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我的母亲》教案

《我的母亲》教案

时间:2024-10-29 08:55:21 登绮 教案 我要投稿

《我的母亲》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母亲》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母亲》教案(通用15篇)

  《我的母亲》教案 1

  教学目的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了解中国妇女表现出来的传统美德与坚韧精神。

  亲切地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感激和怀念之情,理解母亲“软中硬”的性格。

  亲切地感受亲情的无私与伟大,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老师:有一位我们大家熟知的,与巴金、鲁迅等人同时代的伟大的文学家,他生前写过许多小说和剧本。表现的大都是一些小人物和旧社会的穷人、“末世人”,他是中国现代作家中,为数不多能引起世界级轰动的作家之一,你们知道是谁吗?

  同学:是老舍吧?

  老师:对,是老舍先生,他的原名是舒庆春,字舍予。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是他的小说和话剧比如,《骆驼祥子》《月芽儿》《茶馆》《我这一辈子》,你读过老舍先生的散文吗?一样地道优美的北京话,一样平实朴素的语言,一样浓厚纯朴的情感,让人久久不能释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一篇叙事散文《我的母亲》

  二、初读一遍课文

  1.认识文章中比较生疏的字词;

  2.结合阅读提示大致了解文章中的主要内容。

  三、落实字词

  1.肥美:意指肥沃丰美

  2.姥姥:前指外祖母,后指老人

  3.家谱:封建家族记载本族世系和主要人物事迹的书

  4.出阁:地方语,出嫁

  5.洗三:旧俗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给婴儿洗澡

  6.刮痧:民间治疗某些疾病的一种方法

  7.绞脸:用一条线两股相交,绞去妇女脸上的细毛

  8.庚子闹“拳”:指庚子年,即1900年发生的义和团运动

  9.撑持:支撑维持之意

  四、精读课文,理清课文每段的内容,找出叙事脉络。

  第1~2段:母亲的家庭背景

  第3~6段:母亲出生、出嫁、生“我”

  第7~10段:母亲的勤俭、朴实、为人热情

  第11~12段:母亲“最会吃亏”,却“并不软弱”

  第13~14段: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和理解

  第15~16段:儿子对母亲的思念

  第17段:表哀痛之情,呼应前后:母亲“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五、再读重点段落(第12,13,15段),体会老舍先生语言运用的妙处。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一、学生轮流分段朗读课文

  二、分析课文

  1.作者对母亲家世的叙述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明确:通过文章中介绍母亲娘家的情况,说明母亲从小生在农家,知道日子的艰苦,劳动的可贵,为她“勤俭诚实,身体也好”,以及“软而硬”的个性等都埋下了伏笔。

  2.文章中用第8、9、10段介绍父亲去世后母亲独立撑持一家生活的情况,有哪些描写具体体现了母亲的优良品质?

  明确:对父亲去世后的叙述描写,是为了突出母亲勤俭、耐劳、朴实、善良的优秀品质。

  体现母亲勤俭的描述——“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

  体现母亲执着——“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

  体现母亲朴实——“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颂扬母亲为人热情——“给亲友邻居帮忙,他总走在前面……”母亲的一言一行在作者幼小心灵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爱花,爱清洁,守秩序”以及“好客的习性”。

  3.作者在文章中重笔浓墨地写的母亲“软而硬”的个性,给作者一生带来了什么影响?

  明确:作者重点写母亲“软而硬”的性格,是因为母亲这种形象和性格既平凡又伟大,既有中国最普通女性的共性,又有着自身的个性特征。这种性格给了作者以终生的影响。“对一切人和事物取和平的态度”在做人上“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这种“软而硬”的性格使老舍在人生几大关键之处都做出了不同常人的选择,就是在生与死的问题上,他也“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完完全全继承了母亲的性格。

  4.文中写母亲对儿女的舐犊之情处处可见,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面,即儿女对母亲的思念与热爱,请从课文中找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明确:最动情的是第13段结尾处,“今天泪又遮迷了我的眼……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我了,她已入了土。”14段中写“我”两次违背母亲的意愿,她都深深理解,默许了,表示出作者对母亲的愧疾和感激,还有第15~17段几乎都是对远方母亲的惦念之情。结尾“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让人一下子感爱到作者痛失老母后撕心裂肺的痛苦。

  三、总结

  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教师,是母亲用血汗和毕生精力养育了我们,是母亲把个性、品质传给了我们,我们也要用真心去爱母亲,呵护母亲,关怀母亲,用最大的努力去回报母亲。

  《我的母亲》教案 2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2、理解作者通过对母亲生活片段的回忆,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感人至深的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

  [重点难点]

  1、重点:截取人物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2、难点:语言细腻、真挚、深沉。

  [教学时数]

  二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邹韬奋,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自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1936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党政府逮捕。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本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著作编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

  邹韬奋也是一位散文家。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散文作品。

  2、导语

  有人说过:“父母对子女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人类最高尚纯洁的、美好的感情。”同样是至爱亲情,朱自清的《背影》是写父爱,而课文是写母爱。让我们来欣赏作者如何写一位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吧。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交代母亲的姓氏和早逝。

  第二部分(3—6),回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表现母亲的慈爱、善良、能干和奉献精神。

  第三部分(7—8),以无限痛惜的心情交代母亲去世时还年轻,概括母亲的良好品质。

  四、探究

  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哪些话语、哪些事情、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你还记得自己的母亲给你留下的深刻印象吗?

