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故宫博物院》教案

《故宫博物院》教案

时间:2023-03-13 16:37:22 教案 我要投稿

《故宫博物院》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故宫博物院》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故宫博物院》教案15篇

《故宫博物院》教案1

  教学目标:

  1.运用寻读法、面试阅读法、跳读法等阅读方法有目的地阅读。

  2.学习按“明确阅读任务、快速阅读全文、锁定相关材料、仔细阅读局部、筛选相关信息、完成阅读任务”的六步骤完成本课阅读任务一。

  3.迁移有目的地阅读六步法,自主完成任务二。

  教学过程:

  一、出示游览路线图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暑假里,国庆节,很多同学都出门旅游了,饱览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老师在暑假里去了一趟贵州,这是我游览的路线图。我从成都东站坐高铁到达贵阳市,当天游览了市区的甲秀楼和黔灵公园。第二天驱车往东北方向,游览佛教名山梵净山。第三天往东南方向,去感受了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镇远古城,然后向南参观了千户苗寨,这是中国的苗族聚居地,品尝了那里的长桌宴。然后西南到达有地球绿宝石之称的荔波大小七孔,最后一站游览黄果树瀑布,回到贵阳市。在这张简易的路线图上有景点、线路和方向,我还标注了起点。我了解到国庆节很多同学没能出远门,今天我们就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大家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去北京参观故宫,大家齐读课题。它是明清两代的皇宫,走,我们出发了!

  二、学习用“六步法”完成任务一

  1.播放故宫视频,欣赏了这气势恢宏的皇家宫殿,相信大家一定迫不及待想走进去一睹它的美,但参观前我们需要设计好路线图,这样才能玩得更有意义。请大家读第一个任务。

  2.为完成这个任务,给大家一些提示,出示自读提示一,再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生读。

  3.谁来分享这四则材料所讲述的内容,生汇报。那哪几则材料是我们画路线图所需要的呢?生答,师板书(一景点三出入四平面图)

  4.为了画出路线图,我们锁定了一三四则材料。请大家读自读提示二,给大家一个建议,可将材料一和材料四结合起来阅读,每读完一段,就圈出景点,然后在材料四中找到相应的景点,这样故宫的整个布局就装进你的脑袋里了。学生五分钟后汇报自己提取的信息。

  5.提取这些信息后,大家可以画路线图了,路线图上应该画出什么呢?(板书:景点线路方向)出示ppt,现在用两分钟时间画出路线图。谁先来给大家介绍你设计的路线图,最先尝试的同学离成功最近哦!(通过你的介绍,我非常明确我的游览路线了,谢谢你!还有没有不一样的路线?)

  6.我们完成了第一个阅读任务,回顾一下我们的步骤和方法。第一老师先让大家明确了阅读任务,然后迅速浏览全文,锁定了一三四则材料,再仔细阅读局部,最后画出了路线图。又用到了哪些方法呢?

  三、练习用“六步法”完成任务二(迁移)

  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样的步骤和方法完成第二个任务,时间8分钟,开始。每人先独立完成再分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四、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谈)

  2.老师小结:采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再按照这样的步骤来完成阅读任务,这是我们要掌握的阅读策略,也是本单元我们要掌握的语文要素。

  故宫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从不同角度去欣赏它都能体会到不一样的美,我们下节课再来感受它的美。下课!

  板书设计:

  故宫博物院

  阅读步骤:阅读方法:

  1.明确阅读任务寻读法

  2.快速阅读全文面式阅读法

  3.锁定相关材料跳读法

  4.仔细阅读局部提取关键信息

  5.筛选相关信息……

  6.完成阅读任务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本节课的阅读步骤和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方法肯定是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需要在学习这个单元的其他几篇课文中再不断地运用。之前在磨了课后才发现其实应该选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然后把这个有目的的阅读步骤和方法教给学生,然后再借助后面几篇课文来反复运用,这样就能达到融会贯通,按照教材编排来说,这篇课文是自读课文,应该用来练习的。

  这篇课文是出自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个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是要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阅读策略,形成运用阅读策略的意识。这是部编版教材第四次以阅读策略为主线组织的单元内容。第一次是三年级上册,教学生会猜测,第二次是四年级上册会提问,第三次是五年级上册教提高阅读的速度的方法。这种特殊的阅读策略单元是以前北师大版没有的,在教这样的单元时我思考了三个问题:1.为什么安排这几个阅读策略单元?2.这几个单元与其他单元是什么关系?3.其他单元不教阅读策略吗?思考了这些后,我明白了这个单元重在通过课文教方法,所以教学方法上不同于其它单元,不能按照常规课文那样解决字词,理解课文内容那样的流程来上。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故宫博物院》是一组非连续性文本,课上我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运用寻读法、面式阅读法、跳读法等阅读方法有目的地阅读。学习按“明确阅读任务、快速阅读全文、锁定相关材料、仔细阅读局部、筛选相关信息、完成阅读任务”的六步骤完成本课阅读任务一。迁移有目的地阅读六步法,自主完成任务二。遵循从认知到实践再到迁移的规律。

  这个单元的`教学强调不让学生提前预习,就是为了让他们在课堂上习得方法,然后实践迁移。路线图听起来简单,但我们在磨课的过程中发现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学生拿到四则材料非常陌生,对于画路线图无从下手,要么照搬材料四的平面图,这样其实就违背了通过课文来教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这一初衷。下次遇到没有图的材料就会束手无策。所以我采用出示贵州旅游路线图的方式导入,让学生明确简易的路线图是怎样的,再进入课文。

  本单元的教学与其它单元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课文需要反复、多次地阅读。为了体会不同的阅读目的下阅读材料选择的不同、阅读方法选择的不同,课文的学习就不能一次完成。学生每带着一个目的阅读,都需要再回到课文中,选择各自对应的内容,运用恰当的方法,完成相应的任务。所以这堂课有两个阅读任务,每次方法会不同,而且完成第一个任务出现了两次自读提示,都属于带着不同的要求在读。

《故宫博物院》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积累“磬、攒、鳌头、琉璃、藻井、蟠龙、中轴线、金銮殿”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⑵ 概述祖国保守的建筑艺术和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绩。

  ⑶ 简述方位词在依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2、能力目标:

  ⑴ 能够整体掌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会依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

  ⑵ 灵活运用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会写说明文。

  3、情感目标:

  通过领略故宫博物院的宏伟艺术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发明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揣测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方法】

  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图示法。删繁就简,一张醒目的方位示意图便浓缩了全文的说明内容。延伸拓展法。别具一格,转换立足点口头介绍故宫,内化课文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布置】

  1课时。

  【教学过程】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理清文章局部思路,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说话训练,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训练学生按一定顺序介绍建筑物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故宫,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xx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天,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指引去观赏故宫博物院,去见识它那宏大壮丽的规模与层次井然的布局。

  二、检查预习,组织学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宫”为话题进行交流,营造学习氛围

  1、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故宫的图片和资料。图片交由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全体同学,资料由各位同学朗读或用自身的话介绍。学生提供的资料可能包括故宫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和与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介绍这些资料,有助于学生熟悉说明对象,为理解课文作准备。

  2、请游览过故宫的同学谈谈见闻和感受,也可展示拍摄的照片,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求知欲。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多媒体显示):

  1、辨明字音:

  磬( )攒( )鳌( )头琉( )璃

  藻( )龙( )井銮( )殿

  2、辨析字形:

  卸──御拢──珑湛──斟缀──辍

  谐──楷赐──踢琐──锁蟠──藩

  3、解释词语并用词造句

  玲珑湛蓝布局肃穆

  幽雅悠扬井然有序

  选几位同学回答,明确:

  1、qìnɡ cuán áo liú zǎo pán luán

  2、卸(推卸)──御(抵御) 拢(合拢)──珑(玲珑)

  湛(湛蓝)──斟(斟酌) 缀(点缀)──辍(停学)

  谐(和谐)──楷(楷体) 赐(赐予)──踢(踢球)

  琐(琐碎)──锁(枷锁) 蟠(蟠龙)──藩(藩篱)

  3、玲珑:精巧细致。

  湛蓝:深蓝。

  布局:全面布置。

  肃穆:严肃而恭敬。

  幽雅:幽静而雅致。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和谐动听。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

  1、学生大声读课文两遍,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方位词语的运用。

  2、教师要求学生画出观赏故宫的路线图,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4、选三位同学口述观赏故宫的路线,其余同学补充。

  明确: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四、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1、明确空间顺序。

  ⑴ 师生一同回顾关于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的知识:

  多媒体显示: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宜采用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写建筑物的结构,离开空间顺序难以让读者看明白。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示。说明事理用逻辑顺序便于体现事理的内部联系。

  ⑵ 提问: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

  明确:本文是依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故宫的,大体上依照游览观赏路线沿中轴线由南向北逐次介绍的。

  ⑶ 学生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面的故宫示意图。

  教师总结:本文在布置说明顺序时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作者沿着观赏路线,以天安门为中国,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文华殿、武英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和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

