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币》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钱币》教案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钱币》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钱币》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种。
2、认识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习使用。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感知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活动难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并学会使用。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用钱购物的经验。
2、材料准备:课件ppt、创设“超市”的情景、学具“人民币”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猜谜语。
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动动脑筋,猜一猜谜语。
谜面:长长方方一张纸,上有人头和数字。拿它可以进超市,买了东西报数字。多退少补很简单,小朋友快试一试。 谜底:人民币。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放映幻灯片,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师:仔细观察人民币有什么不同?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大小和图案不同,看钱上面的数字。
小结:这些人民币上都有数字和图案,长方形的人民币叫纸币,圆形的人民币叫硬币。面值小的人民币分为角,如5角;面值大的人民币分为元,如100元。
2、小游戏 师:小朋友们都认识了人民币,那现在我们玩个小游戏。 教师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币”,从中取出学具人民币各一张,将人民币摆成一排,边摆边引导幼儿读出所出示的人民币。待幼儿熟悉后,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从中任意拿走一张人民币,请幼儿睁开眼睛找一找,哪张人民币不见了。
3、学习10元以内的兑换 1张2元等于2张1元;1张5元等于5张1元;1张10元等于10张1元。
(三) 游戏活动
师:小明家的超市开张了,我们去小明家的`超市购物吧. 游戏“开超市”,教师带领幼儿进入游戏场地,观察陈列在货架上物品的价格,玩“开超市”的游戏。将幼儿分成两组,人数较多的一组当顾客,人数较少的一组扮售货员。买东西时要算清自己应该付多少钱,找回多少钱。幼儿游戏时,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幼儿正确地付钱、找零钱。
五、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们认识了人民币,学会了取钱和兑换,请小朋友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去超市买东西,并能算出自己所买东西的价钱。
《钱币》教案2
活动目标:
1、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在操作中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
2、在购物中学习算账,懂得货币面值的换算。
3、了解钱币与我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对钱币的运用产生兴趣。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一元、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的钱币。(一元的人民币十张和五元的人民币两张)
2、经验准备:孩子已有一定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及加法运算的能力。
3、烧烤店和快餐店学习资源中心
活动过程:
1、谈话活动:谈论钱币——老师出示钱币,问问孩子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家里有吗?它有什么用?在什么时候我们要用到钱?请孩子说一说自己身上的衣服、书包、鞋、家里的玩具都是怎么来的?
2、认识钱币面值
(1)教师:这些钱币一样吗?哪儿不一样?
(2)引导幼儿观察钱币,从钱币的大小、颜色、花纹、数字等方面分辨钱币。
(3)引导幼儿认识钱币,如纸币——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硬币——一角、5角、1元。能根据纸币和硬币正确的区分。
3、钱币比大小
(1)出示10元和1元,教师:这两张钱哪张面值大?买点东西多?
(2)引导幼儿比较1元、5元、10元钱币面值的大小,知道他们的兑换关系。
(3)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了解:5元比1元买到的'东西多,10元等于两个5元。
4、数数多少钱
(1)教师将钱币随意组合,引导幼儿观察并数一数一共多少钱。
(2)多次组合钱币,引导幼儿数数多少元钱,进一步认识不同面值的钱。
5、付钱的方法
(1)教师出示带有价格标签的各种物品,请幼儿取出相应的货币,加深幼儿对不同面值人民币的认识。(操作活动可反复进行)
(2)引导幼儿发现有不同的付钱方法。
6、分组游戏活动
(1)场地有各种烧烤用具、物品,上面标有价格,有的幼儿做售货员,有的幼儿做顾客,让幼儿学习使用货币。
(2)快餐店。
(3)巩固幼儿对钱币的认识及应用。
7、师幼共同收拾学具。
《钱币》教案3
活动目标:
1、认识1元和10元的币值与数字对应;
2、币值的换算;
3、书记符号与钱币的对应;
4、常规培养:养成不乱花钱,懂得储蓄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10纸币、1元硬币(打印多份硬币)、存钱罐、蜡笔、操作册。
活动过程:
(一)引起动机
1、认识1元硬币币值和外观图案今天啊,许老师带来了个神奇的百宝盒,它里面装着个神秘的东西--出示盒子(用口令变出来)我们一起来喊口令:咕噜咕噜,变变变。(是一个漂亮的存钱罐)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存钱罐)里面装着什么!(硬币或纸币)老师要把它给变出来(摇出1元硬币)看看这是什么呢?(1元硬币);老师现在要把1元硬币给变大"变、变、变"(出示硬币正反面的打印图)幼儿认知1元的币值和外观。
小结:1元币的币面上有个元字,而且上面有朵菊花。
2、认识10元纸币币值和外观图案(出示10元纸币)小朋友观察这是几元钱?(10元)、老师再把纸张纸币变大给大家看清楚"变、变、变";你是怎么看出它是10元的?(幼儿讨论回答)小结:10元纸币的纸面上有个数字10和元字、背面图案是长江三峡图。
(二)情境海报讨论
1、一张10元纸币,可以换多少个1元硬币?(10个)(幼儿说对后,教师在黑板上做好币值的记录,10元=10个1元)
2、小动物们也存了很多很多的钱,观察并说一说,穿橙色衣服的青蛙面前放着多少钱?(10元)你能拿出和他一样多的钱吗?
