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少年》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木雕少年》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木雕少年》教案1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能正确读写词语表中的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摘抄、积累好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3.感情态度价值观:
体会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重难点,关键
1.了解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3.积累并学会正确使用四字词语。
课时划分:
两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大瀑布的挂图、有关木雕的图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投影大瀑布图片
生观看,师简介,引出文中所指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师简介这儿游人、景色。重点词:非洲南部、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
2.在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发现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3.板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文。
(2)画出生字,拼读。
(3)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4)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准备提出来讨论。
2.生根据提示自学。
3.汇报、交流。
(1)用生字卡片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可自己汇报)
字旁:琳琅(láng)满目沉甸(diān)甸
诚恳(kěn)宾(bīn)馆
字形:“释”左边是米加“/”,不是“采”。
“豫”左边不要写成“矛”。
字词意
名不虚传:形容名气与听说的相符,一点儿也不假。
琳琅满目:形容物品多,使人看的眼花缭亮。
栩栩如生:形容物品很逼真,就像活了一样。
爱不释手:很喜欢,舍不得放开手。
犹豫:指很难下决心。
遗憾:感到可惜。
(2)指出逐节读文,正音。
(3)汇报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讲的是“我”到非洲南部旅游时,本想买件木雕木工艺品,但由于担心行李超重而未买。后来,卖木雕的少年特意为我送来一个体积小、便于携带的木雕,但坚决不收我的钱。因为他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思考: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来学习。
2.讨论交流。
3.汇报。
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出发前,朋友告诉“我”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和木雕工艺品。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我”对几个大象坐爱不释手,但由于担心行李超重而没买,卖木雕的少年和“我”都和遗憾。
第三部分(10--15自然段):晚饭后,少年送来一个小象墩,坚决不肯要钱,因为中国人是他的朋友,这让“我”很感动。
四.小结
卖木雕的少年真的可爱,让我们来朗读课文,读出对他的喜爱。
五、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设置情景、探究导入
教师一边投放大瀑布和木雕的图片,一边娓娓提出问题:
作者来到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旅游,带着新奇与购买非洲木雕的愿望,但自己最终选择不买,却意外收到一份礼物,少年为什么没有收钱,送她礼物的呢?带着我们共同的疑问,一起继续学习课文。
二.深入学习课文,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1.学习挑选木雕的部分。
朗读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想想作者如何被精美的木雕吸引,激发了她购买的欲望。
填空:
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1)根据课文内容,恰当填空,体会所填词语的意思。
(“名不虚传”的意思是瀑布确实壮观雄伟,不愧为世界三大瀑布之一,不是空有的虚名。“游人如织”这时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说明游客很多,像织布机一样穿梭。“琳琅满目”的“琳琅”本意是“美玉”,这里比喻珍贵的东西很多。“栩栩如生”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这是指大象雕刻得很有生气,吸引旅客,体现出非洲木雕名不虚传。)
(2)带感情朗读,体会作者被吸引的程度之深。
(3)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是否还可以利用其他词语代替吗?
过渡:精美的木雕激发了作者强大的购买欲望,但她的什么又放弃了呢?
2.个人朗读第五至第九自然段。
(1)出示学习要求。
A.“我”为什么选择放弃买木雕?“我”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
找出有关语句体会。
B.卖木雕的少年什么样?他说了什么,想象他会有什么想法?
(2)分小组学习讨论。
(3)汇报交流。
小组一:
因为我考虑行李超重,不能带这么重的象墩,所以只得选择放弃,我的心里变化:从爱不释手--犹豫--语无伦次--遗憾。
点拨: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作者很遗憾?(“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面对孩子的诚恳相劝,作者的.内心是非常矛盾的,而且这个小想墩自己都爱不释手,使她很遗憾。)
小组二:
少年是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见作者犹豫,他诚恳地劝作者买,“夫人,您买一个吧!”“您是中国人吧?”少年望着作者,眼神也流露出遗憾。
点拨:通过对男孩的语句描写,你读一读,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
(这个男孩很善良,开始“买一个吧!”表现出不仅是推销,还有一层是把纪念品带回欣赏,到后来男孩的猜疑“您是中国人吧?”能看出男孩对中国人的尊敬。)
(4)同学们你们知道男孩对中国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尊敬吗?(因为20世纪60年代中国援建了坦赞铁路,在工程过程中,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现在你们领悟到男孩为什么说“您是中国人吧?”(非洲人民感谢、尊敬中国人民。)
(5)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感受作者与少年不同的内心变化。在熟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上台来表演。
3.学习赠送木雕部分
(1)朗读第十至第十五自然段,体会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
(男孩在傍晚来等“我”,并交给“我”一个沉甸甸的小象墩。)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墩?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这个木雕象墩与白天的一模一样,却只有圈套大小,说明少年特意为作者雕刻的易于携带的同样的小象墩,体会少年的质朴和他对中国人好感。)
(3)“我”和少年说了什么?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内心世界?
(“我要给他钱,他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男孩除了“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外,更是希望我不要带遗憾回国,展现了非洲少年对中国人的情谊,从而也看出他的淳朴与善良。)
(4)读一读少年质朴的语言和动作。
三.总结全文,展开想象
1.学到这里,我们才解开初学的疑问,正是由于中国人民与非洲人民的友谊,使得每位非洲人民内心深处感谢中国人民给予的无私的援助。
2.(结合课后练习)你最想用什么方式夸夸那个非洲少年?
