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蜜蜂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蜜蜂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蜜蜂教案1
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欣赏活动和参与音乐欣赏的乐趣。
2、借助故事感受音乐的节奏。
3、培养幼儿创编蜜蜂在花园高兴愉快的动作。
4、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的节奏。
5、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活动准备:
单簧管《波尔卡》音乐 花,树的道具 蜜蜂挂饰 大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孩子们!今天我们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上课你们高兴吗?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带幼儿欣赏音乐第一遍让幼儿体会音乐的愉快之情)
2。 鼓励幼儿自由表达对乐曲初步的理解,教师进行启发引导
提问:音乐听完了,你们听就这段音乐后,你有什么感觉?
(愉快,高兴,开心,活泼。兴奋)
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小兔子在跳,自己在跳绳,开心的跑步。快乐的小鸟)
二:基本部分:
1、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在这段音乐里听到了什么?
(以故事的形式把音乐中的内容复述给幼儿听)
讲完故事在提问:
故事里有没有老师说的蜜蜂在跳舞采蜜啊!
2、欣赏音乐第二遍 ,出示图谱把音乐中的.内容表述出来。
(这一遍重点是引导幼儿在听完第一遍音乐的基础上,对音乐再有一个整体的感受,初步进入音乐故事情境并梳理故事发展的前后顺序,为下一步的分段做铺垫。老师会启发幼儿用与音乐故事情境相符的动作进行表现, 但肢体表现在这一环节中不是我设计的教学重点,所以不做太多的提升,重点是让幼儿再次感受轻松快乐的音乐情绪。)
提问:音乐里有没有老师说的蜜蜂在跳舞啊?
那你觉得这首曲子分了几个乐段。
(有的孩子能说出有三段,但多数孩子不会很明白,老师在这儿并不告诉孩子们答案)
3、分段欣赏音乐让幼儿说出音乐中的内容并创编简单的动作
(1)提问:我们再一起听一听音乐的第一段说了些什么?
欣赏音乐第一 段,老师在图谱上演示,小蜜蜂飞过树林。
提问:小朋友们第一段里你觉得发生了什么事?
(感受每棵树x x x x的4个节奏)
(2)欣赏音乐第二段,老师在图谱上演示,小蜜蜂飞到花园里。
提问:小蜜蜂在花园里做了些什么?
你要是小蜜蜂你会在花园里做什么?
(拍四下手,点四下头,跺四下脚)
(表演每朵花x x x x的4个节奏,用自己的动作表现出来)
听着音乐快乐的做动作(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 教师指导。
(3)欣赏音乐第三段,老师自由的舞蹈
提问:小蜜蜂在花园里做了些什么 ?
启发幼儿加上身体的肢体动作,听着音乐站起来表现
教师请个别幼儿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
(自由的表演)
4、带幼儿一起随音乐表演小蜜蜂在花园玩乐的动作。
小朋友们跳的可真好,小朋友跳的这么好老师要开始变魔术了,把小眼睛闭紧了,1,2,3,睁开眼睛看看,(老师戴上蜜蜂头饰)小朋友们
你们好,看看我是谁呀!
我是小蜜蜂,今天我想邀请你们到我家的花园里去玩,小蜜蜂也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挂饰,请小朋友自己把蜜蜂挂饰戴在你的脖子上。
哇!你们都变长了小蜜蜂了,可真好看啊!小蜜蜂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来,到我这来,我们一起到花园里去看看吧!
看看我们的花园里有什么,大树和花,我们一起去和大树和花做游戏吧!
三、结束部分:
( 随音乐进行完整的音乐故事情境表现)
幼儿随音乐表现,教师和幼儿自由的演示自己的动作,大家模仿,教师指导。
小结:
小蜜蜂们你们玩的高不高兴,开不开心,那现在我们飞出教室到外面去跳跳舞,采采蜜吧!再见!
活动反思:
《小蜜蜂》这首歌曲非常简单,因此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孩子轻松愉快地学习这首歌曲。 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孩子音乐学习行为的动力,兴趣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因此我将激发孩子的兴趣作为主线。对于激发孩子兴趣,采用了歌唱、游戏表演、等各种方法。 激发孩子的兴趣。用角色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去熟悉音乐,感知音乐,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理解。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可随着音乐举手投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动中感受体验、表现美。活动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
小蜜蜂教案2
活动目标
1、尝试使用提供的半成品材料,进行色彩装饰以及粘贴。
2、能结合小蜜蜂的外部特征,运用毛根、活动眼睛等物件,设计出可爱的造型。
3、培养良好的手工习惯,能耐心有序地完成作品。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纸杯、卡纸、黄色毛根、活动眼睛。
2、自行准备:胶棒、水彩笔或油画棒。
3、教师准备:小蜜蜂成品、小蜜蜂图片若干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活动
教师出示图片。
师:小朋友们说一说这是什么动物?它长什么样子呢?日常生活中,在哪里见过它?引导幼儿说出蜜蜂的外部特征。
二、教师出示成品,幼儿进行欣赏并讨论制作方法
(1)师:小这只小蜜蜂可爱吗?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小蜜蜂有什么异同点?
欣赏杯身的装饰,思考涂哪种颜色比较美观。
师:我们的杯身漂亮吗?你想怎样装饰杯身呢?(将杯底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师:这是小蜜蜂的翅膀,蜜蜂的翅膀长在哪里呢?
师;我们的小蜜蜂有了翅膀,再将小眼睛,固定在纸杯上方,并用水彩笔画出小蜜蜂的鼻子和嘴巴。
师;毛根是怎样固定在小蜜蜂的头顶部呢?
三、鼓励幼儿进行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将制作好的成品,与小伙伴们进行分享
幼儿与小伙伴将自己制作的'成品进行互换,感受互相分享成果的乐趣。活动建议
小结
这节课培养了孩子的手脑协调能力。小蜜蜂制作中有很多精细的动作,例如小蜜蜂的翅膀需要先折出一条细细的边,需要孩子手和脑高度配合,协调一致,才可以完成。
小蜜蜂教案3
活动目标:
1、喜欢动手绘画,感受绘画活动带来的乐趣。
2、学习用简单的线条表现蜜蜂。
3、能够进行添画、涂色,表现小蜜蜂可爱的样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见过小蜜蜂或欣赏过小蜜蜂的视频及图片
材料准备:画好的小蜜蜂 挂图“小蜜蜂” 音乐《蜜蜂做工》 水彩笔 油画棒 画纸
活动过程:
一、欣赏导入活动。
播放音乐《蜜蜂做工》,出示“小蜜蜂”,引导幼儿欣赏它的外形和色彩。
“小蜜蜂是一种非常勤劳的昆虫,今天我们就来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画出可爱勤劳的小蜜蜂吧!”
二、观察发现。
1、教师出示事先画好的小蜜蜂,请幼儿欣赏。
“这只小蜜蜂是怎么画成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法。
“小蜜蜂有圆圆的头、头上有眼睛、头顶有触角、我们再来看它的身体……”
三、幼儿创作表现
小朋友,现在你们来画画你们眼中的小蜜蜂吧!幼儿自主作画,教师指导。引导幼儿表现小蜜蜂的形态,进行涂色,并添画小花、小草等背景。
四、欣赏作品并评价。
1、引导幼儿将作品布置在展示栏。
2、教师从幼儿的作画过程的表现以及完成作品等方面进行评价。
3、再次播放《蜜蜂做工》,幼儿跟节奏一起快乐的舞蹈。
“我们来当可爱的小蜜蜂,一起去采花蜜吧!”