3、那穿蓝色衣服的松鼠有多少钱?(两张10合起来就是20元)
4、穿绿色衣服的松鼠面前放着多少钱?(1元硬币)
5、在牛老师旁边的小猴有多少钱?(6元)
6、穿粉红色衣服的小老虎桌子上放着多少元?(11元)你能拿出和他一样多的钱吗?
7、邀请一位小朋友上来从老师的篮子里取出和它一样多的钱。
(10元纸币和一元硬币合起来是11元,1元硬币和10元纸币合起来也是11元)
小结:我们做个不乱花钱的好孩子小朋友们,爸爸妈妈给你们的零花钱有没有存起来呢!我们要把零花钱存起来,等到需要用的时候经过家长的同意才取出来,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三)师幼互动、幼儿操作认识关于钱币符号。
1、(出示1元钱币符号)小朋友见过这个符号?这个符号叫钱币符号。
2、两个钱币符号表示多少元呢?(两元)。三元钱要用几个钱币符号表示……
3、购买此物品需要多少钱?(幼儿逐一观察)然后在左边方框里数一数有几个钱币符号,再在右边方框中找到相应币值的钱币连线。(以下题目同样方法操作)
小结:操作中幼儿的情况。
(四)延伸活动:
《购物》游戏请小朋友轻轻地坐在绿色线上。老师将已经准备好的物品卡片贴在两个大黑板上。幼儿每人一张卡片,卡上有硬币的数量,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币值购买写着相应价格的物品。
注:不多不少,每人的币值只能用一次,只能买相应价格的物品,看谁又快又准确完成任务。
活动反思:
本节课学习内容:认识小面值人民币,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了解各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通过教材主题图,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感受“元”是人民币单位中最常用的主要单位,初步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本节课的亮点:
1、呈现主题图,让学生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要爱护人民币。
2、通过儿歌《一分钱》让学生加深对一分钱的认识,活跃课堂气氛。
3、课堂纪律较好,学生积极发言,注意力集中。
本节课的'不足:
1、学生回答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2、让更多的学生讨论、发言,真正参与数学课堂。
3、让学生知道要爱护人民币,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本节课的教育机智: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通过让学生观察1元、5角、1角的人民币,直观性强。通过儿歌,调动学习积极性。
本节课的改进之处:上课学生回答问题时,给学生留充分的思考时间,让更多的学生说一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练习题的设计层次性要强,紧扣教学重难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亮点继续保持,改进不足,让孩子们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钱币》教案4
设计意图
钱币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认识钱币是生存的基本,在学习《9的加减》的基础上让幼儿自身投入到钱币的'买卖游戏,进一步来学习《10的组成》这堂课。
活动目标:
1、会说出自家附近的景象(或商店、物品)。
2、可以分辨两种以上的钱币。
3、发展目测力、判断。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
1、讨论:“你的家附近有什么?”“有什么商店?”(可画成图画)
2、买卖游戏:
小朋友当钱币,男生每人代表2元,每个女生则为1员,由老师当杂货店老板。
(1)、请小朋友随着老师的铃鼓声音自由走动,当铃鼓声停止时,老板会问:“要买什么?”
小朋友回答:“糖果(或其它答案)”
老板:“一包糖果要5元。”
小朋友必须凑齐5元的组合,(.教案网出处)力例:2个男生加1个女生,或5个女生一组,凑足钱数后的那一组立刻蹲下来。
(2)、玩一会儿以后,请一位小朋友当老板,老师则加入幼儿行列。每次买的金额总数勿超过10元。
3、认识各种钱币
(1)、硬币:1角、5角、1元。
(2)、纸币:1、2、10、20、50、100元。
(3)、硬币、纸币混合做比较。
4、全班制作糖果
(1)、玻璃纸糖果
(2)、蜡光纸糖果
活动延伸
本活动的作品可延为“糖果店”主题(开店卖糖果)。
《钱币》教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十元以内人民币,并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学会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幼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10、5、2、1元的人民币若干,10元以内人民币人手一份。
3、音乐、录音机、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加法。
(二)以变魔术形式分别出示1元、2元、5元、10元的钱币,让幼儿认识,并说出钱币的名称。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0元、5元、2元、1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中国)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有什么用途?