(展开讨论,激发兴趣)
《木雕少年》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教学准备:
1.请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2.教师准备一段介绍非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及课文配乐录音。
3.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资料共享。
1.老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找到了吗?谁来给大家进行展示或介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
2.老师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请大家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观看录像后自由表达。
4.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学习。
a.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带领小组成员认读生字,并想办法快速记住字形。
b.认读生词卡片,讨论词语意思。
c.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d.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感悟。
1.自主阅读思考:
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2.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
3.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
4.说说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一个人。
第二课时
一、品读入情。
1.激情导入: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情景。(播放配乐朗诵的课文录音)
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3.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
4.朗读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二、学习发现。
1.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新发现。
4.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下面请大家大胆公布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如课文里有许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三、总结收获。
1.想一想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2.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四、读读写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3.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辨、齿等。
4.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互评。
《木雕少年》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2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积累四字词语。
3、通过人物的言行感受卖木雕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4、能够用几句话夸夸黑人少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1、你们知道非洲吗?说说非洲的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2、了解大瀑布
图片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并读好这个词语。
3、展示非洲的木雕工艺品
非洲的木雕工艺品非常有名。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有关非洲木雕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懂的词语做出记号。小组同学互相解决。
2、认字,读词语。
三、重点书写:售、掏、辨、卖。
四、学生质疑,根据学生问题解决部分词语的意思,同时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名不虚传、清晰可辨、游人如织、出售、掏钱
二、精读课文
1、抓重点词句,体会“我”对木雕象墩的喜爱。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那里景色(壮观),游人(如织)。那里的木雕工艺品(琳琅满目),(各式各样)。那些象墩(构思新奇),大象雕的(栩栩如生)。
2、请快速默读全文,用横线画出我喜爱木雕象墩的句子,并讲讲理由。
3、交流:
“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我的喜爱,并进行品读。
(“捧”字上的发挥。象墩很重,课文里说沉甸甸的,我很喜爱它,就进距离观赏它,像捧着宝贝一样小心呵护着它。“仔细”我是那么认真的看着,我在观察我的心爱的事物才会这么仔细的。我仔细观赏的观赏也可以看出来的。观赏是观看又欣赏。对于艺术品才会用观赏一词。在我的眼里,这个木雕象墩已经不再是普通的工艺品,它是我仔细挑选后目光定格的焦点,是我最喜爱的东西。爱不释手,看图是什么意思?释做什么解释呢?)
(2)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这时候会想些什么呢?想象说话。
“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从太好了,高兴,喊,就要这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我喜爱。
3、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我遗憾的是什么呢?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黑人少年的美好心灵
木雕象墩的确使人爱不释手,使“我”心动。但是黑人少年的'言行更让人感动。
自由读课文的第5到15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交流:
预案A
少年摆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1)这里的“我们”意思一样吗?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中国和非洲有过怎样的深厚友谊呢?提供背景资料。
○“暮色中,我忽然发现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黑人少年坐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心想:为了( ),我一定要在这里等到那位中国游客。
预案B
“暮色中,我忽然发现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黑人少年坐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心想:为了( ),我一定要在这里等到那位中国游客。带着这个问题读上下文,解决问题。
○联系上文,学习“遗憾句子。”
○联系下文,学习最后几句。
少年摆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1)这里的“我们”意思一样吗?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中国和非洲有过怎样的深厚友谊呢?提供背景资料。
4、小结。
黑人少年哪里是在卖木雕,分明是把木雕送给了这位中国游客。而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是来实践自己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实践“我们是朋友”的诺言。
5、让我们带着崇敬之情再来读读课文吧。师生分角色朗读10到15段。
创境写话。
我手里捧着拳头大小的木雕小象墩,同行的伙伴都向黑人少年投去了赞赏的目光。为首的我们的带队领导林武同志。他兴奋的说:“( ) 。”接着林武同志的发言,我不无感慨地说:“( )。”一行人中有一个和黑人少年一般大小的男孩,他从队伍后面挤上来说:“( )。”我们的谈话被树林边出售凉茶的本地居民——一个同样黝黑皮肤的中年男士听到了。他也凑上来说:“( )。”
教学反思:
在特级教师的评比中,正好选中的就是这篇课文,而且我们都可以享受一场“特级”盛宴,“准特级”们都上了这一课,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校的晓蓉老师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吴老师的课堂轻松的氛围,吴老师很亲切,但同样很亲切的人很多,但吴老师的功力让我想起了维果茨基所描述的一位老教师,从他的嘴里说出的一句简单的:孩子们好!都具有无穷的魔力。吴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整体、个体的调控也很到位,对孩子在课堂上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能够及时地进行反馈,这就是我们所进行的关注差异、符合差异的教学啊。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卖木雕的少年,卖木雕的少年- 教案,卖木雕的少年 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木雕少年》教案4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
3、情感目标: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图片(植物,动物,人种等),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张老师带大家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首先让我们来欣赏几组图片,用心地感受一下非洲这个地方。(课件播放非洲的猴面包树,大象,舞蹈图片)。
二、揭示课题
1、师:刚才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相信同学们对非洲在感官上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吴晴一起走进非洲,去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卖”的反义词是:买,区分“卖”和“买”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的质疑都很有针对性,课文中就有很多有关少年的信息。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找有关描写少年的语句。
2、指名交流,(少年的外貌,语言,行为等)师引导:他是哪里人(非洲)能说具体一点吗(非洲南部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边)指导读好瀑布的名字。
四、感受瀑布和木雕之美
1、师:想去欣赏一下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吗?(播放瀑布图片)
2、师:此时,你的脑子里蹦出了哪些词语(壮观,雄伟等)课文是怎样来描绘它的呢?指名说,(出示第2段)指导朗读,读好四字词语,指名读,齐读。
3、师: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四字词语,张老师把它们都找出来了。
出示: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爱不释手(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4、师:从这些出示的词语中可以看出“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是写——瀑布的,而这些词语都是写——木雕的。课文哪几段具体介绍了非洲的木雕(第3,4段)
咱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非洲的木雕吧!(课件播放木雕的图片)你用哪些美好的词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木雕(精美,栩栩如生等)
5、(出示第3,4段)师:这么精美的木雕,我们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齐读)这么栩栩如生的象墩,难怪我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6、师:刚才我们学了那么多的四字词语,我们不但要记住,而且要会正确运用。
出示:
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那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
指名说——齐说。
过渡:精美的木雕激发了“我”强大的购买欲望,但是“我”为什么又放弃了呢?
