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少年闰土》教案

《少年闰土》教案

时间:2023-03-07 14:05:17 教案 我要投稿

《少年闰土》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少年闰土》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少年闰土》教案通用15篇

《少年闰土》教案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11册第17课

  设计理念:全国著名小语专家李振村老师明确提出了“聊课”一说,并归纳出

  了它的四大特征:一是轻松的、随和的;二是以师生平等为基础的;三是紧扣语言文字的;四是以学生当聊天主角的。本课将以此理念贯穿始终,带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充分尊重关注学生,真正实现人课合一、师生和谐的“以生为本”教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

  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引出聊课新理念:

  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就是“聊课”。要想把课聊好,有一个要求:同学们要敞开心扉,轻松自在地聊啊!能做到吗?(能)

  二、聊鲁迅先生,聊出兴趣

  1、出示鲁迅的图片,同学们对他有什么了解?

  学生汇报。

  2、教师简单小结。

  三、聊少年闰土,聊出情趣

  1、出示课文少年闰土的图片,师深情朗诵。

  2、初次跟这位朋友见面,你对他有什么样的印象?

  3、这位机智勇敢的少年便是闰土(板书课题),一起来和他打打招呼吧!

  四、聊希奇之事,聊出乐趣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闰土和我的相处中,讲了哪些希奇事?在文中找出这些事来,自由读一读。

  学生汇报

  2、这些希奇事,如果要你和闰土去干,你最想干哪件事?请同学们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自由学习。

  学生汇报。

  3、学习“雪地捕鸟”,划出有关的动词,感受一下雪地捕鸟的乐趣吧!

  4、出示看瓜刺猹的对话。指导学生朗读看瓜刺猹的对话。

  师生分角色朗读。

  5、出示闰土看瓜刺猹的图片。指导朗读第一段。

  6、学习海边拾贝和看跳鱼儿。

  7、聊到这里,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闰土呢?(见多识广,聪明能干)

  8、理解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不知道的。”

  指导朗读。

  五、聊四角的天空,聊出感悟

  1、理解句子:“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2、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四角的天空吗?请看(出示四角的天空图片)庭院深深,高墙耸立,这就是四角的天空,当闰土在干那些希奇事的时候,我在干什么呢?

  六、聊朋友分别,聊出真情

  1、因为心中充满向往,所以我多么想再和他相处几天,再听听那些新鲜有趣的事儿呀!可惜的是,一个月后,闰土要走了,朋友分别,我的心情怎么样?(不舍、难过、可惜)

  齐读17自然段。

  2、假如你是文中的我,要跟闰土分别了,千方万语凝成几句深情的话,请写下来。

  七、以读引读,延伸课外

  阅读有关鲁迅的作品《故乡》等。

《少年闰土》教案2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6年级上册第5单元《少年闰土》。

  二、文本解读

  《少年闰土》选自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故乡》。闰土是小说的主人公,是“我”儿时的好友。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敏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表达了“我”对闰土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课文的表达有何特色呢?

  (一)景物描写,涂抹背景

  俗话说“马上看将军,花间看美人”。周围的环境与人物的个性特点、活动天地密不可分。“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是课文开篇的环境描写。瞧,景,绚丽多彩,背景开阔。“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色彩鲜艳明快,写出了夜空万里无云,皓月当空朗照的美妙景象。地上,碧绿广如海,西瓜多如星。恰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这样写为闰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舞台。

  (二)动态描写,展现风采

  行动展示风采。闰土刺猹的行动,凸显了他的机敏勇敢。“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这动态勾画出了闰土勇敢无畏、机敏可爱的形象。“十一二岁”,说明他年龄之小;“项带银圈”说明他深受父母宠爱;一个“捏”字,说明他手握钢叉之紧;“尽力地刺去”,说明他刺猹时用力之猛。他年龄虽小,但懂事很早,他夜间看瓜,勇敢斗猹,简直是个勇敢胆大的小猎手。当钢叉向猹刺去时,它“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句话与其说写猹,倒不如说是写人。这是用猹的狡猾凶猛来衬托闰土的英勇无畏。

  (三)外貌描写,显示特点

  人们常说,人如其面。闰土的外貌特征,显示了他的个性特点与精神风貌。“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样写活现出了一个健康、朴实、可爱的少年形象!“紫色的圆脸”写出了脸色、脸形,表明闰土常年参加劳动,日晒风吹,身体结实健康;“小毡帽”是当时绍兴一带农村孩子的打扮;“银项圈”当地的风俗,以为用圈子套住,孩子就不会死,虽是迷信,足见父母对闰土的疼爱。

  (四)对话描写,突出个性

  言为心声。言语是一个人思想、心灵的反映,透过闰土的话语可以体悟到他的个性风采。闰土跟“我”熟识之后,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许多新鲜事。鲁迅先生选择其中的四件事来记叙,而且有主有次,详略得当,从不同方面表现了闰土的特点。他说话时语气短促,停顿之多,极富口语特点。

  雪地捕鸟是闰土的特长。“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寥寥数语,闰土把捕鸟的环境、条件、工具、方法和注意事项,交代得一清二楚。捕鸟的时间──下大雪;捕鸟的地点──沙地上;捕鸟的方法──支起大竹匾,撒下秕谷,鸟来吃时,拉绳子;捕鸟的结果──各种鸟都有。由此可见,闰土是一个捕鸟能手,他熟悉鸟性,经验丰富,深知捕鸟的奥妙。

  月夜护瓜是闰土的农活。“月亮底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这语言形象地刻画了闰土刺猹的本领:听声便知猹吃瓜,捏叉刺猹不胆怯,轻声捕捉计谋。这展现出一个英姿勃勃、机敏勇敢的小猎手形象。

  (五)对比描写,烘托形象

  对比一般截取两个不同的人物或同一人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相比较,使人物特点更鲜明、美丑更清楚、问题更明了。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而“我”是大户人家的“少爷;“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而“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闰土生活在“海边农村”,经常参加户外劳动,而“我”“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生活天地狭窄。这样对比,足见环境不同、阶层不同、生活不同,闰土见多识广,而“我”孤陋寡闻,“我”没有感到快乐,反而对自己所处的地位和环境不满,流露出“我”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

  (六)叙事抒情,真切动人

  人们常说,“寄情于事”或“因事缘情”。叙事抒情就是情感蕴含在事件的叙述之中。细细品味记叙的事例,其情感也真切动人。

  友情──“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这里点出结识闰土时“我”年纪尚小和距今很久了,然而,回忆起那些往事却显得那么清晰、生动,足见他们的交往密切、友情深厚。

  高兴──闰土来管祭器,“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一个“忙月”的儿子要来了,“我”这个阔少爷为何高兴呢?不仅久闻其名,知道名字的来由,更重要的是他“能装弶捉小鸟雀”,能让“我”开眼界,长见识,知道一些新鲜事儿。

  盼见──“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这里的“日日盼望新年”和“好容易到了年末”,真切地表达了“我”日夜盼望闰土到来的迫切心情。“飞跑地去看”洋溢着“我”的惊喜之情。见面之后,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可见闰土与“我”一见如故,非常合得来。

  钦佩──“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一个“啊”字,流露出“我”对闰土的羡慕钦佩之情。因为他生活在广阔的天地中,见多识广,聪明能干,这是“我”往常的少爷朋友无法相比的。

  惜别──“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这分别的动人情景,反映出他们的感情深厚,谁都依依不舍,心情难过。

  怀念──“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尽管后来分别了,但友情未了,仍然互赠礼物,以寄托相思之意、怀念之情。

  好一个机敏勇敢的少年!短暂的相识、纯真的情谊、浓浓的思念、永久的回忆,“我”和闰土之间的美好情感真切动人。“我”对闰土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告诉我们:既要多读书本知识,又要像闰土一样投身大自然,广泛接触社会,增长见识,锻炼实践能力。这正如古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三、重点难点

  教学此文既要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又要聚焦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四、教学设计

  (一)聚焦外貌,初识闰土

  师:“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师: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师:从闰土的外貌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甲:从闰土“紫色的圆脸”可以看出,他经常在海边风吹日晒,所以脸变成了紫色。

  生乙:从“小毡帽”看出,显示了地方特色──绍兴一带农村孩子的打扮。

  生丙:从他颈套银项圈可以看出,家人很疼爱他,怕他死去。

  师:结合插图,你觉得闰土有怎样的特点?(鲁迅先生寥寥几笔,刻画了一个健康可爱、天真活泼、父母疼爱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

  设计意图:紧扣描写闰土外貌的语句,看插图观察闰土的外貌,初步体会闰土的性格特点,感受鲁迅描写人物的精妙之处。

  (二)聚焦对话,了解闰土

  师:在交往过程中,闰土给“我”讲了哪些新鲜事儿?

