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飞的风筝》大班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风筝飞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风筝飞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风筝飞教案1
活动目的:
1、通过对放风筝记录卡的交流、统计,让幼儿了解风筝飞上天与风、材料、技能的关系。
2、感受放风筝的愉快情绪。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前期准备:
1、与家人一起放风筝2次(一次有风的时候放,一次没有风的时候放)并作记录。
2、实物风筝若干
活动准备:
小记录卡人手一张、大记录卡一张、实物风筝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手持小记录卡交流自己放风筝的感受
1、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卡
2、老师根据幼儿的介绍汇总在大记录卡上,成功的用红色笔打∨,失败的用绿色笔打╳。
二、交流讨论放风筝的三个成败因素
1、观察大记录卡,统计全班幼儿放风筝的成功次数,了解放风筝与风的关系。
(1)讨论:有风的日子里和没有风的日子里放风筝,成功和失败有什么不同?
(2)用数数方法验证有风时成功机会多,没风时成功机会少。
(3)师生共同小结:有风的时候成功的机会多,没有风的时候成功的机会比较少,原来风筝飞上天与什么有关?(风)
2、放风筝与风筝构造、材料的关系。
(1)讨论:没有风为什么XXX的风筝也飞上天了?
(2)出示两只风筝:观察、比较、讨论它们的'构造、式样、材料、尾巴等不同之处。
(3)师生共同小结:原来风筝飞上天还与风筝的样子有关,与长长的尾巴有关,与制作用的材料有关……。
3、放风筝与放飞技能的关系。
(1)讨论:为什么有的风筝用的材料很好,尾巴也又轻又长,风也有,但没有飞上天呢?
(2)观察大记录卡:比较同样有风或无风的情况下大人和小孩成功的机会多和少。(验证大人放风筝的技术高)
(3)师生共同小结:原来想要风筝飞上天,不仅和风有关、和选择的风筝有关,还要掌握一定的放风筝技术,这样你的风筝就会在天上飞得又高又好。
三、延伸区角为下次室外放风筝作准备
1、出示幼儿收集的有关放风筝资料及尾巴材料,交待需要的幼儿可以在区角内学习并调整风筝的结构等。
2、再次尝试到室外放风筝,并做好记录。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风筝飞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照步骤图尝试用对称的方法制作塑料袋风筝。
2、能够剪出其他图案来装饰风筝,愿意积极动手制作玩具风筝,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重点:
学习按照步骤图尝试用对称的方法制作塑料袋风筝。
活动难点:
能够剪出其他图案来装饰风筝,愿意积极动手制作玩具风筝,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塑料袋、细绳、勾线笔、皱纹纸、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拿着风筝在教室里一边玩,一边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我手里玩的是什么东西?谁知道这个风筝是用什么做的?
二、出示幼儿用书,引导幼儿观察步骤图学习用对称的方法制作塑料袋风筝。
1、教师:这个风筝是怎么做的呢?谁能看懂图上的意思?先怎么做?用了什么材料?然后怎么做?要用到什么材料?
2、教师出示各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学习用对称的方法制作风筝上的装饰物。
教师:你想在风筝上装饰什么样的图案呢?用什么材料做呢?图画案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怎么剪可以剪出两个一样的图案?怎样贴图案才对称呢?
三、引导幼儿相互讨论步骤图
教师:图上还有什么你看不懂的地方?我们一起你。
四、鼓励幼儿大胆使用操作材料制作塑料袋风筝。
1、教师:先想一想在塑料袋上装饰什么样的图案,然后再用蜡光纸和皱纹纸进行装饰。
2、教师:在贴飘带的时候试一试多长比较合适?
3、教师:在系绳子的.时候遇到困难怎么办?