五、研读感悟少年的形象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5—9自然段。
(1)看看“我”为什么最终放弃买木雕。“我”的情绪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
(2)刚才是对“我”的描写,那课文中又是怎么描写这个卖木雕的少年的呢?他都说了些什么?面对我的遗憾他又会想些什么呢?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交流,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通过“我”与少年的一席对话,你觉得这个卖木雕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呢?
3、是啊,为什么少年会如此地尊重中国人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中国人曾经帮助过非洲,非洲人民深深地记在心里,就连十五,六岁的少年也知道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那面对这么精致的木雕,我最终买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认读词语,简要回顾课文内容。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因为种种原因我和这个卖木雕的少年都有了些许遗憾,那最后“我”会是带着遗憾回国的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深入学习,揣摩人物内心
1、朗读第十至十五自然段,体会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墩?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师:只有拳头大小的象墩拿在手里却是——沉甸甸。这一词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了,还在哪里出现过,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自从少年白天和我见过面之后,他可能在干什么(找木雕,做木雕)所以这个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谊,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3、少年的这些举动,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内心世界?
(展现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的情谊,从而也看出了他的淳朴与善良。)
三、总结全文,情感延伸
1、师:我回国后,肯定会把这个非洲少年介绍给朋友认识,你会怎么介绍?可以介绍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给我这件事。(指名交流)
板书: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2、师总结:我们都有共同一个家,那就是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满爱,希望世界——和平。
四、指导书写。
板书: 27 卖木雕的少年
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
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国际友谊
《木雕少年》教案5
1、如果有条件,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2、识字写字指导。释是翘舌音,宾是前鼻音,要注意读正确。栩字不要读成羽。写字方面: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的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
3、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之后,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顺序: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朋友介绍的非洲木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我看到精美的木雕时,爱不释手,激发了购买的愿望。这两部分都是为后面做铺垫,这样才能更充分地表现出我放弃买木雕后的遗憾心情。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才会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木雕小象墩虽然只是一件小礼物,却表达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其中后两个部分是教学重点。本课在表达人物内心活动上,和上一课有不同之处。上一课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来间接表现,本课则多是直接表现。如,我却犹豫了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我感动极了。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体会写法的不同。课文中,少年猜测我是中国人,为文后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埋下了伏笔。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少年为什么单单会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呢、这和本课的背景有关,作者游览的非洲国家是赞比亚(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位于赞比亚境内),中国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援助建设了坦赞铁路,给非洲人民留下了良好印象(参见参考资料)。如有学生提出这一问题时,可以适当地给学生讲讲。这一背景也说明国际理解是双方的行为,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在非洲是多么深入人心。
4、本课词语非常丰富,教师不但要注意让学生积累熟记,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
(1)找词语。可以先结合课后练习题三,让学生先找出这些四字词语(不一定是成语),并抄写下来,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
(2)理解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比较难的词语。如,游人如织的织不好懂,这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说明游客很多,像织布机一样穿梭往来;琳琅满目的琳琅本意是美玉,这里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栩栩如生中的栩栩是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让学生记词语注释,更不能把词语分解成单字让学生一一对应。只要学生能在本课的语境中,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就可以了。
(3)运用词语。教师可以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词语,例如: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教师还可以利用本课的语境,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地方是否可以用其他词语来替换,调动学生运用平时的积累。最后,还可以变换另外一篇短文,设置一个新的语境,让学生正确地使用,巩固本课学到的词语。
5、本课的对话较多,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在课文中,有很多语气词的提示,例如,夫人,您买一个吧!要读出恳切的语气;您是中国人吧、是猜测,要读得比较轻。教师指导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说说,课文中的对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提示学生寻找课文中类似的词语。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6、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首先,少年希望我能够买一个木雕,虽然有推销商品的意思在内,但主要还是希望游客能带走一个纪念品;当我不打算买木雕后,少年先是觉得遗憾,后来又决定送一个木雕给我,除了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外,更是希望我不要带着遗憾离开非洲。这表现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谊,也表现出他的质朴、善良。可先让学生找出哪些句子描写了少年的行为,哪些话是少年说的,想想当时的情况,再体会少年内心的想法。可以让学生放开说说,也可以结合选做题让学生直接写一写。
《木雕少年》教案6
1、在最近学的一些课文,俺被一种情感深深地打动着,于是随手编了几句诗:(投影)
朋友
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有朋之远方来的笑脸
朋友是天涯若比邻的心境
朋友是患难见真情的感动
朋友
是阮恒哆嗦举起的生命小手
朋友
是中国国际救援队浸透衣服的汗水
朋友她跳出个圈
跨越国界
迈向大洋此岸
架起中非那抹友谊彩虹
于是
一个不知名的少年
用那小小的木雕
诠释礼轻情义重的友情真谛
2、中非友谊源远流长,俺们先来简略了解一下:(投影并阅读)
中国和非洲虽相距万里,远隔重洋,但中国和非洲之间的友好交往却源远流长,早在汉朝时期,中国和非洲就开始相互了解.明代是中非古代交往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友好关系已发展到双方官方代表相互访问。
在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时期,中国坚定地站在非洲人民一边,全力支持他们反帝反殖、争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斗争,并在道义和物质上给予支持.之后,又在自身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努力协助非洲国家兴建工厂、农场、水利、能源、交通、电信和文教卫生等各类基础设施.被非洲人民誉为“自由之路”的.坦赞铁路是中国最大的援非工程。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协助非洲国家建设了800个成套项目,其范围涉及农场、工厂、医院、学校、电站、政府办公大楼、体育场、铁路等基础设施。阿尔及利亚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就是其中一个小小的援助行动。
