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
一、铺垫孕伏
1.导入: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
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
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20厘米多,不到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有目的,分层次进行铺垫,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教学例1。
(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互相议论一下。
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
长是20厘米还多7个小格;
宽是14厘米还多5个小格;
厚是8个小格。
(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中间(从0到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米?从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又发现了什么?互相交流一下。学生在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认真观察、交流,从而知道每一厘米长度内都有10个小格,都是10毫米。
(3)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4)请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
总结归纳:1厘米=10毫米板书:=
[1厘米=10毫米 是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自己感知的,学生感到高兴。这也体现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自己学会知识。]
(5)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①老师表示1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②学生将1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1毫米的长度观念。
③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
借助形象直观的手势表示抽象的概念,帮助学生形成表象,印象深刻,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概念。
(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书)
做一做(66页)
通过直观操作总结手势测量,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加深,在直观表象抽象的思维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1毫米。教师在新知识的传授中,通过引导、点拨,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
2.认识分米。教学例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板书)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将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不但形成表象,加深理解,同时也区别了不同概念,建立正确的长度观念。
3.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
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板书)
4.测量,做一做(67页)
分米的'认识思路与毫米的认识基本相同,教学过程可以简化,提高教学效率。通过两次认识,掌握4种长度单位,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巩固发展
巩固发展是在学生学习了新知,并进行了反馈练习,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的综合巩固练习,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
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通过多种形式,多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因材施教,面向全体,以提高学习质量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备注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4.练习十七 第1题。(分组练习)
5.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
蜡笔长6毫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四、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七 第2题,填在书上。
六、板书设计
毫米分米的认识
例1 例2
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2—4页,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一中的第1—3题,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 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或一角硬币、丝带、橡皮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们猜一猜,钱老师的身高是多少?
学生猜完后教师说明:钱老师的身高是1米80厘米。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长度单位,请大家用手势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师:请大家再用手势表示一下,1厘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师:我们每天上课都要用到数学课本,你们知道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大约是多少厘米吗?自己量一量。
生:数学书的长是21厘米,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
师:数学书的宽比15厘米多,比16厘米少,那究竟有多长呢?你们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师: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数学课本的宽,就要用一个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来量。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毫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1、认识毫米。
(1)师:1毫米有多长呢?请同学们拿起直尺认真观察: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线以外,还有刻度线吗?
(还有一些小刻度线,这些小刻度线把1厘米又分成了一些小格。)
教师指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看大屏幕上放大的直尺图
提问:从0刻度到刻度1是几厘米?
教师让学生用笔尖指着直尺上的小格数一数,在刻度0和刻度1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从刻度1到刻度2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1和刻度2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从刻度3到刻度4是几厘米?数一数,在刻度3和刻度4之间有多少个小格?
提问:这就是说,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
得出:1厘米=10毫米
(3)教师让学生量一量1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
量完后教师说明: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师生共同用手势表示1毫米:先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夹住1分硬币,再用左手慢慢地把硬币抽出来,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有一条小缝,它的长度大约就是1毫米,小学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说明:银行卡和电话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教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几毫米?
(5)说一说,测量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6)教科书第3页 “做一做”中的题目。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
2、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
①动手操作: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一一地量很麻烦。)
②独立探索: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合适?
③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④教师说明: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单位都不合适,我们就要创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⑤互相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板书,把课题补充全:分米的认识)
(2)问: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2分米的长度。
(3)学生观察米尺,回答: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4)练习。
①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
②教科书第4页“做一做”中的习题。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高
1、练习一的第1、2、3题。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蜡笔长6( ) 跳绳长2( )
桌高7( ) 粉笔长75( )
钢笔长14( ) 小明的身高是140( )
一块橡皮厚12( ) 旗杆高9( )
3量出20毫米和3分米的丝带。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1、量出数学作业本的长约是多少分米,厚是多少毫米
2、在作业本上画出1毫米、1厘米、1分米长的线段。
3、拿一瓣蒜头放在盛有少量水的的盘子里。先看看它几天后开始发芽,再记录发芽一周内蒜叶的生长情况。(课外完成)
蒜叶生长情况记录
毫米、分米的认识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尺、分米尺、米尺.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导入:我们学过长度单位米、厘米,也会用米和厘米测量长度,请同学们测量一下教学教科书封面的长是多少?宽是多少?
2.学生操作,测量后汇报:
书的封面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
书的封面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
3.继续测量书的厚度,学生汇报:书的厚度不到1厘米.
4.教师概括:同学们测量得到长20厘米多,不到21厘米;宽14厘米多,不到15厘米;厚不到1厘米,20厘米多,多多少?不到15厘米,差多少?不到1厘米,那是多少? 20厘米多,不到15厘米,不是一个准确的长度,是否能用米、厘米那样的长度单位表示呢?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教学例1.
(1)启发学生观察测量得到的20厘米多,14厘米多,不到1厘米,从尺子上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互相议论一下.
