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小学品德教案

小学品德教案

时间:2023-03-03 11:09:56 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品德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品德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品德教案

小学品德教案1

  教学目标:

  ⒈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传播及其传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⒉初步了解一些国家或民族在民俗风情、生活习俗及礼仪上的不同,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⒊能够借助资料,在分析比较中发现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的生活特点与他们的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学会联系、民展地认识一个国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一些国家或民族在民俗风情、生活习俗及礼仪上的不同,懂得对不同国家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文化习俗,持宽容、欣赏和尊重的态度。

  难点:知道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文化习惯和节日习俗。初步了解对世界影响较大的几个主要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并从中感受人类文化传播及其传承,感受文化的多元性。

  第一课时

  活动一:快乐的节日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搜集一些有关世界各地节日的图片、节日饰品,了解各地节日的时间和意义,以及与节日有关的传说、习俗和庆祝活动,看看从节日中能发现什么有趣的.文化现象。

  ⒈让学生谈一谈在西方国家圣诞节是一个怎样的节日

  (播放课件、视频资料)

  ⒉小组交流:先将学生收集到的西方节日信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⒊汇报:圣诞节在西是一个隆重的节日

  ⒋讨论:看课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

  ⒌: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就像过春节一样。

  第二课时

  活动二:礼仪中的世界

  一、新课导入

  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世界其他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待客方式、礼尚往来等,同时知道其中的一些礼仪习俗。

  ⒈师: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不同国家人拉在相互赠礼物时有哪些礼仪习惯。

  ⒉想象一下:第一次见到外国人的见面礼仪情景。

  (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国外见面礼仪的方式)

  ⒊谁来说说初次见外国的想法?

  ⒋汇报

  ⒌师:对外国人我们越来越不陌生了。因为,他们也走入了我们,这都是祖国的对外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⒍在中餐、西餐他们的饮食礼仪是怎样的。

  ⒎请阅读P107页材料,馈赠礼品时我们要“入乡随俗”吗?

  (通过图片和文字资料,使学生对世界中的礼仪有更深的了解)

  ⒏:同学们,自从咱国家打开国门后和其他国家人民在民间层次上的友好交流越来越好,不断的了解国外的生活习惯、待人接物等方面的习俗和礼仪,想互尊重各自的生活习惯和礼仪习俗。

  作业设计:

  不同的国家或民族,节日习俗有着很大的不同,你能说说它们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愿望?你还知道哪些节日习俗。

  板书设计世界的节日

  各国的礼仪及习俗

小学品德教案2

  课题一、走近残疾人(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教学难点:

  增进对于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许多残疾人,据统计,我国目前有6000万残疾人。那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什么样的人是残疾人?

  学生回答后归纳:残疾人就是身体的某个部分有残疾的人。

  问:你见过残疾人吗?你认识某个残疾人吗?能讲讲你对他们的了解吗?

  2、体验活动。

  虽然同学们可能都见过残疾人,但是对他们不一定有很多的了解。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一次模拟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

  将学生分组,分别进行不同的模拟活动。

  3、记录感受。

  在每个学生都轮流体验后,教师布置作业:每个同学都亲身体验了残疾人的感受,都会有一些感想,请大家把这些感想记录下来。

  课时二、天天助残日(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生活中各种为帮助残疾人设置的设施,以及帮助残疾人的做法。

  2、体会社会对残疾等弱势群体的.关心。

  3、增进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爱心,树立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残疾人的意识。

  教学过程:

  1、启发。

  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许多残疾人,他们要像我们正常人一样地学习、工作和生活,要克服许多我们正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上节课,通过模拟活动,同学们已经有了一些感受和体会,因此,我们都要尊重、关心和帮助他们。

  我国将每年的5月19日定为助残日,每年的这一天,全社会都会开展各种形式的助残活动。同学们,你们知道助残日这一天自己所在的社区都进行了哪些助残活动吗?