  学生考虑,明确:

  第1、2段是总说,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中间(3~15)是分说。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局部分别加以说明。

  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

  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12)、交泰殿、坤宁宫(13),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花园(15)。

《故宫博物院》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故宫这一世界遗产的规模、布局等建筑特点。

  2、 学习本文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的结构特点,体会空间顺序在说明建筑物的文章中的具体运用及作用。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故宫体现出来的封建皇权本质上的认识,培养学生对古代人民勤劳智慧的欣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三、过程与方法

  课前自学,课中师生互动、讲练结合,课后完成有针对性的校本作业。

  【教学重点】

  1、 详细解读太和殿部分,学习本文运用空间顺序说明建筑物(群)的操作方法。

  2、 认识找准某个观察立足点并运用方位词对说明建筑物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1、 理解封建皇权是如何具体体现在故宫建筑的各个方面的;

  2、 体会本文有条不紊地组织说明内容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自主预习,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安排】

  一教时

  【教学要点】

  1、激趣导入;

  2、通过提问或小测,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3、课件展示故宫风貌;

  4、理清作者的游踪,了解文本段落之间的过渡与衔接,理解“总—分—总”的结构顺序,以突破第二个教学难点

  ;5、结合课后练习一,弄清故宫建筑群是由哪些大小建筑组成的;结合篇幅比重,理解其说明详略安排与意图,突破第一个教学难点;

  6、结合课后练习二,师生解读(5—8)段介绍太和殿的部分,突出第一和第二教学重点,突破第一个难点。

  7、运用恰当的方位词,口头介绍我们班的教室;

  8、完成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校本作业。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请到过同安影视城的同学介绍影视城的大概风貌,可以从规模特点或建筑风格、建筑布局等方面来介绍。

  二、借助提问检查预习:

  1、 给加点字标音:

  2、具体说说文中交代作者游踪的语句:

  3、解决课后练习一。

  三、借助问题,解师生共同解读课文。

  (一)课文各段说什么?作者按什么思路组织材料的?作者参观故宫的路线图与课文的结构有什么内在联系?

  (二)作者是如何具体说明故宫建筑群特点的呢?希望通过语段的解读,深入了解故宫作为封建帝王工作生活的地方,它在建筑上有什么规格要求,希望达到统治者的什么意愿。课文说明最详细的是哪座宫殿呢?是太和殿。接着,我们通过解读5段、6段和8段,不仅可以学习作者如何找准立足点观察,如何运用方位词的,同时,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窥见封建帝王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1、指名朗读第5段。解读:本段运用列数字和摹状貌的.方法,从外观上说明太和殿的结构特点,突出它的雄伟壮丽。太和殿作为一个例子,具体体现了故宫建筑群的“规模宏大壮丽”的特点。

  2、指名朗读第6段。解读:本段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按空间顺序,运用列数字、摹状貌方法,从内景上具体说明太和殿建筑精美。方位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方位词,景物的布置就会混乱;如果调换方位词顺序,那么,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就是另一番光景。可见,方位词的运用使说明条理清楚,读者可以通过想象了解太和殿的内景。

  3、第7段交代太和殿的位置、用途,有关联到中和殿与保和殿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小过渡。

  4、指名朗读第8段。

  解读:龟、鹤是长寿的象征,松柏表示长青,它们寓含着皇权巩固、皇帝长寿的意思。

  小结:这四段主要介绍太和殿的外观、内景、位置、用途,品读完,太和殿在大家心中应该有了个较清晰的影子了。从全文把握,思考:

  (1)太和殿体现出故宫三大特点中的哪些特点?

  明确: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扣准文本分析)

  (2)为什么要重点介绍太和殿呢?

  明确:A政治角度上:是行使政治权力、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也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皇权象征。B建筑角度上:是故宫最大的宫殿,最能完整体现故宫本质特点。这样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突出了太和殿的中心位置。

  (三)了解中和殿和保和殿

  (四)了解后三宫。

  四、小结教学内容

  五、知识巩固:

  (板书设计详见课件ppt)

  1、全文结构及游览路线回顾。(PPT展示)

  2、说明对象、类型、特点、结构、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

  明确: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说明类型——事物说明文

  说明特点——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说明结构——总分总

  说明顺序——有南往北的空间顺序

  说明方法:

  分类别:如介绍三大殿及后三宫——使文章层次分明。

  列数字:如“御花园面积不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座”。——说明御花园建筑之多。

  作比较:如“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 突出事物的特点。

  打比方:如“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形象、直观地说明御花园的园林特色。

  举例子、摹状貌:如“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态,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腾龙的姿态。

  说明语言:准确,周密,简明(“现存”)

  六、布置作业:

  完成与建筑相关的篇章阅读训练题。

《故宫博物院》教案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学习以空间为序的说明方法,了解故宫整体特征和文章的结构。二、过程和方法: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故宫的认识,培养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按空间顺序说明建筑物

  教学难点:以空间为序的说明方法。

  教学时数:第一课时

  一、 解题导入

  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我国的首都是哪?(北京)对,是北京,那里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明清时代也是封建统治者的最高权力中心。封建统治者们就在北京建起了代表皇家权威的紫禁城,现在叫做“故宫博物院”(板书)。为什么叫做故宫博物院呢,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第一段。(明清两代的皇宫,是已经过去了的,今收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

  二、理清顺序

  1、简介说明顺序

  《故宫博物院》是一篇说明文,故宫里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作者怎样才能向读者说明白呢?这个就涉及到说明顺序的知识。

  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注意表明时间的词语。

  空间顺序:说明物体的结构,注意表明空间方位的词语。(内外、上下左右、东南西北等)

  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注意表明因果关系的词语。(因为…所以、因此等)

  2、课堂活动

  A.速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练习一的图表。

  B.每组选一代表到黑板填写,每填对一个序号得一分,最高为18分,得分最高的组胜出。

  C.选定两个学生参与评分,统计得分,胜出组以热烈掌声鼓励。

  ⑴端门 ⑵午门 ⑶西华门 ⑷东华门 ⑸神武门 ⑹西华门 ⑺角楼 ⑻金水河 ⑼汉白玉石桥 ⑽太和殿 ⑾中和殿 ⑿保和殿 ⒀白石台基 ⒁乾清门

  ⒂乾清宫 ⒃交泰殿 ⒄坤宁宫 ⒅御花园

  3、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根据以上图表分析,请同学们判断一下本文是用了哪一种说明顺序进行说明的呢。

  明确:空间顺序。本文在安排说明顺序时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保和殿出来是广场,广场以南的建筑称为“前朝”,以北的叫做“内廷”。 “内廷”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井然有序,条理分明。

  三、掌握特征,理解结构

  1、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说明特征,那么故宫博物院的特征又是怎样呢?(集体朗读1、2段,找出表明特征的一句话)

  明确: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文章开头就总说了故宫博物院的特征,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想想本文采用了什么结构。

  说明文结构:一是总分式(总-分、总-分-总),二是递进式。

  明确:用了总分式中的'总-分-总。

  第1、2段是总说,概括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中间(3~15)是分说。根据故宫的特点,沿着从南向北的中轴线进行介绍,从午门一直到神武门。最后一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强调其艺术特点。再次突出这个建筑群的宏伟,布局的和谐统一的特征,使读者获得明确、完整的印象。

  四、活动与探究

  请你以导游或解说员的身份抓住立足点口头介绍我们的学校或教室。要求: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语言力求准确和简洁。

  五、课堂小结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作者抓住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写法,突出重点,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色,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给我们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板书:

  故宫博物院

  黄传惕

  (1-2)总: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

  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

  具体 前朝(三大殿)(3—10) 外形 太和殿

  内景 中和殿

  位置 保和殿

  用途

  (11)承上启下

  内廷(12—15)后三宫

  御花园

  (16)总 回望故宫,强调艺术特点。

  空间顺序(由南向北)

《故宫博物院》教案5

  在北京城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现在人们叫它故宫,也叫故宫博物院。这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近六百年历史了。

  紫禁城的城墙十米多高,有四座城门:南面午门,北面神武门,东西面东华门、西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玲珑奇巧的角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了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

  进了太和门,就来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有汉白玉栏杆围绕着,栏杆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二十八米,面积两千三百八十多平方米,是故宫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十二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接受朝贺。每逢大典,皇帝端坐在宝座上,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座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镏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时,皇帝先在这里休息。

  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雍正以后,这里是举行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从保和殿出来,下了石级是一个长方形小广场。广场西起隆宗门,东到景运门。它把紫禁城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广场以南,主要建筑是三大殿和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叫“前朝”。广场北面乾清门以内叫“内廷”,是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主要建筑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和东六宫、西六宫。

  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的地方,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乾清宫后面是交泰殿,交泰殿后面是坤宁宫。坤宁宫是皇后宫,也是皇帝结婚的地方。

  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合称“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的彩画,还有飞风、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