学生回答:有许多小格;
长是20厘米还多7个小格;
宽是14厘米还多5个小格;
厚是8个小格.
(2)教师讲述:这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比1厘米小,它的名字叫1毫米.请同学们数一数,1厘米中间(从0到1)有多少小格,又叫多少毫米?从2~3、5~6、9~10等每一厘米长中又发现了什么?互相交流一下.
(3)教师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4)请同学们想一想,1厘米和10毫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互相议论一下.
总结归纳:1厘米=10毫米(继续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5)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①老师表示1毫米的长度(用拇指和食指表示)
②学生将1分硬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抽去硬币,观察拇指和食指之间的缝隙,理解1毫米的长度观念.
③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
(6)测量(分组操作并填空)
①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
②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____毫米.
③
2.认识分米.教学例2.
(1)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出示分米卡,使学生认识1分米.说明有时候量物体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
(2)数一数1分米中有多少个1厘米?(继续演示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有了认识毫米的思路,认识分米,启发学生思维,自己学会认识分米的长度单位.
(3)借助手势,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势表示,进一步认识分米.
将米、分米、厘米、毫米4个长度单位,用手势表示.学生分组互相用手势表示.
3.利用米尺,分组讨论.
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厘米之间有多少关系?
总结归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板书)
4.量出3分米长的带子给大家看.
三、全课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认识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随堂练习
1.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并用手势表示.
2.口述常用的长度单位间有什么关系?
3.同桌互相量一量铅笔的长度.
4.判断下面叙述是否正确?
蜡笔长6毫米.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布置作业
5米=()分米 40厘米=()分米
2分米=()厘米70毫米=()厘米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4
教学内容:
教材22--23页,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认识国际通用长度单位毫米与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长度。
2、理解毫米与厘米、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掌握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的换算。
3、培养学生估测和实际测量以及熟练使用测量工具测绘的技能。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建立毫米和分米的长度观念,体验毫米、分米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毫米和分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 :
每生一把尺子,一张测验纸,同桌一套学具材料(纸条、牙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前面我们学习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下面以2人小组回顾复述以下内容:1米=( )厘米 床长2( ) 铅笔长15( )
二、设问导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情境图)昨天晚上有一位小朋友叫甜甜,他做了一个有趣的梦,你们想不想知道他做了一个什么样的梦?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甜甜的梦里看一看吧!大家看,他梦见谁了?
生:齐天大圣孙悟空。
师:齐天大圣在向小朋友们展示他的金箍棒呢!变小小变成1分米长了!可以放在甜甜的手心里了。还能变得更小呢,小小变成5毫米长了,放在了齐天大圣的耳朵里了。
师:我相信很多同学都发现了数学信息,那么谁能来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同学们真善于观察,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
生:5毫米有多长?
生:1分米有多长?
师:想要知道5毫米有多长,那我们只要知道1毫米有多长就可以了,所以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两位新朋友——分米和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2、合作交流、探求新知
(一)、认识毫米
(1)猜测
师:孙悟空可以把5毫米的金箍棒放进耳朵里,说明了什么?(毫米很小) 师:那1毫米有多长呢?你来猜一猜。(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2)讲解
师:同学们到底猜的对不对呢?那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平时用的直尺(幻灯片播放),这上面除了我们认识的1厘米,你还发现了什么?(一小格一小格的) 师:小博士告诉我们,这里的一小格就是1毫米,用字母表示为:mm(板书) 出示毫米定义
(3)感知
师:那你们现在知道1毫米到底有多长了吗?能不能用手比一下?你有什么感觉?(毫米很小)对,因为毫米很小,所以测量比较小的物体的时候就用毫米做单位 师:能不能再比一下5毫米的长度?那你现在知道5毫米有多长了吧?噢,原来5毫米这么小,怪不得齐天大圣能把金箍棒放在耳朵里。
(4)联系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的毫米,睁开你明亮的小眼睛,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用到了毫米?或者你在哪里见过毫米?
(5)寻找关系
师:大家还记得以前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让学生用手比一下)
师:那还记得米和厘米的关系吗?(1米=100厘米)
师:那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今天学习的毫米跟我们以前学过的米或者厘米是不是也有关系呢?(播放幻灯片) 师:那你现在知道了吗?( 10毫米=1厘米)
师:那2厘米=( )毫米?3厘米呢?5厘米呢?(出示练习题)
(二)、认识分米
(1)猜测
师:孙悟空把金箍棒变成了1分米放到了甜甜的手心里,通过图片,你能猜一猜1分米有多长吗?(学生表达自己的看法)
(2)讲解
师:同学们到底猜的对不对呢,我们一起来请教一下小博士(播放幻灯片) (小博士说: 10个这样的小格是1分米,用dm板书表示) 出示分米定义
(3)小组合作探究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发现同学们会思考、会学习,老师这里有两个问题,如果你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解答,那你就跟分米成为了好朋友。
课件出示题目
(1)分米跟厘米是什么关系呢?
(2)分米跟米又是什么关系呢?