五、结束活动
师幼共同收拾整理活动场地,将工具放回原处,结束活动。
小蜜蜂教案4
一、素材解读
1、素材的选取。对儿童来讲,最感兴趣的事物是哪些接近于儿童自身的生活,既与儿童的思维习惯相吻合、与儿童的活动规律一致、并且能够引发儿童情感共鸣的事物。比如,儿童之所以喜欢看动画片,除了其中优美的画面以外,里面的故事情节是最主要的因素,虽然动画片中的主人翁大多是一些小动物、卡通人物,但由于它们之间的故事是沿着儿童的思维习惯、思维模式向下发展的,所以通常会受到儿童的喜爱。本单元选取的情景素材就具有这样的特点。从“蜜蜂王国--整装待发--勤劳工作--国王查帐”情景串来分析,俨然就是一幅儿童自身活动的画卷。用这样的素材作为学习材料,不仅能够引发儿童学习的兴趣,而且也能够使儿童从中受到遵守纪律、热爱集体、诚实勤劳等方面的教育,同时还能够感受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
2、本单元的情景串。本单元有4个信息窗。依次是:
蜜蜂王国--整装待发--勤劳工作--国王查帐
二、单元知识分析
1、知识基础。有两个重要基础--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与万以内数的认识。(以下画阴影部分为与本单元有紧密联系的内容)
一年级下册: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如57-29中的第一步计算......57-20=37)、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如57+29中的第一步计算......50+20=70)、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退位)(如57-29中的第二步计算......57-20=37,37-9=28)。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进位、退位)、竖式、小括号、计算法则(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算式有小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其中竖式计算是学生能够进行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
2、教材的地位。有三点:
是三位数加减法学习的开始阶段;
是数的计算领域的扩展(在第二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后,相应的万以内数的计算也从此拉开了帷幕,所以说是计算领域的扩展);
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加减法(二)的重要基础(是学习两次进位、两次退位、连续退位三位数加减法的重要基础)。
3、知识构成。共设有4个信息窗,每个信息窗的学习内容如下:
信息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信息窗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估算。
信息窗3:一次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
信息窗4:加减法的验算。
三、单元教材解读
(一)信息窗1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本信息窗作为单元的起始内容,用“蜜蜂王国”作为故事情节发展的开展,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作为了解“勤劳的小蜜蜂”心理的最大需求,不是蕴含在其中的数学知识,而是能够了解蜜蜂王国与人的王国的共同之处。自然能够称得上是“王国”与“勤劳”,那么就应该与人的王国一样,有分工,有合作,那么是不是这样呢?只要打开情景图仔细阅读,就会发现蜜蜂王国与人的王国是一样的--有侍从、卫兵、清洁工、保育员。素材正迎合了儿童的心理需求。
2、情景图中的信息。
侍从--32只;
卫兵--45只;
清洁工--29只;
保育员--57只。
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2个红点,2个绿点,共4个例题。
第一个红点: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进位)。
第一个绿点:侍从和卫兵一共有多少只?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
第二个红点: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退位)。
第二个绿点:卫兵比侍从多多少只?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不退位)。
4、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教学目标: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口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②以多样化解决问题、探求计算结果为基础,促使学生对数的计算有新的认识,并在优化、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
③以“算法多样化”为手段,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习100以内数的计算时,学到的方法只有一种,既用竖式计算,随着数的认识的不断扩展,对学生计算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包括计算方法的选择、计算技能的提高、在计算学习过程中其它能力的培养等等,因而只用竖式计算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能力及技能的培养,有必要把计算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既口算),这既是学习的必要,同时也是生活的需要。
(2)故事引入。教师要对蜜蜂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并能引导学生用故事来叙述情景,渗透各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建议教师把故事写在备课中,并布置学生观察情景,用故事描述情景。
(3)教学材料准备:计数器。
(4)时间分配:教材中的问题一和三是重点要学习的,问题二和四是对以上学习的巩固。所以在时间上不能平均用力。
(5)教师对学生的基础的分析是探究学习的'重要保证。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这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本单元就是在这个基础之上,进一步学习如何进行100以内的口算。正是因为学生具有了这样的一个良好的基础,才为课堂实施以解决问题为基础的探究性学习奠定了有效的保证。
(6)100以内数口算加减法的算理的抽象与升华是教学目标达到的重要保障。虽然学生已经具备了用竖式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但是由于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进行口算,所以学生在思维习惯与思维模式上有了变化。正是这种变化可能导致很多学生不适应。因而必须进行从深层次上帮助学生理解这种变化,既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算理进行抽象、提练与升华,这是本节课上教师必须要做的工作。这个工作做不好,口算教学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或者说即使能够勉强达到了这个目标,目标的达成也是不扎实的。
(7)“算法多样化”的优化选择问题:也既如何进行100以内数的口算。
课程标准中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课程实施建议”中的“鼓励算法多样化”;二是课程目标中“解决问题”维度的要求--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教学中如果仅仅强调一个方面目标的实现而忽视了另一个方面的目标,必然会使教学偏离正确的航向。比如如果仅仅强调“鼓励算法多样化”,如果我们的学生学完了本节课或者到本单元结束后还是用“竖式式的口算”(既从后往前算),那么我们的教学的价值在哪里?算法多样化其实是解决问题的多样化,是“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的学习过程,如果仅仅停留在“你喜欢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算”低层次理解水平上,必然会使教学处于低水平状态。因而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是要实现以上两个方面的互相融合,既在“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也既“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既优化算法,也就是在进行100以内数的口算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竖式式口算”的水平上,要让学生学会“从前往后”思考进行口算。当然在教学中还要照顾到一部分学生的特殊思考方法,同时实现教学个性化的需要。
5、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
第一个红点:保育员和清洁工一共有多少只?57+29
列式与计算--口算--与梳理。
列式与计算:个体尝试--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具有的基础是竖式计算,这也是学生可能首先想到的方法,因而可以让学生先完成竖式计算的任务,也既首先用原来的方法把问题解决。引导是指让学生把竖式计算的计算过程进行表述,教师不能仅仅从计算法则的角度进行,而要从相同计数单位相加的角度进行梳理。
口算:个体尝试--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尝试口算的方法还可以有如:29+50=79,79+7=86等。
在口算的尝试阶段,学生极有可能不按教材所指示的方向进行,大多数情况下学生还是用原来的老办法,既:7+9=16,写6进1,5+2+1=8,57+29得86。这里学生是按竖式想的办法来进行的,教师要及时地给予引导:
与梳理:用了竖式计算与口算两种方法进行了学习,接下来就要进行口算方法的提练与梳理。不论是竖式计算还是口算,其实这两种方法的实质是相同的,既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进行相加,竖式计算是从低位加起,口算是从高位加起,如何把这两种方法融合为一个整体,使学生理解口算的方法是从高位加起,就是这个阶段的重要任务。
首先对每一种方法的算理进行梳理(伴随着教师的引导概括,教师可以用计数器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第一种方法--先把整十数相加,再把一位数相加。其实是把57分成了50和7,把29分成了20和9。这个过程渗透了“十进制”计数的数学。
第二、三种方法--先加上整十数,再加上一位数。其实是把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另一个数分成了一个整十数和一位数。这个过程渗透了“先算部分,再算整体”的分解与组合。
不论哪一种方法,都改变了学生原有的竖式计算的认知结构,对学生来讲,是一个挑战。
第二个红点:保育员比清洁工多多少只?57-29
教学程序与上面的例一相同。
在上面的例一学习中,其中有一种口算方法是“先把整十数相加,再把一位数相加”,学生可能沿着这个思路去想,既“先把整十数相减,再把一位数相减”,此时遇到了困难,因为一位数7-9不够减。如何把这个负迁移改正过来,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一般水平的学生可能还是用老办法去解决,既按竖式借1的方法去想。既:40-20=20,17-9=8,20+8=28。不是说这种方法对学生思维培养没,而是这种方法在目前阶段不适合大众的一般思维能力。聪明的学生可能就去寻找另外的方法,不少学生可能会在这个地方被拦住。此时就需要教师深入到小组去点拔。
有的学生可能会沿着上面的第二、三种思路去思考,很快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既:
接下来的任务是揭示每一种方法的实质,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抽象算法:
有两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第一种方法的算理,一是计数器,让学生把每一种方法的计算在计数器上演示出来;二是方格图,让学生用两种方法从57个方格中去掉29个方格。
1
以上的第一种方法,其实就是减法性质的应用;第二种方法其实就是渗透了“先加上整体,再去掉部分”的。
(二)信息窗2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如果说前一个情景给我们的感觉是以“静”为主,这一个情景是以“动”为主,教材在编排时注意了动与静的结合处理。作为了解蜜蜂王国下一步该干什么的心理需要,学生急于想知道故事情节的发展,既它们去干什么,教材选择“出发”作为故事情节发展的延续,符合儿童的年龄与心理特征。我们成人不妨以儿童的视角来审视本情景图,当儿童读懂了情景图以后,马上就会有置身其中的同感,平时与小伙伴一起游戏、捉迷藏的活动体验马上就会涌止心头。
2、情景图中的信息。
向东飞--103只
向南飞--286只
向西飞--530只
向北飞--310只
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3个红点,1个绿点,共4个例题。
第一个红点:向西飞和向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学习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
绿点:向西飞比向北飞的多多少只?学习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第二个红点:向北飞和向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
第三个红点:向南飞和向东飞的一共约有多少只?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
4、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教学目标:
①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三位数加减法计算(不进位与不退位)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②初步认识“约等号”,会用约等号来表示三位数加减法计算的结果。
③使学生经历“猜想--验证”探究问题答案与计算结果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数感与符号感意识。
(2)故事引入。
(3)教学材料准备:计数器。
(4)课时分配:建议例1、例2、例3一课时,例4一课时。
(5)基本思路:先解决问题,再抽象概括。
(6)例题教学的结构框架:以问题为框架开展探究与发现的学习活动(既以三个红点例题作为结构框架)。
向西飞和向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向西飞比向北飞的多多少只--向北飞和向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向南飞和向东飞的一共约有多少只。
以问题为框架也既以题目的类型为框架:例一为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加减法),例二为一般情况下的加减法,例三为三位数估算加减法。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学过程是一个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先解决问题然后再抽象概括的探究学习的过程。
(7)教学目标的定位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上一个信息窗借助于这个基础,学生学会了100以内的口算方法。笼统地来说,学生要达到的目标是会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但是其中有一种类型的题目我们是不是再提高一下要求,既例一类型的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不进位)。为什么?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课标》中要求会口算的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之中,需要进位与退位的题目是口算的难点。530+310类型的题目,由于计算时不需要进位与退位,思考时没有改变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既学生可以按照从前向后的口算顺序来思考,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口算。其实不需要进位与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要比100以内需要进位与退位的口算加减法简单。
(8)竖式计算的顺序:可以从高位算起,也可以从低位算起。由于本信息窗的内容不需要进位,所以不管从哪里算起,都对思维的过程与计算的结果不产生影响。
5、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
第一个红点:向西飞和向北飞的一共有多少只?
