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蚂蚁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科学蚂蚁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班科学蚂蚁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蚂蚁,了解蚂蚁触角的作用。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Ppt:蚂蚁的特征。
2、图片:蚂蚁4。
【活动过程】
一、蚂蚁图片引起兴趣
1、师: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上是谁呀?(蚂蚁)
你们知道蚂蚁在干什么吗?
2、启发幼儿大胆想像,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二、课件演示:蚂蚁的.特征
1、小朋友想知道蚂蚁是怎样长大的吗?
(让幼儿互相议议)
2、观看课件演示,了解蚂蚁的生长过程。
卵——蛹——幼虫——蚂蚁
三、探究的问题:蚂蚁的触角有什么作用?
1、幼儿讨论
(1)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
(2)蚂蚁没有触角可以吗?
2、教师讲解,蚂蚁触角的作用
(1)蚂蚁的触角比盲人的竹竿还灵。
(2)这对触角有两种功能:
一种是触觉作用,通过触角接触外界,就能探明前面物体的轮廓、形态和硬度,
以及前进道路的地形起伏等情况。
另一种是嗅觉作用,通过闻味进行识别。
原来,蚂蚁一边走路,一边从腹部末端的和腿上的腺体里,
不断分泌出少量的、带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叫做标记物质,沾染在路上,留下痕迹。
远离蚁巢的同窝蚂蚁,回巢的时候,就用它的特殊鼻子——触角,
来闻着这条气味路标前进,这叫做“气味导航”。
3、帮助幼儿记忆
(1)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家了。
(2)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吃的。
4、游戏:蚂蚁找食物。
幼儿戴上触角的头饰扮演蚂蚁,从家中爬出去找吃的,找到后搬回家中,
用触角告知同伴去搬运粮食。
小班科学蚂蚁教案2
活动目标:
1.通过大胆猜测、动手操作,知道蚂蚁喜欢吃什么。
2.养成仔细观察、乐于探究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1)前期开展过蚂蚁长什么样,怎么抓蚂蚁等有关活动。
(2)和幼儿讨论过蚂蚁喜欢吃什么。
2.物质准备:糖果、饼干、水果、饭米粒等。
活动过程:
1.回忆导入,猜测激趣。
(1)师:这几天,我们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发现了许多的小蚂蚁,谁来说说你在哪里发现了小蚂蚁?
(2)师:上一次我们猜测了蚂蚁喜欢吃什么?你还记得吗?谁来说一说。
2.寻找蚂蚁,动手验证。
(1)师:那现在带上你们准备的食物去找找蚂蚁,把食物放在那观察能不能吸引小蚂蚁过来,还可以比一比哪种食物吸引的蚂蚁多。
(2)幼儿自由寻找蚂蚁并尝试用食物吸引蚂蚁。
请幼儿把准备的食物尝试吸引蚂蚁,并观察蚂蚁。
鼓励没有成功的幼儿要耐心等待一会。
个别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
3.师幼交流,拓展延伸。
(1)师:谁成功吸引到小蚂蚁了,你用的什么食物?
(2)师小结:小蚂蚁不怎么挑食,她喜欢吃的东西也比较多:肉、糖果、饼干、骨头和一些水果。他们最喜欢吃甜甜的.东西了。
(3)师: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延伸:蚂蚁用它的嘴咬着食物拖着走。你们下次可以再仔细观察一下,小蚂蚁和他的小伙伴是怎么搬运食物的。
小班科学蚂蚁教案3
活动目标:
1、在找找、看看、说说、做做中鼓励幼儿自主观察小蚂蚁。
2、初步了解蚂蚁的特征、生活的地方及喜欢吃的东西。
活动准备:
提前请幼儿准备蚂蚁喜欢吃的食物(糖果、饼干等),放大镜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
1、你为小蚂蚁准备了什么吃的?
2、小蚂蚁住在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去找找,给它们带去好吃的。
二、找蚂蚁
1、带领幼儿到小区公园,请幼儿找一找小蚂蚁
2、你在哪里看到了蚂蚁?它是什么样子的?
三、喂蚂蚁
1、请幼儿把准备的.食物给蚂蚁吃,看看蚂蚁最喜欢吃什么?
2、引导幼儿与蚂蚁说说话。
如:小蚂蚁快来尝一尝;好吃吗?等小蚂蚁好像说了什么?(真好吃,谢谢)
3、你还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
4、请幼儿走走看看蚂蚁最喜欢吃什么?