(4)联系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的分米,睁开你明亮的'小眼睛,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用到了分米?或者你在哪里见过分米?
(5)感知
师:那你能不能用手比一下1分米到底有多长呢?噢,原来孙悟空又把他的金箍棒变到这么长,怪不得正好可以放到甜甜的手心里了
(6)小结
师:我们学过的测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有什么?他们都叫做“长度单位” 出示长度单位定义
三、自学检测
师:今天大家表现这么好,相信在用这些长度单位时,大家也能表现的更好,老师对你们有信心,你们对自己有没有信心呢?(幻灯片出示练习题)
1、 1米=( )分米 5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40厘米=( )分米 1厘米=( )毫米 6厘米=( )毫米
2、小兔子身长4( ),尾巴长约7( )。
3、一只七星瓢虫的长度大约是5( )。
四、巩固练习
1、 38米+54米=( )米 1米 -6分米=( )分米 57分米-17分米=( )分米=( )米
2、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38( ), 他的大拇指宽约( ), 手腕一圈长约12( )
五、拓展延伸
师:拿出1张白纸,谁能量出这张白纸的厚度?(生量后发现不到1毫米。) 师:其实有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同样还有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
六、总结提升
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呢?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5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第五册60-61页,毫米、分米的认识,练习十六1、2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直观和操作,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准确选用长度单位表示物体长度。
教学用具:直尺、米尺、回形针、铁钉、一分硬币、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我们以前学过的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或一段距离用什么作单位?(厘米、米)用手势表示一下。
量一量文具盒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你是怎样量的?
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多少?
这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索新知
1、导入:今天要学习的新的长度单位,可以量更小的物体的长度或更短的距离,并且能量得更准确,这就是毫米。(板书:毫米
的认识)
2、毫米的认识
⑴、教学例1
①、学生观察直尺:尺子上有些什么刻度?除了我们学过的厘米刻度外,还有刻度吗?(厘米里有更小的格)
观察1小格的'长度,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吗?
问:谁知道每1小格的长度是多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1厘米中间每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②、我们通过厘米认识了毫米,那么厘米和毫米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分组: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多少毫米?你是从哪个刻度数到哪个刻度的?
讨论:厘米和毫米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发现的?
生答后板书:1厘米=10毫米
③、数一数2厘米里有多少毫米?想一想3厘米、5厘米呢?
④、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量一量一分硬币的厚度,看够不够1毫米,再用手感觉一下,看刚才的手势是否恰当。
说一说,1毫米的长度是什么样的?
⑤、例举生活中长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
⑵、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厚度,大约是多少毫米?将结果填在书上。
⑶、观察做一做第3题,你能读出回形针和铁钉的长度吗?你是怎么读出来的?(回形针28毫米,铁钉38毫米)
动手量一量回形针和铁钉的长度,你能读出来吗?拿出你量的物体,说出长度。(回形针29毫米、铁钉39毫米、52毫米)
通过回答,指出测量允许有误差,但不能太大。
3、分米的认识
如果测量课桌的宽用毫米作单位,方便吗?(不方便)为什么?(课桌的宽较长,毫米较短)因此我们来学习另一种长度单位。
⑴、教学例2
①、拿出米尺,观察还有什么新的长度单位?
生答后板书:分米
问:1分米是多长呢?(10厘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板书:1分米=10厘米
让学生出示分米塑料尺,量一量它的长度,再用手感受一下。
②、1米等于多少分米呢?(10分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演示:在米尺上数一数,1米里面是不是10分米。
板书:1米=10分米
③、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用分米塑料尺检查。
④、例举生活中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⑵、用塑料分米尺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度大约是几分米?
⑶、用塑料分米尺量一量课桌的宽大约是几分米?
⑷、你想量出几分米的带子给同学们看,用手举起来。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小结后,用手势表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再齐读一遍进率。
四、巩固应用(出示小黑板):
1、量一量下面图形的边长,以毫米为单位。(书63页1题)
左边的同学量三角形,右边的同学量长方形。指名说结果,集体订正。
2、在横线上填上米、分米、厘米、毫米。(书63页2题)
同桌互说,再指名说出结果。
3、用线把相对应的左右两边连起来。
公路宽10分米
一把钥匙6米
一支圆珠笔170厘米
课桌长40毫米
邓老师高13厘米
五、拓展创新:
生活和学习中,你用到了许多物品,你想量一量它们的长度吗?请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表示。
分组进行。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1至24页
教材分析:
(一)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本单元中, 、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这些长度单位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分析教材的编排意图
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
2、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3、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体验 1 毫米、1 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
1、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2、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策略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实际操作等突破重点,通过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动手操作,计算等突破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在生活中常遇到测量问题,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在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要注意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动手操作与认真思考相结合,在测量中,学生可能对毫米的测量更难掌握一些,可让学生多操作,单位换算和计算也要加强。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 1毫米、1 分米的长度单位。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毫米与厘米、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操作和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复习旧知。
(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 。
(2)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
(3)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2、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知识,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老师板书学生估计的结果。 提出问题: “究竟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谁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准确数据呢?”请同学分成小组对数学书的长、宽、厚进行实际测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
(1)分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和厚。
(2)组织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数学书长:不到 21 厘米,差 2 个小格。 宽:不到 15 厘米,差 2 个小格。 厚:不到 1 厘米,只有 6 个小格。
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足整厘米时怎么办呢?