  2、自由讨论。

  教师引导:助残日活动是帮助残疾人的一个有效形式,但是,关爱残疾人不是靠一朝一夕的活动来完成的,更不能过了助残日就忘记了。我们所有的健康人都应当为残疾人经常的、切实有效的帮助。

  书本第81页上有几幅照片,反映的就是社会专门为残疾人的专用设施。你们见过吗?知道他们有什么作用吗?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3、小组探究。

  教师引导:全社会都应当帮助残疾人,那么小学生能够做些什么?将学生分成小组,提出小学生平时能够为残疾人做的情。

  4、全班交流。

  5、。

小学品德教案3

  教学目标:

  1、懂得同样的物品在不同的购物场所会有不同的价格。

  2、思考可能导致商品不同价格的原因。

  教学准备

  1、教师到学校附近的不同商店,调查几种学生熟悉的商品的不同价格。

  2、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制成大的.“不同的价格表”

  3、提醒学生完成调查。

  4、准备小组汇总活动所需要的大纸和彩笔。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看书76页,并回答:第一小组的同学发现了什么?然后检查有多少同学完成了“不同的价格”的调查。

  2、小组汇总。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将他们分组,发给每个小组纸和彩笔,请每个小组将组内成员的调查结果加以汇总,准备向全班报告。

  3、全班探究讨论。肯定学生的调查。进一步提问:“‘不同的价格’告诉我们,在不同的购物场所,商品的价格会不一样,但是,为什么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购物场所会有差别呢?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商品价格呢?”让学生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进行讨论。

  4、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然后告诉学生,下次课将继续研究这个问题。,同学们将自己揭开价格的秘密。

  布置作业:给家人讲一讲同样的商品但价格不同的原因,并请他们做补充。

小学品德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道健康生活的概念和内容

  2.体验健康文明的生活,初步养成向往健康文明生活的态度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71~172页

  教学准备

  师生搜集反映自己或他人健康生活的照片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业余时间你最喜欢做什么?”请几位学生谈一谈

  2.探究讨论

  “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哪些属于健康文明的生活?”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7~88页,并提问学生:“这样的生活你经历过吗?你喜欢这样的休闲方式吗?你觉得什么是健康文明的生活?”教师鼓励学生用事先搜集的反映健康生活的照片或图片加以说明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讨论,教师帮助学生澄清,这里提到的健康,不仅仅指身体的健康,但不必陷入对概念进行详细的界定,只要学生理解健康文明的生活是指好的、积极的生活,各种对于身体和精神有益的生活方式即可

  “就你的所见所闻,你还知道哪些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哪些是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会带给你什么感受?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方式有什么危害?”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意见按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文明进行分类,并记录在黑板上同时,请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的看法可能有不准确的地方,教师可依据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做进一步的探讨,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比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锻炼身体、读书、下棋、做有意义的游戏、郊游、参观等;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方式有无节制地看电视、上网,、吸烟、随地吐痰、暴饮暴食、挑食等

  3.小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制定体验活动计划,为体验一次健康文明的生活做准备学生可以按居家远近进行分组计划应当包括体验的内容、地点、时间等建议体验地点应在居家附近,时间可以是休息日小组要共同商量体验的内容,选择一项可行的且大家都愿意进行的健康的活动内容,也可以是一项有意义的游戏如果学生选择了郊游、参观,教师要详细地了解情况,如果路途太远,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应建议学生取消活动如果学生一定要去,教师要落实小组学生的家长是否有能力解决车辆、家长是否同意、是否陪同前往等问题,必要时教师应出面组织

  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从集合的时间、地点、联络方式、携带物品以及接送等问题都要注意

  4.全班交流

  各个小组发表自己的体验活动计划,对于不适宜之处,师生要提出修改建议,并进行适当的点评

  5.教师小结

  概括讨论要点,强调体验活动应注意安全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1.利用休息日,按计划实施各小组的体验活动,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2.利用上下学或外出活动的时间,观察公共场所中的文明与不文明的现象,并做记录

  评价建议

  检查学生的体验计划

小学品德教案5

  教学目标

  1.树立公民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公共意识。

  2.了解公益活动,并能列举出几个公益活动。

  3.明白“志愿者”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请几个学生把教科书第78页的故事《一位出租车司机的公民意识》改编成一个小剧本。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请学生表演改编的小剧本《一位出租车司机的公民意识》。

  2.全班交流。教师以问题引导;“从课前读故事和看同学的表演,能不能说说故事表现了出租车司机的什么品质?”

  1)“你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抗击非典人人有责的责任心,为他人负责——锁上后备箱、给急救中心打电话、留住客人、劝行人绕道而行、自动隔离。不计较个人得失、热心肠——主动提出替客人负担在北京的花销。)

  2)让学生从反方面去想,“要是这位出租车司机没有留住这位客人,会有什么后果?”

