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桥教案范文锦集八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桥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桥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赵州桥》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篇说明文,它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呈现了赵州桥设计的意义以及创造与修建的智慧并从建筑艺术这个角度,介绍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绪。
【教学目标】
通过赏图入境──品读感悟──合作探究──美文赛读──拓展交流,感受赵州桥的悠久历史,了解赵州桥的建筑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研究桥、创造桥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收集“赵州桥”资料,学生认真预习课文,赵州桥图片。
一、赏图入境──观桥
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19课,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请看大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静静的欣赏
这座桥,大家一起说出他的名字(板书:赵州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2自然段,回顾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边看图边向你的小伙伴说一说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赵州桥非常雄伟、也很坚固)
导语:赵州桥除了雄伟、坚固以外还有什么特点?接着学习第三自然段。
二、品读感悟──赏桥
小组内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完成以下问题,选出代表班内展示。
1、读第三自然段,这段的第1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说桥“坚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说桥坚固)这一段说桥怎样:(桥美观)
小结:这句话由两个小分句组成,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了连接作用。这句话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第1句话的第2个小分句概括地写桥美观,其他内容是具体地写桥的美观)
3、具体描写部分作者详细描写了桥上的什么?(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作者具体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4、理解“雕刻”。(一种工艺,本文指在栏板上、刻凿图案)
栏板上的雕刻也属于石雕,在石头上雕刻想像有多大的难度。(一般的石匠是难以胜任的。只有手艺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赵州桥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图案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说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赏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出示投影或录像。让学生讲述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电教手段可以超越时空,把学生带到赵州桥上,使其身临其境,亲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学生在欣赏美,感觉美的同时自然也就会感到这一历史遗产的珍贵。)
(在学生观看了投影或录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赏美”,“感受美”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美”。)
6、研究书中怎样描写这些精美图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⑴这段里写了几幅雕刻图案(3幅)
⑵这3幅图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之处:①画的都是龙②画的都是两条龙。不同之处:姿态不同。)
⑶作者只描写了3幅是最精美的图案,其它图案雕刻怎么样?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
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所有的”指桥上栏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是作者的想象。因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真像活的一样”是因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这句话不仅是对这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
三、合作探究──议桥
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理解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智慧,才干,历史遗产。 智慧:聪明。
才干;才能、本领。
历史遗产:祖先,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再引导学生面对全文思考这个问题。(①赵州桥设计的很有特色。②赵州桥雄伟、坚固,已有1300多年了还完好无损。③赵州桥美观。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
四、美文赛读──赞桥
师:大家已经非常了解这著名的古桥了,赵州桥上的图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语言描绘是优美的,所以我们读这段时,声
音表情都应是甜美的。
让我们通过朗读课文来美美地夸一夸赵州桥吧!
五、拓展交流──梦桥
师:夸得好!我看出赵州桥已进入你们的心中,想不想了解一下国内外现代化的桥?
生:(异口同声)想!
师:(播放国内外造型各异的现代化桥梁,配轻音乐)看了后能不能为这些桥设计一些广告语?大家真是妙语如珠,才思敏捷。
桥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桥的演变历史。
2、积极参与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设想。
3、体验设计与制作桥梁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师幼共同收集桥的发展史上有代表性的图片。
2、准备教育挂图《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桥·桥的发展史》。
三、活动过程:
(一)、看图介绍
教师结合教育挂图《桥的发展史》,向幼儿介绍桥的由来。
(二)、组织讨论
话题
①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走的是什么桥?它们是什么样的?
②后来又有了什么桥?它们又是什么样的?
③现在的桥有哪些地方不完美?
(三)、想像未来的桥
启发幼儿谈一谈自己对未来的桥的设想。
(四)、幼儿自选材料,设计桥
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设计或制作未来的桥。
四、活动延伸:
1、将幼儿完成的“未来的桥”作品展示在班级中,组织幼儿交流分享。
2、在语言区投放不同时期的桥梁图片,让幼儿进行排序、讲述。
3、在美工区投放纸、笔、及各种废旧材料(瓶、盒、绳等),鼓励幼儿不断完善自己对未来的桥的设计。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幼儿注意力集中,语言讲述较流畅,层次分明而又衔接自然,孩子们在兴奋期待中开始,在全身心投入中进行,在兴致勃勃中结束,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不过由于一个课时的时间毕竟短暂,个别幼儿单独讲述的机会不算多,这就需要课后加以延伸,更多的孩子能够单独讲述,还可考虑创新式拓展。
桥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潮湿、螃蟹”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根据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4、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课前准备】
古诗《天净沙》、教学小黑板。
【教学流程】
课前演讲:我的家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思念家乡的课文《小桥流水人家》,出示课题,齐读。
2、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说)你们说的都很美,
3、其实,这个题目来自于一首古诗词?谁知道(小黑板出示马致远的《天净沙》)一起来读读这首古诗。这首词写出了一位远在他乡的人那种肝肠寸断的思乡之情。“小桥流水人家”人们通常用它来指代美丽的江南水乡。
4、那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起走进“小桥流水人家”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课前让同学们做了充分的预习,哪位同学能读读本课出现的词语?