引出毫米: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 1 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2、学习 1 厘米10 毫米。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从直尺上选定 1 厘米的长度,数数在 1 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 通过观察和数格从中得出,把 1 厘米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就是 1 个小格,长是 1 毫米。1 厘米10 毫米。
老师板书:1 厘米10 毫米
3、深刻感悟 1 毫米的长度,形成直观现象。
(1)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宽或厚约是 1 毫米?然后动手量一量看你说的对不对。 (硬币、超市会员卡、钥匙等)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通常是以毫米为单位计算的?
(3)说一说,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各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
(4)猜一猜,学生尺的厚度是几毫米?然后同桌同学合作验证猜得对不对。
三、巩固练习
1、第 3 页做一做
2、第 5 页练习一第 1、2 题及第 3 题的前 2 题。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明晰测量的步骤与方法。
3、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
体念1毫米的实际长度,形成直观表象。
教学准备:
1分硬币、各种卡、学生尺及文具;例1的情境图,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2、你能用身体中的尺表示吗?
3、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二、毫米的产生
1、估一估
师:【课件1、出示课本书图】请同学们拿出数学书估一估我们数学书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厘米?
生:自由发言
师:谁来说说你估计的是多少?
生:......
师: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生:用尺子量。
2、量一量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尺子在小组内进行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分别是多少厘米?把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卡纸上。
生:测量并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们哪一组测量的结果。
生:数学书的宽不到18厘米,厚不到1厘米或6毫米等
师:数学书的宽和厚度能不能用整厘米数表示呢?
生:不能
师:归纳,当我们在测量数学书的宽或厚度不是整厘米时,要想量的更精确些,我们通常用毫米作单位【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三、合作探究,认识毫米
1、初步认识1毫米
(1)直尺直观演示
师: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师:你认为1毫米有多长?能用手比划一下吗?你能在尺子上找到1毫米究竟有多长吗?【课件】
生:同桌两人互相指出尺子上1毫米有多长。(尺子中的1小格也就是1厘米中)
师:那也就是说尺子上任意一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3小格呢?,5小格呢?1毫米到底有多长,你能用手比划下,看看有什么感受。【课件显示】
(2)动手实践
师:不好比划吧?我来教给大家一个好办法。拿出尺子,用手捏住,然后捏尺子的两个手指保持不动,把卡尺子抽出来。这时,我们两指间的这道缝大约就是1毫米。
生:学生体念
(3)生活中的1毫米
师:孩子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分的硬币、直尺、公交卡的厚度等。)
师:那也就是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一般用“毫米”作单位比较合适呢?(很短的或很薄的)
师: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用毫米作单位的物品?【课件生活中用毫米作单位】
2、探究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1)数一数
师: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那么在1厘米中究竟有这样的几毫米呢?请在自己的尺上选择任意的1厘米数一数。先自己数,然后指给同桌看。
师:有发现了吗?(指名:1厘米里有10毫米)你是从数字几数到几的?大家数出来的结果怎样?(再指一两位)是不是每1厘米中都有10毫米呢?老师也来选1厘米,咱们一起数好吗?【课件显示】
师:那也就是说(1厘米正好=10毫米【师板书:1厘米=10毫米】(齐读一遍)
师:那2厘米是多少毫米?4厘米呢?
生:2厘米=20毫米,3厘米=30毫米
师:那1厘米6毫米=()毫米呢?
生:16毫米
师:你能在直尺上找出长16毫米吗?
(2)量一量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你能用毫米的知识解决问题吗?(能)请同学们打开书的22页拿出尺子量一量的第1、2题的线段各有多长。
四、课堂练习
师: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有米、厘米、毫米,你能用这些长度单位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能)那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枝铅笔的长约18( ) (5)一枝粉笔长75( )
(2)一分硬币的厚度约1( ) (6)小芳家到学校距离为200( )
(3)教室的长约8( ) (7)一把钥匙的长45( )
(4)玲玲的身高为125( ) (8)练习本的厚约3( )
2、判断,请在对的后面打“√”,错的后面打“×”。
床长2厘米()
牙刷长约13毫米()
小树高3分米()
老师的讲桌高9分米()
小明的身高130cm()
橡皮的长约30厘米()
3、量一量完成练习五的第2题
4、拓展《小马虎的日记》
20xx年5月30日星期五天气:晴
早上,我们坐在长约8毫米的教室里,等着老师来上课、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毫米的认识”,老师来了后发给每个人1枚厚度约是1厘米的1分硬币、我估计了一下老师手里拿的粉笔的长度约为7米5毫米,我手里刚开始用的铅笔长度约为15毫米,我估计铅笔盒的高度大约为20厘米、老师让我们量一量橡皮的长度,约为8毫米、
五、课堂小结
时间过得很快,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你能给他们排排队吗?米--厘米--毫米。(板书)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还可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六、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米厘米毫米
1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8
一、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61页的内容,《毫米、分米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问意识、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的建立,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
四、教具、学具
米尺、硬币、直尺、纸条等。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是谁?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了成功,在成功的背后有多少默默无闻、刻苦钻研的科学家,花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在研制过程中不能有一点点的失误。你认为在研制过程中要做些什么工作呢?