  3)教师小结“这位出租车司机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他却有一颗高尚的心,正是他对他人、对社会的强烈的责任感让我们感动。我们的社会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人,还有很多类似的感人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3.观察交流。

  (1)让学生看一看教科书第79页上的三幅照片,读一读照片说明文字,说说图中的人物在做什么,“你看见过这样的活动吗?有没有参加过?如果参加过,讲一讲自己的感受。”

  (2)教师小结,这些活动都被称之为“公益活动”。

  (3)教师出示“青年志愿者标志”或是请学生看教科书第80页,用简单的语言说说标志的含义。(不必求全,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在讲解过程中,要强调志愿者活动是无偿的,是爱心、热心、真情的奉献;作为一名公民,不能心里只有自己,还要时刻准备着帮助他人,回报社会。)

  4.教师总结。总结要点,布置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

  1.如果条件允许,让学生去采访一名志愿者,听听他们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心声。

  2.读教科书第81页上的阅读材料写一篇读后感。

小学品德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学会看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的含义。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

  教学准备: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政区图。

  生:课前通过多种途径调查了解祖国有多大、按组准备政区图。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祖国有多大

  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

  课件出示:欣赏祖国风光图片

  看祖国的地图,祖国有多大?它像什么?这节课,我们来感受一下,祖国到底有多大。

  二、计算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

  活动一:“徒步旅行”,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1、做“徒步旅行”的游戏,出发前,先来看看要走的“路线”。(学会看图例,认识国界和海岸线。)

  2、开始旅行吧!从哪里出发?(了解家乡浙江在我国的哪边,复习地图方位。)

  3、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初步感知祖国的行政区划,并结合地图,了解祖国的四至点(祖国的最南边、最西边、最北边、最东边分别在哪)。

  4、计算:沿祖国大陆的边界走完一圈,至少要花多少时间?

  通过这样的计算,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

  活动二、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

  1、结合海南地图,比较本地与海南的面积。

  2、结合地图,比较海南与的面积。

  3、结合世界地图,比较与其他国家的面积。

  三、比较之后,你有什么发现?想说点什么?

  (一)了解行政区划,进一步感受祖国的辽阔。

  1、读读书中的小资料,了解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了解首都、省级行政中心、一般城市等图例。

  (二)模拟旅游,充分感受祖国幅员辽阔。

  1、说说自己小组准备去哪旅游。

  2、小组交流旅游前了解的情况。

  3、汇报交流:(1)路程。(尝试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通过路途遥远感受祖国的辽阔。)(2)温差。(通过南北温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3)时差。(通过东西时差感受祖国的辽阔。)

  四、升华

  1、欣赏音乐《祖国有多大》。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3、师。

  第二课时:拼地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拼图游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拼一拼政区图。

  二、拼地图。

  1、课件出示:把政区图贴在硬纸板上,按照省级行政单位剪开,对照完整的政区图,用剪下的硬纸板拼成一张完整的地图。

  (1)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

  (2)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最先完成。

  (3)展示汇报。

  (4)学生互评。

  三、观察描述。

  1、结合刚才的拼图活动,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思选择某个省份进行外形描绘,说出于其相似的物名。

  2、大家相互交流,或选一些同学在班上介绍。如:云南省上方式对称的弧形,下方是一个小尖,像蝴蝶。

  3、其他同学进行评论。

  四、在生活中感受行政区划。

  1、学生交流自己的生活周边体现行政区划的事情的资料,交流自己的发现。

  2、正确写己家乡的地址,并说一说地址上体现出的行政区划。

  3、如果没有这样的行政区划,我们的生活、工作会有哪些不便?

  五、。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谈谈你的想法或建议?

