下铺垫。
3.重视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乐于表达,加强习作与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的联系,多给他们提供说的机会,写的机会,多鼓励多表扬。
4.重视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 合素养。
五、教学进度安排:
(一)、写一次玩游戏的经历
指导目标:
1.介绍自己玩过的游戏,把游戏的步骤介绍清楚。
2.通过对游戏的描述,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
指导重点: 如何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清楚。
指导难点:
1.有序介绍。
2.如何把游戏的过程写清楚。
指导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一定会玩很多游戏吧?都玩过什么呢?能说一说吗?(丢手绢、老 鹰捉小鸡、切西瓜……)
二、引导审题。
1.学生读习作要求,抽生说写什么。
2.教师小结:本单元是让我们以“玩儿得真开心”为主题进行写作训练,目的是引 导我们回忆自己曾玩过的游戏,从而再次体验游戏带给我们的乐趣。
三、组合玩游戏,同时注意观察。
1.学生讨论:我们要观察哪些内容? 游戏前有什么准备?各自什么心情? 游戏过程中人物做了哪些动作? 说了什么? 什么表情? 什么心理?…… 游戏结果怎样? 各自什么心情?
2.思考:要想把游戏说好还得把哪些内容说清楚? 游戏名称是什么?游戏规则是什么?
四、选择喜欢的进行小组游戏。 [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肯于把时间给学生去玩、去观察。加强实践,在真实 的游戏中去感受,去发现,去表达。
五、小组交流你看到的情景,注意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说具体。 板书学生说话时带出的好词佳句,反复诵读,进行积累,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
六、小组汇报,学生评议,老师点拨。 怎样写才能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清楚呢?
1.了解游戏的名称及游戏的步骤。 从小到大,我们做过很多有趣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我们都很开心。选择一个 自己最喜欢的游戏或记得最清楚、玩得最开心的一个游戏来说一说,再写下来。 在写的过程中,不但要写清楚这个游戏的名称,还应该了解它的游戏步骤,有哪 些特点,可以提前查找相关的资料。
2.确定好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是关键。 生活中,我们经常和身边的小伙伴做游戏。回忆一下最近和谁做过哪些有趣的游 戏?从中选择一个新鲜、有趣的游戏,按照游戏的先后顺序讲给自己的小伙伴听听, 然后再写下来。介绍前,先要把时间、地点、事件简单地说清楚,再搞清楚自己要表 达游戏的哪一方面特点,这样有助于立主题,使自己的表达思路更加清晰。
3.想好表达的顺序和语言,突出游戏带给我们的快乐心情。 提起游戏,我们都会感到十分亲切,因为它伴随我们成长。在叙述游戏的时候, 应该突出一个“趣”字,要把自己玩得开心时的情景和当时的心情写具体、写生动。 特别是玩的过程,一定要详细介绍,要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描述,还要注意语言的 通顺连贯。
七、练习把游戏写下来。
八、指名读写好的内容,进行评议。
(二)、放假第一天
指导目标:
1.让学生认真观察漫画, 想一想画中的爸爸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然后把它写 下来。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指导重点: 指导学生看懂四幅图的意思,把每一幅图的意思表达清楚。
指导难点:学生能够把四幅图的意思连贯地写下来。
指导过程 :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1.调查了解,激发兴趣。 你喜欢放暑假吗?假如明天就开始放假了,你打算怎样安排明天的生活? 抽生回答。
2.今天呐,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小朋友,明天就是他们放假的第一天了。你们知 道明天这个小朋友想做什么了吗?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走近漫画《父与子》之放 假第一天吧。相信看完漫画,你们就会明白了。
二、走近漫画内容。
