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健康教案《小马过河》反思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小马过河》教案及反思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马过河》教案及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马过河》教案及反思1
【活动目标】
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培养其机智勇敢的精神。
【活动准备】
沙包(与幼儿人数相等)、平衡木四组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在音乐伴奏下,老师组织孩子们进入活动场地,进行队形队列练习,大圈——小圈——圆点——四队体操队形结束。
2、听音乐一起做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每人一个沙包:
1)、幼儿自由玩沙包,老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各种玩法。
2)、根据刚才孩子们的沙包玩法,集体练习。
2、介绍沙包的另一种玩法:小马过河小马过河玩法:平衡木四组,幼儿每人一个沙包,听到口令后,幼儿将沙包放于头顶上,两手平举,等上小桥——平衡木,平衡到达另一端,幼儿自由活动,也可以分组比赛活动。
规则:若沙包掉下或幼儿从平衡木掉下即为失误。
3、教师示范做动作。
4、幼儿在活动场地上自由练习头顶沙包两手平举的动作,老师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5、幼儿练习在平衡木上的动作,注意安全。
6、分组比赛:小马过河7、幼儿自我评价。
三、活动延伸:
一起探讨沙包的多种玩法。
四、结束部分:
1、听音乐跟随老师做放松运动。
2、整理活动场地。
【活动反思】
这一次的优质课活动进行完了,上过去之后才知道自己的课存在着这样大的漏洞,因此做一总结,也算是对自己的深刻反思,仅以此为诫,好的继续发扬,不好的加以改正。活动中有95%的幼儿掌握了故事内容,有80%的'幼儿懂得了故事里的道理,现将优点与缺点一并分析如下:
一、将难点提到前面进行突破
故事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故事又蕴含深刻的道理,存在着深与浅的相对性,这一点幼儿难于理解,因此我将这一难点提到前面进行突破,出示三种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进行比较,在高矮上加以引导,使幼儿理解高和矮的相对性。
二、将故事中各人物的语言提出来,让幼儿进行理解
故事中老牛、小松鼠所说的话,其实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应该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来理解,所以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从这些动物的身体特征出发,深入理解他们所说的话,并用故事中的原话来回答。
三、课件不能很好的.服务于教学
我是用Flash做的课件,在做时只考虑到把主要故事情节展示给孩子就可以了,也许是自己的纵容,抑或是自己水平有限,课件的演示与故事情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时间上不能一致,这属于儿童观的不正确,没有考虑到儿童的接受能力。
四、在活动过程中没有对幼儿进行常规上的培养
活动过程中有些孩子的坐姿不正确,而有些孩子虽然理解了故事,也能讲出故事所讲的道理,但是回答问题时的站姿不对,回答时有些口吃(或者说是有些口头语),但是我都没有注意到,没有加以纠正。这也暴露了我的调控能力欠缺,对活动的控制能力太差,不能很好的控制活动的进展,从而使这一活动逊色了很多。
总之这一活动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确了以后应该努力的方向,也象同事们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做法,我想在以后我会更加努力,使活动的组织形成自己的风格。
五、通过这堂课,我感觉到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有可能发生教师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师必须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小马过河》教案及反思2
《小马过河》是一篇富有吸引力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的是小马要过河,但不知道河水的深浅。小马问老牛,老牛认为过得去;小马问松鼠,松鼠认为过不去。最后在老马的鼓励下,小马大胆去尝试,终于过了河。故事说明了遇事要“开动脑筋,敢于尝试”的道理。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紧紧抓住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为主,时时刻刻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为主轴。
一、以复习导入,整体把握课文。
开火车读课文重点词语,再让学生轻声齐读,边读边想象小马过河的故事情节。试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课文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引导学生简单并完整地表达出来,接着再让学生跟着老师复述课文主要内容。这就不仅回顾了上节课所学,对文本有了整体把握,同时进行语言表达的训练。在引导过程中,发现学生大部分对课文已经很熟悉,但是在复述课文内容时显得太繁杂,还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把整个故事表达清楚,这也是今后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的重点。
