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育文网>教学文档>教案> 高一地理教案

高一地理教案

时间:2023-04-17 19:02:00 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一地理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地理教案

高一地理教案1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2.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3.使学生要会叙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理解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原动力和直接原因。

  4.使学生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环流的形成。

  5.在等压线图上表示实际大气中的风向。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要会运用简单的等压线分布图,分析、判断风向。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观察力、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发展。

  三、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2.使学生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3.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2.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

  【教学难点】

  1.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引起的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2.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及其作用下的风向。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设计】

  投影仪、投影片、多媒体、海平面气压场分布挂图、板图、纸箭头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热力环流

  【新课导入】

  我们学习了行星地球,知道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学生回答:因为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与其他行星一样,是物质的和运动的,所以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

  为什么说地球是颗特殊的天体?一(学生回答: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有生命物质的天体,也是整个宇宙中惟一确知有生命物质的天体)

  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生物界,没有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大气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我们从这节课开始探讨地球上的大气。

  【板书】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介绍】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不仅提供了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气体,而且还是地球上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保护层。同时,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各种不同的物理现象,它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具有重大作用。

  【过渡】地球周围的大气好像一部巨大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运动着。它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正是这种不停的大气运动,形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大气为什么会运动,以及怎样运动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指导读书】(备注:采用投影的形式展示)

  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请阅读教材P30大气的受热过程部分,思考: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2.复述大气的增温原理?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4.物体的温度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的关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分别为何种类型?

  5.何为大气逆辐射?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2.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图2.1)。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

  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下采。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4.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得多,所以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长得多。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5.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过渡】结合我们刚才介绍的大气的受热过程,思考我们课前安排大家观察的烧一锅开水时,锅里沸腾的开水,中间水向上冒,锅边水往下沉。点燃一小堆纸时,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又从火堆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的原理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以上这两种现象都是由于中间和四周受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现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板书】二、热力环流

  【说明】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那么热力环流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32,思考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下面我们就这两幅图一起来分析一下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

  【投影片展示】

  【讲解】

  (1)若A、B、C三地(如左上图)受热均匀,则

  ①三地气温相同;②三地气压相同;③三地气压随高度递减的规律相同;

  ④三地上空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气压相等,等压面为互相平行的水平面。

  (2)若A地受热(如右上图),则

  ①A地气温较高,B、C两地气温较低;

  ②A地空气受热膨胀上升,B、C两地空气相对冷却下沉,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

  ③A地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密度减小,气压降低,B、C两地近地面空气相对冷却下沉,密度增大,气压升高,三地近地面处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A地较小,B、C两地较大,迫使空气从B、C流向A,导致空气水平运动,此时三地近地面的等压面不再是水平面,在气压较低的A处,等压面往下移,在气压较高的B、C处,等压面往上移;

  ④A地上空一定高度A′处,因上升的空气聚积密度增大,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周围地区高,B′、C′处因空气下沉后密度减小,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的周围地区低,空气就从气压较高的A′处流向气压较低的B′、C′处,形成热力环流。

  【板书】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由于同一水平面上的A′、B′、C′点三地气压不再相等,等压面也不再是水平面,在A′处往上移,在B′、C′处往下移,就形成了弯曲的等压面。

  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板书】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特别注意】【板书】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总结】【板书】

  【讨论与思维拓展】(备注:采用投影的形式展示)

  请同学们做以下思考:

  某城市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工业区、商业、文化及住宅区的分布如简图所示,住在该城的居民们发现,白天商业、文化和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现象会加剧,每到夜晚则减轻,请分析其原因。还有,该城市是新兴工业城市,这里的老居民们说,现在一年中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了,请分析其现象及原因。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以上内容,结合其地理位置,可做如下分析:

  白天,山坡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后温度升高、地面长波辐射增强,山坡上的空气因为受地面长波辐射后增温并膨胀上升,这样,白天就出现沿山坡向上爬升的气流,这股气流也就把谷底工业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带到坡面上部的文化、商业和住宅区,加剧了污染。而到了晚上,山坡首先降温,山坡上的气流变为收缩下沉,工业区的污染物被抑制上升,商业、文化和住宅区的污染则得到减轻。因此,这一城市的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现象,白天加剧,夜晚减轻。这一原理,指大气在山谷与山坡之间的环流运动,我们习惯称之为山谷环流,也即山谷风。

  第二问的分析:该市是工业区,工厂建成后,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固体杂质成为水汽的凝结核,凝结核的增多使城市上空的水汽更容易发生凝结现象,因此,这一地区的阴天也就多了。

  【课堂小结】略

  【课后作业】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教材P33活动中的海陆风及P56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原理。

  【板书设计】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

  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新课导入】

  我们学习了行星地球,知道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

  为什么说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学生回答:因为地球作为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与其他行星一样,是物质的和运动的,所以地球是一个普通的天体)

  为什么说地球是颗特殊的天体?一(学生回答: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有生命物质的天体,也是整个宇宙中惟一确知有生命物质的天体)

  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生物界,没有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大气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我们从这节课开始探讨地球上的大气。

  【板书】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介绍】围绕在地球周围的厚厚的大气,不仅提供了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气体,而且还是地球上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保护层。同时,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各种不同的物理现象,它们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深刻的影响;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具有重大作用。

  【过渡】地球周围的大气好像一部巨大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运动着。它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范围有大有小,正是这种不停的大气运动,形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大气为什么会运动,以及怎样运动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指导读书】(备注:采用投影的形式展示)

  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请阅读教材P30大气的受热过程部分,思考: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2.复述大气的增温原理?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4.物体的温度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的关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分别为何种类型?

  5.何为大气逆辐射?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2.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图2.1)。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

  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下采。

  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4.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则越长。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比太阳低得多,所以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长得多。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来说,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

  5.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

  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

  【过渡】结合我们刚才介绍的大气的受热过程,思考我们课前安排大家观察的烧一锅开水时,锅里沸腾的开水,中间水向上冒,锅边水往下沉。点燃一小堆纸时,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又从火堆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的原理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以上这两种现象都是由于中间和四周受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现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个问题:

  【板书】二、热力环流

  【说明】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那么热力环流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阅读教材P32,思考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下面我们就这两幅图一起来分析一下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

  【投影片展示】

  【讲解】

  (1)若A、B、C三地(如左上图)受热均匀,则

  ①三地气温相同;

  ②三地气压相同;

  ③三地气压随高度递减的规律相同;

  ④三地上空同一水平面上各点的气压相等,等压面为互相平行的水平面。

  (2)若A地受热(如右上图),则

  ①A地气温较高,B、C两地气温较低;

  ②A地空气受热膨胀上升,B、C两地空气相对冷却下沉,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

  ③A地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密度减小,气压降低,B、C两地近地面空气相对冷却下沉,密度增大,气压升高,三地近地面处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A地较小,B、C两地较大,迫使空气从B、C流向A,导致空气水平运动,此时三地近地面的等压面不再是水平面,在气压较低的A处,等压面往下移,在气压较高的B、C处,等压面往上移;

  ④A地上空一定高度A′处,因上升的空气聚积密度增大,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周围地区高,B′、C′处因空气下沉后密度减小,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的周围地区低,空气就从气压较高的A′处流向气压较低的B′、C′处,形成热力环流。

  【板书】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由于同一水平面上的A′、B′、C′点三地气压不再相等,等压面也不再是水平面,在A′处往上移,在B′、C′处往下移,就形成了弯曲的等压面。

  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所组成的面,称为等压面。等压面凸起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板书】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特别注意】【板书】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讨论与思维拓展】(备注:采用投影的形式展示)

  请同学们做以下思考:

  某城市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工业区、商业、文化及住宅区的分布如简图所示,住在该城的居民们发现,白天商业、文化和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现象会加剧,每到夜晚则减轻,请分析其原因。还有,该城市是新兴工业城市,这里的老居民们说,现在一年中阴天的日子比过去多了,请分析其现象及原因。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以上内容,结合其地理位置,可做如下分析:

  白天,山坡地面接受太阳辐射后温度升高、地面长波辐射增强,山坡上的空气因为受地面长波辐射后增温并膨胀上升,这样,白天就出现沿山坡向上爬升的气流,这股气流也就把谷底工业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带到坡面上部的文化、商业和住宅区,加剧了污染。而到了晚上,山坡首先降温,山坡上的气流变为收缩下沉,工业区的污染物被抑制上升,商业、文化和住宅区的污染则得到减轻。因此,这一城市的住宅区的大气污染现象,白天加剧,夜晚减轻。这一原理,指大气在山谷与山坡之间的环流运动,我们习惯称之为山谷环流,也即山谷风。

  第二问的分析:该市是工业区,工厂建成后,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固体杂质成为水汽的凝结核,凝结核的增多使城市上空的水汽更容易发生凝结现象,因此,这一地区的阴天也就多了。

  【课堂小结】略

  【课后作业】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教材P33活动中的海陆风及P56城市热岛环流的形成原理。

  【板书设计】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

  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2.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3.气压、气温、高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复习旧课】

  1.大气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说说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的风向及变化。

  【学生回答】略

  【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大气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其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大气的水平运动,也就是风。今天我们专门来学习它。

  【板书】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讲授新课】

  【指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33—34内容,思考回答: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受哪个力的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是平行的?这种风向在什么地方存在?

  3.了试说明风的形成过程及其风在不同力的作用下,风向的变化情况。

  【学生回答】略

  【总结讲解】

  【板书】(一)作用力

  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2)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板书】2.水平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1)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2)判定:

  (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

  (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

  【板书】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

  (1)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2)可以减小风速

  【讨论】我们刚才介绍了影响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三种作用力,请大家思考是否所有位置的风都受到这三种力的影响呢?