3、今天,俺们就去看看那只木雕,掂量那份情谊。(出示课题,同学读题)
4、下面老师先检查昨晚的预习情况,请你们大声地朗读,俺看嘴型,听音量就能大概了解你的朗读训练程度了。(同学自由读课文)
5、检查普通劳动者词语:
(自由读,抽读,齐读)
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配图)
游览 壮观 出售 陈设 观赏
摊点 驮着 构思 诚实 宾馆
掏钱 犹豫 即将 晚饭 一堆
流露 遗憾 牙齿 规范 付钱
工艺品
6、出示四字词语,齐读根据老师描述抢答词语: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五官端正
琳琅满目 栩栩如生 一模一样
手不释卷 语无伦次 清晰可辨
7、出示以下词语并问有什么特点,能否用上它们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黑人少年:
五官端正 牙齿 诚实 流露 遗憾 规范
8、少年的这一丝遗憾,就是那友谊种子的萌芽。不信,俺们们细细品味他之后的言行吧!请自由读8至最后自然段,划出少年言行的句子。
9、同学自学,反馈并归纳。
10、这些言行的背后倒底反映了少年当时怎样的心境呢?请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一下。
《木雕少年》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积累成语。
3、揣摩课文的叙述顺序。
4、分角色朗读课文。
5、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5个字。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检查预习情况:
(一)检查读书,分段朗读课文。注意难句的指导。
(二)检查生字:
1、读生字,注意“琳”的读音。
2、生字组词,同学补充。相机指导课文中词的理解。
3、指导难字:
(1)难字:“恳”的上面最后一比是捺,“豫”和“撼”不要丢笔画。
(2)形近字:州( ) 宾( ) 构( )
洲 ( ) 浜( ) 沟( )
五、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是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7课《卖木雕的少年》。
二、整体感知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什么内容叙述的?(买卖木雕)
回忆上节课,我们理清了课文的顺序,谁能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三、细读课文,体会卖木雕少年的质朴善良,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自由读课文,卖木雕的少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善良 质朴 对中国人民很友好)
2、默读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
默读要求卖木雕的少年表现
体会感受
神态
动作
语言
3、交流学习成果。
(1)从哪看出卖木雕的少年很善良 质朴 对中国人民很友好?
出示: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为什么少年要遗憾呢?
分角色朗读5-9自然段。体会少年的善良和对中国人民的友好。
(2)我雕了个小的,可以带上飞机。
(多么的善解人意,多么的善良)读出来
(3)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如果把这句话换成:“少年摆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要钱。’”你还有刚才的感受了吗?(引导学生体会“连连,两个不及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这些词句的含义)。
分角色朗读10-14自然段。
4、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学生可能 问少年为什么那么熟悉中国人,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穿插中国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援助建设了坦赞铁路,中国人民的无私援助给非洲人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5、朗读全文,再次体会少年的质朴善良。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拓展练习:
1、运用词语。教师可以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词语,例如: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2、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地方是否可以用其他词语来替换,调动学生运用平时的积累。
六、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 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木雕少年》教案8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3、朗读提示:
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四、学习生字
重点指导:
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各种形式朗读词语。
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二、个性阅读,突出重点
1、学生分小组学习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⑴ 有感情地朗读。
⑵ 说说从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爱?
2、全班交流。
3、想象:
找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想当时他是怎样想的?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把人物的对话语气读好。
四、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五、学生积累运用四字词语
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并运用。
六、板书设计
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 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木雕少年》教案9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并尽可能发掘来自学生、教师、社会的各种资源,扩展课程资源的范围,并以教科书为依托进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本篇教学设计针对教材的特点,设计了一定的语言场的语言实践,过程中关注了三维目标的整合,使得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积累、运用,同时收集整理了大量背景信息,以期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落实爱是相互的主题。
[教学设想]
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通过事情的叙述,勾勒出一个纯朴而又美好的非洲少年形象,折射出爱是相互的主题,正因为中国人对非洲人的爱,所以让非洲少年把我们当朋友。课文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极尽能事反映了非洲木雕的美,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积累并学会运用。文章中两处少年和我的对话,也是反映全文主题的重点部分,需教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交流中体会非洲少年的内心,感受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谊。此外,三年级学生对于非洲了解甚少,它可以说是第一篇让学生了解非洲的'文章,因此在课前需让学生了解有关背景,课时教师也要提供有关感性的资料才能让学生加深对主题的感悟。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理解并积累栩栩如生、琳琅满目 、构思新奇、爱不释手等四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继而让学生感受爱是相互的,正因为中国人对非洲人的爱,所以让非洲少年把我们当朋友。
[教学重难点]
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关于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非洲木雕、中国在70年代援赞的图片及《医疗队员到坦赞》、《友谊地久天长》的乐曲)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读〈〈中国国际救援队,真棒!〉〉来了解课文的背景。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一 课 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卖、售2个生字。理解并积累栩栩如生、琳琅满目 、构思新奇、爱不释手等四字词语,从而体会我的遗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非洲的维多利亚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高120米,宽达1800米,在非洲赞比亚与津巴布韦的接壤处,瀑布落下时声如雷鸣,所以,当地居民称之为莫西奥图尼亚,意思是说雷霆翻滚的云雾。
(课件投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照片并播放瀑布的声音)
2、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这里景色壮观,游人如织。这里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3、教学卖 。揭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通读课文,难读处多读几次,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指名轮读课文,并及时正音。
3、这事发生在谁与谁之间的事?(板书:中国游客 非洲少年)
文章讲了我们俩的一件什么事?出示:
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 做纪念,但是 ,只好放弃。后来非洲少年 。
自由准备指名说
三.紧扣遗憾研读第一板块16自然段
(一)出示第9自然段。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1、师:小朋友,这段话比较难读,里面有个长句子,你能读好它吗?