在学习的最初阶段,可以让学生开展以个体尝试为基础、小组学习为保证的探究验证过程--试一试,530+310得多少;然后让学生汇报一下自己小组的探究结果(显性的计算结果)及探究过程(隐性的思维活动过程)。为帮助全体学生都能理解计算的算理,教师有必要结合学生汇报的过程,对全体学生进行操作探究的指导--利用计数器,把抽象的推理变成学生的活动,如“5个百加3个百是8个百......”这一思路,教师就要指导学生都来完成在计数器上的操作。最后,让学生自已完成“向西飞比向北飞的多多少只”的探究,这其实是一个演绎探究的学习过程。
可能有的教师会问,题目比较简单,有必要再用计数器吗?再简单的题目总有少量的学生不理解、不会做,另外,使用计数器以后,当学生遇到如857-37、29+540这样的题目时,学生可能就不会出现数位不对齐的情况。
教师要指导细致,如可以让学生边拨珠边口述。
第三个红点:向南飞和向东飞的一共约有多少只?估算
(1)估算的意义:所谓估算,既把不是整百、整十的三位数变成与它接近的整百、整十的三位数,也既把题目变得简单一些便于思考。因而首先就要思考每个数接近哪个整百数、整十数,本题是变成整百数来思考。
(2)估算与问题的情景密不可分。到底什么时候变成整百数、什么时候变成整十的三位数,这与思考者对情景的理解与把握有很大的关系,既与思考者的数感有关系。很多情况下估算的判断要与情景联系,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来思考。
(3)估算与验证相结合。探究出286+103≈400以后还要进行验证,既求出286+103的准确数与之比较,从而判断与验证估算结果的合理性。
(4)“≈”的读、写要指导细致、到位。
(5)要及时抽象与梳理估算方法。
(三)信息窗3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正象小朋友在一起开展一个活动一样,大家说好了一起出发,奔赴各自的目的地,到目的地去干什么呢?这是了解人的活动的心理状态。教材中的情景图在设置上也注意到了故事情节的自然发展,照应了以上两个情景,小蜜蜂从蜜蜂王国里出发后去了哪里,它们要去干什么,这是小朋友想知道的事情,因而情景设置了小蜜蜂去果园与花园采蜜的情节。
2、情景图中的信息。
一队:518只;
二队:227只;
果园在我们家的后面,离家592米;
从家到花园374米。
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2个红点,1个绿点,共3个例题。
第一个红点:果园到花园有多远?学习一次进位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
第二个红点:第二队比第一队少多少只?学习一次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十位向百位借1)
绿点:从家到果园比从家互花园远多少米?学习一次退位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笔算。(个位向十位借1)
4、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教师要首先帮助建立情景的表象。特别是家与果园、花园之间的位置关系,如果仅仅通过字面上的叙述与讲解,学生是不清楚的。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家与果园、花园之间的位置图,以此学生理解情景。
(2)估算意识的培养是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的一条主线,因而本信息窗中的例一就是从估算入手开始教学活动。
(3)教师对学生估算过程及结果要有充分估计。例一592+374的估算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方法:两个数都变成整百数来估算(结果为1000),既上一个信息窗学过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两个数都变成整十数来估算(592≈590,374≈370,590+370=960);
第三种方法:其中一个数变成整百数,另一个数变成整十数(592≈600,374≈370,600+370=970)。这是教材上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更适合学生目前的基础,教学不妨从这种估算方法切入。
第二种方法:在没有学习进位加法时大部分学生是困难的,属于暂时要放进“问题口袋”中的问题。为什么?因为估算是能利用原有知识能解决的,而590+370=960与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一样的(需要进位),所以暂时放进“问题口袋”之中。
第三种方法:这种估算方法可以实现教学的两个功能,一是可以实现估算教学的再发展。在上一个信息窗中学习的是把三位数变成整百数来估算,接下来就需要学习把三位数变成整十数的估算方法,这是教学的再发展,教学总不能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二是这种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找到数本身的特点,如592从数本身来讲,更接近于600,所以选择把它变成整百数来估算。
第二种方法教师不去强化(如果有聪明的学生能够想到这种方法,可以在例题教学之后再回头进行解释处理)。第三种方法教师可以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引导。
(4)要开展有指导、有层次的探究性学习。
估算、竖式计算、计数器操作虽然都能解决问题,但如果把这几种方法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一个大的学习活动,显然是不现实的。因而在每一个例题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要分开层次,既先进行估算学习,再进行计数器操作计算的学习,最后完成竖式计算的学习。
(5)难点的突破:利用计数器、开展买卖活动等进行有指导的探究。
指导探究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是让学生完成在计数器上的操作;二是教师边讲解边完成在计数器上的操作;三是让学生随着教师一起完成在计数器上的操作;四是与竖式的书写相一致,在计数器上从低位开始拨珠,完成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的操作活动,教师先演示,师生再一起完成这个活动。也可以通过开展买卖活动来突破难点。
5、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
第一个红点:果园到花园有多远?592+374
列式与猜想--探究与验证--反思与升华。
列式与猜想--引导学生列出算式以后,首先进行猜想得数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先去完成个人思考基础上的小组研究,然后组织交流活动。最后对估算的算理用数字及算式进行抽象,既:
592≈600,374≈400,600+400=1000,592+374≈1000;
592≈600,374≈370,600+370=970,592+374≈970。
不论哪一种方法,教师都要引导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与引导,把估算的思考过程写出来,不能仅仅进行口头的表述。
探究与验证--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结果对不对?592+374的得数到底是多少?
引导学生想到“用计数器计算”:
(1)指导学生用计数器计算,并指名演示。
(2)教师演示,并让学生随着教师一起完成在计数器上的每一步操作。如果有必要,可以反复几次。
反思与升华
(1)指导学生用竖式尝试计算,并组织演示与交流活动。
(2)计算器与竖式计算的比较:
教师演示并指导学生完成592+374在计数器上从低位加起的操作活动,并与竖式计算的每一步相比较,帮助学生理解竖式计算每一步的算理与意义,特别是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的意义及每一步计算要注意的事项。
(3)升华。结合竖式对每一步计算的算理进行梳理概括--个位上2加4得6,在得数个位上写6;十位上9加7得16,在得数十位上写6,向百位进1;百位上5加3得8,再加上从十位进上来的1得9;592+374等于966。引导学生在理解了算理的情况下进行叙述,教师注意在学生叙述困难时给予帮助。
(四)信息窗4的解读
1、情景图的解读。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个信息窗,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了故事情节的完整性。正像小朋友们开展活动一样,故事总得有个结尾。成群结队的小蜜蜂从蜜蜂王国里出发,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享受丰收的果实。情景图在处理上照应了第一个信息窗,从大王发号示令开始,到大王检查与验收结束。
2、情景图中的信息。
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了蜜蜂生产和使用情况。
3、例题的设置与功能。本信息窗设计了1个红点,共1个例题。
红点问题:怎样检查呢?
4、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情景的理解是教学的重要基础:帮助学生把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情景中的问题为“去检查一下蜂蜜的生产和使用记录对不对”,其中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蜂蜜的生产,二是蜂蜜的使用记录。蜂蜜的生产是指情景中表格的左边部分,蜂蜜的使用记录是指情景中表格的右边部分,检查对不对实质上就是检查表格中的计算对不对,要帮助学生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
(2)探究过程:要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作充分的估计。当学生理解了情景中的问题、并在教师引导下对“怎样检查”有了初步的理解后,学生对第一个问题的探究过程有:一是573+318=891;二是318+573=891;三是891-318=573;四是891-573=318。对第二个问题的探究过程有:一是891-264=627;二是891-627=264;三是627+264=891;四是264+627=891。
(3)梳理:整体思考,对比观察。教学时教师要把上面的第一种方法抽取出来使学生理解这就是小蜜蜂的计算过程,同时板书出横式,以便于下面的分析。分析时要让学生对比观察竖式的不同,得出交换加数的位置的验算方法......