2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谈谈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
师总结:同学们谈的非常好,课文中的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对,是对家乡的思念、爱恋之情。
2、分段落:
本文课题为“小桥流水人家”那么文章哪些段落在写到了小桥?哪些段落写到了流水?写人家的又是哪几小节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快速思考指名回答。)
(第1、2自然段写流水,第3、4自然段写小桥,第5、6自然段写人家)
三、细细品味,顺学而导
1、那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爱乡之情的呢?请同学们再细细读课文,划出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边读边在旁边记下自己的思考体会。
2、全班交流:
(随学生回答的顺序出示)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的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株垂柳。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生:把家乡的景物:柳枝、水鸟、流水当作人来写,表达他对家乡美景的喜爱之情。)(生:我从“清澈见底”“婀娜的舞姿”“粼粼的波纹”“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爱。)(生:我们组也是从这段话体会到作者的思乡情的。我还画了一幅画,让大家来欣赏一下。)师:小溪是什么样的,垂柳有着。。。水鸟在歌唱,小鸟也再。。。作者把家乡写得像诗一样,像画一样,家乡在他的眼里是那么美,可见他是多么喜欢家乡。下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色。哪位同学能有感情的读给同学们听。评价
“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
(生:我从抓小鱼小虾这些童年小事中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爱。)
(回忆了童年时一件件有趣的小事,表达了对故乡那段日子的怀念之情。)
请同学们在读这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放佛看到了几个小孩挽起了裤脚光着胳膊撅着屁股在捉鱼呢?
生“我仿佛听到了有个孩子在大声吆喝:我捉到了我捉到了。
师:真是有趣的童年呀。作者通过回忆这些童年的趣事,又可以让我们感受对家乡的怀念。
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⑷“我曾经随着采茶女上山摘过茶叶,我喜欢欣赏茶树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至今一看到茶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
(摘茶叶,欣赏野花、野菌,都是童年的事,过去了这么多年,都还深深印在头脑中,体现了作者对故乡浓浓的爱恋与思念。)
⑸“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
(老家虽然矮小、潮湿、简陋,但却非常爱它。直接传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厚爱)
⑹“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从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
(从这几句中,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爱。在他眼里,家乡的日出是美的,家乡的清风是美的,家乡的小溪、小桥、杨柳,是美的,家乡的一切都是美的。)
⑺“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
(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
(说明了作者对家乡的爱。他回忆的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丢野花、欣赏野花和野菌的事,都是童年时期的事,可是他记得清清楚楚,并且永远都忘不了,可见家乡给他的印象有多深,也可见作者对家乡的爱有多深!)
那些美好的印象”是指哪些美好的印象?(生:小溪绕村庄,杨柳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唱和,抓小鱼小虾,桥上丢野花,摘茶叶,赏野花野菌)
闭上眼睛想象那种太阳出来就开始干活,太阳下山就回家休息,自食其力,无忧无虑,互相帮助,和谐共处的太平生活。多让人向往呀,我们全班同学也搬去那住吧
师;同学们的发现让老师心服口服,太厉害了。
是啊,作者的感情就是从这美美的描写中,娓娓的叙述中表达了出来。请同学们想一想体会作者再表达思乡之情的的时候运用了几种不同方法:
生:通过描写故乡的美丽景色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感情
生:通过回忆一件件童年趣事和家乡人地生活反应出自己思念故乡之情。
师:这两种方法是间接抒情(板书)有的地方作者还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法。比如哪些句子:
师:原来感情可以这样来表达,直接抒情的句子,我们一度就明白,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我们需要细细品味。同学们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学习作者这样的表达方法。
四、拓展阅读
师:思乡是许多文人进行创作的主题,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著名作家席慕容的《乡愁》,请同学们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
五、布置作业,积累背诵。
1、这篇写的这么美,我建议同学们去试着背诵下你喜欢的段落。
2、练习朗诵《思念故乡》。
板书设计:
8、小桥流水人家
景:小溪、杨柳、水鸟、小桥、老家
思乡情
事:抓鱼虾、丢野花、摘茶叶、赏野花野菌、过太平生活
教后反思:
故乡是作者记忆中的一幅明丽的富有乡村气息的画儿。在作者的`家乡,既有小桥,又有流水,更有和睦相处的人家。与这首元曲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如出一辙,作者采撷诗句作题,不仅体现出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还使文章更富有诗情画意。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首先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入手,用小黑板出示这首著名的元曲,学生声情并茂地反复吟诵,当学生头脑中有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之后,再出示课题。随后检查学生的朗读,让学生整体上对文本有了把握。本文是略读课文,重在让学生自读自悟。“那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思乡爱乡之情的呢?请同学们再细细读课文,划出让你感受深刻的句子或段落,边读边在旁边记下自己的思考体会。”我出示了该问题后,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品味。在全班交流环节,我注意营造宽松愉悦的交流氛围,激励学生乐于畅谈自己的读书所得,自己则认真倾听,及时捕捉“鲜活信息”,或点拨指导、或引发讨论、或归纳学法,甚至即时进行教学“二度设计”。当交流到尾声“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时,我让学生结合前文畅所欲言,学生对其含义的体会也就水到渠成了。写得很美的文章,不仅要美读,带着与作者同样的感情去读,从字词句段中间充分感受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眷恋和思念,更应该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全面的把握,对课文的情感基调有了深入的感悟之后,我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将这种感情出来的。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在浏览全文之后,迅速理清了本文中作者的表达方式:通过景、事间接表达;直接表达。
上完课,我个人觉得还存有遗憾:1、时间的安排上还不够得当,本来应该有的环节没有进行。比如后面的拓展阅读未有涉及,背诵也是草草了事。2、开始的检查朗读应该改为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文章,因为在交流的朗读指导中便可感知学生的朗读水平,而且品味后再读更有味道。3学生在谈感悟的时候,有的仅限于字面意思,或者说用书中的文字去表述自己的感受,流于表面,不够深刻。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创设这样的情境让学生去说,去谈,而且教师一定要做好点拨指导。
桥教案 篇4
一、激趣、自由漫谈
(一)请学生背诵学过的描绘秋天的古诗,看谁记得多。
(二)导入:我们再来学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这首诗意境深远,非常有味道。揭题:枫桥夜泊。齐读课题。
二、初读,质疑问难
(一)回忆学习古诗的步骤。
(二)出示这节课的学习方法。如果有好的方法,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习。
(三)自由读诗,自学古诗。
(四) 出示课文,指名朗读,正字正音。
三、探究,研读漫谈
(一)分步骤学习古诗。
1.第一步:解诗题,说诗人。交流课前收集的善于这首诗和作者张继的有关资料。《枫桥夜泊》的意思就是夜晚把船停泊在枫桥边。张继是中唐诗人,他写的诗留传下来的只有37首。
2.第二步:解字词,说诗意。
1.齐读古诗,想一想: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哪些字词的意思?
2.解字词,说说你是怎么弄懂这些意思的?
3.结合课后注释和占有的资料理解,交流诗句的意思,交流时先交流前两句,然后交流后两句。“月亮慢慢落下去了,乌鸦在树上啼叫,天地间布满寒霜,面对着江边的枫树和岸上的渔火,诗人愁丝缕缕难以入眠。”
3.第三步:解诗情,悟诗境。
1)配乐朗读,想象画面。
2) 指名读一二句,学生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教师相机板画“月”“霜”“乌”“江枫”“渔火”, “霜满天”是什么意思 ?有霜的夜晚使人感到怎么样?(寒冷、孤独)江边的枫树怎么样 ?茫茫的.江面上点点的渔火给你什么感觉?(孤单、寂寞 )诗人想起了故乡想起了亲人,他忧愁得怎么样?(难以入眠))
3)男生齐读一二句。
4)指名读三四句,学生听,你还看见了什么?(教师板画“寒山寺”,贴“寺”“钟”)寺里还传来了什么 ?听,钟声怎样?(传得很远,传到了客船上诗人的耳朵里)
5)女生齐读三四句。
6)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
7)说意境。
(二)指导朗读。
2.诗的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愁绪,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诗,看看从诗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很愁?
3.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个别读,齐读,低声慢吟读等体会诗人的愁绪。
1)让我们成为诗人,坐上小船,回到那个秋夜吧 。
2)教师描述:在一个月色朦胧秋霜漫天的夜晚,你坐的小船停靠在枫桥边,天气寒冷,你把外衣裹得紧紧的,江边的片片枫叶和江面上的点点渔火使你感到孤独,使你难以入眠。此时,寒山寺的钟声传到了你的客船上……
3)让我们用满腔的情,来吟诵这首名传千古的诗吧。
(三)质疑未解决的疑难问题,对重点问题探究。
师:这首诗我们已经学完了,在同学们的脑海中,还有哪些小问号在闪动,大家提一提。
1、半夜,鸟儿都睡了,乌鸦为什么还在叫呢?
2、江枫渔火对愁眠。诗人为什么而发愁呢?师:是的,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笑语欢歌,也有忧郁哀愁,面对忧愁,有的萎蘼不振,有的自暴自弃,我们应该变愁为号角,催人奋进,变愁为号角,破浪远航,而张继呢,是变愁为诗,留下了这千古绝唱。
四、深化,扩展漫谈
同学们还收集到了哪些带"愁"的诗句?