四、与蚂蚁说"再见",带幼儿回园,教师进行小结。
小班科学蚂蚁教案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沉浮,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的乐趣。
2.体验玩水的乐趣,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3.学习把沉、浮物体作简单分类和记录。
活动准备:
1.木块,石头,泡沫,铁勺、树叶、纸片(幼儿操作材料)。
2.记录纸人手一份,蚂蚁过河图片。
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
音乐,小蚂蚁搬豆子
师:我们一起来像小蚂蚁一样搬豆子吧。(师生互动进入教室)
师:你们像小蚂蚁一样都把豆子运回家了,开心吗?幼:开心
师:可是老师却发现了一只不开兴的小蚂蚁我们来看看
(出示小蚂蚁过河的图片)
二、 启发提问。
小蚂蚁要过河我们怎么帮助它?
幼儿自由讲述,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方法
师:“你们说要做船,那什么材料能做船帮蚂蚁过河呀?引导幼儿说出各种做船用的材料
三、 认识沉与浮现象。
1.师做实验,先放石头。
师:“瞧,这些材料谁能帮蚂蚁过河呀?我们先拿石头来试一试”
问:你发现了什么?石头怎么啦?
师小结:由于石头比较重,放在水中会掉下去,这种现象我们叫“沉”,会沉下去的材料,能当蚂蚁的小船吗? 问:你发现了什么?石头怎么啦?
师小结:由于石头比较重,放在水中会掉下去,这种现象我们叫“沉”,会沉下去的材料,能当蚂蚁的小船吗?
2.师第二次做实验,放纸片
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由于纸片比较轻,放在水中会飘在表面上,不会掉下去,这种现象我们叫“浮”。现在我们把小蚂蚁放到上面,你们看它过河了吗?
3. 巩固幼儿对沉浮现象的认识
刚才我们看了,放在水中,比较重的东西会掉下去的,我们叫它“沉”,不会掉下去的,我们叫它“浮”。
四、分小组幼儿进行实验操作
幼儿在操作后进行统计记录 。
1.幼儿认识材料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帮蚂蚁想办法,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看看有什么?请小朋友把各种材料都拿来试一试,看看哪些东西会浮起来,可以当蚂蚁的小船。
2.提操作要求和记录方法
师:在玩的时候,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记录单,如果这个材料会会浮起来,就在相应的位置打勾,如果会沉下去,在相应的位置打
教师巡视,观察各小组的情况
五、教师评价
1.小朋友都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验证 进行总结
六、音乐《小蚂蚁搬豆》离开教室活动结束
小班科学蚂蚁教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沉浮,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的乐趣。
2.体验玩水的乐趣,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3.学习把沉、浮物体作简单分类和记录。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雪花片,石头,积木,海绵,点心盘(幼儿操作材料)。
2.记录纸人手一份,
3、蚂蚁过河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导入,激发孩子的兴趣。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出来玩了,瞧,这是谁呀?(小蚂蚁)
师:小蚂蚁爬着爬着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就爬过去,可是面前出现了一条小河,请小朋友帮蚂蚁想想能用什么办法可以过河?
(1)请幼儿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2、幼儿自由操作探索。
师:“瞧,这些材料谁能帮蚂蚁过河吗?我们来试试吧!”
3、认识沉与浮现象。
(1)教师做沉浮实验。
(2)巩固幼儿对沉浮现象的认识
4、幼儿再次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
师:这次请小朋友操作,把能浮起来的材料贴在记录表上。
(1)幼儿自己操作,并记录结果
(2)个别幼儿上台操作教师请一幼儿操作,同时将结果记录下来。(规则:拿一操作材料放入水中,浮起来的就把这种材料的图片贴到小河里,沉的则不需贴。)
幼儿集体纠正。
4、小结
师:小朋友们想的办法真棒,可以帮助小蚂蚁过河啦,我们再去找找还有什么材料也可以让小蚂蚁过河吧(幼儿离开活动室活动结束)
小班科学蚂蚁教案6
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活动准备:
1、饼干屑、糖、调味品、饭粒等
2、记录用的纸、笔、
3、蚂蚁的课件、黑纸、瓶
活动过程:
一、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
到屋外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
二、观察蚂蚁的动态并记录
1、观察什么地方蚂蚁最多?蚂蚁在干什么?
