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中班阅读故事教案

中班阅读故事教案

时间:2024-08-21 17:18:18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阅读故事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阅读故事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阅读故事教案

中班阅读故事教案1

  活动设计思路

  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他们都渴望与朋友愉快地交往,但日常活动中,我们会发现他们摩擦不断,往往是由于他们缺乏分享的意识。拟通过这一童话故事中本杰明生日所发生的故事,让幼儿理解并感知“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的道理。

  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2、感知故事中本杰明与朋友们通过分享所产生的快乐。

  活动重点与难点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所表述的内容,理解画面之间的联系。

  活动准备

  1、大图书一本、图画

  2、小图书人手一本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出示图书第一画面,引出课题。

  提问:我们来看看书上有谁?今天对小熊本杰明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你们猜,是什么日子呢?

  二、自由阅读

  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图书内容:他过生日还要准备些什么呢?还会发生什么事吗?我们一起到书里找答案吧!

  阅读要求:看图书时要安静,一页一页按顺序翻看。

  三、集体阅读

  (一)阅读交流

  1、小熊准备了什么?(豆豆饭)

  2、准备好了招待朋友的豆豆饭,他又去做什么了?(买了一大把气球)

  3、买完气球准备回家时,突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突然刮来一阵风,他一下子就飘到天上去了)

  4、他在天上先遇到了谁?(月亮)发生了什么事情?

  5、接着小熊遇到了谁?(两颗小星星)小星星怎么了?本杰明是怎么做的?

  6、是谁送本杰明回家的?(白云狗)

  7、本杰明把剩下的气球布置在哪里了?你觉用气球布置过的房间显得怎么样?

  8、“叮咚”,谁来拉?开心的生日晚会就要开始拉!

  (二)完整阅读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整地看看这个‘小熊本杰明’”的故事。

  老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大图书。

  小结:这个生日晚会本杰明与朋友们一定都过得开心因为他们分享了气球、分享了蛋糕、也分享了快乐。你愿意和你的朋友分享快乐吗?说说你和朋友的分享的故事吧!

  活动延伸:故事表演。

  课后反思:

  1、活动导入环节,幼儿通过观察画面,知道小熊要过生日了,胡雨嫣等幼儿还通过数蜡烛的方式,推断出“小熊要过5岁生日了”,这表明幼儿已经具有很强的`观察、理解和推理能力了。在活动中,此处我随机增加了一个问题:“小熊本杰明生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幼儿思考、讨论、回答很积极。而后,请他们带着问题通过自主阅读寻找答案,幼儿阅读兴趣很高。

  2、图书画面形象生动,幼儿能很好地理解图意,并用简单的语言来描述。对于本杰明把气球送给月亮的画面,有了一定的疑惑,他们认为小熊把气球送给月亮,还请月亮去吃他的生日蛋糕,月亮很高兴。由此可见幼儿对一些画面的细节还是不能关注到的。我着重引导他们看看细节“蛋糕是谁提出来的”“为什么月亮要提出蛋糕呢?”幼儿作出了很多的猜想“本杰明生日,月亮也想去他家吃蛋糕”“月亮打算送一个蛋糕给本杰明庆祝生日”……徐忆捷想到了“月亮可能也要过生日了”。通过活动,幼儿的想象、语言表达以及观察画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3、可加入延伸:“开心的生日晚会开始了,本杰明的生日晚会中还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呢?”(如:月亮和星星带着礼物也来了……)鼓励幼儿大胆创编、讲述故事。

  备注:在本次活动中,我们主要采用了自主阅读法,让幼儿带着问题自主地翻阅讲述,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自律能力及独立阅读能力。从本次活动的效果来看,幼儿的阅读兴趣、能力、习惯等方面都了一定地提高。

  附故事:

  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因为今天是小熊本杰明的生日

  他要煮一锅豆豆饭,准备招待朋友们然后,他来到大街上,买了一束大大的气球。

  本杰明拿着气球往家走。突然刮来一阵风,他一下子就飘到天上去了。送掉一只气球,本杰明飘得低一些了。他突然看到两颗小星星在打架。本杰明给两只小星星两颗气球,他们和好了。一艘白云飘过来。船上坐着一只白云狗。白云狗很愿意送本杰明回家。

  啊,家就在自己的脚下。一只又一只,当放掉第四只气球的时候,他正好落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剩下的气球,布置在房间里,真漂亮啊!“叮咚—”朋友们来了!开心的生日晚会就要开始了

中班阅读故事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自由阅读图书、相互讨论,感知理解故事内容。

  2、认读重点字词:铃铛、单独、房间、卧室,理解词语的含义。

  活动准备

  1、幼儿准备:小字卡(第1页)、小头饰(熊妈妈、小熊)

  2、教师准备:大图书、大字卡(第1页)、录音带、大头饰(熊妈妈、小熊)

  活动过程

  一、倾听故事录音回忆故事,感知阅读汉字

  通过提问引出汉字,带领幼儿阅读相应小字卡,并理解词语意思。

  1、晚上,小熊想上厕所,身边没有妈妈陪,它想出了什么主意?你们玩过铃铛这种玩具没有?出示大字卡"铃铛"。

  2、小熊有一个怎样的`房间?教师出示字卡"单独"。

  单独是什么意思?小熊喜欢单独睡一个房,你能够单独睡吗?你还能够单独做什么呢?