(4)关于验算教学的目标:学会验算的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用什么方法去验算,不要求学生记住结论。到了高年级以后,学生学完了四则计算需要对四则计算中各部分的关系进行时再来系统学习,给出结论。此处的教学是为以后系统学习作准备的。使学生知道:怎么来验算加法呢?我们可以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来算,看得数是否与原来计算的一样,如果一样,说明原来的计算结果是对的。当然还有其它的验算方法,不再一一说明。
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小蜜蜂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蜜蜂辛勤劳动的精神,激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
2、学会说段落大意。
3、学会6个生字,理解“沸沸扬扬”、“计较”、“渺小”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学会说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
带着欣赏的目的去品读课文,让学生主动去学习课文语言。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疑,引发探究欲望。
1、出示课题:蜜蜂,我们大家经常见到,你对蜜蜂有什么看法?这篇课文节选自著名作家杨朔的散文《荔枝蜜》。他原文的第一自然段是这样写的:
“花鸟草虫,凡是上得画的,那原物往往也叫人喜爱。蜜蜂是画家的爱物,我却总不大喜欢。说起来可笑。孩子时候,有一回上树掐海棠花,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痛得我差点儿跌下来。大人告诉我说:蜜蜂轻易不螫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螫。一螫,它自己耗尽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觉得那蜜蜂可怜,原谅它了。可是从此以后,每逢看见蜜蜂,感情上疙疙瘩瘩的,总不怎么舒服。”
2、听了这段话,结合自己预习课文的感受,你有什么话想说?
感觉不舒服——深情赞美?
二、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轻声细读,努力争取不读错。
2、带着“作者从对蜜蜂感觉不舒服到深情赞美”的疑问,想想课文的主要写了什么?
三、交流,理清全文脉络。
1、提出通读课文遇到的问题。领读生字词。
2、原先,作者对蜜蜂的感觉不好,后来为什么会深情赞美呢?
交流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作者来到(),看到(),听说(),想到()。
3、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
4、讨论分段,试说段落大意。
四、学习单元提示,概括段落大意。
1、默读单元提示,体会概括段意的方法。
2、练习概括段落大意。完成《作业本》第五题。
五、课堂小结,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引子: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内容,给课文分了段,并概括了各段主要意思。而且,我们知道了,作者对蜜蜂的`感觉为什么会从“觉得不舒服到深情地赞美蜜蜂”。那么,你认为,课文那一自然段是直接.写作者对蜜蜂的赞美呢?
一、以读为本,感受蜜蜂精神。
1、研究专题:这段话赞美了蜜蜂什么精神?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蜜蜂的这种精神?
2、研究过程:自由读划——找人交流——全班交流。
3、重点理解:
(1)“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
(2)“蜜蜂是渺小的,却又是多么高尚啊!”
重点体会:从哪里体会蜜蜂高尚的精神?
(1)爱劳动,不辞辛劳
(2)它酿的蜜多,自己却吃得很少,而且从不与人计较。
(3)工蜂只能活六个月,它的一生都在奉献。
板书: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
|
默默无声,无私奉献
4、以读悟情。背一背这段话。
二、以问为路,领悟.写作意图。
1、质疑引出: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赞美蜜蜂吗?
2、读文思考——讨论交流,作者从小蜜蜂身上联想到了什么?
板书:|
农民、老师、邮递员、交警……
|
学习蜜蜂,立志奉献
3、整理成文:
课文从表面上看是赞美可爱的小蜜蜂那种()的精神,其实是赞美社会生活中那些()的人,表达了作者()的意愿。
三、课外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一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三课时
一、背诵听写句子:
“蜜蜂是在……却又多么高尚啊!”
二、谈谈自己学了本文之后有感受。
三、推荐原文《荔枝蜜》
1、学生独立阅读。
2、交流读后感。
四、完成作业本。
小蜜蜂教案6
教学目标:
1、练习钻过障碍物,学习低头弯腰的钻。
2、培养幼儿遵守纪律、热爱劳动、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
3、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教学准备:
牛皮筋两根(缠有彩色的皱纸);篮筐两只;彩色的纸花为幼儿人数的3-倍(花中摘上一黄花纸片当花蜜);蜜蜂贴纸与幼儿人数相同;蜜蜂姐姐(教师扮演);布置场地如下: 彩色的皱纸皮筋拉成障碍物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
教师扮演“蜜蜂姐姐”带小蜜蜂飞到场地上,自由找点,学做模仿操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的天气是不是很好呀,你们还记的蜜蜂是怎么叫的么,我听听看?
幼:嗡嗡嗡……
教师:噢~贝贝班呀有这么多可爱的小蜜蜂呢!春天马上就要走了,小蜜蜂呀要赶紧采花蜜多准备一些粮食和吃的'!所以呀小蜜蜂说她好忙好忙!想请贝贝的小蜜蜂们一起帮助她采花蜜,你们愿意帮助小蜜蜂吗?
幼儿:好
教师:今天蔡老师呀就要跟你们一起做一只可爱的蜜蜂姐姐,我们一起轻轻的飞出去吧
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西,飞到东(学蜜蜂飞)
小蜜蜂,嗡嗡嗡,采花蜜,爱劳动(学蜜蜂采花蜜)
二、讲解游戏“小蜜蜂采花蜜”。
1、讲解游戏(幼儿睡觉状闭上眼睛)
老师:嗡嗡嗡,贝贝班的小蜜蜂们,我是蜜蜂姐姐,我来跟你们一起采花蜜了呢。(蜜蜂姐姐拍拍翅膀转圈)
教师:(指指花园)你们看,花园里许多的花开了,请小蜜蜂们和我一起去采花蜜好吗?
教师:可是小蜜蜂们,你们看,花园外面为了一圈什么呀
幼儿:……
教师:噢~小蜜蜂要知道,它叫做篱笆,是用来干什么的呢……保护我们的花园的,有这么大的用处,我们是不是也要好好的保护它,采花的时候不要碰到它,先看蜜蜂姐姐是怎么穿过小篱笆,去花园采花蜜
2、 示范游戏
蜜蜂姐姐示范一次,“蜜蜂妈妈(请主班老师扮演)”边看边解说:先轻轻的飞出家门。飞过草地,低头弯腰钻进篱笆(小篱笆是用来保护我们的花园的,所以我们也要保护好小篱笆,不要碰到小篱笆,这样它就不会受伤了)来到花园。采回花朵,钻出篱笆(同样)飞回家,采下花蜜放进篮子里,按要求成功采花的幼儿,蜜蜂妈妈在幼儿才回来的小花上画一个笑脸,反之,则画一个哭脸。(“蜜蜂姐姐”示范两次,一次没有做到全部的要求,触碰到篱笆,获得一个哭脸的小花;第二次示范正确,获得一个笑脸的小花)
教师:小蜜蜂眼睛亮,你们说说看为什么蜜蜂姐姐两次拿到的小花一个是哭脸,一个是笑脸呢
幼儿:噢~原来是这样,蜜蜂姐姐第一次采花蜜的时候不小心让我们的小篱笆受伤了呢,所以小花它也不高兴的哭了,那我们的小蜜蜂们会好好保护小篱笆,小花都开心的笑起来吗?
幼儿:……
请部分“小蜜蜂”跟姐姐去采花蜜,了解幼儿对游戏的掌握情况,小节游戏的优缺点以及注意事项。
3、游戏开始
男生女生分组进行两次,要求幼儿不用手去触碰篱笆,要爱护它们。谁用手碰过才回来的花上,蜜蜂妈妈画一个难过的表情。提醒幼儿每次采到一块花蜜就马上回家(及时进行点评)
蜜蜂姐姐和小蜜蜂集体进行两次。提醒“小蜜蜂”们钻篱笆是要注意安全,费的要轻轻的稳稳的,不要拍的太快,以免碰头
三、游戏结束
1、“小蜜蜂”们都回家休息,整理队伍
2、 评价游戏情况,表扬爱劳动,认真学习本领的“小蜜蜂”之处个别不够之处
3、学蜜蜂飞,飞回教师休息进餐
教学反思:
这次的活动幼儿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与热情,每个幼儿都非常积极地参与了活动。由于班级人数实在是过于庞大,分组的时候每组的人数超出了预先的范围,这就造成了在进行活动的时候纪律散乱,不好控制现场,导致到最后几乎所有的幼儿都忘记了有“规矩“这回事。
小百科:蜜蜂在昆虫分类学上属于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蜜蜂总科、蜜蜂科昆虫的统称,是膜翅目重要的类群。
小蜜蜂教案7
活动目标:
1、尝试创编小蜜蜂飞舞,花朵造型等动作,并学习分角色舞蹈。
2、学习同伴间友好合作,并体验合作快乐。
活动重点:
创编舞蹈小蜜蜂飞舞,与花朵造型。
活动难点:
学习与同伴友好合作,分角色舞蹈。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小蜜蜂》磁带2、歌曲《快乐小猪》音乐3、创设花园情景,各种花盆,小树。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播放《快乐小猪》音乐,教师与幼儿共同表演。
带领幼儿复习歌曲《小蜜蜂》。
二、学习表演《小蜜蜂》
1、教师启发引导幼儿学习小蜜蜂飞舞,与花朵造型等动作。
2、创设花园情景请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创编舞蹈,分角色进行表演。(教师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其他幼儿欣赏)。
3、请全体幼儿分别扮演小蜜蜂与花朵,交换角色进行表演。体验同伴间友好合作的快乐。
三、交流小结。
小蜜蜂教案8
教学目标:
1、掌握一个升号调do re mi fa sol 的唱名及在五线谱上的位置,能将旋律从do=C改写在 do=G的谱上。
2、学唱歌曲《小蜜蜂》,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和清晰的吐字来歌唱,以欢快的情绪歌唱小蜜蜂的辛勤劳动,并启发培养学生从小爱劳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歌曲的读谱视唱与一字一音的清晰吐字,用优美的并具有感染力的歌声来表现歌曲意境。
教学进度:第三教时。
教具准备:头饰、磁带、口琴、图画、打击乐器等。
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流程:
情境激发 情 境 体 验 情境创造
情境导入激发思维 初步感知想象理解--> 体验歌曲 吸收表现 激发创编能力
准 A、入场-->创设情境 欣赏、哼唱、律动、熟悉歌曲 A、自学歌曲 创编情境性歌表演
备:B:模仿练习
B、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听《拍手歌》进教室并做简单律动。
2、问好:一半学生吹奏口琴,一半学生唱。
3、模仿练习与重点乐句解决:
A、模仿练习:
听、唱几组模仿进行的音。
B、重点乐句:
(1)从模仿练习引出第二乐句的C大调旋律。
(2)板书出示
提问:这条旋律除了模仿外还有什么手法吗?(重复)
(3)学生再唱一遍,然后教师用G大调的音高唱一遍。
提问:老师唱的和你们一样吗?