2、记录各自的发现。
三、交流各自的发现。
1、交流各自发现蚂蚁的情形。
2、讨论蚂蚁各自有没有家,他们会把找到的.食物怎样搬运?他们怎样通知朋友?
四、观看课件后了解,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五、延伸活动:小实验“蚂蚁造家”。
将几只蚂蚁放在装土的瓶子中,先观察瓶中的土是怎样的?然后用黑纸将瓶包住,数天后观察土里的变化?
活动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让幼儿看、说、想,培养了幼儿的动眼、动口、动手的能力。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课件的演示直观、形象,帮助幼儿很好的了解了蚂蚁的习性及蚂蚁的种类。让幼儿很感兴趣,他们就会很认真的去观察、去学习。
小班科学蚂蚁教案7
一、指导目标:
激发婴幼儿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去玩耍去探索,使大动作和精细动作都得到锻炼。
二、环境与材料:
粗细、长短不一的软性水管;质地、大小不同的球若干;在管子口贴上小蚂蚁;“小蚂蚁的家”背静图一幅。
三、过程指导:
1、 婴幼儿自己选择珠子,放入认为合适的管子口,观察珠子从哪里滚出来。
2、 熟悉后,可引导婴幼儿比一比同样的珠子从哪一个管子滚出来的速度快。
3、 掉出来的珠子自己捡起,再重新投放。
四、建议:
1、 为了保持婴幼儿对这一活动的兴趣,教师可将管子的.弯曲度、延伸的方向重新组合。新的组合,新的路线更能激发婴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愿望。
2、 可贴上一幅“小蚂蚁藏粮食”的背静图,让婴幼儿在玩的过程当中了解蚂蚁的生活情况。
可让婴幼儿逐渐感知珠子的大小与管子粗细的关系。
小班科学蚂蚁教案8
1、诱导目标:
激起婴幼儿的好奇心,吸引他们往玩耍往试探,使大大年夜行径以及风雅行径都获患上锻炼。
2、环境与质料:
粗细、是非不一的软性水管;质地、大大年夜小不同的球多少好多;在管子口贴上小蚂蚁;“小蚂蚁的家”违静图一幅。
3、入程诱导:
一、 婴幼儿自己选择珠子,放进以为契合的管子口,察瞅珠子从那里滚出来。
二、 熟谙后,可向导婴幼儿比一比一样的珠子从哪一个管子滚出来的速度快。
三、 掉落出来的珠子自己捡起,再从新投放。
4、倡导:
一、 为了对峙婴幼儿马糊这一步履的癖好,述职报告教师可将管子的曲折屈身度、延伸的标的目的从新组合。新的组合,新的`门路更能激起婴幼儿的好奇心以及试探愿看。
二、 可贴上一幅“小蚂蚁躲粮食”的违静图,让婴幼儿在玩的入程中相识蚂蚁的生计景象。
可让婴幼儿逐步感知珠子的大大年夜小与管子粗细的干系。
小班科学蚂蚁教案9
活动目标:
1、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2、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饼干屑、糖、调味品、饭粒等
2、记录用的纸、笔、
3、蚂蚁的课件、黑纸、瓶
活动过程:
一、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
到屋外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
二、观察蚂蚁的动态并记录
1、观察什么地方蚂蚁最多?蚂蚁在干什么?
2、记录各自的发现。
三、交流各自的发现。
1、交流各自发现蚂蚁的情形。
2、讨论蚂蚁各自有没有家,他们会把找到的食物怎样搬运?他们怎样通知朋友?
三、观看课件后了解,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四、延伸活动:小实验“蚂蚁造家”。
将几只蚂蚁放在装土的'瓶子中,先观察瓶中的土是怎样的?然后用黑纸将瓶包住,数天后观察土里的变化?
小班科学蚂蚁教案10
活动目标:
1.感知蚂蚁外形特征,体验喂食蚂蚁的快乐。
2.模仿小蚂蚁爬来爬去的活动方式。
3.激发了幼儿对蚂蚁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知道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各种小蚂蚁图片展、活体小蚂蚁生活情景展示;情景游戏用的大树洞、土洞。(图片附后)
2.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幼儿观察大自然中小蚂蚁的生活情况。
3.材料准备:蚂蚁容器、放大镜、橡皮泥、毛根、幼儿操作卡、记录表、蚂蚁头饰、ppt幻灯片、大树叶、大米粒(图片附后)。
活动过程:
1.感知小蚂蚁的外形特征。
(1)幼儿自由观察,交流。
(2)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小蚂蚁长得什么样?蚂蚁头上有什么?它有几条腿?蚂蚁都有什么颜色?