  3、教师。

小学品德教案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家乡水的发展变化的历史。

  2,感受水与家乡人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课时:

  一个课时。

  二、教学活动与过程:

  1、导入。

  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位同学能说说水都有哪些作用呢(学生举手回答。)

  2、介绍水在各个领域的用途。

  通过影片和页介绍水在工业,农业,生活中的作用。

  3、了解家乡人取水方式的`发展历史。

  下面请同学们观察46~47页的内容,然后告诉老师和同学,家乡人取水方式有什么发展变化。(学生阅读和回答取水方式的发展变化。)

  4、讨论:为什么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水变得越来越珍贵了呢

  前后桌四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观察,阅读48页的内容,并讨论以上的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发言。教师作适当的和指导。

  5、课堂。

小学品德教案8

  教学目标:

  1.体验美好家园的好处,知道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做起,愿意做好身边的整洁工作。

  2.知道丢垃圾时应注意的问题,学会分类扔垃圾。

  3.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扩展其想象力,培养动手能力。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观察周围每天所做的整洁工作,搜集一些能变废为宝的废品,准备课上做手工。

  教学过程:

  活动一:干干净净每一天。

  1.教师开场白: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调查了周围的生存环境,然后和动物交了朋友,也和很多花草树木交了朋友,我们还能为大地妈妈作些什么?对了,我们还要美化我们的家园,要干干净净每一天。(出示课件)

  2.你周围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每天都会做那些整洁工作?

  学生间交流观察所得,全班交流,自由发言。

  3.你在家里和学校里,都做了那些整洁工作?做的怎样?

  学生依据生活实际自由发言。

  在整洁工作中,我们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垃圾问题。为了能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现在,咱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来个垃圾大处理。

  活动二:垃圾回家

  1.垃圾也有自己的家,垃圾的家在哪?是垃圾箱。怎么能让垃圾安全到家呢?大家讨论讨论。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将结果,鼓励学生不仅要想到,还要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做到不乱扔垃圾。(出示课件)

  2.丢垃圾还有很多讲究,你知道吗?把你知道的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3.大家都说的非常好!垃圾不仅有家,而且,不同的垃圾还有不同的家。日常的垃圾大致分为三类: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毒有害垃圾。(出示课件)这儿有些垃圾,他们找不着家了,现在咱们来给这些垃圾找一下家,看谁找的又快又准。(做活动)

  刚才咱们研究的是垃圾的回家问题,是不是没用的废品都要扔掉,都要送他们回家呢?当然不是,有些废品是没必要急着送他们回家的,比如一些塑料袋,能再次使用,就不要急于扔掉;还有咱们能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既减少垃圾,又能节约资源;还有……咱们还能来个废品回收再利用,让他们变废为宝。

  活动三:废品大变身

  1.(出示课件)这里有一些废品,可不要小看他们,他们变身后,会让你大吃一惊的。

  (出示课件)瞧,怎么样?神气吧!我这儿还有这样的例子。你能说说他们都是怎么变的吗?

  学生仔细观察,小组交流。

  2.这样的变身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开动脑筋,就一定能样废品变成装点家居生活的'亮点、宝物。怎么样?拿出你搜集的废品,试一试吧!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动手做一做。并展示。

  3.你的家一定很漂亮,拿你的作品再打扮一下,相信会更漂亮!

  把你最满意的一处画下来,画到书上,比一比,谁的最漂亮!

  你们做的太棒了!不过,这只是开始,美化家园需要不断的努力,加油干吧!你们看,大地妈妈再冲你们笑呢!她是在感谢你们大家呢!(出示课件)

小学品德教案9

  〖教学目标

  1.了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科书分析参见

  第25页。

  〖教学准备

  1.在课前,布置学生调查了解:

  (1)每天食用的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中有没有残留农药,这些残留农药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2)我们每天都要吃饭,面对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中的残留农药,我们怎么办。

  2.在课前,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包装。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可是,由于这些年来,在农业生产中大量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得许多农产品中都有残留农药。对此,生活已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也就是妞妞的困惑。”

  2.全班讨论。观察和阅读教科书第11页的图画和课文,教师提问学生:“我们只是普通的消费者,面对蔬菜、水果、茶叶等农产品中有残留农药,我们怎么办?”帮助学生通过讨论知道,要购买有绿色农产品标志的商品,购买有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

  教师可以出示课前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包装,并提问学生:“你在超市、商店见过这类农产品吗?家长有没有买过这类农产品?”