(三)引导幼儿分别观察钱币正面和反面的'图案,并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教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和人民币做朋友,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四)幼儿学习用10元兑换5元、2元、1元。
教师:小朋友,我考考你们,10元的人民币可以兑换几张1元?又可以兑换几张5元?还可以兑换几张2元?引导个别幼儿进行操作,并请幼儿出自己是如何兑换的。
二、组织幼儿观看软件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过程。
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商店里的顾客是怎样购物的。
三、组织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物品图片及价钱进行尝试购物。
今天,我的商店要开张了,我的店里有很多物品买,我们来看看哪些东西,它们卖多少钱?教师当售货员,小朋友当顾客,进行游戏3—4次游戏。
四、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1、请几名幼儿当售货员,部分幼儿是顾客。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冬游活动,为冬游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就用自己蓝子的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用自己以有的钱范围内购物。
教师:现在我们出去购物了
3、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4、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5、组织幼儿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五小结,结束活动。
1、人民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用过了钱之后就要洗手,因为钱有很多细菌。
2、组织幼儿听音乐(小汽车)结束活动。
幼儿园认识钱币教案,我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流通货币就是人民币,所有的东西都需要用人民币来买,所以教会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很重要,这是幼儿们正式踏入社会生活的第一步。
《钱币》教案6
活动目标:
1、知道钱币的用处,欣赏各国钱币。
2、通过游戏"环游世界"巩固对主流货币的认识和使用。
3、领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钱币,体验爱世界爱生活的情感。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各国货币(票样),银行卡一张,环游世界ppt(包含美元,迪斯尼乐园图片,澳元,袋鼠图片,泰铢,日元,富士山图片,寿司图片,大象表演的视频。)
活动过程:
1、导入。
教师:昨天小老鼠杰米和凯特猫去环游世界了,它们都去很多的地方,有美国的纽约,澳大利亚,由法国的巴黎。他们去了这么多好玩的地方,今天我就当做导游,带你们去环游世界。
2、教师:我们出发之前呢要准备一些东西。引导幼儿说出准备钱。
3、欣赏外国的货币图片,简单了解外国货币图案的特点。
(1)出示人民币,日元,澳元,美元,泰铢的图片,带幼儿认识这几种货币。(先出示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不能在别的国家使用。
(2)教师出示各国硬币的图片让幼儿认识。
教师:在国外除了纸币,也有也有许多各种各样好看的硬币,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外国的硬币。
(3)教师小结:原来每个国家的钱都很漂亮,也都不一样,上面有它们国家重要的人物头像,和一些重要的风景。在哪个国家就要用哪个过家家的钱购买物品。
4、通过游戏"环游世界",加深幼儿对主流国钱币的认识和使用。
(1)教师:我们准备这么多国家的钱现在就可以出发了。
(2)这是哪里,你怎么知道这是泰国,泰国的国宝是什么,请你们找出泰铢和我一起去看大象表演吧。
(3)这个雕像叫什么,它是哪个国家的我们要进美国的迪斯尼乐园要用什么来买门票呢?
(4)接下来要去哪呢,这是什么动物,小朋友找出澳元,去买袋鼠明信片吧。
(5)我们最后到的是哪个国家,这座山叫什么,这个国家叫什么,去了这么多国家你们的肚子都饿了吧,日本的寿司很棒,准备好你们的日元我们要买寿司吃了。
5、出示银行卡,简单了解其使用方法。
(1)教师:如果你要去更多的国家还要准备更多的钱,就不是很方便了。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2)让幼儿认识银行卡。
(3)教师总结:原来它不光本领大,使用起来还很方便呢!有了银行卡去再多的国家都不怕了。
活动反思:
钱币虽然不是幼儿每天要接触的东西,但是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设计这样的活动,能有计划地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启发和引导幼儿尝试把所掌握的简单数学知识,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游戏之中,不断丰富经验促进能力提高。但是原活动的设计并不令人满意,原因一,活动形式的设计以个别演示、集体讨论、自己记录的.方式,游戏性不强不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操作活动以个人书面的形式,教师不能快速有效给予帮助,也将影响教学效果。原因二,探索钱币的不同兑换策略,限定兑换7元钱,过于死板,不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发挥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同时以数字、符号等方式记录策略,增加了幼儿的思维难度,也没有考虑幼儿间个体的差异性。