  【学生回答】略

高一地理教案2

  课标要求:

  根椐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材分析:

  从标准的要求看,学习的重点不在全球气候变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气候变化看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从而探讨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所以教材并未分析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而从资料中分析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所以教材安排了三方面的内容:(1)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2)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三方面说明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xx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6—47《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近代气候变化。

  ⑤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

  3、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这说明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板书: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1)单纯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结果,能否解释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问题?为什么?(2)近现代气候变化主要受哪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于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哪方面因素起主导作用?收集相关资料,说明该因素是通过什么方式促使气候变暖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1)单纯考虑自然因素得到的气温模拟结果,不能解释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问题。二者的变化差别很大。

  (2)近现代气候变化主要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对于近50年来的气候变暖,人为因素起主导作用。该因素是通过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毁林等方式促使气候变暖的。

  过渡: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大家公认的事实,那么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呢?请大家阅读结合教材p51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部分思考这一问题(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产生哪些影响?)

  板书: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对于有些地区来说,许多影响是负面的或不利的。

  板书:1、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介绍:海平面上升是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热膨胀引起的海水上涨现象,它是长期缓慢进行的。许多科学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将会上涨88厘米。海平面的上升会改变海岸线,给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

  板书:2、通过影响温度而影响气候和农作物,甚至会加重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

  介绍:温度是农业生产重要的外部条件之一。全球气候变暖预示着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对提高作物产量无疑是有利的。但是,温度升高往往伴随着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这又会使作物减产。科学家预测,就地区而言,位于低纬度的大部分国家,农作物的产量将减少;而位于高纬度的国家,农作物产量有可能增加。由于不少发展中国家位于低纬度地区,因此,气候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性,可能会使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更为严峻。

  板书:3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介绍: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洪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随着径流减少,蒸发增强,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转折:既然全球变暖会引起很多不利影响,那么作为人类应如何面对这一挑战呢?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三个问题。

  板书: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讨论:请大家阅读结合教材p53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部分讨论人类应如何面对全球变暖这一问题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如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量,世界很多国家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采用新能源)

  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如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

  3、适应气候变化(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等)

  4、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实行直接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

  5、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课堂总结:

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二、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影响

  1、最明显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2、通过影响温度而影响气候和农作物,甚至会加重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

  3全球变暖将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

  三、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教学反馈:

  1、与“温室效应”的产生有关的主要是下列气体中的:b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氧化氮

  2、全球变暖的后果有:c

  a、因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b、中纬度温带地区降水倍增

  c、对人们的生存环境产生重大影响

  d、高纬度地区会因气温升高而使降水减少

  3全球气温升高和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就全球气温升高对今后100年内地

  球环境的潜在环境的潜在后果,表述不正确的是b

  a山地零度等温线将上移150~500m

  b全球将普遍变的干旱

  c森林带将向两极推移

  d海平面将上升10~95cm

  4太平洋海域附近某珊瑚礁岛国因环境变迁将x举国移民,这里所讲述的“环境变迁”最可能的是a

  a海平面上升b火山爆发

  c酸雨侵蚀d臭氧层空洞

高一地理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运用气压带和风带图来说明风海流形成的原因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分布图,解释洋流的分布规律,提高学生归纳概括、化繁为简、以简驭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会运用地图分析风海流的成因,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并能画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简单模式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提高对地理要素之间相互渗透和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理解。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点能够前后联系,有效解决疑虑,分析问题的来龙去脉。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能力提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洋流模式图的成因分析,描绘世界洋流分布图,掌握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洋流模式图的形成推理、分布规律及利用等温线地图判断寒、暖流。

  教学过程

  (一)、洋流的概念及分类

  1、洋流的概念: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常年、稳定、大规模。

  2、洋流的性质分类:介绍寒、暖流的概念,练习寒暖流的判断

  3、洋流的成因分类:介绍风海流、补偿流、密度流

  由此可知,洋流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有风向、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其中,盛行风是最主要的动力。

  过渡洋流的在盛行风的作用下,一旦开始运动后,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海陆轮廓等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方向。现在我们一起结合刚才学习的洋流成因来概括世界洋流模式图,看看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4、洋流的分布:

  设问1:促使洋流常年、稳定的、沿一定方向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学过的盛行风。

  设问2:在低纬信风、中纬西风和极地东风吹拂下的海域,洋流的运动方向如何?

  引导学生看出低纬、中纬和高纬海区的洋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洋流流向与盛行风向不是完全一致的.?

  5、投影展示“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引导学生从图中得出洋流运动规律。

  学生分别用红笔和蓝笔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暖流和寒流,归纳寒暖流分布规律。

  盛行风是洋流运动的主体动力,在北印度洋海区,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改变,形成南亚季风。思考:南亚冬夏季风方向如何?学生在“世界海陆分布轮廓简图”中画出南亚冬季风的方向,根据风向画出北印度洋海区大洋环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通过教材案例分析,探究洋流对气候的影响。将全班分组,主要任务为:

  阅读“北大西洋暖流与西北欧气候”。回答(1)挪威卑尔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与之同纬度的大洋西岸又是什么气候类型?(2)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有什么明显的差异?为什么?(3)北极圈内气候寒冷,为什么会出现终年不冻港?

  阅读“秘鲁寒流与南美大陆西岸气候”。回答(5)秘鲁伊基克最冷月、最热月的平均气温各是多少?该地属于什么气候类型?(6)南美西海岸的热带沙漠为什么南北延伸很长?

  对两组同学的答案进行补充。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2、结合相关图片,探究洋流对渔场的影响。

  (1)课件展示:“世界洋流和四大渔场分布图”

  (2)学生观察、讨论、分析:①四大渔场中,成因相似的渔场有哪几个?

  ②为什么寒、暖流交汇处的海区往往能形成大规模的渔场呢?③秘鲁渔场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3、用上述相同的方法,组织活动让学生探究洋流对航海、海洋污染的影响。完成活动后,回答本节课所提问题:哥伦布两次航行为什么会花费不同的时间呢?

  4、课堂小结

  5、课堂练习

高一地理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

  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

  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演示,相互间合作学习完成A组导学内容。

  过渡:地球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公转。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思考地球自转会对大气运动产生什么影响?

  B组导学内容

  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最终的运动方向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赤道高空北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于北纬30°附近高空偏转为西风,之后,大气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完成B组导学内容中的2~3题。

  2.赤道高空的北流空气不断地流到北纬30°附近高空堆积起来,导致北纬30°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会如何运动?使得近地面气压升高还是降低?

  3.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分流、偏转后的风向?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北纬30°附近被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附近~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

  东北风风向常年不变,就好像一个人很守信用,因此,这个纬度带被命名为东北信风带。至此形成了低纬环流。而北纬30°附近~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中纬西风带。

  讲述:北纬60°(极地)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极地东风带。

  4.自北纬30°附近北流的空气与自极地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是否一致?有何差异?相遇后两种空气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由此造成北纬60°附近近地面气压较周围低还是高?思考、讨论。

  讲述: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副极地低压带。

  5.北半球形成了几圈环流?南半球是否会形成同样的环流?

  C组导学内容

  1.全球近地面共分为几个气压带、几个风带?

  2.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否有规律可循?思考、讨论,从而找出分布规律: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过渡: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纬度位置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让我们把假设情境进一步接近实际情况来设定。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思考假设的含义:考虑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

  D组导学内容

  总结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规律。

  板书:二、形成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前提是地球表面性质均一,但是地表是不均匀的,所以实际上的大气环流要复杂的多,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2.4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定义: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二、形成

  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附:对高中地理观摩课《大气环流》的--的分析:

  《大气环流》是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的重点合难点,它是气候类型的原因与分布、洋流的成因与分布等地理现象的主要原因。

  对大气环流的学习和掌握关键是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立体的空气运动图像,既能分清地面空气运动和高空空气运动,又能很好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准确地记忆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更好地加以运用。

  学生主体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目前教改的方向之一。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两个突破点:

  1.运用素材库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

  周老师使用素材库中的《大气环流》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课件运用动画的形式把教学中单纯用语言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很容易、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学生主体参与,突出了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式。

  周老师根据教材,挖掘内涵,提出了导学内容,再结合课件演示内容,让学生观察、动脑、思考、研究、讨论,由学生总结、表达得出结论,再由师生共同总结,这种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法,效果优于其他形式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提倡的。

  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语言流畅、教态自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由简入繁、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思维步骤。

  2.课前的复习提问设计巧妙。

  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用绘制热力环流的方式来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内容,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的下笔顺序反映了他对热力环流的认识是否了然于胸,下面的学生是否能立即指出错误同样反映了他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通过大气环流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来引入大气环流,由简入繁,过渡自然,不留痕迹。

  3.不直接将大气环流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在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理解清楚之后再由学生总结大气环流的概念。这种方式使学生接受新知识更自然、更积极。

  扩展

  高一地理学习方法

  1.抓“概念”重“消化”

  复习时,要十分重视概念,要对所有的地理概念一一理解、消化、吸收,不留夹生饭。只有概念清楚了,判断、推理问题时才能正确无误。要把那些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诸如:天体、天球;日冕、日珥;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时区、区时;短波辐射、长波辐射;气旋、气团;天气、气候;寒潮、寒流;矿产、矿床;岩溶、熔岩;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国土、领土等等。当然,概念教学不是孤立的,要在分析问题中进行。老师重视概念教学,学生对概念就特别留心,“扣”得很严。经过长期训练后,学生分析、回答问题时就严密多了。

  2.抓“原理”重“理解”

  从基础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地球表面热量分布不均的原因;四季、五带的产生和划分的依据;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拔与气温、气压的关系;空气的水平运动与垂直运动的成因;水循环的动力及其过程;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发生及其变化机制;生态平衡的条件:光、热、水、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人类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等等。掌握了这些原理、法则,分析事物就有了说服力。

  3.抓“综合”重“联系”

  综合性即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统一性,就是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例如:为什么亚马孙河流域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这不仅仅是纬度位置决定的,与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向)、地形结构、洋流影响也有密切关系。西欧为什么成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在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分析问题上,要作如下努力:

  (1)有计划地做一批综合性典型训练题,学习从自然因素到经济因素全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如,上海为什么能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这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所处地形区、农业基础、原料来源、历史因素、技术力量等方面综合评估。

  (2)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往往是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破坏生态环境。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证实地理环境的`综合性特点。如: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水蚀、风蚀,加剧水土流失,导致气候恶化。这些变化又会影响植被的恢复。这一恶性循环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足以证实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

  掌握了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后,就可避免观察事物时的单一性、片面性、简单化,从而认识地理事象的复杂性、整体性、内在联系性。

  4.抓“共性”重“个性”

  地理事物既有共性,更具个性。每一区、一地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就是同一区域内部也不会一模一样。

  如:为什么欧洲有温带海洋性气候,亚洲却没有?为什么亚洲季风盛行而欧洲却没有形成?这一问题要从海陆位置、气压差异和所处的气压带、风带上去思考,也只有从这里入手分析才能切中事物的要害。像这类“个性”问题还有很多,如:为什么地处北极圈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为什么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乞拉朋齐成为“世界雨极”?为什么纬度较高的吐鲁番盆地成为全国夏季温度最高的地方?