  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到了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据说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来的,现在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

  《故宫博物院》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鳌、銮、蟠、磬、鎏、”等13个生字,读准“紫禁城、额枋、迥然不同、藻井”等6个词语。

  2.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材料。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能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3.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能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激发民族创造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本课的重点:是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材料。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复杂事物的写作思路,能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画一张故宫参观路线图。

  2.难点: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能选择一两个景点,游故宫的时候为家人作讲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民族创造精神。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故宫的记忆》音频、微课《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的图片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课件播放《故宫的记忆》音频)师伴随着音乐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去过故宫吗?(生自由回答)去过的人,都赞叹它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特别是那些珍藏着的无数稀世珍宝,更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世,每个参观者都能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古代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文本,按照作者给我们安排的游览路线,去参观一下这座宏大壮丽的古代建筑群吧!生齐读课题:《故宫博物院》,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根据不同的任务,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等掌握不认识的字,并标注读一读。

  2.以开火车的形式读生字,指名读生字。

  (1)重点指导:紫禁城(jīn)鳌头(áo)金銮殿(luán)额枋(fāng)蟠龙(pán)攒(cuán)磬(qìng)鎏(liú)迥然不同(jiǒng)中轴线(zhóu)藻井(zǎo)

  (2)指名读,正音。

  (3)开火车,练读。

  (4)做游戏巩固字词。

  a.“贴字”游戏: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根据图片找到和图片有关的生词。

  b.玩找字游戏:抽出生字,教师读生字,学生找到相应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任务,阅读材料。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师引导: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你应该重点阅读哪几个材料呢?

  学生交流:应该重点阅读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

  师:阅读读材料一、材料三、材料四,画出有关的方位词,理清游览路线,画出故宫参观路线图。

  (1)学生边读边画出行踪词和方位词:

  ①交代行踪的词:“从……往里……,沿着……穿过……到……”“走进……”“进了……就到……”“从……出……就到……”

  ②方位词语:“北面”“中心”“中轴线上”“后面”“往北”……

  (2)学生交流,师点拨:(课件出示:故宫博物院的图片加文字介绍。)

  (3)小组合作:画出故宫参观的路线图,并讨论、交流。推荐优秀小组用投影仪,展示解说,其他小组可以相继补充。

  师点拨,学生总结: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

  2.快速阅读材料一,思考:故宫博物院的总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师引导学生交流:

  (1)故宫博物院的总体特点: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说明顺序:空间顺序(由南到北、由外到内)。

  (3)说明方法:

  ①列数字:紫禁城的城墙十多米高,有四座城门。宫城呈长方形,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城墙外是五十多米宽的护城河……

  ②打比方: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③作比较: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后三宫”,布局和前三殿基本一样,但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彩画图案也有明显的变化。

  3.仔细阅读材料一5-8自然段段,体会课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思考:

  (1)第6段总的顺序是先下后上,其中有两个“立足点”,各是什么?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师引导学生找:两个“立足点”分别是方台和雕金蟠龙。下面以方台为立足点,依次向上、向后、向左右两旁写。上面以雕金盘龙为立足点,依次向下、向周围写。

  (2)文章强调中轴线的用意是什么?

  师引导学生交流:说明建筑意图——把皇帝宝座安在中轴线上,以象征皇权。

  (3)第六段的说明重点是什么?

  师引导学生交流:重点说明太和殿的用途。

  (4)三大殿为什么太和殿介绍得最详细?为什么多次写龙?

  师引导学生交流:

  ①三大殿是故宫的中心,而太和殿是中心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太和殿。另外,太和殿也是最显故宫气派的地方,所以介绍得最详细。

  ②主要写龙的原因有两条: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建筑突出龙,对故宫的说明也突出龙。二是龙的象征意义决定的。历朝历代皇帝都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也是作为皇权的化身。

  四、开展活动,升华主题。

  1.播放微课《故宫博物院》拓宽学生的视野面。

  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的角度,感受文章的内容,避免说明文的枯燥性。观看后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选择一两个景点,作讲解。

  温馨提示:要选好立足点,用准方位词,按照空间顺序有序的讲解说明。

  3.师总结:

  故宫博物院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学习它,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我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同学们,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从现在开始,从自身做起,努力学习吧!

  五、巩固延伸,作业设计。

  1.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完善本节课画的故宫参观路线图。

  2.小练笔:我的书房

  要求:

  (1)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方法,按照空间顺序,由外到内,来介绍书房的总体特点。

  (2)能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的介绍我的书房。

  (3)书写认真,卷面规范、整洁、大方。

  故宫博物院教学反思

  《故宫博物院》作者按照空间顺序,抓住中轴线,由南向北,详略得当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我着重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去研读文本;让学生自己总结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自选作业尽可能地面向全体学生并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

  本节课上的比较成功的地方是:

  1、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以播放故宫图片作为情境引入,这一活动的设计,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接着,让学生概括故宫建筑物的特点,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故宫博物院》这篇文章运用空间顺序进行写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凭空想象很难再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影像;建筑群宏伟壮丽、精美的艺术感和统一的布局对学生来说只是抽象的概念。鉴于此,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主要用以下整合突破:

  (1)用故宫的图片导入,激发兴趣,贴合文本。

  (2)通过多媒体展示故宫建筑平面图帮助学生直观的梳理写作顺序。

  (3)用故宫建筑群直观的图片和故宫视频资料的播放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统一的特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能够更好地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3、条理清晰,学习循序渐进。学习过程从情境导入到自主学习到重点研读到课堂小结再到拓展延伸。条理清晰、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故宫博物院》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的结构特点以及有关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2、学习本文按照空间顺序,详略有致的说明事物的写法。

  3、学习本文简明平实的语言,体会文章运用方位词语的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按一定的说明顺序介绍建筑物。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理解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步骤

  1、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故宫博物院的修建经过、规模、作用、地位,以及和故宫有关的重大史实等资料。

  2、导课

  开展有关故宫知识的竞赛:

  ①故宫建成于什么时候②故宫的主要设计者是谁③故宫的规模有多大④你知道哪些与故宫有关的历史事件⑤故宫博物院的题字是谁写的⑥故宫的房屋有多少⑦历史上先后有多少位皇帝住在故宫

  3、学生听课文的朗读录音。

  要求学生拿一支笔,画上一张简图,把那游览路线,宫殿的方位,名称等记下来。

  4、请学生在显示屏的故宫结构示意图上标出故宫建筑的位置。

  5、就示意图,请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话向同学介绍作者的行踪。

  6、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表明故宫特点的.语句:

  故宫建筑规模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7、故宫的特点,在文章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分组讨论:

  (1)规模宏大壮丽:

  (2)建筑精美表现在:

  (3)布局统一表现在:

  (4)独特风格表现在:

  8、讨论:文章是怎么把故宫给我们解说清楚的学生各抒己见。

  首先是抓住事物的特点,比如文章抓住了故宫总体特点,还抓住了局部建筑的特点,如对太和殿的说明。 要明确说明的顺序,有序则不乱。介绍建筑的时候沿故宫的中轴线按空间顺序。介绍养心殿的时候,为讲述其功能的时候,又以时间为序,说明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

  要准确使用方位词。介绍太和殿内景像的时候,就运用了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方位词

  要突出重点,把对象的特征呈现出来。仍以太和殿为例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描绘龙有十次之多。为什么写建筑位置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都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

  9 、根据我们刚才的讨论,现在同学们完成两个说话训练。

  请你当导游

  (1)假说你带着你的旅游观光团,已经到了太和殿门前,你将怎样向你的顾客介绍

  (2)假设你带的旅游团那天是从神武门进入故宫,你该怎么向你的团员介绍

《故宫博物院》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爱国感情。

  2、掌握文章以空间为序的写作特点。

  3、了解以空间为序写文章必须确定立足点(观察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语言(方位词和方位短语)

  4、体会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故宫曾经是我国明清两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如果你有幸置身其中,就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它建筑的精美和布局的完整统一。特别是在那连绵错落的宫殿中所珍藏的无数稀世珍宝更是和其建筑艺术一样闻名于民,每个参观者从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华靡费,并为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惊叹不已。

  (提问)哪些同学去过故宫?请讲讲你见到了哪些建筑?(略)从刚才同学的回答来看,大部分同学未到故宫,那么我们来看课文是怎样介绍故宫的。

  (二)新授:

  1、正音解词:

  矗立(chù)鳌头(áo)湛蓝(zhàn)琉璃(liú)

  蟠龙(pán)中轴线(zhóu)金銮殿(luán)击磬(qìng)

  檀木(tán)攒(cuán)乾清宫(qián)坤宁宫(kūn)

  肃穆(mù)奏极(zòn)额枋(fāng)藻井(zǎo)

  矫健(jiǎo)妃嫔(pín)翊坤宫(yì)迥然不同(jiǒng)

  2、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故宫)

  (2)那么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空间顺序)

  (3)给课文划分段落

  〈1〉介绍故宫概貌。

  〈2〉分别介绍故宫中的前三殿,后三宫、御花园。

  〈3〉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宫全貌。

  3、课文分析:

  方位词的准确运用是我们这一课的重点之一,请同学们用彩色笔,随着我们讲解课文划下来。

  第一部分

  朗读这一段,看看这两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请一位同学说说第一节介绍了故宫哪几方面的内容?

