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教案优秀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爬天都峰》教案优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爬天都峰》教案优秀1
教学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4.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爬天都峰的过程以及爬上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
2.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搜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介绍、展示有关天都峰资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天都峰的高与险,为后面理解课文作好铺垫。】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3.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4.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5.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6.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7.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边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
四、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
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
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
2、 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五、作业超市
1、 抄写生字词。
2、 感情朗读课文。
3、 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在理解、讨论的基础上懂得: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生朗读课文。
2.师引导: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3.(出示天都峰画面)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议读,领悟课文
1.默读课文,圈点思考。
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2.指名交流,指导朗读。
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3.自由读文。
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
4.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
师筛选出问题:作者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他们是怎样爬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呢?
5.读读议议,释疑。
(1)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
A、讨论句意: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B、指导朗读:讨论句意后,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做朗读练习。
C、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鼓励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2)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
A、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学生读书圈划。
B、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
C、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以及上山后的喜悦,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
D、指导朗读。
(3)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
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在讨论中应让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
三、分角色朗读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教师范读这段对话。范读时可辅以动作、姿势,增强感染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练习过程中,可以同桌两人为一组,模仿老师的动作边表演边朗读,加深理解,体会思想感情。
【在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分角色朗读课文,更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收获。
【在朗读中理解互相汲取力量的真正含义,并在谈生活感受中加深理解。】
五、提示综合性学习
最近你们把自己的课余生活记下来了吗?记了哪一些,和同学交流交流,要把这项活动坚持下去,还要注意及时地整理自己记录的材料。
六、作业超市
1、 抄写课文第2自然段。
2、 继续完成综合性学习。
《爬天都峰》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学习生字,并巩固。 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
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三、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四、 品读感悟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3、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 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b. 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 学生读书圈划。 b.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 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 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5、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a. 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b. 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c. 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五 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爬天都峰》教案优秀3
学习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第一课时
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b。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学生读书圈划。
b。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a。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b。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c。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课外延伸,培养能力
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爬天都峰》教案优秀4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相互鼓舞、坚定信心,战胜困难。
3、抄写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黄山的文字、图片资料。
2、想办法学会课后生字,会读,会组词会记。
3、会读课文,会思考课文后问题。
【教学过程】
步骤过程教学预设设计意图一、介绍黄山 请说说你了解的黄山美景。 创设平台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课外所得。二、检查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
2、考一考字形:
鱼+即 口+可 爪+巴 尸+古
大+田 口+自
3、猜一猜:
大手抓住双木树杈(攀)
一点一回头,一日一日一页树(颤)
4、比较组词
陡──徒 莲──链 峰──锋 辫──瓣
钓──钩 耍──要 装──妆 冒──昌
拢──扰
6、注意区别多音字:似
形式多样对字词进行检测。三、检查初读 初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1、课文大意: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板书:爬天都峰
2、课文叙述顺序:
爬天都峰前──爬天都峰──爬天都峰之后
了解大意
理清顺序
四、理解最后一句话 “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说说:“你们”指的是谁?一“老”一“小”各指谁?“汲取”什么意思?从别人身上,从谁的身上?学着爸爸笑着说说这句话。
引发思考:
1、天都峰是怎么样的?他们一老一小为什么要爬上去?
2、他们一老一小怎么样从对方的身上汲取力量的?
先领悟结果,再回头再探原因。五、学习第一段至最后一段 1、探究为什么爬?
⑴ 假日游览黄山。
⑵ 无限风光在险峰,为了能看到大自然更奇妙的美景,领略无限风光。
2、探究天都峰的“高”“陡”。
⑴ 高: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⑵ 陡:笔陡的石级,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
读一读想一想天都峰的“险”。
3、探究“我”与老爷爷的心理。(分角色朗读体会描写的句子)
4、 想像老爷爷怎么样攀登的,用“一会儿……一会儿……”“使劲”“竭尽全力”“像……似的……”说话。
5、想像一老一小怎么样用语言互相鼓励。 读出险峻、峭拔,难以攀登,难以上青天的感觉。
为什么互相询问?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
理解“居然”,爬天都峰对老人和小朋友是难以掌握的事情,但是他们做到了。
六、引导思考 对话朗读。说说爬天都峰对在这一老一小是很难的事。他们为什么能做到呢?讨论后明白:一是他们个人努力奋斗;二是能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读一读他们相互道谢的话) 让学生明白他们能做到的原因和互相道谢的原因。七、总结收获 1、对话描写精彩;从对话中可以看出“我”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过程。
2、描写天都峰险峻写得好。写出了天都峰的高,高得如上青天。陡得直上直下。“挂”字用得妙,形象地把天都峰的陡体现出来了。为下文爬天都峰准备,突出作者表达的思想:在困难面前,善于与人合作,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学习学好对话,让学生明白描写的作用。
【板书设计】
爬天都峰
我 老爷爷
爬?发颤! 下不了决心
“您也来爬?” “你也来爬?”