本次活动设计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框架;以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性为原则;以提升幼儿自身能力为大目标。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积累经验,发展能力。活动的第一环节,保留了原活动中较好的提问,提示幼儿关注1、2、5这几个数字在钱币中的重要用途。活动的第二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学具的提供保证了幼儿个体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独立摆弄操作及尝试。同组不同色的材料要求,方便幼儿的观察和相互启发。幼儿操作材料数量的设定,包揽了10以内所有面值钱币的不同组合。三个层次的安排,提示了教师教学难点的突破步骤,以及阶段目标的把握。活动的第三环节,主要是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和运用,目的不在于用的多用的好,而在于大胆得用,合作的好。教师的指导应结合幼儿个体的差异,游戏中突出的问题。指导提示是不出基本问题情况下的提升要求,实施者应灵活把握。
《钱币》教案7
一、活动目标:
1、认识1元和10元的币值与数字对应;
2、币值的换算;
3、书记符号与钱币的对应;
4、常规培养:养成不乱花钱,懂得储蓄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6.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二、活动准备:
10纸币、1元硬币(打印多份硬币)、存钱罐、蜡笔、操作册。
三、活动过程:
(一)引起动机
1、认识1元硬币币值和外观图案今天啊,许老师带来了个神奇的百宝盒,它里面装着个神秘的东西--出示盒子(用口令变出来)我们一起来喊口令:咕噜咕噜,变变变。(是一个漂亮的存钱罐)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存钱罐)里面装着什么!(硬币或纸币)老师要把它给变出来(摇出1元硬币)看看这是什么呢?(1元硬币);老师现在要把1元硬币给变大"变、变、变"(出示硬币正反面的打印图)幼儿认知1元的币值和外观。
小结:1元币的币面上有个元字,而且上面有朵菊花。
2、认识10元纸币币值和外观图案(出示10元纸币)小朋友观察这是几元钱?(10元)、老师再把纸张纸币变大给大家看清楚"变、变、变";你是怎么看出它是10元的?(幼儿讨论回答)小结:10元纸币的纸面上有个数字10和元字、背面图案是长江三峡图。
(二)情境海报讨论
1、一张10元纸币,可以换多少个1元硬币?(10个)(幼儿说对后,教师在黑板上做好币值的记录,10元=10个1元)
2、小动物们也存了很多很多的钱,观察并说一说,穿橙色衣服的青蛙面前放着多少钱?(10元)你能拿出和他一样多的钱吗?
3、那穿蓝色衣服的松鼠有多少钱?。(两张10合起来就是20元)
4、穿绿色衣服的松鼠面前放着多少钱?(1元硬币)
5、在牛老师旁边的小猴有多少钱?(6元)
6、穿粉红色衣服的`小老虎桌子上放着多少元?(11元)你能拿出和他一样多的钱吗?
7、邀请一位小朋友上来从老师的篮子里取出和它一样多的钱。
(10元纸币和一元硬币合起来是11元,1元硬币和10元纸币合起来也是11元)小结:我们做个不乱花钱的好孩子小朋友们,爸爸妈妈给你们的零花钱有没有存起来呢!我们要把零花钱存起来,等到需要用的时候经过家长的同意才取出来,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三)师幼互动、幼儿操作认识关于钱币符号。
1、(出示1元钱币符号)小朋友见过这个符号?这个符号叫钱币符号。
2、两个钱币符号表示多少元呢?(两元)。三元钱要用几个钱币符号表示……3、购买此物品需要多少钱?(幼儿逐一观察)然后在左边方框里数一数有几个钱币符号,再在右边方框中找到相应币值的钱币连线。(以下题目同样方法操作)小结:操作中幼儿的情况。
(四)延伸活动:《购物》游戏请小朋友轻轻地坐在绿色线上。老师将已经准备好的物品卡片贴在两个大黑板上。幼儿每人一张卡片,卡上有硬币的数量,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币值购买写着相应价格的物品。
注:不多不少,每人的币值只能用一次,只能买相应价格的物品,看谁又快又准确完成任务。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钱币》教案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进行交流,了解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的一般特征。
2、引导幼儿了解"1元=10角"的人民币兑换关系,并能够在游戏中运用,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认识人民币
2、1角、2角、5角、1元人民币若干,标明价格(1角~5角)的玩具9篮,游戏币每个幼儿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人民币并进行交流,发现不同面额人民币的特征。
1先来看看1元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1元纸币上的风景图案是"杭州西湖";1元的硬币是银白色的,有牡丹花或菊花图案。
2再来看看5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5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侗族和苗族的阿姨";5角的硬币是黄色的,有梅花图案。
3再来看看2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 2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彝族和朝鲜族的阿姨";2角的没有硬币。
4最后看看1角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1角纸币上的人物图案是"高山族和汉族的叔叔";1角的硬币也是银白色的,
比1元的小些、轻些,上面有水仙花或菊花图案。
二、 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提问,幼儿根据问题操作游戏币,说说操作的'结果:
1如果用1角的去换2角的,怎么换呢?(2角=2个1角)B、如果用1角、2角的去换5角的,可以怎么换?
2小朋友知道1元等于多少角呢?(1元=10角)D、如果用1角、2角、5角的去换1元的,可以怎么换呢?