  5.抓“归纳”求“规律”

  这是归纳推理的思维形式,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1)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2)除印度洋北部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3)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流的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6.抓“一般”特殊”

  这是一种演绎推理的思维形式。摸透了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后,就可推知个别的、特殊性地理事物的特征。如,从气压带、风带和世界气候图上,可找出这样一条规律:凡是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此可知,英国、法国西部、美国和加拿大西部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智利西部南纬40°—60°的地带,同样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7.抓住“对比”找“异同”

  用比较法学习地理是一种常见而且有明显效果的方法。比较的范围可大可小,比较的内容可多可少。即可综合比较,也可单项比较;既可从自然条件方面比较,也可从经济条件方面比较;既可进行纵向比较,又可进行横向比较;既可对同类事象比较,又可对相关而不同的事象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

  8.抓“运算”促“智能”

  地理计算在“双基”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从各种考卷中,发现仍有不少学生计算不过关,因粗心大意或基础太差,失误很多,影响成绩。

  为了培养、提高学生的地理运算能力,要作以下分类练习:

  (1)比例尺与图距、实距换算。

  (2)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

  (3)绝对高度、相对高度与等高线的计算。

  (4)垂直气温的计算。

  (5)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6)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换算。

  (7)昼夜长短的计算。

  (8)人口密度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9)各种百分比的计算,等等。

  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技巧。从计算的结果中,阐明地理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9.抓“读图”明“空间”

  地图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展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现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

  为培养查阅、填画地图习惯,要求:

  (1)书上的图必须一一理解,学会分析、应用。

  (2)充分利用填图册,按要求和规格填写地理事物。

  (3)无论是平面图、立体图,还是示意图、景观图,要求学生会勾画轮廓,以加深印象和记忆。

  (4)对于老师来说,讲课时要做到边讲边画。

  10.抓“新知”拓“视野”

  每年高考都要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识。所以,对报刊上的“新闻”不可不留神。诸如:

  (1)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

  (2)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

  (3)国内外严重的自然灾害。

  (4)国内外新开辟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

  (5)地学新理论、新探索。

  (6)人类面临的问题——资源、人口、环境。这些信息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他们灵活掌握地理知识很有帮助。

高一地理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变化的各种尺度及相互关系

  2、了解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趋势

  3、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二、能力目标

  1、培养资料收集和资料分析的能力

  2、培养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树立学生的环境、全球观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学难点】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及适应对策

  【教具准备】

  录像带、投影仪、投影片、全球变暖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阅读资料:①1982年冬,美国纽约出现22℃高温,创百年纪录;1987年夏,希腊雅典出现罕见持续46℃高温天气;1988年7月,中国武汉高温天气持续25天之久。20xx年也出现了持续40多天的高温天气。

  思考: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全球变暖。

  【教师引入】全球变暖已成为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它直接造成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破坏。因此,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是:全球气候变化。

  【板书】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

  【预习新课】(备注:本部分可以用投影的形式展现)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49—50《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气候变化?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是什么?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

  ④各种不同尺度气候变化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气候变化的相互关系?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什么?我国的情况如何?

  3、区域性气候的变化与全球性气候变化的关系?

  【板书】一、全球气候在不断变化之中

  【学生回答】

  1、①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②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或干湿变化。

  ③气候变化按时间尺度不同,可以划分为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近代气候变化三种类型。

  ④地质时期的气候变化时间跨度最大,变化周期最长的气候变化,称为;距今1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气象观测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叫做近代气候变化。

  ⑤大尺度的气候变化是小尺度气候变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据,而小尺度气候变化则反映了大尺度气候变化中的细节。

  2、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气温升高,1860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升高了0.6℃。我国气候变化的趋势与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基本一致;近百年来,我国气温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

  3、全球气温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状况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区气温都在上升。例如,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增高比较明显,而有些地区(如我国长江流域一带)气温上升并不明显,甚至下降。这说明区域性气候的变化要比全球性气候变化复杂得多。

  【板书】(备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进行总结板书)

  1、概念、表现、分类

  2、显著特点:气温升高

  【小结】略

高一地理教案6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

  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

  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

  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

  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

  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

  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

  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

  假设:

  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

  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

  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

  3.极地和赤道近地面气压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投影演示,相互间合作学习完成A组导学内容。

  过渡:

  地球实际上是在不停地运动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

  那么大气该如何运动呢?

  假设:

  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公转。思考假设的含义:

  无海陆高低之分;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思考地球自转会对大气运动产生什么影响?

  B组导学内容

  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最终的运动方向是什么?为什么?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

  赤道高空北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于北纬30°附近高空偏转为西风,之后,大气运动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合作学习,完成B组导学内容中的2~3题。

  2.赤道高空的北流空气不断地流到北纬30°附近高空堆积起来,导致北纬30°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会如何运动?使得近地面气压升高还是降低?

  3.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分流、偏转后的风向?学生仔细观察,合作学习。

  讲述:

  北纬30°附近被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附近~北纬30°附近的近地面

  东北风风向常年不变,就好像一个人很守信用,因此,这个纬度带被命名为东北信风带。至此形成了低纬环流。而北纬30°附近~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中纬西风带。

  讲述:

  北纬60°(极地)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极地东风带。

  4.自北纬30°附近北流的空气与自极地南流的空气相比较,热力性质是否一致?有何差异?相遇后两种空气的运动状况有何不同?由此造成北纬60°附近近地面气压较周围低还是高?思考、讨论。

  讲述:

  北纬60°附近近地面被命名为副极地低压带。

  5.北半球形成了几圈环流?南半球是否会形成同样的环流?

  C组导学内容

  1.全球近地面共分为几个气压带、几个风带?

  2.全球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是否有规律可循?思考、讨论,从而找出分布规律:

  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过渡:

  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纬度位置是否是固定不变的呢?让我们把假设情境进一步接近实际情况来设定。

  假设:

  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

  思考假设的含义:

  考虑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移动。

  D组导学内容

  总结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的规律。

  板书:

  二、形成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大气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前提是地球表面性质均一,但是地表是不均匀的,所以实际上的大气环流要复杂的多,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2.4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定义:

  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二、形成

  高低纬度间冷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附:

  对高中地理观摩课《大气环流》的--的分析:

  《大气环流》是第二单元大气环境的重点合难点,它是气候类型的原因与分布、洋流的成因与分布等地理现象的主要原因。

  对大气环流的学习和掌握关键是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立体的空气运动图像,既能分清地面空气运动和高空空气运动,又能很好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准确地记忆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更好地加以运用。

  学生主体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是目前教改的.方向之一。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两个突破点:

  1.运用素材库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

  周老师使用素材库中的《大气环流》课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课件运用动画的形式把教学中单纯用语言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很容易、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使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清晰、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学生主体参与,突出了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式。

  周老师根据教材,挖掘内涵,提出了导学内容,再结合课件演示内容,让学生观察、动脑、思考、研究、讨论,由学生总结、表达得出结论,再由师生共同总结,这种师生交互式的学习方法,效果优于其他形式的教学,它既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值得提倡的。

  周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优点:

  1.语言流畅、教态自然、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由简入繁、层层深入,符合学生的思维步骤。

  2.课前的复习提问设计巧妙。

  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用绘制热力环流的方式来回顾前面学过的知识内容,在绘制的过程中,学生的下笔顺序反映了他对热力环流的认识是否了然于胸,下面的学生是否能立即指出错误同样反映了他们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如何。

  通过大气环流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来引入大气环流,由简入繁,过渡自然,不留痕迹。

  3.不直接将大气环流的概念灌输给学生,而是在三圈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理解清楚之后再由学生总结大气环流的概念。这种方式使学生接受新知识更自然、更积极。

高一地理教案7

  水平分析:

  1、地球内部圈层内容虽然简单,但比较理论化,无法让学生用“眼见为实”来感受,所以通过实物比拟的方法来描述地球内部结构(如地球内部圈层就像一个鸡蛋剖面一样)是一种比较好的“化繁为简、化虚为实”的好方法。

  2、关于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学生在初中只能是看到过,在高中物理中还没学到该部分的内容。所以,我们地理老师就应当充当一回物理老师,要全面的把纵波和横波的相关知识讲清讲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好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特点。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推知地球内部的组成及其他特征。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首先掌握地震波的特点:纵波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在此基础上,我们就可以根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来推知地球内部的物质的组成及特点。我们把地震波速度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一个是莫霍面一个是古登堡面。根据这两个面,我们可以将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与人类关系比较密切,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后面的教材会有更详细的介绍,所以在本节中介绍可简略点。当然,要强调的是地球外部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制约的,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都会造成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都会造成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所以,人类只有按自然规律办事,合理利用、改造自然,才能促进生态体统的良性发展,为人类造福。否则,会使生态系统恶性发展,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了解地球圈层结构及特点,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b、运用资料和图表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a、能够结合地球各圈层结构特点,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b、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初步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认识事物的普遍联系性规律

  b、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精神

  c、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地球内外部圈层的空间分布和特点

  教学难点:

  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基本特征

  教学方法:

  对比分析法、读图分析法、画图分析法、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探究地球内部圈层

  活动

  中国古代对大地有一种说法:我们活人生活的地表叫人间,而地表之下的部分,叫阴间。阴间又分18层,所谓18层地狱么?你认为我们住的地底之下真的有18层吗?那我们的地球内部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同学们的猜想都很有意思,想听听我的猜想吗?我认为地球内部结构就像是一个熟鸡蛋的结构,你相信吗?