五、带领幼儿到户外玩一玩风筝,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师:你是怎么装饰自己的风筝的?你在做风筝的时候遇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五、请幼儿分组收拾各自的操作材料。
风筝飞教案3
(一)课题名称:
春之韵—风筝翩翩飞(大班)(综合)
(二)教材简介:
春暖花开的季节,万物复苏,大自然的景色已悄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在踏青、观赏自然的同时,“放风筝”成了孩子和家长休息日里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于是,广场上飞舞的风筝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成为春天里更加亮丽的风景。风筝,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它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融合了群众的审美情趣,渗透着我国民族传统和民间习俗。
本次活动我们结合主题“春之韵”风筝节,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感受大树和小花的美丽,体验春天的美好和放飞风筝的喜悦。教师通过课件欣赏,集体讨论,进一步启发孩子的思维,拓展了想象创造的空间。他们利用自己搜集来的各种废旧材料动手制作风筝,放飞风筝,探索风筝起飞的秘密,感受成功的乐趣。孩子们一直沉浸在体验、思考、探索,再思考、再探索这样的兴趣中。活动意在通过亲子制作和放飞风筝,让孩子了解风筝的历史,激发孩子用自己智慧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
(三)目标预设:
1、了解、欣赏风筝,感受各种各样的风筝色彩与形态的美,运用多种形式来表现风筝的美。
2、体验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激发孩子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四)重点:
运用各种材料和美术形式来制作和装饰风筝。
难点:通过尝试和调整,将自制的风筝放飞到春天的大自然。
(五)设计理念:
设计中融合了亲子教育、环保理念和做中学的理念。
(六)设计思路:
了解和欣赏风筝——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风筝——放飞风筝
(七)教学具准备:
1、材料准备:塑料、环保袋、广告纸、颜料、细竹篾、风筝线等。
2、知识储备:欣赏过古代和现代风筝,以及外国有代表性的风筝。
3、课件准备:风筝制作ppt、音乐《三月三》
(八)活动过程:
1、回忆欣赏过的风筝。
(1)“小朋友,你见过什么样的风筝?”幼儿回答。
(2)教师介绍中国的四大风筝产地是:北京、天津、潍坊、南通。
(3)欣赏20xx年潍坊国际风筝节的视频盛况。
教师小结:风筝有佷多种,它们造型不同,有人物的、动物的和几何图形的;材料不同,有木头做的、纸做的和布做的;图案漂亮,色彩亮丽。有平面的风筝,也有立体的风筝。
2、欣赏风筝的制作过程。
(1)孩子和家长一起看PPT,了解风筝的一般步骤。
教师概括:设计和装饰风筝的图案——扎骨架——提线
(2)幼儿和家长自由选择,组成小组。如水粉组、布艺组、彩纸组
(3)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风筝的图案以及选用的材料。
(4)家长和孩子一起自制风筝,鼓励家长让孩子发挥想象力。
教师指导:鼓励孩子在图案装饰时,可以尝试图案的对称,注意颜色的搭配。
(5)教师提示家长和孩子在制作中,注意安全。
(6)相互欣赏自制的风筝,鼓励孩子相互点评
3、放飞风筝,体验成功的喜悦。
(1)家长和孩子一起将风筝带到幼儿园的操场上,尝试放飞。
(2)能飞起来的家长交流经验。
(3)讨论:为什么有的风筝飞不高或者飞不起来?
家长和孩子一起寻找原因:
1.材料太重。
2、提线时没有注意左右平衡
3、放飞时的方法不正确。
(4)小组成员进行风筝的调整。
(5)再次放飞风筝,体验成功的快乐。
4、将孩子制作的风筝展示在幼儿园的手工坊。
(九)活动反思:
放风筝是孩子们在春天里非常爱玩的一项运动或者说是游戏。它不仅能提供孩子亲近自然的好时机,也是亲子联系感情的好方法。我们在活动中曾有很多困惑,年级组的老师群策群力,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金点子。
风筝飞教案4
教材分析
“风筝”艺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它融科技、娱乐、文化等要素于一体,是孩子们喜欢的娱乐活动。他们对高高飘扬着的风筝更是感到好奇。风筝为什么会在高高的蓝天上飞呢?风筝飞得高矮与哪些因素有关?本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探究风筝秘密的机会,孩子们在亲身体验放风筝的基础上,了解风筝的放飞原理、风筝的种类、风筝的材质等等,通过记录表征、交流讨论、梳理总结等,让孩子们了解风筝飞起来的秘密。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放风筝记录卡的交流、统计,让幼儿了解风筝飞上天与风、材料、技能的关系。
2.尝试与同伴合作放风筝,能主动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感受放风筝的愉快情绪和探究风筝飞起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记录卡人手一张、大记录卡一张、实物风筝若干。
活动建议
一、幼儿手持小记录卡交流自己放风筝的感受。1.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卡。
2.老师根据幼儿的介绍汇总在大记录卡上,成功的用红色笔打“√”,失败的用绿色笔打“×”。
二、交流讨论放风筝的三个成败因素。
1.观察大记录卡,统计全班幼儿放风筝的成功次数,了解风筝飞起来与风的关系。
(1)讨论:有风的日子里和没有风的日子里放风筝,成功和失败有什么不同?