  (生速读第6~16自然段,然后交流。)

  1.聚焦“雪地捕鸟”的对话。

  师:细读第6、7自然段,思考文字透露出了捕鸟的哪些信息?

  探究“捕鸟”:

  A.捕鸟的时机

  B.捕鸟的工具

  C.捕鸟的经过

  D.捕鸟的结果

  E.捕鸟的快乐

  师:勾画出动词,体会捕鸟的奇妙。

  师:透过雪地捕鸟看出闰土有怎样的特点?

  师:根据语段,展开想象,动笔扩写,把它变成一个小故事。

  "设计意图"抓住动词,体会到鲁迅先生选词是那么准确,突出闰土聪明能干。动笔扩写,强化语言实践。

  2.聚焦“海滩拾贝”的对话。

  师:细读第8自然段,思考文字透露出了拾贝的哪些信息?

  探究“拾贝”:

  A.拾贝的时机

  B.拾贝的过程

  C.拾贝的成果

  D.拾贝的享受

  3.聚焦“月夜刺猹”的对话。

  师:细读第8、10、13自然段,思考文字透露出了刺猹的哪些信息?

  探究“刺猹”:

  A.刺猹的契机

  B.刺猹的情景

  C.刺猹的结果

  D.刺猹的感受

  师:找出闰土的动作,品味用词之妙。

  师:诵读这三个自然段,你觉得闰土有怎样的特点?大脑中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

  "设计意图"一个悄悄地“捏”,轻轻地“走”,把闰土刺猹时的灵敏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品析动词旨在感知鲁迅先生运用动词的准确。借助角色朗读,入情入境,想象画面,为引出第一自然段做铺垫。

  师:月夜刺猹、雪地捕鸟、海滩拾贝,在鲁迅看来,是“希奇”的事,为什么?(“我”被圈在四壁高墙的大院里了!)

  师:月夜刺猹、雪地捕鸟、海滩拾贝,在你看来,是“希奇”的事吗?为什么?

  师:“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怎样理解这句话呢?

  闰土在(海边)时,我正在(家里),不知道(海边有如此美丽的贝壳);

  闰土在(雪地)时,我正在(家里),不知道(捕鸟十分有趣);

  闰土在(瓜地)时,我正在(家里),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闰土在(海边)时,我正在(家里),不知道(跳鱼儿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师:闰土告诉“我”的,只有这些“希奇的事”的?你们猜想一下:闰土还告诉了“我”哪些“希奇的事”?你觉得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板书:聪明能干、活泼可爱、机智勇敢、见多识广。)

  "设计意图"紧扣闰土讲述的“希奇的事”,引导学生揣摩探究,变换角色体验,从而深刻感悟文本内涵与表达技巧。

  4.聚焦课文开头一段。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师:大家齐读开头段,然后想一想:同样是写刺猹,为什么开头段和后面三个自然段在写法上不同呢?(前面一段是画面的描绘,后面三个自然段是对话的叙述。开头段描写的画面是根据后面的叙述加工而成的。前面有交代,后面有落实。)

  师:课文为什么要以刺猹的画面开头?为什么文中还详细叙述刺猹呢?(在鲁迅童年的记忆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月下刺猹”的画面。“月下刺猹”,充满惊险,充满神秘,充满刺激,画面显得如此精彩,如此美好,如此诗意。)

  师:配乐诵读第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感悟美丽的月夜景色和勇敢刺猹的形象。通过看图,按照“景、人、猹”的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三)聚焦过程,体悟真情

  师:在“我”跟闰土相识、相见、相处、相别的过程中,处处洋溢着真挚的情意。请你们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然后交流自己的感悟与见解。

  师:闰土来管祭器,“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思考:一个“忙月”的儿子要来了,“我”这个阔少爷为何高兴呢?

  师:“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思考这“日日盼望新年”和“好容易到了年末”,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飞跑地去看”流露出怎样情感?

  师:“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思考:一个“啊”字流露出怎样的情感?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他们”指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的是什么?

  师:“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思考:一个“急得大哭”,一个“哭着不肯出门”,这分别的情景,反映出他们怎样的情意?

  师:“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思考:两个伙伴通过互赠礼物表达什么情意呢?

  师:人们常说,“因事缘情”。在事件的叙述之中蕴含真切的情意。细细品味这些小事儿,不难体悟到他们浓浓的真情。可惜,他们终究分别了。想一想:他们的表情、动作怎样?他们是怎样话别的'?请你们开口讲一讲或动笔写一写。

  "设计意图"抓住叙述的小事例,借助诵读、揣摩,体悟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四)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1.快速浏览全文,梳理课文的叙述是怎样的顺序?

  2.回顾重点语段,总结课文的表达有怎样的特色?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关注“言语形式”,关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表达方式等,有助于学生体悟表达秘妙,形成语文素养,提升语文能力。

  (五)拓展阅读,再识闰土

  1.启发学生想象说话:“我”和闰土分别大约三十年后,再一次见面时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2.快速阅读《故乡》原文片段。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

  “啊!闰土哥,--你来了?……”

  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

  “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设计意图"延伸阅读开阔学生视野,加快学生进步。

  解疑释惑,升华认识

  1、那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学生肯定会回答:不,他还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2、大家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呢?(比如说:池塘捕鱼、捉泥鳅……)

  是啊,闰土的心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新鲜事,是说也不完的。他就是这样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的农村少年。你用什么样的感情读好这句话?(重点指导“啊”的读法)

  如果是“高兴”,该怎么读?

  如果是“佩服”,该怎么读?

  如果是“羡慕”,该怎么读?

  如果是“惊奇”,该怎么读?

  如果是“自叹不如”,该怎么读?

  3、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教师引读,学生接读:

  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海边有如许的贝壳)

  闰土在(雪地捕鸟)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大雪天是可以捕鸟的,而且可以捕到这么多的鸟)

  闰土在(看瓜刺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知道(猹是一件什么东西,不知道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D小结:正因为这样,“我”才把少年闰土看作是难得的好朋友。虽然他们才相聚了一个月,却建立了深厚、真挚的友谊。三十年来,一直都没把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忘却,一想起闰土,脑海里马上就出现了这个美丽又神奇的画面(出示“看瓜刺猹”图)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感情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段话。

  观看插图,想象表演

  1、闰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见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多么想再和他相处几天,再听听那些新鲜有趣的事儿呀,可惜我们却要分手了。

  2、读一读17自然段。他们会怎样话别呢?

  3、同桌分角色想象表演。板书:难舍难分

  课内积累,课外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

  2、“我”和闰土一别就是三十年。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闰土的一句“老爷”让“我”大吃一惊。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然后交流读后的感想。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教案3

  教案点评

  《少年闰土》是写人的文章。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是表现人物的基本方法,作品抓住了这些特点,将人物刻画得十分成功。我们的教学过程也要体现这样的特点。“.教案设计一”在如下几方面做了尝试:

  1、由扶到放

  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通过提问直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看瓜刺猹”这件趣事上,以人物的动 作描写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接近闰土,认识闰土,了解闰土的特点。悟出方法后,自己学习理解捕鸟、拾贝壳、看跳鱼儿三件事,在读、想、评、议的主动学习实践中领悟并得到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思想内容,体现“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的训练过程。

  2、启发想象

  闰土看瓜刺猹这幅画面给作者和读者都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启发学生想象画面,再现语言文字所反应的客观事物,让闰土这个人物在画面中鲜明地树立起来,深入人心,从而利于学生掌握人物的特点。

  3、体会感情

  课文中闰土的四件事都是采用对话的形式描述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紧紧抓住闰土的语言来体会他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特点,同时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热爱农村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4、读写结合

  课文对闰土的外貌描写简洁而精彩。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上最有特征的方面去体会人物最突出的性格特点。这样既符合认知规律,又符合写人文章的.写作规律。并带动思考·练习4的指导,做到读写结合。

  5、课后拓展

  课后阅读《故乡》原文。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来体会长大后的“我”和闰土的内心活动,然后同学之间交流中年闰土是怎样一个人。将课内的学习方法用于课外的阅读实践当中,达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6、合理安排课堂教学结构

  第一课时解决了人物外貌描写的理解和.写作的问题,将四件事的分析完整地在第二课时中进行。这样安排既分散了教学的重难点,又提高了每一课时的教学效率。

  .教案示例一

  20.少年闰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等词语。

  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预习课文

  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

  (1)生字中的特殊部首:拜(手);允(厶或儿);畜(亠)

  (2)正音

  (3)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3、质疑(可简单写副板书,便于在下面的学习中反馈)

  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1)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板书:健康 可爱

  五、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

  1、.课件出示要求及插图。

  2、.课件出示摘录的内容。

  3、什么是人物的外貌,让学生结合闰土外貌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4、.课件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己读、说、评、议。

  5、小组同学互相启发,练习说一说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外貌。

  六、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1、提问: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

  2、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

  4、师生评论,调整板书:雪天捕鸟 夏日拾贝 月夜刺猹 潮汛看鱼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3、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短谈话后,导入新课。

  二、教师引导学习“看瓜刺猹”

  1、课文中哪几件事重点描写了闰土的动作?