(3)幼儿分组操作(幼儿自由选择)。
第一组:投放用橡皮泥、毛根拼插的小蚂蚁半成品,请幼儿补插完整的小蚂蚁(黑色的小蚂蚁、褐色的小蚂蚁、红色的小蚂蚁)。
第二组:投放《幼儿操作》卡,请幼儿找一找小蚂蚁(图片附后)。
小结:说一说都有什么颜色的小蚂蚁;数一数操作页中共有几只小蚂蚁。
(4)认知小蚂蚁外形特征。
蚂蚁有头、胸、腹、六条腿和两只触角。
2.观看ppt幻灯片,了解小蚂蚁的生活方式。
请幼儿观看小蚂蚁身体结构的幻灯片,加深幼儿对小蚂蚁身体外形特征的印象,然后,观看小蚂蚁生活方式的幻灯片,简单了解小蚂蚁的生活方式。
小蚂蚁生活在哪里?它们是怎样搬运食物的?遇到事情的时候,是怎样告诉同伴的?
师幼讨论,通过探究了解到蚂蚁的家在泥土里;蚂蚁的家在树上;蚂蚁的'家在石头缝里等。
3.喂食小蚂蚁。
小蚂蚁喜欢吃什么?
提供树叶、面包渣、石子,与幼儿一起喂小蚂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4.游戏“小蚂蚁回家”。
学一学小蚂蚁走路的样子好吗?
幼儿带头饰,随音乐模仿小蚂蚁爬行、运粮食、钻洞等动作,体验小蚂蚁爬来爬去的活动方式,游戏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在语言区投放儿歌《小蚂蚁》;在操作区投放小蚂蚁结构拼图;在运动区投放小蚂蚁头饰、树洞、土洞等游戏材料;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究。
活动反思:
让幼儿的科学活动从身边生活开始。对于幼儿来说,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不是目的,小班幼儿更是如此。本次活动,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围绕活动重点,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按从易到难、层层递进的方式提供支持性的操作材料和游戏环境,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中感知小蚂蚁的外形特征和爱吃的食物,即在活动中帮助幼儿获得新经验。
活动分析:
通过“小蚂蚁”这个活动,使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得到了满足。在观察、思考、讨论小蚂蚁的过程中,幼儿会随着对小蚂蚁的认识、了解逐步加深。同时,使幼儿亲近小动物、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也自然地流露出来。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更加注重调动幼儿的探究兴趣,注重幼儿对蚂蚁观察、了解和亲近的过程,帮助幼儿学习观察的方法,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通过引导幼儿认识小蚂蚁,观察了解小蚂蚁身体外形特征和体验喂小蚂蚁的快乐,模仿小蚂蚁爬来爬去的活动方式,从而培养幼儿乐于观察、善于思考、亲身体验、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小百科:蚂蚁是一种昆虫,别名蚁、玄驹、昆蜉、蚍蜉蚂,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蚁科。蚂蚁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已知有11700多种,有21亚科283属,中国境内已确定的蚂蚁种类有600多种。
小班科学蚂蚁教案11
活动目标:
1、在找找、看看、说说、做做中鼓励幼儿自主观察小蚂蚁。
2、初步了解蚂蚁的特征、生活的地方及喜欢吃的'东西。
活动准备:
提前请幼儿准备蚂蚁喜欢吃的食物(糖果、饼干等),放大镜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1、你为小蚂蚁准备了什么吃的?
2、小蚂蚁住在在哪里呢?我们一起去找找,给它们带去好吃的。
二、找蚂蚁1、带领幼儿到小区公园,请幼儿找一找小蚂蚁2、你在哪里看到了蚂蚁?它是什么样子的?
三、喂蚂蚁1、请幼儿把准备的食物给蚂蚁吃,看看蚂蚁最喜欢吃什么?
2、引导幼儿与蚂蚁说说话。
如:小蚂蚁快来尝一尝;好吃吗?等小蚂蚁好像说了什么?(真好吃,谢谢)3、你还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新的发现?
4、请幼儿走走看看蚂蚁最喜欢吃什么?
