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北京》教案

《北京》教案

时间:2024-09-06 11:45:04 教案 我要投稿

《北京》教案14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北京》教案14篇

  《北京》教案 篇1

  教学重点

  1、学习13个生字词,认读8个词语。

  2、了解北京有名的建筑物。

  教学难点

  了解北京的部分建筑物。

  教学过程

  (一)认识北京的部分建筑物,认读8个词语,熟读一个句子

1、以图入手,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首都是哪吗?(北京)我是一位外地游客,今天有幸来到北京,我对北京的建筑很感兴趣,谁愿意带我去各处参观游览。

  2、出示图片,仔细观察。小组讨论,派一名代表讲解。

  天安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门,天安门广场是全中国的心脏,在那里,每天清晨,五星红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迎着太阳冉冉升起。

  故宫——旧时叫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善的宫殿建筑群。

  天坛——明、清两代封建皇帝祭天祈求丰收的地方。主要建筑有祈年殿、回音壁等。

  颐和园——明清皇家园林。主体是万寿山和昆明湖。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大代表开会的地方,能容纳1万多人,1957年建成的。

  首都国际机场——是国内最大的机场。

  国家图书馆——它是一座综合性的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和书目中心。它坐落在北京的西郊,与紫竹院公园相邻。

  中华世纪坛——坐落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与中央电视台之间。是首都北京为迎接21世纪所建。

  3、借助图片,认读8个词语。

  天安门、故宫、天坛、颐和园、人民人会堂、首都国际机场、国家图书馆、中华世纪坛

  4、结合图片理解词语

  你们知道这些建筑是什么时候建的吗?

  5、自由发言。

  6、小结:

  天安门是我们首都的标志;故宫、天坛建于明朝,距今500多年。这些建筑距今很远,是古人造的,我们叫它“古建筑”。

  7、你们还知道北京有哪些古建筑吗?(北京的古建筑还有卧佛寺、碧云寺、地坛、北海白塔、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北京的历史悠久,有好几个帝王都建都北京,所以古建筑很多。这些古建筑吸引着中外游客,北京是闻名世界的古都。

  8、出示句子;

北京是闻名世界的古都。

  9、领读句子,指名读,齐读。

  10、指图提问,

  谁知道人民大会堂、首都国际机场、国家图书馆、中华世纪坛这些建筑是哪年建造的?

  11、学生自由发言。

  12、小结:

  这些建筑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建造的,我们叫它“现代建筑”。

  13、你们还知道哪些现代建筑吗?

  14、学生发言后小结:

  50多年来,北京的建设是全方位的,不仅建造了人大会堂、历史博物馆,还建了许多大商厦、大宾馆、体育馆、游乐场、地铁、立交桥……使用的技术先进,设备齐全,自动化程度很高,处处体现出现代化风貌,所以说北京也是一座现代化城市。

  15、出示句子:

  北京也是一座现代化城市。

  16、领读句子,自读句子,指读句子。

  17、请同学们说一说,北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老师小结:

  确实像大家所说,北京是闻名世界的古都,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你们都这么热爱我们的首都,应该怎样读这句话?自己再读一读。

  (二)学习13个生字

1、借助拼音,自己读记13个生字。

  2、谁能按不同的结构,给这些生字分一分类。

  (1)老师出示“故、坛、际、场、纪、代”六个字,请大家观察这组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2)再看看你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每个字都是我们学过的字,加上一部分,就组成要学的新字。)

  (3)其它的字属于什么结构呢?

  A.上下结构:安、宫、堂、华

  B.独体字:首、世

  C.包围结构:图

  3、学习6个左右结构的.字

  (1)4人一组,先读准字音。再互相说一说,你们是如何记住这一类生字的?然后老师同学做小老师,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2)小组代表发言。

  A.学生甲:我们组这样记左右结构的字,“故”——故事一般都是古代发生的,或者是过去的事,所以是一个“古”字加一个4笔“攵”。

  B.学生乙:“坛”——天坛是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主要是由土造成的,在云彩的下面。

  C.学生丙:“纪”字可以用“日记”的“记”来记,把“记”的言字旁去掉,换上绞丝旁,就是“纪念”的“纪”。

  D.依此类推:“际、场、代”

  E.最后我们组带领同学们读一读这些左右结构的字。(学生跟读。)

  (3)巩固学习:指名读、齐读等。

  (4)小结:左右结构的字的记法是熟字加上一部分,一部分一部分的记就能记得准确、牢固。

4、学习4个上下结构的字

  (1)出示字“宫、堂、安、华”,这组字如何记?

  (2)4人一组,先讨论,再汇报,比一比,看哪组方法好,不一定按顺序。

  (3)学生当小老师,告诉大家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

  A.“宫殿”的“宫”——我看到故宫就是一间一间的房子,宝盖是特殊的带角的屋子,两个“口”代表的是一间一间的房屋。

  B.安——宝盖可以代表屋子,屋子里有女人就会感到安全。

  C.堂——“堂”也是屋子的意思,宝盖是屋子,一个“口”表示的是正房,下面的“土”告诉我们这间屋子是用土制成的。

  D.华——上面的“化”是“华”的形声字,下面的“十”字是说我们中国是个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

  5、学习2个独体字

  独体字“首、世”如何记?

  (1)“首”是头的意思,“自”己的头。

  (2)“世”字可以这样记:草字头,小横连,最后一笔是竖折。

  6、学习1个包围结构的字

  教师出示“图”字,问:还有一个包围结构的字,哪一组愿意来学?

  “图”书馆是在一个很封闭的屋子里,“冬”天人们最喜欢去,看着书,在屋子里暖暖和和的。

  7、小结:

  我们这些小老师当得真不错,他们告诉我们好多好的记生字的办法,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我的方法比他的还好,那你就不妨用你自己的方法记。看谁能把这些字都记住,才是最棒的。

  8、复习巩固

  (1)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这些生字。

  (2)利用一些偏旁、部首组成要学的生字。

  (3)做小游戏,在小组里组字,巩固所学的生字。

  (三)总结

  《北京》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通过《我们的教室》和《三味书屋》的教学,学生对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段已有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在教学本课中类似的段落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本课叙述了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很大很美的城市。

  2.教材特点

  课文共有5个自然段。第1然段指出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第2、3、4自然段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内容来介绍北京的特色。第2自然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了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这是北京的象征。第3自然段介绍了北京的街道和立交桥。这是北京的市容,反映了北京近年来的建设成就。第4自然段简单介绍了北京的名胜古迹和公园。第5自然段是对全文的,抒发了作者赞美和热爱北京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23个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抄写课文中带顿号的句子,认识顿号。

  3.能按方位顺序具体介绍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

  4.能正确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5.了解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初步培养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课文第2自然段按方位东、西、南、北、中具体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是阅读训练的重点。

  2.第3自然段的理解及指导背诵。

  教学难点:1.本课中有些词语要借助课文插图进行理解。

  2.本课生字较多,有些句子较长,要注意朗读指导,读好长句子。

  四、教学准备

  投影片、天安门挂图、小黑板、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借助课文插图理解新词。

  2.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第1、2自然段,并能按方位顺序说说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打出北京天安门的投影。

  (2)你能说说这是什么地方吗?