学生可能答:飞机的性能,驾驶员的技术,准确的测量等。
师:首先得经过精确的测量,丝毫误差都可能导致失败。
(这一环节,加强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复习长度单位:米、厘米
问:那么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到什么单位?
一米的长度大约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1米大概有多长?1厘米大概有多长?
(对已建立的长度观念的复习,为新知作准备.)
3、测量纸条的长度。(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拿出纸,,看谁能量出纸条的长度?
师:这8厘米多,多的又不够1米,用什么单位表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揭示课题:毫米的认识)
(激发矛盾,提高探究的欲望,为合作探究作准备。)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认识“毫米”。
(1)调查研究后,汇报交流,小学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
(1)师:关于毫米的知识,你都知道什么?拿出你的直尺,把你所发现的说给同组同学听听。(合作学习,老师巡视。)
(2)汇报交流: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3)师问:用铅笔的笔尖指着,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4)用铅笔尖指出从0刻度开始5毫米的刻度线。
比一比,谁指的快:指出6毫米的刻度线;8毫米呢?
(5)提问:你身边什么物体的实际长度接近1毫米?
(2)亲身体验1毫米到底有多长?
师:这是一枚一分硬币,你先估计一下,它的厚度是多少?实际测测,看估计的对不对?
师:除了一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以外,还能举出长度是1毫米的物体吗?
师:到底1毫米有多长呢?用手势表示一下。
(3)实际测量:
① 考考你的眼力:你估计一下这本数学书有多厚?实际测一测,你是怎么知道的'?(指导用毫米做单位测量的方法)
② 任选你喜欢的物品,测出它的长度。(小组操作、互评、反馈)
教师小结: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格。一厘米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这一环节,主要在课堂上体现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下面我们做个智力小游戏。
师:这是两根纸条,只用尺子测出其中一根的长度,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另一根的长度。
请最有智慧,最先完成的小组到前边来给大家演示。
师:10厘米、10厘米地测,这个方法真好,这10厘米的长度还可以说是多长?有谁知道?(板书:分米)
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二个长度单位:分米。
问:1分米是几厘米?40厘米是几分米?为什么是4分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2)体验1分米的长度:
师:1分米有多长呢?伸出你的两指,比一比多长是1分米?
(这一拃的长度就是1分米)
(3) 渗透米和分米的关系。
创设情境:一天老师叫小老鼠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但是它的直尺断了一节,小老鼠不知如何画。请你帮助帮小老鼠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悟出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用一把无起始刻度的直尺。)
师:1米里有几个1分米?10个1分米是多少?
板书:1米=( )分米。(10分米就是1米。)
(三)阶段小结,突出重点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现在我们一共认识了4个长度单位,今后我们在测物品的长度时,有时就可以用米,分米,厘米作单位,如果测量时要求特别精确地话,还可以用毫米做单位,那么这4个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每个小组的同学研究一下。(学生汇报略)
(四)巩固反馈,学以致用
蜡笔长6( );跳绳长2( );课桌高7( );粉笔长75( );
蜡笔长60( );跳绳长200( );课桌高70( );粉笔长75( );测量教室的宽用( );书的厚度用( );成都到北京的距离用( )。还有比米更大的长度单位,我们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解决新问题。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米尺;学生准备书、直尺一把、一枚1分硬币、一张银行借记卡、小棒等。
教学步骤:
一、巩固复习米和厘米
1.学生猜老师的身高
2.告诉学生,老师的身高是168厘米,问,那是几米几厘米呢?
3.问:这里有哪些长度单位?
4.比划一下1米大约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米作单位?
5.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量哪些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二、通过自身体验引出毫米
1.过渡语:我们人有身高,我们身边的文具也有身高,同学们看看这两件文具分别有多长?
2.是刚刚3厘米吗?那再仔细观察,估计一下,多余的地方有前面一样的几小格
3.看来同学们的估计能力还是很强的,那现在说一说这块橡皮有多长了吗?回形针呢?
4.用几厘米几小格来表示太麻烦了,今天我们就要学到一个比厘米更小,更精确的单位--毫米。
三、建立1毫米的概念
1.你们知道怎样的长度就是1毫米呢?
2.在尺上找到一毫米,请同学上来指一指(一般会指从0刻度开始的)
那尺上哪里还有1毫米,同旧之间互相指一指
其实尺上每1小格都是一毫米
3.你们知道了尺上1毫米的长度,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厚度大约是1毫米呢?