用指名读、齐读方式将句子读正确、读流利。
2、师:发现了吗?遗憾在这段里出现了几次(两次),一次是少年遗憾,一次是我遗憾。(板书: 遗憾 )
(二)学习第一块16自然段:体会我为什么遗憾?
1、理解遗憾
(1)什么叫遗憾 ?
(2)联系学生平时生活说说:你有过遗憾的经历吗?师生互谈遗憾的经历。
2、体会我为什么会遗憾?
(直接从这句中可以找到原因:因为我不能带走这件精美的工艺品)
3、请仔细读读课文的16自然段,拿出笔来找找划划,说说为什么我会那么遗憾,你从哪些词句里看出来了(具体原因)。
4、交流原因: 因为木雕小象墩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令我爱不释手。我为自己不能买下它而遗憾。
(1)理解栩栩如生
①指名读这个词
②师:听你的读,读得那么有感情,你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了吗?
③指读这句话。
(2)理解爱不释手:
①释是放下的意思。整个词是说
②想象说话:看着自己这么喜欢的象墩,肯定是赞不绝口了,我会怎么说呢?
(3)理解琳琅满目
①课文还有哪句话也形容了这些木雕?木雕各式各样,琳琅满目
② 琳琅满目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美好的东西非常多。
③(播放课件)欣赏琳琅满目的木雕,师简介非洲木雕:
这就是木雕,木质的工艺品,来自非洲。木雕是非洲古老的艺术形式,因多数民族都没有文字,所以许多古老的神话都是靠木雕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这些木雕大多出自民间艺人之手,造型怪异,表情刻画生动,又被称为非洲式照片,各国人民都乐于收藏。
5、闯关填空,理解我遗憾的原因:
(1)出示各式各样、琳琅满目等四字词语,并让学生朗读。
(2)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其中象墩(构思新奇 ),大象雕得( 栩栩如生 ),我一看就( 爱不释手 )。但是因为象墩(沉甸甸)的 ,我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只得放弃购买的念头,因此很(遗憾)。
自由准备指名说,师适时指导沉甸甸的甸字读音。
6、过渡:那非洲少年为什么遗憾呢?让我们下节课来学习。
四.书写指导,作业巩固
1、书写售 、卖:
引导学生发现出售的意思与卖相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售书写时应注意的地方。 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2、抄写文中四字词组。
第 二 课 时
[课时目标]
1、会学其他12个生字。
2、继续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继而让学生感受爱是相互的,正因为中国人对非洲人的爱,所以让非洲少年把我们当朋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播放琳琅满目的非洲木雕,师:你能用这些木雕有有有来夸夸这琳琅满目的木雕吗? 出示:(这些木雕有 ,有 ,有 ,真是琳琅满目。)
引导学生用上栩栩如生、构思新奇、爱不释手、各式各样等四字词语来夸夸这些木雕。
2、就是这些琳琅满目的木雕,就是这栩栩如生的小象墩吸引了我,但是我又不能将其带回国,所以我很遗憾。但少年为什么遗憾呢?让我们接着去学习课文。
二、紧扣遗憾研读第二板块715自然段:理解少年遗憾什么?
1、自由读读715自然段,用笔划出写少年言行的句子,体会少年遗憾什么?
2、交流第一次对话部分
(1)自己的木雕不能卖出去。(板书:不能出售)
(2)师生对读,读出语气。
(3)分角色表情朗读。
(4)非洲少年仅仅是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所以遗憾吗?还有别的答案吗?
3、研读第二次对话: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连连摆手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1)他把中国人当成是朋友,因为朋友的遗憾而遗憾。
(2)那天晚上,少年和我之间有一番怎样感人的对话呢?
师生对读:老师夸张地强调你们是朋友这句话。
(3)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
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少年为什么会说中国话?为什么要送木雕,而不是卖?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景区游人如织,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成千上万的游客,卖木雕的少年为什么却特别喜欢中国人呢?
②补充资料,解疑:
同学们,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人曾大力援助非洲。(教师出示课件,打出相关图片或网页:①周总理访问非洲。②中国医生给非洲儿童治病。播放背景音乐《医疗队员到坦赞》。③坦赞铁路。)
周总理曾三次赴非,访问非洲十国;中国派出了100多个医疗队支援非洲;特别是帮助他们修建了著名的坦赞铁路。
坦赞铁路东起坦桑尼亚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西至赞比亚的新卡比里姆博希,是把坦、赞两国连结在一起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全长1860公里,全部由中国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为了修这条铁路,政府提供无息贷款9.88亿元人民币,发运各种设备材料100万吨,工程浩大,技术复杂,条件恶劣,有60几个中国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③课前,同学们有收集到有关资料吗,能交流一下吗?
此时,如果你就是那个卖木雕的少年,心情会怎样?
(4)你能通过自己的读让我们感受到非洲少年对中国游客的情谊吗?去读一读。
通过朗读,体会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谊,他不希望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
读出两处我们是朋友这个语句的理解。
(5)同学们,这一块沉甸甸的木雕难道仅仅是一块木雕吗?它还是什么?