  不信是吧!我这里有一个熟鸡蛋(小刀切开,展示给学生看)同学们能把看到的情景描述一下吗?

  (可对学生的描述进行鼓励性评价)

  那么我是怎么知道地球内部结构也像这个熟鸡蛋呢?(自问自答)

  是不是我也把地球当鸡蛋一样用这把小刀给切开呢?或者像《封神榜中的土行孙一样,可以到地下去看看呢?或者又像凡尔纳作品《地心之旅》中的主人公一样一个火山口进一个火山口出呢?(都不可能)

  (有感而言:上天不易,下地也挺难)

  那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组成物质呢?

  教师总结:那么,人来是如何利用地震波来实现对地球的“xx”呢?

  仔细阅读课本21页第一段和第二段内容,并结合图1.25,完成下列问题:

  1、地震波、纵波、横波的概念

  2、对比纵波和横波,完成下列表格

  地震波类型

  纵波

  传播速度

  通过的物质

  横波

  根据第一和二题的结论,分析: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是上下跳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深入探究:如果是在水面上呢?你的感叹又会是什么?为什么?)

  4、什么叫不连续面?在地球内部存在着哪几个不连续面呢?请在图1.25中找出不连续面的名称以及他们所处的大概深度。

  5、不连续面把地球内部分成几个圈层,分别叫什么?

  6、地震波在通过不连续面时,波速会不会变化?如果会,是如何变化的?(深入探究:据此你能推测出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吗?)

  7、根据你的理解,地壳的厚度会均匀吗?请举出实例说明

  (最后,教师可对比验证地球内部圈层确实很像一i个鸡蛋的内部结构)

  1、画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要求:只看鸡蛋不看书)

  2、完成后,教师给出地幔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可分为外核和内核的相关知识和数据,再次让学生在已完成的示意图中做出上述内容。

  3、然后,教师在给出软流层和岩石圈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与学生可相互纠错。续作出软流层和岩石圈在地球内部圈层的相对范围

  4、最后可根据完成的示意图提问:地壳等于岩石圈?请说出它们的差异?

  过度:通过上述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地下世界很“精彩”,其实地表世界“更精彩”,接下来我们在探究一下地球的外部圈层。

  学生回答:不是!

  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想!

  学生思考

  某一学生:由外向里共分三层,即蛋壳蛋白和蛋黄;厚度有差异,蛋壳最薄,蛋白次之,蛋黄最后

  学生哄笑

  学生讨论,答案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如钻探技术、火山、温泉、遥感、地震波等等。

  学生阅读,小范围内合作完成上述7个问题

  学生相互纠错

  学生回答问题

  从学生掌握的知识和生活体验进入学习情境,引起学生思考和求证xx,激发学习。

  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归纳能力,读图、析图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合作能力。

  提高学生作图能力、读图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探究地球外部圈层

  课堂小结

  请根据图1.27和资料1,回答下列问题

高一地理教案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区分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能计算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2)过程与方法:

  根据"二分二至日地球光照示意图",能够读出某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培养读图获取信息、概括总结得出规律的能力;

  根据具体情景,能够运用正午太阳高度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

  难点: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1、导入 (找到同一时间在不同季节的照片,作为导入,更为直观)

  [情境创设]去年6月,李明的父母购买了一套位于一层的住房。今年1月,全家入住后,发现阳光全被前排楼房挡住了。他感到很疑惑,那天看房时,小院内阳光充足,怎么才过了几个月,阳光就被挡住了呢?你能帮李明分析原因吗?

  2、前面我们已经学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能画出太阳直射点的周年移动轨迹图么?

  3、用画简单示意图的方式介绍太阳高度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注意正高与太阳直射点的联系,直射光线与晨昏圈的关系

  (1)随纬度变化在同一天,每个地方的正高是一样的么?在什么地方最大?最大为多少?(离直射点越远,正高越小)

  观察二分二至日光照图,完成表格一:小结规律:同一时刻,正高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注意表述)

  由此我们可否计算出某天某地的正高?比如,计算夏至日时北极圈的正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直射点纬度、当地纬度)

  计算公式:H=90°-│当地纬度±直射点纬度│(纬度差)

  练习:计算夏至日和冬至日时北京和钦州当地正高(北京40°N 钦州22°N)

  (2)随季节变化小组讨论完成:不同纬度范围的正高出现最值的'时间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赤道至北回归线之间

  赤道上

  赤道至南回归线之间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3)应用

  ①楼高与楼距:规律总结:H=Ltanα

  (H为楼高,L为楼距,α为当地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

  例1:房地产开发商在某城市(北纬30°)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某户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请问:

  (1)该房子一年中正午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的时间大约是( )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

  (2)为避免这种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那么在两幢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

  A.20米 B.30米

  C.40米 D.50米

  (tan35°≈0.7 tan45°≈1 tan60°≈1.732)

  ②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

  规律总结: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为余角

  例2:在30°N附近的日光城拉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约为

  A、23.5° B、30° C、47° D、60°

  ③影长、影子朝向与立杆测影求正午太阳高度或当地纬度

  (课后作业:设计实验利用正高求当地纬度)

  4、[过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不仅引起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也使得昼夜长短发生变化。依据日常经验:哪个季节天亮得最早?夏季。哪个季节天黑得最早?夏季。也就是说,夏季的昼长是最长的。其原理和规律到底是什么?我们接下来继续学习。

  (1)概念:晨昏圈将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昼弧长度代表昼长,夜弧长度代表夜长。

  对于同一纬线圈,昼弧长于夜弧时为昼长夜短。当夜弧为0为极昼;当昼弧为0时为极夜。

  观察昼夜长短变化动画,填空:(师先示范)

  太阳直射________,北半球昼____夜____,且纬度越高,昼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反之。

  (分直射北半球、北回归线、南半球、南回归线、赤道五种情况。)小结规律①太阳直射哪个半球,该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反之;

  问:(1)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2)12.22到3.21,直射点向哪里移动?北半球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3)北半球昼渐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哪里移动?

  (4)当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北半球昼夜长短将如何变化?小结规律②太阳直射点往哪边移动,该半球(除极昼地区)昼越来越长,另一半球反之;

  问:有没有昼夜等长的情况?③赤道地区,全年昼夜等长;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5、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实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基础上学习了地球公转的两个地理意义——正高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同一时刻的正高和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而不同,而同一纬度上的正高和昼夜长短情况会也随季节不同而发生变化,正高和昼夜长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来探讨!

高一地理教案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2.探究人口迁移的特点,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正确认识人口迁移客观存在及其正、负影响。

  4.通过有关人口移动的讨论,学会全面地、客观地分析某一具体的人口迁移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人口迁移与人口移动两个概念的关系,明确不同地理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2.过剖析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推力拉力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各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

  3.在讨论过程中,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大胆表达、交流,发展学生学会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人口迁移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看待生活。

  2.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3.培养学生高度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难点】

  人口迁移的概念、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教学过程与方法】

  [导入新课]

  播放录象:我国民工流动、伊拉克战争难民移动引入本节课题

  [学生阅读]

  回答问题:

  ①人口变动的原因是什么?

  ②什么是人口迁移?

  ③短期旅行、农民秋收后到城市打工、去商店买东西是否是人口迁移

  提示:人口迁移是指变更定居地时间为长期或永久,人口迁移≠人口流动③中的现象都是人口流动。

  [活动参与]针对课本活动1判断是否为人口迁移?各组讨论,发言人回答

  [展示] ①图1-9近现代世界人口迁移流动路线示意图

  ②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

  ③我国当代人口迁移

  [承转]①②为国际人口迁移,③为国内人口迁移,引入人口迁移的分类

  [活动参与]针对课本活动2判断哪些为国际人口迁移,哪些为国内人口迁移?当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各组讨论,发言人回答

  [承转]人口迁移类型多种多样,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是什么?引入下一问题: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学生阅读]课文第一、二段,回答问题: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什么?推力与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示案例]美国的人口迁移

  探究问题:①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人口迁移方向?拉力和推力分别是什么?

  ②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的人口迁移方向?拉力和推力分别是什么?

  [讨论回答] 20世纪60-70年代由于东北部老工业区环境恶化,西部和南部环境优美,新兴工业发达;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出现了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的现象。

  [承转]从以上分析:引起美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生态因素。

  [阅读回答] ①自然环境因素中哪些是拉力,哪些是推力?

  ②什么是环境移民?三峡移民是否为环境移民?

  答案:拉力为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方便,地形平坦,资源丰富;

  推力为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由生态环境条件恶化而引起的移民称为“环境移民”或“生态移民”。三峡移民并不是环境移民,因为环境移民是被迫的,结果都是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举例:图瓦卢举国移民新西兰。

  [承转]自然条件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通过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来实现的。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阅读课本]回答:

  ①经济因素中的拉力、推力分别是什么?

  ②经济因素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并举例。

  答案:拉力为经济水平高,迁入率高。推力为经济落后,迁出率高

  表现: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发展,交通运输

  [展示资料]深圳-年轻的特区城市、三峡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

  提问:造成的人口迁移分别受哪个因素影响?

  答案:城市化的推进、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

  [活动参与]学生阅读课本活动要求,看图分组讨论:

  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的流动方向?

  ②造成人口流动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方向:从内地向沿海,从农村向城市,从山区向平原——从经济发达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原因:①我国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长期处于剩余。

  ②城乡之间收入是促使人口大量迁移的根本。

  ③国家政策允许人口迁移。

  [阅读提问]阅读课本材料:我国当代人口迁移、战争与巴尔干人口迁移

  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人口迁移与巴尔干地区的人口迁移分别是有什么因素引起的?