四、与蚂蚁说"再见",带幼儿回园,教师进行小结。
小班科学蚂蚁教案1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沉浮,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的乐趣。
2.体验玩水的乐趣,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3.学习把沉、浮物体作简单分类和记录。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雪花片,石头,海绵,点心盘(幼儿操作材料)。
2.木制积木,记录纸人手一份,蚂蚁过河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导入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出来玩了,瞧,这是谁呀?(蚂蚁)师:小蚂蚁爬着爬着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就爬过去,可是面前出现了一条小河,请小朋友帮蚂蚁想办法过河?
幼:造一座桥……
二、 认识沉与浮现象。
1.教师做沉浮实验。
师:"瞧,这些材料谁能帮蚂蚁过河呀?"
2.巩固幼儿对沉浮现象的`认识师:我现在请一小朋友来帮蚂蚁想办法。
三、 幼儿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
教师先请一幼儿操作,同时将结果记录下来。(规则:拿一操作材料放入水中,浮起来的就把这种材料的图片贴到小河里,沉的则不需贴。) 集体纠正。
活动反思:
1.通过幼儿亲手操作,大胆尝试,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
2.在活动中提供了适宜的材料让幼儿人人动手,满足了中班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动手操作前利用猜一猜激发孩子的求知欲,从而增强了活动的目的性。
4.实验结果评价中我给幼儿了充分的肯定。
小班科学蚂蚁教案1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沉浮,激发幼儿探索、发现的乐趣。
2.体验玩水的乐趣,对操作活动感兴趣。
3.学习把沉、浮物体作简单分类和记录。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5.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木块,石头,泡沫,点心盘、钥匙、玩具(幼儿操作材料)。
2.记录纸人手一份,蚂蚁过河图片。
活动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师:今天天气真好,小动物们出来玩了,瞧,这是谁呀?(蚂蚁)
师:小蚂蚁爬着爬着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就爬过去,可是面前出现了一条小河,请小朋友帮蚂蚁想办法怎么才能过河?
二、 认识沉与浮现象。
1.师做实验,先放石头。
师:“瞧,这些材料谁能帮蚂蚁过河呀?我们先拿石头来试一试”
问:你发现了什么?石头怎么啦?
师小结:由于石头比较重,放在水中会掉下去,这种现象我们叫“沉”,会沉下去的材料,能当蚂蚁的小船吗?
2.师第二次做实验,放泡沫
问: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由于泡沫比较轻,放在水中会飘在表面上,不会掉下去,这种现象我们叫“浮”。现在我们把小蚂蚁放到上面,你们看它过河了吗?
3. 巩固幼儿对沉浮现象的认识
刚才我们看了,放在水中,比较重的东西会掉下去的,我们叫它“沉”,不会掉下去的,我们叫它“浮”。
(活动反思:从这个环节上看,孩子对沉与浮的现象,能具体地表述出来,也对此活动很感兴趣。但在让幼儿对比石头与木头的环节上,由于所取的材料不合理,石头太小了,而木头却较大,在视觉上,给孩子造成干扰,因此有的孩子认为木头比较重,导致无法让孩子准确的判断:石头与木头哪个比较重,哪个才会沉下去。如果选择与木头一样大的石头,幼儿便可以一眼看出,石头比较重的原理。因而也不会在此环节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三、 幼儿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
1.幼儿认识材料
师:现在请小朋友来帮蚂蚁想办法,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看看有什么?请小朋友把各种材料都拿来试一试,看看哪些东西会浮起来,可以当蚂蚁的小船。
2.提操作要求和记录方法
师:在玩的时候,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了记录单,如果这个材料会会浮起来,请把手上的贴贴纸贴在水面上,如果会沉下去,请把手上的贴贴纸贴在水底。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记录
四、教师评价
1.小朋友都做好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验证
(活动反思:从记录的结果上看,大部分孩子能准确记录出沉浮的现象,其中盘子这一材料的实验出现分歧,有的孩子记录是沉,有的孩子记录是浮,借此机会,我进行随机教育,让不同结果的两名幼儿现场操作,为什么你认为是沉?而你却是浮呢?两个小朋友用同一种材料,为什么结果是不同的呢?通过现场实验,孩子知道由于放的方式不一样,结果也是不同的,很好地利用教育契机,给孩子正确的引导。但在幼儿使用记录卡的方面上看,由于记录卡设计不太合理,有的幼儿把整张记录卡都贴满了,完全看不出是沉还是浮;如果老师在水盆中间画条中介线,在中线以上表示沉,中线以下表示浮,就能很轻松地解决结果不分明的问题。)