4.测量2分币的厚度
5.用手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
6.毕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装进自己的脑袋里
7.你们现在已经认识了1毫米,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四、通过估计测量,建立几毫米的概念
过渡:是啊,1毫米实在是太小了,但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却真有用毫米作单位才能测量的物体。
你们瞧!
这幅儿童画里画的是什么啊?
那你们想不想知道蚂蚁有多长?一粒米又有多长呢?
老师已经把它们画在了作业纸上,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它们各有多少毫米?
现在测一测,看看你们估得对不对?
你是怎么测量的?
五、认识厘米和毫米间的关系
1、其实刚才同学们已经很聪明地从尺上找到了4毫米、6毫米,知道有几小格就.几毫米?那现在你们能不能准确地告诉我橡皮有多长,回形针有多长?
2.又有厘米,又有毫米,如果只能用毫米作单位,那又该怎么说呢?
3.你为什么说是33毫米啊?你怎么想的?
得出1厘米=10毫米
4.请学生在自己的尺上找出1厘米,数数它里面是不是有10小格
5.那回形针呢?共有几毫米?为什么?说清理由
6.即时练习
(1)我们无意间发现了这么大的一个秘密,真是太了不起了,那么你们能不能用这个大发现,完成下面几题?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1厘米=()毫米
4厘米=()毫米
80毫米=()厘米
35毫米=()厘米()毫米
1米=()厘米=()毫米
(2)测一测
看来同学们已经很清楚厘米和毫米的关系,接下来我们就来用一用毫米这个单位?
A.估一估,这个四边形其中两条边的长,只能用毫米作单位,再测一测,你估的对不对?
B.测一测书本的厚大约有几毫米?先估后测
C.说一说,测量什么样的物体的时候要用到毫米作单位?
(3)填上合适的单位
以前我们就知道如果乱用单位就会出错或者闹笑话,因此我们要合理的运用这些单位,那同学们看看,在()里该填上哪一个合适的长度单位?
钢笔长14____
粉笔长75____
楼房高15____
铁钉长50____
大头针长3____
大桥长200____
六、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
七、拓展延伸
还有比毫米更小的单位存在,以后我们还会学到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0
教材与学生学习起点分析:
本课《分米和毫米》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量的第一课时。全单元内容分二部分编排,先教学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再教学千米的认识。在此之前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已经认识了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知道了它们之间的关系,1米=100厘米,头脑中也建立了1米,1厘米有多长的表象。
学生对测量的方法已经掌握,有一定的用直尺测量的能力。对毫米和分米虽没有正式的接触,但在生活中对毫米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由于生活中学生缺乏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又很少用到分米、毫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所以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表象较难建立。
教学目标:
1、在观察、猜想、验证等实践活动中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进率。
2、借助硬币厚度、吸管感受1毫米、1分米的长度,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运用已有长度单位的模型表象,合理估计实际物体的相关长度。
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大胆猜想积极验证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通过体验活动,形成1分米和1毫米的感性认识,正确建立表象。
教学难点:
掌握各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换算。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应用合适单位估计并测量物品的长度。 五、教学准备: 学生(尺子、硬币或游戏卡、一根10厘米长的吸管、6厘米3毫米的牙签、两人一根米尺);教师(课件、米尺、实物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了哪两个长度单位?
2、关于米和厘米你还记得哪些相关的知识?
(二)导入新课并质疑
估一估,再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室黑板的长是4( )。 一支铅笔的长是18( )。 一张光碟的厚度是( )。
引导学生思考:仔细观察这张光碟,它的厚度有没有1厘米呢?那聪明的小朋友一定在想有没有比厘米更小一点的长度单位呢? 对,有一个比厘米更小一点的长度单位,那就是毫米(板书),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这个新的长度单位(引出毫米的认识。) 质疑:关于毫米的认识,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呢? 问题1:1毫米有多长? 问题2:1厘米有多少毫米?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1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长度观念,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重 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 。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难 点: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关 键:采用直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教 具:课件、米尺、学生尺 、线绳、各种小物体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每组的纸上都画有一条小线段,你们能精确量出它的长度吗?试试看!1、学生分组活动。2、汇报: 量不出小线段的长度。
师:怎样才能量出小线段的长度?
生:要是知道一个小格是多长就能量出。
师:你想 怎样解决这个疑问?
生:看书。
师:请同学打开书60页,自学例1。
点评:有疑才有思,通过量线段这个小环节,教师故意为学生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疑问,积极性非常高!
二、合作探究,形成规律。
师:谁能告诉老师一个小格是多长?
生:一个小格长1毫米。
师:你能具体说说是怎么规定的吗?
生: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是1毫米。
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教师自制课件动态演示)。
师:这是一个放大的1厘米,咱们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格?(一边数,一边动态演示)这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2个小格是几毫米?5个小格是几毫米?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那么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师:量一量,一分硬币有多厚?