(2)用数数方法验证有风时成功机会多,没风时成功机会少。
师生共同小结:有风的时候成功的机会多,没有风的时候成功的机会比较少,原来风筝飞上天与风有关。
2.风筝飞起来与风筝构造、材料的关系。
(1)讨论:没有风为什么风筝也飞上天了?
(2)出示两只风筝:观察、比较、讨论它们的构造、式样、材料、尾巴等不同之处。
师生共同小结:原来风筝飞上天还与风筝的样子有关,与长长的尾巴有关,与制作用的材料有关……。
3.放风筝与放飞技能的关系。
(1)讨论:为什么有的风筝用的材料很好,尾巴也又轻又长,风也有,但没有飞上天呢?
(2)观察大记录卡:比较同样有风或无风的情况下大人和小孩成功的机会多和少。(验证大人放风筝的技术高)
小结:原来想要风筝飞上天,不仅和风有关、和选择的风筝有关,还要掌握一定的放风筝技术,这样你的风筝就会在天上飞得又高又好。
活动延伸
1.出示幼儿收集的有关放风筝的资料及尾巴材料,交待需要的幼儿可以在区角内学习并调整风筝的结构等。
2.再次尝试到室外放风筝,并做好记录。
风筝飞教案5
预设目标
1.会手口一致地点数5。
2.在操作中体验数字的应用。
活动准备
1.数字卡片1-5各1张:画有一只小兔的图片5张;各种小动物图片若干。
2.《数学》下P.6-7和P.8。
活动建议:
点数5
—教师将4只小兔粘贴在黑板上,幼儿点数。
—引导幼儿找出数字卡片4,表示小兔子的'总数。
—教师添上1只小兔子,幼儿点数,引导幼儿用数字卡片5表示小兔的总数。
按数取物
—教师依次出示数字卡片1、2、3、4、5,幼儿拿出相应数量的小动物卡片。
—请幼儿观察手中的5张动物卡片,问:小动物身上藏着数量几?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都有2只眼睛,小鸡有2只脚,小羊有1条尾巴,小猫有4条腿等。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5,幼儿拿出其中一张小动物卡片做相应回答。如:出示数字2,幼儿拿出小羊卡片说:小羊有2只犄角,2只眼睛。
观察画册《风筝飞呀飞》
—今天的天气真好呀!小伙伴们一起到了山冈上干什么?
—风筝真好看,数一数共有几只风筝,有几种样式的风筝?每种样式的风筝各有几只?
—山冈上有几个小朋友?男孩和女哪个多,哪个少?
—山冈山有几个小朋友?男孩和女孩哪个多,哪个少?
—画面中还有哪些数量也是5?引导幼儿找出来,并用数量词正确表示。结束部分
观察画册《钓鱼比赛》,引导幼儿点数,妞妞、小虎、小猪等和Q宝贝分别约了几条鱼?谁钓的鱼最多?谁钓的鱼最少?
将数字卡片、粘贴在数学区,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如纸、笔、火柴棒、瓶盖、石子等),让幼儿做按数取物练习。
教师、家长指导幼儿练习《数学操作材料》P.6和P.7。
风筝飞教案6
教学目标:
1、尝试自己制作简单的风筝,探索让其飞起来的方法。
2、体验自制风筝和放风筝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材料准备:歌曲《一起去郊游》;放风筝的图片;塑料袋(与幼儿人数相等);剪刀、胶带、水彩笔、彩色皱纹纸若干;长细线绳若干。
2、经验准备:幼儿有过放风筝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春游真快乐
1、播放歌曲《一起去郊游》,让幼儿会议并说一说春游时的情景。
教师提问:
(1)小朋友还记得春游时的情景吗?