“我看您……才” “要不是你,我还”
谢谢您 谢谢你
汲取
终于 居然
力量
《爬天都峰》教案优秀5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三年级语文上册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困难,终于爬上了天都峰。在学习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本课转入深究课文内容,以梳理课文条理,在品词析句的基础上解决教学重点。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了解课文1~7自然段的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爬上天都峰的过程。
3、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三、教学重点
理解天都峰高、陡的特点及“我”和老爷爷爬上天都峰的艰难。
四、教学资料准备
1、教学挂图。
2、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激趣。
上课时我们学习了第3课的生字新词,接下去我们来深入理解课文。
1、(师故意将课题误写成“登天都峰”)让学生指正题目中的错误。
2、释疑:课题中为什么用“爬”而不用“登”?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出示挂图。
这里有一幅天都峰的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天都峰给你怎样的感受?那么,课文又是如何来描写天都峰的呢?
(通过辨析“爬天都峰”与“登天都峰”的优劣,引出天都峰“高与陡”的特点;再通过图片展示,使学生对天都峰的险峻峭拔有了更为直观的印象。)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读出“又高又陡,令人望而生畏”的感觉。
(2)说说课文是怎样把天都峰的“高”与“陡”写具体的?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板书:
A、 高:“抬头望”、“这么高”、“云彩上”
“我爬得上去吗?”――――(犹豫、怀疑)有什么好处?
B、陡:“笔陡”、“天上挂下来”、“发颤”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读促思,以读促情。
(4)小结,悟理。
写天都峰的高与陡,正说明爬上天都峰非常不容易,那是需要勇气、力量和决心的。
(对重点词句“有感情地朗读”,能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也是中低段学生学写句子的有效途径。)
2、学习3~5自然段。
那么,面对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想要爬上峰顶的除了我和爸爸,还有谁?那是一位怎样的老爷爷?你怎么知道他也是来爬天都峰的?
(1)课件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你也来爬天都峰?
(2)思考:
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言下之意就是“和我一样”。)
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学生分组讨论。
(3)教师小结:
天都峰那么高,那么陡,我年纪这么小,老爷爷年纪那么大,却都来爬。我们是互相惊叹,互相钦佩。表现了这一老一少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朗读。
读出两个人之间互相羡慕、佩服的语气。
(一个“也”字,在文中并不显眼,但通过点拔,进行挖掘,使学生感觉到这个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3、学习第6~7自然段。
受老爷爷的影响,我开始爬天都峰。那么,我是怎样爬的?
(1)课件出示句子,填空。
我( )向峰顶爬去。
A、“奋力”是什么意思?
B、课文是怎样来描写我“奋力”爬山的?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手脚并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这样爬?
(2)我们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奋力向上爬,结果怎样?
A、“终于”是什么意思?
B、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了怎样的'心情?
(3)拓展,启发想象。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假设你是文中的“我”或老爷爷,在爬山途中,你会怎样去鼓励对方?
爬上峰顶,“我”和老爷爷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又会有哪些感觉?