学生回答:略
引出教师唱的是G大调。
(4)改写旋律(从do=C改写在 do=G)
方式:抽一个学生到前面改,其余同学小组进行。
(5)纠正答案,并让学生在口琴上找找音高。
4、情境布置的导入:
(1)学生吹奏刚才的旋律,教师配唱歌词“我们决不伤害益虫,快快飞到大树林中”。
(2)设问:是谁要飞到大树林中来?
5、情境布置:
师生在《小蜜蜂》音乐的伴奏下共同布置美丽的树林。
流 程 说 明
情境导入可以景激情,使学生尽快进入一种美的氛围之中,设置疑问可激发学生的好奇与学习欲望,情境布置时播放的《小蜜蜂》的伴奏音乐可使学生熟悉音乐,为歌曲的学唱作铺垫。
二、情境体验:
1、导入:同学们布置时,教师已躲到花丛后,布置完后,突然从花丛后伸出手(手中拿着小蜜蜂的图画)说:“咦!是谁飞来了!”
学生回答:小蜜蜂!
2、熟悉歌曲:(播放伴奏音乐)
A、教师边用 lu 哼唱,边将手中的蜜蜂随乐飞舞。
B、师生共同用 lu 哼唱。
C、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教师评价学生想象的画面,并用优美的语言再一次将学生带入美的意境中去。
D、边唱边做简单游戏。
3、学唱歌曲
A、导入:
师:好听吗?想不想学:就让我们在口琴的帮助下自学。
B、板书出示《小蜜蜂》全曲。
教师提示,让学生发现第一乐句与第三乐句是重复的手法。
C、学生自学歌曲。
方法:学生以小组方式自学,教师从旁指导。
4、演唱歌曲
A、(1)举
文章
文章
手的同学唱,其余伴奏;(2)交换;(3)集体唱,教师伴奏
B、(1)一半唱,一半伴奏;(2)交换 ;(3)教师唱,集体伴奏
C、教师做指挥(跪在学生中间)师生按乐句轮流唱
D、请一同学也来做做小指挥
5、歌曲处理:
师生共同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
流 程 说 明
在歌曲的学唱、演唱过程中,学生们都会有轻松愉悦的感觉,因为他们置身于大树林之中,并且用自学的方式来学唱歌曲既增添了孩子们的信心,又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读谱唱谱过程,在情境布置与熟悉歌曲的过程中都是用多听、多感受的方法,通过听觉为先导培养了孩子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三、情境创作
1、学生自己选择道具(打击乐器、头饰〈花、草、树、蜜蜂〉、口琴等)。
2、学生讨论并进行角色表演。
3、创设场景师生共做邀请小蜜蜂采蜜的游戏。
流 程 说 明
我让学生随音乐举手投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动中感受,体验及表现美,学生在宽松的气氛中自由地参与,既激发了兴趣,发展了个性,又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教案说明:
此次教案设计,我是根据音乐教学的特点、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材特点这三方面进行的。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审美教育,它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促进学生感知、情感、想象等方面的健康成长。针对音乐学科特点,我将新的行动纲领精神渗透在本次的教学中。
我所进行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八、九岁的孩子开始由幼儿期向儿童期过渡,根据这段时期的心理特征,我总是想一些办法来抓住他们的心。
本课教材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首G大调的歌曲,歌曲非常简单,因此可以在备课时设计许多学生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学习这首简单的歌曲。
在教案设计时不仅要考虑以上三方面,还要抓住一个重点,那就是必须以激发兴趣为抓手。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行为的动力,兴趣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因此我一直将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主线。对于激发学生兴趣,我采用了创设情境、角色表演、乐器吹奏等各种手段。
首先我用创设情境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景布置可以给予学生一种美的感受和身临其境的感觉。我用第二句歌词:“我们决不伤害益虫,快快飞到大树林中”设置疑问,同学们对“到底是谁来了”非常感兴趣。然后让同学们布置一个大森林的情景,来欢迎这位小客人的到来。
角色表演是让学生通过表演去熟悉音乐,感知音乐,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理解。同学们有的当小蜜蜂,还有的当花、树等角色,我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扮演小蜜蜂,不管是担当什么角色,他们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因为动是人的本能,孩子们本身就处于好动的年龄阶段,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可随着音乐举手投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动中感受体验、表现美。
乐器不仅可帮助学生学习歌曲,提高学生的音准能力,还可以制造气氛。在这里我运用的是口琴,由于它的体积小巧,丝毫不影响学生游戏的进行,识谱学唱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借助口琴的帮助自学,通过自学达到识谱学唱的目的。
其实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这一共同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音乐创编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行自我表现,让他们在宽松的气氛中积极地参与,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本课教学中的模仿练习,简单律动,情境创设歌表演及固定音型伴奏都使学生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一创编过程使学生想象能力,表演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小蜜蜂教案9
【课 型】音乐歌唱课
【教学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 音乐4
【教学内容】用愉悦的心情演唱歌曲,感受蜜蜂飞的形象。
【授课时数】一课时
【授课时间】20xx年3月21日 星期一
【授课对象】二年级
【授课教师】李x
【教材分析】
《小蜜蜂》是一首德国歌曲,2/4拍,整曲只用5个音(1 2 3 4 5)构成,由3个乐句(ABA形式)组成,节奏简单,旋律简洁,易于演唱和表演,歌曲形象地表现了小蜜蜂在花丛中振动翅膀,勤采花蜜的场景,大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
【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和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具有自然的噪音,初步了解正确的歌唱状态。能够从简短的音乐材料中,感受音乐所表现的形象,能结合自身对动物的了解,从而用自己的声音或灵巧的形体模仿其音响和特征。若采用歌、图片、对话、情境等生动有趣且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更易被这阶段的学生接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用愉悦的的心情完整演唱歌曲《小蜜蜂》,了解蜜蜂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演唱和表演歌曲《小蜜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保护益虫之感。
过程与方法:以体验为主,用猜谜、闯关、聆听、合作编创等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用愉快的声音、活泼的情绪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歌曲第二乐句连续出现的`八分音符节奏,并能清晰演唱。
【教学方法】体验感受式、情境诱导式、合作讨论式、听唱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双响筒、钢琴、图示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唱音阶,打手号。
2,练声曲:
师:54 | 3 0 | 23 42 | 1 0 |(喵喵喵,猜猜我是谁?)
生:54 | 3 0 | 23 42 | 1 0 |(喵喵喵,你是小花猫!)
(汪汪汪-小黄狗、呱呱呱-小青蛙、咩咩咩-小绵羊等等)
二.新课学习。
(一)导入。
1,猜谜语,情急创设。
师: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位小精灵,你们猜!它是谁?
(谜语:小虫唱歌嗡嗡嗡,飞来飞去花丛中,勤采花粉多酿蜜,人人夸它爱劳动。——蜜蜂) 师:你们是怎么猜到的?
生:(采花粉、酿蜜、嗡嗡声。)
2,了解蜜蜂相关知识。
师:嗡嗡声是蜜蜂的叫声吗?
生:(嗡嗡声不是蜜蜂叫声,是蜜蜂翅膀与空气摩擦发出的声音,因为蜜蜂每分钟拍打翅膀200-400次。)
师:让我们学学小蜜蜂啪打翅膀飞一飞。“嗡嗡 | 嗡 0 | 飞吧 小蜜 | 蜂 0 ||”
生:(边读边学蜜蜂飞)“嗡 嗡 | 嗡 0 |飞吧 小蜜 | 蜂 0 ||”
师:随着小蜜蜂飞呀飞,来到了花园里,这里有有五颜六色的花朵,美丽极了。忙碌的蜜蜂真是太可爱了,他即爱劳动又团结,你们想不想学习它?今天老师就教大家一首小蜜蜂劳动场面的一首歌,《小蜜蜂》(播音乐,生完整聆听。)
(二)基础学习。
师:但是小蜜蜂说呀,哼!你们想学会,可没那么简单,得过几关,你们敢挑战吗?
