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4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边读边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同情小女孩的悲惨遭遇。
3、帮助学生学会“僵、梗”2个会认字和“裙、哆、嗦、烤、蜷、灌、僵、焰、铜、烘、梗、腮”12个会写字,掌握“围裙、哆哆嗦嗦、烤鹅、蜷腿、冻僵、火焰、暖烘烘、火柴梗、两腮通红”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学习运用在阅读中进行旁批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透过课题→知内容
1.教师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播放课文朗读课件,读课题三遍: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
2.学生质疑:
(1)课文写了谁卖火柴?她为什么要卖火柴?
(2)她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卖火柴?
(3)她是怎么卖火柴的?结果怎样?
(4)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教师小结:课文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悲惨故事。
(6)简介作者
二、根据内容→*路
(一)学生默读课文,小组讨论为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教师适时指导。
(二)全文以“火柴”为线索,分为“小女儿孩卖火柴——擦燃火柴取暖——捏着火柴梗冻死”三个部分:
(三)小结课文内容:课文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遭遇悲惨的故事。
三、沿着思路→理层次
学生重点朗读第二段。按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取暖,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美好的幻象,把第二段划分为五个层次:
四、抓住层次→读课文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朗读课文的第二段。
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在让人感动的语句下面作好标记,在课文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五、联系课文→学字词
(一)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在文中勾画出课文的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生字新词,并乐于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
(二)给课文中的生字正音、正形、正义:
1、学生会认“僵、梗”2个生字。
2、学生会写“裙、哆、嗦、烤、蜷、灌、僵、焰、铜、烘、梗、腮”12个生字。
3、学生重点掌握“围裙、哆哆嗦嗦、烤鹅、蜷腿、冻僵、火焰、暖烘烘、火柴梗、两腮通红”等词语。并自觉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六、课堂练习:
1、照样子,仿写词语。(至少三个词语)
暖烘烘(ABB):()()()
哆哆嗦嗦(AABB):()()()
2、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抓环境描写→烘托气氛,突出“悲惨”
(一)抽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环境的语句。用旁批、旁注的方法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二)师生交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小女孩儿的悲惨遭遇和心情。
1、男生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展示课件第四至第五屏)
(1)小女孩儿卖火柴的时间是(),地点是(),天气是()。想一想: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课文为什么要着力描写小女孩的鞋?
(3)“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一个“冲”字说明了什么?
(4)从小男孩儿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从“只好”一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说明了什么?
2、*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展示课件第六屏)
(1)第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不过她没注意这些”句中的“这些”指什么?“她可忘不了这个”句中的“这个”指什么?
(3)文中写“雪花、灯光、烤鹅的香味”有什么作用?
3、学生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展示课件第七屏)
(1)小女孩儿不敢回家的原因有哪些?
(2)从这一段课文的描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师精讲课文→教给学法,体现“扶”学
教师重点指导,精讲课文第二段第一层。
(一)读一读:教师示范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
(二)画一画:哪些语句是小女孩儿联想到的'内容?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三)说一说:这个自然段可以划分成几层?怎么概括层意?(注意运用旁批、旁注的学法方法。)
(四)议一议:(展示课件第八至第十一屏)
1、“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从“敢、终于、一根”等词语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
2、为什么说“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3、“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这是小女孩儿第()次擦燃火柴。她在幻象中看到了(),说明她的现实生活是()的,她渴望得到()。
(五)悟一悟:再次感情朗读这一段课文,
想一想:课文把小女孩儿的现实生活和美好的幻象对照着写,有什么表达效果和作用?
三、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
(1)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2)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儿,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2、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改写成第一人称)
————————————————————
(2)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改写成陈述句)
————————————————————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自学课文→实践学法,体现“半扶半放”学生尝试自主学习课文第二段第二层,教师相机给予指导和帮助。
(一)读一读: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
(二)画一画:哪些语句是小女孩联想到的内容?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三)说一说:这一自然段可以划分成几层?怎么概括层意?(注意运用旁批、旁注的学法方法。)
(四)议一议:(展示课件第十二至第十三屏)
1、这是小女孩儿第()次擦燃火柴。她在幻象中看到了(),说明她的现实生活是()的,她渴望得到()。
2、读了“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这一句话,你有什么感想?
(五)悟一悟:再次感情朗读这一段课文,
想一想:课文把小女孩儿的现实生活和美好的幻象对照着写,有什么表达效果和作用?