(4)指导朗读。
(通过创设的语境,让学生自然地融入课文,达到文本合一的境界,并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
(三)课堂小结,领悟道理。
学习如登山,我们只有不怕困难,知难而上,凭着坚强的毅力、非凡的勇气,才能攀上知识的高峰。
(四)布置作业
把课文第2自然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积累好词好句,学以致用,来拓展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
板书设计:
3、爬天都峰
“我” 老爷爷
互相鼓舞 汲取力量
【教学总结】
《爬天都峰》这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大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一件事。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
一、以读感悟,体验“高、陡”
在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这两个特点时,由于教室的多媒体不能使用,无法展示天都峰的图片,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课堂上我就和学生谈了谈这个假期爬黄山的感受,让学生有个印象,这样对学生理解爬天都峰的艰难和不易会更加容易。然后让学生对第二段进行多次形式多样地朗读,在读中让学生体会天都峰的“高”和“陡”。如:“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体会天都峰的高;通过“挂”等词体会天都峰的.陡。
二、研读对话,揣摩心情
引导学生充分地朗读“我”和老爷爷的两次对话,揣摩“我”和老爷爷各自的内心的复杂心情,想像他们的思想起伏和斗争,体会他们是怎样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再抓住“奋力“、“一会儿……一会儿”、“爬呀爬”、“终于”等这些重点词句进行反复朗读体会,让学生联想“我”和老爷爷登山的艰难,他们是怎样互相鼓励和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学生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两个人爬上天都峰之后,为什么会互相道谢,学生就更易理解爸爸说的话了。
三、发挥想像,进行补白
在学习爬天都峰这一部分内容时,课文抓住“我”爬山时的动作词进行了描写,而没有描写老爷爷是怎样攀登的,然后让学生联想老爷爷会怎样爬山,用上“一会儿……一会儿”。有的孩子说:“老爷爷一会儿拄着拐杖,弯着腰向上爬,一会儿手扶铁链向上爬。走走停停,十分艰难。”有的说:“一会儿手扶铁链向上爬,一会儿手放在膝盖上支撑着向上爬。”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体会了人物的内心,从而让学生丰富了语言,思维更加活跃。
四、教学中的不足
本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刚刚开学,学生上课发言不够积极,以后还要多运用一些方法激励孩子多思考,多发言。教师讲解过多,学生主体地位不够突出。在今后教学中,对于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反思。
《爬天都峰》教案优秀6
一、学习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二、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旧引新,扣题导入
1、记得二年级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黄山奇石》,了解了黄山的雄奇秀美,谁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欢的课文来背给大家听?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板书:天都峰
3、这篇课文写谁爬上了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们又是怎样爬上去的呢?板书:爬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听教师范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 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 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 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攀着:(抓着铁链)向上爬。
心颤:心在颤抖,说明心里很害怕。
鲫鱼背:结合看图理解,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2、按“爬山前-爬山时-爬山后”的顺序把文章分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疏通课文大意。
(四)指导写字,掌握笔顺
1、教师范写“辫”字,提示书写时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学生描一遍、临一遍。
2、指导学生观察、书写其余生字。
(五)布置作业
1、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
3、把课文第2段描写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第二课时
(一)紧扣课题,承前启后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讨论后使学生明白: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映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体画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学生练读后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读议,体会“我”受鼓舞爬上峰顶
1、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想想从哪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
2、结果“我”爬上峰顶了吗?自由读课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说的`话,指名朗读。
3、“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呢?自由读课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 出示第4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b. 体会“我”的心理,指导朗读3、4自然段。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读6、7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
a. 学生读书圈划。
b.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奋力”是拼尽全身力气的意思。
从“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艰难。
c. 引读第7段,从“终于”二字上体会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悦。
d. 体会爬山的艰难、上山后的喜悦,指导朗读6、7两段。
(三)启发想象,明白“老爷爷”也是受鼓励爬上峰顶的
1、老爷爷为什么也能爬上峰顶呢?带着这些问题一边读,一边想。
多媒体出示思考题:
a. 老爷爷来到天都峰脚下,心里怎么想
b. 他看见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c. 后来,他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
2、小组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他俩始终相互鼓励,老爷爷也是受到“我”的勇气鼓励爬上峰顶的。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明白道理
1、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五)课外延伸,交流课余生活
1、这几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课余生活记录下来了呢?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2、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爬天都峰》教案优秀7
模式特点
本模式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既强调教师“导”的作用,教学中注重以读为基点,把“读、思、议”紧密结合起来,又有机地把作者的思路融为一体,以求达到教与学双方的“期待视野”的确良融合,是真正把学生当成了学习活动的主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唤醒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实现条件