3鼓励幼儿用多种方法进行兑换练习,幼儿说出一种方法,老师就请全班小朋友都来操作练习一下。
三、做买卖玩具的游戏,引导幼儿运用人民币兑换的知识。
1指定9个小朋友当"售货员",就在每个小组卖玩具;其他幼儿当"顾客",先把椅子搬到墙边,
再去买自己喜欢的玩具。
2老师鼓励幼儿去买价格不同的玩具,并提醒幼儿付钱时要算一算帐。
3在游戏过程中,老师不断地巡视,观察幼儿是否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兑换知识。
四、游戏结束,小结游戏的情况。
1先请个别幼儿说说买了什么,用了多少钱?
2老师小结游戏的情况,指出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3结束语:今天我们做了买玩具的游戏,以后小朋友和家长去买东西的时候,就要动动脑筋算算帐了。
我们学到的知识要会运用才是真的学会了。
《钱币》教案9
活动设计背景
钱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幼儿从小知道钱可以买好吃的东西和玩具。我们班的小孩都是农村来的,有的幼儿不喜欢来上学,要求父母给五角或者是一元钱才到幼儿园来,针对这一坏习惯应该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所得来的幸福生活都是父母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去认识钱、合理有计划地去使用钱、养成从小节俭的好习惯。
活到目标:
1、培养幼儿合理理财意识,认识国徽和毛泽东头像。
2、促进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3、引导幼儿观察钱币,根据钱币上的数字,判断钱币的面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区分硬币和纸币,知道钱币的面值
难点:根据钱币上背景图片来认识硬币和纸币的面值
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
1、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
2、人民大会堂、布达拉宫、泰山、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长江三峡等图片。
3、写有“中国人民银行”的字卡。
4、毛泽东头像和国徽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老师:小朋友知道买东西需要什么吗?(钱)请幼儿讨论后回答。
老师:可是小朋友们不太清楚它们的面值是多大?是硬币还是纸币?今天老师带来好多纸币和硬币,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二)展开部分
1、请幼儿将硬币和纸币分类
将硬币和纸币摆在桌子上,请幼儿观察硬币和纸币在外形上的不同之处并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形状告诉幼儿纸币是一个长方形的,硬币是一个圆形。老师左手拿一张纸币带领幼儿一起说:“这是纸币”,右手拿一枚硬币带领幼儿一起说:“这是硬币”。然后请一位小朋友来分类。
2、和幼儿一起认识老师准备的“中国人民银行”字卡和国徽的图片。
3、请幼儿仔细观察钱币两面,提问:“你是从哪里发现是我们中国的钱币的”。(每张纸币上都写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刻有国徽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纸币上的毛泽东头像和国徽,告诉幼儿:毛泽东是我国的伟大领袖、国徽和五星红旗一样,都是中国的标识。
4、根据纸币的图案和颜色认识纸币的面值
(1)拿出面值100元纸币
问幼儿这是硬币还是纸币?面值是多少?从颜色、毛泽东头像、纸币背后人民大会堂的图案、标有100字样这几个方面来认识面值100元的纸币。
(2)分别拿出面值50、20、10、5、1元纸币做对比进一步来认识其面值
首先引导幼儿从数字上来认识每张纸币的面值是多少。然后分别从颜色、毛泽东头像、纸币背景图案及数字这几个方面来认识面值50、20、10、5、1元的纸币。
(3)进一步认识纸币的'面值
将所有学过的纸币逐一拿出来带领幼儿用“这是几元钱”这句话来认识纸币。
对所有的纸币进行总结:这些纸币都有一个相同点,都刻有毛泽东头像和国徽的标识。不同点就是每张纸币面值不一样,背面的图案不一样,小朋友们根据100元的人民大会堂、50元布达拉宫、20元桂林山水、10元长江三峡、5元泰山、1元杭州西湖来认识纸币的面值。
5、认识硬币及其面值
分别出示硬币1元、1角、5角、1分、2分、5分,引导幼儿从正面数字和背面图案来进一步了解。告诉幼儿:1元、1角、5角、硬币的背面相同点都有一朵花,1元的硬币稍大一点,5角的硬币颜色是金黄的,1分、2分、5分背面的相同点是都有标有国徽的标识,5分的硬币稍大一点。
6、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将交流的结果用“这是x元钱”这句话来表达。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硬币和纸币,也知道了他们的用途,请幼儿要爱惜和保护钱币,不能随意去破坏它们,有计划地使用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哦!