  3、妈妈让小熊单独睡在哪里?教师出示字卡"房间"。

  你们家里有几个房间?你是单独睡一个房间吗?

  4、妈妈听见了铃铛声,从哪里探出头?教师出示大字卡"卧室"。

  卧室是主要是干什么的地方?卧室里有什么?你家有几间卧室?

  二、字卡游戏

  游戏:汉字宝宝找家

  玩法:教师出示大字卡,鼓励幼儿边读边举起相同的小字卡。然后教师分别将"铃铛"、"单独"、"房间"、"卧室"装在透明塑料袋里,贴在黑板上,请小朋友上来,边送字卡边说"××,我送你回家"。

  三、结束活动

  师幼一起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孩子能根据故事的发展去观察,从图上的画面可以猜测故事的内容,紧跟着老师的故事思路去回答问题,气氛活跃,教学目标基本达成,有几个幼儿还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复述,非常的不错。

中班阅读故事教案3

  活动目标:

  1、欣赏绘本内容,理解两棵树的纯洁友谊,感受两棵树的离别与重逢。

  2、观察画面,大胆猜测、表述绘本故事的情节内容。

  3、懂得正确对待身边的好朋友,珍惜朋友之间不可缺少的宝贵友谊。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

  1、音乐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的朋友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去找好朋友吧!

  2、小朋友,你们找到好朋友了吗?你的好朋友是谁呀?和好朋友一起唱歌跳舞,快乐吗?

  二、故事导入,认识两棵树。

  1、认识这三个字宝宝吗?(好朋友)

  2、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关于一对好朋友的故事,那这对好朋友会是谁呢?

  3、讲述:是的,在花园里,有两棵树,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4、这两棵树长得一样吗?(大树高、鼻子长;小树矮、鼻子短)

  5、看!这对好朋友在打招呼呢,猜猜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6、师幼扮演“大树”和“小树”,说说“好朋友”的话。

  三、两棵树的友好与争吵。

  1、一天又一天,大树和小树之间发生了许多的事情。究竟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会说些什么呢?请你们和好朋友看着图片说一说。(等我说完再播放课件5、播放音乐)

  2、它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个别幼儿说一说;“好朋友”演一演,感受两棵树的纯洁友谊。

  3、为了比赛,大树和小树这样吵架,你们觉得它们对吗?好朋友之间应该怎样相处呀?

  四、两棵树的离别。

  1、小朋友,发生了什么事情呀?(大树和小树被分开了)

  2、为什么大树的叶子会枯黄呢?(想念小树)

  3、咦!这片绿叶会是谁的呢?

  五、两棵树的重逢。

  1、哇,大树和小树见面了吗?

  2、小朋友,现在大树和小树它们的心情怎么样呀?为什么开心、快乐呢?

  六、“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如果音乐停止了,再点击小喇叭播放音乐,直至活动结束)

  1、小结:是的,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要相亲相爱,珍惜好朋友之间的宝贵友谊。现在,黄老师想对我的`好朋友王佳慧说一句甜蜜的话:“佳慧,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看!听了甜蜜的话,小鸟开心地飞来了!

  2、你们想对好朋友说一句什么甜蜜的话呢?

  3、现在让我们大声地喊出甜蜜的话:“我们永远都是好朋友”,让更多的小鸟、蝴蝶、花儿都来和大树、小树做好朋友,好吗?

  4、大树和小树好开心啊,这对好朋友的故事就在这本绘本书里,书的名字叫《两棵树》,现在我们和好朋友一起去看一看吧!(执教者:黄文洁)

中班阅读故事教案4

  活动目标:

  1、认真观察图片,理解故事的内容;

  2、大胆想象并讲述故事内容;

  3、乐意参与集体游戏。

  活动准备:

  1、幼儿在活动前对包粽子的材料及方法有所了解。

  2、《粽子里的故事》ppt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小动物们的动作、表情,大胆猜测故事内容。

  难点: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主题。

  1、谜语:三角四楞长,珍珠里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

  提问:猜猜是什么食物?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什么节日我们要吃粽子?(端午节)你喜欢吃什么味道的粽子?