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移舟泊烟诸,日暮客愁新。
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五、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理解了诗的内容、意境,还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更学到了学习古诗的方法。
桥教案 篇5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自己或兴趣的事物入手,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指导学生爱表达,准确地在语言环境中进行交流。同时还发挥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在交际过程中,能清楚讲解自己的设计,评议出谁的设计好。
2、通过多种形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敢于交际,乐于交际的情趣。
【课前准备】
结合第32课《兰兰过桥》的学习,引导学生设计“未来的桥”,以便课上交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进行交际
1、师讲述,学生入情境。
兰兰跟着爷爷,走过潜水桥、塑料桥。一路上,领略了不少美景。这时,爷爷的手机响了,原来是小熊过生日,请小猴去他家做客,请兰兰帮忙通知一下。
2、尝试做兰兰,与小猴交际。
3、创设悬念,帮助设计。
师:小猴高高兴兴地跑向小熊家,可是小熊家住在一条大河对面,河面上没有船,怎么办?
生:可以游过去;请乌龟帮忙;请小鸭子帮助。(学生讨论得相当激烈)
师:你们的办法都不错,但是今天咱们来做一回小小设计师,帮助小猴设计一座桥。现在,把你们小组设计的大桥图样拿出来,准备向小猴推荐自己设计的桥。
(学生通过发挥想象,设计了形态各异、不同造型的`桥,有立交桥,有时空隧道桥、太空桥,可以让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淋漓致致的发挥。)
二、展示画面,进行交际
1、介绍自己设计的桥。(桥的名称桥的样子)
⑴ 同组学生互相介绍自己设计的桥。
⑵ 学生代表上台,边展示桥边介绍:台下的同学根据他的介绍进行评价或质疑,做到有说、有评、有问、有答。
2、谈这样设计的特点。
⑴ 师生交际。
师:请问××同学,你为什么这样设计?
生:我设计的时空隧道桥,看到恐龙,小猴可以邀请恐龙来到小熊家,那该多热闹啊!恐龙还可以带来大家所不知道的新鲜事。
师:你的创意真好!又是一位了不起的桥梁专家。
⑵ 生生交际。
① 同组的同学互相问一问,说一说自己设计的桥,为什么这样设计的?
② “小记者”采访。在互动交际中,要求学生做到举止大方,有礼貌、语言规范。交际的内容可涉及桥的名称、样子、好处、坏处等。
③ 请“小记者”汇报采访情况。
(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交际环境,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交际。在互动中,学生的语言再次得到锻炼。)
三、在评选活动中交际
准备一块黑板,把每个小组的设计方案贴在上面,请学生评选最优桥梁设计。
(只要方案有特色,都应充分肯定)
四、扩展情境,延伸交际
创设“走桥”的情境。
1、学生当小猴子,走上了这座新颖的桥,可以说说自己走上桥看到的、听到的一些新鲜事或谈谈自己走上桥的感受。
2、邀请一学生做小熊。
小猴过桥后,至了小熊家,向小熊介绍自己走的桥。(进行交流)
3、其他学生认真听,再做简单评价。
(因为是学生自己设计的桥梁,所以他们都编出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孩子的情绪此时达到了高潮,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交际能力,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桥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小桥被大雨冲坏了,两岸的小动物过不了河,很不方便。后来,两只大象站在河的两岸,用长鼻子架起了象鼻桥。动物们又感动又惭愧,合力架起新桥。这是一个意在颂扬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精神的动人的童话故事,以小动物为主角是小朋友喜闻乐见的。
一、教材简说
小桥被大雨冲坏了,两岸的小动物过不了河,很不方便。后来,两只大象站在河的两岸,用长鼻子架起了象鼻桥。动物们又感动又惭愧,合力架起新桥。
这是一个意在颂扬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精神的动人的童话故事,以小动物为主角是小朋友喜闻乐见的。
全文注有拼音,鼓励学生自己借助拼音和插图认识汉字,读通课文,体验学习拼音和汉字的乐趣和成就感;本文又是选学课文,重在通过朗读训练、游戏活动等促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
二、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正确、流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他人,团结互助。