  (3)指名说,你还知道北京有那些美丽的景观?

  (4)我国的首都北京有这么多美丽的景观,我们今天要学习24课,(揭题)我们要跟随课文一起去看看美丽的北京城。

  2.听课文录音,学生划生字新词,并标好自然段序号。

  3.学生自学。

  读课文,记字形,想词义,主要内容。

  4.检查自学情况。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导书写:垂、颖。

  (3)借助课文插图理解词语。如:汉白玉、华表、立交桥……

  (4)指名分段朗读,指导长句中的停顿。(长句中的停顿打“/”)

  5.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读准多音字“都”。

  (2)理解“首都”。(中央、国务院所在地,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6.学习第2自然段。

  (1)回顾学法。(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段:①划出方位词,看看写了那几个方位。②看看每个方位各写了什么。)

  (2)默读课文划出方位词。指名回答,师生订正。

  (3)理清本段内容。

  ①尝试作业。(板书出现,学生做在课堂作业本上。)反馈。

  ②看投影说说广场周围有哪些建筑物。

  (4)读课文看图(或投影)欣赏各建筑物。

  ①读1一5句。

  a.从插图上指出:天安门城楼、金水河、汉白玉石桥、汉白玉华表。

  b.你能看插图有顺序他说说天安门城楼吗?

  c.打出“天安门城楼”的投影,体会它的.庄严和美丽。

  d.齐读写天安门城楼的句子,体会庄严和美丽。

  ②读6、7句,打出“人民大会堂”的投影,说说自己的感觉。

  ③读8、9句,打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投影,教师简要介绍。

  ④打出投影,指名比较具体地说说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

  (5)齐读第二自然段,:本段按方位顺序具体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及其周围的建筑物。

  7.作业。

  (1)抄写词语。

  (2)划出方位词,(《作业本》第5题)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3、4、5自然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第3自然段。

  2.摘录课文中带顿号的句子,认识顿号。

  3.激发学生热爱首都北京,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巩固。

  (1)抽读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

  (3)按课文内容填空。(完成《作业本》第6题)

  2.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注意正音和指导长句中的停顿。

  (2)质疑。(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如:绿树成荫、川流不息等。)

  (3)利用投影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①读第1句。理解:这一句讲了北京的什么?“许多”一词说明北京什么很多?你能把这一句话改成用两句话来说吗,(“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大街”和“北京有许多造型新颖的立交桥”)再读这一句进行体会理解。

  ②打出北京市大街的投影片。说说大街是怎样的?(引导: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

  ③打出立交桥的投影片。a.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什么地方有什么。(立交桥四周有……,立交桥上……)b.谁还能说说立交桥有什么作用?(对便利交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c.齐读课文4、5句。

  (4)小黑板出示课堂作业。(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理清句子间的关系。)

  课文第1句总的介绍了北京的()和(),第2句具体写了(),第3、4句具体写了()。

  (5)背诵指导。

  ①看投影读句子,记住第1句讲什么,第2句讲什么,第3、4句讲什么。

  ②看投影,背诵有关句子。

  ③看投影试背。

  3.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齐读课文,注意长句中的停顿。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想想第2句和第1句间是什么关系?(第2句是对第1句的补充说明或举例说明。)

  (3)课文说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和“公园”,那么第2句中哪些是“名胜古迹”?哪些是“公园”?

  (4)借助投影或有关图片,简单介绍“名胜古迹”和“公园”。激发学生想去北京看看的欲望。

  (5)再读这个自然段,划出课文中带顿号的句子,说说顿号的用法。(表示并列词语间的停顿。)摘录句子。

  4.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通过课文的学习,你觉得北京什么地方很美?

  (2)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3)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读出心中爱首都北京的感情。也可配音乐增强感染力。)

  5.作业。

  完成《作业本》第3、4题。

  《北京》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1、聆听民族管弦乐《童真》、《水牛儿》。

  2、表演《打花巴掌》

  3、为《打花巴掌》创编多种内容的的歌词。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童真》、《水牛儿》,感受北京儿歌的情绪和风格。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打花巴掌》。能拍出多种花样。

  3、结合歌曲《打花巴掌》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和欣赏,感受北京儿歌的情绪和风格。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打花巴掌》。结合歌曲《打花巴掌》创编歌词。

  教学难点:歌曲《打花巴掌》唱念结合,节奏的准确,读拍时的强弱关系。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聆听《童真》、《水牛儿》,感受北京儿歌的情绪和风格。

  2、能听着音乐哼唱《水牛儿》。并表演。

  教学重点:感受北京儿歌的情绪和风格。能随音乐表演《水牛儿》。

  教学难点:表演与音乐的协调一致。

  教学过程:

  一、聆听《童真》

  1、引入:雨过天晴,一群孩子呼唤着水牛“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你们看他们来了。

  2、师介绍老北京的儿歌〈水牛〉、《狼来了》

  生随着老师学一学儿歌“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狼来了,虎来了,老和尚背着鼓来了”

  3、欣赏《童真》

  (1)初听:播放乐曲

  (2)复听:音乐表现了什么情景?什么情绪?