  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故事中的粽子里面包的和你们吃过的都不一样,那它包着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图书、听故事吧,答案就在故事里。

  3、教师出示ppt1,引导幼儿认识故事题目《粽子里的故事》。

  二、出示图片,幼儿观察图片内容,大胆讲述故事情节。

  1、出示ppt2,师:老奶奶的肚子里装满了故事,她的故事可多啦!大家都喜欢听她的故事。

  提问:有哪些小动物来听老奶奶讲故事啦?(小松鼠、小狐狸、小兔子、小猴子、小鸟)

  这么好听的故事,大家听的怎么样?(认真、专心致志)

  2、出示ppt3,提问:

  ⑴老奶奶生了一场大病以后,不能大声讲话了,大家再也听不到好听的故事了。老奶奶很着急,那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鼓励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⑵师:小朋友们帮老奶奶想了这么多的办法,我们来看看老奶奶她是怎么做的呢。

  3、出示ppt4,提问:

  ⑴有哪些东西?(粽子叶、糯米)

  ⑵老奶奶在干什么?(包粽子)她的表情是怎样的?

  ⑶教师小结:原来,老奶奶她有一个心愿,就是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出好多的故事。

  4、出示ppt5、

  5、老奶奶把粽子做好了,谁会来吃呢?

  6、提问:

  ⑴ppt5:谁来了?(小松鼠)吱吱吱,吱吱吱,来了一只小松鼠。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6: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没有)

  ⑶师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肚子里马上有了故事,可小松鼠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吱吱吱···"就是讲不出故事。接下来还会有谁来呢?

  7、出示ppt7、8,提问:

  ⑴ppt7:谁又来了?(小狐狸)哩哩哩,哩哩哩,来了一只小狐狸。吃吧吃吧,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8: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不能)

  ⑶教师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可小狐狸也不会说话,一个劲地叫:"哩哩哩···"就是讲不出故事。

  8、结合小松鼠、小狐狸吃粽子的情景,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其他小动物来吃粽子的情景。

  ⑴除了小松鼠和小狐狸外,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吃过粽子了?(小鸟、小兔、小猴)

  ⑵引导幼儿分别想象并讲述小鸟、小兔、小猴来吃粽子的.情景。

  ①师:你们能不能学着老师讲小松鼠和小狐狸来吃粽子的话说说其他小动物呢?

  ②它们都讲出故事了吗?

  ③这么多小动物吃了粽子,肚子里也有了故事,那为什么讲不出故事呢?7、出示ppt9,提问:

  ⑴它们讲不出故事觉得怎么样?(很难过、着急)引导幼儿观察小兔和小狐狸的表情以及小动物们周围的各种符号,大胆猜测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

  ⑵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你有什么办法吗?

  ⑷我们一起来看看小动物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8、出示ppt10、11,提问:

  ⑴ppt10:这个时候,谁来了?(小姑娘)小姑娘在干什么?(采蘑菇)

  ⑵师:原来,小动物们是想请小姑娘来帮助它们,为什么小动物们会请小姑娘来帮忙呢?(因为小姑娘会说话)⑶小姑娘会答应帮它们吗?

  ⑷ppt11:小姑娘答应它们了吗?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呢?

  ⑸教师小结:小动物们高兴得一起冲过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所以,小姑娘扔下竹篮拼命逃。

  9、出示ppt12、13、14,提问:

  ⑴ppt12:小姑娘吓跑了,那该怎么办呢?

  ⑵ppt13:小动物们用了什么办法把小姑娘找回来?⑶ppt14:小姑娘回来了吗?她是怎样回来的?

  10、出示ppt15、16、17、18:提问:

  ⑴ppt15:师:小姑娘采呀采,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老奶奶站在门口等着小姑娘,她看到小姑娘,会怎么说?(美丽的小姑娘,快来吃粽子,吃了粽子讲故事)

  ⑵ppt16:师:香喷喷的粽子真好吃,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把故事全吃到肚子里去啦!