  答案:国家政策、战争即政治因素。

  [自主学习] ①社会文化因素表现在哪些方面?

  ②下列现象分别属于哪个方面?

  a科技人员出国留学 b印巴分治 c老张到深圳去和儿子一起居住(文化教育、宗教、家庭婚姻)

  [活动参与]阅读课本活动要求,讨论回答:

  ①世界人口迁出国和迁入国有什么特征?(迁出国都是发展中国家,迁入国都是发达国家)

  ②造成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发达国家经济发达,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剩余。主要受经济原因影响。)

  ③在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经济因素)

  [小结]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在以上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探究]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分别带来怎样的影响?讨论回答:

  对人口增长和分布产生巨大影响;对人口结构产生影响;对经济、文化发展深远影响;同时对城市的环境、交通、住房等产生影响。

高一地理教案10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交通运输是实现人和物位移的主要手段,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节配置了不少的图片和案例,是教材的组成部分,但似乎离学生们的生活太远。通过乡土地理的活例子,结合该节课程的要旨,既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活动过程,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学情分析:

  本册书先讲“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即农业、工业,再讲交通。因此学生对这部分会比较陌生。高一的学生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读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通过各种正确途径搜集相关资料的能力。可以增加直观的图片适当补充聚落空间形态的有关知识。本校高一新生对计算机有一定的操控能力,但是差异比较明显,建议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搜集的资料、课本的地图等,加强学生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和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有关的图片和资料及相关实际案例,理解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2.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地理学习和探究的体会,侧重对地理学习结果的表达和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结合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交通运输和布局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读图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引用民谚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如今,宝成铁路沟通了巴山蜀水,新中国的铁路建设事业日新月异,成绩斐然。

  设计意图:这样导课,既传授了知识,又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二、讲授新课

  (一)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1.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引导学生归纳聚落的概念、类型。

  2.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环节一: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形态的变化

  出示案例:嘉兴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指导学生从“时期、形态、原因”等方面分析。(设计表格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进行填写)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思考填表对比不同时期,嘉兴市空间形态的演变,从而得到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形态的变化。环节二: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出示小问题:“考考你:“扬州(雄富)冠天下”“十里长街(市井连)”“(夜市)千灯照碧云”,门前(冷落)鞍马稀。”让学生试着填写诗句中缺少的词语,并展示资料“扬州的变迁”,

  设计意图:通过诗句及资料,引导学生得出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对聚落影响的.另一个方面: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二)交通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的影响

  环节三: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出示图片:银川市地图,西夏、金凤、兴庆区的分布图出示案例:株洲市区发展地图。

  小组合作探究:要求学生分析株洲市区发展变化图,并结合自己家乡的首府银川主要的市区分布图,讨论交通干线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教师适当引导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教师的引导归纳,及学生自主探究,结合在生活的所见,得到聚落空间形态一般沿交通干线扩展,并且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环节四: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

  出示图片资料:“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大城市带”,“长江三角洲城市带”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幅地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交通网络对城市带形成的影响。

  过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房价、地价不断上涨还有人们对于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工业区和高级住宅区逐渐向外围地区转移,而商业和服务业则向市中心集聚。工业区和高级住宅区逐渐转移到郊区,就得益与交通网的完善,随后大型购物中心、超市及休闲设施也向郊区迁移。那么这些商业网点(大型购物中心、超市及休闲设施)和商业中心的布局和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是什么呢?

  (三)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环节五:展示山区和平原商业网点示意图(教材p84页图5.8和图5.9)思考:

  (1)请观察两张图,说说其商业网点分分布的密度,谁大谁小?

  (2)请分析原因。

  小组讨论:请小组代表说出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此过程中教师须引导学生从自然(地形地势)、社会(人口分布密度)、经济(经济基础、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科学技术等因素方面分析,通过影响交通运输的布局,进而影响了商业网点的分布密度。本活动通过小组讨论集思广益,在讨论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会分析和交流的能力。

  (四)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环节六:石嘴山市的大型商业区的位置和交通之间的关系。

  (建立一个班级博客,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然后将搜集到的资料上传,之后在博客上讨论,3天前布置好。在讨论中教师可与学生一起交流。(1)石嘴山商业中心位置

  (2)石嘴山的市批发市场分布

  (3)装饰城与建材市场分布

  (4)仓储超市)

  问题引导:(1)这些大型商业网点的布局都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回答预设:位于城市郊区、新城或旧城改造处,对交通干线有重要的依附关系:一是沿着旧国道或主要城市干道两侧自发形成;二是在城市交通枢纽;三是在快速干线和高速公路的出入口附近形成。

  问题引导:(2)仓储等为什么不布局在石嘴山中心呢?

  学生回答预设:市中心的地租昂贵,而郊区的地租比较便宜,加上便利的交通,可以带来大量的人流和物流。

  设计意图:通过我们生活的城市石嘴山市为例分析讨论,商业布局的原因,这些大型的商业网点布局在市区中心、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是以交通最优原则代替了市场最优原则。

  总结:板书总结

高一地理教案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

  2。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自然带的形成。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复习提问]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

  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

  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

  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

  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

  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讲授】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

  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

  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

  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提问)陆地上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生:由于各地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所产生的热量和水分的组合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师:请说一说,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动物、植物都有着怎样的特点。

  (生讨论,师总结)在热带雨林中,长年高温多雨,植被常绿,树种繁多,层次复杂,生长茂盛,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森林中的动物种类丰富多样,但茂密的森林使动物行走不便,因而地面上几乎没有善长奔走和长跑的动物,而多营巢树栖、攀缘生活、耐湿热的动物。

  师:那么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动、植物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生讨论,师总结)在内蒙古大草原上,典型植被为草类,耐干旱,根系发达。草原开阔而平坦,动物善于奔跑以逃生或捕食。

  师:从对以上分析知道,自然地理环境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但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又表现为景观上的一致性,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辩证统一的。

  (出示图片“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分析并观察这幅图片,归纳出“自然带”的概念。

  生:在陆地上,由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一种地域组合,在空间上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现象。

  师:很好。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看出,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是有规律的。

  (出示图片“热带雨林景观”和“苔原景观”)

  师:请分析造成这两种景观差别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生:热量因素。从赤道到两极太阳辐射逐渐递减,热带雨林分布在赤道地区,苔原分布于高纬度的寒冷地区。

  师:对。受这种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纬度变化的方向,从赤道到两极有规律地更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5。6,找一找哪些自然带横穿整个陆地?说一说在低、中、高不同纬度自然带的分布有何特征?

  生:苔原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都是横穿整个陆地的。

  师:这三个自然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在高纬度地区,热带雨林带分布在低纬度地区。

  师:自然带在中纬度地区的分布有着怎样的特点?为什么?

  生:在中纬度地区主要是受到海陆分布的影响。自然带并不像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那样横穿整个陆地,而是在大陆东岸、西岸和内部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组合。

  师: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说一说在中纬度大陆东岸自然带的组合类型。

  生:在中纬度大陆东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

  师:在中纬度大陆西岸自然带有着怎样的分异规律?

  生:在大陆西岸纬度从低到高依次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师:对。请同学们看“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并回忆气候的相关知识,思考: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着什么气候类型?它和同纬度的大陆东岸自然带类型的区别是什么?

  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是在地中海气候下发育的植被类型,而同纬度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师:那么请大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

  生: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

  师:具体说有何不同呢?

  生: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冬天温和多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高温多雨,冬天寒冷干燥。

  师:不错。(出示图片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代表植物——橄榄的叶子和果实特征,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树种外表特征作分析比较)

  师: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种气候下生长的植被,在外在特征上有何不同?讨论:它们各自是怎样适合气候的?

  (生讨论,师总结)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植物为了减少蒸腾作用大量散失水分,所以为了适应这种气候,硬叶林带的植物通常皮厚叶小,表面有腊质,果实的皮也较厚;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的叶片较大,表面也无腊质,原因是这里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植物有足够的水分供应蒸腾作用。

  师: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又有着怎样的组合类型呢?

  生:有着两种组合。中部的亚热带和温带荒漠带、两侧的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

  师:对。这种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是以热量为基础的,当然也有水分条件的参与。

  课后小结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十分明显的,这种差异性是有规律的。我们这节课主要是认识到其差异性。

高一地理教案12

  教学目标

  1. 了解盛行风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

  2. 掌握洋流的分布。

  3. 能分析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

  教学重点

  洋流的分布,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

  演绎法。

  教学过程

  导入

  (设计意图1:由学生比较熟悉的河流,推测学生比较陌生的洋流,初步感受“演绎法”。)

  先请问大家一个小问题,都见过河流吗?给大家描述一下,河流一般都啥样? 下面请大家据此推测一下,洋流一般都啥样? 新课学习

  一、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1.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设计意图2:由风带的分布,推测部分洋流的成因——风海流)师:投放“风带分布示意图”和“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

  请大家仔细查看太平洋中洋流的分布,然后与风带中风向相对比,看一看两者之间有没有相关性? 生:南、北赤道暖流的流向和信风的方向相一致,北太平洋暖流的流向与西风的风向相一致,西风漂流的流向与西风的风向基本一致。师: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的分布一致呢? 生:思考并回答。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类似的这些洋流都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设计意图3:在空白图上画出世界上比较重要的风海流,加深印象,培养动手能力,并为下文的学习埋下伏笔。)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我们上课前下发的的空白图上。把上述洋流描画上去,描画的时候请注意,暖流用实线,寒流用虚线。

  生:画赤道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西风漂流。

  师:从教材图示中看,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是季风洋流。这种类型的洋流该如何画? 生:答略。

  师:投放“北印度洋海区图”,逐一投放冬季、夏季季风风向,洋流流向。并提请学生注意:

  ①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是“冬逆夏顺”,画的时候注明是冬还是夏。

  ②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也主要是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2.影响洋流形成的其他因素