  (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儿没有写出闰土的动作,所以这件事不算。)

  2、在这几件事里,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3、学生畅谈

  【(1)看瓜刺猹。因为这件事是文章中主要描写的一件事,课文中先后出现了两次,写得最详细。(2)学生以前根本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听后感到很新鲜,所以印象最深。(3)作者写得生动,特别是你听“月亮地下,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突出了闰土勇敢、聪明、能干的特点,所以印象最

《少年闰土》教案4

  《少年闰土》的人物描写极富典范性,在授课时我抓住其中人物描写的示范点,对学生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十分有效。

  首先,教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读一读,然后进行讨论:“你觉得这段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通过理解体会到:从“戴小毡帽”中看出闰土是一个住在江南一带农村的孩子;从“紫色的圆脸”可看出闰土是一个经常被太阳晒,海风吹的孩子;还可以看出他经常劳动,是一个能干的人;从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十分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这时,教师再点拨学生懂得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说明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

  这时我抛出一问:“课文中没有写出我的外貌,那么你能根据“我”当时的年龄和身份想象出我的外貌吗?”学生想象的积极性自然高涨。大家七嘴八舌地说:“我头戴皮帽子,脚穿小毡靴,脸又白又红润,口齿伶俐……”这时再要求根据刚才的讨论,有条理地口述出“我”的'外貌特征。在临下课时,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写作方法,以老师为模特,把老师的外貌写出来。要求抓住特点进行描写,没有见到老师的人,也能通过你的描写认识,此时学生便饶有兴趣地接受这一课外作业。并且有的同学还写了班级中的小伙伴,为此我们还举行的一个“认人大行动”呢!

  我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完成了教学要求,又使学生动口动手,养成了读写的习惯,真可谓一举两得,只要通过平时的读写训练,以点带面,因小见大,读写融合,我想,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能得到培养。学生的写作素质便能得到提高。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少年闰土》教学反思,少年闰土,希望对你有帮助!

《少年闰土》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所写的事情,感受少年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本文课文插图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抽读课后题1(1),贴挂图,放第一自然段的课文录音,师以教鞭随录音指图。

  尔后提问:这少年是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少年闰土)少年闰土给我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勇敢机智)那么,课文中哪几句话突出反映了少年闰土的这一形象呢?

  (抽答,然后齐读“其间……逃走了”一段话。理解“其间”和“猹”两个词语。)

  为了衬托闰土的形象,课文开头描写了哪些景物(天空、圆月。西瓜),用了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深蓝,金黄、碧绿、)

  情感朗读指导,齐读本自然段,体会梦幻般的美景衬托下的少年英雄形象。

  2、学习第二大段。

  师:“闰土”在当时和“我”是什么关系?

  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更是一对好朋友)

  带着问题,深入探究

  1、闰土这个名字是怎样来的?指生读第3自然段。看哪位同学能解释。理解“五行”的意思。(五行:指水、金、火、木、土)

  2、就是这样一位少年,我们初次见面是怎样的情景?齐读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清楚这是对闰土的外貌的描写)议:闰土的外貌描写给你怎样的印象?

  3、闰土和“我”不到半日,便熟识了。第二天他给“我”讲了好多“稀奇的事”。(课件出示闰土给我讲稀奇事的课文插图)他给我讲了哪些稀奇的事?自由读文,用小标题表示。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雪地捕鸟、拾贝壳、看瓜、看跳鱼儿)

  4、在这几件稀奇事中,你对哪件最感兴趣?为什么?(用自己的话说最感兴趣的事,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请有声有色地朗读你喜欢的段落,读出你的感悟。(小组内读,相互评价;推荐读)

  5、再读读这四件事,从中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人?从哪里看出来的?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闰土是个天真、活泼、机智、聪明、见识广的农家少年)

  6、和“闰土”相比,“我”是怎样的人?指读有关句子。(此处重点处理:“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闰土“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明闰土的知识丰富。而“我”和我的朋友“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说明“我们”只能在一个小天地里活动,看不见外面多姿多彩的有趣的世界。闰土知道的事情,我和我的朋友都不知道。)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抓住重点,深入探究

  闰土讲的四件事中,哪一件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快速默读课文。小组内交流后发言。(学生根据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自圆其说即可)

  再浏览全文,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闰土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研讨表达,体会写法

  教师:通过本课的学习,大家有个共同的体会:闰土是个活泼可爱的少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去写闰土的?请同学们画出有关句子,自己读一读。

  引导学生体会是从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去刻画少年闰土的形象的。学生读所画句子。师相机指导朗读。

  (1)重点处理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两处对闰土的外貌描写。

  ①月夜闰土刺猹的场景。

  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对表达的作用,可以用舒缓的语气,体现出静谧的特点。人物描写可以用略带兴奋的语气来读,把人物的机敏勇敢通过语气体现出来。

  出示课文第一幅插图,引导学生背诵第1自然段。

  ②“我”和闰土初次见面的情景。这是对闰土的第二次外貌描写:紫色的圆脸、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见人怕羞。指导朗读时,可以引导学生用平缓的语气去读。

  (2)闰土和“我”的对话部分。

  这是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可采用先自读、后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注意:闰土讲的这些事,“我”是不知道的'。所以读闰土的话可以干脆利索,体现他的聪明能干;读“我”的话时,可以读出好奇和佩服、羡慕的语气。

  教师小结:作者是抓住了少年闰土的外貌、动作、语言等去刻画人物特点的,通过这几方面的描写,一个天真活泼、机智勇敢、见多识广的农家少年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再读全文,拓展延伸

  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闰土和“我”的交往过程,想象少年闰土的形象。

  教师:同学们,“我”和少年闰土尽管家境不同,一个是富家子弟,一个是穷苦孩子,却结下了纯真的友谊。然而,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时,闰土的巨大变化却让“我”大吃一惊。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历尽三十年的沧桑之后,“我们”还是那么亲密无间吗?如果想知道,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相信你会有更大的收获。我们将利用阅读课交流读书体会。

  布置作业

  课文中闰土那纯朴可爱的形象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试着学习课文抓住人物特点的写法,写写你身边的一个小伙伴的外貌吧。

  板书设计:

  26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机智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

《少年闰土》教案6

  一、初读课文,认识特点

  二、直入重点,理解知识丰富

  (一)找事情,理解知识丰富之一--知道得多

  1.师述:读了课文,我们知道闰土勇敢机警、知识丰富、聪明能干,那你喜欢闰土特点的哪一个方面呢?(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丰富。)

  2、轻声读课文,找一找,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出了闰土的知识丰富?(找出6-16自然段)

  3.快速读这一部分,思考:这里闰土说了哪些事?文中哪一句话直接点出了闰土的知识丰富?

  (雪地捕鸟看瓜刺猹捡贝壳看跳鱼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4.无穷无尽是什么意思?它说明了什么?(多;闰土知道的事情多,说明他知识丰富。)

  5.小结: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闰土知道的事情是无穷无尽的,从这个多可以看出闰土的知识丰富。这是今天我们学习的第一个方面。

  (二)品词句,理解知识丰富之二--知道得详细

  1.再仔细读这一段,想一想,这四件事当中,哪几件事写得特别详细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举例说说。

  2.讨论汇报。

  雪地捕鸟。闰土十分熟悉捕鸟的过程,还用了非常贴切的动词,如:扫出支起撒下一拉

  看瓜刺猹。绘声绘色描述:啦啦地响油一般的滑

  3.刚才我们重点讨论了雪地捕鸟和看瓜刺猹这两件事,从闰土绘声绘色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知道闰土对海边的农村生活是知道得多么详细啊!这对表现闰土的知识丰富,你又悟出了什么?