  (位置、历史、地位)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故宫有几个名称?谁能说出它们的由来?

  (1)紫禁城,以建筑命名,整个建筑群在城墙内,表示皇帝的最高权威,在北京城中心,又称城中之城,墙为赭色,因此称赭色城的禁区为~。

  (2)故宫,从明清两代皇帝的宫殿得名,“故”指从前的(事情或处所),明清两代是早已过去的旧事,因此我们今天称他们的宫殿为~。

  (3)博物院,展览陈列各种文物或标本,供人们参观的地方,“院”指全国性的最大规模的。)

  挂图,让同学说明2节介绍了哪些地方。

  (城墙;四座城门;宫城的形状占地,宫殿和房屋的数目;护城河;角楼)介绍了故宫的总体布局。这一节哪句话介绍了故宫的艺术风格?

  (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这句话提纲挈领,把故宫雄伟壮丽的全貌作了概括说明,从三方面讲出了建筑群的特点,是全文的总领句,请画下来记住。

  第二部分

  从第3节开始,作者带领我们按空间顺序游览故宫,那么从文中看来,作者游览故宫是从哪开始的?

  (天安门)我们将由南向北游览故宫。

  作者运用了哪些词,把我们从天安门带到故宫?(见书)

  这些词的运用体现了什么?(空间方位的转移)

  “进了太和门,就到了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

  课文用了几节来写三大殿(4—10节)

  4节、总写了三大殿,三大殿外观上的特点是什么?

  (①高:矗立在七米多高的'台基上,台基有三层

  ②奇(台基):〈见书划线处〉)

  大家试想一下,下雨的时候,水从鳌头里流出来,象不象是千百条龙在喷水。

  作者将立足于七米高的台基上,依次介绍三大殿。

  对于三大殿,作者所用笔墨并不平均,而是重点介绍了太和殿,5节是从哪方面介绍的?(外观)

  读课文,作者分别从高度、面积、格局、色彩、气势来介绍太和殿的外观。

  太和殿是故宫最大的殿堂,金黄、大红看上去富丽堂皇,再衬上蓝天,白玉石台基,更是艳丽夺目,金碧辉煌,体现了前面所说的“宏大、壮丽”。

  6节、作者介绍太和殿由外观转入内景,对内景的描写,哪个字用得最多?(“龙”)

  这一节不仅写出了殿中龙的图案之多,而且写出了“双龙戏珠,单龙飞舞”以及“行龙、坐龙、开龙、降龙”等多姿多态的龙,并且在最后加上“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使得这些图案更显得生动活泼,联想到台基上看到的一千多个龙头,我们简直到了“龙”的世界。

  做书后练习四

  7节、为什么三大殿要建在中轴线上?象征皇权。

  (象征一切以皇帝为核心,一切权力集中于皇帝,封建统治者希望他们的皇位代代相传,永世不变)

  8节、太和殿的用途是什么?(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大典是什么样的呢?文章描绘了大典时的场面,台基下跪拜的百官,御道两边的仪仗,端坐于宝座上的皇帝,以及钟磬鼓乐的幽远声,烟雾迷蒙,缭绕着一种神秘莫测,庄重肃穆的气氛,同时也突出了太和殿的重要作用。

  对于太和殿作者用了这么多笔墨,那么他又是如何写中和殿、保和殿的呢?

  对于中和殿、保和殿、作者仅仅指出了他们的用场。

  这样有详有略的方法,使得重点突出,因为太和殿最能反映故宫的特征和本质。

  第二课时

  朗读11节,并说明这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

  我们看课文“AB”,这说明紫禁城以小广场为界,可以分为两部分,并指出“C”,这里回顾照应了前一部分,接着又提示了后半部分所写的主要内容“D”,这就为我们提示了后半部分的主要层次,因此这节在文章结构上起分界,枢杻的作用。

  12、13节、写了哪几个建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是从哪方面来写这后三宫的?(用途)

  14节、合写后三宫,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宫中凤凰图案增多)为什么凤凰逐渐增多呢?

  (传说凤凰是百鸟之王,羽毛美丽,象征吉详美好,封建统治者把后妃比作凤,因此她们住的地方,用的东西都画凤)我们可以看到,这节和6节写龙的装饰相比较,所用词语②式都相似,彼此相映成趣。

  15节、大致介绍了东西六宫,16、17节则重点介绍了养心殿,作者介绍养心殿时,用了哪个修饰词?(引人注目)

  前面加上一个“最”,使程度又加深了一步,那么养心殿为什么最引人注目?

  正是由于养心殿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地位、又是后庭建筑艺术的重要代表,使得它最引人注目。

  18节、从养心殿往北到了什么地方?(西六宫)

  对于东西六宫的建筑,作者只介绍了长和储秀宫,原因是什么?(这两宫是慈禧太后住过的地方)

  之后作者又描述了慈禧五十岁生日的场目,为什么?

  (揭露封建统治者大肆挥霍,奢侈浪费的罪行)

  19节、“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作者的立足点已转移到御花园,这段的文字比较生动活泼,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概括描述)

  作者从一个观赏者的感觉出发为我们介绍了御花园的总体特色。(读20节第1句)“景山”是在故宫内部吗?从哪看出来的?

  (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

  朗读“站在……惊叹”作者把我们带到景山高处,回望故宫全貌,同时又点出故宫宏伟、壮观、和谐统一的建筑风格,是什么写法?(首尾呼应)

  (板书)总体布局

  总概貌艺术风格: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封建统治中心——为封建统治者服务→憎

《故宫博物院》教案8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掌握说明文的基本知识:怎样抓住特征来介绍事物,理清说明顺序,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准确、周密的语言。而本课是这一单元中唯一一篇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

  二、教学对象分析

  首先初中学生空间概念不很强,其次是有许多学生没有见过故宫。“仅凭老师一张嘴,任你天花乱坠”的讲析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所以,只有凭借直观的画面,形成感性认识,然后才能达到目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眼、动脑、动手、动口,从而突破空间想象困难,明确说明文的空间顺序。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特点。

  2、培养把握实物说明文空间顺序和立足点的能力

  3、开阔眼界,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理解说明的空间顺序——条理性

  (2)方位词的准确运用——立足点

  2、难点:找立足点。

  五、教法设计

  从实际出发,遵循知识传授与能力发展相结合,形象感知与逻辑思维相结合,性情陶冶与知识拓展相结合以及学生本位的原则确定本课的`教法:

  1、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兴趣。

  2、让学生当导游,从总体上把握全篇说明顺序、建筑结构及布局,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3、以课文第六段为突破口,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实现以点代面的目的,突出课文重点,解决难点。

  4、口头作文,巩固知识,促使能力迁移。

  六、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一提起北京,大家就会想到什么?(长城、故宫、圆明园、天坛、颐和园等等)是的,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古城,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墙黄瓦的巍峨宫殿,去领略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风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以“初读课文,我了解到 ”的句式,谈对课文的理解。

  2、小结:全文按照参观游览的路线,详略得当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功用。从不同方面印证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高度赞扬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美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重寻作者行踪

  1、请到过故宫的同学当导游,演示课件,带领全班同学参观故宫。

  2、师生一起理清课文说明顺序:

  (1)、填写课后练习一中的图表

  (2)、小结:文章基本上沿中轴线由南向北推进,又辅以左右(东西)两旁建筑加以介绍,同时将线路上的建筑分成几个部分,总体、个别介绍相结合,给人清晰鲜明的印象

  3、变个顺序说故宫

  (1)、假如你站在景山上介绍故宫,你将怎样解说?

  (2)、假如逆作者的路线而行,你将如何导游?

  (四)、精读5——8段,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写太和殿的文字

  1、作者为什么重点解说太和殿?

  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建筑的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利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外观气势雄伟、色彩壮丽,内部装饰庄严富丽,处处饰以龙形,且建于中轴线上,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特点。

  2、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运用了哪些说明

  方法?