出示:这木雕还是 。
4、现在我和非洲少年还遗憾吗?(板书:不)
三、情境朗读,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一幅画面:夜晚宾馆外的小树林边,作者手捧木雕的剪影,《友谊地久天长》的音乐轻轻响起。
师:就在这样一个晚风吹拂的夜晚,一个黑人少年送给我一个雕得栩栩如生的木雕,我捧着它,心中感慨万千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轻声朗读10-15自然段。学生随着音乐轻声朗读。
2、师小结: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晚,卖木雕的少年美丽的心灵,愿这美好的情景永驻我们心间。
四.书写指导
1、学生自由地讨论辨、堆、驮三个字的书写。引导学生注意三个字的笔画。2、自由书写,并及时评价。
五.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卖 木雕的少年
朋友
中国游客 不遗憾 非洲少年
不能出 售
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木雕少年》教案10
本文是由语文教案工作室上传的:《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请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一段介绍非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及课文配乐录音。
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第 一 课 时
资料共享
老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找到了吗?谁来给大家进行展示或介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
老师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请大家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生观看录像后自由表达。
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带领小组成员认读生字,并想办法快速记住字形。
认读生词卡片,讨论词语意思。
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研读感悟
自主阅读思考:
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
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
说说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一个人。
第 二 课 时
品读入情
激情导入: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情景。(播放配乐朗诵的课文录音)
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
朗读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学习发现
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新发现”。
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下面请大家大胆公布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如课文里有许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总结收获
想一想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读读写写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
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辨、齿”等。
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互评。
《木雕少年》教案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二、过程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教师准备一段介绍非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及课文配乐录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资料共享。
1、老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找到了吗?谁来给大家进行展示或介绍?
2、老师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张贴在黑板上),请大家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自由表达。
4、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新词。
(1)利用课件认读生字,并想办法快速记住字形。
(2)认读生词,讨论词语意思。
(3)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感悟。
1、自主阅读思考:
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2、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
3、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
4、说说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一个人。
第二课时
一、品读入情。
1、激情导入: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情景。(播放课文录音)
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3、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
4、朗读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二、学习发现。
1、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新发现。
2、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下面请大家大胆公布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如课文里有许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三、总结收获。
1、想一想学习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2、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四、读读写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3、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辨、齿等。
4、学生练习书写,同桌互评。
《木雕少年》教案12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书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积累四字词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由读感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11课《卖木雕的少年》,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1、昨天布置大家预习课文,现在找同学来接读一下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订正读书情况 交流: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2、老师还想考考你,看谁预习课文动脑了:去非洲之前,朋友叮嘱我什么?
(一是去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二是买一两件木雕)
3、朋友为什么这样叮嘱作者?浏览第2---4自然段,用线划出描写瀑布和木雕的四字词
4、谁先来交流一下写瀑布的四字词(交流板书:名不虚传、游人如织)谁能说说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根据字面意思来理解)
老师这里有几个数字你来听听: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高120余米,宽1800米,“莫西奥图尼亚”意思是“雷霆翻滚的云雾”,它是非洲的一大景观。
5、谁再来交流一下描写木雕的四字词有哪些?(交流板书:琳琅满目、栩栩如生。说词义)
木雕有什么样的?看图来说说,(有大象木雕、有黑人木雕)还可能有什么样的?
木雕形式多样,是非洲的一大艺术品
6、假如你的面前有这么多栩栩如生的木雕,你会想些什么?(真美呀!我真想多买几个)
7、用喜欢的语气齐读第四段
三、1、作者看中了这个栩栩如生的象墩子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爱不释手)读读这句话,看看“爱不释手”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义),你什么时候能“爱不释手”?
2、卖木雕的少年见来了客人,他是怎样招呼客人的?朗读5---9段,画出卖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交流一:“买一个吧”少年说这句话时,心里会想什么?说明什么?(热情、很会做买卖)板书:热情 假如你是卖木雕的少年,你怎样热情地招呼自己的客人?抽读
交流二:“夫人,您买一个吧!”少年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说的?(少年看到“我”犹豫了)“我”为什么犹豫了?(因为行李超重了,不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在这种情况下,少年诚恳地对作者说:“夫人,您买一个吧。”他当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说明什么?(诚恳)面对少年的真诚,我是如何表现的?(语无伦次)解释词义
分角色读读这两句话
交流三:“您是中国人吧?”少年为什么这么说?(根据语言,服饰来猜的),他猜对了吗?从哪看出来的?(我点了点头),说明什么?(板书:聪明)怎样读出猜测的'语气?
4、我放弃了买木雕,让我和少年都感到什么?(遗憾)我遗憾什么?少年遗憾什么?
四、过渡语:作者真的带着遗憾离开非洲了吗?从哪看出来?
1、交流:“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来干什么了?(送木雕)什么时候?(晚饭后)你猜想一下从白天到傍晚这段时间,少年可能去干了什么事情?(去准备小象墩—来宾馆找我—送象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10段。从“专门”一词可以看出什么?我和少年是偶然相遇的吗?这说明了什么?(善良,不想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
2、当我看到这个一模一样的小象墩时,心情怎样?怎样把这句话读出来?
3、少年是怎么说的?齐读他为什么不要钱?(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民支援非洲国家,修建了坦赞铁路,当时中国为非洲提供无息贷款,发运各种设备材料近100万吨,派技术人员近5万人次,其中有64人为修建铁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自此,中国人民对非洲人民的援助使中非人民友谊长存。)
4、听了少年的话,我---------感动极了,也不由得说出了--------------读(我们是朋友,我们是朋友)这里的两个“我们”是指谁?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友好)
下面我们分角色来朗读10到15自然段,要注意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语气
男同学扮演少年,女同学来扮演作者,解说部分老师来读
五、是啊,课文读到这里,我也被这位热情、诚恳、聪明、善良、友好的非洲少年所深深地感动了。此时,你想对少年说什么?(谢谢 中非人民友谊地久天长)
六、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读读黑板上的词语,来个小测验,怎么样?