  (闰土知道的事情不但多,而且对每件事知道得十分详细,这详细是他知识丰富的第二个方面。)

  (三)体会三个不知道,理解知识丰富之三--以少衬多

  1.快速读这一段话,想一想这四件事,课文是用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我和闰土的对话)

  2.请大家找一找我和闰土的对话句子,并用画出来。自由地轻声读读,读后交流。

  3.因为闰土亲身经历了这些事,知道得十分详细,所以说得绘声绘色,我们大家也来绘声绘色的读一读闰土的话。(运用多种形式读:指名读;齐读;分角色读)

  4.这一段除了写我们刚才读的我和闰土的对话以外,还写了什么?

  (让学生找出我三个不知道的自然段)

  5.请大家朗读这三个自然段,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反映了我的什么特点?(见识很少)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我并不知道;素不知道;所不知道的。)

  6.再仔细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画出有关的词句,并说说理由。

  出示:我并不知道的是什么?

  我素不知道的是什么?

  我所不知道的是什么?

  (在学生自学讨论的基础上,理解无端、如许、先前、单知道、往常的朋友等词语,重点理解句子: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

  7.师述:刚才我们讨论了这三个自然段,从三个不知道了解了我和闰土相比,感到见识少。那么大家再想一想,这三个自然段写我的见识少,这与表现闰土的'知识丰富又有什么作用呢?(加强对比,以我的少突出闰土的知识丰富。这是表现闰土知识丰富的第三个方面。)

  8.小结并引入下课时。

  评析

  本课时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1.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抓住一点,重其所重,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知识丰富,避免了面面俱到的分析讲解;2.在理解知识丰富时,从知道得多到知道得详细,再体会三个不知道,从内容到写法,由易到难,剥笋式地层层展开,并有机地结合重点词句的品味,学生学得扎实;3.通过学生反复的读、仔细的找,认真的思,热烈的议,教师穿针引线,只作适当点拨,使课堂结构动静交替,张弛有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和闰土的深厚友谊。

  2、体会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能干、天真、可爱的孩子。

  3、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教学重点: 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学习四件事,揣摩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直入主题。

  1、谈话: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少年闰土》。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

  2、出示刺猹的图片。

  ①师引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在做什么呢?谁能把这幅画的内容续下去?

  ②请全班的同学看图,背诵第一自然段。

  ③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不错。

  这幅画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呢?(机智勇敢)

  3、过渡:闰土还不只机智勇敢,他还有很多特点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以读为主,体会重点。

  (一)请同学们快速成默读课文第二段,想想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事?

  1、生答师板:闰土:捕鸟、拾贝、刺猹、观鱼。

  2、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

  (二)出示阅读提示:

  自由阅读课文第二段,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说出来让大家学习。然后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不懂的地方可以和老师同学讨论。

  1、指名读阅读提示。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谁能把你刚才学到的内容说给大家听呢?

  ①摘闰土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闰土的健康、可爱。师出示外貌图片及外貌描写的句子。全班同学齐读外貌描写的句子,要读得天真、可爱。

  4、谁再来把你刚才学到的说给大家听。

  ②摘捕鸟句子。

  a、学生汇报句子时,教师出示幻灯。问:从这段话你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

  生答师边小结边板书:聪明能干。对了,从闰土介绍他的捕鸟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聪明能干的特点。

  b、段中哪些词语最能表现他的聪明能干呢?你能找出来吗?(生划动词)你说得真好!

  c、看到闰土捕鸟这么有本事,你感觉得他怎么样?你会对他产生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敬佩)那么请你把这句话读一读,注意,要读出你的敬佩之情。(生读文段)

  d、师:你读得真不错,请全班的同学跟着他一起朗读这句话。读的时候要注意这些动作词。

  e、文段中的表示什么意思?

  过渡:继续把你学到的说给大家听。

  ③生读拾贝句子,说明闰土的见多识广。

  小结:闰土真是见多识广啊!板:见多识广

  5、你们还学到什么?请继续跟老师说说。

  ④生:刺猹这一件事通过闰土和我的对话,表现了闰土的机智勇敢。

  师问:从哪些句子看出闰土的机智勇敢呢?

  生:a、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轻轻地走去说明闰土机智勇敢。

  师引:月亮地下,猹来了,大家可要轻轻地别把猹吓跑了。请大家轻轻地把这句话读出来,注意不要把猹吓跑了。

  师问:还有哪个句子说明他机智勇敢呢?

  生答: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油一般的滑

  师结:虽然猹会咬人,而且这么伶俐,但还是被闰土刺到了,闰土真是机智勇敢啊!请同学们把他们俩的对话读一遍,男同学读闰土的语言,女同学读我的语言。注意,要读出儿童的天真和好奇。

  师引读:闰土又对我说,生开始读

  小结:从闰土和我的对话当中我们了解到他(指板书)见多识广、机智勇敢的特点。那他还给我说了什么?

  生答:观鱼的句子。

  师小结:闰土知道的可真多呀!而我呢?知道这些吗?

  生答:我素不知道出卖罢了。

  ①新鲜事:指哪些事?(不只这些,还有捕鸟、观鱼等等许多作者从来就没有看见过的事情。

  板:我素不知道

  ②这句话可以看出我是个怎样的人?(见识少,知识贫乏的人)

  ③抒发了我当时怎样的感情?(自叹不如)

  ④请你把这句话读一读,要读出自叹不如的感情。

  ⑤全班齐读。

  过渡: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出示幻灯。

  ①指名学生读。问:读了这句话你懂得了什么?

  重点理解:无穷无尽的希奇事、院子里高墙的四角的天空。从中表达了

  ②小结: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生活丰富多彩,见多识广,而我却像一只井底之蛙,眼界狭窄,知识贫乏,这不由得令我对闰土产生了敬佩之情。(板:敬佩),也由此而向往闰土一样的自由自在的农村生活。(板:向往)

  ③全班带着敬佩和向往之情读这句话。(齐读)

  三、展开想象,训练口语。

  1、过渡:与闰土相处了一个月,我与他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了。当时会发生怎样感人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象一下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

  2、谁能结合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再说一说。

  3、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4、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有兴趣知道的同学,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

  四、布置作业:

  模仿闰土外貌的写法,用一段话描写你身边一个人的外貌,写在作文练习本上。

  板书:

  20 少年闰土

  闰土 向往、敬佩 我

  捕鸟 聪明能干

  拾贝 见多识广 素不知道

  刺猹 机智勇敢

  观鱼

《少年闰土》教案7

  教学目标:

  1.理解文言词的含义;

  2.体会第一自然段的审美感觉并背诵;

  3.理清本课写作顺序,能用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4.体会人物外貌描写方法,感受闰土的人物特点;

  5.理解关键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

  1.体会第一自然段的审美感觉并背诵;

  2.理清本课写作顺序,能用小标题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1.体会第一自然段的审美感觉;

  2.感受闰土的人物特点。

  3.理解关键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除了单元整体学词时的哪些字词,你还有哪些词是不太理解的?

  聚焦文言词:其间、仿佛、素、如许、单

  聚焦陌生词:家景、一件大祭祀、值年、忙月

  (文言词放到品读语言时讲解;陌生词随即解决。)

  二、整体感知闰土形象。

  1.你觉得闰土是怎样的一个孩子?(见多识广、淳朴天真……)

  三、走入文本,细谈闰土形象。

  1.找出文中直接描写闰土的句段。

  外貌、动作描写:

  A.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B.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结合这两段文字,说说对闰土的认识。(参看自己的批注)

  理解:其间、小毡帽、银项圈

  指名朗读这两个片段。

  思考:

  1.我和闰土见第一面的情景是哪一个?(B句)

  2.课文第一自然段的情景是作者亲眼所见吗?

  那为什么作者把这个想象中的情景放在了文章的开头?这样安排,你读出了什么?(“我”对闰土农村生活的向往。)

  3.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A.在我眼中,闰土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预设:

  多彩的——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碧绿的西瓜

  自由的——一望无际的

  有趣的——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将身一扭、逃走

  B.而同龄的我们,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文中有没有哪句话,隐约透露出了“我”的生活。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理解“他们”——和“我”一样的少爷们

  我们在做什么?——读书、写字,被关在高高的院墙之内。

  插入相应的文段: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书塾〕就是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再见),我的`蟋蟀们!Ade(再见),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蜡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

  “人都到那里去了!”

  人们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

  “读书!”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你觉得作者在写这句话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一种情绪?(不满的、羡慕的……)

  批注:这段话,既写出了“我”对自己生活的极度不满,也表达了对闰土农村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读一读

  4.关注语言描写。

  A闰土的生活中,只有看瓜刺猹这件事让我羡慕吗?

  课文还写了与闰土有关的哪几件事?(用四个字概括)

  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条鱼儿

  B默读“我”和闰土的对话,你有什么发现?