  反思:

  选择这个故事,是因为今天正好是端午节上来的第一天,孩子们对粽子的热情尤存,它本是大班的一个故事教学内容,我把它改编过了,故事也重新改过了。我把目标定位在情感表达和语言表达方面。在设计环节时,第一部分是一个引子,其中有一个提问:吃了粽子肚子感觉饱饱的,(孩子们很自然地说出饱饱的),为下面吃故事粽子,肚子里有了许多故事,埋下了一个伏笔。第二部分故事欣赏环节中,我第一次的设计是让孩子第一遍就完整的欣赏故事,试教下来,能力强的孩子把整个故事的大致意思全部都复述了出来,使问题的设置无法正常推进。于是,我想到把故事分成两段,第一段结束后,让孩子们自己帮小动物想办法,进行发散性思维,激活幼儿在教学现场的思维(第二次试教时效果很好)。这里我也有另外一个用意,语言活动中,由于孩子往往是坐的时间比较长,容易产生思维疲劳,在这里顿一下,让孩子们自由想象,能重新调动起孩子继续学习的积极性,思维也能活跃起来。(拆粽子这个环节,也有相同的作用)

  最后,我把故事包在粽子里,强烈地构起孩子想看,想说的愿望。其中,解粽子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学习如何解开,在遇到相同的故事时,孩子自然地说:‘我们的故事是一样的’,于是,我顺利地引到合作讲故事。在故事的提供上,我准备了适合不同层次幼儿需要的故事,有两副画面的,三副画面的,最多是四副画面的。本来我在粽子上没写名字,后来考虑到,如果不写名字,能力相对比较差的孩子,如果拿到四副画面的故事创编,那对他的难度就会比较大,孩子就会失去创编的兴趣。

  在最后一个环节,分享故事中,我的引导还不够,集体教学活动,既要有目标的意识,有对教学活动期望效果的追求,更要关注过程的价值,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长有意义的经验;既要有精心的预设,使教学活动在研究孩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更要给幼儿以生成的空间,并有效地回应幼儿大量不确定的生成问题。在回应孩子方面,我觉得自己做的还是非常不够的。

  整个活动,孩子们都处于一种比较活跃的状态,随着环节一步步地推进,孩子自然产生了强烈的想“说”的愿望,自然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中班阅读故事教案5

  目标:

  1、萌发参与文学阅读活动的兴趣。

  2、知道朋友间要相互帮助,特别在朋友需要的时候。

  准备:

  1、《幼儿画册》。

  2、《朋友船》的配套录音磁带。

  过程:

  1、指导幼儿自己看《幼儿画册》。

  提问:看了这些图画,请你猜一猜发生了什么事情?

  2、欣赏故事。

  (1)让幼儿一起讨论故事情节。

  提问: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它们是怎样做的?

  (2)教师播放关于《朋友船》的磁带,或者自己朗读故事。

  讨论:为什么这条船的名字叫“朋友船”?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离开这条船?小朋友之间应该怎样做?

  3、讨论:如果你的朋友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做?帮助了别人后,你的感觉怎么样?别人感觉怎么样?(迁移经验)

  4、再次看书讲故事。

  延伸:

  1、幼儿看图书,边听录音边讲故事。

  2、在表演游戏中分角色表演这个故事。

  附:故事

  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他们都是好朋友。他们非常想去看大海,于是就分工合作,一起造船。船终于造好了,大家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朋友船”。小狮子和小熊首先上了船,小马和小猪接着上了船,小狗和小兔也上了船,最后,小猴和小鸟上了船。“朋友船”起航了,顺着小河驶进了大海。忽然,大风暴来了,海浪越来越大。不好了!“朋友船”被礁石撞破,开始进水了!一只海豚向小狗喊:小狗!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小狗说:“不!我不能离开我的朋友。”一条大章鱼向小猴喊道:“小猴!赶快离开这条破船吧!”小猴说:“不,我不会离开我的朋友。”最后,小动物们齐心协力,堵住了船上的缺口,把船驶向了岸边。从此以后,森林里就多了一条船,船上还画着小动物们航海的故事呢。

中班阅读故事教案6

  目标:

  1、观察画面,捕捉细节,大胆推测和表达故事内容。

  2、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懂得家中的事情要共同承担。

  3、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4、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准备:

  1、PPT(演示文稿),部分绘本图片,黑板,小铃。

  2、人手一本《朱家故事》绘本,用长尾夹夹住绘本的后半部分。

  过程:

  一、阅读封面,产生探究朱家故事的兴趣1、回顾拍全家福的经验。

  师:你们拍过全家福吗?和家人~起合影时你的心情怎么样,表情是怎样的?