  :开始表现水牛,中间表现妈妈抱着婴儿一边唱着“狼来了……”的催眠曲小宝宝在妈妈的摇篮里做着梦。最后情绪高涨,好像孩子长大对童年美好的回忆。

  优美——欢快——优美

  二、欣赏《水牛儿》

  1、介绍水牛:蜗牛,喜欢潮湿,寿命十年左右,有角,爬得很慢,经常形容人动作很慢。

  2、初听:生随音乐轻声哼唱,自由地拍手。

  3、复听:感受体验北京地方风格。

  4、听唱法学习

  5、指导学生表演

  提示:表演时动作要与音乐协调一致,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水牛儿》,能独立和者和大家一起演唱。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打花巴掌》。能拍出多种花样。

  教学重点:

  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打花巴掌》。能拍出多种花样。

  教学难点:

  1、读准、拍准《打花巴掌》的节奏:XXXXX|XXX|XXXX|XXX||

  2手脚协调拍花样。歌词的记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水牛儿》

  二、学习歌曲《打花巴掌》

  1、引入:刚才我们唱了一首北京儿歌,下边在学习一首北京儿歌

  2、初听范唱(两遍)

  3、领读歌词:

  先慢速,再回原速,注意节奏的准确,分段读。

  XXXXX|XXX|

  打花巴掌的.一月一

  XXXX|XXX||

  我们从小爱学习

  4、听唱法学习歌曲:

  (1)录音或者范唱

  (2)听唱

  (3)重点指导不准之处

  三、布置作业:

  试着根据歌曲自己编歌词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打花巴掌》,能拍出多种花样。

  2、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

  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打花巴掌》,能拍出多种花样。创编出五、六、七、八、九的歌词。

  教学难点:

  1、手脚协调拍花样。2、编出合辙押韵的歌词。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歌表演《水牛儿》

  三、复习歌曲《打花巴掌》

  1、播放录音

  2、指导学生以轻松愉快的情绪表演

  四、创编歌词

  1、引导学生说一说有意义的事情。

  如:你最喜欢什么?一年有几个月?

  2、引导学生编歌词

  提示:结合生活、结合你了解的知识。

  例如:打花巴掌的,五月五,

  我们从小不怕苦。

  能吃苦。

  打花巴掌的,六月六

  一粒粮食不能丢

  打花巴掌的,七月七

  我们长大开飞机

  打花巴掌的,八月八

  我们争得大红花

  我们喜欢吹喇叭

  打花巴掌的,九月九。

  我到河边走一走

  五、布置作业

  1、必做:和妈妈一起做打花巴掌的游戏。

  2、兴趣:让家长帮助编出更好的歌词。

  《北京》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也是世界历史文化的名城和古都之一。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介绍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北京是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2)北京交通方便,有名胜古迹和公园。(3)我们爱首都。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教学理念: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知道,北京不仅是首都,而且是一座世界文明的文化古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北京的思想感情。2008年奥运会将在这里举行,这也是我们国人的骄傲。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城、史”等六个字,学写“北、京”等9个字,并能积累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说话。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北京是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了解北京主要的雄伟建筑及著名的风景名胜,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激发学生热爱北京的感情。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天安门”的教学挂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吗?(天安门)你们了解北京这座城市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座美丽的城市—北京。 (板书课题,学生跟着老师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自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每个字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做个记号.

  2、小组合作读。

  师:合作读的过程中,互相纠正读错的字音。想: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并标出自然段。

  师: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北京是座美丽的城市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回答问题老师很满意。课文写了几自然段?

  生:五个自然段。

  师:回答得很准确,每自然段的开头都空两个格,这样来区分自然段的。

  过渡:下面,我们来逐段学习课文。

  3、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生:读。 生: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座美丽的城市。

  过渡: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有很多古老的建筑,天安门就是其中的一个,你们想知道天安门是什么样子吗?

  生:想。

  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自由读课文,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生:天安门的位置,在北京城的中央。 生:天安门前面是宽阔的广场

  师:从哪句话看出来天安门漂亮的? 生:红色的墙,黄色的瓦,又庄严,又美丽

  师:你喜欢哪一句话?读给大家听。 生:读。

  师:读。知道朗读。

  (3)总结学法,合作学习三、四自然段。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学习一、二自然段时是怎么学的? 生:读课文,思考课文都写了什么,选择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师:我们就按这样的学习方法,小组学习三、四自然段。

  出示小组学习提纲:

  1 读课文,三、四自然段都写了些什么? 2 请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其他同学听。

  小组学习。

  小组汇报:

  生:第三自然段写了马路又宽又长。 生:我喜欢:各种车辆在桥上来来往往,像流水一样,日夜不断。

  。。。。。。

  师:你知道“许多”“数不清”的意思吗?你能用它说句话吗?

  生:许多说明北京的古代建筑多,风景优美的公园多。

  生:数不清说明北京的高楼大厦多

  师:你们喜欢北京吗?

  生:喜欢。

  (4)学习第五自然段。

  生:齐读课文。

  师:是啊,北京多美啊!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生:长大了,我要去北京,亲自参加升旗仪式。

  4、小结。 北京是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每年都接待很多的外国游客,也是世人向往的地方,2008年奥运会在那里举行,是北京人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5、课外作业。 搜集北京的名胜古迹及建筑的图片,下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课前练习:

  读一读 :绿树成荫 川流不息 名胜古迹 风景优美 高楼大厦 鲜花盛开

  二、交流收集的图片。

  1、同桌之间交流,自己收集的是北京的什么地方,美在哪里。

  2、全班交流。每组推荐一名好的同学在全班汇报。

  三、写字练习(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写字教学)。

  1、在黑板田字格中,教师范写“北”,让学生观察笔顺,书空后,在练习本上写。

  2、仔细观察课本田字格中的范字后,讨论其余8个字应该怎么写。

  3、指几名学生说说这几个字应怎样书写,书空笔顺。说说写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这些字才回写得好看。

  4、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四、课外作业。 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北京》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北京的位置、范围,并对北京的地理位置作出评价。

  2、利用资料分析说出北京的城市职能。

  3、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建设的成就。

  4、通过学习北京祝福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的城市职能。

  教学难点:

  北京城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

  课时:1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课型:新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多媒体播放歌曲《北京欢迎你》,在歌声中把同学们引入新课。

  二、学生自主预习

  教师给出本节学习目标,学生阅读教材自主预习,可以组内互相讲解。

  措施: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在预习时,把重点的基础知识点理解并记住。

  三、学生分组上黑板

  每组按老师分派的任务在黑板上写出来,组内讨论,各个过关,组内完成的可以去其他组学习讨论。同时组内分工,明确各自上台展示的内容。

  四、分组展示

  全班同学集中在黑板前,各小组轮流上台分析讲解本组的学习内容,并指出容易出错或容易混淆的地方。

  第一小组:政治文化中心

  1、北京位于的北部边缘,背靠群山,面向。

  2、北京的'经纬位置大致是;北京的地势,

  属气候。

  3、北京是新中国的,是全国的、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

  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4、举例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