  闰土的语言都是大段大段的,而我就只有那么几个字。(在闰土面前,我这个少爷显得那么的无知。)

  C出示: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出卖罢了。

  理解:素、如许、单(闰土的见多识广和我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在我心中,对闰土充满了羡慕和钦佩。)

  C角色朗读。你觉得当时两个人会怎样对话?

  D再次出示:“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读一读

  四.话别,想象三十年后的闰土。

  1.三十年后,闰土和“我”再次相见,大家想一想,他们见面会说些什么?

  2.出示相关的文字:

  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出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怎么说才好,只是说:“啊!闰土哥,——你来了?……”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的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地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他回过头去说,“水生,给老爷磕头。”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来,这正是一个廿年前的闰土,只是黄瘦些,颈子上没有银圈罢了。——选自《故乡》

  3.谈谈你读后的感受。

  4.是什么让闰土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少年闰土》教案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胯下

  2、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知闰土的形象。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闰土喜爱地感情

  1 、(多媒体出示图片)教师描述画面后,要求学生找出闰土讲的四件事。

  2 、教师范读课文。

  3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这四件事。

  二、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最感兴趣的部分学习,理解课文,读出感情,感知人物形象

  1 、分小组讨论,自主选择学习的方式、方法,以组为单位谈理解,说感受,练习把选出的段落读出感情。

  2 、学生汇报学习成果,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下面是文中重要内容的'学习,实际顺序以课堂上学生的选择为主)

  捕鸟:

  1 、引导学生想象闰土捕鸟时的情景,不仅把这件事情读出趣味来,还要能演示出来。

  2 、了解作者的写作特点。

  3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捡贝壳、看跳鱼儿:

  1 、引导学生感受闰土生活中有那么多有趣而又稀奇的事,体会闰土在讲这两件事时的神情,指导学生展开想象,

  指导朗读。

  2 、重点理解“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这句话,想象“鬼见怕、观音手”的样子,指导朗读。

  3 、出示图片感受贝壳色彩的鲜艳丰富。

  看瓜刺猹:

  重点指导朗读“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和“看见猹了,你便刺,这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感受紧张、惊险、刺激的情境,体会闰土的感想。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理解重点句子,体会我对闰土的羡慕赞美之情

  四、小结

  五、运用多媒体手段,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体会文中描绘的意境。

  板书设计:

  捕鸟

  20。少年闰土 拾贝

  刺猹

  看跳鱼儿

  [说明:李霖老师(钟家村小学)主讲的《少年闰土》一课获汉阳区小学语文二至五年级“四优”(优质课、优秀教案、优秀说课稿、优秀课件)竞赛一等奖。]

《少年闰土》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认真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标:

  快速阅读课文,能用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目标:

  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重点分析】

  了解人物的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媒体】

  1、硬件媒体:

  计算机、录音机。

  2、软件媒体:

  文字、图形、音乐。

  【教学过程】

  一、边导入新课边板书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少年闰土》的第一、二段,了解到当“我”得知父亲允许闰土来看管祭器后是多么高兴。于是“我”就日日盼望着闰土的到来。

  板书:

  少年闰土

  二、学习第三段

  1、小组学习:

  ⑴ 自由读第二段,“我”盼来的这位少年到底是什么样子,请用笔把课文中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用“”画出来。

  ⑵ 从闰土的样子中可以看出他的那些特点?

  2、讨论交流。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外貌的写法。

  三、学习第四段

  1、“我”最盼望的就是见到闰土后,他能赶快为“我”捕鸟,可是闰土却给“我”讲了许多新鲜事。选择合适的方法学习喜欢的段落,并说说从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习方法:

  ⑴ 勾动词,做动作。

  ⑵ 查阅资料。

  ⑶ 有感情朗读。

  ⑷ 想象画面。

  ⑸ 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或提出问题。

  2、小组学习:

  ⑴ 四件事中,你印象最深,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件,说出理由,再读一读。

  ⑵ 从这些事中你能看出闰土是个什么样子的孩子,可以读一读,说一说,也可以在书上画一画。

  ⑶ 你怎么理第14自然段。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意愿,可打乱四件事的叙述顺序。

  (四件事的叙述有详有略,学习时注意体会。)

  ⑴ 动画演示润土捕鸟的经过,再读课文,说说闰土是怎么捕鸟的(找动词),体会作者是如何把闰土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课件演示。

  板书:

  扫、支、撒、拉

  ⑵ 小结:

  闰土就这么轻易把鸟捕到了,从闰土捕鸟前的充分准备,捕到鸟娴熟的动作,我们看出了他的.聪明能干,所以捕到的鸟(很多),什么都有,有什么?“……”说明什么?(还有很多)这些你鸟都见过,都能叫得上它们的名字,这也说明什么?

  ⑶ 请你来当一回捕鸟能手,把有趣的捕鸟经过读一读,只读闰土讲的话,老师给你起头(师读提示语)练习朗读,用自豪的语气强调见识广。

  过度:

  冬天下雪时,闰土知道到海边的沙地上去捕鸟,夏日来临他又会干些什么那?(拾贝壳)闰土见过的贝壳也很多,有红的,绿的。而且他还能根据这些贝壳的形状给它们起来好听的名字,这也说明什么?(见识广)

  4、学习“看瓜刺猹”:

  ⑴ 听到声响,就知道猹在咬瓜,说明他有经验。“捏”用的好,捏在手中就灵活,就能随时刺到猹。“看到猹,你变刺”动作快,不犹豫,说明他勇敢。

  ⑵ 把“看瓜刺猹”这部分读一读,只读刺猹过程(“月亮地下……轻轻地走去”接“走到了……”)评改后再读。

  ⑶ 读到这里,浮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幅图画,出示第一副动画。请同学随着演示(从天空到地面再到人物的顺序)用自己的话或课文中的语言将画面予以描述。

  过渡:

  润土看瓜刺猹的情景得却令人难以忘怀。他给“我”的印象也非常深刻。夏天的夜晚闰土有着瓜地刺猹的勇敢经历,那末朝讯来的时候,闰土干什么?(到海边看跳鱼)他看到鱼的什么样?(有着青蛙的两个脚)鱼儿长着脚,真是够希奇够有趣的。

  闰土知道的希奇有趣的事仅仅这四件吗?(闰土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闰土知道这么多,那么做为少爷的“我”呢?师生对答。

  5、当“我”知道闰土有那么丰富的生活,有那么广博的见识,他知道那么多新鲜事的时候,“我”由衷地发出了一句感慨,齐读第16自然段第一、二句话。

  “啊”的语气读出来了,理解吗?“我”什么心情?

  板书:

  羡慕 佩服

  6、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⑴ 出示第16自然段:

  啊!《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案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都是我们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它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它们都和我们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⑵ 小组讨论、交流:

  ① “我们往常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

  (富家子弟。)

  ② “只看见院子里高墙的天空”是什么意思?

  (“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再深宅大院,不能广泛的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视很少。)

  ③ 这一自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四、学习第五段

  过渡:

  正因为闰土知道得这么多,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我”很高兴、快乐。可惜,正月很快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分别的时候到了,这时,“我”和闰土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

  1、自由度第五段,加以体会(急、躲、拖、松)。

  2、看第二幅插图,想象“我”和闰土怎样告别的,在说一说。

  3、以板书为线索总结全文:

  从开始得知闰土要来“我”家,“我”就盼望;第一次见面时,“我”发现闰土可爱、朴实的农家少年,就从心里喜欢她;到以后的接触,“我”发现他不仅外表可爱,而且是个聪明、能干、勇敢、见识广的少年。这时候我对特的感情又喜欢发展到羡慕、佩服,进而向往她的生活。感情更深了,却要分手,什么感觉?

  4、指名读三、四、五段。

  五、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

  六、小结学习情况

  1、反馈质疑。

  2、谈谈自己在写人文章上及快速阅读方法上的体会、收获。

  七、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

  1、画出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反复读一读,体会特点:

  第四自然段:“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它套住了”。

  2、什么是人物的外貌,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的问题。

  3、抓特点,不流于形式;开阔思路,反映与众不同之处。

  4、同学间互相启发,练习说一说。

  八、布置作业

  1、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2、完成习题精选的练习。

  【板书设计】

  雪天捕鸟

  少年闰土 夏日拾贝聪明

  月夜刺猹勇敢

  潮汛看鱼见识广

《少年闰土》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写好人物必须抓住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2、通过对鲁迅作品的初略了解、培养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

  3、了解鲁迅的故事,初识鲁迅,感受鲁迅的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阅读鲁迅作品的兴趣,学习写人方法是本节课重点,在《故乡》一文中“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句的理解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激发想象

  1、在《少年闰土》一课中,闰土向鲁迅讲了哪几件事?哪一件是鲁迅印象最为深刻的?