  2、认识朱家成员,发现朱家全家福的与众不同。

  师:这是一张朱家的全家福,照片上分别是朱先生、朱太太和两个孩子。你觉得这张全家福怎么样?(出示PPT画面,引导幼儿观察人物表情、动作的不同寻常。)师(小结):是啊,朱家所有的重量都压在朱太太一个人身上,朱太太看上去心情一点也不好。让我们一起看看这本《朱家故事》,找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吧。

  二、自主阅读,理解朱太太不快乐的原因1、幼儿自主阅读绘本的`前半部分,寻找朱太太心情不好的原因。

  (教师引导幼儿看看朱家父子在做什么,朱太太又在做什么。)2、幼儿分类梳理朱家父子和朱太太在家所做的事情。

  师:朱太太为什么心情不好?这一家人都在做什么呢?你从第几页上发现的?(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述将各人所做家务的图片分类贴到黑板上。)师(小结):原来全家人的事情都由朱太太一个人做,朱家父子从不分担,难怪朱太太闷闷不乐。

  三、分段阅读,感受朱太太离开家后朱家的变化1、倾听故事,理解朱太太离开的原因。

  师:直到有一天,朱先生和孩子像平时一样打开家门,可是没有人迎接他们,家里静悄悄的。壁炉上留着一封信,写着“你们是猪”……师:朱太太为什么说朱家父子是猪?

  师(小结):原来朱太太觉得朱家父子三人太懒惰了,简直跟猪一样,所以生气地离开了家。

  2、自主阅读,感受没有朱太太的朱家生活。

  师:朱太太离开家后有人做家务吗?朱家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呢?请打开“小锁”(长尾夹)阅读绘本后半部分,找找朱太太离开后朱家的变化吧。

  (幼儿自由阅读图书第15页之后的内容,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发现朱家的变化。)3、交流分享,感受朱家的变化。

  师:朱家发生了什么变化?人物有变化吗?环境呢?为什么画家要把这些全都画成猪的样子?

  师(小结):朱太太离开家后,朱家的生活全乱套了,家里又脏又乱,就跟“猪”的家一样。

  4、大胆表达,初步体会“共同承担”的意义。

  师:这时他们最希望谁回来?为了留住朱太太,父子三人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表达调整之前摆的各人所做家务的图片,感受朱家在家务分工上的变化,初步体会“共同承担”的意义。)四、完整欣赏故事,懂得共同承担的道理1、完整欣赏故事。

  (幼儿边看PPT边听教师讲述故事。)师:父子三人共同承担了家务,他们的表情怎么样?朱太太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呢?

  师(小结):瞧,全家人一起动手、共同承担,这样家庭才能幸福快乐!你喜欢现在的朱家吗?

  2、联系生活实际,表达“我也会分担”。

  师:你们家里的家务都是谁做的呢?你会帮爸爸妈妈分担哪些事情呢?

  师(小结):你们也会做家长的小帮手,真棒!全家人一起分担家务,相信你们的家也是幸福快乐的。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中班阅读故事教案7

  教案目标:

  1、通过阅读画面,理解内容,并大胆地讲述袋鼠的大口袋。

  2、通过开展给动物匹配汉字的,初步认读汉字:妈妈和娃娃,喜欢阅读图书,引起幼儿对阅读汉字的兴趣。

  3、体会父母劳动的辛苦,知道体贴父母并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案准备:

  1、配套课件,音乐《小袋鼠》

  2、袋鼠头饰和有口袋的围裙一个。

  教案过程:

  一、教师打扮成袋鼠妈妈,情景导入。

  师:小朋友看看我是谁?(袋鼠妈妈)

  谁愿意做我的袋鼠娃娃呢?我有这么多的袋鼠娃娃真开心,我们一起唱歌吧!

  (音乐起,师生边唱歌边表演《小袋鼠》)

  师:袋鼠娃娃,你知道妈妈身上有一个什么吗?(大口袋)

  袋鼠妈妈的大口袋里可以装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本书,名字叫《大口袋》。

  二、看课件阅读并理解。

  1、幼儿自由阅读画面。

  师:这本书总共有几页?看看这本书里有什么?猜猜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看到的画面依次讲述)

  2、看动画课件理解。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怎么回事!(完整欣赏动画课件一遍)

  提问:A、袋鼠妈妈的大口袋里装了什么?袋鼠妈妈买了哪些东西?

  B、袋鼠妈妈的口袋装不下了,怎么办呢?

  C、袋鼠娃娃看到袋鼠妈妈拿不下东西了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说的呢?(引导幼儿笑嘻嘻地对妈妈说:别急,我们也有大口袋。)

  他们是怎么回家的?一个跟着一个像什么?

  3、教师带领幼儿重点学习认读汉字:妈妈、娃娃。

  师:在看动画的时候你还发现了什么?老师害怕小朋友把袋鼠妈妈和袋鼠娃娃搞错了,就给它们做了个标记,你有没有发现啊?哪个是娃娃,哪个是妈妈呢?(通过课件中的文字和图片匹配认读“妈妈”、“娃娃”。

  师:“妈妈”和“娃娃”这几个字中什么地方是一样的?