二、生合作学习→运用学法,体现“放”手学生在学习小组内,选取第二段第三层至第五层自己喜欢的段落,展开合作小组学习,然后推选发言人全班交流讨论。
三、谈感想体会→品味“幸福”,反衬“悲惨”
学生齐读课文第三段,交流讨论:
(一)“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儿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展示课件第二十二屏)
1、小女孩儿冻死了,为什么“嘴上带着微笑”?
2、这里是第几次写到“大年夜”?有什么深刻含义?
(二)“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展示课件第二十三屏)
1、“多么美丽的东西”指的是哪些东西?
2、句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么理解的?
(三)阅读链接。读一读,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展示课件第二十四屏)
(四)揭示中心。作者写这篇童话的目的是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展示课件第二十五屏)
四、课堂练习。
1、多音字组词。
几:()()
喷:()()
2、小练笔。
展开想象,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从理解重点词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语文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
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地合理想象。
3、能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激起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里蕴含着的意思3,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年的大年夜你们是怎样过的?(生。。。。。。)大年夜本来是很高兴的,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鸡、鸭、鱼、虾等好菜,大家生活在这里是幸福的,但在沙俄统治下的俄国人民却过着悲惨的生活,有一个小女孩,她在大年夜还要在街上卖火柴,你们想知道她在街上卖火柴发生了什么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只要你认真学习,就知道小女孩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二、学习生字新词
1、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读生字,师生正音,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
2、讲字形,用色笔标出易写错的笔顺。
3、开火车读生字,组词。
4、边读边写,识记生字。
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生边听课文录音边看课文边思考:(1)小女孩是个怎样的孩子?(2)你对这个小女孩有什么感觉?
(二)、自由读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变化把课文分为三段
(三)、讲授第一段
(1)教师范读课文
(2)师:在万家喜庆团圆、都在准备丰盛菜肴过年的大年夜,在又冷又黑的晚上,小女孩还要在大街上卖火柴,她可怜吗?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
天冷极了,下着雪,而小女孩却“关着头赤着脚”在街上走着,“光”是不是没有头发?是指什么?(是指没有帽子戴)从这里可以看出小女孩很冷。
“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的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从这里可以看出,小女孩已饿了一整天。“她爸爸会打她的”、“家里跟街上一样冷”从这里可以看出小女孩家里没有温暖,没有人关系疼爱她,小女孩很可怜。
(3)如果你是小女孩,你会想些什么?(指名讲,鼓励学生想到什么就讲什么)
(四)再自由读课文,可以小组读,个人读,找出你喜欢的一段。
四、巩固练习:
辨字组词:
烤()焰()烘()橱()
考()掐()哄()厨()
五、结束语:同学们,究竟小女孩想的跟你们想的一不一样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语文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篇3
课文简说: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一篇著名童话,它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故事。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美丽的故事最打动人的地方。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
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效果。
难点:理解文中最后三个自然段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近文本
(一)播放歌曲《火柴天堂》:“有谁来买我的火柴,有谁将一根根希望全部点燃;有谁来买我的孤单,有谁来实现我想家的呼唤;每次点燃火柴微微光芒,看到希望看到梦想,看见天上的奶奶说话,她说你要勇敢你要坚强,不要害怕不要慌张,让你从此不必再流浪,奶奶牵着你的手回家,睡在温暖花开的天堂。”
(二)导语:一首悲情的《火柴天堂》,把我们再一次带到那个冰天雪地、寒风刺骨的大年夜,再次来到我们上一节课刚认识的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身边,她的命运将何去何从?我们今天接着来学习课文。
二、深入文本,走进心灵
(一)整体感知课文,重悟第二部分内容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在寒冷和饥饿中,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她分别看到了什么?(找到答案可在书上做标注)
2、指名回答。出示表格,师生共同填写。
(二)深入研读第一次擦火柴的部分
1、阅读提示: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小女孩所在的现实生活是怎样的?说明什么?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默读第五自然段。
2、指名回答。体会小女孩现实生活是寒冷的,说明她需要温暖。
3、用你的朗读,汇报小女孩情感和你的感受。
4、评价、指导朗读,张显童话语言特点,表达语言文字中的丰富情感。
(三)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第二至第五次擦燃火柴部分)
1、小组合作探究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利用刚才的学法,学习其他几次擦燃火柴的情节,读、悟,组内交流。
(2)自学提示: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了什么?你从小女孩看到的东西中体会到小女孩所在的现实生活是怎样的?说明什么?