  2、正因为对这件事印象最深,所以一想到闰土,鲁迅先生马上就会浮现闰土看瓜刺猹的情景。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在鲁迅先生眼中,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他们俩的关系怎样?

  4、闰土是如此的见多识广、聪明能干。他们的关系亲如手足,难分难舍。只可惜他们这一别就是三十年,三十年后假如他们能够再次相逢会是怎样一种情景?闰土会变得怎样?

  5、同桌交流。

  6、指名汇报交流。

  二、学习《故乡》原著片段、感受人物性格变化

  1、刚才同学们的想象很丰富也很有趣。鲁迅先生把他们当时见面的情景写在《故乡》一文中,现在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2、师生出示《故乡》“他身材增加了……我也说不出话”这一片段。

  3、齐读。

  4、交流体会感受。

  (师想机引导学生探究闰土外貌、性格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我们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特别引导学生理解“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的意思。)

  三、认识作品人物、感受写法

  1、分角色朗读“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外貌描写,闭上眼睛想象两个人的不同形象。

  2、鲁迅为什么能把这两个人写得如此鲜活?

  3、指名交流汇报。

  (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鲁迅怎样抓住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等方面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

  4、认识孔乙己、祥林嫂等作品人物:

  鲁迅先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高手,在他的生花妙笔下,给我们塑造了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活灵活现的人物。你们有谁摘抄了这些人物的外貌描写,读给同学听,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从这个人的外貌描写中,你猜他们会是怎样的性格或命运?

《少年闰土》教案11

  一、说教材

  《少年闰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本文节选自鲁迅小说《故乡》,通过我的回忆描述了一个知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家的少年形象,反映了我和他儿时有过短暂而真诚的友谊,表达了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根据以上对教材地位和作用的分析,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导,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本课7个生字,2个多音字;能够正确读写和理解词语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阅读形式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呈现,学生能够生动的把握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少年闰土的机智勇敢、聪明能干、活泼可爱与见多识广,培养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目标的分析,结合学生本身的特点,确定本课的重点、难点如下:首先学生能够熟悉并正确运用重点的字、词,把握句子的含义;

  二、说学情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在教学中,了解教材固然重要,但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才能在教学活动中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六年及上册的学生已基本适应高年级阅读教学,已能够初步养成独立或合作学习课文的阅读能力,对人物描写已有初步的.了解,但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有许多陌生的词语,加之一些语句的表达形式与现在的表达习惯不同,写文章的年代也与当代距离较远,因而,学生对文中的一些语句,表达的含义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这些都是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因素。

  三、说教法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结合六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采用以自主探究法和讨论法为主辅之以讲授法的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和讨论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尊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且能够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说学法

  根据六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结合新课改理念的指导,本课采用自主探究法和小组讨论法,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自学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部分,依次为:导入、新授、巩固、小结、作业。

  (一)导入

  教学伊始,我设计了一个填空:()的少年闰士,开放的填空,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激起了学生读文的兴趣和自信。为了避免教师多问多讲,我只设计了一个贯穿全文的问题,“闰土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谁愿意和老师一块来学习呢?”以此来导入我们今天讲课的主题《少年闰土》。

  (二)新授

  这一环节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三个环节进行。

  首先:初读,感知内容。学生通篇阅读文章,遇到生字词可利用手边的工具书查询,也可以问周边的同学,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段落,在这部份中,由于鲁迅的语言文白相间,学生在字词方面可能会出现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不理解“其间、无端、素不知道、如许”等词语,我会通过课件练习帮学生理解;如果提出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可放在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其次:细读,理解文意。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学习内容,在划分段落的基础上,总结每个段落的大意,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并全班交流分享意见,缕清文章的发展脉络,全文以“忆——盼——见——佩——思”为线索分为五段。课文先描绘了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

  再次:精读,体会情感。此环节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通过几个问题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作者记忆中的少年闰土是什么形象,在与闰土短暂的相处的过程中主要讲了几件事,这些事是如何反应少年闰土的特征的”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再辅以我的讲述,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帮助他们系统的获得知识。

  (三)巩固

  新授部分结束后,我请同学们自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找几位同学在班内做示范性朗读,进一步体会文章中所描述的少年闰土的机智勇敢。

  (四)小结

  课堂巩固练习之后,我会让学生根据板书的内容,结合课后的练习题,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并请一位同学讲述自己总结的成果,若有遗漏的知识点,我再做补充。

  (五)作业

  在课程结束后,给同学们布置一个任务,写一篇300字的小作文,主题为童年趣事,下次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分享。

  六、说板书设计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本课的内容,结合同学们讨论的结果,边分析课文边直观形象的板书,帮助学习更好的学习。

《少年闰土》教案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会写生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⑵能快速地默读课文,背诵自身喜欢的自然段。

  ⑶整体感知闰土的形象。

  2、过程与方法:

  ⑴有速度地默读课文。

  ⑵概括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⑶根据画面展开联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在旧中国深重的黑暗下,闰土身上的健康、机灵、质朴和勇敢。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

  【教学难点】

  揣测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课前了解旧社会封建家庭的生活方式,了解文中提到的动物;多媒体图片;网络教室。

  【课时布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激发兴趣

  1、介绍朋友: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一个新朋友,他叫闰土。

  板书:

  闰土

  出示课文插图。

  2、打招呼:

  与朋友初次见面,谁能与闰土打个招呼?指名说。

  过渡:

  看来同学们都会打招呼,想不想赶快了解我们的这位朋友?

  3、鲁迅先生在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时也像你们一样想起了他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当母亲和他提起这位朋友时,他的脑里就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画面。

  静静地音乐声中听老师讲述闰土刺查的故事。说说听了故事之后的感受。他就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少年闰土。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你想认识这位少年吗?细细地读读课文:

  辅助阅读:

  ⑴注意文中生僻的字词,能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其间、仿佛、素、如许、单、无端、便是。)

  ⑵填填你读课文后对闰土的认识:()的少年闰土,还能说说理由。

  (机智、勇敢、知识丰富、自由、健康、可爱……)

  ⑶文中还有一个“我”,这“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小朋友?()的我。

  2、同学反馈交流。

  (板书同学对闰土和“我”的认识。)

  三、提出问题,互释疑点,保存问题

  鲁迅的文章语言精辟,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互解决一局部。

  1、同学小组合作学习。

  2、反馈交流,局部问题存疑。教师从同学的问题中了解同学的关注点和疑问点。

  四、学习闰土的外貌

  由同学问题进入第一自然段教学。

  1、请同学们找一找二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

  2、指名读,同学们仔细听,听完后说说闰土的形象有什么样的特点。

  (看出闰土是一个质朴、活泼的小朋友。)

  3、老师给大家捎来一顶绍兴的小毡帽,我们找个小朋友戴一戴。仔细观察,戴上毡帽的小朋友像闰土吗?

  区分紫色──又白又嫩,体会闰土的健康。

  4、抓住重点词,亲切地朗读这句话:

  闰土是一个健康的小朋友,形象非常可爱,可惜课文中没有写到“我”是怎样的一种形象。再读读课文,你们能不能根据闰土的形象特点来想象一下“我”会有怎样的形象?

  注意:

  要有想象力,但要有根据,合乎逻辑。

  5、学习作者对闰土外貌的描写,将大家对“我”的设想用几句话写一写。

  6、反馈交流,师生评价。

  7、小结:

  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这样想的缘由,我们到下节课可以继续研究。

  五、教学第一段画面

  正是这不同于我的外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让我最记忆犹新的则是看瓜刺猹的闰土。

  1、轻轻地读读这段话,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2、反馈交流,体味提升:

  ⑴第一句教学:

  ①指名读第一句:

  同桌互读,并且把认为读得好的同桌推荐给大家。再请这些同学齐读。同学评价。学习读。

  ②教师点播:

  在闰土飞驰在一望无际的海边时,我在哪里?试想,每每回忆起这幅画面时,我的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③深情地读读这段话,把这幅画面,把这个小英雄深深刻在脑中。

  ⑵第二句教学:

  ①刺猹──闰土不只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年分明是一个小英雄。

  ②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③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个形象回味一下:“其间……”

  ⑶指导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直入主题

  1、谈话:

  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少年闰土》。请同学们先看大屏幕。

  2、出示刺猹的图片:

  ⑴师引述: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在做什么呢?谁能把这幅画的内容续下去?