1.第一关:用“哒”拍读节奏。(解决“0”休止符,注意强弱、停顿)
XX | X 0 | XX XX | X 0 | XX XX | XX XX ||
2.第二关:听音模唱。
师:听钢琴,听到的音用“la”来唱。
生听音模唱。
3.第三关:看谁反应快。
师:这一关叫“看谁反应快”,当听到旋律“54 | 3 0 | 23 42 | 1 0 | (嗡嗡嗡飞吧小蜜蜂)”随着音乐飞一飞,学蜜蜂拍动翅膀。不是这段音乐时,就不动,能做到吗? (播音乐,生律动。)
师:小蜜蜂对你们赞不绝口。说同学们反应真灵敏,邀请大家一起来到花园里。(展示图片)
(三)学习歌曲。
1.第一段:
师:花园里有三朵奇特的小花,当小蜜蜂飞过时,小花在与小蜜蜂说悄悄话。同学们来帮老师听一听第一朵小花在说什么呢?
(播放第一段音乐)
生回答。师揭第一段歌词“我们决不伤害益虫,快快飞到大树林子”
师:为什么蜜蜂会蜇人,还被称为益虫呢?
生:(蜜蜂是益虫,可以采花粉酿蜜。蜂蜜可以解毒,蜂王浆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 师:我们不能伤害它,让我们带着爱它保护它的情绪学一学。(板书“益虫”)
生跟琴慢唱。
2.第二段:
听第二段音乐。
师:第二朵小花在赞美小蜜蜂,你听听她说了什么?
按节奏读歌词“为采花蜜辛勤劳动,为采花蜜辛勤劳动”。
师:小蜜蜂早上采集花粉花蜜,晚上酿蜜,一天到晚辛勤劳动,勤劳吗?
师的亲身经历:(上个月我到广州的百万葵园游玩,被一些小蜜蜂深深感动了,我看见他们正在开放的向日葵的花朵上认真吸允着花蜜,吮着一排排密集的向日葵花蕊,完全不顾在拍照中的我,看着他们做事坚持不懈,那么勤奋的样子,我想呀!它们可不像我们有些小朋友,写着作业喊手累就停笔了,画的画半途而废,你说我们要学习小蜜蜂什么品质呢?) 生:(勤劳,做事要坚持。)
跟钢琴慢唱旋律。(板书“勤劳”)
3.第三段:
听第三段音乐。
按节奏读歌词“花蜜采得又多又香,高高兴兴飞回蜂房”。
师:这一段又告诉同学们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蜜蜂?你说它的心情怎样?
师:一天的忙碌,一天的收获,小蜜蜂满载而归了,请同学们继续保持微笑用快乐的感觉唱一唱。
(板书“快乐”)
4.跟琴,完整演唱整曲。(翻开书本第50页)
5.学习歌谱。
师:小蜜蜂说呀,你们唱词唱的那么好听,歌谱你们会唱吗?
生:(跟钢琴学唱音名)
6.找音。
师:小蜜蜂看你们这么聪明,又给同学们出难题了,看看谁最细心,找出歌曲由多少个不同的音组成?
生:“五个音,1 2 3 4 5 ”
三.综合表现。
1.我是小小作曲家。
师:你看,这首可爱的德国歌曲《小蜜蜂》,是由作曲家只用五个音就作出来的,多美的旋律啊,同学们,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作曲家,只用这五个音作曲子,做一首属于我们自己的曲子。
①展示旋律填空卡。
②学生分4组思考讨论,选用一个节奏条。
③完善曲子(处理,拍号,终止线,结尾音)。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生:……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蜜蜂》这首歌,我们要向小蜜蜂学习什么品质?(益虫,勤劳,团结,奉献)希望小朋友们都能像小蜜蜂一样勤劳,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同时蜜蜂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爱护它。最后就让我们学着小蜜蜂的样子飞出教室感受美好的大自然吧! (跟音乐演唱,飞着排队出教室!)
【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合学生对小蜜蜂的认识,把音乐知识融入到学生所喜爱的动物和情境中,让学生在歌曲的学习中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首《小蜜蜂》旋律比较简单,学生自然学得比较快,所以我对这首曲子进行了基础知识学习、编创曲子、延伸情感等环节。首先提炼歌曲中的旋律,以练声曲的方式熟悉旋律;再用谜语与花园图片进行导入,让学生了解蜜蜂“嗡嗡”声的由来。整节课让学生在歌曲的学唱、模仿小蜜蜂动作的过程中,结合有趣的“蜜蜂与三朵小花的对话”环节,进行重点教学,较好的解决了连续的八分音符的演唱,更让学生从三段歌词中了解蜜蜂的三个特点(益虫、勤劳、快乐),使学生整节课都有轻松愉悦的感觉。在情境布置与熟悉歌曲的过程中都是用多听、多感受的方法,通过听觉为先导,让学生自学聆听歌曲中“三朵小花”对蜜蜂的赞美,来熟悉歌曲,同时培养了孩子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但是,作为一节公开课,我的经验比较少,心中也不免有些紧张,存在以下不足,亟待改正: 1, 一节课下来,学生基本能唱好,但是演唱的形式太单一,学生的律动较少,一节课累了老师,闷了学生。(我太注重学生的纪律了,担心“放”给孩子动了,我就无法“收”回来了!) 2, 第一遍的音乐聆听,我着急着让学生熟悉旋律,而带着学生拍手。(第一次的聆听很
重要,应该要给学生一个完整的听觉效果,让学生自己去静心思考。)
3, 专业教学还不够严谨。比如:学生在“我是小小作曲家”环节作的曲子不成调,成了“四不像”(我应该协助孩子,完善曲子,而不是作完按教案上完就算了!)
4, 学生学习打手号时要注意手号的准确位置。
5, 节奏学习时,教师要注意强弱规律的示范。
6, 编创曲子时,要先让学生学习唱名。(备课时是按照学习歌谱演唱→找音→“小小作曲家”循序渐进的,但是一上课就把这些教学环节弄乱了!得反省!)
要是再给我上一次,我会这样修改我的教学环节。
1,让学生围成4个圆圈而坐,黑板上画出花、草、树等景物,设计花朵和小蜜蜂的头饰,情景布置可以给予学生一种美的感受和身临其境的感觉。
2,“了解蜜蜂相关知识”。除了嗡嗡声的学习,可以加入蜜蜂形状的图片或蜜蜂采蜜的视频,更形象生动的通过效果让学生感受蜜蜂的勤劳!
3,基础学习,第一关。节奏拍打,不要多而要精!加强强弱的引导。
4,歌曲演唱形式,可加入:分组演唱,分角色演成(扮演小花和蜜蜂),律动演唱(小蜜蜂的圆圈舞)。
总体来说,我应该注意让学生多律动,让学生通过表演去熟悉音乐,感知音乐,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理解。因为孩子们本身就处于好动的年龄阶段,在律动表演过程中,在“情景”中学,提高学习积极性,不仅能突破了音乐课枯燥的反复学唱难关,学生也能在动中感受体验美、表现美。同时,我的专业技能仍需要大大的提高! 非常感谢各位导师对我这节课的指点和指导,让我明白“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摸索,并根据学生的特点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谨记周立清老师对音乐公开课的五字总结“趣,美,活,实,新”,向着这目标前进!
小蜜蜂教案10
一、教材出处
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二年级第四册第三课《飞呀飞》。
二、教材分析
《小蜜蜂》是一首德国儿童歌曲,2/4拍,节奏简单,有规律。歌曲由三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是主题,仿佛是勤劳的小蜜蜂在振动翅膀寻找采蜜的方向;第二乐句的节奏全部以八分音符构成,刻画出小蜜蜂为采蜜而繁忙飞舞的形象;第三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完全重复,首尾呼应,仿佛是小蜜蜂辛勤劳动的一天结束了。
三、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小蜜蜂》,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2、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小蜜蜂》,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渗透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3、采用谜语、游戏、聆听、模仿的形式学习歌曲,表现歌曲。
四、教育重点:
用赞美、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小蜜蜂》
五、教学难点:
八分音符的节奏及感受音乐的表现力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
七、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幻灯片1)课前播放音乐歌曲伴奏《小蜜蜂》。(创设课前环境,进入音乐氛围。)
一、导入
1、猜谜语
师:(幻灯片2)念谜面→“翅膀一展亮晶晶,整天飞舞花丛中。手足不闲爱劳动,酿造蜜糖好过冬”。
生:猜一猜→蜜蜂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它是益虫还是害虫?为什么?
生:自由回答
2、唱旋律、打节奏
师:(幻灯片3)同学们都说的很好,小蜜蜂是个很勤劳的小动物,每天忙着采蜜,是益虫,如果它遇到了困难我们就应该帮助它。(幻灯片4)你看,几只小蜜蜂飞来了,还送来了一封求救信,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幻灯片5)
(1)听
2/4
54︱30︱2342︱10︱︱(强调休止符0)
(2)唱
2/4
54︱30︱2342︱10︱︱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幻灯片6)
(3)打
2/4
xx︱xo︱xxxx︱xo︱︱师:小蜜蜂很感谢同学们对它的帮助,为了答谢你们,小蜜蜂请我们聆听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幻灯片7)同学们在听的时候,动动脑筋,想一想这首歌曲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会给这首歌曲取一个什么好听的名字呢?(播放歌曲)
生:开心、愉快;勤劳的小蜜蜂、蜜蜂、快乐的小蜜蜂??