  它们都有一个“女”字旁。

  (继续看课件中的图文匹配)

  师:小朋友看这是谁?谁是妈妈?谁是娃娃?(分别有猫妈妈,猫娃娃、鸡妈妈,

中班阅读故事教案8

  目标:

  1、能仔细观察图画信息,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合理的想象、推断。

  2、理解读本内容,喜欢阅读这本书,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

  3、初步理解词“野生动物园”“草丛”“花花绿绿”拓展相关的知识经验。

  教学准备:

  大书《野生动物园里怪事多》(遮住文字部分)

  教学过程:

  1、引入:

  小朋友,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关于动物园的故事书,看看书里的小朋友在动物园里玩得怎样?

  2、逐页观察讲述:

  封面:故事的名称叫做什么?封面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上车要去哪啊?野生动物园和我们一般的动物园一样吗?在这个野生动物园里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P1:车开到什么地方啦?车上的人在做什么?他们看到动物了吗?(读文字)

  P2:我们赶紧跟着他们的车进去看看吧!咦!这是什么?你怎么知道是孔雀?除了可能是孔雀还会是什么呢?你们觉得这看起来像什么?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认为的呢?(读文字)这些草长得怎么样?(认识词:草丛)

  P3:这是什么?(读文字)刚才车上的人把孔雀身上的什么部位看成是扇子啦?孔雀的尾巴长什么样子?(引导幼儿从孔雀尾巴的形状、图案、颜色、排序上观察)

  P4:车开到了什么地方?河的中间有什么?河面上一圈一圈的是什么?河面上为什么会有波纹?(读文字)这真的是一块石头吗?

  P5:这是什么?鳄鱼长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观察鳄鱼的嘴、爪子)你们知道鳄鱼是怎样捕食猎物的吗?车上的人看见这么凶猛又狡猾的鳄鱼心里觉得怎样?(观察车上人的表情)(读文字)

  P6:车上的人又看见了什么?他们的表情怎样?(观察动作和神态)如果他们只是看到树会显得这么惊奇吗?会不会是树上藏着什么有趣的东西呢?(观察树枝)(读文字)

  P7:原来树上藏着谁啊?(读文字)(模仿小猴的律动)

  P8:车上的人们又看到了什么?除了像蛇还像什么?车上的小朋友也是这么想的吗?(读文字)

  P9:这是什么?这条蛇长什么样子?(从颜色图案上观察,理解词:花花绿绿)(引导幼儿观察对比P8和P9的蛇的状态,知道蛇在遇到危险时会把脖子竖起来,吐出舌头,向靠近它的敌人发起攻击)是谁把蛇给吵醒啦?车上的小朋友看到蛇醒过来啦心里想什么?(观察车上人的表情)(读文字)

  P10车上的小朋友在野生动物园里还会看见哪些动物呢?他们是怎样进去野生动物园里参观的?为什么要坐车?(引出:野生动物园的定义,教育幼儿进入野生动物园参观要注意安全。)(读文字)

  3、结束部分:我们今天看的故事名称叫做什么?(指读封面上的名称)请小朋友们回家以后把我们今天野生动物园里发生的这么多奇怪又有趣的.事情告诉给爸爸妈妈,好吗?

  评析:

  张娜莲:

  1、教师比较费劲,自始至终拘泥于一种形式,孩子注意力难以集中。

  2、没有完整地体现一个故事情节、脉络,有类似于常识课。建议教师讲述每页的故事情景,完整地呈现故事语言。

  3、形式要多样,要有详有略,建议先在第二页上下功夫,后续页用过渡方式引导,重点引导幼儿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吴海虹:

  1、“分享阅读”是一种阅读教学,要先理解阅读教学的目的和意义:让孩子自主阅读,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

  2、 “分享阅读”教学过程中,读本核心价值的分析和理解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步骤,就《野生动物园里怪事多》这一读本而言,其核心的价值在于:“野生动物园”、“怪事”,围绕这些核心分析,教师要让幼儿明白野生动物园与一般的动物园的不同以及“怪事”之“怪”。

  3、阅读教学在形式上可以多样化,比如通过一些传统的游戏、对话、歌谣等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而且在阅读时间、阅读量上要遵循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和特点。

中班阅读故事教案9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中阿米犯过失后的心里状态,以及妈妈对孩子的宽容和爱心,体验母子间的情深。

  2、观看手偶故事表演,以及参与讨论活动,了解母子间语言交流,讲述故事中阿米和妈妈的对话。

  3、能大胆地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小男孩手偶、妈妈手偶、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1、欣赏手偶表演。

  (1)教师:小朋友,在家里?你打碎过碗吗?后来,你是怎么做的?

  (2)教师分别出示小男孩和妈妈手偶:有个小男孩叫阿米,他也打碎了一只碗,他是怎么做的?