  (设计意图4:利用已知的风海流及其他洋流的现实分布,推测影响洋流形成的其他因素。)师:刚才我们将部分风力作用下形成的洋流画在了空白图上,对比一下教材洋流分布示意图,我们将会发现,还有好多洋流没有画上去,这些洋流的形成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动画逐步演示:北赤道暖流向西运动到达大陆东岸,受陆地阻挡,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沿海岸向较高纬度流去,这支洋流之所以向北流,一是受陆地的阻挡,二是还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三是补偿北太平洋暖流,四其它因素。

  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折向高纬,形成阿拉斯加暖流;一部分折向低纬,补偿赤道洋流。

  师:由此我们又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洋流的形成除风力作用外,还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生:盛行风向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此外,洋流的形成还受地转偏向力、陆地轮廓的影响。洋流的成因很复杂,任何一种洋流的形成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刚才我们提到的“日本暖流”有人认为它的形成还和海水温度差异、密度差异有关。案例分析一:郑和下西洋选择的时间

  (设计意图5:应用所学生知识,解决问题。体现学以致用,同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投放“郑和下西洋图”及相关材料。

  郑和下西洋,出发时多选择什么时间?返回时多选择什么时间?为什么? 生:出发多选在冬季,返回多选在夏季,顺风顺水。

  师:从刚才大家回答问题的情况来看,第一个问题我们掌握的不错,下面我们继续探究第二个问题:洋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二、洋流的分布规律 1.寒暖流的分布规律

  (设计意图6:利用刚才所画图示,总结寒暖流的分布规律,以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师:刚才在绘图的时候,要求大家用实线表示暖流,用虚线表示寒流。现在请大家再仔细地读一下图,看一看寒、暖流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生:查图,找规律。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西岸是暖流,东岸是寒流;中高纬度,大洋西岸是寒流,大洋东岸是暖流。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此外,西风漂流是寒流。

  师:大陆东西两岸洋流的分布,大家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 生: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是暖流,有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是寒流。

  师:投放——寒、暖流的分规律: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是暖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是寒流

  2.寒暖流的概念

  (设计意图7:根据寒暖流的分布规律,倒过来给洋流下定义。加深对寒暖流的认识,培养推理能力。)师:刚才我们明确了寒暖流的分布,现在大家根据寒暖流的分布来试着来说一说什么样的洋流是暖流?什么样的洋流是寒流? 生:答略。

  师:与流经地区相比较,水温高的是暖流,水温低的是寒流。3.洋流分布的基本规律

  (设计意图8:利用前面所画的洋流图,总结洋流的分布规律,一图多用。)师:投放“洋流分布示意图”。

  请大家拿出我们刚才亲手绘制的“洋流分布示意图”,找到“北太平暖流”,然后跟着我做:用笔画“8”;找到“南赤道暖流”,然后画“0”。

  洋流的分布规律就是这样的。

  大家看一看,在中低纬度地区,北半球洋流的分布和南半球的洋流运行的方向有何不同? 生:北半球是顺时针,南半球是逆时针。

  师:投放——在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在南半球呢? 生:逆时针方向。

  师:投放——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逆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洋环流的.方向和中低纬度的相反。南半球则形成西风漂流。师:投放——南半球中高纬度形成西风漂流。

  此外,我们刚才还提到,在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洋流。

  投放——北印度洋为季风洋流,冬逆夏顺。案例分析二:哥伦布两次航行时间不同的原因

  (设计意图9:应用所学生知识,解决问题。体现学以致用,同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自然过渡到下一个内容——一石三鸟。)师:投放“哥伦布两次航行路线图”

  从图示上看,第一次航行路线相对短,但是航行的时间却长,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生:第一次航行逆北大西洋暖流,第二次航行顺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师:演示北大西洋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的分布。

  通过这个案例分析,我们又进一步掌握了两条洋流的分布,同时我们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洋流影响航行,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除此之外,洋流对地理环境还有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三、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设计意图10:利用既有的洋流分布示意图,推测寒暖流对气候、海洋生物的分布、航行、海洋污染物的扩散等的影响)

  师:我们再来熟悉一下这幅图中的洋流,南、北赤道暖流,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此外,这一区域还有拉布拉多寒流,东格陵兰寒流。这些洋流对地理环境还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呢? 生:答略。

  师:寒流由高纬度流向低纬度,暖流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可以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交换,也可以促进海陆之间的水热交换,从而调整全球水热平衡。

  寒流可以降温减湿,暖流可以增温增湿。寒暖流交汇区可以形成大的渔场。师:为什么在寒暖流交汇海区容易形成大的渔场? 生:答略。

  师:①寒暖流交汇区,底层海水上泛(海水受到扰动)(海水激荡),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由此我们也还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只要是海水上泛(海水激荡),底层盐类物质被带到表层,这样的地方也就都有可能形成渔场。

  ②两种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使得鱼群集中,易于形成大的渔场。

  师:此外,洋流对海洋污染物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净化污染还去,扩大污染范围。

  师生共同总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很多,也很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全球的影响:调节全球热量分布。

  ②对流经海区的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③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底层海水上泛区容易形成渔场。④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扩大了污染范围,加快了净化速度 ⑤对航行的影响:节省燃料,加快航行速度。

  案例分析三:同一时间西欧和俄罗斯东部天气状况不同的原因

  (设计意图11:应用所学生知识,具体分析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体现学以致用,同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师:投放“20xx年11月14日西欧、俄罗斯东部天气状况(气温)比较”

  阿杨纬度位置低,但气温却低;卑尔根纬度位置高,但气温也高。为什么?

  生:卑尔根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阿杨受千岛寒流影响。暖流有增温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

  师:投放“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类似阿杨和卑尔根这两个地区,气候受洋流影响比较大的地区还有很多。(点击)案例分析四:秘鲁渔场的形成原因

  (设计意图12:应用所学生知识,具体分析洋流对海洋生物分布的影响。体现学以致用,同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师:投放“秘鲁渔场分布图”

  这个地方不是一个寒暖流交汇区,但会不会是一个底层海水上泛区呢?

  投放“秘鲁渔场成因图” 生:答略。

  师:秘鲁西海岸地处东南信风带,这种风向由陆地吹向海洋,为离岸风,在离岸风的作用下的吹拂作用下,海水向西流动,底层海水上升补偿,该海区盛行上升流,即底层海水上泛,容易形成渔场。

  案例分析五:石油污染的影响

  (设计意图13:应用所学生知识,分析洋流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体现学以致用,同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师:投放“日本海区石油污染图”

  该海区被石油污染,如不及时清理,哪些海区还会受污染? 生:答略。

  师:顺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加那利寒流扩大无污染范围。小结:

  洋流的分类 按成因分类 风海流 补偿流 按性质分类 暖流 寒流

  四个分布规律 四个影响

  中低纬北顺南逆 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 南半球中高纬西风飘流 季风洋流冬逆夏顺 对气候的影响 对渔场的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 对航行的影响

  课堂教学反思:演绎法,可以较好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本课中,对“洋流的成因”这一部分内容采用演绎法教学,可以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即由风带的分布推测出“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这一结论。但有些内容的处理采用演绎法则显得十分生硬,如“洋流的分布规律”以采用归纳法为好。由此可以看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视具体的教学内容而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高一地理教案13

  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2)》(人教版)第四单元第三课第一课时。

  2. 教学内容及其地位:教材首先简单介绍了传统工业区的分布、区位优势、工业部门以及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后,尤其是70年代以后,传统工业开始衰落,并经历了长期的改造历程。然后教材选择了鲁尔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本节是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具体化,并为学习下一节课(新工业区)打下基础。

  3. 教育功能:通过了解鲁尔区的发展变化,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传统工业区的改造,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1. 学生的认知起点:

  学生在前几节课已经学习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基本理论,了解工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从工业生产的投入开始,到工业地域的形成,从理论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工业生产活动的发展状况。这节课的内容重点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工业生产状况,是用所学理论来指导实践,学生易于掌握,学习起来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

  2. 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效果,主要通过学生的读图、比较和观察,把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提高,学习兴趣比较浓。

  3. 学生的学习障碍和难度:

  学生学习了鲁尔区的兴衰的原因和如何进行综合整治,但在知识的迁移中可能出现回答要点不全面。

  设计思想

  1.教育理念:利用教材德国鲁尔工业区为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其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和衰落的原因,然后让学生用“辽中南工业区”为案例对比分析中外传统工业的形成条件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学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通过布置课外探究作业:“山西省能源基地经济发展慢的原因分析”达到课标要求的最高层面。

  2.教学原则: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3.教学方法:注重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会分析矿产资源与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学会独立或合作进行工业形成与发展的调查;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工业图表和工业数据的技能。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工业信息,尝试运用所学的工业区位因素的知识和技能对工业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并运用学习过程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关注全球的、我国的、当地的传统工业和环境现状,增强全球意识、爱国家和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求变意识;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传统工业区衰弱的原因和整治措施。

  2.难点:传统工业区改造过程中观念的转变及知识的迁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1.由学生说出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学情预设]: 学生大部分能回答,但回答的问题不够全面。

  提出问题:如果给一个工业区的实例,你能否分析它形成的优势条件吗?下面我们就以案例分析的形式来学习工业区位条件和发展的特点的分析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导入新课。

  2.课件展示,请学生读“世界工业分布图”找出世界工业的分布地区。

  3.学生读图回答

  (1)亚洲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2)欧洲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哪些区域?

  (3)北美洲的工业主要集中哪一个国家?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小结:第一次和第二次技术革命时期的世界工业主要分布在北美洲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西部、东亚的日本、中国、南亚的印度等地区。它们在本国乃至世界工业和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板书: 德国的鲁尔区

  英国中部工业区

  世界传统工业的分布 俄罗斯的欧洲部分

  美国的东北部工业区

  中国的辽中南工业区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系统。

  二、德国鲁尔区

  1.课件展示,指导学生读“世界工业区分布图”和“德国鲁尔工业区图”

  (1)在图中找出鲁尔区的'位置。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帮助学生生形成心理地图。

  (2)说出鲁尔区有哪些工业部门,它们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地图上提取信息的能力。

  (3)这些工业是集聚分布还是分散分布?