  ⑵请全班的同学看图,背诵第一自然段。

  ⑶ 小结:

  看来同学们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不错。

  这幅画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呢?

  (机智勇敢。)

  3、过渡:

  闰土还不只机智勇敢,他还有很多特点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品读体会

  1、课文讲了闰土几件事?你对哪一件事情最感兴趣?

  捕鸟、拾贝、刺猹、观鱼。

  2、在这四件事中,我们还能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学习课文。

  出示阅读提示:

  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示人物的特点,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把你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段落或句子多读几遍,然后和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⑴闰土是个捕鸟高手。

  ⑵闰土很勇敢。

  ⑶简略学习“捡贝壳”、“看跳鱼儿”局部:

  体会闰土的自由自在。

  3、小结:

  综合闰土给“我”讲的这四件事,我们可以看出闰土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重点理解: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师:“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指哪些事?“他们”指谁?“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是指什么?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4、小结:

  由于环境的不同,闰土和文中的“我”对生活有不同的理解。

  5、争辩研读,深入理解课文:

  作者鲁迅是如此的向往闰土的生活,那闰土和作者相比,谁的生活有意思呢?同学们!假如要你选择,你是向往闰土的生活还是课文中“我”的生活?请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也可以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以和鲁迅的作品来谈。

  6、展开想象,训练口语:

  ⑴过渡:

  与闰土相处了一个月,“我”与他已经发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需回家了。当时会发生怎样感人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象一下“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

  ⑵谁能结合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再说一说。

  ⑶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⑷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有兴趣知道的同学,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

  【研讨】

  以读代讲,体会人物形象,扩大自主学习的选择余地,同学学得积极、主动。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要问题,同学自读课文,写下自身的体会,然后交流感受,给同学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同学说出独立的见解和感受,促使同学从多种角度理解课文的人文内涵。

《少年闰土》教案13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能快速地默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整体感知闰土的形象。

  4、体会在旧中国深重的黑暗下,闰土身上的健康、机灵、纯朴和勇敢。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闰土的形象。

  教学难点: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复习生字新词

  (1)正确读出下面词语

  猹、胯下、祭祀、装弶、秕谷、鹁鸪、獾猪、胡叉、值年、潮汛

  (2)解释下面词语

  其间、仿佛年纪、熟识、无端、伶俐、如许、无穷无尽

  2、看插图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他是个什么样的少年,我们来了解一下。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课文哪里描写了图上内容,找出来读一读。

  2、这个自然段,主要是从哪方面来描写闰土的,可以看出闰土什么样的特点?(从动作方面,可以看出他的机智勇敢。)

  3、过渡:作者为什么要以这样的一幅画面作为文章的开头呢?这得从作者和闰土的.交往说起。让我们一起来看下作者和闰土是如何交往的吧。

  三、学习交往过程

  1、作者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第一次见到闰土是什么样的情景?

  (1)抽生概述为什么会和闰土认识

  (2)第一次见闰土是什么样子的?找出写外貌的句子读一下。可以看出闰土是个什么样的少年?(可以看出他常常劳动,是一个健康、朴实、天真,很受大人喜爱的孩子。)

  2、过渡:闰土怕羞,可是不怕我,我们不到半日就熟识了。那么闰土和我谈了些什么呢?

  3、思考:

  (1)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新鲜事?用小标题表示。

  (2)从这些事情当中,可以看出闰土是个什么样的少年?

  4、汇报:

  (1)四件事: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

  (2)可以看出闰土是个聪明活泼、见多识广、机智勇敢的农村少年。

  5、过渡:当听到闰土讲的新鲜事之后,“我”是什么样的感受呢?

  6、生读倒数第二自然段。

  理解:“他们”指的是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从这里可以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他们”是指往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往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非常狭窄,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和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不能广泛地接触大自然,见识太少,知识贫乏。表达了作者对以往生活的不满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闰土让知识贫乏的我知道了许多新鲜事,从而对农村生活产生了向往,我多么想再听听还有哪些新鲜的事儿呀,可是闰土——我的好朋友,就要走了,我怎么舍得他离开呢。

  五、布置作业:

  1、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描写闰土外貌和动作的句子。

  板书设计:

  17少年闰土

  雪地捕鸟

  少年闰土、海边拾贝、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多识广

  看瓜刺猹

  潮汛看鱼

《少年闰土》教案14

  【教材依据】

  《少年闰土》一文被安排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属于本册书中的重点课文。

  【设计思想】

  《少年闰土》节选自鲁迅1921年写的短篇小说《故乡》。这篇课文通过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学生对这篇文章中闰土讲的事情很感兴趣,可以从这一点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再配以感情朗读,理解感悟,是衡量学生是否突破难点理解重点的关键。本着这一思想,确定本课教学重点及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优美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理解感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文写景优美,写场面生动,可引导学谈读后的感受,引导学生想象感兴趣的场景。

  【教学重点】

  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

  少年闰土

  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

  (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三、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

  (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

  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板书:

  健康可爱

  四、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1、提问:

  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

  2、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

  4、师生评论,调整板书:

  雪天捕鸟

  夏日拾贝

  月夜刺猹

  潮汛看鱼

《少年闰土》教案15

  知识和技能目标:

  1·会写7个生字。正确读写“胯下、厨房、刺猬、畜生、明晃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2·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流程

  一、识字品句,指导朗读

  师:闰土这名字是怎么来的?

  生:闰土是闰月出生的,五行缺土。

  师:“五行缺土”什么意思?

  生:好像是算命的说法。

  师: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我们的祖先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组成的,当然我们也是由金木水火土组成的。大概是闰土的父亲听了算命先生说闰土的命里缺土,缺什么名字里就补什么——从这个有点土气的名字,我们也能感受到父亲对闰土的爱。

  (依次板书“正月”“忙月”“秕谷”“祭祀”。正音,运用查字典等多种方法理解词义)

  【设计意图】这些词虽然不是课后生字表中要求掌握的,但的确是需要老师指导的,所以,识字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师:文中讲“我”家里要做大的祭祀,请闰土和他的父亲到“我”家来帮忙。“我”是谁?

  生:鲁迅。

  师:小说是虚构的。《故乡》是以鲁迅的故乡绍兴为背景,以鲁迅自己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创作的自传体小说。文中的“我”是鲁迅虚构的主人公,虽然有很多鲁迅的影子,但不能说主人公就是鲁迅。今后我们阅读小说的时候,不要把作品中的“我”当成作者。鲁迅的文章一向争议很大。有的人说味道很好。有的人说读不懂。鲁迅的文章到底味道如何呢?我们来品一品。

  (课件出示:“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生读)

  师:这么长的句子一口气读下来,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有点深奥。

  师:鲁迅是第一个用白话文写小说的人。什么是白话文?就是我们现在语文书上的这些现代文。在鲁迅之前,我们中国人写的是之乎者也的古文。所以鲁迅的这句话还是留有一点点古文的痕迹。比方说第一句“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我们把“的”和“猹”换一个顺序,读读看。

  生: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的猹是怎么一件东西。

  师:对鲁迅的文章还有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像绕口令。

  生:我觉得鲁迅的文章的确跟别人的不一样。总是反复地在说一个意思——不知道。

  师:很好,你已经摸到鲁迅的脉搏了。三十年前“我”不知道,三十年后“我”还是不知道,又无端地觉得像小狗。不知道,不知道,又不停地猜想,这背后就说明“我”是特别地——

  生:想知道!

  师:对呀。这两个破折号就像是穿越时空的绵绵思念,把三十多年来难以磨灭的好奇和朦朦胧胧的猜想表达得淋漓尽致。

  (师生齐读“我那时并不知道??”)

  (课件出示:“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生读)

  师:“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闰土却给“我”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闰土给鲁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师:闰土的模样的确就是绍兴乡下孩子那种可爱的土气、健壮、害羞!