  措施:以上内容板书在小黑板上,由第一小组不同组员上台讲解,在讲解第2题时,利用多媒体图片展示,从图上把知识点落实到位。讲完第3题后,教师应追问:北京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有什么有优点?第4题可以让学生通过书本的图片文字说明后,再举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实例。以把课堂气氛推向一个小高潮。

  第二组:历史悠久的古城

  1、列举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

  2、北京的名胜古迹中,

  、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措施:第1题学生通过所学历史知识或上网查阅资料,对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做简洁的介绍。预见:这里可能会要让几个同学相互补充才能完整。第2题后教师追问:谁知道这些名胜的历史价值?学生通过多媒体图片辅助展示,一人说一处,简洁的话语即可。教师再次追问:对这些名胜我们该如何来保护又很好地开发利用其价值?通过追问突破本节的难点。

  第三组:建设现代化大都市

  1、北京现代城市建设的成就。

  2、北京现代新的地标建筑。

  措施:第1题学生通过多媒体图片资料的展示,从三个方面说明。教师追问:有没有去过北京的同学,上台谈谈对北京城市的印象。第2题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给学生,并让学生即兴上台做简单的分析说明。

  第四组:总结提升

  1、xx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说明北京是我国的()

  a、文化中心b、国际交往中心c、交通中心d、政治中心

  2、下列关于北京的发展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是个文化古城,历史遗留建筑很多,严重阻碍了北京的发展,应该坚决拆除。

  b、今天的北京城区一改过去的旧面貌,历史对北京的今天毫无影响

  c、为加快北京的发展速度,应加大工业发展的力度

  d、在北京的建设和发展中,应在注意保持旧城格局和原有风貌的同时修建现代建筑

  措施:让学生在讲清答案的同时,能分析其原因。尤其是第2题,讲完后教师应追问:abc答案分别错在哪里?

  第五组:国庆60周年在即,请为祖国北京送上你的一句衷心的祝福。

  措施:通过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在此把课堂气氛推向最高潮。

  五、当场检测

  1、北京是我国的、中心,也是国际交往中心。

  2、北京的经纬度分别是。

  3、北京的名胜古迹有

  4、北京现代新的地标建筑有、、国家大剧院和央视大楼。

  措施:老师读题,学生只写答案,对桌互相改,错二个以上的把名字交给老师,下节课前过关。同学们上台纠错提醒:指出刚才有哪些容易出错的字或知识点,并把正确的板书到黑板上。

  《北京》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3、能用“绿树成阴、鲜花盛开、风景优美、名胜古迹、高楼大厦、川流不息”中的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4、感受北京的美,热爱祖国的首都。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背诵课文第3、4段。

  2、难点:用课后练习里6个词语中的几个词语说两三句话。

  课前准备: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北京吧!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第26课《北京》。齐读课题。

  2、到过北京的同学在北京的哪些地方玩过?

  3、北京多美呀!没去过的小朋友不用着急,现在我们马上出发去北京游玩。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

  1、教师范读,出示课件。学生看、听。

  2、听教师读课文后,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三、学生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借助汉语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完后画出课文中的生字。

  2、检查自读情况。

  3、指名朗读课文。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看图。

  (1)课文有几幅图,图上画的分别是什么?

  (2)课文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读后知道了什么?

  3、放第二段录音,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4、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

  (1)读完这一段,你又知道了北京的什么?

  (2)出示课件,让学生结合画面和上下文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两个词语的意思。利用课建立节“川流不息”的意思。

  (3)朗读。

  5、学生自由读第四段,出示课件。

  (1)这一段又给我们介绍了北京的哪些地方?这些地方美吗?

  (2)结合课件理解“风景优美、高楼大厦、名胜古迹”等词的意思。

  (3)指导学生带着喜爱、赞美的感情朗读这一段。

  6、分组读二、三、四自然段。

  讨论:你爱北京吗?为什么?

  7、提问引读第五自然段。

  (1)哪儿美?爱什么?

  (2)这一段集中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8、齐读第五段,读出热爱北京的语气。

  五、指导背诵

  1、怀着热爱、赞美的感情,朗读全文。

  2、北京真美!我们都爱她。让北京美丽的景色留在我们记忆里,好不好。

  (1)指名读三、四自然段。

  (2)教师引背。

  (3)同桌互相背。

  (4)齐背。

  (5)闭上眼睛,想着北京的美景背诵。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检查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识记字形,指导写字

  三、课堂练习,说说写写

  1、课后练习第2题。

  2、用课后练习第3题的6个词语说两三句话。

  3、自由扩展。用课后练习第3题的6个词语说话。(同桌说、老师说、指名说)

  4、抄写课后练习第4题的句子。

  《北京》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产生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水平运动的产生及受力状况。在学习大气运动基本原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判读原理图和示意图的能力,训练学生绘制简单原理示意图的基本技能。在明确大气运动基本原理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

  教学建议

  关于读图能力培养和课后活动的教学分析

  教材中“一月海平面(世界局部地区)的等压线和风向图”是训练学生阅读地图的基本技能,也是训练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密切联系的很好途径,教师不能忽视这一教育功能,应该充分利用此图达到训练的目的,另外本课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能够使学生更加了解大气运动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部分,因此也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不能放任学生自由阅读,潦草而过。

  关于风的形成和风的方向的教学分析

  关于风的形成是本课重点的知识内容,而风向的确定则是本课的难点知识,确定风向的关键是明确几种力的关系,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这种力在气压场中如何绘制应该使学生明确,无论等压线的表现形式如何,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与等压线垂直并由高压指向低压。空气一旦运动起来,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地转偏向力只影响空气运动的方向而不影响空气运动的速度,当这两个力达到平衡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如果在北半球,背风而立低压在左,高压在右,这个运动的过程,教材中用一幅图像加以表示。这种风向只会出现在高空大气中,而近地面的风,还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摩擦力既改变力的方向,又会对风速产生一定影响,当三力达到平衡时,风向与等压线斜交,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篇。三力平衡的过程比较复杂,不必让学生了解,学生只要知道结论即可。