  3.探究讨论。“对于豆博士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妞妞的另外一个困惑,应该怎么办呢?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通过讨论知道,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和化肥固然有利于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但会使土地里的盐碱越来越多,土壤越来越硬,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从长远来讲,反而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而且,会在农产品中造成农药成分的残留,人吃了这样的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农业生产既要保持增产,又要防治病虫害,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使用天然的有机肥料,也叫“农家肥”,像河泥、塘泥、人畜粪便、绿肥、炕洞土等等;遇到病虫害,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像利用大量的七星瓢虫消灭蚜虫,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这也叫做用“以虫吃虫”的方法进行防治。这样我们就可以吃上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的放心粮、放心菜、放心水果了。

  4.教师。概括讨论中的要点,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可以用较多的时间让学生确认绿色农产品的标志,并鼓励学生就此与家长进行沟通。

  2.如果是农村学校,本课题可以更多地强调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农药、化肥。家庭作业了解商店和市场出售的食物、蔬菜、水果中,有没有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问一问爸爸、妈妈是否认识绿色农产品的标志。

  〖建议

  观察学生对农产品质量的关注态度,对学生参与探究活动进行简单。

  这些食物会不会含有残留农药?不用农药怎样保证收获?警钟已响。显示了农业生产中化肥与农药使用的问题已经十分严峻。困惑中的妞妞,三幅图显示的是她的思考。它们合乎国家标准吗?课文正面提出和阐述问题。豆博士提出了一个矛盾,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参照教材第11页)

小学品德教案10

  教学目标

  1、了解起源于家乡的民间艺术及其特点。

  2、了解民间艺术与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及劳动生活情况的关系。

  3、深化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

  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一些反映自己家乡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民间戏剧、音乐舞蹈等的录象、录音资料。

  2、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家乡的传统手工艺品。

  教学过程

  1、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在我们的家乡,流传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音乐、戏剧、舞蹈以及风格不同的传统手工艺品等,它们是我们家乡人的'性格、思想和情感的体现,反映了具有家乡特色的风俗习惯、劳动和生活状况。

  2、欣赏。(1)放几段不同地区的民间音乐或歌曲,请大家欣赏。要求学生边听边辨析,从中说出哪段是自己家乡的音乐,哪些是其他地方的音乐,并说出省(自治区)名。在整个欣赏活动中,教师可做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体会乡音乡情是家乡人性格、思想和情感的真实反映。(2)展示几件家乡的传统手工艺,请学生欣赏。要求他们说出他们的名称、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教师提问:“大家欣赏了这么多漂亮的手工艺品,想不想试者自己动手做一个呢?

  3、手工制作。选一件简单且易于制作的家乡传统的特色手工艺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仿制这件手工艺品。制作时,教师可通过示范,讲明制作的方法、要求及注意的事项,然后对各小组分别进行具体指导。

  4、展示。学生的作品完成后,把它们挂起来或放在平台上供大家欣赏、评判,并授予作得最好的学生“巧手小学生”的称号,以示鼓励。

  5、小结。进一步深化本课题的主题思想,让学生认识到乡音乡情最能表现家乡人的性格、思想情感,最能反映家乡人的风俗习惯、劳动与生活情况。

  家庭作业

  把自己的作品拿给爸爸、妈妈看。

小学品德教案11

  活动目标

  1、了解夏季饮食卫生、预防中暑等方面的基本保健常识。

  2、形成良好的夏季饮食卫生习惯。

  3、了解并遵守夏季活动的.安全规则。

  活动过程

  一、冷饮好吃要注意

  1、想一想冷饮店里可以卖哪些冷饮,自己吃过哪些?

  2、儿童讨论夏季正确吃冷饮的常识。

  二、新鲜水果蔬菜色拉

  1、引导儿童自制色拉。

  2、引导儿童一起分享品尝自制色拉,边想想在暑假里吃瓜果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卫生要求。

  三、暑假卫生公约

  1、儿童说说自己从小摊上买过什么食品,联系自己的经理、观察和感受。

  2、说说吃不卫生食品的害处。

  3、集体订立暑假卫生公约。

  四、学习安全游泳

  1、儿童游泳的乐趣。

  2、引导儿童学习安全游泳的方法。

  五、预防中暑

  引导儿童学习防止中暑的知识,练习保健技能,充分了解中暑的危险性。

  六、夏日保健小窍门

  引导儿童讨论并收集夏天各方面的保健方法。

  七、消灭害虫

  儿童说说有哪些害虫,它们有哪些害处。

小学品德教案12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R”符号,并了解其所代表的含义。

  2.进一步形成对待垃圾的正确态度和行为习惯。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40~141页。