活动反思: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想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教师抓住幼儿园喜欢玩水的特性,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通过观察、探索,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初步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一、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活动中,教师为幼儿准备了鱼缸、玩具,石头,泡沫,点心盘、钥匙、玻璃珠、记录纸,蚂蚁、苹果树图片等材料,启发引导幼儿与材料互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能开动脑筋,大胆地说出自己发现的沉浮现象。在记录的环节中,合理选择粘贴纸的记录方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操作起来简便易行,还能进行简单的评价。基本实现目标。
二、教师的教
1.创设游戏情境。教师以“小蚂蚁出来玩,肚子饿了,发现远处有棵苹果树,想爬过去;可是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请小朋友帮蚂蚁想想过河的办法”的情境引入活动,形象生动的道具演示,吸引了幼儿参与探索的兴趣,围绕问题“周围什么都没有,只有石头和木头,你们能用这些材料帮蚂蚁过河吗?”,展开思考。游戏情境的创设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调动起幼儿参与探索学习的积极性。
2.注重材料投放。教师在材料的投放中能充分考虑活动中幼儿的观察,精心准备鱼缸作为活动情境中的“小河”,让幼儿直观清楚地观察到石头、木头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同时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探索的材料分组摆放在不同的.操作区,改变以往教师为幼儿准备人手一份操作材料的投放形式,避免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拥挤、混乱的现象,有利于幼儿专注观察一种材料;另外还为幼儿准备了贴贴纸作为记录的材料,在每个操作区投放记录单,便于幼儿操作后,直接记录操作的结果,解决幼儿独立完整完成自己的记录单存在的困难。
3.善于观察启发。能灵活驾驭课堂,善于观察幼儿在操作中的表现,其中盘子这一材料的实验出现分歧,有的孩子记录是沉,有的孩子记录是浮,我能及时抓住教育契机,让不同结果的两名幼儿现场操作,为什么你认为是沉?而你却是浮呢?两个小朋友用同一种材料,为什么结果是不同的呢?通过现场实验操作展示,孩子知道由于放的方式不一样,结果也是不同的,让孩子知道,沉浮没有绝对的定义。
4.评价鼓励结合。最后环节教师能对所有操作材料在水中的现象再次进行进行一个总结,帮助幼儿梳理知识经验,提升认识,再次利用记录单将材料的沉浮现象一一呈现,并对幼儿的实验结果给予肯定--奖励一个大拇指,并出示图片“大拇指”贴在幼儿操作正确的位置上,鼓励幼儿,这也是一种适合小班幼儿特点的评价方式。
三、幼儿的学
整个活动幼儿都能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发现,学习简单的记录方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学习词汇“沉下去”“浮起来”。
四、活动中的不足
1. 在让幼儿对比石头与木头的环节上,由于所取的材料不合理,石头太小了,而木头却较大,在视觉上,给孩子造成干扰,因此有的孩子认为木头比较重,导致无法让孩子准确的判断:石头与木头哪个比较重,哪个才会沉下去。如果选择与木头一样大的石头,幼儿便可以一眼看出,石头比较重的原理。因而也不会在此环节上浪费太多的时间。
2.最后老师的小结不够到位。当所有的记录表都在黑板上时,师应作出总结,把精髓的部分加以强调:原来石头、金属类、玻璃类的物品比较重,容易沉下去。而泡沫、木头、比较轻的物品,所以容易浮起来。
3.记录卡设计不够合理,有的幼儿把整张记录卡都贴满了,如果老师在水盆中间画条中介线,中线以上表示浮,中线一下的表示沉,可以避免贴满的情况发生。
小班科学蚂蚁教案14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求知的兴趣。
2、懂得合作力量大的道理,并观察蚂蚁的形态。
活动准备
课件、自制海绵豆子(数量为幼儿人数的2—3倍)和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出课题,从而引发幼儿兴趣。
远看芝麻撒地,
近看黑驴运米,
不怕山高道路陡,
只怕跌进热锅里。
教师引导幼儿猜出动物的.名称(蚂蚁),从而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二、出示蚂蚁的课件,引导幼儿说出观察到的蚂蚁的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
(1)你在哪儿见过小蚂蚁?
(2)蚂蚁长得什么样?
(3)小蚂蚁是怎样搬运粮食的?为什么?