(2)你都玩了什么?公园里的人们在做什么?
2、呈现放风筝的图片,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放风筝的'经验。
教师提问:
(1)你放过风筝吗?
(2)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风筝?
二、我们一起做风筝
1、出示风筝范例,引导幼儿观察塑料袋改装后的变化,讨论如何才能让它飞起来。
教师提问:
(1)教师的风筝是用什么做的?(塑料袋)
(2)塑料袋有什么变化?怎样才能让它飞上天?
教师小结:我的风筝是用塑料袋做的,塑料袋改装后是鼓起来的,上面有漂亮的装饰,放的时候手举高、快速跑动起来,风筝就可以放起来了。
2、讨论制作、装饰风筝的方法。
教师提问:
(1)你有什么好办法让塑料袋鼓起来?
(2)你打算怎样装饰塑料袋风筝?
3、教师示范制作“塑料袋”风筝。
先将塑料袋吹鼓,然后用胶带粘住袋口和细绳,在进行简单的装饰,风筝就制作好了。
4、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制作并装饰“塑料袋风筝”。
提示:教师可在巡回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个别幼儿粘贴袋口和细绳;对幼儿好的制作及装饰方法进行表扬及共享。
三、放风筝
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一起放自制的风筝。
提示:教师可结合之前提到的放风筝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进行个别帮助:鼓励幼儿间相互交换玩,充分体验放风筝的愉悦。
风筝飞教案7
设计背景
近段时间经常碰到我班孩子在广场或自家门口等地方放风筝,为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决定开展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孩子认识在放风筝时应注意的一些安全事项。
2、帮助孩子体会不注意安全带来的不良后果。
3、教会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一些方法。
重点难点
帮助孩子体会不注意安全带来的不良后果。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放风筝》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二、观看课件,体会放风筝时不注意安全带来的`后果
1、教师播放课件(小朋友放风筝时发生事故的故事),幼儿观看。
2、交流小结: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小朋友在放风筝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3、教师再次交流小结。
三、讨论:放风筝时应该要注意的事项
1、教师:为了避免发生像电视里的小朋友那样的情况,我们以后放风筝时应该注意什么?
2、请幼儿讨论。
3、交流小结。
4、教师总结。
四、结束环节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从幼儿喜欢的活动——放风筝贯穿始终,环节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一环节由幼儿感兴趣的放风筝活动引入谈话,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第二环节让幼儿观看小朋友放风筝时因为不注意安全或放风筝的地点不对而发生事故的情景,从而体会到放风筝时因为不注意安全或放风筝的地点不对所带来的后果。第三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幼儿总结出放风筝时应该要注意的事项及放风筝地点的选择等,达到了本次活动预定的目标。因整个活动用故事贯穿,并伴随着多媒体的演示,所以幼儿的兴趣特别高。所以我觉得本次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
1、内容贴近生活。
2、形式灵活,为幼儿提供充分讨论的机会,教学过程轻松有趣。因此活动效果很好,幼儿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风筝飞教案8
活动目的:
1、通过对放风筝记录卡的交流、统计,让幼儿了解风筝飞上天与风、材料、技能的关系。
2、感受放风筝的愉快情绪。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初步了解其特性。
前期准备:
1、与家人一起放风筝2次(一次有风的时候放,一次没有风的时候放)并作记录。
2、实物风筝若干活动准备:小记录卡人手一张、大记录卡一张、实物风筝若干。
活动过程:
一、幼儿手持小记录卡交流自己放风筝的感受1、幼儿介绍自己的记录卡2、老师根据幼儿的介绍汇总在大记录卡上,成功的用红色笔打∨,失败的用绿色笔打╳。
二、交流讨论放风筝的三个成败因素1、观察大记录卡,统计全班幼儿放风筝的成功次数,了解放风筝与风的关系。
(1)讨论:有风的日子里和没有风的日子里放风筝, 成功和失败有什么不同?