2、班内交流汇报,适时评价,及时释疑。
3、感情朗读,体会情感,了解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
(1)情感重点:重点朗读第四次幻象中小女孩呼唤奶奶的话,尤其是通过读出文中四个感叹号,表现出小女孩向奶奶表达自己此时痛苦的心情和渴望。
(2)关键句:“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意思是小女孩离开人世,在美妙的幻觉中死去了。只要在这个世界上,她就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
(四)感悟最后两个自然段
小女孩就这样悲惨的在大年夜死去了,直到第二天清晨,新年的开始,人们才发现她:(出示课文11自然段)齐读。微笑原本一个优美的词语,此时,却刺得老师锥心的痛!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明明是那么悲惨不幸,为什么文中却说她含着微笑而死去?
可爱的小女孩,可怜的小女孩,可悲的小女孩只能对着美好的幻景微笑,现实的生活是根本不可能让她微笑,那怕是一丝丝。这是多么可悲的一种笑哪,你能体会她临死前的心情吗?(反复读这一小节。)
是啊!不管是无助地笑,无奈地笑,痛苦地笑,绝望地笑。此时,对小女孩的心情而言,都毫不过分。她死了,死之前一整天没有吃过一点东西;她死了,死之前还曾被人们所欺侮;她死了,死之前没有一个亲人陪伴在她左右;她死了……那你能想象一下,小女孩用微笑向人们诉说着什么?(现实残酷、生活无奈、人们无情、世态炎凉、制度黑暗……)
三、拓展延伸,走进生活
1、读完这个童话,一定有很多让你感动的地方吧?每个读完这篇童话的人都想对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说些什么吧。请同学们先来读一首9岁儿童刘倩倩的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2、请同学们把你要对小女孩说的话写下来。
四、推荐作品,以读引读
1、课外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
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的丹麦童话作家,一生为孩子们撰写了168篇童话,他的作品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00多年过去了,仍在世界各国流行。你读过他的哪些什品?
2、师出示安徒生作品目录,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皇帝的新装》、《丑小鸭》、《拇指姑娘》、《一串珍珠》、《雪人》等。
五、教学反思:
根据语文课程审美性的特点,我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深入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互训中升情,多元的开放,更加激起对小女孩的同情、关爱,以升华学生的情感,落实人文关怀的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精读课文第二部分时,通过设计采用交流合作、集中反馈的教学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保持学习者之间融洽的关系和互相协作的态度,达到教与学的情感共鸣。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篇4
一、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激起对资本主义社会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
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想象。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从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
2.教学挂图。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了解“导读”内容,引人新课
1.指名读第三组的“导读”。“
2.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安徒生)你对安徒生有哪些了解?
(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上”。)
2.用生字生词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3.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每人读一段。读后评议,纠正读错的字音。
三、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小女孩擦火柴的。
2.学生按要求自学,在书上找出有关的部分,做上记号。
3.讨论交流。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讲小女孩擦火柴的?(第五自然段到第十一自然段是讲小女孩擦火柴的。)
(2)把课文分成三段,可以怎么分?”第一至第四自然段是第一段;第五至第十自然段是第二段,第十二、十三自然段是第三段。)
4、这三段,每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认真看看课文,再用自己的话回答。
(第一段讲大年夜、天快黑了,又下着雪,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第二段讲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第三段讲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
四、学习第一段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第一段,想一想课后“思考·练习”第一题应该怎样回答。
2.学生按要求自学。
3.讨论:大年夜,天快黑了,又下着雪,小女孩为什么还在街上卖火柴?(抓住两点:一是“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二是回家同样要挨冻,因为“家里跟街上一样冷”。)
从这里,你体会到这个小女孩怎么样?(小女孩冻了一天,饿了一天,没有人关心,徊去还要挨打,真可怜。)让我们把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要读出这个小女孩的可怜。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先学生自练,再指名朗读。
五、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一段。
2.按照“思考·练习”第二:三题,预习课文第二、三段。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理解课文第二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引人新课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小女孩在一座房子的墙角坐下来,后来又怎么样了呢?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段和第三段。
二、自学第二段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第二段,想想课后“思考·练习”的第二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三、指导理解第二段
1.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
2.请五位同学把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的部分读一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在火柴发出的亮光里,小女孩看到了什么?