二、精读品悟,指导朗读。
阅读是表达交流的基础,而朗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最重要也最有效的方式。在本课的朗读教学活动中,我注意以情感推进朗读活动。抓住小马、老牛、松鼠、老马的语言,例如抓住表现松鼠形象的“大叫”“认真”来进一步感悟松鼠发自内心的焦急、担忧,抓住小马的“低下头”,说话吞吞吐吐,理解小马明白了老马的话后的难为情。通过理解关键词,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理解课文主要人物的心理,通过分角色朗读,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加强知道学生的朗读,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同时,也注意以激励性评价推进朗读活动、师生赛读,情景表演这些活动的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塑造故事中的人物,使故事人物更加丰满,达到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深深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引导思索,突破难点
老马说的话是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设计了两个问题:1.老牛和松鼠的话错没错?小马试验的结果为什么和它们说的.都不一样,是河水在发生变化吗?2.如果是一条大象和一只小白兔要过这条河,问问你,你该怎样回答它们?经过讨论学生明确,老牛和松鼠都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但忽视了小马的实际情况而下结论,它们说法不一,是因为它们自身的高度不同。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明确,处理问题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去判断,要避免犯老牛和松鼠的经验主义的错误。
四、拓展延伸,交流体悟。
引导学生思考,学了课文后小马、老马、老牛、松鼠,最喜欢谁。学生独特的思维正是其学习个性化的体现。保护学生独特的思维,培养个性化学习,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孩子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是不同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相同,这就意味着面对相同的问题情境,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思考方法;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空间。但是教到此处,我发现孩子们普遍喜欢小马和老马,对松鼠和老牛则反应淡漠。虽说对于人物形象的的品读,仁者见仁,不可能做到平均用力,且松鼠和老牛形象也非本课重点,但松鼠和老牛的形象竟未能在孩子们的脑海中留下印象,说明此课语言文字挖掘尚有欠缺,若能抓住表现松鼠形象的“大叫”“认真”来进一步感悟松鼠发自内心的焦急、担忧,及以事实说话的认真劲儿,松鼠的形象应该会逐步丰满起来。
以上是教完这篇课文后,自己的一点小小反思。当然以后的路还很长,这节课给予我的收获还是较多的,我将吸取好的方面,继续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对于还不好的地方,继续学习,继续反思。
《小马过河》教案及反思3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最近家长反应孩子很 多事都不会做,本来自己可以做的事,孩子都不愿意去做,非要家长代劳,而且遇到事情不会从多角度自己去思考,家长们很困扰,孩子都快都一年级了,还是应该让(他她们)自立了,就这样的现状,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用语言故事和表演得形式,让孩子们明白其中的道理,让(他她)们养成一个良好的自我能力的培养的习惯,因此设计了这节课。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使幼儿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观察,多动脑筋,勇于试探的道理。
2.发展幼儿初步比较、分析与口头表达的能力。
3.通过活动丰富幼儿的词汇和口头表达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明白蕴含的折理。
难点:理解大与小,深与浅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一副。
2.老牛、小马、小松鼠的图片各一张.
3.录有小马过河的磁带一盒.
4.小马、马妈妈、小松鼠、老牛的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开始环节
导入三张图片(老牛、小松鼠、小马)。请幼儿比较三种动物的高矮,(涉及过问题,将难点提前突破)。
二 基本环节
1. 请幼儿听故事(放录音磁带)
提问:
A.老牛说了些什么?
B.小松鼠说了些什么?
C.小马是怎样做的?
请小朋友讨论:
(1)..牛伯伯和小松鼠的声音有什么区别?小松鼠为什么着急?
(2)马妈妈说的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它和小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 教师讲述故事并提问:
老牛说的话对吗?为什么?(2).小松鼠说的对吗?为什么?
(3).马妈妈对小马说的什么?小马最后怎么做的?