  教学准备

  1.教师在课前检查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情况,要保证有半数以上的学生完成。

  2.教师准备一些关于垃圾对环境危害的资料,供学生在小组讨论时。

  3.与大队辅导员或班主任联系,与当地垃圾处理机构或者环境保护部门联系,争取安排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厂,或请专业人士作报告。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垃圾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但学习有关垃圾的内容时,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应当帮助他们对有关垃圾问题有比以前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更加成熟和明确的想法、更加自觉和积极的行为。

  2.小组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根据家庭作业的观察结果展开讨论,并填写在教科书第60页的表格中。教师应提醒学生结合教科书及教师的资料展开讨论,并准备向全班做介绍。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资料给学生,并且巡视各个小组,以提出意见的方式帮助学生,鼓励他们在汇报中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比如,我们在什么地方会用到纽扣电池?如果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用过的纽口电池扔在校园里,我们的校园会变成什么样子?

  3.全班交流。每个小组向全班报告自己的讨论结果。教师适当提示,对学生的结果给予修正和补充。

  4.阅读与讨论。请学生观察教科书第61页的垃圾处理图,以自由发言的形式明确主要的步骤和过程。教师要保证学生基本正确地理解垃圾处理的主要流程,可以在黑板上写出来。

  现代化的垃圾处理过程运用许多高新技术,工艺复杂,六年级学生尚无法完全弄清楚每一个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教师知道用书中有关教科书分析的内容,帮助学生大致有所了解。如先分类,然后进行不同处理,有些粉碎后作为建筑材料;有些用来制造再生的用品;有些用来提炼稀有或者贵重金属;有些作为燃料焚烧后供热或者供给工厂做动力;焚烧后的`废渣也可以做为建筑材料。

  5.问题解决。阅读教科书第61页的3个“R”,教师依此与学生讨论三个“R”,以确保他们正确理解其含义。然后进一步探讨:在我们周围,我们自己和其他人是不是做到了3个“R”?哪一种做到了?哪一种没有做到?由于什么原因?今后有可以怎么办?完成教科书第61页下方的探究练习。

  6.教师。对本课学习进行,特别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成为环境保护者,用3个“R”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且向他人做宣传。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如果可能,可以与少先队和班会活动结合进行,带学生去比较先进的垃圾处理厂参观。

  2.可以从环境保护部门或者大学、研究机构邀请专门从事有关工作的人士为学生举办有关垃圾问题的科普报告。

  家庭作业

  1如果可能,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了解本地区的空气质量预报。

  2.向家长介绍3个“R”及其含义。

  建议

  1.针对每个小组的发言进行。

  2.对学生在小组活动和全班讨论中的表现进行。

小学品德教案13

  教学目标:

  1、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3、乐于分担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教学重点:

  1、父母的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

  2、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学会关心家庭,增强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1、导入。

  (1)、板书课题。

  (2)、提问:什么叫懂事?

  2、探究活动。

  (1)、请学生朗读乐乐的感想。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乐乐爸爸工作一天的艰辛。

  (2)、各人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父母一天工作的情况。体会父母工作的'辛苦。

  (3)我们的父母一天工作那么艰辛,回家还要做那么多家务和照顾我们,确实辛劳。我们作为子女的应体贴父母、孝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减轻父母的负担。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哪些事情是我们三年级的学生可以做的。

  1)、个人制作。请每一位同学写一个准备在今后执行的小计划,可以参加刚才大家讨论过的、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2)、教师。

  “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生活而操劳,工作很辛苦。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应该懂事了,要尽量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做个好孩子。”

小学品德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和体会自己和大家学习与生活在一起的快乐,增进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加深彼此间的感情。

  2、学会在他人的帮助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3、能表现对他人的关心,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给他人带来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习消除烦恼、体验快乐的方法。

  难点:

  使学生懂得关心和理解他人,乐于并善于把快乐带给他人的人,自己会更快乐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七巧板、彩笔、能够反映自己快乐生活的物品。

  2、教学器材:快乐卡、快乐奖章、绳子。

  3、教学课件:消除烦恼、体验快乐的方法,书中练习题,送快乐祝福的人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想邀请你们参加由我主持的快乐总动员活动。在这里既有让你开心的游戏,又有多彩的活动,还能学有用的知识,帮你做个快乐鸟,想不想参加?