1.了解漫画的含义。 什么是漫画呢? (以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 一般运用变形、 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2.学习漫画的内容。 今天咱们的任务就是----(板书:看漫画,说故事。 ) 从课题上,你知道漫画的主要人物是谁呢?这个小朋友还没有名字,给他取一个 好听的名字吧! (抽生) 让我们走进( )小朋友和他爸爸的故事,来欣赏这一组漫画。 首先,谁看懂故事发生的时间了?(早上)是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早上,但却在 一个早上的三个不同时间点。 你觉得选择什么词语形容这些图片? 谁有看懂漫画中的地点了?(家、路上、 牧场) 你们可以分别用一句话来形容每幅图片吗? 老师随机板书。抽生用填空的方式完成每幅图片的大意:
(1) (时间) ,爸爸带着 走进 的房间。
(2)很快,爸爸和 抬着床 。
(3)地点 ,爸爸开车得到了 的帮助。
(4) (时间) , 醒来,发现自己在 。
三、深入漫画,探讨交流。
1.指导写好第一、二幅图片。 请大家看第一幅图,一天早上,东方刚刚泛白(东方刚露出鱼肚白) ,在()的 房间里,故事开始了。请仔细观察,然后说一说你看见了什么? 主要人物第一次出 场,一般可以写写他的样子。 (卜卜还在做着香甜的梦。一位中年人悄悄地推开了 卜卜的房间门,他头顶秃了,留着两撇小胡子,挺着一个大肚子,原来是卜卜的爸爸 带着保安叔叔进来了。他们蹑手蹑脚地走近床边,小心翼翼地抬起床) (教师示范动 作,并板书:动作) 接着看第二幅图, 来到哪里? (来到门外) 请观察爸爸的神态, 你发现什么? (爸爸慈爱地看着熟睡的儿子) (板书:神态)他们把床结结实实地绑在了爸爸的车上, 尽量不弄出一点声音来。 学生动笔写。
2.指导写好第三幅图片。 继续观察第三幅图。车子出发了,爸爸会开得怎么样?(慢,像蜗牛一样)他在 路上遇到了什么? 同桌讨论:第三幅图中的人们在做什么?他们说什么了吗?讨论结束后,邀请几 个孩子来表演。 爸爸在路上只遇到这样一次麻烦吗 (只得到这样一次帮助吗) ?教学生仿课文 《倾 斜的伞》 :就这样,每次……总是…… 动笔写作:车子出发了,……
3.指导学生写好第四幅图。 太阳渐渐从天边升起, ( )小朋友睁开眼来,惊讶地看见一个新奇的世界。引 导按序观察:天上——地上——动物——植物—— 引导想象( )小朋友看到这一切,会有什么表情,会怎么想?爸爸看到卜卜 的神态,又会怎么想?他们还会说什么? 动笔写作:太阳渐渐从天边升起, ( )睁开眼来,……
四、整理修改。
一个好的故事不仅要按一定的顺序,把语句写通顺,还要内容连贯完整。
1.和同桌一起相互说说: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是什么,结果是什么?
2.读读自己写的故事,在开头添个起因,文中哪里不连贯,修改修改。
3.同桌交换读,为别人提点意见。
(三)、校园一角
指导目标:
1.仔细观察校园的一处景物的特点,并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
2.把景物的特点写具体,语句要通顺。 指导重点: 观察细致,表达清楚具体。
指导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
1.导入:我们的学校就像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春天,绿草如茵,夏天,树木苍翠欲 滴,秋天,树叶随风飞舞,冬天,北风呼呼。我们生活在这里,对它既熟悉又亲切, 今天让我们把它的美丽再回味一次吧!
2.今天我们来学写作文——校园一角(板书课题)
二、引导审题。
全班默读岀示百花园三的习作内容和要求,找出本次习作要求。 引导明确写作要求:选择校园的一处景物,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把它的特点写 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三、指导选材,理思路,学写法。
1.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指名提问)
2.我们选择好了校园的一处景物后,接着该怎么写呢? 引导回答:本次写作是属于什么作文?(板书:写景)写景作文我们一般可以按 照什么方法来写的?(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写的)在具体写作时我们还要注意什 么呢?(指名回答)(1)要注意按一定顺序描写景物。(2)要注意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 可以写出景物的静态、动态,远看、近看的不同样子;或者景物在不同季节,不 同天气、一天不同时段的特点,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都写出来,同 时还要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把景物描写出来。(3)要注意情景交融。 在写景的同时还要描写人物的活动,做到景、人、情有机融为一体,这样写出来 的文章自然会漂亮!