  学生概括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教师评价。

  四个片段:

  1、元宵夜的“巡阅”

  2、涌流的泪珠

  3、丰富的内心世界

  4、劳碌的身影

  第一个片段中最感人的话语是:“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这是从幼儿的感觉中写出母亲可爱的形象,笔墨不多,但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

  第二个片段中最感人的细节是:“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这个细节真实而传神,表现了母亲感情丰富,对患难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心。

  第三个片段中最感人的细节是:“我自己呜咽着,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

  第四个片段中最感人的地方是:“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这段文字有人物的外貌、动作描写,也有环境描写,以寂静的环境衬托母亲的劳苦。这段文字是从我的视觉、听觉、感觉中写出来的,颇为真挚动人。

  五、小结

  本文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

  六、布置作业

  课外练习四。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旧课

  检查背诵一段文字

  二、继续学习课文

  品味语言:本文语言细腻、真挚、深沉。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句子加以评说。

  1、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2、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

  3、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都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句子中加点的词不能去掉。第1、2句中的“就”和“才”,表现了对母亲不幸早逝的无限的痛惜之情。第3句中的“敢”如果删去,就成了“不对母亲说出一句”,和原来的意思大相径庭。“不敢”是心里想说,但又怕说出来后母亲不允许“我”再陪下去,越是“不敢说出”,就越是显得真诚、执著。如果改成“不说出来”,就无法把这种矛盾的真实的“心理状态”表达出来了。

  三、比较阅读

  朱自清《背影》与邹韬奋《我的母亲》,让学生讨论两文的异同点,互相交流。

  《背影》《我的母亲》都表达“至爱亲情”的`主题,都是回忆性的叙事纪实散文。《背影》是截取人物状态中最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的;而《我的母亲》是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

  四、探究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读了课文后,你认为邹韬奋成长的家庭环境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

  学生讨论、明确:

  邹韬奋成长的家庭仍是一个封建家庭,妇女在家庭里没有地位,母亲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母亲早逝也说明当时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极差。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家庭。邹韬奋成长的这个家庭环境重教育,重文化,对子女要求严格,这是好的;有母爱的温暖,有母亲努力劳作的榜样,有文学熏陶,这些也是好的,但是体罚是不可取的。

  五、小结

  本文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才具,表现了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二

  《我的母亲》教案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复习围绕我的母亲的发生的几件事和母亲的品性;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身边事例的介绍,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能长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替他人着想;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联系社会背景,来领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的方法。

  2、通过私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然后引导他们关心家庭,关心父母。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复习围绕我的母亲的发生的几件事和母亲的品性,培养他们家庭责任感。

  教学难点

  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替他人着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作业本、教学挂图等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预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ou1)绰号(chuo4)庶祖母(shu4)

  吹笙(sheng3)摹画(mo2)眼翳(yi4)

  舔去(tian3)侮辱(wu3)

  2.解释下列词语。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1、学生注音。

  2、学生查词典注释。

  导入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作者简介: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学生通过了解作者,初步感知课文。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老师明确:

  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我的母亲》教案 4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复述课文大意。

  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中国传统的母亲形象,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重点:

  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难点:

  学会怎样表达人物品性,怎样表达感激之情。

  一、导入新课:

  上课!(起立!老师好!)请坐!我是这学期实习老师,我叫李静。(板书姓名)这节课由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

  我们先来看一个短片,播放《母亲的勇气》,2分40秒。(打开幻灯1,打开超链接)

  看完这个短片你有什么感想呢?(单击鼠标,呈现问题)请同学起来回答。(感动、伟大、母爱的无私、母爱不会因距离和时间改变方向)(单击鼠标,呈现答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写母亲的文章,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切至幻灯2)

  二、教学目标:

  先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切至幻灯3),同学们来齐读一下。

  三、胡适及其母亲简介:

  接下来我们来简单的认识一下作者胡适。(切至幻灯4)A同学你来读一下。

  (胡适,现代学者、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一生取得35个博士学位(包括名誉博士)。1917年任北大教授,1946年任北大校长,中国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

  读的很好,请坐。同学们看完胡适的简介之后有什么感受呢?B同学来说一下。对,胡适是一位了不起的学者,是一个很伟大的人。

  那么这位伟大的学者的母亲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来看一下。(切至幻灯5)C同学你来读一下。

  (冯顺弟:年幼时勤快贤惠。16岁嫁到胡家,与胡适的父亲胡传相差32岁。婚后第二年,生下胡适。胡适三岁时,胡传病逝。她23岁守寡,终年46岁,一直守了23年的寡。这23年间,仅婆家和娘家,共死去七个亲人:三子胡洪佩、父冯振爽、妹冯玉英、弟冯成厚、长女胡大菊、长子胡洪骏、长孙胡思明。)

  读的很好,请坐。同学们早读的时候都已经读过这篇文章了,现在又看了胡适母亲的简介。现在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胡适的母亲》(切至幻灯6)

  (用一个词来形容胡适的母亲:

  我觉得胡适的母亲是一个------的人)

  可以讨论一下,略停顿半分钟。D同学你来回答一下。好,请坐。E同学你认为呢?用的'是课文中的词对吗?在课本的哪一页哪一段?好,同学们标记一下。

  四、整体感知:

  同学们对母亲的形象已经有所认识了,下面给你们五分钟的时间来默读文章,读的时候思考一个问题:作者写了一篇这么长的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感情呢?

  《我的母亲》教案 5

  学习目标:

  1.掌握如何阅读写人散文。

  2.把握母亲的人物形象,感受母亲对胡适成长的深远影响。

  3.形成紧扣文本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胡适先生的回忆性散文《我的母亲》,同学们都预习了吗?那我想问问同学们是如何预习的?预习时都做了些什么?

  学生可能会有的:

  1.字词。(直接讲,不上黑板。)

  2.人物形象。

  3.分几个部分。(的文眼。)

  4.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对都做了很好的预习。那同学们阅读过程中有没有思考,并形成自己的问题?(学生可能有两种情况:1.有,那就请学生提问,仅限3位。2.没有,要求同学们以后阅读一定要带着思考、带着问题阅读,这样才更有阅读价值。)

  二、教师:从同学们预习反馈来看,如何阅读、预习写人散文的方法也就能得出:其实,总的归纳起来就是写了什么(1、2、3)?为什么写(4)?怎样写的(5、6)?其实这是读任何文章我们都需要思考的,只是不同的文章我们思考的具体问题不同罢了。当然,最根本的前提便是我们要思考。

  1.字词等基础知识。

  2.写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3.人物的形象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

  4.写此人的目的是什么?