1、学生对象:小学中高年级学生
2、教材对象:适合用于各种类型的文章
[操作程序]
1、模式简明图示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1)导趣——初读感知
↓ ↓
(2)导读——细读理解
↓ ↓
(3)导思——精读感悟
↓ ↓
(4)导情——赏读内化
↓ ↓
(5)导练——迁移运用
2、操作过程说明
(1)导趣——初读感知
兴趣是乐学的先导和基础,它可以诱发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行为动机。教师在教学伊始,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入手,巧妙地导入 新课,激发学生的思维和阅读探究的兴趣。
“初步感知”是放手让学生自由、充分地阅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在这一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加强指导,除了保证让学生初读的数量外,还要实施检测,以提高初读的效果。一般来说,学生要达到以下几个要求:①读准、记牢生字词;②读通课文,不可读破句,也不可添字、漏字;③大致弄清课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层次。
(2)导读——细读理解
这一环节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理解性读的阶段。它是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感知课文的阅读过程,是精读的前奏。其主要任务是把前一阶段感知的信息加以具体化、明确化。教学时,教师一定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采取有效形式,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尽量读出感情来,让他们在一遍又一遍的读中加深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并诱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启发学生质疑问难,从而把阅读引向深入。
(3)导思——精读感悟
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章的重点词句和段落,把读、思、议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发掘”文章的蕴含。因此,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要善于设问,循序渐进地提出精读的要求,启发学生动脑、动口,反复朗读,仔细思考,读思结合,培养学生在读中思,思中读的良好习惯,使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实践,对课文有所感悟,有所收益。
(4)导情——赏读内化
这一环节实际上是通过纯熟地诵读课文,教师运用丰富的朗读形式(如分角色、个人或集体表演性读、背诵、复述等)来激发学生诵读的情趣,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诱导学生体验课文的思想感情,以产生情感共鸣,达到内化、积累课文语言的目的。
(5)导练——迁移运用
这一环节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将学得的知识进行运用的实践阶段。教师设计的训练要以加深理解课文语言为主,同时还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练习包括字、词、句、段、篇等方面的知识,或侧重于记忆,或侧重于消化,或侧重于运用。教师要结合课文具体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形式多样的富有启发性的练习,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策略]
1、凸现“以读为主”的阅读教学观。阅读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学生“阅”,教学生“读”。离开了“读”,就不是搞不好阅读教学,要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经过不断地“反刍”、“融合”、“互训”、“加深”、“自悟”,最终实现由无知到有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理解肤浅到理解深刻,实现由“感”到“悟”的飞跃。
2、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耐心引导学生,要善于通过鼓励性的语言和体态暗示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缩短与学生在心理上的距离,使双方达到“情感融合”,相互产生一种愉快、热情、真挚、可信的合作欲,促使学生带着一种积极的情绪进行学习,从而优化教与学的情感氛围。
3、注重信息的交流与反馈。该模式打破了传统单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模式,师生之之间、学生彼此之间、师生和教材之间形成多项信息联系,保证了信息的转化和畅通,优化了信息结构,促进教师学生从教与学的活动中及时获取信息,调整、充实学生的认知结构,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附:模式教学设计实例
爬天都峰
〔学生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三年级学生提出了“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知识的积累,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但要想有感情地朗读,尤其是人物对话学生要想读不出不同的语气和心情,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经过分析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才能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材分析〕
第五册教材是中年级的开始。课文是根据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精神选编的。教材安排了“多读多想,读通课文”、“重视语言的积累”、“理解重点词句”三个重点训练内容。《爬天都峰》是课本第二组教学内容,重点训练“多读多想”。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讲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选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懂得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二是运用多读多想、边读边想的方法,读懂课文内容。通过人物对话反映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是本文表达上的一个特点。从对话中,可以看出“我”由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鼓舞,坚定决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让学生养成多读多想、边读边想的读书习惯。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3、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战胜困难。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教学媒体:多媒体、风光片、幻灯片。
〔教学预测〕
教学后,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能够懂得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战胜困难。教学中学生读人物对话时,有可能把握不准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教学时结合人物对话,引导学生认真体会认为人物的心理活动,把握好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一、情境激趣
1、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预习,让你们用不同的途径搜集有关黄山的'资料,你们拿出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2、放课件:天都峰的介绍及人们爬天都峰的导游片。
3、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讲的就是天都峰上的故事。
4、出示自读要求:
二、引导阅读
1、课文读完了,谁能说说文章中哪些内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
2、再看看文章中的哪些地方你读不懂?
