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桥教案范文汇总九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桥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桥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学习儿歌,熟记儿歌句子。
2、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明显特征,并能模仿这些动物。
3、体验模仿、表演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小熊的家,独木桥一座。
2、儿歌图谱一张,小鸭子、小花猫、小螃蟹小白兔等动物挂饰每人一个,相关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切入儿歌相关内容进行提问,启发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回答。
师:今天是小熊的生日,我们大家一起去参加小熊的生日聚会吧。
二、以故事贯穿,结合儿歌图谱学习儿歌,流程:
教师讲述故事——适时逐一出示儿歌图谱相关图贴——完整呈现儿歌图谱大范样——最终引出儿歌全文——多种形式学念儿歌——集体儿歌表演。
三、小熊家的生日聚会。
1、小动物们一起过桥前往小熊家。
2、共同表演儿歌,为小熊送上生日祝福。
附儿歌:
《小动物过桥》
小鸭子过桥呷呷呷,
小花猫过桥喵喵喵;
小螃蟹过桥爬爬爬,
小白兔过桥蹦蹦跳。
桥教案 篇2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听读《中国石拱桥》中的一段话,该段话介绍的是赵州桥的特征。“(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听后请同学们画出该桥的示意图,并体会加点词的准确性。(准确的介绍了大拱的形状和小拱的数量及在大拱上的位置。)然后明确本课的素质教育目标。
(一)明确目标
1.复习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2.体会本文运用准确的语言说明事物的特征。
3.学习作者治学态度的严谨。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感受文中的语言特色,找出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
语言特色:简朴。简朴在遣词炼字方面很突出。如介绍赵州桥的成就,用“最伟大”;介绍其历史,用“最古”;说明其外形,用“横跨”“雄伟”“雄姿”;介绍其施工技术,用“巧妙绝伦”,无一字不自然贴切。简明朴实而妙趣横生,绰约多姿,准确和严密,这主要表现在运用词语、造句和组织句群上。关于运用词语,如在第一段的三句话中,分别用了“桥”“拱桥”和“石拱桥”这样三个范围大小不同的词语。在列数字说明时,数字准确,语气肯定,毫不含糊,这是准确的表现。文中也用了一些“概数”,如“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路面平坦,几乎与桥面平行”,这些句中的“左右”“大约”“几乎”是表示约略的词语,用上这些词语反而起到了准确说明的作用,也正体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关于造句,如说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在这个句子中,用“可能”表示估计,用有记载表示确实存在,用“最早”表示程度,使全句的意思既准确又严密。再如说赵州桥“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个复句极为准确而严密地说明了赵州桥的最伟大、最坚固和最古老。关于组织句群。如第九段对于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的分析,用“首先”“其次”“再其次”分条说明。这三条由人到物、由主到次,既严密又全面。再如第十段,除开头一句和最后一句以外,是一个用事实说明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飞跃发展的句群。这个句群可分为两个句组。第一、二句是一个句组,第三、四句是又一个句组。两个句组从量和质两方面准确而严密地说明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
为了把我国石拱桥的特点说得明晰、具体,特别要把赵州桥、卢沟桥的艺术价值说得生动形象,本文还适当的运用了一些描写方法。如对卢沟桥两旁石栏石柱头上石狮子的神态,寥寥几笔,就刻画得神态逼真、活灵活现。
说明方法。举例说明就是举出典型事例来进行说明。如为了说明我国石拱桥中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就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典型的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给人的印象具体、深刻。数字说明就是用准确的数字来进行说明。比如对赵州桥存在的时间、长度、宽度、拱圈的道数等都用了具体数字。有的虽然只是概数,但也能收到很好的说明效果。比较说明就是用与同类的或相关的事物作比较的方法来进行说明,文中在说明卢沟桥的坚固时,讲到“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这就是将卢沟桥和与之有关的两岸河堤作比较说明。这种说明方法,使人印象很深。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说明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2)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回答明确:
(1)说明文的语言准确、简练、平实、生动。
(2)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等。
2.研讨课文内容。
(1)阅读课文后.总结课文最主要的写法?
答:①选取有代表性的事物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②用准确的语言来说明石拱桥的特征。
(2)在第2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形式优美”与“结构坚固”是什么关系呢?如果删去“不但”“而且”,是不是可以呢?或者改为“不但结构坚固,而且形式优美”,是不是可以?