  【设计意图】品评鲁迅文章的味道,这几个句子非常有特色,代表着鲁迅语言的特点。读好这几句,对于读好读懂其他句子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二、初读研究,整体感知

  师:我们从闰土的外貌中体会到他是一个健康、可爱的绍兴农村孩子,下面我们将重点研究闰土的语言和动作,体味他的个性特点。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6—8节,完成填空:

  ()的少年闰土。

  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填,也可自己想,可以填一点,也可以填几点。

  【设计意图】开放的填空,给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开放的要求,激起学生读文的兴趣和自信;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研究,大大丰富了读文的内涵和方式,提高了读的质量。

  师:同桌先交换一下意见,有必要可离开座位,寻找合作伙伴。

  生:我填“能干的少年闰土”。因为闰土能在雪地上很巧妙地捕鸟。

  生:我觉得应该填“知识丰富的少年闰土”。因为他不仅知道海边的各种贝壳,还知道许多“我”和“我”的朋友们所不知道的事。

  生:我想填“机智勇敢的少年闰土”。因为,他一个人敢在海边的沙地上管瓜。猹来了,他也不害怕,还捏了胡叉去刺猹,要是我早就吓跑了。

  生:我说是“心中有无穷无尽稀奇事的少年闰土”。因为他知道下雪天怎么捕鸟,懂得稀奇古怪的贝壳、凶猛的猹和有趣的跳鱼儿等等。

  师:请几位同学根据刚才的交流,将课文中介绍的几件事整理后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写在自己的本子上,看谁写得正确,而且字又漂亮。

  (雪地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儿。教师根据学生的板书在用词上做适当的'指导)

  【设计意图】板块研读,弹性填空,学生多元读解。既感知了课文整体,又丰富了闰土形象。

  师:那么,“我”对哪件事印象特别深刻呢?为什么?

  生:雪地捕鸟。因为闰土一到,我便要他捕鸟,可见“我”对闰土捕鸟的本领很佩服,印象特别深。

  生:我认为是“看瓜刺猹”。因为上一堂课我们学过,“我”与闰土分别了三十年,一看到闰土,就想起他少年时看瓜刺猹的画面,课文第一节就写这件事,可见对这件事印象非常深。

  师:是呀!所以这两件事在文中写得也就较详细。

  三、研读重点,随机点拨

  师: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他写的文章都有十分精妙的词句,请大家再一次仔细默读课文,找找最值得研究的词语、句子,甚至是标点。等会儿交流时,可以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也可提出问题请大家帮助。(学生默读课文,圈点、评注、查资料;教师巡回,但不作任何指点)

  【设计意图】还课堂给学生,让他们自行研究,凭自己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师:好,下面咱们来交流你的研究成果或发现的问题。

  生:我发现闰土捕鸟很有经验。从“扫出空地、支起短棒、撒下秕谷、一拉”等词语中可以看出。尤其是用短棒支起竹匾,更能看出他是捕鸟高手,因为一拉短棒,匾很快落地,鸟想飞走也来不及了。

  生:我认为闰土不但捕鸟很有本事,还很勇敢。你听,猹咬得西瓜啦啦地响,当时又没个伴,他不仅不害怕,还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生:猹是很凶猛的,你向它走去,它不会跑掉,反倒向你奔来,多可怕呀!但闰土刺猹好似家常便饭,什么都不在乎,可见他机灵、勇敢。

  生:我研究课文中的四个省略号和两个破折号。我认为省略号是表示语意未尽,破折号都是表示解释说明。

  生:我不同意。课文中的省略号有一处是表示列举事物的省略,例如:“蓝背……”不过,我发现有一处标点用错了:稻谷,角鸡,鹁鸪,蓝背……中间应用顿号而不是逗号。

  师:你真了不起,但据我考证,作者当时写这篇文章时还没有顿号,所以只能用逗号代替了。

  生:“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从“素不知道”这个词中可以看出,“我”对闰土说的这些事从来也没听过,感到十分新奇。从中也能看出“我”了解得很少,知识贫乏。连水果是怎么来的都不知道。

  师:“素”字你怎么理解呢?

  生:“素”是“向来”的意思。

  生:课文中有一句话,含义非常深刻:“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我好像有点知道,但又不是十分明白。我觉得这个“啊”字加一个“!”表示“我”对闰土的赞美,羡慕他心中有那么多无穷无尽的稀奇事。

  【设计意图】这是第二板块研读中最难解的一句话,学生似懂非懂,处于一种“愤悱”状态,需借点拨、引导之力。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这句话确实值得研究。(点击课件)出示:“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点拨:

  (1)让学生自由地充分地读。

  (2)师:“无穷无尽稀奇的事”指哪些事?“他们”指谁?“高墙上四角的天空”又指什么?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生:“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指的是刚才讲到的雪地捕鸟、捡贝壳、刺猹、看跳鱼儿等事。“他们”指“我”的一些朋友、少爷们。“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指天空很小。

  生:“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不仅仅指天空小,还借此来说明“我”和“我”的朋友们生活的空间小,眼界狭窄,知识贫乏。

  生:与前面的感叹词“啊”连起来一读,我发现,“我”在对闰土敬佩、羡慕的同时,还表达了“我”对自己生活环境的不满,渴望有像闰土一样自由自在的生活。

  生:我也明白了这一点,课文中说“四角的天空”是院子里高墙上的,这真是这些少爷们生活的地方,与闰土的生活环境一比,他们觉得自己太封闭了,也想到外面去看看,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叹。

  师:请同学们将“啊”和“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连起来想一想,再读一读,体会“我”当时的这种感情。(指读——点拨——再指读——齐读)。

  【设计意图】适时、适度的点拨,解放学生的思路,使教学推向纵深。

  四、争辩研读,开放课堂

  师:那么,在当时社会,如果要你选择,你想当闰土还是当课文中的“我”?想当闰土的坐在左边(称正方),做“我”的坐右边(称反方),咱们来讨论一番。老师有几个要求:

  (1)先在组内讨论,准备充分的理由。

  (2)在争辩的过程中,当你被对方说服,可改变你的选择,并变动座位。

  【设计意图】:设计专题,引导争辩,将活动引进课堂,在活动中充分展示学生心灵的自由,凸现个性。

  师:好!时间到,下面由双方陈述自己的理由,一个同学在讲时其他同学一定要专心听,并想反驳对策。

  正方:我喜欢做闰土。因为老师刚才说的那个社会里,正是闰土小的时候,我就喜欢小时候自由自在的闰土,可以捕鸟、捡贝壳、刺猹、看跳鱼儿,多有趣!

  反方:闰土虽然自在,但他没有受教育,是个野孩子,太无聊了,这样能行吗?哪像“我”,尽管不是很自由,但能受良好的教育,很有教养。

  正方:谁说闰土没受过教育?在广阔的天地间所做的一切难道不是学知识,不是在受教育吗?

  反方:这仅仅是闰土农村的一些事,对一个城里人来说难免会有一些好奇;反过来,少爷“我”在城里的许多事课文中没有说,如果写出来,闰土不知道的也许要多得多,肯定也会羡慕不已的。

  正方:请问对方辩友,你想做一只“笼中之鸟”还是想做一只在天空中自由自在飞翔的小鸟呢?

  反方:什么“笼中之鸟”。文中的“我”是“笼中之鸟”吗?请问“笼中之鸟”能展翅高飞吗?少爷后来成了伟大的文学家,闰土有什么呢?

  师:大家争论激烈,谁也不肯让谁,老师觉得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投入地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

  【设计意图】争辩,是教学的一种新机制,它的引入开放了课堂,解放了学生,学生当家作主,尽情发挥,在争辩中明晰内容,发展思维,展示个性,也较好地培养了口语交际的能力。

  四、深度拓展,

  师:课文说“我”和闰土“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多年后,“我”和闰土有了第二次见面。想一想,“我”看见闰土。说的第一句话会是什么?闰土又会说什么呢?

  (生自由想象)

  师:儿时的伙伴是一生的财富。可是他们第二次见面,却并不像我们所说的这样——

  出示《故乡》的片断:“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阿!闰土哥,——你来了?……’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师: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他们原来是那么好的朋友,为什么现在变得那么陌生?

  生:第二次见面应该很兴奋的,可怎么不想说话了?

  生:以前的闰土跟“我”应该是很好的朋友,没有主仆之分,但现在为什么称“我”为老爷?

  生:这次见面为什么没有我们想象中的激情和热情?

  师:今天时间有限,建议大家课后阅读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领会人物特点。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学生各抒己见,想象丰富,闰土的形象赫然浮现于我们眼前。学生对闰土形象的理解是潜移默化的。注重让学生自读,对语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整节课都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他们的思维情感在课堂中交互流淌;而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的合作者,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朗读是最好的学习手段,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几处让学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础上,通过合情合理地朗读加深理解文章内容。注重文本与原著的结合,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学了一篇课文,延伸的、可挖掘的东西是题中应有之义,课后学生如能认真阅读原著,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少年闰土》教案】相关文章:

《少年闰土》教案01-23

少年闰土教案04-24

少年闰土教案11-09

少年闰土教案04-07

少年闰土教案03-31

《少年闰土》教案07-20

《少年闰土》课堂教案01-24

《少年闰土》的优质教案08-25

少年闰土优秀教案01-23

《少年闰土》教案【推荐】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