3、能根据文字提示和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选择表演、说话、唱歌、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悟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团结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感悟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关键词朗读、感知)
1、借助拼音、插图朗读课文,感知内容,理解象鼻桥名字的由来。
2、知道是两只大象为大家架桥做好事,是动物们同心协力修建好新桥。
目标上限:能较熟练地拼读,较通顺地读课文,较快地感知课文内容。
目标下限:能在学习过程中复习巩固已学的拼音、汉字,在教师的引导和小组长的帮助下读课文、感知内容。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带,动物头饰,幻灯片4张(1、桥的图片;2、可以这样学--目标提示;3、可以这样汇报--汇报提示;4、中国大拇指图片)
教学过程
主要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备注说明
揭题激趣 各抒己见,踊跃发言
猜一猜象鼻桥是什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导入:小朋友,看看这些桥。你知道它是用什么东西造成的?有什么用?(注意及时纠正语病,提醒说准普通话)今天我们来了解象鼻桥的故事。 出示幻灯片1(桥)
出示课题
引起好奇心,激发想象力
初读感知 1、听配乐朗读录音,配上各种动作和丰富的表情
2、先看阅读提示(了解象鼻桥是怎么来的;看看象鼻桥是怎么样的;把故事通顺地读下来;到故事中交几个汉字朋友)再选择目标1-2个,自主学习(需要帮助时摇摇小手)
3、选择合作伙伴,交流自学成果
4、选择适当的汇报方法,进行准备 你打算故事中了解什么或学到什么
巡回、帮助;关注学困生
如分组不均,教师可以适当调控(看,小朋友一起学得多好啊。让其他小朋友也来分享你们的成果,好吗?)提供孩子们所需的文具道具等 放课文录音
出示目标提示幻灯片
自主学习时间要保证
出示汇报提示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资源互补(由小小讲师团给其他小朋友当老师)·读一读(我们组给大家展示其中的一段)读(我们很乐意接受挑战)其他小朋友挑战(下面请大家一起来读这一段)自评互评--主要看是否准确通顺
·画一画展示自主合作时准备好的画,作简单讲解并提问,进行自评和互评
·演一演表演、评议·写一写将已交上的汉字新朋友介绍给其他小朋友认识。(小老师对其他小朋友的识字态度、能力进行评价)
·说一说简单地说一说象鼻桥是怎么来的(小老师还要请其他小朋友说说)及时引导,及时提供帮助
适时参与评价
教师总结评价,特别要关注学习态度和合作的积极程度 扮演某个角色是孩子们的兴趣所在--他们喜欢过家家
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通过评价反馈、激励
梳理整合 在组长组织下,进行个性化的朗读(要求正确、通顺)组织、评价 在组内可体现分层要求
课外作业 把《象鼻桥》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促进对内容的感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关键词:理解、拓展)
1、训练感情朗读,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借助感情朗读,较准确地表达对乐于助人的大象的褒扬和齐心协力做事情的快乐。
2、通过按课文内容填动词,自主填动词,自主写短语的语句分层训练,学习谁干什么,干什么,可怎么样啦的句子,学习关心他人。
3、给《象鼻桥》续一个较合理的小故事,激发想象力。
目标上限:形成较强的感情朗读能力,知道并愿意在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与他人合作。
目标下限:能较好地模仿教师和小组长的感情朗读,知道并愿意在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人,与他人合作。
主要流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备注说明
游戏导入 学生根据词意表演:热闹、不方便、高兴、感动、惭愧。 (小朋友,真有精神!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老师说词语,请你用你的表情动作来表演。)既激发兴趣,又引领下文。
体验研读 圈找
学习第一段
1、读
2、说说为什么热闹,找到相关词句:许多、每天、来来往往……
3、试读,表现热闹
4、表演读
5、自评小结分组研读选择喜欢的内容练习朗读,表现不方便、感动、惭愧等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位小朋友读得最好 请小朋友到故事中圈找出这些词语朋友
引导读第一段
小朋友喜欢热闹吗,把你的喜欢表达出来。
我们是怎样读许多、来来往往等词的?怀着什么心情读的?
帮助、指导
引导评议 出示第一段
让学习在情境中体验读的快乐,享受创造的愉悦
重视朗读方法的指导
拓展升华 充分表达,张扬个性(我喜欢大象,他们帮助其它小动物;我喜欢所有的小动物,他们很团结;我喜欢小动物,他们很勤劳;我喜欢小动物,他们很快乐;我喜欢小动物,他们从大象鼻子上走过时把脚步放得轻轻地……)
与教师一起手拉手,唱着歌准备出发。
猜一猜,说一说,这时候小动物们还会等大象来用鼻子搭桥吗?讲讲
故事 你喜欢这里的小动物吗,为什么?
老师也很喜欢这些小动物,不如我们一起去那儿玩玩吧!