  5.文章是如何安排结构和详略的?如此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6.赏析文中的优美语句,或理解文中的疑难语句。

  三、老师问几个问题,看看能不能借此来解决同学们的问题,当然这些问题也夹杂了老师自己的理解,借此与大家共享。

  1.分别请学生读胡适的简介与最后一段:“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便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一胡适14岁就一个人在外闯荡,却成为近现代史举足轻重的大家,她的母亲功不可没,母亲究竟是如何影响他的?请大家阅读文章,分条列出。注意在文中划出你的依据。(注意文中的修饰性词语:从不、轻轻地哭(效果)、请宗族本家)

  (1)谆谆教诲,不断反省自己。

  (2)严格督学。

  (3)保护孩子自尊心。

  (4)疼爱胡适。

  (4)温和、宽容、忍让、善良:对待大哥及其债主、处理与两位儿媳之间的矛盾。

  (5)坚持原则,正直刚烈,不受别人侮辱。

  投影课本中没有的母亲对胡适的帮助。

  2.从中可以看出,有的是母亲对作者刻意的教育,有的却是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对胡适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就是在这样的影响下,胡适一步步成长起来。从中也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位怎样的人(投影):温和、宽容、忍让、善良、刚烈……

  3.我们再换个角度审视母亲,母亲还是一位不容易的人。文章中有一句直接体现母亲的不容易?痛苦。

  痛苦体现在何处?

  (1)寡妇、后母

  (2)胡适大哥赌钱欠钱,除夕在债主的吵骂声中度过有6、7次

  (3)两位媳妇喜欢摆脸色(最下流的事)

  (4)流言蜚语对母亲人格的中伤。

  投影课本中没有的有关母亲的介绍。

  思考:突出母亲的痛苦有何作用?

  (1)母亲生活的不易,更好地衬托了母亲温和、宽容、忍让、善良的品质。

  (2)注意那个时代。封建影响极其严重的时代。胡适的母亲23岁便成了寡妇,一位没了丈夫的寡妇在其所在的宗族中是很没有多少地位的`,大家还记得《祝福》中的祥林嫂吗?他就是死了丈夫没了儿子没了地位而被赶出家门,所幸她还有胡适啊。这就是为什么她如此严格要求胡适的主要原因之一。母亲一方面要把胡适抚养成人,同时,作为后母后婆,她还要照管丈夫前妻留下的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又不甚懂事的儿子儿媳,这就使得“母亲”的处境十分艰难和尴尬。而她的不露怒色、轻轻地哭泣、请族人评理其实也是母亲处事的智慧,她用她的品德与智慧,赢得了家人的尊重,让儿子走上了正轨。

  4.我们再换个角度,大家能不能从文章中挖掘胡适的品质。

  (1)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2)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3)(提醒学生是怎样的语言风格?)整文章语言质朴、平和,未见一点矫揉造作、辞藻华丽之感,感情却极显真挚。(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段自由朗读,体会质朴语言所带来的真挚的感情。)

  谦逊、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谦谦君子的风度。

  这样的品格是谁影响的?而这正是母亲潜移默化的结果,更能衬托其母亲的伟大。

  5.文章结构安排: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似与主题无关,为何这样安排?(机动板块,如果来不及,可以做课后思考作业。)

  (1)这课文节选自胡适先生四十岁时所写的自传体散文《四十自述》,传主实际是作者本人,作者写母亲是把母亲作为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就写了较多的自己童年的经历。(关注书下的的注释)

  (2)“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

  (3)这样看来,前三段实在不是闲笔,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写自己在母亲影响下的进步相呼应。

  6.回头看看同学们的问题有没解决完(相机而动)

  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掌握如何阅读写人散文。

  2.把握母亲的人物形象,感受母亲对胡适成长的深远影响。

  3.形成紧扣文本的意识。

  《我的母亲》教案 6

  一、学习目标

  学习朱德母亲优秀品质,理解作者对母亲的敬意。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朱德年前的照片

  (二)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2、字音

  3、根据注释说出词语

  4、写作背景

  (三)整体感知

  朱德母亲去世之后,党中央毛主席都赠送了挽联,这样一个母亲为什么获得如此高的评价?结合文章说一说朱德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四)结构探究

  文章一共17个自然段,从哪一段开始回忆往事,到哪一段结束?所以全文的结构怎么划分?

  (五)课文研习

  1、齐读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哪句话交代了写作缘由?哪句话定下来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哪个词既是全文的主线又总领全文?

  2、母亲一生可回忆的事情太多,作者选取了最能变现普通劳动妇女的哪个本质特征进行重点描写?(勤劳)

  3、在文中找出能表现母亲勤劳的句子。

  4、母亲除了勤劳之外还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说说表现了什么优秀品质。

  5、母亲这么多的优秀品质对朱德有没有什么影响?在文中找出来。

  (六)课堂小结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扬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热爱的感情,表达了自己以尽忠于民族的.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的决心。

  三、作业

  1、搜集母爱的诗文、名言、俗语。

  2、朱德的母亲对他影响这么大,我们的母亲对我有怎样的影响?以此为话题写个小作文。

  《我的母亲》教案 7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二、教学重难点:

  目标1、2

  三、教时: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要点:作者简介;整体阅读;理清时间顺序。

  导入:

  同学们,有这样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你们能说说这条短信的故事吗?

  5.12汶川大地震中,在都江堰一处坍陷的民宅上,一位已经死亡了的母亲保持着双膝跪地、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她的身下有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孩子安然无恙。已经死亡了的母亲的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位伟大的妈妈,和所有的妈妈一样,不但用血汗培养孩子、而且用生命保护着自己的孩子。这位伟大的妈妈伟大无私的母爱,让所有在场的战士和医生等救援人员泪流满面。大家说说,是什么力量让母亲当时会有如此坚韧的毅力呢?

  解题:

  1、作者简介: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满族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2、解题:

  整体感知:

  生自读课文,结合问题:文章记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情?母亲给了我什么样的“生命教育”?

  欣赏课文:

  (一)、文章记叙了母亲的哪些事情?

  本文的记叙顺序——时间顺序。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表明时间顺序的句子。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二)、读完全文,同学们有没有被这样一位母亲的行为所感动呢?法国作家漠泊桑说过:“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母亲的时候。”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并思考:老舍怀念的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小组讨论总结出母亲的优秀品质。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同学们告诉我: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母亲的?

  课文主要是从两个大的方面来写母亲的,一是写母亲身上的优秀品质,另一个写母亲与儿女们之间内敛而深厚的感情。那么,现在,我们先来看母亲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并找出这些品质是从哪里体现出来的?