答:“形式优美”与“结构坚固”是递进关系。不可以删去。如果删去,就失去了原来的递进关系。先后次序不可以颠倒,颠倒后就会改变作者的.原意。
(3)提问:作者在介绍赵州桥时都介绍了它什么内容?
答:作者在介绍赵州桥时,首先交代了它的位置——“横跨在洨河上”,接着介绍了它悠久的历史——“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提问:如果把此句中的“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去掉,行不行?
答:不行。这是“石桥”的定语。有些桥历史更悠久,只不过没有保存下来罢了。这样写准确。
提问:如果把“石桥”改成“石拱桥”,行不行?
答:不行。赵州桥不仅在石拱桥中历史最悠久,而且在所有石桥中历史也是最悠久的。
介绍了赵州桥的位置和历史后,作者重点介绍了赵州桥的构造。这四个方面的特点非常具体,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用词上也非常讲究。如“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一句中,把“可算”换成“一定”行吗?
答:不行。那就太武断了,原句是表示估计,表现了作者严谨的态度。
再如:“像一张弓”“两肩”“各有”等也非常准确,写出了大拱的形状和小拱在大拱上的位置和数量。
提问:介绍赵州桥特点的四个方面,顺序能否颠倒过来?如先介绍“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后介绍“全桥只有一个大拱”,行不行?
答:不行。因为(一)、(二)、(三)、(四)的顺序是按照主次重轻排列的。换句话说,之所以按此顺序安排,是由赵州桥的特点决定的。
提问:作者介绍完赵州桥后,为什么还要介绍桥的设计者李春?为什么不一开始介绍?
答:因为赵州桥是杰出的石拱桥,读者会很自然的联系到桥的设计者。这符合读者的心理。因为主要介绍的对象是桥而不是人。所以补充介绍。
(4)第9自然段对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的分析,能否调换顺序?
答:不能。因“首先”“其次”“再次”分条说明。这三条由人到物,由主到次,既严密又全面,层次清楚。所以不能调换。
(5)文中在说明事物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并说明其作用。
答:举例子:为了说明我国石拱桥的主要特征,作者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例子。作者在文中举这两个典型的例子,起到了互相对照和补充的作用。
列数字: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这些精确的数字,准确说明了这座桥的规模。
打比方:文中对石拱桥的比喻很多,集中起来,就是比作为是虹,是弓。这两种事物既能表现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给人以美的感受,又便于对石拱桥在建筑上的特点给以形象的说明。
作比较:第6自然段,用“卢沟桥两岸河堤常被冲毁而桥本身却从没出过事”作比较,说明桥的坚固。
(6)学生质疑问难。
(四).总结、扩展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运用准确语言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同时也认识到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请同学们再次阅读全文,从文中的引文看,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最少读了哪些书(包括传说、诗文)?进行思想教育。
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南北朝)
2.“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安济桥铭》作者张嘉贞(唐朝)
3.“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马可·波罗行记》作者马可·波罗(意大利)
从这篇短短的说明文中我们体会出作者严谨治学的精神,而这正是我们学生应该好好学习的。
(五)布置作业(出示幻灯片)
1.判断下面语句表达的正误,并说出错误的原因。
(1)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2)赵州桥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石拱桥。
(3)赵州桥是有不朽艺术价值的石拱桥。
(4)赵州桥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
(5)赵州桥的桥洞不是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大拱上没有斜坡,便于车马上下。
(6)卢沟桥修建于13世纪。
(7)卢沟桥很早就成为北京的名胜。
(8)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好像母子相抱,交头接耳,倾听水声,千姿百态,惟妙惟肖。
(9)石拱桥的特点是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
(10)“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没有的。
引导回答如下:
(1)和(3)是对的,其余都是错的。
(2)“伟大”一词用以修饰桥不恰当,可改为“古老”。
(4)赵州桥“在当时”可算是最长的石拱桥,如果删去这个限制词就不准确。
(5)“大拱上没有斜坡”是不对的,文中是说没有“陡坡”。
(6)卢沟桥修建于12世纪。
(7)北京的名胜很多,卢沟桥只是其中之一。
(8)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各具情态,删去“有的”似乎一律一样,不能表现千姿万态的特征。
(9)石拱桥的特点除了“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之外,还有其他。
(10)这句话是错误的,可把“没有”改为“仅有”。世界上都没有,中国自然也没有。
2.完成课本练习第二题。
引导回答:
表示程度的有:比较、几乎
表示估计的有:大约、可能、左右、可算
表示限制的有:当时
(六)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明
桥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aba的结构和性质,学习在a段音乐处较合拍地做兔跳动作。
2.在教师启发下,学习用不同的身体动作创编“花”的.各种姿态。
3.游戏中,知道寻找空地方进行活动。
二、活动内容:
1、教师启发幼儿用身体的不同姿态创编“花”的造型。
开火车去郊游,看,草地上开了许多美丽的花,花是什么养的?谁来做做看?