  (3)教师操作小男孩和妈妈的手偶,表演故事《阿米爱妈妈》。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知故事内容。

  (1)为什么阿米要早早地起床,他要做什么?

  (2)后来发生了什么事?阿米对妈妈说了什么?妈妈对阿米说了什么?

  (3)阿米打碎妈妈最喜欢的印花碗,后来阿米事怎样做的?妈妈喜欢阿米的做法吗?

  3、引导幼儿看图阅读《幼儿用书》。

  (1)带领幼儿看画面,教师讲述故事。

  (2)鼓励幼儿讲述妈妈重复的语言:我永远爱你。启发幼儿给故事取名字。

  4、引导幼儿讨论。

  (1)教师:阿米爱自己的妈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2)阿米把妈妈最喜欢的印花碗打碎,他是故意的吗?阿米是怎样弥补自己过失的?

  (3)妈妈爱阿米吗?当阿米做错事情,妈妈还会爱他吗?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5、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展谈话活动。

  (1)教师:你爱自己的妈妈吗?那你是怎么做、怎么表达的?

  (2)教师:你的妈妈爱你吗?你的妈妈是怎么做、怎么表达的?

  (3)教师:小朋友在家里、在幼儿园里,如果做错了时,应该怎么办?

中班阅读故事教案10

  设计意图:

  《寄来寄去的蚂蚁》讲述的是一只蚂蚁被布熊误寄给土拨鼠后,土拨鼠想用汽车、轮船和飞机送蚂蚁回家但都被蚂蚁否定,最终土拨鼠用寄信的方式送小蚂蚁回家的故事。故事虽然情节简单,但颇具童趣和想象力。我设计的活动分为两课时,该方案为第一课时。故事中最关键的线索是"信",但小班幼儿对于寄信、收信和信的格式都缺乏生活经验。为了帮助幼儿理解,在设计活动时,我尝试用了以下两个策略:一是引导幼儿观察图文并茂的信,知道信的内容,引出故事。二是设计了"读信"游戏,把"读信"作为学习完整语句的载体,吸引幼儿快乐参与阅读和表达,让幼儿在读一读、想一想、玩一玩的过程中理解前半部分故事内容,从而达到活动目标。

  小班幼儿有意注意水平低下,不能长时间地安静阅读,他们喜欢色彩鲜艳、形象逼真、有重复情节和语言的内容,考虑到这些特点,我将故事后半部分关于交通工具的内容放到第二课时。第二课时的组织以观察故事画面为主,通过有趣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与表达,激发幼儿交流对交通工具的已有认识的兴趣,同时针对不同交通工具设计简单的游戏,从而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并体验故事的'情趣。

  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并大胆表述,理解故事前半部分内容。

  2、在情境表演中用完整的语句学说"请×××送蚂蚁回家"。

  3、用动作表现部分故事情节,体验其中的快乐,萌发自主阅读后半部分故事的兴趣。

  准备:

  1、教师用:大书,一封布熊写的信,PPT(演示文稿),小蚂蚁指偶,黑板和粉笔。

  2、幼儿用:人手一本小书和一封信。

  过程:

  一、以布熊的信引出活动,引导幼儿理解信的内容

  (一)认识寄信人和收信人

  师:(出示一封布熊写的信)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师:对,这是一封信。它会是谁写的信?又是给谁的呢?

  师:对,是布熊写的。是布熊写给谁的呢?

  师:哦,你们还不认识它。看,他有大大的门牙,名字叫土拨鼠。

  (二)理解信的主要内容

  师:这是布熊写给土拨鼠的信,我们一起打开信看看信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信中的画面并简单描述。)

  师:苹果树上有什么?

  师:怎么样的苹果?

  师:哇,苹果树上长满了又红又大的苹果。信上还有什么?哦,还有土拨鼠在吃苹果。

  师:你能猜猜布熊想对土拨鼠说什么事情吗?(引导幼儿想象并表达。)

  (三)听教师读信

  师:信上到底说了什么事情呢?请听我读一读。(教师读信:亲爱的土拨鼠,我家的苹果成熟了,请您一起来吃又红又大的苹果。您的朋友小熊。)

  二、集体观看PPT

  (一)观看PPT

  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师:布熊在写这封信的时候,爬来了一只小蚂蚁。请你找一找,小蚂蚁在哪里?

  幼:找到了,在苹果树下面。

  师:小蚂蚁真小。像什么?

  师:小蚂蚁太小了,只有芝麻那么大。布熊没有看见它就直接把信寄出去了。它把信放到哪里去了?

  师:对,是邮筒。你在哪里看见过邮筒?邮筒是怎么样的?