  1、母亲的优秀品质:

  (1)勤俭诚实、做事认真。

  A、“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B、“她做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

  C、“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2)热情好客。

  A、“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穷,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B、“遇上亲友家中有喜丧事,母亲必把大褂洗得干干净净,亲自去贺吊——份礼也许只是两吊小钱。”

  (3)乐于助人。

  A、“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她会给婴儿洗三——穷朋友们可以因此少花一笔‘请姥姥钱,她会刮痧,她会给孩子们剃头,她会给少妇绞脸……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

  (4)软而硬、善良而坚强的性格。

  软:

  A、对待姑母----“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

  B、对待外人-----“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

  C、对待侄子-----“一声不响”,搬桌、凳,送肥母鸡。

  硬:

  A、搜家时,母亲保护儿女。

  B、北平变乱,“心横起来”、“不慌不忙”、“她的泪在心中流”。

  2、母亲对儿女的感情:作者还从母亲对儿女的感情这一方面来写母亲,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母亲对儿女们的感情的呢?重点研习第13节的细节描写(我们重点学习第13段中细节描写的运用,看看文中通过哪些细节来表达母亲对儿女们的感情)

  先请全班同学有感情地一起来朗读这一段,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这段的主要内容。

  (1)那么,在这一段里面,母亲对子女的这种爱是从哪几件事中体现出来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

  答案:

  1.写母亲筹备“巨款”,送“我”上学。

  2.写母亲送三姐出嫁。

  3.写除夕之夜母亲送“我”返校。

  (2)现在我们主要来分析第三件事中的细节描写,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境,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主要是细微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

  (3)这些细节重点描写了母亲的哪些方面?(神态和语言)下面我们重点来分析这一笑、一愣、一叹(板书)。请同学们反复地朗读这小节,仔细体会这一笑、一愣、一叹所蕴涵的情感,然后在六人小组内共同讨论、探究。

  (4)小组代表回答,师补充,并板书。

  细节描写:一笑、一愣、一叹(抓住母亲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描写)

  示例分析:“她愣住了”写出了母亲听说儿子还须辞母返校时感到突然的神态,表现了母亲的爱子情深。“母亲笑了”写出了母亲看到儿子在除夕夜请假回家看望她,深感欣慰的神态。“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写出了母亲不舍得让儿子走,但又明白事理,虽依依不舍却不曾挽留,表现出对儿子体谅及对他工作的支持。

  (5)那么,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可以看出母亲对子女的感情怎么样?用一个词语来概括(爱子情深)。

  (6)其实,在我们学习过的许多课文中也有运用这种细节描写手法的。比如,我们刚学完的.《项脊轩志》这篇课文,还记得有哪些细节描写吗?写到母亲过来看望孩子时,有这么一句“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一个细小的动作就将母亲对孩子的深切关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读起来十分感人,一个慈母的形象立刻突显出来。那么我们想想,细节描写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7)生讨论后,师归纳。

  (8)师小结:所以,我们要想成功地运用细节描写,就要善于观察生活,从中提炼出真实、生动的细节,加以细腻描绘,就会起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作者还从母亲对儿女的感情这一方面来写母亲,是通过什么描写来表现母亲对儿女们的感情的呢?是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的,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法,说说作者在文中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达母亲对儿女们的感情)

  A、“当我由师范毕业,而被派为小学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

  B、“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暧。大家都怕她晕过去。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

  C、“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他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孙’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看不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从这两个方面,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光辉而感人的母亲形象。同学们总结一下作者所塑造的这个母亲形象是怎样的。

  塑造了一个勤劳诚实、做事认真,热情好客,乐于助人,有着软而硬,善良而坚强的,对儿女们默默倾注其一生的爱的伟大的母亲形象。

  正是这样一位母亲,尽管“母亲并不识字”,却是伟大艺术家老舍“真正的老师”,因为她给老舍的是“生命的教育”。

  4、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同学们能不能从文中找出这些影响的所在呢?下面同学们一边在阅读一遍课文,以便找出这些句子。

  A、9自然段——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B、10自然段——好客的习惯

  C、12自然段——软而硬的风格

  D、12自然段——做人做事讲原则,做人的道理

  E、17自然段——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布置作业

  你们还记得这些歌词吗?“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夜夜想起妈妈的话,闪闪的泪光鲁冰花”。母爱尤如一缕阳光,让我们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尤如一泓清泉,让我们的心灵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母亲是如此地爱我们,那么我们又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母亲呢?请以《心中有爱要表达》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畅谈你对母亲的爱。

  《我的母亲》教案 8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二、教学设想:

  1、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文中语言运用的精彩之处,认真揣摩、品味。

  2、教学过程可按整体阅读→重点阅读→品味语言这几个步骤进行。

  3、安排4课时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1课时

  教学要点:作者简介;整体阅读;理清时间顺序。

  一、导入新课:

  老舍,巴金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政府授过他“人民艺术家”称号。老舍善于描述“普通人”的生活经历与行为趣味,下面我们学习老舍自传性的写自己母亲的一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满族人。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老舍在《怎样学习语言》一文中谈到语言运用的几点看法:

  1.语言的运用是要看事行事的。

  2.作家必须先胸有成竹地知道人物的一切,而后设身处地地写出人物的话语来。

  3.一个作家运用语言的时候,一定要非常用心,好像用颜色画一幅匀整、美丽的画儿,不使这里多一块,那里少一块。一个作家的本领就在于能用精练的语言把情感表达出来。

  4.我们须从生活中学习语言。

  正如课文“阅读提示”中指出的:作者是一位艺术上精益求精的语言大师。

  三、指名朗读“阅读提示”:

  1.介绍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写作内容;

  2.指出本文的语言特点。

  四、初读全文,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课文,了解母亲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从而理清文章的记叙顺序,把握作者的思路和文脉。

  1.字词正音解释:

  外甥:shēng姐妹的儿子。

  撮土:cuō抓。

  窘:jiǒng本义:生活或处境困迫;没有办法。窘迫穷困。困苦。

  份礼:fèn份子:若干人均摊等份额的钱同办一件事。

  刮痧:shā民间治疗某些疾患的一种方法。用铜钱等物蘸水或油刮患者的胸背等处,使局部皮肤充血,减轻病情。

  筹划:chóu谋划。

  私塾:shú旧时私人设立的教学处所,一般只有一个教师,实行个别教学,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