2、教师出示小兔子布偶,引导幼儿欣赏a段音乐。
瞧?谁也来看花了?(教师演示布偶,跟a段音乐有节奏的跳)
3、教师鼓励幼儿边欣赏a段音乐,边用拍手动作感知a段音乐节奏。
1.提问:小兔是怎样来的呢?(蹦蹦跳跳)我们一起来拍手欢迎它,好吗?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兔跳。
提问:小兔是怎样跳的呢?谁能学一学?
小兔跳的时候声音怎么样?(很轻)
那你们觉得用什么地方跳,声音就会轻轻的呢?(用脚尖跳)
3.教师带幼儿听a段音乐一拍一拍做兔跳。注意,要跟着音乐来跳哦!
教师带幼儿一起用手指在腿上学小兔子轻轻跳,好吗?
4、完整欣赏音乐,听辨出b段捉迷藏音乐。
提问:小兔玩得真高兴,还和妈妈捉迷藏呢,我们来听一听音乐中什么地方是小兔子在跳?(前、后)什么地方小兔子藏了起来?(中间)
5、游戏,创编花造型
小兔和妈妈捉迷藏时,变成了一朵花,妈妈就找不到了。
桥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学会“妙、米、仿、入、国、车”7个生字,会认“造、纲、玻、璃、宽、吨、盐、省”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桥的奇妙,从而培养同学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桥的奇妙,从而培养同学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学习本课生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课前准备:同学画自身见过的桥。
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桥?(同学拿着画介绍,并贴在黑板一角。)
同学们介绍的有木头造的桥,有用石头造的桥,还有用水泥、钢铁造的桥。俺们今天要认识的桥和你们介绍的都不一样。
玻璃、纸、盐各有什么特点?(玻璃脆,易碎;纸薄,易破;盐易化。)而这些东西却可用造桥呢?此时,你想说什么?
板书课题:奇妙的桥。
二、过桥识字游戏。
背景:黑板上画一座桥,生字摆在右边。
同学自由认读生字。
同座互读,正音。
指名上来读会认的字,读对了就请生字“过桥”。
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在右边。
同学读词语,把生字和它的朋友送回家。
三、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把生字词送回课文,把课文多读几遍,读通句子。
同座互读课文,听一听课文中的句子读通顺了吗?
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评一评。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同学自身识记生字“妙”。
指名生分析“妙”字的字形结构。
仔细观察“妙”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书写时应注意哪些地方?
师作示范指导,同学自身练写生字,再与范字作比较。
师选出写得较好的字全班展示。
五、选择自身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桥的奇妙,从而培养同学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桥的奇妙,从而培养同学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二、指导朗读,感悟课文。
1、你喜欢哪种桥?(指名说)
2、请喜欢桥的同学读一读。
3、四人小组讨论考虑:玻璃桥有什么特点?
4、你觉得桥最奇妙的地方在哪里?相机用“作比较”的方法协助同学对文中的数字有感性认识。
5、看插图回答,为什么说走在玻璃桥上,似乎进入了童话世界?(引导想象,体会玻璃桥的奇妙之处。)
三、拓展延伸,说说画画。
i. 课前同学们画了用木头、石头、水泥和钢铁造的桥,这节课又认识了三种奇妙的桥——玻璃桥、纸桥、盐桥。你们想一想,你 还想造什么样奇妙的桥呢?
ii. 同学交流自身的想法。
iii. 同学用多种形式展现他心中奇妙的桥,可以说一说,可以画一画,还可以上网查一查,动手做一做。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本课生字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选择自身喜欢的局部有感情地朗读。
二、教同学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同学自同学字。(先说它是什么结构,是什么和什么组成的(独体字除外),它的笔顺是什么,共有几笔,组词是什么。
3、指名说记字的方法。
4、指导写字,看清每一笔和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写排头字。
三、复习巩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第二题、第三题。
板书设计:
23、奇妙的桥
玻璃能造桥吗?