(2)用数数方法验证有风时成功机会多,没风时成功机会少。
(3)师生共同小结:有风的时候成功的机会多,没有风的时候成功的机会比较少,原来风筝飞上天与什么有关?(风)2、放风筝与风筝构造、材料的关系。
(1)讨论:没有风为什么的风筝也飞上天了?
(2)出示两只风筝:观察、比较、讨论它们的构造、式样、材料、尾巴等不同之处。
(3)师生共同小结:原来风筝飞上天还与风筝的样子有关,与长长的尾巴有关,与制作用的材料有关……。
3、放风筝与放飞技能的关系。
(1)讨论:为什么有的风筝用的材料很好,尾巴也又轻又长,风也有,但没有飞上天呢?
(2)观察大记录卡:比较同样有风或无风的情况下大人和小孩成功的机会多和少。(验证大人放风筝的'技术高)(3)师生共同小结:原来想要风筝飞上天,不仅和风有关、和选择的风筝有关,还要掌握一定的放风筝技术,这样你的风筝就会在天上飞得又高又好。
三、延伸区角为下次室外放风筝作准备1、出示幼儿收集的有关放风筝资料及尾巴材料,交待需要的幼儿可以在区角内学习并调整风筝的结构等。
2、再次尝试到室外放风筝,并做好记录。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了预期目标,效果非常好,甚至超过了预期效果。整个活动既让幼儿体验了实验成功时的快乐、增强了自信心,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这个活动在中班开展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风筝飞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风筝的起源、流派以及造型特点,掌握制作风筝的基本方法,并运用装饰纹样绘制风筝。
2、在观察分析风筝的造型、结构、色彩的过程中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原理绘制风筝。
3、体验中国传统工艺的制作方法,生发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制作风筝的基本方法,并运用装饰纹样绘制风筝。
难点:理解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原理绘制风筝。
三、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谜语导入,设疑激趣
(1)谜语:“天上一只鸟,用线拴得牢,不怕大风吹,就怕细雨飘。”(谜底:风筝)
(2)教师设疑激趣,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唤起学生对风筝的原有认知。
(3)教师总结,板书课题:风筝风筝飞上天。
2、走进风筝,了解起源
(1)教师与学生一起观察课本范画《百子图》。
(2)教师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与风筝有关的诗词或知识吗?”
在中国,风筝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后来改用纸做,叫纸鸢。高鼎在《村居》中写到:“草长莺飞二月天,拂提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进一步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发展历史,知道山东潍坊市著名的风筝之都。
3、欣赏风筝,了解形色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不同造型的风筝,分析风筝造型的.特点——形状对称。
(2)学生自由讨论,除了形状对称以外,还有什么对称?(图案对称)
(3)学生观察造型厚,再观察分析风筝的色彩,引导学生寻找风筝上的颜色,并设问:怎样的颜色搭配可让风筝在空中更吸引人?为什么?
(4)教师小结:风筝的造型特点:多样,结构对称,色彩绚丽,对比明显。学生欣赏风筝是一种美德体验。
4、细观风筝,了解纹样
(1)以北京燕子风筝为例,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燕子风筝上的装饰纹样是什么?为什么绘制这个纹样?有什么寓意吗?