三、指导分析理解
1、怎样才能对同学们喜欢的天都峰这段有更深刻的认识呢?我教给大家一个新方法,就是一边读一边想,把你的感受再用画表现出来。
2、同学们,你认为谁画的好?为什么?
3、天都峰这么高,这么陡,你们能不能试着把它读出来呢?
4、指名读,读后引导学生评价。
5、提问:这段里有个“似乎”一词,似乎是什么意思?比较有没有“似乎”有什么不同?
6、再读课文。现在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段,可以站起来读,也可以做动作读。
四、指导感情朗读
1、请几人一组先分好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一边读一边想。
2、请同学们看清楚有谁在对话?他们说话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指名两组分角色进行朗读。
4、引导学生想象。问:“我”和老爷爷爬天都峰时能有什么不同?
5、讨论:
(1)“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相互汲取力量的?
(2)你从爸爸的话中读懂了什么道理?
6、评点:在人与人相处中,要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不管多大的困难也能克服。
五、制导联系实际
1、谁说一说自己生活中,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战胜困难的事例。
2、今天我们每位同学搜集了不少有关黄山的资料,课后我们合作出一期壁报怎么样?
一、初读感知
1、学生纷纷展示搜集来的各种资料进性汇报。有几人到屏台上展示。
2、观赏、体会。
3、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读通课文。
二、细读理解
1、几名学生汇报自己喜欢的内容并说明原因。
2、质疑。
三、精读感悟
1、开始一边读一边想,然后画天都峰。画后几人到屏台上展示、交流自己画这幅画的意图。
2、相互评议。
3、练习读。
4、两个人被指明读后,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5、小组合作学习,讨论问题,然后进行汇报。
6、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四、赏读内化。
1、前后桌几人一组分角色,开始进行分角色朗读练习。
2、同学们相互讨论问题,然后进行交流,探讨每句话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表达怎样的心情。
3、两组分角色朗读,其余组听后评价。
4、学生想象老爷爷爬天都峰时的样子,与小朋友山的样进行比较。
5、学生分组讨论,接着每组派代表汇报。
五、迁移运用
1、学生自由发言,说实例,谈体会。
2、好,同意。课后出壁报。
六、总结
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会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面对挫折时,会从他人身上汲取量鼓足勇气,战胜困难的。同学们,你们有勇气和信心吗?
《爬天都峰》教案优秀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正确读写观潮、据说、笼罩、薄雾、闷雷、水天相接、沸腾、犹如、浩浩荡荡、山崩地裂、霎时、余波、风号浪吼、恢复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按照观潮顺序记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能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文中出现的四个字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3、4自然段。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感受钱塘江大潮来时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光秀丽,你一定去过许多旅游胜地、大山名川,今天,老师将带大家一起去欣赏一下自古以来被誉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
板书:
观潮
(齐读课题)
二、预习入手,了解学情
1、昨天回家都预习了吗?读课文了吗?老师把检查的权力交给大家:
⑴ 同桌互读互查:
同桌互相读课文,每人读一段,合作将这篇文章读完,看是否读正确、流利了;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好,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扬他,如果你的同桌在朗读时遇到了困难,也请你帮帮他,好吗?
(反馈情况:获得表扬的同学请举手。)
⑵ 检查生字读音情况:
课文读过了,生字词语一定难不倒大家。
课件依次出示词语:
据说 笼罩 薄雾 犹如 霎时 余波 恢复 涨高
闷雷滚动 人声鼎沸 踮着脚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风号浪吼
(开火车读,齐读。)
⑶ 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吗?
《爬天都峰》教案优秀9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语句中的正确读音;理解“犹豫、奋力、终于、居然、汲取”等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会用“终于”写一段话。
3、让学生懂得只要有勇气、奋发努力,旧能不怕困难;知道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种可贵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难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爬天都峰的过程以及爬上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
2、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课前准备:
1、自制词语卡片
2、搜集有关天都峰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欣赏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感知文本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如:自由朗读、圈点生字,同桌互听互读等。要求把字音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小组内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3、交流收获和问题
三、细读文本,解决问题
整合问题:爸爸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一老一小如何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主要交流讨论三个问题
第一: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第二: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第三: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出什么?