纸能造桥吗? 这些桥真是太奇妙了!
盐能造桥吗?
桥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一)、分析教材
此活动根据青岛教材艺术领域中“我们看到的”命题画,结合着我园活动主题及幼儿用书教材绘画“千姿百态的桥”创造性使用设计的。《纲要》中在艺术领域的教学中提出,“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激发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桥是幼儿在生活中通过电视旅游节目以及风景欣赏节目可以观看到的,特别是随着我们家乡青岛这座城市环境的不断优化,许多的立交桥先后建成,如“海信立交桥、奥柯玛立交桥,海尔立交桥等,给我们生活带来很多的安全、快速的便利条件,从这个视角,也反映了我们家乡青岛的现代化的发展速度之快,这是幼儿能感触到的,离幼儿的生活比较近。让幼儿运用绘画形式表现美和创造美,是大班幼儿喜欢的表达形式之一,因此,我选择了这一活动内容,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 、分析幼儿
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大多通过视觉的感受获得的。在孩子们的眼中周围生活环境中的桥,是那样的神奇和具有吸引力。根据我们班幼儿临摹画技能普遍较好,绘画速度较快的优势,我运用直观的多种桥的课件来激发幼儿绘画桥,意在通过幼儿参与设计自己喜欢的桥的活动,促进幼儿想象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同时,体验创作设计中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幼儿能通过自己设计桥和介绍桥的特点,充分体验创作的乐趣。
2、幼儿能创造性设计自己喜欢的桥
3、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添画情景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活动前观察生活的桥,了解不同桥的作用和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物质准备:课件生活中的不同角度的大桥图片 ;三种不同特点的桥范例。
活动过程:
1、出示范例,展现各种桥的审美视觉角度,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绘画桥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图片上画得是什么?你喜欢哪种?你观察它是用的什么材料建造?外形是怎样的?它会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
2、出示课件,丰富幼儿对更多姿态的桥的了解,激发幼儿为家乡创造性设计千姿百态桥的兴趣。
(1)“小朋友,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同的桥?你知道它的特点?”
(2)从不同角度观看桥是怎样的?它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
3、请小朋友间交流自己的设计畅想,并开始绘画。
(1)小朋友请你来做城市设计师,你们将为家乡设计什么样的桥?
(2)老师听到你们设计桥的想法可真不错,现在每一位小朋友都来当一名小小设计师,把你设计的桥画下来,一会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你设计的桥姿态的特点?可以为我们的生活、交通带来怎样的便利?
4 、展示作品、交流讲评
桥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人教版第十册第四组,本组课文讲述了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那可歌可泣的事,体会那令人震撼的情,学习本组课文重点是抓住那些感动人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桥》这篇课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学生分析】: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具有高尚品质的优秀党员、干部已有过多次学习,抓人物言行体会人物内心想法及品质已有过多次接触,因此,在本文教学时让学生抓住老汉的言行来体会他的品质应该不是难点。但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推想老汉的内心想法却有难度,因为学生对洪水不熟悉。通过写景以渲染气氛,侧面烘托人物品质的表达方法有过接触,但并没有刻意强调,学习本组课文重点是抓住那些感动人们的地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认真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崇高的人格魅力。
4.领悟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搜集各地遭受洪灾的相关文字、图片或音像资料,了解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以“桥”引入,初步感知 1、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也是一座生命桥。出示课题──《桥》。
2、请同学们打开课文,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开始老师的叙述便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因为师从学过的课文入手,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投入到课文中去。】
3、自学课文,要求:
⑴ 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⑵学生自由识记字形,并说说有哪些字容易写错,要注意什么?老师指导“肆、奠”字的书写。
⑶ 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党支部书记----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相机板书“洪水 老汉 村民”等词。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只要求学生整体把握,为后面的细读、品读课文打下基础。】
二、细品词句,感受情势危急
1.过渡:是的,一场可怕的灾难来临了,看到“洪水”这两个字,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播放洪水视频,感受洪水的可怕。)
2.找出文中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⑴默读,找句子画线。
①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②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③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⑵朗读,体会。
⑶汇报交流感受。(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相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点拨,并引导感情朗读。)
①这些句子都写出了洪水凶猛,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②这些句子很多都采用了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用一、两句为例,不用拟人或比喻与原句进行比较,看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你也能用这种方法来描写洪水狂奔的场景吗?