  关于大气的水平运动的教学建议

  关于“大气的水平运动”这部分内容,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引导学生判读教材提供的图像“水平气压梯度力”示意图,明确绘制水平气压梯度力应该注意的问题:水平气压梯度力总是与等压线相垂直并由高压指向低压。当空气开始运动后,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如果只受到两个力的影响,二力平衡风向如何表示,这部分内容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图像资料,如能够提供学生动画演示有助于学生理解地转偏向力如何逐步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最终达到二力平衡,使风向达到稳定。在近地面的风除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外,还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三力平衡的'过程比较复杂,不需要学生了解,但三力达到平衡后的风向应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图像资料加以了解,学生了解了平直等压线中风向的绘制方法后,可以结合教材提供的“一月海平面(世界局部地区)的等压线和风向”示意图,引导学生学会绘制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等压线呈闭合状态时的风向,并能够总结出风向偏转的规律。本节课教学注意指导学生绘制示意图的方法,训练学生绘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关于热力环流的教学分析

  这部分内容教材配置了一幅图像,说明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分析图像时应特别注意a、b、c三地受热不同,出现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不同运动,由于这种运动导致高低空空气密度不同,因而使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高低的不同,如果不是在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不具可比性;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出现差异,就会产生空气的水平运动,这就是风。

  关于热力环流的教学建议

  本节课以讲授法为主,但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注意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在引言部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总结学过的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的特点,由各纬度冷热不均引导学生分析大气的运动特点。在学生明确了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后,运用教材提供的热力环流示意图逐步分析冷热不均首先引起大气的垂直运动,由于垂直运动导致不同高度大气密度不同,使得在同一水平面上的不同地区出现气压差异从而引起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了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在实际生活中是存在的,教材提供了一段阅读材料,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段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在城市与郊区会出现热力环流现象,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感受到大气运动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示例

  【教学重点】①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②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资料库

  【教学过程】

  (引课)地球表面各纬度获太阳辐射多少有何不同?总结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学生阅读教材“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示意图思考)空气受冷热不同,其运动有何不同?→受热地区空气上升运动,受冷地区空气下沉运动。大气垂直运动的结果是什么?→导致大气密度发生变化,在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高低不同→空气水平运动,从而形成环流。分析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说明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热力环流现象。

  (板书)一、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学生阅读教材“水平气压梯度力”示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此图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含义以及绘制的方法。并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板书)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风的方向

  (学生阅读教材关于“二力平衡的风向”示意图或教师展示二力平衡的动画过程)教师讲解二力达到平衡的过程中,风向如何偏转,当二力平衡时,风向的特点,并向学生说明,在实际的大气运动中,这种风向只在高空,不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而在近地面,必须考虑摩擦力的影响,因此风向是在三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达到平衡后才可能稳定。

  (学生阅读教材中“一月海平面的等压线和风向”图)教师指导学生绘制闭合等压线中三力平衡时的风向,并引导学生总结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空气运动的规律。

  【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其中涉及一些物理知识,因此教师的讲授较为重要,虽然本课教师的讲授较为突出,但学生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并借助计算机动画演示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另外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及相关图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使问题,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并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板书设计】

  第三节大气的运动

  一、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风的方向

  《北京》教案 篇8

  【内容简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采用记叙与说明相结合的方法,介绍了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的图案和象征意义,以及会徽面世后,得到了全世界的肯定和赞扬。

  【设计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充分读书、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和交流,让学生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有所了解的同时,感受灿烂的中华文明,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目标】

  1.从“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体会灿烂的中华文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熟读课文,了解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图案及其象征意义。

  3.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掌握本课中由会写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什么样的,以及它的象征意义。

  难点:从“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感受灿烂的中华文明。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及多媒体课件、前几届奥运会会徽图案及有关奥运会的资料、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奥运,导入新课

  1.出示奥运会五环图。你们见过这个图案吗?在什么地方见过?

  2.简介奥运会,议一议奥运会旗帜上五环图案的象征意义。

  3.展示以往的奥运会会徽。(结合语文百花园四中“我的'采集本”的内容。)

  4.今天,我们来学习《舞动的北京》,你一定能从课文中了解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及其象征意义,并为灿烂的中华文明感到骄傲和自豪。

  5.板书课题。有激情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识记生字,学习新词

  1.默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自由识记。

  2.同桌合作,互正字音,交流识记字形的方法。

  3.找出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读一读,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想想词语的意思,不太理解的词做个记号。

  4.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①借助字词卡,多种形式认读。

  ②把难读难记的字找出来,交流识记办法,比比谁的办法妙。

  5.把生字带入课文再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四、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学生学好“攒、徽、讯、韵”等字。

  五、再读课文

  认真朗读课文,在自己弄不明白的地方作记号,准备和同学们一起交流探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这节课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第1、2自然段。

  ①你从这两个自然中知道了什么?

  ②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人们心情的“激动而急切”?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会徽揭晓仪式的隆重?(结合插图一。)

  2.默读第3自然段。

  ①画出表示会徽图案和象征意义的句子读一读,同桌交流。

  ②看图说说会徽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取名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③讨论:你认为这枚会徽设计得怎样?你是怎样体会到的?(结合插图二。)

  ④自由读,指名读,边读边想象会徽的样子。

  3.默读(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自然段。

  ①“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面世后,产生了怎样的反响?

  ②四人小组讨论:为什么说“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体现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什么说这个会徽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③完成课后第3题。

  三、再读课文,积累词句,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1.自由朗读,把你喜欢的词句画出来,课后抄到采集本上。

  2.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交流:课文是采用什么顺序介绍会徽的图案的?(总——分——总)

  3.默读第4自然段,体会“先概括后具体”的表述方式。

  四、拓展延伸

  1.谈谈你学了这一课后的收获。

  2.与同学交流你对奥运会及奥运会会徽的了解。

  3.用“总——分——总”的表述方法写一段话,介绍你熟悉的一个事物。

  《北京》教案 篇9

  一、教学对象分析:

  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去过北京,但学生对北京的了解是比较全面的。孩子们能用自己的话介绍北京。本课中有许多好词和优美的句子,学生配以形象的图片,录象,文字介绍是很容易理解,但要指导孩子进行词语的积累。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丽和巨大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三、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

  自已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攻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五、教学策略与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分享资料,导入新课;

  1、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哪里举行呀?