生:1毫米。
师: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以小组为单位,量一量你身边的小物体的.长度或厚度,要有分工,有记录,分工明确。
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
师:当我们量的物体比较小或要求我们量的比较精确时要用毫米作单位,当要量比较长的物体时,就要用一个比毫米大的多的长度单位,想知道它是什么吗?打开书61页,自学例2。
( 1)学生自学。(2)学生汇报: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
师: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米等于多少分米?
继续以小组为单位,看看那些物体可以以分米作单位来量一量。(1)学生分组活动。(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量出3分米长度的绳子给大家看。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些长度单位?
(大屏幕出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师:观察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来吗?这节课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出题考考你好吗?
点评:在新授环节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方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实践操作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比如以毫米、分米为单位量身边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既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并且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亲切感,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也很好。
三、巩固练习
1、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1)蜡笔长6( )。 (2)跳绳长2( )。
( 3 )课桌高7( )。 (4)粉笔长75( )。
(5)别针长34( )。 ( 6)小红身高120( )。
2、判断
(1)小名身高134米。( ) (2)一根绳长15分米。( )
(3)一块橡皮厚1米。( ) (4)10分米=1厘米。 ( )
3、儿歌
长度单位真不少,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有的长,有的短, 有的不长也不短。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一定要:牢牢记,灵活用。
点评:在巩固练习阶段 ,采用了学生喜欢的一些形式,如:选择、判断、儿歌等,既检验了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寓乐。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2
教学目标
1、通过使学生经历猜测、探索、验证的过程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或挂板)、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硬币、一枚一元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快乐学堂——由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由学生测量的结果引入毫米。或者由下面的游戏引入。
测量游戏:同学们,你们每组桌上有一个篮子,篮子里有几种东西(“一元硬币、一分硬币”各一枚、一张纸条、一块橡皮),请你们看看分别是什么?谁能用尺子准确测量出它们的长度或厚度?(小组合作)然后小组汇报。
猜测:一元硬币的厚度。测量一枚1元硬币或1分硬币的厚度为什么不能用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呢?(学生自由发言)
一枚1元硬币(1分硬币)的厚度用米或厘米做单位都不合适,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二、探索新知
1.认识毫米。
继续播放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快乐学堂——由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观察自己的直尺,你有什么新发现?(同桌交流)
汇报交流: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用两支笔的笔尖指着,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格。一厘米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你身边什么物体的实际长度接近1毫米?
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长度。
练习:
量出一枚1分硬币的厚度。
填一填:
2.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
动手操作: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一一测量很麻烦。)
独立探索: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合适?
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单位都不合适,我们就要创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⑤互相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板书,把课题补充全:分米的认识)
(2)问: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2分米的长度。
(3)学生用直尺量1米长的绳子,每1分米作一个记号,问: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4)练习
与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
三、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继续播放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练习区——由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1.量出数学教科书的宽是几分米几厘米几毫米?(1分米4厘米4毫米)
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投影或挂板出示)。
一把米尺的长是1(),一把米尺的长是10(),一把米尺的长是100()
一个墨水瓶高约1(),教室的门高约是2(),宽约是1()
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即直观又准确地记住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五、板书设计:
1、毫米、分米的认识
2、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能力目标: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
3、情感目标:帮助大家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三、教学难点:
帮助大家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问学生以前学过什么长度单位?(板书:厘米cm、米m、千米km)
(1)用手比划1米大约有多长?(贴1米的长度条)
(2)那1厘米大约有多长?在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或较短的距离时常用厘米作单位(贴1厘米的长度条)
如果我们要量更小的物体的长度或更短的距离,该用什么作长度单位呢?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种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mm)
(二)新课。
1、毫米。
(1)独立探索:让学生观察尺子。
师:尺子上的`刻度有什么长度单位?除了厘米外,还有什么刻度? 找到1毫米的长度。
(2)生活中发现:找找生活中我们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1毫米?(学生找,要求说的有理有据。)记住1毫米厚度的感觉。
(3)巩固加深:那2毫米有多长?用手指比划。那 3mm?5mm?8mm?10mm呢?(板书1厘米=10毫米)
(4)进率:1厘米之间有10个小格,一格代表1毫米,10个1毫米是1厘米。
(5)质疑:问那我们课本中的一页纸大约有1毫米么?(要求说的有理有据),估一估,大约几张纸才是1mm厚?
(6)学以致用:大家估一估,回形针大约有几毫米?量一量?注意事项?(同桌为组)
(7)做一做习题:
今天的降雨量约是5毫米。 ( )
小结:我们学习了厘米、米,为何还要学习毫米?我们学习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有什么用处?(ppt)
2、分米。
(1)引入:大家猜猜有没有一个比米小又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引出分米dm,板书)
(2)探索:我们知道了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那厘米和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黑板演示)。
用手比划,记住1dm长度的感觉。(2个手指一跨大约为1dm)。
问大家米和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黑板演示)
(3)找找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1分米?(开关盒 印台盒的长边)
再次加深,那你们的手臂大约几分米?(方法:用已知探求未知)
(4)做一做习题。
总结:手指记忆法。
板书设计:
五指记忆法。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4
教学内容:教材例2、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活动引入
(一)回忆已学过的长度单位,请同学们分别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大约有多长?1米等于多少厘米?