.故事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请小朋友互相讨论。
3. 教师总结:碰到事情要多懂脑筋想一想。还要动手试一试,这样才聪明能干。
4.请小朋友讲述故事,教师巡视。
5..表演故事:教师用提问和肢体语言引导幼儿进行表演,注意动作和表情,请个别幼儿表演。
三 结束环节
教师对活动进行评价
活动延伸:将头饰放入语言区内,幼儿进行自由表演
教学反思
1.在这次活动中,首现将难点提到前面进行突破,故事浅显易懂,故事又蕴含深刻的道理存在着深与浅的相对性,这一点幼儿难于理解,因此我就将在高与矮上加以引导,使幼儿理解高与矮的相对性,幼儿在学习和理解故事就更容易些。
2.、将故事中各人物语言提出来,让幼儿进行理解故事中老牛、小松鼠所说的话,其实都是很有道理的,这时就提醒幼儿应该应该站在不同的角度上来理解老牛为什么说水很浅?松鼠为什么说水很深?,所以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从这些动物的身体特征和它们的对话的语气出发,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行表演, 表演时就更声情并茂,幼儿也特别敢兴趣。这样幼儿的讲述能力、理解能、表演能力都得到了发展。通过提供的材料,(头饰),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表演得活动中来,看到一些孩子表演得很起劲、很有兴趣,个别能力较差得孩子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了。这样孩子在自由的空间进行表演,通过生生互动幼儿的兴趣更高。
3. 由于大班的孩子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因此,因此讲完故事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孩子们就会很快回答了:有的孩子说:“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去想一想,不要光听别人说”有的孩子说:告诉我们做事要有自己的意见,不要光听别人说”……….孩子们知道这样一个道理,教师把我这样一个教育锲机,教育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在师幼互动这个环节,虽然表现不突出,但教师根据幼儿自己发展水平,通过老师当马妈妈,逐渐让幼儿来代替,在表演过程中孩子兴趣特别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幼儿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展示,让孩子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段练。
5.在活动过程中,没有对幼儿习惯上进行纠正,活动过程中,有些孩子虽然理解了故事,也能讲出故事所讲的道理,但回答问题时站姿不正确,没有及时纠正,这也爆露了我的调控能力欠缺,对话活动的控制能力太差,不能很好的控制活动的进展,从而使这一活动逊色了很多,总之,这一活动我认识到了不足,明确了以后应该努力的方向,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加努力,使活动组织形成自己的风格。
6.如果在重上这节课,我将挂图制着成投影片或者课件,这样更能吸引孩子,因为图片不能很好的服务于教学,上课时只能给幼儿直观的观察,不能形象的展示。师幼互动多一些,让孩子在游戏中轻松、愉快的学习。
《小马过河》教案及反思4
活动目标
1、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培养其机智勇敢的精神。
2、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沙包(与幼儿人数相等)、平衡木四组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在音乐伴奏下,老师组织孩子们进入活动场地,进行队形队列练习,大圈——小圈——圆点——四队体操队形结束。
2、听音乐一起做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1、每人一个沙包:
1)、幼儿自由玩沙包,老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各种玩法。
2)、根据刚才孩子们的沙包玩法,集体练习。
2、介绍沙包的另一种玩法:小马过河小马过河玩法:平衡木四组,幼儿每人一个沙包,听到口令后,幼儿将沙包放于头顶上,两手平举,等上小桥——平衡木,平衡到达另一端,幼儿自由活动,也可以分组比赛活动。
规则:若沙包掉下或幼儿从平衡木掉下即为失误。
3、教师示范做动作。
4、幼儿在活动场地上自由练习头顶沙包两手平举的动作,老师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动作。
5、幼儿练习在平衡木上的动作,注意安全。
6、分组比赛:小马过河。
7、幼儿自我评价。
三、活动延伸:
一起探讨沙包的多种玩法。
四、结束部分:
听音乐跟随老师做放松运。
教学反思
1、营造故事意境激发学习欲望
本节课,我以童话“小马过河”为背景,组织教学。课一开始我简单的给幼儿讲述小马接受任务去磨房,途中遇河,松鼠与老牛的`话让它不敢过河,只好回家问妈妈的故事。在随后的教学中,紧紧围绕“小马过河”这个故事展开教学,从小马练本领、小马接受任务遇到大河、小马想方法过河、到欢庆过河都是在这个情境中进行的,使学生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参与学习过程,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师、幼儿、教学内容融为一个整体。
2、挖掘生命内涵放飞学生心灵