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先听听天气预报吧(动物村,暴雨,大水冲毁了动物村的新桥)在活动中学习出示幻灯片:新桥修好后不久。
课外实践分层作业
1、按课文内容填动词。
2、观察课间时小朋友在干什么,填一填。
3、了解爸爸**的工作,体谅他们的辛苦,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再填一填。 请小朋友选择一题或几题做一做 出示分层作业
桥教案 篇7
【整体设计说明】
一、教材分析
《用纸造一座“桥”》是教科版六上《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八课。《形状与结构》单元内容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1-7课)是探究形状结构的科学道理。其中,第1-6课是分别研究条形、拱形、框架等结构,第7课是认识桥梁的结构。第二部分(8课)是设计科学合理的形状结构。可以说,第一部分内容是学生通过各种方法的探究所要掌握的科学概念的基点,而第二部分则是对前面所掌握的科学概念的应用。用科学思维、科学知识动手解决实际碰到的问题,是《用纸造一座“桥”》在本单元中作为总结应用类设计制作课文存在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既能梳理知识,又能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寻找科学与技术的整合。
用“纸”造一座桥,纸易于裁,又比较结实,它可以为“小小建筑师”们提供很大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本课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里,用一张报纸,用少量的胶带建造一座桥,要求桥能跨越35厘米宽的“峡谷”,桥面宽度大于10厘米,能承载200克重的“车辆”。学生在经历设计、技术制作和交流评价的过程中,能够发展诸方面的素养,也可以为本单元的学习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用纸造桥要考虑哪些问题。本部分是对学生如何设计作指导。用纸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部件的组合和连接,等等。教科书用卡通讨论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希望通过这四个发言打开学生的思路,学生可能就会由此想到彼。最后整理思路,设计方案并制作。第二,介绍评价我们的桥。这是制作好桥后的活动,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可以达到前面教学不能达到的目的,如培养表达、倾听、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多次接触设计制作类课文,例如《做一个指南针》《做一个生态瓶》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减少对土地的侵蚀》(设计建造我们的家园)《 设计制作小赛车》等,知识面有所拓宽,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已经学会开始用科学的方法、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具有目标明确的设计制作能力,并有一定的自探自悟意识,但还是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尤其是制作过程中的一些技术指导。在长期的科学探究学习过程中,已形成一定的团队合作意识,能互相协力去达成目标。有一定的介绍、评价科技制作成果的能力,但往往局限于表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已经了解了薄板型材料增加抗弯曲能力的方法、桥的不同结构,用纸造一座桥,他们已经能从形状、结构等知识的角度考虑达成目标,但综合应用时往往显得顾此失彼,不够周到。
三、整体设计理念
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获取信息的途径是身体的五种感官,获取的不同信息有大脑的不同部位储存起来。只有当学习者处于一个有着多种多样的联系与刺激的环境中,学习者才能更好的建构自己有价值的知识并迅速发展其他思维能力。“动手做”正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但学生还必须有“动脑”的理性体验。像《用纸造一座桥》这些设计制作活动就是旨在让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它承载着科学教育中设计与技术的内容要求和功能。在设计制作活动中,学生通过完成带有技术目标的任务,提高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和技术设计的能力,包括确定一个简单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实施提出的解决方案,对产品和设计的评价,针对问题或设计和解决方案进行交流,增强对科学与技术的理解。因此教学设计时“做中学”是基本理念,“动手做”是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有充分时间整理已有知识,设计方案,制作作品;在展示评价作品时学会提高交流,达到以践行作梳理,以评价促发展的目标。
四、设计安排
为了让学生有充分设计、制作、展示、评价的时间和空间,本课教学时间安排为2课时,第一课时以学生设计、制作纸桥为主,第二课时以学生展示、评价纸桥为主。第一课时以“任务驱动”探索式的教学方法为主,让学生经历明确任务(了解目标指向)----自主设计(个体梳理知识)---展示改进设计方案(集体梳理知识)---成品制作(发挥技术创造)的过程。第二课时以直观展示法的教学方法为主,让学生经历展示制作成果(直观互动了解)---评价制作成果(评价促进发展)---改进设计制作(新发展创造)的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过程与方法
● 经历设计、制作的过程,体会设计的重要性。 ● 应用形状结构的知识及经验设计和制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认真倾听、不怕困难的品质。
【说明】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其基本要素有---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和实践,对科学相关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教学目标的表述就是以这三大要素为脉络的。但这三个分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达成并不是独立进行的,而是需要相互整合。本课教学的显性载体是学生经历用纸造桥的经过。在设计和建造桥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有一定桥的知识、形状结构的等知识的积累,在设计和制作会碰到知识应用的实际问题,如何在解决问题中通盘考虑设计、制作桥的的许多综合因素,是学生在本课学习中应该知道的科学概念。在整节课中,学生将经历用科学思维、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到制作设计的重要性;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来实现思维碰撞,产生好的主意,通过动手实现自己的设计,经历从想法到作品的美妙过程。因此确立了以上的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教师:小车 课件 报纸 钩码(钩码4只包装1盒)。
小组:报纸一张、胶带、剪子、尺子、实验报告1张、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复习导入
1、学生复习:观察这些桥,它们在形状结构上属于哪些种类,造桥的材料是什么?桥面的形状分别有什么特点?(教师板书:桥)
〖课件展示〗4种桥的图片(上拱桥、索桥、梁桥),每种桥提供两个不同角度观察的图片
学生观察后集体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时引导复习:薄板型桥面为了增大抗弯曲能力而通过改变形状增加厚度。)
2、明确任务
师出示报纸: 一张报纸,薄而柔软,用它能造一座桥吗?好象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班的小建筑师能接受这个挑战吗?(教师补完整板书:用纸造一座“桥”)
〖课件展示〗挑战:用1张《杭州日报》报纸、30厘米胶带建造一座桥,要求桥能跨越30厘米宽的河面,宽度大于10厘米,能承载200克重的车辆。
二、自主设计(个体梳理旧知识)
1、学生个体思考:从任务的字面理解,你想到了什么?说说我们完成任务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集体交流。(教师引导:材料只有1张报纸,胶带或胶水不能超额;桥跨越30厘米,也就是桥墩间距30厘米,因此大部分结构桥长〉30厘米,宽〉10厘米。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是纸桥在小车压力的作用下不发生弯曲和破坏。教师板书)
2、学生小组讨论:我们学过哪些增加抗弯曲能力的方法?