  内 容:规模、外观、内部摆设和装饰、功用、位置

  空间顺序:从外到内、由下到上 、先中间后两边

  说明方法:列数字、摹状貌

  3、从第六段中找出方位词,确定立足点

  运用空间进行说明,方位词的准确使用很关键,所谓方位词就是表示方位的词,如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中等,然而确定方位词是有标准的,我们把这个标准叫做“立足点”或“观察点”,离开了立足点就无所谓上下左右。由此可见,研究方位词,便可以确定立足点。

  4、口头作文:介绍电教室。

  注意确定立足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词。

  (五)文化熏陶

  (多媒体展示几组建筑图片,配以老师的解说。)

  建筑沉淀着深厚的文化,更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就会有不同风格的建筑。下面请大家欣赏几组图片:

  布达拉宫是西藏的标志性建筑物,它将宫殿、寺庙与灵塔融于一体,并吸收汉族及印度、尼泊尔寺庙的建筑特色,形成独具一格的藏族建筑风格。

  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白族是一个有着自己光辉灿烂的科学文化的民族。白族崇尚白色,白族民居往注重门楼,门楼是整个建筑的精华部分。它通常使用泥雕、木雕、石刻、彩绘、凸花砖等材料,串角飞檐,花枋轻巧,斗拱重叠、玲珑剔透、雄厚稳重不仅富有民族特色,而且在建筑结构技巧上也独具风格。

  四大名楼,它们各具特色的造型,无不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山西恒山的悬空寺,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上,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设计非常精巧,建筑艺术高超。

  江南古镇,河衢交错,临河的街市,背水的民宅,乡间小船,于蜿蜒水道中缓缓而行,橹声篙影,渔歌回荡,如诗如画,俨然是梦中的水乡……

  所以,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有人说“建筑是无言的史诗”,是“人类文明的纪念碑”。

  (六)布置作业

  从以下作业中任选2题

  1、故宫的设计贯穿了“君权神授”的思想,这一思想是如何体现在建筑中的,说说你的理解。

  2、在你的语文资料库中设立一个“建筑览胜”专栏,多方收集有关建筑的资料。

  3、从文中摘抄10个形容词,写一段课外练笔。

  4、以空间顺序写一篇说明文,介绍我们的学校,或者你的家、你的房间。

《故宫博物院》教案9

  教学目的

  一、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二、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三、学习方位词。

  教学设想

  一、运用已经学过的关于说明文的知识和本文的“预习提示”,理清本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可结合让学生填写示意图的方式进行。

  二、重点研读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的有关段落,其他说明可—读而过。在讨论中,强调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定。

  三、师生共同总结,当堂完成一定量的练习。

  四、教学时数:2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预习,扫除文字障碍: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金銮(luán)殿 蟠(páan)龙 鎏(liú)金 玉玺(xǐ) 妃嫔(Pín) 湛(zhàn)蓝

  上谕(yù) 傀儡(kuǐ lěi) 翊(yì)坤宫 修缮(shàn) 击罄(qìng) 诏(zhào)书

  2.解释加点的字:

  举世闻名(全)溥天之下(同“普”)率土之滨(沿着)

  残破不堪(忍受、能支持)

  祸国殃民(使……受害;使……遭殃)

  3.阅读“学习重点”和“自读提示”,明确学习本课的重点。

  二、速读,理清结构层次:

  1.教师发下示意图(部分城门、宫殿名称可预先填上),要求学生依照书上的导游去游览故宫。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把书上提到的城门、宫殿在图上填全,并用线条和箭头连结起来,让学生对故宫的整体布局有总的印象。

  2.提问: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学生根据课文第十一段的内容和所填示意图作口述。)

  3. 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

  教师点拨,学生讨论,归纳:

  第一部分(1):概括说明故宫称属、历史及现状。

  第二部分(2—21):介绍故宫的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色。

  第三部分(22—24):介绍故宫的文物价值和兴衰历史。

  三、导读,讨论重点问题:

  1.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

  (前朝——太和殿;内廷——养心殿)

  3.研读5—8段重点介绍太和殿的部分,

  讨论: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

  (3)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计的主要特色吗?

  (4)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师生讨论后明确:

  写太和殿:

  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

  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罄、烟雾缭绕。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即处处反映出以皇帝为中心、皇权至上的建筑设计特点。所以建殿于中轴线上;因皇帝自诩为真龙天子,因而处处饰以龙形。

  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向内的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请注意方位词语及其在表意上的准确性。

  4.研读17—18段,重点介绍养心殿的部分,讨论:

  (1)这两段重点介绍了什么内容?

  (2)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3)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这两段重点介绍了养心殿的作用——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的中心。是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的,采用举例说明的方法。

  四、总结,完成课堂练习:

  1.在众多的宫殿中,作者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和养心殿作为重点来介绍?

  明确:从全文看,重点说明前朝和内廷;就局部而言,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因为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文体,最能体现故宫建筑设计的特色——处处体观封建帝王“唯我独尊”、皇权至上的思想。重点介绍此殿,就能使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貌。养心殿是封建帝王的活动中心,文章较详细地介绍封建帝王的罪恶历史,说明它在历史上的重要“位置”,自然能体现出“故宫”的特征,所以文章也作重点说明。

  2.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

  3.课文2、21段以及4、11段在文章主体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明确:2、21段都是对故宫全貌的总写,而且前后呼应。这两段之间的部分则是对故宫建筑的分写,这样显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4.4、11段分别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总写,这两段后面的部分又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分写。11段在全文中还起着分界、过渡的作用。

  5.至此,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

  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再总的顺序写的。分说以方位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

  6.课堂练习:

  (1)在( )内填字来完成短语,并按要求归类:(只填序号)

  ①规模(宏)大 ②庄严肃(穆) ③大肆挥(霍)④重重殿宇 ⑤举世(闻)名 ⑥(焕)发光彩 ⑦烟雾(缭)绕 ⑧腐朽昏(庸) ⑨龙凤(呈)祥 ⑩池馆水(榭)

  名词短语④⑩ 动词短语③⑤⑥

  形容词短语②⑧ 主谓短语①⑦⑨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故宫就是古时候所说的紫禁城。太和殿就是金蛮殿。东西六宫的养心殿则是清朝二百年间封建帝王统治活动中心。(√)

  ②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层层殿宇,重重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

  ③课文之所以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是因为这两座宫殿规模最大,装饰最绚丽,能集中体现故宫建筑群的艺术风格。(×)

  ④《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三篇说明文都是按照先总说后分说的顺序说明事物特点的。(×)

  3)课后完成“揣摩·运用”四的练习。

  板书设计:

  总:位置 、整体布局、总体特点

  故宫博物院 分:具体说明故宫主要建筑的布局及特点

  总:历史、现状、规模及布局特点

  教学后记:学生对故宫的博大雄伟有较好的理解,但对本文使用的空间顺序理解得还不是那么透彻。

《故宫博物院》教案10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磬、攒、琉璃、藻井、中轴线”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和词义。

  2.了解祖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了解故宫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

  3.了解方位词在按空间顺序说明事物时的重要作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

  1.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写作思路。

  2.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故宫博物馆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伟大创造力的.集中体现,学习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发扬民族的创造精神,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的说明技巧。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教学方法:

  1.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

  2.图示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划分结构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重点研讨太和殿相关段落,理清文章局部思路,体会文章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说话训练,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训练学生按一定顺序介绍建筑物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展示目标

  多媒体显示“故宫”全景录像。

  故宫集中体现 了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是中国数千年宫殿建筑艺术的总结性杰作,让我们随着作者去参观故宫,去感受故宫的宏大壮丽和精美绝伦吧!

  二、检查预习,组织学生以“我所知道的故宫”为话题进行交流,营造学习氛围。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故宫的图片和资料。

  三、自学探究 感知目标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需要掌握的词语(多媒体显示)

  矗立(chù) 鳌头(áo) 湛蓝(zhàn) 琉璃(liú)

  殿檐(yán) 藻井(zǎo) 蟠龙(pán) 中轴线(zh07u)

  金銮殿(luán) 击磬(qìng) 檀木(tán) 攒(cuán)

  乾清宫(qián) 坤宁宫(kūn) 肃穆(mù) 奏报(z06u)

  慈禧(xǐ) 额枋(fāng) 妃嫔(pín) 翊坤宫(yì)

  2.学生大声朗读课文两遍,给每个自然段加上序号,注意方位词运用。

  3.教师要求学生画出参观故宫的路线图,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4、选三们同学口述参观故宫的路线,其余同学补充。

  四、展示质疑 理解目标

  1.明确空间顺序。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理解课文总说、分说相结合的特点。

  五、延伸拓展 升华目标

  多媒体显示太和殿内景。

  1.学生齐读5――8段。

  2.学生精读5――8段,思考: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2)作者为什么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六、快乐过关 检测目标

  要求学生采用与本文不同的顺序口头介绍故宫。

  七、课堂小结

  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值得介绍的东西很多很多(九千间房屋,九十多万件藏品,九百多万件档案材料),如果全部说明,难免太多太杂,中心不突出。

  八、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册

《故宫博物院》教案11

  一、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中重点字词,了解故宫博物院的建筑布局。

  2、 学习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事物的方法。

  3、 学习本文在选材组织上突出重点,有详有略的方法。

  4、 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 教学重点

  1、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按一定的顺序介绍建筑物。

  2、 体会本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三、 教学难点

  掌握并学会运用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

  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媒体

  投影仪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介绍故宫博物院)

  (二)检查预习,疏通字词。

  (三)作者简介。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完成课后练习一。

  明确: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说明顺序——由南到北的空间顺序(作者的参观路线)

  3、 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有哪些建筑?