  师:你看得真仔细,邮筒是绿色的、圆圆的。信寄给了谁?(土拨鼠。)

  师:我们仔细看看土拨鼠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描述土拨鼠的样子。)

  师:土拨鼠长着灰色的毛,是钻洞高手。它在和谁说话?(教师点击PPT,画面跳出放大镜,把小蚂蚁放大。)

  师:小蚂蚁在干什么?你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描述小蚂蚁的动态和细节。)

  师:对,小蚂蚁哭了,它一边跺脚一边擦眼泪说:"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师:小蚂蚁为什么会离开家的呢?

  2、教师利用大书讲述故事至"小蚂蚁说'回家的路远着呢'"。

  (二)猜测活动

  师:小蚂蚁一定要回家。那土拨鼠准备怎么送小蚂蚁回家呢?(当幼儿说出自己的猜测时,教师便用简笔画表现幼儿的猜测,并请所有幼儿用动作及语言进行表达。如当一幼儿说"坐汽车送小蚂蚁回家"时,教师便用简笔画画一辆汽车和一只小蚂蚁,请幼儿学说"请汽车送小蚂蚁回家"并学做开汽车的动作。以此类推。)

  三、游戏:读信

  (一)自由阅读信上的图画并与同伴交流

  师:土拨鼠也想了很多办法,它把办法都写在信里,寄给小朋友了。信就在你们椅子后面的书袋里,你们打开信来看一看吧。(教师请幼儿打开信纸阅读信上的图画,并离开座位相互交流。)

  (二)用一句完整的话表述信的内容,并用动作表现

  师(出示指偶小蚂蚁):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它喜欢怎么回家呢?

  ●教师让"小蚂蚁"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声读信,如:请袋鼠送小蚂蚁回家。

  师:袋鼠怎么送小蚂蚁回家呢?

  (教师引导幼儿表达袋鼠如何送小蚂蚁回家,并和幼儿一起学袋鼠跳送小蚂蚁回家。)

  ●教师让"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声读信,如:请长颈鹿送小蚂蚁回家。

  师:长颈鹿怎么送小蚂蚁回家?

  (教师引导幼儿表达,并和幼儿一起学长颈鹿把小蚂蚁驮回家。)

  ……

  ●教师让"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到一幼儿的信纸上,请该幼儿大声读信,如:请火车送小蚂蚁回家。

  师:火车怎么送小蚂蚁回家呢?

  (教师引导幼儿表达,并让幼儿排列在一起,模拟开火车,送小蚂蚁回家。)

  延伸活动:

  师:小蚂蚁到底是怎么回家的呢?我们快到书里去找一找吧。

  (把图书投放到区角,让幼儿自由翻阅故事后半部分。)

  附:寄来寄去的蚂蚁

  布熊一边吃蜂蜜,一边写信,引来一只小蚂蚁。小蚂蚁站在信纸上,就像一个逗号。布熊没有发现,把信装进信封就寄出去了。

  这信是寄给土拨鼠的。土拨鼠不认识字,不知道信上写的是什么,却发现了小蚂蚁。"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小蚂蚁跺着脚、抹着眼泪说。

  "这布熊是怎么了?给我寄来这么个小哭虫。"土拨鼠对小蚂蚁没办法,只好轻声轻气地说:"别哭,别哭。我送你回家。"

  小蚂蚁说:"回家的路远着呢!"

  "那我带你去乘汽车,好吗?"土拨鼠说。

  "不行!我可不愿意乘汽车,会晕车的。"小蚂蚁一个劲地摇头。

  "那就坐船吧。"土拨鼠说。

  "不行!不行!我怕水。"小蚂蚁一个劲地摆触须。

  "那就坐飞机?"土拨鼠决定破费一些。

  "不行!不行!更不行!"小蚂蚁又要哭了。

  "那,我还是把你寄回去吧。"土拨鼠说。

  "好吧,怎么来还怎么去。"小蚂蚁笑了。

  活动反思:

  《寄来寄去的蚂蚁》这一语言活动,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了小熊一边吃蜂蜜一边写信,引来了蚂蚁,粗心的把小蚂蚁当成了逗号寄了出去,好心的土拨鼠寻找各种办法送小蚂蚁回家的故事。故事中的小蚂蚁对各种交通工具都不喜欢,最后只好还是寄回去。所以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说一说,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学说主要句式:“我请XX将小蚂蚁送回家。”通过幼儿联想和阅读图书相结合,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中班阅读故事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阅读故事教案10篇03-25

中班语言阅读教案02-28

故事教案中班03-16

中班分享阅读寻宝教案03-09

中班区域阅读活动教案03-24

中班绘本阅读教案06-12

幼儿中班故事教案02-24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03-07

《夏天的故事》中班教案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