总:同学们都非常的`棒,给歌曲取了很多好听的名字,这是一首德国的儿童歌曲,(幻灯片8)名字就叫“小蜜蜂”。
二、学唱歌曲《小蜜蜂》
1、教师范唱
师:下面听老师唱一遍歌曲,同学们一边听一边看,找一找歌曲中有没有相同的旋律?有没有我们已经学过的旋律?(教师范唱)
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第一句和第三句是一样的,第二句是重复的。
曲谱:
2/4
54︱30︱2342︱10︱
3453│2342│3453│2342│
54︱30︱2342︱10︱︱
2、学习歌词
(幻灯片9)
(1)教师念第一段歌词,学生跟念
歌词:嗡嗡嗡,飞吧小蜜蜂,我们绝不伤害益虫,快快飞到大树林中,
(这句是难点,多花时间练习)
嗡嗡嗡,飞吧小蜜蜂。
(2)学生自学第二、第三段歌词,培养学生的节奏能力。
(3)(幻灯片10)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配乐念歌词。
3、学唱歌曲
(1)(幻灯片11)师:同学们的节奏念得真棒!那请同学们把节奏变成旋律,跟着老师的琴声把自己最优美的歌声展示出来!
(学生把歌词代进去,跟着琴声演唱,指出不准确的地方加以改正。)
(2)有感情的全曲演唱。
三、创编活动
鼓励学生参与第一段的创编活动,在音乐伴奏下同学们自行表演,老师从中挑选几位表现不错的学生上台表演,及时评价,及时表扬!
师:刚才同学们都表演的非常棒!为了整齐,我们统一跟着老师做动作!动作要求—在教室里围成一圈,手臂抬起夹紧,五指并拢。
动作—第一句:绕着圈子走;第二句:停下来摇手;第三句:同第一句
四、总结
师:同学们跳得可真好!跳的这么好老师要开始变魔术了,把小眼睛闭紧了,1、2、3,睁开眼睛看看!(老师戴上蜜蜂头饰)。
同学们,你们好,看看我是谁呀!我是小蜜蜂,今天我想邀请你们到学校的花园里去玩,小蜜蜂也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个挂饰,请同学们自己把蜜蜂挂饰戴在你的头上。跟着音乐飞出教室到外面去跳跳舞,采采蜜吧!再见!(幻灯片12)(播放音乐做动作出教室)
小蜜蜂教案1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演唱和表演歌曲《小蜜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表达对小蜜蜂的喜爱之情,渗透热爱大自然、保护益虫的教育。
2、用不同的声音、不同的速度与情绪表现歌曲《小蜜蜂》
二、教学难点重点:
用不同的声音、不同的速度与情绪表现歌曲《小蜜蜂》
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随着《嘀哩嘀哩》音乐律动进教室
(二)聆听《蜜蜂》
1、在《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中,春天早已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你们看,外面太阳多好啊,花儿开了,小草绿了,小朋友们明天就要去春游了,开心吧。春天一到,不仅小朋友们开心,许多小动物也忙碌起来了。你们听,这是谁来了?(放器乐曲《蜜蜂》)
(小蜜蜂)
2、你是怎么听出是蜜蜂呢?(嗡嗡嗡的声音)
3、这“嗡嗡”声啊是蜜蜂飞舞时翅膀扇动的声音。那到底是哪件乐器朋友有这么大本事,能把小蜜蜂的“嗡嗡”声模仿得这么像呢?(再听《蜜蜂》)
(小提琴)
4、原来啊是我们的小提琴,小提琴本事可大了,不仅能把小蜜蜂的“嗡嗡”声模仿得惟妙惟肖,而且她连小蜜蜂飞舞的舞姿路线都演奏出来了。再听,随乐曲将旋律线画一画。
(三)表演《小蜜蜂》
1、蜜蜂在飞舞时会发出嗡嗡嗡的声音,但是蜜蜂可不是随便发出这种声音的,他们可是也有节奏的,你来看看。出示:× ×| × 0 | ×× ××| × 0 |
嗡 嗡 嗡 嗡嗡 嗡嗡 嗡
(1)自己先试试。
(2)请学生来试试。
(3)一起拍一拍节奏。小蜜蜂的嗡嗡声很轻,所以你也要拍得轻一点。
2、你们拍得真好听,如果配上音乐那就更棒了。(用这条节奏为歌曲伴唱伴奏。)
3、小朋友发出的“嗡嗡”声招来了一大群的小蜜蜂,它们一边飞着一边还唱着歌呢。你听,它们在唱些什么呀?(放录音范唱,学生听。)
4、(小蜜蜂在说什么呀?)三段歌词,先安节奏来念一念。重点:把高高兴兴飞回蜂房念清楚了
那你用动作来告诉我,好吗?(配上三段歌词的动作)
5、小朋友们真厉害,一下子就编了那么多动作了那就用你自己的动作来为小蜜蜂表演吧。
6、小蜜蜂要开始飞了,你准备好了吗?轻轻地飞到大树林中去。(轻声跟琴唱第一段。)
小蜜蜂飞舞的舞姿可美了,让我听听它的歌声美不美呀?(再唱第一段)
7、小蜜蜂在花丛中采了好多好多的蜜,可忙了。(跟琴唱第二段)
小蜜蜂采得蜜,可甜了,让我们甜甜地唱一唱。(再唱第二段)
8、小蜜蜂采得蜜啊又多又香,准备高高兴兴地飞回蜂房去了。(跟琴唱第三段)
我从第三组的歌声中听出来,你们肯定是飞得很轻松,很高兴的,另外三组小蜜蜂也向他们学一学。
9、小蜜蜂采完蜜高高兴兴地飞回蜂房了,越飞越远,越飞越远,这越飞越远该怎么样用歌声来表示呢?谁来想想办法呀。(越来越轻,越来越慢)教师范唱,学生跟着试一试。
10:歌曲处理:
(1)第二天一大早,小蜜蜂早早地出来了,高高兴兴地飞去大树林中采蜜去了。
(2)哇,变天了,好像下雨了,怎么办呀,小蜜蜂可着急了。
(3)原眯虚惊一场,天没有下雨,太阳又从云朵姐姐后面探出大半个脑袋了。
(4)哇,歌声真美啊,让我们也加入小蜜蜂的队伍,跟它们一起唱一唱吧。跟伴奏唱一唱
(5)小蜜蜂们采了好多好多的蜜,可开心了,他们在家里高兴得跳起舞来了,让我们一起为小蜜蜂庆祝吧。(边唱边表演)
(四)小结
1、哇,真是一群勤劳又可爱的小蜜蜂,正是因为小蜜蜂的勤劳可爱,歌唱小蜜蜂的`歌可多了。这儿就有一首,请你来听一听。(看flash动画)
2、你喜欢小蜜蜂吗?为什么?(勤劳,为人类酿造蜜糖。)
3、我相信我们的小朋友也会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让我们学做勤劳的小蜜蜂,在歌声中“飞”出教室吧。
四、教学反思
《小蜜蜂》教学结束之后,我陷入了思考当中。教学环节清晰,教学语言准确生动,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学习音乐。课上学生能够比较好的掌握《小蜜蜂》这支曲子,并在创编活动中将小蜜蜂辛勤劳作的身影展现出来,并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方面的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为了培养学生唱歌的兴趣和合唱的意识,良好的习惯,我创设的三个情境,也将本课推向了高潮,孩子们充分地表达了对这三个情境理解与感受。效果非常好,我更有信心投身音乐教育改革,更愿意尝试不同的方式,创新音乐教育教学。
而本课的不足之处是,在课末由于多媒体出现了点问题,还是第一年的新教师课堂经验不足,缺少一定的教育机智,我让两组同学上台表演小蜜蜂。课后师父给我提了一个好建议,要求两组小朋友做花草树木,两组小朋友扮演小蜜蜂,边唱,边飞去采花。这是一个了设计,可以让学生投入的表演,积极的参与。
小蜜蜂教案12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2.根据蜜蜂发出的各种声音,模仿和创编蜜蜂做工的动作。
3.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蜜蜂做工的顺序,根据小蜜蜂发出的各种声音掌握相应的节拍。
难点:学习辨听分奏和合奏的声音。
活动准备
1.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
2.播放无人声伴奏音乐,熟悉乐曲旋律。
活动过程
1.播放无人声音乐引起幼儿兴趣。听听谁来了?
2.不播放音乐,老师念歌词幼儿听。
(1)蜜蜂忙着干什么?
(2)请再听一次小蜜蜂做工的顺序记下来。
3.结合音乐,教师再次念歌词。
(1)蜜蜂先是忙什么?再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2)蜜蜂做工时会发出声音?