  (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各个建筑)

  明确:前朝——三大殿、文华殿、武英殿

  内廷——后三宫、东六宫、西六宫、御花园

  (五)再读课文,理清全文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位置,历史,整体特点。(总)

  第二部分(第2~15段):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分)

  第三部分(第16段):介绍景山,从景山回望故宫,再次点明故宫的整体特点。(总)

  (六)重点研读

  1、故宫博物院里建筑繁多,作者主要介绍了哪座建筑?(太和殿)

  2、课文哪些段落介绍了太和殿?(5-8段)

  3、仔细阅读这四个段落,思考以下问题:

  (1)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明确:5段:外观特征

  6段:内部装饰

  7段:建筑位置

  8段:用途

  说明顺序:由外到内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明确: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具有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小结:课文在组织材料上突出重点,详略搭配的特点。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作文,介绍学校或自己的房间。

  要求:按照空间说明顺序,重点突出,300字左右。

《故宫博物院》教案12

  教学目标:

  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整体特征

  学习以空间为序的说明方法。学习确定立足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词

  学习文章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

  通过对故宫的认识,培养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总体情况

  按空间顺序说明建筑物

  教学难点:

  以空间为序的说明方法。学习确定立足点和准确使用方位词

  作业内容

  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图文并茂说皇城”

  写自己的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以空间为序说明事物的顺序,体会这类说明文的条理性。

  2.认识并学习方位词语的准确运用。

  3.了解故宫博物院这一古代建筑群的概貌和特色,认识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和创造才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教学设想

  1.本文最初是一篇广播稿。据此,可设计一种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授课方式。在这种总体设想下,可分为两个步聚:第一步,教师以导游或解说员身份介绍故宫博物院的总体概况第二步,在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下,由学生担任导游,就某些局部内容向大家介绍,借以指导朗读,增强学生对空间的感性认识,缩短与课文的距离。

  2.对全文内容的掌握,可以与处理课后练习结合起来,首先组织学生熟悉课文,标注表明方位走向的词语;在这个基础上,分组讨论填写练习一的《故宫博物院示意图》;最后,全班一起讨论填写《故宫博物院示意图》,使学生对全文空间说明顺序,清晰分明的结构层次形成清楚的认识。

  3.对说明的重点太和殿,可采取综合方法处理,空间方位可由学生解决,政治含义以教师分析为主,最后用课后练习巩固。

  4.绘制《故宫博物院导游图》(不标建筑物名称和导游路线)大图或投影胶片均可。备用。

  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故宫博物院全貌,掌握全文结构层次说明顺序。

  2.初步认识故宫建筑群雄伟、壮丽的总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解题。

  1. 注音: 矗立 鳌头 湛蓝 藻井 斗拱 蟠龙 金銮殿 击磬

  檀木 攒 乾清官 坤宁宫 肃穆 额枋 矫健 鎏金

  翊 妃嫔

  2.解释字义、词义:攒 挥霍 湛蓝 井然有序 点缀 错综相连 和谐 迥然不同

  以上字词可出示字词卡片或使用投影。

  3. 解题。

  学生朗读“预习提示”第一句。

  教师:这篇课文就是介绍故宫博物院的一篇说明文。(加黑字板书)

  教师朗读课文第1段,学生标注有关名称,

  教师提示;“紫禁城”:中国古代皇帝自称天了,他的住地称皇宫、紫宫,是禁地,不许百姓靠近,所以称紫禁城。这个词表明了它过去的封建性质和功用。

  “故宫”:明清两代已成为历史,皇宫被人们称为故宫,这是人们习惯的称呼,表明着时代的变迁。

  “故宫博物院”:博物院展览陈列各种文物标本,供人们参观。这个词表明了它今日的功能。也正因为此,我们才能去参观这座“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课题采用“故宫博物院”既介绍了历史渊源,也体现了现实功能,与文章内容一致。

  二、学习课文一、二段,了解故宫概况与全貌。

  提问:如果我是一名导游,你们是来首都北京观光的游客,我们就要去游览故宫博物院了,你们首先需要我介绍一些什么呢?

  归纳:首先要介绍概况,即位置、历史、价值。对这些,刚才我在读第一段时做了介绍。

  提问:我们现在来到了故宫的正门天安门前,我这位导游又该介绍些什么呢?

  归纳:应当介绍一下它的全貌。课文第二段就做了如下说明:

  教师朗读第2段。

  这一段介绍了故宫的四座城门,宫城的形状面积,宫殿房屋数量,城墙、护城河和角楼。概括说,就是故宫的总布局。故宫建筑群的总特点又是什么呢?

  同学齐读第2段最后一句。

  “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十六个字,四个主谓短语,整齐和谐的从四个方面概括了建筑群的总特点,全文就是围绕这十六个字说明的。

  三、学习课文3——19段。理解课文主体的空间说明顺序。

  (一)学习课文3——10段。

  1.默读,标注有关建筑物的名词,表明方位的词语和说明走向的词语。

  2.四人一组讨论,填写练习一中《故宫博物院示意图》有关部分(第2段中介绍的也一并填写)。

  3.出示《故宫博物院导游图》,边讨论,边填写,边讲析。(图,见文后)

  讲析:天安门是文章导游的起点。“里”、“前面”、“东西”、“北面”、“中心”等词语标明了方位。“从……往里走,沿着……穿过……到……。走进……”,“过了……就到了……”表达空间转移的走向。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介绍这座宠大的建筑群,作者选取了沿中轴线由南而北的顺序,使读者很快来到故宫最重要的建筑──三大殿。对三大殿的建筑介绍有分有合:4段、7段合,5、6、8、9、10段分;有详有略:太和殿详,中和殿、保和殿略。文章选用了合理的说明顺序,而且很好的运用了这个顺序。

  (二)学习课文11——19段。

  讲析:第11段是过渡段。在这之前介绍的是前三殿,顺便提及东西两侧的文华、武英二殿,合称“前朝”;在这之后转入介绍“内延”即后三宫,东西六宫。

  对“内延”的说明也有个重点。那就是养心殿和储秀宫。同是重点侧重面与对太和殿的说明又有所不同,不同在哪儿呢?请同学们思考,我们下节课讨论。除此之外,“内延”的其他建筑也采取了合写方法介绍。“前朝”是皇帝政务活动场所,以“龙”为主要图案,“内延”居住后妃。“凤”图案增加。文章点明了这个主要特征的变化。

  (三)对照图,归纳板书。

  四、学习课文第20段,总结全文。

  教师:至此,我们游览观赏了故宫博物院中最重要的`建筑物,对这座古代建筑群的“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有了初步认识。这时,作者带着我们走出故宫,来到景山,居高临下,再一次回顾这座“城中之城”。

  同学齐读第20段。

  教师:“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而井然有序。”既写出了站在高处俯视的景象,又呼应第二段未句对故宫总的特点的概括,形象的语言给读者贸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令人不能不惊叹”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文化和劳动人民的热爱,钦敬之情;也是我们读到这里所必然引发的激情。

  布置作业。

  1.将字词记入积累本,并进一步巩固。

  2.整理课堂讨论记录,完成练习一。

  3.预习课后练习二、四。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习课文说明的重点:太和殿、养心殿的内容。进一步了解空间顺序和故宫特点。

  2.总结课文写作特点。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课文说明三大殿的部分(4-10段)。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整体游览了故宫博物院,由于文章采用了合理的空间顺序,所以我们对这座古代建筑群的特点──主要是规模宏大。布局统一,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首先重点参观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进一步体会故宫建筑群的特点,学习按空间说明的顺序。

  1.指名朗读第4段。提问:三大殿的名称是什么,总的特点是什么?

  归纳:高大──台基七米多高、三层。

  精美──汉白玉栏杆,刻着龙凤流云,一千多个圆雕鳌头。

  未进殿堂,我们已清楚的感受到三大殿的“形体壮丽,建筑精美”。

  2.提问:现在我们来到了太和殿前,假如你是一位导游,你应向客人们介绍什么,并按什么顺序说明呢?

  归纳:作为建筑物,我们应介绍它的外观特征和内部结构;作为古迹文物,我们还应介绍它的历史作用。

  现在就请一位同学带我们观赏一下太和殿的外观。指名朗读第5段,注意突出事物特征的词语要重读。

  提问:这一段说明了太和殿的什么,请归纳。

  归纳分析:介绍外观的高度,面积,格局和色彩。列出具体数字说明太和殿的高、大,格局的雄传壮丽。参照注释,同学们可了解大殿外部雕镂设计的华贵和精美。色彩以金黄和红色为主,金色表示富贵,红色象征荣华。上映湛蓝的天空,下衬白玉镶边的台基,的确是色彩鲜明,金碧辉煌。具体说明了“形体壮丽、建筑精美”。

  3.现在,我们就要迈入这座雄伟大殿的门槛了,请同学们先阅读练习四,思考备答。

  指名朗读第6段。提问练习四。教师逐一归纳:

  ①方位词有: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②立足点:大殿正中的朱漆方台前。③按空间顺序:先以朱漆方台为立足点,由上向后再向两旁介绍下部布局,然后沿大柱导上,以中央藻井的雕金蟠龙为中心点向周围展开,介绍上部装饰。

  先择立足点,按照合理顺序,准确使用方位词语是运用空间说明顺序的重要环节。

  提问:太和殿内,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讲析:龙多。座,雕龙;屏,雕龙;大柱,蟠龙;藻井,蟠龙。金色的龙成了太和殿的主宰。

  提问:文章怎样摹写梁枋间龙的图案的?