  供给:jǐ

  ①满足社会购买力的.需要;

  ②按一定规格供应或作为伴随物而配给。

  拥挤不堪:kān人或车船等紧紧地挤在一起,不能承受。

  愣:lèng呆,失神。发愣:发呆。

  庚子:gēng天干的第七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廿三:niàn二十。

  2.时间顺序:

  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五、布置作业:

  注音释词(见上面)。

  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课文主要内容:①写母亲的勤俭、朴实、倔强和为人热情;②写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

  一、文章写母亲的勤俭、朴实、倔强和为人热情:

  P.5第8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绿瓦盘……她终年没有休息……残破的铜活发着光。”

  第10节:母亲待人热情,家里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

  第11节:“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她最会吃亏。给亲友邻居帮忙,她总跑在前面……凡是她能作的,都有求必应。但是吵嘴打架,永远没有她。她宁吃亏,不逗气。”

  第12节:写母亲并不软弱。“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她的泪会往心中落。”

  二、母亲对“我”的影响:

  六次:第9节,“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

  第10节,“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么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第12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作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第17节,“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三、分析课文内容第6节、第8节:

  第6节:反复说“我”,是感情激动的反映,前一个“我”,一字一逗,表示心情的难过,饱含心疼母亲的感情。

  第8节:“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这一句精彩的白描具体而生动地写出了母亲的辛苦。“终年”二字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鲜红微肿”则将母亲辛劳的程度逼真地展示了出来。

  “她作事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一黑一白,色彩对比鲜明,从对比中显出母亲作事认真。

  “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杰出,残破的铜活发着光。”这一处白描从一个侧面表现母亲的勤劳,平实的语言中透出几分鲜明和生动。

  四、讲析第12节:

  指名朗读第12节,思考:可分几个层次?写母亲什么样性格品质?语言特点如何?

  1.分两层:

  第1层(……“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记叙母亲在兵荒马乱中表现出的坚强个性。

  第2层(“这点软而硬的个性”……)写“母亲”对“我”的人格影响。

  2.写母亲的坚强,既概括又具体。

  ⑴联军入城搜家时母亲镇定自若地保护儿女。

  ⑵北平无数次的变乱中母亲不慌不哭,从无办法中想办法。

  ⑶为一家人的生计考虑。

  3.写母亲对我的影响,这处是归纳起来写。

  “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生命的教育”,说得何等精辟。所谓“生命的教育”,就是教育“我”怎样做人,“我”的生命渗透着母亲的熏陶。也可以说母亲在为人处世、习惯品德方面给我的影响。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三。

  《我的母亲》教案 9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揣摩有表现力的语句、细节来体会母爱。

  2.学会做批注、学会用截取法表现人物。

  3.体会叙议结合的写法。

  教学重点:

  体会真挚而深沉的母爱、培养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细节,体会母爱。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创设情境:有一种爱是无法言表的感动,是伴随一生的感恩——母爱如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够滋润受伤的心灵。它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惊人的伟大。

  2.学生自助:整体感知课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梳理生字词。

  (2)思考:写人离不开叙事,本文写了哪几件事?分别在哪些段落?(明确:四件事,分别在3、4、5、6段)概括四个片段的内容。

  方法指导:

  A、抓关键词句概括法,即摘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或重点句(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来概括。

  B、给片段加小标题的方法。

  3.求助互助: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把握语言特点,在文中做批注。

  4.教师补助:方法指导:赏析文本,圈点勾画,做批注。

  A欣赏:

  a、佳句妙语,品味修辞手法的妙用。

  b、文中关键词语。

  B感悟:有的语句之所以让人感到美妙,是因为表达的意思深刻、精辟,给给人以启迪和警策,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

  C评价:对文中语句或人物的做法等做出或褒或贬的评价。

  D联想: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接着为作者补充。

  示例: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赏析: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无限怜惜和疼爱。

  5.课堂小结。

  6.课堂巩固:朗读感人细节。

  7.课后续助:《同步练习》课前思考。

  第2课时

  1.指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复习上节课内容:(1)本文写了哪几件事?分别在哪些段落?(明确:四件事,分别在3、4、5、6段)请你概括四个片段的内容。

  (2)品读四个片段中动人的话语和细节,体会感情,说说自己的体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

  3.求助互助:

  (1)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读一读,体会感情和叙议结合的表现手法。

  示例: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赏析:议论拓展了文章的主题,揭露了封建社会埋没妇女才能的罪恶。

  (2)感悟母爱

  品读完此文后邹韬奋的母亲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为其写一段内容中肯的评价语,力求语言和形式有美感。

  例如:她是一个:她是一个;她是一个。

  4.教师补助:(一是截取法,二是主题的拓展)

  5.课堂巩固:写一段自己体悟母爱的话。

  6.课后续助:《同步练习》“合作探究”题。

  课题:《我的.母亲》班级姓名

  学生自助:

  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粗生字词注音。

  瞥见人影憧憧元宵惺忪娓娓动听颊上

  呜咽万籁俱寂女红歉疚辗转反侧唏嘘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思考:写人离不开叙事,本文写了哪几件事?分别在哪些段落?请你用喜欢的方式分别朗读这四段,并概括四个片段的内容。

  方法指导:

  A、抓关键词句概括法,即摘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或重点句(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来概括。

  B、给片段加小标题的方法。

  课堂巩固:

  1.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把握语言特点,在文中做批注。

  方法指导:赏析文本,圈点勾画,做批注。

  A、欣赏:

  a、佳句妙语,品味修辞手法的妙用。

  b、文中关键词语。

  B、感悟:有的语句之所以让人感到美妙,是因为表达的意思深刻、精辟,给给人以启迪和警策,把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

  C、评价:对文中语句或人物的做法等做出或褒或贬的评价。

  D、联想:顺着作者的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接着为作者补充。

  示例: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赏析: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的无限怜惜和疼爱。

  2.找出文中议论的句子,读一读,体会感情和叙议结合的表现手法。

  示例: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赏析:议论拓展了文章的主题,揭露了封建社会埋没妇女才能的罪恶。