儿童的灵性也就是学生的天性,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灵性的世界。儿童天生具有创造力,就看你教师有没有给他机会。给幼儿提供更多发展的空间,是我设计本节课的一个重要砝码。在教学过程中,我在抓住主教材的同时,忽略了次教材,以留给幼儿更多的创造空间。我想,幼儿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幼儿一定会非常喜欢,因为这是他们的自己的方法,这是他们合作的成果,这是他们创造的结晶。
3、巧设学习障碍练就生活本领
平淡无奇固然可使学幼儿的轻松,但往往也会使幼儿感到乏味。本课根据幼儿特点,巧妙设置了学习的障碍,使幼儿在新需要与旧水平之间产生冲突,从而更好地学习。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那匹小马,你能过河吗?”这个问题一定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他们的思维,他们会利用以有的生活经验去思考,去实践,甚至会将问题放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这样将课堂与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幼儿在解决问题的同时,练就生活的本领。
《小马过河》教案及反思5
活动设计背景
《小马过河》是许多人听着它长大的,这是一个经典而又富有教育价值的故事文本。于是我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将这个故事纳入了教学计划。故事讲述了小马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的故事,在途中遇到了一条小河,不知是深是浅,最后在妈妈的指引下安全过河。语言生动、简洁,符合大班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成熟,注意力也容易分散,因此在活动中我采取了利用课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利用生动的头饰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从而使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语言的快乐,创造语言环境让幼儿大胆的说,有说的欲望。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及情节发展,并尝试讲述画面中的故事。
2、教育幼儿遇事动脑筋、想办法
3、认识汉字“马”“牛”“松鼠”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学习让幼儿懂得遇事要想办法,动脑筋。
活动准备
头饰、图片、字卡、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师:小朋友们见过马吗?
幼:见过
师:那么马是怎样跑的呢?
2、幼儿集体学一学马儿跑。
3、引出故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马的故事,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欣赏。
二、观看课件,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欣赏课件《小马过河》。
2、认识汉字“牛”“马”“松鼠”。
(1)师: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幼:马、牛、松鼠
(2)教师出示图片吗、牛、松鼠,并依次出示相应的汉字。
(3)集体认读“马”“牛”“松鼠”,并用马、牛组词。
3、提问:故事中小马遇到了什么困难?
4、欣赏课件前半部分(开头—牛伯伯说可以过去)
(1)师:故事中小马去干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
幼:去帮妈妈送麦子,小河挡住了它的去路。
(2)师:当小马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碰到了谁?
幼:牛伯伯
(3)师:小马对牛伯伯说了什么?
幼:牛伯伯河水深吗?
(4)师:牛伯伯是怎么回答的?
幼:水很浅,刚过小腿
(5)师:小马听了牛伯伯的话后是怎么做的?
幼儿自由说,过河/没过河
(6)师:到底小马听了牛伯伯的话过河了没有,我们接着往下看。
5、欣赏课件后半部分
(1)师:当小马准备要过河的.时候谁来了?
幼:小松鼠
(2)师:小松鼠对小马说了什么?
幼:别过河,河水会淹死你的,昨天我的一个小伙伴就掉进河里淹死了。
(3) 师:小马听了小松鼠的话后又是怎么做的?
幼:回去找妈妈
(4) 师:妈妈对小马说了什么?
幼:那条河到底是深还是浅,你自己去试了吗?
(5) 师:听了妈妈的话,小马最终过河了吗?
幼:过河了
6、理解高、矮,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
(1)师:小马通过自己的尝试最终趟过了小河,为什么同样一条河,牛伯伯说水浅,小松鼠说水深呢?
幼:牛伯伯高,小松鼠矮
(2)师:同样一条河,牛伯伯高所以说水浅,小松鼠矮所以说水深。
(3)师小结:高、矮,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随着一个事物与另一事物相比较而变化的。
三、看图讲述故事
1、师:刚才小朋友们都观察的非常认真,请小朋友看着图片和老师一起把故事完整的讲述一遍,好吗?
2、看图片讲述故事一遍,注意动物之间的对话。
四、故事表演
1、出示动物头饰吸引幼儿兴趣。
师:老师还准备了小动物的头饰,让我们戴着头饰把故事表演一遍好吗?
2、要求:表演的时候说清楚动物之间的对话。
3、教师与个别幼儿表演一遍。
4、幼儿表演。
5、每组表演完后教师及时给予小结,让幼儿体验到高、矮,深、浅。
五、活动小结
1、师:小马通过自己亲身去体验,最终趟过了小河,把麦子送到了磨坊,通过学习《小马过河》这个故事,我们学到了什么道理?