四、活动延伸
大班的小朋友会帮妈妈干活了,可以和自己的父母一起到商店买需要的生活用品,使自己在买东西这一环节中进一步认识各种钱,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和体会劳动的乐趣。
教学反思
钱币在生活当中是很常见,这是一节科学活动,作为大班的幼儿来说是很容易接受的,这节课通过师生互动、与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的过程和结果,大部分孩子能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认识了钱币。虽然孩子们对钱币的背景图片不太感兴趣,但他们可以通过钱币上的数字来判断面值。如果再重新上这节课,会降低要求,不强求幼儿根据背景图案来认识钱币,可以从颜色和数字来认识钱币。
《钱币》教案10
一、活动目标:
1、认识1元和10元的币值与数字对应;
2、币值的换算;
3、书记符号与钱币的对应;
4、常规培养:养成不乱花钱,懂得储蓄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6.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二、活动准备:
10纸币、1元硬币(打印多份硬币)、存钱罐、蜡笔、操作册。
三、活动过程:
(一)引起动机
1、认识1元硬币币值和外观图案今天啊,许老师带来了个神奇的百宝盒,它里面装着个神秘的东西--出示盒子(用口令变出来)我们一起来喊口令:咕噜咕噜,变变变。(是一个漂亮的存钱罐)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存钱罐)里面装着什么!(硬币或纸币)老师要把它给变出来(摇出1元硬币)看看这是什么呢?(1元硬币);老师现在要把1元硬币给变大"变、变、变"(出示硬币正反面的打印图)幼儿认知1元的币值和外观。
小结:1元币的币面上有个元字,而且上面有朵菊花。
2、认识10元纸币币值和外观图案(出示10元纸币)小朋友观察这是几元钱?(10元)、老师再把纸张纸币变大给大家看清楚"变、变、变";你是怎么看出它是10元的?(幼儿讨论回答)
小结:10元纸币的纸面上有个数字10和元字、背面图案是长江三峡图。
(二)情境海报讨论
1、一张10元纸币,可以换多少个1元硬币?(10个)(幼儿说对后,教师在黑板上做好币值的.记录,10元=10个1元)
2、小动物们也存了很多很多的钱,观察并说一说,穿橙色衣服的青蛙面前放着多少钱?(10元)你能拿出和他一样多的钱吗?
3、那穿蓝色衣服的松鼠有多少钱?(两张10合起来就是20元)
4、穿绿色衣服的松鼠面前放着多少钱?(1元硬币)5、在牛老师旁边的小猴有多少钱?(6元)6、穿粉红色衣服的小老虎桌子上放着多少元?(11元)你能拿出和他一样多的钱吗?
7、邀请一位小朋友上来从老师的篮子里取出和它一样多的钱。
(10元纸币和一元硬币合起来是11元,1元硬币和10元纸币合起来也是11元)
小结:我们做个不乱花钱的好孩子小朋友们,爸爸妈妈给你们的零花钱有没有存起来呢!我们要把零花钱存起来,等到需要用的时候经过家长的同意才取出来,要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三)师幼互动、幼儿操作认识关于钱币符号。
1、(出示1元钱币符号)小朋友见过这个符号?这个符号叫钱币符号。
2、两个钱币符号表示多少元呢?(两元)。三元钱要用几个钱币符号表示……
3、购买此物品需要多少钱?(幼儿逐一观察)然后在左边方框里数一数有几个钱币符号,再在右边方框中找到相应币值的钱币连线。(以下题目同样方法操作)
小结:操作中幼儿的情况。
(四)延伸活动:《购物》游戏请小朋友轻轻地坐在绿色线上。老师将已经准备好的物品卡片贴在两个大黑板上。幼儿每人一张卡片,卡上有硬币的数量,幼儿根据自己手上的币值购买写着相应价格的物品。
注:不多不少,每人的币值只能用一次,只能买相应价格的物品,看谁又快又准确完成任务。
四、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我操作中获得知识的特点。幼儿参与积极性特别高。
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教育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让幼儿充分积累社会活动经验。
在购物环节,有个别幼儿取钱后不会购物,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应先充分了解幼儿的经验水平,适当进行活动调节或个别指导。
《钱币》教案11
一、设计意图
钱币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认识钱币是生存的基本,在学习《9的加减》的基础上让幼儿自身投入到钱币的买卖游戏,进一步来学习《10的组成》这堂课。
二、学习目标:
1、会说出自家附近的景象(或商店、物品)。
2、可以分辨两种以上的钱币。
三、活动过程:
1、讨论:
“你的家附近有什么?”“有什么商店?”(可画成图画)
2、买卖游戏:
小朋友当钱币,男生每人代表2元,每个女生则为1员,由老师当杂货店老板。
(1)、请小朋友随着老师的'铃鼓声音自由走动,当铃鼓声停止时,老板会问:“要买什么?”