3.五位同学读课文后讨论:在火柴发出的亮光里,小女孩看到了什么?(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看到一个大火炉,第二次擦火柴看到了烤鹅,第三次擦火柴看到了圣诞树,第四次擦火柴看到了奶奶,第五次小女孩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奶奶把她抱起来,搂在怀里,带她飞走了。
4.小女孩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擦火柴?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看看书,同座讨论讨论,然后我们再一起研究。
(1)小女孩是在什么情况下擦第一根火柴的?(是在冻得实在受不了的情况下才擦第一根火柴的。)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学生读讲有关的语句。)“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从这两句话中你们知道了些什么?(从第一句话可以看出小女孩不敢擦火柴。从第二句的“终于”这个词可以看出,小女孩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实在冻得受不了了,才抽出一根火柴来擦的。)
(2)小女孩擦第一根火柴经过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第一根火柴灭了,她为什么紧接着又擦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呢?(因为擦燃第一根火柴时,小女孩看到了火炉,她正想暖和暖和,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小女孩紧接着又擦了一根,是为了留住那个火炉。擦燃第二根火柴时,小女孩看到一只烤鹅在向她走来,火柴灭了,烤鹅不见了,她马上又擦燃一根火柴是为了得到那只烤鹅。擦燃第三根火柴时,小女孩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火柴灭了,圣诞树又不见了,小女孩为了留住美丽的圣诞树,就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3)小女孩为什么“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因为小女孩在擦燃第四根火柴的时候,见到了疼爱她的奶奶,小女孩知道,火柴一灭,奶奶就会不见的,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是想把奶奶留住。)
5、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发出的亮光里,她看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同学们想一想,她怎么会看到这些东西的?(因为小女孩又冷又饿,没有欢乐,也没有人疼爱,她想要暖和暖和,想要吃点东西,想要和别的孩子那样得到欢乐,有人疼爱,所以就看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和奶奶。)小女孩渴望得到这些东西,这是个原因。但是,我们如果想要一样东西,擦根火柴,在火柴光里,能不能看到这样东西?(不能看到)小女孩在火柴发出的亮光里看见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还有什么原因?(小女孩看到的是一种幻觉。人在神志不清或精神不正常的情况下有可能出现幻觉。小女孩整整一天受冻挨饿,这时候已经神志不清了,所以在火柴发出的亮光里看到了许多平时渴望得到的东西)是啊,弄明白了这两点,我们就更觉得这个小女孩太可怜了,我们的心情也更加沉重了。让我们带着这种沉重的心情,看看插图,练习朗读第二段。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1.出示挂图,学生看图,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有的读整段,有的可自选其中的一部分朗读。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的第三段,想想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
2.看看本课砒生字,注意生字的写法。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第三段,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人新课
1.我们已经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第一段和第二段,这两段讲了什么?(请学生说说这两段的主要内容。)
2.课文里说,小女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小女孩后来怎么样了呢?我们来继续学习第三段。
二、自学第三段
1.提出自学要求:认真阅读第三段,试着回答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中的问题。
2.学生按要求自学。
三、指导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读第三段。
2.这个小女孩后来怎么样了?(小女孩冻死了。)前面说的“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是什么意思?(意思就是小女孩死了,离开这个世界了。)
3.“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对这句话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样理解的?(第一个“幸福”是说小女孩临死的时候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许多美丽的东西的幻觉中死去的;第二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了。)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些什么?(体会到小女孩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活路,只有死亡才能摆脱痛苦。体会到作者对小女孩的同情和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不满。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五、体会作者是怎样展开想象的
1.课文中说“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作者知道不知道?(作者也不知道。)那么作者是怎么写出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看到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的呢?(作者是根据想象来写的。)
2、这篇课文是童话乙童话的内容来之于生活。但具体情节往往是根据想象虚构的。这篇童话的作者是根据什么来想象的?(是根据他平时见到的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和穷苦孩子冻死街头的情景来想象的。)
六、巩固生字词
1.仔细看看生字,想想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2.同座把“读读写写”中的词语读一读,互相纠正读音。
3.将“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抄写两遍。
七、布置作业
预习下一篇课文《穷人》。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相关文章: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01-17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8-26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9-02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范文03-24
卖火柴的小女孩优秀教案02-19
《卖火柴的小女孩》大班教案06-13
《卖火柴的小女孩》优秀教案03-02
大班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03-13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优秀教案09-15
大班优秀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