4.听有歌词的音乐。
蜜蜂采花粉,做蜜糖,运输忙,造花房时发出什么声音?(当幼儿回答正确后,模仿蜜蜂发出的各种声音)
5.播放音乐,模仿或创编蜜蜂做工的'动作。
6.合作游戏。
(1)请多位幼儿与老师合作多种搬运的动作。
(2)结伴合作游戏,会用眼睛注视同伴,用动作配合同伴。
7.学习看指挥,拍手练习,能及时根据指挥做出分奏和合奏反应。
活动延伸
1.在音乐区提供歌曲录音磁带,让幼儿自由播放,反复欣赏。
2.在语言区提供蜜蜂的图片和相关图书,让幼儿自由观察、欣赏及阅读。
3.结合科学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及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
活动反思:
《小蜜蜂》这首歌曲非常简单,因此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孩子轻松愉快地学习这首歌曲。 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孩子音乐学习行为的动力,兴趣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因此我将激发孩子的兴趣作为主线。对于激发孩子兴趣,采用了歌唱、游戏表演、等各种方法。 激发孩子的兴趣。用角色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去熟悉音乐,感知音乐,并通过肢体语言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理解。在角色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可随着音乐举手投足,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流露真情,在动中感受体验、表现美。活动自始至终都兴趣盎然。
小百科:蜜蜂在昆虫分类学上属于膜翅目、细腰亚目、针尾部、蜜蜂总科、蜜蜂科昆虫的统称,是膜翅目重要的类群。
小蜜蜂教案13
活动目标
1、学习画小蜜蜂的基本步骤及方法,感受和谐的色彩搭配带来的美感,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2、了解蜜蜂是一种昆虫。体会蜜蜂不畏辛苦采花酿蜜,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画小蜜蜂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2、难点:感受和谐色彩搭配带来的美感。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蜜蜂的有关资料,使幼儿对蜜蜂有所了解。
2、在区角中建立一个“关于蜜蜂”的活动区。
物质准备:
1、真实的.蜜蜂图片。
2、幼儿每人一盒水彩笔或油画棒,勾线笔,图画纸。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老师带来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舞蹈,你们想看吗?教师表演舞蹈《小蜜蜂》,引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小蜜蜂。
二、谈话活动。
1、观察小蜜蜂的样子。
出示蜜蜂的图片,引导幼儿按一定的顺序仔细观察,与自己的发现。说出蜜蜂的身体构造,了解蜜蜂是一种昆虫。
2、说说小蜜蜂每天都在做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引导幼儿发现蜜蜂勤劳的品质,继而学习蜜蜂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三、给小蜜蜂画像。
1、出示蜜蜂图片,说说应该怎样给小蜜蜂画像。
引导幼儿出绘画小蜜蜂的步骤:
(1)先画身体部分:分别是头部、胸部、腹部;注意它们各部分形状的不同;
(2)再画翅膀和腿部:翅膀是透明的有花纹,六条腿两两相对,位置不同;
(3)最后画眼睛和触角:注意触角的形状。
2、小朋友说得很好,老师也了画小蜜蜂的方法,现在我就来给小蜜蜂画像,请你仔细观察绘画的步骤好吗。
3、小朋友是不是也想给小蜜蜂画像呢,那么(大考吧幼儿教育 )现在让我们行动起来吧。幼儿自由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为你的小蜜蜂穿上最漂亮的衣服。
出示两幅色彩搭配不同的蜜蜂图片,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色彩搭配带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进而体会和谐的色彩搭配带来的美感。启发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自由搭配颜色。
5、请幼儿介绍一下自己画的小蜜蜂。说己与众不同的创意。对想法特别的幼儿给予肯定及引导。鼓励幼儿根据小朋友的叙述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
四、欣赏。
1、小组内展示交流。幼儿互相作品。
2、全班展示交流。将幼儿作品全部展示,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的。对创意独特的幼儿给予鼓励。注意针对个别幼儿的不足给予有针对性的。以提高幼儿的鉴赏能力。
五、活动结束。
1、。
2、。
活动延伸
寻找小蜜蜂的家及认识小蜜蜂的亲人,鼓励幼儿在父母的帮助下搜集资料,并在活动区自由展示收集成果。
小蜜蜂教案14
教学时间:
年 级:四年级(第一学期)
课 型:综合课
课 题:小蜜蜂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课,教育学生爱护蜜蜂,学习蜜蜂的`优良品质,音乐教案-小蜜蜂。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
1 2 3 4 | 5 - |1 5 | 3 1 | 5 4 3 2| 1 - ||
(师) 同学 们 好(生)老 师 您 好 老师您 好!
二.交待本课学习内容:
本课教学内容有:学习音乐知识
节奏练习
视唱练习
学唱歌曲
三.音乐知识
顿音记号
四.发声练习:(移调)
1 2 3 4 | 5 4 3 2 | 1- | 1 0||
mi
ma
要求:声音圆润,连贯
五.节奏练习
X X | X - | X X X X | 1 - ||
六.视唱练习
5 4 | 3 - | 2 3 4 2 | 1 - |
七.导言
(师)同学们:我们见过蜜蜂吗?它对人类有什么贡献?(生) “见过”蜜蜂能酿蜜,幼儿教案《音乐教案-小蜜蜂》。(师)对,蜜蜂勤勤恳恳为人类做贡献,我们应该爱护小蜜蜂,好不好?下面我们就学习一首表现小蜜蜂的歌曲《小蜜蜂》。(出示大歌片)
八.范唱:提示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去听:
1、 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
2、 用什么感情演唱?
师:你们眼睛看着大歌片,耳朵听老师演唱,心里想着这两个问题。(范唱后提问)
(生甲)表现了儿童爱护蜜蜂。
(生乙)用亲切的感情去演唱。
随琴默唱二遍。
九.视唱
师弹琴轻声视唱
大声视唱
十.找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十一、学生填词,纠正错的地方。
十二、熟练后进入原速,进入感情。
十三、艺术处理
声音要轻
唱足时值
十四、歌表演
十五、小结:
通过学习《小蜜蜂》一课,我们要爱护小蜜蜂,学习小蜜蜂辛勤劳动的优良品质。
小蜜蜂教案15
教学目标:
2、学唱歌曲《小蜜蜂》,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和清晰的吐字来歌唱,以欢快的情绪歌唱小蜜蜂的辛勤劳动,并启发培养学生从小爱劳动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歌曲的读谱视唱与一字一音的清晰吐字,用优美的并具有感染力的歌声来表现歌曲意境。
教学进度:第三教时。
教具准备:头饰、磁带、口琴、图画、打击乐器等。
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流程:
情境激发 情 境 体 验 情境创造
情境导入激发思维 初步感知想象理解--> 体验歌曲 吸收表现 激发创编能力
a、入场-->创设情境 欣赏、哼唱、律动、熟悉歌曲 a、自学歌曲 创编情境性歌表演 备:b:模仿练习b、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听《拍手歌》进教室并做简单律动。
2、问好:一半学生吹奏口琴,一半学生唱。
3、模仿练习与重点乐句解决:
a、模仿练习:听、唱几组模仿进行的音。
b、重点乐句:
(2)板书出示
提问:这条旋律除了模仿外还有什么手法吗?(重复)
(3)学生再唱一遍,然后教师用g大调的音高唱一遍。
提问:老师唱的和你们一样吗?
学生回答:略
引出教师唱的是g大调。
方式:抽一个学生到前面改,其余同学小组进行。
(5)纠正答案,并让学生在口琴上找找音高。
4、情境布置的导入:
(1)学生吹奏刚才的旋律,教师配唱歌词“我们决不伤害益虫,快快飞到大树林中”。
(2)设问:是谁要飞到大树林中来?
5、情境布置:
师生在《小蜜蜂》音乐的伴奏下共同布置美丽的树林。
流 程 说 明
情境导入可以景激情,使学生尽快进入一种美的氛围之中,设置疑问可激发学生的`好奇与
学习欲望,情境布置时播放的《小蜜蜂》的伴奏音乐可使学生熟悉音乐,为歌曲的学唱作铺垫。
二、情境体验:
1、导入:同学们布置时,教师已躲到花丛后,布置完后,突然从花丛后伸出手(手中拿着小蜜蜂的图画)说:“咦!是谁飞来了!”
学生回答:小蜜蜂!
2、熟悉歌曲:(播放伴奏音乐)
a、教师边用 lu 哼唱,边将手中的蜜蜂随乐飞舞。
b、师生共同用 lu 哼唱。
教师评价学生想象的画面,并用优美的语言再一次将学生带入美的意境中去。d、边唱边做简单游戏。
3、学唱歌曲
a、导入:
师:好听吗?想不想学:就让我们在口琴的帮助下自学。
【小蜜蜂教案】相关文章:
小蜜蜂教案05-23
《小蜜蜂》教案11-22
中班教案《小蜜蜂》03-22
关于小蜜蜂的教案01-18
小班小蜜蜂教案05-08
中班教案《小蜜蜂》08-04
小班语言小蜜蜂教案03-24
小班教案小蜜蜂采花蜜教案11-15
小蜜蜂教案(通用19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