  (4)这些工业在生产规模、资源消耗、运输量上有什么特点?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地理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传统工业的主要部门:煤炭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纺织工业等。

  传统工业的特点:生产规模大、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3.师生探讨:

  (1)课件展示,结合课文和图4.9说一说鲁尔区的主要矿产是什么?

  (2)鲁尔区没有铁矿,它邻近的其它国家有没有铁矿?

  (3)找出流经鲁尔区和其附近的河流,有没有运河?这能说明什么问题?鲁尔区的水上交通便利,陆上交通如何?

  (4)鲁尔工业区分布欧洲的哪一部分?这里的经济状况如何?对鲁尔区的工业产品销售有何影响?

  [知识链接]: 德国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它位于德国西部,鲁尔河与莱茵河入口,面积4595平方千米,人口570万,工业产值曾占全国40%以上。钢产量占德国70%。

  4.学生读图、读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案例③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

  (1)分析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越的区位条件?(从资源、交通、市场分析)

  [学情预设]:学生提取的信息还是不够全面,基本都能说出有丰富的原料和燃料(但往往漏了便利交通或市场其中一因素)。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5.板书: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较近

  鲁尔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充沛的水源便利的水运

  广阔的市场

  6、学生读鲁尔区五大工业部门联系图

  (1)回答鲁尔区基础工业是什么?主导工业是什么?与这两大工业部门相关的工业是什么?这些工业都是重工业,说明鲁尔区的生产结构的特点是什么?

  (2)教师讲解五大工业部门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一个工业部门的生产衰落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7.课件展示,读4、11图鲁尔区煤炭产量的变化图思考回答问题,后教师总结。

  (1)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2)煤炭工业衰退对钢铁工业有什么影响?钢铁工业衰落还有其它什么原因?

  (3)鲁尔区的工业集聚会产生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对当地的经济活动有什么影响?

  (4)分析鲁尔区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链接]:

  1)、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天然气广泛使用,在世界能源消费构 成中,煤炭所占比重减少。新技术炼钢的耗煤量逐渐降低。

  年份 1800年 1900年 1980年

  焦煤 4吨 2吨 0.75吨

  铁矿石 2吨 1.8吨 1.3吨

  2)、今天,由高新技术突破引发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在极大提升了全球生产力水平的同时,也把不少传统产业推向了产能过剩的尴尬境地,钢铁行业即是其中之一。目前全世界钢的生产能力为10亿吨,1999年钢产量约8亿吨,产能利用率仅8%。美国、日本、韩国及欧洲的一些主要产钢国普遍存在着开工不足的问题。

  3)、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著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紅褐色的污水,还有飄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戶外一切東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門去,不一會兒便成为灰色。紅瓦白墙,綠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遙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學工厂林立的萊因河,更有如一道被六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調成的鸡尾酒。 ——德国作家Heinrich Boll 1958年形容魯尔区

  8.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我表现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鲁尔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世界性钢铁过剩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环境污染

  9. 师生探讨: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对症下药开始了综合整治。从图4.13可以看出针对工业结构单一、工业分布过于集中、经济的单一化、环境污染等方面分别采取措施是什么?

  10.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调整工业结构

  调整工业布局

  鲁尔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三、联系实际

  1.“辽中南”老工业区,注意比较与鲁尔区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我国东北的一些老工业区从中应得到什么的启发?鲁尔区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3. 让同学们分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当“某东北老工业区的领导”,并做好记录,振兴东北,应采取哪些措施? 鲁尔区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设计意图]:用这个案例目的这是让学生学以致用,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学情预设]:学生讨论比较激烈,课堂气氛活跃,但从同学们回答及做的记录来看,对比两传统工业区的相似之处归纳较好;但对鲁尔区有哪些方法值得借鉴,文字归纳不够精确。也不够全面。

  四、板书设计

  1.传统工业共同的区位条件

  丰富的煤矿、铁矿、水源等资源

  便利交通运输条件

  广阔的市场

  2.衰落的共同原因:

  生产结构单一

  环境污染

  国际市场的冲击,市场变小

  经济的转移到新兴工业区

  新技术的冲击

  3.综合整治的措施

  调整工业布局

  发展第三产业

  优化环境

  调整工业结构

  五、课后作业与探究活动

  1.出示材料:

  (1)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产煤基地,作为能源大省,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山西省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

  (2)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主要煤矿和铁矿分布示意图、南水北调路线图

  2.学生完下列要求

  (1)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相比,山西省最匮乏的自然资源是什么?为解决山西省这一资源短缺问题,建设了什么工程?山西省比鲁尔区欠缺的区位优势还有哪些?

  (2)为了尽快使得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山西省政府提出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借鉴美国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你认为应当怎样调整经济结构,变能源大省为经济强省?

  3、问题(2)的提示:

  (1)适当压缩原煤的生产规模和数量,推动煤炭生产的深加工和能源转化,提高经济效益;

  (2)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3)加强道路网的建设,改善交通条件;

  (4)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提高科技含量和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特色在讲解工业区位这个知识点的过程中,均以“案例”为中心。围绕案例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析,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不仅学到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而且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辽中南工业区目前存在较大问题,让同学们去分析原因,借鉴相似类型的工业区整治方法,提出一些建议,从而达到知识的迁移。让学生觉得学地理真的有用。适量、适度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效果良好。

高一地理教案1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掌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掌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培养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陆地水体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

  1.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

  2.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法;

  2.读图分析讨论法;

  3.案例分析法;

  【教学过程 】

  [导入新课]水是生命之源,在《地球的宇宙环境》一节中也讲过: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是因为地球有生命之源———水,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就是水圈。

  一、水圈的组成(板书)

  1.水圈的组成(板书)

  播放视频】1、从宇宙看地球为蓝色的水球 2、地球表面浩瀚连续的海洋水和南北两极洁白连绵的冰川。

  明确】地球表面仅29%是陆地,71%是海洋。

  教师提问】 读课本图2-3-2地球水体的存在形式及所占比例,说出地球上的水体主要有哪些?它们所占的比例各是多少?

  学生回答】(略)

  分析提问】由比例图可看出,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极其有限,那么淡水的主体是什么?

  学生回答】南北两极的冰川。

  教师提问】在这些淡水资源中我们目前可利用的是哪些?为什么只能用这些?

  学生回答】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其他水体人类目前还不能有效利用。

  强调】: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平日节约使用每一滴水是每一个地球人的责任和义务。

  引导讨论】看书讨论一下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有哪些特点,使其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主要淡水资源?

  2.可利用的水资源(板书)

  学生回答】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更新周期较短,利用后在较短时期可恢复。因此,它们可以循环利用,与人类关系也最为密切,成为人类目前开发利用的主要水体。

  拓展引导】不知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在许多地方有河流、湖泊等其实并不缺少淡水,但当地为什么还是缺水?

  讨论回答】当地水被污染,不能用了。

  拓展引导】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哪些不良行为能污染水源?有哪些解决措施?

  学生回答】不良行为:工厂不经过处理的污水、生活污水和垃圾、过量农药等.

  解决措施:严格执法,工厂污水达标排放、处理生活污水,回收垃圾、使用低毒高效农药等.

  分析引导】在这些有限的淡水资源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时间、空间分布的不均匀。下面请同学们思考:我国许多地方修建水库,以及“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解决什么问题,有何作用?

  3.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及解决措施(板书)

  教师归纳】修水库,主要是解决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季节变化大)的问题。水库的作用是在河流的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从而调节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

  “南水北调”工程,以及前些年搞的城市引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引黄入晋”等,均属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承转、过渡】各种水体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在不断的更新。有的更新速度快,平均每16天多就可更换一次,如河流水;有的则更新很慢,如冰川、深层地下水,需要“千年等一回”。那么水体是如何更新的呢?

  二、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板书)

  读图分析】教师放动画,看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

  1.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板书)

  教师提问】何谓.水循环?有哪几种类型?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因为发生的领域广、范围大,所以称为海陆间大循环。而在陆地上和海洋上,也存在着水循环运动,称为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因为它们发生的领域较小,称为小循环。

  观察提问】观察图上闪动的`箭头回答:三类水循环分别由哪些主要环节组成?

  学生回答】(略)

  承转、过渡】那么,三类水循环水循环有什么地理意义呢?请同学们根据 图示、课文来分析归纳、总结。

  2.水循环的意义?(板书)

  学生归纳、总结】)

  第一,水循环维持着全球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使水资源不断得以更新;

  第二,促使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

  第三,影响着全球气候,塑造着地表形态。

  拓展探究】大家看屏幕材料:我国水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比较缺水的华北地区虽有大河——黄河流经,但仍是全国最缺水的地区。不少城市引河流水缓解城市用水危机。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等工程。但是北方河流径流量不稳定,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甚至出现断流现象。1972—1998的27年间,黄河有21次断流,进入90年代后几乎年年断流,黄河断流不仅导致黄河沿岸用水紧张,而且黄河三角洲湿地几乎萎缩一半,鱼类减少40%,鸟类减少30%,海水步步回逼,1997年断流,仅山东一省经济损失达100多亿元。

  现在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人类可直接施加影响的是哪一个环节?举例说明。

  教师归纳】人类可直接施加影响的是地表径流。如南水北调工程

  2.既然通过水循环可使陆地水得到补充更新,能否说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

  教师归纳】在空间上、时间上一个地区的水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水体还存在更新周期的限制,所以我们不能说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只有保护好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承转过渡】陆地水体彼此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既有运动转化,也存在着水源补给关系。

  三、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板书)

  学生读图分析,教师提出问题:河流径流与降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河流的径流量与降雨量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降雨多的时候,河流的径流量就会增加;否则,便减少。

  1.大气降水补给 水量变化与降水变化相关(板书)

  教师提问】这样的河流属于内流河还是外流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一地区呢?