⑷ 出示句子进行对比:
①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②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③ 学生模仿说句子。
3、过渡:
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4、讨论:
⑴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
(学生自由猜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
⑵学生自由发言。
⑶找出文中描写人们惊慌失措的有关句段,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后请学生板书从文中找到的关键词。)
课件出示:
①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②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③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用去。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这也是学习这组课文的阅读要求。因此,在这个环节,我主要让学生自读、自悟,谈感受。】
5、小结:是的,求生是人的本能。在死神面前,人都有求生的欲望,唯有一个人是例外的,他是谁?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又作出了怎样的抉择呢?下节课再学。
桥教案 篇7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的17个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理解其他新词语。
2.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3.以第1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着重理解句子之间的联系。
4.引导学生理解比喻句和引用诗句。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6.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和建桥意义,激发学生对祖国建设成就的自豪感,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一是结合插图和重点词句理解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二是着重弄清课文第1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是理解引用诗句的含义。
教学思路:
本文的教学步骤 是: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了解全文的大体内容;细读课文,具体理解词句的意思及各段课文内容;精读课文,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并体会思想感情;综合训练,熟读课文并背诵第1自然段,掌握生字字形并读写有关词语。
细读、精读课文这两步,运用“读——议——导——练”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理解词句与自然段的意思及其联系。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有关词句和课文内容,获得真切的认识。
对于意思相近的词语,如“挺立”、“耸立”,采用比较法理解;对于难懂的词语,如“天堑”、“通途”,运用对比法理解。
教学各段课文注意防止平均用力。要以第1自然段为例,引导学生在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分析句子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以突出连句成段的训练重点。
教学资料: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江苏南京市下关和浦口之间,跨越长江,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的双层铁桁梁桥。铁路桥全长6772米,双轨。公路桥全长4589米,宽19.5米。正桥长1577米,有10孔钢梁,跨度除江北第1孔为128米外,其余均为160米。江中桥墩9个,高约80米,扎根在江底岩盘上。正桥两端各有桥头堡一对,高70米。公路桥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两岸公路引桥由富于民族特色的双曲拱桥组成。1960年初动工,1968年底全部建成通车。它连接津浦、沪宁两铁路以及苏南苏北的公路,加强了我国南北的交通联系,在政治、经济和战略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
一、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南京在什么地方?你到过南京长江大桥吗?你见到的南京长江大桥是什么样子的?
3.结合学生的回答作简要介绍。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借助汉语拼音把生字词读准确,并把句子读连贯。同时思考问题: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再想想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
(2)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2.检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让学生正音、正读。
(2)回答:
①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我”参观南京长江大桥的事。)
②课文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先写了从远处看长江大桥,后写了在桥上看到的和听到的,最后写了“我”的感受。)
(3)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4)结合学生的回答作简要的概括。
三、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2.回答。
3.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4.议论——引导。
(7句话:①时间、地点;②天气;③大桥壮丽;④桥墩;⑤正桥连接着引桥;⑥大桥分两层;⑦公路上行人车辆多。)
议论每句话的'意思,要先引导学生结合句子理解有关词语,再结合词语理解句子;对两个比喻句,要着重引导理解。万里碧空:碧空,浅蓝色的天空。形容天气非常晴朗。明媚:鲜明可爱。
显得:表现出。
壮丽:雄壮而美丽。
稳稳地:结合插图理解,说明桥墩的巨大、坚固。仿佛……巨龙……:结合插图引导想象,体会大桥宏伟的气势。
双轨:可供两列火车同时运行。
穿梭似的: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形容来往行人车辆很多。
5.默读课文,思考:这7句话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6.议论——引导——练习。
(1)议论7句话的顺序。(先写参观的时间、地点、天气,再总写大桥的壮丽,接着从下到上写桥墩、正桥与引桥、下层与上层、公路上。)
(2)引导的重点是第3句与以后各句的关系(总分)。
(3)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你体会到了什么?