四、总结写景作文要点。 写景四字诀:仔细观察,把握特点,描写有序,理清层次,展开联想,动静结合, 字里行间,表达真情。
五、学生习作。
(四)、写一封邀请信
指导目标:
1.了解写邀请信的用途和书写格式。
2.学会写邀请信,并能实际应用。
指导重点:
邀请信的书写格式。 2.学会写邀请信,并表述清楚。
指导难点: 邀请信的格式。
指导过程:
一、激情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内容。
二、引导学生审题。
1.读百花园的习作要求,抽生说本次习作的要求。
2.教师小结本次习作的要求。 本单元是要求我们学会写“邀请信” 。在生活中,除了口头邀请之外,我们还可 以给人写邀请信,通过信件的方式来告知被邀请人一些关键信息。邀请信是一种应用 文,在写邀请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格外注意其语言和格式。
三、指导写邀请信。
1.读书上的邀请信,你明白了什么? 同桌交流后,教师点拨。
2.邀请信如何写呢?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首先要明确邀请别人的目的和具体内容。 邀请信的写作目的是向别人发出邀请。那么,在正文当中应该写清楚邀请的具体 内容,如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等,让对方对活动有所了解。如果需要对方在活动中 发言,也应该提及,好让对方有所准备。
(2)了解邀请信的正确书写格式。 邀请信一般是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日期几部分构成。 称谓是对邀请对象的称呼, 要顶格写, 后加冒号, 称谓前一般会加上敬语, 如 “尊 敬的”等。 正文是邀请函的主体,位置在称谓下一行,空两格在正文中要写清楚举办活动的 原因、目的、日程安排、时间、地点,邀请对象以及邀请对象所做的工作等。 敬语,末尾一般要写常用的邀请惯用语。如“敬请?临”此致敬礼”等。 落款和日期,署上邀请单位或是个人的名称以及发出邀请信的日期。
(3)写邀请信时,一定要语言明了、通顺,字迹要工整还要做到语言得体,要体现 出书面邀请的正式性和对对方的尊敬。
(4)写好请信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事情是否说清楚了,语句是否通顺,有无错 别字。
四、学生习作。
(五)、我有一个小窍门
1、指导课教案
指导目标:
1.写一写你知道的生活小窍门,比如,用淘米水洗能洗得更干净;牙膏可以用来清 洗白色鞋子上的污渍;面包層可以擦除衣服上的油污……
2.说清楚你是怎样获得这些生活小窍门的。
3.说说你用你掌握的这些小窍门解决了什么。
指导重点: 了解生活中的小窍门并表达清楚怎样为自己解决难题的。
指导难点: 把利用小窍门解决问题的过程表达清楚,以及解决问题后的感受。
指导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知道生活中小窍门吗?说说看。 抽生。
2.教师板书:我有一个小窍门。
二、引导学生审题。
1.读百花园的习作要求,抽生说说这次作文的内容及要求。
2.教师小结: 本单元要求我们写生活中的小窍门, 其实就是让我们去发现生活中一些常见事物的妙 用,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发现这些常见事物的妙用,并把它 写下来分享给大家。
三、指导习作。
怎样才能写好本次作文呢?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写作:
1.讲清楚你了解的小窍门是什么?有什么用途?只有把这个小窍门的用途讲清楚, 才 能让别人清楚地了解这一事物的用途,并学会使用。这一部分可以略写,要做到简单 明了,让人一目了然。
2.写清楚你用它解决了什么问题。 这一部分内容是写作的重点,需要详写。只有结合自己的的亲身经历来谈,才能 让你的发现具有可信度。所以你如何利用这一小窍门去解决问题经过,就是需要重点 讲述的内容。
3.说一说你是怎样发现这个小窍门的。 作为补充介绍,我们还可以写一写自己是如何发现生活中的小窍门的。常见的发 现途径有:来自长辈的经验,网络査询,书本知识,以及自我实践等。
四、学生习作。
(六)、一则成语故事的启示
指导目标:
1.简单介绍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2.写清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写它给你的启示。
指导重点:
1.写清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2.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写它给你的启示。
指导难点:
成语故事带来的启示。
课前准备:
学生阅读成语,弄清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指导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你一定读过许多成语故事。最近你读过哪些成语 故事? (学生交流。 )
2.这些故事让你们明白了道理,得到了启示,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写一写一 则成语故事的启示。
二、引导审题。
1.齐读百花园里的习作要求,相互说说本次作文的要求。
2.教师小结: 本单元要求我们根据一则成语故事来进行说话、写话的训练,目的是引导我们联 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成语故事中的形象,理解故事内容,让我们明白成语故事中 包含的深刻道理,从而增强我们学习成语的兴趣。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成语故事则通过有趣短小 的故事,将成语的道理娓娓道来,如我们学过的守株待兔、滥等充数等。那么,今天 我们就来谈一谈自己对某一则成语故事的理解,写写它带给我们的启示。
三、习作指导。
我们可以按以下步骤来进行本次习作:
1.选择最有感触的一则成语故事。 注意事项:要选择自己最有话可说,感触最深的一则故事来进行写作,这样写出 来的作文才有真情实感。
2.理解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选择好成语故事之后,我们要理解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试着用自己的话复 述一下这则成语故事。复述的时候可以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 结果几方面来进行概括和归纳。想好之后可以先讲给家人或者同学听一听,看看别人 是否能听懂,以使自己的复述更加清楚、准确。
3.认真领悟成语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我们可以先理解成语的字面意思,然后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成语故事的深刻内涵。