  讲析:先总写“彩画绚丽”,然后分两组写龙的姿态。“双龙戏珠、单龙翔舞”,主谓短语,对称整齐;“行”、“升”、“降”,排比出不同姿态;很自然的归结为“多态多姿”。最后加上”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一句,更烘托出龙的气势。短短一段,十二次写龙,摹写简洁生动,太和殿,简直成了龙的世界。

  提问:为什么要这样多的摹写龙呢?

  讲析:因为故宫建筑,尤其是“前朝”建筑,突出的就是龙。皇帝自命“真龙天子”,龙是皇帝的化身,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因此,对故宫中心太和殿的说明也突出龙,这样,使建筑的特点得到明确。

  4.阅读第6——10段。思考回答:

  强调三大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

  讲析:突出皇权这个核心,皇帝的宝座就在这八公里中轴线的中心点。

  第7段介绍的是什么?用意是什么?

  讲析:描摹大典的历史画面,说明太和殿在政治上的重要作用。

  比起太和殿来,中和殿和保和殿说明得简略得多,为什么这样处理详略?

  讲析: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从政治角度来说,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是皇权的象征;从建筑角度来说,它是故宫最大的大殿,是故宫建筑群中“形体壮丽、建筑精美”的杰出代表,首屈一指,因此详细说明。

  二、学习课文介绍养心殿到御花园的部分(16——19段)

  1.阅读16——18段。思考回答:相对于太和殿而言,东西六宫介绍得比较简略,但也突了几处建筑,是哪些?重点说明的是这些建筑的什么内容?为什么?

  归纳:突出说明了西边的养心殿,重点没有介绍它的建筑、装饰,而是说它的历史背景。还突出说明了西六宫中与慈禧太后有关的几个宫院,以储秀宫为主,重点点明慈禧太后的挥霍。这样选择说明重点和重点方面既避免了重复,还介绍了有关知识。使我们在赞叹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与贡献的同时,也认识到统治阶级的罪恶,从而对故宫有更完整的认识。

  2.指名朗读第19段,思考讨论练习六。

  讲析:介绍宫殿,尤其介绍太和殿,用的是精雕细刻的工笔画的写法;介绍御花园,用的是速写笔法。由“亭台楼阁”到“点缀其间”,寥寥三十三字,写出布局特点,烘托环境气氛。正如文中所说,这里“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不同的事物,运用不同的笔法。给读者的感受是景致典雅,布局和谐,耳目一新,仿佛参观之后享受到休憩之趣。

  三、总结。

  这篇课文按空间顺序介绍了故宫博物院这座“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突出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在赞扬祖国古代建筑的宏伟精美、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同时,也对封建统治者的专权挥霍做了揭露。

  故宫占地七十二万平方米。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装饰雕镂更是纷繁复杂。把这个建筑群介绍清楚是很不容易的。作者成功的运用了空间说明顺序,值得我们很好的体会、学习。

  首先,文章选择了一条重点突出的、合乎事理的空间顺序。那就是在概述全貌后,经天安门、端门,选择了午门为说明起点,然后依次介绍前殿、后延,最后神武门到景山结束。由南往北沿中轴线为序正与故宫建筑本身的序列吻合,因此,脉络清晰,井然有序。

  其次,在空间顺序的线索上,选择最能反映故宫本质和建筑特点的太和殿、养心殿等详写,其余略写,繁简适度,有合有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再者,准确的运用了表示时间的方位词语,简洁而清楚的使用了表明走向的词语,使空间顺序一目了然。描写适度,既突出了事物特点,又不蔓不枝,十分得体。

  这些,同学们应当在以后的阅读中进一步体会,在写作中进行练习。

  布置作业

  1.根据课堂笔记,整理完成练习二、三、四、六题。

  2.思考练习五、七。

《故宫博物院》教案13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文章以空间为顺序的写作特点。

  2、体会课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3、通过对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了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2、以太和殿为例,体会课文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

  揣摩语言,理解太和殿里作者描绘多姿多彩的龙的用意。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欣赏一段录像,感受故宫独特的'魅力。说说观看后的印象。

  故宫,是一座皇家宫殿,也是一座博物馆。它凝聚着近600年的宫廷变迁和人世沧桑,它积淀了几千年的文化诉说和生命智慧。今天就让我们漫步在文字砌成的故宫中,来一次故宫之旅。

  2、整装待发——读准字音

  3、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及事物特征。

  故宫之旅——俯瞰 速读课文,标记游览路线、宫殿方位及名称。

  故宫建筑群给作者的突出印象是什么?

  4、重点分析课文5-8段,体会课文,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特征的写法。

  故宫之旅——近赏

  教师引导:太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有代表性。集中体现了故宫建筑的艺术风格。

  (1)太和殿如何体现故宫建筑群的三个特征的?浏览课文,提取信息。

  (2)作者是怎样说明的?说明方法、说明语言

  (3)在介绍内景中,描述龙有十次之多,为什么?

  (4)假如有一个外国旅游团正想参观太和殿,询问你参观后的印象,你将如何向他们介绍?

  5、故宫之旅——细思

  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还有困惑吗?没有困惑,是否证明有所收获呢?

  6、清点行囊

  (屏幕显示)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作者运用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物的方法。

  学习本文后的启示:

  1抓住说明对象特点:故宫—宏大壮丽,布局统一,建筑精美。

  2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参观建筑物—空间方位顺序为主,选定立足点,交代清楚方位词。

  3突出重点:一组建筑物要突出重点,体现特点。如:文中重点介绍太和殿来体现特点。

  7、旅行日记

  按照空间顺序,向别人介绍你的学校,就如本文重点介绍太和殿一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做到重点突出,特征鲜明。

《故宫博物院》教案14

  一、教学目标和重点:

  1、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和总分结合的方法;

  2、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了解故宫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

  4、进一步学习说明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1、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故宫博物院》。宫,甲骨文 (宀,房屋),吕 (多个窗口),像一座大型建筑开着多个窗口,造字本义:多窗户的多楼层大型建筑。故宫——以前的宫殿,昔时的皇城大到什么程度呢?我们随着作者黄传惕的脚步,撩开它神秘的面纱,聆听历史脉搏跳动的声音。

  2、 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下边这个图,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从南到北的空间顺序。

  3、再读课文,找出故宫的总体特征是:

  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哪些语句印证了这一特征?

  4、作者将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前朝重点介绍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大殿____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____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____是雕龙屏。方台____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____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____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____的宝座。梁坊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____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资料链接:故宫(紫禁城)

  5、我来当导游!

  假设现在是2017年,我们在座的同学都在祖国首都的高等学府继续深造,现在你们将作为“北京友情导游”,带领千千万万慕名而来的游客游览太和殿,你将怎样设计导游词呢?

  导游词内容:根据课文和图片分组介绍太和殿的外观、内景、位置、用途。

  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有恰当的

  开场白、过渡语和结束语;有自己的创意。

  学生展示

  6、全文的感情色彩是怎样的?