2、幼儿自由说。
3、师小结:碰到事情不但要多想一想,还要试一试,这样才能增长聪明才干。
4、活动结束。
让我们回教室继续表演故事
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我以童话“小马过河”为背景,组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课件让幼儿对故事有更好的理解,通过分段欣赏让幼儿有更大的想象空间,我想,幼儿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幼儿一定会非常喜欢,在活动的后半部分,我设计了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自己亲身的去体验去感受,才能更加清楚地理解故事中的内容,幼儿的表演的欲望很强烈,把活动推向了**。通过活动的层层深入,帮助幼儿对故事内容有了完整地理解,活动中幼儿的情感得到满足,提问促进幼儿积极动脑,体验语言活动带来的乐趣。通过本次活动是我在幼儿语言教学上有了新的收获,不仅要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教师的及时总结很重要。
《大班故事“小马过河”教案与反思》摘要:见过 师:那么马是怎样跑的呢? 2、幼儿集体学一学马儿跑。 3、引出故事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关于马的故事,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欣赏。 二、观看课件,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欣赏课件《小马过河》。 2、认识汉...
《小马过河》教案及反思6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小马过河(小学语文二年级)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学生班额小,学生语文基础较扎实,学习兴趣浓厚,阅读说话能力也较强,乐学、善学,老师很喜爱。
3.教学内容分析
《小马过河》是第三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文章篇幅长,涉及的事物多,哲理深刻。但课文情节美、事物美、构图美,我们可以利用课文自身的美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语言。
4.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2个生字。认识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遇事不能光听别人说,要动脑筋想一想,试一试,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3、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5.教学难点分析
1.学会本课生字。懂得“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这句话的意思。
2.为什么说“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6.教学课时
三课时
7.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我们上一课学了《坐井观天》,同学们很喜欢读,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童话故事,同学们一定会觉得很有趣。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重点解决生字的读音,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
1、学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要求目视双行,读准生字的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学生听、议;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字卡片正音。注意下面一些生字的读音。
匹:是三声,不要读成“p ”或“p ”
如:读二声,注意和方言区别。
突:读一声,不要读“t ”。
然:读“r n”,不要读成“y n”。
3、把生字带入课文中去读,直到读熟
4、教师范读(或听朗读录音)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主要讲小马过河时发生的事)
三、课堂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含有生字的生词,读一读。
2、用“麦、步、然、意、连”口头组词,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3、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订正。
第二课时
一、用字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二、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学生读第一、二自然段
理解小马已经长大了,愿意帮妈妈把麦子驮到磨坊去。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说说老马和小马住的地方。理解“马棚”(养马的地方)、“一匹”等词。
2、先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再分角色读
思考:从老马和小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小马长大了,很愿意帮助妈妈做事。从“您”看出小马不但爱劳动,而且有礼貌)
3、选择几个重点词语加以指导,并结合指导朗读。如“连蹦带跳地说”,写出小马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表示小马愿意做事。还可以换上“
一蹦一跳”、“蹦蹦跳跳”、“跳呀蹦呀”等词语。
四、自由读第三至六自然段
思考:小马驮着麦子到磨坊去,遇到了什么困难?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在阅读中找出有关词句,做上记号。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小马来到河边,为什么为难了?它想到了什么?读有关的句子。
“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河水哗哗地流着。”小马过不了河,为难了。“去路”,指往前走的'路。“挡住了去路”,就是没法再往前走。小马是怎么想的?读有关的句子,指导读出语气。小马想的话,轻读。
2、小声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边读边想:小马过不了河,它是怎么做的?老牛说河水浅,松鼠说河水深,它们说的对不对?为什么?
(1)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小马问老牛,老牛怎么说?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这里要注意的是老牛的小腿)
(2)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从“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注意“立刻”)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准备过河
小松鼠说河水很深。和老牛说的比较,为什么它们的说法不同?