  学生回答】这种河流属于外流河,最终流入海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承转)但情况也不都是这样,再看下面这幅图:

  教师提问】这幅图上只画出了气温曲线,而没有降雨量的变化。气温与河流流量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图中1、2、11、12月份为何空缺?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这幅图反映的是处于干旱地区的河流(大多为内流河)的水源补给状况。处于干旱地区的河流,由于降水较少,水源主要靠高山、高原上的冰雪、冰川融水来补给。而冰川融水量的多少,与气温的高低有直接关系。气温升高,山上的冰川融化,河流的流量就会增加。

  2.冰川补给 水量变化与气温变化相关(板书)

  (播放多媒体课件:河水与地下水互补示意图思考)结合示意图说明河流与地下水之间的补给关系特点是什么?根据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分析说明河流与湖泊之间的补给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回答】

  教师归纳】在丰水期时,河流的水位可以高出湖面或两岸的潜水面,这样,河水就可以补给湖泊水或地下潜水;图的右半部分刚好相反,当河流处于枯水期时,河流的水位低于湖面或潜水面,这样,湖泊水或潜水就会补给河流。不仅如此,湖泊水或潜水就会补给河流。不仅如此,湖泊对河流还具有调蓄作用,在河流涨水时可以蓄存一部分洪水,从而延缓、削减河川洪峰。

  3.河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板书)

  4.湖泊对河流起调蓄作用(板书)

  教师归纳】以上3、4类型的补给关系其实挺简单:谁的水位高,谁就是补给源; 谁的水位低,谁就是被补给者。

  好了这节课讲完了,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水圈和水循环

  一、水圈的组成

  1. 水圈的组成

  2.可利用的水资源

  3.淡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及解决措施

  二、陆地水的更新——水循环

  1.水循环的过程及主要环节 ?

  2.水循环的意义

  三、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1.大气降水补给 水量变化与降水变化相关

  2.冰川补给 水量变化与气温变化相关

  3.河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

  4.湖泊对河流起调蓄作用

  【教学反思】

  本节教材无论是讲述陆地水体类型,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还是陆地水的更新,始终围绕着水资源以及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这一主线展开,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也应对此有充足的体现,通过对三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水资源的危机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对于本节教材中原理性内容或知识间相互关联性的内容,教学中力图通过动画、课件、示意图等形式使学生易于理解。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注重了对学生读图技能的训练以及认定、提取、加工分析能力的培养。

  【专家点评】

  该教案紧扣人类与水资源的关系这一中心环节,由浅入深的讲述了陆地水体类型、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陆地水的更新等知识内容,其间配以动画、课件、示意图等形式进行教学,直观、形象便于学生理解,效果好;教师层层设疑尤其设计了一些拓展性材料和题目,不但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也体现了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新理念。

  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学情分析,精讲精练,更突出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高效”,切忌盲目走形式,不求实效。

高一地理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四种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情感目标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建议

  关于地质灾害防御的教材分析

  教材最后讲述地质灾害的防御。教材中讲了三方面的问题,其核心为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减轻灾害的基本途径。对第一点和第三点比较好理解。在防灾、抗灾、减灾的诸多领域中,首先需要对地球系统的整体性有更多的认识,寻找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及其灾害间的相互联系,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一些具体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设计和实施,也要有科学技术的支持。对第二点则可以作进一步的解释。加强灾害管理法制建设和健全减灾规划管理制度是灾害管理的重要方面。国家要制定减灾总体规划,各有关部门、各级政府在其指导下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减灾规划;要制定各级政府重大灾害的应急行动计划,用于指导政府、有关部门、厂矿企业及居民在重大灾害发生后做出紧急反应,协调行动,减轻灾害损失。有了这些法规和措施,减灾工作才有可能纳入法制的轨道,一旦灾害发生,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我国在长期的减灾实践中形成了由政府内灾害管理职能部门、辅助救灾部门、救灾决策指挥机构和临时性协调机构所构成的灾害管理组织体系。在重大灾害发生地区,各级政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接受救灾决策指挥机构的领导,实行岗位责任制。我们在有关灾害的报道中可以看到,凡遇到地震等重大灾害,当地政府首长都要亲临现场,指挥抗灾减灾工作,正体现了这种灾害管理组织体系。

  关于地质灾害关联性的教材分析

  在前面分别讲述地质灾害的基础上,本课从各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上进一步做了分析。这段内容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是没有的,它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说明了地质灾害就其个体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的限制,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自然因素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这种动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不仅对深入分析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是必要的,而且符合教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要求。

  教材通过具体例子介绍了地质灾害三方面的关联性。第一方面说明了同一地域地质灾害生成的关联性。第二方面说明了一次地质灾害中原发灾害和诱发灾害的成灾关联性,教材例子中提出的由地震诱发的其他灾害,不局限于地质灾害,这更说明了灾害之间的联系十分广泛。第三方面说明了人类活动与灾害的关联性。现在由于人类活动而引发或诱发地质灾害的事件越来越多。有资料表明,全世界的滑坡灾害中,70%以上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

  关于主要地质灾害的教材分析

  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例如地震、地裂缝、构造断裂、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从课时容量考虑,我们选择讲述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四种地质灾害。教材对这四种灾害的表述方法基本相同:一讲成灾原因;二讲灾害本身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地震”一段介绍了震级,“火山”一段介绍了火山的类型;三讲危害,这是教材的重点内容。教材中虽然没有总结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但是通过对每种灾害的讲述可以归纳出来,即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多,突发性强等基本特点。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滑坡和泥石流虽然诱发的原因不同,但主导因素都是斜坡重力作用,分布的地区也基本相同,为了减少重复,教材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讲述。

  关于四类主要地质灾害的教法建议

  本节主要介绍了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四类地质灾害。考虑到学生一般很少直接接触到这几类灾害现象,因此,应该尽量使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让学生获得最初的感性认识。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把握各类灾害的成因、危害,但也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这些灾害在空间的分布有和特点,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为什么那些地区会有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质灾害大部分都不是人类行为造成的(例如大部分的地震都是构造地震),而是地球运动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有其自身的发生规律。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是无法回避的。但我们可以加强对这些灾害的研究,并积极防御,减少由于人为原因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在介绍火山喷发产生的灾害时,应该引导学生从正负两方面来考虑。即火山是强烈地质作用的表现,火山既摧毁了旧的土地,也创造了新的土地,火山活动的研究是了解地球内部运动规律的窗口。许多火山本身就是十分独特的旅游景点。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四种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组,使搜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类资料。

  【教学过程】

  【课件演示】唐山地震图片,有配音。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看了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发现,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异常激烈,这些自然现象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它们常常给人类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我们称为地质灾害。请同学们思考,你所了解的地质灾害有哪些,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主要地质灾害目录

  【观看录像】地震基础知识

  【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地震呢?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不稳)

  【观看录像】地震发生的原因

  【教师总结】知道了地震发生的原因,我们不难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

  【观看图片】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的分布图”

  【提问】虽然我们很少亲临地震,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地震实际上是地球内能在地壳的断层带以地震波形式迅速释放的过程,请大家发挥想像,地震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补充】我们很容易看到地震带来的直接危害,而实际上,地震常常会带来其它一些间接危害,这些间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为惨重的损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灾,引发的瘟疫等等。

  【过渡】刚才我们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图,事实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础知识。

  【播放录像】“火山的基础知识”

  【教师引导并提问】通过观看录像,我们了解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知识,请你回忆一下,火山的分类有哪些?你觉得这样的分类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总结】科学家们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说明了我们对于火山喷发规律的不甚了解。要确切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过渡提问】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展示板块碰撞的动画。

  【分组讨论】火山喷发也是破坏性很大的地质灾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喷发有没有有利的方面呢?请举例说明。

  【课件演示】对火山喷发这种地质灾害应该有正确的评价。(1)从灾害的角度看(2)从资源的角度看。

  【承接过渡】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危害非常大的地质灾害。它们分别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岩浆活动在地表的体现,而另外两种地质灾害同样不容忽视。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

  【课件演示】请大家看下面的这组图,思考后面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积极的防御,尽量减少这些危害造成的损失。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质灾害的发生也十分普遍。

  【动画演示】请大家观看我国的地质灾害图。

  【提问】这么多的地质灾害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这都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御呢?请大家观看下面的录像,看看日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播放录像】日本地震灾害的防御

  【分组讨论】在地震多发地区的人们,应该如何防御地震?(分地震前,地震来临时和地震发生后三个阶段各应该做些什么事?)

  【教师总结】请参考扩展资料“地震发生时的应变”,接着总结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三方面)。

  【动画游戏】让学生回答,地震发生时在不同场景应该如何自我保护。

  【课件演示】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总结出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特点的三个方面。结束授课。

  探究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活动题目】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

  3.使学生通过总结探究活动的成果,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尤其是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产生的间接和直接影响,以及如何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防御。

  【活动步骤】

  1.将学生分组,以便大家可以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2.搜集典型的四类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给人类造成的影响。例如比较典型的地震灾害,典型的火山喷发灾害等等。

  3.整理筛选搜集的资料,挑选最典型和深刻的资料,其中这样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1)应该区分哪些灾害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哪些不是;

  (2)应该从正负两个方面来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尤其是火山喷发;

  (3)应该尊重客观事实,正确对待地质灾害以及对灾害所进行的研究,并对如何积极防御地质灾害提出合理的建议。

  【成果展示】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展示探究活动成果的方式:

  1.论文方式,要求资料准确,引用得当,观点明确;

  2.制作成板报,要求精简内容,条理清楚,形式美观,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用计算机完成演示(适合条件较好的学校)。

【高一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高一优秀地理教案12-26

高一地理教案02-23

高一地理教案02-23

高一地理教案范文03-28

湘教版高一地理教案02-27

高一地理教案15篇02-23

高一地理教案(15篇)02-25

高一地理教案(集合15篇)02-17

高一地理教案集合15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