  2、学伴分享资料:与学习伙伴分享课前收集的关于北京图片和文字资料,说说自己对北京的印象。

  3、板书课题,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

  二、初读感悟

  1、小组练读课文。在读中把没见过的词语画出来。在小组里练读新词,互相正音。

  2、课件“识字通”:进行组词练习,巩固字形。

  3、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并检查学生的初读情况。

  三、朗读感悟:

  1、我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一、五段都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它到底美在哪里?小声自已读课文,自已体会。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看看课文众哪几个方面讲了北京的美丽?

  3、利用网络进行自学探究:

  拓展阅读资料:关于北京的图片和文章。(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方面,通过在网络中查找资料,理解课文中的词语,从而读懂课文内容。

  四、再读抒情。

  1、用自已喜爱的方式读,读出喜爱与赞美。

  2、展示读,选出自已读得好的,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评。

  第二课时

  一、朗读欣赏:

  1、从小就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北京是一本厚厚的线装书,书里有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有数百年来的帝王将相,有世世代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读到红墙、黄瓦,读到京剧、茶馆,读到胡同、四合院。北京是一幅多彩的油画,从这幅画上,我们能读到高耸的大厦,闪烁的霓虹灯,彩虹似的立交桥,许许多多的建设成就。古老的北京,在不停地书写着新的一页,不停地画着新的图画。今天我们就继续来欣赏北京的美。

  2、老师范读,学生欣赏后说说自已的感觉。

  3、学生读,老师欣赏。

  二、交流学习体会,感情背诵:

  1、学生选择自已喜欢的部分朗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同学间互相补充,重点理解“绿树成阴、鲜花盛开”等词语,并进行词语积累。

  3、练习背诵自己认为写得优美的文段。

  4、表演背诵,同学评议。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认读课后的四字词语。

  2、观察课件的范写,发现书写中的要点和难点。

  3、点拨,范写,学生描红,互相评议。

  四、拓展阅读,打写创作:

  网上收集介绍北京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某一专题(如奥运、古今北京等),进行资料处理,制作北京专题ppt,进行评议。

  六、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分析:

  课时

  媒体类型

  作用

  第一课时

  校园网bbs

  资料分享,了解北京

  课题网站:“识字通”

  打写组词,巩固字词

  课题网站:“资料城”(与课文相关的内容)

  理解探究,赏析词句

  第二课时

  录像:介绍北京

  引入学习,激发兴趣

  互联网

  收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校园网bbs

  制作专题ppt

  七、教学流程图:

  《北京》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北京的热爱。

  教学方法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法、质疑问难。

  教师教具、学生学具准备:

  CAI课件、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北京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北京行政图。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城市的地图吗?

  3.师:是的,今天老师就要带同学们到北京去旅游一番。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让我们把课本打开,翻到第45页,同学们试着把课文读一遍,并画出生字。

  2.师:读生字的字音,再将生字连成词读一读。(课件出示词语。)

  3.请小老师带大家读词语,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4.全体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理解新知,指导朗读

  1.再读课文

  (1)师:同学们,你们的词语读得可真不错,你们能把课文也读好吗?

  (2)师:请一位同学来试一试,老师给他配上音乐。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想:北京的哪儿最吸引你?你最想去北京的什么地方旅游?

  (3)师:说说看,他读得怎么样?

  (总结:读书要声音响亮、有感情、字音要读得准、注意停顿。)

  2.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师:现在你们最想去哪儿看看?

  (1)教学第二自然段。

  生:我想去北京的中心看看。

  (点击课件,展示天安门以及天安门广场画面和第二自然段文字。)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让我们看看课文中是怎么说的。(教师范读第二自然段。)

  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理解中央庄严矗立等词的意思。

  小组选出代表配乐比赛朗读第二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2)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师:好,刚才是老师带领大家去参观天安门和天安门广场的,这一次,老师让大家自己去看看北京的马路。

  课件出示北京马路和立交桥画面以及第三自然段文字。

  师: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再读读文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点击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说说从画面看到了什么。2.读读这一自然段。3.说说读懂了什么。4.问问不懂的问题。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自学讨论。

  分小组汇报自学的四个要求。

  理解绿树成阴川流不息 等词的意思。

  分男、女生比赛朗读第三自然段,评出最佳朗读奖。

  (3)教学第三自然段,拓展知识。

  生:我还想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集体朗读第四自然段。用有还有到处到处说话。

  点击课件,播放北京各种名胜古迹、公园、高楼大厦画面,让学生感受北京的美。

  自由组合,互相讨论看到了什么,以某个景点为例,续编一个自然段。

  当回小导游:分小组选代表上讲台演讲续编的内容,教师点击课件,配上相应的图画。游客 有问题,也可以向导游提问。

  评出最佳导游奖和最佳小组合作奖。

  四、课外延伸

  师: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把你收集来的关于北京资料告诉大家。

  师:此刻,你最想对北京说什么?

  总结:北京,首都,值得我们每个中国人骄傲!

  《北京》教案 篇1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学生回忆刚刚过去的寒假里度过的节日——春节。从而引出老北京的春节,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单了解作者——老舍

  『设计意图』: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

  (二)检查预习

  1、出示生字旬熬蒜醋饺翡拌榛栗筝鞭麦寺逛

  (1)指名读,评议

  (2)学生找出自己易错的字

  (3)老师强调“熬”字,并用白板演示“熬”的笔顺

  2、出示词语轻声:饺子榛子栗子风筝规矩掺和红火儿化:杂拌儿零七八碎儿玩意儿多音:万象更新正月间断分外(1)自己读(2)指名读,并评议(3)强调“间断”的“间”读四声

  『设计意图』:词语是文本构建的基础,词语教学变得精彩,为阅读教学的创新与精彩夯实基础。

  (三)初读课文,理清顺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1、“照老北京的规矩”,作者在文中依次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的日子。

  2、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找一找,画一画依次有哪些重要的日子,帮助学生感知课文的叙述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为学生理解课文做好准备。

  (四)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师: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带着要求再大声朗读课文精读要求:1、标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抓住关键词语或句子反复朗读,理解感悟,并在书的空白处做批注。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交流预设:

  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1)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农业展览会”是说粥里的各种豆、米、干干过非常多,多得好像聚在一起开展览会。(课件演示,腊八粥的图片)

  (2)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两个词,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除夕。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

  (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

  (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

  (3)理解“守岁”:一重意思,年长的人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二重意思,年轻的人守岁,则是为了父母延寿。

  (4)把自己的感受融入课文,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5)创设情境:播放歌曲《春节序曲加放爆竹声》,听着这喜庆的乐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场景?