(2)学生开展讨论,教师引导总结风筝上的装饰纹样有吉祥祝福的隐喻。
5、大胆创想,设计草图
(1)提出作业要求,请学生设计一个风筝草图,注意风筝的造型、色彩和装饰纹样这三方面的要求。
(2)师生讨论设计方法,教师示范。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结:展示学生作业,并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温故知新
(1)复习上堂课风筝的造型、结构、色彩、装饰纹样等内容。
(2)交流讨论,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以及不同造型、立体的风筝。
2、认识材料,感知体验
(1)教师介绍制作风筝所需要的材料,并让学生了解材料的特性和用途。
(2)学生感知材料,并尝试着说说材料的用途。
3、根据草图,制作风筝
(1)备骨架:用磨砂纸将竹篾摩擦光滑。引导学生注意安全。
(2)扎骨架:用作基本骨架的竹篾要选宽厚一些的,而轮廓骨架的竹篾一般用薄而细软的较为合适。整个结构要简练、轻巧、对称、均衡,扎缚牢靠。
(3)糊风筝:把纸或娟糊在骨架上。纸的质地要薄、韧、平整。
(4)绘风筝:绘制风筝图样。图样要形象鲜明,色彩要艳丽明快,装饰性要强。提示:装饰纹可选取吉祥图案,体现出人们健康向上的进取精神和对美好幸福的追求。
4、作业练习,学生制作
学生尝试着绘制风筝。要求:
(1)造型独特,结构对称,色彩鲜明,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的原理。
(2)设色大胆,用笔肯定
5、展示评价,交流分享
(1)请学生尝试放风筝,分析自己的风筝作品,以及评价同学的作品。学生从风筝的造型、色彩、装饰纹样、整体效果等方面开展评价。
(2)学生互评、交流方法成功与否的心得,教师总结,并加以鼓励。
风筝飞教案10
活动目标:
1、了解、欣赏风筝,感受各种各样的风筝色彩与形态的美,运用多种形式来表现风筝的美。
2、体验大自然的无穷魅力,激发孩子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3、初步了解放飞风筝的科学原理,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4、体验相互合作的快乐,增进父母与子女间的亲子感情。
5、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6、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重难点:
运用各种材料和美术形式来制作和装饰风筝。
通过尝试和调整,将自制的风筝放飞到春天的大自然。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塑料、环保袋、广告纸、颜料、细竹篾、风筝线等
2、知识储备:欣赏过古代和现代风筝,以及外国有代表性的风筝。
3、课件准备:风筝制作ppt、音乐《三月三》
活动过程:
1、回忆欣赏过的风筝。
(1)“小朋友,你见过什么样的风筝?”幼儿回答。
(2)教师介绍中国的四大风筝产地是:北京、天津、潍坊、南通。
(3)欣赏20xx年潍坊国际风筝节的视频盛况。
教师小结:风筝有佷多种,它们造型不同,有人物的、动物的和几何图形的;材料不同,有木头做的、纸做的和布做的;图案漂亮,色彩亮丽。有平面的风筝,也有立体的风筝。
2、欣赏风筝的制作过程。
(1)孩子和家长一起看PPT,了解风筝的一般步骤。
教师概括:设计和装饰风筝的图案——扎骨架——提线。幼儿和家长自由选择,组成小组。如水粉组、布艺组、彩纸组
(2)家长和孩子一起讨论风筝的图案以及选用的材料。
(3)家长和孩子一起自制风筝,鼓励家长让孩子发挥想象力。
教师指导:鼓励孩子在图案装饰时,可以尝试图案的对称,注意颜色的搭配。
(4)教师提示家长和孩子在制作中,注意安全。
(5)相互欣赏自制的风筝,鼓励孩子相互点评
3、放飞风筝,体验成功的喜悦。
(1)家长和孩子一起将风筝带到幼儿园的操场上,尝试放飞。
(2)能飞起来的家长交流经验。
(3)讨论:为什么有的风筝飞不高或者飞不起来?
家长和孩子一起寻找原因:
1.材料太重。
2、提线时没有注意左右平衡3、放飞时的方法不正确。
(4)小组成员进行风筝的调整。
(5)再次放飞风筝,体验成功的快乐。
4、将孩子制作的风筝展示在幼儿园的手工坊。
活动反思:
放风筝是孩子们在春天里非常爱玩的一项运动或者说是游戏。它不仅能提供孩子亲近自然的好时机,也是亲子联系感情的好方法。我们在活动中曾有很多困惑,年级组的老师群策群力,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金点子。
【风筝飞教案】相关文章:
《会飞的风筝》大班教案04-01
飞呀飞教案02-12
大班教案《飞呀飞》01-10
大班语言飞呀飞教案02-17
飞呀飞教案15篇11-27
大班语言《飞呀飞》教案01-24
《风筝》教案10-09
《风筝》教案04-03
风筝的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