通过观看课件听故事,让幼儿大胆发言,回忆听到的情况,教师及时进行鼓励和指导。
三、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像小蚂蚁学习什么?让小朋友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四、游戏:“蚂蚁搬豆”,巩固认识。
教师扮蚂蚁妈妈,幼儿扮小蚂蚁,四散地站在场地一端。
游戏开始,教师说:“孩子们,咱们快去搬豆准备过冬吧!”“小蚂蚁”自由地(可不按顺序)钻过皮筋,爬过纸箱和垫子,跑到场地另一端,拾一颗小豆跑回家中,将小豆放进小篮。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把豆全搬完。
结束部分:
学蚂蚁搬豆走出活动室。
小班科学蚂蚁教案15
活动意图:
小班幼儿好奇心强,对身边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动感性强的形象直观的昆虫等更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兴趣。但是,小班幼儿观察力刚刚萌发,只能停留在表面肤浅的观察上,观察的事物,常常是零星的。注意力转移、分配能力都很差,在观察图片时,仅能注意其主要的、鲜明的部分而忽视其它部分。因此,开展此次活动,为幼儿提供颜色鲜明,形象生动的小蚂蚁图片和活体小蚂蚁。直观、形象的教具,让幼儿在快乐中体验小蚂蚁爬来爬去的活动方式。
活动目标:
1.感知蚂蚁外形特征,体验喂食蚂蚁的快乐。
2.模仿小蚂蚁爬来爬去的活动方式。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重点难点:
蚂蚁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各种小蚂蚁图片展、活体小蚂蚁生活情景展示;情景游戏用的'大树洞、土洞。(图片附后)
2.经验准备:请家长带幼儿观察大自然中小蚂蚁的生活情况。
3.材料准备:蚂蚁容器、放大镜、橡皮泥、毛根、幼儿操作卡、记录表、蚂蚁头饰、ppt幻灯片、大树叶、大米粒(图片附后)。
活动过程:
1.感知小蚂蚁的外形特征。
(1)幼儿自由观察,交流。
(2)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小蚂蚁长得什么样?蚂蚁头上有什么?它有几条腿?蚂蚁都有什么颜色?
(3)幼儿分组操作(幼儿自由选择)。
第一组:投放用橡皮泥、毛根拼插的小蚂蚁半成品,请幼儿补插完整的小蚂蚁(黑色的小蚂蚁、褐色的小蚂蚁、红色的小蚂蚁)。
第二组:投放《幼儿操作》卡,请幼儿找一找小蚂蚁(图片附后)。
小结:说一说都有什么颜色的小蚂蚁;数一数操作页中共有几只小蚂蚁。
(4)认知小蚂蚁外形特征。
蚂蚁有头、胸、腹、六条腿和两只触角。
2.观看ppt幻灯片,了解小蚂蚁的生活方式。
请幼儿观看小蚂蚁身体结构的幻灯片,加深幼儿对小蚂蚁身体外形特征的印象,然后,观看小蚂蚁生活方式的幻灯片,简单了解小蚂蚁的生活方式。
小蚂蚁生活在哪里?它们是怎样搬运食物的?遇到事情的时候,是怎样告诉同伴的?
师幼讨论,通过探究了解到蚂蚁的家在泥土里;蚂蚁的家在树上;蚂蚁的家在石头缝里等。
3.喂食小蚂蚁。
小蚂蚁喜欢吃什么?
提供树叶、面包渣、石子,与幼儿一起喂小蚂蚁,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
4.游戏“小蚂蚁回家”。
学一学小蚂蚁走路的样子好吗?
幼儿带头饰,随音乐模仿小蚂蚁爬行、运粮食、钻洞等动作,体验小蚂蚁爬来爬去的活动方式,游戏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在语言区投放儿歌《小蚂蚁》;在操作区投放小蚂蚁结构拼图;在运动区投放小蚂蚁头饰、树洞、土洞等游戏材料;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究。
【小班科学蚂蚁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科学小蚂蚁教案01-14
小班科学蚂蚁教案15篇03-31
小班科学《小蚂蚁藏粮食》教案11-19
小班科学小蚂蚁教案10篇03-27
小班音乐《蚂蚁》教案10-30
小班语言逗蚂蚁教案03-27
小蚂蚁过河小班教案03-26
小班儿歌《逗蚂蚁》教案01-26
小班体育教案:聪明的蚂蚁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