4.结合生活经历谈成语故事对自己的启示。 谈启示的时候要紧紧扣住成语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来谈,最好还能举出具体的例 子,以使启示更加深刻、感人。如守株待兔这个故事阐述的道理是:一个人如果不靠 自己勤勤恳恳的劳动,而只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围绕这个道理, 我们可以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来谈, 可以举正面的事例, 也可以举反面的事例,可以写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也可以写身边其他人经历过的事情。注意对事件的讲述 要简洁、集中,启示要深刻。
四、学生习作。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4
习作要求:
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事物是变化着的。如,向日葵会随着太阳转动,含羞草被触碰后“害羞”地低下头……你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和同学交流后写下来。
学习《金色的草地》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阅读习作要求,明确训练内容
二、教师出示常见事物变化的图片。
(如:向日葵、含羞草、睡莲、小猫眼睛……)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学生说说自己课前观察到的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
(提示:
1、说一说观察的事物或者场景的`变化情况。
2、想一想事物或场景发生变化的原因,也可以说一说课前搜集到的事物发生变化的原因。)
四、学生交流,老师点拨。
五、学生练笔。
六、师生交流,学生自改习作,同学互改互批。
例文:
我家门前有一丛牵牛花。大清早,牵牛花就吹起了蓝紫色的小喇叭,很是好看;到了中午,它就变成紫红色。通过查资料我明白了,牵牛花之所以会变色是因为牵牛花里含有一种色素,这种色素遇到不同性质的液体时,会显出不同的颜色,由于植物体内的液体的性质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这样就使牵牛花的颜色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5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会写本课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四自然段。
3、能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4.了解本课主要内容。
学习重点: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词语。结合词句训练,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2、学习方法指导: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西沙群岛:是南海四大群岛之一,由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组成,共有22个岛屿,7个沙洲,另有10多个暗礁暗滩。主要岛屿有永兴岛、东岛、中建岛等。这片大大小小的珊瑚岛屿群漂浮在三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美丽而纯净。
海防前哨:原意指位于海防突出位置的前沿哨所,代指位于海防突出位置的地区。
珊瑚
珊瑚:珊瑚虫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在白色幼虫阶段便自动固定在先辈珊瑚的石灰质遗骨堆上。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的外壳。珊瑚的化学成分主要为CaCO3,以微晶方解石集合体形式存在,成分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形态多呈树枝状,上面有纵条纹。每个单体珊瑚横断面有同心圆状和放射状条纹。颜色常呈白色,也有少量蓝色和黑色。珊瑚不仅形象像树枝,颜色鲜艳美丽,可以做装饰品,并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预习任务:
1、借助拼音会读会认本课生字。
2、能从课文的描述初步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
自主、合作、探究:
1、在课文中画出本课的生字词,读一读。
2、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小组间交流,借助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
3、找己觉得美的句子读一读,抄一抄。
我来闯关:
A、看拼音写词语。
fùráo duījī fēngjǐngyōuměi
( ) ( ) ( )
féiliào shìyè hǎifángqiánshào
( ) ( ) ( )
B、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
五( )十( )有( )有( )成( )结( )
千( )百( )各( )各( )四( )朝( )
学习收获:
知识延伸:
了解南海诸岛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12-01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6-03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2-12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12-20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教案03-26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秋天的雨》11-19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们的民族小学06-07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24
三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六》教案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