  7、设计“故宫”旅游纪念品

  《故宫博物院》课后反思

  按照新课标要达到的三个维度目标,语文教学就是要扎实活泼有序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联想、想象力,发挥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发展个性,健全人格。回顾今天这堂课,我有如下反思:

  成功之处: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篇幅较多,阅读难度不是很大,可以作为阅读训练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快速准确提取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抓住文章的重要词语,句子,理解文章的语文,尤其是通过对一些关键性词语的理解,把握文章布局谋篇的特点。

  我将此文的授课环节设计为三个部分:导语引入,整体把握,重点研读,时间为1课时。从整体上看,导入部分较好,简单明了,直接引入本文主体。内容理解上,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语,疏通文意,体会文章篇章结构安排的特点。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比较迅速而准确地提取出关键信息。整节课程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的。

  不足之处:

  1、 没有真正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几个教学环节皆在老师主观引导下进行。

  2、教学环节之间过渡处理不太好, 在学生质疑这个环节,学生问题较多,当超过我规定的时间时,我为了能尽快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采用了较生硬的方式,直接过渡,给学生心理上造成缺憾。没有做到“教学生之所需要”的课改思想。

  3、时间安排上应更有条理,本节课前面在文本内容的理解上花费时间较多,以致于后面的讨论题目没有充分展开,前松后紧。教学环节与前设计稍有改动,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带领学生对比“前朝”与“后廷”的详略。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克服以上的缺点,多和同组老师交流,更充分地备课,使授课内容更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提高;同时,通过学习和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故宫博物院》教案15

  【教学目标】:

  1.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2.学习用空间顺序来说明事物的写法,品味广播稿的语言特点。

  3.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概貌和特点,理解文章内容,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

  【教学设想】:

  1.课前要求学生通过图书馆或互联网络查找有关故宫博物院的图片和资料,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查找字典,自行完成生字词,预习好课文。

  3.运用已经学过的说明文知识和学生扮演导游通过专题光碟介绍故宫博物院,从而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还结合速读,听录音,朗读等多种阅读形式加深对作者参观路线的了解和品味广播稿的语言特点。

  4.通过做拼图游戏,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热情,找出作者参观故宫的路线,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

  5.重点研读介绍太和殿的有关段落,其它段落只作简单介绍。在讨论中,强调介绍建筑群不可平均使用笔墨,要详略得当,详略的处理却须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而定。

  6.拓展课文内容, 延伸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7.巩固知识,课后完成一定量的作业。

  8.学生呈交《课程综合评价报告表》,评估课程效果。

  【教学媒体】:

  投影仪,电视机,DVD机,录音机,MP3播放器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故宫博物院的概貌和特点,掌握全文结构层次和说明顺序。

  2.初步认识故宫建筑群雄伟、壮丽的总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学生代表课前两分钟演讲:《天安门》

  2.同学们,X X X同学今天在“两分钟演讲”中介绍了“天安门”,那么同学们您是否知道天安门与紫禁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天安门是皇城的大门,现在是故宫博物院的大门。故宫,是北京明清两代留存下来的宫殿,周围城墙约三公里,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气势非常雄伟。我们班Y Y Y同学参观过故宫博物院,下面我们有请她通过《故宫博物院》录像带我们参观“故宫博物院”。(掌声)

  二.观看有关《故宫博物院》录像,了解故宫全貌

  1.Y Y Y同学以导游(或解说员)身份通过DVD光碟介绍故宫博物院总体概况。

  2.同时使用投影出示课堂目标:

  ① 通过看光碟录像了解故宫博物院的特点并找出作者的参观路线。

  ② 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

  三. 阅读课文,理请说明故宫的具体情况

  1.介绍建筑物,使用空间顺序是最为合理的。因为它要告诉读者的是建筑物的方位,本文也是如此。要求学生通过速读,听录音,齐读等多种阅读形式进一步加深对故宫博物院概貌和特点的了解,并在做拼图游戏的基础上找出作者参观故宫的路线,进而掌握本文的说明顺序。

  ① 通过多种阅读形式加深对故宫博物院概貌和特点的了解,品味广播稿的语言特点。学生速读1—3自然段,听录音4—10自然段,齐读11—14自然段,学生代表(两人)朗读15—16自然段。

  ② 全班分八小组做拼图游戏,其中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做拼图游戏,在做游戏过程中找出作者参观故宫博物院的顺序,拼图游戏结束后,教师作如下归纳:

  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 进午门 过汉白玉桥 来到前三大殿:细观太和殿,略观中和殿 出保和殿 走向内廷;略看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出后三宫 进御花园,观赏景色 走出顺贞门 、神武门 最后登景山鸟瞰故宫全景。

  2.请仔细思考、讨论:本文的这一说明顺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如此?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本文的顺序,既是作者的参观路线,又是故宫的建筑顺序,本文按照空间顺序,由总到分,由外到内,由前到后,又由内到外来安排说明顺序。文章先简介故宫的总体布局,赞美建筑艺术,然后分述,最后对分述作综合概括。之所以如此,这正如上面所说,说明顺序的安排取决于说明对象的特点与说明的目的。故宫的建筑顺序和作者的参观路线也是如此,因而,本文的说明顺序也应以此来安排。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见后附的《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 进一步具体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

  2. 知识拓展,进一步了解我国还有其他的文化遗产,从而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 。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总体感知了《故宫博物院》这篇课文,找出了作者参观故宫的路线,学习了本文的说明顺序(学生作简要回答)。那么作者又是如何具体写故宫的?故宫的建筑有什么特点?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弄清这些问题。

  二、速读1—3段,重点细读1—2段,弄清故宫的`位置、历史和在古代建筑的地位。重点把握故宫的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

  三、研读课文4—10段,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特点

  第四自然段讲到了进了太和门,见到了三大殿,那么请同学们精读5—8段,这四个自然段是在介绍太和殿。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各段介绍的主要内容。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教师作出归纳:第五自然段,介绍太和殿的布局和外观,第六自然段,由外观转入写内景。第七自然段,介绍三大殿的位置,第八自然介绍太和殿的用途。

  使用投影,出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

  ①作者如何说明太和殿的布局和外形特征的?

  明确:布局和特征——高度、面积、格局、色彩、以及雄伟壮丽的气势。

  ②读第六自然段请同学们找出立足点,方位词,并指出说明的顺序。

  明确:立足点:——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蟠金龙

  方位词:——正中、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空间顺序:1.由朱漆方台为立足点由上向后,向两旁。

  2.以雕金蟠龙为立足点,向周围、向下。

  ③三大殿为什么会建在中轴线上?作者是如何来写太和殿的用途?

  明确:一.这样安排,可以突出皇帝的宝座就是这条线的中心点,一切都以皇帝为核心,一切权力都集中于皇帝,这样可以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二. 雄伟的大殿,精心的仪式安排,神秘的色彩——显示皇帝的威严。

  ④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作者为什么太和殿,而略写中和殿和保和殿?

  明确:三大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从政治角度来说,它是皇帝宝座所在地,是举行大典的地方,是皇权的象征;从建筑角度来说,它是故宫最大的大殿,是故宫建筑群中“形体壮丽、建筑精美”的杰出代表,首屈一指,因此详细说明。

  总结4—10自然段,归纳板书。

  外形(第五自然段)

  分写太和殿 内景(第六自然段) 重点、详写

  位置(第七自然段)

  用途(第八自然段)

  总写三大殿 分写中和殿 (第九自然段)——外形和用途

  略 写

  分写保和殿 (第十自然段)—— 用 途

  四、学生速读11—16自然段,教师只稍作指点。

  五、拓展延伸:畅谈你对故宫博物院的认识,并谈谈除故宫外,你还了解祖国还有哪些优秀文化遗产,对此又有何感想?

  注:(此环节为开放环节,让学生自由畅谈,教师不设定条筐,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同学们的答案)

  六、师生共同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按空间顺序介绍了故宫博物院这座“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突出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特点。在赞扬祖国古代建筑的宏伟精美、劳动人民的智慧的同时,也对封建统治者的专权挥霍做了揭露。

  文章选择了一条重点突出的、合乎事理的空间顺序。那就是在概述全貌后,经天安门、端门,选择了午门为说明起点,然后依次介绍前殿、后延,最后神武门到景山结束。由南往北沿中轴线为序正与故宫建筑本身的序列吻合,因此,脉络清晰,井然有序。

  其次,在空间顺序的线索上,选择最能反映故宫本质和建筑特点的太和殿、养心殿等详写,其余略写,繁简适度,有合有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七、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

  2.选用课后作业设计。

  3.呈交《课程综合评价报告表》

  《故宫博物院》

  课后作业设计

  1. “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它的具体内容有以下五种表达方法,你觉得哪一种好?为什么?

  ①南面有午门,北面有神武门,东西有东华门、西华门。

  ②南面有午门,北面有神武门,东面有东华门,西面有西华门。

  ③南北有午门和神武门,东西有东华门、西华门。

  ④南北东西分别有午门、神武门和东华门、西华门。

  ⑤东面有东华门,西面有西华门,南北有午门、神武门。

  答:

  2. 畅谈你对故宫博物院的认识,并谈谈除故宫外,你还了解祖国还有哪些优秀文化遗产,有何感想?

  答:

  3.编写学习日记:

  评价内容

  学生自我评价

  学习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你喜欢本篇课文吗?这篇课文你认为好在哪里?

  你认为Y Y Y同学导游得怎样?如果你是导游,你将如何来带领同学们去参观?

  你们学习小组讨论和做游戏时是否团结协作?感觉愉快吗?

  这节课与以前的课有什么不同?你喜欢这样上课吗?你在这节课又学到了什么?

  畅谈你对故宫博物院的认识时,你是否积极?你是否在这个环节学到了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作业量合适吗?难度怎样?

【《故宫博物院》教案】相关文章:

《故宫博物院》教案02-12

故宫博物院教案02-16

《故宫博物院》教案08-26

《故宫博物院》教学教案11-16

《故宫博物院》的优秀教案03-06

《故宫博物院》语文教案01-26

《故宫博物院》教案 15篇11-13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02-15

《故宫博物院》说课稿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