今天这些方法中,哪些适宜用在今天的造桥中的?为什么?
集体交流。(教师引导:1、可以通过改变桥面的形状来增加抗弯曲能力,例如O L □∪ ≈等。2、通过改变桥的结构增加抗弯曲能力,例如拱形、索桥等。教师板书)
3、学生小组合作:在实验报告上画出设计图纸。
(教师巡查指导)
三、展示改进设计方案(集体梳理知识)
1、【利用实物投影】学生展示小组的设计方案,(2组)并派代表简单介绍设计时如何解决使纸桥在小车压力的作用下不发生弯曲和破坏的问题。
2、其他各组学生提出适当建议。(教师根据其他各组学生的建议适当提示:怎样牢固的.连接各部分。)
3、学生小组再次改进设计方案。(可以重新设计画图,也可原图修改。)
四、成品制作(发挥技术创造)
技术指导:
教师提问:可能会用哪些技术或要用到哪些对报纸的处理方法?
学生讨论,教师围绕“量、裁、折、卷、粘”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
学生制作纸桥
提醒:造好的桥先不能过分承重和过久承重,如果压塌一次,恢复形状后载重量就会大大减少。(准备一张备用的报纸,一旦压烂了,如有时间按原样再造一座)
(课结束前如果完成的小组放实验室,如果没完成允许在校的中午时间继续制作,也允许学生重新制作)
五、小结
教师谈话:用纸造桥,桥上还要承重200克的小车,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相信我们的小建筑师们肯定能把这不可能变成现实。
板书设计:
用纸造一座“桥”
问题: 压力→不弯曲、破坏
改 形状 O L □∪ ≈
结构 拱形 索翘
设计→ 制作
【说明】
本课时教学以学生设计、制作纸桥为主。六年级的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已经了解了薄板型材料增加抗弯曲能力的方法、桥的不同结构,用纸造一座桥,他们已经能从形状、结构等知识的角度考虑达成目标。已经多次接触设计制作类课文,动手能力有所提高,已经学会开始用科学的方法、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具有目标明确的设计制作能力,能互相协力去达成目标,并有一定的自探自悟意识,但制作桥时应该综合考虑许多因素不够周到,需要集体智慧的碰撞,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
鉴于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为了激发学生制作纸桥的兴趣,导入时利用桥的实体图和一张纸造桥的极大反差,引发学生的认知风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使学生产生了试一试的动力。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是指教学全过程中,以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探究完成任务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向学生明确布置本课时的学习任务,(鉴于学生实际原教材纸桥跨度35厘米改成30厘米)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经历设计、制作的过程,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在设计过程中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培养,在制作过程中体会设计的重要性。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而我要做的只是合理指导。学生自主设计探讨时,我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思考、体验乃至创造,使其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针对小学生在设计中产生的朦胧的感性认识,展示创新设计方案,注意培养学生 “借鉴间接经验,分析成败原因”的科学探究方法,即同伴合作,相互学习,反思个人之短,博采众人之长。逐步将其引向理性思考,并提醒学生要用事实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后制作纸桥更是将学生逐步推向深度探究。但是制作过程中“量、裁、折、卷、粘”等技术看似简单,实则对学生来说也有一定难都,还是需要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设计和建造桥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如造桥的要求,材料的特性和数量、形状和结构等。
过程与方法
● 经历介绍交流的过程,体会展示制作成品的喜悦感和成就感。 ● 根据自己的设计制作展示成品,会介绍自己的设计过程和作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
【说明】表达和交流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活动之一。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学生把自己的设计制作中的科学认识表示出来,进而进行相互传播,交换各自的认识,形成新的认识。学生在完成用纸造一座桥的设计制作过程后,会产生一种喜悦感和成就感,他们希望有让自己展示的机会,得到大家的认同,那么安排一次我们的桥展示评奖大会是学生所喜欢的。在这过程中,学生经历展示、表达介绍、交流发展的过程,在介绍时是对自己小组纸桥制作知识和技能的回顾和总结,在回答他人提问时是对自己倾听能力的锻炼,在质疑他人小组作品时是对自己鉴赏能力的考验。纸桥展示评奖大会从知识上是一种复习,从过程和方法上使学生经历介绍自己的设计过程和作品的机会,从情感上培养了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意见的品质。学生从评价和被评价的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因此确立以上的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教师了解学生纸桥成品,拍摄照片做成幻灯片。教室位置布置成展会半圆形。
教学过程和方法
一、谈话导入
教师:我们的小建筑师为完成制作纸桥这个不可能的任务付出了很多的精力
各小组通过合作都拿出了精彩的作品,我们先来看看大伙的创世之作。
〖课件展示〗学生作品的照片。
揭示本课任务:(板书)我们的桥展示评奖大会
二、学生小组讨论:我们可以怎样介绍自己的桥?