7.概括段意。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议论。
(3)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我”从远处看到的南京长江大桥十分壮丽。
四、练习。
熟读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复习。
1.背诵第1自然段。
2.说说第1自然段的大意。
二、细读课文。
1.学习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回答。
(3)课文中写“我”的观察点是一处吗?请划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4)“我”在走近正桥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
(5)议论——引导。
工农兵塑像、桥头堡、红旗、玉兰花灯柱,联系插图让学生认识;对比喻句要认真引导理解。
挺立、耸立:都有高高地立着的意思,但前者侧重于“直”,后者侧重于“高”。
检阅:高级首长检验军队或群众队伍的仪式。
(6)你从这几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大桥雄伟壮观。)
(7)这几个句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按照“我”由近及远的观察顺序。)
(8)指名朗读第5句。思考:这句话写了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9)议论——引导。
(看到和听到的情景;大桥雄伟。)
扁舟:小船。
时起时伏:一会儿升起来,一会儿落下去。
侧耳倾听:形容集中注意力听的样子。
呼啸而过:本课指火车发出长而高的声音迅速通过。(10)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我”在桥上看到和听到的情景,南京长江大桥既雄伟又壮观。
2.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了什么?(“我”的感受)
(2)议与导。
浩浩荡荡:形容水势浩大。
天堑: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
通途:畅通无阻的大道。
引导的重点:“我们”指谁?水势浩大的长江自古被称作天堑,结果被我们征服,变天堑为通途,说明了什么?(“我们”指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说明“我们”具有改造自然的巨大力量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3)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我”看了南京长江大桥后的感受,为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感到高兴和自豪。
三、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回想各自然段大意。
2.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写了“我”参观南京长江大桥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写出了南京长江大桥的雄伟壮丽。)
3.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答,但务必真实。)
第三课时
教学步骤 :
一、熟读课文。思考:以一个自然段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怎样把句子连接起来的。
在议论中引导学生认识:观察事物要有顺序,写的顺序就是观察事物的顺序。如:第1自然段的第3至7句,是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第2自然段的前4句,是由近及远的顺序。二、指导写字。
可重点指导“卧、塑、阅、滔”等字。注意是先分析字形结构,再指导难写或易错部件的写法。
三、读写词语。
《思考·练习》第5题。
桥教案 篇8
创意说明:“说不尽的桥”是八年级第三单元安排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前,立足于当地教学资源,发动学生利用网络等多种工具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促其形成个性认知并形成文字;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今中外桥建筑,本地桥特色,集画、音于一体的桥文化等,组织学生围绕四个探究话题——桥名趣谈、桥与文学、家乡的桥、小设计师。同学们既是参观者,又是解说员;既是表演者,又是鉴赏家、设计师。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课堂容量,增长了见识,拓展了想象力,为学习活动构建了精彩的平台。
课型:综合性学习课
活动目标:
1、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2、比较全面地了解桥,如结构、功能、建筑材料,并能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具体的桥。
3、了解家乡的桥。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从中获取知识的习惯。
4、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资料。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关于桥的图片、故事、诗词、歌曲,初步了解各种类型的桥。
2、教师——制作.课件,带领学生观赏学校外的银湖大桥。将学生的资料分类,布置分组准备重点。
教学设计:
一、导入活动: (大屏幕:中国画桥背景,字幕:说不尽的桥) 宋范与求诗云:“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 唐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每首诗中都提到了一座古桥,一处景致,一个动人的故事。岁月流逝,世事变迁,不变的是那些桥的风姿,向我们真情诉说……今天就让我们步人“桥’’的世界,一起来感受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 ’
二、展开活动 (大屏幕:字幕:)
㈠、桥 名 的 由 来一、谈桥论名 ㈡、中 外 名 桥 ㈢、桥 知 识 竞 答
㈠、桥 名 的 由 来。 第一小组介绍: 地名命名——赵州桥形状命名——钥匙桥(周庄)、宝带桥(苏州)由传说故事命名——放生桥(上海朱家角)断桥(杭州西湖)大渡河上的铁索桥 莲花桥 鹊桥派两名同学讲述关于桥的故事,a.当阳桥的故事, 曹操统帅五十万大军杀气腾腾地直奔刘备驻地新野。当时,刘备手下的战将只有关羽、张飞和赵云,士兵不过三千人,难抵曹操大军。刘备打算率领部下逃到江陵,又不忍丢下百姓,于是只能日行十几里路。曹军追兵日行三百里,终在长坂坡追上刘军。刘备眷属失散,赵云几进曹军救出阿斗,但至当阳桥时却无力对付敌兵,幸好张飞出现,他怒喝三声,吓死曹将夏侯杰,使曹操也由疑到惊到怕,狼狈逃窜。京剧里有唱词:“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桥梁水倒流”。b.洗耳桥 相传尧要将天下传给许由,许由自命清高,认为听了这话污了自己的耳朵,就去河边洗耳,后来就在许由洗耳处,现在的河南汝州建了一座桥,定名为“洗耳桥”,。
㈡、中 外 名 桥(用简洁的语言介绍)
第二小组介绍:
1、明石海峡桥—— 日本 连接四国和本州岛,是世界上最长的双层桥,跨度 1990米。
2、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中国 位于靖江,是中国第一大斜拉索桥,现排名世界第四。有世界第一大沉井之称,埋A地下部分有20层楼深。
3、旧金山金门大桥 —— 美国 连接旧金山市与Marin县,不是世界最长却是最著名 一的斜拉索桥
4、博斯普鲁斯大桥 土耳其 是世界十大名桥之一,跨欧亚两洲。是欧洲第一桥,狭 长如机翼,长1074米。
5、宝带桥 中国 位于江苏苏州,是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6、英国泰晤士河伦敦桥、澳大利亚悉尼海港大桥、加拿大魁北克桥、意大利威尼斯里阿尔托桥赵州桥、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 ’
㈢、桥 知 识 竞 答。
第三小组同学问。其他三组回答。
1、桥从形式的角度主要分几类?(梁桥、浮桥、吊桥、拱桥……)
2、桥从功用的角度主要分几类?(公路桥、铁路桥、公路两用桥、立交桥……)
3、建桥的常用建材有哪些?(石头、木材、竹、钢筋水泥、钢铁……)
4、现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是哪座桥?(是河北赵县的赵州桥)
5、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是哪座桥?(是江苏苏州的宝带桥)
6、我国目前最大的城市立交桥是哪座桥?(四元桥)
桥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认识16个生字,其中会写“桥、没、方、要、力、打、因、为”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每天”、“努力”等词语的意思。
3、懂得做事要有实际行动,不要光说不做。
教学重点:
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义。理解“每天”、“努力”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课文结尾句的意思。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听写生字:桥、没、方、要、力、打、因、为。
2、认读词语:架桥、没有、方便、努力、打听、计划、因为。
二、揭示课题,质疑。
1、板书课题:《架桥》
2、设疑: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问什么?(为什么要架桥?桥是怎么架起来的`?是谁架好的?)
3、下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可以高声读,也可以默读,还可以找伙伴一起读。总之,你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
2、出示图画,请你根据刚才课文中了解的内容,试着解说一下。
四、以读代讲,引出问题。
1、为什么要架桥呢?(齐读经第一自然段)
理解词语“方便”的意思。
2、引出问题:谁想在河上架桥?(小猴和小熊)
板书:小猴小熊
3、小猴是怎么架桥的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指名回答。
4、出示句子:
每天,小猴跑来跑去,到处说他的造桥计划,大家都知道小猴就要架桥了。
(1)齐读这一句。
(2)提问:大家是怎么知道小猴就要架桥了?试着模仿一下。
(3)比较句子:
a、小猴跑来跑去,说他的造桥计划。
b、每天,小猴跑来跑去,到处说他的造桥计划,大家都知道小猴就要架桥了。
(理解“每天”、“到处”两个词的意思。反复朗读,体会小猴是怎样不行动,只顾整天四处游说的。)
5、小熊又是怎么造桥的呢?(小熊没有多说,努力地做着架准备。“努力”说明什么?)
6、议一议:到底谁能架好这座桥呢?为什么?
7、结果到底会怎么样呢?请大家齐读第三自然段。
8、噢,原来桥是小熊架的。大家是怎样表扬他的呢?
9、听到了大家的夸奖声,小猴哪去呢?
10、出示句子:
小猴很不好意思,因为他的桥架在嘴上,而小熊的桥架在河上。
(1)指句读。
(2)思考:小猴会怎么不好意思?他心里会想些什么?他会向大家说些什么?
五、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应该向谁学习?
2、如果你是小猴,今后该怎么做?
六、齐读课文。
【桥教案】相关文章:
《桥》教案07-10
桥的教案03-10
《桥》的教案02-24
《家乡的桥》教案03-06
桥教案模板06-07
纸桥的教案08-02
友谊桥教案04-12
大班桥教案03-31
家乡的桥教案03-01
奇怪的桥教案01-11