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李将军列传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将军列传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将军列传教案1
【学习目标】
1、感悟《史记》不仅写出了历史的真实,也富有文学的诗意;
2、探讨通过典型事例生动细节和个性化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艺术特色。
3、理解司马迁在李广身上寄寓的感情。
【学习过程】
一、走近李将军
《太史公自序》云:“勇于当敌,仁爱士卒,号令不烦,师徒向之,作《李将军列传》。”
作者司马迁以赞颂的激情、错综变化的笔法,多层次地描绘了李广传奇的、悲剧的一生,塑造出古代英雄的高大形象,卓立千古,彪炳万世。
二、唐人咏李广
1、塞下曲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军城早秋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3、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
5、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王维《老将行》
6、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维《滕王阁序》
三、课前热身操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1)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
(2)吏当广所失亡多()
(3)辄分其麾下()
(4)广讷口少言()
(5)以为李广老,数奇()
(6)意甚愠怒而就部(
(7)大将军使长史持糒醪遗广()
(8)遂引刀自刭()
(9)悛悛如鄙人()
(1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2、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再试找文中其他通假字。
(1)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同
(2)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同
(3)行十余里,广详死同
(4)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同
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词。
(1)广家世世受射
(2)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3)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4)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5)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6)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
(7)专以射为戏,竟死
(8)广数自请行
(9)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
(10)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
(11)南绝幕,遇前将军、
(12)使长史持糒醪遗广
(13)因问广、食其失道状
(14)遂引刀自刭
(15)其李将军之谓也
(16)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四、课堂进行时
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各部分内容)
(1)第一部分(从开始到“故弗从”)
(2)第二部分(从“后汉以马邑城诱单于”到“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3)第三部分(从“后二岁”到“当死,赎为庶人”)
(4)第四部分(从“太史公曰”到文末)
2、主人公形象(用三个八字句概括李广优点,并举例证明之)
3、课堂讨论
对李广的悲剧,历来有“李广数奇”之说,即认为这是他命中注定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4、深入理解
司马迁在李广身上寄寓了什么感情?作为一个史官,是否应该在写史过程中倾注情感;从本文可以看出司马迁什么修史精神?结合本文,联系《太史公自序》的相关内容,谈谈你对《史记》的认识。
李将军列传教案2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2、梳理李广的生平并能简要地概括。
3、根据自己的理解,评点李广的人生经历。
4、理解司马迁对李广的评价和他对传记人物评价的倾向。
教学重点:
1、概括李广的生平。
2、评点人物。
3、理解司马迁对李广的评价。
教学难点:
1、分析李广的命运悲剧。
2、司马迁对传记人物评价的倾向。
教学方法:
朗读、点拨、研习、探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语:
以大屏幕代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独臂将军去似飞,弯弓百步虏无遗”,这说的就是李将军。我们今天就一起欣赏李将军的风采。
二、概括李将军的生平
请学生回忆内容,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李广的人生经历。围绕他的人生经历中主要发生的事件概括。
教师提示:李广的一生都在做什么?抗击匈奴。用他的话说就是,“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整个人生都与抗击匈奴有关。曾经为抗击匈奴得到皇帝的赏识,也曾经因为抗击匈奴获罪,更是因为抗击匈奴被捉,最后也是因为抗击匈奴而自刭。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一生都在抗击匈奴的战场。
三、司马迁传记人物
司马迁为什么会给他立传,他在李广身上看到了什么?李广对于司马迁来讲,有什么传记价值?
请同学们思考作答。
预想:1、李广的卓越才干。文章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他在抗击匈奴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作战才能。
2、李广的正直品行。结尾评价里反复说他身正、诚恳、忠诚。
四、人物评点
司马迁如何展示人物风采的?
学生活动:安排学生自由组合评点人物的风采。提示先寻找有关人物风采的内容,然后运用评点法点评。
教师提示评点范例:
如: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通过文帝的感叹,可以看出李广的作战才能。“万户侯”就是对他的肯定。课本上第51页。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引用孔子的话,赞扬李广为人正派,以身作则。课本第56页。
卓越才能可以从骑射、机智、胆量三个方面评点。
正直品行可以从身正、廉洁、爱士三个方面评点。
五、人物命运悲剧
以上是李广的名将风采,但这样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将军为什么最后却引刀自刭?
学生依据内容思考。首先是自刭,面对刀笔之吏他自杀了,这就说明与他有关,表现了他的正直,有宁死不屈的气节。另外就是卫青的原因,他让李广去和别的'部队合并,而根据当时的情况就没有合并行军的条件;而在行军路上向导逃亡,最后延误了会师的时间。
归纳以上的原因,既有个人的,也有别人的,既有人为的也有客观的。如果我们纵观李广的生平,发现他的一生并不平坦。连写《滕王阁序》的王勃都对他有喟叹:“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而在这篇传记里文帝感叹他生不逢时;自己曾被活捉;也曾经被贬为平民;他能射杀老虎也能被老虎伤害;为抵挡单于请命不许;一生作战七十余次,在六十多岁的时候面对刀笔之吏。统观这些经历,我们会逐渐明白造成他命运悲剧的原因。
那李广命运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请同学们思考作答。
预想:1、朝廷不用。
“天子以为老”、“毋令当单于”、“令广并于右将军军”。朝廷不用的背后是对人不信任,迷信思想在作祟,用人唯亲的原因。
2、性格局限。
如他抗击匈奴,极具作战才能的他却被活捉?他能射杀老虎的时候能被老虎伤害?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他有个作战特点,他善骑射的特点是“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这个能反映出他的什么性格特点?自恃其能并且思想保守,甚至有些顽固。
后来明知卫青和公孙敖的关系,但还对大将军做出请求。不与大将军辞别;对大将军的问话不做解释。可以看出他讷口少言,不谙世故,性情冲动。
那么这两个原因,哪个是主要的?性格局限。其实刚才我们在梳理他一生经历的时候,就可以发现,大多数的不如意与自身有关。所以李广的命运悲剧也可以定性为性格悲剧。这与项羽类似,这种悲剧更让人显得悲叹惋惜。
六、司马迁的评价倾向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司马迁为李将军列传,既有对他卓越才能的赞赏,也有对他正直品行的颂扬,还有对他命运悲剧的同情。那么这三点哪个是最为重要的,是最被司马迁重视的?
是他的正直品行。依据一是他结尾对李广的评价,引用《论语》的话赞扬他的为人正直,直接评价“李将军恂恂如鄙人”,说他的“忠实心”,引用谚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赞扬他的为人。二是司马迁对多个传记人物的评价都注重的是他为人的品行。如评价孔子“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评价屈原“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等。三是只有肯定了传记人物的为人,才可以推崇他的才能,因为具有这样的为人的才能才可以发挥出社会效用,如果没有为人,只有才能,那样他对社会的作用是极其狭小的。也只有在肯定了为人之后,才会为他的悲剧命运产生同情和怜悯,借此感同身受地抒发心中的愤懑,而这也正暗合了“发愤著书”的传统。这在《报任安书》中提到的“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样就在肯定为人的同时,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愤懑。所以司马迁特别看重传记人物的为人。
所以我们不妨这样说:如果说《诗经》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诗,那屈原则用《离骚》告诉了我们什么是诗人,而司马迁则用《史记》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人。
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七、作业
解释“不虚美、不隐恶”这个观点,并用《李将军列传》来说明。
【李将军列传教案】相关文章:
《屈原列传》教案03-28
《将军和蜘蛛》教案10-12
《刺客列传》教案11-06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02-23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09-06
【精华】《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08-17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优秀09-25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15篇02-23
《将军和蜘蛛》教案3篇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