学生集体交流。
教师小结引导:〖课件展示〗
增大桥面的抗弯曲能力的方法。
设计的想法是怎样形成的,出示设计图或设计过程。
应用了哪些形状方面的知识。
应用了哪些结构方面的知识。
我们的桥哪里受压力,哪里受拉力……
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哪些地方限于技术,做得不够好。
哪些地方是具有明显的优势的。
……
三、介绍评价我们的桥
教师说明:设立成功奖、创意奖、最佳“发言人”
(规范学生的介绍:我们小组……我们发现……等)
1、小组派代表作介绍,并在介绍后做承重测试。
2、其他各组成员对制作的桥作评价。
四、总结评奖
以学生的建议为主,组组有奖。
教师谈话:社会建设中有许多桥梁的建设,除了美观,更重要的是牢固实用,能为大家的生活提供方便。这就需要建筑师设计是有一个完美的设计。我们做纸桥,有没有更好的设计呢,我们可以在课外继续研究。
五、延伸
年级制作比赛:要求用5报纸、胶带建造一座桥,要求桥能跨越35厘米宽的河面,宽度大于20厘米,比承重的能力。 2周后操场比赛。
板书设计:
我们的桥展示评奖大会
成功奖
创意奖
最佳“发言人
【说明】
第二课时以学生展示、评价纸桥为主。我们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会了一定的展示介绍、评价的能力,知道这样的设计制作成果展示评价的过程,但是具体到某一次的制作成果展示评价大会上,会局限于对制作成果表象的评价或介绍,难以结合设计制作的要点进行介绍评价,或者介绍的内容单一无重点。要真正能通过展示、评价帮助学生复习知识,提高表达、交流、倾听、乐于科技设计制作等综合素养,因此,在教学时间安排时单独1课时开展我们的桥展示评奖大会,并与第一课时时间留有空挡,给学生充分准备的时间。第二课时以直观展示教学为主。为了让学生乐于科技设计制作,有成就感,教师课前把学生的作品拍摄制成课件展示,让学生在直观的照片中激发介绍或了解的欲望。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拓宽了学生纸桥介绍的内容范围,挖深了学生纸桥介绍知识技术深度,引导学生学会寻找介绍和评价的重点。当学生掌握了展示、评价的技巧,然后设计请学生带着纸桥实物,进行介绍表达,进行承重测试,进行质疑解答,使学生有展示交流的机会,后面的评奖安排更能加深学生对纸桥制作活动的认识。
最后,考虑学生在观察别人作品后想重新制作的心理,安排年级制作比赛,适当提高任务要求,使学生有继续探究的欲望和动力,引导学生把关注的目光从课堂延伸至生活,使学生乐于用科学,做科学。
桥教案 篇8
教学内容:
教材65,6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给定东、西、南、北中的一个方向,辨认其它三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2、经历探究物体位置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是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难点:
是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他三个方向。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
第1题是给定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练习时,加强练习的活动性,让学生面向给定的方向站好,再说出其他三个方向,不要将此题作为一个填空题简单的处理了。另外,可让学生分别面向不同的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巩固辨认方法。
第2题:提供了一个数学活动,组织活动时,教师可先发出口令,全班同学集体做。通过教师评价让学生知道对错,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巩固方法。之后,再在同位之间完成,一人说一人做,说的同学判断对错,然后交换,给更多的'学生一个参与的机会。
第3题:练习前,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这些交通工具的模型。练习时分两步进行。先让学生看图,根据小轿车头朝东这个信息,判断出其它三个方向。然后,再按题目的要求,利用手中的实物完成练习。可以用铅笔橡皮小刀等代替。
第4题:让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这个题目空间很大,不易判断对错。尽量引导学生说大家都知道的地方。或者作为课外实践题目,回家给爸爸妈妈说一说。
第5题是根据描述在图上找位置的题目,是一个看线路图的变式练习。可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巩固看线路图的方法。
第6题是一个相对综合并且具有开放性的题目,可供选择的方法很多。练习时,可先让学生找到并描述去体育馆的路,然后再计算沿找到的路去体育馆的路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几条路进行比较。
二、拓展练习
1、想一想
(1)早晨当你面对着太阳,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
(2)晚上当你面对着北极星,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
2、请你设计一个你喜欢的动物园。
设计好之后,请你说一说各个景点的位置。
三、限时训练
体育馆在学校的()面,
商店在学校的()面,
医院在学校的()面,
动物园在学校的()面,
图书馆在学校的()面,
少年宫在学校的()面,
电影院在学校的()面。
【桥教案】相关文章:
桥的教案03-10
《桥》教案04-04
《桥》的教案02-24
《家乡的桥》教案03-06
奇妙的桥教案03-30
大班桥教案03-31
关于的桥教案03-24
《象鼻桥》教案03-29
神奇的桥教案04-08
《奇妙的桥》教案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