小朋友回答:“糖果(或其它答案)”
老板:“一包糖果要5元。”
小朋友必须凑齐5元的组合,例:2个男生加1个女生,或5个女生一组,凑足钱数后的那一组立刻蹲下来。
(2)、玩一会儿以后,请一位小朋友当老板,老师则加入幼儿行列。每次买的金额总数勿超过10元。
3、认识各种钱币
(1)、硬币:1角、5角、1元。
(2)、纸币:1、2、10、20、50、100元。
(3)、硬币、纸币混合做比较。
4、全班制作糖果
(1)、玻璃纸糖果
(2)、蜡光纸糖果
四、活动延伸
本活动的作品可延为“糖果店”主题(开店卖糖果)。
《钱币》教案12
活动目标:
1.了解货币的在生活中的用处,知道货币的演变历史。
2.探究人民币图案的设计意义,增强爱护货币的意识。
3.通过打工的游戏体验,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活动准备:
1.ppt货币发展史、人民币图案
2.真钞、假钞、验钞机、金属块
3.幼儿人手一张印有图案的`人民币复印纸币
4.游戏道具、背景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出示人民币,让幼儿简单认识。
指导语: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钱?钱有什么用?
小结:钱可以买自己需要的东西。
二、教师引导幼儿对货币文化的了解,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1、你从远古走来(贝壳币、金属币、纸币、电子币)
了解货币的演变发展的过程,知道货币的发展是和人们的需要紧密联系的。
2、货币上的图案(人物、风景)
知道人民币上图案的意义,增强幼儿对人民币的爱护意识。
3、火眼金睛(真假钞票)
在通过比较真假钞票的过程中,帮助幼儿从小养成杜绝假钞的行为。
4、钱从哪里来?
指导语:钱是怎么来的?大人是这么赚钱的?家里有哪些地方需要花钱?赚钱辛苦吗?花钱的地方多吗?那怎么办?
总结:钱是通过劳动赚来的。
三、“打工”游戏。
招工启事:招收清洁工 发放工资
要求:拖地工、擦桌工、擦椅工,要认真工作,按时完成工作。
使幼儿体验通过劳动来“赚钱”的乐趣。
《钱币》教案13
活动目标:
1、了解钱币在生活中的用处,知道中国钱币的演变历史。
2、探究人民币图案的设计意义,增强爱护钱币的意识。
活动重点:
了解钱币在生活中的用处,知道中国钱币的演变历史。
活动难点:
探究人民币图案的设计意义,增强爱护钱币的意识。
活动准备:
钱币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人民币,自由讨论它的用途。
2、你在什么地方见过钱?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钱?
二、出示挂图,介绍中国的古钱币。
1、认识中国的各种古钱币。
挂图上的钱币你们见过吗?猜一猜哪种钱币是最早出现的?
2、教师总结:最早出现的钱币是贝币,然后是各种形状的金属币,接着秦始皇将这些金属币统一成了圆形方孔铜钱,后来,一些大的金额用白银和黄金来代替。在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我国最早的纸币。
三、认识人民币。
1、我们现在用的是我国第五套人民币,谁来说一说这些纸币和硬币上的图案分别是什么?
2、幼儿分组观察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图案,并进行集体分享交流。
3、教师总结:人民币图案的意义。
活动反思: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
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人民币”,我觉得学生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所以在上本单元之前,以为会非常容易的,还曾想着压缩课时,但是开始之后,我才发现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原本3个课时的课,我足足用了一个星期,又复习了2天,直到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这让我思考了许久,怎么会这样呢?《人民币的认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大,每次教学总感觉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学中早就领教过它的“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所以在课前我充分进行了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力求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本节课知识,觉得准备的.比较充分了,但是上完课我还是感到不满意。
再次反思,发现根源可能在以下几方面:
1、教材与生活的脱节: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本以为那样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人民币。但由于我的疏忽,书上或练习题中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是新版的人民币,所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当然我也准备了有关5套人民币的知识,可是只是匆匆认识,毕竟不是孩子们每天所见的,可效果不是很好,遇到旧版人民币的图时大多学生不认识,尤其是现在几乎不用的2元钱。还有孩子们年龄小,平时接触人民币机会少,他们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可能只限于收几百元压岁钱,绝大部分还是家长保管,平时家长很少让孩子自己去买物品,偶尔买的也多限于一两元的小东西,接触较多的是5角和1元,其他的几乎很少接触,所以他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难度,更不用说兑换人民币和买卖物品的计算,他们掌握起来更困难。
2、学具的缺乏使得学习成为纸上谈兵:考虑种种因素,害怕让学生带人民币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没有让孩子们带学具,致使学习这部分知识成了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操作,完全是靠想象完成,效果当然不理想。
《钱币》教案14
一、 活动目标
1、 体会钱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感知一些比较直观的特征。
3、 认识元、角、分,并能进行换算。
4、 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 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二、 活动准备
1、活动材料:和幼儿一起收集1角、2角、5角、1元的人民币若干。
2、经验准备:会10以内加减运算、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三、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难点:会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2、指导要点:通过情境的熏陶和体验,在指导下进行简单的人民币换算。
四、活动过程
1、进行"猜价钱"的游戏,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和对钱币的注意。
(1)、教师出示一个金元宝的.储蓄罐,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想要这个存钱罐吗?"