  3.写一段自己体悟母爱的话。

  续助方案:

  感悟母爱

  品读完此文后邹韬奋的母亲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为其写一段内容中肯的评价语,力求语言和形式有美感。

  例如:她是一个:她是一个;她是一个。

  《我的母亲》教案 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

  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

  2、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难点: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朱德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和革命家,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和他小时候手的教育有分不开的联系。他的母亲教给了他很多东西,他在《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中就讲述了这些事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是怎样的。

  二、介绍作者:朱德,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本文是作者为纪念母亲去世而写的。

  三、抄写词语,注音和解释:迁徙( )溺( )死和睦( )衙( )门妯娌( )节衣缩食宽厚仁慈

  四、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了解课文都写了母亲哪些方面的优秀品质并找出表现这些优秀品质的事例的语句。

  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在文中标出,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掌握文中词语的意义。

  五、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15分钟)

  六、朗读分析课文:

  教师范读第一段,这段情真意切,表达了对母亲的无限热爱和怀念。要求学生仔细聆听,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朴素优美的语言魅力,达到以读代讲的目的。

  提问: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指定几名学生朗读2——15段,要求感情充沛,尽量声情并茂。

  提问:这一部分以记叙为主,但其间穿插着评价母亲优秀品质的语句,请把这些句子找出来,思考他们有什么作用。“母亲是个好劳动”“聪明能干”“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强烈了”“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这些语句都是由哪些具体材料来支撑的?请加以简单的分析。

  七、布置本节课的作业:阅读课文,进一步熟悉内容,完成练习三。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检查学生对该课词语的'掌握情况。

  共同探讨课后练习三,完成表格,了解课文内容,熟悉母亲经历的事情,体会作者在文中对母亲的深厚感情。答案见教师参考用书。提问: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条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全班有感情地齐读14——15段,思考: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抒写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回答:一是“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二是“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三是“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仔细朗读这两个段落,谈谈你对这两个自然段的理解。

  请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两个段落,思考问题:作为全文的结尾,16段表达了哪几层意思?回答:“有三层意思:一是悼念母亲的离去,二是对母亲的高度评价,三是决心尽忠革命事业。”

  小结本文的布局特点:

  1、以时间为顺序,点面结合,既照顾全局,又突出重点。

  2、围绕中心选材恰当。

  3、详略得当。

  4、前后照应,过度和衔接自然。

  小结本文的语言特色:本文语言朴实,但是更难得是它朴实中的真情实感。(教师应结合文中句子详细讲解句子所包含的深厚感情。)

  布置作业:完成练习二和四,抄写本课词语。

  《我的母亲》教案 11

  一、前期准备

  (一)教材分析

  《我的母亲》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标题是编者加的。它的体裁是传记,堪称文学的传记,传记的文学,既可供胡适研究者参考,具有史料价值,也可供文学爱好者欣赏、阅读,具有文学价值。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作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己的“做人的训练”,对自己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从胡适一生的奋斗与追求,从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成就来看,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因此,教学本文应该从宏观上确立把握好重点,解决好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

  (二)教学设想

  鉴于上述思考,本文教学时应从三个角度展开,也就是分三个环节进行:

  第一个环节,远处看课文,读标题,了解作者,对课文及作者作一般性的了解。

  第二个环节,立足课文,感知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在,为训练语文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熟读全文,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成为本文的.重点。

  第三个环节,立足课文向外看,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丰富语文素养。

  这三个环节的安排由易到难,由课文向课外拓展,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第一个环节的设置,意在让学生从比较中了解本文在内容与写作方面的特点。第三环节是在第二环节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完成的,由胡适的作品延伸到他的学术成就,由他对母亲的感情延及他的文化观。

  (三)教学准备

  学好本文,需要学生做好如下准备工作:第一,搜集自己熟悉的抒写母亲的诗文或歌曲,把握其主要内容;第二,查找资料,初步了解胡适及其他的家庭情况。教师课前需要阅读《胡适自传》,或者其中的《九年的家乡教育》和《先母行述》两篇,感悟母亲对儿子的深深关爱,以及胡适对母亲那种“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劬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的哀痛之情。

  (四)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理解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3、了解胡适及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

  (五)教学建议

  用3课时学习本文。前2课时学习课文,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母子情深;后1课时举办主题讲座——胡适和他的《先母行述》,让学生了解母亲对儿子寄予的厚望,了解一个伟大的母亲对儿子爱的特殊方式,同时体会作者对母亲刻骨铭心的怀念以及“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劬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的深深哀痛,以达到丰富学生情感、拓展文化视野的目的。

  二、互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歌曲是如何歌颂母亲的?你还知道哪些抒写、歌颂母亲的作品?用一句话解读作品的主要内容或者思想感情。

  学生口头交流。

  母亲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我们应该感激她。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了解他的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作者对母亲感情怎样。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默读提示及要求:

  ①抓住关键句、段。

  ②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文绉绉糜翳龌龊

  ③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

  ④理清文章结构:

  (三)再读课文,注重自己的独特体验

  1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2.教师提出问题,共同探讨。

  ①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一一“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

  兼任严父。”

  ②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插入胡适

  家庭背景资料介绍。

  ③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

  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

  E.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④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

  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四)朗读下列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题目见课后研讨练习三)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

  (五)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然后写在随笔本上。

  三、延伸拓展

  (一)主题讲座

  胡适和他的《先母行述》

  发放资料《先母行述》,对照文章学习,让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胡适的成长经历,体会他对母亲的深厚感情,丰富学生的情感和文化素养,增长见识。

  (二)讲座内容

  1、胡适生平简介。

  2、解读《先母行述》.了解母亲,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3、我们从中学习什么。

  《我的母亲》教案 1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学习生字词。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设想

  本文是胡适先生对母亲的回忆。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对作者为人处世的影响,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激发起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每天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老师曾要求同学们仔细的打量,看看自己的父母,是不是这样做了呢?现在老师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述对母亲或母爱的认识。

  老师小结并请同学们记住关于母爱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2、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用笔抒写过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比较有名的就是《游子吟》,著名学者胡适也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我的母亲》一文,去了解一下胡适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母亲有怎样的感情。