(二)思考:要量课桌的长度,你觉得用哪个长度单位比较合适,为什么?(用毫米太小了,用米又太大了,应该用厘米比较合适)
(三)估计一下课桌的长度。
(四)请学生量课桌长度,可用1厘米长的手势去估量,也可以用自己的学生尺去量,看谁量得既准确又快。
1、每个学生动脑筋,尝试用各种方法来测量。
2、在4人小组内交流各人的`测量方法,评评优劣。
3、选几个小组来反馈信息。预设学生可能选择以下几种测量方法。
(1)用1厘米的长的手势去估量。
(2)用学生尺去测量,如尺子最大刻度为12厘米,然后将一个个12厘米相加。
(3)用学生尺10厘米10厘米地量,并相加,最后一次与不足10厘米的长度再想加。
(4)先请学生自评测量方法的优劣,再请他评,最后选出最优方案。
二、主动探索,学习新知
(一)初识分米
通过反馈交流,引导学生想象:由于课桌比较长,用厘米做长度单位来量还是比较麻烦,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互相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引导学生根据以上测量方法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板书课题)
(二)感知分米
1、猜测一下1分米有多长,你能在尺子的刻度中找出1分米吗?(可从尺子“0”刻度一端开始找,也可以在尺子中段找。)
2、问: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在自己的学生尺中找出1分米。
3、将拇指和食指张开,量出1分米的长度,感知1分米的长度。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5、估一估,课桌大约宽几分米,再准确地量一量。(同桌合作)
6、是:刚才我们了解了分米与厘米的关系,那么你想知道1分米与1米的关系吗?(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解决的方法)
方法一:拿出已准备的1米长的绳子,两人合作,一个用尺子量,每量一分米,另一个同学就在纸条上做一个记号,观察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
方法二:因为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因此1米=10分米。
(板书:1米=10分米)
(三)运用分米
1、填空,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床长2[ ],也就是( )[ ] 。
一支铅笔长2[ ]4[ ],也就是()厘米。
青蛙平均一次能跳35[ ],两次能跳()分米。
2、找朋友
一把米尺的长是1分米
一把米尺的长是10米
一把米尺的长是100厘米
3、在〇里填上<、>或=
20厘米〇3分米1米〇99厘米
80厘米〇8分米1分米〇90毫米
4、丁丁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写得怎样。
20xx年9月20日(星期四)天气:晴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请学生各抒己见,把认为不正确的地方改正过来。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5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长度观念,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②引导学生探索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知道分米、毫米这二个长度单位和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 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学教法:
1.直观教学法。教学时利用直尺,观看分米、毫米标准的长度,观察1毫米、1分米的长度,在脑中建立表象,并让学生用生活中典型的长度帮助学生感悟用心体会。
2.练习法。学生巩固知识和形成各种学习技能需要反复的练习,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主要的实践活动。在教学认识分米、毫米时,让学生去找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做为参照物。
教学学法:
1.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2.学会与人合作养成良好习惯。在估计测量中,由于毫米相对较小,容易出错,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分工完成,在课堂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回忆学过的'二个长度单位是什么?比划一下1米长度和1厘米的长度吗?
二、教学新知
1、认识毫米,感受毫米的必要性。
2、建立毫米的表象。请你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里到哪里是1毫米?用手比划一下。
师提问:生活哪些物体的长或厚约为1毫米?
3、学习厘米与毫米的关系追问:通过刚才比划和观察,你发现什么?
毫米是相对较小的长度单位,通过观察你发现。
(1)厘米与毫米有什么关系?得出1厘米=10毫米。师:拿出数学书,让学生观察其厚度,你觉得数学是多厚?
(2)分米的认识
①分米
出示一条10厘米长的小棒,让学生估,引出这条是10厘米。
师:这也是一个长度单位,你知道它是什么呢。预计学生能知这是1
分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师: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
画后要求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让学生去找一找生活中长约1分米的物体,来帮助学生建立观念。
②分米与米的关系
师:2分米长约是多少,用手比划一下?4分米?10分米?
师:你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1米=10分米。
3.长度单位的系统化和展望
谈话: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长度单位的二位新朋友毫米和分米,请你把它们与原来学习过的米、厘米一起,排排队,从大到小排好?引导学生发现:相邻单位的进率都是10。
三、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是形成技能不可缺少的环节,这节课我安排的练习题
都与几何测量、几何直觉直接相关,符合当前课改精神。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收获的信息进行和筛选和整理,完善知识结构,并及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相关文章:
《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案02-20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04-10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01-18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教案11-18
《分米毫米的认识》说课稿11-21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12-23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5篇)04-02
《毫米、分米的认识》教案15篇03-28
分米和毫米的认识说课稿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