1、齐读四字词
2、填空
大瀑布真是( ),这里,( )景色十分(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我一看就( )。
这些词语希望同学们能学有所用
《木雕少年》教案13
教学目标设计
1、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方法设计 1、朗读体会法。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体会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阅读拓展法。在阅读文本的同时,补充课外资料,以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对理解文章的主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
3、读写结合法。在阅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进行写话,强化表达能力,升华对买木雕少年的喜爱之情。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引入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3、朗读提示: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四、学习生字
1、 在学生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之后,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顺序: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
2、词语非常丰富,注意让学生积累熟记,还要让学生学会使用。
(1)找词语。可以先结合课后练习题三,让学生先找出这些四字词语(不一定是成语),并抄写下来,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
(2)理解词语。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比较难的词语。如,“游人如织”的“织”不好懂,这里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说明游客很多,像织布机一样穿梭往来;“琳琅满目”的“琳琅”本意是“美玉”,这里比喻优美珍贵的东西;“栩栩如生”中的“栩栩”是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让学生记词语注释,更不能把词语分解成单字让学生一一对应。只要学生能在本课的语境中,大致理解词语的意思就可以了。
(3)运用词语。教师可以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词语,例如: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可以利用本课的语境,让学生想一想,这些地方是否可以用其他词语来替换,调动学生运用平时的积累。最后,还可以变换另外一篇短文,设置一个新的语境,让学生正确地使用,巩固本课学到的词语。 一、抓重点词句,深入感受黑人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学生自读,请静思默想,或轻声读读,画出写少年言行和神情的那些句子,体会体会。(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学生读后反馈。
3、寻找深入感知课文的切入点。
课文里写少年言行和神情的句子确实很多,我们是否有必要一句一句地研读呢?大家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写少年神情有个句子是写眼神的,你们发现了吗?
第9自然段有这么一句话:“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指名读这个句子)读这个句子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呢?
生:①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生:②他怎样对待遗憾呢?
师:对了,这些问题就是引领我们深入阅读的向导。我们先看少年的遗憾是怎样产生的。
4、研读第一次对话
(1) 自由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注意读出语气。
(2) 谁想站起来读读少年的话?(诚恳地说该怎么说。猜测的话谁来试一试。)
(3) 分角色朗读。(谁想当一下黑人少年,“我”的话谁想读。看看你们最后能不能流露出遗憾的神情。)
(4) 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明白了吗?
为什么却特别喜欢中国人呢?想知道吗?(屏幕出示一段简短的'文字,教师可以请同学来读,也可以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第2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1、各种形式朗读词语。
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二、个性阅读,突出重点
1、学生分小组学习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1)有感情地朗读。
(2)说说从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爱?
2、全班交流
3、想象:找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想当时他是怎样想的?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把人物的对话语气读好。
四、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五、学生积累运用四字词语
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并运用。 3、本课的对话较多,、要指导学生读出不同的语气。指导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说说,课文中的对话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提示学生寻找课文中类似的词语。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
4、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让学生找出哪些句子描写了少年的行为,哪些话是少年说的,想想当时的情况,再体会少年内心的想法。可以让学生放开说说,也可以结合选做题让学生直接写一写。 5、研读第二次对话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他笑了,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⑴指导朗读:我”说的话都有提示语,你看,“高兴地喊”、“感动极了”,这些话容易读出语气;而少年的话该读出什么语气呢?(自由读对话,琢磨少年说话的语气)
⑵分角色朗读:谁想站起来读读黑人少年的话,表达表达感情;谁想读读“我”的话,高兴高兴,感动感动!
⑶读着读着,你明白了吗,最后,黑人少年为什么笑了?
六、补充阅读: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七、情境写话
1、屏幕出示提示:那天晚上,“我”和宾馆里的各国游客,以及许多当地人都对这个黑人少年赞不绝口,大家纷纷夸起了这个黑人少年。请你先想一想,人们会怎么夸;然后你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员,写几句话夸夸这个少年。
2、学生自由写话。
3、展示学生作品,欣赏评点。
板书设计 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课后反思
《木雕少年》教案14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本课的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四字词语。
3、抓住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重难点:
1、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2、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3、积累本课的四字词语并恰当灵活的运用。
前置作业:
1、默读课文5---14自然段,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想象一下,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是怎么想的?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2、我想对那个非洲少年说:
教学流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出示以下两组词语:
第一组-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颖,栩栩如生。(写木雕)
第二组-游人如织,五官端正,爱不释手,一丝遗憾。(写人)
(指名读,齐读,说说对词语的理解,适当造句)
2、说说这篇课文的大意及叙述的顺序。
二、学生根据前置作业,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1、出示前置作业:
(1)、默读课文5---14自然段,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想象一下,在当时的情况下他是怎么想的?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2)、我想对那个非洲少年说:----------------------------------------------------
2、提出学习要求,学法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三、全班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一)、走近少年,初识少年的形象
主要抓以下三句话,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卖木雕少年的形象。
1、根据反馈,出示以下句子:(5—9自然段中)
那少年走到我眼前,诚恳地说:“夫人,买一个吧!”
“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着。
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2、仔细读这三句话,说说:从这几句话里,你读出了什么?(预设学生会抓以下两方面来说:如-我读出了那个少年非常想让我买他的木雕//那个少年的`态度非常诚恳……)
3、带着你们的体会,再读读这几句话,把少年的非常想和诚恳的态度读出来吧! (先指名读,再分组读,齐读。)
(二)走进少年,体会“沉甸甸”的中非友情
导语过渡:刚才我们从少年的“言行”中体会了少年的内心活动。这个少年,仅仅是因为我买不了他的木雕,做不成生意而流露出一丝遗憾吗?(板书:一丝遗憾)少年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流露出一丝遗憾呢?我们继续深入体会.