  二、检查预习

  文绉绉穈先生掷铜钱庶祖母翳病舔去侮辱

  生齐读后,合作听记。

  三、了解作者:(结合注释学习)

  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四、探索新知

  ㈠整体感知

  学生朗读文章,学生思考问题:文章写了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㈡合作探究

  师:这篇文章作者主要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这是几件什么样的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请速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由此,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

  读文后,生分组讨论交流,推举代表回答,师生共同明确:

  1.共写了以下几件事:

  (1)唤我起床,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促。

  (2)母亲从不在外人面前打我、骂我——保护孩子自尊心。

  (3)我说轻薄话,手重重责罚——严格。

  (4)新年之际,大哥的债主讨债,母亲从不迁怒别人——宽容、温和、仁慈。

  (5)忍受两个嫂子给她的气,不可再忍时,便以痛哭解心中之苦——宽容忍让。

  (6)受“辱”后,非常生气,讨回公道——有刚气。

  由此可看出母亲是一个教子有方,对子严格,宽容忍让,仁慈温和,有刚气的人。

  此处要进行一个分类,可以把这课文的主体部分内容分成三层:严格教育儿子;对后子女的宽容忍让;受辱后的刚气。

  2.作者对母亲怀有敬爱和怀念之情。

  ㈢质疑、解疑(生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疑)

  1.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影响?

  2.课文前三段看似与写“母亲”无关,为什么还要写?

  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的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师生共同明确答案。

  1.我学到了母亲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优秀品质。

  2.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同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而母亲给我人生的教训,前三段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同时与文末相呼应。

  3.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五、品味语言

  师:本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进行分析。(生速读文章,明确本文语言质朴、真切,讲究分寸的特点)

  例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母亲爱子之深,平时的语言中含着我对母亲的感激。

  “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可以看出作者是掏出心灵来写母亲,如实道来,真诚倾吐,流露出对母亲的疼爱之情。

  “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几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之大。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如果”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已经具备了这种美德,表现了作者的谦虚的品格。

  师:文章的选材具有怎样的特点?(生讨论后明确:选取生活中平凡的小事)

  六、总结

  略。

  七、作业

  完成《综合能力训练》本课练习,可以根据学习情况,如果有时间,可以在课上完成。

  《我的母亲》教案 13

  教学目标:

  一、真挚、深沉的母爱。

  二、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写人物。

  三、在记叙中穿插必要的议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法国大作家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我国著名的亲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他的情感世界十分丰富。十三岁时慈母长逝,当他挥洒如椽之笔发宏遒之论时,也会怀念到母亲的美丽,丰富的情感,能干的才具,可爱的性格。他饱蘸情感,挥笔写下了《我的母亲》,再现母亲那慈爱的动人形象。

  二、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课文:

  1、理解识记字词。

  2、结合课后第一题,课文写了母亲的几个生活片段,来表现母亲的爱子情深。

  (二)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引读回忆母亲的四个片段。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人影憧憧( )睡眼惺忪( )

  蹑手蹑脚( )娓娓动听( )

  万籁俱寂( )

  2、对第一个片段元宵夜的巡阅,重在诵读欣赏,体会母亲对幼儿的呵护和爱意。表现母亲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

  对第二个片段涌流的泪珠,重在体会母亲的同情心和循循善诱的良师素质。

  对第三个片段丰富的心灵世界,通过精读这一片段,重在理解母亲期待严训而又心疼儿子的矛盾心态,引导学生懂得写人之心态,要善于写出心灵中复杂矛盾的一面。

  对第四个片段劳碌的身影,重在体会母亲的勤劳和才干以及我的歉疚和激动之情。

  (三)、体会语言细腻、真挚、深沉的特点。

  本文的句式一般较长,多用修饰,注重描摹,强腻刻画。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最能表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并作出分析。

  如“我自己咆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母亲前用坐在旁边缝纫着的限定,哭着前用唏唏嘘的泪如泉涌修饰,声音前用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修饰,绘声绘色,描写细腻,结构严密。这句话如果改成短句,似乎可说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母亲也哭着,她坐在旁边,唏唏嘘嘘嘘,泪如泉涌……声音呜呜咽咽,断断续续,时时勉强说着打得好。”意思虽没有增多或减少,但似不能表明唏唏嘘嘘,泪如泉涌与哭着等的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描写的细腻程度上似有了一定的差别。

  细腻描写的语言中有着真挚、深沉的感情。例如:“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这句话所揭示的内容,这句话所流露的感情,则是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女性依附于男子,几乎无独立身份可言这一现象的深沉的'谴责、控诉之情,也似乎包含着一种深深的自责,感叹号的使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情。

  (四)强化训练:

  1、在横线上,填进恰当的成语。

  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交妇含冤的美好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睢着,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的挥泪痛哭一顿。

  2、体会加点词语的感情色彩。

  (1)到年底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

  (2)不幸又有一次中断,背不下去。

  (五)课堂小结:由于母亲在作者十三岁时就去世了,母亲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只留下了几个闪光的片段。作者正是摄取这几个闪光的片段来塑造母亲形象的,表现了母亲的爱子情深,母亲的感情丰富,母亲的勤劳能干。

  (六)布置作业:

  你还记得自己母亲给你留下的最初印象吗?写出几个片段。

  《我的母亲》教案 1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选择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

  2.体会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的特点和作用。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理清本文讲述了母亲的哪些事迹。

  2、体会本文质朴的语言,理解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敬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母亲勤劳俭朴、艰苦奋斗、认识大体、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了解母亲形象的特征。知道人物具有得到优秀品质和作者通过哪些事例来突出人物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夹叙夹议、叙议结合的手法对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当我们呱呱坠地时,我们享受到的人间第一爱就是母爱。生活在妈妈苦心为我们营造的绿荫下,我们倍感幸福和温馨。母爱是人世间最普遍而又最广博的一种爱。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给我们留下了表现“母爱”的诗篇,又有多少歌唱家用歌声传唱母爱的崇高,不论是凡夫俗子,还是名家伟人,从拥有生命的`那一刻起,都会拥有那份浓浓的母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赞颂母亲的散文。