(2)、提问"那你知道买这个存钱罐要多少钱吗?"教师引导幼儿猜价钱,"你猜得贵了、还是便宜了。"加深幼儿对数的大小的体会。
(3)幼儿猜中后,请他们看存钱罐上得标签:18元。
2、引导幼儿初步探索人民币的兑换:1元=10角。
(1)、教师提问:"小朋友乘过城市公交车吗?它需要多少钱呢?"
(2)设置问题情境:"可是如果身边没有1元的纸币和硬币,只有一些1角、两角的零钱,你该怎么办呢?"
(3)、同桌两个小朋友可以拿出学具来摆一摆,比比哪个小朋友想出的方法多?
(4)、幼儿操作钱币,教室巡回指导。
(5)、幼儿分享兑换汇报的方法。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拿?
(6)、依据幼儿的表达,教师请幼儿把自己的钱拿出来粘贴并展示出来。
1元=10个1角=2个5角=1个5角2个2角1个1角=1个2角8个1角=3个2角4个1角"1元钱原来可以付10张1角,也可以2张5角。那么你知道1元等于几角吗?""那10角等于几元?"
2、引导幼儿进一步认识元、角的关系。
(1)、教师提问:"小朋友不仅认识了这么多人民币,同时也知道1元=10角,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道有趣的兑换题目。"
(2)、教师出示图片:2角能换( )个1角。
(3)、在操作中帮助幼儿理解什么是"换",如何是等价。
(4)、在此基础上再出示其他各题:如1元能换( )张5角,1元能换()张2角。
(5)、师生共同核对结果。
(6)、请幼儿完成数学幼儿书第10页中的内容。
教学反思
1、教学活动准备充分,所用的真币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对幼儿很有吸引力。他们兴趣高,都乐于表现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比如告诉幼儿人民币不能撕毁,这是犯法的,幼儿都很认真的和老师一起把撕烂的钱币粘补好。通过给幼儿自己认真观察,给他们了解可以通过颜色、数字的不同,认识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大班幼儿对数字有一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展开“兑换”这一环节,我从简单的2角兑换1角到5角兑换2角和1角,一步步引导幼儿掌握了简单的兑换关系
3、老师适时把自己当成幼儿,既是活动的主导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和老师打成一片。
4、本次活动整个过程幼儿很活跃,超乎我本人想象中,以为会是枯燥的一节课,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了解教材,更加要去了解幼儿。
5、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在此基础上,加入故事情节,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故事让幼儿更深地了解人民币,并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怀。
《钱币》教案15
活动目标:
1、通过钱币碰撞,发现用几块钱币碰撞会碰同等数量的钱币,初步感受动量守恒。
2、根据实验操作过程,按要求进行记录。
3、体验感受动力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活动重点:通过钱币碰撞,发现用几块钱币碰撞会碰同等数量的钱币,初步感受动量守恒。
活动难点:根据实验操作过程,按要求进行记录。
活动准备:木质挡板、钱币、记录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引导幼儿感知钱币对对碰,介绍活动材料和实验方法。
师:“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些钱币,我们用钱币来玩一个对对碰的游戏,在轨道里共有5块钱币,用1块钱币去碰撞其他4块放在一起的钱币,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二、基本部分
(一) 幼儿第一次实验操作1块钱币碰4块钱币。教师个别指导。
师:你刚才用一块钱币去碰撞发现了什么?原来是有一块最远的钱币被撞出去了。
(二)认识记录表,了解记录方法,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记录。
师:进行完钱币碰撞后要把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的,用一块钱币则在左表格中写数字1,右边表格记录被碰出钱币块的数量。
(三)幼儿进行第二次实验操作,2块钱币碰3块钱币。
师:这次用两个钱币碰三个钱币,你猜猜看,是不是前面三个硬币会碰出去?
教师个别指导,实验完成之后,填写记录表。
(四)幼儿进行第三次实验操作,3块钱币碰2块钱币,教师个别指导。
师:那这一次用3块钱币碰前面2块钱币,是有几块钱币会碰出去?幼儿讨论猜想实验结果。
实验完成之后,填写记录表。
(五)根据实验操作和记录表进行总结
小结:用几块钱币去碰,就会被碰出同样数量的钱币。原理是后面钱币的.速度通过撞击传递给最前面的钱币,总是会保持总体的动量守恒,初步感受动量守恒。
(六)在生活中,冬季奥运会的滑冰接力赛,当开始接力时,后面的队友会使劲推前面的队友。就是想把速度传递出去,让队友可以快速加速。
三、结束部分
幼儿自由进行钱币对对碰游戏,进行更多探索,如4快钱币碰一块钱币会发生什么。
【《钱币》教案】相关文章:
《钱币》教案03-17
高中教案教案03-05
教案中班教案09-09
教案中班教案02-23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02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03-16
艺术教案中班教案03-07
小班教案游戏教案01-13
大班教案大班教案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