1、边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
2、师引导: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3、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大郡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画哩!我爬得上去吗?”
“我爬得上去吗?”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
(2)陡:“笔陡”“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石阶边上铁链”,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
什么叫“发颤”?真的害怕吗?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导读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点。
学生练读,评读。
4、“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
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思考: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也”字,这个“也”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互相怀疑吗?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
出示句子: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提问:“我”怎么爬天都峰?画出动作的词语。
交流:
“攀着铁链上”、“手脚并用向上爬”。
用上“奋力’’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向上攀登。
“终于’’是经过“奋力”的结果。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须奋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达到目的。
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 老爷爷为什么说是“你的勇气鼓舞我”?“居然”在这里说明什么?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其实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因为老爷爷有那种勇于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6、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收获。
2、结合5、12大地震中涌现的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学习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3、最后送给同学们两句话: 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爬天都峰》教案优秀10
学习目标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有关黄山天都峰的vcd、图片、文字介绍等。
第一课时
创设情景,揭题导入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
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由学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资料并作介绍。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认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要求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或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把字音读准确。教师可有重点地对学生识字的难点进行指导。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检查识字。
a.出现带有拼音的词语:笔陡、石级、发颤、仰起脸、奋力、攀着、鲫鱼、纪念、小辫子、笑呵呵、鼓舞、居然、汲取力量
b.读准多音字:假日、似乎、白发苍苍、照相、应该
c.去掉拼音读词语。
d.去掉词语读生字。
3、小组为单位,轮流认读生字
4、推选读得好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1、指名小组开火车朗读,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全班评价、教师指导,重点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分组朗读,要求:反复练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教师巡视,相机指导。达到要求后全班齐读。
3、仔细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
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
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
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
3、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二课时
巩固生字
1、朗读课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听写词语,每个词语读两遍。
朗读感悟
1、读读想想。
课件展示天都峰又高又陡的.景观,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边读边想象在云彩上面、笔陡、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等词句所表达的意思。
朗读体会两个语气词(啊、哩)的作用。
2、读读说说。
让学生通过形体演示理解词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读后让学生用动作表示出天都峰的高。
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天都峰的高和陡。
3、读读写写。
读了第二自然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这一段抄下来。
抄写优美的段落。
4、读读问问。
引导学生围绕天都峰的高和陡质疑,如:谁爬天都峰?他们是怎么爬天都峰的?他们爬上去了吗?他们为什么能爬上去?
这时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简要地记录在黑板上。接着教师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5、读读议议。
教师针对学生围绕题目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答问解疑。
a.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经过讨论,让学生体会到:天都峰这么高,又这么陡,你年纪这么小(这么大)怎么也来爬呀,表面上是双方都有怀疑,其实是对双方表示敬慕,说明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后,教师可再让学生讨论这两句对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出来,并指名做朗读练习。
b.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
课文中用奋力一会儿一会儿手脚并用爬呀爬终于等词语,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艰难,又表现了他们不怕困难的勇气。
c.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思考讨论:我和老爷爷为什么互相道谢?在讨论中应让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
角色朗读
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教师范读这段对话。范读时可辅以动作、姿势,增强感染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练习过程中,可以同桌两人为一组,模仿老师的动作边表演边朗读,加深理解,体会思想感情。
拓展活动
1、教师引导:我们沿着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许多游人。有的人望着险峻的天都峰退缩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犹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该如何前进想一想,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绍给大家。
2、愉快的假日结束了,班级开展假日活动汇报活动。你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天都峰的险峻,可以向大家讲讲自己的爬山过程,也可以向大家谈谈自己登上山顶后的感受
交流课余生活
1、前几天我们安排的记录课余生活的活动进展如何?请你把一周学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别忘了写上自己的收获、感受。
2、学生展示交流,师生评议。
【《爬天都峰》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爬天都峰》优秀教案08-26
《爬天都峰》教案02-12
《爬天都峰》教案07-15
爬天都峰教案09-18
《爬天都峰》优秀教案设计08-26
小学《爬天都峰》教案03-09
《爬天都峰》教案(精选15篇)08-29
《爬天都峰》教案15篇02-22
小学语文《爬天都峰》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