  【幻灯片3】《回忆我的母亲》

  【幻灯片4】学习目标

  检测字词:【幻灯片5】

  一、给下列加黑字注音。

  佃农(diàn)祖籍(jí)勉强(qiǎng)迁徙(xǐ)慰勉(wèimiǎn)溺死(nì)衙门(yá)私塾(sīshú)调料(tiáo)血溅(jiàn)瞒着(mánzhe)

  二、解释下列词语【幻灯片6】

  不辍劳作:不停地劳动(耕作)。

  任劳任怨: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任,担当、承受。

  宽厚仁慈: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节衣缩食:尽量节省。节,减省;缩,缩减。

  支撑门户:勉强维持家庭。

  东挪西借:文中指到处向人家借钱。

  聊叙:叙谈叙谈。聊,姑且、略;叙,谈,姑且谈谈。

  回忆录知识介绍【幻灯片7】

  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整体感知【幻灯片8】

  一、阅读课文,体会文中母亲的事迹和品德,用“母亲是”的句式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抓住文中表现母亲优秀品质的句子。

  归纳:【幻灯片9】

  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

  母亲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

  母亲是个爱劳动的平凡的人

  母亲是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的人

  母亲是整日劳碌着的人

  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

  母亲是能将地主富豪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的人

  母亲是每天天还没亮就第一个起身的人

  母亲是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的人

  母亲是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的人

  母亲是同情贫苦人的人

  母亲是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人

  母亲是对穷苦农民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反感的人

  母亲是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的生活的人

  母亲是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成功的人母亲是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的人……

  二、文章可分几个部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幻灯片10】

  第一部分(第1段)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2--15段)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

  《我的母亲》教案 15

  一、教学目的:

  1、体会自然朴素的语言风格。

  2、感受作者对母亲的热爱、感激和怀念之情。

  3、认识中国妇女的优良传统美德并使之发扬光大。

  二、教学重点:

  学习老舍先生回忆散文的写法和谋篇布局的精巧。

  三、教学难点:

  对重点字词和句子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有名的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话剧《月芽儿》《茶馆》《我这一辈子》是谁的作品吗?对了,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20世纪著名的现代作家,他的作品曾被译为二十多国文字在国外广为流传。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老舍先生讲述的他的母亲的故事。

  请同学们先浏览一遍课文,把生字词找出来,查字典解决,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练习(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并能说出其意思):

  殷勤揣在怀中撮土挨打掂量丧事

  殷红揣摩一撮子挨家挨户惦念廿位

  二、整体感知

  1、读课文,讲出文中叙述了母亲的哪些事,理清思路,学生概括,老师归纳总结。

  参考:母亲的身世;

  母亲的出嫁、生“我”;

  母亲的勤俭持家;

  待人接物,为人处世;

  保护儿女;

  爱子情深;

  母对儿的理解、牵挂;

  儿对母的想念;

  儿对母的哀悼、感激和怀念。

  齐读最后一段一起感受一下作者的感情。加深对这种感情的理解: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及对母的感激、怀念。

  2、文中所叙述的事例体现了母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母亲形象?学生讨论并归纳总结。

  参考:反映了母亲的优秀品质:吃苦耐劳、勤俭、爱清洁、热情好客、乐于助人、能忍让、不怕吃亏、坚强、勇敢(软而硬的性格)爱子情深、无私。

  第二课时

  三、探究研读

  1、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对母亲身世的叙述在全文来说有什么作用?

  母亲既非大家闺秀,又非小家碧玉,而是出生在穷苦农家,所以她从小就能吃苦,她的出生和小时候艰苦的生活也培养了她热爱劳动的习惯,造就了她坚韧、吃苦耐劳的品格,所以这些叙述为下文写母亲的勤劳、“软而硬的性格”埋下了伏笔。

  2、文中“母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母亲的呢?谁来说一说,这位母亲给你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母亲形象的?

  比如这句“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这是通过什么来写母亲?对母亲的手的描写反映了母亲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参考:母亲的手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不可磨灭的记忆,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母亲的手,通过这些细节来表现母亲热爱劳动,勤劳能干,不怕吃苦的优良品德,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劳动妇女优良的传统美德。

  3、再看还有哪些细节表现了母亲的性格特点的?又分别是通过什么描写来刻画母亲形象的?

  学生举例并说明其所用的描写方法。如第十一段有这样一段描写:“除夕,我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去吧,小子!’……”这里用了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以“笑”、“愣”、“叹”、“递”等字写出了母亲神态的变化及感情的变化,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疼爱——虽依依不舍却不曾挽留的深沉、内敛而含蓄的爱。这些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的手法,都细致地刻画了人物形象,从某些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此外,还有心理活动描写,外貌描写,这些也是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重要手法,也叫做细节描写。

  4、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以感人的笔墨刻画了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像一部纪录片一样记录了这位母亲感人的人生历程。同时,在这位母亲的人生路上也有作者的足迹。因为其中也穿插了作者自身的经历和感想,即在写法上有叙述,也有议论、抒情。作者不仅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还写了母亲的性格对“我”的`深刻影响。再次读一读课文,找一找,有哪些语句写出了母亲对“我”的深刻影响?

  “从这里,我学会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还被我保存着。”

  “到如今如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尽管生活是这样清苦,因为自幼儿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5、作者在文中写道:“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母亲对我进行的是什么样的“生命的教育”?

  参考:母亲不识字,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她给“我”的教育不是语言上的,而是行动上的。不是通过言传而是通过身教,她在生活中默默地影响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在习惯、性格、为人处世等方面给予“我”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6、谈一谈你学完这篇课文后有何感想。

  引导和结语:母亲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她辛辛苦苦地抚养我们长大,默默地奉献着无私的母爱,温暧着我们的心,教我们学习做人,学会生活,所以,我们要珍惜母爱,感谢母亲、尊敬母亲、关心母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母亲!不仅要尊敬自己的母亲,也要尊敬天下所有的母亲!

  四、扩展延伸

  找一些有关母爱的文章进行朗读并比较写法异同。

【《我的母亲》教案】相关文章:

我的母亲教案10-18

《我的母亲》的教案03-06

《我的母亲》教案06-24

我的母亲优秀教案03-08

老舍《我的母亲》教案04-08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06-25

《我的母亲》教案最新03-28

胡适我的母亲教案02-17

《我的母亲》优秀教案02-27

我的母亲教案优秀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