  (6)花样读:I除夕是普天同庆的快乐,大声读,出示: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II除夕是通宵达旦的热闹,大声读,出示: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III除夕是通宵达旦的热闹,大声读,出示: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

  (1)与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

  (2)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子们则爱逛庙会,还有很多人参加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总之,每个人都没闲着,或者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可谓轻松自在。

  元宵。主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

  (1)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

  (2)谈谈自己的体会。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抓住四个“有的”,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运用“有的”说一句话

  (3)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出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这句话,让学生体会并感情朗读。抓住“又”,和前边的课文相联系。设计意图:“默读——思考——讨论——交流——朗读”这一阅读过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北京春节的喜庆、热闹、祥和的气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默读、朗读,多次与文本交流,培养学生默读、朗读能力,对课文内容更加熟悉。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学生之间的读书交流,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之间的评价已经不单纯去评价别人读书的好坏,而是伴随着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和感悟来进行评价,把评价与交流阅读体会结合起来。

  (五)联系实际,深化感受

  师:过年最高兴的就是小朋友们,在过年的时候你觉得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呢。『设计意图』: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

  (六)作业设置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所过的春节,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自己的感受或希望。

  『设计意图』:作业与生活紧密联系,把书本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延伸了课堂

  《北京》教案 篇12

  北京的教案

  一、教材分析

  随着中华民族的日益繁荣,我们在世界的地位也越来越高,而北京无疑也聚焦了越来越多的眼神。古老的北京是一本厚厚的线装书。书里有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有百年的帝王将相。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读到红墙、黄瓦,读到京剧、茶馆,读到胡同、四合院。现代的北京是一幅多彩的油画,画里盛开着鲜花。从这幅画上,我们能读到高耸的大厦,闪烁的霓虹灯,彩虹似的立交桥,许许多多的建设成就。

  古老的北京,在不停地书写着新的一页,不停地画着新的图画。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真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三、教学重点

  1、使学生体会到北京的新变化,并引发学生对北京兴趣。

  2、识字写字

  四、教学难点

  体会现代气息浓郁的北京同样是座文化古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含。

  五、教学准备

  1、申奥宣传片(使学生可一见了然感受到北京的现代气息)

  2、学生及老师搜集的关于北京的图片和资料

  3、字卡、 词卡

  六、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利用语言文字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热爱祖国、同时会认13个字。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能结合资料及语言文字感受北京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三、教学重点

  1、使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北京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2、会认13个生字。

  四、教学难点

  能在朗读中产生对北京的热爱和向往之情,体会到北京的美丽和可爱。

  五、教学准备

  1、申奥录像片(展示现代北京的美丽),及描写北京的资料、图片。

  2、识字卡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首都,这里是各国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我们国家的首都在哪里呀?(北京)你们去过北京吗?相信没去过北京的同学也会从电视或报纸上见过北京。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美丽,板书)齐读课文第一段。

  (二)读词识字

  1、谁认识这些生字,能说说是怎么记住的吗?

  2、找同学领读

  3、开火车读

  4、全班读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这么美丽的北京,你一定迫不及待的想去看看吧!那就打开书46页,先自己去游览一番。(学生自由朗读)

  2、那你都知道北京有哪些美丽的景物,它们有美在哪里?根据学生的回答,师介板书总结

  古老 名胜古迹

  美丽{ 建筑

  现代 { 绿化

  交通

  (1)其中,针对课文中介绍的.天安门、广场、交通,讲同学们结合手中的资料及图片谈,并互相补充

  (2)对北京的名胜古迹也请同学们例举,并以图片形式展示,以体会现代北京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3)针对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解答。

  (庄严、矗立、;绿树成荫、川流不息)

  (三)指导朗读

  1、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一部分,去把它读一读。

  2、每段通过竞争,选出读得最好得展示给全班。

  3、全班一起朗读,读出北京的美丽,读出我们的自豪,读出热爱伟大祖国的语气。

  (四)丰富知识

  1、这节课你们学得很棒,那老师就奖励你们,带你们去欣赏北京的美景,但有个条件,你要认真看,看看北京有什么新变化,好吗?(播放申奥宣传片)

  2、同学们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谈谈“北京的新变化”。

  (五)结束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复习巩固生字、词语,学习书写生字。

  二、教学目标

  1、会写10个生字,能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写字

  四、教学准备

  小黑板、字卡、词卡

  五、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

  (二)复习巩固生字、词语

  1、出示生字卡,认读。

  2、将课后“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读一读。

  (三)学习写字

  1、出示10个要写的字,认读、组词

  2、本课要写的字,包含了独体、上下、左右,全包围四种结构。指导写字要注意巩固字形、提示,繁写易错的笔画和不容易写好的字。如:

  同偏旁的字:坛、城、国、图。

  突出主笔的字:夹、市(长横),旁(秃字盖),城(斜钩)。

  3、重点讲解

  城:斜钩要有点弯度,就象一把弓。

  《北京》教案 篇1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二、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背诵自已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攻巨大变化,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哪里举行呀?

  2、说说自已在电视上看到的北京,请去过北京的同学说说自已印象中的北京。

  3、现在,我们就去看一看课文是怎么描写北京的。板书课题,学生跟着写。

  二、初读感悟

  1、小组练读课文。请小组同学自已安排读的方式,可以齐读、个别读,也可以分段读。在读中把没见过的词语画出来。在小组里练读新词,互相正音。(小组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分工意识,也能检验帮助学生的自学成果)

  2、出示含生字的词语,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已认识哪些词语,领大家读一读。

  3、教师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的认读情况。

  4、各小组轮流读课文,看谁读得正确流利,可以小组齐读,也可以派代表上讲台朗读。读后进行评议。

  5、说说自已读懂了什么。

  三、朗读感悟:

  1、我国的首都在哪里?第一、五段都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城市,它到底美在哪里?小声自已读课文,自已体会。

  2、通过看图引导学生看看课文众哪几个方面讲了北京的美丽?