边读书,教师边出示挂图(小河、老牛、松鼠的图片或幻灯片)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小马要过河,老牛说河水浅,小松鼠说河水深。它们之所以说法不同,是因为它们的身体条件不同,感受也不同。老牛身材高大,河水可能只没过它的小腿;松鼠个子小,河水可能会淹死它。这里可要求学生按“因为老牛......所以说......;因为松鼠......所以说......”的句式回答。
(3)指名读第六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句话的意思。
老牛说河水浅,小马“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过河;松鼠说河水深,小马“连忙”收住脚步。“立刻”、“连忙”两词的意思相近,都含有“快”的意思,说明小马没动脑筋想。
小马听了老牛和松鼠完全相反的话,不敢过河了。小马既不动脑筋想一想,又不敢试一试,所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五、指导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1、小马问老牛的话,后面是问号,要用疑问的语气读。老牛的回答,说得平静,因为它认为河水很浅,要读得平缓。可以让女同学读小马的话,男同学读老牛的话,分角色练习朗读。
2、松鼠的话同老牛的话就不同了,“拦住他大叫”,后面的话用的是感叹号,表示语气加重。“小马!”一声大叫,要读得急促些,声音要高一点,两个“别过河”,速度要快一些,连着读,第二个“别过河”语气要加重些。
3、“小马吃惊地问”,不是一般地问,“吃惊”,吓了一跳,表示小马害怕,紧张。教师可示范,读出语气来,再让学生练读。
4、第六自然段中小马“叹了口气”说的话,是拿不定主意,无可奈何,只好回去问妈妈,要读得轻缓。
5、四人一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第三课时
一、朗读第七自然段
思考:小马的妈妈是怎么说的?**的话是什么意思?你从它的话中懂得了什么?
1、指名读,找出小马妈妈说的话,用小黑板出示:“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
2、联系上下文稿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小马来到河边,老牛说河水浅,它“立刻”准备过河;松鼠说河水深,小马“连忙”收住脚,不敢过河了。全句的意思是说,不要只是听别人一说就信以为真,一定要自己动脑筋想一想,在思考的基础上,再亲自试一试。因为别人说的,往往只适合别人。别人说的对不对,要想一想,并实践一下,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二、指名读第八自然段
思考:小马是怎么过河的?过了河它有怎样的感受?
1、把写小马感受的话找出来,教师用小黑板出示:“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2、小马的这种感受是怎么得来的?读有关句子。
这是小马自己试着过了河才知道的。因为小马既不像老牛那样高大,也不像松鼠那样矮小。
三、指导朗读第七、八自然段
小马**的话,要用诱导、亲切的语气读。小马的话中“过.....过不去”,“没......没想过”,这两处的省略号不表示省略了某些内容,而表示说话时心里很为难,所以是断断续续的。要指导学生用难为情的语气读
四、总结全文
抓住老马的话,让学生联系全文理解,各抒已见;让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动脑筋,要去试一试才行。
五、指导书写生字,分析记忆字形
1、重点指导以下几个生字的字形和书写。
匹:共4画,笔顺是:
事:共8画,笔顺是:
然:共12画,笔顺是:
“愿、半、袋、挡、如、道”等字,可启发学生利用学过的偏旁和熟字分析记忆字形。
麦:上下结构,上边是青字头,下边是折文“夂”,不要写成反文“攵”。
突:上边是穴字头,下边是大字加一点“犬”,不要写丢最后一点。
2、练习写字。
(1)每个字写三遍。
(2)自己对照范字,评一评,自己哪个字写得好,还有什么不足。
(3)组内相互评议,在写得好的字下面加点。
(4)在评议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再练写生字。
六、重新组合学习小组,选择合作完成下列一项任务
1、分角色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一评,读得怎么样。
2、讲《小马过河》的故事。其他同学评一评,讲得怎么样。
3、编课本剧表演《小马过河》。其他同学评一评,表演得怎么样。
4、想象,小马过了河,在回答的中上,又遇到松鼠、老牛,回到家里,见到妈妈,它会说些什么?其他同学评一评想象得怎么样。
5、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
教材及,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动物头饰,生字生词卡片。
【《小马过河》教案及反思】相关文章:
大班健康教案《小马过河》反思12-18
小马过河的教案01-10
《小马过河》教案07-17
小马过河教案03-23
小马过河教学反思02-23
《小马过河》教学反思03-13
《小马过河 》教学反思09-24
《小马过河》教学反思05-22
小马过河教案(热门)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