1、出示句子:
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
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用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2、引导学生体会这三句话,体会少年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流露出一丝遗憾,进一步体会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请同学们再读读这三句话,边读边想,拳头大小的木雕小象墩怎么会“沉甸甸”呢? (学生可能只会从表面上去理解,既然是木头做的东西,一般都是“沉甸甸”。)
(2) 教师引导:在这几句话里,“沉甸甸”不只是字面上的“沉甸甸”,其实,课文中“我”的心情也是“沉甸甸”的,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大家再默默地读一读这三句话,一边读,一边思考。
(学生能够体会到:从木雕小象墩的来之不易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心里是“沉甸甸”;从“暮色中专门等候”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心里是“沉甸甸”的;从“不用钱”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心里是“沉甸甸”的。)
(3)、指导朗读:让我们带着这一份沉甸甸的心情,带着这一份沉甸甸的情谊一起来读读这三句话吧。(学生齐读。)
(4)、老师小结:原来,这位非洲少年那一丝遗憾,并不是因为我不买他的木雕呀。怪不得他还给我送木雕呢。(板书:送木雕)
3、资料补充,加深理解
(1)、过渡:少年送给我的仅仅是沉甸甸的木雕小象墩吗?还送给我什么?让我们来看一份资料:
(2)、出示补充材料,打出相关图片与文字:周总理访问非洲;中国医生给非洲儿童看病;中国政府帮助修建坦赞铁路;中非合作北京峰会
(3)、看着这些资料,你能说说少年除了送给我沉甸甸的木雕小象墩,还送给我什么吗?
(少年除了送给我沉甸甸的木雕小象墩,还送给我的是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深深的感激,是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4)、老师小结:难怪少年对我说——教师引读,学生接读第三句:“不,不用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相机板书: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四、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看着面带笑容、露出两排洁白牙齿的黑人少年,你想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我想对那个非洲少年说:
教师在引导学生说一说后,总结,评价。
五、积累本课的四字词语。
《木雕少年》教案15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学懂课文生字新词,积累四字词语。
2、体会卖木雕少年和我的遗憾的不同含义。
3、通过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知道One
world
,one
dream.吗?这是零八年北京奥运会的口号: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而奥运的五环就代表了世界上的五个大洲,哪位小朋友知道这五环分别代表什么?(蓝色代表欧洲,黄色代表亚洲,绿色代表澳洲,红色代表美洲,黑色代表非洲。)其实地球是个大家庭,无论是什么国家,无论你是什么肤色,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让世界充满爱。今天,费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的这篇课文就发生在非洲的南部,讲的是一位卖木雕的黑人少年(板书课题)。能给卖字找个意思相反的字吗?(买)板书。卖字就比买多了一顶帽子。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师:想了解他吗?那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112页,自己把这篇课文读一读,注意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通读顺。
2、检查学生读文情况。师:课文读通了吗?我请一小组开火车读读全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也得看着课文认真听。
三、结合课文,了解南非。
1、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师:读了课文,你觉得南非给游人留下印象深刻的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生词:莫西奥图尼亚能用课文中的词语完成这个填空吗?()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名不虚传十分壮观师:正因为大瀑布的景色雄伟壮观,才会游人如织(那是一幅怎样的场面啊?)
2、木雕:师介绍木雕,是非洲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这些作品大都出自于非洲中西部民间艺人之手,那娴熟的刀法,生动的表情刻画,神秘而怪异的造型,使之成为世界各地乐于收藏的艺术品。常见的非洲木雕有面具木雕和动物木雕。课文中用了哪些词来说木雕的?(琳琅满目:指名读词,读着读着,你觉得这个词说明了木雕的(多),都已经充满了你的眼睛。这个词多用在书籍或工艺品上。各式各样)
3、有句话说得好学以致用,既然学了就要会用。能用这些四字词语来写一段话吗?快动笔写写吧!
过渡:只有领略了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壮美,带回了精美的`木雕,才不虚此行,不留遗憾。遗憾是什么意思?(不称心,惋惜)这一词出现在哪个自然段?(第九自然段)指名读。这里出现了两次,分别指谁遗憾?
四、研读课文,体会我和少年的遗憾。
1、我为什么而遗憾?
句子: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这工艺品指的是什么?(象墩)这象墩精美在哪儿?找到相应的句子。理解栩栩如生,能给他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望着如此精美得象墩,难怪我会如此喜欢,从哪儿能看出来?(爱不释手:出示释的意思:①说明;解说②消除③放开;放下④出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她喜爱得放不开手,那是种怎样的喜爱?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为何不能买下它?默读第六、七自然段,先让学生说,你能用课文中的语句来说吗?能把这句话换种意思相同的说法吗?可她却对这个象墩如此爱不释手,两种想法让她左右为难,难以取舍,他犹豫了,甚至连说话都语无伦次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过渡:最后我还是决定不买这个象墩,板书(不成)但心中仍留有遗憾,那少年呢?
2、少年为什么而遗憾?
因为自己的木雕不能出售。板书(卖不成)
找到少年说的话。
a买一个吧!
b夫人,您买一个吧!注意提示语: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
(1)比较两句进行朗读:读出两种不同的语气。
(2)可以看出少年当时的态度怎样?(非常有诚意)
过渡:当我放弃买少年的木雕后,少年虽有遗憾,但却问了句您是中国人吧?
这是少年的(猜测),我们再读这句时语气应该轻一些。训练朗读。
少年为何这样问?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
五、小结:少年真的只是因为没做成买卖而遗憾吗?会不会有其他的原因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板书:
卖木雕的少年
我
卖不成
遗憾
买不成
【《木雕少年》教案】相关文章: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03-23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02-08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02-28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09-01
《木雕少年》教案15篇03-03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设计03-23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15篇03-25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15篇02-28
《卖木雕的少年》教案15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