  3、再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自已又认识了哪些四字词语,结合图体会“绿树成阴、鲜花盛开、来来往往、川流不息”的意思,鼓励学生用自已知道的词语来形容它的美。

  4、说说自已知道的北京的高楼大厦、名胜古迹及公园。

  5、朗读感悟北京的美。(新课程倡导通过读不断感受课文,不要把教师的意愿、朗读方法强加与学生身上,让学生领悟课文的语言与情感)

  四、再读抒情。

  1、用自已喜爱的方式读,读出喜爱与赞美。

  2、展示读,选出自已读得好的,读给大家听,其他小朋友评

  第二课时

  一、朗读欣赏:

  1、从小就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还记得语文课上读过的“我爱北京,我爱天安门”,还记得一首歌里唱的`“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从北京传出来的声音,响遍神州大地。世界各国人民的眼睛,也越来越多地聚焦于北京。北京是一本厚厚的线装书,书里有周口店的北京猿人,有数百年来的帝王将相,有世世代代劳动人民伟大的创造。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读到红墙、黄瓦,读到京剧、茶馆,读到胡同、四合院。北京是一幅多彩的油画,画里盛开着鲜花,飘动着车流和人流,散发着浓郁的现代气息。从这幅画上,我们能读到高耸的大厦,闪烁的霓虹灯,彩虹似的立交桥,许许多多的建设成就。古老的北京,在不停地书写着新的一页,不停地画着新的图画。今天我们就继续来欣赏北京的美。板书课题:北京,学生跟着书写。

  2、老师范读,学生欣赏后说说自已的感觉。

  3、学生读,老师欣赏。

  二、感情背诵:

  1、学生选择自已喜欢的部分背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同桌互相背诵、交流。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认读课后的四字词语。

  2、认读要求会写的字,并用这十个词分别组词。

  3、说说可以用哪些方法记这些字。

  熟字加偏旁:优、阴、坛、城、图

  熟字减偏旁;央、交、旁

  编字谜:在大房子里过冬(图)

  形近字:巾——市

  找相同点:城和坛都有土字旁;国和图都有口字框。

  (通过识字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识字兴趣)

  4、练习书写;

  1)老师在黑板上范写“央”字,并让学生说明要注意的地方。

  2)请学生当小老师,范写交字,再评议

  3)其他生字由学生讨论该如何正确书写。,然后书空、描红、临写。

  四、实践活动:

  1、同学们将收集到的资料放在教室里展示。

  2、交流北京有哪些变化

  《北京》教案 篇14

  一、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核心

  师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与教师志同道合的参与者。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则给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带来障碍。教师真诚的微笑,在教学中价值千金。微笑意味着教师关爱学生,盼望得到学生的支持和配合。能给学生一种安全感、轻松感、愉快感、享受感。当学生质疑问难时,当学生答错问题时,我用微笑的神情,亲切的语言,给予恰到好处的鼓励和点拨,尽量缩小师生间感情上的距离,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战胜自己,闯过暂时的难关。

  下面是我上小语第三册《北京)一文时,学生自学第二自然段的部分片断实录。

  师:读了这段你们还有什么地方不懂?

  学生:庄严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许多同学都举起手)

  师:你多会提问题呀!大家都想帮助你,不过老师相信,你自己经过努力是会弄明白的。

  (教师出示天安门的`投影片,让他视察、感受后,说出对天安门的印象怎样?整个场面有一种什么气氛)

  学生:天安门很美丽,非常庄重、严肃。

  师:你能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在哪些场面上体会到了庄重、严肃的气氛?

  学生: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上,我感到天安门非常庄严。

  师:你多聪明啊!还有能超过他的同学吗?

  生:在国庆50周年的阅兵式上,解放军迈着矫健的步伐,好威武,中国人好了不起呀!那是多么庄严的场面啊!

  师:大家一学会,就知道用,真能干。我要把最高荣誉奖给这位既会提出问题,又会靠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的同学。是什么奖呢?我用手抚摸他那聪明的小脑袋。老师和同学也要向你学习,相信自己,要有自信心,和你一样会越来越聪明。

  以上片断实录给我们的启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处于平等、和谐的关系,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气氛会更宽松,也就会更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师生共同思考研究,在合作中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运用知识,让儿童创造性地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孩子的创新意识将进一步得到培养。

  二、构建立体信息交流网络是培养儿童创新意识的关键

课堂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的主渠道。应倡导师生之间的双向交往与同伴之间的多方面交往。我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课堂模式:师--个,师--班,个--班三种交流模式。努力创设各种交流交往方式,力求交往全面化,即类型,形式包含以下6种(如图1〕: 交往类型 师生交往 生生交往

  交往形式

  个体 师--个 个--个

  小组 师--组 组--组

  班级 师--班 个--班

  这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而充分的信息与人际交流,能促使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间接地作用于学生的认知成长。其中,同伴交往是课堂中人际交流的一种主要形式,能形成多种方向的信息流,这样,不仅解决问题的速度快,而且传送的信息多。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权威控制的单向信息交流所造成学生机械记忆的局面。从而充分发展了学生自主创新性的学习品质。

  例如:小语第三册(北京)。我首先让学生自学第三自然段后,再分组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请看课堂片断实录)

  生1:我们小组讨论的问题是第三自然段的第4句话: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这句话中的绿毯似的草坪可以换成绿色的草坪吗?

  生2:我认为是可以的。因为绿毯似的草坪也是讲草坪的颜色是绿色的。

  生3:我不同意她的看法。因为绿毯似的草坪 不但写出草坪是绿颜色的,还写出了草坪的形状像地毯一样。

  生4:我认为书上的句子写得很美。因为绿毯似的草坪让我感到草坪像毯子一样,用手去摸毛茸茸的,要是我躺在草坪上面,一定会软绵绵的。多么舒服、多么暖和啊!

  生5:读了书中的这句话,我体会到了北京市民是怎样常年绿化环境,美化家园的。北京真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啊!我多么想去北京游一游啊!

  师:讨论得棒极了!多么聪明的一群孩子,你们真会读书。你们不仅会提出问题,还善于用不同的观点解决问题,真是了不起!

  因此,教师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特点,把语文课上成生动活泼、情境变融、知情结合、思维活跃的课,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开发智力、发展思维、全面培养儿童创新意识的目的。

【《北京》教案】相关文章:

北京优秀教案02-25

认识北京教案01-08

《舞动的北京》教案12-22

有关北京的教案10-02

北京教案模板09-11

关于北京的教案09-11

有关北京教案01-01

故乡是北京教案02-20

北京小学教案02-27

北京教案范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