  OK,欢迎同学们进入今天的欢乐总动员。YEAH!(出示课件:快乐总动员)

  二、感受和体会自己和大家学习与生活在一起的快乐:

  1、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第一个精彩单元“生活大看台”。(出示课件:生活大看台)

  2、引导学生从与家长、伙伴、老师及自己的`角度回忆生活中快乐的事,把这些故事讲给大家听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快乐。

  3、教师小结:回忆快乐的往事,分享快乐的故事,会为我们带来一份高兴的心情,高兴的时候,脸上会是什么表情?

  4、学生表演快乐的表情。

  5、学生自评:让学生将自己快乐的心情,灿烂的笑容记录在快乐卡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笑脸,给它涂上颜色。

  三、学习消除烦恼、创造快乐的方法。

  1、活动情境:继续生活大看台活动。

  2、过渡:快乐的感觉真是好,可生活中的烦恼也不少,最近有什么烦心事,说出来,大家一起来学个消除烦恼的小诀窍。

  3、学生说出烦恼事,大家一起出主意。

  4、采访学生在活动中的心情。

  5、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补充消除烦恼的小绝招。(出示课件:消除烦恼的小绝招)

  6、过渡:知识学到手,还得会运用。请学生看表情识心情。(出示课件:三幅图)

  7、问:睁大你们的眼睛,观察一下他们的表情,看看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8、听他们遇到了什么烦恼事?用学到的方法来帮助他们?(课件出示声音)

  9、采访学生在活动中的心情,向学生渗透被别人帮助可以得到快乐,关心和理解他人,乐于并善于把快乐带给他人的人,自己会更快乐的道理。

  10、教师小结:生活中的烦恼少不了,但只要有了消除烦恼的方法,就可以成为快乐的孩子。

  11、学生自评:学习了消除烦恼的方法,让学生将自己快乐的心情,灿烂的笑容记录在快乐卡中。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张笑脸,给它涂上颜色。

  四、进行情感升华,鼓励学生做快乐的创造者、传递者:

  1、学生收听身边人们送给自己的快乐祝福。(出示课件:送祝福的人们)

  2、学生谈谈受到快乐祝福的感受。

  3、学生将快乐的祝福送给身边的人们。

  五、全课总结:

  1、学生总结本课收获。

  2、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是快乐的体验者、快乐的制造者、快乐的传递者。只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快乐就在我们身边。(板书:体验、创造、传递)

小学品德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初步形成责任意识,知道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作为家庭、社会的一员还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情感目标:

  1、体验不同的角色应承担的不同责任。

  2、增强责任意识。

  行为目标:

  1、知道自己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

  2、自己的事情,能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

  二、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增强责任意识,热心参与家务劳动和学校的活动,并能主动承担一项任务。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承担的不同责任。

  四、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电脑出示课文63页的插图。

  2、讨论:这些事情该由谁来做?

  3、分析图中的事情,哪些是自己会做的?哪些是自己不会做的?

  4、说一说,议一议:对于自己会做的事情,自己是否做了?

  (二)板书课题:我的责任

  (三)探讨明责任

  1、让学生进一步回忆,自己家中每天都有哪些家务事,这些事都由谁来做的。

  2、启发学生讨论:这些事情当中,有哪些是自己可以做的?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写己在家中能够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并进一步思考:我能为学校为班级做些什么?

  4、教师在收集学生的答案后,给予肯定。并完成表格的填写。

  5、齐读句子:自己的事情,能耐做的应该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家中、学校、社区的.事情大家都来做。

  (四)提出建议

  1、观察第64页的插图,看看说了什么事情。

  2、让学生谈谈有没有与教材第64页中的同学类似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大家想一想,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3、各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点拨。

  4、各小组选出代表,以表演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好办法。

  (五)品质升华

  1、观察第65页的插图,看看他们给自己找了什么岗位?

  2、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我给自己找岗位。

  (1)在教师的帮助下,大家将班里的事情分分工,每人承担一件具体的事情(可以多人承担相同的事情)。

  (2)在家里,请学生与家长商量,给自己找一件具体的事情做(例如扫地、洗碗等)

  3、做这些事之后,大家先讨论一下:怎样才能做好?一星期后,在班会上交流做这些事的感受。

  附板书设计:

  明白责任

  自己会做的事应该做

  我的责任该做什么自己不会的事学着做

  找找岗位

【小学品德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品德教案03-24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案07-30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03-17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02-23

小学品德教案(15篇)03-08

小学品德教案15篇03-03

小学品德教案15篇03-24

了解我的身体小学品德教案08-26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20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